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区综合发展指数

中国地区综合发展指数
中国地区综合发展指数

2010年地区综合发展指数报告

为客观、全面反映各地区综合发展水平,中国统计学会根据《综合发展指数编制方案》(见附件),对2000-2010年各地区综合发展指数(CDI)进行了测算。测算结果表明,2000-2010年各地区综合发展指数稳步提升,东部地区明显高于其他地区,西部地区增速最快,2010年各地区综合发展指数比上年均有所提高。

一、四大区域综合发展指数稳步提升,西部地区增速最快

2000-2010年期间,中国四大区域[1]的综合发展指数稳步提升,其中东部地区由2000年的44.88%提升到2010年的65.32%,中部地区由2000年的35.93%提升到2010年的54.13%,西部地区由2000年的33.72%提升到2010年的52.23%,东北地区由2000年的38.96%提升到2010年的56.35%(见图1)。

综合发展指数由“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社会发展”、“生态建设”和“科技创新”五大类分项指数组成。2010年,东部、东北、中部和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类指数分别为73.29%、67.49%、57.91%和58.72%;“民生改善”类指数分别为73.21%、63.04%、61.33%和55.54%;“社会发展”类指数分别为67.32%、68.28%、66.93%和66.12%;“生态建设”类指数分别为65.90%、54.52%、57.73%和55.31%;“科技创新”类指数分别为38.37%、15.16%、14.72%和13.54%(见图2)。

2001-2010年,东部、东北、中部和西部地区综合发展指数年均增速分别为3.82%、3.76%、4.18%和4.47%,在四大区域中西部地区增速最快,中部地区次之(见图3)。

二、31个省(区、市)综合发展指数普遍提高,差距有所缩小

2000-2010年,31个省(区、市)的综合发展指数普遍呈现向好的趋势(见附表1和图4)。

2010年综合发展指数排在前十名的地区分别为北京、上海、天津、浙江、江苏、广东、福建、辽宁、山东和重庆(见附表2)。2000-2010年,综合发展指数年均增速排在前十名的地区分别为贵州、新疆、重庆、山西、四川、江西、西藏、安徽、宁夏和甘肃(见附表3)。

需要关注的是,全国31个省(区、市)综合发展指数的变异系数[2],自2004年后呈现逐年缩小的趋势(见图5)。

图4 2000-2010年各地区综合发展指数比较

图5 2000-2010年各地区综合发展指数变异系数

三、综合发展指数与人均GDP有一定的相关性,但个别地区差异较大

若将2010年全国31个省(区、市)综合发展指数排序结果,与按人均GDP 的排序结果进行对比可以发现,两者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见图6),但个别地区人均GDP排位与综合发展指数排位有较大的差异。

图6 综合发展指数排序与人均GDP排序相关图

四、与2009年相比,2010年各地区综合发展指数均有所提高

2010年,东部、东北、中部和西部地区综合发展指数比2009年分别提高4.65%、4.03%、4.55%和5.85%,在四大区域中西部地区增长仍然最快(见图7)。

图7 2010年四大区域综合发展指数比上年提高

2010年,31个省(区、市)综合发展指数比上年都有所提高,近一半省份增幅达到5%以上,其中,贵州、青海、西藏、宁夏、海南、甘肃、陕西、云南、新疆和重庆增幅位列前10名(见图8)。

图8 2010年各地区综合发展指数比上年提高

附表1 2000-2010年各地区综合发展指数

附表2 2000-2010年各地区综合发展指数排序

附表3 各地区综合发展指数增长情况

附表4 2010年各省(区、市)综合发展指数与

人均GDP、HDI、全面小康指数的比较

*注:HDI(人类发展指数)为2008年排名。

附表5 2010年各地区综合发展指数及分类指数

注:[1]东部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和海南10省(市);中部地区包括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和湖南6省;西部地区包括内蒙古、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和新疆12省(区、市);东北地区包括辽宁、吉林和黑龙江3省。

[2]标准差与平均数的比值称为变异系数,记为C?V。变异系数是衡量资料中各观测值变异程度的一个统计量,它可以消除单位和(或)平均数不同对两个或多个地区变异程度比较的影响。

国内外信息化发展比较研究

摘要: 二十一世纪,已成为信息的时代,这个世纪哪行哪业想要立足于市场都离不开信息,在这个信息化时代,企业要实现基业常青,进行信息化建设是必由之路,培育信息化文化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根本。中国的信息化建设起步可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初期,从国家大力推动电子信息技术应用开始,然而从上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一些发达国家就已经开始研究计算机技术在企业经营、管理、设计、制造等部门的应用,形成了一批分立的、单项应用系统。许多的发达国家在诸多领域信息化水平都远远超出了我国,作为我们中国企业必须认清现状,谋求进步与发展,全面达到企业管理信息化。 关键词:国内外;信息化;企业信息化;信息化建设

国内外企业信息化发展比较研究 1企业信息化的重要性 企业信息化(Enterprises informatization) ,企业信息化实质上是将企业的生产过程、物料移动、事务处理、现金流动、客户交互等业务过程数字化,通过各种信息系统网络加工生成新的信息资源,提供给各层次的人们洞悉、观察各类动态业务中的一切信息,以作出有利于生产要素组合优化的决策,使企业资源合理配置,以使企业能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经济竞争环境,求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1.1企业信息化的重要性主要体现的几方面: 1.可以加快企业的内外部沟通,提高工作效率 2.企业资料信息可以系统整理,快速调阅,防止人工出错遗漏 3.方便管理,信息技术无论作为企业的战术手段还是战略手段,其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企业的效益,但这并不是信息技术的应用单方面可以实现的 1.2信息化建设成为企业发展的生命线 据了解,目前我国已有57.7%的中小企业都已经信息化。随着政府大力推广信息化建设和企业对信息化建设的深入,我国企业已认识到企业网站的重要性。业内人士指出,企业信息化建设需求的增长,将会拉动整个IDC行业市场的迅猛发展,如虚拟主机,企业邮箱,智能建站,托管租用等。我们相信,企业信息化建设必将成为互联网基础行业的另一个亮点。 从现阶段的发展情况来看,整个IDC行业由于各种类型企业的信息化需求而稳步发展。追溯中国IDC发展的历史,可以看到国内的IDC是随着网站的迅速发展而超常规发展起来的,客户主要集中在商业网站上。进入2009年,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希望借助自己的网站来达成商业交易。 信息化建设逐渐成为企业发展的生命线。因此,把握市场发展的脉搏,充分利用信息化带来的便利,借助优秀互联网服务,打造优质信息化通道,将有助于

