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料学》课程复习(2012秋)

《饲料学》课程复习(2012秋)
《饲料学》课程复习(2012秋)

《饲料学》课程复习

(2012-12-02)

一、名词解释

1.饲料

2.结合水

3.水分活性

4.日粮

5.原样基础

6.风干基础

7.绝干基础

8.蛋白质效率比9.净蛋白质沉积10.生物学价值11.化学比分12.必需氨基酸指数13.ERDP 14.MP 15.青贮饲料

16.粗饲料

17.统糠

18.砻糠

19.能量饲料

20.蛋白质饲料

21.载体

22.蛋白质变性

23.营养价值

24.ADF

25.HACCP

26.饲粮

27.NND

28.套测法

29.配合饲料

30.饲料安全

31.质量体系

32.有机饲料

33.绿色饲料

34.无公害饲料

35.抗营养因子

36.NDF

37.ISO

38.TQM or TQC

39.营养浓度

40.营养水平

二、单项选择题

在下列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将其字母填入题干的括号内。1.饲料中的水分( )。

A.含量在70~90%B.分为游离水分和结合水分

C.一般大于14%D.不影响饲料的保存和加工

2.纤维素是( )。

A.自然界中比较多的多糖B.α-1,4糖苷键结合的碳水化合物C.β-1,4糖苷键结合的葡萄糖聚合体D.含α-1,4和β-l,4糖苷键的化合物3.ADF是由( )组成的物质。

A.纤维素B.即木质素

C.纤维素、木质素和部分灰分D.半纤维素、纤维素和木质素

4.在国际饲料分类法中粗饲料( )。

A.编号为1-00-000 B.编号为2-00-000

C.编号为3-00-000 D.编号为4-00-000

5.青贮饲料的目的在于( )。

A.保持青绿饲料固有的营养特性B.长期保存饲料

C.改善营养特性D.利用产生的乳酸

6.干草在干制过程中,( )。

A.没有营养物质的损失B.麦角固醇经紫外线照射转为D2

C.植物细胞的呼吸作用不会中断D.蒸腾作用会持续很长时间

7.小麦麸是常用的饲料原料之一,具有( )的特点;

A.Ca、P平衡性较好B.B族维生素含量较高

C.粗纤维含最低D.体积小,容重大

8.大豆粕的蛋白质含量较高,其利用率( )。

A.与抗营养因子有关B.与加热处理无关

C.与美拉德反应无关D.与所含的脂肪数量有关

9.骨粉产品中,( )。

A.有蒸骨粉、生骨粉和脱胶骨粉B.蒸骨粉质量最好

C.生骨粉最坏D.脱胶骨粉只能补钙

10.未经脱毒处理的棉籽(仁)饼(粕)在猪、禽日粮中必须限量使用,这是因为棉籽(仁)饼(粕)中含有( ) A.皂角素B.氰苷配糖体C.结合棉酚D.游离棉酚

11.在使用饲料添加剂的时候( )。

A.载体和稀释剂的选择很重要B.载体的选择很重要

C.稀释剂的选择很重要D.载体和稀释剂选择的重要性可以忽略

12.浓缩饲料( )。

A.使用时需要添加能量饲料和蛋白质饲料B.使用时只需要添加能量饲料

C.是成品,可以直接使用D.添加能量饲料的同时,还要添加预混合饲料13.在饲料配方设计时,( )。

A.只需考虑营养组成B.成本可以不考虑

C.不用考虑消化道容积D.营养、成本和消化道的容积都要考虑

14.尿素等非蛋白氮主要应用于( )饲料中。

A.猪B.鸡C.羊D.马

15.当提高乳牛日粮中的精料比例,降低粗料用量时,乳脂率会( )。

A.提高B.降低C.无影响D.无规律

16.下列物质中,最常用于饲料中补充铁的化合物是( )。

A.金属铁粉B.硫酸铁C.硫酸亚铁D.氧化铁

17.饲喂高粱幼苗、玉米幼苗要注意防止( )中毒。

A.单宁B.氢氰酸C.亚硝酸盐D.龙葵素

18.复合维生素饲料中一般不含有( )。

A.维生素B1 B.叶酸C.胆碱D.维生素K

19.下列( )的叙述是错误的。

A.饲用酶制剂的主要作用是提高饲料的消化率

B.抗氧化剂加于饲料可以防止饲料在加工贮存过程中营养物质损失

C.沸石粉等具有吸附能力的矿石粉添加于饲料中的主要作用是补充钙

D.抗生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动物生长和防治疾病

20.反刍动物日粮粗纤维含量增加,无氮浸出物含量降低时,( )瘤胃乙酸/丙酸比例。

A.提高B.降低C.无影响D.无规律

21.木质素( )

A.属于碳水化合物B.不属于碳水化合物

C.畜禽能够充分利用D.具有一定的营养作用

22.套测法( )

A.适合于谷物籽实、饼粕和混合料等饲喂动物的饲料B.也称间接测定法

C.不适合于单独饲喂的谷物籽实、饼粕等饲料D.假设是合理的

23.青绿饲料经踩踏、霜冻、堆放、运输后,尤其在潮湿闷热季节。微生物将( ) A.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盐B.血液Hb氧化成为高铁Hb,失去携氧能力C.造成全身组织细胞缺氧分D.死亡

24.玉米在使用时,( )。

A.要注意防止黄曲霉B.可以粉碎后长时间保存

C.可以作为蛋白质饲料饲喂D.要注意其能值低

25.生豆粕中含有的主要抗营养因子是( )。

A.单宁B.胰蛋白酶抑制因子

C.氰苷配糖体D.硫葡萄糖甙

26.无氮浸出物( )

A.即单糖、二糖的混合物B.即淀粉

C.畜禽容易消化吸收利用D.由α-1,4糖苷键构成的碳水化合物

27.菜籽饼含有较高的蛋白质,( )

A.添加数量不限B.其中的抗营养因子对蛋品质没有影响

C.需要限量使用D.不能使用

28.下述表述微量元素补充物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以氧化物利用率最高B.对粒度要求严格

C.有毒有害物质含量不可以忽略D.添加时其纯度可以不考虑

29.维生素饲料产品( )。

A.实际应用当中纯品较多B.纯品具有使用方便等优点

C.纯品的稳定性和流动性都比较差D.多种维生素可以混合在一起作为预混合饲料30.饲料添加剂( )

A.具有促进生长的作用B.可以治疗疾病

C.对畜产品的品质没有影响D.对改善畜禽适口性没有影响

31.在晒制干草过程中,植物中的( )。

A.7-脱氧胆固醇经紫外线照射后可转化为VD2

B.7-脱氢胆固醇经紫外线照射后可转化为VD3

C.麦角固醇经紫外线照射后可转化为VD2

D.麦角固醇经紫外线照射后可转化为VD3

32.饲料营养价值评定方法中,( )属常规饲料分析项目之一。

A.纤维素B.粗灰分C.钙D.总能

33.下列( )说法错误。

A.V A醋酸酯微粒粉剂是饲料中常用的V A制剂。

B.VB6的常用补充物是硝酸吡哆醛

C.氯化胆喊是常用的胆碱补充物。

D.L-赖氨酸盐酸盐是常用饲料的赖氨酸补充物。

34.下列对青绿饲料营养特点的描述中,( )说法错误。

A.干物质中蛋白质含量丰富,品质好B.干物质中钙含量丰富,钙磷比例适宜

C.含有丰富的维生素D D.含水量高,有效能含量低。

35.下列( )说法错误。

A.D-泛酸钙是饲料中泛酸的主要补充物。

B.L-抗坏血酸钙是饲料中维生素C的主要补充物。

C.禽饲料中用补充VD的是VD3的制剂。

D.D-赖氨酸盐酸盐是常用的赖氨酸补充物。

36.下列对谷实类饲料营养特点的描述中,( )说法错误。

A.无氮浸出物含量高,有效能含量高B.粗纤维含量低

C.粗蛋白质含量较低,品质较差D.钙、磷含量高,比例适宜。

三、问答题

1.饲料中水分对饲料的贮藏和加工有哪些影响?

