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配置---接口数据配置(IP)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Huawei Confidential

内部公开

https://www.360docs.net/doc/9414610908.html,

无线案例与培训部

参考资料

l《RNC 产品描述》

l《RNC 初始配置指南》

l《RNC 初始配置指南(基于CME)》

缩略语

为什么需要IP 组网

l 无线移动网络的整网全IP 化

l 全球增长的无线需求要求无线接入网更宽带化l 移动运营商需要更低的CAPEX 和OPEX 成本

2002-2003

64-384 Kbps

3-20 Mbps

20-100 Mbps

Air Interface Technology

Service Bandwidth

V i d e o P h o n e & M o b i l e s t r e a

m i n

g M u l t i m e d i a M o b i l e b r o a d

b a n d I n t e r

n e t

3G(R99/R4)UL: 384 Kbps DL: 384 Kbps

3G+HSDPA(R5)UL:384 Kbps DL: 14.4 Mbps

3G+HSxPA(R6/R7)UL: 5.76 Mbps DL: 14.4 Mbps

DL: 25 Mbps?

H i g h e r

Q u a l i t y M o b i l e

E x

p e r i e n c e

Iub 接口数据配置l Iub接口IP传输协议栈

Iub 接口数据配置

l Iub

接口配置流程

增加RNC 对外接口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数据

增加RNC Iub 接口控制面数据

增加邻节点传输资源映射关系

增加RNC Iub 接口用户面数据

增加RNC Iub 接口操作维护通道

l IP 单协议栈Iub 接口数据配置的必

要步骤, 具体请参见右侧图示流程

l 该接口配置需要在全局和设备配

置数据配置完成后进行

Iub

接口数据配置

增加RNC 对外接口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数据

增加RNC Iub

接口控制面数据

增加邻节点传输资源映射关系

增加RNC Iub 接口用户面数据

增加RNC Iub 接口操作维护通道

RNC 基于IP 传输时对外的物理端口包括:?E1/T1端口(PEUa/UOI_IP/POUa)?FE/GE 端口(FG2a/GOUa)

Iub 接口数据配置

l Iub 接口组网

二层组网

三层组网

IP1、IP2代表端口IP

地址

?IP1、IP2代表IP 接口板上的设备IP 地址?IP3、IP4代表IP 接口板上的端口IP 地址?IP5、IP6代表RNC 侧网关IP 地址

?IP7代表NodeB 侧网关IP 地址?IP8代表NodeB 的IP 地址

增加RNC对外接口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数据

l使用FG2a/GOUa单板

[SET ETHPORT:

[ADD ETHIP:

l IP地址类型默认选择“PRIMARY”,一个以太

网端口只能配置一个主IP地址。

l当规划多VLAN网关时需要配置, IP地址类

型”

选择“SECOND”,一个以太网端口最多可以配

置15个从IP地址。

[ADD DEVIP:

l可选仅当采用三层组网时需要设置

l每个单板最多设置5个设备IP(也叫逻辑IP)

增加RNC对外接口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数据

128 PPP 链路64 MLPPP 组

增加RNC 对外接口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数据

l 使用PEUa 单板

]SET E1/T1: ]ADD PPPLNK ]ADD MPGRP ]ADD MPLNK

l 一个MLPPP 链路组最多可以配置8条MLPPP 链路。l PPP 链路与MLPPP 链路统一编号,编号不能重复。l

“承载时隙”中的0号时隙不能配置。同一个DS1(Digital Signaling level 1)的承载时隙必须连续。E1的16号时隙为选配时隙,即时隙TS15&TS16& TS17 是连续的,TS15&TS17也是连续的。同一路E1/T1的同一个时隙不能被不同的PPP/MLPPP 链路重复使用。

增加RNC对外接口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数据

l使用POUa单板

]SET E1/T1:

]SET OPT:

l J0发送类型”、“J0发送值”、“J0期望接收类型”、“J0

期望接收值”、“J1发送类型”、“J1发送值”、“J1期望

类型”和“J1期望接收值”必须与对端协商一致

]SET COPTLNK:

l J2发送值”和“J2期望接收值”必须与对端协商一致

]ADD PPPLNK

]ADD MPGRP

]ADD MPLNK

l同PEUa单板

增加RNC对外接口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数据

l使用UOI_IP单板

]SET OPT:

l J0发送类型”、“J0发送值”、“J0期望接收类型”、“J0

期望接收值”、“J1发送类型”、“J1发送值”、“J1期望

类型”和“J1期望接收值”必须与对端协商一致

]ADD PPPLNK

Iub

接口数据配置

增加RNC

对外接口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数据

增加RNC Iub 接口控制面数据

增加邻节点传输资源映射关系

增加RNC Iub 接口用户面数据

增加RNC Iub 接口操作维护通道

Iub 接口数据配置l Iub接口链路归属关系

增加RNC Iub接口控制面数据l ADD SCTPLNK参数解释

实验1TCPIP属性设置(参考答案)