中国信息化发展历程和基本思路

中国信息化发展历程和基本思路 一、中国信息化的历史回顾 中国的信息化建设起步可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初期,从国家大力推动电子信息技术应用开始,经历了下面四个阶段: (一)准备阶段(1993年以前) 20世纪80年代初期,在我国国民经济进行调整的情况下,计算机工业界认识到,发展我国计算机工业,应该从过去的以研究制造计算机硬件设备为中心,迅速地转向以普及应用为重点,以此带动研究发展、生产制造、外围配套、应用开发、技术服务和产品销售等工作。 计算机与大规模集成电路事业是关系四个现代化建设进程的重大战略问题,它不仅是直接从事这一事业的科研和生产部门的事,还要求冶金、石油、化工、轻工、建材、纺织等部门密切协同和大力支持,共同奋斗。为了振兴我国计算机和集成电路事业,为推动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1982年10月4日,国务院成立了计算机与大规模集成电路领导小组。同年12月8日至12日,领导小组在北京召开全国计算机系列型谱专家论证会,确定了我国在此后一个时期,发展大中型计算机,小型机系列机的选型依据。 1983年5月15日,计算机与大规模集成电路领导小组在北京召开全国计算机与大规模集成电路规划会议。会议提出了若干政策措施,正确处理自己研制与技术引进的关系,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增强自力更生的能力,抓紧、抓好现有企业的技术改造;把品种、质量放在首位,要把发展中小型机、特别是微型机、单板机作为重点方向;要面向应用,大力加强计算机软件工作,迅速形成软件产业;把计算机的推广应用作为整个计算机事业的重要环节来抓;加速人才培养,建立一支强大的科技队伍。 1984年中央领导同志及时指出,新的“工业革命”表明,西方国家要从工业社会转入信息社会,这对我们向四化进军来说,既是一个机会,也是一个挑战。强调要发展现代化的信息系统,要普遍应用电子计算机等。为研究我国新技术革命的对策,国务院成立“新技术革命对策”小组,组织了计算机专项和光纤通信专项研究。 1984年9月15日,国务院发出通知指出,为了迎接世界新的技术革命,加速我国四个现代化的建设,必须有重点地发展新兴产业。在现代新兴产业群中,信息产业是最重要、最活跃、影响最广泛的核心因素。要逐步装备我国的信息产业,并以各种信息技术手段为改造传统工业服务。应当把电子工业摆到国民经济发展的非常重要的位置上。为了加强对

中国崛起要补上民生的短板

中国崛起要补上民生的短板 民生问题现在正在成为制约中国崛起的瓶颈。近日来,鹤岗的煤矿瓦斯爆炸事故,南方不少城市的天然气短缺问题,广州的垃圾围城,各地的水电气提价,武汉大学知名学者病危遭解聘,这一系列问题的出线,再次提醒我们要正确认识中国现在的发展问题。 从中国现在的地位来看,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尴尬现实。30多年来,中国在经济,外贸,体育等诸多领域里的指标都已经名列世界前茅,或者有了突破性的进展,有的甚至实现了世界第一的久违梦想。但是,于个人衣食住行相关的民生问题,却依然落后,有的还处于世界下游水平。 比如,据中外一些机构评估,目前中国的人类发展指数仅列世界第81位,还处于中等社会的发展水平;环境可持续发展能力,中国排在第129位置;中国医药卫生水平排在世界第144位,医疗公平性全球倒数第四;工业安全生产指标则比发达国家差几倍到几十倍。。。等等 这就像个木桶,决定木桶能装多少水,不在于最长板而在于最短板。决定中国崛起最终是否成功,不仅仅在于中国的经济实力的强大,更在于这些民生问题的解决,在于老百姓是否有普遍的生活稳定态。 民生问题说穿了是一个以人为本的问题,表明以人为本的观念没有完全融入我们企业机制,社会肌理,道德规范,和政府机制。 现在民生问题的突出,主要原因有两个,一个是旧有的民生问题没有跟上发展的步伐而得到合理的解决;二是随着发展的加速,新的民生问题在不断的出现。新旧两类问题纠缠在一起。民生问题的落后,大多数国民处在不稳定的生活的焦虑和不确定感中。尤其是那些涉及到基本生存底线和基本生活保障问题的难题,正在减弱国民能够分享到的国家发展红利,也冲击着支撑中国发展的基石。 强调民生问题,当然不是说中国社会已经遇到了什么大灾大难,更不是百姓流离失所,穷的叮当响。相反,30多年的高速发展,使中国老百姓的整体生活水平大幅提高,我们解决民生问题可以凭借的手段和资源也比以前更多。但是在中国发展赢得世界赞誉的同时,我们对民生问题也要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 对于中国这么一个有着13亿人口的大国来说,在改善民生问题的方面,永远都是只有更好,没有最好。我们必须牢牢地记住中国未来能否真正的成为一个强国,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能否补上民生问题这个短板。

