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专题《光学》复习教案《光》(人教版)

中考物理专题《光学》复习教案《光》(人教版)
中考物理专题《光学》复习教案《光》(人教版)

初三物理

2006 年中考专题复习第二单元光

【教学内容与目的要求】

1、知道白光的组成

2、知道色光混合与颜料混合的不同现象

3、知道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及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4、理解光的反射定律

5、知道平面镜成像特点

6、知道光的折射现象

7、知道凸透镜的焦点、焦距和光轴,知道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的发散作用

8、知道凸透镜成放大、缩小的实像和虚像的条件

9、知道照相机、幻灯机、放大镜的原理

10、理解凸透镜能实像和虚像【知识重点与学习难点】

1、光的反射定律

2、平面镜成像规律及特点

3、光的折射现象

4、凸透镜成像规律【方法指导与教材延伸】

1、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是什么?光的传播速度是多少?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介质是指光可以在其中通过的传播的

透明物质,均匀介质是指两点:一是同一种介质。二是这种介质的密度均匀,不含有杂质。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是3.0 8× 108m/s。光在空气中传播比在真空中传播稍慢一点,在水中每秒传播的距离约是真空中的3/4 。总之,

光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速度不一定相同。通常情况,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也以 3.0× 108m/s。

2、正确理解光的反射定律光的反射定律可包括两点:一、是反射光线跟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两侧。可记作:“三线共面,法(线)居中间。”

二、是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可见对于一条确定的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是唯一的。

在学习光的反射定律是要明确以下几点:

(1)、反射角、入射角都是指各自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切不可当作它们与镜面的夹角,当成入射角和反射角。

(2)、入射光线靠拢法线,入射角减小,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角也减小,反射光线也靠近法线。当入射光线垂直射即平面镜上,法线与入射光线重合,这时入射角为0°,反射光线沿原路返回。

(3)、在光的反射中,光路是可逆的。这就是说,若沿原来的反射光线的方向入射到镜面上,反射光线将沿原来入射光线的方向射出。

三、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物体在平面镜中成的是虚像,像跟物体的大小相等;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什么是虚像呢?以发光点为例,它射出的光线经镜子反射(或折射)后,反射(或折射)光线进入人眼,人眼根据光沿直线传播的经验,以为光从镜后的某一点射出。这个实际上并不存在的点,叫做发光点的虚像。虚像不能用光屏承接,可用人眼观察到,它是“实际”光线反向延长线相交而得到的点。

站在平面镜前的人,向平面镜走近时,他的像会不会变化呢?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他的像始终与物体大小相等。是不会改变的。但人们往往以为像“变大”了,这跟人看远处驶近的汽车感觉相似,这辆车的大小始终不变,但人以为汽车远小近大,驶近的汽车“变大”了。

四、什么是光的折射现象光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它的传播方向发生改变的现象叫光的折射。

五、正确理解折射规律

1、折射光线跟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上,折射光线的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

2、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别的透明物质里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光从水或别的透明物质斜射入空气里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对上述规律有几点注意:

(1)、入射角是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不是和界面的夹角。同样,折射角是折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也不是和界面的夹角。

(2)、光线射向两种透明物质分界面时,将同时发生光的反射和折射。反射光线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折射光线遵循光的折射规律。

(3)、光垂直射向两种透明物质界面时,通过分界面后光的传播方向不变,这时光线的入射角、反射角、折射角均为零度。

(4)、光从空气射入透明物质时,如果增大或缩小入射角,折射角就随着增大或减小。光从透明物质射入空气时,如果增大或减小入射角,折射角也随着增大或减小;但如果增大到某一角度时,入射光线会发生全部反射现象,这时没有折射光线。

(5)、折射现象的光路是可逆的。

六、怎样记住凸透镜成像的初步规律:

有三种方法可供采用

1、凸透镜的应用加以记忆。照相机,幻灯机和放大镜都是利用凸透镜成像规律制成的。弄清这些仪器的原理就记住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2、列表将物距、像的情况和应用填入表格内,见下表。

3、口诀记忆: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用简要归纳成下面三句话:一倍焦距内外分虚实(即物体在一倍焦距以内成虚像,一倍焦距以外为实像);二倍焦距内外分大小(即物距小于二倍焦距,成放大的像,焦点除外;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缩小的像);实像总是异侧倒立的,虚像总是同侧正立的。

凸 透 镜

U= ∞ (平行光)

V=f 像 与 物 异 侧

成一点 测定焦距 U>2f 2f>V>f 缩小、倒立、实像 照相机,眼睛

U=2f V=2f 等大、倒立、实像

2f>U>f V>2f 放大、倒立、实像

幻灯,电影机 U=f V= ∞ 同 侧

不成像 探照灯的透镜

U

V>f 放大、正立、虚像

放大镜

凹 透 镜

物在镜前任意处

V

同 侧

缩小、正立、虚像

正确区分实像和虚像 物体通过透镜可能成实像,也可能成虚像。而实像和虚像的区别是什么呢?( 1)成像原理不同,物

体发出的光线经光学器件会聚而成像为实像, 经光学器件后光线发散, 反向延长相交形成的像叫虚像。 ( 2) 成像性质上的区别,实像倒立的,虚像是正立的。 (3)接收方法上的区别:实像既能被眼睛看到,又能被

光屏接收到,虚像只能被眼睛看到,不能被光屏收到。

八、凸透镜对光起到会聚作用,是否经过凸透镜的光线一定要聚集一点,才可称会聚。

例题选讲】

例 1 、百米赛跑是计时员为什么一看到发令枪的 “烟火” 就按动秒表, 而不是等听发令枪的枪声计时? 答: 因为声音的传播速度是 340m/s ,当枪声从起点传到终点计时员耳朵里,时间差不多已过了 0.3s ,

这样的计时,当然不正确,误差较大,而光的传播速度是

3×108m/s ,火光传播到终点的时间只有 3.3× 10-7s ,不会影响计时的正确性。

例 2 、一束光线斜射到一光滑平面上,入射角为

25°,当入射角增大 15°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之

间的夹角是多大?

答: 因为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之间的夹角就是入射角和反射角之和,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可知:入射角 增大多少,反射角也增大多少,因为入射角 =25° +15°=40°,则反射角 =40°,所以,入射光线与反射光

线夹角为;

40°+40 ° =80

例 3、如图甲所示, A 、B 两点在平面镜前,现在要使 A 点发出的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通过 B 点,试

A

B

图甲

用作图法求出光线射到平面镜上的入射点。

A '

F

F

C

C '

如图甲把点光源放在凸透镜的焦点上, 它发出的光线经凸透镜后, 折 射光线平行

于主轴, 并没有相交成一点, 这是否可认为凸透镜对光线有会 聚作用呢。如图,我们将入射光线 FA 、FC 延长,即图中的 AA '和 CC ' 与经凸透镜折射的光线 AB 、CD 比较。显然折射光线是相互“靠近”而 相会了。

在图乙中光线 AB 、CD 入射到凹透镜上,折射光 ``将入射线 AB 、CD 延长。如图中虚线 BP 和 DP ,折射线 BE 和 DE 与入射光线的方向 BP 、 DP 相比较,它们相应“远离”了,它表明凹透镜对光起了发散作用,

由此可见, 透镜对光是会聚还是发散, 不是看折射光线是否相交而是 体现在它们使光线相互“靠近”了还是“远离”了。

A

C

解: 先根据平面镜成像的规律找出 A 点在镜中的像,如图乙所示,过 A 点作镜面的垂线,交镜面于

M 点,并延长至 A '使 A 'M =AM ,则 A '点为 A 的像,连接 A 'B 交平面镜反射面于 O ,则 O 点就是 光线射到平面镜

的入射点。

MN 是空气和玻璃的分界面,一束光线射到 MN 面 O 处时

同步练习 】

例 4、 如图所示 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 则入射角、折射角各是多少?

