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电压与绝缘课程论文

高电压与绝缘课程论文
高电压与绝缘课程论文

(2015-2016学年夏季学期)

研究生课程论文

课程论文题目:电力系统的过电压保护

与绝缘配合

课程名称高电压技术

课程类别□学位课■非学位课

任课教师

所在学院

学科专业

姓名(本人签字)

学号

提交日期

电力系统的过电压保护与绝缘配合

摘要:在电力系统中,过电压与绝缘既相辅相成,同时又是一对矛盾。各种高压电气设备长期处于工作电压之下,会受到多种短时过电压的作用,如雷电过电压和操作过电压等。因此就要求设备的绝缘不仅要能够承受工作电压的长期作业,还必须能够承受可能出现的各种短时冲击性过电压。这就要求对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选择进行综合的考虑。本文主要介绍了电力系统中几种常见过电压的产生及其相应的保护措施,并简要介绍了输电线路和变电所的绝缘配合。

关键词:电力系统;过电压;绝缘配合;保护措施

1.引言

电力系统的绝缘包括发电厂、变电所电力设备的绝缘以及输电线路的绝缘。它们在运行中将会承受正常工作时的工作电压,以及各种原因引起的暂时过电压,如操作过电压、谐振过电压、大气过电压等[1]。电气设备的作用、电压等级等因素将决定设备的绝缘与这些电压的关系,或者说将决定绝缘水平主要依据哪种电压确定,也就是绝缘配合的问题。电力系统绝缘配合包括输电线路的绝缘配合和变电所的绝缘配合。

所谓绝缘配合,就是综合考虑系统中可能出现的各种电压、保护装置特性及设备的绝缘特性,确定设备的水平,从而使设备的绝缘故障率降低到技术、经济上都可以接受的水平[2]。一方面,正常工作情况下系统将承受工频电压,设备绝缘水平要保证设备在工频电压作用下能够正常工作;而过电压幅值一般都超过工频电压,这就要求设备绝缘应能在保护设备配合下保证设备安全。所以,设备绝缘水平应该以哪种电压为设计依据就需要多方考虑。另一方面,绝缘水平与投资是成正比的,绝缘水平越高,投资越大。为了节约投资,应该尽可能做到在较低的绝缘水平上保证设备的安全运行。

2.过电压的产生

通常情况下,电力系统处于正常的工作状态下,系统的运行也正常,此时电气设备在额定电压下是处于绝缘的状态的。而一旦遭遇雷击或者由于操作不当、仪器发生故障或者参数配置不合理等原因,造成系统中某区域的局部电压升高而超出设备正常的运行范围称之为过电压。过电压一般可以分为内部过电压和大气过电压两种[3]。

2.1 内部过电压

内部过电压一般是因为在对电气设备进行操作的过程中,由于人为的原因而导致的操作失误,或者是线路在使用时由于长时间无人管理而发生了短路或者接地现象,从而使局部电压突然上升而超出了规定的范围。总结来说,内部过电压的产生根源在电力系统内部,它通常是由于系统内部电磁能过度集中和发生震荡所引起的。

一般将内部过电压分为暂态过电压和操作过电压。暂态过电压就是在运行的过程中,由于系统自身的运行故障而造成的过电压,其持续时间较长,可分为工频过电压和谐振过电压两种;而操作过电压是在对设备进行操作的过程中,由于人为原因导致的操作失误而使电压上升,其主要的特点就是随机性较强,持续时间一般在0.1s内,较暂态过电压短得多。

2.2 大气过电压

大气过电压又称为外部过电压,一般被划分三种情况:感应雷引起的过电压、直接雷引起的过电压和侵入波引起的过电压。由这三种方式引起的过电压在时间上比较短,但是所带来的冲击力是非常大的,对于电力系统所造成的伤害非常强,它们所引发的破坏程度和雷电的强度有着非常大的关系的,与设备在电压上的等级关系不大。

直击雷过电压和感应雷过电压都是雷电过电压[4]。直击雷过电压由雷电流通过被击物在阻抗上产生的压降和兼有雷电通道的电磁场的感应电压共同组成,其幅值极高;感应雷过电压是在输电线路附近地面遭到雷击时,由于电场和电磁场的剧烈变化形成的过电压,这种过电压多数为正极性,波前时间约为l0us,其幅值一般不大于500kv,对60kv以下的线路有击穿的危险。

3.过电压保护

3.1 工频过电压保护

导致工频电压升高的原因主要有三个:一是空载长线的电容效应;二是不对称短路引起的工频电压升高;三是甩负荷引起的工频电压升高。对应产生工频电压升高的主要原因,限制工频过电压的措施主要有以下几个[5]:

①并联高压电抗器,以此来补偿空载线路的电容效应;

②运用静止无功补偿器来补偿空载线路电容效应;

②对变压器中性点直接接地,来降低不对称故障引起的工频电压升高;

④对发电机配置性能良好的励磁调节器或调压装置,使发电机甩负荷时抑制容性电流对发电机助磁电枢反应,防止过电压的产生和发展;

⑤对发电机配置反应灵敏的调速系统,用以在甩负荷时限制发电机的转速上升,从而限制工频电压的升高。

3.2 谐振过电压保护

谐振过电压是由于电网中电容和电感元件参数的不恰当组合而产生的,主要有线性谐振过电压、铁磁谐振过电压和参数谐振过电压三类[6]。该类过电压倍数较高,而且持续的时间要比操作过电压长。针对此种过电压,主要有以下几种防护措施:

①在进行断路工作时,一定要保证断路器的同期性,来预防非全相运行而生成的谐振过电压;

②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在并联高压电抗器的中性点进行小电抗的加装,从而阻断非全相在运行过程中工频电压的传递和串联谐振;

③为了尽量防止谐振过电压的产生,要尽可能地破坏发电机能够生成自励磁的条件。

3.3 操作过电压保护

产生操作过电压的原因有很多,主要可分为切断空载线路过电压、空载线路合闸过电压、切断空载变压器过电压和断续电弧接地过电压[8]。该种过电压除了具有随机性强的特点外,其幅值也很高,并且具有高频的震荡,衰减的很迅速。针对这些原因和特点,可以采取以下的措施对此种过电压进行防护:

①选择使用灭弧能力更加强的高压断路器;

②在进行断路工作的时候注意提升动作的同期性;

③在断路器的端口进行并联电阻的加装;

④在选取避雷器时,应选择性能更加优良的;

⑤注意将电网的中性点接地运行。

3.4 雷电过电压保护

雷电过电压是由于雷电放电而引起的,它是造成电力系统绝缘故障和停电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对于外部雷电过电压应注意以下五个方面的防护:

①对于外电网的架空线路来说,由于区域范围较大,不可避免的会遇到雷击现象,所以在防护上应设置相应的避雷线,以降低直击雷事故的发生率;

②发电厂、变电站等厂区应当以设计规范为基础,安装多支独立的避雷针,并且做好接地网、接地极、接地带的敷设,以保证厂区避雷的安全性;

③送电线路的进线开关应加设避雷器,这可以有效地控制外线传递过来的电压,防止超压电流进入变配电设备;

④对于高压架空线路,应在变压器端设置避雷器,同时还要在变压器的中性点安装间隙放电保护设备;

