杆系结构的静力学分析

杆系结构的静力学分析
杆系结构的静力学分析

平面桁架的静力学分析

摘要:本文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12.0,对杆系结构——平面桁架进行静

力学分析,通过将分析完成后得到的列表数据与解析解相比较确定ANSYS 分析软件的可靠性。

关键词:平面桁架,有限元,ANSYS

1 前言

实际结构都是空间结构,所承受的载荷也是空间的。但是如果结构具有某种特殊形状,所承受的载荷具有某种特殊的性质,就可以将空间问题转化为杆系结构问题、平面问题等。这样处理后,计算工作量大大减少,而所得到的结果仍可满足精度要求。

所谓杆系结构指的是有长度远远大于其他方向尺寸(10:1)的构件组成的结构,如连续梁、桁架、刚架等。当结构承受不随时间变化的载荷作用时,需要进行静力学分析,分析其位移、应变、应力等。

2 问题描述及解析解

图1为一平面桁架,长度L=0.1m ,各杆横截面面积均为24101m A -?=,力

N P 2000=,计算各杆的轴向力a F 、轴向应力a σ。

图1 平面桁架

根据静力平衡条件,很容易计算出轴向力a F 、轴向应力a σ,如表1所示。

表1 各杆的轴向力和轴向应力

杆 轴向力a F /N 轴向应力a /MPa

① 1000 100 ② 1000 100 ③ -1414.2 -141.4 ④ 0 0 ⑤

-1414.2

-141.4

3 有限元分析

3.1建模与加载 (1)创建单元类型

GUI :PreProcessor Menu > Element Type > Add/Edit/Delete > Beam > 2D elastic 3

单击“OK ”按钮。 (2)定义单元实常数

GUI :PreProcessor Menu > Element Type > Add/Edit/Delete > Add> OK 在“AREA ”文本框中输入1E-4,单击OK 。 (3)定义材料属性

GUI :PreProcessor > Material Props > Material models > Structural > Linear > Elastic >Isotropic

在弹出对话框中键入EX=2e11(单位Mpa ),PRXY =0.3。 (4)创建节点

GUI :PreProcessor > Modeling > Create > Nodes>In Active CS

分别创建四个节点,节点号为1、2、3、4,“X ,Y ,Z ”分别为“0,0,0”、“0.1,0,0”、“0.2,0,0”、“0.1,0.1,0”。 (5)显示节点号、单元号

Utility Menu →PlotCtrls →Numbering

在弹出的“Plot Numbering Controls ”对话框中,将节点号和单元号打开,单击“OK ”。 (6)创建单元

GUI :PreProcessor > Modeling > Create >Elements >Auto Numbered >Thru Nodes

拾取节点1和2,单击“Apply”按钮,于是在节点1和2之间创建了一个单元。重复以上过程,在节点2和3、1和4、2和4、3和4间分别创建单元。

(7)施加约束

GUI:Solution > Define Loads > Apply > Structural > Displacement > On Nodes。

对节点1施加“UX”、“UY”约束,对节点3施加“UY”约束。

(8)施加载荷

GUI:Solution > Define Loads > Apply > Structural >Force/Moment > On Nodes。

拾取节点4,单击“OK”,选择“Lab”为“FY”,在“VALUE”文本框中输入-2000,单击“OK”。

3.2 求解

GUI:Solution > Solve > Current LS

单击“Solve Current Load Step”对话框的“OK”按钮,出现“Solution is done!”提示时,求解结束。

3.3 查看求解结果

(1)定义单元表

GUI:General Postproc >Element Table >Define Table

在弹出的对话框中单击“Add”,在“Lab”中输入FA,在“Item,Comp”两个列表中分别选“By sequence num”、“SMISC”,在右侧列表下方输入SMISC,1,单击“Apply”;再在在“Lab”中输入SA,在“Item,Comp”两个列表中分别选“By sequence num”、“LS”,在右侧列表下方输入LS,1,单击“OK”。(2)列表单元表数据

GUI:General Postproc >Element Table >List Elem Table 在列表中选择“FA”、“SA”,单击“OK”按钮。结果如图2所示,与表1对照,二者完全一致。

图2 结果列表

4 结论

有限元法是一种将复杂对象进行合理的离散,应用力学理论和计算机技术解决复杂问题的数值分析方法,对于众多难以获得解析解问题的分析具有明显的优点,在科学研究和工程计算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文章通过对杆系结构——平面桁架的有限元受力分析,准确的提取了各个节点的受力数据。通过与理论上的计算结果比较,得到了非常吻合的结果,这对于今后的工程设计起到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5 参考文献

[1]高耀东,郭喜平.ANSYS机械工程应用25例[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3.

[2]ANSYS12.0有限元分析从入门到精通[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1.

非线性结构分析word版

目录 非线性结构分析的定义 (1) 非线性行为的原因 (1) 非线性分析的重要信息 (3) 非线性分析中使用的命令 (8) 非线性分析步骤综述 (8) 第一步:建模 (9) 第二步:加载且得到解 (9) 第三步:考察结果 (16) 非线性分析例题(GUI方法) (20) 第一步:设置分析标题 (21) 第二步:定义单元类型 (21) 第三步:定义材料性质 (22) 第四步:定义双线性各向同性强化数据表 (22) 第五步:产生矩形 (22) 第六步:设置单元尺寸 (23) 第七步:划分网格 (23) 第八步:定义分析类型和选项 (23) 第九步:定义初始速度 (24) 第十步:施加约束 (24) 第十一步:设置载荷步选项 (24) 第十二步:求解 (25) 第十三步:确定柱体的应变 (25) 第十四步:画等值线 (26) 第十五步:用Post26定义变量 (26) 第十六步:计算随时间变化的速度 (26) 非线性分析例题(命令流方法) (27) 非线性结构分析

