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防治知识

精神病防治知识
精神病防治知识

精神病防治知识

什是精神病?

精神病是以精神活动失常或者紊乱为主要表现的一类精神患者,分轻和重两类。轻者有自知力,要求治疗,能自我照顾生活起居,预后较好,重者缺乏自知力、有幻觉、妄想等症状,与现实脱离,不能照顾自己,失去社会生活适应能力,预后较差。这里说的精神病主要是重性精神病,包括精神分裂症、躁狂症、抑郁症、躁狂抑郁症。

引发精神病的原因有哪些?

遗传因素、各类疾病创伤、个性和精神刺激。

精神病有哪些症状与表现?

缺乏自知力:不承认自己有病,拒绝治疗,拒绝服药。

思想紊乱:说话缺乏逻辑,脱离现实,突然脑子里一片空白或涌现满脑子的思想,表达的意思别人无法理解。

情绪反常:如喜怒无常,对事物缺乏兴趣,对别人漠不关心,表情呆板,无缘无故伤人毁物,可有焦虑,如坐卧不安,好像将要大祸临头。

意志消沉:终日无所事事,行为不主动、孤僻,欲望减少,不讲卫生,没有追求,缺乏毅力。

有错觉、幻觉、妄想:如把纽扣当成嘴巴,把亲人当成仇人;凭空闻到怪味,听到别人议论自己;怀疑有人想迫害自己,深信自己是神仙或名人后代。

家庭有精神病患者怎么办?

应该正确认识精神病,家庭有精神病患者不应感到羞耻和自卑,切不可隐瞒以致延误就诊。

应立即带患得到专门的精神病医院去就诊,接受正规治疗,切勿“有病乱投医”。

前期应住院治疗,病情稳定后再遵医嘱回家由精神科医生开据处方需服药治疗。

预防精神病可采取哪些措施?

夫妻双方都患精神病,其子女患精神病的可能性是50%左右;夫妻一方患精神病,其子女患精神病的可能是30%左右,应对其进行婚育指导并对其子女提前进行预防。

培养良好个性,避免形成懦弱、孤僻、固执、多疑、气量小等性格。

预防颅脑损伤、感染、中毒、营养不良及其他可能引起精神刺激的躯体疾病或伤残。

预防心理创伤,包括社会的、政治的、经济的、家庭与爱情的伤害。

早期识别,及时治疗。

对精神病患者进行家庭护理的重点是什么?

督促患者按医嘱服药,帮助患者管理药物。

适当帮助患者料理生活,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

防范发生意外,有复发迹象及时求助精神病院。

将康复训练贯穿在日常生活的每个细节当中。

精神病康复训练有哪些基本方法?

作业疗法:选择有趣的活动,安定患者的情绪,学会生活技能。

郁闷、愤怒者——陶艺、木工

躁动、失望者——养花、插花

孤独、冷漠者——喂养动物

编织、刺绣、雕刻、绘图、缝纫、烹调、制作玩具、车床加工、修理旧物等。

文体疗法:选择适合患者体力、爱好又没有危险的文娱、体育活动,在娱乐、健身的同时相互合作,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做游戏、演唱、奏乐、体操、打球、下棋、打扑克、听音乐、看电视、逛花园……

心理治疗:讲授精神卫生知识,举例分析病情,用真实生动的例子解开患者的心结,引导患者开怀倾诉,建立信心。集体授课、个别谈心、墙报挂图、图书杂志、听广播、讲故事……

技能训练:指导患者学习生活和工作技能,并在训练过程中发展人际交往能力。要充分考虑到患者日后的生活出路和职业选择,把他们训练成为对家庭、对社会有用的人,使他们顺利地回归正常人的生活。做家务、种地、养鸡、学电脑、算帐、制作玩具、车床加工、修理旧物……

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计划

精神病防治康复2012年工作计划认真领会十八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增加康复经费投入,增强康复服务能力,提高康复服务水平,全面完成2012年的各项康复任务,促进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目标的实现。 进一步加大精神病康复工作的力度。全面开展精防工作调查,夯实精防工作基础。精神病患者进行工疗以及精神病康复者的劳动技能培训,创造条件帮助他们回归社会,做好“精神卫生日”的宣传工作,提供精神卫生服务和心理咨询服务。早期发现精神疾患,采取家庭治疗、定期门诊等方式并依托社区内工疗、农疗和娱疗站等机构,对康复期的精神病人进行治疗和综合性康复,督促病人服药,监护随访病人,规范填写表卡,预防病情复发,对重度急性期和复发的病人及时转诊。帮助各类残疾人树立康复信心,正确面对自身残疾,通过开展宣传教育活动,鼓励残疾人亲友理解、关心精神病人,积极参与社区康复活动。“十一五”期间,我镇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虽取得了良好成绩,但工作还需继续和完善。因此,根据实际情况在年初制订发放了2012年的工作计划。并要求每个村对新病人和老病人坚持做好随访记录等精防工作档案材料。对一些生活困难,病情经常反复的病人积极想法送医院系统治疗。据统计今年共免费送了6名病到精神病院治疗。为25名生活困难的病人办理了优抚门诊。为了使精神残疾人在康复期有良好的康复环境,街道(村)创建了“温馨护理站”,承担帮助患者定时服药、开展精神护理、与家长联系沟通的职能。护理站制定作息制度、康复内容,建立学习园地,开展卡拉OK、户外文体等活动。经过“关爱行动”,实现了护理站学员们零肇事的目标。 建立精神病监护小组制度 1、负责与防治康复领导组联系,并督促精神病患者服药。 2、定期进行随访,做好随访记录,每月一次。 3、协助监护人对精神病进行监护,保证患者本人和周围群众的安全。 4、在患者病情缓解期间,鼓励患者积极参与社区组织的各项活动, 5、如病情变化,要及时协调住院治疗 在新的一年中以社区服务机构及其现有设施、人员的作用,整合康复服务资源,实现资源共享;建立健全技术指导组,确定康复技术资源中心(站、点),

