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宪法的基本原理

第一章宪法的基本原理
第一章宪法的基本原理

1、(单选题)每年()为国家宪法日。

o A.10月10日

o B.10月1日

o C.12月24日

o D.12月4日

正确答案:D 用户选择:

2、(单选题)宪法实施监督机制不包括()。

o A.社会保障机制

o B.立法监督机制

o C.政策保障机制

o D.匿名举报机制

正确答案:D 用户选择:

3、(单选题)从发展趋势来看,由()负责保障宪法实施的体制,已日益受到许多国家的重视,并且有可能成为占据主导地位的体制之一。

o A.专门机关

o B.司法机关

o C.执政党

o D.立法机关

正确答案:A 用户选择:

4、(单选题)经济上不属于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国家是()。

o A.英国

o B.美国

o C.法国

o D.中国

正确答案:D 用户选择:

5、(单选题)把宪法分为刚性宪法和柔性宪法是以()。

o A.有无统一的法典形式为标准

o B.有无最高法律效力为标准

o C.制定宪法的机关为标准

o D.有无严格的制定、修改机关和程序为标准

正确答案:D 用户选择:

6、(单选题)国家通过在全体公民中开展()一轮的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切实加强全体公民的宪法和法治观念。

o A.三年

o B.五年

o C.七年

o D.十年

正确答案:B 用户选择:

7、(单选题)宪法是()阶级意志的产物。

o A.工人

o B.无产

o C.资产

o D.统治

正确答案:D 用户选择:

8、(单选题)由立法机关负责保障宪法实施的体制,起源于()。

o A.法国宪法

o B.美国宪法

o C.英国宪法

o D.苏俄宪法

正确答案:C 用户选择:

9、(单选题)关于宪法与文化制度的关系,下列哪一选项是不正确的()

o A.宪法明确规定了文化制度

o B.宪法规定的文化制度是基本文化制度

o C.保护知识产权是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文化权利

o D.宪法规定的公民文化教育权利是文化制度的重要内容

正确答案:C 用户选择:

10、(单选题)区分成文宪法和不成文宪法的依据是()。

o A.是否具有最高效力

o B.是否具有统一的法典形式

o C.是否具有严格的修改程序

o D.是否有书面文字

正确答案:B 用户选择:

11、(单选题)各国普遍重视对宪法实施的保障,其根本原因是()。

o A.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o B.宪法有严格的修改程序

o C.宪法确认、维护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

o D.宪法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正确答案:C 用户选择:

12、(单选题)《钦定宪法大纲》以根本法的形式确认了()。

o A.君主立宪制

o B.联邦制

o C.民主制

o D.共和制

正确答案:A 用户选择:

13、(单选题)()是实现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三者有机统一的范例,是新中国宪法创制上的一次成功实践。

o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o B.“五四宪法”

o C.《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

o D.《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

正确答案:B 用户选择:

14、(单选题)()泛指规定代议制度、确认宪政的法律。

o A.宪法

o B.基本法

o C.刑法

o D.民法

正确答案:A 用户选择:

15、(单选题)下列关于宪法特征的描述错误的是()。

o A.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o B.在我国,宪法的修改必须是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或者三分之二以上的全国人大代表提议,始得启动修宪程序

o C.宪法是一切组织、机构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o D.普通法律不得与宪法相抵触

正确答案:B 用户选择:

16、(单选题)宪法的内容同其他一般法律一样,主要取决于()。

o A.文化传统

o B.历史传统

o C.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

o D.民族组成

正确答案:C 用户选择:

17、(单选题)我国1982年宪法是在()基础上修改而成的。

o年宪法

o年共同纲领

o年宪法

o年宪法

正确答案:C 用户选择:

18、(单选题)宪法是()胜利的成果。

o A.资本斗争

o B.民族斗争

o C.阶级斗争

o D.革命斗争

正确答案:C 用户选择:

19、(单选题)我国宪法规定,我国是()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o A.农民阶级

o B.工人阶级

o C.资产阶级

o D.无产阶级

正确答案:B 用户选择:

20、(单选题)《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确立()的宪法。

o A.军阀专制

o B.一党专政

o C.君主立宪制

o D.多党参政

正确答案:B 用户选择:

21、(多选题)下列属于旧中国时期制定的宪法的是()。

o A.《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

o B.《中华民国约法》

o C.《中华民国宪法》

o 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正确答案:ABC 用户选择:

22、(多选题)宪法与其他普通法律的不同特征有()。

o A.宪法的效力

o B.宪法的修改

o C.宪法的内容

o D.宪法的制定

正确答案:ABCD 用户选择:

23、(多选题)宪法宣誓制度的适用主体主要有()。

o A.县级以上各级人大常委会选举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

o B.各级人民法院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

o C.各级人民检察院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

o D.各级人民政府聘用的临时工

正确答案:ABC 用户选择:

24、(多选题)根据宪法制定的机关不同,可以把宪法分为()。

o A.协定宪法

o B.意定宪法

o C.钦定宪法

o D.民定宪法

正确答案:ACD 用户选择:

25、(多选题)宪法实施的监督机制包括()。

o A.社会保障机制

o B.匿名举报机制

o C.政策保障机制

o D.司法监督机制

正确答案:AC 用户选择:

26、(多选题)关于宪法的立法程序,表述错误的是()。

o A.在我国,宪法的修改必须是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大代表提议,始得启动修宪程序

o B.通常只有宪法规定的特定主体才可提出修改宪法的议案

o C.宪法的制定,通常不需要专门成立立宪机构来担纲

o D.宪法修正案则须由全国人大以全体代表的一半以上的多数赞同才能获得通过

正确答案:CD 用户选择:

27、(多选题)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宪法的最高法律效力主要包括以下哪些方面的含义()

o A.在制定和修改程序上,宪法比其他法律的要求一样严格

o B.宪法是一切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全体公民的最高行为准则

o C.宪法是制定普通法律的依据,任何普通法律、法规都不得与宪法相抵触

o D.在内容上,宪法规定国家所有的问题

正确答案:BC 用户选择:

28、(多选题)设立国家宪法日的意义包括()。

o A.有助于发扬中华民族的宪法文化

o B.有助于普及宪法知识,增强全社会宪法意识

o C.有助于扩大宪法实施的群众基础

o D.有助于树立宪法权威,维护宪法尊严

正确答案:ABCD 用户选择:

29、(多选题)宪法宣誓制度的意义包括()。

o A.有利于在全社会增强宪法意识

o B.有利于增强国家工作人员的宪法观念

o C.有利于树立宪法权威

o D.强化全体公民对宪法最高法律效力、最高法律权威、最高法律地位的认识正确答案:ABCD 用户选择:

30、(多选题)关于“八二宪法”的说法,正确的是()。

o A.是一部有中国特色、适应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根本法

o B.规定了全国各族人民和一切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

o C.确定了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的基本方针

o D.规定了任何组织或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正确答案:ABCD 用户选择:

31、(多选题)国家宪法日的设立目的在于()。

o A.加强宪法实施

o B.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o C.弘扬宪法精神

o D.增强全社会的宪法意识

正确答案:ABCD 用户选择:

32、(多选题)“五四宪法”确立了()等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制度。

o A.三权分立制度

o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o C.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o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正确答案:BCD 用户选择:

33、(多选题)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要求“必须以规范和约束公权力为重点,加大监督力度,做到()。”

o A.用权受监督

o B.守法应奖励

o C.有权必有责

o D.违法必追究

正确答案:ACD 用户选择:

34、(多选题)宪法反映阶级力量对比关系,表现在以下哪几个方面()

o A.宪法不为斗争失败的阶级服务

o B.宪法规定了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

o C.宪法随着阶级力量对比关系的变化而改变

o D.宪法是阶级斗争胜利的成果

正确答案:BCD 用户选择:

35、(多选题)根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法律的效力高于()。

o A.规章

o B.行政法规

o C.地方性法规

o D.基本法

正确答案:ABC 用户选择:

36、(多选题)下列说法中关于“五四宪法”不正确的是()。

o A.制宪过程充分发扬民主

o B.这部宪法是我国有史以来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o C.”五四宪法“是中国的第一部正式宪法

o D.没有单章规定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正确答案:CD 用户选择:

37、(多选题)总结回顾新中国宪法的制定和修改历程,给我们的启示是()。

o A.宪法的功能作用不可替代

o B.法制是有机统一的整体

o C.人民是制宪与行宪的主体

o D.宪政进程必须适应本国国情

正确答案:ABCD 用户选择:

38、(多选题)关于不同的法律渊源之间出现冲突时的法律适用,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

o A.公安部的部门规章与民政部的部门规章不一致时,按照新法优于旧法的原则处理,直接选择后颁布的部门规章加以适用

o B.地方性法规和部门规章之间的效力没有高下之分,发生冲突时由国务院决定如何适用

o C.自治条例、单行条例与地方性法规不一致的,适用地方性法规

o D.某市经授权制定的劳动法规与我国《劳动法》的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全国人大常委会裁决

正确答案:ABC 用户选择:

39、(多选题)下列哪些选项属于我国宪法的渊源()

o A.宪法判例

o B.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

o C.中华人民共和国现行宪法及其修正案

o D.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

正确答案:BCD 用户选择:

40、(多选题)“八二宪法”的根本特点是()。

o A.规定了全国各族人民和一切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

o B.规定了我国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

o C.规定了任何组织或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o D.确定了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的基本方针

正确答案:ABCD 用户选择:

41、(判断题)权利和义务的平等性是我国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重要特点。

o A.对

o B.错

正确答案:对用户选择:

42、(判断题)《宪法重大信条十九条》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宪法性文件。

o A.对

o B.错

正确答案:错用户选择:

43、(判断题)设立国家宪法日有助于扩大宪法实施的群众基础,加强宪法实施的良好氛围,发扬中华民族的宪法文化。

o A.对

o B.错

正确答案:对用户选择:

44、(判断题)宪法的最高法律效力首先源于宪法的正当性。

o A.对

o B.错

正确答案:对用户选择:

45、(判断题)在我国,宪法的修改必须是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大代表提议,始得启动修宪程序。

o A.对

o B.错

正确答案:对用户选择:

46、(判断题)维护宪法权威,确保宪法的贯彻实施,是确保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发展的需要。

o A.对

o B.错

正确答案:错用户选择:

47、(判断题)“五四宪法”作为新中国的第一部正式宪法,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制度,全面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o A.对

o B.错

正确答案:对用户选择:

48、(判断题)国务院及其各部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在依照法定程序产生后,进行宪法宣誓。宣誓仪式由任命机关组织。

o A.对

o B.错

正确答案:错用户选择:

49、(判断题)宪法的内容具有普遍性和稳定性,一切公权力行为都要遵循宪法,不与宪法相抵触。

o A.对

o B.错

正确答案:对用户选择:

50、(判断题)单独宣誓时,宣誓人应当右手抚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左手举拳,诵读誓词。

o A.对

o B.错

正确答案:错用户选择:

焦洪昌《宪法学》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第一章 宪法的基本理论(上)【圣才出品】

第一部分笔记和典型题详解 第一章宪法的基本理论(上) 1.1 复习笔记 一、宪法的概念 1.宪法的语称 (1)中国古代宪法的含义 a.国家的法律、法令或制度,如《国语?晋语》中的“赏善罚奸,国之宪法”; b.效法、法令的公布、法律的实施等,如《周礼?秋官?小司寇》中有“宪,刑禁”。 (2)西方宪法的含义 在古希腊,宪法是法律的一种,是指有关城邦组织和权限的法律,类似当今的组织法。 2.宪法的界定 (1)实质意义的宪法 实质意义的宪法是从法律规范的内容来界定宪法的。 ①实质意义的宪法亦可被称为广义的宪法,它能解决诸如“英国没有宪法”这样的问题。 ②实质意义的宪法,其范围往往较为广泛,从比较法的角度看,包括成文宪法、威斯敏斯特模式的宪法性文件、独立于宪法文件本身之外的具有根本性质的宪法性法律、普通法系或大陆法系宪法判例以及因历史或传统而形成的宪法惯例。 (2)形式意义的宪法 形式意义的的宪法是根据宪法作为法律的形式特征来界定宪法的,即宪法是指其制定和

修改程序异于普通法律,并在效力上高于普通法律的成文法典。 3.宪法的形式特征 (1)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异于普通法律 ①宪法的制定和修改机关不同于其他法律。宪法的制定机关也称制宪机关,制宪机关一般为一个专门机构,如制宪会议、制宪议会、宪法起草委员会等。我国在制定1954年《宪法》时也曾专门成立了“宪法起草委员会”。 ②宪法的通过和修改程序不同于其他法律。宪法草案及修正案的通过程序比普通法律严格。我国《宪法》第64条第1款规定:“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 (2)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 ①宪法的效力高于普通法律,普通法律的规定不得同宪法相抵触,否则无效。 ②宪法是一切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公民的根本行为准则。 4.宪法的实质特征 (1)宪法的实质特征 主要表现在,宪法是国家根本法,在内容上涉及国家重要机关的组织、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关系等国家生活中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 (2)宪法的实质内容 ①对基本人权的保障 关于公民权利保障的更深层次的认识是,应当处理好多数主义和弱势主义之间的关系。传统的公民权利理论认为,民主就是多数决定,公民权利就是保证多数人能够享有和少数人相当的权利,然而在民主观念已深入人心的现代社会,保护少数派尤其是易受歧视的弱势群

