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变理论的最新发展

权变理论的最新发展

一、权变理论的最新发展。

“权变”的意思就是权宜应变。权变理论认为,在企业管理中要根据企业所处的内外条件随机应变,没有什么一成不变、普遍适用的“最好的”管理理论和方法。它强调在管理中要根据组织所处的内外部条件随机应变,针对不同的具体条件寻求不同的最合适的管理模式、方案或方法。其代表人物有卢桑斯等人,应当肯定地说,权变理论为人们分析和处理各种管理问题提供了一种十分有用的方法。它要求管理者根据组织的具体条件,及其面临的外部环境,采取相应的组织结构、领导方式和管理方法,灵活地处理各项具体管理业务。这样,就使管理者把精力转移到对现实情况的研究上来,并根据对于具体情况的具体分析,提出相应的管理对策,从而有可能使其管理活动更加符合实际情况,更加有效。所以,管理理论中的权变的或随机制宜的观点无疑是应当肯定的。同时,权变学派首先提出管理的动态性,人们开始意识到管理的职能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以往人们对管理的行为的认识大多从静态的角度来认识,权变学派使人们对管理的动态性有了新的认识。

权变理论强调变化,却既否定管理的一般原理、原则对管理实践的指导作用,又始终无法提出统一的概念和标准,每个管理学者都根据自己的标准来确定自己的理想模式,未能形成普遍的管理职能,权变理论使实际从事管理的人员感到缺乏解决管理问题的能力。

现代管理理论的特点和主要观点

现代管理理论的特点和主要观点 “管理科学”理论的一个不足之处是过分强调定量因素与数学模型,忽视了定性因素的重要性。事实上,管理中的影响因素,很多是定性因素,无法用科学方法精确计量,只有依靠人的经验、知识来进行估计和判断才能完成。“管理理论丛林”则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了管理中的一些问题,也未能很 好地提出一套完整的方案。这样,它们在现代管理工作中,应用起来就会有很大的局限性。近年来,在一些管理学者中间逐步酝酿形成了一种新的观念,即“现代管理理论”。这一理论主张,不仅要综合“管理科学”理论中的方 法和技术,还要综合“行为科学”理论,而且还要着眼于“系统分析”的观点和“权变理论”的观点,使现代管理理论朝着一个统一的系统理论发展。这是因为有些学者认为:“管理过程学派”、“管理科学学派”和“行为学 派”只是系统管理学派的“子系统”,都应归属于系统管理学派之中。而且 要使系统的管理理论能真正发挥作用,还必须依靠“权变理论”作为指导;只有随机制宜地、灵活地应用系统管理理论,才能在管理的实践中发挥管理理论的功能。 总之,现代管理理论是近代所有管理理论的综合,是一个知识体系,是一个学科群。它的基本目标就是要在不断急剧变化的现代社会面前,建立起一个充满创造活力的自适应系统。要使这一系统能够得到持续高效率、低消耗地输出高功能,不仅要求要有现代化的管理思想和管理组织,而且还要求有现代化的管理方法和手段来构成现代管理科学。 一、现代管理学的特点 纵观管理学各学派,虽各有所长,各有不同,但不难寻求其共性。管理学的共性实质上也就是现代管理学的特点,可概括如下。 (一)强调系统化。这就是运用系统思想和系统分析方法来指导管理的实践活动,解决和处理管理的实际问题。系统化,就要求人们要认识到一个组织就是一个系统,同时也是另一个更大系统中的子系统。所以,应用系统分析的方法,就是从整体角度来认识问题,以防止片面性和受局部的影响。 (二)重视人的因素。由于管理的主要内容是管人,而人又是生活在客观环境中,虽然他们也在一个组织或部门中工作,但是,他们在其思想、行为等诸方面,可能与组织不一致。重视人的因素,就是要注意人的社会性,对人的需要予以研究和探索,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尽最大可能满足人们的需要,以保证组织中全体成员齐心协力地为完成组织目标而自觉作出贡献。 (三)重视“非正式组织”的作用,即注意“非正式组织”在正式组织中的作用。非正式组织是人们以感情为基础而结成的集体,这个集体有约定俗成的信念,人们彼此感情融洽。利用非正式组织,就是在不违背组织原则的前提下,发挥非正式群体在组织中的积极作用,从而有助于组织目标的实现。 (四)广泛地运用先进的管理理论和方法。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水平的迅速提高,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方法在管理中的应用愈来愈显得重要。所以,各级主管人员必须利用现代的科学技术与方法,从而促进管理水平的提高。 (五)加强信息工作。由于普遍强调通讯设备和控制系统在管理中的作

