科学道德与学术规范基本知识测试

科学道德与学术规范基本知识测试
科学道德与学术规范基本知识测试

1.

是学术共同体成员必须遵循的准则,是保证学术共同体科学、高效、公正运行的条件。

A 学风

B 学术评价

C 学术规范

D 学术成果

正确

2.

以下说法符合“学术规范”定义的是。

A 技术层面违背规范的行为,或由于缺乏必要的知识而违背行为准则的做法。

B 根据学术发展规律制定的有关学术活动的基本准则,反映了学术活动长期积累的经验。

C 学术共同体成员应该遵守的基本学术道德规范和在从事学术活动中必须承担的社会责任和义务,以及对这些道德规范进行理论探讨后得出的理性认识。

D 学术共同体及其成员在学术研究中表现出来的特殊的社会风气。

错误,正确答案为B

3.

有一本已经出版使用两三年的教学用书,主编更换了约1/3的参编人员,重新编写,换了一个书名又在另一家出版社出版。除新参加编写的人员外,其余编写人员多数对其编写的各章,都原封不动或稍作修改后,照搬到“新书”中来。对这种编书行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原编人员编写的内容可以不做修改,符合学术规范。

B 因为编写内容大量重复,甚至完全相同,不符合学术规范。

C 因为书名变动,因此,编写各章节的人员也应相应变动。

D 尚无法判断主编是否有违规行为。

正确

4.

在科研活动过程中违背社会道德属于学术不端行为,以下属于学术不端行为的是。

A 滥用科研资源,用科研资源谋取不当利益,严重浪费科研资源。

B 骗取经费、装备和其他支持条件等科研资源。

C 在个人履历表、资助申请表、职位申请表,以及公开申明中故意包含不准确或会引起误解的信息,故意隐瞒。

D 以上选项都是。

正确

5.

以下哪种行为不属于学术不端行为。

A 在研究和学术领域内有意做出虚假的陈述。

B 因研究水平和能力原因造成的错误和失误。

C 违反职业道德利用他人重要的学术认识、假设、学说或者研究计划。

D 损害他人著作权。

正确

6.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科研不端行为。

A 故意损坏、强占或扣压他人研究活动中必需的仪器设备、文献资料、数据。

B 滥用科研资源,用科研资源谋取不当利益,严重浪费科研资源。

C 以校办企业的名义参与商业广告宣传。

D 将本质上相同的研究成果改头换面发表。

正确

7.

项目申请中,以下表述错误的是。

A 在情况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在资助申请书中伪造推荐人或合作者的签名,可以为自己或他人提供职称、简历、获奖证明以及研究基础等方面的虚假信息。

B 科技工作者在科研项目(或课题)申报或者接受委托时,必须对项目进行认真的调查研究和充分的可行性论证。

C 在科研立项的有关材料中,应当对该项目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研究人员的科研水平和能力、项目的创新性、完成项目(课题)的学术价值、可能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预期经济效益或者项目目标、所需科研经费及有关技术指标等作出客观、真实的反映。

D 不得故意隐瞒可能存在的重大问题,禁止故意夸大项目的学术价值和经济效益,禁止通过弄虚作假等不正当手段骗取项目。

正确

8.

以下关于“学术引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引用未成文的口语实录,应将整理稿交作者审核并征得同意。

B 有些引用无需表明出处,直接加引号使用即可。

C 学生采用导师未写成著作的思想应集中阐释并明确说明。

D 引用应伴以明显的标识,以避免读者误会。

正确

9.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过度引用。

A 连续多个段落引用某一个作者的论著。

C 在一篇学术论文中三次引用同一作者的论著。

B 主要观点和论据以引用为主。

D 引用文字超过自己的论证。

正确

10.

以下关于“引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引用他人观点、方案、资料、数据等,如是电子版,可以不加注释。

B 对于公识,在引用时不需要注明出处。

C 引用必须以他人著作为主,利用的自己著作仅为辅佐而已。

D 对已有学术成果的介绍、评论、引用和注释,应力求公正、准确,不必客观。

错误,正确答案为B

11.