⑤变电厂区内需要与高压架空线路进行隔离,并且在安装避雷器时对架空线路回路的参数必须进行验证和分析,以保证输电和变电线路的安全。

4.绝缘配合

电力系统的绝缘配合,其根本任务是正确处理过电压和绝缘这一对矛盾,以达到优质、安全、经济供电的目的,它是指根据设备的使用及其周围的环境来选择设备的电气绝缘特性。设备内所有的绝缘,无论是固体绝缘,还是符合一定要求的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都必须能够承受设备在正常条件和在单一故障条件下自己内部产生的相应部分的电压。此外,还必须能承受电网电源传输进来的或者从通信网络传入的瞬态冲击电压而不击穿、不飞弧[7]。

目前绝缘配合的方法主要采用惯性法[11],它是以作用于绝缘的最大过电压和最小绝缘强度的概念为依据进行配合。首先确定电力设备上可能出现的危险过电压,然后根据运行经验乘上一个考虑各种因素影响和一定裕度的系数,从而决定绝缘应耐受的电压水平。

4.1 输电线路的绝缘配合

大多数过电压发源于输电线路,由于线路绝缘发生闪络的后果不像变电设备绝缘故障那么严重,所以其绝缘水平较变电所内电气设备的绝缘水平低。

架空输电线路依靠绝缘子与杆塔隔离,绝缘子直接影响到线路与杆塔之间的绝缘[20,21]。所以,输电线路的绝缘配合最主要的内容就是绝缘子个数的选择,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

①对于运行中的绝缘子,在表面潮湿及有轻度污染的条件下,应能耐受长期作用的工频电压而不放电;

②在运行条件下,绝缘子能耐受计算下的内部过电压;

③在大气条件下,能够使输电线路具有一定的耐雷水平。

选择绝缘子个数时,通常是按工作电压进行计算选择,之后再按内部过电压和大气过电压的要求进行验算。

4.2 变电所的绝缘配合

由于主变压器在变电所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变电所的绝缘配合主要是确定主变压器的绝缘水平,在此之后,其它电力设备的绝缘水平可比照主变压器的绝缘水平相应确定。

主变压器的绝缘试验电压主要可以根据以下几个条件来确定:

①冲击全波试验电压,它是以避雷器残压为基础确定的。

②冲击截波试验电压。由于截波作用下的振荡使绝缘所受电压比全波时高,所以变压器在截波作用时的保证冲击强度比全波时要高,通常可取1.25倍。

③工频试验电压。由于环境因素对工频放电电压的影响很大,所以这也是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

4.3 其他绝缘配合

对于220KV及以下的电力系统,一般情况下,外部过电压都会超过内部过电压,所以设备的绝缘水平以避雷器残压为基础确定,并且保证输电线路有一定的耐雷水平;对于330KV及以上的超高压电力系统,操作过电压将起主导作用,因此首先以断路器限制到预定水平,然后以避雷器为后备保护,所以设备的绝缘水平以避雷器在雷电过电压下的残压确定。

5.总结

随着电力系统电压等级的提高,如何正确处理好电力系统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的问题变得越来越重要。恰当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不仅能够使电力系统更为安全可靠地运行,而且能够有效地降低经济投入、运维费用和事故损失。为此,就需要深入了解各电介质和绝缘结构的电气强度,各类过电压及其防护装置特性方面的知识,以期能够更好地进行电力系统的设计和故障分析。

参考文献

[1]赵智大.高电压技术[D].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6.8.

[2]张作智,吴建.电力系统的绝缘配合[J].黑龙江科技信息,17.

[3]韦卫红,邵翠辉.电力系统过电压的产生原因分析及限制策略[J].民营科技,2011(12),192.

[4]梁荣振.高压输电线路的防雷保护及其绝缘配合探讨[J].机电信息,2011(9),35-36.

[5]刘淑花.浅谈电力系统过电压保护措施[J].工业技术,2013(2),161.

[6]范文锋,张玉平,赵洪城,等.谐振过电压的限制方法[J].热电技术,2007(3).

[7]杨宇涛,罗亮.绝缘配合的设计方法[J].标准与应用,2006(3).

[8]田文利.论电力系统中的过电压保护原理及防护[J].科技与企业,2016,226.

[9]WUTF,CHANG CH,LIN LC,et al.Dc-bus voltage control with a three-phase bidirectional inverter for DC distribution system[J].IEEE Transactions on Power Electronics,2013,28(4):1890-1899.

[10]HE Qiuping,HAN Yongxia,LI Licheng,et al.Study on the overvoltage and insulation

coordination of flexible DC pow er net-work[C]//Proceedings of IEEE Conference on Power and Energy Engineering,Hong Kong,China:IEEE,2014:1-5.

[11]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绝缘配合第2部分: 高压输变电设备的绝缘配合使用导则: GB/T 311.2-2002[S].

[12]Westerweller T, Friedrich K, Armonies U, et al. Trans bay cable world's first HVDC system using multilevel voltage sourced converter[C]//Proceedings of CIGRE. Paris,France: CIGRE, 2010.

[13]杨鹏程,陈水明,周宗川,等.750kv沿线多组避雷器限制操作过电压研究[J].清华大学学报,2008(10).

[14] 胡平.电力系统过电压的产生及限制措施[J].湘电培训与教学,2006(3).

[15]许颖.关于高压输电线路绝缘水平问题的探讨[J].西北电力学报,2008.

[16]王达 .电力系统绝缘配合[J].北京电力技术,2009.

[17]Tang L.Control and protection of multi-terminal DC transmission systems based on voltage-source converters[D].Montreal:Mc Gill University,2003.

[18][13] Nilsson D,Sannino A.Load modelling for steady-state and transient analysis of low-voltage dc systems[C]//IEEE Industry Applications Conference.Seattle,USA:IEEE,2004:774-780.

[19]Salomonsson D,Sannino A.Low-voltage DC distribution system for commercial power systems with sensitive electronic loads[J].IEEE Transactions on Power Delivery,2007,22(3):1620-1627.

[20]靳鉴.10kV配电线路常见事故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J].大科技,2012(19).

[21]张立军.高压配电线路防雷探讨[J].油气田地面工程,2011(30).

浅谈高电压与绝缘技术1234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论文 高 电 压 与 绝 缘 技 术 院、系(站):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学科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学生:任轩 学号:130417116 2015/10/10

摘要 在电气设备中,其绝大多数都直接暴露在空气中作业,这就对绝缘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加强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的结合,对我国高电压工程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如何运用高电压绝缘技术并寻求全新的突破则成为电力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其进行分析。 关键词:高电压,电气设备,绝缘诊断,预防性试验,探讨,高电压绝缘技术,有机绝缘材料,

Summary In electrical equipment, its most directly exposed to the air operation, it puts forward higher requirements on insulation technology. At the same time, along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conomy, strengthening the combination of high voltage and insulation technology, high voltage engineering of our country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And how to use high voltage insulation technology and seek new breakthrough to become the key to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electric power enterprise. This article will from the following several aspects to analyze it. Key Word:high voltage,electric accessory,Insulation diagnosis,preventive trial,discuss,High voltage insulation technology, organic insulating material

