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1.3分数王国与小数王国课时训练(含答案)

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1.3分数王国与小数王国课时训练(含答案)
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1.3分数王国与小数王国课时训练(含答案)

第三课时 分数王国与小数王国

1.填空。

(1)0.9表示( )分之( )。 (2)0.07 表示( )分之( )。 (3)0.013表示( )分之( )。

(4)4.27 表示( )又( )分之( )。 2.按要求完成下面各题。 (1)把下面的小数化成分数。

0.5 0.8 1.07 0.65 7 .25 0.904 (2)把下面的分数化成小数。新| 课 | 标| 第 |一| 网

12 14 34 15 25 18 720

3.比较下面每组数的大小。

(1)258 和2.769; (2)1

3

和0.365

参考答案

1、(1)十 九 (2)百 七 (3)千 十三 (4)四 百 二十七

2、(1)0.5=12 0.8=45 1.07=17

100

0.65=1320 7 .25=714 0.904=113125

(2)12 =0.5 14 =0.25 34 =0.75 1

5 =0.2

25 =0.4 18 =0.125 7

20 =0.35

3、(1)258 <2.769 (2)1

3

<0.365

小学五年级数学带小数点计算题

①5.25×1.8 ②12.6÷2.8 ③17.48÷7.6 ④70.3-17.48 ⑤3.24×1.02 ⑥0.35÷1.4 ⑦1.28×0.45 ⑧1.45+18.5 ⑨26÷1.6 ⑩1.365÷0.35 ①7.6÷0.32 ②1.56÷0.13 ③36.8+1.56 ④108÷2.7 ⑤20.5×5.8

⑥5.8÷0.25 ⑦62.5×4.08 ⑧104.78÷26 ⑨79.5÷0.3 ⑩3.85÷2.5 ①6.48÷1.2 ②16.06÷5.5 ③4.5×1.8 ④6÷1.5 ⑤15.2÷0.37 ⑥62÷0.6 ⑦0.25÷1.8 ⑧124÷53(保2位) ⑨74÷0.014 ⑩58.5÷0.39

①0.246÷1.2 ②192÷1.2 ③394.8÷0.28 ④0.315÷0.18 ⑤21.05÷4.5 ⑥0.66÷0.3 ⑦0.9÷0.045 ⑧162÷8.1 ⑨52.5÷0.75 ⑩50.4÷0.014 ①27.3÷0.12 ②18÷0.54 ③9.6×40 ④17×10.2 ⑤25×0.18

⑥10.2×17 ⑦9.6÷40 ⑧6.42÷24 ⑨3.91÷0.17 ⑩0.492÷12 ①1.38×20 ②5.46÷1.5 ③5.06÷23 ④2.05÷0.82 ⑤3.95+33.6 ⑥22.78÷3.4 ⑦9.07+2.278 ⑧1.08×0.8 ⑨44.28÷4.1 ⑩71÷2.5

①7.28+13.2 ②32÷2.5 ③0.75×180 ④18÷0.15 ⑤0.23×4.5 ⑥2.07÷0.23 ⑦10.8÷45 ⑧19.76÷0.52 ⑨8.84÷0.17 ⑩21÷0.14 ①48÷0.6 ②0.96÷0.03 ③25.8÷6 ④22.8÷3 ⑤19.76÷5.2

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教学目标: 1、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单位“1”的含义; 2、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会用分数表示除法的商; 3、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问题的解题方法。 4、掌握把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1、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问题的解题方法。 2、掌握把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的方法; 3、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4、约分的方法。 教学内容: 一、分数的意义 知识点1:单位“1”的含义和分数的意义 1、单位“1”的含义 把一张长方形纸片平均分成四分,每一份都是这张长方形纸片的( ),把一盘面包平均分成三份,每一份都是这盘面包的( )。这里的一个物体或一些物体,都可以看做一个整体,这个整体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 2、明确分数的意义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 若干份是指: 3、分数各部分所表示的意义,如 4 1 ,4是( ),表示( );“-”是( ),表示( );1是( ),表示( )。 知识点2:分数单位的意义 分数单位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 注意:1、分母不同的分数,它们的分数单位( )。

2、一个分数的分母越小,分数单位( ),分母越大,分数单位( )。 【例题讲解】 例1、(1)7 2 是把单位“ 1” 平均分成( )份,表示这样 ( )份的数。 (2)把5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2份,这里单位“1” 是 ( ),每份是5米的( ) (3) 5 2 千米是把( )平均分成( )份,取了这样的( )份。 例2、 练习: 1.判断。 (1)把单位 “1”分成几份,表示这样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 (2)1 和 单位 “1”相等( )。 (3)把全班48人平均分成3组,每组人数是全班的三分之一 ( )。 (4)把单位“1”平均分成8份,取其中的5份,就是八分之五( )。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小数除法测试题

