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五年级图形练习题

小学数学五年级图形练习题
小学数学五年级图形练习题

小学数学五年级图形练习题

一、连一连。

升旗时国旗的运动钟摆的运动

在算盘上拨珠平移电梯的运动

风扇叶片的运动旋转火车的运动

光盘在电脑里的运动把握汽车的方向盘

二、按要求填空

1.下列图形中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在括号里画上“○”)

()())()

2.这些图形有几条对称轴?

()()()()

3. .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折痕所在的直线叫做()

4.用字母表示三角形的面积是:( ),梯形的面积是:( ).

5.一个梯形的面积是10cm2,知道它的高是4cm,一个底是2cm,另一个底是( )cm.

6.一个直角梯形的上底与下底分别是10m,6m,两条腰的长分别是3m、5m,它的面积是( ).7.一个三角形的底长为8.5m,高为3.8m,它的面积是( ).

8.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15dm2,与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 ).

9.一个梯形的上底是5.8cm,下底是10.4cm,高是4cm,它的面积是( ).

10. 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为S,则与它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是( )。

11、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长分别为3厘米和4厘米,这个直角三角形面积是( )平方厘米。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三条边分别是6厘米、8厘米和10厘米,这个三角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12、把一个长方形木框拉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其周长(),面积()。

13、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面积相等,底也相等,如果平行四边形的高是8厘米,那么三角形的高是()厘米。

三、判断

1.通过一个圆的圆心的直线是这个圆的对称轴。 ( )

2.圆是轴对称图形,每一条直径都是它的对称轴。()

3.同底等高的三角形,它们的形状不一定相同,但面积一定相等. ( )

4.两个梯形的面积相等,它们一定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 )

5.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一半. ( )

6.等腰直角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是8cm,它的面积是32cm2. ( )

7.一个梯形的面积是20dm2,若它的上下底之和是8dm,那么高是5dm.( )

8、两个周长相等的等边三角形,面积必相等。 ( )

9、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梯形既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也可以拼成一个梯形。()

10、在平行四边形内画一个最大的三角形,三角形的面积不超过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四、选择

1. 汽车在公路上运动时,轮子的运动是( )。

A、平移

B、旋转

C、既平移又旋转

2.两个等底等高的三角形,它们的( )一定相等.

A.形状完全相同 B.面积一定相等 C.周长一定相等

3.一堆钢管,最下层有6根,最上层有2根,每相邻的两层相差1根,这堆钢管的总根数是( ).A.16根 B.20根 C.12根 D. 24根

4.右图梯形中甲三角形的面积( )乙三角形的面积。

A.> B.< C.= D.无法判断

5.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非等腰)可以拼成一个( )

A.正方形 B.长方形 C.三角形 D.平行四边形

6..求右图梯形的面积,正确的算式是( )(单位:cm)

A.(7+10)×9÷2B.(8+9)×7÷2C.(8+9)×10÷2D.(7+10)×8÷2 7.( )的两个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A.等底等高 B.完全一样 C.面积相等

8.一个三角形的底和高都为原来的3倍,它的面积为原来的( ).

A.3倍 B.6倍 C.9倍 D.18倍

五、动手操作

1.将先向右平移7格,再向下平移4格。

2.的小船图向上平移5格,再向左平移3格。

3.画出

4.画出的另一半,使它成为轴对称图形。

2

1.画一个轴对称图形,使它向右平移5格,然后选一个点顺时针旋转90°

2.画一个三角形,使它向下平移4格,再向左平移2格。

六、解决问题

1.一块三角形的棉田,底长140m,高80m,如果每株占地0.4m2,这块棉田能种多少株棉花?

2.一块梯形萝卜菜地,它的上底是28m,下底是80m,高是15m.如果每平方米的菜地收萝卜15千克,这块菜地可收萝卜多少千克?

3..一个三角形底长为5m,如果底延长1m,那么三角形的面积就增加0.8m2,原来三角形的面积是多少m2?(单位:m)

4.把一个长为8cm,宽为6cm的长方形框架拉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这时面积减少了8cm2.较长边上的高是多少cm?

5、有一块三角形的草地,高是180米,底是高的1.8倍,这块草地的面积是多少公顷?

6、一个梯形的面积是240平方厘米,上底是20厘米,下底是28厘米,求梯形的高?

7、木材厂有一堆同样的圆木,组成的截面是梯形,上层是6根,下层是10根,一共有5层,这些圆木有多少根?

8、一块平行四边形的麦地,底是50米,高是40米,这块地的面积有多大?如果每平方米可收小麦700克,这块地一共可收小麦多少千克?

9、一块长3分米,宽2分米的红布,最多可以做成多少块底是5厘米,高是4厘米的直角三角形小旗?

六年级数学空间与图形试题精选

空间与图形试题精选 来源:《小学数学》新课程理念复习与评价专号(2008年第2期) 一、填空题。 1. 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可以画无数条线段,其中最短的是和这条直线( )的线 段。 2. 下图中,∠1=( )度,∠2=( )度。 1 30 2 3. 一个三角形中,最小的角是46°,按角分类,这个三角形是( )三角形。 4. 下图是三个半径相等的圆组成的图形,它有( )条对称轴。 5. 用百分数表示以下阴影部分是整个图形面积的百分之几。 6. 把一个底面直径2分米的圆柱体截去一个高1分米的圆柱体,原来的圆柱体表面积减 少( )平方分米。 7. “”和 “”的周长之比是( ),面积之比是( )。

8. 左图是由棱长1厘米的小正方体木块搭成的,这个几何体的表面积是()平方厘米。至少还需要()块这样的小正方体才能搭成一个大正方体。 9. 画一个周长25.12厘米的圆,圆规两脚间的距离是()厘米,画成的圆的面积是()。 10. 下面的小方格边长为1厘米,估一估图①中“福娃”的面积,算一算图②中阴影部分的面积。 11. 一个梯形,上底长a厘米,下底长b厘米,高h厘米。它的面积是()平方厘米。如果a=b,那么这个图形就是一个()形。 12. 在一块边长是20厘米的正方形木板上锯下一个最大的圆,这个圆的面积是()平方厘米,剩下的边料是()平方厘米。 13. 将一个大正方体切成大小相同的8个小正方体,每个小正方体的表面积是18平方厘米,原正方体的表面积是()平方厘米。 14. 5个棱长为30厘米的正方体木箱堆放在墙角(如下图),露在外面的表面积是()平方厘米。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图形的运动三》教案