非线性结构的定义 在日常生活中,会经常遇到结构非线性。例如,无论何时用钉书针钉书,金属钉书钉将永久地弯曲成一个不同的形状。(看图1─1(a))如果你在一个木 架上放置重物,随着时间的迁移它将越来越下垂。(看图1─1(b))。当在 汽车或卡车上装货时,它的轮胎和下面路面间接触将随货物重量的啬而变化。(看图1─1(c))如果将上面例子所载荷变形曲线画出来,你将发现它们都显 示了非线性结构的基本特征--变化的结构刚性. 图1─1 非线性结构行为的普通例子 非线性行为的原因 引起结构非线性的原因很多,它可以被分成三种主要类型: 状态变化(包括接触) 许多普通结构的表现出一种与状态相关的非线性行为,例如,一根只能拉伸的电缆可能是松散的,也可能是绷紧的。轴承套可能是接触的,也可能是不接触的, 冻土可能是冻结的,也可能是融化的。这些系统的刚度由于系统状态的改变在不同的值之间突然变化。状态改变也许和载荷直接有关(如在电缆情况中),

静力学分析报告

静力学分析报告 一、制作人员: 二、模型名称:桁架 三、创意来源: 四、模型视图: 五、模型简化

因为桁架本身由硬杆组成,所以简化结构 如下图所示,并求各点的受力情况。 假设桁架受到集中力G的影响 1以节点A为探究对象 m A F=0 F B Y?4?F?3=0 F B Y=0.75F F Y=0 F A Y+F B Y=0 F A Y=0.25F 2以节点B为探究对象 F12F13 B F B Y F Y=0 F13cos45°+F B Y=0 F13=?32 4 F F X=0 ?F13cos45°?F12=0 F12=?3 4 F

3以节点G为探究对象 F F10 G F11F13′ F Y=0 ?F13′cos45°?F?F11=0 F11=?0.25F F X=0 F13′cos45°?F10=0 F8=?0.75F 4以节点H为探究对象 F9F11′ F8 H F12′ F Y=0 F9cos45°+F11′=0 F9= 2 4 F F X=0 ?F9cos45°?F8+F12′=0 F8=0.5F 5以节点I为探究对象 F7 F6I F8′ F Y=0 F7=0

F X=0 ?F6+F8′=0 F6=0.5F 6以节点E为探究对象 F4E F10′ F5F7′F9′ F Y=0 F9′cos45°?F5cos45°=0 F5=2 F F X=0 ?F5cos45°+F9′cos45°?F4+F10′=0 F4=?0.25F 7以节点D为探究对象 F3F5′ F2 D F6′ F Y=0 F3+F5′cos45°=0 F3=1 4 F F X=0 F5′cos45°?F2+F6′=0 F4=0.25F 8以节点C为探究对象 C F4′

结构非线性分析汇总

结构非线性分析理论 1.结构设计方法 结构设计方法从传统的容许应力设计法发展到了基于概率统计的极限状态 设计法。传统的容许应力设计法是基于线弹性理论,依照经验选取一定的安全系 数,以构件危险截面某一点的计算应力不超过材料的容许应力为准则,目前在某 些领域仍在使用。安全系数,是一个单一的根据经验确定的数值,没有考虑不同 结构之间的差异,不能保证不同结构具有同等的安全水平。此外,容许应力设计 法以弹性理论计算内力,对那些发展塑性变形能提高承载力的构件或结构(如受 弯构件),比那些发展塑性变形不能提高承载力的构件或结构(如轴心受力构件) 具有较大的安全储备。 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是采用数理统计方法按照一定概率确定荷载或材料的 代表值,并给出结构的功能函数,用结构失效概率或可靠指标度量结构的可靠性。 《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将极限状态分为两类:(1)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是指结构或结构构件达到最大承载能力或不适于继续承载的变形;(2)正常使用 极限状态,是指结构或结构构件达到正常使用或耐久性能的某项规定限值。结构 按极限状态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0,21≥n X X X g (1.1) 式((1.1)中g(X i )为结构功能函数,X i (i =1, 2……n)为基本变量,是指影响该 结构功能的各种作用、材料性能、几何参数等。 目前我国结构设计规范基本都是采用以概率理论为基础的极限状态设计方 法,用分项系数设计表达式进行计算。美国的钢结构设计采用了两种设计方法: ASD(Allowable Stress Design)和LRFD(Load and Resistance Factor Design),即容许 应力设计法和分项系数设计法,McCormac 指出LRFD 相比ASD ,并不一定节省材 料,虽然在很多情况下可以取得这样的效果,而在不同荷载作用下能给结构提供 等同的可靠性,对于活载和恒载,ASD 采用的安全系数是一样的,而LRFD 对恒 载则采用了一个较小的荷载系数(恒载比活载能更准确的确定),也就是说如果恒 载大于活载,LRFD 比ASD 节省材料。