高电压技术论文写作要求

A摘要书写规范 摘要应有200~300字(英文180~260词,小5号字通栏15行以上,尽量与中文摘要一致),须有目的、方法、结果、结论4要素,用第三人称撰写。4要素均须有具体内容,“目的”最好简明表述;“方法”应说明什么方法(如基于什么方法的数学分析论证推导、什么类型的模拟试验或现场试验或仿真试验,包括所用原理、理论、条件、材料、结构、装备、程序等);“结果”应说明论证出的或试验研究出的什么具体结果(如得出什么具体特性、规律、现象、数据、被确定的关系、效果、性能等);“结论”应是从结果中分析、归纳出的基本要点和评价,但也必须是有具体内容的。 总之,绝不能仅仅写出:“就×××论题进行了认真分析”,“介绍×××问题的现状”,“对×××进行了认真研究”,“得出了重要规律”,“发现了基本的特性”,“找出了根本原因”,“阐述了解决办法”,“提出了较好的建议”等空洞的文字,而是要有具体的内容,是正文内容信息的简介、要点。 B 修改要求 1.修改时针对审稿意见按序号逐条应对,修改内容和意见序号应在文中划线标出。 2.无法或不宜在修改稿中应对的意见条目或意见条目应对不完整时,应另有说明。 3.不应让审稿人进行全篇仔细核对作者的修改与审稿意见的对应。 C 篇幅长,应压缩,原则是: 1.只突出作者自己的工作内容。 2.其它相关技术内容扼要略述即可而与主题相关不大的技术内容可全删。 3.全文使用书面语言和简炼的陈述句。 D 参考文献要求 参考文献≥16篇,(现场经验类文章参考文献≥6篇),并在正文中相应位置顺序标出。为方便检索、查阅和文献著录,请优先检索国外论文及《高电压技术》已刊论文(不排斥引用其它刊物文章)。 参考文献著录格式: 1.专著(主要有图书、会议论文集、学位论文、报告、标准等出版物) 前3位责任者.题名[文献类型代码(上述5种专著出版物分别为M、C、D、R、S)].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2.期刊中的文献 前3位责任者.题名[J].刊名,年,卷(期):起止页. 3.论文集析出文献 前3位责任者.题名[C].文集题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 4.专利 申请或所有者.题名:国别.专利号[P].公告或公开日. 5.电子文献 ①1(及数据库DB、计算机程序CP、电子公告EB)~4同前,但[文献类型标志]项中应 有载体标志代码(磁带MT、磁盘DK、光盘CD、联机OL) ②联机文献可略出版项,但应增“[引用日期]”和获取、访问路径“http://…”两项 中文参考文献须提供参考文献著录项目的英文。

高电压绝缘论文 (湖大)

湖南大学高电压绝缘 姓名: 学号: 专业班级: 指导老师: 完成日期:

高压绝缘子在线检测技术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国民用电量不断上升,输电距离不断增加,因而电力系统工作电压也不断提高,有关电力系统高电压绝缘的问题就越来越突出。然而,绝缘目前仍是电气设备可靠性的薄弱环节,而高压绝缘子作为电力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其性能、工作环境、绝缘状况等这些要素对电力系统稳定运行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本文就高压绝缘子的工作环境、常见故障和检测方法进行了论述,对一些常用的在线监测方法进行了具体的分析。 关键词:高压绝缘子在线监测电压分布泄露电流 一.高压绝缘子概述 高压绝缘子、高压套管的基本用途是在电力系统中或电气设备中将不同电位的导体在机械上固定起来。架空线路的导线、变电所的母线和各种电气设备的带电体,都需要用绝缘子或套管支撑,使之与大地或接地物绝缘,以保证安全可靠的输送电能。 1.1 绝缘子分类 按结构形式可分为针式绝缘子、棒式绝缘子和悬式绝缘子。按功能可分为普通型绝缘子和防污型绝缘子。按使用材料可分为瓷质绝缘子、钢化玻璃绝缘子和有机硅人工合成绝缘子等。 下图给出了几种绝缘子的分类:

(a)支柱绝缘子(b)开关瓷套 (c)针式绝缘子(d)玻璃绝缘子 图1 不同种类的绝缘子 1.2 绝缘子的工作环境 高压绝缘子暴露于大气中并长期工作在强电场、强机械应力、骤冷骤热、风吹雨打等恶劣环境中, 因此绝缘子出现故障的机率很大, 严重威胁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据统计国内110kV 线路发生不明原因闪络所占的比例为故障率的22% , 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 1.3 绝缘子常见的问题 一般来说绝缘子故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绝缘子内部出现裂隙、绝缘子表面破损、绝缘阻抗降低、污闪等, 绝缘子种类不同, 出现故障时所呈现的现象也不同。如: 绝缘子串中存在不良绝缘子时,不良半导体釉绝缘子温度变化可能较大, 而玻璃绝缘子和普通釉绝

《高电压技术》课程标准v

《高电压技术》课程标准 一、课程简介 (一)课程性质 高电压技术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生的的一门专业限选课,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紧密联系,培养学生从事电力系统设计、运行、电气设备安装、绝缘试验、检修、电力系统过电压保护等所需的高电压技术知识的专业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既可以学到高压电方面的相关理论知识,又可以满足企业提出的把岗位技能融入课程体系的人才培养要求,使学生达到企业所需求的实用型高技能人才,拓宽学生视野及知识面,满足用人单位需求,从而全面促进学生的就业工作。本课程在第六学期开设,其前导课程是《电力电子技术》、《电气控制与PLC》、《电力系统分析》等。 (二)课程任务 本课程的任务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并掌握电力设备绝缘性能、试验方法和电力系统过电压及其防护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学会正确处理电力系统中过电压与绝缘这一对矛盾,能够利用所学知识参与工程实践,解决实际问题。 二、课程目标和能力培养

(一)总体目标 通过高压电技术的学习,使学生掌握高压电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初步形成解决生产现场实际问题的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科学精神,培养学生学习与新技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创新意识。拓宽学生视野及知识面,使学生具备成为实用型高技能人才的能力,从而满足用人单位需求,全面促进学生的就业工作。 (二)具体目标 1.知识目标 ●掌握高电压下气体、液体以及固体绝缘电介质的击穿特性; ●掌握绝缘电阻、吸收比的测量原理,接线、测量方法以及测量 结果的分析判断; ●掌握泄露电流试验的原理,接线、微安表的保护、实验结果的 分析判断; ●掌握高压西林电桥测量介质损失角正切的原理,消除干扰因素 影响的措施,注意事项及分析判断的方法; ●了解局部放电测试原理; ●掌握交流耐压试验所用的仪器和设备,接线及试验方法; ●掌握直流耐压试验所用的仪器和设备,接线及试验方法; ●了解冲击耐压试验; ●掌握电力系统的过电压产生原因;

高电压技术论文

武汉理工大学 题目:Lightning的研究、防护方法 学院: 班级: 学号: 姓名: 二○一二年十月

Lightning的研究、防护方法 摘要 (1) 1、雷电的放电过程 (2) 2、雷电的成因 (3) 3、雷电过电压的形成 (4) 3.1直击雷过电压 (4) 3.2感应雷过电压 (5) 4、雷电的防护 (6) 4.1避雷针和避雷线 (6) 4.2避雷针(线)的保护范围 (6) 4.2.1单根避雷针的保护范围 (7) 4.3.2两根避雷针的保护范围 (7) 4.3.3多根避雷针的保护范围 (9) 4.3避雷器的种类和原理 (10) 5、发电厂和变电所的防雷保护 (10) 5.1变电所的防雷原则 (11) 5.2变电所的防雷举措 (11) 5、结论 (12) 6、参考文献 (13)