中国城市综合实力排行榜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与贸易研究所倪鹏飞博士牵头,两岸四地城市竞争力专家共同携手,国内著名高校、国家权威统计部门和地方科研院所近百名专家历时大半年时间联合完成,社科文献出版社出版的《2010年中国城市竞争力蓝皮书: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于2010年4月26、27日分别在北京和香港发布。 在外部经济危机、内部经济结构调整的背景下,2009年中国城市在国际地位提升的同时,国内城市竞争力格局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从总体来看,五区域分享前十,沿海城市北进南退;全国城市整体起飞,潜力城市各具特色。东南优势略有下降,全国城市间差距缩小;浙江城市竞争力有所下滑,内蒙古吉林竞争力增长连续领先。 报告对全国294个地级以上城市综合竞争力进行比较发现: 中国最具竞争力的前十名城市依次是:香港、深圳、上海、北京、台北、广州、天津、高雄、大连、青岛。 综合增长竞争力前十名的城市:鄂尔多斯、铁岭、通化(前三个城市并列第一)、辽源、松原、营口、清远、白山、包头、巴彦淖尔。 经济规模竞争力前十名的城市:香港、上海、北京、深圳、广州、天津、台北、佛山、杭州、东莞。 经济效率竞争力前十名的城市:香港、台北、高雄、新竹、台中、澳门、深圳、东营、台南、东莞。 发展成本竞争力前十名的城市:海口、亳州、三亚、香港、成都、咸阳、随州、常德、长春、基隆。 产业层次竞争力前十名的城市:香港、北京、台北、新竹、深圳、上海、高雄、台中、基隆、台南。 收入水平竞争力前十名的城市:香港、澳门、上海、深圳、台北、北京、新竹、厦门、高雄、鄂尔多斯。 报告对样本城市的竞争力进行了回溯计算。过去五年竞争力稳步提升的十个城市分别是防城港、清远、赣州、通化、鄂尔多斯、乐山、廊坊、咸阳、澳门、大连。它们分别属于不同的区域、规模和发展阶段,这反映出中国城市竞相争先的态势,不同类型的城市都有提升最快、潜力最大的城市。 报告对全国56个重点城市的八个分项竞争力进行比较发现: 人才本体竞争力前10名城市依次是:香港、北京、深圳、天津、上海、澳门、杭州、中山、东莞和武汉。 企业本体竞争力前10名城市依次是:上海、苏州、唐山、深圳、北京、广州、武汉、包头、绍兴和南京。

2020年(发展战略)人类发展指数

(发展战略)人类发展指数

人类发展指数 人类发展指数 人类发展指数HDI(HumanDevelopmentIndex)是由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于《1990年人文发展方案》中提出的,用以衡量联合国各成员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指标,是对传统的GNP指标挑战的结果。 目录 人类发展指数的由来 人类发展指数的编制原则 人类发展指数的构成及公式 壹、人类发展指数计算的三个指标: 二、每个指标设定了最小值和最大值: 三、HDI指数的计算公式: 人类发展指数的最新发展 人类发展指数所揭示的内容 人类发展指数的优缺点 人类发展指数的改进意见 2010年人类发展指数中被列为高度发达的国家 中国的人类发展指数 上海人类发展指数历年情况 北京人类发展指数历年变化 天津历年人类发展指数 2009联合国人类发展指数排名

人类发展指数的由来 人类发展指数的编制原则 人类发展指数的构成及公式 壹、人类发展指数计算的三个指标: 二、每个指标设定了最小值和最大值: 三、HDI指数的计算公式: 人类发展指数的最新发展 人类发展指数所揭示的内容 人类发展指数的优缺点 人类发展指数的改进意见 2010年人类发展指数中被列为高度发达的国家 中国的人类发展指数 上海人类发展指数历年情况 北京人类发展指数历年变化 天津历年人类发展指数 2009联合国人类发展指数排名 展开 编辑本段人类发展指数的由来 1990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选用收入水平、期望寿命指标和教育指数这三个指标,来把人文发展 2008年人类发展指数 2008年人类发展指数

作为壹个全面综合的度量。1990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创立了人文发展指数(HDI)即以“预期寿命、教育水准和生活质量”三项基础变量按照壹定的计算方法组成的综合指标。自1990年以来,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每年均发布世界各国的人文发展指数(HDI)于世界许多国家或地区颇有影响。自1990年以来。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开始于《人类发展方案》中使用由预期寿命指数、教育成绩指数和实际人均GDP指数三大指标复合而成的人文发展指数义HDI)衡量各个国家人类发展水平。人文发展指数是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于1990年的《人类发展方案》中发布的。经过若干年的研究和设计,美国海外开发署的D·莫里斯(Morris)博士提出的生活质量指数(PQLI指标)即用平均预期寿命、婴儿死亡率、识字率三项指标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出版的《人文发展方案》1990年)提出的用预期寿命、成人识字率和国民生产总值三项指标衡量消费构成质量成了世界通用的指标体系。1990年5月,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首次公布了人文发展指数(HDI),将经济指标和社会指标相结合,揭示了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此外,外国的评估于年度之间差距过大,如人文发展指数,1990年中国被评为64位,而1994年以同样方法计算,中国的位次却降到94位,反映了某些国际评价不太符合实际。联合国从1990年起发表的关于人类发展的方案提出了人类发展水平的人文发展指数HDI。1990年以来,根据这壹方法编制的人文发展指标已于指导发展中国家制定相应发展战略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直到1990年,联合国开发署(UNDP)于发表的《人文发展方案》中引入识字率和人均寿命俩项社会人文指标,从教育和社会生 人类发展指数世界分布图2010.11.04 活质量俩个方面弥补了单壹经济增长指标的缺陷,于壹定程度上建立了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之间的二维指标联系。早于1990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就发表了壹份《联合国人文发展方案》提出了“人文发展”的概念指出人文发展情况人的健康长寿、受教育机会、生活水平、生存

