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整理高中信息技术机器人初步教案.docx

最新整理高中信息技术机器人初步教案.docx
最新整理高中信息技术机器人初步教案.docx

最新整理高中信息技术教案机器人初步教案

机器人是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今天全世界有几十万台各种类型的机器人在默默无闻地为我们工作。太空机器人、水下机器人、仿人形机器人、农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医疗机器人、军用机器人、娱乐机器人等各种用途的机器人组成了机器人的世界。

机器人技术涉及到现代工业设计、机械、电子、传感器、计算机软硬件、人工智能等诸多领域,机器人所要完成的每一个精确动作都是由计算机程序来控制的。自己动手编写控制机器人动作或完成某项任务的程序,既可以直观地感受编程的乐趣,又可以提高自己的思维和创新能力。

在本单元中,我们将以“乐智”机器人为例,以图形化的LogoBlocks作为编程工具,通过设计诸如“机器人唱歌”、“机器人走路”、“机器人灭火”等程序实例,带领大家一起揭开智能机器人的神秘面纱,体验学习程序设计的无穷魅力。

第一课走进机器人世界

学习目标

了解什么是机器人。

熟悉机器人的构成。

学会组装“乐智”机器人。

一、什么是机器人

1920年捷克斯洛伐克作家萨佩克写了一个名为《洛桑万能机器人公司》的剧本,他把在洛桑万能机器人公司生产劳动的那些家伙取名“Robot”,汉语音译为“罗伯特”,捷克语意为“奴隶”——萨佩克把机器人的地位确定为只管埋头干活、任由人类压榨的奴隶。它们能生存20年,刚生产出来时由人教它们知识。他们一个人能干三个人的活,但不能思考,没有感情。后来一个极其偶然的原因,

机器人开始有了知觉,它们不堪做人类的奴隶,向人类发动攻击,差一点就毁灭了人类。“机器人”的名字也由此而生。

萨佩克笔下的机器人个艺术创作的名词,在现实社会中,什么样的机器算是机器人呢?

图4-1.1将服务北京奥运的机器人图4-1.2野外勘察的机器人

一般认为,机器人是:“一种机械装置。对其编程之后,可以自动完成某些工作。”

大多数人是通过电影或电视、科幻小说了解到机器人的,这些艺术作品中的机器人往往外形酷似人类,但现实中的机器人大多不是这样的,它们形状各异。

例如:街头的自动取款机、办公室的复印机、家里的全自动洗衣机等都是机器人。

关于机器人的定义,目前没有统一的意见。这一方面是因为机器人还在不断发展,新机型、新功能不断涌现。另一方面也因为机器人涉及到了人的概念,成为一个难以回答的哲学问题。

想一想说一说,我们身边还有哪些机器人

二、机器人能做什么?

机器人是由程序控制的智能机器。在程序的控制下,机器人可以替人们干那些环境恶劣、高危险、高强度等人类不适合做的事。例如:喷漆、重物搬运、汽车焊接、精密装配、火山探险、深海探密、空间探索等都是机器人大显身手的地方。服务机器人还可以为您治病保健、保洁保安;水下机器人可以帮助打捞沉船、铺设电缆;工程机器人可以上山入地、开洞筑路;农业机器人可以耕耘播种、施肥除虫;军用机器人可以冲锋陷阵、排雷排弹......;......;

图4-1.3广场发现炸弹机器人“贴身”引爆

想一想你想像中的机器人应该是什么样子?它能做什么?

三、机器人的构成

机器人一般由控制器、输入、输出三部分组成(见图4-1.4)。

图4-1.4

下面以教学机器人“乐智”为例,说明机器人的组成。

1、控制器:控制器是机器人的大脑。控制机器人工作的程序就储存在控制器中。

图4-1.5“乐智”机器人控制器

2、输入装置

相当于人的五官。利用不同的传感器(温度、光、声、位置等),将周围环境的情况,变成信号,告诉机器人,机器人的大脑就能够作出判断,并且做出适当的动作和反应。

图4-1.6各种传感器

3、输出装置

包括机器人的行走、发声、闪光、说话和做动作等控制运动。

此外,正如人要吃饭才能工作,机器人也需要能源,一般需要普通电池或充电电池。机器人的身体可以为各种形状的:固定的、可移动的、轮式的、用脚行走的等等。

[1][2][3][4][5][6][7]下一页

广东版高中信息技术教案(全套)

1.1信息及其特征 一、教学内容分析和设计: “信息及其特征”是教育科学出版社的高一《信息技术基础》第一章第一节的内容。由于这个内容理论性较强,如果只是由教师来讲,学生可能会觉得枯燥,所以我准备在教师的引导下,举出现象,让学生进行探讨,然后归纳获得知识。有不足之处由教师或学生来补充。这样能让学生积极参与,活跃课堂气氛,既让学生学到知识,又培养了学生将学习与生活联系的习惯和自主学习的习惯。 二、教学对象分析: 知识的获取者是刚刚升入高中的学生,按照人的成长认知规律,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开始由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对于“信息”这一事物的认识,可以让他们从大量存在的现象中,发现并归纳出他们应该获得的知识。老师在此过程中起着引导的作用。 三、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学生能够列举学习与生活中的各种信息,感受信息的丰富多彩性;举例说明信息的一般特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方法目标:培养学生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或归纳出新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理解信息技术对日常生活和学习的重要作用,激发对信息技术强烈的求知欲,养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 四、教学重点: 1、信息特征的认识。 五、教学难点: 信息的含义。 六、教学方法 本节概念性强,实践性弱。采用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谈话引入:同学们,信息技术这门课程,我们在初中阶段就已经学习。那么下面请同学们说一说,什么是信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你认为哪些属于信息?(举例) 生1:校园里铃声响,可以告诉我们信息:上课或下课。 生2:观看校运会,可以获得很多运动会赛场上的信息。 生3:从网上可以获得很多信息,如:学习资料、娱乐、新闻报导等。 生4:在报纸上可以了解国内外的信息。 ……师:同学们举的例子非常好。 其实信息在我们日常生活周围无时不在,无处不有,当然,信息不仅存在于我们的周围,同样可以在我们身体内部找到它的影子,如,医生通过听诊器来感知我们的身体内部的变化以确定病因,因此我们可以说信息是用文字、数字、符号、图像、图形、声音、情景、状态等方式传播的内容。师:信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信息的存在多种多样,作为万物中的一种,它们同样有着其固有的特性,也就相同的本质。下面我们通过所获取到的信息,找出它们共同的特性。 师:在我们周围存在的信息中,书刊上的文字依附于纸张,颜色依附于物体的表面,老师讲课的声音依附于空气。还有很多的信息,同学们能举出其他的现象吗? 生:(讨论)我们的体重依附于身体,CD音乐依附于光盘,…… 师:有没有信息是不依附于任何载体而存在呢? 生:(讨论)找不到。 师:这说明了什么? 生:(齐)信息必须依附于载体而存在,信息依附的物体多种多样。 师:通过前面的学习知道信息是必须依附某一媒体进行传播的,所以不能独立存在;文字既可以印刷在书本上,也可以存储到电脑中;信息可以转换成不同的载体形式而被存储下来和传播出去,供更多的人分享,而“分享”的同时也说明信息可传递、可存储。 师:(课件演示)