2.与饲料质量有关的饲料脂肪性质有哪些?

3.饲料脂肪氧化酸败的类型有哪几种?如何理解?脂肪氧化酸败对饲料的质量有什么影响?

4.饲料中氨基酸可进行的化学反应有哪些?具体与饲料质量的关系如何?什么叫寡肽,当前寡肽5营养学意义有哪些?

5.动物体内的矿物元素营养及其与环境间的关系有哪些?

6.饲料化学分析的目的有哪些?

7.饲料存在的状态主要有哪几类基础?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

8.饲料概略养分分析的内容及其饲料学意义是什么?

9.V an Soest分析法的主要改进内容及其饲料学意义是什么?

10.饲料中的粗纤维是如何影响饲料的营养价值的?

11.纯养分分析的内容及其与概略养分分析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12.请回答饲料消化试验的目的、测定指标和基本的计算公式是什么?消化试验设置预试期的目的是什么?

13.饲料养分的表观消化率和真消化率有什么不同?产生这些差别的原因是什么?

14.请解释饲料养分消化率测定的直接法、间接法和套测法?这三种方法的计算公式有什么不同?

15.饲料的氮碳平衡试验具体有什么用途?

16.用饲养试验评定饲料营养价值的特点?饲养试验在实用中有什么优缺点?

17.饲料能量价值评定的术语有哪些?分别有什么营养学意义?

18.评定饲料蛋白质品质的术语有哪些?请分别解释之。

19.请简述饲料中矿物元素有效性测定的平衡法与耗空法的异同?

20.进行饲料分类的目标是什么?分类的目的及其原则又是什么?

21.进行饲料分类时,必须要记住哪3个数据,在具体饲料分类中如何应用?

22.关于饲料的特征,具体包含哪些内容?

23.国际与国内饲料编码方式有什么不同?编码中每节的位数及其含义是什么?

24.青绿饲料最主要的营养特性有哪些?青饲料的饲用优缺点是什么?

25.影响青绿饲料营养价值的因素有哪些?它们具体是如何影响的?

26.根据青绿饲料的种类,分别介绍1-2个青绿饲料的特点及使用注意事项。

27.使用青绿饲料时易发生的问题有哪些?如何避免?

28.常规青贮与特种青贮有什么不同?对饲料的营养特性分别有什么影响?

29.常规青贮过程中通常会存在哪些作用?对青贮成品的质量有哪些影响?

30.确保常规青贮成功的关键因素有哪些?为什么?

31.实践中如何评定青贮饲料的质量?

32.养殖实践中如何正确合理地应用青贮饲料?

33.粗饲料的营养特性及饲喂价值有哪些?

34.青干草的调制方法有哪几种?对干草成品的质量分别有哪些影响?

35.青草干制过程中会发生哪些变化?如何评价青干草或草粉的质量?

36.粗饲料的加工调制方法与合理应用要求有哪些?

37.请比较青草、青贮和青干草的营养价值有什么不同?

38.通常所说的能量饲料主要有哪几种?

39.籽实类能量饲料的营养特性有哪些?

40.对谷物籽实类饲料原料加工处理的方法主要有哪几种?各有什么具体的加工要求?对提高该类饲料的营养价值分别有什么帮助?

41.对谷物籽实类饲料原料保存的技术关键是什么?如何降低此类饲料原料保存过程中通常发生的各种不利影响?

42.糠麸类饲料原料的营养共性是什么?主要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43.块根茎及其加工副产品类饲料原料的营养共性是什么?主要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44.饲用油脂的种类有哪些?实践中在饲料中添加油脂的目的又有哪些?(分营养目的和非营养目的进行叙述)

45.目前在饲料中添加油脂会带来哪些不便之处?如何解决?

46.当前使用饲料油脂的注意事项有哪些?如何评价饲用油脂的质量?

47.乳清粉的营养特性与使用注意事项有哪些?

48.蛋白质饲料有哪几类?各有哪些种类?

49.豆类蛋白质饲料的营养共性有哪些?

50.加工全脂大豆的优点是什么?影响全脂大豆加工效果的因素有哪些?

51.压榨法与浸出法生产大豆油副产品的营养特点有哪些不同?

52.评判大豆饼粕质量的指标及其营养学意义是什么?

53.控制大豆粕引起断奶仔猪腹泻的技术途径有哪些?有哪些具体的技术方法?效果如何?

54.棉籽饼粕的营养特性及影响其饲喂价值的因素有哪些?如何合理应用棉籽饼粕类饲料?

55.菜籽饼粕的营养特性及影响其饲喂价值的因素有哪些?如何合理应用菜籽饼粕类饲料?

56.请叙述花生饼粕的营养特性及饲喂价值有哪些?如何合理应用花生饼粕类饲料?

57.酿造工业副产物有哪些类型?不同酿造工业副产物的营养特点与饲用价值如何?

58.国内酒精糟产品的种类有哪几种?它们的营养特点有什么不同?

59.玉米深加工后的副产品主要有哪些?它们各有哪些营养特点?如何合理应用这些副产品?

60.动物性蛋白质饲料有哪几类来源?相对于植物性蛋白质饲料而言,它们的营养共性有哪些?

61.国产鱼粉的营养特性与使用注意事项有哪些?

62.肉骨粉的营养特性与使用注意事项有哪些?

63.血粉的种类及如何合理应用?

64.羽毛粉的饲用特性有哪些?如何提高羽毛粉的饲用价值?

65.NPN饲料有哪几类?正确的尿素用量该如何确定?如何合理应用NPN饲料?

66.目前最常用的单细胞蛋白饲料是什么?单细胞蛋白饲料的营养特点有哪些?如何合理应用?

67.补充钙质的矿物饲料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

68.补充磷质的矿物饲料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

69.使用钙磷补充料时应当注意的问题有哪些?

70.天然矿物质饲料有哪些?它们的一般用途有哪些?

71.饲料会对动物生产的哪几个方面产生影响?人们对动物产品的品质有哪些评判指标?

72.调控猪肉品质的营养措施有哪些?分别有什么作用?

73.饲料影响蛋鸡生产性能及蛋品质的关键指标有哪些?如何合理利用这些关系?

74.你对生产高营养鸡蛋的看法是什么?为什么?

75.配合饲料的质量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76.进行配合饲料质量管理的必要性有哪些?

77.目前影响配合饲料安全的因素有哪些?

78. 饲料添加剂的分类?举例说明。

四、综合论述题

1.饲料对肉、蛋、奶品质有何影响?如何消除这些影响?