混凝土结构非线性分析

姓 名:季敏 学 号:08 手机号: 第2章 混凝土强度准则 2.1 混凝土破坏曲面的特点及表述 2.1.1 混凝土的破坏类型及其特点 混凝土在复杂应力状态下的破坏比较复杂,如果从混凝土受力破坏机理来看,有两种最基本的破坏状态,即受拉型和受压型。受拉型破坏以直接产生横向拉断裂缝为特征,混凝土在裂缝的法向丧失强度而破坏。受压型破坏以混凝土中产生纵向劈裂裂缝、几乎在有方向都丧失强度而破坏。无论何种破坏,均是以混凝土单元达到极限承载力为标志。 判断混凝土材料是否已达破坏的准则,称为混凝土的破坏准则。从塑性理论的观点来看,混凝土的破坏准则(failure criteria of concrete )就是混凝土的屈服条件或强度理论。由于混凝土材料的特殊、复杂而多变,至今还没有一个完整的混凝土强度理论,可以概括、分析和论证混凝土在各种条件的真实强度。因此,必须考虑用较简单的准则去反映问题的主要方面。目前仍把混凝土近似看成均质、各向同性的连续介质,如何可用连续介质力学分析。如果以主应力来表示,混凝土的破坏曲面可以用式(,其破坏与静水压力关系很大,所以其破坏曲面是以 σ1 =σ2=σ 3 为轴线为锥面,如图 2.1.2 混凝土破坏曲面的特点及其表述 图 σ 1 , σ 2 ,σ3,取拉应力为正,正应力为负。空间中与各坐标轴保持等 距离的各点连线,称为静水压力轴(hydrostatic axis )。静水压力轴上任意点的应力状态满足 σ1 = σ2 =σ 3 ,且任意点至坐标原点的距离均为σ 1 3 (或 σσ3233,)。静水压力轴通过坐标原点,且与各坐标轴的夹角相等,均为) (31cos 1 -=α。 混凝土破坏曲面的三维立体图不易绘制,更不便于分析和应用,所以通常用扁平面或拉压子午面上的平面图形来表示[图,(c )]。与静水压力轴垂直的平面称为扁平面(deviatoric planes )。三个主应力轴在扁平面上的投影各成120 角,不同静水压力下的扁平面包络线构成一组封闭曲线,形状呈有规律的变化[图π,π平面上的应力状态表示纯剪状态,无静水压力分量。拉压子午,拉压子午面(meridian planes )为静水压力轴和一个主应力轴[图σ3,同时通过另两轴(σ 1 轴和 σ 2 轴)的等分线。拉压子午面与破坏曲面的交线分别称为拉、压子午线

材料力学性能静拉伸试验报告

静拉伸试验 一、实验目的 1、测45#钢的屈服强度s σ、抗拉强度m R 、断后伸长率δ和断面收缩率ψ。 2、测定铝合金的屈服强度s σ、抗拉强度m R 、断后伸长率δ和断面收缩率ψ。 3、观察并分析两种材料在拉伸过程中的各种现象。 二、使用设备 微机控制电子万能试验机、0.02mm 游标卡尺、试验分化器 三、试样 本试样采用经过机加工直径为10mm 左右的圆形截面比例试样,试样成分分别为铝合金和45#,各有数支。 四、实验原理 按照我国目前执行的国家 GB/T 228—2002标准—《金属材料 室温拉伸试验方法》的规定,在室温1035℃℃的范围内进行试验。将试样安装在试验机的夹头当中,然后开动试验机,使试样受到缓慢增加的拉力(一般应变速率应≤0.1m/s ),直到拉断为止,并且利用试验机的自动绘图装置绘出材料的拉伸图。 试验机自动绘图装置绘出的拉伸变形L ?主要是整个试样,而不仅仅是标距部分的伸长,还包括机器的弹性变形和试样在夹头中的滑动等因素,由于试样开始受力时,头部在头内的滑动较大,故绘出的拉伸图最初一段是曲线。 塑性材料与脆性材料的区别: (1)塑性材料: 脆性材料是指断后伸长率5%δ≥的材料,其从开始承受拉力直至试样被拉断,变形都比较大。塑性材料在发生断裂时,会发生明显的塑性变形,也会出现屈服和颈缩等现象; (2)脆性材料: 脆性材料是指断后伸长率5%δ<的材料,其从开始承受拉力直至试样被拉断,变形都很小。并且,大多数脆性材料在拉伸时的应力—应变曲线上都没有明显的直线段,几乎没有塑性变形,在断裂前不会出现明显的征兆,不会出现屈服和颈缩等现象,只有断裂时的应力值—强度极限。 脆性材料在承受拉力、变形记小时,就可以达到m F 而突然发生断裂,其抗拉强度也远远 小于45钢的抗拉强度。同样,由公式0m m R F S =即可得到其抗拉强度,而根据公式,10 l l l δ-=。 五、实验步骤 1、试样准备 用笔在试样间距0L (10cm )处标记一下。用游标尺测量出中间横截面的平均直径,并且测出试样在拉伸前的一个总长度L 。 2、试验机准备:

基于ABAQUS和EXCEL的泡棉静态力学性能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9417750606.html, 基于ABAQUS和EXCEL的泡棉静态力学性能分析 作者:周万里黄攀 来源:《科技风》2017年第09期 摘要:手机中大量应用泡棉作为缓冲材料保护关键器件,不同泡棉的缓冲效果完全不 同,对器件的保护作用大小也不同。通过泡棉的单轴压缩和回弹实验测试可以得到材料的位移-力曲线,但有限元软件ABAQUS中需要的材料参数不能直接在该软件中拟合得到。故基于EXCEL的VB模块构建新公式和使用规划求解功能拟合材料参数。在ABAQUS中建立有限元模型验证了用EXCEL拟合材料的准确性和该分析方法的正确性。 关键词:泡棉;有限元;ABAQUS;hyperfoam;Mullins软化效应;EXCEL;规划求解 泡棉因为具有良好的密封性和可压缩性,在手机中被大量应用根据用途可以分为导电泡棉、缓冲泡棉、双面胶泡棉和防尘防水泡棉等,根据应用的位置可以分为LCM泡棉、摄像头泡棉、音腔泡棉、受话器泡棉等。不同的用途和位置对泡棉的要求完全不同。国内文献对泡棉的研究主要在后期仿真应用上和没有考虑泡棉的应力软化效应,没有详细介绍如何从基础实验数据中获取有限元仿真所需要的参数再到仿真应用的过程。 本文首先使用高精度试验机对泡棉进行单轴压缩和回弹实验,获取位移-力曲线;然后转换为名义应变-名义应力曲线。利用EXCEL的VB模块构建新公式,再把名义应变-名义应力 曲线输入到EXCEL表格,并使用规划求解功能拟合曲线获取基于ABAQUS的hyperfoam本构模型和Mullins软化效应的材料参数;最后通过建立有限元模型验证该本构模型和拟合方法的正确性。 1 压缩和回弹实验 使用高精度试验机对泡棉进行压缩和回弹实验。因为该泡棉太薄只有0.3mm的厚度,为 减小误差把4层泡棉叠加在一起进行测试。具体样品尺寸为25mmX25mmX0.3mmX4。 2 记录压缩和回弹数据 压缩试验机记录力的单位为g,位移为mm。 3 处理数据 因为前面有一段行程为空压,需要处理数据,减掉这部分位移并减少数据点。处理后的数据见下图:

(完整版)线性分析与非线性分析的区别

线性分析在结构方面就是指应力应变曲线刚开始的弹性部分,也就是没有达到应力屈服点的结构分析 非线性分析包括状态非线性,几何非线性,以及材料非线性,状态非线性比如就是钓鱼竿,几何比如就是物体的大变形,材料比如就是塑性材料属性。

2.非线性行为的原因 引起结构非线性的原因很多,主要可分为以下3种类型。 (1)状态变化(包括接触) 许多普通结构表现出一种与状态相关的非线性行为。例如,一根只能拉伸的电缆可能是松弛的,也可能是绷紧的;轴承套可能是接触的,也可能是不接触的;冻土可能是冻结的,也可能是融化的。这些系统的刚度由于系统状态的改变而突然变化。状态改变或许和载荷直接有关(如在电缆情况中),也可能是由某种外部原因引起的(如在冻土中的紊乱热力学条件)。接触是一种很普遍的非线性行为,接触是状态变化非线性类型中一个特殊而重要的子集。(2)几何非线性 结构如果经受大变形,其变化的几何形状可能会引起结构的非线性响应。如图5.2所示的钓鱼杆,在轻微的载荷作用下,会产生很大的变形。随着垂向载荷的增加,杆不断弯曲导致动力臂明显减少,致使杆在较高载荷下刚度不断增加。 (3)材料非线性

非线性的应力-应变关系是结构非线性的常见原因。许多因素可以影响材料的应力-应变性质,包括加载历史(如在弹-塑性响应状况下)、环境状况(如温度)、加载的时间总量(如在蠕变响应状况下)等。 3.非线性结构分析中应注意的问题 (1)牛顿-拉普森方法 ANSYS程序的方程求解器可以通过计算一系列的联立线性方程来预测工程系统的响应。然而,非线性结构的行为不能直接用这样一系列的线性方程来表示,需要一系列的带校正的线性近似来求解非线性问题。 一种近似的非线性求解是将载荷分成一系列的载荷增量。可以在几个载荷步内或者在一个载荷步的几个子步内施加载荷增量。在每一个增量的求解完成后,继续进行下一个载荷增量之前,程序调整刚度矩阵以反映结构刚度的非线性变化。遗憾的是,纯粹的增量近似不可避免地随着每一个载荷增量积累误差,最终导种结果失去平衡,如图5.3a所示。 ANSYS程序通过使用牛顿-拉普森平衡迭代克服了这种困难,在某个容限范围内,它使每一个载荷增量的末端解都达到平衡收敛。图5.3b描述了在单自由度非线性分析中牛顿-拉普森平衡迭代的使用。在每次求解前,NR方法估算出残差矢量,这个矢量是回复力(对应于单元应力的载荷)和所加载荷的差值。之后,程序使用非平衡载荷进行线性求解,并且核查收敛性。如果不满足收敛准则,则重新估算非平衡载荷,修改刚度矩阵,获得新解,持续这种迭代过程直到问题收敛。 几何非线性分析 随着位移增长,一个有限单元已移动的坐标可以以多种方式改变结构的刚度。一般来说这类问题总是非线性的,需要进行迭代获得一个有效的解。 大应变效应 一个结构的总刚度依赖于它组成单元的方向和刚度。当一个单元的节点经历位移后,那个单元对总体结构刚度的贡献可以以两种方式改变。首先,如果这个单元的形状改变,它的单元刚度将改变,如图5.9a所示;其次,如果这个单元的取向改变,它的单元刚度也将改变,如图5.9b所示。小变形和小应变分析假定位移小到足够使所得到的刚度改变无足轻重。这

结构静力分析

第一章结构静力分析 1.1 结构分析概述 结构分析的定义:结构分析是有限元分析方法最常用的一个应用领域。结构这个术语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它包括土木工程结构,如桥梁和建筑物;汽车结构,如车身骨架;海洋结构,如船舶结构;航空结构,如飞机机身等;同时还包括机械零部件,如活塞,传动轴等等。 在ANSYS产品家族中有七种结构分析的类型。结构分析中计算得出的基本未知量(节点自由度)是位移,其他的一些未知量,如应变,应力,和反力可通过节点位移导出。 静力分析---用于求解静力载荷作用下结构的位移和应力等。静力分析包括线性和非线性分析。而非线性分析涉及塑性,应力刚化,大变形,大应变,超弹性,接触面和蠕变。 模态分析---用于计算结构的固有频率和模态。 谐波分析---用于确定结构在随时间正弦变化的载荷作用下的响应。 瞬态动力分析---用于计算结构在随时间任意变化的载荷作用下的响应,并且可计及上述提到的静力分析中所有的非线性性质。 谱分析---是模态分析的应用拓广,用于计算由于响应谱或PSD输入(随机振动)引起的应力和应变。 曲屈分析---用于计算曲屈载荷和确定曲屈模态。ANSYS可进行线性(特征值)和非线性曲屈分析。 显式动力分析---ANSYS/LS-DYNA可用于计算高度非线性动力学和复杂的接触问题。 此外,前面提到的七种分析类型还有如下特殊的分析应用: ●断裂力学 ●复合材料 ●疲劳分析 ●p-Method 结构分析所用的单元:绝大多数的ANSYS单元类型可用于结构分析,单元型 从简单的杆单元和梁单元一直到较为复杂的层合壳单元和大应变实体单元。 1.2 结构线性静力分析 静力分析的定义 静力分析计算在固定不变的载荷作用下结构的效应,它不考虑惯性和阻尼的影响,如结构受随时间变化载荷的情况。可是,静力分析可以计算那些固定不变的惯性载荷对结构的影响(如重力和离心力),以及那些可以近似为等价静力作用的随时间变化载荷(如通常在许多建筑规范中所定义的等价静力风载和地震载荷)。 静力分析中的载荷 静力分析用于计算由那些不包括惯性和阻尼效应的载荷作用于结构或部件上引起的位移,应力,应变和力。固定不变的载荷和响应是一种假定;即假定载荷和结构的响应随时间的变化非常缓慢。静力分析所施加的载荷包括: ●外部施加的作用力和压力 ●稳态的惯性力(如中力和离心力) ●位移载荷 ●温度载荷 线性静力分析和非线性静力分析 静力分析既可以是线性的也可以是非线性的。非线性静力分析包括所有的非线性类型:大变形,塑性,蠕变,应力刚化,接触(间隙)单元,超弹性单元等。本节主要讨论线性静力分析,非线性静力分析在下一节中介绍。