(完整版)城市运行状况的一个综合度量指标

城市运行状况的一个综合度量指标 单位:1 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北京 100190 作者:牛文元1 王新玉2 刘怡君1 DOI:10.3969/j.issn.1000-3045.2010.04.008 在2010年6月5日的大多数网站上,披露了中科院一个研究团队的研究结果,即首次计算出了中国主要城市平均上班所花费的时间表,一时评论如潮,引发社会很大的关注。 城市居民上班花费时间的多少,并不简单地是一个单纯的计时问题。它是复杂综合因子共同作用的结果。除了考虑人口规模、城市面积、功能属性、交通设施之外,上班平均花费时间的多少,可以用来判断一个城市规划设计的合理性、功能分区的合理性、产业布局的合理性、交通网络的合理性以及城市居住的适宜程度、人力资源利用的充分程度、城市管理的科学程度等。因此,世界上先进国家往往把上班花费时间作为一个十分有效的指标,作为城市“发展红利”的一种标识,综合度量城市的运行现状和发展潜力。 2004年Science发表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丹尼尔·卡内曼(Daniel Kahneman,2004)对于城市居民上班花费时间的研究,发出“上下班是最不幸的经历”的感言[1]。此前,英国剑桥学派的著名学者威尔逊 (Wilson,1970)和中国学者牛文元(牛文元,1992)均对城市人口流动的成本(例如花费时间的成本)做出过理论探讨[2,3]。 1 理论描述 (1)城市人口的流动图式。由于城市区域功能的赋值不同,居住区与工作区之间必然产生人口的流动。一个区域既可以是人口流动的“源”,也可以是人口流动的“汇”;既可以在本区域当中流动,也可以在区域之间流动。 驱动人口流动的因素通常被考虑成:由于寻求生存的推挽力;由于工作场所的吸引力;由于家庭贫富的选择力;由于就业机会的差异力;以及由于社会安全的影响力。在这种综合驱动力的作用下,城市人口流动的出发地(源)和人口流动的目的地(汇),就形成了对应于力的大小、力的方向、力的路径、力的阻抗的流动图景。将这种流动图景表达为一种抽象的方式,可以描述如下(见图1): 由图1可以形成一组基本的矩阵,用以标识区域内、区域间人口流动的方向、强度、成本和节奏。 (2)使用符号的含义: Tij从区域到区域的上班人数 Oi以区域为出发地(源)的上班人数 Oj以区域为目的地(汇)的上班人数 Cij从区域到区域上班的花费的时间(分) C一个城市为了上班所花费的总时间 N一个城市划分的功能区域数目

人民大学中国发展指数

科学发展:问题与对策 -中国人民大学发布中国发展指数(RCDI 2010) 2010年12月28日,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调查与数据中心(NSRC)向社会公开发布中国发展指数(2010)的主要结果。 报告对2009年我国31个省级行政区的“中国发展指数”总指数及四个分指数(健康、教育、生活水平、社会环境)进行了测算和排序,并对过去六年各省区的变化趋势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该报告总结出了我国省级行政区社会经济综合发展的新特征。 一、中国发展指数(2010)的主要测算结论 1、我国区域社会经济综合发展水平在2009年分四类地区的板块格局基本未变,相邻区域发展水平相似的特征明显;只有福建从第三类升入第二类,安徽从第四类升到第三类,而新疆从第三类跌到第四类。这说明我国大力发展区域经济战略的思路是有根据的。 中国发展指数(2010)当中,全国31个省区有12个省区的排名同中国发展指数(2009)相比发生了变化,其他的省区没有变化。其中,四川、内蒙古、辽宁、安徽、重庆、贵州和宁夏等7省区的排序上升,新疆、陕西、西藏、广东和黑龙江等5省区排序下降(具体结果见附表)。

从中国发展指数各分指数来看,31个省区中国发展指数、健康、教育和生活水平指数排序与2008年相比变化不大,但是社会环境指数序位变化剧烈(只有8个省区序位未变),其中变化最大的是安徽,上升11个序位。可以从指标中看到,很多省区社会环境指数中与节能减排有关的指标值变化较大,是导致社会环境指数序位变化剧烈的原因。 2、从静态看,在健康指数、教育指数、生活水平指数、社会环境指数四个分指数中,我国内地经济发展水平(生活水平指数)的区域差异相对最大,社会环境发展水平(健康、教育、社会环境指数)的区域差异相对最小。 从动态看,31个省区中国发展指数年增长率全部呈现正增长的态势;在增长率最快的8个省区中,有5个省区位于中西部地区;另外,一些地区依然存在一定程度的发展不均衡问题,即社会经济发展的综合协调性不好。 3、中国发展指数监测显示: (1)、2008年以来,我国31个省区中国发展指数均保持正增长状态;在2005和2007年之间,有极个别省份出现微小的负增长,分别是:2005年的上海、浙江和福建; 2006年的山西、广东、重庆、甘肃和新疆;2007年的上海; (2)、中国发展指数自2004年以来连续6年保持增长,增幅明显;说明我国社会经济综合发展近年来稳定上升;北京总指数连续5年保持第一,上海保持第二;天津、浙江和江苏连续六年序位保持不变(分别位于3、4、5位)。

中国竟没有朝鲜发达---来自联合国的《人类发展报告》

中国竟没有朝鲜发达?---来自联合国的《人类发展报告》 国际上评价一个国家和地区发展程度和人民生活水平 的标准叫“人类发展指数”,英文为“Human Development Index”简写为(HDI),由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的《人类发展年度报告》做出评价。“人类发展指数”(HDI)是对人类发展成就的总体衡量尺度。是测量一个国家在人类发展的三个基本方面的平均成就:由3个指标构成,其中包括了2个毫无争议的指标和1个有些争议的指标。1)第一个指标:“健康长寿的生活,用出生时预期寿命表示”。这是一个硬性 指标,任何发展都应该以人的生命权、生存权为中心。这个指标代表了人民的食、衣、住,医疗、体育方面的基本情况,甚至还反映了人民的娱乐、心情状况。比如中国从1949年 的人均寿命35岁,通过20多年的努力发展到67岁就得了很高的分数,如果一个社会因饥荒饿死N千万人,就会引起人均寿命的下降,如果人均寿命没有下降,反而大幅度提高,那什么“N千万人”的,联合国就把它当作谣言。除了食物, 医疗也是很重要的,中国曾经实行的合作医疗、赤脚医生制度,以及公费医疗都为人均寿命的大幅提高作出了重大贡献。70年代,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曾通过《阿拉木图宣言》向全世界推广中国的经验。2)第二个指标:“人民的科学文化、人均受教育水平”---用成人识字率以及小学、中学和大学综合

