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2000门式刚架计算书

PS2000门式刚架计算书
PS2000门式刚架计算书

PS2000门式刚架计算书

《检测线-1》工程设计计算书

编制:

校对:

审核:

设计单位:888888888888

设计日期:2012.06.04

《检测线-1》工程设计计算书

一、设计概况

工程名称: 检测线-1

工程所在地:石家庄

建筑物安全等级:二级

建筑物设计使用年限:25 年

建筑屋类型:封闭式

基本风压(按GB50009-2001规定的基本风压x1.05得到): 0.37 kN/m2 基本雪压: 0.30 kN/m2

地震烈度: 7 度

场地土类别:3 类

设计地震分组:第1组

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0.05g

阻尼比:0.050

地面粗糙度:B类

屋面活荷载最不利组合:不考虑

建筑物室内地坪标高: 0.00 m

建筑物柱底标高: 0.00 m

二、设计依据

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2006年版)

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2008年版)

3.《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GB50018-2002)

4.《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5.《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技术规程》(CECS102:2002)

6.《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JGJ81-2002)

7.《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8.《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9.《压型金属板设计施工规程》(YBJ216-88)

10.《钢结构高强螺栓连接的设计、施工及验收规程》(JGJ82-91)

11.《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

12.上海市标准《轻型钢结构设计规程》(DBJ08-68-97)

============1,4 轴刚架部分 ============

一、本榀刚架概况

跨数: 1,各跨跨度(m): 12.85

计算开间: 3.04m

柱顶标高(m): 7.02, 7.02,

屋面檩条间距: 1.35m

墙面檩条间距: 1.50m

柱侧向支撑点设置情况(不含柱顶):

第1列柱未设侧向支撑点。

第2列柱未设侧向支撑点。

屋面隅撑布置

第1跨(隅撑距离本跨左端距离,单位:m)

3.54, 6.23, 6.63, 9.31,

屋面坡度:

第1跨为双坡屋面,坡度:左坡1: 10.0,右坡1: 10.0

二、荷载(标准值)

1.恒载(SG),主要包括结构及围护结构、永久性设备重等。这里, 1) 屋面均布恒载,包括屋面板、保温层、檩条、支撑、悬吊物(如吊顶、喷淋)等: 第 1 跨屋面均布恒载为: 0.25 kN/m2

2) 刚架自重,由程序根据截面大小自动计算,自重放大系数:1.20。

3) 柱顶集中荷载,主要是作用于柱上的围护结构(已由程序自动导到柱顶)、天沟等重:

2.活载(SQ),主要施工荷载、检修荷载等(当屋面雪载大于0.3kN/m2时,取雪载)。

第 1 跨屋面均布活载为: 0.30 kN/m2

3.风载(SW),含左风、右风。由程序自动计算。

注:1)风载体型系数按《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技术规程》(CECS102:2002)或

上海市标准《轻型钢结构设计规程》(DBJ08-68-97)取。

2)刚架计算时风载体型系数按端部考虑。

注:风载高度系数由系统自动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取。4.地震作用(SE):采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计算,地震影响系数曲线取自《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

三、荷载效应组合

1. 强度及稳定验算

1). 1.2SG+0.6SQ+0.0SW+1.3SE

2). 1.2SG+1.4SQ

3). 1.2SG+1.26SQ+1.26SW

4). 1.0SG+0.0SQ+1.4SW

5). 1.35SG+0.98SQ

2. 变形计算

1). 1.0SG+0.50SQ+0.00SW+1.00SE

2). 1.0SG+1.00SQ

3). 1.0SG+0.90SQ+0.90SW

4). 1.0SG+0.00SQ+1.00SW

5). 1.0SG+0.70SQ

注:以上组合为基本组合,程序生成最后的荷载组合时考虑了以下因素: a) 地震有左、右两方向;

b) 风载有左风、右风;

四、刚架截面

注:1). 截面符号前的“Q”表示轻型钢结构

2). H类型截面表示法:截面高X截面宽X腹板厚X翼缘厚,单位mm,“,”

表示变截面

3). 截面符号“HN”表示轧制窄翼缘H型截面

1.柱截面(平台以下的钢柱按《钢结构设计规范》设计):

