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 习作:记一次游戏 教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  习作:记一次游戏 教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  习作:记一次游戏 教案

习作

新课教学()分

二、学习范文,提炼写法。(出示课件3)

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文,边读边想:你觉得这个游戏怎么样?

2.交流:

师:你认为这个游戏怎么样?你是从哪些语句的描写中感受到的?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出:

(1)游戏前你做哪些准备。

(2)在游戏中,做了些什么?印象比较深的是什么?

(3)游戏结束后,有什么感受和想法?

(板书:游戏前游戏中游戏后感受)

三、做游戏,提炼素材。

1.同学们现在你们想不想做游戏?好,现在我们就来做一个游戏,游戏的名字叫“盲人敲锣”。听老师这么一说你心情怎么样?

2.明确游戏规则。(站在起点先后,用布蒙住双眼,手握锣锤原地做左三圈,右转三圈,然后向前直走去敲锣,落发出声响为胜,每人有两次机会。)(出示课件4)

3.谁愿意第一个做游戏?(准备好后提出要求:在感受快乐的同时,要用心观察参加者和同学们的表现。)(出示课件5)

4.做游戏。

四、根据写法,说游戏:

师:游戏进行到这里,刚才两位同学做游戏,你认为谁做的有意思?回忆一下他当时是怎么做的,游戏过程中他有哪些表现?你自己的感受如何?想好后和小组同学说一说,小组同学边听边根据你的观察给他补充,一会儿老师要看看谁说的最有意思。

1.小组交流。

2.全班交流。

3.在作文草稿本上列一个提纲。

4.交流提纲。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全册优秀教案(全册)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全册优秀教案(全册) 1、观潮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能根据上下文理解“若隐若现、齐头并进、漫天卷地”等 重点词语的含义。 2.初步学会按“潮来前、潮来时、潮来后”的顺序给课文分段。 3.了解钱塘江大潮的壮丽与雄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课文中有关“潮来之时”的记叙。 2.感受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景象,体会当时人们的心情。 3.学习作者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提高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 课前准备: 1.收集有关钱江潮的资料。 2.读课文五遍以上,给生字注音。 3.抄写本课字词和优美句。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引入 1.同学们,你们到过海边,看过海水涨潮吗?说说海潮什么样?(江海涨潮, 气势宏伟,令人震撼。) 教师介绍:钱塘江它是我们浙江省的第一大河,它位于浙江省北部,全长605公里,河域面积五万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的百分之四十三,是 我国东南沿海的一条著名江流。看,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钱塘江 边一睹为快。

2.看了这潮水,听了这潮声你觉得钱塘江潮怎么样呢?你能用一个词来概括吗? (…… )说得真不错,这篇课文的作者在他眼里的钱塘又是怎么样的?自由读课文,找出一个你认为最能体现钱塘江特点的词语。(让学生看黑板板书)3.(板书:天下奇观)理解奇观。 “观潮”的“观”是什么意思?“天下奇观”的“观”呢?打开字典查一查。 师:很少有人能看到这壮丽的景观,你们想不想把自己了解到的说给大家听? 课文中有许多形象的词语,咱们讲的时候会用到,打开书,在写潮来前, 潮来时,潮过后用了很多形象的词语,你动笔画一画,然后在小组读一 读。要放弃自己不成熟的想法,听取别人的建议。 我国的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这里的潮比别处的潮更加宏伟壮观,潮来时,激起的白浪达数米高,像一座城墙,你们见过这种奇观吗?为什么这里的大潮如此的与众不同?(请查阅资料的同学介绍“潮的形成”、“潮的气势”“或观潮最佳地点”) 师:我有一个问题,我想问你为什么要在八月十八日观潮? 二、检查预习情况 1.检查预习情况。 ①读准多音字: 闷(mèn)雷薄(bó)雾风号(háo)浪吼 涨(zhǎng)起颤(chàn)动 ②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横贯山崩地裂人声鼎沸漫天卷地 ③指名读课文,正音。 ④同桌互读,评定等级。 2.默读课文,用自己的话介绍钱江潮。 3.理清文脉。 ①按“潮来前、潮来时、潮退后”的顺序给课文分段。 ②同桌交流。 ③说说各段的段意。 三、理清叙述顺序

最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一) 1 2 1 古诗词三首 3 课型:古诗词 4 教学目标 5 1.认识2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洞庭、江南”等词语。6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首古诗词,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7 3.学习通过看注解,边读边想象画面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8 话 说说诗句的意思。 9 10 德育目标:让学生感受江南山水的自然美,受到美的熏陶。 11 教学重难点:让学生说说词语的大概意思,理解句意。 12 教学方法:运用插图和教师的导语带入诗的意境—理解词句、想象画13 面—吟诵诗词、体验诗情。 14 教学准备: 1、背诵课文查阅资料了解白居易和他的作品。 15 16 2、多媒体课件 17 教学时数:3课时 教学过程: 18 19 第一课时 20 独坐敬亭山 教学目标: 21 22 1.学会本课的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课文,默写《独坐敬亭山》 23 24 3.能通过朗读和想象,感悟诗的内容和意境,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25 教学过程: 一、导入 26 27 1.同学们以前学过李白的诗吗?谁来给大家背一首呢?这节课,我们就来28 学习一首李白的《独坐敬亭山》(板书诗题目)。 29 2.解题。敬亭山:安徽省宣州市郊外的一座大山。 30 独坐:单独地坐。连起来题目意思是什么? 31 二、自学古诗 1.出示自学提示,布置自学。 32 33 ①读诗、找出不理解的词语。 34 ②结合诗句,利用字典理解词意及诗句的意思。 ③自己弄不懂的地方和别人交流。 35 36 2.检查自学。 37 ①指读全诗。(正音) 38 ②交流自己对词和句的理解。(师生评议) 39 (尽:没有了。孤云:孤单的云,也就是只有那一片云。闲:休闲,休息。 40 厌:满足。) 诗句意思:后两句意思怎样说才通顺?(“只有敬亭山”放前面说语意才 41 42 顺。这是理解古诗诗句意思的一种方法。) 43 (句意:一群群鸟全飞光了,天上的那片云独自飘来飘去,也找地方休息去了。只有敬亭山和我互相看着,谁也不厌烦谁。) 44 45 3.这首诗描写了怎样的景象?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课本内生字词汇总