MN 的右方是什么物质?

解: 过 O 点作 MN 的垂线 EF 即法线,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可知: AO 、OB

O

A'

图乙

和 OC 分别是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则入射角∠

AOE=60 ,折射角

∠ COF=30 °。因为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所以光是从空气斜射入玻璃,故 MN

M

A

右侧是空气。

30

例 5、在杯子里放一枚分币,移动杯子,使眼睛刚好看不到分币为止,保持 眼睛和杯子的位置不变, 慢慢向杯里倒水, 随着水面的升高将看到什么现象?为 什么?

60

30

解:开始注水入杯时,将看不见硬币,当水面升高到一定高度时,分币又能

N B

够看见了。如图,当倒入水以后,分币上一点 S 发出的光线射向水面时,在水

面升高到一定高度时,从 S 点发出的光线经水面折射后能够从杯的边缘射出, 而且恰好又能射到人的眼里, 这时人眼就可以看得见分币。

S 点的位置高,所以人看到水中分币的像在分币的上方。

例 6 、幻灯的幻灯片和透镜的距离大约在 上得到放大的实像, 现有焦距为 f A =6 厘米,

f B =15 厘米,f C =30 厘米的三个透镜,

选哪个透镜最合适? 答: 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当 f

时,能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幻灯机中, 15 厘米

以应选 f

B =15 厘米的凸透镜最适宜。

例 7、 图中的两架敌机,一架是实际飞机,一架是从潜水艇上观察到的该飞机的像, 请用光路图作图

确定哪架是实际飞机。

解析:空中飞机发出的光从空气射到水面处发生光的折射,折射光线射入水中并向该发现靠拢进入观 察口,人眼逆着折射光线看去,好像是从

A '飞机射出, A '飞机是 A 飞机的虚像,所以下面 A 飞机是实际

飞机。

人眼看到的 S '点比

15~30 厘米之间变动, 为了能在屏 s '

A

、选择题

1、关于光的传播,下列说法是正确的()

A 、光只在空气中才沿直线传播B、光在任何情况下都沿直线传播

C、光在玻璃中不是沿直线传播的

D、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2、关于小孔成像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小孔成像是光的折射现象形成的

B、小孔成像相对于物来说不一定是倒立的

C、小孔成的像是虚像

D、当把小孔前后移动时,像的大小会改变

3、人走近镜子时,人在镜中的像与原来相比()

A 、变大B、变小 C 、不变 D 、都不对

4、小轿车前的挡风玻璃不竖直安装的主要原因是()

A 、避免噪音

B 、尽可能避免因平面镜成像造成不安全因素

5、下图中是物体在平面镜中成像的情况,正确的是()

6、人站在直立的平面镜前,要看到自己的全身像,镜长最少应是人身高的()

1 1 1

A 、B、C、 D 、一样高

3 2 4

7、光线斜射到平面镜上,保持平面镜的位置不动,如果入光射线靠近法线,则反射光线()

A 、靠近法线

B 、远离法线

C 、方向不变

D 、无法判断

8、图中,MM '是平面镜,a、b、c、d 是平面镜前放置的四个物体,人在镜前P 点观看它们在平面镜中的像,其中不能看到的是放置在哪个点上的物体(

A 、a B、b C、c

9、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的是()

A 、演员通过平面镜看到自己的表演动作

B 、光射到不透明的物体上,在物体后面形成的影子

C、潜水艇里的人通过潜望镜观看海面

D、插入水中的筷子,从水面上斜着看,筷子在水下的部分向上弯折了

C、为了造型美观

D、防止挡风玻璃震碎

)

D、d

b

P a c

M M'c d

10、一束光线斜射到两种介质的界面上, 它与界面成 20°角,反射光线跟折射光线的夹角恰好是

90°,

则入射角、折射角分别是( )

11、光线射到平行的厚玻璃板上,在它的上、下表面发生折射,在图中正确的图是(

12、潜水员从水中看岸边的路灯,所看到的灯的位置跟灯的实际位置比较( )

A 、高一些

B 、低一些

C 、相同

D 、无法判定

13、小乐用放大镜看指纹时,觉得指纹的像太小,为使指纹的像大一些,正确的做法是( )

A 、眼睛和手指不动,让放大镜离手指稍近些

B 、眼睛和手指不动,让放大镜离手指稍远些

C 、放大镜和手指不动,让眼睛离放大镜稍近些

D 、放大镜和手指不动,让眼睛离放大镜稍远些

14、四块透镜分别放在蜡烛前 20cm 处,实验结果是:用透镜甲可成倒立缩小的像;用透镜乙可成正

立放大的像;用透镜丙可成倒立放大的像;用透镜丁可成正立缩小的像,可以判定透镜焦距在 的凸透镜(

15、某凸透镜焦距是 10cm ,将物体放在离焦点 5cm 的地方,所成的像( )

17、下列关于凸透镜成像特点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实像都是倒立的,虚像都是正立的 B 、缩小的都是实像,放大的都是虚像

C 、缩小的像都是倒立的、放大的像可能是正立的,也可能是倒立的

D 、实像和物体分别在凸透镜的两侧,虚像和物体在凸透镜的同一侧

19、下列事例中观察到的是物体虚像的是( A 、晴天在树林中的地面上看到光亮的圆斑

A 、 20 °、 70°

B 、20°、 20°

C 、 70°、 20°

D 、70°、 70°

10 ~ 20cm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A 、 定是实像

B 、一定是虚像

C 、 定是放大的像

D 、一定是缩小的像

16、蜡烛从到凸透镜距离为 3f 的地方移到距离凸透镜为 1.5f 的地方,凸透镜所成的像( A 、始终是放大的 B 、始终是缩小的 C 、逐渐变大

D 、逐渐变小

18、用不透光的纸遮住透镜的上半部分, 则在光屏上出现的像与不用纸遮住透镜形成的像区别是

A 、像的上半部分消失

B 、像的下半部分消失

C 、像全部消失

D 、仍有原来大小的像,但亮度变暗

B 、看电影,银幕上的画面C、看物体的影子

D、看湖中小船的倒影

20、在离焦距为20cm 的凸透镜正前方100cm 处,有一物体以5cm/s 的速度向凸透镜匀速靠拢,运动

13s 时,物体所成的像为()

A 、倒立放大的实像B、倒立缩小的实像

C、正立放大的虚像

D、等大倒立的实像

二、填空

1、光的三原色是______ _____ 、 _________ 、__________ ,这三种色光混合能产生各种色光

2、小孔成像是利用了光在均匀介质中沿传播的道理,光在真空的速度是

m/s。太阳光从太阳传到地球上,大约要用8min20s,则太阳到地球的距离是________________ m 。

3、入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是25°,则入射角是度,反射角是度。

4 、平行光线射到的表面,反射光线仍是平行的,这种反射叫,平行光线射到

的表面,反射光线不再平行,这种反射叫。

5、平面镜所成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像与物体的大小,所成的是像。

6、蜡烛在平面镜前10cm ,它的像到镜面的距离是cm,若将平面镜往蜡烛的方向移近2cm,它的像到蜡烛的距离是cm 。

7、为了使和水平方向成50°角的阳光竖直射入井里,那么平面镜的反射面和水平面应成____________________ 度角放置;如果太阳光与水平方向夹角增加20°角,仍使阳光竖直射入井里,则平面镜再转度角。