实验一TCP/IP属性设置与测试 【一】实验目的 1. 通过实验学习局域网接入Internet时的TCP/IP属性的设置; 2. 掌握ping、ipconfig等命令的使用; 3. 熟悉使用相关命令测试和验证TCP/IP配置的正确性及网络的连通性。 【二】实验要求 1. 设备要求:计算机2台以上(装有Windows 2000/XP/2003操作系统、装有网卡已联网); 2. 分组要求:2人一组,合作完成。 【三】实验预备知识 1. IP地址、子网掩码、默认网关、DNS服务器 (1)IP地址 IP地址(IP Address)就是给每个连接在Internet上的主机分配的一个32bit二进制地址,为了方便人们的使用,IP地址经常被写成十进制的形式,中间使用符号“.”分开不同的字节,IP地址它就像一个人可以合法的在社会上办理银行卡、移动电话等社会活动所需要一个身份证号标识一样。 所有的IP地址都由国际组织NIC(Network Information Center)负责统一分配,目前全世界共有三个这样的网络信息中心:InterNIC(负责美国及其他地区)、ENIC(负责欧洲地区)、APNIC(负责亚太地区),我国申请IP地址要通过APNIC,APNIC的总部设在澳大利亚布里斯班。申请时要考虑申请哪一类的IP地址,然后向国内的代理机构提出。 (2)子网掩码 子网掩码(subnet mask)又叫网络掩码、地址掩码、子网络遮罩,它是一种用来指明一个的哪些位标识的是主机所在的子网以及哪些位标识的是主机的位掩码。子网掩码不能单独存在,它必须结合IP地址一起使用。子网掩码只有一个作用,就是将某个IP地址划分成网络地址和主机地址两部分。 (3)默认网关 默认网关(Default Gateway)是一个可直接到达的IP 路由器的IP 地址,配置默认网关可以在IP 路由表中创建一个默认路径,一台主机可以有多个网关。默认网关的意思是一台主机如果找不到可用的网关,就把数据包发给默认指定的网关,由这个网关来处理数据包,它就好像一所学校有一个大门,我们进出学校必须经过这个大门,这个大门就是我们出入的默认关口。现在主机使用的网关,一般指的是默认网关。一台主机的默认网关是不可以随随便便指定的,必须正确地指定,否则一台主机就会将数据包发给不是网关的主机,从而无法与其他网络的主机通信。 (4)DNS服务器 DNS服务器(Domain Name System或者Domain Name Service) 是域名系统或者域名服务,域名系统为Internet上的主机分配域名地址和IP地址。用户使用域名地址,该系统就会自动把域名地址转为IP地址。域名服务是运行域名系统的Internet工具。执行域名服务的服务器称之为DNS服务器,通过DNS服务器来应答域名服务的查询。TCP/IP属性设置中填入的是DNS服务器的IP地址。 2. Ping命令 Ping命令是最常用的一种网络命令,用于确定本地主机是否能与另一台主机交换(发送与接收)数据报。根据返回的信息,可以推断TCP/IP参数是否设置正确以及运行是否正常。按照缺省设置,Windows上运行的Ping命令发送4个ICMP(互联网控制报文协议)回送请求,每个32字节数据,

软件配置管理流程

配置管理流程规定 (Ver1.0) 拟制: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 签发:___________________

目录 1.配置管理流程 (3) 1.1概述 (3) 1.2总体流程图 (3) 1.3软件需求分析阶段 (4) 1.4软件设计阶段 (4) 1.5制定配置管理计划 (4) 1.6配置库管理 (4) 1.6.1相关人员分配权限 (4) 1.6.2配置项 (5) 1.7版本控制 (6) 1.8变更控制 (6) 1.9配置审计 (8) 1.9.1配置审核的类别 (8) 1.9.2配置审核执行的时机 (8) 1.9.3不符合项的处理 (8) 2.0.0配置状态报告 (8) 2.0.1配置状态报告的目的 (8) 2.0.2配置状态报告记录的内容 (8) 2.0.3配置状态报告的生成 (9) 2.1.0发行管理 (9) 2.1.1交付管理 (9) 2.软件基线化规范 (10) 2.1正常开发期 (10) 2.2版本发布期 (11) 2.3项目发布期 (13) 3.Jira配置管理 (14)

1.配置管理流程 1.1概述 规范配置管理活动,确保配置项正确地唯一标识并易于存取,保证基准配置项的更改受控,明确基线状态,在贯穿整个软件生命周期中建立和维护项目产品的完整性和可追溯性。 1.2总体流程图

1.3软件需求分析阶段 参加需求分析会议,配置管理负责人记录,有关文档提交归档。如《需求分析》。 1.4软件设计阶段 参加设计阶段,为了详细制定配置管理计划。针对需求分析报告进行系统设计,配置时应说明系统设计的版本与需求分析报告版本的对应关系。设计书评审通过后,建立设计基线。 1.5制定配置管理计划 配置管理员制定配置管理计划,主要内容包括配置管理软硬件资源、配置项计划、备份计划等,审批该计划。 1.6配置库管理 配置管理员为项目创建配置库,并给每个项目成员分配权限。各项目成员根据自己的权限操作配置库。 1.6.1相关人员分配权限 项目经理: 1)与(有关负责人员)协商确定项目起始基线 2)接受配置管理计划,并按相关规定贯彻执行; 3)接受配置控制委员会的报告。 4)提出配置管理计划的修改要求; 5)提出管理管理的建议和要求。 配置管理员 1)编制配置管理计划; 2)执行配置项管理; 3)执行版本控制和变更控制方案; 4)编制配置状态报告; 5)配置库的建立和权限分配; 6)配置管理工具的日常管理与维护; 7)配置库的日常操作和维护 开发人员

实验二--配置TCPIP协议

实验二配置TCP/IP协议 专业班级学号姓名 实验学时2实验类型验证性实验地点数计学院实验中心实验时间指导老师 实验成绩 年月日 一、实验目的 了解TCP/IP协议的工作原理; 掌握TCP/IP协议的安装及配置方法; 掌握常用的TCP/IP网络故障诊断和排除方法; 二、实验环境 多台装有Windows 2008 Server的计算机。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 1、安装TCP/IP协议 控制面板—>网络连接—>本地连接—>右键调出属性面板—>添加—>协议—>选择 TCP/IP协议—>开始安装 2、设置TCP/IP协议 右击网上邻居—>属性—>右击本地连接—>属性—>选择TCP/IP协议—>属性 设置IP地址:机器号+10 设置子网掩码:设置默认网关:设置DNS服务器:、常用网络测试命令的使用 (1)Ping Ping是测试网络联接状况以及信息包发送和接收状况非常有用的工具,是网络测试最 常用的命令。Ping向目标主机(地址)发送一个回送请求数据包,要求目标主机收到请求后给 予答复,从而判断网络的响应时间和本机是否与目标主机(地址)联通。 如果执行Ping不成功,则可以预测故障出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网线故障,网络适配器 配置不正确,IP地址不正确。如果执行Ping成功而网络仍无法使用,那么问题很可能出在 网络系统的软件配置方面,Ping成功只能保证本机与目标主机间存在一条连通的物理路径。 命令格式: 参数含义: -t不停地向目标主机发送数据;直到用户按ctrl+c结束