图形的运动(三) 第1课时 旋转 教学目标 1.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探索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 2.通过观察、想象、分析和推理等过程,独立探究、增强空间观念。 3.让学生体会图形变换在生活中的应用,利用图形变换进行图案设计,感受图案带来的美感和数学的应用价值。 重点难点 理解、掌握旋转现象的特征和性质。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教师用课件演示:(1)钟表的转动;(2)风车的转动。 提问:观察课件的演示,你看到了什么? 学生在交流汇报时可能会说出: (1)钟表上的指针和风车都在转动; (2)钟表上的指针和风车都是绕着一点转动; (3)钟表上的指针沿着顺时针方向转动,风车沿着逆时针方向转动。 教师:像钟表上指针和风车都绕着一个点或一个轴转动的这种现象就是旋转。(板书课题:图形的旋转变换) 2.提问:旋转现象有几种情况? 生回答后板书。 3.师:在日常生活中你在哪些地方见到过旋转现象?学生自己举例说一说。 二、新课讲授 出示课本第83页例题1的钟面。

(1)观察,描述旋转现象。 观察:出示动画(指针从12指向1),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指针的旋转过程。 提问:谁能用一句话完整地描述一下刚才的这个旋转过程? (教师引导学生叙述完整) 观察:出示动画(指针从1指向3)。 提问:这次指针又是如何旋转的? 观察:出示动画(指针从3指向6)。同桌互相说一说指针又是如何旋转的? 提问:如果指针从“6”继续绕点O顺时针旋转180°会指向几呢? (2)教师:根据我们刚才描述的旋转现象,想想看,要想把一个旋转现象描述清楚,应该从哪些方面去说明? 小结:要把一个旋转现象描述清楚,不仅要说清楚是什么在旋转,运动起止位置,更重要的是要说清楚旋转围绕的点,方向以及角度。 【课堂作业】 完成课本第85页练习二十一的第1~3题。 课堂小结 同学们,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活动,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作业 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练习。 旋转 相对应的点到O点的距离都相等。 第2课时 欣赏与设计 教学目标 1.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探索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能在方格纸上把简单图形旋转90°。

五年级数学重点图形题

组合图形的面积 1.组合图形:是由几种基本图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正方形、梯形、圆)组合而成的较复杂的平面图形。 2.求组合图形的面积就是对组合图形进行分割或添补转化为我们学 过的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圆的面积来求解。 包含知识点 组合图形的面积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正方形、长方形的周长 121.在边长是40cm的正方形木板上锯下一个最大的圆,圆的面积是_____cm2,剩下的边料是_____cm2. 122.如图:长方形ABCD的面积为55平方厘米,三角形ABQ的面积为5平方厘米,三角形APD的面积为11平方厘米,那么中间三角形的面积是_____平方厘米. 123. 124. 如图所示,正方形的面积为5平方厘米,圆的面积是_____平方厘米.

125.如图,在长方形ABCD中,△EAG的面积是13平方厘米,四边形EHFD的面积是49平方厘米,△FKC的面积是35平方厘米.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 126. 求图形阴影部分的周长和面积.(单位:cm) 127. 求如图组合图形的面积(单位:厘米).你能想出几种方法. 128. 如图,三角形ABC面积是30平方厘米,D、E分别是AC、AB 边上的中点,三角形BOC面积是三角形ABC面积的,三角形BOE 面积是_____平方厘米.

129. (1)小船的面积大约有_____平方厘米;画出小船图向左平移8格后的图形. (2)画出图1的另一半,使它成为一个轴对称图形. (3)图2向_____平移了_____格. 130. 求图形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单位:m) 132. 如图,ABCD是直角梯形,其中AD=12厘米,AB=8厘米,BC=15厘米,且△ADE、四边形DEBF、△CDF的面积相等.△EDF(阴影部分)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小学六年级数学空间与图形练习题

空间与图形试题 一、填空题。 1,下左图中,∠1=()°,∠2=()°。 2,观察上右图,在括号内填字母,使等式成立。 3,用圆规画图,当圆规两脚之间的距离为()厘米时可以画出直径为2厘米的圆,这个圆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4,一张正方形纸的边长为a,从这张纸上剪下一个边长为b(a>b)的小正方形,用字母表示剩余部分的面积是()。 5,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底是5分米,面积是120平方分米,高是()分米,与它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是()平方分米。 6,如下图(单位:厘米),三角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平行四边形与梯形的面积的最简整数比是()。 7,把下边的长方形以15厘米长的边为轴旋转一周,会得到一个

(),它的表面积是()平方厘米,体积是()立方厘米。 8,求一个圆柱形铁桶的占地面积是求它的(),求做这个铁桶需要多少铁皮,是求它的()。 9,用两个相同的正方体木块拼成一个长方体,长方体的表面积比两个正方体的表面积的和少16平方厘米,一个正方体的表面积是()平方厘米。 10,下面形体是由棱长为1厘米的小正方体搭拼成的,它的表面积是()平方厘米;至少还需要()个这样的小正方体,才能搭拼成一个正方体。 11,如下图所示,用棱长分别是1米、2米的两个正方体组成一个物体,那么这个物体的表面积是()平方米。