8、一束光线从空气垂直水面射入时,则入射角为,反射角为,折射角。

9、如图所示,光线斜射到两种透明物质的界面上发生的现象,那么图中

A M'B

界面是,法线,入射角是,反射角,折射角

是。30°60°

NO M

10、钓鱼时,看到水中的鱼比鱼的实际位置要一些,这是因为水中鱼

30°射出的光线在水面发生了的缘故。

C'C

11、透镜是利用光的现象制成的,凸透镜对光线有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作

用。

12、当凸透镜成实像时,若将物体逐渐向凸透镜移近,它的像到透镜的距离。(填“变大” 、“变小”或“不变)

13、某凸透镜焦距离为10cm ,物体放在到凸透镜距离15cm 处,凸透镜成的像是、的像。如果将它移向离透镜30cm 处,在此过程中,它的像,像到透镜的距离,(填“变大” 、“变小”),在30cm 处物体通过透镜成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像。

14 、照相机镜头相当于一个镜,被拍摄的物体应放在离镜头位置上,底片上

成。

15、幻灯机镜头相当于一个镜,要在银幕上得到幻灯片景物的、的

像,应使幻灯片到镜头距离在的范围内。

眼睛与光学仪器教案

眼睛与光学仪器 长治县二中宋金玲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⑴知道眼睛的成像原理,对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有所了解,知道利用透镜可以改变成像的位置从而达到矫正视力的目的。 ⑵知道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能成缩小实像的原理制成的。 ⑶初步了解显微镜和望远镜的结构和作用。 2.过程与方法 ⑷通过大屏幕理解眼睛成像的原理及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及校正,了解显微镜和望远镜的成像过程。 ⑷观察近视眼镜和远视眼镜的镜片,研究两种镜片的作用。 ⑸实际操作照相机,学会用照相机拍照。 ⑹利用显微镜观察微小物体,利用望远镜观察较远的物体,学会相应的操作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⑺关心凸透镜成像在实际中的应用,体会科学知识和相关技术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⑻增强保护视力的意识,注意用眼卫生。 教学重点:(1)眼睛成像原理及视力的矫正。(2)照相机的工作原理。 教学难点: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及校正。 教法:多媒体演示法、创设情景法、讲解法 学法:自学法、讨论法、实验法、观察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图片欣赏:自然风光。(感受大自然的美与神奇,认识眼睛作为重要信息来源的作用) 二、目标达成

1.眼睛是怎样看见物体的 结合课本图3-64,回忆生物课所讲内容:眼睛是怎样看见物体的?(复习旧知,加强学科渗透。)让学生提出疑难问题。(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一定有学生对晶状体的调节作用有疑问,可以通过大屏幕解决。) 展示课件:人眼看清远近物体的原理——晶状体的调节作用。(通过课件中晶状体的调节作用可以让学生清楚认识眼睛是如何看清远近物体的。) 提出问题:一旦晶状体不能正常调节,物体的像就不会正好成在视网膜上。那么它会成在哪里呢? 学生活动:研究近视眼镜和远视眼镜。(通过实践认识近视眼和远视眼的矫正方法。) 课件展示:近视眼、远视眼的成因及矫正。(直观形象的展现近视眼、远视眼的成因及矫正的光路图,突破难点。) 自学信息浏览:思考眼镜的度数是怎样算出来的?(通过自学眼镜的度数是怎样算出来的,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2.影像的保存 展示图片:刘翔运动图片。(激趣、过渡) 自学:“活动2”对照实物了解照相机的构造和工作原理。(将生活常识与物理规律相结合,体验物理服务于生活。)小组讨论以下问题:1)照相机由哪几部分组成的?2)照相机成的是什么像?为什么?3)照片是怎样出来的? 展示课件:照相机的结构和原理。(加深印象,更加直观) 3.眼睛的好帮手 提出问题:在生活中,除了照相机可以帮助我们观察物体外,还有哪些由透镜做成的镜子在帮助着我们更好的观察物体? 自学:“活动3”与“活动4”了解显微镜、望远镜的构造和作用。 图片展示:电子显微镜和各种天文望远镜及成像原理,哈勃望远镜及其拍摄的照片。(体会将物理应用于生活的重要性,激发学

光学部分教案讲义

光学 一、基础知识 1.光的折射全反射 (1)折射率:n=sini sinr,i表示真空或空气中光线与法线的夹角,r表示介质中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n=c v ,c表示真空中的光速,v表示介质中的光速。 (2)全反射:sinC=1 n ,C是光线从介质射向真空的全反射临界角,n是光线在介质中的折射率。 2.干涉衍射偏振 (1)光的干涉:屏上距离双缝的路程差为半波长偶数倍的地方,将出现亮条纹。距离双缝的路程差 为半波长奇数倍的地方,将出现暗条纹。相邻亮(暗)条纹间的距离Δx=L dλ,L为双缝与屏间的距离, d为双缝之间的距离,λ为光的波长。只有频率相同、振动情况相同的光线之间才会出现干涉。 (2)光的衍射:发生衍射的条件是,孔或障碍物的尺寸比波长小或者跟波长差不多。 (3)光的偏振:在垂直于光传播方向的平面上,只沿一个特定方向振动的光,叫偏振光。自然光通过偏振片后就得到偏振光。 二、常规题型 例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光只有照射在两种介质的平整界面上才能发生反射现象 B.反射现象中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不可能相互垂直 C.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一定会发生偏折 D.光从真空进入某种介质后,速度要减小 练习1.如果光线以大小相等的入射角(不为零)从真空射入不同介质,若介质的折射率越大,则(C)。 A.折射角越大,说明折射光线偏离原来方向的程度越大 B.折射角越大,说明折射光线偏离原来方向的程度越小 C.折射角越小,说明折射光线偏离原来方向的程度越大 D.折射角越小,说明折射光线偏离原来方向的程度越小 由n=sini sinr ,i不变,n越大,r越小,偏离就越大,C对。

(完整版)八年级物理光学教案

12、1.实像(1)实际光会聚形成的像。 (2)能呈在光屏上的像。 2.虚像(1)实际光的反向延长线会聚形成的像。 (2)能看到但不能呈在光屏上。 无论实像还是虚像,人眼都能够观察到。 13、凸面镜和凹面镜 凸面镜:使平行光线发散。应用:汽车的后视镜 凹面镜:使平行光线会聚。应用:电筒反光器,太阳灶。 14、光的折射规律: 1.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共面; 2.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入射角增大,折射角也增大。 3.光从空气斜射其他透明介质中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光从其他透明介质射入空气,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4.光线垂直射向界面,传播方向不变 5.光在折射时光路是可逆的。运用光路的可逆性可解答有关折射的“逆向问题”。 注意:(1)人眼看见物体是有光射入人的眼中,不要将箭头画成由眼向外的方向,人的眼睛本身并不发光,要作射入人眼的光线;(2)两条以上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处是虚像的位置,一条延长线无法确定位置;(3)折射所成虚像只是人根据光沿直线传播经验的一种判断,实物的真实位置需要找准,这也就是渔人叉鱼时应判断鱼的像比鱼高且稍向后移。(4)人在岸上看水中的物体或在水中看岸上的物体,虚像位置均比实物高。 15、白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16、色光的三原色:红、绿、蓝。 17、颜料的三原色:品红、黃、青 18、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透过的色光决定的。无色透明的物体可以透过任何色光 19、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白色物体反射各种色光.,黑色物体吸收各种色光,完全不反射光. 20、红外线:红光外侧的不可见光,红外线的特点:能使被照射的物体,发热,具有热效应。温度越高,发射出的红外线也就越多。 21、紫外线:紫光外侧的不可见光紫外线的特点:能使荧光物质发光和生理作用,天然紫外线的重要来源是太阳光,但不是唯一来源, 22、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叫凸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叫凹透镜。凸透镜对光线起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起发散作用 23字母:光心(O,)焦点( F),焦距( f ),物距(u)像距(v) 24、三条光线: 1.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 2.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凹)透镜折射后通 过焦点(反向延长线经达焦点)。