第1列:(钢材: Q235) QHN346x174x6x9 第2列:(钢材: Q235)

QHN346x174x6x9

2.梁截面(注:此处列出的与柱相连的梁段长度是从柱中心算起的)

第1跨 (钢材: Q235)

QHN250x125x6x9

五、边界条件

第 1 列柱与基础铰接,与屋面梁刚接

第 2 列柱与基础铰接,与屋面梁刚接

六、基础计算条件

刚架基础A:混凝土等级C30

基础埋深1.50 m

作用于基础上的附加集中荷载及偏心距:0.0 kN、0.00 m,面荷载(地面堆载):5.0 kN/m2

经深度和宽度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120 kN/m2

基础底面上土体和基础平均比重:20.0kN/m3

允许基底与地基有部分脱开,接触比不小于0.75。

刚架基础B:混凝土等级C30

基础埋深1.50 m

作用于基础上的附加集中荷载及偏心距:0.0 kN、0.00 m,面荷载(地面堆

载):5.0 kN/m2

经深度和宽度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120 kN/m2

基础底面上土体和基础平均比重:20.0kN/m3

允许基底与地基有部分脱开,接触比不小于0.75。

七、平台计算补充信息

无平台。

无雨蓬。

八、计算结果

注:计算中,梁柱均考虑了山墙风荷载的影响。

===刚架位移、强度及稳定、配筋计算结果===

立柱在各荷载效应组合下的最大侧移控制指标(按CECS102): H/ 60.

屋面梁在各荷载效应组合下的最大挠度控制指标: L/ 180.

刚架柱最小安全度控制指标: 1.05

屋面梁最小安全度控制指标: 1.05

平台在风荷载作用下的最大层间位移控制指标: H/ 400.;在地震作用下: H/ 300.

平台梁最大挠度控制指标,在各荷载效应组合下: L/ 400.;在活荷载作用下: L/

500.

平台柱最小安全度控制指标: 1.05

平台梁最小安全度控制指标: 1.05

1.各荷载工况和各荷载效应组合下构件最大位移'(单位:mm)

1)恒载 1

第 1列刚架柱最大柱顶侧移: H/ 4443.= -1.6

第 2列刚架柱最大柱顶侧移: H/ 4434.= 1.6

所有刚架柱最大柱顶侧移: H/ 4434.= 1.6

第 1跨屋面梁最大挠度: L/ 796.= -16.2 所有屋面梁最大挠度: L/ 796.= -16.2

2)活载 1

第 1列刚架柱最大柱顶侧移: H/ 6831.= -1.0

第 2列刚架柱最大柱顶侧移: H/ 6817.= 1.0

所有刚架柱最大柱顶侧移: H/ 6817.= 1.0

第 1跨屋面梁最大挠度: L/ 1227.= -10.5

所有屋面梁最大挠度: L/ 1227.= -10.5

3)活载 2

第 1列刚架柱最大柱顶侧移: H/99999.= 0.1

第 2列刚架柱最大柱顶侧移: H/99999.= 0.1

所有刚架柱最大柱顶侧移: H/99999.= 0.1

第 1跨屋面梁最大挠度: L/99999.= 0.1

所有屋面梁最大挠度: L/99999.= 0.1

4)风载 1

第 1列刚架柱最大柱顶侧移: H/ 181.= 38.8

第 2列刚架柱最大柱顶侧移: H/ 194.= 36.1

所有刚架柱最大柱顶侧移: H/ 181.= 38.8

第 1跨屋面梁最大挠度: L/ 913.= 14.1

所有屋面梁最大挠度: L/ 913.= 14.1

5)风载 2

第 1列刚架柱最大柱顶侧移: H/ 194.= -36.1 第 2列刚架柱最大柱顶侧移: H/ 181.= -38.8 所有刚架柱最大柱顶侧移: H/ 181.= -38.8 第 1跨屋面梁最大挠度: L/ 913.= 14.1