精神病健康知识讲座

2017年精神病知识健康教育讲座活动小结 为了加快建设爱心健康新农村,加大健康教育工作力度,切实提高健康教育效果,真正把健康知识送到千家万户,特别是让精神病患者及其家属掌握和提高精神病防治健康知识,本院精防办根据精神病知识健康教育讲座计划和方案于2017年07月20日在本街道玲珑社区会议室举办了2017年精神病健康教育知识讲座。现将活动作如下总结: 一、讲座的目的:随着现代社会生活节奏不断加快人们生活和工作面临较大压力,为了全面提高精神病患者以及家属的身心健康水平,举办一次由本院筹办的精神病知识健康教育讲座。目的是通过102医院的精神病专家精彩的讲座能够帮助大家普及患者家属们关于精神疾病康复方面的知识,化解消极心态,将消极心态转变为积极心态,活出最佳状态,真正帮助大家走出疾病的阴霾。 二、经验与体会 1、加强领导,周密部署:为搞好此次精神病知识健康教育讲座宣传活动,上月我院精防办联合社区,残联,派出所召开了每月例会,制定了本次活动的计划,并对参加活动的人员作了详细安排,同时邀请102医院的精神病专家杨春为重性精神疾病患者以及家属做关于家庭康复的精神病讲座,并提供免费咨询以及交流。 2、突出重点:本次讲座让前来听课的精神病患者及其家属认识到了重性精神疾病对自身、家庭以及社会的危害,通过对他们进行系统的健康教育,针对精神病的发病病因进行讲解;对早期识别精神病的重

要性、早期干预精神病的重要性、如何才能早期识别精神分裂症、精神分裂症的预防进行正确的讲解,家庭康复在精神病康复中的误区以及其重要性。 3、本次讲座活动效果:本次精神病讲座辖区内共有重性精神病人及其家属45左右人参与。通过此次讲座使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及其家属认识到通过药物维持治疗、家庭干预、环境支持、功能恢复、技能训练摆脱依赖性,重性精神病患者是完全可以提高生活质量和重返社会的。既普及了患者及其家属关于精神疾病康复方面的知识,又使他们对精神疾病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获得了广泛赞誉,取得了圆满成功。达到了预期的举办效果。扎实做好精神疾病康复的宣传教育工作,对于提高我乡人民群众身心健康、保障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今后我院将继续为精神疾病康复事业做出积极的贡献。 【下载本文档,可以自由复制内容或自由编辑修改内容,更多精彩文章,期待你的好评和关注,我将一如既往为您服务】 精品文档交流 2

精神病管理工作计划.doc

精神病管理工作计划

精神病管理工作计划 时光在流逝,从不停歇,成绩已属于过去,新一轮的工作即将来临,此时此刻我们需要开始做一个工作计划。相信大家又在为写工作计划犯愁了吧!以下是精心整理的精神病管理工作计划,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精神病管理工作计划1 为落实《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管理的意见》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实施方案》以及相关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要求,为确保我院重性精神病患者管理项目顺利开展,逐步建立综合预防和控制重性精神病患者危险行为的有效机制。根据卫生部《重性精神疾病监管治疗项目办法》和《重性精神疾病监管治疗项目技术指导方案》等相关规定,结合实际,制定本计划。 一、目标 1、功能完善的对重性精神病患者管理。 2、普及精神疾病防治知识,提高对重性精神病系统治疗的认识。 二、范围 辖区内常住居民。 三、实施内容 1、培训:按照实施方案和技术规范要求,做好宣传。并做好入户访视工作,了解病人身体情况。收集没有明确重性精神病诊断,但有危险性倾向的人员信息,再建议其立即到专业机构诊断治疗的同时,上报上级精神病防治专业机构和。 2、收集确诊病例资料。统计在档的重性精神病患者病例信息。 3、病情评估:为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建立健康档案: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在纳入管理的时候,检查患者的精神症状和身体疾病,为符合诊断的患者建立健康档案。建档登记的内容包括患者及监护人姓名和 联系方式等基本情况、患者精神疾病家族史、初次发病时间、既往诊断和治疗情况、既往主要症状、生活和劳动能力、目前症状、服药依从性、自知力、社会功能情况、康复措施、总体评价及后续治疗康复意见等。 4、定期随访:对于纳入管理的患者,每年至少随访4次,每次随访的主要目的是提供精神卫生、用药和家庭护理理念等方面的信息,督导患者服药,防止复发,及时发现疾病复发或加重的征兆,给予相应处置或转诊,并进行危机干预。

学校的结核病防治的知识培训(2)

学校结核病知识培训讲座 介绍全球和我国疫情情况。 全球疫情: 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全球有近1/3的人已感染结核杆菌,有活动性肺结核病人约2000万,每年新患结核病人约800-1000万,每年约有300万人死于结核病,肺结核病是全世界成人因传染病而死亡的主要疾病之一。 我国疫情: 是全球22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活动性肺结核病人数居世界第三位,仅次于印尼。是我国重点控制的疾病之一,目前估算全国有活动性肺结核病人有450万,每年新发传染性肺结核患者有150万,全国约有45%的人口受到过结核菌的感染,明显高于全球水平。死亡人数多,全国每年约有13万人死于结核病。农村患者多,全国约80%的结核病患者集中在农村,而且主要在中西部地区。耐药患者多,根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全球每年新发生的耐药结核病人中,四分之一在中国。 学校疫情: 据统计,2010 年全国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共报告肺结核患者99 万余人,其中学生肺结核患者4.8 万余人,占全人口报告病例数的5.0%,在学生肺结核报告发病人数中,15-24 岁年龄组占学生报告总数的84.6%。男性2.8 万人(占58.0%),女性2.0 万人(占42.0%)。 学校结核病发生特点和影响:学校是人群高度集中的场所。一方

面,师生在一起学习和生活,不仅相互间接触密切,而且接触时间长,一旦发生传染性肺结核患者,很容易造成结核病的传播流行;另一方面,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阶段,特别是中、小学生生长发育快、机体的免疫功能尚不完善,由于学习负担重、压力大、精神紧张,加上生活不规律、营养不良、体能锻炼少等因素影响,一旦感染结核菌后,容易发生结核病;再者,如果学生对结核病的防治知识了解少,自我保护意识差,出现肺结核可疑症状后未早期、及时就诊,或被诊断为肺结核后未及时向学校报告,导致学校没有及时开展结核病密切接触者检查和采取相应措施,极易导致结核病在学校内传播流行。因此,学校结核病的发生,不仅直接影响学生本人的身体健康,而且容易影响其他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学校正常学习生活秩序,甚至造成社会的不良影响。 二、结核病防治科普知识 三、学校结核病防治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校对结核病防治工作的认识不足。 部分学校对结核病防治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没有制订有效的结核病防治工作计划和措施;没有按照要求配备专人负责传染病的防控工作,或配备的人员没有接受结核病防治知识的培训,防控能力薄弱。 (二)机构间沟通机制不健全。 属地的医疗机构、学校与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结核病防治机构)间没有建立常规的沟通机制。医疗机构发现学校师生结核病后的疫、情报