毛入学率表示。中国在这方面也曾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据说就是通过背诵《老三篇》完成扫盲和提高识字率的,50 年代中期后又普及中小学教育,极大地提高了人均受教育水平。这个指标代表了社会的未来发展潜力和人民的精神生活状态。3)第三个指标:“体面的生活,用人均GDP表示”。这个指标有些争议,因为实行计划经济的国家没有GDP,你如果把计划经济体系中的工农业总产值换算为GDP,往往容易算少。计划经济体系是尽量减少商品交换环节的,商业是不发达的;还有他的文化教育、医疗卫生都是没有产值的,不好换算。比如古巴他连体育门票都是单位发,你怎么算他的产值?还有,“体面的生活”就很不好把握,什么算体面?一个人开一辆汽车固然体面,但乘坐完整的公交就不体面?再者,一个殖民地或一个被外来侵略者统治的国家,即使GDP再高,人民能体面吗?被美国黑水公司疯狂枪杀的伊拉克人,即使你是富人能体面吗?因此,我强烈建议把这个指标用抵御外来侵略的能力,抗击灾难的能力来代表。有的极左分子甚至要求用军力和是否拥有核武器来代表,他们说战争才能反映真实的综合国力,打得赢,才是“硬道理”。现在和谐世界的理论统帅全球,在和谐理论教导下美国都要从伊拉克撤军论啦,朝鲜都要销毁核武器啦,台湾也要和平回归啦,极左分子叫嚣军力肯定是不会被接受的,我的“抵御抗击”指标还是有希望的。通过我上面的介绍,想必大家应该能体

《“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全文)

《“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全文) 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的通知国发〔2016〕73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现将《“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 贯彻执行。 国务院 2016年12月15日 (此件公开发布) “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是信息 通信技术变革实现新突破的发轫阶段,是数字红利充分释放的扩展阶段。信息化代表新的生产力和新的发展方向,已经成为引领创新和驱动转型的先导力量。围绕贯彻落实“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加快信息化发展,直面“后金融危机”时代全球产业链重组,深度参与全球经济治理 体系变革;加快信息化发展,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着力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塑持续转型升级的产业生态;加快信息化发展,构建统一开放的数字市场体系,满足人民生活新需求;加快信息化发展,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和国际

竞争力,推动社会和谐稳定与文明进步;加快信息化发展,统筹网上网下两个空间,拓展国家治理新领域,让互联网更好造福国家和人民,已成为我国“十三五”时期践行新发展理念、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动力、厚植发展优势的战略举措和必然选择。 本规划旨在贯彻落实“十三五”规划纲要和《国家信息化 发展战略纲要》,是“十三五”国家规划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导“十三五”期间各地区、各部门信息化工作的行动指南。 一、发展现状与形势 (一)发展成就。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信息化工作。“十二五”时期特 别是党的十八大之后,成立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通过完善顶层设计和决策体系,加强统筹协调,作出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大数据战略、“互联网”行动等一系列重大决策,开启了信息化发展新征程。各地区、各部门扎实工作、开拓创新,我国信息化取得显著进步和成就。 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宽带网络建设明显加速。截至2015年底,我国网民数达到6.88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0.3%,互联网用户、宽带接入用户规模位居全球第一。第三代移动通信网络(3G)覆盖全国所有乡镇,第四代移动通信网络(4G)商用全面铺开,第五代移动通信网络(5G)研发步入全球领先梯队,网络提速降费行动加快推进。

世界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划分

当前联合国采用人类发展指数(HDI,Human development index)来划分发达和发展中国家,人类发展指数使用三个指标计算,1,人口健康水平,主要用人均寿命来衡量。2,教育和知识水平,用文盲率,大学,中学,小学入学率等指标来衡量。3,生活质量:使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来衡量。 对于发达国家的定义,有多种说法,但公认的标准是:较高的人均GDP(不是GDP总量)和社会发展水平。按1995年前后的标准,人均GDP在8000美元以上(按名义汇率计算)加上一定程度的社会发展水平就可基本定义为发达国家。近10年的发展,使8000美元这个标准已经落后了,2005年应提高到10000美元左右。按这个定义,在这10年,有8个国家已经加入了发达国家的行列,这8个国家是:塞浦路斯、巴哈马、斯洛文尼亚、以色列、韩国、马耳他、匈牙利和捷克。 另外,阿联酋、科威特等产油国人均GDP很高,但社会发展程度低,文盲率在30%以上,不能列入发达国家之中;摩纳哥、列支敦士登等微型国家也不列入其中,香港、台湾、荷属安的列斯等未获国家地位的经济体也不列入其中。 2005年世界发达国家新名单(括号里面的是按名义汇率计算的人均GDP): 原有的发达国家(共24国): 欧洲(18国):卢森堡(69,056)挪威(53,465)瑞士(49,246)爱尔兰(46,335)丹麦(45,015)冰岛(44,133)瑞典(38,451)英国(36,977)奥地利(35,861)荷兰(35,393)芬兰(35,242)比利时(34,081)法国(33,126)德国(33,099)意大利(29,648)西班牙(24,627)希腊(18,995)葡萄牙(16,658) 欧洲非发达国家:东欧的塞尔维亚,黑山,马其顿,乌克兰,罗马尼亚,保加利亚,波黑,白俄罗斯,摩尔多瓦,克罗地亚,匈牙利,都算不上发达国家 美洲(2国):美国(42,076)加拿大(32,073) 亚洲(2国):日本(36,486)新加坡(25,176) 大洋洲(2国):澳大利亚(29,761)新西兰(23,276) 新增的发达国家(8国): 塞浦路斯(19,008)巴哈马(18,190)斯洛文尼亚(17,660)以色列(16,987)韩国(14,649)马耳他(13,144)匈牙利(10,896)捷克(10,708)