2.如何建立饲料厂的质量控制体系?

3.试评价消化试验、代谢试验和饲养试验的优缺点?

4.试述现代饲料工业中应用油脂的优缺点有哪些?如何降低油脂饲用过程中的不利影响?

5.抗营养因子的消除与钝化?

6.如何保证饲料产品的质量?

7.饲料质量管理的主要环节与内容有哪些?

8.为什么血粉、羽毛粉、蝉蛹粉相互间搭配饲喂更科学合理?

运动生理学作业试题答案 (1)

1.运动生理学的主要研究任务是什么? 在对人体生命活动规律有了基本认识的基础上,揭示体育运动对人体机能影响的规律及机理,阐明运动训练、体育教学和运动健身过程中的生理学原理, 指导不同年龄、性别和训练程度的人群进行科学的运动训练,以达到提高竞技运动水平、增强全民体质、延缓衰老、提高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的目的。 2.解释课堂上讲授的生命基本特征。 新陈代谢:是生物体自我更新的最基本的生命活动过程。 兴奋性:可以感受刺激,产生兴奋的特性。(能力) 适应性:生物体在客观环境的长期作用下可以逐渐形成一种与环境相适应的、适合自身生存的反应模式。这种能力称为适应性 应激性,生殖 3.什么是神经调节?什么是体液调节?它们有什么不同? 神经调节是指在神经活动的直接参与下所实现的生理机能调节过程。(神经系统完成) 体液调节是指人体血液和其他体液中的某些化学物质(如激素)以及某些组织细胞所产生的某些化学物质或代谢产物,可借助于血液循环的运输,到达全身或某一器官和组织,从而引起某些特殊的生理过程。 神经调节的一般特点是比较迅速而精确,体液调节的一般特点是比较缓慢持久而弥散,两者相互配合使生理功能调节更趋于完善。 4.什么是生物节律?如何分类? 生物体的各种生理功能活动会按一定的时间顺序发生周期性变化,这种生理机能活动的周期性变化称为生物的时间结构,或称为生物节律。 可按其发生的频率高低分为三大类:近似昼夜节律、亚日节律、超日节律。 近似昼夜节律:指24小时±4小时区间的生物节律如体温变化,激素浓度变化。 超日节律:指周期小于20小时的生物节律。如心率、呼吸等节律。 亚日节律:指周期大于28小时的生物节律。如女性月经周期等。又可分为近似周、月、年节律。 作业2 1.感受器、感受器官的概念。 感受器——是指分布在体表或组织内部一些专门感受机体内、外环境改变的结构或装置。如:视锥细胞 感受器官——是指感受器与其附属装置共体构成的器官。如:眼、耳 其感受器位于颞骨岩部迷路内,由椭圆囊、球囊和三个半规管构成。 其适宜刺激是耳石的重力及直线正负加减速运动。当头部位置改变,重力对耳石的作用方向改变,耳石膜与毛细胞之间的空间位置发生改变,使毛细胞兴奋,引起有关肌肉紧张变化,同时产生头部空间位置改变的感觉。 2.什么是位觉?位觉的感受器是什么?位于哪里?它们的适宜刺激是什么? 概念:身体进行各种变速运动(包括直线加速度运动和角加速运动)时引起的前庭器官中的位觉感受器兴奋并产生的感觉,称为位觉(或前庭感觉)。 3.解释前庭反射与前庭稳定性。 前庭反应是指前庭感受器受到刺激产生兴奋后,除引起一定位置觉改变外,还引起骨骼肌紧张性改变、眼震颤及植物性功能改变。如眩晕、恶、呕吐和各种姿势反射等,这些改变统称为前庭反射。 刺激前庭感受器而引起机体各种前庭反应的程度,称为前庭功能稳定性。 体育锻炼有助于提高前庭功能的稳定性。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管理心理学真题2012年10月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管理心理学真题2012年10月 (总分:100.00,做题时间:15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 (总题数:30,分数:30.00) 1.法国著名管理学家法约尔认为管理的首要职能是______ (分数:1.00) A.控制 B.计划√ C.协调 D.组织 解析:法国管理学家亨利·法约尔在1916年提出的管理五职能为: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其中计划是首要职能。答案为B。 2.研究管理活动中人的社会心理活动及行为规律,用科学的方法改进管理工作,并通过改善环境条件,协调人际关系,满足职工需要,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来提高管理效率和促进组织发展的学科是______ (分数:1.00) A.社会心理学 B.普通心理学 C.管理心理学√ D.工程心理学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管理心理学的概念,考生应识记。管理心理学是研究管理活动中人的社会心理活动及行为规律,用科学的方法改进管理工作,并通过改善环境条件,协调人际关系,满足职工需要,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来提高管理效率效益和促进组织发展的一门科学。答案为C。 3.管理心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主要包括观察法、经验总结法、测验法、个案法和______ (分数:1.00) A.数理分析法 B.逻辑判断法 C.经济分析法 D.实验法√ 解析:管理新心理学的具体研究方法有:实验法、观察法、问卷法和测验法、个案研究法、宏观和微观环境结合分析法、经验总结法。答案为D。 4.韩非在《八经》篇提出:“凡治天下,必因人情。人情者,有好恶,故赏罚可用。”其阐述管理理论的哲学基础是______ (分数:1.00) A.管理问题 B.生产问题 C.人性问题√ D.人事问题 解析:人性问题是管理理论的哲学基础。我国古代的思想家对“人性”问题有不同的论述,韩非在《八经》篇提出:“凡治天下,必因人情。人情者,有好恶,故赏罚可用。”这是自然人性论。答案为C。 5.被誉为“科学管理之父”的古典管理学家是______ (分数:1.00) A.泰勒√ B.法约尔 C.韦伯 D.古利克

2018年自考运动生理学试题及答案

2018年自考运动生理学试题及答案 一. 名词解释 1运动生理学 2新陈代谢 3运动单位 4疲劳 5兴奋 6膜电位 7动作电位 8体液 9人体内环境 10红细胞比容 一. 填空 1.可兴奋组织包括( )( )( )。 2.肌肉具有( )和( )生理等特性。 3.引起兴奋的刺激条件有:( ),( )和( )。 4.单收缩包括三个时期:( ),( )和( )。 5.慢肌属于( )型肌纤维,收缩( )能( );快肌属于( )型肌纤维,收缩( ),但易( )。 6 较大强度运动时()纤维首先被动员。 7.要使组织兴奋,刺激必须达到一定( )。 8.体液由于存在部位不同,分为( )和( )。

9.血液总量约占人体体重的( )。 10.血液的有形成分包括( ),( )和( )。 11.血液的渗透压分为( )和( )。 12.正常人血红蛋白值男子为( );女子为( )。 三.是非判断 1.阈刺激小,表示组织的兴奋性高;相反,则低。( ) 2.无论刺激强度多大,要引起组织兴奋,必须有足够的作用时间。( ) 3.神经肌肉接点可以认为是突触的一种,可将冲动由神经传递给肌肉。( ) 4.在正常机体中,骨骼肌的收缩以单收缩形式为多见。( ) 5.有髓鞘神经纤维传导速度快,是因为有郎化结使兴奋呈跳跃传导的原故。() 6.ATP是肌肉收缩的直接能量来源。() 7.血液属于细胞外液。( ) 8.粘滞性对于血液流动速度和血压都有影响。( ) 9.血浆胶体渗透压比晶体渗透压大。( ) 11.内环境的稳定是指血液理化因素的恒定。( ) 12.血液是属于结缔组织的一种。( ) 四选择题 1.粗微丝由()构成,细微丝主要由()构成。 A肌凝蛋白B肌纤蛋白C肌质蛋白