摘要 经过近几个星期的学习,我对《高电压技术》这门课程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高电压技术》是以试验研究为基础的面向应用的技术,其主要研究在高电压作用下各种绝缘介质的性能和不同类型的放电现象,高电压设备的绝缘结构设计,高电压试验和测量的设备及方法,电力系统的过电压、高电压或大电流产生的强电场、强磁场或电磁波对环境的影响和防护措施,以及高电压、大电流的应用等。 其中雷电过电压是雷云放电引起的电力系统过电压,又称大气过电压、外部过电压。雷电过电压可分为直击雷过电压和感应雷过电压。直击雷过电压是由于雷电放电,强大的雷电电流经被击物产生的过电压。感应雷过电压是雷击线路附近大地,由于电磁感应在导线上产生的过电压。由于雷电现象极为频繁,产生的雷电过电压可达数千千伏,足以使电气设备绝缘结构发生闪络和损坏,引起停电事故,因此有必要对输电线路发电厂和变电所的电气装置采取防雷保护措施。 因此就雷电的发生原因过程参数,以及如何防雷,避雷针、避雷线和避雷器的使用和原理,输电线路、发电厂和变电所的防雷保护方法做一些学习 关键词:雷电的成因、雷电的原理、雷电过电压、直击雷过电压、感应雷过电压、避雷针、防雷保护

高电压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高电压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适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电气工程方向) (共 48 学时) 一、课程的性质、地位、任务和教学目标 (一)课程的性质和地位 本课程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生的专业选修课程。它是研究电气设备的绝缘及其问题的学科。作为从事电力系统的设计、安装、调试及其运行的工程技术人员,都会遇到属于高电压的问题,因此需专修本门课程,也是从事电力系统的专业人员需要掌握的专业知识。本课程具有完整的理论体系,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对学生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实践经验、技能都有较好的培养和锻炼。 (二)课程的主要任务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气体、液体及固体绝缘主要电气特性(特别是击穿过程)的基本概念,了解电气设备绝缘结构的基本特性和试验方法,掌握电力系统中雷电过电压和主要内部过电压的产生机理、影响因素及防护措施等基本知识,正确理解电力系统绝缘配合的基本概念、理论依据和处理原则,以及使学生了解高电压试验及绝缘预防性试验中常用的高压试验装置及测试仪器的原理与用法,以及高电压试验的特点、基本程序和安全措施等。 (三)课程的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电气设备在高电压作用下绝缘电气性能的基本知识和高电压试验的基本技术;了解和掌握过电压的基本理论和过电压的保护方法;能针对各种不同的过电压采取不同的防护措施,并能根据系统电路及元器件的性质,设计保护的类型,为今后从事高电压工程领域的研究和技术工作打下必要的专业基础。 二、课程教学环节组成 本课程的教学环节包括课堂讲授,师生讨论学生自学,习题讨论课,实验,习题,答疑,质疑,期中测验和期末考试。 三、课程教学内容纲要

西安交大《高电压绝缘技术》课后题答案

高电压绝缘技术 课后答案 第一章 1.计算同轴圆柱电极的不均匀系数f ,其中导体外直径为100 mm ,外壳的直径为320 mm 。 解: d R r =- , av U E d = , max ln U E R r r = , max ln av d E r f r d E r == + 其中 R=160mm ,r=50mm 。代入上式可得f=1.89<2,所以此时电场是稍不均匀的。 2. 离地高度10m 处悬挂单根直径3cm 导线,导线上施加有效值6 3.5kV 工频交流电压,请计算导线表面最大场强。若将该导线更换为水平布置的双分裂导线,两导线总截面积保持与单根导线一致,线间距离30cm ,请重新计算导线表面最大场强。 解:1):等效成圆柱—板电极:由课本P9页可查的公式为 max 0.9 ln U E r d r r =+, 其中U=63.5kV ,d=10m ,r=1.5cm 。代入上式可得:max 5.858/E kV cm =。 2)由题意可知:2 21 2r r ππ=, 可得:1 1.060.0106r cm m = ==,两导线相邻S=30cm=0.3m, 10.01060.03530.3 r S == 对于二分裂导线,由课本P9页可查得公式。 所以 21 12max 2 11(12 2)(2)ln r r U S S E H r r S +-= ,其中H=10m, max 5.450/E kV cm = 3.总结常用调整电场强度的措施。 解: 1)、改变电极形状 ①增大电极曲率半径;②改善电极边缘;③使电极具有最佳外形; 2)、改善电极间电容分布 ①加屏蔽环;②增设中间电极; 3)、利用其他措施调整电场 ①采用不同的电介质;②利用电阻压降;③利用外施电压强制电压分布; 第二章 1、解:由题意: 21 2 e e i m v eV ≥, 因此:62.7510/e v m s ≥ ==? ,,57.6nm i c hv eV v λλ ≥= ≤所以。水蒸气的电离电位为12.7eV 。97.712.7 hc nm λ≤ = 可见光的波长围在400-750nm ,不在可见光的围。

高电压技术领域的院士

高电压技术领域的院士 徐士高 高电压技术专家。山东黄县人。1933年毕业于北平大学工学院。1943年获德国柏林工业大学博士学位。电力工业部电力科学研究院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著作有《变压器油问题》、《变压器油的混合问题》、《链条炉排锅炉的燃烧与改装》、《先令电桥和介质损失与电气设备的检验》等。 1980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郑健超 郑健超(1939.10.6-)高电压技术专家。广东省中山市人。1963年2月清华大学电机系毕业,1965年9月该校研究生毕业。电力科学研究院名誉院长、中国广东核电集团公司科技委主任、高级工程师。长期从事高电压外绝缘、防雷和高电压测试技术领域的研究并取得了多项重要成果。系统阐明了温度、压力、湿度对外绝缘强度的联合作用,为改进放电电压的气象修正方法提供了理论依据。主持了我国航天工程的防雷试验研究,为保障运载火箭和发射场的防雷安全提出了重要改进措施。曾负责一系列有关绝缘子机电性能的研究课题,为超高压交直流线路绝缘子的国产化和质量改进做出了贡献。是我国第一台6000千伏户外式冲击电压发生器的主要设计者之一。近年来曾主持或参与了灵活交流输电技术、电力系统故障电流限制技术和输电线路故障精确定位技术的研究,取得了阶段成果。参与了我国能源、核电发展战略的研究。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两项。 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雷清泉 雷清泉(1938.7.23 -) 绝缘技术专家。出生于四川省南充地区。1962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曾任哈尔滨电工学院教授。现任哈尔滨理工大学教授、博导,中国电工技术学会工程电介质专业委员会委员、副主任。 先后主持完成了国家"九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其它科研课题12项,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在利用热激电流技术研究绝缘高聚物中的电子运动规律、评定其耐电老化特性和指导材料的改性等方面取得了多项创新性成果,且达到了国内领先及国际先进水平。发明了共缩聚制备新型省醌黑高聚物粉末材料的新方法,发现了新的导电规律,制成了原始创新的压力温度双参数传感器,解决了国际上半导电高分子粉末材料在传感器领域长期未获应用的多项技术难题,成为此领域的开拓者,为推进其技术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新型传感器与大庆的采油电泵机组配套,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解析高电压与绝缘技术