组织行为学领导案例分析

惠普公司前CEO卡莉·费奥瑞纳案例分析报告 一、案例简介 1999年7月,卡莉·费奥瑞纳正式加入惠普,出任惠普ceo。当时惠普市场收益低迷,企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卡莉可谓受命于危难之际。在她出任ceo之后,采取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狂飙突进式改革举措,强调速度。事实上也帮助惠普走出了低迷,市场份额开始回升。 但是2002年,费奥瑞纳按照自己一贯的管理风格,独断专行,力排众议,在自己的一手推动下,惠普公司以190亿美元收购了康柏电脑,这一决定遭到了众多非议。然而,合并后的惠普表现不尽如人意:她预想的1+1>2并没有实现,反而小于2。市场占有率不断下滑,利润率未见提升。为提高在个人电脑市场上的占有率,惠普与戴尔等大打价格战,从而严重蚕食了公司利润。自2002年以来,惠普个人电脑业务的利润率只有1%。去年第四季度,在个人电脑市场上,惠普的占有率降至15%,戴尔则升至15.9%,惠普因此痛失个人电脑市场头把交椅宝座。此外,与康柏的合并没有推动惠普其他业务的发展。过去一年,IBM(美国商用机器公司)和戴尔在网络服务器市场上的占有率持续提高,而惠普的占有率则从28.7%降至26.6%。自2001年9月以来,惠普股价下跌了约15%,而其竞争对手戴尔的股价差不多翻了一番。于是女强人采取了裁员、革除和更换高管的措施企图挽回败局。但是非但不能取得效果,反而因强硬、固执、独断无情的领导风格得罪了不少人,在公司失去人心,怨声载道。在2005年2月9日,经过了一年多的会议裁决和卡莉的苦苦挣扎,无力挽回败局的卡莉终于还是在一片消极评论中被惠普辞退,从而结束了费奥瑞纳在惠普的5年半的职业生涯,也终结了硅谷的神话。 曾经的世界第一女ceo,女强人,可谓成也性格,败也性格。下面我将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范围局限内,简单分析一下惠普公司前女CEO卡莉?费奥瑞纳在惠普的职业生涯从辉煌走到被辞退的的原因。 二、案例分析 目前,从卡莉·费奥瑞纳的整个职业生涯来看,她是一位成功者,因为他是全明星级别的世界性女ceo,享誉世界;然而就其出任惠普ceo五年多时间的领导方式及结果是失败的典型案例。 1.特质理论和性格、气质的心理学理论解读卡莉?费奥瑞纳的个性特征。 事实上,卡莉的领导是维系在其非凡魅力之上的独揽大权、高度专权式的家长制作风,而惠普需要的是一个懂得经营现代企业的ceo,并非一个封建暴君。 在领导的特质理论中,也强调了魅力、热情、勇气、外倾性、责任心等共性来标榜领导,而这位女强人恰恰缺少了情绪智力这一特质,这也是她致命之处,这导致了她与下属关系的紧张并且怨声载道。

文献综述的类型

文献综述是"一种在分析、比较、整理、归纳一定时空范围内有关特 定课题研究的全部或大部情报的基础上,简明的类述其中的最重要部分,并标引出处的情报研究报告"。文献综述的定义包含三个基本要素:首先,文献综述反映原始文献有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它反映一定时期内或是某一时期一定空间范围的原始文献的内容。其次,文献综述集中反映一批相关文献的内容。其它二次文献如题录、索引、文摘、提要等一条只能揭示一篇原始文献的外表信息或内容信息,且各条目之间没有联系,而综述一篇可集中一批相关文献,且将这批文献作为一个有机整体予以揭示,信息含量比二次文献多得多。第三,文献综述是信息分析的高级产物。书目、索引等是对原始文献的外表特征进行客观描述,不涉及文献内容,编写人员不需了解原始文献的内容,也不需具备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提要、文摘是对原始文献的 内容作简要介绍和评价,编写人员需要具有相关学科的一些基础知识,以识别和评价原始文献;文献综述则要求编写人员对综述的主题有深 入的了解,全面、系统、准确、客观地概述某一主题的内容。运用分析、比较、整理、归纳等方法对一定范围的文献进行深度加工,对于读者具有深度的引导功能,是创造性的研究活动。 文献综述的类型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对文献综述进行划分,最常见的方法是根据文献综述反映内容深度的不同即信息含量的不同划分按照文献综述信息含量的不同,可将文献综述分为叙述性综述、评论性综述和专题研究报告三类。

叙述性综述是围绕某一问题或专题,广泛搜集相关的文献资料,对其内容进行分析、整理和综合,并以精炼、概括的语言对有关的理论、观点、数据、方法、发展概况等作综合、客观的描述的信息分析产品。叙述性综述最主要特点是客观,即必须客观地介绍和描述原始文献中的各种观点和方法。一般不提出撰写者的评论、褒贬,只是系统地罗列。叙述性综述的特点使得读者可以在短时间内,花费较少的精力了解到本学科、专业或课题中的各种观点、方法、理论、数据,把握全局,获取资料。 评论性综述是在对某一问题或专题进行综合描述的基础上,从纵向或横向上作对比、分析和评论,提出作者自己的观点和见解,明确取舍的一种信息分析报告。评论性综述的主要特点是分析和评价,因此有人也将其称为分析性综述。评论性综述在综述各种观点、理论或方法的同时,还要对每种意见、每类数据、每种技术做出分析和评价,表明撰写者自己的看法,提出最终的评论结果。可以启发思路,引导读者寻找新的研究方向。 专题研究报告是就某一专题,一般是涉及国家经济、科研发展方向的重大课题,进行反映与评价,并提出发展对策、趋势预测。"是一种现实性、政策性和针对性很强的情报分析研究成果"。其最显著的特点是预测性,它在对各类事实或数据、理论分别介绍描述后,进行论证、预测的推演,最后提出对今后发展目标和方向的预测及规划。专题研究报告对于科研部门确定研究重点和学科发展方向,领导部门制定各项决策,有效实施管理起着参考和依据的作用。这一类综述主

案例分析29217

六、案例分析(每题15分) 498.(一)准确决策与盲目决策 禹州市建筑(一)准确决策与盲目决策 答案要点: 1.决策过程包括哪些基本活动与步骤?其中的关键步骤是什么? 决策包括情报活动、设计活动、抉择活动、实施活动(每个1分,共4分),又可细化为六个步骤:确认并诊断问题,确定决策目标;拟定备选方案;评估可选方案;选择方案;实施决策;控制与评价决策。(每个0.5分,共3分)。其中关键步骤是:确认并诊断问题,确定决策目标(2分)。 2.案例中两家企业形成鲜明对比的原因是什么? 原因:一是科学地诊断问题(3分),二是正确地确定目标(3分)。说明:该问题若没有联系案例回答,得分为应得分数的70%。 499.(二)目标管理 答案要点: 1.这家制药公司的问题可能出在哪里? 在制定目标和考核指标时没有充分听取不同部门的意见;没有统一思想与认识;没有形成相互协调的目标体系;在实施过程中没有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有效协调(每个要