智能机器人信息技术教案

一、认识机器人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机器人的概念、特征、分类与用途,简单了解机器人的发展历程。 技能目标:熟练利用网络查找信息和处理信息。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机器人的兴趣,培养学生关心科技、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机器人的概念、特征;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探索精神的培养。 难点分析:机器人的概念及其特征;学生自我评价。 [案例描述] 片断1 观看视频引入教学内容 师:21世纪被信息技术专家誉为智能机器人的时代,机器人在各行各业将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机器人技术综合机械工程、电子工程、传感器应用、信息技术、数学、物理等多种学科,它代表着一个国家的高科技发展水平。同学们在生活中有没有接触过机器人?在影视作品中的机器人是什么样的?请同学给大家描述一下。 学生积极举手描述自己生活中、电影中见过的机器人,课堂气氛活跃,教师适时导入新课: 师:下面请同学们看一段关于智能机器人的视频。(教师播放关于机器人比赛的视频) 观看过后:同学们举了这么多机器人的例子,我们从刚才的视频上也看到机器人具有类似人类的形体和较高的智能。那么,到底什么是机器人呢?是不是只有在高科技实验室、科幻电影里面具有与人类相似的形体的才叫机器人呢? 学生开始讨论,问题初步涉及到机器人的特征方面。 师:现实生活中,机器人无处不在,并在我们的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你是否注意过商场的自动门、街头的取款机?这就是机器人!机器人就在我们身边!那么人们是怎么定义机器人的呢? 片断2 以任务为驱动开展教学 师:请同学们自学课本内容回答以下问题 1、什么是机器人? 2、机器人有什么特征?结合机器人的特征回答为什么商场的自动门、街头的取款 机也称为机器人? 学生阅读课本内容,总结归纳知识点。几分钟后,大部分学生总结出自己的答案,开始踊跃举手。 学生1:机器人是一种具有类似某些生物器官功能、用以完成特定操作和移动任务的、可通过编程来控制的机械电子装置。 学生2:机器人应该是由计算机控制的通过编排程序具有某些功能的机械。 师:从同学们的回答中可以看出机器人的外表不必像人,只要在功能上能模拟生物的动作和行为,都可以称作机器人。下面请同学们总结机器人的基本特征。 学生回答自己归纳、总结的机器人特征: 1.大脑:控制机器人的程序。 2.动作:任何机器人都有一定的动作表现。 3.身体:是一种物理状态,具有一定的形态。 师:回过头来,我们看看刚才谈到的商场自动门是不是机器人(与以上特征一一比对,得出它是机器人的结论)。 师:下面请同学们思考,你们面前的电脑是不是机器人?为什么? 教师扩展知识引出机器与机器人的区别:

高中信息技术全套教案(经典)

第一章信息技术基础知识 课题:第一节信息与信息技术 教学要求: 1、使学生了解信息和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 2、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化及其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1、理解信息和信息技术的概念。 2、了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强化信息意识。 教学器材:投影仪、演示用计算机。 授课地点:电教室 教学过程 1、引言 本章是教材的第一章,这章的内容对学习信息技术会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学习使学生有较强的信息意识。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对现代社会的影响,计算机的组成,硬件和软件知识,计算机的安全与病毒防治以及计算机的发展概况。 中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同学们对中学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同学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这节课我们学习第一节信息与信息技术。 2、什么是信息? 自从有了人类,在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活动中,就有了信息交流。它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到20世纪后叶我们把信息与信息技术交流作为一门专门的学科来研究。 (举例)有关信息、信息技术的巨大作用。 所谓信息,通常是指对人们有用的消息。 3、什么是信息技术 一般说来,信息技术是指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存储信息、传输信息的技术。 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有很多,可以直接从生产、生活、科研活动中收集和获取信息,也可以从网络、电视、广播、报刊杂志等获取间接的

信息。其中计算机网络上收集和获取信息是极其重要的一条途径。 请阅读P2—P4。 (实例演示) 从信息学的角度,从为了解1990年到1999年十年中,我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科生和硕士研究生的招生情况,分析相应的教育发展情况作为例子,使学生了解信息技术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示例告诉我们信息世界里,必须学习和掌握计算机信息技术。 操作步骤:A、连接上网, B、搜索框中输入关键词。 C、检验结果: D、依次选取“中国教育概况”“中国教育科研网” E、从中找到数据输入到电子表格中, F、再把数据以图表的形式表示。 4、信息技术的发展 计算机网络技术是由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结合而成的。计算机网络对人类的影响,已经超出了它的技术范畴。信息资源已成为同物质资源同样重要的社会资源。信息只有通过交流才能实现资源共享。随着信息高速公路的建立。信息成为所有人可共享的社会资源。 5、归纳、总结: (1)信息与信息技术的概念。 (2)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以及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的情况。 6、讨论思考 (1)什么是信息技术? (2)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主要有那些途径? 归纳总结: (1)信息与信息技术的概念。 (2)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以及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的情况。 布置作业: 1、什么是信息技术? 2、人们获取信息有哪些主要途径?