解析高电压与绝缘技术 发表时间:2018-06-25T16:34:08.403Z 来源:《电力设备》2018年第4期作者:尹涛[导读] 摘要:在我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同时,也带动了我国电力行业的不断发展,因为高压电使用的危险系数较大,得到广大人民的关注。 (湖北铁道运输职业学院湖北武汉 430064) 摘要:在我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同时,也带动了我国电力行业的不断发展,因为高压电使用的危险系数较大,得到广大人民的关注。在电力工程建设中,很大部分的电力设备会直接裸露的空气中,所以就要求提高了绝缘技术,为顺应时代的进步,不断创新高电压的有机绝缘技术,使其使用不断突破。本文就结合了现阶段电力行业的发展,对高电压绝缘技术的使用进行详细的介绍,并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以供借鉴参考。 关键词:高电压;电力;绝缘技术;分析探究 前言 高电压的使用主要是为了满足人们生活和工作的需要,它具有相对性,主要依赖于电介质和其他体系,所以高电压和绝缘就形成了一个不能分离的整体。随着时代的进步,逐渐扩大了电力系统的输送量,人们逐渐关注高电压的使用情况,高电压和绝缘技术在电力工程中的使用也是非常广泛的,因此高电压和绝缘技术的应用得到人们重要的关注对象,下面就对其进行阐述。 1 高电压外绝缘的范围 在电力工程建设中,有很多电气设备都是虚空气中裸露的,为了确保人员的安全性,就要确定绝缘的范围,其中高电压设备的外绝缘包含了室内设备外绝缘和户外设备户外绝缘两种。与室内设备的外绝缘比较,户外设备的户外绝缘就较为复杂一些,所以户外设备的户外绝缘出现的问题也要多一些,因此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的主要研究部分就是户外设备的户外绝缘。 2 高电压外绝缘存在的问题 在电力工程各行施工中,高电压外绝缘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由于天气原因的影响,雷击或下雨都会造成的电压不是很稳定。 (2)电力系统的故障操作引起电压操作不是很稳定 (3)每天在露水天的早上,在寒冷的冬天就会使设备表面出现结冰的现象。 (4)在时间的推动下,户外工作会有很厚的污垢附在设备的表面上,在这种潮湿的天气下很有可能出现电压闪络的污闪问题。 (5)由于设备本身结构力的影响,在大风、覆冰等外界自然因素的影响下,可能会导致系统产生故障,那么设备在瞬间电动力下的机械符合问题就会出现。 (6)在长时间的运行下,绝缘材料的性能逐渐会有老化现象,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高电压绝缘的效果。 3 高电压绝缘诊断 在一般情况下,绝缘试验项目主要包含绝缘电阻、介质耗损、直接流泄漏电流等,试验绝缘性能从而测试设备的绝缘性能,根据分析绝缘的具体情况,检测到底是设备老化原因还是绝缘油劣化的原因,并对这些问题制定出合理的维修计划,从而确保了设备在工作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1)在电力工程施工建设中,绝缘电阻试验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环节,但是在变压器的吸收和试验方面不够全面,现在有一种容量较大的变压器,它们具有比较高的绝缘性,不过吸收性也比较偏小,可能是不合格的产品。要是对其采取极化指数试验的方式,对其判断就更加容易,但是从介质理论上来分析,试验的时间就要吸收时间更长一些,极化过程就是开始阶段,不能对其绝缘情况进行真实的反映。 (2)电场干扰下的设备介损测试的方式要进行改善,使用比较新的测试方式,相对操作就更为简单了,能够提高有效测试效率。另外一种电源导向和自动计算的方法受外界因素的干扰比较大,所以在测试过程中会导致很大的误差。 (3)在交流耐压测试的时候,大型的发电机设备需要运用工频串联谐振的方式来进行测试,而且在整个测试中都是电力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4)在测试电力变压器时,测试重点就对油中的溶解气体进行色谱分析,经过实践经验得出,通过色谱分析很容易发现电力变压器的问题。 (5)在氧化锌避雷试验中,可能会出现交流阻性电流测试和直流电压试验不合格,所以要对其进行更详细的交流工频参考电压试验。 4 高电压与绝缘技术试验的设备和仪器 (1)为了对高电压直流电压试验设备的功能更加完善,在交流耐压试验中可以串联谐振试验设备,不仅提高了电压等级,而且还提高了电压的功率,也有大型电力变压器设备测试绕组直流电阻,在测试的过程中,对三角绕组问题有所解决,再加上微机的控制,提高了稳流的性能,同时也缩短了测量的时间。 (2)另外,还要不断引进先进的绝缘技术,从而提高高电压的测试水平,比如变压器在线局部放电检测和断路器微机监测设备、红外接触电阻测量仪器等设备。 5 高电压设备外绝缘的主要使用材料 高电压设备的外绝缘材料基本上都是采用电工陶瓷,主要是因为该材料的电气性能是非常好,并且环境稳定性也是比较好,但是陶瓷存在最大的弱点就是属于脆性材料,尽管压缩度很强,但是气拉伸性相对弱一点,冲击性能也是比较差的,此外,陶瓷的表面有一定的亲水性,对雨闪电压低和污闪电压低的问题相对难以克服一些。在工业技术不断进步的过程中,绝缘材料的种类也逐渐增多,比如:脂环族环氧树脂、聚四氟乙烯、乙丙橡胶、硅橡胶等一些复合型的材料,主要是因为很难找到满足高电压设备的有机外绝缘材料,所以使用复合绝缘结构是非常多的。 6 有机外绝缘的应用和发展趋势 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相关人士不断积累经验,对我国绝缘技术有更深层的研究,基本达到了我国的领先水平。另外,合成绝缘技术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效果比较显著,逐渐加强了对高电压绝缘技术的认识。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时候,逐渐由很多绝缘产品出现,然而合成结缘子技术的优势比较显著,所以在电力工程中仍然占主导地位。

电力论文

浅析配输电线路安全运行措施 ——***** 摘要:在祖国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我国能源运输主要以电力形式为主。那么配电线路在提供电力输送的同时,其供输电过程中的安全问题也是值得认真研究的。因为在现代社会,供电的能力直接影响着社会的经济效益、国家的防务安全、人民的生活秩序等。所以,要想确保输配电安全高效顺利进行,就必须有一个优质、经济、安全的配输电网。本文根据作者从业二十余年的经验阐述现在配输电线路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进行分析,从而提出配输电线路安全运行的若干措施。 关键字:配电线路;顺利运行;管理措施 电力系统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提供了必须的用电支持,作为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的输配电线路,因其分布较广,所处地形复杂多变等一些特点,导致所处的环境影响一输配电线路的安全运行,随着电力系统的慢慢完善,发展速度的增快等,现在电力系统正在向自动化的程序迈进。跟随着工业的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其输配电线路它作为对用户供电的重要保障,对其可靠性及安全性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这就要求供电企业要采取科学的管理方式,建立健全的输配电线路岗位责任制,在技术上与经济上采取合理的措施,避免输配电线路事故的发生,加强提高电网的安全运行能力。 1 配电线路 配电线路是指从降压变电站把电力送到配电变压器或将配电变压器的电力送到用电单位的线路。因此配电线路是直接供电到用户的线路,电压较低,一般是指10KV高压线路和380V低压线路。其中配电线路电压为3.6kV~40.5kV,称高压配电线路;配电电压不超过1kV、频率不超过1000Hz、直流不超过1500V,称低压配电线路。

