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学专业开题报告

金融学专业开题报告
金融学专业开题报告

金融学专业开题报告

金融学专业开题报告第一篇:

设计(论文)选题的依据(选题的目的和意义、该选题在国内外的研

究现状及发展趋势,等)

目的:

通过度析股指期货的基本概念、以及国外股指期货的发展情况及

对现货市场的影响,并结合结合中国的经济情况和金融环境,探讨我

国股指期货推出将对我国的股票市场发展的的作用和影响。

意义:

股指期货的发展,对于完善市场运作机制,抑制股票市场的大起

大落,提升投资的安全性,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参与,促动股票市场健康、稳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主要发达国家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陆续推出了股指期货。上世纪

90年代中后期以来,新兴市场也加快了股指期货市场建设的步伐,韩国、中国台湾、印度也都相继推出了各自的股指期货品种。时至今日,股指期货已成为现代资本市场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主要参考文献综述

世纪70年代,西方各国普遍出现经济滞胀,经济增长缓慢,物价

飞涨,政治局势动荡,股票市场也经历了二战后最严重的一次危机,

道琼斯指数的跌幅在1973-1974年的股市下跌中超过了50%,人们开

始意识到在股市下跌面前没有恰当的避险工具可供利用。

年2月24日,美国堪萨斯市期货交易所推出了第一份股指期货合

约价值线综合平均指数(TheValueLineIndex)合约。因为股指期货能

够为股票市场提供有效的避险工具,顺应了市场管理系统性风险的要

求,主要发达国家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陆续推出了股指期货。上世纪

90年代中后期以来,新兴市场也加快了股指期货市场建设的步伐,韩国、中国台湾、印度也都相继推出了各自的股指期货品种。时至今日,股指期货已成为现代资本市场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的股指期货始于2015年,2015年11月上证所着手开发股指

期货,2015年4月8日沪深300指数正式发布,2015年9月8日,中

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在上海成立,10月25日中金所发布中国金融期货交易规则,10月30日开始仿真交易沪深300。2015年4月15日,《期

货交易管理条例》正式施行,6月27日中金所发布《中国金融交易所

交易规则》及其交易配套细则,8月13日股票期限交易跨市场监管协

作制度建立,当日上交所、深交所、中金所、中国登记结算公司、中

国期货保证金监控公司在上海签订了股票市场和股指期货市场跨市场

监管合作协作。20XX年1月8日,国务院原则同意开设融资融券试点

和推出股指期货,证监会将统筹股指期货的各项安置工作。20XX年2

月22日,股指期货进入实质开户阶段。4月16号,沪深300股指期货正式上市交易。股指期货的推出能够完善中国证券市场的健康完善发

展有着积极的意义和重要影响。但同时股指期货的推出也伴随着很多

不利因素和风险的存有。所以在推出股指期货的同时,积极研究国外

股指期货的发展情况,从中吸取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设计(论文)的研究方案(拟采用的研究方法、准备工作情况及主要

措施)、主要研究内容及预期目标

研究方案:

主要研究内容及预期目标:

设计(论文)工作进展安排

年10月12日-2015年10月17日,指导老师向学生下达任务书。

年11月8日-20XX年3月26日,撰写论文初稿。

XX年3月27日-20XX年5月16日,撰写论文二稿并修改完善。

XX年5月17日-20XX年5月30日,实行论文答辩。

金融学专业开题报告第二篇:

课题背景和意义

xx年,巴塞尔委员会发布了《巴塞尔协议iii》,随;t银监会发布了《巾国银监会关于中p1银行业实施新监管标准的指导意见》,其中要求商业银行提升银行全面风险水平。违约风险作为第一支柱内的重要内容,建立违约风险内部评级模型对银行来说至关重要,不过无论是初级的还是高级的内部评级法,都要求商业银行能够独立估计违约概率。违约概率作为量化违约风险的关键参数之一,其有效度决定了商业银行控制违约风险的水平。能有效估算违约概率的方法和模型更有利于商业银行增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在竞争中抓住时机脱颖而出、做大做强。

在传统业务上,巾小企业普遍经营规模较小,抗风险水平较弱、自有资本较少,因而不易获得贷款。并且商业银行多采取信贷配给的信贷模式,信贷人为了减少坏账隐患,便严格控制对中小企业的贷款,所以中小企业面临着很大^融资困难。但是近年来为了寻求业务的增长,供应链金融被我国众多商业银行人力发展。作为银行新的业务增长点和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新型金融产品,正被越来越多的企业、银行以及学术界重视。银行为了大力发展供应链金融业务,会利用自身资源为核心企业挑选合适的中小企业,或者为部分中小企业配对强势的核心企业,这样既有利于双方企业经营发展,又增加了银行的业务。但是供应链金融在我国发展还并不成熟,商业银行对供应链金融风险的理解还远远不足,其中中小企业违约风险更是银行面临的最严峻的风险,而违约概率测算是商业银行实行违约风险管理的首要条件。银行在挑选中小企业时需要合理的评估其违约风险。

在银行和企业存有着信息不对称的情况,银行和企业之间的融资往往变成一种博弃行为。即使国内各家商业银行纷纷推出各自的供应链金融产品,但是国内商业银行在供应链金融违约风险管理方面仍然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