信息技术选择题及答案(机器人题带图)教学内容

2016信息技术选择题及答案(机器人题带图)

第一套 1. 对于信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D ) A. 信息必须以某种记录形式表示出来,如语音、文字、符号声音等 B. 信息必须依附在某种传播媒体中,如纸张、声波等 C. 信息是以二进制的形式在计算机中存储的 D. 信息本身是一些有形物质,如人体、报纸、书等 2. 医生用听诊器为病人听诊属于信息处理过程中的( C ) A. 信息的应用 B.信息的处理 C.信息的收集 D信息的传递 3. 下列不属于信息传递方式的是( B )A.看书 B.思考 C.听音乐 D.谈话 4. 以下属于信息的是( A ) ①交通广播台播报的关于石家庄限号的消息;②电视新闻报道的电影《西风烈》10月23日在北京首映礼的盛况;③天气预报每天的天气情况;④报纸、书籍、电视台、学生学籍表; A.①②③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5.我们通常说的IT指的是( D ) A.计算机技术 B.通讯技术 C.网络技术 D.信息技术 6.听说某商场打折了,你赶过去购物,到了才发现优惠活动已结束,这体现了信息的( C ) A.共享性 B.必要性 C.时效性 D.载体依附性 7. “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彼此交换一下,我们依然是各有一个苹果。如果你有一种思想,我也有一种思想,我们相互交流,我们就有了两种思想,甚至更多”,这体现了信息的( D )

A.价值性 B.载体依附性 C.时效性 D.共享性 8.广播、电视、网络等主要从事的是信息的(D ) A.存储 B.加工 C.收集 D.传递 9.信息技术是指( D )、存储、处理、传递和应用信息的技术 A.分析 B.分解 C.固化 D.获取 10.下列不属于信息载体的是( C ) A.声音 B.画面 C.思想 D.文字 第二套 1、张芳从网上替同学购买一张回家的火车票,她不需要的信息是(B) A同学的身份证号 B当地的旅游信息 C网站购票可以提前售票的天数 D铁路售票官方网站的网址 2、超市收银员用扫描仪扫描顾客选购商品的条形码,这属于信息的(D) A发布 B加工处理 C传递 D获取 3、小梅过生日,在网上搜索蛋糕优惠信息,买到了便宜的好利来蛋糕。这体现了信息的( A ) A价值性 B时效性 C共享性 D载体依附性 4、农民丰收后农产品没有销路,有农民在互联网上发布了农产品的信息,一下子打开了销路。这充分说明了信息的(D) A安全性 B载体依附性 C共享性 D价值性 5、指纹锁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提取指纹图像的特征进行身份识别。指纹锁的工作流程可以分为下列几个步骤,正确的顺序应该是(B) ①指纹图像采集②指纹图像处理③控制门锁开启④指纹图像特征值的匹配

信息技术-机器人教案

信息技术-机器人教案 第一课智能机器人登场 教学目标: 1.了解当今种类繁多的机器人家族 2.认识机器人的本领 3.认识仿真机器人 4.了解真实的机器人 教学重点:认识机器人的本领 教学难点:认识仿真机器人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猜个谜语好吗? 早晨,我们吃过早点上学以后,它立即用吸尘器清扫房间,用洗衣机洗涤我们换下的衣服。电话铃响了,它马上拿起耳机,在一张便条上记下对话内容。门铃响了,它并不急于开门,而首先问来访者是谁,然后根据来访者的声音仔细辨别他是不是主人的客人,以此决定是否开门。做晚餐的铃声响了,它走进厨房,熟练地焖米饭、炒菜,为我们准备可口的饭菜。门铃又响了,一听那熟悉的声音,它就知道是主人下班回来了,马上开门迎接……你知道它是谁吗?生答,师总结。那么今天我们就来一起认识一下,我们的新朋友——智能机器人。学生通过预习,查找资料来回答问题。 学生自己看书认识。 二、了解当今种类繁多的机器人家族。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机器人技术作为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自60年代初问世以来,经历40余年的发展已取得长足的进步。还有谁知道其他有关机器人的知识,说出来大家一起分享一下?生答。 三、认识机器人的本领 你想更多地了解机器人吗?你想探索机器人世界的秘密吗?让我们一起进入机器人世界,共同探索机器人世界的奥秘吧!老师给同学们几个网址大家一起去看看机器人到底有多神奇,let’s

go! 机器人世界: https://www.360docs.net/doc/9414910178.html,/sjdw/works/robot/In 机器人博览:https://www.360docs.net/doc/9414910178.html,/gb/technology/robot/index.html 看到这么多有关机器人的资料,同学们你来想象一下,未来机器人长什么样子?会干些什么?好在课本上写下自己的想象。 下面,我们就一起认识一下我们身边的机器人朋友“智能宝宝”(展示机器人) 四、认识仿真机器人 我们将要学习的是仿真机器人。SVJC就是机器人的仿真系统,它是为仿真机器人定制的编程工具。宇航员遨游太空之前,都是先在虚拟仿真的太空环境下进行练习的。许多大型工程在动工之前,也都是在虚拟仿真的环境中进行测试论证的。SVJC就拥有一个功能强大的系统仿真模块,可以创建和真实的机器人功能相当的虚拟智能机器人。 师:展示智能宝宝的本领 1.单击“打开”按钮。 2.选择C:\SVJC\sample中的“自由行走”程序,单击“打开”按钮。 3.单击“仿真”按钮 4.双击“标准灭火场地”,进入系统仿真活动场地。 5.找到并单击智能宝宝,将它拖放到仿真活动场地中。 刚才我们学习了虚拟仿真机器人的一些知识,可能有些小朋友手中有真正的机器人,下面我们以“能力风暴”AS-MII型机器人为例向大家简单介绍一下。 五、了解真实的机器人 机器人的模样? 机器人各个部位? 同学们可以看书也可以看老师这里的机器人来观察分析一下。你能说出仿真机器人和真实机器人的相同和不同之处吗? 师总结:同学们今天我们认识了机器人及我们新朋友:“智能宝宝”,可算是收获不小。他的本领可大,这节课,你们先自己研究,下节课我们接学习他的本领。 教后记