-a 以IP地址格式来显示目标主机的网络地址; -n count 指定要Ping多少次,具体次数由count来指定; -l size 指定发送到目标主机的数据包的大小。 ①测试本机TCP/IP协议安装配置是否成功 PING127.0.0.1 这个Ping命令被送到本地计算机的IP软件,如果此测试不能通过,就表示TCP/IP的安装或配置存在问题。 ②PING 本机IP 这个命令被送到我们计算机所配置的IP地址,我们的计算机始终都应该对该Ping命令作出应答,如果没有,则表示本地配置或安装存在问题。出现此问题时,局域网用户请断开网络电缆,然后重新发送该命令。如果网线断开后本命令正确,则表示另一台计算机可能配置了相同的IP地址。 ③ PING 局域网内其他IP 这个命令应该离开我们的计算机,经过网卡及网络电缆到达其他计算机,再返回。收到回送应答表明本地网络中的网卡和载体运行正确。但如果收到0个回送应答,那么表示子网掩码(进行子网分割时,将IP地址的网络部分与主机部分分开的代码)不正确或网卡配置错误或电缆系统有问题。 ④PING 网关IP 这个命令如果应答正确,表示局域网中的网关路由器正在运行并能够作出应答。 ⑤PING LOCALHOST LOCALHOST是一个操作系统的网络保留名,它是的别名,每台计算机都应该能够将该名字转换成该地址。如果没有做到这一点,则表示主机文件(/Windows/host)中存在问题。 (2)ipconfig 使用ipconfig /all 查看配置。 发现和解决TCP/IP 网络问题时,先检查出现问题的计算机上的TCP/IP 配置。可以使用ipconfig 命令获得主机配置信息,包括IP 地址、子网掩码和默认网关。 注意:对于Windows 95 和Windows 98 的客户机,请使用winipcfg 命令而不是ipconfig 命令。使用带/all 选项的ipconfig 命令时,将给出所有接口的详细配置报告,包括任何已配置的串行端口。使用ipconfig /all,可以将命令输出重定向到某个文件,并将输出粘贴到其他文档中。也可以用该输出确认网络上每台计算机的TCP/IP 配置,或者进一步

ISO20000-20配置管理程序

密级:敏感 文档编号:HTPC-ITSM-B-20配置管理程序 版本号:V1.0 配置管理程序 ************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对本文件资料享受著作权及其它专属权利,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将该等文件资料(其全部或任何部分)披露予任何第三方,或进行修改后使用。

修订履历

目录 1 目的 (4) 2 范围 (4) 3 职责 (4) 3.1 配置管理负责人 (4) 3.2 配置管理员 (5) 3.3 一线支持人员 (5) 4 相关文件 (5) 5 程序 (5) 5.1 配置计划 (5) 5.2 配置定义和标识 (5) 5.3 建立配置管理数据库 (5) 5.4 CMDB的控制和维护 (6) 5.5 配置审计和验证 (6) 5.6 生成配置报告 (6) 6 记录 (6)

1 目的 配置管理流程的总体目的是提供一个统一的、一致的流程来管理售后服务环境中的所有组成部分,以确保: 1)所有配置项(CI)被识别和记录下来; 2)配置项当前和历史状态得到汇报; 3)配置项记录的完整性得到维护和确认; 4)客户服务环境的稳定性; 5)实现资产管理的目的。 2 范围 配置管理的范围是公司开发的管理信息系统的运行和服务环境下所包含的配置项(CI),包括系统运行环境的部署环境设备、系统软件等,及服务环境中涉及的客户信息配置。具体活动包括识别、控制、汇报和审核等行为。 包括: 1)客户信息:企业客户信息; 2)软件信息:客户运行环境中传输线路综合管理系统、车辆管理系统及其运行环 境,安装软件的拷贝信息; 3)服务器端配置:主机设备、终端设备; 4)备件信息:手持终端设备、车载设备等; 5)服务文档:服务项目文档、服务记录、用户手册等; 6)供应商:供应商信息。 不包括: 1)处于开发或测试环境的业务系统。 3 职责 3.1 配置管理负责人 1)定义并维护配置管理流程文件及所需要的记录模板; 2)管理配置管理流程的实施; 3)确保配置管理流程目标的实现;

项目8 tcp、ip网络接口的配置

实训项目8 tcp、ip网络接口的配置 一、实训目的 掌握Linux下TCP/IP网络的配置方法 学会使用网络命令检测网络配置 学会启用和禁用系统服务 二、项目背景 某企业新增了Linux服务器,在但还没有配置TCP/IP网络参数,请设置好各项TCP/IP参数,并连通网络。 三、实训内容 练习Linux系统下TCP/IP网络设置、网络检测方法。 四、实训步骤 子项目1 设置IP地址以及子网掩码 查看网络接口eth0的配置信息 为此网络接口设置IP地址,广播地址,子网掩码,并启动此网络接口。利用ifconfig命令查看系统中已经启动的网络接口。仔细观察看到的现象。记录启动的网络接口. 子项目2,设置网关和主机名 显示系统的路由设置 设置默认路由。并再次显示系统的路由设置。确定设置成功 显示当前的主机名设置:并以自己姓名的缩写重新设置主机名。再次显示当前的主机名设置。确认修改成功 修改文件。让主机名永久生效 子项目3 网络设置监测 Ping网关的IP地址。监测网络是否连通 用netstat命令显示系统核心路由表 用netstat 命令查看系统开启的TCP端口 子项目4 设置域名解析 编辑/etc/hosts文件,加入要进行静态域名解析的主机的IP地址和域名 Host文件优先于dns服务器。可以查看、etc/host.conf文件 用ping命令检测上面设置好的网关的域名。测试静态域名解析是否成功