2012年江苏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 语文Ⅰ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A) A.舟楫/编辑道观/冠名权濒临/彬彬有礼B.蹒跚/珊瑚嫁接/度假村布帛/并行不悖 C.慑服/拍摄昭示/软着陆荒诞/肆无忌惮D.忏悔/阡陌储蓄/处方药复辟/刚愎自用 答案:A [解析]B项“帛(bó)”与“悖(bèi)”读音不同,C项“昭(zhāo)”与“着(zhuó)”读音不同,D项“忏(chàn)”与“阡(qiān)”读音不同。 [评点]从考查的内容上看,有形近字(共四组)、同音字(共八组),而且以同音字考查为主导,这是比较少见的,这也体现了命题人的胆识;在读音不相同的选项中只设一组读音不同,做到了命题的规范,也大大降低了试题的难度,因而一上来就给考生坚定了信心。但是,同音字考查过多,并且同音字除了同音之外之间再没有其他任何联系,比如“嫁”与“假”,“帛”与“悖”,“昭”与“着”,等,并组考查根本没有多少实际意义,给人的感觉好像只是两个同音字简单地组合在一起而已,并不是一种负责任的对人才选拔性的考查。所以从此题内容上说,命题有些低幼化,也间接地帮扶了不愿识记的当代中学生,而且还“促进”了当代中学生识记能力逐步退化的倾向。 2.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和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C) 笔名满天下而原名湮没无闻者,事实上等于____________。人家给咱们介绍一位沈雁冰先生,不如介绍茅盾来得响亮;介绍一位谢婉莹女士,不如介绍冰心来得____________。等到自己也肯公然承认名叫茅盾或冰心的时候,仍不失为行不更名、坐不改姓的好汉。千秋万岁后,非但真假难辨,而且____________。 A.改名换姓大名鼎鼎弄巧成拙B.移花接木如雷贯耳弄巧成拙C.改名换姓如雷贯耳弄假成真D.移花接木大名鼎鼎弄假成真 答案:C [解析]第一空根据“笔名满天下而原名湮没无闻”应填“改名换姓”,“移花接木”含有“暗中更换人和物,以假乱真”之意,与前文语境不符;第二空根据沈雁冰之例中有“来得响亮”一语,

运动生理学考研真题题库

各校《运动生理学》考研专业课真题选编广州体育学院2003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试题 (请考生将全部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考试科目:运动生理学 一填空选择 1 若增加外液中的Na浓度,可导致静息电位?;动作电位? 2 正反馈的作用是使? 3 机体处于寒冷环境时,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是由于? 4 胰岛素的生理作用有? 5 抑制性突触后电位是使突触后膜出现 6 前庭器官的敏感度高对旋转、滚翻等运动能力的影响是 减弱轻度增强大为增强无规律 7 囊斑的适宜刺激是 8 肾小球滤过作用决定于 9胸内压在整个呼吸过程中通常都?大于还是小于大气压 10 心肌不发生强直收缩的原因是 11 机体产生热适应时其生理反应的结果是:产热?散热? 12 在水中游泳,若停留时间太长会引起小动脉?小静脉?而出现皮肤和嘴唇紫绀 13 老年人健身锻炼时适宜运动量可用?公式来掌握。 14 反应速度取决于? 15 在鼠长时间游泳至明显疲惫时,大脑中的ATP明显降低时,明显增高的物质是? 16 依据肌丝滑行理论,骨骼肌收缩表现为? 17 红细胞比容是指? 18 期前收缩之后出现代偿间歇是由于? 19 肌紧张属于?反射 20 运动技能的形成,是由于大脑皮质上各感觉中枢与?细胞发生暂时神经联系 二是非题 1 儿童在运动时心输出量增加,主要是依靠增加每搏输出量来加大的 2 准备活动可以缩短进入工作状态时间 3 对抗肌放松能力的提高,可以显著增加肌肉收缩的力量 4 速度素质的高低与能量输出功率的高低无关 5 血红蛋白的数量是影响最大吸氧量的一个因素 6 大脑皮质处于适宜兴奋状态,有益于运动技能的形成 7 运动动力定型越巩固,该动作就越难改造 8 高级神经活动是指大脑皮质的活动 9 肌紧张时由于骨骼肌纤维轮替交换地产生的微弱的收缩 10 牵张反射的感受器和效应器分别在不同的骨骼肌中 11 在学习体育动作时,若能感受到动作微细变化,在很大程度上说明本体感受器功能提高了

2012年江苏高考数学试卷含答案和解析

2012年江苏省高考数学试卷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70分.请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1.(5分)已知集合A={1,2,4},B={2,4,6},则A∪B=_________. 2.(5分)某学校高一、高二、高三年级的学生人数之比为3:3:4,现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该校高中三个年级的学生中抽取容量为50的样本,则应从高二年级抽取_________名学生. 3.(5分)设a,b∈R,a+bi=(i为虚数单位),则a+b的值为_________. 4.(5分)图是一个算法流程图,则输出的k的值是_________. 5.(5分)函数f(x)=的定义域为_________. 6.(5分)现有10个数,它们能构成一个以1为首项,﹣3为公比的等比数列,若从这10个数中随机抽取一个数,则它小于8的概率是_________. 7.(5分)如图,在长方体ABCD﹣A1B1C1D1中,AB=AD=3cm,AA1=2cm,则四棱锥A﹣BB1D1D的体积为_________ cm3.

8.(5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若双曲线的离心率为,则m的值为_________. 9.(5分)如图,在矩形ABCD中,AB=,BC=2,点E为BC的中点,点F在边CD上,若=,则 的值是_________. 10.(5分)设f(x)是定义在R上且周期为2的函数,在区间[﹣1,1]上,f(x)=其中a,b∈R.若=,则a+3b的值为_________. 11.(5分)设a为锐角,若cos(a+)=,则sin(2a+)的值为_________. 12.(5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圆C的方程为x2+y2﹣8x+15=0,若直线y=kx﹣2上至少存在一点,使得以该点为圆心,1为半径的圆与圆C有公共点,则k的最大值是_________. 13.(5分)已知函数f(x)=x2+ax+b(a,b∈R)的值域为[0,+∞),若关于x的不等式f(x)<c的解集为(m,m+6),则实数c的值为_________. 14.(5分)已知正数a,b,c满足:5c﹣3a≤b≤4c﹣a,clnb≥a+clnc,则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 二、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计90分.请在答题卡指定区域内作答,解答时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5.(14分)在△ABC中,已知. (1)求证:tanB=3tanA; (2)若cosC=,求A的值.