12,用边长为1分米的小正方体,拼成一个较大的正方体,至少需要()个这样的小正方体,把这些小正方体排成一行,它的长度是()分米。 13,把24分米长的铁丝折成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平方分米,如果把这根铁丝折成一个最大的正方体,它的体积是()立方分米。 14,一种圆柱形铁皮油桶的底面直径是40厘米,高是50厘米,这个油桶的容积是()毫升。 15,一个圆柱体和一个圆锥体的体积相等,它们底面积的比是3:5,圆柱的高是8厘米,圆锥的高是()厘米。 二、判断题。 1,两条不相交的直线叫做平行线。() 2,经过平面上的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经过平面上的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 3,因为三角形不易变形,所以房子的梁架做成三角形形状。() 4,三角形中最大的角不小于60度。() 5,将一张正方形纸连续对折三次,展开后其中一份是这张纸的1 。() 8

小学五年级数学图形的运动

、1图形得运动 1.图形旋转有三个关键要素,一就是旋转得(),二就是旋转得(),三就是旋转得()。 2、图形(1)就是以点()为中心旋转得;图形(2)就是以点()为中心旋转得;图形(3)就是以点()为中心旋转得。 3.如图,指针从A开始,顺时针旋转了90°到()点,逆时针旋转了90°到()点;要从A旋转到C,可以按()时针方向旋转()°,也可以按()时针方向旋转()°。 4.观察图形,填写空格。 ①号图形就是绕A点按()时针方向旋转了()°; ②号图形就是绕()点按顺时针方向旋转了()°; ③号图形就是绕()点按()时针方向旋转了90°; ④号图形就是绕()点按()时针方向旋转了()。 5、观察图形并填空。

(1)图1绕点“O”逆时针旋转90°到达图()得位置; (2)图1绕点“O”逆时针旋转180°到达图()得位置; (3)图1绕点“O”顺时针旋转()°到达图4得位置; (4)图2绕点“O”顺时针旋转()°到达图4得位置; (5)图2绕点“O”顺时针旋转90°到达图()得位置; (6)图4绕点“O”逆时针旋转90°到达图()得位置。 、2图形得运动 一、选择。 1.将下面得图案绕点“O”按顺时针方向旋转90°,得到得图案就是()。 2.将下列图形绕着各自得中心点旋转120°后,不能与原来得图形重合得就是()。 3.由图形(1)不能变为图形(2)得方法就是()。 A、图形(1)绕“O”点逆时针方向旋转90°得到图形(2) B、图形(1)绕“O”点顺时针方向旋转90°得到图形(2) C、图形(1)绕“O”点逆时针方向旋转270°得到图形(2) D、以线段OP所在得直线为对称轴画图形(1)得轴对称图形得到图形(2)

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练习题(人教版)17214

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一、填空。(21分) 1、下面的现象中是平移的画“△”,是旋转的画“□”。 (1)索道上运行的观光缆车。( )(2)推拉窗的移动。() (3)钟面上的分针。() (4)飞机的螺旋桨。()(5)工作中的电风扇。()(6)拉动抽屉。()2、看右图填空。 (1)指针从“12”绕点A顺时针旋转600到“2”; (2)指针从“12”绕点A顺时针旋转(0)到“3”; (3)指针从“1”绕点A顺时针旋转(0)到“6”; (4)指针从“3”绕点A顺时针旋转300到“()”; (5)指针从“5”绕点A顺时针旋转600到“()”; (6)指针从“7”绕点A顺时针旋转(0)到“12”。 3 、你知道方格纸上图形的位置关系吗? (1)图形B可以看作图形A绕点顺时针方向旋转90°得到的。 (2)图形C可以看作图形B绕点O顺时针方向旋转得到的。 (3)图形B绕点O顺时针旋转180°到图形所在位置。 (4)图形D可以看作图形C绕点O顺时针方向旋转得到的。 二、(1)画出三角形AOB 绕点B(2)绕O点顺时针旋转90°(6分)顺时针旋转90度后的图形。(6分) 四、做一做,画一画。(4分) A

(1)画出图A的另一半,使它 成为一个轴对称图形。 (2)把图B向右平移5格。 (3)把图C绕O点顺时针旋 转90°。 五、判断题。正确的在题后的括号里画“√”,错的画“×”。(4分) (1)正方形是轴对称图形,它有4条对称轴。……………………………………( ) (2)圆不是轴对称图形。……………………………………………………………() (3)利用平移、对称和旋转变换可以设计许多美丽的镶嵌图案。………………( )(4)风吹动的小风车是旋转现象。…………………………………………………( ) 七、画出绕点“O”顺时针旋转90度后的图形。画出绕点“A”逆时针旋转90度后的图形。(6分) 八、画出下面图形的轴对称图形。(5分)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探索图形 教案

探索图形 【教学内容】 教材第44页探索图形。 【教学目标】 1.借助正方体涂色问题,通过实际操作、演示、想象、联想等形式发现小正方体涂色和位置的规律。 2.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经历从特殊到一般的归纳过程,获得一些研究数学问题的方法和经验。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的有趣,激发主动探索、勇于实践的精神,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难点】 重难点:找出小正方体涂色以及它所在的位置的规律。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正方体的面、棱、顶点各有什么特征? 2.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都需要许多计算才能得到,但是今天我们不去探讨这个,我们今天来进行一个不需要怎么计算,但是需要发挥你们想象力的小探究,好不好? 二、新课讲授 1.用棱长1cm的小正方体拼成棱长为2cm的大正方体后,把它们的表面分别涂上颜色,需要多少个小正方体?你觉得这些小正方体有什么特点?