一、识字表(250字) 第一单元 1.观潮 盐屹昂顿鼎沸贯浩崩震霎余2.走月亮 鹅卵俗跃穗埂烁 3.现代诗两首 巢苇罗眠霸占 4.繁星 昧坠怀 第二单元 5.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 荚豌按僵预揭啪苔囚框溢 6蝙蝠和雷达 蝙蝠启即锐系铛蝇证障荧屏7.呼风唤雨的世纪 唤技获赖潜亿索奥舶质哲兰8.蝴蝶的家 避撼喧雀炊檐 语文园地二 驻蛀拄捐娟绢苞雹鲍 第三单元

9.古诗三首 暮瑟缘降骚逊输 10.爬山虎的脚 均柄蜗曲萎 11.蟋蟀的住宅 宅隐毫慎址良掘搜倾骤置抛第四单元 12.盘古开天地 劈浊丈隆肢躯液 13.精卫填海 帝少曰溺返 14.普罗米修斯 斯惨盗败惩佩恕坚锁遭恶愤15.女娲补天 娲隆塌扎熄冶 语文园地四 圃卉蕊玫茉莉牡丹棠 第五单元 16.麻雀 嗅奈煞拯嘶哑庞 17.爬天都峰 级链攀相辫呵 第六单元 18.牛和鹅

谓拳捶襟膊瓶怖凭欺掐 19.一只窝囊的大老虎 囊露羡角殷豁撇霉亏哄拙唉砸踱20.陀螺 妩媚钉旋兵恨帅彻溃誉丑豪 语文园地六 韭芥芹蒜椒藕薯芋 第七单元 21.古诗三首 塞秦征还琵琶杰项 22.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崛范魏晰效淮惑斥 23.梅兰芳蓄须 蓄迫租纠缠邀扰拒签订宁要妄24.延安,我把你追寻 延昔笋茅坑煌旦 第八单元 25.王戎不取道旁李 戎诸竞 26.西门豹治邺 豹芜娶媳巫绅旱徒吊淌凿溉 27.故事二则

拜桓侯肤敷剂髓纪标绩拴 语文园地八 纲授键谱阀砖综俱 二、写字表(250字) 第一单元 1.观潮 潮据堤阔盼滚顿逐渐堵犹崩震霎余2.走月亮 淘牵鹅卵坑洼填庄稼俗跃葡萄稻熟 第二单元 5.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 豌按舒适恐僵硬枪耐探愉曾 6.蝙蝠和雷达 达蚊即科横竖绳系蝇证研究驾驶 7.呼风唤雨的世纪 唤纪技改程超亿核奥益联质哲任善第三单元 9.古诗三首 暮吟题侧峰庐缘降阁费须逊输 10.爬山虎的脚 虎操占嫩均叠隙茎柄萎瞧固 11.蟋蟀的住宅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词语表汇总

词语表1、《观潮》 奇观农历据说大堤宽阔笼罩人山人海 顿时逐渐犹如齐头并进山崩地裂余波 依旧 2、《走月亮》 柔和灰白色鹅卵石河床新鲜修补庄稼 风俗甜香葡萄满意水稻成熟招待 传说 5、《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 豌豆以为按照家庭地位暖洋洋黑暗 恐怕丰满等待身份相称虚弱耐心 温和玻璃靠近暖和植物愉快想象 的确最近兴奋简直曾经实际光彩 6、《蝙蝠和雷达》 雷达安全蚊子灵巧横七竖八苍蝇研究 推进模仿天线无线电波显示驾驶员 7、《呼风唤雨的世纪》 呼风唤雨世纪现代科学技术意料程度 超过神话腾云驾雾神仙愿望幻想纷纷 成就形容探索奥秘日益联系紧密 精神物质时代适用任何创造不断

10、《爬山虎的脚》 爬山虎嫩红舒服均匀重叠空隙反面 触角弯曲细小痕迹牢固休想 11、《蟋蟀的住宅》 住宅居住出名不光由于临时功夫 随遇而安住址优良并且现成大斤卧室才能专家成果修理平整大体清洁 假使工程强有力疲劳重要余下 12、《盘古开天地》 黑乎乎上升下降精疲力竭倒下血液 奔流不息汗毛茂盛雨露祖宗 14、《普罗米修斯》 人间悲惨情景自从危害得知消息 严厉敬佩悄悄归还请求坚定违抗 如此很心尖利愤愤不平敢于获得16、《风筝》 精心依然幸福凌空奔跑大惊失色踪影垂头丧气 17、《麻雀》 打猎野物猛烈无可奈何拍打嘴角分明出生绝望尖叫身躯掩护幼儿搏斗 庞大怪物安然强大力量料到 18、《牛和鹅》

甚至故意扑打忙乱大概助成昏乱 结实汉子可笑无缘无故平白 19、《一只窝囊的大老虎》 老虎文艺表演班级露面角色比画 期待引起情节排练事到临头危机改变通情达理充分自信提示演技配角紧张等候后台哄堂大笑出场砸锅至今 20、《陀螺》 冰天雪地否则旋转奋力奋勇重整旗鼓况且兴趣质量得心应手责骂仍然风姿手舞足蹈恨不得挑战然而预料追求 摇头晃脑不动声色顽强自豪 22、《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严肃若有所思清晰抱负胸怀追问赞叹中华人民共和国总理疑惑表情忘怀果真非凡正当哭诉亲人原本指望撑腰 训斥围观不幸体会分量响亮 26、《西门豹治邺》 管理人烟新娘眼睁睁中心外地人口 迎接面如土色求饶收成