根据《著作权法》第27条,以下属于“适当引用”的是。

A 引用时未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称。

B 所引用部分构成引用人作品的实质部分,但不构成主要部分。

C 所引用部分构成引用人作品的主要部分,但不构成实质部分。

D 引用目的仅限于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一问题。

错误,正确答案为D

12.

下列引用中属于间接引用的是。

A 只把别人的句子改动一两个单词。

B 只变动句子的结构次序而让原文的词汇原封不动。

C 只选择一些同义词去替代原文的词汇。

D 注入作者自身对原文的理解而转为一种独特的表述。

正确

13.

引用他人作品应当指明的内容中,不包括。

A 作者姓名

B 作品名称

C 作品来源

D 作者年龄

正确

14.

“引用”是在自己本身有著作的前提下,基于参证、注释和的目的,在自己著作中适当使用他人著作的某一部分。

A 讽刺

B 参考

C 评论

D 以上都不对

正确

15.

论文中采纳了他人的论述,吸收和利用了他人的研究成果,却有意不将其作为注释或参考文献列出,属于哪种行为。

A 过度引用

B 引用无关文献

C 适当引用

D 隐匿参考文献

正确

16.

以下不属于一次文献的是。

A 学术专著

B 发明专利

C 学位论文

D 学术教材

正确

17.

以下说法中,不属于“引用无关参考文献”的是。

A 为了彰显自己查阅了大量文献,故意列出一些与研究内容基本没有关系的文献。

B 作者根本没有查阅,而是直接从他人的参考文献中搬来。

C 回避文献出处,使人分不清哪些是他人的已有成果,而哪些是作者自己新的学术创造。

D 为了表示作者的研究水平和能力,列出一些无关或看似有关,实际上根本没有查阅的文献。

正确

18.

作者在投稿前应了解所投出版社或期刊的有关投稿和发表方面的规定,遵守有关投稿的规范要求。下列关

A 作者应尊重学术期刊或出版社的首发权。

B 对于允许以另一种语言发表同一著作或论文的出版社或期刊,作者应与首发出版社或期刊之间事先约定协议,只有获得许可,作者才可以不同语言再次发表并在显著位置注明原始刊载处。

C 作者应避免拆分发表。

D 未经其他作者同意擅自把稿件转投另一家期刊或出版社。

正确

19.

在向编辑部说明的情况下,以下说法中不属于“一稿多投”的是。

A 将论文或者论文的主要内容,以及经过文字层面或者文稿类型变换后的同一内容的其他版本、载体格式再次投稿。

B 对首次发表的内容充实了50%或以上数据的学术论文,再次发表。但对上次发表的论文进行引用。

C 在同一时段故意投给两家或两家以上学术刊物。

D 对段落的前后连接关系进行调整,但整体内容不变。

正确

20.

以下说法中属于“一搞多投”的是。

A 重要会议的纪要和有关组织达成的共识性文件,再次发表。

B 论文以不同或同一种文字在同一种期刊的国际版本上再次发表。

C 非同一时段且已知该论文已经被某一刊物接受或发表的情况下,投给其他刊物。

D 同一篇论文在内部资料发表后,在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再次发表。

正确

21.

下列关于“发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同意刊物转载已经发表的稿件,应明确要求刊物注明“转载”字样,并公开说明原刊载处。

B 对首次发表的内容充实了50%或以上数据的学术论文,可以再次发表。

C 未经正式出版的学术会议论文集刊登的稿件,可以再次在其他正式刊物上发表。

D 同一篇论文在内部资料上刊登后,不可以在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

正确

22.

学术评价的标准不包括。

A 综合评价

B 注重质量与合理量化

C 保护学术自由

D 分类评价

正确

23.

以下关于“学术批评”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学术批评应该以学术为中心,以文本为依据,以理服人。

B 被批评者没有反批评的权利,更不得对批评者压制或报复。

C 批评者应正当行使学术批评的权利,并承担相应的责任。

D 批评者不得恶意中伤和诽谤他人。

正确

24.

以下关于“抄袭”和“剽窃”的说法,错误的是。

A 抄袭与剽窃并没有本质的区别,在法律上被并列规定为同一性质的侵权行为。

B 行为人不适当引用他人作品以自己的名义发表的行为属于抄袭。

C 窃取他人的创作(学术)思想或未发表成果作为自己的作品发表属于剽窃。

D 将他人的创作经删节、修改后作为自己的作品发表不属于剽窃与抄袭行为。

正确

25.