令人触目惊心的当今中国各类指标在全球的排名

令人触目惊心的当今中国各类指标在全球的排名 目前,全球共有232个国家和地区,其中联合国会员国共有192个。在世界银行、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等国际机构的常年数据统计和全球排名中,一般来说共有183个国家和地区。因为有些国家和地区或者实在太小或者数据没有记录或者常年战乱无法统计数据,所以没有被统计在内。 那么,就以目前全球最常用的183个国家和地区而言,在各类经济、民生数据的世界排名中,中国大陆地区又究竟处在怎样的位置呢?对此,大家不难从联合国下属的各个国际机构查询到。本帖子就简单查询了一些有关中国大陆在全球的各类排名数据,见下: GDP数据:2010年,总量全球排名第二,人均全球排名第127即全球倒数第56;1978年时,GDP总量排名世界第7,人均GDP排名第60位左右即倒数第123。 教育投入占GDP数据:2010年,为3%左右,低于世界4%的平均水平,不及非洲的乌干达;1978年,该指标为5%以上,高过很多发达国家。医疗卫生投入占GDP数据:2010年,为0.8%,远低于全球10%的平均水平,美国高达18%左右,全球排名倒数第1;1978年,该指标为10%左右,高于当时的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物价水平数据:2010年,按购买力平价计算,中国住房、农产品、电子信息产品等分类产品物价水平和总体物价水平,均全面超过美国,位居

全球第一;1978年,物价水平远低于当时全球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在全球排倒数几位。 贫富差距数据:2010年,基尼系数在0.7以上,仅比极个别非洲穷国低,排在全球最前列;1978年,该指标不到0.2,是当时全球收入分配最公平和几乎没有贫富两极分化的国家。 人类发展指数数据:2011年,全球排名第101,古巴委内瑞拉等排名第60左右;1990年,中国全球排名第92,朝鲜排名第85。(因为该指标测算从1990年开始)

中国地区综合发展指数

2010年地区综合发展指数报告 为客观、全面反映各地区综合发展水平,中国统计学会根据《综合发展指数编制方案》(见附件),对2000-2010年各地区综合发展指数(CDI)进行了测算。测算结果表明,2000-2010年各地区综合发展指数稳步提升,东部地区明显高于其他地区,西部地区增速最快,2010年各地区综合发展指数比上年均有所提高。 一、四大区域综合发展指数稳步提升,西部地区增速最快 2000-2010年期间,中国四大区域[1]的综合发展指数稳步提升,其中东部地区由2000年的44.88%提升到2010年的65.32%,中部地区由2000年的35.93%提升到2010年的54.13%,西部地区由2000年的33.72%提升到2010年的52.23%,东北地区由2000年的38.96%提升到2010年的56.35%(见图1)。 综合发展指数由“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社会发展”、“生态建设”和“科技创新”五大类分项指数组成。2010年,东部、东北、中部和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类指数分别为73.29%、67.49%、57.91%和58.72%;“民生改善”类指数分别为73.21%、63.04%、61.33%和55.54%;“社会发展”类指数分别为67.32%、68.28%、66.93%和66.12%;“生态建设”类指数分别为65.90%、54.52%、57.73%和55.31%;“科技创新”类指数分别为38.37%、15.16%、14.72%和13.54%(见图2)。

2001-2010年,东部、东北、中部和西部地区综合发展指数年均增速分别为3.82%、3.76%、4.18%和4.47%,在四大区域中西部地区增速最快,中部地区次之(见图3)。 二、31个省(区、市)综合发展指数普遍提高,差距有所缩小 2000-2010年,31个省(区、市)的综合发展指数普遍呈现向好的趋势(见附表1和图4)。

人类发展指数HDI

人类发展指数H D I 文件编码(008-TTIG-UTITD-GKBTT-PUUTI-WYTUI-8256)

人类发展指数H D I 人类发展指数 人类发展指数(Human Development Index)是由(UNDP)在《1990年人文发展报告》中提出的,用以衡量联合国各成员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指标,是对传统的指标挑战的结果。 目录 展开 人类发展指数的由来 1990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选用收入水平、期望寿命指标和教育指数这三个指标,来把人文发展 2008年人类发展指数 2008年人类发展指数 作为一个全面综合的度量。1990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创立了人文发展指数(HDI)即以“预期寿命、教育水准和生活质量”三项基础变量按照一定的计算方法组成的综合指标。自1990年以来,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每年都发布世界各国的人文发展指数(HDI)在世界许多国家或地区颇有影响。自1990年以来。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开始在《人类发展报告》中使用由预期寿命指数、教育成绩指数和实际人均GDP指数三大指标复合而成的人文发展指数义HDI)衡