新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全册优质公开课创新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小学语文 (2019年新教材) 全册优质公开课创新教案 【创新教案】 1.《观潮》教学设计 教学设想: 1.《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通过研读探究,让学生在学习中发展能力,陶冶情趣。 2.《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40分钟时间,让学生多读,并且积累词句,减轻学生负担。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钱塘江大潮自古被称为“天下奇观”。我们都盼望着能亲眼看到这一奇景。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观潮》这篇课文,还学习了生字新词,现在我们就比比谁的记忆力最强,好吗? 课件出示:复习词语,理清脉络。 平静 闷雷滚动一条白线 白浪翻滚山崩地裂 漫天卷地风号浪吼 师:这四组词语都是描写钱塘江大潮的,那么,大家发现它们有什么不同呢?(这四组词语分别描写了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潮水的样子和声音。) 这节课,老师就和大家一起去钱塘江观潮。让我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去感受大自然创造的奇异景象吧! 师:江潮还没有来,江面是什么样子的?谁能找出描写江面的句子读一读?师:那么,海塘大堤上又是怎样的景象呢?谁能找出描写海塘大堤上景象的句子读一读? 人们等啊,盼啊!那么,如果你就是这人群中的一员,你会等什么,盼什么?心情又是怎样的呢? 二、品读课文。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 为减少教师备课的工作量,提高教学工作效率,教学方案的设计内容应简单明了,准确到位,真正起到授课依据的作用。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供大家参考。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1 【教学要求】 1、使学生了解课文是按游览顺序记叙了作者游双龙洞的所见所闻。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秀丽山河的思想感情。 2、学习抓住特点写景物的方法,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和有条理叙述事情的能力。 3、按空间顺序给课文分段,并概括段意。 4、学会生字、新词。 5、朗读课文。背诵第5自然段。 【教学重点】 使学生感受到这一神奇的溶洞。激发热爱祖国秀丽山河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体会写作特点,培养有条理观察事物的能力。 【教学准备】 投影仪。 【教学时间】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板书课题 记金华的双龙洞 二、介绍课文及作者 1、课文,游记: 记叙了作者游双龙洞的情景。 2、作者,叶圣陶(1894~1988)原名叶绍钧,江苏吴县人。作品有《隔膜》、《城中》和《倪焕之》,童话集《稻草人》。 1957年叶圣陶先生60多岁时,游览了“双龙洞”、“冰壶洞”,见《小传十篇》。 三、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1、自由读文: 利用工具书学习生字、新词,划出不懂的词语。 2、集体讨论难字、新词: ⑴ 读音: wān jí rǔ sǔn 蜿蜒即使石钟乳石笋 ⑵ 新词: 孔隙突兀森郁 四、读熟课文 1、散读。 2、小组读。 五、思考写作顺序,试着划段 第二课时 一、理清层次,划分段落

1、默读: 思考:本文是按什么顺序安排材料的? 游览顺序──空间位置变换。 2、讨论分段: 第一段(1自然段)交待时间、地点、事件。 第二段(2~3自然段)路上见闻。 第三段(4~8自然段)游览经过。 二、讲读 1、指名读第一段: 分析:这是一篇游记,且开篇点题,交待了时间、地点。 2、学习第二段: 作者从金华城出发,经过罗甸,渐渐入山,记写一路上经过的地方和看到的景物。 提问: ⑴ 作者看到哪些景物?用笔划一下: 溪流:时而…时而…时而。 ⑵ 什么叫迎着溪流?人怎么走? 逆流而上(游览的一条“暗线”) ⑶ 理清这部分叙述顺序: 金华→罗甸→入山→洞口 3、小结: 作者以“那溪流就是从洞口里流出来的”,引出描写重点──双龙洞。 第三课时

四年级体育与健康上册教案

水城县第二小学体育与健康四年级上册电子备课教案 - 1 - 第一单元 第一课时认识传染病 教学目标 1. 理解什么是传染病,传染病的传播方式。 2. 认识各种传染病。 3. 学习预防传染病的有效措施。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预防传染病的有效措施。 难点:认识各种传染病及传染病的传播方式。 三、课时安排 一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相信在座的各位同学都得过流行性感冒,那么当我们患流行性感冒的时候,会有什么感受呢? 生: 难受. 师: 如果动物得传染病,它又会有什么感受呢? 生: (开怀大笑).恐惧、怕、无奈…… 师: 为什么会有这些感受呢?生:因为它会传染. 师: 会传染的病,我们称它为传染病.它为什么会传染?

水城县第二小学体育与健康四年级上册电子备课教案 - 2 - 生: 有病原体. (二)讲解传染病的概念及特点 师:好,下面我们给传染病下个准确的定义.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病原体包括微生物和寄生虫。 师:这些传染病有什么特点? 生:传染性和流行性 (三)认识传染病流行的途径 在传染病的传染过程中必须具备哪几个环节? 三个基本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四)认识各种传染病及有效的预防措施 1. 学生小组讨论:你所知道的传染病,怎么有效预防? 2. 小组长发言。 3. 教师展示表格,各种不同传染病及其预防的措施。 (五)、回顾与思考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生:传染病的概念及特点;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 师: 非常好,希望本节课的学习对同学们有所帮助。

水城县第二小学体育与健康四年级上册电子备课教案 - 3 - 五、板书设计 1. 传染病的概念与特点 2. 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3. 预防传染病流行的一般措施 六、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常见传染病的预防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小学生常见传染病的种类。 2. 掌握常见病的预防措施及防治方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 掌握常见病的预防措施及防治方法。 三、课时安排 三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小学生处于童年期,也是人生中最健康的阶段,其患病率和死亡率都极低,但随着课业负担的加重,也难免会有些常见病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孩子的健康,因此今天我们就来共同探讨“小学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课文原文