由于配电线路像一个巨大的网络存在于城市的各个角落,众多的配电线路则形成配线网,对我们的日常生活有着重大的影响,因此要求配电线路的设计和建设必须安全可靠,要减少线路的损失,提供优质电能,保证供电效率[1]。 2 配电线路存在的问题 2.1 配电线路的不合理安排 随着城市基础建设步伐的加快,城市配电线路的建设规划却无法跟上步伐,而且越来越显现出配电线路的整体结构安排的不合理,主要有这几个问题: 2.1.1 在同一根电杆上有较多线路穿插交错。因此一旦出现故障则会造成不容易找到发生故障的线路,在检修的时候,浪费维修的时间,同时也造成了停电的区域面积扩大的不良后果。 2.1.2 变电所的不合理分配。这就会导致有一些配电线路的长度过长,浪费材料,同时也增加了线路的分支,在电能运输的过程中,损耗变大,而且导致了供电末端的电压降低,影响了供电的质量。 2.1.3 配电设备的落后。虽然配线线路的建设在不断的加强,但是在目前,还是有较多的配网设备由于长期的使用没有及时得到更新和取代,还是属于一些比较陈旧、落后的设备,因此随着供电要求的不断增加,供电线路无法满足供电的需求,影响了供电的质量,而且使用过久的陈旧设备存在着安全的隐患,危机人身安全。比如有些配电线路中使用的绝缘体材料,哟与绝缘体是由气体、液体、固体等多种绝缘材料组合而成的,在使用的过程中很多因素都会造成其质量性能的变化,比如热电因素、化学和环境因素,其中负荷过大也会引起绝缘体的质量变化。而绝缘体在配电线路中却起着极其重要的保护作用。一旦由于某些原因引起绝缘体质量的降低或者老化,很可能会造成漏电的现象。到目前为止,已经发生了多次由于绝缘体的损坏引起漏电而发生了火灾等灾难,从而导致人员的伤亡[1,2]。 2.1.4 对配电线路管理的不规范虽然有许多单位对配电线路制定了

中国矿业大学高电压技术课程试题

中国矿业大学高电压技术课程试题 (参考答案) 一、填空(35分,每空1分,请选填35空) (1)带电质点可由碰撞、光、热和表面形式的游离形成。 (2)与均匀电场的放电过程相比,极不均匀电场的放电具有电晕放电和极性效应的特点。 (3)影响气体间隙击穿电压的主要因素有电场形式、电压波形和气体的性质和状态。 (4)大型高电压试验设备通常包括工频高电压试验设备,直流高电压发生器,冲击电压发生器。(5)我国现行标准雷电亚冲击波头时间为1.2μs,操作冲击电压波尾时间为2500μs。 (6)测量冲击电压分压器通常有电阻和电容两类。 (7)分布参数导线波过程中,导线上的电压为前行电压波和反行的叠加。 (8)导线1上有电压波u传播时,与导线1平行的导线2上会产生感应电压波,两根导线之间距离越近导线2上的电压波越大。 (9)雷电冲击波作用下,变压器绕组起始电位大部分压降降落在绕组首端附近,雷电冲击波越大陡度越大,变压器绕组纵绝缘上承受的电压越高,变压器绕组稳态电位分布与变压器的中性点接 地方式有关。接地的三相变压器在三相同时进波的暂态过程中绕组中部处的电压幅值最高。(10)阀型避雷器主要由火花间隙和阀片构成,残压为避雷器动作后雷电流通过避雷器在避雷器产生的压降。 (11)输电线路保护角越小,绕击率越小。 (12)在直配电机防雷接线中,为限制保护10kV直配电机的FCD型避雷器流过的雷电冲击电流不超过3kA,所以需在直配进线处加装电缆和管型避雷器进行分流。 (13)雷电侵入波侵入变电站后,站内电气设备上过电压大小与避雷器的残压、侵入波的陡度以及设备与避雷器的距离有关。变电站进线段的作用时限制流过避雷器的雷电流幅值和降低侵入波陡度。 (14)限制内部过电压的措施主要有线路上装设并联电抗器、带并联电阻的断路器和避雷器。 二、简述题(共30分,每题6分) (1)叙述汤逊理论的基本观点和流注理论的基本观点以及它们的适用范围。 答:汤逊理论只适用于pd值较小的范围,流注理论只适用于pd值较大的范围,两者的过渡值为pd ≈26.66kPacm。(1分)汤逊理论的基本观点是:电子的碰撞电离是气体放电时电流倍增的主要过程,而阴极表面的电子发射是维持放电的重要条件。(2分)流注理论的基本观点:①以汤逊理论的碰撞电离为基础,强调空间电荷对电场的畸变作用,着重于用气体空间的光电离来解释气体放电通道的发展过程。②放电以起始到击穿并非碰撞电离连续量变的过程,当初始电子崩中离子数达到108以上时,要引起空间光电离这样一个质的变化,此时由光子造成的二次崩向主崩汇合而形成流注。③流注一旦形成,放电就转入自持。(3分) (2)气体间隙的伏秒特性是怎样制定的?间隙的伏秒特性和电场分布有何关系? 答:绘制气隙伏秒特性的方法,其步骤是保持冲击电压波形不变,逐级升高电压使气隙发生击穿,记录击穿电压波形,读取击穿电压值,U与击穿时间t。注意到当电压不很高时击穿一般在波尾时间发生,当电压很高时,击穿百分比将达100%,放电时延大大缩短,击穿可能在波前发生,以图中三个坐标点为例说明绘制方法,击穿发生在波前时,U与t均取击穿时的值(图中2、3坐标点)。击穿发生在波尾时,U取波峰值,t取击穿时对应值,(图中1坐标点)。将1、2、3各点连续起来,即可得到伏秒特性曲线。(3分)

《高电压绝缘技术》

《高电压绝缘技术》学习包 第一章气体的绝缘特性 一、气体电介质的放电特性 1空气在强电场下放电特性 气体在正常状态下是良好的绝缘体,在一个立方厘米体积内仅含几千个带电粒子,但在高电压下,气体从少量电符会突然产生大量的电符,从而失去绝缘能力而发生放电现象.一旦电压解除后,气体电介质能自动恢复绝缘状态 2.带电质点的产生与消失 (1) 激发 原子在外界因素作用下,其电子跃迁到能量较高的状态 (2)游离 原子在外界因素作用下,使其一个或几个电子脱离原子核的束博而形成自由电子和正离子 (3)游离的方式a.碰撞游离b.光游离c.热游离d.金属表面游离 碰撞游离 当带电质点具有的动能积累到一定数值后,在与气体原子(或分子)发生碰撞时,可以使后者产生游离,这种由碰撞而引起的游离称为碰撞游离 引起碰撞游离的条件: : 气体原子(或分子)的游离能 光游离 由光辐射引起气体原子(或分子)的游离 称为光游离 产生光游离的条件: h:普朗克常数 ν:光的频率 热游离 气体在热状态下引起的游离过程称为热游离 产生热游离的条件: K:波茨曼常数 i W m ≥22 1υi W i W h ≥νi W KT ≥2 3

T:绝对温度 金属表面游离 电子从金属电极表面逸出来的过程称为表面游离 (4)去游离 a.扩散 带电质点从高浓度区域向低浓度区域运动. b.复合 正离子与负离子相遇而互相中和还原成中性原子 c.附着效应 电子与原子碰撞时,电子附着原子形成负离子 二.气体放电的两个理论 1.汤逊放电理论. 适用条件:均匀电场,低气压,短间隙 (1).电子崩 在电场作用下电子从阴极向阳极推进而形成的一群电子 (2).非自持放电 去掉外界游离因素的作用后,放电随即停止 (3).自持放电 不需要外界游离因素存在,放电也能维持下去 (4).自持放电条件 a.电子的空间碰撞系数α 一个电子在电场作用下在单位行程里所发生的碰撞游离数 b.正离子的表面游离系数γ 一个正离子到达阴极,撞击阴极表面产生游离的电子数 一个正离子到达阴极,撞击阴极表面产生游离的电子数 自持放电条件可表达为: (5)巴申定律 a.表达式: P:气体压力 S:极间距离 b.均匀电场中几种气体的击穿电压与ps 的关系)(PS f U F =1 )1(=-S e αγ