管理心理学2012年期末复习资料

管理心理学期末复习(主要是作业+历届试卷内容) 一、单项选择题 1.按某种或某种典型的性格特征,性格可以分为( D )。D. A、B、C、D和E五种类型 2. 具有直率、热情、精力旺盛行为特征的人的气质类型属于(A )A.胆汁质 3. 由正式文件明文规定,群体成员有固定的编制,有规定的权利和义务,有明确的职责分工的群体是( C ) C.正式群体 4.(1.9)型管理方式又可称为“(B)”。B.乡村俱乐部型管理 5.被西方管理界誉为“科学管理之父”的是( B )。 B.泰罗 6.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包括( D )、个体心理、群体心理与组织心理三个方面。D.领导心理 7.按能力的高低程度,可把能力分为( C )。C.能力、才能和天才 8.一个人最先给人留下的印象有强烈的影响,被称为( B )。B.优先效应 9.人们用来区分好坏标准并指导行为的心理倾向系统是( C )。C.价值观 10.霍桑实验提出的( C ),为管理心理学的形成奠定了实验的理论基础。C.科学管理理论 11.个体活动效率的主观制约因素取决于能力与( C )。C.动机 12.( B )也称为标准群体或榜样群体,它可以是现实存在的,也可以是想象中的群体。B,实属群体13.常见人际交往障碍的主要表现是认知障碍、情感障碍和( A)。A.人格障碍 14.美国心理学界公认的工业社会心理学的创始人是( B )。B.梅奥 ------------------------------------------------------------------ 15.在绩效考核中,考核者不顾被考核者的实际表现,附和大多数人的意见,这种心态是( C)。 C.从众效应偏差 16.一个人通过对自己行为的观察而对自己心理状态的认识是指( A)。A.自我知觉 17.按某种或某种典型的性格特征,性格可以分为( B )。B.优越型和自卑型 18.凯尔曼于I958年提出态度的形成包括服从、( D )、和内化三个阶段。D.同化 19.心理学家一般把( C )定义为激发、维持和调节人们从事某种活动,并引导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部心理过程或内在动力。C.动机 20.( A )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 A.需要层次理论 21.由正式文件明文规定,群体成员有固定的编制,有规定的权利和义务,有明确的职责分工的群体是( C)。C.正式群体 22.信息沟通模型中除了信息源、编码、通道、解码和接受者之外,还有( B )。B.反馈 23.学习型组织与大多数组织的区别在于其运用的是( C)。C.全员学习 241.管理心理学的前身是工业心理学,二战之后迅速发展,50年代在( C)正式被称为管理心理学。C.美国 25.霍桑实验的主持者是( A )。A.梅奥 26.具有直率、热情、精力旺盛行为特征的人的气质类型属于( A )。A.胆汁质 274.英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认为,自我知觉不包括以下( D)。D.现实自我 28.态度的参与改变理论的提出者是( C )。C.勒温----------------------------------------------------------------- 29.在一般的心理学分析中,被看做是引起行为的直接原因的是( B)。B.动机 30.心理学把两种目标的互不相容和互相排斥激化的表现称为( B )。B.冲突 31.“同声相应,同气相投”反映了人际关系中的( A )。A.趋同离异规律 32.管理方格理论中,(B )代表着领导者特别重视生产任务和工作条件,同时也十分关心员工的感情与需要,能使组织的目标和个人的需要最理想最有效率地结合起来。B.团队型管理 33.下列情形中,能最大程度提高生产效率的是( B )。B.群体目标与组织目标一致,但群体凝聚力较强 34.在社会知觉的偏差中,由获得个体某一行为特征的突出印象,进而将此扩大为他的整体行为特征的心理效应称为( C )。C.晕轮效应 35.管理者的社会知觉怎样,直接关系到他们采用的( A)。A.管理方式 36.气质类型中多血质主要行为特征是( C)。C.精力充沛 ------------------------------------------------------------- 二、名词解释 1.组织:所谓组织是一个有共同目标和一定边界的 社会实体和活动过程及活动系统。 2.领导:所谓领导是对群体或个体施加心理影响, 使之努力实现组织目标并与环境保持一致的过程。 而施加心理也许的人是领导。 3.组织变革:所谓组织变革是指通过对组织的结构 进行调整修正,使其适应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和内 部条件的过程。 4.组织发展:所谓组织发展是指运用组织行为学的 理论和方法,对组织进行有计划的、系统的改革, 以便促使整个组织更新和发展的过程,其目的在于 提高组织的效能。 5.管理心理学:一般认为,管理心理学侧重于研究各 种组织系统中人们彼此之间相互作用情况下所产生 的心理现象的规律性。管理心理学的研究重点是管 理中具体的社会、心理现象,以及个体、群体、领 导及组织中的具体心理活动规律性。 6.气质:气质是人的个性心理特征之一,它是指在人 的认识、情感、言语和行动中,心理活动发生时力 量的强弱、变化的快慢和均衡程度等稳定的动力特 征。主要表现在情绪体验的快慢、强弱、表现的隐 显及动作的灵敏或迟钝方面,因而它为人的全部心 理活动表现染上了一层浓厚的色彩。它与日常生活 中人们所说的“脾气”、“性格”、“性情”等含义相 近。 7.需要: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的某种缺乏或不平衡状 态,它表现出有机体的生存和发展对于客观条件的 依赖性,、是有机体活动的积极性源泉。盖要越强烈、 越迫切,由它所引起的活动动机就越强烈。同时, 人的需要也是在活动中不断产生和发展的。 ----------------------------------------------------------------- 8.非正式群体:非正式群体是相对于正式群体而言 的。正式群体指为了达到与组织任务有明确关系的 特定目标,根据编制、章程或其他要求正式成立的 群体。而非正式群体指那些以个人之间的好感和喜 爱为基础而结成的朋友、同伴等带有鲜明情绪色彩 的关系。非正式群体是不定型的、多样的和多变的。 9.个性:是指一个人在其生活、实践活动中经常表 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不同于他人的特点,它能反 映一个人的精神面貌并影响个人的行为。{3分)个 性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同时个 性也不单纯是行为和理想,而且制约着各种活动倾 向的动力系统。个性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个是个性 倾向性;一个是个性心理特征。 10.价值观:是人们用来区分好坏标准并指导行为的 心理倾向系统。(3分)价值观往往容易被看做仅属于 认知的范畴,其实它通常是充满着情感和意志的。 价值观为人类自认为正当的行为提供充分的理由, 是浸透于整个个性之中支配着人的行为、态度、观 点、信念和理想的一种内心尺度。人们就是用这样 的内心尺度去称量、评判一切人和事物,从而得 出自己的态度和选择。 11.态度:是个体对某一特定的客体做出反应时所 持有的稳定性的心理倾向,它具有评价性。态度不 是行为,而是行为倾向,它是人的内部心理结构, 是一种心理准备状态,当态度对象出现在面前时, 个体就会表现出相应的行为。态度说出来就是意见, 做出来就是行为。态度由三种成分构成,即认知、 情感和意向。 12.能力:是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条 件,是个体的一种心理特征。 ------------------------------------------------------------------ 13.晕轮效应:亦称光环效应,是指人们看间题时, 像“日晕”一样,由一个中心点逐步向外扩散成越 来越大的圆圈,是一种以突出特征来推论其他方面 特征的一种以点代面、以偏盖全的社会心理效应。 晕轮效应现象的产生往往是由于在掌握有关知觉对 象信息很少的情况下做出总体判断的结果,抓住了 一点,丢掉了剩余的多数;夸大了一面,缩小了另一 面;重视了眼前,忽视了历史和发展。 14.知觉:是对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直接反 映,但知觉不是对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而是对事 物各种属性和各个部分的整体反映,是人对感觉信 息的组织解释的过程。通过感觉,我们知道事物的 属性,通过知觉,我们才对事物有一个完整的印象, 从而知道它的意义。 15.激励:是指激发人的动机,使人有一股内在的 动力,向所期望的目标前进的心理活动和行为的进 程,也可以说是调动积极性的过程。激励是对人的 一种刺激,是促使和改变人的行为的一种有效手段。 激励的过程,就是管理者引导并促进工作群体或个 人产生有利于管理目标行为的过程。 16.群体:也成团体,指人们彼此之间为了一定的共 同目的,以一定方式结合在一起,彼此之间存在相 互作用,心理上存在共同感并具有情感联系的两人 以上的人群。(有举例或进一步阐述加分) ---------------------------------------------------------------- 四、论述题 1. 论述个性差异在管理中的应用? 答:管理者只有了解员工的不同个性,并根据这些 给员工安排工作岗位,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和方法, 才能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 不断提高管理者水平和社会经济效益。 (1)知人善用 通过研究个性差异可以使各级管理者重视员工的不 同个性,认识到每一种个性都有优点和缺点,都有 可能掌握知识技能,形成优良的个性品质,成为优 秀的组织成员。管理者的任务就在于根据员工的个 性特点安排相适应的工作,这样就可以做到用其所 长、避其所短,发挥最好的效益。 (2)选择有效的领导方式和管理方法 对于不同类型的员工应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和方 法。因为同一管理方式对不同个性特点的员工所产 生的实际影响可能是不相同的。只有深入地了解每 个人的个性特点,采取相应的领导和管理方式,才 能调动每个人的积极性,提高工作的成绩和效果。 (3)配备合理的领导结构 在领导班子的配备过程中,除了要考虑合理的年龄 结构、知识结构和专业结构外,还应该考虑合理的 个性结构。在一个领导班子中,应该是由两种以上 个性的人组成,做到个性的互补。 2.简述组织变革的措施? 答:组织变革的措施,要根据组织内外部环境的状 况和变革要求来采用。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通过改变结构来实现自己变革; (2)改变人的行为态度; (3)改变技术; (4)改变外部环境。 ----------------------------------------------------------------- 3.述自我知觉的构成要素、形成与管理? 自我知觉的构成要素: (1)物质自我;(2)社会自我;(3)心理自我 自我知觉形成: (1)能意识到自己的身体特征和生理状况; (2)能认识并体验到内心进行的心理活动; (3)能认识并感受到自己在社会和集体中的地位和 作用。 自我知觉管理: (1)通过认识别人,把别人与自己加以对照来认识 自己;(2)通过分析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来认识 自己;(3)通过考察自己的言行和活动的成效 来认识自己;(4)通过自我观察来完善自己。 4.简述有效管理时间的方法? 答:有效管理时间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设立明确的目标; (2)按照事务的类型来安排时间; (3)针对每一个目标,给实现目标所需进行的各种 活动分派先级; (4)每天留些“机动时间” 5.论迷人际关系在管理中的重要作用,联系卖际谈 谈如何克服人际交往中的障碍? 重要作用: (1)人际关系影响群体凝聚力和工作效率。 (2)人际关系影响熨工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 (3)人标关系影响精神文明的建设。 如何克服人际交往中的障碍 (1)提高认识,掌握技巧。 (2)充分时间,改善交往措施。 (3)培养良好的交往品质。 ------------------------------------------------------------------ 6.论述组织变革的措施及消除组织变革阻力的方 法? 组织变革的措施: (1)通过改变结构来实现自己变革。 (2)改变人的行为态度。 (3)改变技术。 (4)改变外部环境。 消除组织变革阻力的办法: (1)加强沟通,鼓励参与。 (2)提倡相互尊重、理解。 (3)合理安排变革进程。 (4)利用群体动力。 (5)强制方法。 7.结合实践,谈谈如何建设高绩效的团队? 答题要点: 作为一个团队,提高业绩是它的主要目标,所以 要提高绩效团队的主要标准也是工作任务的完成悄 况和目标的实现情况。要建立一直高绩效的团队, 需要把握和控制以下几个相关方面,这对建立高绩 效团队有很大帮助。 (1)团队的规模。 (2)团队成员的能力。 (3)对共同目标的认同。 (4)统一的规则。 (5)合理分配角色,培养信任感。 (6)建立绩效评估体系。 ------------------------------------------------------------------