精神病防治基本知识

精神病防治基本知识 对于精神病,你知道应该怎么进行防治吗?下面精神病防治基本知识是我为大家带来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什么是精神病及具体表现? (1)精神病是指各种有害因素所致的大脑功能紊乱,临床表现为精神活动异常。 (2)精神病具体表现:为感知觉﹑思维﹑注意﹑记忆﹑情感﹑行为和意志智能以及意识等方面不同程度的障碍。鉴于人类大脑的复杂性和科学技术的限制,目前医学上诊断精神病较多还是依赖经验和病史采集的完整性和可靠性,如果要判定一个人是否患有精神病,应该从以下四个方面综合考虑: (一)、思维﹑情感和行为如果一个人在思维、情感和行为等精神活动中的表现难以被大多数人所接受,其本人也难以自圆其说;同时,这些精神活动的偏离又是以幻觉、妄想、行为紊乱为主要表现,这样的精神活动就具有精神病性特征。 (二)、丧失现实检验能力凡是智力正常的思维、行为总是要受到法则的约束,也就是说知道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如果忽视这一点,对自己的言行无所顾忌,是非不分,这种检验能力的丧失,常常是精神病的重要特征,在临床上称之为无自知力或无内省力,表现为否认自己有精神病,不接受治疗。 (三)、影响个人或周围环境这种偏离的言行常常严重地影响个人生活﹑工作和学习,表现为不能适应家庭和社会环境,工作和学习能力下降或对周围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四)、偏离持续时间以某个时间为界,精神状态前后判若两人,这种偏离的精神活动要持续相当长的时间,判断精神疾病都要具备病程这一观 察指标,只有达到相应的病程,才可以诊断为某种精神疾病,例如抑郁症规定病程两周以上,精神分裂症为一个月。 符合以上四个方面的特征我们就可以判定其患有精神病。精神病一般具有治愈率低,易复发的特点,最主要的是其社会适应能力的下降或丧失。所以一旦确定患有精神病,应早期积极治疗,预防复发,才能使病人尽早回归社会。 二、精神病的分类(6种重性精神病病人诊断标准)

科普精神病知识讲座

---------------------------------------------------------------最新资料推荐------------------------------------------------------ 科普精神病知识讲座 精神病的治疗和控制五病区精神病(psychosis)指严重的心理障碍,患者的认识、情感、意志、动作行为等心理活动均可出现持久的明显的异常;不能正常的学习、工作、生活、;动作行为难以被一般人理解;在病态心理的支配下,有自杀或攻击、伤害他人的动作行为。 近些年利用中医药在临床上取的进展性突破,中医激活平衡调控三联疗法通过补精益气、调节神经细胞扰乱、丘脑、大脑分泌异常、三效合一,从内及外整体调理治疗,据临床数据显示患者只要坚持治疗均能取得较好疗效。 结果临床应用 58000 例,少则 1~2 周,症状消失,逐渐减轻,疗效明显而持久,临床有效率达到 98%。 定义由于丘脑、大脑功能紊乱及病变而发生的感觉、记忆、思维、感情、行为等方面表现异常的病。 【症状】精神病是由于人体丘脑、大脑功能的紊乱,而导致患者在感知、思维、情感和行为等方面出现异常。 常见的精神病有多种类型,如精神分裂症、情感性精神障碍、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等。 不同类型的精神病具有不同的临床表现,治疗方法也各不相同。 精神病多在青壮年时期发病,有的间歇发作,有的持续进展,并且逐渐趋于慢性化,复发率高、致残率高,如不积极治疗,可出现 1 / 7

精神衰退和人格改变,不能适应社会生活,难以完成对家庭和社会应担负的责任。 但是,如果早期发现、及时治疗,患者也可以完全痊愈疾病,正常地生活、学习与工作。 《精神卫生法》立法工作的学者卓小勤先生说:所谓精神病人杀人不犯法,其实是人们认识上的一个误区,法律并没有这样规定。 根据刑法第 18 条规定,精神病人只有在不能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时实施的行为,才不负刑事责任。 也就是说,精神病人在非发病的状态下,打人杀人同样要受到法律制裁的。 致病因素致病因素有多方面: 先天遗传、个性特征及体质因素、器质因素、社会环境因素等。 许多精神病人有妄想、幻觉、错觉、情感障碍,缺乏自制力,不主动寻求医生的帮助。 常见类型精神分裂症、狂躁抑郁性精神病、更年期精神病、偏执性精神病及各种器质性病变伴发的精神病等。 患者及家属应和精神科医生配合治疗。 还有不少人爱把神经病与心理疾病特别是精神病等同起来,总爱用嘲笑的口吻说: 你有神经病。 其实是个误区,神经病和精神病是区分开来的,精神病属于心理

精神病防治知识

精神病防治知识 1、什么叫精神病? 精神病是一种疾病,犯病时有害因素侵犯的部位是大脑,使大脑机能活动发生紊乱,表现为:人的精神生活异常,如思维混乱、情感失常、意志和行为的异常,即为精神病。 2、与精神病发病有关的致病因素? 遗传因素:精神障碍中的几个常见病症,如精神分裂症,情感性精神障碍,癫痫性精神障碍及某些类型的精神发育迟滞等均与遗传有着密切关系;素质因素:指的是一个人内在的心理素质与躯体素质,尤其是心理素质;社会心理素质:社会心理包括个体心理与家庭、学校、社会以及每个人所处的社会习俗与文化背景等之间的联系;年龄与性别因素:如精神分裂症好发于青壮年时期,45-50岁的更年期所特有的精神障碍、甚至精神病,癔病一般多见于女性。 3、什么是精神分裂症? 精神分裂症是精神科最常见的疾病,其患病率为5.69‰,占精神病院人数的60-80%。本病开始发病于青少年阶段,以16-30岁为最多。病因未明。目前多数学者认为本病是一种多因素引起的精神疾患。其临床特点是病人的情感、思维和行为与实现脱节。一般没有意识和智能障碍。 4、精神分裂症有什么表现? 起病常潜隐,开始表现懒散,不修边幅。对各种日常活动失去兴趣,情感淡漠,对外界事物无动于衷,逐渐丧失了与亲人和外界的正常联系。思维贫乏,联想松散,讲话内容杂乱无章,或令人费解。常有各种妄想,无端猜疑别人用各种方式害他(她),配偶对他(她)不忠实,周围的人和事都与他(她)有关连,对他(她)不利。或怀疑自己想的事情别人都知道,被人控制。常有幻觉,以幻听多见,总以为周围的人在议论他(她)。有时由于妄想幻觉支配做出攻击性行为。 5、精神病复发有什么征兆? (1)突然无故睡眠不好。 (2)在无其他疾病的情况下出现头晕、头疼。