2.看来同学们都比较聪明,这个问题难不住大家,那么如果将这个大正方体拼得再大一点呢?课件演示:用棱长1cm的小正方体拼成棱长为3cm的的大正方体后,把它们的表面分别涂上颜色。 (1)需要多少个小正方体?(课件演示需要9个小正方体) (2)这个时候这些小正方体,都有什么特点呢? (3)提出问题:其中三面、两面、一面涂色的小正方体各有多少个? 请大家小组讨论交流。教师板书。 3.如果拼成棱长为4cm、5cm、6cm的的大正方体后,需要多少个小正方体?其中三面、两面、一面涂色的小正方体各有多少个? (1)学生借助直观图独立思考,解决拼成棱长为4cm的大正方体的问题。 (2)分类汇报交流。 ①三面涂色:当学生说出有8个三面涂色的小正方体时,追问:哪8个?学生说出三面涂色的小正方体在原来大正方体的8个顶点的位置。 ②两面涂色:可能有的学生是数出来的,也可能有的学生是用2×12算出来的。 先让用计算方法的学生说一说“为什么用2×12”,从而引导学生发现两面涂色的小正方体都在原来大正方体的棱的位置,体会可以从一条棱上有2个两面涂色的,推算出12条棱上就有24个两面涂色的。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各个单元专项训练题及测试题

五年级数学 第一单元《图形的变换》A 卷 姓名 : 一、在下面图形中,你还能画出其它对称轴吗?如果能,请画出来。 二、下面的图案各是从哪张纸张上剪下来的?请连线。 三、你知道方格纸上图形的位置关系吗? (1)图形B 可以看作图形A 绕点 顺时针方向旋转90°得到的。 (2)图形C 可以看作图形B 绕点O 顺时针方向旋转 得到的。 (3)图形B 绕点O 顺时针旋转180°到图形 所在位置。 (4)图形D 可以看作图形C 绕点O 顺时针方向旋转 得到的。 ( )条对称轴 ( )条对称轴 ( )条对称轴 ( )条对称轴 ( )条对称轴 ( )条对称轴

四、如图(1)指针从“1”绕点O 顺时针旋转60°后指向 (2)指针从“1”绕点O 逆时针旋转90°后指向 五、画出图形的另一半,使它成为一个轴对称图形。 六、(1)画出三角形AOB 绕O 点 顺时针旋转90度后的图形。 (2)绕O 点顺时针旋转90° (3)绕O 点逆时针旋转90°

五年级数学第一单元《图形的变换》B卷 一、填空。(40%) 1、下面的现象中是平移的画“△”,是旋转的画“□”。(12%) (1)索道上运行的观光缆车。()(2)推拉窗的移动。()(3)钟面上的分针。()(4)飞机的螺旋桨。()(5)工作中的电风扇。()(6)拉动抽屉。() 2、看右图填空。(12%) (1)指针从“12”绕点A顺时针旋转600到“2”; (2)指针从“12”绕点A顺时针旋转(0)到“3”; (3)指针从“1”绕点A顺时针旋转(0)到“6”; (4)指针从“3”绕点A顺时针旋转300到“()”; (5)指针从“5”绕点A顺时针旋转600到“()”; (6)指针从“7”绕点A顺时针旋转(0)到“12”。 3、先观察右图,再填空。(12%) (1)图1绕点“O”逆时针旋转900到达图()的位置; (2)图1绕点“O”逆时针旋转1800到达图()的位置; (3)图1绕点“O ”顺时针旋转(0)到达图 4 的位置; (4)图2绕点“O”顺时针旋转(0)到达图4的位置; (5)图2绕点“O”顺时针旋转900到达图()的位置; (6)图4绕点“O”逆时针旋转900到达图()的位置; 小数五年级(一)第1页(共4页) 4、用线连一连绕点“O”旋转而成的图形。(4%) 旋转1800旋转900 二、判断题。正确的在题后的括号里画“√”,错的画“×”。(4%) A O 4 3 2 1 O O O

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空间与图形

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空间与图形 【教学内容】 空间与图形(教材第112页及练习二十三第14~16题).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学习使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2.理解和掌握圆的有关概念,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地计算圆的周长与面积. 3.经历空间与图形知识的整理运用过程,体验应用知识,归纳概括的方法. 【重点难点】 1.掌握物体的位置表示方法,圆的特征、特性. 2.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 【复习知识】 一、复习物体的位置 确定物体位置的两种方法: (1)按方向、距离确定;(2)用数对确定. 二、复习圆的知识 (出示一个圆)师:我们已经学习了有关圆的知识,你知道哪些呢? 组织学生在小组中交流、讨论,相互说一说,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 1.圆的认识 圆心:用字母O表示,确定圆的位置. 半径:用字母r表示,从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半径.决定圆的大小. 直径:用字母d表示,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 半径与直径的关系:在同一个圆里,所有半径都相等,所有直径都相等. 直径等于半径的2倍,即d=2r或r=12d. 2.圆的周长 圆周率: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值叫圆周率.用字母π表示,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 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C=πd或C=2πr.

3.圆的面积 知道近似长方形的长求圆的面积. 4.环形的面积 环形的面积=大圆面积-小圆面积 5.扇形的认识 【课堂作业】 1.完成教材第113页第4题. (1)分析:求公园围墙的长度就是求圆形围墙的周长. C=2πr=2×3.14×1=6.28(km) (2)正北,2km (3)3.14×1×1-3.14×0.2×0.2=3.0144(km2) (4)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 2.完成练习二十三第14~16题. 第14题.(1)略. (2)小猴住在小熊的东偏南50°,距离是400m; 小象先向西偏南40°走300m到小猴家,再往东走400m到小鹿家. 小鹿先向西走400m经过小猴家,然后向北偏西40°走500m到小熊家. (3)略. 第15题.(1)1∶2 (2)π∶1 (3)2∶3 2∶34∶9 第16题. (1)图一:C=πd=3.14×1.8=5.652(m)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图形的运动练习题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试题 -第五单元练习题 、细心填一填。 4. 如图, 指针从 A 开始,绕点 O 顺时针旋转了 90°到( )点,逆 6.如图,等边三角形 ABC 绕点 C 顺时针旋转 120°后,得到三 角形 A'B'C,那么点 A 的对应点是 ( ),线段 AB 的对应线段是 1. 物体的旋转有 ( )、 ( 2. 直升机的螺旋桨工作时属于 )和( )三个要 素。 ( )现象。 时针旋转了 90°到 ( )点 ;要从 A 旋转到 C,可以绕点 O 按 ( )时针方向旋转 ( ) 方向旋转 ( )°。 ,也可以绕点 O 按 ( )时针 5.如图,正六边形至少要绕点 O 旋 转( 重合。 )度才能与原来的图形