高电压与绝缘技术方向硕士生培养方案

高电压与绝缘技术方向硕士生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080803) (200709版) 本学科1965年开始招收研究生,是首批有权授予硕士学位的学科。2000年获博士学位授予权。现有教授5人(其中工程院院士1人,博士生导师3人),副教授7人,高级工程师3人。本学科以电路理论、电磁场理论、自动控制、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为基础,运用现代测试和分析技术研究超高压输变电技术,高电压试验技术和试验设备开发,电气设备的在线检测和自动控制,工程电介质和特种绝缘技术,各种新技术在高电压技术领域中的应用和高电压技术在生物医学、环境保护、工程物理、信息技术等非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等。近年来研究的重点是高电压试验方法和数字测控技术,高性能高压试验设备的开发研究,开发新的绝缘材料和绝缘技术,在线检测和状态维修技术,网络技术、电磁兼容技术和电力电子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并积极拓展高电压技术新的应用和开发领域。本学科拥有36米×24米×19米的高压实验大厅和12米×18米×10米的实验中厅。配备有350多台/套/件实验设备和测试仪器,固定资产700多万元。主要设备有3000kV冲击电压发生器、800kV无局部放电工频试验变压器、 600kV直流电压发生器、100kA冲击电流发生器等,并备有1GHz示波器和函数发生器、暂态波形记录仪等国际先进的测试和记录仪器。具有很强的研究、试验和检测能力,满足电力系统现有电压等级的高电压试验要求。上海市机电产品质量检测中心高压电器检测部也挂靠于本实验室。 一、培养目标 学位获得者具有扎实的电工、计算机应用和应用电子技术基础,掌握高电压与绝缘技术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了解国内外本学科的现状、发展和应用动向,有独立从事本专业科学研究、开发工作的能力,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 二、主要研究方向 1. 高电压试验技术和试验设备开发 2. 高电压绝缘 3. 过电压与绝缘配合 4. 电气设备在线检测与状态维修 5. 高电压技术在非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6. 雷电与防雷保护 7. 电力系统电磁兼容 8. 电力电子应用与电气设备自动化 三、学制和学分 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制为二年半,总学分≥32,其中学位课学分≥19。硕士生的课堂课程教学计划一般应在第一学年内完成 四、课程设置 课程类别课程代码课程名称学分开课时间组号备注

高电压技术重点复习大纲

汤逊理论 三个过程: α过程:起始电子形成电子崩的过程。 β过程:造成离子崩的过程。 γ过程:离子崩到达阴极后,引起阴极发射二次电子的过程。 自持放电条件: 总结: 1. 将电子崩和阴极上的γ过程作为气体自持放电的决定因素是汤逊理论的基础。 2. 汤逊理论的实质是电子碰撞电离是气体放电的主要原因,二次电子来源于正离子撞 击阴极表面使阴极表面逸出电子,逸出电子是维持气体放电的必要条件。 3. 阴极逸出电子能否接替起始电子的作用是自持放电的判据。 汤逊理论的适用范围 汤逊理论是在低气压pd 较小条件下建立起来的, pd 过大,汤逊理论就不再适用。 pd 过大时(气压高、距离大)汤逊理论无法解释: 放电时间:很短; 放电外形:具有分支的细通道; 击穿电压:与理论计算不一致; 阴极材料:无关; 汤逊理论适用于pd<26.66kPa ·cm 。 巴申定律: 当气体成份和电极材料一定时,气体间隙击穿电压(ub )是气压(p )和极间距离(d )乘积的函数。 气体放电流注理论: 它考虑了高气压、长气隙情况下不容忽视的若干因素对气体放电的影响,主要有以下两方面 空间电荷对原有电场的影响; 空间光电离的作用。 四个过程: a) 起始电子发生碰撞电离形成初始电子崩;初崩发展到阳极,正离子作为空间电荷畸 变原电场,加强正离子与阴极间电场,放射出大量光子; b) 光电离产生二次电子,在加强的局部电场下形成二次崩; c) 二次崩电子与正空间电荷汇合成流注通道,其端部有二次崩留下的正电荷,加强局 部电场产生新电子崩使其发展; 流注头部电离迅速发展,放射出大量光子,引起空间光电离,流注前方出现新的二 次崩,延长流注通道; d)流注通道贯通,气隙击穿。 注:流注速度为108~109cm/s ,而电子崩速度为107cm/s 。 流注条件: 必要条件是电子崩发展到足够的程度,电子崩中的空间电荷足以使原电场明显畸变,加强电子崩崩头和崩尾处的电场;另一方面电子崩中电荷密度很大,所以复合频繁,放射出的光子在这部分很强,电场区很容易成为引发新的空间光电离的辐射源,二次电子主要 来源于空间光电离;气隙中一旦形成流注,放电就可由空间光电离自行维持。 流注自持放电条件: 初崩头部电子数要达到10的8次方时,放电才能转为自持,出现流注。 8 10≈d e α

高电压绝缘技术课后习题答案

高电压绝缘技术课后习 题答案 公司内部档案编码:[OPPTR-OPPT28-OPPTL98-OPPNN08]

第一章 1.计算同轴圆柱电极的不均匀系数f ,其中内导体外直径为100 mm ,外壳的内直径为320 mm 。 解: d R r =- , av U E d = , max ln U E R r r = max ln av d E r f r d E r = =+ 其中 R=160mm ,r=50mm 。代入上式可得f=<2,所以此时电场是稍不均匀的。 2. 离地高度10m 处悬挂单根直径3cm 导线,导线上施加有效值工频交流电压,请计算导线表面最大场强。若将该导线更换为水平布置的双分裂导线,两导线总截面积保持与单根导线一致,线间距离30cm ,请重新计算导线表面最大场强。 解:1):等效成圆柱—板电极:由课本P9页可查的公式为 max 0.9 ln U E r d r r =+, 其中U=,d=10m ,r=。代入上式可得:max 5.858/E kV cm =。 2)由题意可知:2212r r ππ= ,可得:1 1.060.0106r cm m ===,两导线相邻S=30cm=, 10.01060.03530.3 r S == 对于二分裂导线,由课本P9页可查得公式。

所以2 112max 2 11(122) (2)ln r r U S S E H r r S +-=,其中H=10m, max 5.450/E kV cm = 3.总结常用调整电场强度的措施。 解: 1)、改变电极形状 ①增大电极曲率半径;②改善电极边缘;③使电极具有最佳外形; 2)、改善电极间电容分布 ①加屏蔽环;②增设中间电极; 3)、利用其他措施调整电场 ①采用不同的电介质;②利用电阻压降;③利用外施电压强制电压分布; 第二章 1、解:由题意:21 2 e e i m v eV ≥ ,因此: 62.7510/e v m s ≥==? ,,57.6nm i c hv eV v λλ≥=≤所以。水蒸气的电离电位为。97.712.7hc nm λ≤= 可见光的波长范围在400-750nm ,不在可见光的范围。 2、解: 194223 2212.5 1.6103 ()12.5,,9.661810()233 1.3810 i i i w w O eV w KT T K K --???=====??? 气体的绝对温度需要达到96618K 。 3、解:由/()n n e λλλ-=知