量各个国家人类发展水平。人文发展指数是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在1990年的《人类发展报告》中发布的。经过若干年的研究和设计,美国海外开发署的D·莫里斯(Morris)博士提出的生活质量指数(PQLI指标)即用平均预期寿命、婴儿死亡率、识字率三项指标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出版的《人文发展报告》1990年)提出的用预期寿命、成人识字率和国民生产总值三项指标衡量消费构成质量成了世界通用的指标体系。 1990年5月,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首次公布了人文发展指数(HDI),将经济指标与社会指标相结合,揭示了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此外,外国的评估在年度之间差距过大,如人文发展指数,1990年中国被评为64位,而1994年以同样方法计算,中国的位次却降到94位,反映了某些国际评价不太符合实际。联合国从1990年起发表的关于人类发展的报告提出了人类发展水平的人文发展指数HDI。 1990年以来,根据这一方法编制的人文发展指标已在指导发展中国家制定相应发展战略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直到1990年,联合国开发署(UNDP)在发表的《人文发展报告》中引入识字率和人均寿命两项社会人文指标,从教育和社会生活质量两个方面弥补了单一经济增长指标的缺陷,在一定程度上建立了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的二维指标联系。早在 1990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就发表了一份《联合国人文发展报告》提出了“人文发展”的概念指出人文发展状况人的健康长寿、受教育机会、生活水平、生存环境和自由程度等指标的综合发展状况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从1990年开始,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每年发表一份不同主题的《人类发展报告》强调必须把人置于发展的中心位置,提出用人文发展指数(HID)来代替国民生产总值(GNP)作为衡量经济发展的指标。 1990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发

(信息化知识类)中国信息化发展趋势分析点击

中国信息化发展趋势分析点击 〖报告内容〗 信息化:撬动转型的支点 10.9%与10.7%,两个不大不小的数字在最近一段时间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一方面,我们为GDP10.9%的过热增幅感到忧虑,尤其这一数字是建立在能耗同比上升0.8%这样一个基础上实现的。另一方面,电信业务收入增长的10.7%也让我们感到忧虑,毕竟电信业务收入增长低于GDP增长在改革开发以来还是第一次。日前信息产业部最新快报显示,1~7月份全国通信业务收入累计完成4052.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1.4%。无论是上半年的增幅10.7%还是1~7月份的增幅11.4%,都表示大幅超前已然不在了,于是我们可能会产生这样的疑问:电信业是不是已经从辉煌步入了“微利时代”?通过转型是否能够走出“微利”困境?对于转型这样一个相对“抽象”、“虚幻”的理念而言,信息化与之的关系又是怎样的?……在这个转型及信息化的时代,关于信息通信行业的思索还远不止这些。 “未来电信业务的增长将会与经济增长相适应,成为一个稳定发展的微利服务行业。” 掘金“微利时代” 在第六届中国信息港论坛上,信息产业部通信科技委副主任、中国电信总工韦乐平指出,“未来电信业务的增长将会与经济增长相适应,成为一个稳定发展的微利服务行业,像2002年大规模的、不计成本的、全社会的投资都投向电信的情况已经不复存在。”一时间关于电信业“微利说”的争论此起彼伏,其中反对者居多,纷纷指责电信业是暴利行业。然而在笔者看来,“微利”的提出是有一定道理的。毕竟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我国经济步入“微利时代”的大背景下,某一个行业长期获得高利润是不可能的。而且从电信业目前的发展态势来看,技术的日新月异、业务的更新换代以及服务的日益普及,这些都使得传统电信业的高速增长已成为历史,利润越来越低,并将不得不面临所谓的“微利”困境。 转型突破“微利”困境 在一定的经济状况和市场发展水平之下,受需求、资源、技术和产品价值的限制,无论是一个产品,还是一个企业,乃至一个产业,都会经历这样一个生命周期的曲线,出现增长的极限。电信业也不例外。现在我国电信业面临着极限竞争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量收不平衡在加剧。现在个人客户的通信选择在增加,大部分移动客户的工作地点和家中仍有PSTN网的连接,同时越来越多的固定线路客户拥有移动和宽带的连接手段,运营商面临业务量在增加而收入却相对静止不动的问题;其次,固网话音被V oIP 替代的趋势明显。在国外,V oIP用户的规模增长非常迅速,这是世界范围的趋势;再次,语音低值化倾向明显;最后,成本压缩的空间越来越有限。理论分析认为,成本压缩空

“中国休闲城市发展综合评价”启动并发布阶段性成果

“2010中国城市发展综合评价”启动并发布阶段性成果 2010年6月29日,“中国休闲城市发展综合评价”新闻发布会在北京举行。 该评价活动的学术指导单位为中国旅游研究院,由中国旅游协会休闲度假分会、全国休闲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人民网和休闲杂志社共同主办,由北京同和旅游规划设计院和去哪儿网()承担技术研发任务。 在城市休闲指数排名中,三亚、丽江、深圳排名前三位,北京和位列第四、第五位,紧随其后的是厦门和桂林,有“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之称的杭州、苏州暂位列第八和第十,青岛位列第九。 在这一评价体系中,涵盖了空气质量、人口密度、绿化面积、生活污水处理、生活垃圾处理、私家车数量、公共汽车数量、国际化程度等近30项指标。总分为100分,但仅有三亚和丽江得分超过50分,北京的得分为分。 中国旅游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旅游协会休闲度假分会秘书长魏小安先生说:“随着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和社会的全面进步,休闲作为人的一项基本权利已经确立,休闲作为城市的一项基本功能也得到了广泛认同。中国休闲城市发展综合评价活动,是通过一个科学、适用的评估方法,来衡量全国287个地级以上城市的休闲功能,树立休闲城市的示范品牌,促进城市休闲产品和服务的创新,体现休闲创造快乐、休闲创造价值的理念,为城市找到科学发展的新路径。” 据悉,该评价活动的核心成果是“中国城市休闲指数(CLI)”和“中国休闲城市排名”,同时也将产生“中国最佳休闲城市”和“中国特色休闲城市”名单。为了保障成果的科学性,采取客观评价与主观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分为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为客观评价。分析数据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中国城市统计年鉴》等公开出版物的统计信息,设置了“城市名片”、“休闲环境”、“休闲条件”和“休闲经济”等四大类别合计27个指标,按照相应权重,计算得出287个城市的“统计性指标分析结果”。二是去哪儿网()4200多万用户对287个城市的自由评价信息,通过统计技术处理