高中信息技术优质课教案

高中信息技术优质课教案 〖课程题目〗 信息需求的确定及信息的来源 〖课程标准〗 知道信息来源的多样性及其实际意义;学会根据问题需要确定信息需求和信息来源,并选择适当的方法获取信息。 〖教材〗《信息技术必修·信息技术基础》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学习目标〗 ◆知识性目标 1.了解信息与载体的涵义。 2.了解信息的主要类型。 ◆技能性目标 1.学会根据任务和问题确定信息需求。 2.学会根据任务和问题绘制信息需求表。 ◆情感性目标 1.结合当前信息社会,能够辨证地认识信息对日常生活和学习的影响。 2.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 本节课的教学策略是问题解决式,由教师结合主题和要完成的教学目标设计一系列引导性问题,引导学生准确地开展活动,同时,随着学生的活动进展情况,不断地产生新的问题,

经过师生有效地交流和讨论加以解决,再通过具体的评价,最终实现主题任务需求。

〖信息需求样表〗 信息需求表 信息来源类型表 〖课后练习〗 1.林华同学所在小组准备出一期关于“神舟七号”飞船的黑板报,他可以通过哪些途径获得相关素材()。

①上互联网②咨询相关专家③查阅相关报刊④参观航天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某同学想知道“地球自转方向”,通过网上搜索查询得出两种不同的答案,一是顺时针旋转,二是逆时针旋转,面对这种情况,怎样判断哪种结果是否正确比较好( )。 A、查找的是否专业的、权威的、可信度高的网络科学数据库。 B、查询的结果多少而定,得出相同的结论多的就是正确的。 C、网站界面设计的是否美观,界面设计的好的数据比较准确。 D、看查找的速度如何,速度快的网站比较准确。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第一章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全套第一章 第一章 第一节:信息与信息技术 课题:信息与信息技术 教学目标:1.知道信息的含义;2.理解信息技术的含义;3.知道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 教学重点:理解信息技术的含义 教学难点:信息技术的含义 教学方法:教授、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课程导入: 1. 人类已跨进21世纪,迎来了信息时代。在这个时代里,以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和通信技术为特征的信息技术,正在改变着世界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和思维方式。正确。为了使我们大家能够具有应用信息技术基本素质,浙江省在开设了信息技术必修课。 在整个的信息技术课程中,我们将学习以下的内容: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操作系统的基本知识、文字处理的相关知识、网络基础及因特网应用、网页制作、程序设计初步知识等。当然了,我们在课堂上所讲的都是一些基础的知识,如果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对相关的方面进行深入的钻研,如果有什么问题的话,我们也可以互相讨论。 二、新课讲授 1.说了这么半天的信息技术,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叫信息。 信息是指对人们有用的消息。 那么什么又叫消息呢。在电子通信中,信息以电子方式从一个装置传输到另外一个信息单位叫一个消息。 而在习惯中,消息是一种新闻的体裁。 而在计算机的学习经常要用到的数据的含义则是:数据是用来描述对象、概念、条件、状况、关系等的文字、数字、符号、图形或声音的集合体。 当数据出现在上下文中能被人们解释和理解它的意义的时候,数据就成了信息。

2.明白了信息的含义后,我们来学习一下信息技术的含义,所谓的信息技术就是指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存储信息和传输信息的技术。 获取信息就是指通过那些途径来找到我们所需要的信息。 处理信息就是指我们如何来对所收集到的众多的信息进行加工,找出对我们有用的部分。 存储信息就是指对我们所处理好的信息进行储存,写在纸上、使用计算机存储还是使用别的方法进行存储。 传输信息就是指如何和他人或都在另外的地点使用信息。 3.获取信息的途径一般有两种,直接的和间接的。 直接的方法的优点有:信息可靠性强 直接的方法的缺点有:费时、费力 直接的方法举例:做科学研究、做调查 间接的方法的优点有:省时、省力 间接的方法的缺点有:信息可靠性不强 间接的方法举例:报刊杂志、电视广播、计算机网络等。 在信息技术的课程中,我们主要讲解从使用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 在有目的的进行信息的搜集和获取,并对所得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并保存和传输。 三、信息技术的发展 1.远古时代,人们是通过感观来收集和处理信息。 2.近代,电报、电话的发明扩大了人们处理信息的时间,缩短了空间。 3.当代,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使人们传输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小结: 1.什么信息 2.什么是信息技术

最新整理小学信息技术六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机器人导游》备课教案.docx

最新整理小学信息技术教案六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机 器人导游》备课教案 六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机器人导游》备课教案 第13课机器人导游 教材分析: 本课的意图是让学生控制机器人完成一个比较复杂的动作——走折线。学生已经有了控制机器人走线段的经验,所以本课的目标首先是让学生体会如何把这个比较复杂的“走折线”问题分解成三个小问题:让机器人“走线段”——“转弯”——“再走线段”。“转弯”是新的任务,因此,本课的重点和难点就是让学生理解机器人转弯的原理,会控制机器人转弯的方向和角度。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机器人产生转弯的原理;知道如何让机器人转弯和如何控制机器人转弯的方向;知道通过设置机器人转弯延时来控制转弯角度。 2.能力目标:会编写机器人转弯的程序,能根据机器人运行情况,调试出转弯的准确时间。 3.情感目标:感受到模块化解决问题的思想,体会将一个复杂的问题分解成几个问题分别来解决的思想方法。 教学难点: 机器人转弯的原理。 课前准备: 机器人;编程环境;机器人旅行场地。 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引出主题。