编辑/etc/resolv.conf文件,加入域名服务器的IP地址,设置动态域名解析 编辑/etc/resolv.conf文件,设置域名解析顺序为:host,bind。 用nslookup命令查询一个网络地址对应的IP地址。测试域名解析的设置。 子项目5 启动和停止守护进程 用sevice 命令查看守护进程sshd的状态 如果显示sshd处于停用状态,可以试着用ssh命令来连接本地系统,看看是否真的无法登录 然后用service命令启动sshd ,再用ssh命令连接本地系统。看看sshd服务是否真的已经启动 用ntsysv 命令设置sshd在系统启动时自动启动 用service命令停止sshd守护进程 五.实训思考题 1.当无法连接远程主机的时候,例如,用telnet命令无法连接到远程主机https://www.360docs.net/doc/9414610908.html,.此时应该按什么顺序。用什么方法。分别检测系统中的那些位置? 2.静态域名解析和动态域名解析有什么区别?分别在哪些文件里面进行设置?系统如何决定用哪种方式对一个域名进行解析? 3.利用ifconfig和route命令配置ip地址,子网掩码和默认网关等信息和利用netcofig以及编辑/etc/syscofig/network-scripts/if-eth0文件配置的ip地址,子网掩码和默认网关等信息有什么不同? 六、实训报告要求 实训目的 实训内容 实训步骤 实训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回答实训思考题 实训心得体会 建议与意见 .

《网络设备配置管理》期末复习知识点

《网络设备配置管理》期末复习 网络技术基础: 一、选择题 1.在计算机网络中,通常把提供并管理共享资源的计算机称为()。 A)服务器B)工作站C)网关D)网桥 2.当个人计算机以拨号方式接入Internet时,必须使用的设备是()。 A)网卡B)调制解调器C)电话机D)浏览器软件3.OSI(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的最低层是()。 A)传输层B)网络层C)物理层D)应用层 4.计算机网络的目标是实现()。 A)数据处理B)信息传输与数据处理 C)文献查询D)资源共享与数据传输 5.下列四项内容中,不属于Internet基本功能的是()。 A) 电子邮件B)文件传输C)远程登录D)实时监测控制 6.路由选择是OSI模型中()层的主要功能。 A)物理B)数据链路C)网络D)传输 7.网络中各个节点相互连接的形式,叫做网络的()。 A)拓扑结构B)协议C)分层结构D)分组结构 8.互联网的主要连接硬件设备有中继器、网桥和()。 A)集线器B)网卡C)网络适配器D)路由器 9.衡量网络上数据传输速率的单位是bps,其含义是()。 A)信号每秒传输多少公里B)信号每秒传输多少公理 C)每秒传送多少个二进制位D)每秒传送多少个数据 10.局域网的简称是()。 A)LAN B)WAN C)MAN D)CN 11. 数据交换技术可分为(). A. 空分交换、时分交换、分组交换 B. 电路交换、空分交换、时分交换 C. 线路交换、空分交换、分组交换 D. 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分组交换 12. 一个网络协议主要由以下三个要素组成: I.响应II. 语法III.同步IV.语义 它们分别是:(). A.I,III和IV B.II,III和,II和,II和IV 13.应用层DNS协议主要用于实现哪种网络服务功能?(). A. IP地址到网络硬件地址的映射 B.网络硬件地址到IP地址的映射 C. Internet域名到IP地址的映射 D.用户名到进程地址的映射 14.Ethernet表示以太网,它对应的局域网标准是(). A.IEEE 802.3 B. IEEE 802.11 C.IEEE 802.5 D. IEEE 802.2 1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网络体系结构中所描述的内容是(). A:网络的层次B:每一层使用的协议 C:协议的内部实现细节D:每一层必须完成的功能 16.IP地址是由哪两部分组成(). A. 地址、域名 B. 网络号、主机号 C. 源地址 D. 域名、端口号

TCP端口设置

TCP端口(静态端口) TCP 0= Reserved TCP 1=TCP Port Service Multiplexer TCP 2=Death TCP 5=Remote Job Entry,yoyo TCP 7=Echo TCP 11=Skun TCP 12=Bomber TCP 16=Skun TCP 17=Skun TCP 18=消息传输协议,skun TCP 19=Skun TCP 20=FTP Data,Amanda TCP 21=文件传输,Back Construction,Blade Runner,Doly Trojan,Fore,FTP trojan,Invisible FTP,Larva, WebEx,WinCrash TCP 22=远程登录协议 TCP 23=远程登录(Telnet),Tiny Telnet Server (= TTS) TCP 25=电子邮件(SMTP),Ajan,Antigen,Email Password Sender,Happy 99,Kuang2,ProMail trojan,Shtrilitz,Stealth,Tapiras,Terminator,WinPC,WinSpy,Haebu Coceda TCP 27=Assasin TCP 28=Amanda TCP 29=MSG ICP TCP 30=Agent 40421 TCP 31=Agent 31,Hackers Paradise,Masters Paradise,Agent 40421 TCP 37=Time,ADM worm TCP 39=SubSARI TCP 41=DeepThroat,Foreplay TCP 42=Host Name Server TCP 43=WHOIS TCP 44=Arctic TCP 48=DRAT TCP 49=主机登录协议 TCP 50=DRAT TCP 51=IMP Logical Address Maintenance,Fuck Lamers Backdoor TCP 52=MuSka52,Skun