1 观潮 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 农历八月十八是一年一度的观潮日。这一天早上,我们来到了海宁县的盐官镇,据说这里是观潮的地方。我们随着观潮的人群,登上了海塘大堤。宽阔的钱塘江横卧在眼前。江面很平静,越往东越宽,在雨后的阳光下,笼罩着一层蒙蒙的薄雾。镇海的古塔、中山亭和观潮台屹立在江边。远处,几座小山在云雾中若隐若现。江潮还没有来,海塘大堤上早已人山人海。大家昂首东望,等着,盼着。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顿时人声鼎沸,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水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霎时,潮头奔腾西去,可是余波还在漫天卷地涌来,江面上依旧风号浪吼。过了好久,钱塘江才恢复了平静。看看堤下,江水已经涨了两丈来高了。 2 走月亮 秋天的夜晚,月亮升起来了,从洱海那边升起来了。 月盘是那样明亮,月光是那样柔和,是在洱海里淘洗过吗?月亮照亮了高高的点苍山,照亮了村头的大青树,也照亮了,照亮了村间的大道和小路…… 这时候,阿妈喜欢牵着我,在洒满月光的小路上走着。走啊走,啊,我和阿妈走月亮! 细细的溪水,流着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流着月光。灰白色的鹅卵石,布满河床。哟,卵石间有多少可爱的小水塘啊,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哦,阿妈,白天你在溪里洗衣裳,而我,用树叶做小船,运载许多新鲜的花瓣……哦,阿妈,我们到溪边去吧,我们去看看小水塘,看看水塘里的月亮,看看我采过鲜花的地方。 啊,我和阿妈走月亮…… 村道已经修补过,坑坑洼洼的地方,已经填上碎石和新土。就要收庄稼了,收庄稼前,要把道路修一修,补一补,这是村里的风俗。秋虫唱着,夜鸟拍打着翅膀,鱼儿跃出水面,泼剌一声,银光一闪……从果园那边,飘来果子的甜香。是雪梨,还是火把梨?还是紫葡萄?都有。月光下,在坡头上那片果园里,这些好吃的果子挂满枝头。沟水汩汩,很满意地响着。是啊,旁边就是它浇灌过的田地。在这片地里,我们种过油菜,种过蚕豆。我在豆田里找过兔草。我把蒲公英吹得飞啊,飞,飞得好高。收了豆,栽上水稻,看,沉甸甸地,稻穗低垂着头。现在稻谷就要成熟了,稻田像一片月光镀亮的银毯。哦,阿妈,我们到田埂上去吧!你不是说中秋节放假了,阿爸就要回来了吗?我们用哪一塘新谷招待阿爸呢? 啊,我和阿妈走月亮…… 有时,阿妈给我讲月亮的故事,讲古老的传说;有时,却什么也不讲,只是静静的走着,走着。阿妈温暖的手拉着我,我嗅得见阿妈身上的气息。走过月光闪闪的溪岸,走过石拱桥;走过月影团团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公开课教案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公开课教案 24*《麦哨》 教学目标: 1、认识“畔、兜、穗、裹、嚼、肺、腑、撩”八个生字,能准确认读。 2、感悟乡村的欢快、柔美生活,能有感情朗读。 3、体会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热恋。 教学重点:感悟乡村的欢快、柔美生活,能有感情朗读。 教学难点:体会乡村生活的欢快、柔美,和我们这些整天忙忙碌碌的现代人相比较,他们才是真正的生活的主人,是自己生命的主人,是真正快乐、幸福、自由的主人。 教学准备:《牧童短笛》的音乐教学课时:一课时 一、初读课文 1、直观激趣 播放课件,观看乡村生活的场面,让学生对乡村生活的情趣有一个直观的认识,有助于学生接下来理解课文的意境。 2、读激情 教师配乐读全文。要求学生闭目静听,全身心地感受课文的美好意境。 3、初读感受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自学新词,读通课文,初步感受课文大意。 4、互助识字 相互交流生字学习情况,出示生字“畔、兜、穗、裹、嚼、肺、腑、撩”,要求每位学生至少选择一个生字(越多越好)准备参与交流,多音字的分析(和、应),形近字的比较(“俯”和“腑”)。发挥学生主体性,引导学生从自己的实际出发,说说自己曾经见过的字,自己容易写错读错的字,自己发现很特别、很有趣的字,(尽量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 二、感悟文章 1、步入“欢快、柔美”的课堂 《麦哨》是一篇十分优美的散文,读起来很有情趣,很有味道,令人醉。课文有两个词语特别重要,只要我们抓住并真正理解了这两个关键词,就可以说理解了整篇课文,到底是哪两个词语呢? 学生快速地默读课文后,请同学们来猜一猜,看看谁是老师“心心相印”的好朋友。 2、理解“欢快、柔美” (1)教师板书“欢快、柔美”,然后问学生:“欢快、柔美”是什么意思?课文中是谁在什么环境下“欢快、柔美”地干什么? (2)学生“欢快、柔美”地自由朗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第一次感受人们的“欢快、柔美”。 (3)你平时在生活中见到过哪些人、在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什么情况下是“欢快、柔美”? 从文本向生活拓展,使学生认识到“欢快、柔美的生活”是建立在一定的环境下和一定的基础上的,需要一定的条件,不是每个人随随便便就能过上“欢

2018年最新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含教学反思)

1《古诗三首》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读懂三首古诗,感悟每首诗中描绘的独特景色,体会表现手法。 2. 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意思,并由此想象画面。 3. 会认读本课中“螺”“谙”等生字,会写“亭”“庭”“潭”“螺”“谙”5个生字,理解“闲”“厌”“和”“谙”等词在诗句中的意思。 4. 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三首诗,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 5. 搜集、背诵别的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 二、重难点: 1. 感悟诗中描写的景色,想象美好画面。 2. 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三首诗,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预习: 1. 自学生字,读熟三首诗。 2. 借助注释试讲诗意,画出有疑问的地方。 3. 搜集别的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 三、教学过程: 1. 谈话引入: 2. 读课题,指名读三首古诗。(检查通过预习对课文熟悉的情况) 3. 指名认读生字,提示应注意的地方。 4. 分组学习 读熟三首诗,借助注释在组内试讲每首诗大意。 交流预习中的疑问,组内解疑。 5. 指导朗读。 四、教学反思: 我在黑板上给孩子们抄了一首刘禹锡的《望洞庭》,指导学生朗读并初步理解,然后指导背诵。一节课,不仅学会了教材上的古诗,还积累了课外书上的古诗