宪法学第1-10章试题与答案

《宪法学》第06章在线测试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我国的国家结构形式属于(A)。A、单一制B、民族区域自治制C、准联邦制D、“一国两制”制 2、马克思原则上主张的国家结构形式是(C)。A、联邦B、邦联C、单一制D、复合制 3、国家结构形式主要是调整(C)。 A、国家的民族关系 B、国家局部之间的关系 C、国家整体和部分之间的关系 D、国家的阶级关系 4、1990年6月28日,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制定并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A)。A、国旗法B、国徽法C、国歌法D、关于国都、纪年、国歌、国旗的决议 5、决定恢复《义勇军进行曲》为中国国歌是在(A)。A、1954年B、1949年C、1975年D、1982年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 1、必须每日挂国旗的国家机关是(ABCD)。A、最高人民法院B、全国人大常委会C、外交部D、国务院 2、决定国家结构形式的因素有(ABCD)。A、历史传统B、民族的组成及其分布状况C、经济发展状况D、政治文化影响 3、根据国徽法的规定,可以悬挂国徽的国家机关是(ABCD)。A、全国人大常委会B、国务院C、外交部D、人民法院 4、决定我国采取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的民族原因是(ABCD)。A、各民族的分布状况B、民族关系的历史发展C、各民族所处的外部条件D、各民族的战斗友谊 5、应当每日升挂国旗的场所有(AD)。A、外交部B、地方各级人民政府C、村委会D、出入境口岸第 《宪法学》第04章在线测试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现行宪法规定,国有企业依照法律规定,通过(A)和其他形式,实行民主管理。A、职工代表大会B、工会委员会C、厂长负责制D、承包租赁制 2、在我国,剥削阶级作为阶级已经消灭,但是阶级斗争还将在(C)存在。A、一定范围B、一定时期内C、一定范围内长期D、长期 3、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属于(B)。A、国家所有B、集体所有C、个人所有D、公共所有 4、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C)。A、全民所有制B、集体所有制C、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D、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 5、无产阶级专政的最高原则是(A)。A、工人阶级领导B、中国共产党领导C、工农联盟D、统一战线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 1、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包括(BD)。A、民主和法制建设B、教育科学文化建设C、经济建设D、思想道德建设 2、在我国,属于集体所有的土地是(CD)。A、农村的土地B、城市郊区的土地C、宅基地D、自留地和自留山 3、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工农联盟的基础是(ABD)。A、四项基本原则B、改革开放C、反帝反霸D、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4、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统一战线包括(BC)。A、工人阶级B、小资产阶级C、民族资产阶级D、农民阶级 5、国有经济的建立和发展主要是通过以下途径实现的(ABD)。A、没收官僚资本B、赎买民族资本C、完善法律法规D、进行经济建设 《宪法学》第07章在线测试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公开举行,在必要时,经(C )决定,可以举行秘密会议。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B、全体会议C、主席团和各代表团团长会议D、各代表团会议 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全体会议一般每两个月举行一次,由(D)召集并主持。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B、委员长会议C、委员长和副委员长D、委员长 3、我国行政法规的制定和发布权属于(B)。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B、国务院C、国务院有关部、委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法律委员会 4、1954年宪法规定,当选国家主席的公民的年龄必须年满(A)。A、35周岁B、40周岁C、45周岁D、50周岁 5、确立国务院实行总理负责制的是(D)。A、1954年宪法B、1975年

第一章宪法学基本原理

第一章宪法学基本原理 第一节宪法的概念和本质 1、概念:宪法是确认民主事实,集中反映一国政治力量对比关系,通过规范国家全力保障 公民基本权利的国家根本法。 2、特征:(1)宪法规定了一个国家最根本的问题(宪法规定的是国家的性质、社会制度、 经济制度、文化制度、国家政权组织形式、公民的基本权利等内容) (2)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更为严格 制定:a.宪法的制定一般要求成立一个专门机构;b.宪法草案的通过程序比普通法律严格 修改:a.只有宪法规定的特定主体才可以提出修改宪法的议案;b.修改宪法的通过程序更严格;c.对修改宪法内容的限制 (3)宪法最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宪法调整的主要社会关系是国家与公民之间的关系,主要功能是规范和限制国家权力) a.宪法是普通法律制定的基础和依据 b.与宪法相抵触的法律无效 3、本质:(1)宪法是民主制度化、法律化的的基本形式 (2)宪法是各种政治力量对比关系的集中体现 a.阶级斗争的产物 b.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及相互关系 c.随着阶级力量对比关系的变化而变化 第二节宪法的分类和渊源 1、分类:(1)资本主义类型的宪法和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2)其他分类 ?成文宪法与不成文宪法:宪法是否具有统一的法典形式(1884年英 国宪法学家蒲莱斯) 成文宪法:是只有一个或者几个规定国家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的宪法 性法律文件所构成的宪法典。(1787年美国宪法) 不成文宪法:既有书面形式的宪法性法律文件、宪法判例,又由非书 面形式的宪法惯例等构成的宪法 ?刚性宪法与柔性宪法:宪法的法律效力与宪法的制定、修改程序的不 同(1901年英国宪法家詹姆斯·布莱斯) 刚性法律:制定和修改程序比一般法律严格、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宪 法 柔性宪法:是指制定和修改程序、法律效力与一般法律完全相同的宪 法 ?钦定宪法、协定宪法和民定宪法:制定宪法的主体 ?近代宪法和现代宪法:宪法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 现代宪法产生的主要标志是1918年作为社会主义类型宪法代表的苏 俄宪法和1919资本主义类型宪法代表德国魏玛宪法 ?平时宪法和战时宪法:宪法适用的时间 ?战时宪法会中止宪法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的适用,适用其他的特殊规范。 ?君主宪法和共和宪法:国家政体 ?原始宪法和派生宪法:宪法是否具有创制性 2、渊源:宪法渊源是指宪法的表现形式

法律 ---第一章---法律的基本概念

第一节法律的基本概念 一、法律的基本概念 (一)法或法律的定义: 法的定义:法是反映统治阶级意志的,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总和。 “法律”,通常那广义和狭义两种含义以上使用。 广义的“法律”通“法”同义。 狭义的法律,是指拥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依照法定程序和颁布的规范性文件。 在我国,由全国人大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和颁布的规范性文件,称为法律。 (二)法的特征 法的特征:指区别于其他社会规范所持有的属性。 特征:1、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规范。制定或认可是国家创造法的两种形式。 2、法是有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规范。 3、法是制定人们权利和义务的规范。 4、法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范。 (三)法的本质 法的本质:指法的质的规定性,是法的内在、基本的物质精神因素的总和,是法存在的基础和发展变化的决定力量。

要点:1、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2、法的内容是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经济基础对法具有决定作用。 二、法律价值和法律理念 (一)法律的价值 首先:法具有服务性价值,它确认和保护、发展对统治阶级有利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它确立规则,使资源得到合理的分配。其次:法本身还具有权利和义务相一致的价值、相对稳定相的价值、是国家权力运用公开化的价值等。只有当法律符合或能够满足人们的需要时,法律才有价值可言。 (二)法律的理念 法律的理念是对法律的本质、精神、基本原则和运行机制的理性认识和价值取向上的意识形态,它基于某种基本的法律制度而产生。 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公平公正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服务大局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使命。 三、法律的形式和体系 (一)法律的形式 国家机关制定的各种规范性文件是法律的主要形式。 规范性文件:国家机关在其权限范围内,按照法定程序制定和颁