软件配置管理解决方案

软件配置管理解决方案 目的: ● 通过使用配置管理软件,遵守版本控制、变更控制等规程,保证所有配置项的完整性和可跟踪性。 范围: ● 适用于公司的软件开发项目,它规定了软件配置管理活动的具体规程及其工作产品。 角色与职责: ● 配置管理员:编制项目配置管理计划;创建并维护配置库。 ● 配置变更控制委员会(SCCB):审批配置变更申请。 ● 软件开发组成员:在权限内使用配置管理工具操作配置库。 ● 项目SQA人员:审计配置管理活动的规范性。 进入准则: ● 项目计划已制定。 ● 项目软件过程已定义

● 配置管理员和SCCB人员已确定。 输入: ● 项目计划 ● 项目软件过程 结束准则: ● 对项目配置库的操作和管理持续到项目结束。 ● 只要存在用户使用配置管理就要进行。 输出: ● 配置管理计划 ● 产品配置库 ● 软件基线审计报告 主要活动: 1 在项目早期(在项目计划初稿后,并与项目计划一起评审)编制项目配置管理计划。 ● 确定项目配置管理员。 ● 项目经理和项目配置管理员共同指定项目组的SCCB。 ● 项目经理与项目配置管理员按确定的软件生命周期,识别出项目要进行控制的软件配置项和纳入配 置管理的日期。 ● 项目经理与项目配置管理员依据项目定义软件过程,共同确定项目的基线,并标识每个基线的配置项。 ● 项目经理确认由项目配置管理员制定的在软件生命周期各个阶段配置项的使用权限清单。 ● 项目配置管理员按照《配置管理计划模板》制定项目的SCM计划。 ● 项目配置管理员根据项目所使用的开发工具确定项目使用的配置管理工具。 ● 项目配置管理员根据项目计划的变动,适时调整项目的SCM计划。具体规程见《项目跟踪与监控过程》计划变更相关步骤。 ● 由项目主管主持,项目经理、公司配置管理主管、项目配置管理员、软件工程组、软件相关组参加对配置管理计划书的评 审。具体规程参见《同行评审过程》。 2 按照配置管理计划,进行项目的配置库管理。 ● 项目配置管理员规划、建立项目的目录结构。该结构支持对配置项的存储和检索功能。 ● 项目配置管理员根据项目的规模,规划和配置管理工具相关的配置库结构。 ● 项目配置管理员依据经项目经理确认的权限清单对目录结构进行权限分配,以达到在相关组之间或 配置库内部之间进行共

配置tcpip参数的操作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配置TCP/IP参数的操作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指定网关和域名服务器地址。 A、指定计算机的IP地址和子网掩码 B、指定计算机的主机名 C、指定代理服务器 D、指定服务器的IP地址 正确答案 A 答案分析 [分析]使用静态IP地址时,请指定IP地址、子网掩码、网关和域名服务器地址。 TCP/I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protocol)是一种能够实现不同网络间信息传输的协议簇。TCP/IP协议不仅指TCP和IP,还指由FTP、SMTP、TCP、UDP、IP等协议组成的协议簇。由于TCP和IP是TCP/IP中最具代表性的两种协议,因此被称为TCP/IP 协议。

TCP/IP传输协议,即传输控制/网络协议,又称网络通信协议。它是网络应用中最基本的通信协议。TCP/IP传输协议规定了Internet各部分之间通信的标准和方法。另外,TCP/IP传输协议是为了保证网络数据和信息的及时、完整的传输。严格来说,TCP/IP是一个四层体系结构,包括应用层、传输层、网络层和数据链路层。[2] TCP/IP是Internet上最基本的协议。应用层的主要协议有Telnet、FTP、SMTP等,用于根据不同的传输层从传输层接收数据或向传输层传输数据。传输层的主要协议是UDP和TCP,它们是用户平台和计算机信息网络的内部数据,可以实现数据传输和数据共享。IP和IGMP主要负责网络中数据包的传输,网络层的主要协议是ICMP。网络接入层又称网络接口层或数据链路层,主要包括ARP和RARP协议。其主要功能是提供链路管理错误检测,有效处理与不同信息相关的详细信息通信媒介。

软件配置管理规定

软件配置管理规定 为进一步加强软件配置管理工作,明确软件配置原则,规范软件配置流程,制定本规定。 一、配置原则 1.软件配置遵循安全性、适用性、经济性和正版化的原则,不得配置非正版软件。 2.单位使用的商业软件、OEM软件、免费软件均需纳入配置管理,不得配置与工作无关的各类软件。 3.优先采用场地授权(许可)方式配置软件。 二、配置流程 1.软件使用部门根据本部门各岗位工作需要,编制岗位软件需求清单,填写《软件使用需求申请表》(附件1)。 2.信息化部门统计、汇总软件使用部门报送的《软件使用需求申请表》,对软件使用部门需要的相关软件进行统一测试和试用,综合考虑软件的价格、兼容性、安全性和售后服务等因素,确定软件选型,明确软件名称和版本。涉及使用免费软件的,更新《可使用免费软件清单》(附件2)。 3.信息化部门依据单位软件使用管理台账,梳理单位软件需求与现有软件许可的差异。单位软件许可不足的,编制《软件采购计划表》(附件3)。 4.财务部门要将软件采购纳入单位年度预算。财务、资产管理部门指导信息化部门完成软件采购。软件采购合同要明确软件名称、版本、授权方式、许可数量、使用年限、兼容性和售后服务等要求。 5.财务、资产管理部门指导信息化部门做好软件采购相关资料管理工作,重点是软件采购合同、软件授权证书、软件安装序列号等资料的管理工作。 6.信息化部门负责软件使用管理日常工作。 7.单位采购的软件,因以下情况申请报废的,需经过信息化部门鉴定,严格履行资产处置报批手续: (1)已经达到规定的最低使用年限,且无法继续使用的。 (2)未达到规定的最低使用年限,因技术进步等原因无法继续使用的。 (3)未达到规定的最低使用年限,因计算机硬件报废,且无法迁移到其他计算机上继续使用的。