一首。这样的课堂拓展,教一带一,既充实了教学内容,又丰富了学生的积累。 课后,我进行了教学反思认为,“课堂拓展,教一带一”的方法,符合《语文课程标准》所倡导的“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学习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等基本理念。 我在教学古诗《独坐敬亭山》时,为了让学生体会诗的意境,我布置了让学生根据自己对诗的理解画一幅彩色画的家庭作业。当时学生们的热情特别高涨,情绪也很激动,一副跃跃欲试的样子。第二天,大大小小的画交上来了,看着这一幅幅流露真情的画,对我而言,与其说是在批改作业,不如说是在欣赏作品。 在这堂课上,在一些细节上出现了问题,比如在一个环节上媒体没有同步,比如板书当中的一些失误,以及在随机问答中的不够严密等,都是因为准备的不够充分,或者说是设想的不够严密,因此渴望完美的我课后充满懊恼,并一次次告诫自己:今后上课务必要认真、再认真,做到百密而无一疏。 2. 桂林山水 一、教学要求 1.通过看图、学文,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从而受到热爱祖国锦绣河山的教育,陶冶爱美情趣。 2.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和具体形象地描写景物的方法,培养观察、想象、理解、表达能力。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句。 4.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强烈推荐】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全部知识点汇总(完整编版)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暑假预习知识点 第一单元知识归类 一、字词盘点 1.字 (1)难读的字 屹(yì)昂(áng)鼎(dǐng)沸(fèi)霎(shà) 卵(luǎn)跃(yuè)穗(suì)巢(cháo) 眠(mián)昧(mèi)坠(zhuì) (2)难写的字 罩:上部是“罒”,不要写成“四”。 盼:左部是”目”,不要写成“日”。 犹:右部是“尤”,不要写成“龙”。 震:下部是“辰”,不要漏写中间的横。 牵:下部是“牛”,不要写成“午”。 卵:不要忘记写上两个“丶”。 (3)多音字 笼载尽 处 2.词 (1)必须掌握的词 观潮据说大堤宽阔笼罩若隐若现 人山人海滚动顿时风平浪静水天相接 逐渐犹如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山崩地裂 震动余波漫天卷地风号浪吼牵着 鹅卵石坑坑洼洼填上庄稼风俗跃出葡萄 (2)近义词 屹立~矗立顿时~立刻犹如~好像 颤动~颤抖霎时~刹那依旧~依然 恢复~复原若隐若现~若有若无明亮~闪亮 柔和~柔润新鲜~清新坑坑洼洼~崎岖不平 满意~满足招待~接待闪闪烁烁~时隐时现 奇妙~奇异归~回一瞬~刹那眠~睡

霸占~占据纳凉~乘凉密密麻麻~密密匝匝 微小~渺小无处不在~无所不在 (3)反义词 宽阔→狭窄平静→喧闹人声鼎沸→万籁俱寂 浩浩荡荡→零零星星风平浪静→风号浪吼 喜欢→讨厌柔和→坚硬新鲜→腐败 坑坑洼洼→平平整整奇妙→平常霸占→割让 密密麻麻→稀稀疏疏模糊→清晰梦幻→真实 (4)词语归类 ①AABB式词语:浩浩荡荡闪闪烁烁坑坑洼洼密密麻麻 类似的词语:熙熙攘攘郁郁葱葱懵懵懂懂隐隐约约踉踉跄跄星星点点兢兢业业战战兢兢 ②ABAC式词语:人山人海若隐若现半明半昧 类似的词语:虎头虎脑作威作福毕恭毕敬有始有终知己知彼能屈能伸自给自足不闻不问 ③量词:一层薄雾一条白线一堵水墙一匹战马一个月亮一块银毯一个传说一道后门一片菜园 ④动词:流着月光填上碎石和新土走过石拱桥仰望天空 ⑤修饰词:宽阔的钱塘江蒙蒙的薄雾隆隆的响声高高的点苍山细细的溪水可爱的水塘新鲜的花瓣古老的传说闪烁的星星密密麻麻的星星静寂的夜星群密布的蓝天深蓝色的天空 ⑥描写自然景色的词语:鸟语花香春光明媚草长莺飞花团锦簇烟波浩渺落英缤纷繁花似锦沃野千里山清水秀层峦叠嶂千沟万壑 四字词语是考试中常常要考的题型,主要的考查形式有:(1)补充词语。(2)根据词语类型写出相关词语。(3)用相关词语造句。 二、佳句积累 1.比喻句 (1)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 这句话把水浪比作水墙,形象地突出水浪翻得很高的情景。 (2)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 这句话把浪潮比作战马,形象地突出水浪奔流的速度很快、很迅猛的情景。 (3)稻田像一块月光镀亮的银毯。 这句话把稻田比作银毯,生动形象地写出月光下稻田的景象。