最新高电压绝缘技术课后题答案

第一章 1.计算同轴圆柱电极的不均匀系数f ,其中内导体外直径为100 mm ,外壳的内直径为320 mm 。 解: d R r =- , av U E d = , max ln U E R r r = max ln av d E r f r d E r = =+ 其中 R=160mm ,r=50mm 。代入上式可得f=1.89<2,所以此时电场是稍不均匀的。 2. 离地高度10m 处悬挂单根直径3cm 导线,导线上施加有效值6 3.5kV 工频交流电压,请计算导线表面最大场强。若将该导线更换为水平布置的双分裂导线,两导线总截面积保持与单根导线一致,线间距离30cm ,请重新计算导线表面最大场强。 解:1):等效成圆柱—板电极:由课本P9页可查的公式为max 0.9ln U E r d r r =+, 其中U=63.5kV ,d=10m ,r=1.5cm 。代入上式可得:max 5.858/E kV cm =。 2)由题意可知:2212r r ππ= ,可得:1 1.060.0106r cm m = ==,两导线相邻S=30cm=0.3m, 10.01060.03530.3 r S == 对于二分裂导线,由课本P9页可查得公式。 所以2 112max 211(122) (2)ln r r U S S E H r r S +-= ,其中H=10m, max 5.450/E kV cm = 3.总结常用调整电场强度的措施。 解: 1)、改变电极形状 ①增大电极曲率半径;②改善电极边缘;③使电极具有最佳外形; 2)、改善电极间电容分布 ①加屏蔽环;②增设中间电极; 3)、利用其他措施调整电场 ①采用不同的电介质;②利用电阻压降;③利用外施电压强制电压分布;

绝缘论文

浅谈个人对绝缘技术发展现状和展望的认识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电气工程与自动化技术正以令人瞩目的发展速度,改变着我国工业的整体面貌。同时,对社会的生产方式、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并在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与信息科学、计算机科学和能源科学等相关学科的交叉融合,它正在想着智能化、网络化和集成化的方向发展。 绝缘两个字在日常生活中耳熟能详,比起很多其他高深的属于要更加能让大家理解很多。绝缘,隔绝缘分,切断联系。在电力设备中的电力绝缘,在我看来,主要是应用绝缘技术做一些保护工作。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会常常遇到绝缘技术的相关应用,譬如在高压输变电的电缆的绝缘技术、在变压器中设备的绝缘保护。小的方面,我们也会看见在插座的插头、电器设备的绝缘外科等绝缘技术。 自从有了电,电产生会辐射、会产生其他的负面影响,由此,绝缘就相伴而生。在目前我的理解中,绝缘技术更多的适合材料相关的技术。譬如电介质的选择等。查阅了一些资料得知,电气绝缘技术研究的目的包含两个方面,一个是如何把现有的材料充分合理应用,另一个是如何开发出满足要求的新材料。归结起来和我的理解也基本一致,绝缘和材料是密不可分的。 先来纵观绝缘技术发展的历史:在绝缘技术发展的初期,也就是20世纪30年代,电气设备的水平还不高,绝缘仅仅是起到一种“静止和消极”的作用,并不占用重要的作用。当时的绝缘技术被人们简单的用来粗略的估计。这时候的电气设备提出的绝缘要求并不是很高,绝缘问题并不是非常严重,这样导致大家认为绝缘这个环节在某些程度上是可以忽略的,所以大家并不是特别重视。随着时代的进步,20世纪40年代,由于高电压、高频和高温等各种新技术的发展,高电压会对设备造成各种各样的影响,譬如高压放电、电介质被击穿达不到保护的效果。试想一下,假如输电的绝缘线路没有外层的绝缘皮的保护,而是一层裸露的铜丝,那么,会有多大的电磁辐射,会对经过电线下方的人们产生多大的影响!

高电压技术课程设计

班级:电气化铁路1132班姓名:XXX 学号:XXXXXXXX 指导老师:赵永君

摘要 综合应用高电压技术,电力系统过电压,接地系统等知识,采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法,研究电力系统各种过电压和防护措施,研究接地装置的测量方法和降阻方式,设计电力系统的接地装置等。 前言 电力系统在特定条件下所出现的超过工作电压的异常电压升高,属于电力系统中的一种电磁扰动现象。电工设备的绝缘长期耐受着工作电压,同时还必须能够承受一定幅度的过电压,这样才能保证电力系统安全可靠地运行。研究各种过电压的起因,预测其幅值,并采取措施加以限制,是确定电力系统绝缘配合的前提,对于电工设备制造和电力系统运行都具有重要意义。 在供电系统运行中接地装置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还是人身安全及保护用电器的主要措施。在日益发生的自然雷害面前我们特别论述防雷的危害性、重要性、必要性。

一、电力系统过电压 电力系统过电压在电力系统中,由于雷电、电磁能量的转换会使系统电压产生瞬间升高,其值可能大大超过电气设备的最高工频运行电压,这就是过电压。 过电压主要分为:外部过电压(大气过电压或雷电过电压)和内部过电压两种类型。内部过电压又分为:工频过电压、操作过电压、谐振过电压类型。 1.外部过电压(大气过电压或雷电过电压) 由直击雷或雷电感应突然加到电力系统中,使电气设备所承受的电压远远超过其额定值。大气过电压可以分为直击雷过电压和感应雷过电压。电力系统遭受大气过电压后,可使输配电线路及电气设备的绝缘发生击穿或闪络,造成停电以致危害人的生命安全。特点是持续时间短暂,冲击性强,与雷击活动强度有直接关系,与设备电压等级无关。防止大气过电压,通常采取装设避雷针、避雷线、避雷器,合理提高线路绝缘水平,采用自动重合闸装置等措施。 2.工频过电压 系统中在操作或接地故障时发生的频率等于工频(50 Hz)或接近工频的高于系统最高工作电压的过电压。产生工频过电压的主要原因是:空载长线路的电容效应,不对称接地引起的正序、负序和零序电压分量作用,系统突然甩负荷使发电机加速旋转等。特点是持续时间长,过电压倍数不高,一般对设备绝缘危险性不大,但在超高压、远距离输电确定绝缘水平时起重要作用。 限制工频过电压应针对具体情况采取专门的措施常用的方法有:采用并联电抗器补偿空载长线的电容效应,选择合理的系统中性点运行方式,对发电机进行快速电压调整控制等等。 3.操作过电压 由于操作(如断路器的合闸和分闸)、故障或其他原因,使系统参数突然变化,系统由一种状态转换为另一种状态,在此过渡过程中系统本身的电磁能振荡而产生的过电压。操作过电压特点是具有随机性,但最不利情况下过电压倍数较高。 操作过电压原因及避免措施 (1)电网的操作过电压一般由下列原因引起 A.线路合闸和重合闸; B.空载变压器和并联电抗器分闸; C.线路非对称故障分闸和振荡解列; D.空载线路分闸。线路合闸和重合闸过电压对电网设备绝缘配合有重要影响,应采用有合闸电阻的断路器对该过电压加以限制。避雷器可作为变电所电气设备操作过电压的后备保护装置,该避雷器同时是变电所的雷电过电压的保护装置。设计时对A、C 类过电压,应结合电网条件加以预测。 (2)线路合闸和重合闸操作过电压 空载线路合闸时,由于线路电感电容的振荡将产生合闸过电压。线路重合时,由于电源电势较高以及线路上残余电荷的存在,加剧了这一电磁振荡过程,使过电压进一步提高。因此断路器应安装合闸电阻,以有效地降低合闸及重合闸过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