可以展示机器人导游线路,宣布机器人的工作任务:沿着“绿─黄─红”折线路线完成导游任务。 2.引导学生分析任务。 把这个任务分解成几个小任务来做?最关键的问题是什么? 3.探索机器人转弯。 (1)引导学生通过现实生活的经验,理解机器人转弯的原理知识。可以通过分析汽车、履带车等转弯的过程来理解转弯。也可以让学生先用手控制机器人在场地上转动,然后引导学生观察机器人左右轮子的转动情况,来体会机器人转弯的原理。 (2)让学生动手试验,以分组交流讨论的形式来研究机器人转弯的方向和角度。 4.综合三个任务,完成导游工作。 5.活动小结。 让学生说说这次探索活动的收获和感受,总结把一个问题分解成几个小问题分别处理的好处,总结研究转弯的方法。 练习: 本课练习是让学生运用和巩固所学的转弯知识,设置向左转90°、向右转180°,两个要求的目的首先是让学生尝试转不同的方向,其次是让学生运用数学知识来做预测:180°是90°的两倍,转弯时间上是不是也正好是两倍?记下转弯的时间,是为了给下面一课“机器人卫士”做参考。

六年级下册信息技术《走近机器人》备课教案

六年级下册信息技术《走近机器人》备课 教案 六年级下册信息技术《走近机器人》备课教案 第11课走近机器人 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有两大块内容:进一步深入了解和学习机器人的一般硬件特征和软件组成;掌握操作课堂教学机器的一般步骤。学生对机器人的硬件结构已经有了比较多的了解和学习,老师可以适当作一些演示和讲解,同时要引导学生,光有硬件结构的机器人还是不能正常工作的,还需要有机器人能读懂的程序。展开介绍机器人配套软件的重要性、界面、图标等方面内容,再过渡到课堂教学机器人的一般操作过程和方法,把前面两部分综合起,完成一个范例程序的下载、调试和运行。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了解机器人各部分的功能和组成;了解机器人编程的环境和界面。 2. 能力目标:学习操作和控制机器人的一般过程。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和对学习机器人的兴趣。 教学重点:

学习控制机器人的一般过程。 教学难点: 程序的编写、下载、调试和运行。 课前准备: 一段舞蹈或音乐程序(教师演示操作过程)。 教学过程: 一、机器人的组成 机器人到底是由哪些部件组成的呢?请同学们先观看一段介绍机器人的录像资料,请留意以下方面的内容:机器人的大脑、机器人的手脚、机器人的眼睛、机器人的耳朵等。 通常一套完整的机器人设备,至少包含以下几个部件: 1. 微型计算机——机器人的大脑。 机器人的大脑就是电脑,一般都是由较复杂的芯片和电路组装而成的。 2. 传感器——机器人的感觉器官。 传感器是一种与人的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和味觉对应,能代替人定量测出感知对象的信息量,并能把被测的信息量转换成电脑能识别、判断电信号的装置。常用的有红外传感器、光敏传感器、热敏传感器、声音识别等传感器。 3. 执行器——机器人的四肢和嘴。 执行器一般由电机和机械装置构成。用完成指定的动作,一般机器人的执行器有:马达、喇叭、风扇、机器臂、气缸

小学信息技术六年级上册机器人知识点整理

小学信息技术六年级上册(机器人)知识点整理 一、填空 1、机器人(Robot)是一种具有高度灵活性的自动化机器。 2、机器人具备一些与人或者生物相似的智力,如感知能力、动作能力、规划能力等。 3、机器人的基本组成包含控制系统、传感器系统、机械系统三大部分。 4、控制系统是机器人的大脑,是机器人的指挥中枢。 5、在学生机器人中,控制系统在主板上。 6、机械系统主要包括驱动器、传动装置、执行机构等。 7、传感器是机器人的感觉器官。常用的传感器有红外线传感器、灰度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等。 8、电力装置是机器人的动力来源,电力单元包括电源、调节电路以及电源开关。 9、不同种类的机器人,所具有的驱动器是各不相同的,其中机械装置占了很大比重。 10、学生机器人可以通过蜂鸣器、液晶屏等途径显示有关信息。 13、根据历史记载,链传动最早出现在我国东汉张衡发明的浑天仪中。 14、1874年,世界上出现了第一辆采用链传动机构的自行车。 15、坦克的履带也是根据链传动的原理设计制造的。 17、“学生机器人平台”程序是采用流程图的方式编写的。 18、流程图是用来表示解决某一问题的步骤流通的线路。 19、在流程图中,开始、结束,过程,判断。 20、学生机器人平台在“通信方式”设置中要根据机器人的接口来选择不同的通信方式。 21、将控件拖到“Main”控件下方时,就可以将它们自动连接起来。 22、在修改程序中,可以将单分支和循环结构看作一个整体来处理。 23、学生机器人平台的系统设置主要有:传感器设置和通信方式设置。 24、学生机器人中有两个直流电机,它们需要设置各自的属性。 26、学生机器人的延时时间,可以根据需要来设定,以毫秒为基本单位,每1000毫秒=1秒。 27、机器人行走主要包括:前进与后退、转弯与停止。 28、传感器是一种能够感受并测量信息的检测装制。 29、目前用于机器人的传感器主要有光感传感器、触碰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声音传感器。 30、灰度传感器根据不同颜色的检测面对光的反射程度不同,光电三极管阻值也随之变化的特点进行检测。 31、在传感器通道设置过程中,只有先选中0通道,才能设置通道1与其他各个通道。 32、编程之前,一般要在草稿纸上画出程序的流程图。 34、电机的速度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了设定,在学生机器人中,最大速度为20。 35、在学生机器人中,检测障碍物的传感器是红外传感器。 36、IO6=0时,前方无障碍物,IO6=1时,前方有障碍物。 37、机器人比赛类型主要有:沿线走、避障。 38、机器人有两种唱歌方式,第一种是鸣叫,也就是蜂鸣器发出简单的声音。第二种是机器人歌声,是由计算机合成的MIDI音乐。 39、声音模块默认为响1次,最多可以响20次。 40、封闭选项意味着程序结束,不能再添加新的模块了。 42、机器人的歌声是由计算机合成的MIDI音乐,它具有可编码、体积小的优点。 45、完整的音符编码是由很多组数字组成的,它们对应了相应的简谱音符。 46、学生机器人循光活动包括跟光行走和追逐白纸活动,是利用红外线传感器检测光源。 47、学生机器人利用红外线传感器可以检测前方是否有障碍物和光源。 50、手电筒灯光需为暖光源,如是冷光源红外线传感器就可能检测不到了。 51、学生机器人完成搬运车的动作是利用学生机器人车前端的IO端口和伺服电机来完成的。