所有屋面梁最大挠度: L/ 913.= 14.1

6)地震作用

第 1列刚架柱最大柱顶侧移: H/ 635.= 11.1

第 2列刚架柱最大柱顶侧移: H/ 635.= 11.1

所有刚架柱最大柱顶侧移: H/ 635.= 11.1

第 1跨屋面梁最大挠度: L/ 9521.= 1.4

所有屋面梁最大挠度: L/ 9521.= 1.4

7)在各荷载效应组合下

第 1列刚架柱最大柱顶侧移: H/ 181.= -38.7

第 2列刚架柱最大柱顶侧移: H/ 181.= 38.7

所有刚架柱最大柱顶侧移: H/ 181.= 38.7

第 1跨屋面梁最大挠度: L/ 483.= -26.6

所有屋面梁最大挠度: L/ 483.= -26.6

2.各构件最大位移检查结论(位移单位:mm)

第 1列刚架柱在各荷载效应组合下的最大侧移: H/ 181.= -38.7,满足要求。

第 2列刚架柱在各荷载效应组合下的最大侧移: H/ 181.= 38.7,满足要求。

所有刚架柱在各荷载效应组合下的最大侧移: H/ 181.= 38.7,满足要求。

第 1跨屋面梁在各荷载效应组合下的最大挠度: L/ 483.= -26.6,满足要求。

所有屋面梁在各荷载效应组合下的最大挠度: L/ 483.= -26.6,满足要求。

3.腹板抗剪强度(单位:kN)

第 1列刚架柱腹板抗剪强度满足要求: V= 8.< Vd= 246.

第 2列刚架柱腹板抗剪强度满足要求: V= 8.< Vd= 246.

第 1跨屋面梁腹板抗剪强度满足要求: V= 19.< Vd= 174.

4.在轴力、弯矩和剪力共同作用下的强度(单位:kNm)

第 1列刚架柱强度满足要求: M= 7.< Md= 19.

第 2列刚架柱强度满足要求: M= 7.< Md= 19.

第 1跨屋面梁强度满足要求: M= 35.< Md= 69.

5.各构件最小安全裕度

第 1列刚架柱(钢柱)最小安全裕度: 1.34 由强度控制,满足要求。

第 2列刚架柱(钢柱)最小安全裕度: 1.34 由强度控制,满足要求。

所有刚架柱(钢柱)最小安全裕度: 1.34 由强度控制,满足要求。

第 1跨屋面梁最小安全裕度: 1.33 由强度控制,满足要求。所有屋面梁最小安全裕度: 1.33 由强度控制,满足要求。

6.钢构件长细比检查:

第 1列刚架柱平面内长细比满足要求(λ?180): λ= 141.

平面外长细比略大(λ>180): λ= 182.,但小于5%,可。

第 2列刚架柱平面内长细比满足要求(λ?180): λ= 141.

平面外长细比略大(λ>180): λ= 182.,但小于5%,可。

第 1跨屋面梁平面内长细比满足要求(λ?180): λ= 125.

平面外长细比满足要求(λ?180): λ= 128.

7.山墙柱垂直山墙方向的挠度计算

柱1最大挠度(mm):15.4,相当于高度的H/443.,满足要求。

柱2最大挠度(mm):15.4,相当于高度的H/443.,满足要求。

附:各钢构件安全裕度(<=1.2)

表中参数的含义:

1. 不考虑地震作用时: 安全裕度=钢材强度设计值/(结构重要性系数x综合

应力)

考虑多遇地震作用时:安全裕度=钢材强度设计值/(γREx综合应力),γRE

为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

2. DS ? 截面由强度控制;

SI12 ?截面由1-2平面内稳定控制;

SO12 ?截面由1-2平面外稳定控制;

SI13 ?截面由1-3平面内稳定控制;

SO13 ?截面由1-3平面外稳定控制;

Shear?截面由抗剪强度控制;

3. https://www.360docs.net/doc/9411939633.html,?轴压构件;A.TEN?轴拉构件;ECC.C?偏压构件;

ECC.T?偏拉构件;BEND?受弯构件。

工况单元号位置轴力弯矩状态安全度

[m] [kN] [kN-m]

Mx My(近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附:各单元各计算在所有荷载组合下的最小安全裕度