瓦楞结构材料瓦楞方向静力学性能的研究

瓦楞结构材料瓦楞方向静力学性能的研究瓦楞结构材料,因其无污染、可再生、质量轻、刚度好、缓冲吸能、易加工成型、可回收且成本低廉,在造船、汽车、建筑、航空航天、铁路运输和包装等行业有着广泛的应用。目前对瓦楞结构材料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平压方向的力学性能上,而在实际应用中瓦楞结构材料常在其瓦楞方向上承载。因此研究瓦楞结构材料瓦楞方向的力学性能,对于促进其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瓦楞结构材料是由瓦楞芯材和面材复合而成。根据瓦楞形状不同,瓦楞可分为U、V和UV形。瓦楞楞型有A、C、B和E型。通过静态拉伸试验对瓦楞原纸的物理性能进行了测定,得到相关物理参数,为有限元模拟提供基材的力学参数。对瓦楞结构材料进行静态压缩试验,验证有限元模型的可靠性。建立不同种类的瓦楞结构材料的有限元静力学分析模型,并使用试验结果验证模型的可靠性。基于此,通过能量效率法分别研究不同楞型和楞形瓦楞结构材料的力学性能,深入分析它们对瓦楞结构材料瓦楞方向静力学性能的影响。不同楞型、楞形和壁厚的瓦楞结构材料,瓦楞方向的变形模式都是呈现自上而下的折曲变形,应力应变曲线形态都是由弹性、屈服、平台和密实化四个阶段组成,能量效率曲线都是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对于任一楞型的瓦楞结构材料,瓦楞方向的初始峰应力、平均抗压强度、最大能量吸收效率、密实化单位体积能量吸收和密实化比能量吸收随着壁厚的增大而增大。对于任一壁厚的瓦楞结构材料,A、C、B和E楞瓦楞的初始峰应力、平均抗压强度、密实化单位体积能量吸收和密实化比能量吸收依次增大。对于

U、V和UV任一楞形的瓦楞结构材料,其瓦楞方向的初始峰应力、平均抗压强度、最大能量吸收效率、密实化单位体积能量吸收和密实化比能量吸收随着壁厚的增大而增大。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可拟合为一定的关系曲线,基于计算结果给出了相关经验公式。对于任一壁厚的瓦楞结构材料,U、V和UV形瓦楞的初始峰应力、平均抗压强度、密实化单位体积能量吸收和密实化比能量吸收总是呈现出V形瓦楞 最小,U形瓦楞最大,UV形瓦楞介于两者之间的规律。综上所述,楞型、楞形和壁厚对瓦楞结构材料瓦楞方向的静力学性能,影响较大,相关 规律可以为瓦楞结构材料在缓冲包装设计方面提供指导性参考与帮助。

闸式剪板机力学性能分析与优化

闸式剪板机力学性能分析与优化* 王 勇1,朱世凡1,陈 胜1,王 奇1,于 珺2,陈达兵2 (1.合肥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安徽合肥230009;2.马鞍山市中亚机床制造有限公司,安徽马鞍山243131) 摘 要:剪板机结构力学性能对剪切精度具有重要影响三以6×3200型数控闸式剪板机为对象,基于数值模拟方法对上刀架进行了静力学分析和瞬态动力学分析,得到了剪切过程中的最大等效应力与最大变形;对机架进行了模态分析,给出了剪板机系统可能发生共振的固有频率和相应振型;基于分析结果对闸式剪板机结构进行了优化三 关键词:闸式剪板机 静力学分析 动力学分析 模态分析 优化设计 中图分类号:TP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6886(2019)02-0001-04 Analysis and optimization of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braking-type plate shearing machine WANG Yong,ZHU Shifan,CHEN Sheng,WANG Qi,YU Jun,CHEN Dabing Abstract: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shearing machine have important influence on the shearing accuracy.Based on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 method,the static analysis and transient dynamic analysis of the upper tool holder are carried out for the6×3200numerical control gate shear machine.The maximum equivalent stress and maximum deformation in the shearing process are obtained.The modal analysis of the frame is carried out to obtain the natural frequency and corresponding vibra?tion mode of the shearing machine.Based on the analysis results,the structure of the brake shearing machine is optimized. Keywords:braking-type plate shearing machine,statics analysis,dynamic analysis,modal analysis,optimization design 0 引言 与摆式剪板机相比,闸式剪板机从结构上避免了游隙的存在并可调节剪切角,具有更高的效率二精度和可靠性三但闸式剪板机在剪切宽厚板或高强度薄板时,仍存在机床变形影响剪切精度等问题三现有文献多研究剪切参数对剪切精度的影响[1]二剪板机组控制系统设计与自动化改造[2-3]或者以有限的 离散点模拟剪切过程[4],有关闸式剪板机的力学性能分析与结构优化的研究目前尚少见三本文通过机床的静动态特性分析,模拟剪板机剪切过程,获得连续的剪切数据,并给出优化方案三 1 静力学分析 以一款6×3200型数控闸式剪板机为例,其结构模型如图1所示三工作时,滚柱丝杠驱动的后挡料装置调节剪切长度,压料油缸将被剪板料压紧,设置刀刃间隙和剪切角等剪切参数后,两端的液压缸驱动上下刀刃相对运动完成板料的剪切三 仿真分析时,忽略过渡圆角二螺纹孔等[5],将简化的三维模型导入到有限元分析软件中,上刀架两侧面作固定约束,设置绑定接触模拟上刀架零部件的焊接和螺纹固定[6]三 图1 6×3200闸式剪板机结构模型 根据诺沙里公式[7]: P=0.6σbδs h2tanα1+ z tanα 0.6δs+ 1 1+10δsσ b y2 ? è ? ? ? ? ÷ ÷ x (1) 四1四