最新最新346运动生理学试题及答案合集

绪论 一、是非判断题(正确记为“+”,错误记为“—”) 1、运动生理学是研究人体机能活动变化规律的科学。( 2、任何组织都具有兴奋性。() 3、人体对运动的适应性变化是运动训练的生理学基础。() 4、新陈代谢是生命的本质,它是机体组织之间不断进行物质交换和能量转移的过程。 () 5、神经调节是机体最主要的调节方式,这是通过条件反射活动来实现的。() 二、选择题 1、运动生理学是()的一个分支。 A、生物学 B、生理学 C、人体生理学 2、运动生理学是研究人体对运动的()。 A、反应 B、适应 C、反应和适应 3、运动生理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是通过()来观察分析各种机能活动变化的规律。 A、人体实验 B、动物实验 C、人体实验和动物实验 4、任何组织对刺激发生的最基本反应是() A、兴奋 B、收缩 C、分泌 D、物质代谢改变 E、电变化 5、神经调节的特点是()而(),体液调节的特点是()而()。 A、缓慢 B、迅速 C、广泛 D、精确 6、负反馈可使控制部分的活动(),正反馈可使控制部分的活动( A、加强 B、减弱 C、不变 D、加强或减弱 7、组织对刺激反应的表现形式是() A、兴奋 B、抑制 C、兴奋和抑制 8、人体机体的机能调节主要由()来完成。 A、神经调节 B、体液调节 C、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三、概念题 1、人体生理学 2、运动生理学 3、神经调节 4、体液调节 四、简答题: 机体的基本生理特征是什么? 第一章练习 一、是非题: ()1、肌肉收缩需要有A TP的分解,而肌肉舒张即无需ATP的参与。 ()2、肌肉舒张也需要A TP,是因为钙泵将Ca2+泵回肌浆网需要ATP。 ()3、等速收缩的特点是收缩过程中阻力改变,而速度不变。 ()4、ATP不仅是肌肉活动的直接能源,也是腺体分泌、神经传导、合成代谢等各种生理活动的直接能源。 ()5、在等长收缩时,肌肉收缩成分的长度完全不变。 ()6、短跑时,要求尽量抬高大腿(屈髋)其作用之一是利用弹性贮能。 ()7、剧烈运动时,肌肉中CP含量下降很多,而ATP的含量变化不大。 ()8、快肌纤维的收缩速度大于慢肌纤维,主要原因之一是快肌纤维的氧化生能速度快。