配置tcpip参数的操作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配置tcpip参数的操作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操作系统上端口号1024以下是系统保留的,从1024-65535是用户使用的。由于每个TCP连接都要占一个端口号,所以我们最多可以有60000多个并发连接。我想有这种错误思路朋友不在少数吧?(其中我过去就一直这么认为) 我们来分析一下吧 如何标识一个TCP连接:系统用一个4四元组来唯一标识一个TCP 连接:{local ip, local port,remoteip,remoteport}。好吧,我们拿出《UNIX网络编程:卷一》第四章中对accept的讲解来看看概念性的东西,第二个参数cliaddr代表了客户端的ip地址和端口号。而我们作为服务端实际只使用了bind时这一个端口,说明端口号65535并不是并发量的限制。 server最大tcp连接数:server通常固定在某个本地端口上监听,等待client的连接请求。不考虑地址重用(unix的SO_REUSEADDR 选项)的情况下,即使server端有多个ip,本地监听端口也是独占的,因此server端tcp连接4元组中只有remoteip(也就是client ip)和remoteport(客户端port)是可变的,因此最大tcp连接为客户端ip数×客户端port数,对IPV4,不考虑ip地址分类等因素,最大tcp连接数约为2的32次方(ip数)×2的16次方(port数),

也就是server端单机最大tcp连接数约为2的48次方。 要写网络程序就必须用Socket,这是程序员都知道的。而且,面试的时候,我们也会问对方会不会Socket编程?一般来说,很多人都会说,Socket编程基本就是listen,accept以及send,write等几个基本的操作。是的,就跟常见的文件操作一样,只要写过就一定知道。 对于网络编程,我们也言必称TCP/IP,似乎其它网络协议已经不存在了。对于TCP/IP,我们还知道TCP和UDP,前者可以保证数据的正确和可靠性,后者则允许数据丢失。最后,我们还知道,在建立连接前,必须知道对方的IP地址和端口号。除此,普通的程序员就不会知道太多了,很多时候这些知识已经够用了。最多,写服务程序的时候,会使用多线程来处理并发访问。 我们还知道如下几个事实: 1。一个指定的端口号不能被多个程序共用。比如,如果IIS占用了80端口,那么Apache就不能也用80端口了。

产品维护阶段配置管理规程

Product Maintenance Phase 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Regulations 产品维护阶段配置管理规程 (PMM-CM01R01-V1.0/ IPD-PMM / for internal use only仅供内部使用) Prepared by 拟制xxx Date 日期 Reviewed by 审核xxx Date 日期 Approved by 批准xxx Date 日期 XX Co., Ltd. XX有限公司

Revision record 修订记录

Catalog 目录 1Objectives 目的 (5) 1.1确保维护团队的配置管理活动已计划; (5) 1.2确保维护团队所有的配置项都已经唯一标识并且可访问; (5) 1.3确保对维护团队所有配置项的更改都可控和跟踪; (5) 1.4确保所有维护团队配置项的一致性和完整性; (5) 1.5确保维护团队所有已基线化配置项的状态通知到相关人员。 (5) 2Scope 范围 (5) 3Responsibilities 职责 (5) 3.1维护经理职责: (5) 3.2维护团队CMO职责: (5) 3.3维护团队CCB职责 (6) 3.4QA职责: (6) 3.5PDE职责: (6) 4Inputs 输入 (6) 4.1交接清单 (6) 4.2版本树 (6) 4.3版本开发计划 (6) 4.4参考类文档写作需求 (6) 4.5资料开发计划 (6) 5Outputs 输出 (6) 5.1维护团队配置管理计划 (6) 5.2审计报告 (6) 5.3配置项状态跟踪表单 (6) 5.4版本配套表 (7) 5.5版本描述文档 (7) 5.6升级指导书 (7) 5.7产品配置库归档表 (7) 5.8维护项目失效部件清单 (7) 6Control mechanism 控制机制 (7) 6.1维护经理保证维护团队配置管理活动遵守本规程。 (7) 6.2产品质量体系EPG组负责批准所有针对该规程的修改。 (7) 6.3通过内部质量审计来检验流程的符合度。 (7) 7Procedure 规程 (7) 7.1维护团队配置管理活动的对象 (7) 7.2维护团队配置管理活动的启动 (7) 7.3维护团队配置管理活动 (8) 7.4Configuration Identification 配置标识 (9) 7.5The reporting and tracing of CI status 配置项状态的记录和跟踪 (11) 7.6Establishing the Baseline 建立基线 (12) 7.7Management of Configuration Library 配置库管理 (12) 7.8Change Control 变更控制 (12) 7.9Configuration Status Accounting配置状态发布 (13) 7.10Software Release Management软件版本管理 (13) 7.11Configuration Audit 配置审计 (13) 7.12The Product 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closure 配置管理活动的结束 (14)

配置TCPIP协议(精华版)

实验一配置TCP/IP协议 一、 1、了解TCP/IP协议的工作原理。 2、掌握TCP/IP协议的安装及配置方法。 3、掌握常用的TCP/IP网络故障诊断和排除方法。 二、实验步骤:(实验环境:win7) 1.安装TCP/IP协议,如图1.1。 ······ 图1-1 安装TCP/IP协议2.设置TCP/IP协议,如图1.2。

图1.2 设置TCP/IP协议 3.常用网络测试命令的使用。 ①测试本机TCP/IP协议安装配置是否成功:ping 127.0.0.1(本地回环地址),如图1.3.1 这个Ping命令被送到本地计算机的IP软件,如果此测试不能通过,就表示TCP/IP的安装或配置存在问题。 图1.3.1 测试本机TCP/IP协议安装配置是否成功 ②ping本机IP,如图1.3.2。 这个命令被送到我们计算机所配置的IP地址,我们的计算机始终都应该对该Ping命令作出应答,如果没有,则表示本地配置或安装存在问题。出现此问题时,局域网用户请断开网络电缆,然后重新发