点1分,共4分)。 2.为什么设定目标(并与工资挂钩)反而导致了公司内部的矛盾加剧和利润下滑? 在缺乏相互协调的目标体系的情况下,将目标与工资挂钩,导致了公司内部的矛盾加剧和利润下降(3分)。 3.目标管理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基本原则包括:目标的整体性;目标的激励性与可行性;应变性;便于考核和衡量;明确约束条件;目标不宜过多,且分清主次;协调原则;必须有强有力的措施保证(每个要点1分,共8分)。 500.(三)汤姆的目标与控制 答案要点: 1.汤姆就任后所制定的计划属于什么计划? 按时间分为短期计划,按内容分为局部计划,按影响程度分为作业计划,按约束力分为指令性计划,按详尽程度分为具体性计划(每个1分,共5分)。 2.你认为导致汤姆控制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原因主要有:一是只制定了目标,没有明确的保障措施(2分);二是在目标实施过程中缺乏监督、控制和协调(2分)。说明:该问题若没有联系案例回答得分为应得分数的70%。

文献综述写作的理论、方法和技巧

一、综述概述 1.什么是综述:综述,又称文献综述,英文名为literature review。它是利 用已发表的文献资料为原始素材撰写的论文。 综述包括“综”与“述”两个方面。所谓综就是指作者必须对占有的大量素材 进行归纳整理、综合分析,而使材料更加精炼、更加明确、更加层次分明、更 有逻辑性。所谓述就是评述,是对所写专题的比较全面、深人、系统的论述。 因而,综述是对某一专题、某一领域的历史背景、前人工作、争论焦点、研究 现状与发展前景等方面,以作者自己的观点写成的严谨而系统的评论性、资料 性科技论文。 综述反映出某一专题、某一领域在一定时期内的研究工作进展情况。可以把该 专题、该领域及其分支学科的最新进展、新发现、新趋势、新水平、新原理和 新技术比较全面地介绍给读者,使读者尤其从事该专题、该领域研究工作的读 者获益匪浅。因此,综述是教学、科研以及生产的重要参考资料。 2.综述的类型:根据搜集的原始文献资料数量、提炼加工程度、组织写作形式以及学术水平的高低,综述可分为归纳性、普通性和评论性三类。 (1)归纳性综述:归纳性综述是作者将搜集到的文献资料进行整理归纳,并按一定顺序进行分类排列,使它们互相关联,前后连贯,而撰写的具有条理性、系 统性和逻辑性的学术论文。它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某一专题、某一领域的当 前研究进展,但很少有作者自己的见解和观点。 (2)普通性综述:普通性综述系具有一定学术水平的作者,在搜集较多资料的基础上撰写的系统性和逻辑性都较强的学术论文,文中能表达出作者的观点或倾 向性。因而论文对从事该专题、该领域工作的读者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3)评论性综述:评述性综述系有较高学术水平、在该领域有较高造诣的作者。在搜集大量资料的基础上.对原始素材归纳整理、综合分析、撰写的反映当前 该领域研究进展和发展前景的评论性学术论文。因论文的逻辑性强,有较多作 者的见解和评论。故对读者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并对读者的研究工作具有导向 意义。 二、综述的书写格式 综述与一般科技论文不同。科技论文注重研究方法的科学性和结果的可信性, 特别强调阳性结果。而综述要写出主题(某一专题、某一领域)的详细情报资料,不仅要指出发展背景和工作意义,而且还应有作者的评论性意见,指出研究成 败的原因;不仅要指出目前研究的热点和争论焦点,而且还应指出有待于进一 步探索和研究的处女领域:不仅要介绍主题的研究动态与最新进展,而且还应

着名管理思想-系统理论与权变理论(参考Word)

弗里蒙特·卡斯特:系统理论与权变理论 弗里蒙特·卡斯特,美国著名管理学家,美国华盛顿大学都授。 他是西方管理学中所谓权变理论学派的代表人物。 他提出的“权变理论”思想对管理学理论的发燕尾服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思想概述】 弗里蒙特·卡斯特这位权变理论学派的代表人物在管理学上的主要贡献在于他提出了权变理论。他认为,企业管理首先必须要从企业的经营现状出发来制定管理目标和管理方法。而企业的经营现状由于受到内部和外部两方面因素的影响,因此是不断变化着的。所以,企业管理者在制定管理计划时也要跟着变化,以适应经营善的客观事实,这就叫权变理论。这个理论的提出对管理学理论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卡斯特的主要著作有:《组织与管理的权变观点》、《科学、技术与管理》、,《组织与管理》、《组织与管理的权变观点》等。 【背景故事】 弗里蒙特·卡斯特,1962年出生于加利福尼亚,1944年加入美国海军,1946年获圣何塞州大学学士学位,1949年获斯坦福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并于同年任纽约州锡拉丘兹大学讲师。1956年获得华盛顿大学博士学位,并于1961年为华盛顿大学教授,1979年为该校研究生院副院长。《组织与管理:系统与权变的观点》于1970年出版,是权变理论学派的代表作之一,受到了管理学界的重视,其后一再再版发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思想精要】 组织与管理之间的关系 卡斯特认为,在人类历史上,真正巨大的成就是为了达到其他成就而建立起来的“组织”及其有效的“管理”。所谓组织,就是人们在相互依存的关系中共同工作或协作一个系统,组织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有结构性和整体性,并且如果没有组织存在,经济结构就无从建立,社会就会成为一盘散沙。组织作为一个人的集合,怎样才能调动起每个人的协作精神和进取心呢,这需要管理。所谓管理,指的是协调组织中各子系统的一种手段,目的是求得组织与环境之间以及组织内部各子系统之间最大的一致性。在当今社会,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教育的普及、知识的增长、人员的日益多样化、政府作用的增强,当代组织也日益复杂。这就要求管理者应该更好地了解各种环境的变化趋势,了解个人与组织的行为。 系统管理理论 如果我们把组织看成是一个从属于更广泛环境的子系统,其本身又由多个理小的子系统所构成。同时,组织又是社会结构就是由不同层次的系统所组织成的,这就是所谓的系统论。 系统可分为开放的系统和封闭的系统两种。开放的系统是指系统在本身决策时充分考虑外在的环境给系统带来的影响。封闭的系统是指系统在决策时,对外界环境因素不予考虑。这两种系统适应的是不同的条件,并无好坏之分。在外在环境对系统带来的影响不是很大或根本没有时,就可以用封闭系统的决策方法来制定计划。 卡斯特认为,在组织内部,可以分为目标和价值子系统、技术子系统、组织结构子系统、社会心理子系统和管理子系统等各个组成部分。下面分别简要地介绍一下这几个系统: 1、目标和价值子系统。它包括管理者的人个动机、群体观念、群体信仰、思想方法等。它是一个概念上的系统,起到指导其他子系统发挥作用的功能。组织是为了实现特定的目标而建立起来的,组织的目标又受到价值观的影响,而组织的价值观则来源于广泛的社会文化环境。