( ),∠B 的对应角是( ),∠ BCB,是( )度。

二、我是小法官 ,对错我来判 1.拉抽屉是旋转现象。 ( 分针半小时旋转 180°。 4.风车的运动是旋转现象 三、精挑细选 ,慎重选择。 1.将下面的图案绕点 O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 90° ,得到的图案是 2.将下列图形绕着各自的中心点旋转 120°后 ,不能与原来的图形 重合的是 ( 7.图(1)中的三角形 ( )时针旋转了 ( )°,图 (2)中的三 角形 ()时针旋转了 ( )° 2. 长方形至少绕中心点旋转 90°后才能与原来的图形重合。 5 旋转只改变图形的位置 ,不改变图形的大小。 (

A. OA B. OB C. OC D. BC 4.旋转、平移、轴对称这三种图形变换方法的共同点是 ( ) A. 都是沿一定的方向移动了一定的距离 B. 都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 C. 对应线段互相平行 5. 从 6:00到 9:00,时针旋转 了 ( ) A. 30° B. 60° C. 90° D. 180 3.如图,线段 OA 绕点 O 逆时针旋转 90 后的线段是 ( )

最新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图形的变换》练习题

图形的变换 一、轴对称图形: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它的对称轴。 二、轴对称图形的特征:1、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2、对应点连线与对称轴互相垂直。 三、旋转:图形或物体绕着一个点或一条轴运动的现象叫做旋转。 一、填空。 1、下面的现象中是平移的画“△”,是旋转的画“□”。 (1)索道上运行的观光缆车。()(2)推拉窗的移动。()(3)钟面上的分针。()(4)飞机的螺旋桨。()(5)工作中的电风扇。()(6)拉动抽屉。() 2、看右图填空。 (1)指针从“12”绕点A顺时针旋转600到“2”; (2)指针从“12”绕点A顺时针旋转(0)到“3”; (3)指针从“1”绕点A顺时针旋转(0)到“6”; (4)指针从“3”绕点A顺时针旋转300到“()”; (5)指针从“5”绕点A顺时针旋转600到“()”; (6)指针从“7”绕点A顺时针旋转(0)到“12”。 二、判断题。正确的在题后的括号里画“√”,错的画“×”。 (1)正方形是轴对称图形,它有4条对称轴。………………………………()(2)圆不是轴对称图形。……………………………………………………()三、画出下列轴对称图形的一条对称轴。 四、你知道方格纸上图形的位置关系吗?

(1)图形B 可以看作图形A 绕点 顺时针方向旋转90°得到的。 (2)图形C 可以看作图形B 绕点O 顺时针方向旋转 得到的。 (3)图形B 绕点O 顺时针旋转180°到图形 所在位置。 (4)图形D 可以看作图形C 绕点O 顺时针方向旋转 得到的。 五、画出图形的另一半,使它成为一个轴对称图形。 六、作图 (1)画出三角形AOB 绕O 点 顺时针旋转90度后的图形。 七、计算。 1、用简便方法计算,写出主要计算过程。 (1) 2.12×2.7+7.18×2.7 (2) 1.25×0.25×3.2 (3) 24×10.2 (4) 5.7×99+5.7 (2)绕O 点顺时针旋转90° (3)绕O 点逆时针旋转90°

小学六年级数学空间与图形复习题及答案

空间与图形练习题 填空(27﹪) 1、将一个大正方体切成大小相同的8个小正方体,每个小正方体的表面积是18 平方厘米,原正方体的表面积是()平方厘米。 2、把一个底面直径2分米的圆柱体截去一个高1分米的圆柱体,原来的圆柱体表面积减少()平方分米。 3、一个圆柱体的底面积是45平方厘米,高是20厘米,体积是()立方厘米, 与它等底等体积的圆锥体的高是()厘米。 判断(27﹪) 4、不相交的两条直线是平行线。() 5、圆柱体积比它等底等高圆锥体积多2\3 。() 6、圆柱的底面半径扩大3倍,它的侧面积扩大9倍。() 选择(16﹪) 7、比较右图中二个三角形的周长和面积,结果是() A、面积相等,周长相等 B、面积相等周长不相等 C、面积不相等周长相等 d面积不相等周长不相等 8、圆柱、正方体和长方体的底面周长相等,高也相等,则()的体积最大。 A、圆柱 B、正方体 C、长方体 解决问题(30﹪) 9、在长4分米,宽3分米的长方形纸剪成一个最大的半圆,这个半圆的周长和面积各是多少? 10、一种易拉罐高12厘米,底面直径6厘米,生产一个易拉罐需多少平方厘米的铝合金材料?如果把24罐装一盒,你准备怎样包装,需要用多少平方分米的硬纸板?(请写出你的包装方案)

评分标准: 填空题每空9分答案:①72 ②6.28 ③900 60 判断题每题9分④×⑤×⑥× 选择题每题8分⑦ B ⑧A 解决问题每题15分⑨ 3.14 ×4×1/2﹢4﹦10.28分米 3.14×(4/2)(4/2)×1/2=6.28平方分米 ⑩ 3.14 ×(6/2)×(6/2)×2﹢3.14×6×12=282.6(平方厘米) (36×12﹢12×24﹢36×24)×2﹦3168平方厘米=31.68平方分米 (答案不唯一)

六年级数学空间与图形试题精选

空间与图形试题精选 来源:《小学数学》新课程理念复习与评价专号(2008年第2期) 一、填空题。 1.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可以画无数条线段,其中最短的是和这条直线( )的线段。 2.下图中,∠1=( )度,∠2=()度。 1 30 2 3.一个三角形中,最小的角是46°,按角分类,这个三角形是( )三角形。 4. 下图是三个半径相等的圆组成的图形,它有( )条对称轴。 5.用百分数表示以下阴影部分是整个图形面积的百分之几。 6.把一个底面直径2分米的圆柱体截去一个高1分米的圆柱体,原来的圆柱体表面积减少()平方分米。 7. “”和“”的周长之比是( ),面积之比是()。