《光 学》教案

《光学》教案

教学基本要求: 1.理解光的电磁理论和本质掌握分波面干涉和分振幅干涉的方法 2.掌握等倾干涉、等厚干涉的基本特征和计算方法 3.理解迈克尔孙干涉纹、法布里—珀罗干涉纹的基本原理 4.了解光的时间相干性和光的空间相干性 第一次课 注:教案是必需的教学文件,每位教师上课前必须有教案和讲稿(通常所说的讲义),教案可以做成活页的形式,夹在每次课的讲稿前,也可以集中放置。 第一章光的干涉

1.理解光的电磁理论和本质掌握分波面干涉和分振幅干涉的方法 2.掌握等倾干涉、等厚干涉的基本特征和计算方法 3.理解迈克尔孙干涉纹、法布里—珀罗干涉纹的基本原理 4.了解光的时间相干性和光的空间相干性 第二次课 注:教案是必需的教学文件,每位教师上课前必须有教案和讲稿(通常所说的讲义),教案可以做成活页的形式,夹在每次课的讲稿前,也可以集中放置。 第一章光的干涉 教学基本要求:

2.掌握等倾干涉、等厚干涉的基本特征和计算方法 3.理解迈克尔孙干涉纹、法布里—珀罗干涉纹的基本原理 4.了解光的时间相干性和光的空间相干性 第三次课 形式,夹在每次课的讲稿前,也可以集中放置。 第一章光的干涉 教学基本要求: 1.理解光的电磁理论和本质掌握分波面干涉和分振幅干涉的方法

第四次课 注:教案是必需的教学文件,每位教师上课前必须有教案和讲稿(通常所说的讲义),教案可以做成活页的形式,夹在每次课的讲稿前,也可以集中放置。 第一章光的干涉 教学基本要求: 1.理解光的电磁理论和本质掌握分波面干涉和分振幅干涉的方法

第五次课 注:教案是必需的教学文件,每位教师上课前必须有教案和讲稿(通常所说的讲义),教案可以做成活页的形式,夹在每次课的讲稿前,也可以集中放置。 第一章光的干涉 教学基本要求: 1.理解光的电磁理论和本质掌握分波面干涉和分振幅干涉的方法 2.掌握等倾干涉、等厚干涉的基本特征和计算方法

中考物理专题《光学》教案《光现象透镜及其应用》

《光现象》复习教学案(2课时) 蒋中初三备课组 一. 教学目标: 1、了解光的色散 2、知道光的三原色和颜料的三原色 3、知道红外线和紫外线以及它们的主要特征和应用 4、知道光的直线传播的条件并能用直线传播的原理解释一些现象 5、知道平面镜成像原理及其应用 6、掌握光的反射定律及了解其应用 二、知识回顾 1、叫做光源。光源分为和。 2、白色光不是单纯的光,它是由七种不同的色光组成, 当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会分解成七色光的现象叫。首先用实验研究光的色散现象的是英国物理学家。 3、光的三原色是指。颜料的三原色是指。 4、有色的透明物体只能透过的色光,即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色光决定的。 有色的不透明物体只能反射的色光,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色光决定 5、光具有的能量叫。太阳的热主要是以的形式传送到地球上来的。 6、红外线能使被照射的物体发热,因此它具有效应;紫外线最显著的性质是 它能。 7、光在传播的过程中,如果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的后面不能到达的区域便产生了 影子,这说明光是。 8、平面镜的成像特点是:①平面镜所成的像不能呈现在白纸上,是像。②像的大小 与物体的大小。③像与物的连线与镜面④像到镜的距离与物到镜的距离。⑤像与物以镜面的。 9、在“研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在桌面竖立一块玻璃作为平面镜。实验时,要 使镜后的物体与镜前物体成的像重合,这是为了,从而发现的特点;如果用尺量出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则发现的规律;如果用笔画出物、像对应点的连线,则发现物、像对应点的连线与镜面;平面镜成的是像。

10、光射到物体表面上时,有一部分光会被物体表面反射回来,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我们能看见本身不发光的物体、平面镜成像都与有关。 11、光的反射定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一束平行光射到平面镜上,反射光仍是平行的,这种反射叫做反射;一束平行光射到凹凸不平的表面上,反射光射向各个不同的方向,这种反射叫做反射。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我们在各个不同的方向看见被照亮的物体,正是借助于反射。 三、典型例题 【例题1】一位演员在舞台上,她的上身服装是白色的,而下身裙装是红色的,当舞台灯光师打开绿色追光灯照射她时,你看到舞台上这位演员的服装是何种颜色? 【例题2】不能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的物理现象是:() A.“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B.太阳光穿过大气层射向地面过程中发生弯曲 C.检查一块木头是否直,可闭上一只眼睛,用另一只眼睛沿棱的长度方向看过去D.日食、月食的形成 【例题3】如图1所示,光线与镜面成300角投射到镜面上,反射角与入射角夹角为多大?若把镜面旋转10o,入射光线不变,这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又为多大? 【例题4】小红同学在做“观察平面镜成像”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一把直尺的上面,再取两段相同的蜡烛A和B一前一后竖放在直尺上,点Array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进行观察,如图所示。在此实验中: (1)直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像与物的关系; (2)两段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物与像的关系; (3)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 接收到蜡烛烛焰的像(选填“能”或“不能”)。 (4)张红用跳棋代替点燃的蜡烛进行实验,但看不清跳棋的像。请你帮她想个办法看清跳 棋的像:。

课时教案-光学实验

光学实验教案 实验一 分光计的调节 【实验目的】 了解分光计的结构,掌握调节和使用分光计的方法; 【仪器和用具】 分光计,三棱镜。 【实验原理】 分光计是一种能精确测量上述角度的典型光学仪器,经常用来测量材料的折射率、色散率、光波波长和进行光谱观测等。由于该装置比较精密,控制部件较多而且操作复杂,所以使用时必须严格按照一定的规则和程序进行调整,方能获得较高精度的测量结果。 图26-3是JJY型分光计的结构图,它主要由自准直望远镜、平行光管、载物台和读数装置组成。现分别介绍如下:

图26-3 JJY型分光计结构图 缝装置;2.狭缝装置锁紧螺丝;3.平行光管;4.止动架(二);5.载 调节螺丝(共3只);7.载物台和游标盘间锁紧螺丝;8.望远镜 螺丝;10.阿贝式自准目镜;11.目镜调焦手轮;12.望远镜光轴倾 13.望远镜光轴左右偏斜度调节螺丝;14.望远镜微动螺丝;15.望 盘间锁紧螺丝;16.望远镜止动螺丝(另侧);17.止动架(一);18.底座; 刻度盘;21.游标盘;22.游标盘微动螺丝;23.游标盘止动螺丝 轴左右偏斜度调节螺丝;25.平行光管光轴倾斜调节螺丝;26. 螺丝 )自准直望远镜。 所示,它由目镜、全反射棱镜、叉丝分划板和物镜等组