权变理论案例分析钢材公司三个科长的管理风格

案例三: 钢材集团总公司下有8个分公司。其中第一、第二、第三分公司是集团中规模最大的分公司。张、王、李三人分别任第一、第二、第三分公司的业务科长。今年比利时召开全球钢材交易大会,此次会议对集团未来的发展和市场定位非常重要。集团决定让最具规模的第一、第二、第三分公司的科长同去参加此次会议。会议3天,加上来回的路程和周末,一共用去了一周的时间。 回来后,第四分公司没有参会的赵科长是新近被提拔的年轻的科长,很想同他们了解一些目前国际上最新的动态,就主动给张、王、李打电话询问什么时间方便开个小会。第一分公司的张科长还没有搞清楚赵科长的意图就打断说:"我现在手头有很多积压的文件,一半天没有时间,无论什么事情等过两天再说吧。"第二分公司的王科长比较耐心的听完后,思考了一下说:"上午我要处理开会期间没有办的工作,下午有时间,欢迎你来找我。"第三分公司的李科长表现的很热情:"没问题,你现在来都可以。"赵科长感到三个科长管理风格相差很多,觉得他们可能从会上感受到的内容也可能各有不同,决定分别找三个科长聊聊,时间上也不发生冲突。这样既可以了解市场的动态,又可以分别向三个科长请教一些管理的方法。 问:三个科长是同行业的,假定他们的职责大体相当,开会离开的七天里,科里工作也是大致相似的,那么,三个科长会后的状况为何如此不一样呢?结合领导理论,你认为哪种科长的管理风格更可取?为什么? 答:首先我们假设三位科长都是称职的,并认真地参加了这次国际会议。 三个科长的状况不同,缘于各自的领导管理风格差异。根据管理方格理论,张科长属于任务型领导(9,1型),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事务,但不大关心人,人际关系上比较缺乏沟通与协调,长此以往可能影响士气,生产效率不能持久。王科长属于团队型领导(9,9型),既关心生产,又关心人的因素,其领导行为注重管理责任与人际关系的协调一致和统筹解决,比较有效。李科长属于俱乐部型领导(1,9型),只关心人,而不大管生产。高度重视友好的人际关系,但其领导行为忽视了管理者角色的责任和担当,不利于提高生产效率,在激烈的现代社会生活中很难立足。 根据权变理论,张科长领导风格属于任务导向型,对工作的重视程度超过对人的关心程度,如果其科长权力弱时,上下级关系容易恶化,任务结构化程度低,使其处于不利的环境;如果其科长权力强时,环境于处于中等。而王科长的风格也属于任务导向型,但任务结构化程度高,又有利于建立良好的上下级关系,如果其科长权力强时,其领导环境最为有利;而其科长权力处于弱时,领导环境为中等。而王科长作为关系导向型,领导者与成员的关系,无论权力强弱,都处于中等的领导环境。综合考虑,王科长的领导风格比较可取。

选题及研究意义、国内外状况、文献综述文档

选题及研究意义、国内外状况、文献综述文档 (一)选题地缘起和意义 引言 1.选题缘起 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我国政府将大量地精力投入到如何更快地促进经济增长上,对就业难问题、收入分配不均问题以及社会保障体系、教育和医疗等体系不健全等问题地关注力度不够,政府职能地缺位、错位、越位现象严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地发展和完善,尤其是国有经济结构地战略性调整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地改革,政府过去传统地管制型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经济社会飞速发展地现实情况,迫切需要进行全面地政府体制改革,转变 出:“. 南) 等现象严重,以大量消耗自然资源为代价实现经济高速增长造成了大规模生态环境被破坏和环境污染,社会不稳定因素明显增加.社会发展与经济发展地这些严重失衡,说到底与政府制定地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不同时期地方针政策,与政府地管理方式、管理手段,与政府地宏观经济调控能力和公共行政管理能力,有着密切地、甚至决定性地关系④.要解决发展失衡问题,关键是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明确政府地职能定位,合理界定政府管理经济地范围,切实把政府工作重点转变到提供基本公共产品和有效地公共服务上来,建设以公平、公正、社会经济和谐发展为目标地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服务型政府是切实改进地方政府某些不良状态地迫切要求.由于长期以来政府一直停留在管制型政府地官本位、权力本位地理念之下,地方政府地“单边主义”和信用缺失现象比较严重.由此导致地政府官僚主义、衙门作风使得

政府与公众之间地关系渐行渐远.除此之外,地方政府在相当程度上出现了以发展经济、经营城市地名义进行圈地、兴建开发区,以公共利益地名义强行拆迁民房,以及拖欠农民工工资等现象.与此同时,相当一部分地方政府地政策缺少连续性,缺乏协调性和整体配套,让公众无所适从,“这些信号意味着在原有地制度路径下地改革所带来地额外收益地增加已接近临界值,不进行制度创新,就难以出现所谓地帕累托改进"@,就难以把中国地改革事业推向一个新地阶段,甚至政府地合法性也会遭到一定程度地挑战.另一方面,伴随着经济社会地全面转型,广人群众日益迫切地要求政府能够为他们提供基本而有保障地公共产品和有效地公共管理、公共服务;广人群众越来越期望建设一个公开、透明和没有腐败地政府. 2.研究意义 从实践方面讲,对我国目前服务型政府建设地现状与改进进行研究,有利于贯彻落实党地十 @,1.2 (--) 1 国外( 化地 企业家精神如何改革着公营部门》一书中阐述了企业家政府理论这一新公共管理地理想实践模式,主张政府在公共服务中地职能是“掌舵而不是划桨"①.治理理论成为改革公共服务地~个重要理论.治理理论地创始人是詹姆士·N·罗回[美]戴维·奥斯本,特德·盖布勒.改革政府——企业家精神如何改革着公营部门[M].周敦仁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1.3⑧\:一,硕士学位论文MASTER’S THESIS西瑙.他在《没有政府地治理》一书中提出全球治理地思想.奥斯特罗姆夫妇在《公共事物地治理之道》、《多中心与地方公共经济》等著作中提出多中心制度设计地理念.他们认为,高度地多中心与分化不会导致公共服务成本地提高.对此他们开 列了公共服务多种提供途径地清单:经营自己地生产单位、与私营公司签约外包、确立公共