送该命令。如果网线断开后本命令正确,则表示另一台计算机可能配置了相同的IP地址。 图1.3.2 ping本机IP 同理,也可以ping局域网内的其他计算机以及网关。 ③发现和解决TCP/IP 网络问题时,先检查出现问题的计算机上的TCP/IP 配置。可以使用ipconfig 命令获得主机配置信息,包括IP 地址、子网掩码和默认网关,如图1.3.3。 图1.3.3 主机配置信息 ④Netstat命令可以帮助网络管理员了解网络的整体使用情况。它可以显示当前正在活动的网络连接的详细信息,例如显示网络连接、路由表和网络接口信息,可以统计目前总共有哪些网络连接正在运行。利用命令参数,命令可以显示所有协议的使用状态,这些协议包括TCP协议、UDP协议以及IP协议等,另外还可以选择特定的协议并查看其具体信息,还能显示所有主机的端口号以及当前主机的详细路由信息,如图1.3.4。 命令格式: netstat [-r] [-s] [-n] [-a] 参数含义: -r 显示本机路由表的内容; -s 显示每个协议的使用状态(包括TCP协议、UDP协议、IP协议);

信息系统变更、发布、配置管理制度

XX县人民医院 《信息系统变更、发布、配置管理制度》编号: 第1页,共4页密级普通 发布日期:2013年月日版本号:2012年A版 修订日期: 制订科室:医务科护理部院办室信息科 拟稿:审核:批准: 信息系统变更、发布、配置管理制度 为规范信息系统变更、发布、配置与维护管理,提高软件管理水平,优化软件变更与维护管理流程,特制定本制度。 一、信息系统变更、发布、配置工作可分为下面三类类型:功能完善维护、系统缺陷修改、统计报表生成。功能完善维护指根据业务部门的需求,对信息系统进行的功能完善性或适应性维护;系统缺陷修改指对一些系统功能或使用上的问题所进行的修复,这些问题是由于系统设计和实现上的缺陷而引发的;统计报表生成指为了满足业务部门统计报表数据生成的需要,而进行的不包含在应用系统功能之内的数据处理工作。 二、信息系统变更、发布、配置工作以任务形式由需求方(一般为业务科室)和维护方(信息科和软件厂商)协作完成。信息系统变更、发布、配置过程类似软件开发、发布、配置,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任务提交和接受、任务实现、任务验收和程序下发上线。

三、需求部门提出系统需求,并将需求整理成《信息系统变更申 请表》(附件一),由科室负责人审批后提交给信息科。 四、信息科负责接受需求并上报给信息主管院长。主管院长分析 需求,并提出系统变更建议。信息科根据变更建议审批《信息变更申 请表》。 五、信息科根据部门提供的需求与软件开发商联系协同实现信息 系统变更需求,产生供发布的程序。 六、信息科组织相关业务部门的信息系统最终用户对系统程序变 更进行测试。 七、信息系统变更程序测试完成后,由信息科配置完善信息系统,正式发布并通知需求部门。 八、信息科出具信息系统变更验收报告(附件二),需求部门签 字验收。

软件质量管理方法

软件质量管理方法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XXXX项目质量保证计划 ***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版本历史 目录 1.介绍 1.1目的 本质量保证计划制定(某项目)项目质量保证工作相关的一些措施和规定,作为质量保证工作的整体指导方向,是质量保证人员展开质量活动的依据,也是检查项目质量的基础。 本质量保证计划的目的是保证所发布的(某产品)能够满足《需求规格说明书》中规定的各项需求。

1.2术语 1.3参考资料 《**-项目计划》2.管理 2.1职责

3任务 3.1过程与产品质量检查计划 提示:质量保证员根据本项目的特征,确定需要检查的主要过程域和主要工作成果,并估计检查时间和人员。 注意:对某些过程域的检查应当是周期性的而不是一次性的,例如配置管理、需求管理等。 3.2参与技术评审的计划 提示:

(1)技术评审计划一般由研发经理或者项目的技术负责人制定。 (2)质量保证员应当参与并监督重要工作成果如需求、设计、代码的技术评审。 质量保证员根据技术评审计划,制定“参与技术评审”的计划。 (3)工作成果的技术评审有两种形式:正式技术评审(FTR)和非正式技术评审 (ITR)。FTR需要举行评审会议,参加评审会议的人数相对比较多。ITR形式比 较灵活,一般在同伴之间开展或以邮件等的方式进行评审。 3.3审计流程 提示:此处定义针对软件工作产品的审计过程。 下面是审计过程示例: 1.确定当前要审计的软件工作产品。 2.确定与当前审计有关的标准。 3.使用《QA产品审计报告》中的检查表实施工作产品审计。 4.使用《QA过程审计报告》中的检查表实施工作过程审计。 5.制定和发布《软件质量保证报告》 6.对不能在项目组内部解决的不符合问题报告给高层经理。 7.对不符合问题进行记录、跟踪直至解决。 4.输出产物

