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魏晋诗三首

汉魏晋诗三首
汉魏晋诗三首

迢迢牵牛星

教学目标:体会诗歌中缠绵哀怨的离别相思之情

感受诗歌的语言美

教学重难点:把握诗歌感情,明确现实意义

体会诗歌叠词的表达效果

一、导入

《孔雀东南飞》取材于现实,浪漫主义结尾表达了人们对爱情婚姻自由的美好愿望。在中国民间传说中,有很多故事同样被人们赋予浪漫主义的祝愿,其中有一个爱情悲剧,人们说他们现在每年能够相见一次。——牛郎织女的故事。耳熟能详的故事,我们的童年记忆,想起给我们将这个故事的老奶奶和怀里听过他们的爱情故事的自己。爱情是文学永恒的主题,今天我们将要学习这首以牛郎织女的爱情神话传说为题材的诗歌,

二、《古诗十九首》

《古》不是一人一时所作,而是东汉末年一批文人诗作的选辑。

《古》代表了汉代文人五言诗的最高成就,也是五言诗达到成熟的标志。刘勰称它是“五言之冠冕”。语言浅近自然,而又异常精炼。风格温厚和平,委婉含蓄。钟嵘:“文温以丽,意悲以远,惊心动魄,可谓一字千金。”

三、文本分析

1、初读,感受朗读节奏

节奏一般分为“二三”“二一二”、“二二一”。

2、再读,结合注释把握诗歌内容。

3、思考:有人评价本诗“字字落笔天上,句句情注人间”,怎样理解?

明确:诗作构思精巧,从字面上看,写的是神话传说中的情恨,实际上是借天上之事抒写人间之情。浪漫主义的想象手法,主题却有很强的现实色彩。

诗作主要内容:本诗以牛郎织女为话题,叙写了牛郎织女隔河相望,织女因不得与牛郎相聚而终日以泪洗面、织布不成,他们含情相视而不得互诉衷肠。——感情哀怨缠绵结合时代背景看现实意义:东汉末年社会动乱,多有一些漂泊异乡的游子、文士,乱离社会中,文士游宦他乡、漂泊异地。“文学来源于现实,反映现实”,作者是借天上故事喻现实生活,写人间夫妻相处异地,不得相聚的现实生活,也诉说了游子思妇的相思离别之情。

4、思考:为什么不写银河又宽又深,那样不更能表现他们分离的痛苦吗?

明确:银河既窄又浅,本可涉水而过,相聚有期,却偏偏成了不可逾越的障碍,只能含情相视表达心中的相思,而不得互诉衷肠。这是一种咫尺天涯、相望而不能相见(可望不可即)的哀怨。就更加强化突出了相思的痛苦,强调离愁别绪。

5、语言上最大的特色:叠音词的运用。有六句用了叠音形容词开头。

叠音词的运用有何作用?明确各个叠音词的意义。运用叠词来描写和抒情。

练习现代汉语还品味:

富有音乐美,音节的重复回环,与全诗缠绵悱恻的感情十分和谐,所以有富于抒情性,同时具有形象性,丰富了诗歌的想象,描摹事物特征。

“迢迢”写出星空的遥远,“皎皎”既写出了织女星的光洁明亮,又让人想起女子的皎洁美好的容貌。(互文。另解:从织女角度(心理)看,牵牛星很遥远。)

“纤纤”写出手的纤细柔美;“札札”织布机的声音如在耳边。

“盈盈”是水之形态,宛见银河水波晶莹、缓缓流动(动态)、清澈见底;映衬女子的美丽,眼中泪光闪烁的神态;“脉脉”是人的神情,相视之态,含情相视,满含相思和哀怨。

写作思路

1-2句:描写环境(写景)——两星的现状

点出了描写的对象,表现了牛郎织女隔河相望的情景。抬头仰望美丽星空,把读者带入遥远梦幻的世界。

3-6句:描写织女(写人)——织女的相思(悲伤情状)