文献综述的主要方法

文献综述的主要方法 文献综述抽取某一个学科领域中的现有文献,总结这个领域研究的现状,从现有文献及过去的工作中,发现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和角度。 文献综述是对某一领域某一方面的课题、问题或研究专题搜集大量情报资料,分析综合当前该课题、问题或研究专题的最新进展、学术见解和建议,从而揭示有关问题的新动态、新趋势、新水平、新原理和新技术等等,为后续研究寻找出发点、立足点和突破口。 文献综述看似简单.其实是一项高难度的工作。在国外,宏观的或者是比较系统的文献综述通常都是由一个领域里的顶级“大牛”来做的。在现有研究方法的著作中,都有有关文献综述的指导,然而无论是教授文献综述课的教师还是学习该课程的学生,大多实际上没有对其给予足够的重视。而到了真正自己来做研究,便发现综述实在是困难。 约翰W.克雷斯威尔(John W. Creswell)曾提出过一个文献综述必须具备的因素的模型。他的这个五步文献综述法倒还真的值得学习和借鉴。 克雷斯威尔认为,文献综述应由五部分组成:即序言、主题1(关于自变量的)、主题2(关于因变量的)、主题3(关于自变量和因变量两方面阐述的研究)、总结。 1. 序言告诉读者文献综述所涉及的几个部分,这一段是关于章节构成的陈述。在我看也就相当于文献综述的总述。 2. 综述主题1提出关于“自变量或多个自变量”的学术文献。在几个自变量中,只考虑几个小部分或只关注几个重要的单一变量。记住仅论述关于自变量的文献。这种模式可以使关于自便量的文献和因变量的文献分开分别综述,读者读起来清晰分明。 3. 综述主题2融合了与“因变量或多个因变量”的学术文献,虽然有多种因变量,但是只写每一个变量的小部分或仅关注单一的、重要的因变量。 4. 综述主题3包含了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关系的学术文献。这是我们研究方案中最棘手的部分。这部分应该相当短小,并且包括了与计划研究的主题最为接近的研究。或许没有关于研究主题的文献,那就要尽可能找到与主题相近的部分,或者综述在更广泛的层面上提及的与主题相关的研究。 5. 在综述的最后提出一个总结,强调最重要的研究,抓住综述中重要的主题,指出为什么我们要对这个主题做更多的研究。其实这里不仅是要对文献综述进行总结,更重要的是找到你要从事的这个研究的基石(前人的肩膀),也就是你的研究的出发点。 在我看来,约翰.W.克雷斯威尔所提的五步文献综述法,第1、2、3步其实在研究实践中都不难,因为这些主题的研究综述毕竟与你的研究的核心问题有距离。难的是第4步,主题3的综述。难在哪里呢?一是阅读量不够,找不到最相

权变理论

一、概念 权变理论(Contingency Approach/Contingency Theory)又称应变理论、权变管理理论(Contingency theory of management) 二、权变理论发展综述 权变理论是20 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在经验主义学派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起来的管理理论。是西方组织管理学中以具体情况及具体对策的应变思想为基础而形成的一种管理理论。进入七十年代以来,权变理论在美国兴起,受到广泛的重视。权变理论的兴起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七十年代的美国,社会不安,经济动荡,政治骚动,达到空前的程度,石油危机对西方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企业所处的环境很不确定。但以往的管理理论,如科学管理理论、行为科学理论等,主要侧重于研究加强企业内部组织的管理,而且以往的管理理论大多都在追求普遍适用的、最合理的模式与原则,而这些管理理论在解决企业面临瞬息万变的外部环境时又显得无能为力。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人们不再相信管理会有一种最好的行事方式,而是必须随

机制宜地处理管理问题,于是形成一种管理取决于所处环境状况的理论,即权变理论,“权变”的意思就是权宜应变。 权变理论 权变理论认为,每个组织的内在要素和外在环境条件都各不相同,因而在管理活动中不存在适用于任何情景的原则和方法,即:在管理实践中要根据组织所处的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发展变化随机应变,没有什么一成不变的、普适的管理方法。成功管理的关键在于对组织内外状况的充分了解和有效的应变策略。权变理论以系统观点为理论依据,从系统观点来考虑问题,权变理论的出现意味着管理理论向实用主义方向发展前进了一步。该学派是从系统观点来考察问题的,它的理论核心就是通过组织的各子系统内部和各子系统之间的相互联系,以及组织和它所处的环境之间的联系,来确定各种变数的关系类型和结构类型。它强调在管理中要根据组织所处的内外部条件随机应变,针对不同的具体条件寻求不同的最合适的管理模式、方案或方法。其代表人物有卢桑斯、菲德勒、豪斯等人。权变理论的核心概念是指世界上没有一成不变的管理模式。管理与其说是一门理论,更不如说是一门实操性非常强的技术;与其说它是一门科学,更不如说它是一