宪法基本理论

第一章宪法基本理论 第一节宪法的概念 一、宪法的特征 (一)宪法与普通法律的共性: (1)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2)具有国家强制力的行为规范; (3)实现阶级统治的重要工具; (4)内容取决于社会物质生活条件。 (二)宪法与普通法律的区别 1.在内容上,宪法规定国家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如国家的性质、政权组织形式和结构形式、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组织及其职权等。宪法具有国家总章程的意义。 2.在效力上,宪法的法律效力最高。所谓法律效力是指法律所具有的约束力和强制力。在成文宪法的国家中,宪法的法律效力高于—般的法律,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处于最高地位的法律地位(宪法序言)。宪法的最高法律效力表现在两个方面: (1)宪法是制定普通法律的依据。一切法律等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宪法5条: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 (2)宪法是一切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全体公民的最高行为准则。 3.在制定和修改程序上,宪法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 (1)制定和修改宪法的机关,往往是特别成立的,而非普通立法机关。如1787年的美国宪法由55名代表组成的制宪会议制定;我国于1953年1月13日成立了宪法起草委员会等。 (2)通过或批准宪法或者其修正案的程序,往往严于普通法律,一般要求由制宪机关或者国家立法机关成员的2/3以上或3/4以上的多数表决通过,才能颁布施行,而普通法律只要立法机关成员的过半数通过即可。我国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或1/5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大以全体代表2/3以上的多数通过。 二、宪法的本质属性 (一)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从宪法的基本内容来看,主要包括国家权力的行使和公民权利的有效保障。然而,这两部分并非地位平行的两部分,就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来说,公民权利的有效保障居于支配地位。因此,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宪法不仅是系统全面规定公民基本权利的法律部门,而且其基本出发点就在于保障公民的权利和自由。 (二)宪法是民主事实法律化的基本形式宪法是民主的产物。近代意义的宪法是资产阶级革命取得胜利,有了民主事实之后现出的,是资产阶级民主事实的法律化。宪法与民主事实密不可分,是伴随着资产阶级民主事实的出现而产生出来的,是民主事实法律化的基本形式。 社会主义宪法也是如此。从1918年《苏俄宪法》的制定,到东欧和亚洲等一系列国家的社会主义立宪运动都可看出,无产阶级民主事实是社会主义宪法的前提条件,而社会主义宪法则是无产阶级民主事实的法律化。 所以,宪法与民主紧密相连。民主主体的普遍化,或者说民主事实的普遍化,是宪法得以产生的前提。而且基于宪法在整个国家法律体系中的根本法地位,以及宪法确认的基本内容主要是国家权力的正确行使和人权的有效保障,因此可以说,宪法是民主事实法律化的基本形式。

宪法知识读本第一章 宪法的基本原理 练习题

? 1、(单选题)宪法是()阶级意志的产物。 ? ? A.统治 ? B.资产 ? C.无产 ? D.工人 正确答案:A 用户选择:A ? 2、(单选题)()泛指规定代议制度、确认宪政的法律。 ? ? A.基本法 ? B.宪法 ? C.刑法 ? D.民法 正确答案:B 用户选择:B ? 3、(单选题)我国宪法规定,我国是()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 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 ? A.工人阶级 ? B.农民阶级 ? C.无产阶级 ? D.资产阶级

? 4、(单选题)把宪法分为刚性宪法和柔性宪法是以()。 ? ? A.有无最高法律效力为标准 ? B.制定宪法的机关为标准 ? C.有无统一的法典形式为标准 ? D.有无严格的制定、修改机关和程序为标准 正确答案:D 用户选择:D ? 5、(单选题)含有人权保障、权力制约等意义的近代宪法源自()。? ? A.东方 ? B.西方 ? C.北方 ? D.南方 正确答案:B 用户选择:B ? 6、(单选题)《钦定宪法大纲》以根本法的形式确认了()。 ? ? A.民主制 ? B.君主立宪制 ? C.共和制 ? D.联邦制

? 7、(单选题)宪法实施监督机制不包括()。 ? ? A.立法监督机制 ? B.社会保障机制 ? C.政策保障机制 ? D.匿名举报机制 正确答案:D 用户选择:D ? 8、(单选题)每年()为国家宪法日。 ? ? A.12月24日 ? B.10月10日 ? C.12月4日 ? D.10月1日 正确答案:C 用户选择:C ? 9、(单选题)经济上不属于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国家是()。? ? A.法国 ? B.英国 ? C.中国 ? D.美国

宪法学各章测试题

第一章宪法的基本理论综合测试题 一、选择题 1.在西方,“宪法”一词来源于()。 A.英文B.拉丁文C.法文D.希腊文 2.“宪法”一词最早用于()的立法中,用以表示皇帝的所颁发的“敕令”、“诏书”、“谕旨”等等。 A.古希腊 B. 罗马帝国 C. 法兰克帝国 D. 英王国 3.《国语》里所说的“赏善罚奸,国之宪法”中,“宪”字的含义是()。 A.封建国家的基本法B.由于刑法等一般法律的基本法 C.普通法律D.颁布法律、效法,实施法律 4.《汉书》里所说的“作宪垂法,为无穷之宪”中,“宪”字的含义是()。 A.普通法律B.由于刑法等一般法律的基本法 C.颁布法律、效法,实施法律D.封建国家的基本法 5.18世纪的日本德川时代编纂过的《宪法部类》属于()。 A.封建国家的基本法B.由于刑法等一般法律的基本法 C.普通法律D.颁布法律、效法,实施法律 6.国家的根本法是()。 A.刑法 B. 民法 C. 宪法 D. 选举法 7.近代意义上的宪法专指()的国家根本法。 A. 限制王权 B. 规定国家机关权限 C. 规定国家机关组织及其相互关系 D. 确认公民权利、自由 8.下列选项中属于根本制度范畴的是()。 A.国家的性质B.国家的结构形式C.国家机关的体系D.国家象征 9.下列关于宪法的效力的表述正确的是()。 A. 宪法具有一般法律效力,但不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B. 宪法不具有一般法律效力,但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C. 宪法具有一般法律效力,也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D. 宪法不具有一般法律效力,也不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10.下列关于宪法的效力的表述正确的是()。 A. 宪法具有一般法律效力,具有直接法律效力 B. 宪法具有一般法律效力,具有间接法律效力 C. 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具有直接法律效力 D. 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具有间接法律效力 11.在我国,宪法具有最高效力表现在()。 A.宪法是制定普通法律的依据和基础,普通法律不得与宪法相抵触 B.宪法是一切组织或者个人根本的活动准则 C.宪法规定的是国家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 D.宪法的制定需要全国人民代表大会2/3以上绝对多数的代表通过 12.下列各选项关于宪法的表述正确的是()。 A.宪法的规定可以像普通法一样具体 B.宪法的效力高于普通法律 C.在修改程序上,宪法通常严于普通法律 D.各政党、武装力量必须以宪法为根本准则 13.将国家的权力分为制定和修改宪法的权力和宪法设定的权力的人是()。 A.亚里士多德 B. 马基雅维利 C. 孟德斯鸠 D. 西耶士 14.下列选项中属于制宪权范畴的是()。 A.修宪权B.立法权C.质询权D.违宪审查权 15.我国现行宪法规定,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或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大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大以()以上的多数通过。 A. 出席代表的三分之二 B. 出席代表的四分之三 B.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 D. 全体代表的四分之三 16.一般认为,()是不成文宪法国家最主要的宪法规范的渊源。 A.宪法性法律 B. 宪法惯例 C. 宪法判例 D. 宪法解释