8. 左图是由棱长1厘米的小正方体木块搭成的,这个几何体的表面积是()平方厘米。至少还需要( )块这样的小正方体才能搭成一个大正方体。 9.画一个周长25.12厘米的圆,圆规两脚间的距离是( )厘米,画成的圆的面积是()。 10. 下面的小方格边长为1厘米,估一估图①中“福娃”的面积,算一算图②中阴影部分的面积。 11. 一个梯形,上底长a厘米,下底长b厘米,高h厘米。它的面积是()平方厘米。如果a=b,那么这个图形就是一个( )形。 12.在一块边长是20厘米的正方形木板上锯下一个最大的圆,这个圆的面积是()平方厘米,剩下的边料是()平方厘米。 13.将一个大正方体切成大小相同的8个小正方体,每个小正方体的表面积是18平方厘米,原正方体的表面积是( )平方厘米。 14. 5个棱长为30厘米的正方体木箱堆放在墙角(如下图),露在外面的表面积是( )平方厘米。

15. 如下左图,已知大正方形的边长是a 厘米,小正方形的边长是b 厘米。用字母表示 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16. (上右图)根据左图估计右图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二、选择题。 1. 小青坐在教室的第3行第4列,用(4,3)表示,小明坐在教室的第1行第3列应当表 示为( )。 A. (1,3) B . (3,1) C. (1,1) D. (3,3) 2. 在同一平面内,画已知直线的垂线,可以画( )。 A. 1条 B . 4条 C . 2条 D. 无数条 3. 用100倍的放大镜看40°的角,这个角的度数是( )度。 A. 4 B. 40 C. 400 D. 4000 4. 下面图形是用木条钉成的支架,最不容易变形的是( )。 D C B A 5. 下列图形中,对称轴条数最多的是( )。

小学五年级数学图形的变换教案

课题:第一单元图形的变换学科:数学教师:杨雁波 一、教学目标: 1.对有关图形的变化进行回顾与整理,加强知识的对比分析,提高学生 的作图能力。 2.通过欣赏图案,发展学生的审美意识和空间观念。 3.自己经历创作实践的整个过程,感受创作的乐趣,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通过对比分析得出对称、旋转、平移三种图形变化之间的联系与区别。难点:如何有序整理知识。 三、课时:二课时 四、教学准备:作图工具。 五、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实验法。 六、教学过程: 1.课的导入:师: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习让我们发现了生活中很多美丽的图案, 并且明白了这些美丽图案是怎么来的。下面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这单元主要学习了什么内容? 生:学生讨论交流。 师:图形的变换这一单元我们主要学习了什么? 根据学生的回答形成以下网络图。

知识结构网络: 画对称轴 轴对称图形 图形的变换画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整理和复习旋转顺时针(90度 180度) 逆时针(90度 180度) 欣赏与设计 师:下面哪一位同学来告诉老师什么叫做轴对称图形呢? 生:举手回答。 生:板书: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 师:刚才同学们表现的很好,那么什么叫做旋转和平移呢?他们之间又有什么关系呢? 生:旋转 平移和旋转都是物体或图形的位置变化。 平移就是物体沿直线移动。 旋转就是物体绕着某一个点或轴运动。 师:接下来呢我们来复习本单元的最后一个知识点:欣赏设计。请大家把课本翻到第9页第五题。交流并欣赏。说一说好在哪里? 生:讨论。 师:总结。 2.课的小结:对称、平移和旋转知识广泛地应用于平面、立体的建筑艺术和几何图像上,而且还涉及到其它领域,希望同学们平时注意观察,都成为杰出的设计师。

小学五年级数学《组合图形的面积》知识点+试题(带答案)

知识点 有几个简单的图形拼出来的图形;我们把它们叫做组合图形. 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一般运用的方法是“分割法”和“添补法”. 分割法;即将这个图形分割成几个基本的图形.分割图形越简洁;其解题的方法也将越简单;同时又要考虑分割的图形与所给条件的关系. 添补法;即通过补上一个简单的图形;使整个图形变成一个大的规则图形. 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组合图形的实际问题. 能正确估计不规则图形面积的大小. 能用数格子的方法;计算不规则图形的面积. 估计、计算不规则图形面积的内容主要是以方格图作为北京进行估计与计算的;所以借助方格图能帮助建立估计与计算不规则图形面积的方法. 五年级数学(上册):《组合图形的面积》试题 1、求图形的面积(单位:厘米) 梯形面积:三角形面积: (8+12)×8.5÷2 12×3÷2 = 20×8.5÷2 = 36÷2 = 170÷2 = 18(cm2) = 85(cm2) 图形面积= 梯形面积–三角形面积:85-18=67(cm2) 2、校园里有两块花圃(如图);你能计算出它们的面积吗?(单位:m)

图形面积=长方形面积6×(5-2)+ 正方形面积(2×2)图形面积=长方形面积 - 梯形面积 6×(5-2)+ 2×2 10×6 –[(3+6)×2÷2 ] = 6×3 + 4 = 60 -[ 9×2÷2 ] = 18 + 4 = 60 - 9 = 22(m2)= 51(m2) 3、下图直角梯形的面积是49平方分米;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直角梯形的高=直角三角形的高(阴影部分面积) 直角梯形的高= 49÷(6+8)×2 直角三角形面积= 6×7÷2 = 49÷14×2 = 42÷2 = 3.5×2 = 21(dm2) = 7(dm2) 4、图中梯形中空白部分是直角三角形;它的面积是45平方厘米;求阴影部分面积. 直角梯形的高=直角三角形的高梯形面积=(5+12)×7.5÷2 = 45÷12×2= 17×7.5÷2 = 3.75×2 = 127.5÷2 = 7.5(cm2)= 63.75(cm2) 阴影部分面积=梯形面积–空白部分面积:63.75 - 45 = 18.75(cm2) 5、阴影部分面积是40平方米;求空白部分面积.(单位:米) 梯形的高=三角形的高(阴影部分三角形)梯形面积=(6+10)×8÷2 = 40÷10×2 = 16×8÷2 = 4×2 = 128÷2 = 8(m2)= 64(m2) 空白部分面积=梯形面积–阴影部分面积:64–40 = 24(m2) 6、如图;平行四边形面积240平方厘米;求阴影部分面积. 梯形的下底=平行四边形的底梯形面积=(15+20)×12÷2 = 240÷12 = 35×12÷2 = 20(cm)= 420÷2 = 210(cm2) 阴影部分面积= 平行四边形面积–梯形面积:240–210 = 30(cm2)