管理学案例分析总结含答案

第一章案例分析升任总裁后的思考 1.你认为郭宁当上公司总裁后,他的管理责任与过去相比有了哪些变化?应当如何去适应这些变化?2.你认为郭宁要成功地胜任公司总裁的工作,哪些管理技能是最重要的?你觉得他具有这些技能吗?试加以分析。3.如果你是郭宁,你认为当上公司总裁后自己应该补上哪些欠缺才能使公司取得更好? 答案:1因为郭宁职位上升到了最高层,所以工作性质由原来的专业性到现在的综合性;由原来的技术性工作到现在的见识、判断、战略、用人;由原来的单一性到现在的广泛性、复杂性(生产、技术、人才、市场……),所以应该学习新知识、适应新角色,锻炼自己的综合、谋划、用人、组织、财务、资源分配等能力。 2郭宁要成功地胜任公司总裁的工作,见识、判断、综合、谋划、用人、组织、财务、市场分析、资源分配等能力是最重要的。他由于原来主要从事专业性、技术性管理,所以不具有这些技能。 3所以郭宁当上公司总裁后自己应该补上战略,决策、财务、市场、营销等知识和分析、见识、判断、综合、谋划、用人、组织、资源分配等能力才能使公司取得更好地绩效。 第三章 案例一:玛格丽特·奎因女士是东方电力公司总经理 问题:1、如果你是顾问,你建议将采取什么步骤,使得公司有效地制定计划? 2、关于将来的计划期限多长,你将给公司提出什么样的忠告?3、你将怎样向总经理提出建议使你推荐的事情付诸实施? 答:作为公司的总经理,玛格丽特奎因把编制计划的任务先后指派了三个人来完成,那么计划就会产生矛盾,安排不合理等情况。而各部门负责人也只按照自己的观点我行我素,职员也不照计划执行,管理出现混乱,目标不明确。(1)作为最高管理者,奎因女士必须要有一个总的计划,要将三个部门之间的关系进行协调处理,在保证各方利益的前提下制定。而三个下属的部门要在整体的计划下,有计划,有目的的实施。(2)计划应该分为短期计划,中期计划,长期计划。根据行业特点和时代发展的需要,电力公司要把短期的计划制定成 2——3 年。因为科技发展迅速,需求变化快,电线老化等问题都要考虑到,所以短期计划不宜过长。短期计划已解决眼前的问题为主,而中长期计划就要以公司利益最大化为目标,以满足顾客需求为目标。(3)向总经理分析案例背景,介绍计划实施的必要性,这样更有说服力。并根据总经理的性格特点,心态等行为采取适合她的谈话方式。注重沟通技巧,沟通要感情式的沟通,准确表达,让信息接受者准确接收。 案例3-1 准确决策与盲目投资 问题: 1决策包括哪些基本内容?其中的关键步骤是什么?2本案例中两家企业形成鲜明对比的原因是什么?3科学决策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案例分析要点: 1.决策包括哪些基本内容?其中的关键步骤是什么? 答:决策包括内外环境、条件分析、提出问题、确定决策目标、在调研预测基础上提出完成目标的2个以上的可供选择的方案,对方案进行技术、经济、社会比较分析,用多种方法进行评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方案并组织实施,其关键步骤是决策目标确定和方案的比较选择。 2.本案例中两家企业形成鲜明对比的原因是什么? 答:原因:二家决策目标不一。A公司经市场调研分析,确定切实可行的目标(中低档次卫生瓷)B公司盲目追求潮流,不做市场分析,做出高档瓷面砖,巨额投资,导致亏损。

管理学习题及答案第二章现代管理理论

第二章现代管理理论 一名词解释 1 差别计件工资制 2 霍桑实验 3 非正式组织 二判断题 1 泰罗被称为“科学管理之父”。() 泰罗对管理理论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他对管理职能的划分和管理原则的归纳上。 决策理论学派的代表人物是赫兹伯格。() 决策理论学派把较多的精力放在建立某些问题的数学模型及精致的计算上。 系统管理学派认为,系统在一定的环境中生存,与环境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 三单选题 1作为总经理,你如何处理公司中存在的非正式组织?( A 在全公司大会上严厉批评,要求不得继续活动 B 听之任之 C 提供适宜的环境,鼓励其发展 D 加以引导使之活动与公司目标一致 2“一件预计可能会出错的事情,往往一定会出错。一件事情出错,其他事情也跟着出错。这样的话揭示了()。 A 决策的制定与实施一定要有果断且富有信心,否则就很难实现 B 制定计划应树立起权变的意识,问题出现时应立即制定出相应的应变计划 C 应变计划的制定是计划工作的一部分内容,应在计划过程中及早予以考虑,不能等到出现

问题时再仓促应对 D 要注意分析事物之间的关联性,以期得到正确的结论 3泰罗对管理理论的最大贡献是() A 创建管理理论 B 进行了动作研究 C 提出了科学管理理论,使管理发展成一门系统化的科学学科 D 使美国的工厂生产效率大幅度上升 4 甲、乙、丙三人共同出资成立股份制企业,主要开展装饰装修设计业务,但由于业务限制至今没有招聘员工。请问下述对该公司的判断哪一个正确?() A 目前是一个非正式组织 B 是一个正式组织,但公司内不会有非正式组织 C 是一个正式组织,同时公司内也可能有非正式组织 D 是一个正式组织,同时公司内肯定有非正式组织 5 按照法约尔的观点,企业的基本活动有几项?( A3 项B4 项C5 项D6 项 6 强调管理教育的重要性,认为可以通过教育会使人学会管理并提高管理水平的是下面位管理学家中的哪一位?() A 韦伯 B 法约尔 C 吉尔布雷斯 D 德鲁克 7马克斯?韦伯的主要贡献是什么?() A 提出了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 B 提出了集权与分权的概念 C 提出了工资定额与标准化 D 提出了社会协作系统 8 通过霍桑实验,梅奥阐述了以下哪种学派的观点?( A 行为科学学派 B 社会技术系统学派 C 人际关系学说 D 系统管理学派 9 以下关于霍桑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美国著名教授霍桑做的一次试验 B 美国著名教授在霍桑实验室做的一次试验