成。目镜、全反射镜和叉丝分划板以及物镜分别装在可以前后移动的3个套筒中。分划板上刻有双十字叉丝和透光小“十”字刻线,即十字窗口,它和调节用叉丝相对于 测量用叉丝对称。 图26-5中画出了 视场中看到的分 划板像。照明灯泡发出的光经棱镜反射后,由十字窗口射出,以便进行自准调节。 (2)平行光管。平行光管的作用是产生平行光,如图26-3中3所示,它的右端装有消色差的复合物镜,另一端是套筒,套筒末端有一宽度可调的狭缝装置。前后移动套筒可改变狭缝和物镜之间的距离。当狭缝位于物镜的焦平面时,从狭缝入射的光束经物镜后成为平行光束。整个平行光管与分光计的底座连接在一起,是不能转动的。 (3)载物平台。载物台是用来放置平面镜、棱镜、光栅等光学元件的。它下面有三个调节螺丝,用来调节载物台的倾斜,使载物台上的元件达到测量状态的要求。载物台和游标盘一起可绕仪器轴旋转。载物台还可沿轴向升降,以适应不同高度的待测元件。 (4)读数装置。读数装置有内外两层盘,外盘为刻度盘(简称度盘),它通过螺丝15锁紧后,可和望远镜相连,并能随望远镜一起绕轴转动。度盘

光学教案

6.1 光的吸收和散射 教案

主讲:朱辉单位:物电学院 2010-12-08

掌握光在传播中与物质的相互作用之一——能量变化(吸收和散射)。 掌握朗伯定律。 掌握吸收光谱及其应用。 能够利用瑞利散射理论解释朝阳、蓝天现象。 能够利用米氏散射理论解释白云和雾的现象。 了解散射光的偏振性。 培养学生利用光的吸收和散射原理解释自然现象的能力。 提高学生对环境保护的认识。 【教学内容】 朗伯定律。 一般吸收和选择吸收。 吸收光谱及其应用。 光的散射定义。瑞利散射和米氏散射。 蓝天、朝阳和白云现象。 【教学重点】 朗伯定律、吸收光谱。 用散射理论解释自然界中的光学现象。 【教学难点】 吸收光谱。电偶极辐射理论。 散射和漫射、反射和衍射的区别。 散射光的偏振性。

45分钟 【预习要求】 观察自然界中的吸收和散射现象。 【教学方法】 实验演示法、讲授法、谈话法等。 【实验演示】 通过实验演示光的吸收和散射现象 通过PPT显示光的吸收和吸收光谱的动画或图片。 【教学手段】 采用多媒体教学。 【参考书目和参考文献】 1. 赵凯华.新概念物理教程光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1. 2. 钟锡华.现代光学基础.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 3.8. 3. 赵凯华,钟锡华.光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 4. 4. 母国光,战元龄.光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 5. 郭光灿等.光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6. 张志军, 熊维巧.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铬[J]. 化学工程师 , 2000,(03) 7. 孙立民, 郭丽娟. 氢化物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的汞[J]. 吉林水利 , 2002,(06) 8. 伯广宇等. 探测大气温度和气溶胶的瑞利-拉曼-米氏散射激光雷达[J].光学学报,2010(01). 【作业】 Page291 6.2

光学 —— 初中物理第一册教案

新修订初中阶段原创精品配套教材 光学——初中物理第一册教案教材定制 / 提高课堂效率 /内容可修改 Optics-junior middle school physics book 1 教师:风老师 风顺第二中学 编订:FoonShion教育

光学——初中物理第一册教案 光的折射教案之一() 光的折射教案之一 (南京四十六中学周永昌) (一)教材:人教社九年义务教育初中物理第一册 (二)教学目的 1.知道什么是光的折射现象及折射光线、折射角。 2.知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其他介质中及光从水、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中的折射情况。 3.知道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4.能用光的折射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现象。 (三)教具 碗、适量的水、筷子一根、全反射演示器(或光的折射演示器)。 (四)教学过程 一、观察本节课文“?”中的现象,引出课题请同学们观察几个现象。

1.教师出示一只碗,让学生观察确定的深浅。给碗加入适量的水,再让学生观察碗的深浅,有什么变化。 2.取一根筷子,让学生看是直的。将筷子斜放入水中,再让学生观察筷子有什么变化。 教师问:看到了什么现象?(学生回答:碗加水后好像变浅了。筷子放入水中好像在水面处折断了。)教师再问:这是什么原因呢?今天我们来研究光的另一种现象。学习后,同学们就能解释这些现象了。引出课题并板书。 二、讲授新课 1.通过演示,讲解什么是光的折射现象及折射光线、折射角。 教师用“全反射演示器”演示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的折射现象。演示时,在入射点处垂直水面插入一细木棒作法线。学生看到光在水面处改变方向继续在水中传播。教师讲述什么是光的折射现象。在黑板上画出折射光路图。接着讲述什么是折射光线、折射角。同时强调指出:折射角是折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而不是与界面的夹角。 2.通过演示,研究光的折射情况 ①教师用“全反射演示器”演示课本上图6-2的实验,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的折射情况及垂直入射的情况。让学生观察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大小关系。改变入射角再做一次。 演示完在黑板上画出光路图。教师先画出入射光线,然

课时教案-光学实验

光学实验教案 实验一分光计的调节 【实验目的】 了解分光计的结构,掌握调节和使用分光计的方法; 【仪器和用具】 分光计,三棱镜。 【实验原理】 ?? 分光计是一种能精确测量上述角度的典型光学仪器,经常用来测量材料的折射率、色散率、光波波长和进行光谱观测等。由于该装置比较精密,控制部件较多而且操作复杂,所以使用时必须严格按照一定的规则和程序进行调整,方能获得较高精度的测量结果。 图26-3是JJY型分光计的结构图,它主要由自准直望远镜、平行光管、载物台和读数装置组成。现分别介绍如下: 图26-3 JJY型分光计结构图 1.狭缝装置; 2.狭缝装置锁紧螺丝; 3.平行光管; 4.止动架(二); 5.载物台; 6.载物台调节螺丝(共3只); 7.载物台和游标盘间锁紧螺丝; 8.望远镜; 9.目镜筒锁紧螺丝;10.阿贝式自准目镜;11.目镜调焦手轮;12.望远镜光轴倾斜调节螺丝;13.望远镜光轴左右偏斜度调节螺丝;14.望远镜微动螺丝;15.望远镜和度盘间锁紧螺丝;16.望