下表中“强度”指按强度计算的最小安全裕度“平面内”指按平面内稳定计算的最小安全裕度

“平面外”指按平面外稳定计算的最小安全裕度

“ 抗剪”指按抗剪计算的最小安全裕度

“ 最小”指以上所有计算的安全裕度最小值

单元号强度平面内平面外抗剪最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1.90 1.34 1.4

2 19.12 1.34 2 1.90 1.34 1.42 19.12 1.34

3 1.56 1.4

4 1.33 9.89 1.33 4 2.5

5 2.27 2.19 15.04 2.19 5

2.13 1.99 1.98 31.40 1.98 6 2.13 1.99 1.98 31.39 1.98 7 2.55 2.27 2.19 15.04 2.19 8 1.56 1.44 1.33 9.89 1.33

========== 基础设计结果 ==========

1.第1列刚架柱基础 (无柱间支撑)

1) 基础顶面反力标准值(由上部结构引起的) 注:轴力N以使基础受拉为正;剪力Q以使基础顺时针转动为正;

弯矩M以使基础逆时针转动为正。

Nmax= -28.kN M= 0.kNm Q= -4.kN

Qmax= -7.kN M= 0.kNm N= -23.kN

Nmin= -10.kN M= 0.kNm Q= 4.kN 山墙风载引起的平面外内力 M=

0.kNm Q= 3.kN

基础顶面反力设计值(由上部结构引起的)

Nmax= -34.kN M= 0.kNm Q= -5.kN

Qmax= -8.kN M= 0.kNm N= -28.kN

Nmin= -6.kN M= 0.kNm Q= 6.kN 山墙风载引起的最不利平面外内力M= 0.kNm Q= 4.kN

2) 柱脚抗剪键:需要加~

3) 柱脚底板:HbxBbxtb= 390.x 230.x 16.;材质:Q235;弱轴加劲肋:无

4) 锚栓 : 4M20.;锚栓长 620.,材质:Q235

5) 基础埋深:1500.,基底(HXB)=1450.x1300.,短柱= 600.x 450.,锥高= 450.

基础底面压力标准值

,kmax= 72

,k0 = 51

,kmin/,kmax= 0.33

基础底面压力设计值

,max= 88

,0 = 65

,min/,max= 0.19

6) 基础配筋:H 边=φ10.@200.,B 边=φ10.@200.,短柱配筋率:0.70%

2.第1列刚架柱基础 (有柱间支撑)

1) 基础顶面反力标准值(由上部结构引起的)

注:轴力N以使基础受拉为正;剪力Q以使基础顺时针转动为正;

弯矩M以使基础逆时针转动为正。

Nmax= -28.kN M= 0.kNm Q= -4.kN

Qmax= -7.kN M= 0.kNm N= -23.kN

Nmin= -10.kN M= 0.kNm Q= 4.kN 山墙风载引起的平面外内力 M= 0.kNm Q= 3.kN

柱间支撑引起的平面外内力 N= 5.kN Q= 9.kN 基础顶面反力设计值(由上部结构引起的)

Nmax= -34.kN M= 0.kNm Q= -5.kN Qmax= -8.kN M= 0.kNm N= -28.kN

Nmin= -6.kN M= 0.kNm Q= 6.kN

山墙风载引起的最不利平面外内力 M= 0.kNm Q= 4.kN

N= 8.kN Q= 13.kN 柱间支撑引起的最不利平面外内力

2) 柱脚抗剪键:需要加~

3) 柱脚底板:HbxBbxtb= 390.x 230.x 16.;材质:Q235;弱轴加劲肋:无 4) 锚栓 : 4M20.;锚栓长 620.,材质:Q235

5) 基础埋深:1500.,基底(HXB)=1450.x1300.,短柱= 600.x 450.,锥高= 450.

基础底面压力标准值

,kmax= 75

,k0 = 51

,kmin/,kmax= 0.00

基础底面压力设计值

,max= 98

,0 = 65

,min/,max= 0.00

与地基接触比= 0.90

6) 基础配筋:H 边=φ10.@200.,B 边=φ10.@200.,短柱配筋率:0.70%

3.第2列刚架柱基础 (无柱间支撑)

1) 基础顶面反力标准值(由上部结构引起的)

注:轴力N以使基础受拉为正;剪力Q以使基础顺时针转动为正;

弯矩M以使基础逆时针转动为正。

Nmax= -28.kN M= 0.kNm Q= 4.kN

Qmax= 7.kN M= 0.kNm N= -23.kN

Nmin= -10.kN M= 0.kNm Q= -4.kN 山墙风载引起的平面外内力 M= 0.kNm Q= 3.kN

基础顶面反力设计值(由上部结构引起的)