四年级语文优秀教学案例

四年级语文优秀教学案例 睁大眼睛瞧世界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二组教学设计 本组学习活动名称:睁大眼睛瞧世界。 设计理念: 本组教材中得两首古诗与三篇课文都就是围绕“观察与发现”这一主题编排得,文章得形式多样,内容都就是关于观察大自然景物与发现大自然奥秘得。所以在教学时要着力体现“观察与发现”这个训练重点,一切教学活动都要围绕“帮助学生认识观察得重要性、学会观察得方法、形成观察得能力与习惯”这个目得去展开。 本组课文中描写得自然景物,学生并不陌生,但认认真真地做过观察得人并不会多,尤其就是坚持长期观察同一种事物得人会更少。持久得观察力需要热爱自然、热爱生活得浓烈情感来支持,这一点一定要让学生深切得体会到,同时还要通过教学促使学生在感受上与作者产生共鸣,从而进一步激发她们观察自然、体味生活得兴趣。 设计说明: 这一组文章文笔清新、结构精巧、文情并茂,作者不仅以拟人得笔调向我们描述了自然界里植物与昆虫得美好生活,而且还向我们揭示了自然界中包含得人生哲理。 在本组文章中作者并没有直接告诉大家她作了长期得观察,而就是通过语言文字来体现这一些,所以品析语言、体会文章里得重点词语就是非常重要得学习活动。为了完成本组得训练任务、达到训练目得,教材中得“阅读链接”“资料袋”等内容必须与每课时得教学活动有机得整合在一起。 1.学会多角度观察事物,感悟观察事物中得到得启示。 在教学《古诗两首》时不仅要让学生理解内容、欣赏品析古诗文得语言美,而且还要在读诵中感受语言得韵律美与节奏美。古诗教学除了理解、读诵、品析这几种手段之外,还有非常重要得学习手段就就是感悟与想象,所以教学时要让学生体验并学会这些方法。 2.品析语言,感悟方法,练习运用。 教学《爬山虎得脚》时,首先要通过词句了解爬山虎得特点,然后再体会使用这些词句得好处,在这个过程中通过语言文字感悟到作者得观察方法与观察习惯就是非常重要得。学会观察方法后自己再试着去观察与描写一种事物也要同步进行。 3.深入领悟观察与写作得方法,激发学习得兴趣。 《蟋蟀得住宅》这篇课文大量得采用了拟人得手法,想象非常丰富,语言非常风趣, 教学时要让学生在读中抓住这些富有情趣得语言,体会使用它们得妙处,并由此引申到对观察方法得感悟,同时要激发学生观察周围事物得兴趣。 4.睁大观察得眼睛,述说感悟得心灵。 教学《世界地图引出得发现》时,要求学生利用学过得方法解决疑难问题,并且相互交流自己得收获,表达自己得独特见解。 5.多角度体验观察得重要性。 《语文园地二》为学生提供了一次检验学习成果得机会,学生通过表达见解、交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四)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第五单元 17 触摸春天 课型:讲读课文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正确读写“浓郁、流连、小径、穿梭、流畅、引导、悄然、竟然、灵性、经历、瞬间、扑闪、张望、概念、弧线、 飞翔、权利、缤纷、花繁叶茂、磕磕绊绊、多姿多彩”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后三个段落。摘录、积累好词佳句。 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蕴含的深意。 德育目标: 体会盲童对生活的热爱,感受作者对生命的关爱,懂得珍惜生命,热爱 生活。 教学重点:深入体会一些关键语句的含义。 教学难点:感悟作者揭示的深刻道理。 课前准备 1.提前阅读整组课文,初步感知本组课文内容,自学生字。 2、师生共同搜集热爱生命的感人故事、图片及影像资料。 教学方法: 学生提出自己读不懂的问题,教师引导学生结合上下文和自己的实际展开讨论。结合讨论,指导学生朗读。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交流资料,分享信息 1.小组交流:在小组长的组织下,每位同学介绍自己搜集到的热爱生命的

有关资料。 2.全班交流:小组推荐代表汇报本组同学搜集到的资料,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进行介绍,如可以概括来谈热爱生命的人都有哪些,也可以简要谈谈 某一类人的主要事迹,还可以具体介绍某一个人的感人故事。 二、激情导入,感知课文 1.教师导入:同学们介绍的这些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故事,太令人感动了。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生命就如一张雪白的画布,只有精心设计,努力描绘,才不会空白与单调;生命也如多姿多彩的春天,只有细心感受,用心触摸,才能 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春天。(板书:触摸春天) 2.由题设问:初次看到这个课题时,你想到些什么?读过课文之后,你又 产生了什么新的想法? 3.学生交流。教师引导学生抓住“触摸”一词,谈谈自己读文前后的感受。 三、自主读文,识写生字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碰到生字及不好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同桌对读课文,互相指正、评价。 3.学生交流。教师引导学生抓住“触摸”一词,谈谈自己读文前后的感受。 四、自主读文,识写生字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碰到生字及不好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同桌对读课文,互相指正、评价。 3.自学生字,并在小组内交流识字方法,练习给生字组词。 4.教师检查生字认读情况,指导“瞬”字的书写。 五、再读课文,自读自悟 1.用较快的速度再次阅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请同学们试着 说一说文中的小女孩安静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电子工业出版社小学四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案-全册

教学计划 年度第一学期四年级科目信息技术 一、基本情况分析 1、学情分析 经过一年的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班级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兴趣程度差异很大,有的孩子家中有电脑或经常使用的对学习很感兴趣,有的孩子因为平时只有上课时间操作一下,时间跨度大,已遗忘,学习的兴趣有所减弱,学生间层次差距大。 2、教材分析 本册内容分为3个单元,分别为:班级环境齐关心,文件分类好整齐,网络资源助学习。 (1)、班级环境齐关心 本单元教材的主要内容是利用Word软件创建一份倡议书,并对倡议书的内容以及各式进行一定的修改,最终达到完善美化的效果。 教材的编写体现了以任务为驱动的思想,从学生自身发展的角度出发,围绕学生的身心健康这一主题来安排教学内容。本单元逐一学习在Word中插入和设置文字、段落格式;剪切、复制、粘贴相关内容等等。 (2)、文件分类好整齐 本单元共3课,分别为:文件之家在哪里,我给文件建新家,文件搬进新的家。主要让学生学会怎样将文件分类管理,并养成良好的文件管理习惯。 (3)、网络资源助学习 本单元内容为上网学习。让学生能够自主在网上查找所需材料和信息,并学会申请和使用邮箱,在邮件中交流信息。 二、教学目标 1、会用Word软件输入文字、并调整格式。。 2、学会合理的给文件分类。