TCPIP网络常用服务

TCP/IP网络中的常用服务 内容摘要 在前一章中,我们已经提到了有关IP地址分配、名称解析的一些问题,由于关系到TCP/IP网络中的计算机能否正常的通信,所以如何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是值得每一个管理员重视的。在TCP/IP网络中,提供了DHCP、DNS、NetBIOS Name Server等标准网络服务用来完成这些任务。学习完这一章,你将对这三个服务有如下了解: DHCP、DNS、WINS的基本功能 DHCP、DNS、WINS的基本配置 考点提示 在70-210的考试中,只会涉及到有关这三个服务的基本内容,所以大家在准备时,只要了解它们的基本功能和工作方式即可。 DHCP、DNS、WINS的功能 DHCP客户端的设置 WINS客户端的设置 DNS客户端的设置 5.1 DHCP(动态主机配置协议) 5.1.1 DHCP的基本概念 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是一种用于简化主机IP配置管理的TCP/IP 标准。DHCP 标准为DHCP 服务器的使用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即动态管理TCP/IP参数的分配。我们先来看一下“手工配置”和“自动配置”的特点: 手工配置TCP/IP 在你的网络中用人工的方式配置TCP/IP 时,你必须在每一个客户计算机上输入一个IP地址。这就意味着用户可能输入错误的或者非法的IP地址,而没有使用来自网络管理员的合法的IP地址。用了错误的IP地址可能导致网络问题,而对于这类问题,追踪根源非常困难。 自动配置TCP/IP 利用DHCP自动配置TCP/IP,意味着用户不再需要从管理员那里获得IP地址。而是由DHCP服务器为DHCP客户机自动提供所有必要的配置。DHCP还可以自动更新客户机配置信息,以反映网络结构的变化。 由此可见,使用DHCP服务至少可以给我们带来如下好处: ? 安全可靠的配置

实验二 Windows网络配置和TCP

实验一Windows网络配置和TCP/IP协议配置及诊断 1 实验目的 学习在Windows系统中进行网络配置、用ping ipconfig/winipcfg命令工具来进行网络测试、使用tracert 路由跟踪命令、使用netstat、arp、nslookup命令查看网络状态。 本实验在于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计算机网络设置的基本操作,掌握计算机网络配置的基本监测技术。 2 实验内容 一、Windows的网络配置 1、进入网络配置 单击“开始”按钮,打开“开始”菜单,依次选择“设置”和“控制面板”,打开“控制面板”对话框。双击“网络”图标就直接进入“网络”对话框。在对话框中,一般包括“配置”、“标识”和“访问控制”在内的三个标签选项,当用户计算机尚未配置任何网络组件时,则仅显示“配置”一个标签选项。其中,“配置”标签用于添加和删除各种网络组件及配置已有网络组件的各种属性;“标识”标签选项用于赋予或修改用户计算机的名称包括计算机名、工作组和计算机说明等描述特性;“访问控制”标签选项用于设定共享资源的访问权限。网络的配置工作就是在“配置”标签里完成的。配置标签里列出了已安装了的网络组件清单。这些组件可分成以下四类:客户端、适配卡、通信协议和服务。其中,“客户端”是网络客户机软件,它使用户的计算机可以访问网络中其他服务器提供的共享资源;“适配卡”即网络接口卡;“协议”指网络通信协议;“服务”组件使用户的计算机可以扮演服务器的角色,可以向网络中的其他计算机提供共享资源。 2、添加客户组件并设定属性 在“配置”标签中单击“添加”按钮,选择“客户”组件类型,然后单击“确定”,或双击“客户”组件类型即可进入如图1-2所示的“选定网络客户”对话框。对话框的左边是网络厂商,右边是由厂商提供的网络客户组件,选择所需按确定即可。 在网络组件列表中单击相应的客户组件,单击“属性”命令按钮,即可激活相应的“网络客户特性”对话框,该对话框有两个活页卡片可选择:“高级”和“通用”,可根据需要选择或输入设定的内容。

服务器配置基础知识

文件服务器配置 1、以系统管理员身份登录Windows Server 2003系统,在开始菜单中依次单击【管理工具】→【管 理您的服务器】菜单项,打开“管理您的服务器”窗口。在“添加角色到您的服务器”区域中单击【添加或删除角色】按钮,进入配置向导并单击【下一步】按钮,如图7-1所示。 2、配置向导完成网络设置的检测后,如果是第一次使用该向导,则会进入“配置选项”对话框。选 中【自定义配置】单选钮,并单击【下一步】按钮,如图7-2。 3、打开“服务器角色”对话框,在“服务器角色”列表中选中【文件服务器】选项,并单击【下一步】 按钮,如图7-3所示。 4、在打开的“文件服务器磁盘配额”对话框中选中【为此服务器的新用户设置默认磁盘空间配额】复 选框,并根据磁盘存储空间及用户实际需要在【将磁盘空间限制为】和【将警告级别设置为】编辑框中输入合适的数值(如500M)。另外,选中【拒绝将磁盘空间给超过配额限制的用户】复选框,可以禁止用户在其已用磁盘空间达到限额后向服务器写入数据。单击【下一步】按钮,如图7-4所示。

5、打开“文件服务器索引服务”对话框中,选中【是,启用索引服务】单选钮,启用对共享文件夹的索引服务。单击【下一步】按钮,如图7-5所示。 6、添加向导开始启用所选服务,完成后会自动打开“共享文件夹向导”对话框。单击【下一步】按钮,如图7-6所示。 7、在打开的“文件夹路径”对话框中单击【浏览】按钮,打开“浏览文件夹”对话框。在本地磁盘中找到准备设置为公共资源的文件夹,并依次单击【确定】→【下一步】按钮,如图7-7所示。

8、打开“名称、描述和设置”对话框,在这里可以设置共享名和描述该共享文件夹的语言。设置完毕后单击【下一步】按钮,如图7-8所示 9、在打开的“权限”对话框中选中【管理员有完全访问权限;其他用户有只读访问权限】单选钮,并依次单击【完成】按钮,如图7-9所示。 10、打开“共享成功”对话框,在“摘要”文本框中显示出了共享文件夹路径、共享名和共享路径。其中共享名和共享路径用来向网络用户公布。单击【关闭】按钮即可,如图7-10所示。搭建文件服务器的目的之一就是要设置用户对共享资源的访问权限,用户需要有合法的账户才能访问这些资源,因此需要在服务器中创建用户账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