第二单元《小数除法》测试题姓名:学号: 一、基础知识。(30分) 1、填空题。(20分) (1)在计算23.76÷0.25时,应将其看作()÷25来计算,运用的是()性质。 (2)5.986精确到十分位是(),保留两位小数是() (3)在()内填上“>”“<”或“=”。 3.45÷0.99()3.45 1.88÷1.01()1.88 (4)两个因数的积是1.56,其中的一个因数是1.2,另一个因数是()。如果积不变,其中一个因数扩大100倍,另一个因数应()。 (5)9.9898…是一个()小数,用简便方法计作()。 (6)在3.8484、3.8484……、3.8444……、3.84235……中,有限小数是(),无限循环小数是() (7)周老师给参加数学竞赛获奖的同学买奖品,用186元买了12支钢笔,每支钢笔是()元。如果买25支钢笔,共需付()元。 (8)21是3.5的()倍,8.4是()的5倍。 (9)不计算,运用规律直接填数。 3×4=12 3.3×3.4=11.22 3.33×33.4=() 3.333×333.4=() (10)一个三位小数精确到百分位取近似值是3.80,这个三位小数最小可能是(),最大可能是()。 2、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5分) (1)两个小数相除,商一定小于1。…………………………………………………………()(2)2.463025……是一个无限小数,也是一个循环小数。…………………………………()(3)4.83÷0.7、48.3÷7、和483÷70三个算式的商相等。…………………………………()(4)近似数4.2与4.20的大小相等,精确度也相同。………………………………………()(5)在有余数的除法算式里,被除数和除数都扩大100倍,商不变,余数也不变。………() 3、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编号填到括号内)。(5分) (1)0.76584584584……的循环节是()。 A、58 B、84 C、584 D、658 (2)两个数相除的商是14.5,如果被除数扩大到原来的10倍,除数扩大到原来的100 倍,商是()。 A、14.5 B、145 C、1.45 D、1450 (3)下面算式的商大于1的是()。 A、5.04÷0.6 B、7.65÷25 C、0.24÷4 D、0.12÷0.2 (4)7.6÷0.01的商与7.6×100的积的结果比较情况是() A、商较大 B、积较大 C、相等 D、无法比较 (5)与0.245×1.8结果相同的算式是()。 A、2.45×18 B、24.5×0.18 C、2450×0.018 D、18×0.0245 二、基本技能(40分) 1、直接写出得数。(8分) (1)0.2×25= 3.5÷0.05= 0.6×0.7= 3÷6= (2)0.48÷0.6= 1.5×0.6= 0.56÷0.7= 1÷0.2= (3)13.5÷0.3= 5×1.2= 1÷0.125= 0.32÷0.04= (4)42÷0.6= 8.8÷2.2= 21÷0.5= 14.4÷8= 2、用列竖式计算。(8分) (1)13.5÷0.27= (2) 32.8÷0.16= (3)19.4÷16= 验算:验算: (4)0.6745÷0.95= (5)78.6÷11= (6)5.63÷7.8≈ (商用循环小数表示)(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3、递等式计算。(12分) (1)16.84÷40÷0.25 (2)6.4×1.25÷8 (3)0.4×5÷0.4×5 (4)18.84÷3.14÷2 (5)7.98+3.2÷2.5 (6)(7.5-2.3×0.4)÷0.01

(完整版)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知识点

第四章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一、分数的意义 1、分数的产生:在测量、分物或计算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结果时,用分数表示 2、单位“1”的含义:一个物体、一些物体都可以看作一个整体,这个整体可用自然数1来表示,也叫做整体“1” 3、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形式用m n (m 、n 为自然数,且m ≠0)表示 4、分数单位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的数 5、分数单位及其个数:一个分数的分母是几,它的分数单位就是几分之一;分子是几,它就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6、两个整数相除,可以用分数表示商,a ÷b= b a ( b ≠0).反过来说,分数也可以看作两个数相除,分子→被除数,分母→除数,分数线→除号,分数值→商 7、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一个数÷另一个数= 另一个数 一个数,即比较量÷标准量=标准量比较量,得到的商表示的是两个数的关系,没有单位名称 二、真分数和假分数 1、真分数: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小于1 2、假分数:分子比分母大或相等的分数,大于或等于1 3、带分数:由整数(不包括0)和真分数合成的分数 4、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的方法:分子除以分母,分子是分母倍数时,能化成整数;不是倍数时,能化成带分数,商是带分数的整数部分,余数是分数部分的分子,分母不变 三、分解质因数 1、定义 把一个合数用几个质数相乘的形式表示,每个质数都是这个合数的质因数 2、方法 枝状图式分解法、短除法 3、书写方法 要分解的数写在等号左边,质因数用连乘的形式写在等号右边 四、分数的基本性质 1、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2、性质的应用:可以把不同分母的分数化成同分母的分数;可以把一个分数化为指定分母的分数 五、约分 1、几个数公有的因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因数。其中最大的一个,叫最大公因数 2、公因数只有1的两个数叫互质数 3、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短除法:把两个数共有的质因数从小到大依次作为除数,连续去除这两个数,直到商是互质数为止,把所有除数相乘,得最大公因数

分数王国和小数王国

“分数王国”和“小数王国” 1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理解并掌握小数化分数和分数化小数。 熟悉用渗透的思想来解决问题。 (2)数学思考与问题解决: 通过探究分数与小数的互化过程,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 向学生渗透事物之间可以相互转化的思想,养成遇到问题积极动脑思考、想办法解决的好习惯。 2教学重难点: 重点:分数与小数互化的方法。 难点:分数与小数互化的方法。 3教具准备: 教具:课件 学具:挂图、卡纸 4教学设计: 一、复习准备 1、读出下面各小数。 0.3 0.25 0.14 1.34 4.06 0.08 2、求出下面各题的商 3÷415÷455÷109÷10 3、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常会遇到一些比较分数、小数大小的实际问题和分数、小数的混合运算。为了便于比较和计算,就需要把分数化成小数,或者小数化成分数,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个问题。 二、新授课程 1、出示情境图,引出本课内容 引导学生根据情境图可以得到哪些数学信息?