3、会在网上查找相关信息并自主学习。 4、会申请和使用邮箱交流信息。 三、教学措施 1、首先要做到面向全体,使每个学生都有发挥潜能的机会,也都能从中得到生活的乐趣和美的享受。 2、始终把培养学生的兴趣放在首位,允许他们尝试,允许他们失败。 3、注重培养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4、在信息技术课中渗透与其他学科整合,为其他学科服务的思想。 5、引导学生健康上网,上健康的网,把网络做为一种为我们服务的工具。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室环境,配套光盘,相应的课件、软件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整理汇总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整理汇总 第一单元知识归类 一、字词盘点 1.字 (1)难读的字 屹(yì)昂(áng)鼎(dǐng)沸(fèi)霎(shà) 卵(luǎn)跃(yuè)穗(suì)巢(cháo) 眠(mián)昧(mèi)坠(zhuì) (2)难写的字 罩:上部是“罒”,不要写成“四”。 盼:左部是”目”,不要写成“日”。 犹:右部是“尤”,不要写成“龙”。 震:下部是“辰”,不要漏写中间的横。 牵:下部是“牛”,不要写成“午”。 卵:不要忘记写上两个“丶”。 (3)多音字 笼载尽处 2.词 (1)必须掌握的词 观潮据说大堤宽阔笼罩若隐若现 人山人海滚动顿时风平浪静水天相接 逐渐犹如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山崩地裂 震动余波漫天卷地风号浪吼牵着 鹅卵石坑坑洼洼填上庄稼风俗跃出葡萄 (2)近义词 屹立~矗立顿时~立刻犹如~好像 颤动~颤抖霎时~刹那依旧~依然 恢复~复原若隐若现~若有若无明亮~闪亮 柔和~柔润新鲜~清新坑坑洼洼~崎岖不平 满意~满足招待~接待闪闪烁烁~时隐时现 奇妙~奇异归~回一瞬~刹那眠~睡 霸占~占据纳凉~乘凉密密麻麻~密密匝匝 微小~渺小无处不在~无所不在 (3)反义词 宽阔→狭窄平静→喧闹人声鼎沸→万籁俱寂 浩浩荡荡→零零星星风平浪静→风号浪吼 喜欢→讨厌柔和→坚硬新鲜→腐败 坑坑洼洼→平平整整奇妙→平常霸占→割让 密密麻麻→稀稀疏疏模糊→清晰梦幻→真实 (4)词语归类 ①AABB式词语:浩浩荡荡闪闪烁烁坑坑洼洼密密麻麻

类似的词语:熙熙攘攘郁郁葱葱懵懵懂懂隐隐约约踉踉跄跄星星点点兢兢业业战战兢兢 ②ABAC式词语:人山人海若隐若现半明半昧 类似的词语:虎头虎脑作威作福毕恭毕敬有始有终知己知彼能屈能伸自给自足不闻不问 ③量词:一层薄雾一条白线一堵水墙一匹战马一个月亮一块银毯一个传说一道后门一片菜园 ④动词:流着月光填上碎石和新土走过石拱桥仰望天空 ⑤修饰词:宽阔的钱塘江蒙蒙的薄雾隆隆的响声高高的点苍山细细的溪水可爱的水塘新鲜的花瓣古老的传说闪烁的星星密密麻麻的星星静寂的夜星群密布的蓝天深蓝色的天空 ⑥描写自然景色的词语:鸟语花香春光明媚草长莺飞花团锦簇烟波浩渺落英缤纷繁花似锦沃野千里山清水秀层峦叠嶂千沟万壑 四字词语是考试中常常要考的题型,主要的考查形式有:(1)补充词语。(2)根据词语类型写出相关词语。(3)用相关词语造句。 二、佳句积累 1.比喻句 (1)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 这句话把水浪比作水墙,形象地突出水浪翻得很高的情景。 (2)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 这句话把浪潮比作战马,形象地突出水浪奔流的速度很快、很迅猛的情景。(3)稻田像一块月光镀亮的银毯。 这句话把稻田比作银毯,生动形象地写出月光下稻田的景象。 2.拟人句 宽阔的钱塘江横卧在眼前。 这句话把钱塘江当成人来写,十分形象有趣。 3.排比句 (月亮)照亮了高高的点苍山,照亮了村头的大青树,也照亮了,照亮了村间的大道和小路…… 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不仅使描写细腻、形象生动,更增强了韵律感,使语言富有气势。 4.设问句 从果园那边,飘来果子的甜香。是雪梨,还是火把梨?还是紫葡萄?都有。 运用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引出下文。 三、考试热点 1.《观潮》第3、4自然段常以填空形式考查课文原文,也常作为课内阅读出现。第4自然段考查写作顺序,以及从哪两个方面描写了大潮来时的壮观场面。课文的写作顺序也会有所考查,作文也会要求用这一顺序写作。 2.《走月亮》会以填空形式考查课文原文,课内阅读会考查“我和阿妈走月亮”在文中反复出现的作用,文中运用的修辞手法及其表达效果,以及抒发的感情。 3.《现代诗二首》会以填空形式考查课文原文。 4.《繁星》会以填空形式考查课文原文。 第二单元知识归类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课本内生字词汇总

2020年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生字词汇总 一、识字表(250字) 第一单元 1.观潮 盐屹昂顿鼎沸贯浩崩震霎余 2.走月亮 鹅卵俗跃穗埂烁 3.现代诗两首 巢苇罗眠霸占 4.繁星 昧坠怀 第二单元 5.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 荚豌按僵预揭啪苔囚框溢 6蝙蝠和雷达 蝙蝠启即锐系铛蝇证障荧屏 7.呼风唤雨的世纪 唤技获赖潜亿索奥舶质哲兰 8.蝴蝶的家 避撼喧雀炊檐 语文园地二