高中信息技术优质教案全套合集

高中信息技术优质教案全套合集 第一章信息技术基础知识 课题:第一节信息与信息技术 教学要求: 1、使学生了解信息和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 2、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化及其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1、理解信息和信息技术的概念。 2、了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强化信息意识。 教学器材:投影仪、演示用计算机。 授课地点:电教室 教学过程 1、引言 本章是教材的第一章,这章的内容对学习信息技术会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学习使学生有较强的信息意识。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对现代社会的影响,计算机的组成,硬件和软件知识,计算机的安全与病毒防治以及计算机的发展概况。 中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同学们对中学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同学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这节课我们学习第一节信息与信息技术。 2、什么是信息? 自从有了人类,在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活动中,就有了信息交流。它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到20世纪后叶我们把信息与信息技术交流作为一门专门的学科来研究。 (举例)有关信息、信息技术的巨大作用。 所谓信息,通常是指对人们有用的消息。 3、什么是信息技术 一般说来,信息技术是指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存储信息、传输信息的技术。 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有很多,可以直接从生产、生活、科研活动中收集和获取信息,也可以从网络、电视、广播、报刊杂志等获取间接的信息。其中计算机网络上收集和获取信息是极其重要的一条途径。 请阅读P2—P4。 (实例演示) 从信息学的角度,从为了解1990年到1999年十年中,我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科生和硕士研究生的招生情况,分析相应的教育发展情况作为例子,使学生了解信息技术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示例告诉我们信息世界里,必须学习和掌握计算机信息技术。 操作步骤:A、连接上网, B、搜索框中输入关键词。

六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案3.13机器人

13机器人邮递员 教材分析: 本课的主要知识点是让学生掌握机器人走一段直线,学习机器人编程中最简单的“顺序式”结构。重点是要指导学生如何把理论设想转化为实际可操作的方法,并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经验,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可自学用障碍传感器的循环结构走一段直线。 “走线段”任务对刚接触机器人没多久的学生来说,是有很大的难度和挑战性的,主要是由于学生不知道该从哪里下手,没有直接可以借鉴的学习经验。因此,教师在选择教学模式时也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特点,顺应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从儿童化、趣味化着手,投其所好,让学生沉浸到机器人学习任务的愉快氛围中,接受困难的挑战,从而学到新的知识,掌握新的技能。因此,教师在处理教材时,可以采用任务驱动方式,通过课内竞赛等方法来实施。 项目式任务活动,还要教给学生如何进行分工合作,互学互助,提高效率。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机器人的组装,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机器人;初步学会顺序结构的程序设计方法。 2.能力目标:初步学会搭建机器人,控制机器人,能让机器人走直线。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通过课堂中的小型竞赛,学会如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 进一步掌握机器人的搭建方法,学会顺序结构的编程方法。 教学难点: 让机器人走直线精准停车。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前准备: 机器人调试比赛场地一块,虚实融合机器人创新平台1套,小组记分文件一份。 教案设计: 1.导入新课。师:前面几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有关机器人的基本知识,那么现在机器人在你心中是一个什么概念? 生:是一个人/替人类工作的,会干活,会开车…… 师:想像一下,将来的机器人会是什么样? 生:更像人类/更聪明/能xx…… 师:今天我们就要自己来设计、搭建一个机器人,并进行一次送信比赛。 2 .实践探索。 师:宣布本次比赛的主题:机器人邮递员。看看哪个小组的机器人邮递员最能干,能将信准确及时地送达指定地点。 宣读本次比赛的规则: (1)各队按要求在规定的30分钟时间内完成机器人的搭建及调试工作。 (2)在每次比赛之前有1分钟的准备时间。 (3)采取小组合作限时完成的任务形式。 (4)比赛的过程中参赛队员必须服从裁判。 (5)比赛中,如果因为场外干扰或者场地的原因而未完成比赛,由裁判决定是否可以重新比赛。

中学信息技术《机器人仿真系统》教案

中学信息技术《机器人仿真系统》教案第16课机器人仿真系统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认识仿真下的虚拟机器人; ◆能用NSTRSS设计场地、构建机器人并利用仿真环境进行组队测试。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教师演示在虚拟仿真环境下的机器人运行,激发学生兴趣; ◆通过教师讲解虚拟仿真软件,培养学生对新软件的兴趣; ◆通过让学生自己动手调试,体会学习新事物的乐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领悟“自由无限,创意无限,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的道理; ◆培养学生积极探索、敢于实践、大胆创新的精神和意识。 【教法选择】 示例讲解、任务驱动、辅导答疑。 【教学重点】 .用NSTRSS仿真系统设计仿真场地;

2.搭建仿真机器人; 3.运行仿真。 【教学难点】 .设计场地; 2.搭建仿真机器人。 【教学过程】 一、巩固1日知,引入新知 教师活动 将上节课学生完成的在现实场地中运行的走迷宫机器人进行分组比赛,一是能够检验学生的学习情况,二是能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三是为引入仿真系统做准备。 学生活动 小组合作,调试机器人程序,检查机器人的搭建,准备比赛。 教师活动 通过比赛,提出问题:同学们想不想经常地进行这样的比赛呢?但是在现实中调试,需要很多的时间,而且还需要固定的场地环境等等,非常不方便,我们有没有什么好办法解决这个问颢? 引入纳英特的仿真模拟系统,展示它的特点,与现实情况做比较。 教师给学生演示讲解:

.关于仿真系统 什么是仿真系统?仿真系统是机器人的设计、实现,完全在虚拟的环境中,以虚拟的形式出现,它以优化机器人硬件和软件设计、缩短研发周期、节约成本为特色,解决机器人设计过程的不足。 2.初识NSTRSS软件 NSTRSS是NST科技新近推出的一款以.NET平台为基础,使用microsoftDirectX9.0技术的3D机器人仿真软件。用户通过构建虚拟机器人、虚拟环境,编写虚拟机器人的驱动程序,模拟现实情况下机器人在特定环境中的运行情况。 NSTRSS与市面上的同类产品相比,它具有如下的特点:全3D场景。用户可自由控制视角的位置及角度,甚至以第一人称方式进行场景漫游; 逼真的仿真效果。采用虚拟现实技术,高度接近实际环境下的机器人运动状态,大大简化实际机器人调试过程; 实时运行调试。运行时,依据实际运行情况,调整机器人参数,帮助用户快速实现理想中的效果; 自由灵活的机器人搭建与场地搭建。用户可自由选择机器人及其配件,进行机器人搭建,可自行编辑3D训练比赛场地,所想即所得; 单人或多人的对抗过程。用户可添加多个机器人,自由组队进行队伍间对抗;

六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案8了解机器人川教版

第八课了解机器人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本节课要求学生通过学习能明白机器人的定义是什么?知道机器人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了解机器人技术的发展趋势以及人类大力发展机器人技术的目的。 2.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情感。 3.能力目标: 让学生自主学习,培养他们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学习计算机四年了,有一定的基础,基本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还比较理想,但大部分学生在计算机的应用方面还是比较狭窄,对于基本操作还不够熟练或者不规范,少部分学生正确使用计算机的习惯还没形成,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通过本课学习得出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的概念越来越丰富,人们一定能创造出更多、更好、更丰富、更智能的机器人的结论。 教学难点: 对收集的信息进行有效的分析并得出合理的结论。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谈话引入 同学们,我们在电视里、新闻中经常听到“机器人”这个词语,那么机器人到底是什么样子呢?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机器人的世界,共同学习到底什么是机器人。(板书课题) 课前,各个小组已经就机器人的相关知识进行了一些调查,希望同学们能畅所欲言、就自己调查的问题积极参与讨论。 活动2【活动】分组讨论

讨论目的:合作、讨论分享数据、得出结论、解释结论,并进一步改善项目策略。讨论内容:对调查内容进行分析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根据问题得到的结果。 讨论方式:全班分为四个大组,学生先在组内就调查的内容展开讨论,分别发表自己的意见,重点说一说机器人的特点、人类制造机器人的原因以及未来机器人技术的发展方向,组长做好记录, 做好归纳总结,并代表组内在全班展开交流。在学生讨论的时候,教师作为其中一员参与学生的讨论,并注意引导学生的讨论内容要围绕调查的主题开展。要求全班同学们积极开动脑筋,对每个组得出的结论展开讨论,说一说他们的结论完整吗?有科学依据吗?是否有需要补充的地方?请说出你的理由。 活动3【讲授】教师总结学生发言 真是不说不知道,一说吓一跳。通过刚才的讨论我们知道了机器人技术近40年来有了飞速的发展,已成为现代化高科技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 1、根据刚才同学们的讨论,机器人的特点可以归纳为以下两点:(出示板书) (1)、机器人是具有一些类人的功能的机械电子装置,又叫自动化装置并具有类人功能; (2)、机器人是根据程序来完成相应地工作。 2、那么,我们人类为什么要制造机器人呢?(出示板书) (1)、主要是因为机器人可以在有毒、有害、高温或危险环境工作; (2)、它可以从事大量的、重复性的劳动密集型工作或人类不能完成的工作。 3、因为机器人都是为了适应各种需要和各种特殊环境而设计制造的,所以它的外形不一定都要做成人形。(出示录象,展示几种不同用途的机器人如舞蹈机器人、爬墙机器人、体操机器人等) 活动4【讲授】机器人的三个发展阶段 目前,我们人类的机器人技术发展到了哪个阶段了呢?未来的机器人又是什么样子的呢?请同学们仔细阅读教材P.55—56(机器人的发展)并回答刚才老师所提的两个问题。 通过阅读我们知道了到目前为止,机器人的发展共经历了三个不同的阶段,第一代机器人叫示教再现型机器人,由计算机控制一个能任意转动的机械,通过演示教会机器人工作;第二代机器人是带感觉的机器人,它的感觉器官就是各种各样