文献综述与概念界定

文献综述与概念界定 一、文献综述 (一)文献阅读的重要性 1、开阔我们的理论视野,明确我们研究工作的意义 2、借鉴他人的研究方法,形成自己的研究思路 3、熟悉并学会收集和整理资料的方法 (二)如何进行文献阅读 1、几种主要的文献媒介:报纸:报纸的类别;报纸的特点;书籍:书籍的类别;书籍的特点;杂志:杂志的类别;杂志的特点;网络:网络的类别;网络的特点; 2、选择媒体的原则: *科学性、真实性 *学术性、前沿性 (三)文献综述的意义及写作 1、文献综述的意义 *说明本研究的研究生长点 *区别本研究与别人的研究 *作为一种文体有利于他人的研究 2、文献综述的要求 *参考的文献在15篇以上 *要反映该领域研究的前沿水平 1*文献综述要有层次和比较全面

*注好出处 3、文献综述的样式 见附件 4、文献综述常出现的问题及其克服 常见问题: (1)综述的内容和所要研究的内容相脱节,为综述而综述。 (2)综述的文献水平低,不全面,使研究的基础不牢固。 (3)综述中只有别人的观点,没有自己的取舍和评价,综述者的研究角度和立场不鲜明。 (4)综述中的层次不清晰,内容不全面,使我们的研究基础有漏洞。 克服的方法: (1)围绕自己研究的题目和关键词确定要综述的范围 (2)选择学术性强的媒介中的文献进行综述。可以从人的角度了解本研究 的前沿人物,从他们入手综述研究文献 (3)明确综述的目的,整理前人的研究成果,确定自己的概念和研究体例。 (4)综述的框架要覆盖主要研究内容,表述体现逻辑性。 2二、概念的界定 (一)概念研究的意义 1、概念是理论思维和表达的基本单位,所以一切研究都离不开概念,一切研究都始于对概念的界定。

权变领导理论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期刊 Fred Luthans. The Contingency Theory of Management: A Path Out Of the Jungle [J]. Business Horizons, Jun 1973, 16(3):67-73. M. Bennett. Testing Management Theories Culturally[J].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1977, (62):578~581 Paul R. Lawrence & Jay W. Lorsch. Differentiation and Integration in Complex Organizations [J].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1967, Jun, 1-47. 常改. 浅谈:领导理论的发展[J]. 改革与开放,2009,05:127. 陈寒松,张文玺. 权变管理在管理理论中的地位及演进[J]. 山东社会科学,2010,09:105-108. 陈亮,王保平. 试论四维度领导行为权变理论模型的建立——以过渡型社会为背景[J]. 生产力研究,2006,06:237-239. 郭宇立. 领导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J]. 企业改革与管理,2010,09:47-48. 胡剑影,蒋勤峰,赵兰琪. 国外领导理论研究评述[J].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8,11:93-96. 姜凌燕. 领导理论的历史发展与演变[J]. 领导科学,2009,26:22-24. 李随成,樊相宇.领导理论的新进展[J].西安邮电学院学报,1998,02:60-63. 潘旭明. 领导理论的演进及其对组织绩效的影响[J].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04:49-55. 苏若葵.关于权变领导理论与领导行为理论的进一步探讨[J].中国市场,2008,39:104-105. 孙利虎.从近代西方领导理论视角剖析领导行为[J].生产力研究,2012,11:166-168. 唐宗清. 权变领导论的基本思想、主要模式及对校长工作的启示[J]. 教育评论,2001,06:46-48. 王沛. 当代领导心理学的理论与研究述评[J].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03:86-92. 许欢,彭忠益. 试论现代西方领导理论的演进[J].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4,05:87-90. 阎德民,王西昆. 权变领导理论评介[J]. 领导科学,1988,06:19-21. 郑晓明.领导权变理论述评[J].应用心理学,1990,01:19-24. 周世建.论菲德勒有效领导的权变模式[J].理论学刊,1989,05:27-32. 朱昌远.权变领导论[J].领导科学,1988,03:28-30.

管理学基础案例分析参考答案

管理学基础导学案例分析 第一章案例分析 案例1:升任公司总裁后的思考 郭宁最近被一家生产机电产品的公司聘为总裁。在他就任此职位的前一天晚上,他回忆起自己在该公司工作二十多年的情况。 郭宁在大学里学的是工业管理专业,大学毕业后就到该公司工作,最初担任液压装配部门的助理监督。刚开始时他每天手忙脚乱,经过努力学习和监督长的帮助,最后胜任了此项工作。经过半年多的努力,他已有能力担任液压装配部的监督长工作。可是,当时公司没有提升他为监督长,而是直接提升他为装配部经理,负责包括液压装配在内的四个装配单位的领导工作。 在他担任助理监督时,主要关心的是每天的作业管理,技术性很强。他担任装配部经理后,要求自己不仅要关心当天装配工作状况,还要作出此后数周乃至数月的规划,同时还要完成许多报告和参与很多很多会议,因而没有时间去从事技术工作。在他担任装配部经历后不久,就发现原有的装配工作手册应经过时,于是他花了整整一年时间去修订工作手册。由于该公司的生产工艺频繁发生变化,工作手册页不得不经常修订,郭宁对此都完成得很出色。几年后,他将工作手册交给助手,自己出更多的时间用于规划工作和帮助他的下属工作得更好,花更多的时间去参加会议、批阅报告和完成自己向上级的工作汇报。 在他担任装配部经理6年之后,公司负责规划工作的副总裁辞职,郭宁便主动申请担任这一职务。在同时另外5名竞争者较量之后,郭宁被正式提升为规划工作副总裁。他自信拥有担任着一职务的能力,但由于此职务工作的复杂性,仍给刚到任的他带来不少麻烦。经过努力,他逐渐适应了新职位,并获取了很好的成绩。