人类发展指数

人类发展指数(HDI),是在三个指标的基础上计算出来的:健康长寿,用出生时预期寿命来衡量;教育获得,用成人识字率(2/3权重)及小学、中学、大学综合入学率(1/3权重)共同衡量;生活水平,用人均实际GDP(PPP美元)来衡量。 为构建该指数,每个指标都设定了最小值和最大值: *出生时预期寿命:25岁和85岁;*成人识字率:0%和100%;综合毛入学率:0%和100%;*人均实际GDP(PPP美元):100美元和40000美元; 对于HDI的任何组成部分,单个指数都可以用以下公式来计算: 指数值=(实际值-最小值)/(最大值-最小值) 人类发展指数(HDI,Human development index),是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从1990年开始发布的衡量联合国各成员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指标。 计算方法 由于人均GDP并不是衡量人类发展的唯一指标,因此人类发展指数另外加入两个指标——健康和教育。人类发展指数是在三个指标的基础上计算出来的:健康长寿,用出生时预期寿命来衡量;教育获得,用成人识字率(2/3权重)及小学、中学、大学综合入学率(1/3权重)共同衡量;生活水平,用实际人均GDP(购买力平价美元)来衡量。 为构建该指数,每个指标都设定了最小值和最大值: ?出生时预期寿命:25岁和85岁; ?成人识字率:0%和100%;为15岁以上识字者占15岁以上人口比率。 ?综合入学率:0%和100%;指学生人数占6至21岁人口比率(依各国教育系统的差异而有所不同)。 ?实际人均GDP(购买力平价美元):100美元和40000美元; 对于HDI的任何组成部分,该指数都可以用以下公式来计算: 指数值=(实际值-最小值)/(最大值-最小值) ?预期寿命指数 =

2009年中国信息化发展指数(IDI)研究报告

2009年中国信息化发展指数(IDI)研究报告 杨京英熊友达姜澍 信息化发展指数(IDI)是全面衡量和评价中国各地区信息化发展水平及中国在国际比较中地位的综合统计评价指数,该指数“从基础设施、使用、知识、环境与效果、信息消费五个方面诠释国家信息化的总体水平,对国家信息化发展状况做出综合性评价”;同时,“力求从定性和定量两个角度设定目标,使指数更具代表性”。信息化发展指数(IDI)可作为衡量国家或地区信息化发展的综合评价尺度(指标体系见附件)。 据最新统计数据资料测算,2008年中国信息化发展总指数为0.645,比上年增长14.48%。北京、上海、天津、浙江和广东信息化发展水平居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前五位。中国信息化水平在世界信息化发展中处于中等水平国家行列。 【2008年中国信息化发展指数概况】 2008年,中国信息化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信息化发展指数达到0.645,比2007年提高了0.015个点。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北京和上海依然占据前两位,信息化发展指数分别达到0.892和0.844,京沪两地信息化水平的差距较上年有所减小,差距从0.069减小到0.048;天津、浙江、广东分别位居全国第三至第五,信息化发展指数分别为0.737、0.735和0.730,与上年相比,天津比上年提高了0.018个点,增长17.46%,从上年的第五位上升至第三位;而广东仅上升0.010个点,增长10.42%,从上年的第四位下降至第五位。 表6.1 2000-2008年中国信息化发展指数与分类指数比较

在信息化发展指数的五个分类指数中,除信息消费指数外,其余四个分类指数值都较上年有所上升,各分类指数的情况是:使用指数最高,为0.887,比上年提高0.040个点;其次是知识指数,为0.794,比上年提高0.013个点;环境与效果指数为0.555,比上年提高0.019个点;信息消费指数为0.516,比上年下降0.033个点;基础设施指数为0.409,比上年提高0.008个点。 1995-2008年,中国信息化在五个方面呈现非均衡发展的特点。由于互联网应用普及程度进一步提高,国民基础教育和文化素质稳步提升,使用指数和知识指数保持较高的发展水平,指数值均高于总指数;但环境与效果指数和基础设施指数的发展水平仍然较低,表明目前中国经济实力较低,信息产业需要进一步加快发展、城乡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差距较大等严峻现状。同时,受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近两年中国信息消费增长缓慢,信息消费指数较上年有较大幅度下降(见图6.1)。 图6.1 1995-2008年中国信息化发展总指数及各分类指数比较 为便于与上年度比较,本报告延续采用雷达图比较的方法,对全国、北京和上海信息化结构差异进行比较。如图6.2所示,全国信息化发展指数偏向于知识指数和使用指数,而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尚显不足;北京偏向于环境与效果指数,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民生发展状况及改进对策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民生发展状况及改进对策 2011-07-07 15:54:30作者:胡建兰来源: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浏览次数:4 网友评论0 条 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和共产党人奋斗的目标和价值取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进程使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大为丰富,极大推动了我国民生改善的步伐,中国人民在经济、教育、医疗、社会关系、个性自由等几乎所有人类发展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是,由于经济、社会、资源及实践中的偏差等多方面的制约,还存在着诸多不足与问题。 一、中国民生现状 (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民生问题得到明显改善。根据联合国人类发展指数统计,中国人类发展指数(HDI)从1975年的0.530上升到2008年的0.793,排名从1999年的全球第105位上升到2007年的第81位,成为发展中国家人类发展指数提高最快的国家之一。 1.生产力迅速发展、经济建设突飞猛进,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1979—2008年,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年均增长率达9.8%,比同期世界经济平均发展水平高6.8个百分点;201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财力的增加对促进经济发展、加强经济和社会中的薄弱环节、切实改善民生、有效应对各种风险和自然灾害的冲击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随着我国经济总量的大幅提高,人均国民总收入(GNI)水平也大幅提升。据世界银行统计,1978年,我国人均GNI只有190美元,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0.1%;改革开放后,人均GNI水平大幅提升,2008年达到2770美元,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32.3%。扣除通货膨胀因素,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在1979—2007年间平均每年增长7.2%,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在1979—2007年间平均每年增长7.1%。1978年,中国农村家庭的恩格尔系数为67.7%(高于联合国粮农组织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