以下哪一项不属于文献综述的特点。

A 综合性

B 评述性

C 学术性

D 文献罗列

正确

26.

以下关于“综述”有关规定的说法,错误的是。

A 检索和阅读文献是撰写综述的重要前提工作。

B 注意引用文献的原创性、代表性、可靠性和科学性。

C 可以罗列文献,但有部分评述的内容。

D 引用文献要忠实文献内容。

正确

27.

研究成果署名准则中应避免的作者类型不包括。

A 权势作者

B 虚构作者

C 去世作者

D 荣誉作者

正确

28.

下列关于“署名”的说法,错误的是。

A 成果经政府部门、学校、企业或私人资助完成,公开发表时应在相关部分加以说明。

B 署名者必须对成果承担相应的学术责任、道义责任和法律责任。

C 师生合作的论文视所起主要作用决定署名先后。

D 为了发表论文随意拉名人署名。

正确

29.

对已发表研究成果中出现的错误和失误,应。

A 置之不理。

C 为了个人名誉,不予承认。

B 将责任推卸给出版社或者刊物。

D 以适当的方式予以公开和承认。

正确

30.

在科研活动过程中,不属于违背科学道德的行为是。

A 骗取科研经费、装备和其他支持条件等科研资源。

B 因研究水平和能力原因造成的错误和失误。

C 用科研资源谋取不当利益,严重浪费科研资源。

D 在个人履历表、资助申请表、职位申请表,以及公开声明中故意包含不正确或会引起误解的信息,故意隐瞒重要信息。

正确

31.

以下不属于违反学术道德规范的行为是。

A 抄袭、剽窃他人的研究成果。

B 捏造、篡改自己或者他人的研究成果、实验数据或引用的资料。

C 对于未参加实际研究的成果,不署名。

D 重复发表自己的研究成果。

正确

32.

对于学位申请者或学位获得者,学位评定委员会可做出哪种处理。

A 暂缓学位授予

B 撤销学位授予

C 不授予学位

D 以上均可

正确

33.

以下关于“学术成果”的描述,错误的是。

A 学术专著、学术论文、学位论文、学术报告、发明专利、技术标准、手稿、原始记录等一次文献,文献、索引、目录等二次文献属于学术成果。

B 学术成果虽以论文、著作、研究报告或实物、样品等物质形式表现出来,但仍然是精神产品,属于精神生产范畴。

C 只有创新和发展,才可称得上是真正的学术成果。

D 文献综述、情报评述、学术教材、学术工具书等三次文献属于学术成果范畴。

正确

34.

在申请专利前导致有关技术内容公开的论文或进行成果鉴定。

A 不得发表

C 可以发表

B 需要部门主管同意才能发表

D 需要所有参与人员集体同意才能发表

错误,正确答案为A

35.

综述具有评述性的特点,一般来说,综述,否则就不成为综述,而是手册或讲座。

A 应有作者自己的观点

B 应不带作者自己的观点

C 应全面论述别人的观点

D 不需要包含最新资料

正确

36.

A 互相尊重

B 互相贬低

C 互相竞争

D 互相共享

正确

37.

选题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搜集资料,以下哪项不是搜集资料的基本要求。

A 审慎选取资料。

C 充分占有资料。

B 综合和诠释资料。

D 一次性的搜集尽可能全的资料。

正确

38.

以下哪个行为会导致无法正确甄别科研资料。

A 对不同资料进行相互印证。

B 对前人通过调查获得的实证数据,要检验其获取数据的手段是否科学。

C 调查获取数据的社会背景与本选题社会背景之间是否存在较大差异。

D 未对数据来源进行验证。

正确

39.

关于数据保存和共享,下列哪一项违反了科研人员应遵守的规范。

A 保存所有试验或调查数据的记录。

B 应当对合作者和监督机构开放所有的研究数据。

C 对所获得的数据进行必要的备份、归档。对涉及个人隐私或其他应予以保密的数据,应当采取特别的保存措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