驻蛀拄捐娟绢苞雹鲍 第三单元 9.古诗三首 暮瑟缘降骚逊输 10.爬山虎的脚 均柄蜗曲萎 11.蟋蟀的住宅 宅隐毫慎址良掘搜倾骤置抛第四单元 12.盘古开天地 劈浊丈隆肢躯液 13.精卫填海 帝少曰溺返 14.普罗米修斯 斯惨盗败惩佩恕坚锁遭恶愤15.女娲补天 娲隆塌扎熄冶 语文园地四 圃卉蕊玫茉莉牡丹棠 第五单元

16.麻雀 嗅奈煞拯嘶哑庞 17.爬天都峰 级链攀相辫呵 第六单元 18.牛和鹅 谓拳捶襟膊瓶怖凭欺掐 19.一只窝囊的大老虎 囊露羡角殷豁撇霉亏哄拙唉砸踱20.陀螺 妩媚钉旋兵恨帅彻溃誉丑豪 语文园地六 韭芥芹蒜椒藕薯芋 第七单元 21.古诗三首 塞秦征还琵琶杰项 22.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崛范魏晰效淮惑斥 23.梅兰芳蓄须 蓄迫租纠缠邀扰拒签订宁要妄24.延安,我把你追寻 延昔笋茅坑煌旦

第八单元 25.王戎不取道旁李 戎诸竞 26.西门豹治邺 豹芜娶媳巫绅旱徒吊淌凿溉 27.故事二则 拜桓侯肤敷剂髓纪标绩拴 语文园地八 纲授键谱阀砖综俱 二、写字表(250字) 第一单元 1.观潮 潮据堤阔盼滚顿逐渐堵犹崩震霎余2.走月亮 淘牵鹅卵坑洼填庄稼俗跃葡萄稻熟第二单元 5.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 豌按舒适恐僵硬枪耐探愉曾 6.蝙蝠和雷达

小学语文优秀教案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触摸春天》教学设计

《触摸春天》教学设计 仁风小学康艳华 一、设计理念 生命的真谛是什么?生命的意义何在,这是人类思考的永恒主题。本组教材,就是围绕“生命”这一专题展开的,选编的四篇中外文学作品,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对生命的思考感悟。《触摸春天》告诉我们:谁都有热爱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编组这组教材的目的,一是引导学生通过读书感受生命的美好,激发对生命的思考,从而更加珍惜生命,热爱生命。二是深刻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词句的意思,发现并引导总结体会句子的方法,培养理解语言的能力,并引导学生不断积累语言,增强语感。 学生年龄较小,对生命的意义缺乏深刻的理解,因此本组课文就是从过一个个形象、具体的人物和事物来体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二、教学目标 1能正确、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通过感悟、品读课文语言文字,感受盲童对生活的热爱,激发学生热爱生活,创造美好生活的思想感情。 3领悟“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的内涵。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读、悟、品读课文语言文字,感受课文的美。 教学难点感受盲童对生活的热爱,领悟“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

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的内涵。 四、教学方法 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通过启发,找出文中的重点词句,让学生在合作交流,探究活动中,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理解句子。五、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在春暖春开的季节,很高心和大家一起来上课。同学们你们高兴吗?用你们的方式表示一下对康老师的欢迎好吗?大家的掌声包含了欢迎,也包含了对老师的鼓励。老师为了表示谢意,送给大家一首歌,会唱的可以小声跟着唱。 (二)导入 1 歌声好听吗?那老师太高兴了。我们可以开始上课好吗?小朋友在寻找春天,因为春天是美丽的,春天在你们的眼中是什么样的,可以用个词语来形容一下吗? (学生自由说)(板书春天) 春天在同学们的眼中真美啊!那同学们是用什么方式发现春天的美呢?(学生自由说)是呀我们可以用明亮的眼睛观赏美丽的春色,用鼻子感受花草的清香,而我们17课主人公安静却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触摸到了春天。(板书触摸) 2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回顾课文内容。 1概述文章内容 谁能说说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学生说) 安静这样的举动,作者感叹到:这真是一个是奇迹!(板书奇迹)作者为什么说这是一个奇迹?这不是我们很容易做到的吗?(学生说)那

四年级上册法制教育电子教案设计

四年级法制教育计划 一、指导思想 通过法制安全教育,人学生学到一些安全知识和生存技能,真正感悟到安全的意义,从而为我们每个人的生命撑起一片安全的天空。 二、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拥有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2、帮助学生学会保护自己。应对各种突如其来的不测与灾害; 3、帮助学生了解生命的珍贵,从而珍爱生命。 三、教学容 根据教学目标,选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容:1.认识国家机构(3课时)2.家是我们成长的摇篮(3课时)3.我们在学校中健康成长(3课时)4.来自四面八方的关爱(4课时)5.善于保护自己(2课时)6.守护我们共有的家园(2课时) 四、教学措施 1、认真上好每一节安全法制教育课,力求知识与实践相结合。 2、将安全工作纳入班级管理中的常规工作,切实抓好班级学生的安全教育的教学工作。 3、强调课间文明休息,不在教室、过道追逐打闹,有秩序的进出教室,不随意上教学楼的二楼、三楼,不爬球杆、铁门、围墙等。 4、在日常教育活动中,随时针对一切突发事件向学生进行相应的安全教育。同时强调学生不做危险性游戏,课间休息注意避免运动受

伤,在运动和游戏时,教育学生注意规则,按顺序进行,避免撞伤。 教学进度表

第一课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使学生懂得:中华人民国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

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咼国家权利机关,拥有决定国家大事的最高权利。 教学重点:中华人民国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 教学难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利机关。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两会图片 2.学生课前收集有关人民代表大会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知识窗 1.人民行使权利的机关 2.国家最高权利机关 二、圆规 1.《反国家分裂法》 2 .人民怎样行使当家做主的权利 三、瞭望台 了解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的部分权利 教学反思: 1、让学生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有一定的了解,知道人民代表大会行使的 职权。 2、我国最高国家权利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拥有决定国家大事的最 高权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