第一章宪法的基本理论综合测试题

第一章宪法的基本理论综合测试题 2007-01-25 一、选择题 1.在西方,“宪法”一词来源于()。 A.英文 B.拉丁文 C.法文 D.希腊文 2.“宪法”一词最早用于()的立法中,用以表示皇帝的所颁发的“敕令”、“诏书”、“谕旨”等等。 A.古希腊 B. 罗马帝国 C. 法兰克帝国 D. 英王国 3.《国语》里所说的“赏善罚奸,国之宪法”中,“宪”字的含义是()。 A.封建国家的基本法 B.由于刑法等一般法律的基本法 C.普通法律D.颁布法律、效法,实施法律 4.《汉书》里所说的“作宪垂法,为无穷之宪”中,“宪”字的含义是()。 A.普通法律 B.由于刑法等一般法律的基本法 C.颁布法律、效法,实施法律 D.封建国家的基本法 5.18世纪的日本德川时代编纂过的《宪法部类》属于()。 A.封建国家的基本法 B.由于刑法等一般法律的基本法 C.普通法律 D.颁布法律、效法,实施法律 6.国家的根本法是()。 A.刑法 B. 民法 C. 宪法 D. 选举法 7.近代意义上的宪法专指()的国家根本法。 A. 限制王权 B. 规定国家机关权限 C. 规定国家机关组织及其相互关系 D. 确认公民权利、自由

8.下列选项中属于根本制度范畴的是()。 A.国家的性质 B.国家的结构形式 C.国家机关的体 系 D.国家象征 9.下列关于宪法的效力的表述正确的是()。 A. 宪法具有一般法律效力,但不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B. 宪法不具有一般法律效力,但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C. 宪法具有一般法律效力,也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D. 宪法不具有一般法律效力,也不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10.下列关于宪法的效力的表述正确的是()。 A. 宪法具有一般法律效力,具有直接法律效力 B. 宪法具有一般法律效力,具有间接法律效力 C. 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具有直接法律效力 D. 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具有间接法律效力 11.在我国,宪法具有最高效力表现在()。 A.宪法是制定普通法律的依据和基础,普通法律不得与宪法相抵触 B.宪法是一切组织或者个人根本的活动准则 C.宪法规定的是国家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 D.宪法的制定需要全国人民代表大会2/3以上绝对多数的代表通过 12.下列各选项关于宪法的表述正确的是()。 A.宪法的规定可以像普通法一样具体 B.宪法的效力高于普通法律 C.在修改程序上,宪法通常严于普通法律 D.各政党、武装力量必须以宪法为根本准则 13.将国家的权力分为制定和修改宪法的权力和宪法设定的权力的人是()。

宪法的指导思想

宪法的指导思想 编辑丨子愚 宪法的指导思想,又称宪法的总原则,是国家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和特定时代精神的反映。不同意识形态的国家以及其不同历史时期的宪法的指导思想不同。 新中国成立初期制定“五四宪法”时,尚没有明确宪法的指导思想。1975年、1978年修改宪法时,明确把“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作为宪法修改的指导思想。1979年修宪时,尽管当时已经意识到1978年所确立的修宪指导思想已经过时,但由于酝酿对宪法进行大修,来不及全面地总结建国30年来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的经验教训,也来不及彻底清理和消除十年动乱中某些“左”的思想对宪法条文的影响,以致对宪法中一些反映已经过时的政治理论观点和不符合现实客观情况的条文规定还没有来得及进行全面修正。 1982年修改宪法时,首次明确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作为宪法的指导思想。彭真同志在《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改草案的报告》中说:“这次修改宪法是按照什么指导思想进行的呢?宪法修改草案的总的指导思想是四项基本原则,这就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这是1982年宪法修改总的思想原则。同时,四项基本原则的内容被写进1982年宪法序言之中,从而使这四项基本原则又成为了宪法本身的指导思想。 1999年修宪,将邓小平理论写进宪法,成为宪法指导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 2004年修宪,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进宪法。王兆国同志在《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草案)〉的说明》中说:“这次修改宪法总的原则是,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体现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的基本经验,把党的十六大确定的重大理论观点和重大方针政策写入宪法。”这次修宪,关于修宪原则表述的一个重要变化是,在表述上以“总原则”代替“指导思想”。至此,我国宪法的指导思想又可表述为“总原则”。进而,宪法“总原则”与“具体原则”构成的原则体系亦已形成。 我国宪法之所以要把四项基本原则作为宪法的指导思想或总原则,正是由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事业的成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战胜许多艰难险阻而取得的。同时,还由于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家的根本任务是,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因此,宪法确定:“中国各族人民将继续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引下,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改革开放,不断完善社会主义的各项制度,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宪法学基本理论练习题

宪法学基本理论练习题 第一章宪法学基本理论 一、单项选择题 1.宪法不同于其他普通法律的根本区别是 A.宪法反映统治阶级的意志 B.具有不同的内容 C.宪法是调整国家根本社会关系的根本大法 D.宪法具有严格的程序性要求 2.我国宪法规定,国家的根本任务是,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这个规定说明了 A.宪法具有最高效力B.宪法内容具有根本性 C.宪法程序更加严格D.宪法是普通立法的基础 3.有些国家宪法规定,修改宪法要全民进行公决,这反映了宪法具有下列特征 A.内容具有根本性B.具有最高法律效力 C.具有严格的制定和修改程序D.具有至高无上性 4.成文宪法和不成文宪法分类的标准是 A.根据宪法是否具有书面表现形式 B.根据制定的程序是否严格 C.根据宪法制定的主体 D.根据宪法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的性质、国家类型和阶级本质 5.提出完整系统的三权分立学说的学者是 A.亚里士多德B.卢梭C.洛克D.孟德斯鸠 6.宪法是国家根本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下列有关宪法法律效力的哪一项表述是正确的?A.在不成文宪法的国家中,宪法的法律效力高于其他法律 B.在我国,任何法律法规都不得与宪法规范、宪法基本原则和宪法精神相抵触 C.宪法的法律效力主要表现为对公民的行为约束 D.宪法的法律效力不具有任何强制性 7.按照宪法的理论,制宪主体不同于制宪机关。下列关于我国宪法的制宪主体或制宪机关的哪一表述是正确的?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制宪主体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制宪主体,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是我国的制宪机关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制宪机关,宪法起草委员会是它的具体工作机关 D.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全体会议是我国的制宪机关 8.根据宪法制定的机关不同,可以把宪法分为民定宪法、钦定宪法和协定宪法。下列哪一部宪法是协定宪法? A.1830年法国宪法B.1779年美国《邦联条例》 C.1889年日本宪法D.1919年德国魏玛宪法 9.关于我国1982年《宪法》的结构,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这部宪法只有正文 B.这部宪法由序言和正文构成 C.这部宪法由序言、正文和附则构成 D.国旗、国徽、国歌和首都规定在这部宪法的附则中