之后,他又被提升为负责生产工作的副总裁,这一职位通常是有该公司资历最深、辈分最高的副总裁担任的。现在,郭宁又被提升为公司的总裁。他知道,一个当上公司最高主管的人应该相信自己有处理可能出现的任何情况的才能,但他也明白尚未达到这样的水平。想到自己明天就要上任了,今后数月的情况会是怎么样?他不免为此而担忧。 问题: 1、你认为郭宁当上公司总裁后,他的管理责任与过去相比有了哪些变化?他应当如何去适应这些变化? 2、你认为郭宁主要成功地胜任公司总裁的工作,哪些管理技能是最重要的?你觉得他具有这些技能么?试加以分析。 3、如果你是郭宁,你认为当上公司总裁后自己应该补上哪些欠缺,才能使公司取得更好地绩效? 案例分析要点: 因为郭宁职位上升到了最高层,所以工作性质由原来的专业性到现在的综合性;由原来的技术性工作到现在的见识、判断、战略、用人;由原来的单一性到现在的广泛性、复杂性(生产、技术、人才、市场……),所以应该学习新知识、适应新角色,锻炼自己的综合、谋划、用人、组织、财务、资源分配等能力。 郭宁要成功地胜任公司总裁的工作,见识、判断、综合、谋划、用人、组织、财务、市场分析、资源分配等能力是最重要的。他由于原来主要从事专业性、技术性管理,所以不具有这些技能。 所以郭宁当上公司总裁后自己应该补上战略你、决策、财务、市场、营销等知识和分析、见识、判断、综合、谋划、用人、组织、资源分配等能力才能使公司取

文献综述理论部分

文献综述理论部分 文献综述的目的因研究的性质不同而不同。如果你的研究目的是要展现有关某个研究课题的现有知识,那么你要做的是一个基本文献综述。如果你的目的是为了揭示一个研究问题,从而进行深入研究,那么你要做的是一个高级文献综述。 基本文献综述(见图0. 1)是对有关研究课题的现有知识进行总结和评价。它的目的是陈述现有知识的状况,这可以作为一个研究论题(thesis)。 ~~1、、 回答界定 / 亠 i硏究论題研究主題 十/ 发理和观鹿具体化井 \ 形成框架 图0.1基本文献综述 基本文献综述从选择和确立研究兴趣或研究话题(issue)开始---- 这就是研究问题(study question)。随着写作的不断进行,研究问题将不断缩小和澄清,成为一个研究主题(topic)。研究主题为文献综述提供了具体指向和框架。文献综述必须包括:一个研究论题的发现及论者的观点、对研究问题的回答。一般来说,不管是一份课程作业还是一篇硕士论文,都会要求有一个基本文献综述。 高级文献综述(见图0. 2)比基本文献综述更进一步。它也要选择研究兴趣和主题;之后再对相关文献进行回顾,确立研究论题。这时,它要提出进一步的研究,从而建立一个研究项目,这个研究将得出新的发现和结论。高级文献综述是确立原创性研究问题的基础,也是对一个研究问题进行探索的基础。在高级文献综述中,研究者首先陈述有关研究问题的现有知识。根据发现,研究者提出研究论题,即哪方面还需要深人研究。高级的硕士论文和所有的博士论文都以

高级文献综述为寻找研究课题中未知领域的垫脚石 聊究顼貝 彊出进一 歩的研究 研究论題 图&2高级文献综述 虽然基本文献综述和高级文献综述所包含的任务内容有所不同, 但是它们 呈现知识和提出论题的方式是相似和并行不悖的。 文献综述的定义 文献综述是一种书面论证(written argument),它建立在前人研究的基础 上。研究者从前人的研究中寻找到可信的证据, 建立自己的论据,从而将一个论 题推向前进。它为人们了解有关某一研究课题的现有知识服务, 提供环境和背景 性的信息,并列出逻辑论据来证明有关某一论题的观点。 下面是我们对文献综述 的定义: 文献综述是一种书面论证。它依据对研究课题现有知识的全面理解,建立 一个合理的逻辑论证;通过论证,得出一个令人信服的论点,回答研究问题。 文献综述的过程 文献综述对选定的研究课题进行有组织的研究。 图0. 3描述了文献综述的 几个步骤。文献综述的撰写是推进性的,它有六个步骤,其中每一步的工作都为 下一步打下基础(见图0. 3)。 判断 回答 绘现和现戌 界定 研究4血 具体'化井 形成権架

权变理论概述

权变理论之我见 领导权变理论中“权变”一词有“随具体情境而变”或“依具体情况而定的意思”。领导权变理论主要研究与领导行为有关的情境因素对领导效力的潜在影响。该理论认为,在不同的情境中,不同的领导行为有不同的效果,所以又被称为领导情境理论。 一、权变理论简述 (一)权变理论兴起的背景介绍 1、权变理论兴起的时间:20 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在经验主义学派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起来的管理理论。是西方组织管理学中以具体情况及具体对策的应变思想为基础而形成的一种管理理论。进入七十年代以来,权变理论在美国兴起,受到广泛的重视。 2、时代背景介绍:七十年代的美国,社会不安,经济动荡,政治骚动,达到空前的程度,石油危机对西方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企业所处的环境很不确定。但以往的管理理论,如科学管理理论、行为科学理论等,主要侧重于研究加强企业内部组织的管理,而且以往的管理理论大多都在追求普遍适用的、最合理的模式与原则,而这些管理理论在解决企业面临瞬息万变的外部环境时又显得无能为力。 (二)权变理论的中心思想 1、企业组织是社会大系统中的一个开放型的子系统,受环境的影响。因此,必须根据企业组织在社会大系统中的处境和作用,采取相应的组织管理措施,从而保持对环境的最佳适应。 2、组织的活动是在不断变动的条件下以反馈形式趋向组织目标的过程。因此,必须根据组织的近远期目标以及当时的条件,采取依势而行的管理方式。 3、管理的功效体现在管理活动和组织的各要素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因此,必须根据组织的各要素的关系类型及各要素与管理活动之间相互作用时的一定函数关系来确定不同的管理方式。 (三)制约权变理论的因素 ·组织规模; ·组织对于外界环境的适应性; ·组织资源与经营活动的差距; ·管理人员对员工先入为主的假想; ·战略; ·科技,等。 (四)权变理论的理论基础 ?超Y理论:1970年由美国约翰·莫尔斯(J.J.Morse)和杰伊·洛希(J.W.Lorscn) 根据“复杂人”的假定,提出的一种新的管理理论。 ?★人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而且随着人的发展和生活条件的变化而不断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