远镜止动螺丝(另侧);17.止动架(一);18.底座;19.转座;20.刻度盘;21.游标盘; 22.游标盘微动螺丝;23.游标盘止动螺丝;24.平行光管光轴左右偏斜度调节螺丝;25.平行光管光轴倾斜调节螺丝;26.狭缝宽度调节螺丝 (1)自准直望远镜。 望远镜的作用是接收平 行光以确定该光的传播 方向,结构如图26-4所 示,它由目镜、全反射棱镜、叉丝分划板和物镜等组成。目镜、全反射镜和叉丝分划板以及物镜分别装 在可以前后移动的 3个套筒中。分划板 上刻有双十字叉丝 和透光小“十”字刻 线,即十字窗口,它和调节用叉丝 相对于测量用叉 丝对称。图26-5 中画出了视场中看到的分划板像。照明灯泡发出的光经棱镜反射后,由十字窗口射出,以便进行自准调节。 (2)平行光管。平行光管的作用是产生平行光,如图26-3中3所示,它的右端装有消色差的复合物镜,另一端是套筒,套筒末端有一宽度可调的狭缝装置。前后移动套筒可改变狭缝和物镜之间的距离。当狭缝位于物镜的焦平面时,从狭缝入射的光束经物镜后成为平行光束。整个平行光管与分光计的底座连接在一起,是不能转动的。 (3)载物平台。载物台是用来放置平面镜、棱镜、光栅等光学元件的。它下面有三个调节螺丝,用来调节载物台的倾斜,使载物台上的元件达到测量状态的要求。载物台和游标盘一起可绕仪器轴旋转。载物台还可沿轴向升降,以适应不同高度的待测元件。 1.调节用叉丝; 2.测量用叉丝; 3.亮“十”字; 4.绿色背景; 5.亮“十”字的反射像 图26-5 分划板像示意图

光的折射教案(公开课)

4.3 光的折射 一、教材分析本课时是初中物理第一册第四章《光的折射》第三节,光的折射是重要的光学现象,是理解透镜成像的基础,同时又是解释日常生活中许多光现象的基础。光的折射现象学生比较熟悉,也比较感兴趣,通过对现象的分析,培养学生密切联系实际,运用科学知识来解释一些自然现象的习惯和能力,更重要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科学素质,让学生从小崇尚科学,立志献身科学。本节教材让学生认识光的折射现象和初步规律,是为以后几节课学习活动进行充分准备。所以本节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光的折射现象及折射光线和折射角; 2、知道光的折射规律及在折射现象中光路可逆; 3、能够用光的折射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现象。 (2)过程与方法: 1 、通过演示实验,指导学生观察现象,引导学生自己分析、归纳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能力。 2、引导学生动手做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及通过实验研究问题的习惯。 (3)情感与态度: 1 、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2 、通过对日常光现象的分析,破除迷信,热爱科学,进行唯物主义教育。 三、难点和重点 (1)重点:光的折射规律;光路可逆。 (2)难点:光线进入不同介质中,折射角和入射角的关系;用光的折射解释自然现象。 四、教具:光的折射演示仪;碗;适量的水;筷子;多媒体课件;录像剪辑。 五、教材处理对日常光的折射现象学生有丰富的感性认识,以现象引入新课,学生学习目标明 确,兴趣浓厚。 光的折射规律的认识,宜先提出问题及研究方法,通过学生猜想,对照演示实验的观察,辅以多媒体模拟演示,学生思维清晰、准确,有利于规律的总结归纳,并注意理论联系实际,重视知识的应用,让学生遵循认识的规律:从实践到理论,又从理论到实践。达到掌握知识、提高能力,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六、教法、学法 1 、教法根据教学内容的上下承接关系,学生刚学完光的反射,对光学研究中的一些物理量已有初步的了解,如入射角、法线等。针对素质教育对学生能力的要求,本节采用观察分析、启发式教学法。通过实验演示、观察分析、启发对比、总结归纳得出规律。在课堂上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进行演示实验和计算机的模拟实验的观察,使学生在头脑中有清晰的表象,以具体生动的感性认识为基础掌握知识,同时在观察中培养能力,开展思维训练重视知识的应用,理论紧密联系实际。 2 、学法根据本节的内容特征,教师在做好演示实验时,引导学生如何去观察实验?并由他们总结和发现规律,同时注意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自信心、毅力、兴趣、动机等培养,通过手势、眼神、表情等形体语言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通过观察总结规律,联系实际、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本节采用观察、对比、分析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获取知识,通过思考讨论,总结归纳出光的折射规律,应用折射规律解释一些自然现象,培养学生爱科学、用科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1 、光在均匀介质中如何传播?

初中物理竞赛辅导物理光学教案

物理竞赛辅导讲座(物理光学) (Ⅰ)基础知识 一、光的本性的认识过程简介 微粒说(牛顿·英国) →电磁说(麦克斯韦·英国)→ 波动说(惠更斯·荷兰) 光子说(爱因斯坦·美籍德国人)→波粒二象性(德布罗意·法国) 二、光的波动性 1、光的速度v ,波长λ,频率υ和折射率n 1)光的速度,真空中的光速为C=×108m/s 在折射率为n 的介质中的光速为v=C/n 2)光的频率υ,波长λ,波速v 三者之间的关系为v=λ·υ 2、惠更斯——菲涅耳原理 1)惠更斯——菲涅耳原理:由波源发出的波,在同一时刻t 时,波所达到的各点的集合所构成的面,叫做此时刻的波阵面(简称波面,又称波前),在同一波阵面上各点的相位都相同,且波阵面上各点都可看作为新的波源(次级波源,所以这些波源都是相干波源)向外发射子波,子波相遇时相互叠加历时△t 后,这些子波的包络面就是t+△t 时刻的新的波阵面,且波的传播方向与波阵面垂直。(如图1所示) 2)惠——菲原理是波动光学的理论基础,光的干涉与衍射现象是光的波动性的体现。 3)平面波、球面波及柱向波 (1) 平面波:波阵面是一个平面的波, 其传播方向与平面垂直。 (2) 球面波:波阵面是一个球面的波, 其传播方向为沿球面的半径方向。 (3)柱面波:波阵面是一个柱面的波。 3、光程 1)光程:光在介质中传播的几何路程r 与介质折射率n 的乘积n ·r 。 2)引入光程这个概念后,就可以将其在介质中走过的几何路程换算为光在真空中(同一时间间隔内)的等价路程,从而可以对光在不同介质中所走的路程折算为真空中的光程进行比较。 例,在t 时间内,光在折射率为n 的介质中走过的几何路程为r=m λ(λ为光在该介质中的波长,并设光在真空中的波长为λ0,且n=λ0/λ,则在时间t 内光在真空中的几何路程r 0=m ·λ0=m ·n λ=n ·m λ=n ·r 。 3)由于光在两介质界面上发生反射时,可能会出现“半波损失”,即反射光与入射光相位可能相差π,计算光程时应增加(或减小)半个波长,即可能要加上一个附加光程差δ’=2λ=n 20λ,而是否出现半波损失,需不需要增加此项,则由界面两侧的介质的折射率决定。 当光由光疏介质进入光密介质,在界面反射时会出现半波损失。 当光由光密介质进入光疏介质,在界面反射时不会出现半波损失。 4、光的干涉