宪法知识读本第一章练习题及答案

宪法知识读本练习题 第一章宪法的基本原理 1、(单选题)每年()为国家宪法日。 A.12月4日 B.10月1日 C.12月24日 D.10月10日 正确答案:A用户选择:A 2、(单选题)()泛指规定代议制度、确认宪政的法律。 A.刑法 B.基本法 C.民法 D.宪法 正确答案:D用户选择:D 3、(单选题)各国普遍重视对宪法实施的保障,其根本原因是()。 A.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B.宪法确认、维护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 C.宪法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D.宪法有严格的修改程序 正确答案:B用户选择:B 4、(单选题)经济上不属于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国家是()。 A.英国 B.中国 C.法国 D.美国 正确答案:B用户选择:B 5、(单选题)《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确立()的宪法。 A.军阀专制 B.一党专政 C.君主立宪制 D.多党参政 正确答案:B用户选择:B 6、(单选题)国家通过在全体公民中开展()一轮的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切实加强全体公民的宪法和法治观念。 A.七年 B.三年 C.五年 D.十年 正确答案:C用户选择:C 7、(单选题)宪法实施监督机制不包括()。 A.立法监督机制 B.政策保障机制 C.匿名举报机制 D.社会保障机制

正确答案:C用户选择:C 8、(单选题)宪法是()胜利的成果。 A.阶级斗争 B.民族斗争 C.资本斗争 D.革命斗争 正确答案:A用户选择:D 9、(单选题)我国1982年宪法是在()基础上修改而成的。 A.1978年宪法 B.1975年宪法 C.1954年宪法 D.1949年共同纲领 正确答案:C用户选择:C 10、(单选题)宪法的容同其他一般法律一样,主要取决于()。 A.历史传统 B.民族组成 C.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 D.文化传统 正确答案:C用户选择:C 11、(单选题)宪法是()阶级意志的产物。 A.无产 B.工人 C.统治 D.资产 正确答案:C用户选择:C 12、(单选题)把宪法分为刚性宪法和柔性宪法是以()。 A.制定宪法的机关为标准 B.有无最高法律效力为标准 C.有无统一的法典形式为标准 D.有无严格的制定、修改机关和程序为标准 正确答案:D用户选择:D 13、(单选题)《钦定宪法大纲》以根本法的形式确认了()。 A.制 B.联邦制 C.制 D.君主立宪制 正确答案:D用户选择:D 14、(单选题)()是实现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三者有机统一的例,是新中国宪法创制上的一次成功实践。 A.《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 B.“五四宪法” C.《中华维埃国宪法大纲》 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正确答案:B用户选择:D

宪法学知识点

宪法学知识点 第一章宪法基本理论 基本要求: 了解:宪法的概念、特征、分类、制定,宪法产生的条件,旧中国宪法的历史发展,新中国宪法的产生与发展,现行宪法的基本特点与修正内容,宪法的基本原则,宪法与法律的关系,宪法的功能和作用,宪法渊源,宪法结构,宪法规范,宪法效力。 理解:人民主权原则、基本人权原则、法治原则和权力制约原则及其在我国宪法上的具体表现。 熟悉:现行宪法的基本特点与修改内容、宪法的基本原则,并能够结合宪法文本的相关规定分析和评价有关宪法现象、宪法事例或宪法问题。 考试内容: 第一节宪法的概念 宪法的含义宪法的基本特征宪法与法律的关系宪法的分类宪法的制定 第二节宪法的历史 近代意义宪法的产生中国宪法的历史发展(旧中国宪法的历史发展新中国宪法的产生与发展现行宪法的历次修改) 第三节宪法的基本原则 人民主权原则基本人权原则法治原则权力制约原则 第四节宪法的基本功能 宪法的一般功能宪法在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中的作用(立法执法司法守法) 第五节宪法的渊源与结构 宪法的渊源(宪法典宪法性法律宪法惯例宪法判例国际条约)宪法典的结构(序言正文附则) 第六节宪法规范 宪法规范的概念宪法规范的主要特点(根本性最高性原则性纲领性稳定性)宪法规范的分类 第七节宪法效力 宪法效力的概念宪法效力的表现宪法与条约的关系 第二章国家的基本制度(上) 基本要求: 了解:我国的国家性质,人民民主专政的内涵以及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爱国统一战线、国家的基本经济制度、国家的基本文化制度、国家的基本社会制度的内容。 理解: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私有财产权的宪法保障,我国宪法关于文化制度的规定,以及我国宪法关于基本社会制度的规定。 熟悉:国家的基本经济制度、基本文化制度的一般原理,并能够具体运用。

第一章宪法的基本原理(法宣在线学习练习答案)

第一章
宪法的基本原理(法宣在线学习练习答案)
?
1、(单选题)宪法结构指宪法内容的组织和排列形式。关于我国宪法结构,下列哪 一选项是不正确的?( )
o
A.宪法序言规定了宪法的根本法地位和最高法律效力
o
B.现行宪法正文的排列顺序是:总纲、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 家机构以及国旗、国歌、国徽、首都
o
C.宪法附则没有法律效力
o
D.我国现行宪法没有附则
正确答案:C
用户选择:C
解析:展开解析↓
?
2、(单选题)从发展趋势来看,由( )负责保障宪法实施的体制,已日益受到许 多国家的重视,并且有可能成为占据主导地位的体制之一。

o
A.执政党
o
B.立法机关
o
C.司法机关
o
D.专门机关
正确答案:D
用户选择:D
解析:展开解析↓
?
3、(单选题)宪法实施监督机制不包括( )。
o
A.政策保障机制
o
B.立法监督机制
o
C.社会保障机制
o
D.匿名举报机制
正确答案:D
用户选择:D

解析:展开解析↓
?
4、(单选题)( )是实现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三者有机 统一的范例,是新中国宪法创制上的一次成功实践。
o
A.“五四宪法”
o
B.《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
o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o
D.《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
正确答案:A
用户选择:A
解析:展开解析↓
?
5、(单选题)国家通过在全体公民中开展( )一轮的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切实加 强全体公民的宪法和法治观念。
o
A.三年
o
B.七年

第一章 宪法

第一章宪法 一、宪法的概念、特征;宪法的普遍原则与我国的基本原则; 二、国家性质的概念与类型;人民民主专政的特征; 三、政权组织形式的概念;选举制度的概念、我国选举制度的基本原则;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特征; 四、国家结构形式的概念与分类;我国的国家结构形式;我国的行政区划与特别行政区的特点; 五、经济制度的概念;公民个人合法财产所有权和私有财产继承权;全民所有制经济与集体所有制经济的特点;我国非公有制经济的形式; 六、公民的概念;公民的基本权利与基本义务;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义务的特点; 七、国家机构的概念与特征;我国国家机构的组织和活动原则;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国家主席、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审判机关和