Nmax= -34.kN M= 0.kNm Q= 5.kN

Qmax= 8.kN M= 0.kNm N= -28.kN

Nmin= -6.kN M= 0.kNm Q= -6.kN 山墙风载引起的最不利平面外内力M= 0.kNm Q= 4.kN

2) 柱脚抗剪键:需要加~

3) 柱脚底板:HbxBbxtb= 390.x 230.x 16.;材质:Q235;弱轴加劲肋:无

4) 锚栓 : 4M20.;锚栓长 620.,材质:Q235

5) 基础埋深:1500.,基底(HXB)=1450.x1300.,短柱= 600.x 450.,锥高= 450.

基础底面压力标准值

,kmax= 72

,k0 = 51

,kmin/,kmax= 0.33

基础底面压力设计值

,max= 88

,0 = 65

,min/,max= 0.19

6) 基础配筋:H 边=φ10.@200.,B 边=φ10.@200.,短柱配筋率:0.70%

4.第2列刚架柱基础 (有柱间支撑)

1) 基础顶面反力标准值(由上部结构引起的)

注:轴力N以使基础受拉为正;剪力Q以使基础顺时针转动为正;

弯矩M以使基础逆时针转动为正。

Nmax= -28.kN M= 0.kNm Q= 4.kN

Qmax= 7.kN M= 0.kNm N= -23.kN

Nmin= -10.kN M= 0.kNm Q= -4.kN 山墙风载引起的平面外内力 M=

0.kNm Q= 3.kN

柱间支撑引起的平面外内力 N= 5.kN Q= 9.kN 基础顶面反力设计值(由

上部结构引起的)

Nmax= -34.kN M= 0.kNm Q= 5.kN Qmax= 8.kN M= 0.kNm N= -28.kN Nmin= -6.kN M= 0.kNm Q= -6.kN

山墙风载引起的最不利平面外内力 M= 0.kNm Q= 4.kN

柱间支撑引起的最不利平面外内力 N= 8.kN Q= 13.kN

2) 柱脚抗剪键:需要加~

3) 柱脚底板:HbxBbxtb= 390.x 230.x 16.;材质:Q235;弱轴加劲肋:无 4) 锚栓 : 4M20.;锚栓长 620.,材质:Q235

5) 基础埋深:1500.,基底(HXB)=1450.x1300.,短柱= 600.x 450.,锥高= 450.

基础底面压力标准值

,kmax= 75

,k0 = 51

,kmin/,kmax= 0.00

基础底面压力设计值

,max= 98

,0 = 65

,min/,max= 0.00

与地基接触比= 0.90 6) 基础配筋:H 边=φ10.@200.,B 边

=φ10.@200.,短柱配筋率:0.70%

========== 节点设计结果 ==========

1. JOINT1

1) 螺栓: 10.9s级摩擦型高强螺栓, 8M16.

螺栓间距: 50 50 132 50 50

承载力: Nt= 44.kN;Nv= 2.kN;Ntb= 80.kN;Nvb= 26.kN Nt/Ntb+Nv/Nvb= 0.64<1.0 2) 连接板厚: 20.;无加劲板,材质:Q235

2. JOINT2

1) 螺栓: 10.9s级摩擦型高强螺栓, 8M16.

螺栓间距: 50 50 132 50 50

承载力: Nt= 29.kN;Nv= 0.kN;Ntb= 80.kN;Nvb= 26.kN Nt/Ntb+Nv/Nvb= 0.37<1.0 2) 连接板厚: 20.;无加劲板,材质:Q235

3. JOINT3

1) 螺栓: 10.9s级摩擦型高强螺栓, 8M16.