(1)主要是分数与小数比较大小。 (2)分数与小数比较大小,要统一数的表现形式。 2、比一比“小数王国”里的0.06与“分数王国”里的1/20那个数大? (1)画图来比较 0.06表示为在含有100个方格的图形中,它占据6个格。 1/20表示为在含有100格方格的图形中,它占据5个格。 此时比较的结果显而易见了。 0.06>1/20 (2)把分数化成小数来比较 将分数1/20化成小数,回忆以前学过的分数转化为小数的方法,给出正确的结果,进而对两个小数再进行比较。 (3)把小数化成分数来比较 将小数0.06转化为分数,依然利用上学期学过的小数转化为分数的转化方法,得出正确的结果,进而对两个分数在进行比较。如果在比较的过程中发现两个分数的分数单位不统一,首先要进行通分,统一分数单位,在继续进行比较。 3、“分数王国”和“小数王国”分别有不同的尺子,你能帮助“翻译”吗?将分数王国中的分数翻译成小数。将小数王国的小数翻译成分数。 4、把下面的小数化成分数或把分数化成小数。 对于分数与小数之间的互化,是我们上学期的内容。要引导学生回忆出转化的方法。 (设计意图:结合生活中的具体事例引入,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同时以问题入手,唤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好奇心和积极的探究态度。) 三、练一练 在比较分数与小数时,要先统一他们的表现形式。将分数转化为小数或者将小数转化为分数。只有表现形式统一了,才有可能比较大小。 四、课堂小结 五、布置作业 5板书设计 “小数王国”和“分数王国” 3÷415÷455÷109÷10 =3/4 =15/45 =5/10 =9/10 =0.75 =0.333 =0.2 =0.9

小学五年级数学小数计算题及答案

小学五年级数学小数计算题及答案: 1.06?25=26.5 4.02?8.3=33.366 1.03? 5.3=5.459 0.326?1.3=0.4238 2.1?2.15=4.515 0.48?8.1=3.888 108?3.7=399.6 6.4?2.15=13.76 15.6?13=202.8 0.18?15=2.7 0.025?14=0.35 3.06?36=110.16 0.04?0.12=0.0048 3.28?20.3=66.584 1.02?4.23=4.3146 2.06?1.05=2.163 4.8?10.5=50.4 12.5? 3.08=38.5 2.6?0.57=1.482 3.2?0.42=1.344 7.32?6.5=47.58 4.2? 5.15=21.63 1.09?1.2=1.308 4.02?1.9=7.638 0.42?260=109.2 5.63?0.72=4.0536 7.56?90=680.4 3.2?0.42=1.344 7.32? 6.5=4 7.58 4.2?5.15=21.63 1.09?1.2=1.308 80?3.78=302.4 6.03? 8.9=53.667 16.8?7.7=12 9.36 8.06?50=403 9.57?2.1=20.097 4.56?2.6=11.856 3.8?6.75=25.65 7.04?78=549.12 7.65?90=688.5 4.4?56.7=249.48 8.97?4.5=40.365

90.75÷3.3=27.5 16.9÷0.13=130 1.89÷0.54=3.5 13.95÷3.1=4.5 21.84÷0.7=31.2 28.14÷6.7=4.2 0.396÷1.2=0.33 5.4÷0.036=150 36.72÷2.4=15.3 5.778÷5.4=1.07 110.7÷0.54=205 1.204÷0.43=2.8 6÷1.2=5 9.2÷2.3=4 18.9÷0.54=35 54÷0.36=150 7.218÷36=0.2005 0.462÷1.4=0.33 0.756÷0.36=2.1 5.84÷0.16=36.5 87.11÷3.1=28.1 1.44÷1.8=0.8 16.32÷51=0.32 18.72÷3.6=5.2 10.75÷12.5=0.86 28.56÷5.1=5.6 4.32÷3.6=1.2 68.8÷4=17.2 16.8÷28=0.6 13.5÷2.7=0.5 91.2÷3.8=24 26÷0.13=200 126÷4.5=28 15÷0.06=250 5.92÷1.6=3.7 0.138÷0.15=0.92 2.6÷0.13=20 7.35÷2.1=3.5 62.4÷2.6=24 5.98÷2.3=2.6 10.8÷4.5=2.4 85.44÷16=5.34 101.7÷9=11.3 15.6÷24=0.65