检察机关。 第二章刑法 一、刑法的概念、性质;刑法的任务;刑法的基本原则;刑法的效力范围; 二、犯罪概念及特征;犯罪构成; 三、正当防卫与紧急避险 四、故意犯罪过程中的停止形态、共同犯罪、一罪与数罪 五、刑事责任的概念与特征;刑事责任的实现方式; 六、刑罚的概念与功能;刑罚的目的;刑罚的种类;量刑的情节;累犯;自首与立功;数罪并罚;缓刑、减刑和假释;时效与赦免; 七、罪状;法条竞合; 八、常见犯罪的基本特征 第三章刑事诉讼法 一、刑事诉讼法的概念与任务;司法机关依法行使职权原则;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原则;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原则;人民检察院依法对刑事诉讼实行法律监督原则;有权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的原则;被告人有权获得辩护原则;依照法定情形

不追究刑事责任原则; 二、公安机关的职权;人民检察院的职权;人民法院的职权; 三、管辖的概念与种类;自诉案件的范围;审判管辖;回避的理由和人员范围;回避的程序; 四、证据的概念和意义;重证据、不轻信口供;严禁刑讯逼供;法定的证据种类;证据的审查判断; 五、刑事强制措施的种类;拘传;取保候审和监视居住;拘留;逮捕;羁押期限; 六、立案的概念与程序;破案和销案; 七、讯问犯罪嫌疑人;勘验、检查;搜查;扣押物证、书证;鉴定;通缉;侦查终结; 八、审查起诉的内容;提起公诉;不起诉;审判组织;审判制度;审判程序的种类;各种判决、裁定的执行;监外执行。 第四章行政法 一、行政与行政法的特征;行政法的渊源;行政合法性、合理性、应急性原则;行政法律关系的特征;行政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行政行为;

《宪法学》第一章 课堂笔记

吉大《宪法学》第一章宪法总论课堂笔记 ◆主要知识点掌握程度 重点掌握宪法的概念与本质,了解宪法的分类、宪法与宪政的关系。掌握宪法渊源、宪法规范、宪法典的结构。掌握宪法的创制、宪法监督以及宪法的社会作用。 ◆知识点整理 一、宪法的概念和本质 (一)法的概念 1、辞源学上的含义 在西方:古希腊的宪法一词的含义是规定、组织和结构;古罗马的宪法词意是用来表示皇帝的各种建制和诏令;中世纪的欧洲的宪法词意是指封建主所享有的特权;近代意义的宪法是强调宪法必须是限制国家权力、保证公民权利的基本法律。 在中国:古籍中的宪法的词义是代表一般的法律,尤其是指刑律。中国近代改良主义思想家郑观应在《盛世危言》一书中,首次便用宪法一词; 1908 年,清政府颁《钦定宪法大纲》后,宪法一词在汉语中被用来作为专门的法律名词术语。 2、作为法律形式的宪法含义 作为法律形式的宪法,一般是指在一个国家法律中具有根本法法律地位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宪法与普通法律的主要区别在于: (1)内容不同:宪法作为国家根本法,它确立了一个国家的根本制度,而法律、法规必须根据宪法所规定的立法权限、立法程序制定,同时,法律法规的主要功能是为了保障宪法所确立的根本制度得到实现。法律法规在内容上也涉及到宪法所规定的各个方面的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但不得与宪法相抵触。 (2)效力不同:宪法要求法律法规必以宪法为基础而产生,法律法规的内容不得与宪法相抵触,否则无效。 (3)创制程序不同:宪法的创制需要经过一个特殊程序,而法律法规的创制相对宪法而言就比较简单。 (4)监督和调控的方式和手段不同:宪法一般由宪法制定者直接监督实施或授权由国家权力机关或专门国家机关实施。 3、作为法学概念的宪法的含义 作为法学概念的宪法,它不仅具体地指作为法律形式的宪法,还包括宪法创制、宪法监督等具体运作宪法的制度,还包括与宪法制度相关的宪政思想和各种意识形态。 (二)宪法的本质 宪法的本质,即主要指宪法的阶级属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 1、从宪法产生的过程看,它总是以阶级斗争为先导的,且总是经过了阶级之间的大较量之后,由取得胜利并掌握政权的阶级来制定; 2、从宪法所规定的内容看,宪法必然是根据统治阶级的意志和利益来确认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确认有利于统治阶级的各项基本制度。 3、从宪法的发展变化来看,它是随着各个时期各种政治力量实际对比关系的变化而发展变化的。 如何理解依法治国即依宪治国? 首先,宪法作为根本法,它处于一个国家统一和完整的法律体系的核心,是依法治国的前提和基础。宪法的根本法作用在于法律法规必须依照宪法的规定而产生,法律法规不得与宪法相抵触,法律法规通过具体的制度来保障宪法的有效实施。另外,宪法也是一个国家法治的基础。 (三)宪法的分类 1、按宪法是否具有统一书面文字形式为标准,可分为成文宪法与不成文宪法。 (1)成文宪法,即统一的宪法典。它一般由单一法律文书构成(如美利坚合众国宪法),但也有的是由少数几个法律文书构成(如 1871 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就由 3 个宪法性文件组成的); (2)不成文宪法,没有独立的法律文书形式,而是散见于各个不同时期颁布的法律或形成的宪法惯例和判

宪法学试题(第一-第三章)

第一章宪法学基本理论 、单项选择题 1、宪法的修改程序与一般法律相同的宪法叫作 A .刚性宪法 B .柔性宪法 C .不成文宪法 D .协定宪法 宪法之母”的是哪国的宪法 A ?法国宪法 B ?美国宪法 C .德国宪法 D .英国宪法 (1)主权在民原则 (2)民主集中制原则 (3)法治原则 (4)基本人权原则 (5)权力制约原则 A .(1)(3)(4)(5) B .(2)(3)(5) C .(2)(3)(4)(5) D .(1)(3)(4) 4、关于我国宪法修改的 表述不正确的是 A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或 1/5以上的人大代表有权提议修改 B ?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全体代表的 2/3以上多数通过 C .目前我国已对宪法进行了 4次大修改5次小修改 D .宪法修改有全面修改和部分修改之分 5、我国现行宪法的结构按顺序排列是 A .序言,总纲,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国旗、国徽、首都 B .序言,总纲,国家机构,国旗、国徽、首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C .序言,总纲,国家机构,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旗、国徽、首都 D .序言,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国旗、国徼、首都 般说来,规定国家权力的正确行使和公民权利的有效保障应是宪法基本内容的两个方 面。下列哪一部宪法没有明确规定公民的基本权利 7、按照宪法的理论,制宪主体不同于制宪机关。下列关于我国宪法的制宪主体或制宪机关 的哪一表述是正确的 ? A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制宪主体 B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制宪主体,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是我国的制宪机关 C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制宪机关,宪法起草委员会是它的具体工作机关 D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全体会议是我国的制宪机关 2、 一个国家的宪政制度如果常常为其他国家所效仿,该国宪法就被称为 宪法之母”。被称 3、 下列哪些原则是资本主义宪法和社会主义宪法所共有 6、 A . 1918年的《苏俄宪法》 B .1789 年的《美国宪法》 C . 1791 年的《法国宪法》 D .1923 年的《中华民国宪法》