镜头拉近,想象织布情景,泪落如雨的悲伤情状。

织女为何哭泣?思念、牵挂

7-8句:点明离别的根源和哀怨(抒情)——分离的痛苦(悲伤原因)

想象人物的心理活动。

小结:作者有机的把景、人、情融合在一起,哀婉动人。

四、艺术特色

1、运用浪漫手法展开丰富的联想,对织女牛郎生活情景和情感的想象,极富浪漫情怀。

2、将景、人、事有机结合、融为一体。

3、善用叠词,既是外在情景的描绘,有时作者内心情感的巧妙抒发。

教学反思:诗歌应该怎样去讲读,还是一个问题。从诗歌的特点出发,把握鉴赏方法,把握重点,注意从整体上去把握。浅显易懂的诗歌,给学生足够的空间自己去探索感情、主旨,而不是先给了定性。重在一种方法的教授。教师要将自身定位为与学生同时学习,而不是硬给的知识。叠音词的品读较为难,可联系现代汉语比较谈,使得认识与感受更为深刻。让学生认识到浪漫主义手法的运用,丰富的想象。

短歌行

一、导入:

曹操,三国演义中评价:“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是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还是一位文学家。

《龟虽寿》: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观沧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河灿烂,若出其里。

这些激情飞扬的句子,现在读来仍让我们心潮澎湃。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曹操的内心世界。

二、写作背景

作于曹操晚年,即东汉末年的建安十三年(208)曹操大败于赤壁之后。当时已经53岁。

三、情感把握

1、初步感知,诗人在这首诗歌中抒发的是一种怎样的情感?

明确:情感焦点:忧诗眼:忧思

2、“忧”从何来?

深入探究:诗人到底“忧”什么?结合诗句分析诗人的“忧”情。

明确:1)人生苦短

人生的短促感、焦灼感。补充:东汉末年,群雄奋起,众多能人志士都想抓住时机建功立业,此时的曹操已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这些辉煌的业绩也花费了他太多的时间(此时已54岁),况且其中又遇到了不少挫折和失败,因而他深感奋斗的艰难和时光流逝的无情。

2)人才难求(求贤不得)

以人生苦短的忧为感情的基点,为下文倾吐求贤若渴心曲打下基础。

用典: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借思慕情人的情歌——表达思慕贤才(对贤才的思慕、渴求)

因求之不得而日夜“沉吟”。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借宴请宾客的诗歌——表达对贤才的礼遇。气氛融洽,贤才将会乐得其所,乐为所用。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比兴手法。“明月”喻贤才。“掇”不同读音有不同理解。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进一步写出贤才不致的苦闷正是作者“忧”的原因。

“契阔……”有客来访,久别重逢,谈心宴饮,欢愉不已(一见如故)。

人才不来——忧伤(正反对比,忧喜交织——求贤若渴、礼贤下士)

人才到来——欣喜

3)功业未就(壮志未酬)

如何理解“月明星稀……何枝可依”内涵?

明确:环境描写,勾画出一幅月夜鹊飞图,有较强的画面感。作者于“月明星稀”之夜触景生情,以乌鹊喻贤才,以“乌鹊南飞”暗喻人才南流。东汉末年,群雄并起,各统治集团都在为了自身的利益笼络人才。士不北走则南驰,各事其主。“何枝可依”喻贤才寻找归宿,但无所依托,徘徊选择明主。(惋惜、遗憾、忧虑)

最后四句表明了作者怎样的态度?

明确:表明作者愿以山高海深的胸怀,效法周公,真诚地广纳贤才以定天下,“盼天下归心。”

求贤的目的?——成就功业

要人才?——要天下(定天下)

而这一宏愿还没成为现实,再加赤壁之战后前景未卜,“功业未就”的苦闷依然萦绕心头。可以说,这是笼罩全篇的忧思,“人生苦短”之忧,“求贤不得”之忧皆由它而来。

补充:当时,各据一方的军阀都为了发展自己的势力,用尽一切办法招揽人才。孙权有周瑜、鲁肃、张昭等,刘备有诸葛亮、关羽、张飞等。曹操虽然拥有诸多的谋士猛将,但为了完成统一天下的宏伟功业,他希望天下所有的人才都聚集到他这里。

板书:忧从何来?……诗言志——志:招纳贤才、建功立业、一统天下

3、你如何看待诗人的“忧”情?诗人的感情到底是消极的,还是积极的?