小学数学五年级小数的性质

课时教案 主备教师:执教教师:() 教学内容:小数的性质和意义(P58-59 例1、例2、例3)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和操作理解小数的性质,应用小数性质把小数简化,并把一个数改写成指定位数的小数。 2.通过合作讨论与小组交流,探讨小数的性质,培养数学交流能力。 3.通过交流互动与独立思考,发现数学规律,体会数学发现的乐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学会用联系变化的观点认识事物。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操作,理解小数的性质。 教学难点:小数性质归纳的过程。 教材分析: 小数的性质是小数四则计算的基础。根据小数的性质,可以化简小数,也可以不改变小数的大小,在小数末尾添上一个或几个“0”,或者把整数改写成小数的形式。教学时,要通过比较、辨析、抽象、概括等一系列的思维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性质。 学情分析: 概括小数的性质时,可引导学生观察0.1米=0.10米=0.100米,看三个小数有什么不同?从左往右看,小数的末尾有什么变化?小数的大小有没有变化?从右往左看,小数的末尾有什么变化?小数的大小有没有变化?然后引导学生把上面的结论归纳成一句话:小数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教学具准备:米尺、不同颜色的纸条、剪刀、多媒体。

总课时:1课时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预设: 一、激趣导入 夏天的时候同学们都爱吃冷饮,老师了解到校门口左边的商店可爱多标价是2.5元,右边一家则是2.50元,那你们去买的时候会选择哪一家呢?为什么? 小结:为什么2.5元末尾添个0大小不变呢?究竟可以添几个零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一方面的知识。 二、新知探究 老师就给大家讲一个故事:唐僧师徒取经回来终于到家了,孙悟空说离家还有0.1米、而沙和尚说还有0.10米、而猪八戒却说还有0.100米。猪八戒很不高兴,说:“还有这么远才到家呢。”孙悟空最高兴,因为他认为回家的路最近了,只有唐僧很平静,他对徒弟们说:“你们的路其实一样长。”他们的话谁对呢?大家猜猜看。 到底谁对呢?今天我们就来解决这个问题。 1.初步了解小数的性质。 (1)边引导学生回答边演示: 孙悟空说离家还有0.1米,0.1米是1米的几分之几?也就是几分米?你能在直尺上找出来吗?(1分米=0.1米) 沙和尚说的路呢?长0.10米,是1米的几分之几?也就是10厘米。 (10厘米=0.10米) 猪八戒的呢?长0.100米,是1米的几分之几?也就是100毫米。 (100毫米=0.100米) (2)观察比较 1分米、10 厘米和100毫米,它们的长度怎样?(相等) 你能得出什么结论?为什么? 0.1米=0.10米=0.100米

小学五年级数学分数

分数应用题 1、12颗糖,平均分给3个人,每人分得几颗? 2、12颗糖,平均分给3个人,每人分得这些糖的几分之几? 3、5个苹果平均分给8个人,每人分得几个?每人分得这些苹果的几分之几? 4、五年级有男生23人,女生25人,女生占男生的几分之几?男、女生各占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 6、把3吨大米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多少吨?每份是大米总数的几分之几? 7、学校图书馆有连环画280本,文艺书140本,连环画的本数是文艺书的几倍?文艺书是连环画的几分之几? 8、胜利小学五年级3班体育达标人数是24人,没达标人数是12人,达标人数占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 9、王师傅6小时加工零件34个,李师付7小时加工零件40个。谁的工作效率高? 10、一本书185页,看了95页,看了的占这本书的几分之几?没看的页数占这本书的几分之几? 11、动物园里有梅花鹿25头,长颈鹿5头,梅花鹿的数量是长颈鹿的多少倍?长颈鹿的数量是梅花鹿的几分之几? 12、有一根木头,第一次截去2/5 米,第二次截去7/10 米,剩下4/15 米,这根木头有多长? 12、果园里栽了一些果树,其中荔枝树占总数的12/27,龙眼树占总数的12/25 ,其余的是杨梅树,杨梅树占总数的几分之几? 一、填空 1、表示把()平均分成()份,表示这样的()份。 2、一堆煤可以烧12天,,平均每天烧这堆煤的,5天烧这堆煤的。 3、的分数单位是(),再添()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就是最小的假分数。 4、分子是5的假分数有(),分母是6的真分数有()。

5、(a是大于0的自然数),当a 时,是真分数,当a 时, 是假分数,当a 时,等于3。 6、把4米长的绳子平均剪成5段,每段是这根绳子的,每段长米。 7、有12枝铅笔,平均分给2个同学。每枝铅笔是铅笔总数的,每人分得 的铅笔是铅笔总数的。 8、1===2 6== 9、在()里填上〉、〈或= ()()1 ()1 ()()0.4 ()0.8 10、小明用3元钱买了2千克的苹果,每千克苹果()元,每元钱可买()千克苹果。 11.分数单位是的最大真分数是(),最小假分数是(),最小带分数是()。 12、在、、、、、中最接近0的有(),最接近1的有(),最接近的有()。 二、判断 1、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是真分数,分子比分母大的分数是假分数。() 2、一堆煤,已经烧了,是把已经烧的煤看作单位“1”.()

“分数王国”与“小数王国”

课题:“分数王国”与“小数王国” 教学内容:教材第7-8页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并掌握小数化分数和分数化小数。 2、熟悉用渗透的思想来解决问题。 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究分数与小数的互化过程,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向学生渗透事物之间可以相互转化的思想,养成遇到问题积极动脑思考、想办法解决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分数与小数互化的方法。 教学难点: 分数与小数互化的方法。 教法学法: 小组合作交流法、主动探究法、讲授法 教学准备: 课件、卡纸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读出下面各小数。