宪法基本知识

新疆天麒工程项目管理咨询有限责任公司第九个“宪法法律宣传月”活动 宪法基本知识 第一章、宪法的基本理论 一、宪法的概述: 宪法是法的组成部分,它集中反映了一过各种政治力量的实际对比关系,规定了国家的根本任务和根本制度,即社会制度、国家制度的基本原则和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和结构形式等,以及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等内容,是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根本大法。 二、宪法的特征: 1、是国家的根本法。 2、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三、宪法的基本原则:1、人民主权原则2、基本人权原则3、法治原则4、权力制约原则 四、宪法的保障与监督制度: 一、宪法保障制度:是保障宪法实施的一系列制度和措施的总和。二、宪法监督制度:是指特定的国家机关依据一定的程序,审查和裁决法律、法规和行政命令等规范性文件是否符合宪法,以维护宪法权威,保证宪法实施和保障公民宪法权利的制度。 第二章、国家的基本制度 国体和政体

一、国体:即国家性质,指的是国家的阶级本质,即在一个国家里各个阶级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其中哪个阶级是统治阶级,哪个阶级是被统治阶级。 我国的国家性质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二、政体:即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又称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指特定社会的统治阶级采取何种原则和方式去组织旨在反对敌人、保护自己、智利社会的政权机关。我国的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国家结构形式 一、国家结构形式:主要有两大类:单一制和复合制 二、我国的国家结构形式——单一制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和政党制度 一、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二、我国的政党制度: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2.爱国统一战线 第三章、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一、公民的基本权利: 1.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2.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3.宗教信仰自由。 4.人身自由。 5.社会经济权利。 6.文化教育权利。 7.监督和取得国家赔偿权。 8.特定人的权利。 二、公民的基本义务: 1.维护国家统一和各民族团结。

宪法解释方法

宪法解释方法一、依据宪法原理、宪法哲学解释宪法的必要性宪法是通过条文形式确定一定范围的权利,并依此权利规定保障公民应有的利益。但宪法条文本身并没有事先设定或规定对条文的解释幅度和在具体事件牛应如何运用条文的方法,同样也没有明文规定侵权行为发生时应如何去归结。另外,日本制定宪法至今已经历了40余年,制定宪法之初,对当时并未存在或未考虑到的问题出现时如何通过宪法条文的解释去解决问题不能不说是学术界需要研讨的新的法律课题(例如,盗听行为的认识及其处理)。总之,既要考虑宪法的稳定性特征,又要解决宪法没有明文规定的新出现的问题,而通过“宪法解释”的方法处理新问题完全符合宪法原有的基本构思。“宪法解释”的目的在于通过对宪法条文的解释解决宪法未作明文规定的新问题。因此,宪法解释是要求严密的“逻辑性”和联系具体的现实问题寻求宪法真正意义的艰巨的工作。在宪法解释过程中对宪法条文决不能单单“机械地解释”和“绝对严格地解释”,应该是考虑宪法的基本原理、宪法哲学加以解释,否则无法解决新的社会性问题,无法满足社会对宪法的新的要求,最终将会失去宪法是“最具有生命力的文书”之意义;另一方面,宪法解释如果不依据宪法条文本身蕴涵的基本原理、宪法哲学,则宪法解释大有可能迷失方向,且容易被个别解释人的“政治意识形态”所左右,而成为具体的宪法解释者实现其政治目的的理论工具。如同上述,宪法解释是依据宪法产生的历史背景、本身蕴涵的哲学思想寻求宪法价值的工作。因此,宪法解释不能仅以词典、日常用语的词义去理解和寻求宪法条文的真正含义,而应考虑宪法产生的历史背景、宪法原理、宪法哲学,特别是考虑宪法解释将会带来的后果、对社会领域的影响及与宪法基本原理的关系。二、宪法解释与法律发现、法律形成(创造)法院的宪法解释具有决定宪法的具体意思内容的性质。法院的宪法解释还可理解为当有关内容宪法无明文规定,但法院认为有必要对该内容依据宪法原理、宪法哲学加以具体化时,通过宪法条文的解释创造和宣传宪法法理的法院的一种重要活动。例如,需要通过国库获得资金援助时,对没有正当、合理理由而进行干涉的国家、政府行为的禁止,轻易投入公权利的国家、政府行为的限制,无视“必备法定程序方能限制公民享有的自由权利”规定的国家、政府行为的禁止,公权利滥用行为的限制等均需要法院的宪法解释活动。特别是使自由权不丧失应有的实效性的场合更需要宪法解释的特别处理。下面对法院的宪法解释以迅速审判条款为例加以分析。与迅速-审判条款相关的高田事件(最大判昭和四十七年一二月二十日刑集二六卷十号六三一页)认为当发生可视为违反迅速审判条款的异常事件时,当做宪法要求准许使用刑事诉讼法第三百三十七条的免诉规定,默示终止审理的前所未有的司法判断。它推翻了以迅速审判条款为由结束诉讼时需要议会“补充立法”的先例。采用迅速审判条款的意义在于防止因延长审判使被告人承受不应有的社会的、经济的和心理的损失,阻止以专制为目的的法律运用,防止因证据的丢失而影响举证。除此之外通过高田事件的司法判断还可理解为当与迅速审判条款的基本规定相违背的异常情况发生时,终止审判也是迅速审判条款具有的重要意义。[!--empirenews.page--] 即使没有明文规定也依据宪法的要求通过宪法解释活动,创造、宣布新的法理的高田事件最高判决的法律意义在于法院从以往司法部限定的以议会主权原则和国家制定法的至高无上为基础,只起“照办”、“使用”议会预先制定的法律的司法“作用”中摆脱出来,进而明确法院的“独立思维司法”地位。这不能不说是日本司法领域的新的创举和新的里程碑。高田事件的最高判决一方面意味着可以“准用”刑事诉讼法关于免诉时效的规定,另一方面明确了在宪法解释中法院要承担最终的司法责任。对此可以理解为是法院为不使宪法成为“虚置”的法律,在违背社会公理而宪法又无明文规定的社会现象出现时对此实施具体的法律救济是通过宪法解释的形态来表现的立场。从而,宪法的最高法效性和在以宪法上的司法审查制度为着重点的前提下,不得在公民的基本权域以议会的立法形式划定法院的宪法解释权界限,应该是允许法院依据宪法原理充分行使宪法解释权,寻求宪法的真正意义,并使宪法相关内容具体化。三、依照宪法趋旨解释宪法条文的必要性宪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