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中图版初中地理复习提纲

(完整版)中图版初中地理复习提纲
(完整版)中图版初中地理复习提纲

中图版初中地理

(复习提纲与知识梳理)

初中地理复习提纲及知识梳理(中图

版)

第一部分地球与地图

(一)地球

1. 地球的形状是一个球体。证明地球是圆的历史事件:麦哲伦环球航行2 地球的大小:

赤道周长:4 万KM;平均半径:6371KM;地球表面积:5.1 亿KM1 2 3(二)地球仪

1. 经线 --- 连接南北两极的线

①指示南北方向; ②半圆形;

③长度相等

2. 纬线 --- 与地轴垂直的圆圈

①指示东西方向; ②形状为半圆;

③长度不相等

(最大是: 赤道; 最小是: 极点)

3. 经度(0 O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

东经E,西经W)

分布特点:从左往右看,数字越大为东经线

数字越小为西经线。

4. 纬度(起点赤道为0O纬线,北纬N,南纬S)①纬度的分布特点

1)从下往上, 数字越大为北纬度, 数字越小为南纬度

2)从北极到南极, 纬度先由大到小, 再由小到大

②高、中、低纬的划分

0 O-30 O低纬度,30O-60 O中纬度,60O-90 O高纬度

5. 半球的划分

①南、北半球: 以赤道为南、北半球的分界线

②东西半球:以20O W-160O E 为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数轴图示法(三)地球的运动

一、自转(绕地轴)

2 方向:自西向东在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呈逆时针方向北逆南顺在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呈顺时针方向

3 周期:一天或24小时

3. 产生的地理现象:昼夜交替昼夜产生的原因: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

二、公转(绕太阳)

1. 方向:自西向东

2. 周期:一年

3. 产生的地理现象:四季变化

△以北半球为例:夏季:最热,阳光直射,阳光直射地球的最北界线23.5 O N(北回归线)冬季:最冷,阳光斜射厉害,阳光直射地球的最南界线23.5 O S(南回归线)△ 南、北半球季节相反

北半球夏季南半球冬季;北半球春季南半球秋季三、五带的划分划分依据:不同地区获得的太阳热量不同热带:有阳光直射现象

(23.5 O N-23.5 O S之间,

约跨47 个纬度),终年炎热寒带:最冷,

终年严寒温带:南北纬23.5 O-66.5 O之间,四季

分明(三)地图

一、地图三要素: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

1. 方向

① 一般地图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②指向标:一般箭头指向北方

地球上的五带示意

③经纬网定向

2. 比例尺

①公式:比例尺=图上距离/ 实际距离

② 比例尺大小与地图内容的关系

1)比例尺的大小:

因比例尺分子通常为1,所以比例尺大小多取决于分母,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大。

2)比例尺大小与内容、范围的关系

在图幅相同时,比例尺越大,表示实地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实地范围越大,内容越简略。

3)比例尺的三种表示形式:线段式、数字式、文字式。

3. 图例(符号)和注记(文字、数字)

、等高线地形图

1. 等高线:海拔高度相同的点连成的线

2. 海拔高度和相对高度

海拔高度是指某一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相对高度是指某一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

4. 等高线表示的常见地形形态

①山顶: 中间高, 四周低② 盆地: 中间低, 四周高

③山脊: 等高线的弯曲指向低处(作为河流的分水岭)

④山谷: 等高线的弯曲指向高处(能发育成河流)⑤鞍部:两头高,中间低⑥陡崖(悬崖):等高线重合

5. 陆地地形的基本类型山地:海拔大于

500m ,相对高度大,崎岖高原: 一般海拔大

于500m ,内部宽广平坦,

外围较陡

平原: 海拔小于 200m ,宽广平坦 , 地势低平 丘陵:相对高度小 ,坡度和缓 盆地: 内部为平原和丘陵 , 外部为山地和高原

第二部分 中国地理

( 一 ) 疆域和人口

一、 中国的地理位置及特点 半球位置:位于北半球,东半球 纬度位置(五带中的位置) :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小部分位于热带,没有寒带 北回归线穿过南部的 : 云南、广西、广东、台湾

(简称:云 / 滇,桂、 粤、 台)按自西向东方向 海陆位置 :位于亚欧大陆东部 ,东临太平

洋(太平洋西岸) , 我国的临海:自北向南依次为: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2.34 个省级行政单位

(2 个特别行政区;香港,澳门。 4 个直辖市: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重庆市; 5 个自治区:内蒙古,广西壮族,西藏,宁夏回族,新疆维吾尔 ) 3. 简称和行政中心 ( 七年级上册 P38,P39)

(有两个简称的 5 个省 四川:川 / 蜀;贵州:贵 / 黔;云南:云 / 滇;陕西:陕 / 秦; 甘肃; 甘/ 陇) 四、人口和民族

1. 人口方面的突出特点:基数大,增长快

2. 人口国策 : 实行计划生育

基本内容 : 控制人口数量 , 提高人口素质

3. 人口密度:人口密度 =人口总数/ 面积 (人/ 千米)

3. 人口分布:以黑河-腾冲一线为界 ,东部地区人口密集,西部地区人口稀疏(东多西少)

4. 民族( 56个)分布特点 : 大杂居,小聚居 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壮族( 1600 多万人),主要分布在广

西。 人口最少的少数民族是珞巴族(约 3000 人),主要分布在西藏(人口密度最小的省级行政区) 。 汉族主要分布在东部和中部地区;少数民族( 55 个)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等边 疆地区。

特点: 跨经度大 ,海陆兼备 中国的邻国:七年级(上) P35 、疆域:

面积 960万 KM 2

(世界第三,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

三、行政区域

1. 三级行政区域:省、县、乡

(二)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

一、地形地势特征

1. 地势特征: 西高东低, 呈三级阶梯状分布第一级阶

梯: 青藏高原; 第二级阶梯: 高原, 盆地; 第三级阶

梯: 平原, 丘陵一二级阶梯界线:昆仑山——祁连山—

—横断山二三级阶梯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巫

山——雪峰山(呈东北—西南走向)

2. 地形特点: 地形类型种类多样, 山区面积广大

3. 地形分布:

、中国的气候

1. 冬季气候的分布规律:自南向北降低0oC等温线大致沿秦岭- 淮河一线分布2. 重要温度带亚热带:1 月份>0oC暖温带:1 月份<0oC

3. 降水分布

① 降水的时间分布: 大部分集中于夏季。不利:春旱夏涝② 降水的空间分布:东部多,西部少

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4. 干湿地区

湿润区:降水量>800mm 半湿润

区: 降水量400mm-800mm 半干旱

区:400mm-200mm 干旱区:

<200mm 800mm年降水量线大致沿秦

岭- 淮河分布

5. 中国的气候特征

①气候类型复杂多样: 受纬度, 海陆

位置影响

②季风气候显著

、中国的河流

1. 主要河流:珠江,长江,黄河,淮河,黑龙江

2. 长江:

①源头: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脉,青海省境内)

②入海:东海

③上游→ 宜昌→ 中游→ 湖口→ 下游

④上游:水能巨大;中下游:航运发达。称为“黄金水道”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