光学·光谱·教案

光学·光谱 一、教学目标 1.要掌握的知识方面. (1)学习光谱和光谱分析的目的. (2)各种光谱形成的原因及特征,能正确地区分不同种类的光谱. 2.培养实验操作和观察能力方面. (1)了解分光镜的构造和原理. (2)能够使用分光镜观察光谱. (3)通过观察光谱,能够形象地了解和区别连续光谱、明线光谱和吸收光谱. 3.进行物理研究方法的教育. 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其中的规律是经过实验、归纳、推理得出的,而且还需经过实验验证.学习物理首先要具备唯物主义的科学观点,另外还应该具备较强的实验操作能力. 二、重点、难点的分析 1.重点是使学生掌握光谱的分类及从现象上区分各种光谱,并能够掌握发射光谱和吸收光谱的形成过程方面的区别. 2.难点是实验操作上如果分光镜调节不当或分辨率不够,则难于观察到理想的光谱. 三、教具 光谱管、高压感应圈、分光镜(台式两架、手持式若干)、白炽灯泡、酒精灯各一件,食盐、火柴适量. 四、主要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物质发出的可见光其共同特点是因为原子内部电子受激发而产生,但不同种类的物质发出的光又有各自的特征.为了了解各种物质的化学成分,观察光谱是其中一种重要的方法. (二)教学过程设计 1.提出问题.什么是光谱?光谱什么样子? 首先将手持式分光镜分发给学生,让他们对着太阳光或日光灯观察,告诉他们怎么调节.然后请几位学生描述一下现象. 说明通过分光镜的目镜观察到的彩色条纹就是光谱.它是光线进入分光镜经过透镜和三棱镜的折射后形成的像. 简要介绍分光镜的构造及成像的原理. 2.学生自己看书,思考问题. 问题:(1) 什么叫发射光谱?什么叫吸收光谱?它们各是如何形成的? (2)发射光谱又分为哪两种光谱?如何形成的? (3)对同一种元素既可以观察它的明线光谱又可观察它的吸收光谱,怎样操作? (4)什么叫光谱分析?光谱分析的目的是什么? 3.由学生回答以上问题,教师协助学生归纳. 物体直接发光形成发射光谱.炽热的固体、液体及高压气体发光形成连续光谱,它由一切波长的光组成.如白炽灯发光,灯泡中灯丝达上千度,则发出的光谱是连续光谱.稀薄气体发光产生明线光谱,它是由不连续的亮线组成,如稀薄气体放电时,则发出明线光谱.连续光谱中某些波长的光被物质吸收后产生吸收光谱.如白光通过较冷的钠蒸气,就可以观察到吸收光谱. 根据各种元素的特征谱线就可以鉴别物质和确定它的化学成分,这种方法叫光谱分析.光谱分析既可以利用明线光谱,也可以利用吸收光谱. 4.将学生分成三组,依次观察实验. 第一组,利用台式分光镜观察光谱管发光.主要看钠、氢、汞的明线光谱. 第二组,利用手持分光镜观察白炽灯的连续光谱. 第三组,将食盐洒在酒精灯心上,利用台式分光镜观察钠的吸收光谱.

《光学》教学设计

光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理解并掌握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 ②了解光的直线传播规律在社会生活与生产中的一些应用。 ③了解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c=3×108m/s。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开放性的实验探究,认识光在空气、水和玻璃等均匀介质中传播的特点(沿直线传播)。 ②观察演示实验“光在不均匀糖水中的路径”,启发学生归纳总结得出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实验,让学生体验学光学的乐趣,并在实验过程中学习合作与交流。 ②引导学生应用“光沿直线传播的规律”解释一些简单的自然现象,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意识到光的世界既神奇美丽,又有规律可循,而且利用这些规律能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自然,改善生活质量,提高工作效率。 ●重点、难点分析 光沿直线传播的规律的理解和掌握是本节教学的重点,设计与组织关于“光总是沿直线传播吗?”这一问题的探究活动是本书的难点。 ●教学模式 科学探究教学模式。设置问题情景,使学生对所观察到的现象进行科学探究,找出现象后面隐藏的规律,教会学生掌握科学家在研究时所用的技能和术语。 ●实验器材 教师教具:激光笔、水、墨水、个、纸团、火柴、玻璃砖。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由神话女娲炼五彩石补天的例子,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进入这节课的学习。 二、新课教学 1、探究光的直线传播的条件 [问题一]同学们刚才看到了许多光沿直线传播现象,但是光总是沿直线传播吗? 演示一:光笔发出光直接照射充满烟雾的塑料瓶冻发现光空气中沿直线传播 演示二:用激光笔发出光束向滴了少量墨水的水中投射,可以看到光在水中沿直线传播。 演示三:将激光射过玻璃砖的毛边,可以看到光在玻璃中沿直线传播。 组织学生归纳得出: 光在空气、水、玻璃中沿直线传播。 [问题二]早上太阳还在地平线以下,我们却能看到他这说明甚么 学生讨论 ③引导学生归纳出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2、介绍光线的概念 由于平时我们见得最多的是光沿直线传播的情形。所以物理学中就用带箭头的直线来表示光的传播方向.比如要表示电灯的光在空气中的传播时,我们就沿光的传播路径作一些直线,(如图2)。这种直线叫做光线。 3、应用:解释自然现象 (1)影子的形成 设问一:请同学们想想;如果电灯的光在传播的过程中,遇到了不透光的障碍物,在障碍物后边会有什么东西形成?

光学作图专题复习教案

沪科版物理中考备考“作图”专题复习——光学作图复习教学预案

1、光的直线传播 2、光的反射现象 【作图要点】:(1)光在同 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2)光线一定要画直线,标箭 头表示传播方向。 【典例】(2009·贵阳中考) 如图甲所示,一束平行太阳光 垂直水平地面MN射下,A为 小铁球.①标出小铁球A在甲 图中位置时,其影子A′在地 面MN上的位置(用点表示即 可);②若小球在竖直平面内 沿图中圆形虚线轨迹运动,请 在图乙框中画出小球的影子 在地面上运动的轨迹。 【作图要点】: 1)先作法线,根据反射角 等于入射角,作出相应的反射 (入射)光线,标明入射角和 反射角。2)反射光线的反向延 长线必经过像点。3)法线、反 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镜后部 分)一定要用虚线。4)箭头一 定要沿光的传播方向。5)在光 的反射现象中,光路可逆。 【典例1】如图所示,一条光 束射到平面镜MM′的O点 处,请根据光的反射定律画出 它的反射光线,标明反射角大 播、光的反射现象、 光的折射现象、平 面镜成像及应用、 透镜对光的作用、 凸透镜成像及应 用。)作图应注意事 项?(课件展示) 引导学生回答:在 作光的直线传播图 是要掌握哪些知 识? 引导学生分析:本 题考查光的直线传 播规律。地面上A 点的像在A点正下 方的位置。小球虽 然做圆周运动,由 于运动轨迹在竖直 面上,所以影子在 地面上运动的轨迹 是一条线段。 引导学生回答:在 作光的反射现象的 光路图是要掌握哪 些知识? 引导学生分析:画 出法线,入射光线 与镜面夹角为 30°,则入射角为 的语言回答。 1、根据教师的问 题思考。 2、用清晰规范的 语言来回答。 3、相互交流,归 纳不合理的原 因。 1、学生读题 2、在教师的引 导下理解回答 光的直线传播 规律。 3、相互交流, 完成“小球的 影子在地面上 运动的轨迹”。 1、根据教师所 提的问题思 考。 2、用清晰规范 的语言来回 答。 3、相互交流, 归纳、总结光 的反射规律。 并找出回答中 不合理的原 因。 1、学生读题 2、在教师的引 导下理解回答 光的反射规 况。 引导学生 掌握作图 要点,以便 正确画图。 本题是带 有立体感 的动态题, 在考查光 的直线传 播的同时, 也考查了 学生的空 间想象能 力。光在同 种均匀介 质中沿直 线传播,当 遇到障碍 物时就会 发生反射。 引导学生 掌握作图 要点,以便 根据光的 反射规律 正确画图。 通过教师 引导、学生 读题的理 解,应用光