五年级数学试题-五年级数学思维拓展图形找规律[人教版] 最新

数学思维拓展《图形找规律》 姓名: 一、填空题 1.下图是按照一定规律排列起来的,请按这一规律在“?”处画出适当的图形. 2.按照图形的变化规律,在“?”处画出相符的图形. 3.在图中找出与众不同的那个图形( ). 4.下图看似复杂,实际上只要你找到合适的方法,你就不费吹灰之力就可以解答出来,试试看,好吗? 5.请找一找图形的变化规律,在空格处画出恰当的图形. 6. . 7.找一下规律,从. 8.按照下列图形的变化规律,空白处应是什么样的图形. ? ?

那么 应变为 10.下面一组图形的阴影变化是有规律的, 请根据这个规律把第四幅图的阴影部分画出来. 二、解答题 11.图中,哪个图形与众不同 ? (1) (2) (3) (4) (5) 12.有一个立方体, 每个面上分别写上数字1、 2、3、4、5、6、,有 3个人 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的结果如下图所示,这个立方体的每一个数字的对面各是什么数字? 13.下面是由几何图形组成的帆船图形,请按照一定的规律,在标序号处画出符合规律的小帆船. ? 1 2 6 1 3 4 ① ③

———————————————答案—————————————————————— 1. 这一组图形我们应该从两方面来看:一是旗子的方向,二是旗子上星星的颗数. 首先我们看一下旗子的方向.第1面旗子向右,第2面向上,第4面向下,可以发现,旗子的方向是按逆时针旋转的,并依次旋转? 90,所以第3面旗子应是第2面逆时针旋转? 90得来的,旗子应向下倒立. 其次我们看旗上星星的颗数.第1面是5颗,第2面是4颗,第4面是2颗,可见颗数是依次减少1颗,所以第3面旗上应是3颗星星.所以“?”处的图形应为: 2. 这组图形的变化只在于正方形中阴影部分的位置.通过观察,我们可以发现阴影部分是按照逆时针方向依次旋转? 90得到的.所以“?”处的图形应为: 3. 选(4).因为变化规律是从左到右依次逆时针旋转? 90. 4. 在这组图形中,不变的有以下几点:大小正方形不变,两条对角线不变.所以“?”处也应有大小两个正方形和两条对角线.发生变化的有:一、阴影部分和黑色部分的位置.通过观察,我们可以看出这两部分都是按逆时针方向依次旋转? 90得到的,所以“?”处的阴影部分应是小正方形的右边,黑色部分应在大正方形的下部.二、小竖线的位置.小竖线是从图形中心到相应的边所作的一条垂线.它的变化规律是按逆时针方向依次旋转? 90,这样,整个图形我们就分析完了,下面看一看你画出的图形和书上的一样吗?如果一样,就做对了. 5. 因为要填的是第1幅图,我们可以从后往前看.首先三角形的个数是发生变化的,依次是7、5、3.可以发现是从后向前依次减少2个的.所以第1幅图中应有1个三角形.其次三角形的方向也是有变化的,从后面观察,三角形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图形的运动三》同步试题

《图形的运动三》同步试题 Chr(13) + sj(i) 原创不容易,为有更多动力,请【关注、关注、关注】,谢谢!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出自杜甫的《春夜喜雨》 一、填空 1.图形旋转有三个关键要素,一是旋转的(),二是旋转的(),三是旋转的()。 考查目的:图形的旋转。 答案:中心;方向;角度。 解析:考查了对图形旋转三个关键要素的理解和掌握情况。需要注意的是,因为三个要素共同决定了图形的旋转,所以允许答案有先后顺序的改变。绿色圃中学资源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94415715.html, 2.图形(1)是以点()为中心旋转的;图形(2)是以点()为中心旋转的;图形(3)是以点()为中心旋转的。 考查目的:旋转的中心。 答案:B;A;D。

解析:把一个图形绕着某一点转动一定角度的图形变换叫做旋转。通过观察题目可知,图形(1)是以B点为中心旋转的;图形(2)是以A点为中心旋转的;图形(3)是以D点为中心旋转的。 3.如图,指针从A开始,顺时针旋转了90°到()点,逆时针旋转了90°到()点;要从A旋转到C,可以按()时针方向旋转()°,也可以按()时针方向旋转()°。 考查目的:依据图形旋转的知识看图填空。 答案:D;B;顺;180;逆;180。 解析:观察图形可知,A、B、C、D四个点与圆心的连线把这个360°的圆心角平均分成了四份,每份所对应的角度是90°。指针从A点开始,顺时针旋转90°到D,逆时针旋转90°到B;而要从A点旋转到C点,既可以按顺时针方向也可以按逆时针方向,旋转的角度都180°。 4.观察图形,填写空格。绿色圃中学资源网https://www.360docs.net/doc/94415715.html, ①号图形是绕A点按()时针方向旋转了()°; ②号图形是绕()点按顺时方向旋转了()°;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空间与图形教材分析