螺栓间距: 50 50 132 50 50

承载力: Nt= 44.kN;Nv= 2.kN;Ntb= 80.kN;Nvb= 26.kN

Nt/Ntb+Nv/Nvb= 0.64<1.0 2) 连接板厚: 20.;无加劲板,材

质:Q235

========== 隅撑设计结果 ==========

1.刚架梁必须加隅撑的范围

第 1跨需加隅撑的范围(自左端算起)

全跨。

2.刚架梁隅撑

所选隅撑

λx= 100

λy= 64

支撑长细比满足要求。长细比小于 200 最不利支撑轴力设计值(kN,

受拉为正) -5

支撑自重引起的弯矩设计值(kN-m) 0.0

支撑自重引起的挠度(mm) 0.0

截面面积(mm) 480

支撑最大应力(Mpa) 21

强度满足要求。

单位长度重(Kg/m) 3.77

与檩条连接的螺栓采用1M 12 与梁或柱连接的螺栓采用1M 12 3.若墙梁作为柱侧向支撑时所需增加的隅撑所选隅撑

λx= 114

λy= 73

支撑长细比满足要求。长细比小于 200

最不利支撑轴力设计值(kN,受拉为正) -7

支撑自重引起的弯矩设计值(kN-m) 0.0

支撑自重引起的挠度(mm) 0.0

截面面积(mm) 480

支撑最大应力(Mpa) 35

强度满足要求。

单位长度重(Kg/m) 3.77

与檩条连接的螺栓采用1M 12

与梁或柱连接的螺栓采用1M 12

轴刚架部分 ============ ============2,3

一、本榀刚架概况

跨数: 1,各跨跨度(m): 12.85 计算开间: 6.07m 柱顶标高(m): 7.02, 7.02,

屋面檩条间距: 1.35m

墙面檩条间距: 1.50m

柱侧向支撑点设置情况(不含柱顶):

第1列柱未设侧向支撑点。

第2列柱未设侧向支撑点。

屋面隅撑布置

第1跨(隅撑距离本跨左端距离,单位:m)

3.54, 6.23, 6.63, 9.31,

屋面坡度:

第1跨为双坡屋面,坡度:左坡1: 10.0,右坡1: 10.0

二、荷载(标准值)

1.恒载(SG),主要包括结构及围护结构、永久性设备重等。这里,

1) 屋面均布恒载,包括屋面板、保温层、檩条、支撑、悬吊物(如吊顶、喷

淋)等:

第 1 跨屋面均布恒载为: 0.25 kN/m2

2) 刚架自重,由程序根据截面大小自动计算,自重放大系数:1.20。

3) 柱顶集中荷载,主要是作用于柱上的围护结构(已由程序自动导到柱顶)、天沟等重:

2.活载(SQ),主要施工荷载、检修荷载等(当屋面雪载大于0.3kN/m2时,取雪载)。

第 1 跨屋面均布活载为: 0.30 kN/m2

3.风载(SW),含左风、右风。由程序自动计算。

注:1)风载体型系数按《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技术规程》(CECS102:2002)或

上海市标准《轻型钢结构设计规程》(DBJ08-68-97)取。

2)刚架计算时风载体型系数按端部考虑。

注:风载高度系数由系统自动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取。

4.地震作用(SE):采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计算,地震影响系数曲线取自《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

三、荷载效应组合

1. 强度及稳定验算

1). 1.2SG+0.6SQ+0.0SW+1.3SE

2). 1.2SG+1.4SQ

3). 1.2SG+1.26SQ+1.26SW

4). 1.0SG+0.0SQ+1.4SW

5). 1.35SG+0.98SQ

2. 变形计算

1). 1.0SG+0.50SQ+0.00SW+1.00SE

2). 1.0SG+1.00SQ

3). 1.0SG+0.90SQ+0.90SW

4). 1.0SG+0.00SQ+1.00SW

5). 1.0SG+0.70SQ

注:以上组合为基本组合,程序生成最后的荷载组合时考虑了以下因素:

a) 地震有左、右两方向;

b) 风载有左风、右风;

四、刚架截面

注:1). 截面符号前的“Q”表示轻型钢结构

2). H类型截面表示法:截面高X截面宽X腹板厚X翼缘厚,单位mm,“,”表示变截面

3). 截面符号“HN”表示轧制窄翼缘H型截面

1.柱截面(平台以下的钢柱按《钢结构设计规范》设计):

第1列:(钢材: Q235) QHN346x174x6x9

第2列:(钢材: Q235) QHN346x174x6x9

2.梁截面(注:此处列出的与柱相连的梁段长度是从柱中心算起的)

第1跨 (钢材: Q235)

QHN250x125x6x9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