0.3 0.25 0.14 1.34 4.06 0.08 2、求出下面各题的商 3÷4 15÷45 5÷10 9÷10 3、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常会遇到一些比较分数、小数大小的实际问题和分数、小数的混合运算。为了便于比较和计算,就需要把分数化成小数,或者小数化成分数,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个问题。 二、新授课程 1、出示情境图,引出本课内容 引导学生根据情境图可以得到哪些数学信息? (1)主要是分数与小数比较大小。 (2)分数与小数比较大小,要统一数的表现形式。 2、比一比“小数王国”里的0.06与“分数王国”里的1/20那个数大? (1)画图来比较 0.06表示为在含有100个方格的图形中,它占据6个格。 1/20表示为在含有100格方格的图形中,它占据5个格。 此时比较的结果显而易见了。 0.06>1/20 (2)把分数化成小数来比较 将分数1/20化成小数,回忆以前学过的分数转化为小数的方法,给出正确的结果,进而对两个小数再进行比较。 (3)把小数化成分数来比较

(完整)小学五年级数学小数除法练习题

小学五年级数学小数除法练习题 90.75÷3.3 16.9÷0.13 1.89÷0.54 13.95÷3.1 21.84÷0.7 28.14÷6.7 0.396÷1.2 5.4÷0.036 36.72÷2.4 5.778÷5.4 110.7÷0.54 1.204÷0.43 6÷1.2 9.2÷2.3 18.9÷0.54 54÷0.36 7.218÷36 0.462÷1.4 0.756÷0.36 5.84÷0.16 87.11÷3.1 1.44÷1.8 16.32÷51 18.72÷3.6 10.75÷12.5 28.56÷5.1 4.32÷3.6 68.8÷4 16.8÷28 13.5÷2.7 91.2÷3.8 26÷0.13 126÷4.5 15÷0.06 5.92÷1.6 0.138÷0.15 2.6÷0.13 7.35÷2.1 62.4÷2.6 5.98÷2.3 10.8÷4.5 85.44÷16

101.7÷9 15.6÷24 4.16÷3.2 0.756÷0.18 210÷1.4 10÷2.5 25.6÷3.2 0.63÷0.15 6.4÷32 75.6÷1.8 0.21÷1.4 19.8÷45 0.16÷0.25 2.38÷0.34 2.7÷7.5 8.84÷1.7 67.5÷15 243.2÷64 0.138÷15 3.64÷52 51.3÷0.27 2.688÷0.56 9.18÷9 7÷0.28 104÷0.52 8.91÷0.27 1.12÷0.56 1÷0.025 6.21÷0.3 21÷1.4 88.4÷5.2 13.5÷4.5 21.24÷36 43.5÷12 11.97÷1.5 69.6÷2.9 38.4÷0.8 3.57÷4.2 82.8÷3.6 3.6÷0.24 2.16÷2.7 6.4÷32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小数乘法》教案

小数乘法 课题:小数乘以整数 教学内容:例1和例2、“做一做”,练习—第1~4题。) 教学要求: 1、使学生理解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及算理。 2、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 3、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间的练习,渗透转化思想。 教学重点:小数乘以整数的算理及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确定小数乘以整数的积的小数点位置的方法。 教学用具:放大的复习题表格一张(投影)。 教学过程: 一、引入尝试: 孩子们喜欢放风筝吗?今天我就带领大家一块去买风筝。 1、小数乘以整数的意义及算理。 出示例1的图片,引导学生理解题意,得出: ⑴例1:风筝每个3.5元,买3个风筝多少元?(让学生独立试着算一算) (2)汇报结果:谁来汇报你的结果?你是怎样想的?(板书学生的汇报。) 用加法计算:3.5+3.5+3.5=10.5元 3.5元=3元5角 3元×3=9元 5角×3=15角 9元+15角=10.5元 用乘法计算:3.5×3=10.5元 理解3种方法,重点研究第三种算法及算理。 ⑶理解意义。为什么用3.5×3计算? 3.5×3表示什么?(3个3.5或3.5的3倍.) (4)初步理解算理。怎样算的?

把3.5元看作35角 3.5元扩大10倍 3 5角 × 3 × 3 1 0. 5 元 1 0 5角 缩小10倍 105角就等于10.5元 (6)买5个要多少元呢?会用这种方法算吗? 2、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象这样的3.5元的几倍同学们会算了,那不代表钱数的0.72×5你们会算吗?(生试算,指名板演。) ⑴生算完后,小组讨论计算过程。 板书: 0.72 × 5 (2)强调依照整数乘法用竖式计算。 (3)示范: 0. 7 2 扩大100倍7 2 × 5 × 5 3. 6 0 3 6 0 缩小100倍 (4) 回顾对于0.72×5,刚才是怎样进行计算的? 使学生得出:先把被乘数0.72扩大100倍变成72,被乘数0.72扩大了100倍,积也随着扩大了100倍,要求原来的积,就把乘出来的积360再缩小100倍。(提示:小数末尾的0可以去掉) ●注意:如果积的末尾有0,要先点上积的小数点,再把小数末尾的“0”去掉。