浅谈精神病学现状及发展

浅谈精神病学现状及发展 姓名:刘敏学号:200615170126 班级:06中医17班 进入21世纪以来,人类的疾病谱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在现代生活给人们带来巨大机遇与财富的同时,人们的健康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人们对卫生保健的需求也发生了变化,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提出,使人们对于心理、社会因素对健康的影响及致病作用日趋关注。当今社会,健康不再仅仅是指躯体的无疾病状态,而是广泛涉及到生理、心理、社会等领域的多个层面。 精神病学是现代医学科学的一个重要组成分支,它主要研究精神障碍的病因、发病机理、病象和临床规律以及预防、诊断、治疗和康复等有关问题。 现代精神病学不单涉及各种精神病、神经症、心身疾病或伴随躯体疾病的精神障碍的诊治,还涉及到适应障碍、人格障碍、性心理偏异,以及诸多类别的儿童智力、能力或品德上发育障碍的防止、矫正和处置问题。现代精神病学在理论上涉及自然科学、心理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若干分支,在实践上已发展到与社会心理卫生相结合的阶段。 精神疾病是指在各种生物学、心理学以及社会环境因素影响下,大脑功能失调,导致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等精神活动出现不同程度障碍为临床表现的疾病。精神活动包括:认识活动(由感觉、知觉、注意、记忆和思维等组成)、情感活动及意志活动这些活动过程相互联系,紧密协调,维持着精神活动的统一完整。 精神疾病主要分为轻型精神疾病与重型精神疾病。常见的重型精神疾病有神经衰弱等。常见的轻型精神疾病有强迫症、抑郁症,精神分裂症等。轻型精神疾病主要是表现在感情障碍(如焦虑、忧郁等),思维障碍(如强迫观念等),但患者思维的认知、逻辑推理能力及其自知力都基本完好。而重型精神病,如精神分裂症的初期患者也可出现焦虑、强迫观念等表现,但此类患者的认知、逻辑推理能力将会变的很差,自知力也几乎全部丧失。 当然,人们对精神现象的认识,时常决定并影响着人们对精神障碍的态度、观点和方法。而精神病学的发展过程既反映人对精神障碍及其规律的认识过程,也反映出人类从纠正并扭转对精神障碍的歧视、偏见中取得进展的历程。 在各种民族不同时代的文化医学典籍中,无不记载有精神障碍的病象及其诊治方法,和人们对这些现象的态度。但在漫长的科学文化落后的历史时期,精神障碍则被视为荒诞莫测的古怪现象,而患者更被看作是魔鬼缠身,并受到虐待甚至残害。 随着物质文明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精神障碍的态度也逐渐在转变。18世纪法国大革命后,皮内尔提出解除病人的枷锁和以人道主义态度对待精神病人,从而写下精神病学观念史中划时代的一页,并且引领精神病学进入了医学科学的门槛。 然而,在实践工作中,由于自然科学发展水平所限,直到20世纪30年代,精神病学仍属于描述性的探讨与积累资料的阶段,缺乏广泛有效的治疗措施,医院管理也仍处于看守性照护的状况。 幸运的是,随着医疗方法的革新,改变了精神病院的气氛,使关闭的看守性管理一变而为开放性管理,彻底解除对病人身体的约束,有利于病人的康复。 与此同时,精神障碍的诊断技术也有了进展。脑电图、脑电位分布图、脑诱发电位脑部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仪及脑磁共振等技术的应用,更加有助于对某些病症进行客观检验。而许多心理测查、人格测查和智能测查方法,对精神障碍心理诊断技术的开展也有了很大的半年帮助。精神病流行学和社会精神病学的普及,一方面从宏观上探讨了精神病障碍的病因,另一

精神卫生知识宣传资料全

精神卫生知识 一、健康与心理咨询 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而是一种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完好状态。 精神健康是健康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没有躯体疾病不代表精神健康。每个人不仅需要身体健康,也需要精神健康。 精神健康,又称心理健康,是指个体能够恰当地评价自己、应对日常生活中的压力、有效率地工作和学习、对家庭和社会有所贡献的一种良好状态。主要包括以下特征:智力正常;情绪稳定、心情愉快;自我意识良好;思维与行为协调统一;人际关系融洽;适应能力良好。 心理咨询:是指来访者(即要求进行心理咨询的人)与心理咨询师之间,就来访者提出的问题和要求进行共同分析、研究和讨论,找出问题的所在,经过心理咨询师的启发和指导,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克服情绪障碍,恢复与社会环境的协调适应能力,维护身心健康。 现代心理咨询:从对正常人的指导和帮助到对心理疾病病人的心理治疗,其中涉及教育辅导、心理健康咨询、婚姻家庭咨询、合理用药指导等各个方面。 近二十年来,国内都市化的发展和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流动人口的增加,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越来越肤浅,缺乏深入的交往和感情交流,传统意义上的人情味越来越淡。其结果是,传统意义上的来自家属的社会支持网络大大减弱,人们遇到心理问题便不得不求助于

心理咨询人员。 在一些经济不发达的文化水平低的地区,人们对心理咨询的认识还很不够。他们认为:生病就该吃药,就该动手术来解决。如果对他们说谈话也能治病,他们会视为天方夜谭。只有文化水平和物质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时,人们才能逐渐理解心理因素和生物因素一样,能作用于疾病的发生和预后。 精神卫生问题,又称心理卫生问题。精神卫生问题的存在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许多人都会存在精神卫生问题,自己可能意识不到。精神疾病,又称精神障碍,是指精神活动出现异常,产生精神症状,达到一定的严重程度,并且达到足够的频度或持续时间,使患者的社会生活、个人生活能力受到损害,造成主观痛苦的一种疾病状态。 根据国际疾病分类标准,精神疾病包括十大类近400种。轻性精神障碍可能仅仅是心烦、失眠、情绪不稳等神经症样的患病率为35.19‰,而重性精神障碍精神分裂症、情感性精神障碍等患病率为13.47‰,表现则言行失常,殃及社会。 二、精神健康和精神疾病与躯体健康和躯体疾病一样,是由多个相互作用的生物、心理和社会因素决定的。 影响精神疾病发生的生物学因素包括年龄、性别、遗传、产前产后的发育情况、躯体疾病和成瘾物质等。如有精神疾病家族史的人要比没有精神疾病家族史的人容易患精神疾病。精神疾病和躯体疾病相互影响,精神疾病会加重躯体疾病,患有躯体疾病也会增加患精神疾病的危险性。