2012年文数高考试题答案及解析-湖南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湖南卷) 数学(文史类)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9小题,每小题5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设集合M={-1,0,1},N={x|x 2=x},则M ∩N= A.{-1,0,1} B.{0,1} C.{1} D.{0} 【答案】B 【解析】 {}0,1N = M={-1,0,1} ∴M ∩N={0,1} 【点评】本题考查了集合的基本运算,较简单,易得分.先求出{}0,1N =,再利用交集定义得出M ∩N. 2.复数z=i (i+1)(i 为虚数单位)的共轭复数是 A.-1-i B.-1+i C.1-i D.1+i 【答案】A 【解析】由z=i (i+1)=1i -+,及共轭复数定义得1z i =--. 【点评】本题考查复数代数形式的四则运算及复数的基本概念,考查基本运算能力.先把Z 化成标准的 (,)a bi a b R +∈形式,然后由共轭复数定义得出1z i =--. 3.命题“若α= 4π ,则tan α=1”的逆否命题是 A.若α≠4π,则tan α≠1 B. 若α=4 π ,则tan α≠1 C. 若tan α≠1,则α≠4π D. 若tan α≠1,则α=4 π 【答案】C 【解析】因为“若p ,则q ”的逆否命题为“若p ?,则q ?”,所以 “若α=4 π ,则tan α=1”的逆否命题是 “若tan α≠1,则α≠ 4 π”. 【点评】本题考查了“若p ,则q ”形式的命题的逆命题、否命题与逆否命题,考查分析问题的能力. 4.某几何体的正视图和侧视图均如图1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俯视图不可能... 是 【答案】D 【解析】本题是组合体的三视图问题,由几何体的正视图和侧视图均如图1所示知,原图下面图为圆柱或直四棱柱,上面是圆柱或直四棱柱或下底是直角的三棱柱,A,B,C,都可能是该几何体的俯视图,D不可能是该几何体的俯视图,因为它的正视图上面应为如图的矩形.

体育考研-运动生理学试题集1-15章

运动生理学试题集(1-15章) 运动生理学试题集1-3章 绪论 一、是非判断题(正确记为“+”,错误记为“—”) 1、运动生理学是研究人体机能活动变化规律的科学。() 2、任何组织都具有兴奋性。() 3、人体对运动的适应性变化是运动训练的生理学基础。() 4、新陈代谢是生命的本质,它是机体组织之间不断进行物质交换和能量转移的过程。() 5、神经调节是机体最主要的调节方式,这是通过条件反射活动来实现的。() 二、选择题 1、运动生理学是()的一个分支。 A、生物学 B、生理学 C、人体生理学 2、运动生理学是研究人体对运动的()。 A、反应 B、适应 C、反应和适应 3、运动生理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是通过()来观察分析各种机能活动变化的规律。 A、人体实验 B、动物实验 C、人体实验和动物实验 4、任何组织对刺激发生的最基本反应是() A、兴奋 B、收缩 C、分泌 D、物质代谢改变 E、电变化 5、神经调节的特点是()而(),体液调节的特点是()而()。 A、缓慢 B、迅速 C、广泛 D、精确 6、负反馈可使控制部分的活动(),正反馈可使控制部分的活动()。 A、加强 B、减弱 C、不变 D、加强或减弱 7、组织对刺激反应的表现形式是() A、兴奋 B、抑制 C、兴奋和抑制 8、人体机体的机能调节主要由()来完成。

A、神经调节 B、体液调节 C、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三、概念题 1、运动生理学 2、新陈代谢 3、刺激 4、应激性 5、兴奋 6、兴奋性 7、适应性 8、神经调节 9、体液调节 *10、正反馈 *11、负反馈 四、简答题: 1、机体的基本生理特征是什么? 五、问答题: 1、为什么要学习运动生理学? 答案: 一、是非判断题参考答案: 1、(—) 2、(—) 3、(+) 4、(—) 5、(—) 二、选择题参考答案: 1、(C) 2、(C) 3、(C) 4、(D) 5、(B、D、A、C) 6、(B、A) 7、(C) 8、(C) 四、简答题答案: 1、答:机体的基本生理特征主要指新陈代谢,应激性,兴奋性和适应性。 五、问答题答案(答题要点) 1、答:运动生理学是研究人体在体育运动的影响下机能活动变化规律的科学,它是体育科学的一门基础理论学科。通过学习,在正确认识人体机能活动基本规律的基础上,可掌握体育运动对人体机能发展变化的影响,体育教学训练过程中的生理学原理以及不同年龄、性别、运动项目,不同训练水平运动员的生理特点,从而能科学地组织体育教学,指导体育锻炼和运动训练,更好地为体育实践服务。 第一章肌肉收缩 一、是非判断题(正确记为“+”,错记为“—”) 1、肌肉纤维是组成肌肉的基本单位。()

2012年化学高考试题答案及解析-全国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理综化学) 6.下列有关化学键的叙述,正确的是 A.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离子键 B.单质分子均不存在化学键 C.含有极性键的分子一定是极性分子 D.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答案:A 【解析】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离子键,A正确;只有单原子分子单质分子中不含化学键,B错误;CO2分子含有极性键,但CO2是非极性分子;NaOH等离子化合物含有共价键,但是离子化合物,不是共价化合物,D错误。 7.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A.硫酸铝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Al3++3OH-= Al(OH)3↓ B.碳酸钠溶液中加入澄清石灰水Ca(OH)2+CO32-= CaCO3↓+2OH- C.冷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氯气Cl2+2OH-= ClO-+Cl-+H2O D.稀硫酸中加入铁粉2Fe+6H+= 2Fe3++3H2↑ 答案:C 【解析】A答案中氨水是弱电解质,应写成分子式,错误;B中澄清石灰水应写成离子形式,错误;D答案中铁粉与稀硫酸反应生成亚铁离子,错误。 8.合成氨所需的氢气可用煤和水作原料经过多步反应制得,其中的一步反应为: CO(g)+H2O(g)催化剂 CO2(g)+H2(g) △H < 0 反应到达平衡后,为提高CO的转化率,下列措施中正确的是 A.增加压强B.降低温度 C.增大CO的浓度D.更换催化剂答案:B 【解析】CO(g)+H2O(g)催化剂 CO2(g)+H2(g)是一个气体总体积不发生改变的反应,增大压强平衡不移动,CO的 转化率不变,A错误;反应式放热反应,降低温度平衡向放热方向移动,B正确;增大CO 的浓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O 的转化率降低,C错误;催化剂对化学平衡没有影响,D错误。 9.反应A+B→C(△H<0)分两步进行:①A+B→X(△H>0),②X→C(△H<0)。下列示意图中,能正确表示总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是 A B C D 答案:D 【解析】由反应A+B →C(△H <0)分两步进行①A+B→X (△H >0)②X→C(△H <0)可以看出,A+B →C(△H <0)是放热反应,A和B 的能量之和C,由①A+B→X (△H >0)可知这步反应是吸热反应,X→C(△H <0)是放热反应,故X的能量大于A+B;A+B的能量大于C,X 的能量大于C,答案:D。