北师版数学五年级下册--《 “分数王国”与“小数王国”》名师教案

第3节“分数王国”-与“小数王国”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理解分数、小数相互转化的必要性;能正确地将简单的分数化为有限小数;能正确地将有限小数化为分数。 数学思考与问题解决 通过探究分数与小数的互化过程,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 向学生渗透事物之间可以相互转化的思想,养成遇到问题积极动脑思考、想办法解决的好习惯。 重点难点 重点:能够正确地将简单的分数化为小数。 难点:能够正确地将有限小数化为分数。 教具学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今天游乐园来了很多小朋友,他们遇到了一些关于分数和小数的数学问题,你们愿意帮助他们解决吗?(愿意)同学们非常乐于助人,要想帮助他们解决难题,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必须有一定的知识基础,老师先来考考大家,敢接受挑战吗? 1.说出下列各分数的意义。(出示课件) 1 53 8 4 7 5 12 2.填空。 (1)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3÷5=( )。 (2)0.8表示( )分之( )。 0. 03表示( )分之( )。 0. 017表示( )分之( )。 5. 17表示( )又( )分之( )。 设计意图:巩固旧知,为新课做铺垫。引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

兴趣。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1.同学们对分数和小数的这些知识掌握得真不错,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小数王国和分数王国遇到了什么难题。(课件出示教材7页情境图) 0.06和1 20 到底谁大呢? 师:要想知道谁大就是比较分数和小数大小。怎样比较分数和小数大小呢?这节课就让我们共同探讨分数和小数的互化。(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结合生活中的具体事例引入,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同时以问题入手,唤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好奇心和积极的探究态度。 师:老师相信同学们一定会用智慧解决问题,有没有信心?让我们一起看合作要求。 探究要求: 怎样比较这两个数的大小呢?先独立思考,把方法记录下来,再和小组同学交流。 2.学生试做,指名板演汇报。 (l)画图比较(通过涂色面积大小的比较)可知:0.06>1 20 (2)因为1 20 =1÷20=0.05 0.06>0.05,所以0.06> 1 20 (3)因为0.06= 6 100 1 20 = 5 100 6 100 > 5 100 ,所以0.06> 1 20 (学生说出其他方法,教师订正后给予肯定) 3.师:“小数王国”和“分数王国”里分别有相同的尺子,两位 国王想请你们帮忙翻译,你们愿意帮助他们吗?(出示情境图) (1)师:怎样帮助小数国王呢? 生: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把分数写成除法计算。 1 8 =1÷8=0.125 4 8 =4÷8=0.5 6 8 =6÷8=0.75 7 8 =7÷8=0.875 (2)师:怎样帮助分数国王呢?我们怎样把小数化成分数呢? 生l:一位小数——十分之几,两位小数——百分之几,三位小数——千分之几….

小学五年级数学小数练习题及答案大全讲解学习

小学五年级数学小数练习题及答案大全五年级上册 知识点概念总结 1.小数乘整数的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一个数乘纯小数的意义是求这个数的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是多少。 2.小数乘法法则 先按照整数乘法的计算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如果位数不够,就用“0”补足。 3.小数除法 小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就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4.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计算法则 先按照整数除法的法则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如果除到被除数的末尾仍有余数,就在余数后面添“0”,再继续除。 5.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计算法则 先移动除数的小数点,使它变成整数,除数的小数点也向右移动几位,然后按照除数是整数的除法法则进行计算。 6.积的近似数:

四舍五入是一种精确度的计数保留法,与其他方法本质相同。但特殊之处在于,采用四舍五入,能使被保留部分的与实际值差值不超过最后一位数量级的二分之一:假如0~9等概率出现的话,对大量的被保留数据,这种保留法的误差总和是最小的。 7.数的互化 小数化成分数 原来有几位小数,就在1的后面写几个零作分母,把原来的小数去掉小数点作分子,能约分的要约分。 分数化成小数 用分母去除分子。能除尽的就化成有限小数,有的不能除尽,不能化成有限小数的,一般保留三位小数。 化有限小数 一个最简分数,如果分母中除了2和5以外,不含有其他的质因数,这个分数就能化成有限小数;如果分母中含有2和以外的质因数,这个分数就不能化成有限小数。 小数化成百分数 只要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同时在后面添上百分号。 百分数化成小数 把百分数化成小数,只要把百分号去掉,同时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 分数化成百分数

【小学数学】五年级小数计算题200题

五年级小数练习题 7.658×850.18×15 0.025×14 3.06×36 3.7×0.016 53×2.07 36.02×0.3 56.78×8 1.55÷3.9 16.9÷0.13 0.04×0.12 3.84× 2.6 1.89÷0.54 7.1÷0.25 2 2.78÷ 3.47×0.62 12.25÷0.5 73.5×0.1 1.64÷41 1.55÷3.9 7.564×0.89 0.15×2.34 0.48×350 7.94×0.98 56.2×4.98 36.9×21.3 1.96×8.5 80.4×0.35 6.25×1.04 0.056×0.15 12.5×4.8 4.2÷28 5.76×1.3 7.15×22 15.6×13 3.68×0.25 3.7×0.016 0.45×102 2.05÷0.82 6.509÷0.27 28.448÷14 32×6.07 28.448÷14 0.58×250 4.4×0.8-3.4×0.8 6-1.6÷4 3.2×(1.5+2.5)÷1.6 6.5×(4.8-1.2×4) 5.38+7.85-5.37 56-1.19×3-0.43 0.82×40×2. (0.8+8)×0.125 1.25×5×0.16 4.2×99+4.2 0.235×0.15×16 35÷(0.35×2)