张力腿平台的整体设计及拟静力性能分析

第38卷 第5期2009年10月 船海工程SH IP &OCEA N ENG IN EERI NG V ol.38 N o.5 O ct.2009 收稿日期:2009-02-25修回日期:2009-04-30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538050);国家863 计划(2006A A09A 103,2006A A09A 104)。 作者简介:闫功伟(1982-),男,博士生。研究方向:深水海洋平台的动力响应。E -mail:yango ng wei_hit@qq.co m DOI:10.3963/j.issn.1671-7953.2009.05.034 张力腿平台的整体设计及拟静力性能分析 闫功伟1 ,欧进萍 1,2 (1.哈尔滨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哈尔滨150090;2.大连理工大学土木水利学院,辽宁大连116024)摘 要:结合南海海域条件对传统式张力腿平台进行整体设计,计算平台所受各种环境荷载的大小,并采用拟静力分析法分析此平台的非线性运动响应,考虑平台水平漂移和下沉的非线性关系以及张力腿预张力、横截面面积、就位长度和立柱横截面面积等参数对平台运动响应的影响。 关键词:张力腿平台;整体设计;拟静力分析;非线性运动响应 中图分类号:U 674.38;T E9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7953(2009)05-0142-04 张力腿平台(tension leg platform,T LP),是一种垂直系泊的顺应式平台,通过数条张力腿与海底相接,具有半固定、半顺应的运动特征。它可以分为三部分:平台本体、张力腿系统和基础部分。平台本体的主要运动形式[1]有横荡、纵荡、垂荡、横摇、纵摇、首摇。整个结构的频率跨越海浪的一阶频率谱两端,从而避免了结构和海浪能量集中的频率发生共振,使平台结构受力合理,动力性能良好。 TLP 的结构形式发展倾向于多元化、小型化,以适应于不同油藏条件及边际油田的开发。按平台本体形式[2]不同可以分为传统式张力腿平台(CT LP)、海星式张力腿平台(seastar TLP)、迷你式张力腿平台(M OSES T LP)和延伸式张力腿平台(ETLP)。T LP 示意见图1、2 。 结合我国南海海域海况条件,开展了CT LP 平台的整体方案设计。 1 T LP 的整体设计 TLP 平台的整体设计[3] 需要做以下几方面的工作:1根据平台的功能要求,确定出比较合理的平台总体尺度;o规划设备位置,均衡平台中心;?进行张力腿的张力估算;?确定出设计能力界限。 平台总体规划流程见图3,中间框内4 项工 图3 TLP 总体设计规划流程 作是一个小循环,需要反复调整以达到设计要求。1.1 TLP 环境荷载的确定 风、浪、流等海洋环境参数选用文献[4]提供数据。考虑两种工况:工况1,1年一遇环境条件;工况2,100年一遇环境条件。 1)平台风荷载计算。作用于平台上体各部分的风力F 应按下式计算: F 风=C h C s S p (1) 式中:p )))风压,kPa ; S )))平台在正浮或倾斜状态时受风构件 的正投影面积,m 2; C h )))受风构件的高度系数,其值可根据 构件高度h(构件形心到设计水面的垂直距离)由规范查表确定; 142

第6章-杆系结构的非线性分析

第6章1第6章杆系结构的非线性分析 第6章2 6.1 概述 一.杆系结构非线性分析的关键问题 ?非线性单元刚度矩阵的形成;?非线性方程组的求解;?结构破坏准则的确定。 第6章 3 二.杆元非线性单元刚度矩阵的形成 1. 描述杆元物理非线性特征的数学模型?集中塑性铰模拟 z Giberson 单分量模型;z Clough 双分量模型;z Aoyama 三分量模型。 ?分布塑性区模型 z 分段变刚度模型;z 连续变刚度模型; 第6章 4 2.集中塑性铰模型 ?Giberson 单分量模型 z 假定材料塑性仅在杆端出现,采用杆端无长度的塑 性铰来刻划杆元的塑性。杆端屈服前为线弹性杆,屈服后为梁端带塑性铰的杆单元。 M ? u ?y ?y M o 杆端铰 杆端铰 线弹性部分 z M.F.Giberson. Two Nonlinear Beams with Definition of Ductility. ASCE, ST2, 1969.

第6章5?Clough 双分量模型 z 将实际的弹塑性杆视为1根线弹性杆和1根理想 弹塑性杆的叠加。 z 同样假定材料塑性仅在弹塑性杆的杆端出现, 采用杆端无长度的塑性铰来刻划杆元的塑性。 z R.W.Clough, Inelastic Earthquake Response of Tall Building , 3WCEE, 1965 第6章6 杆端铰杆端铰 线弹性杆 理想弹塑性杆 非线性杆 12,,1 k pk k qk p q ==+=M ? u ?y ?y qM o 2 k M ? u ?y ?y M u M o k 1 k M ? o 1 k y pM = + 第6章7?Aoyama 三分量模型 z 将实际的弹塑性杆视为1根线弹性杆和2根理想 弹塑性杆的叠加。 z 同样假定材料塑性仅在弹塑性杆的杆端出现, 采用杆端无长度的塑性铰来刻划杆元的塑性。 z Aoyama H. , Analysis of the Behavior of R.C structure during strong Earthquake on the Empirical Estimation of inelastic Restoring Force characteristics of Members, 5WCEE, 1973 第6章 8 非线性杆 123234;k k k k k k k =+++=M ? u ?y ?o 4 k = + M ? u ?y ?y M u M o c ? c M 2 k M ? o + 2 k 1 k k M ? u ?y ?o 3 k 杆端铰 杆端铰 线弹性杆 理想弹塑性杆