空间与图形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共安排空间与图形内容两个单元,分别是第一单元《位置》、第四单元《圆》。一、关于位置的教材分析。 (一)单元教学目标 1. 能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 2. 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 (二)教材总体安排特点 学生在一年级下册已经学会了在具体的情境中,根据行、列确定物体的位置,并通过四年级下册位置与方向的学习进一步认识了在平面内可以通过两个条件确定物体的位置。本单元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学习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或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已有经验,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为第三学段学习“图形与坐标”的内容打下基础。本单元教材在编排上有以下几个特点。 1. 从实际情境出发,提升学生的已有经验。 学生在一年级下册已经学习过用“第几组第几个”的方式来描述实际情境中物体的位置,并且在生活中也有许多类似的经验。教材在编排上不但充分利用并及时提升了学生的这些已有经验。例如,例1通过呈现确定多媒体教室中学生的座位这个学生熟悉的情境,引出本单元内容的学习,同时借助教师操作台上的学生座位图,迅速将实际的具体情境数学化,抽象成在平面图上确定位置,并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如何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 2. 呈现丰富的生活情境并注意联系学生的已有知识,帮助学生掌握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 教材为学生呈现了丰富的生活情境。例如,联系国际象棋的棋盘,让学生确定棋子的位置;通过呈现地图册中的某一页,让学生了解在地图册中如何确定一个地点所在的位置。使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通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解决实际问题,掌握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教材还在“生活中的数学”中介绍了在围棋盘上用19条横线和19条纵线确定棋子位置及地球上用经线和纬线确定地点位置的方法,拓宽学生的视野,让学生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材教学的几个注意点 1. 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学生在生活中已经具有大量用数对确定物体位置的经验,并通过前几个年级的学习也获得了确定物体位置方面的许多知识。因此,在教学时应充分利用这些经验和知识为学生提供探究的空间,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等方式,将用生活经验描述位置上升为用数学方法确定位置,发展数学思考,培养空间观念。 2. 注意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 在本单元中,教材除了从数的角度刻画点在平面上的位置,还有意安排了一些素材,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这些素材,使学生初步体会到数形结合的思想,让学生看到在平面上用数对表示点的位置的方法,架起了数与形之间的桥梁,加强了知识间的相互联系,为我们解决数学问题提供了有力的帮助 (四)具体内容的说明和教学建议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总复习空间与图形试卷

六、⑵空间与图形课标实验教材六年级下册 一、填空。()。1米的1、一条10厘米长的线段,这条线段长()分米,是()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⑴一袋牛奶245()⑵教室的空间大约是150() ⑶小玉的腰围约60()⑷卫生间地面的面积约12() 3、经过两点可以画出()条直线;两条直线相交有()个交点。 4、如果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底角是53°,则它的顶角是(); 直角三角形的一个钝角是48°,另一个锐角是()。 2) 每格面积为1cm5、看图填空。(22 2 2) cm D图大约是( ( )cm C图( A 图( )cm)cm B图 (5题图)(6题图)6、上图是由()个棱长为1厘米的正方体搭成的。将这个立体图形的表面涂上蓝色,其中只有三个面涂上蓝色的正方体有()个,只有四个面涂上蓝色正方体有()个。 7、在一块边长10cm的正方形硬纸板上剪下一个最大的圆,这个圆的面积是22。cm ))cm ,剩下的边角料是(( 8、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42cm,它的长与宽的比是4∶3,它的面积是()2。cm9、用72cm长的铁丝焊成一个正方体框架(接口处不计),这个正方体框架的32。cm),表面积是(cm),体积是(cm)棱长是(. 10、一个圆锥的体积是9.42立方分米,底面直径是6分米,它的高是()分米,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是()立方分米。 二、判断对错。 ()1、三角形最小的一个角是30°,这个三角形一定是锐角三角形。 ()2、一条射线长20.5米。 ()3、画一个周长18.84cm的圆,圆规两脚间的距离是3cm。 ()4、两个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5、三角形的面积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小学五年级数学图形的运动

.1图形的运动 1.图形旋转有三个关键要素,一是旋转的(),二是旋转的(),三是旋转的()。 2、图形(1)是以点()为中心旋转的;图形(2)是以点()为中心旋转的;图形(3)是以点()为中心旋转的。 3.如图,指针从A开始,顺时针旋转了90°到()点,逆时针旋转了90°到()点;要从A旋转到C,可以按()时针方向旋转()°,也可以按()时针方向旋转()°。 4.观察图形,填写空格。 ①号图形是绕A点按()时针方向旋转了()°; ②号图形是绕()点按顺时针方向旋转了()°; ③号图形是绕()点按()时针方向旋转了90°; ④号图形是绕()点按()时针方向旋转了()。 5、观察图形并填空。

(1)图1绕点“O”逆时针旋转90°到达图()的位置; (2)图1绕点“O”逆时针旋转180°到达图()的位置; (3)图1绕点“O”顺时针旋转()°到达图4的位置; (4)图2绕点“O”顺时针旋转()°到达图4的位置; (5)图2绕点“O”顺时针旋转90°到达图()的位置; (6)图4绕点“O”逆时针旋转90°到达图()的位置。 .2图形的运动 一、选择。 1.将下面的图案绕点“O”按顺时针方向旋转90°,得到的图案是()。 2.将下列图形绕着各自的中心点旋转120°后,不能与原来的图形重合的是()。 3.由图形(1)不能变为图形(2)的方法是()。 A.图形(1)绕“O”点逆时针方向旋转90°得到图形(2) B.图形(1)绕“O”点顺时针方向旋转90°得到图形(2) C.图形(1)绕“O”点逆时针方向旋转270°得到图形(2)

D.以线段OP所在的直线为对称轴画图形(1)的轴对称图形得到图形(2) 4.观察下图,是怎样从图形A得到图形B的()。 A.先顺时针旋转90°,再向右平移10格 B.先逆时针旋转90°,再向右平移10格 C.先顺时针旋转90°,再向右平移8格 D.先逆时针旋转90°,再向右平移8格 5.中心对称图形是指把图形绕某一点旋转180°后的图形和原来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下面这些美丽的轴对称图案中,中心对称的图形有()个。 A.1 B.2 C.3 D.4 二、将图A绕“O”点按顺时针方向旋转90°后,得到图形B;再将图形B向右平移5格,得到图形C。在图中画出图形B与图形C。 三、请你用图(1)的四块拼板,在图(2)中评出图(3),并说一说你的操作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