人教版初二物理上册光学复习教案

光学复习教案 一,知识疏理 1能够发光的物体叫 ___________ ,下列是光源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不是光源的是_____________ 太阳、月亮、点燃的蜡烛。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光在同一均匀介质是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传播的,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 ______________ 上;光线和入射光线 _______ 的两侧, ________ 角_________ 入射角。在反射时光路是 _______________ 的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像,像与物体到平面静的距离,像与物体的大小也 ________ ,像与物体的连线与镜面______________ 。 ',知识结构 三,典例剖析 例1 .入射光线和平面镜的夹角为20°,那么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是 _______________ 例2.人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3m处,他在镜中的像距离平面镜___________ m,人若以0.5m/s 的速度向平面镜靠近,则像相对于人的速度为 _________________ m/s。 例3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光的传播速度总是3x108m/s B.漫反射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C ?物体经平面镜成正立等大的实像 D ?光总是沿直线传播的 【针对练习】 1. 太阳光线与地平面成60°角,要用一平面镜把太阳光反射到竖直的井底,平面镜镜面 与水平面所夹的锐角应为 _____________ 度. 2. 一入射光线与平面镜夹角为_____ 20°,这时反射角为度。若使入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 增加10°,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改变了 ____________________ 度。 3. 入射光线跟平面镜之间的夹角40°则反射角为;若使入射角增大5°,此时,反 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之间的夹角为 __________________ ,若入射光线跟平面镜之间的夹角从30 °增大到90°,则反射角从______________ 变化到__________ 。 4. 一束光射到平面镜上,入射角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30°,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是。 5. —束光线与平面镜夹角为______ 60°,那么反射角是°,如果转动平面镜使入射光线与镜面

初中八年级:物理教案-光学

新修订初中阶段原创精品配套教材 物理教案-光学教材定制 / 提高课堂效率 /内容可修改 Physics Lesson Plan-Optics 教师:风老师 风顺第二中学 编订:FoonShion教育

物理教案-光学 光的折射教案之一() 光的折射教案之一 (南京四十六中学周永昌) (一)教材:人教社九年义务教育初中物理第一册 (二)教学目的 1.知道什么是光的折射现象及折射光线、折射角。 2.知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其他介质中及光从水、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中的折射情况。 3.知道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4.能用光的折射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现象。 (三)教具 碗、适量的水、筷子一根、全反射演示器(或光的折射演示器)。 (四)教学过程 一、观察本节课文“?”中的现象,引出课题请同学们观察几个现象。

1.教师出示一只碗,让学生观察确定的深浅。给碗加入适量的水,再让学生观察碗的深浅,有什么变化。 2.取一根筷子,让学生看是直的。将筷子斜放入水中,再让学生观察筷子有什么变化。 教师问:看到了什么现象?(学生回答:碗加水后好像变浅了。筷子放入水中好像在水面处折断了。)教师再问:这是什么原因呢?今天我们来研究光的另一种现象。学习后,同学们就能解释这些现象了。引出课题并板书。 二、讲授新课 1.通过演示,讲解什么是光的折射现象及折射光线、折射角。 教师用“全反射演示器”演示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的折射现象。演示时,在入射点处垂直水面插入一细木棒作法线。学生看到光在水面处改变方向继续在水中传播。教师讲述什么是光的折射现象。在黑板上画出折射光路图。接着讲述什么是折射光线、折射角。同时强调指出:折射角是折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而不是与界面的夹角。 2.通过演示,研究光的折射情况 ①教师用“全反射演示器”演示课本上图6-2的实验,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的折射情况及垂直入射的情况。让学生观察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大小关系。改变入射角再做一次。 演示完在黑板上画出光路图。教师先画出入射光线,然

光学物理教案范文

光学物理教案范文 人教社九年义务教育初中物理第一册 1.知道什么是光的折射现象及折射光线、折射角。 2.知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其他介质中及光从水、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中的折射情况。 3.知道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4.能用光的折射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现象。 碗、适量的水、筷子一根、全反射演示器(或光的折射演示器)。 一、观察本节课文“?”中的现象,引出课题请同学们观察几个现象。 1.教师出示一只碗,让学生观察确定的深浅。给碗加入适量的水,再让学生观察碗的深浅,有什么变化。 2.取一根筷子,让学生看是直的。将筷子斜放入水中,再让学生观察筷子有什么变化。

教师问:看到了什么现象?(学生回答:碗加水后好像变浅了。筷子放入水中好像在水面处折断了。)教师再问:这是什么原因呢?今天我们来研究光的另一种现象。学习后,同学们就能解释这些现象了。引出课题并板书。 二、讲授新课 1.通过演示,讲解什么是光的折射现象及折射光线、折射角。 教师用“全反射演示器”演示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的折射现象。演示时,在入射点处垂直水面插入一细木棒作法线。学生看到光在水面处改变方向继续在水中传播。教师讲述什么是光的折射现象。在黑板上画出折射光路图。接着讲述什么是折射光线、折射角。同时强调指出:折射角是折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而不是与界面的夹角。 2.通过演示,研究光的折射情况 ①教师用“全反射演示器”演示课本上图6-2的实验,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的折射情况及垂直入射的情况。让学生观察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大小关系。改变入射角再做一次。

演示完在黑板上画出光路图。教师先画出入射光线,然后让学生画出不同入射角的折射光线(如图1)。 教师引导学生小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光线垂直水面入射时,折射角等于入射角都等于零,即方向不改变。(在黑板上板书) 教师补充讲述,如果光从空气射入玻璃、水晶等一些透明介质中时,情况和上述相同。 ②再演示光从水斜射入空气和垂直射入空气时的折射情况。先让学生小结,然后教师再给出结论,并板书。 比较①、②的情况。教师指出折射现象中,光路也是可逆的。在图6-1中用反向箭头标出光路。 师生共同小结光的折射规律。让学生阅读教材上本节课文方框中“光的折射”一段。 3.举例应用光的折射规律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现象。

光学教案 (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什么是光的折射现象,知道折射中的入射点、入射光线、折射光线、法线、入射角和折射角. (2)能叙述光的折射现象的实验结论. (3)知道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4)已知入射光线,能根据光的折射现象的实验结论画出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 (5)能举出光的折射现象在生活中的实例. 能力目标 由观察演示实验现象入手,通过教师的引导,帮助学生分析、概括出相应结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训练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 情感目标 利用折射现象中的因果关系,再次向学生灌输注意客观事物中存在的因果关系的重要性.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节是第五章光的反射的后续课,进一步讲解光学的有关知识,又是第六章光的折射的基础,所以本节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光的折射规律的正确理解是本节

的关键,对于透镜的学习,照像机和幻灯机,放大镜的理解起至关重要的作用.课本列举了各种光的折射的实例,对这些实例进行讨论分析对理解光的折射规律有很大的作用.本节中介绍了在折射中光同样具有可逆性. 教法建议 本节是在第五章光的反射的后续课,进一步讲解光学的有关知识,又是第六章光的折射的基础,所以本节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注意在本节的讲授中要合理有效的运用实验教学和启发式教学两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光的折射规律的理解上,要结合实验对比使学生明白“折射角小于入射角”这一结论的成立是有条件的. 为了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教师不但要传授科学的定理、定律,还要传授这些定理、定律是如何被发现的.因此,讲一点相关的物理学史的内容,也是符合目前物理教学改革方向的措施之一. 教学设计示例 1.引入课题 当光射到两种介质的交界面上,有一部分光返回原介质继续传播,这种现象叫光的反射,如果光射到的是不透明物体的交界面,那么另一部分光会被吸收,但是如果光是射到某种透明介质的交界面上,比如从空气中射入水中或者玻璃中,另一部分光就要进入水中或者玻璃中传播.在引入课题中要注意学生的主动性. 方案一:向学生演示动画,使学生明白光斜入射在空气和水两种介质的分界面上,光不仅仅会发生反射,还会发生折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带着问题进入新课的学习.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