结构静力分析边界条件施加方法与技巧—约束条件

在结构的静力分析中载荷与约束的施加方案对计算结果有较大的影响,甚至导致计算结果不可信,笔者在《结构设计CAE主业务流程》的博文中也提到这一点。那么到底如何施加载荷与约束呢?归根到底要遵循一个原则——尽量还原结构在实际中的真实约束和受力情况。本文着重介绍几种约束的施加方法与技巧,并通过具体例子来进一步说明。 1 销轴约束 销轴连接在结构中是很常见的一种形式,其约束根据具体的结构形式有所不同,下面以一个走行装置为例具体介绍一下。 走行装置是连接平动轨道与上部结构的,其约束应是轨道通过车轮对走行装置的约束,但是通常对于车轮只要验证其轮压满足要求即可,因此在模型中往往将车轮简化掉,因此对于走行装置的约束就变为销轴约束。 图1 某走行装置 图1 中1-10是与车轮相连接的轴孔,车轮行驶于轨道上,约束位置在10对轴孔处,如果把整个轴孔都约束则约束刚度太大,结果会导致圆孔周围应力过大,因此应简化为约束轴孔中心点,将中心点与轴孔边缘通过刚性单元连接,简化为点约束。首先y方向(竖直向上)是应该约束的(此处假设车轮及轴为刚体),其次由于轨道与轮缘的相互作用,z方向(侧向)也应该是约束的,然后由于走行装置在向下的压力下会产生沿x方向(运行方向)的位移,因此x方向约束应放开,但是如果10对轴孔中心x方向的约束全放开则会导致约束不全无法计算,因此应在1轴孔或10轴孔中心处施加x方向的约束,这样实现全自由度约束。 2 转动轨道约束 图2是一个翻车机模型,该结构通过电机驱动,托辊支撑,2个端环在轨道上转动来实现翻卸功能。

图2 翻车机 由于翻车机托辊支撑端环,由电机驱动不断地翻转卸车,造成其约束位置方向不断变化,针对一个具体翻转角度,翻车机端环在与托辊接触处(线接触)应约束沿翻车机端环径向,另外,由于翻车机在荷载作用下会产生沿翻车机轴向的位移,所以两端环中要约束一个端环的轴向自由度。 3 对称面约束 图3是某钢水罐模型,该模型关于y-z面对称,下面介绍一下该结构的约束处理。 图3 钢水罐 首先在1处由于受到钢水罐起吊装置的限制,其竖直方向y及水方向z无法变形,应施加z 方向及y方向的约束,而x方向是没有约束的,此时因缺少约束无法计算,应注意到该结构(包

多因素耦合影响下的杆系结构几何非线性分析_赵红华

收稿日期:2003-07-29基金项目:山西省青年科技研究基金资助项目(2003103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0278086)作者简介:赵红华,(1967-),女,山西太原人,副教授,博士生.E -mail :tyzhh0093@s ina .com 多因素耦合影响下的杆系结构几何非线性分析 赵红华 1,2 ,钱若军 1 (1.同济大学建筑工程系,上海 200092;2.太原理工大学土木工程系,山西太原 030024) 摘要:通过分析横向剪切对梁单元的影响、轴心力的二次影响以及约束扭转时翘曲引起的二次剪应力效应,引入了翘曲函数及三次多项式的扭转模式,得出了7个自由度的杆系结构精确模型.在几何非线性分析中,考虑了轴向荷载、平面弯曲、剪切、约束扭转翘曲以及荷载-变形各效应的耦合,基于此建立了变形状态几何非线性分析的切线刚度矩阵.利用建立于弧长法基础上的球面显式迭代-增量法,进行了空间结构的几何非线性全过程分析.关键词:标系结构;多因素耦合;几何非线性;弧长法 中图分类号:O 39;T B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374X (2004)07-0861-05 G eom etric Nonlinear Analysis of Space Bar Structure Based on Diversified Coupling Factors ZH AO Hong -hua 1,2 ,QI AN Ruo -jun 1 (1.Dep artmen t of Bu il ding En gineering ,Tongj i Univers ity ,Shan ghai 200092,China ;2.Dep artment of Civil Engineering ,Taiyuan University of Tech n ology ,Taiyuan 030024,China ) Abstract :Through analyzing the action of the transverse shear to the beam ,and the secondary influenc e of the axial force and quadratic shear stress effect of the warping caused by restrained torsion ,an accurate analysis model of 7fr eedom deg r ees of space beam is obtained by introducing the w arping function and the torsion mode of tri -polynomial .Owing to the geometric nonlinearity ,the structure of elastic material also show s nonlinear property .Based on these ,a second order nonlinear model is put forw ard and the tangent stiffness matrix of the geometric nonlinear analysis during deforming is derived considering the coupling influence of the axial load ,bending ,shear ,c onstrained torsion ,warping and loading -deformation effect .Through the arc -length orthogonal -ity method ,the spherical surfac e apparently pattern iterative programming is worked out and can follow the tracks of the whole process of the structural deformation .Key words :space bar structure ;various factors coupling ;geometric nonliearity ;arc leng th method 近年来,寻求杆系结构大位移问题的有效解引起研究者的广泛兴趣.文献[1]基于欧拉坐标描述法导出了桁架单元的切线刚度矩阵,文献[2]基于总体拉格朗日坐标描述法,采用Kirchhoff 应力张量和Green 应变张量定义,导出了严格意义的杆单元增量列式.在钢框架几何非线性分析中,目前主要有三 次多项式单元模型 [3] 、稳定函数单元模型 [4] ,此外 还有混合型单元模型、五次多项式点平衡单元模型等.文献[3]最早采用梁位移的三次多项式作为位移函数分析梁柱构件,文献[4]克服了用稳定函数表示 刚度方程时需用3套表达式的问题,将稳定函数展开为幂级数,统一了轴心力P 为压力、拉力及零时 第32卷第7期2004年7月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JOURNAL OF T ONGJI UNIVERSIT Y (NAT URAL SCIENCE )Vol .32No .7  Jul .2004