明确:“何以解忧,唯有杜康”,从表面上看,曹操的人生态度是消极的。其实不然,作者的这种忧思,正是源于内心的焦急、内心的渴求;源于一种发自内心的忧患意识。“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正因人生短暂,才更渴望招纳贤才、为己所用;才更迫切的希望实现自己建功立业、一统天下的宏伟壮志。实际上也提出了一个深沉的问题:在当时群雄逐鹿、百姓痛苦的社会,一个有使命感的人到底该如何度过一生?联系:“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诗歌格调慷慨悲凉。

4、小结:曹操的一篇“求贤令”。若你生活在当时,是否愿意归顺曹操?

《三国演义》三绝:义绝、智绝、奸绝

“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京剧中曹操的白脸形象(代表坏人)。——奸诈、阴险、嫉妒。

鲁迅:“曹操至少是一个英雄。”

《三国志》:“非常之人,超士之杰。”

曹操惜才、爱才的故事:关羽(财物、赤兔、美女)、倒履迎许攸

从本诗我们从另一个侧面看到曹操作为一代政治家的英雄本色:他有爱才、礼贤的坦荡胸

襟;他有统一天下的宏大志愿;他有开创新局面的进取精神。

如何品评历史人物:没有一个光辉圣洁的英雄身上没有缺点,也没有一个穷凶极恶的暴徒心中没有一方净土。

三、艺术手法

思考:诗人是怎样表达自己求贤若渴、贤才难得的心情?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如何写忧?)

1、用典

事典语典交互使用,事典如周公吐脯,语典如“诗经》诗句的引用和化用,均能贴切自然。用典效果:含蓄、典雅、凝练。符合主题,才能浑然天成,巧妙地抒写感情。忌“吊书袋”。

2、比喻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明明如月,何时可辍”“月明星稀……”“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宾语前置句式:

1、陈述句或反问句中,“之”或“是”作提宾标志

何陋之有?惟命是从唯余马首是瞻

2、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时,一般要前置

恐年岁之不吾与时不我待莫我肯顾忌不自信

3、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时,一律要前置(动词、介词的宾语)

何言复来还?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何以解忧?

4、其他情况:强调宾语时

秋以为期

关山度如飞

余是以记之,以俟观人风者得言。《捕蛇者说》

归园田居

一、我所知道的陶渊明

第一位山水田园诗人,开创田园诗一体。“古今隐逸诗人之宗”。鲁迅称他和李白“在中国文学史上是同等人物。”《桃花源记》中描绘了理想生活环境:“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五柳先生传》中,以“五柳先生”自喻,无名无姓,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书好酒,任性自然,“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是典型的怡然自乐的隐君子。二、文本分析

(一)品味田园之景

1、作者要归隐的“园田”有怎样的风光?找出诗歌中描写田园风光的诗句,并展开想象,用精美的语言加以描绘。

“方宅十余亩……鸡鸣桑树颠。”

参考:在方圆十几亩的宅基上,有八、九间简陋的茅舍,枝高叶密的榆树柳树,阴影遮住了房子的后檐;桃红李白的果树,排列在屋子的前边。远处的村庄隐约可见,村落里缭绕着一缕缕轻柔的炊烟。深巷里传来了阵阵的狗叫声,树顶上公鸡正在啼鸣。

这八句话,捕捉住农村田园中司空见怪的景物,这些普通平常的景物,在诗人笔下却构

成了一副十分恬静幽美、清新喜人、安宁祥和的画面。在这画面上,有近有远,有声有色,有浓有淡,有活泼有生机,有朴拙自然的趣味。不仅流露出诗人对田园风光的由衷喜爱、悠然神往;而这淳朴、幽静的田园景色与虚伪欺诈、互相倾轧的上层社会形成鲜明的对比。