2012年10月管理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2012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管理心理学试题 课程代码: 00163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 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未涂、错涂或多涂均无分。 1.法国著名管理学家法约尔认为管理的首要职能是 A.控制 B.计划 C.协调 D.组织 2.研究管理活动中人的社会心理活动及行为规律,用科学的方法改进管理工作,并通过改善环境条件,协调人际关系,满足职工需要,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来提高管理效率和促进组织发展的学科是 A.社会心理学 B.普通心理学 C.管理心理学 D.工程心理学 3.管理心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主要包括观察法、经验总结法、测验法、个案法和 A.数理分析法 B.逻辑判断法 C.经济分析法 D.实验法 4.韩非在《八经》篇提出:“凡治天下,必因人情。人情者,有好恶,故赏罚可用。”其阐述管理理论的哲学基础是 A.管理问题 B.生产问题 C.人性问题 D.人事问题 5.被誉为“科学管理之父”的古典管理学家是 A.泰勒 B.法约尔 C.韦伯 D.古利克 6.观察者对他人和自己的行为进行分析、解释、预测和判断,并理解自己和他人行为成败原因的方式和过程是 A.知觉 B.感觉 C.印象 D.归因 7.当知觉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时,人对该对象的知觉保持相对不变,这就是知觉的A.整体性 B.选择性 C.理解性 D.恒常性 8.在人际知觉中形成的以点概面或以偏概全的主观印象,称为社会知觉中的 A.首因效应 B.近因效应 C.晕轮效应 D.心理定势现象 9.按能力的倾向划分,有一般能力和 A.特殊能力 B.个人能力 C.认知能力 D.创造能力

运动生理学作业试题答案

运动生理学的主要研究任务是什么? 在对人体生命活动规律有了基本认识的基础上,揭示体育运动对人体机能影响的规律及机理,阐明运动训练、体育教学和运动健身过程中的生理学原理,指导不同年龄、性别和训练程度的人群进行科学的运动训练,以达到提高竞技运动水平、增强全民体质、延缓衰老、提高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的目的。 4.解释课堂上讲授的生命基本特征。 新陈代谢:是生物体自我更新的最基本的生命活动过程。 兴奋性:可以感受刺激,产生兴奋的特性。(能力) 适应性:生物体在客观环境的长期作用下可以逐渐形成一种与环境相适应的、适合自身生存的反应模式。这种能力称为适应性 应激性,生殖 5.什么是神经调节?什么是体液调节?它们有什么不同? 神经调节是指在神经活动的直接参与下所实现的生理机能调节过程。(神经系统完成) 体液调节是指人体血液和其他体液中的某些化学物质(如激素)以及某些组织细胞所产生的某些化学物质或代谢产物,可借助于血液循环的运输,到达全身或某一器官和组织,从而引起某些特殊的生理过程。 神经调节的一般特点是比较迅速而精确,体液调节的一般特点是比较缓慢持久而弥散,两者相互配合使生理功能调节更趋于完善。 6.什么是生物节律?如何分类? 生物体的各种生理功能活动会按一定的时间顺序发生周期性变化,这种生理机能活动的周期性变化称为生物的时间结构,或称为生物节律。 可按其发生的频率高低分为三大类:近似昼夜节律、亚日节律、超日节律。 近似昼夜节律:指24小时±4小时区间的生物节律如体温变化,激素浓度变化。超日节律:指周期小于20小时的生物节律。如心率、呼吸等节律。 亚日节律:指周期大于28小时的生物节律。如女性月经周期等。又可分为近似周、月、年节律。 作业2 1.感受器、感受器官的概念。 感受器——是指分布在体表或组织内部一些专门感受机体内、外环境改变的结构或装置。如:视锥细胞 感受器官——是指感受器与其附属装置共体构成的器官。如:眼、耳 其感受器位于颞骨岩部迷路内,由椭圆囊、球囊和三个半规管构成。 其适宜刺激是耳石的重力及直线正负加减速运动。当头部位置改变,重力对耳石的作用方向改变,耳石膜与毛细胞之间的空间位置发生改变,使毛细胞兴奋,引起有关肌肉紧张变化,同时产生头部空间位置改变的感觉。 2.什么是位觉?位觉的感受器是什么?位于哪里?它们的适宜刺激是什么? 概念:身体进行各种变速运动(包括直线加速度运动和角加速运动)时引起的前庭器官中的位觉感受器兴奋并产生的感觉,称为位觉(或前庭感觉)。 3.解释前庭反射与前庭稳定性。 前庭反应是指前庭感受器受到刺激产生兴奋后,除引起一定位置觉改变外,还引起骨骼肌紧张性改变、眼震颤及植物性功能改变。如眩晕、恶、呕吐和各种姿势反射等,这些改变统称为前庭反射。 刺激前庭感受器而引起机体各种前庭反应的程度,称为前庭功能稳定性。

2012年英语高考试题答案及解析-天津(教与学)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 英语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3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第Ⅰ卷1页至10页,第Ⅱ卷11页至12页。 第Ⅰ卷 注意事项: 1、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 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2、本卷共55小题,共95分 第一部分:英语知识运用(共两节,满分45分) 第一节:单项填空(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 从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 01.---Can I have a day off tomorrow, Mr. Johnson? ---__________. I can manage without you. A.F orget it B. I’m afraid not C. It depends D. Of course 02.The letters for the boss___________ on his desk but he didn’t read them until three later. A.w ere put B. was put C. put D. has put 03.You were working too hard. You’d better keep a ________between work and relaxation. A.p romise B. lead C. balance D. diary 04.The dog may be a good panion for the old. _______, the need to take it for walk s may be a disadvantage.

浙江省2012年10月自考教育管理心理学试题

绝密★考试结束前 浙江省2012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教育管理心理学试题 课程代码:10038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学校管理心理学的萌芽可以追溯到 A.俞文钊 B.肖孝荣 C.麦格雷戈 D.闵斯特伯格 2.传统组织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A.泰勒 B.韦伯 C.斯科特 D.卡斯特 3.对“复杂人”最有效的激励是 A.物质刺激 B.授权 C.感情联络 D.因人而异 4.美国心理学家多拉德等人创立的挫伤理论是 A.挫伤——侵犯理论 B.攻击线索理论 C.精神分析理论 D.ABC理论 5.根据双因素理论,下列属于保健因素的是 A.认可 B.工资 C.工作意义 D.责任 6.下列不属于当代西方激励理论的是 A.同步理论 B.期望理论 C.强化理论 D.公平理论 7.“此地无银三百两”是一种 A.直接暗示 B.间接暗示

C.反暗示 D.自动暗示 8.按照管理方格理论的观点,领导者既不关心生产,又不关心人的领导行为类型是 A.任务式领导 B.中间型领导 C.乡村俱乐部型领导 D.平庸型领导 9.目标管理较适用于人性假设理论认为的 A.自动人 B.复杂人 C.社会人 D.经济人 10.下列不属于权力性影响力的是 A.品德因素 B.传统因素 C.资历因素 D.职位因素 11.将自己的错误转嫁他人以自慰的反应方式,称为 A.投射 B.理喻 C.替代 D.退缩 12.领导生命周期理论认为,对完全成熟的下属管理,采取______领导方式较合适。 A.命令式 B.授权式 C.说服式 D.参与式 非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空1分,共12分) 13.美国______的《学校组织行为学》一书出版是学校管理心理学成为独立学科的标志之一。 14.提出四种人性假设理论的管理心理学家是______。 15.群体中成员的认识偏差主要有:首因效应、近因效应、______效应和______作用。 16.动机斗争的形态主要有:双趋冲突、______冲突和______冲突。 17.人际关系的形态有亲密形态、______形态、______形态、冲突形态。 18.心理异常的主要特征有失常性、______性、______性。 19.一般认为情绪包括心境、______和应激。 20.彼得·圣吉在《第五项修炼》一书中提出了______组织理论。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21.教师的成熟 22.学校领导体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