0.52×0.4×0.05 0.92×2.4-0.42×2.4 (1.25+0.25)×4 2.95×101-2.95 4.6×0.35+4.6×0.65 2 3.4-0.8-13.4-7.2 63×10.1-63×0.1 3.14×1.9+31.4×0.81 7.3×10.2-1.46 12.96-(9.6-1.52) 3.6 ×3.6+1.4 ×3.6 2.7×1.5-2.7 0.25×0.8×0.125×0.4 0.4×12.5×(4.2-1.7) 45÷0.09÷0.5 56.5×99+56.5 (1.25-0.125)×8 17.8÷(1.78×4) 1.5÷(6.07+ 2.53)×0.5 4.05÷1.5÷0.03 1.92÷0.12-2.7 4.6+32.55÷9.3 0.84÷(0.3+0.4) 0.84×1.7÷0.07 3.9÷1.3÷5 20.9+10.5÷(5.2-3.5)(6+10.88÷3.2)×1.5 18.9-18.9÷1.4 15.4÷[8×(6.34-4.59)] 3.2×5.6-11.4 9.4-1.2÷0.6+6.24 3.76×0.25-0.49 35.6-5×1.7 73.8-1.64-13.8-5.36 66.86-8.66-1.34 0.25×16.2×4 3.72×3.5+6.28×3.5 36.8-3.9-6.1 2 5.48-(9.4-0.52) 4.8×7.8+78×0.52 3.6×102 6.4×0.25+3.6÷4 32+4.9-0.9 4.8-4.8×0.5 (1.25-0.125)×8 4.8×100.1 56.5×9.9+56.5 7.09×10.8-0.8×7.09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分数练习题

五年级下册分数测试 一、填空(20%) #1.8 5是把( )平均分成( )份,表示其中的( )份;还可以看做把( )平均分成( )份,表示其中1份。 #2.分数单位是121 的最大真分数是( ),最小假分数是( ),最小带分数是( )。 3.a=b+1(a ,b 是不为0的自然数),那么a 和b 的最大公因数是( ),最小公倍数是( )。 4.与6组成的最简分数的最小质数是( ) 5.在1.67、58 、1.5、6.1、1.506这组书中,最大的是( ),最小的是( ),相等的两个数是( ) 和( )。 6. (1)( )÷5=25....)(=1.4=(....)2=(...)8 (2)1.2=(...)12 =6÷( )=20(...) =( )÷15 #7.要想使13a 是假分数,14a 是真分数,a 是( ) 8.一个分数,分子和分母的和是28,如果分子减去1,这个分数就等于2,原分数是( ) 9.如果83 的分子加上9,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母应加上( ) 10.从2,3,5,7,11这五个数种,任取两个不同的数分别作为一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这样的 分数有( )个。 二、判断(10%) 1.分子比分母大的分数一定是假分数( ) 假分数的分子一定比分母大( ) 2.8千克的91 和1千克的98 一样重( ) 3.大于177而小于179的分数只有178 ( ) 4.带分数一定大于1( ) 5.甲数和乙数都是他们的最大公因数的倍数( ) 三、选择(15%) 1. 6是24和36的( )12呢?( ) A.倍数 B.公因数 C.最大公因数 2. 一个最简分数,分子和分母的和是9,这样的最简分数有( ) A.4 B.3 C.5 3.分子和分母相差1的分数一定是( ) A.真分数 B.假分数 C.最简分数

(完整版)小学五年级数学分数加减法测试卷

小学五年级数学五月份月考试卷 班级: 姓名: 一、 计算。(共40分) 1. 直接写出得数。(每题0.5分,共4分) 103+107= 65-61= 0.5+31= 2+4 3= 21-61= 7-75= 2 21+3 1= 2. 计算下面各题,能简算的要简算。(每题3分,共18分) 6-(43-52) 54+1511+103 79+81+83+75 8-157-158 1-53+52 32+109+32-10 9 3.解方程。(每题3分,共12分) ①x-52-72=53 ②4x-83=85 ③x+103=10 7 ④ 1.4x-0.7x=56 4.列式计算。(每题3分,共6分) ①6减去31与51的差,结果是多少?②75加上21与3 1的差,和是多少? 二、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每题1分,共8分) 1.把单位“1”分成5份,其中的3份就是5 3。( ) 2.除法里的除数、分数里的分母都不能为0。( ) 3.分子比分母大的分数叫做假分数。( ) 4.真分数比1小,假分数比1大。( ) 5.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加上或者减去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 6.约分和通分后,分数的大小改变了。( )

7.分数的分母越大,它的分数单位就越小。( ) 8.两个数的乘积一定是它们的公倍数。( ) 二、 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内。(每空1分,共7分) ①比61大比5 1小的分数有( )。 A 1个 B 没有 C 无数个 D3个 ②9和16的最大公因数是( ),最小公倍数是( )。 A 1 B 4 C 16 D 144 ③甲数是乙数的倍数,则甲乙两数的最大公因数是( ),最小公倍数是( )。 A 甲数 B 乙数 C 甲乙两数的积 D 1 ④下面的分数,能化成有限小数的是( ) A 52 B 31 C 6 1 ⑤要使6x 是真分数,5 x 是假分数,x 应是( ) A 4 B 6 C 5 D4 四、填空。(每空1分,共21分) ①分母是8的最简真分数之和是( ) 。 ②写出分母是7的所有真分数( ) 写出分子是7的所有假分数( ) ③把3块月饼平均分给4人,每人分得(),每人分得( )块。 ④21= 3 =10 =( )÷( )=( )(填小数) 5÷3= — = 1— ⑤30cm=( )m (填分数) 500ml =( )L (填分数)