健康教育精神病防治知识

健康教育精神病防治知识 一、什么是精神病及具体表现? (1)精神病是指各种有害因素所致的大脑功能紊乱,临床表现为精神活动异常。 (2)精神病具体表现:为感知觉﹑思维﹑注意﹑记忆﹑情感﹑行为和意志智能以及意识等方面不同程度的障碍。鉴于人类大脑的复杂性和科学技术的限制,目前医学上诊断精神病较多还是依赖经验和病史采集的完整性和可靠性,如果要判定一个人是否患有精神病,应该从以下四个方面综合考虑: (一)、思维﹑情感和行为如果一个人在思维、情感和行为等精神活动中的表现难以被大多数人所接受,其本人也难以自圆其说;同时,这些精神活动的偏离又是以幻觉、妄想、行为紊乱为主要表现,这样的精神活动就具有精神病性特征。 (二)、丧失现实检验能力凡是智力正常的思维、行为总是要受到法则的约束,也就是说知道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如果忽视这一点,对自己的言行无所顾忌,是非不分,这种现实检验能力的丧失,常常是精神病的重要特征,在临床上称之为无自知力或无内省力,表现为否认自己有精神病,不接受治疗。 (三)、影响个人或周围环境这种偏离的言行常常严重地影响个人生活﹑工作和学习,表现为不能适应家庭生活和社会环境,工作和学习能力

下降或对周围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四)、偏离持续时间以某个时间为界,精神状态前后判若两人,这种偏离的精神活动要持续相当长的时间,判断精神疾病都要具备病程这一观察指标,只有达到相应的病程,才可以诊断为某种精神疾病,例如抑郁症规定病程两周以上,精神分裂症为一个月。 符合以上四个方面的特征我们就可以判定其患有精神病。精神病一般具有治愈率低,易复发的特点,最主要的是其社会适应能力的下降或丧失。所以一旦确定患有精神病,应早期积极治疗,预防复发,才能使病人尽早回归社会。 二、精神病的分类 对于精神病分类各国的标准不同,我国古代将精神病分为“癫、狂、痛”三类,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精神病的分类逐渐系统化,也确定了许多病种和不少病型。目前我国对精神疾病的习惯分为十四种。1.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由于脑组织直接受到损害而造成的器质性精神病,如:脑外伤、脑出血、颅内肿瘤等因素所致。2.躯体疾病伴发的精神障碍:这是由于躯体疾病影响了大脑功能而造成的,如;心、肺、肝、肾发生疾病,导致脑供血、供氧不足;或代谢产物堆积,或水与电解质平衡紊乱,从而继发脑功能紊乱。3、酒依赖或酒精中毒性精神障碍:由于长期饮酒形成依赖(成瘾)后逐渐出现精神障碍,在突然停饮后急剧发作。4、鸦片类及其他精神活性物质伴发的精神障碍。5、中毒性精神障碍:某些非依赖物质(如苯中毒、铅中毒、一氧化碳、食物中毒、医学药物中毒)短期大量或长期少量进入人体,引起急性或慢性中毒后,造成精神障碍。6、精神分裂症:为较常见的重型精神病之一,多起

重性精神病管理基础知识培训测试题及答案

重性精神病管理基础知识培训测试题 单位:姓名得分 一、单选题(共5题,每题10分) 1.符合《重性精神病管理治疗工作规范》开展管理治疗对象为() A 户籍为本地的重性精神病患者 B 本辖区常住重性精神病患者 C 本地医疗机构发现的重性精神病患者 2、本辖区常住重性精神病患者指() A 在本辖区连续居住2个月以上重性精神病患者 B 本辖区有固定住所且连续居住3个月以上重性精神病患者 C 本辖区有固定住所且连续居住半年以上重性精神病患者 3、对于病情稳定者重性精神病患者应该()月随访一次。 A 6 B 2 C 3 4、重性精神病患者危险性评估共分为()种 A 6 B 2 C 3 5、对于病情不稳定者重性精神病患者应该()天随访一次。 A 30 B 15 C 90 二、判断题(共2题,每题10分) 1、村卫生室主要职责是:协助乡镇卫生院开展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的线索调查、登记、报告和患者家庭成员护理指导工作。协助精神卫生医疗机构开展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应急医疗处置。定期随访患者,指导监护人督促患者按时按量服药,督促患者按时复诊。参与重性精神

疾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工作。 () 2、对于纳入管理的患者,每年至少随访4次,每次随访的主要目的是提供精神卫生、用药和家庭护理理念等方面的信息,督导患者服药,防止复发,及时发现疾病复发或加重的征兆,给予相应处置或转诊,并进行危机干预。() 三、问答题(共1题,每题30分) 1、重性精神疾病危险性评估分级 重性精神病管理基础知识培训测试题答案一、单选题(共5题,每题10分) BCCAB 二、判断题(共2题,每题10分) √√ 三、问答题(共1题,每题30分) 0级:无符合以下1~5级中的任何行为。 1级:口头威胁,喊叫,但没有打砸行为。 2级:打砸行为,局限在家里,针对财物。能被劝说制止. 3级:明显打砸行为,不分场合,针对财物;不能接受劝说而停止.

精神病防治知识大全

精神病防治知识大全 1、什么叫精神病? 精神病是一种疾病,发病时有害因素侵犯的部位是人的大脑,使大脑机能活动发生紊乱,表现为:人的精神生活异常,如思维混乱、情感失常、意志和行为的异常。 2、什么是精神分裂症? 精神分裂症是精神科最常见的疾病,本病开始发病于青少年阶段,以16~30岁为最多。病因不明,其临床特点是病人的情感、思维和行为与现实脱节。一般没有意识和智能障碍。 4、精神分裂症有什么表现? 起病常潜隐,开始表现懒散,不修边幅。对各种日常活动失去兴趣,情感淡漠,对外界事物无动于衷,逐渐丧失了与亲人和外界的正常联系。思维贫乏,联想松散,讲话内容杂乱无章,或令人费解。常有各种妄想,无端猜疑别人用各种方式害他(她),配偶对他(她)不忠实,周围的人和事都与他(她)有关联,对他(她)不利。或怀疑自己想的事情别人都知道,被人控制。常有幻觉,以幻听多见,总以为周围的人在议论他(她)。有时由于妄想幻觉支配做出攻击性行为。 5、精神病复发有什么征兆? (1)突然无故睡眠不好。 (2)在无其他疾病的情况下出现头晕、头疼。 (3)无故出现情绪低落或特别高兴,或脑子想问题困难,或突然脑子里涌现出许多事情。