ANSYS 有限元分析 四杆桁架结构

《有限元基础教程》作业三 :四杆桁架结构的有限元分析 班级:机自101202班 姓名:韩晓峰 学号:201012030210 一.问题描述: 如图3-8所示的结构,各杆的弹性模量和横截面积都为4229.510N/mm E =?, 2100mm A =,基于ANSYS 平台,求解该结构的节点位移、单元应力以及支反力。 图3-8 四杆桁架结构 二.求解过程: 1. 基于图形界面的交互式操作(step by step) (1)进入ANSYS(设定工作目录和工作文件) 程序→ANSYS → ANSYS Interactive →Working directory (设置工作目录) →Initial jobname(设置工作文件名):planetruss →Run → OK (2) 设置计算类型 ANSYS Main Menu: Preferences… → Structural → OK (3) 选择单元类型 ANSYS Main Menu: Preprocessor →Element Type →Add/Edit/Delete… →Add… →Link :2D spar1→OK (返回到Element Types 窗口) →Close (4) 定义材料参数 ANSYS Main Menu: Preprocessor →Material Props →Material Models →Structural →Linear →Elastic → Isotropic: EX:2.95e11 (弹性模量),PRXY:0(泊松比) → OK → 鼠标点击该窗口右上角的“ ”来关闭该窗口 (5) 定义实常数以确定单元的截面积 ANSYSMain Menu: Preprocessor →Real Constant s… →Add/Edit/Delete →Add →Type 1→ OK →Real Constant Set No: 1(第1号实常数), AREA: 1e-4 (单元的截面积)→OK →Close (6) 生成单元 ANSYS Main Menu: Preprocessor →Modeling →Creat →Nodes →In Active CS →Node number 1 →X:0,Y:0,Z:0→Apply →Node number 2 →X:0.4,Y:0,Z:0→Apply →Node number 3 →X:0.4,Y:0.3,Z:0→Apply →Node number 4 →X:0,Y:0.3,Z:0→OK ANSYS Main Menu: Preprocessor →Modeling →Create →Elements →Elem Attributes (接受默认值)→User numbered →Thru nodes →OK →选择节点 1,2→Apply →选择节点 2,

ansys桁架和梁的有限元分析

桁架和梁的有限元分析 第一节基本知识 一、桁架和粱的有限元分析概要 1.桁架杆系的有限元分析概要 桁架杆系系统的有限元分析问题是工程中晕常见的结构形式之一,常用在建筑的屋顶、机械的机架及各类空间网架结构等多种场合。 桁架结构的特点是,所有杆件仅承受轴向力,所有载荷集中作用于节点上。由于桁架结构具有自然离散的特点,因此可以将其每一根杆件视为一个单元,各杆件之间的交点视为一个节点。 2.梁的有限元分析概要 梁的有限元分析问题也是是工程中最常见的结构形式之一,常用在建筑、机械、汽车、工程机械、冶金等多种场合。 梁结构的特点是,梁的横截面均一致,可承受轴向、切向、弯矩等载荷。根据梁的特点,等截面的梁在进行有限元分析时,需要定义梁的截面形状和尺寸,用创建的直线代替梁,在划分网格结束后,可以显示其实际形状。 二、桁架和梁的常用单元 桁架和梁常用的单元类型和用途见表7-1。 通过对桁架和粱进行有限元分析,可得到其在各个方向的位移、应力并可得到应力、位移动画等结果。 第128页

第二节桁架的有限元分析实例案例1--2D桁架的有限元分析 问题 人字形屋架的几何尺寸如图7—1所示。杆件截面尺寸为0.01m^2,试进行静力分析,对人字形屋架进行静力分析,给出变形图和各点的位移及轴向力、轴力图。 条件 人字形屋架两端固定,弹性模量为2.0x10^11N/m^2,泊松比为0.3。 解题过程 制定分析方案。材料为弹性材料,结构静力分析,属21)桁架的静力分析问题,选用Link1单元。建立坐标系及各节点定义如图7-1所示,边界条件为1点和5点固定,6、7、8点各受1000N的力作用。 1.ANSYS分析开始准备工作 (1)清空数据库并开始一个新的分析选取Utility Menu>File>Clear&Start New,弹出Clears database and Start New对话框,单击OK按钮,弹出Verify对话框,单击OK按钮完成清空数据库。 (2)指定新的工作文件名指定工作文件名。选取Utility Menu>File>Change Jobname,弹出Change Jobname对话框,在Enter New Jobname项输入工作文件名,本例中输入的工作文件名为“2D-spar”,单击OK按钮完成工作文件名的定义。 (3)指定新的标题指定分析标题。选取Ufility Menu>File>Change Title,弹出ChangeTitle对话框,在Enter New Tifie项输入标题名,本例中输入“2D-spar problem'’为标题名,然后单击OK按钮完成分析标题的定义。 (4)重新刷新图形窗9 选取Utility Menu>Plot>Replot,定义的信息显示在图形窗口中。 (5)定义结构分析运行主菜单Main Menu>Preferences,出现偏好设置对话框,赋值分析模块为Structure结构分析,单击OK按钮完成分析类型的定义。 2.定义单元类型 运行主菜单Main Menu>Preprocessor>Element Type>Add/Edit/Delete命令,弹出Element Types对话框,单击Add按钮新建单元类型,弹出Library of Element Types对话框,先选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