智能机器人信息技术教案

一、认识机器人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机器人的概念.特征、分类与用途,简单了解机器人的发展历程。技能目标:熟练利用网络査找信息和处理信息。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机器人的兴趣,培养学生关心科技、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机器人的概念、特征;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探索精神的培养。 难点分析:机器人的概念及其特征:学生自我评价。 [案例描述] 片断1观看视频引入教学容 师:21世纪被信息技术专家誉为智能机器人的时代,机器人在各行各业将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机器人技术综合机械工程、电子工程、传感器应用、信息技术、数学、物理等多种学科,它代表着一个国家的高科技发展水平。同学们在生活中有没有接触过机器人?在影视作品中的机器人是什么样的?请同学给大家描述一下。 学生积极举手描述自己生活中、电影中见过的机器人,课堂气氛活跃,教师适时导入新课: 师:下而请同学们看一段关于智能机器人的视频。(教师播放关于机器人比赛的视频)观看过后:同学们举了这么多机器人的例子,我们从刚才的视频上也看到机器人具有类似人类的形体和较高的智能。那么,到底什么是机器人呢?是不是只有在髙科技实验室.科幻电影里而具有与人类相似的形体的才叫机器人呢? 学生开始讨论,问题初步涉及到机器人的特征方而。 师:现实生活中,机器人无处不在,并在我们的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你是否注意过商场的自动门.街头的取款机?这就是机器人!机器人就在我们身边!那么人们是怎么定义机器人的呢? 片断2以任务为驱动开展教学 师:请同学们自学课本容回答以下问题 1、什么是机器人? 2、机器人有什么特征?结合机器人的特征回答为什么商场的自动门、街头的取款机也称为 机器人? 学生阅读课本容,总结归纳知识点。几分钟后,大部分学生总结出自己的答案,开始踊跃举手。 学生1:机器人是一种具有类似某些生物器官功能、用以完成特定操作和移动任务的、可通过编程来控制的机械电子装置匚 学生2:机器人应该是由计算机控制的通过编排程序具有某些功能的机械。 师:从同学们的回答中可以看出机器人的外表不必像人.只要在功能上能模拟生物的动作和行为,都可以称作机器人。下而请同学们总结机器人的基本特征。学生回答自己归纳.总结的机器人特征: 1.大脑:控制机器人的程序。 2.动作:任何机器人都有一泄的动作表现。 3.身体:是一种物理状态,具有一定的形态。 师:回过头来,我们看看刚才谈到的商场自动门是不是机器人(与以上特征一一比对,得出它是机器人的结论)。 师:下而请同学们思考,你们而前的电脑是不是机器人?为什么? 教师扩展知识引出机器与机器人的区别: (机器人拥有传感器,运用了感测技术,对人类有回馈的作用,而机器则只能完全由人或

六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案3.13机器人

13机器人邮递员 1教材分析 《机器人邮递员》选自浙江摄影出版社《小学信息技术(六年级下)》教材,本册教材的基础是互动。通过对软件的仿真模拟,突出了内容的趣味性、技术的应用性和任务的驱动性。本节课是属于第三单元“与机器人零距离”,学生在了解机器人的发展、种类及基本特征后,通过编写程序控制机器人完成简单任务,感受机器人工作的基本流程,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进一步关注和学习机器人的兴趣。 2学情分析 经了解,六年级的学生经过近三年时间信息技术课的学习,已经掌握了信息技术基本技能,对计算机基础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而且学生的想象创造能力相当强,也有一定的动手实践能力。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我采用任务教学法,利用任务来引导学生完成知识建构。在设计教学过程时,注意教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性、趣味性、可操作性,以便充分培养、发挥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以学生的自学、互助为主。 鼓励学生主动探究,让学生感受到创新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3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流程图,了解用流程图描述算法的表示方式。 2.能力目标:初步学会控制机器人,学习编写机器人直行程序。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学会如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4重点难点 了解流程图的执行过程,学会顺序结构的编程方法。5教学过程 5.1第一学时 5.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一、创设情境,引入任务。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条新闻,请欣赏。(教师播放视频)看了这条新闻视频,你能告诉我,新闻主要告诉了我们什么?(对)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机器人正在快速的走进我们的生活。【PPT2视频文件】 【PPT3:出示问题】 同学们,我们学校有东、西两个校区。周老师在东校区,张老师在西校区,周老师有一封信件想给西校区的张老师,你们帮周老师想一想,有没有什么办法能够把这封送给张老师?(肯定会有学生说,让机器人送),同学们,帮周老师把这封信送给张老师,怎么办?让机器人送信,有没有同学有不同意见?你们都赞同这种意见吗?那今天就一起来学习《机器人邮递员》。【黑板贴课题】 活动2【讲授】二、分析任务,设计流程图。 1.模拟摆放,试一试。 现在,一个送信机器人我们已经搭建好了,同学们先思考一下,送信机器人怎样才能把信从东校区送到西校区?【手拿机器人在白板上比划】在操作台上有一份学校模拟地图,下面各小组可以带上你们的机器人,模拟从东校区送信到西校区的整个过程。【学生模拟过程】 哪个小组来说一说过程是怎样的。2.梳理过程,说一说。【PPT4:机器人送信过程】 首先,将机器人摆放到东校区的位置, 然后移动机器人向西校区直行, 经过一段时间后, 到达西校区位置后停止。 任务完成。

2021七年级信息技术机器人说课稿范文格式

2021七年级信息技术机器人说课 稿范文格式 姓名:————————————————— 时间:—————————————————

2021七年级信息技术机器人说课稿范文格式 机器人可以利用光敏传感器、红外传感器实现类似人眼的功能,此外,地面灰度传感器也是机器人一种眼睛,利用它可以检测环境颜色的灰度,进行工作。以下是整理的七年级信息技术机器人说课稿,希望可以提供给大家进行参考和借鉴。 七年级信息技术机器人说课稿范文一:《机器人认路》 第二课:中学生的人际关系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灰度传感器及其调节方法; ◆掌握地面灰度检测; ◆掌握机器人轨迹行走的三种方法; ◆理解条件的“或”“与”关系。 2.过程与方法 ◆学会在机器人上安装和使用灰度传感器; ◆能应用灰度传感器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培养学生互助协作的精神,提高学生交流的能力。 【教法选择】 任务驱动、自主探究、分组协作、启发式教学。

【教学重点】 1.灰度传感器的安装和调节; 2.三种机器人认路的方法; 3.条件判断的嵌套以及“与”和“或的使用。 【教学难点】 灰度传感器的安装和调节,机器人认路程序的设计。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 在上几节课中,我们曾经学习过“光敏传感器和“红外传感器”,它们利用光的强弱来充当机器人的“眼睛”,完成机器人行走的任务,机器人能不能利用其他方法来行走呢? 学生活动 小组讨论、制定方案。 二、展现目标,引入任务 教师活动 机器人可以利用光敏传感器、红外传感器实现类似人眼的功能,此外,地面灰度传感器也是机器人一种眼睛,利用它可以检测环境颜色的灰度,从而可以认路。通过机器人认路学习实现机器人循迹行走的三种方法。 1.地面灰度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2.灰度传感器的调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