6、患精神病后应怎么办? 应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如果是急性期,应该到相关机构进行就诊,经过治疗症状缓解后,遵医嘱,可回家进行后期康复,但必须终身服药。 什么是重度精神病 重度精神病指由于丘脑、大脑功能紊乱及病变而发生的感觉、记忆、思维、感情、行为等方面表现严重异常的病。 重度精神病指严重的心理障碍,患者的认识、情感、意志、动作行为等心理活动均可出现持久的明显的异常;不能正常的学习、工作、生活、;动作行为难以被一般人理解,显得古怪、与众不同;在病态心理的支配下,有自杀或攻击、伤害他人的动作行为;有程度不等的自制力缺陷,患者往往对自己的精神症状丧失判断力,认为自己的心理与行为是正常的,拒绝治疗. 一、家属怎样照顾精神病人? 1、坚持系统的药物治疗。 一方面注意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掌握其发病的特点,复发的苗头,药物副反应。其次督促病人遵照医嘱按时按量坚持服药,切忌随意减药停药,药物由家属妥善保管。同时,定期陪同病人到专科门诊复查,并作有关辅助检查。 2、合理安排好日常生活。 督促病人按时起床、刷牙、洗脸、更衣、整理房间、购物、听音乐、做户外活动等,养成良好的生活规律合理安排病人的衣、食、住、行,饮食应当易于消化、营养合理,忌酒、咖啡、浓茶和盲目吃补品。 3、营造适合康复的家庭环境。 和谐、温馨的家庭氛围是慢性精神病人康复的重要外部条件。·家属应以和

结核病科普知识

结核病科普知识

什么是结核病 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传染病。最常见的结核病是肺结核,是由结核杆菌感染人的肺部造成的,老百姓俗称“痨病”。主要症状是咳嗽、咳痰、痰中带血、午后低烧、胸痛、食欲不振、疲乏和消瘦等。它是一种古老的疾病,在人类历史上曾经造成千百万人死亡,目前仍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该病一年四季都可以发病。有两个高发病年龄,一是15岁到35岁的青少年二是65岁以上的老年人。全身各器官均可发生结核病,但80%发生在肺部。肺结核为我国法定传染病。各级医疗单位应依法对该病进行诊断治疗及管理。 肺结核病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结核病在早期或者是轻度结核病,可以没有任何症状,或者因为症状轻微而被忽视。如果病变处于活动进展阶段的时候,就会出现一些相应的症状,如发热,常以午后低热为主,患者大多在下午4到8时体温升高,晨起体温一般正常。多波动于37到38℃之间,发热时病人常常感到全身乏力或有夜间盗汗;其次还会出现咳嗽、咳痰及胸痛等,这是肺结核最常见的常见症状,但也是最容易使患者或医生误以为是感冒或气管炎,从而导致误诊;再有,部分患者的痰中可带血丝或小血块。还有一部分人可出现消瘦、食欲不振等。一

强而身体抵抗力又低则容易发生结核病。在我国,结核菌的感染率超过40%,这些人中可能有5%—10%发展成结核病 肺结核的危害有哪些? 肺结核是传染性疾病,如果不及时治疗,对个人而言会造成肺的损伤,影响工作、生活,严重的甚至会危及您的生命;同时还有可能会传染您的亲人和朋友。如果得了肺结核没有按疗程完成正规治疗,极有可能转化为难治的耐药结核。耐药结核需要服药1-2年或更长时间,但治愈率很低,且容易复发。不仅是个人、家庭的悲剧,对社会也是一种严重负担。 什么是耐药结核病?有什么危害? 所谓耐药结核病是指结核病人所感染的结核菌对抗结核药物产生了耐药现象,而使治疗效果降低,甚至完全无效。耐药结核病的治疗极其困难,尤其是耐多药及广泛耐药结核病。主要原因是缺乏新药,敏感药。治疗及其困难,即便科学地选用以二线抗结核药为主的长疗程方案,仍然有一部分病人是不能治愈的。而对经济困难或因肝、肾功能障碍治疗不顺利的患者而言,耐多药及广泛药耐药结核病更是不治之

精神卫生科普知识

精神卫生科普知识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精神卫生科普知识 失眠的定义及表现 失眠通常指患者对睡眠时间或质量不满足并影响白天社会功能的一种主观体验。 夜间表现:入睡困难:睡眠时辗转反侧、难以入睡,入睡时间超过30分钟。睡眠维持困难:睡眠表浅、易醒;睡眠过程中常因惊恐发作、梦因、梦游、多尿等睡眠易惊醒后难以再次入睡。早醒:睡眠时间减少,凌晨早醒。白天表现:怕光、痛苦、冷漠、易怒、爱哭、迷糊、无精打采、眼皮浮肿、目光呆滞、大脑思维能力下降,打哈欠。 关注失眠提高睡眠健康 人一生中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睡眠的作用:促进脑功能的发育和发展;保存脑的能量;巩固记忆;促进机体生长和延缓衰老;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保护大脑、提高智力;蓄积能量、消除疲劳、恢复体力;稳定情绪、保护机体。 精神分裂症早期症状的识别 出现典型症状前,常有持续数月或数年不寻常的行为方式和态度改变,这种变化不太引人注目,往往回溯病史时才能发现,如:性格反常,无故发脾气,不能自制,对人冷漠,与人疏远,躲避亲人并怀疑有敌意;沉湎于脱离现实的幻想,自言自语,无故自笑;敏感多疑,无故紧张,无端恐惧或困惑;寡言少语,独自呆坐,无目的的漫游,生活懒散,不遵守纪律,对周围的人劝告不加理睬;丧失学习和工作的热情,学习和工作能力明显下降。 精神分裂症治疗 治疗措施:药物治疗为主——传统抗精神病药——新型抗精神病药。急性期电休克治疗,辅助治疗——心理治疗——康复治疗——家庭干预。药物治疗原则:早发现、早诊