【情景交融】

景中情:喜爱、陶醉、悠闲、自由自在、自甘淡泊、安贫乐道诗意的躬耕生活

作者的小结句:“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家里没有官场中的那些尘俗琐事,在空寂的房间里心境悠闲。)

情中景:八句写景,描写了方宅草屋、榆柳桃李、村落炊烟、狗吠鸡鸣,富有生活气息,构成了远离尘世、宁静安谧、纯朴自然的艺术境界。这是实境——也许的确是陶渊明归隐后的生活情景,但是更是心境——陶渊明所追求的那种恬静生活的物化,实境与心境浑然一体,水乳交融。

如何赏景?

1)感受整体意境

2)画面层次感:写作视角的变化——视听、远近、高低

3)画面色彩感:绚丽或者淡雅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4)动与静的处理

5)再品景与情的关系

小结:白描手法,简洁的文字,毫无粉饰之词,平白如话,朴素自然,却别有味道。苏轼评:“质而实绮,癯而实腴。”“外枯而中膏,似淡(澹)而实美。”白描讲求的是朴素、准确,或简笔勾勒,或具体刻画,不求华丽,不求细腻,但要求抓住形象的主要特征,求“神”,“显神”,要求描绘准确生动,给人以鲜明的印象。

诗人用朴实的语言写景叙事,抒情言志,展现了田园生活和农家生活画卷。平中见奇,淡中有味。

(二)赏析归隐之志

1、归隐之“因”

1)找出表达归隐愿望的句子:“少无适俗韵……池鱼思故渊。”

A 爱丘山本身就没有适应世俗的情趣(逢迎世俗、周旋应酬、钻营取巧的情态和本领),显示了不同流俗的高尚情操。诗人作为一个真诚率直的人,其本性与淳朴的乡村、宁静的自然,似乎有一种内在的共通之处,所以“爱丘山”。流露了作者清高孤傲、与世不合的性格,为全是定下一个基调,又是一个伏笔,它是诗人进入官场却终于辞官归田的根本原因。

B 误落尘网

体会“误”字中饱含的复杂情感——无限辛酸。现实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厌恶和误入官场的悔恨交加的情绪。

理想破灭的悲痛(一个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儒生,怀抱济天下、济苍生的抱负入官场)、对现实的悲愤、对过往的无奈、悲凉、辛酸、懊悔。

2)“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如何理解?

明确:“羁鸟”、“池鱼”是比喻官场中的诗人。“旧林”、“故渊”比喻诗人久违的园田。诗人以“羁鸟”和“池鱼”和自己作对比,说明自己一样早有摆脱官场束缚,返回田园隐居的强烈愿望,现在终于做到了退居躬耕,保持了质朴的本性。

3)尘网:喻污秽、不自由的官场,表现出作者的憎恶之情。

2归隐之“志”

归去后的心境、生活:轻松愉悦、自由自在、返璞归真之感

直抒胸臆——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写诗人田园生活之乐。没有官场上乱糟糟的事,看不到现实官场的黑暗;可以不必作官场上的那些客套应酬之劳,可以有充分的时间读书作诗。与现实官场形成对比,正是诗人求之不得的一种生活方式、生活境界。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抒写了回归田园的乐趣,首尾呼应(与“少无……爱丘山”抒写自己的本性呼应)。“樊笼”即“尘网”,是禁锢人的牢笼和罗网,使人有“羁鸟”“池鱼”之感。“自然”是指田园生活和回归自己的本性,即诗人的物质家园和精神家园。三、小结

把握诗歌情感的方法:

1、理解意象的内涵

2、体会景中所融之情

3、找直抒胸臆的诗句

总结:陶渊明在这首诗中,对人生所走过的历程进行了总结,决心归隐农村。全诗描述了作者由官场回归农村之后赏心悦目的田园生活及其乐趣,表达了诗人置身于大自然的感受,抒发了对官场的厌恶之情(不同流合污的精神)。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