“分数王国”与“小数王国”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 《“分数王国”与“小数王国”》教学设计 学习内容:“分数王国”与“小数王国”(课本第7-8页) 学习内容分析: 本节课实际就是分数与小数的互化,属于运算技能内容,标题中的“分数王国”和“小数王国”,既有数学味道,又有童话味道,意在引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想象力,以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本节知识要在学生以前学习过的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以及小数的意义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教学情境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自主建构互化的方法。 学情分析: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小数意义和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学生已经具有学习本节知识的理论与实践基础。本节课就是要在复习这两个知识点的基础上,密切联系这两方面的知识,让学生在童话般的教学情境引导下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自主建构分数与小数互化的方法。 学习目标: 1、结合比较小数与分数大小的具体例子,探索小数与分数比较大小的方法,掌握分数与小数相互转化的方法。 2、结合表示分数或小数的直观模型,进一步体会小数与分数相互转化的方法。 3、体会从已知到未知的推理过程,以培养学生的数学表达能力。 4、进一步体会数学的趣味性,培养学生热爱数学、学习数学的思想。学习重难点: 探索小数与分数比较大小的方法,掌握分数与小数相互转化的方法。 教法学法:

情境导入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温故知新 1、0.8表示( )分之( );0.03表示( )分之( );0.017表示( )分之( );5.17表示( )又( )分之( )。 2、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3÷5=( ) 11÷7=( ) 【设计意图:引起学生对小数的意义、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的回忆,为学生探究新知识做必要的铺垫。】 二、创设情境,建立模型 同学们,昨天“分数王国”和“小数王国”(展示出课题)里有成员吵架了,想知道为什么吗? (课件出示课本上的情境)同学们观察一下,谁来说说是什么原因。 师:哦,原来是0.06和 20 1两个成员在为谁大谁小闹矛盾呢。同学们,你能给他们解决一下吗? 【设计意图:富有童话般的情境创设,活化教材,化静为动而又不偏离主题,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 三、自主合作,探究新知 (一)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1、学生自己先尝试解决,然后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 2、指名板演汇报。 3、以订正上黑板板演的题目为依据,全班交流。 生1:因为 201=1÷20=0.05,所以0.06>20 1 生2:0.06=1006 201=100 5 因为1006>1005,所以0.06>201

小学五年级数学知识点:分数的意义知识点

小学五年级数学知识点:分数的意义知识点 小学是我们人生的第一次转折,面对小学,各位学生一定要放松心情。接下来我们为大家准备了分数的意义知识点,希望给各位学生带来帮助。 1、分数的意义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者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在分数里,中间的横线叫做分数线;分数线下面的数,叫做分母,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多少份;分数线下面的数叫做分子,表示有这样的多少份。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 2、分数的读法:读分数时,先读分母再读“分之”然后读分子,分子和分母按照整数的读法来读。 3、分数的写法:先写分数线,再写分母,最后写分子,按照整数的写法来写。 4、比较分数的大小: ⑴ 分母相同的分数,分子大的那个分数就大。 ⑵ 分子相同的分数,分母小的那个分数就大。 ⑶ 分母和分子都不同的分数,通常是先通分,转化成通分母的分数,再比较大小。 ⑷ 如果被比较的分数是带分数,先要比较它们的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带分数就大;如果整数部分相同,再比较它们的分数部分,分数部分大的那个带分数就大。 5、分数的分类 按照分子、分母和整数部分的不同情况,可以分成:真分数、假分数、带分数 ⑴ 真分数: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真分数小于1。 ⑵ 假分数: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假分数大于或等于1。 ⑶ 带分数:假分数可以写成整数与真分数合成的数,通常叫做带分数。 【练习题】 一、直接写出得数 3.2×5= 786+114 7.8÷3= 0.25×8= 1.6÷3.2= 0.8×1.25 0.48÷12= 1.53-0.7= 135÷5= 25×2= 420×35= 25×19= 10-5.4= 236+99= 95÷19= 0.3÷1.5= 二、我会填 1、表示把____________平均分成_____________,表示_____________。 2、读作____________,分数单位是____________,它含有_____________个,再添上_____________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就是1。 3、____________个是,里面有____________个,里面有5个_____________。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很难做到恰如其分。为什么?还是没有彻底“记死”的缘故。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法很简单,每天花3-5分钟左右的时间记一条成语、一则名言警句即可。可以写在后黑板的“积累专栏”上每日一换,可以在每天课前的3分钟让学生轮流讲解,也可让学生个人搜集,每天往笔记本上抄写,教师定期检查等等。这样,一年就可记300多条成语、300多则名言警句,日积月累,终究会成为一笔不小的财富。这些成语典故“贮藏”在学生脑中,自然会出口成章,写作时便会随心所欲地“提取”出来,使文章增色添辉。 4、13个是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