精神病防治康复知识

精神病防治康复知识 一、什么是精神病? 精神病是一组严重的精神障碍,常出现幻觉、妄想等精神症状,而病人自己却不能认识精神症状本身是不正常的,不知道自己有哪些精神症状,与此同时,工作、学习、社会交往和生活自理能力也严重下降。就如民间说的一些哭笑无常、无端发怒、胡言乱语、行为怪异等精神不正常的“发神经”、“神经病”,它包括精神分裂症、情感性精神障碍、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等等。精神病多在青壮年时期发病,常呈慢性病程,复发率高、致残率高,如不积极治疗,可出现精神衰退和人格改变,不能适应社会生活,难以完成对家庭和社会应担负的责任。但是,如果早期发现、及时治疗,患者也可以完全痊愈,正常地生活、学习和工作。精神病同“感冒”、“肺炎”、“胃溃疡”一样,是一种疾病,而且,并非是一种少见的疾病。我国约有1600多万精神病人。 二、如何早期发现精神病人? 有些精神病人早期常不易被周围人发现。如出现以下症状,请尽早咨询: 1、性格改变:如活泼、开朗、热情好客变得沉默少语,孤僻独处不与人交往;由注意整洁变得不修边幅,不讲卫生,不洗澡,不理发、不更换衣服等等。 2、情感变化:如变得冷淡,与朋友疏远,无故自笑等。 3、敏感多疑:如认为周围人们互相谈笑是在议论他,讥笑他,一举一动都是针对他的等。

4、脱离实际、沉湎于幻想之中:如“白日梦”。 5、行为怪异:如独自发呆,对空自语,侧耳倾听等。 6、莫名其妙的身体不舒服:过度强调自己头痛、失眠、易用疲劳等。 三、家中有精神病人应该怎么办? 1、承认现实:由于世俗偏见,家属往往怕丢面子,怕影响病人的前途而不予承认这一客观现实。其实这样既耽误病人诊疗良机,廷误病情,同时也加重家庭负担。 2、正确对待: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现实,一方面给病人以情感上的支持和帮助,另一方面采取积极主动求医行动。 3、尽早医治:应尽早到精神病专科医院诊治,积极配合医生,对病人进行系统、彻底的治疗,争取理想的疗效。 四、精神病人不肯就医怎么办? 1、劝慰法:请平时在病人心目中有一定威望的人或与其关系密切的人,劝其到医院就诊。 2、激将法:当病人不听劝告,甚至发生对抗时,旁人不妨激他句:“既然你说没病,为什不敢去医院检查?”,病人可能为证实自己没病或赌气而来医院。 3、会诊法:请精神科医生上门进行会诊。 4、强制法:必须经由其法定监护人(如配偶、父母等)的同意和委托,或者由公安机关执行,以免产生法律纠纷。总之,对不肯就医的病人千万不能迁就,只有采取断然措施, 才能使病人的病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结核病知识问答

结核病知识问答

1、1989年2月21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将结核病列为() 类传染病进行管理?答:B A、甲类 B、乙类 C、丙类 2、我国传染病防治法指出对结核病应进行什么样的管理?答:C A、一般管理 B、重点管理 C、严格管理 D、限制管理 3、结核病是什么样的传染病?答:C A、急性传染病 B、亚慢性传染病 C、慢性传染病 D、烈性传染病 4、我国政府已把结核病列为重点防治疾病,将其从哪类传染病转变为哪类传染病进 行管理?答;D A、甲乙B、甲丙C、乙丙D、丙乙 5、2012年结核病日宣传主题是()。 A、控制结核人人有责 B、遏制结核健康和谐 C、遏制结核共享健康 D、你我 共同参与,消除结核危害 6、世界卫生组织于()年将3 月24日定为“世界防治结核病日”?答:D A、1981 B、1982 C、1983 D、1995 7、()和国际结核病与肺部疾病联合会决定将3月24日定为“世界防治结核病 日”?答:A A、世界卫生组织 B、世界粮农组织 C、国际红十字会 8、()年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全球结核病进入紧急状态?答:B A、1992 B、1993 C、1994 D、1995 9、结核病是一种古老的传染病,俗称什么?答:“痨病” 10、目前全球有()人感染了结核菌。答:B A、15亿 B、20亿 C、25亿 D、30亿 11、全球每年新发病人中的2/3是()。答:D A、儿童 B、妇女 C、老年人 D、青壮年 12、什么原因使结核病又卷土重来,疫情严峻呢?答:以下都是 A、贫困 B、人口增多 C、流动人口增多 D、多耐药结核病增多F、艾 滋病流行 13、我国是全球多少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答:B A、20个 B、22个 C、23个 D、25个

精神病防治康复知识1(家属篇)

精神病防治康复知识1(家属篇) 什么是精神病? 精神病一组严惩的精神障碍,常出现幻觉幻觉,妄想等精神症状。而病人自己却不能认识精神症状本身是不政党的,不知道自己有哪些精神症状与此同时工作学习社会交往和生活自理能力也下降。就如民间说的一些哭哭无常、无端发怒、胡言乱语、行为怪异等精神不正常的“发神经”、“精神病”,它包括精神分裂症、情感性精神障碍、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等等。 精神病多在青壮年时期发病,常呈慢性病程,复发率高、致残率高,如不积极治疗,可出现精神衰退答格改变,不能适应社会生活,难以完成对家庭和社会应担负的责任。但是,如果早期发现、及时治疗、,患者也可以完全痊愈,正常地生活、学习和工作。 精神病同“感冒”、“肺炎”、“胃渍疡”一样,是一种疾病,而且,并非是一种少见的疾病。我国约有1600多万精神病人。 如何早期发现精神病人? 有些精神病人早期常不易被周围人发现,如出现以下症状,请尽早咨询: 1、性格改变。 由活泼、开朗、热情好客变得沉默少语,孤傲独处不与人交往;由注意整洁变得不修边幅, 不讲卫生、不洗澡、不理发、不更换衣服等等。 2、情感变化。 如变得冷淡,与朋友疏远,无帮自笑等。 3、敏感多疑。 如认为周围人们互相谈笑是在谈论他讥笑他,一举一动都是针对他的等。 4、脱离实际、沉缅于幻想之中。 如“白日萝”。 5、行为怪异。 如独自发呆,对空自语,侧耳倾听等。 家中有精神病人应该怎么办? 1、承认现实 由于世俗偏见,家属往往怕丢面子,怕影响病人的前途而不予承认这一客观现实。 其实这样既耽误病人诊疗良机,廷误病情,同时也加重家庭负担。 2、正确对待 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现实。一方面给病人以情感上的支持和帮助,另一方面采取积极主动求医行动。 3、尽早医治。 应尽早到精神病专科医院诊治,积极配合医生,对病人进行系统、彻底的治疗,争取理想的疗效。 精神病人不肯就医怎么办? 1、劝慰法: 请平时在病人心目中有一定威望的人或与其关系密切的人劝其到医院就诊。 2、邀将法: 当病人不听劝告,甚至生对抗时,旁人不妨激他句:“既然你说没病,为什么不敢去医院检查?”,病人可能为证实自己没病或脾气而来医院就诊。 3、会诊法: 请精神科医生上门进行会诊。 4、强制法: 必须经由其法定监护人(如配偶、父母等)的同意和委托,或者由公安机关执行,以免产生法律纠纷。 总之,对不肯就医的病人千万不能迁就,只有采取断然措施,才能使病人的病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哪些精神病人需要住院治疗? 1、首次发病的确诊为精神病患者。 2、精神症状明显、病情较重的患者,如兴奋躁动、有丰富的幻觉妄想、言谈举止异常。 3、患者的病情严重影响他人或自身安全,如伤人、毁物、自伤、自杀;或到处乱跑、不听家人劝阻和管理,拒绝治疗等情况。 4、病人神志不清、抽搐,或合并脑炎、肝炎、心脏病等躯体疾患的。 5、出现严重药物不良反应的,或药物治疗效果不佳需要系统调整药物时。

重性精神病健康教育知识讲座

重性精神病健康教育知识讲座 精神病是高发性的疾病,它不仅给患者带来了很大的危害,也对其家庭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一旦家庭成员中有一人患病,便会搞得全家人不得安宁。作为精神病患者的家庭成员,应该掌握一些对患者的护理知识,这样才会帮助患者早日摆脱疾病所带来的困扰。 一、精神病护理的误区 1、精神病和其他病一样,只是一种疾病。精神病人的早期症状大多表现孤僻、生活懒散,性格改变、工作或学习能力下降、失眠等等。当家中有人出现上述现象时,家庭的其他成员由于缺乏精神疾病的常识以及没有这方面的心理准备,常常否认病人这一系列的言行是精神病的早期症状。而总是往好的方面想,简单或错误地认为是“个性问题”或“思想问题”,耽误了治疗精神病的时机。 2、当病人的言行已表现出明显的异常时,家属才意识到他(她)患了精神病。但是,他们在焦虑、不安和恐慌之际,又生怕别人知道家中有人患了精神病,担心病人的婚姻和前途受到影响,所以,常常忌讳带病人到医院诊治。更有甚者抱侥幸心理,希望病人能不治自愈。 3、病人症状加重后,家属已不可能顾及面子,开始懊悔自己的无知延误了治疗,于是迫切请求治疗,以减轻内心的自我责备。但过份的懊悔以及对治疗过于性急,无助于病人的康复。 二、精神病患者的护理技巧

1、讲话的态度要专注而亲切,即使他看来注意力分散,也不要忽视他。讲话要缓慢、平和,内容要简明。如果要向他提问题,或吩咐他做事,每次只能说一件事。一下子说好几件事,就会使他无所适从。 2、经常用语言和行动来表现你对他的关怀和挚爱,有时谈谈对童年生活的回忆,或许可以创造一个比较愉快的气氛。 3、不论他在生活和工作中取得了多么微小的进步,都应加以鼓励,借此重建患者的自尊和自信,尽量避免抱怨和责备。 4、对于患者明显脱离现实的想法,不要试图去说服他,更不要同他争辩或嘲笑他,这样做不仅于事无补,反而会招致麻烦。 5、培养患者更多的兴趣爱好,适当地为患者提供社交的机会,并鼓励他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对于精神病的治疗必须到专科医院进行诊治,否则会使症状恶化,增加治疗难度,增加复发机会,增加住院时间和费用,增加自杀危险性,社会功能减退,造成精神残疾。 三、在照顾患者的过程中,家属所应该具备的职责主要包括。 1、听从医生的指导,妥善看管和照顾患者,督促病人按时按量服药,防止病人自行减药或加药,若发现病情复发症状时要及时与医生联系,以进行更好地改善治疗方案。 2、要合理安排病人日常生活,使病人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督促病人搞好个人卫生,适当进行体育锻炼。

精神病防治工作制度

精神疾病排查工作制度 排查人员在接受培训的基础上,必须掌握摸底调查的目的、任务、要求、疾病的识别与确定、统计报告方法等。 1、发现线索通过家属自报、社区报告、精神病收治医院和精神疾病司法鉴定机构反馈等渠道,掌握本镇重性精神疾病的线索。 2、确定病例对于已掌握的线索,调查者必须登门与患者接触,用精神病诊断学的方法进行确诊登记建档,同时,加强精神卫生机构与社区精防康复机构的联系,建立转诊制度。 3、建立重性精神病患者健康档案,排查摸清社区重性精神病患者底数,进行危险性评估,开展分级随访管理,并将病患者信息及时向社区管理部门通报。对摸排出的重性精神病人,积极协同相关部门动员、督促送医治疗。

精神病人随访工作制度 1、对于纳入项目管理的患者,每年至少随访4次; 2、每次随访的主要内容是提供精神卫生、用药和家庭护理理念等方面的信息,督导患者服药,防止复发,及时发现疾病复发或加重的征兆,给予相应处置或转诊,并进行危机干预; 3、对病情不稳定的患者,在现用药基础上按规定剂量范围进行调整,必要时与原主管医生联系或转诊至上级医院;对伴有躯体症状恶化、药物不良反应或有危险行为倾向的患者,应将患者转至上级医院; 4、定期走访精神病患者和家属,按疾病分期随访精神病人,及时掌握病情变化、治疗情况、去向,填写随访记录,提供给社区康复医院治疗指导; 5、对疾病期、波动期、人在户不在、户在人不在的精神病人进行随访,了解病人的病情变化、治疗情况、去向,填写随访记录。

健康教育管理制度 1. 在街道健康促进领导小组领导下,建立健全健康教育工作网络,制定工作计划,定期召开例会,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 2. 建立健康教育宣传板报、橱窗,定期推出新的有关各种疾病的科普知识,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 3. 开通社区健康服务咨询热线,提供健康心理和医疗咨询等服务。 4. 针对不同人群的常见病、多发病开展健康知识讲座,解答居民最关心的健康问题。 5. 发放各种健康教育手册、书籍,宣传普及防病知识。 6. 完整保存健康教育计划、宣传板小样、工作过程记录及效果评估等资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