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电压技术复习资料要点

高电压技术复习资料要点
高电压技术复习资料要点

第一章电介质的电气强度

1.1气体放电的基本物理过程

1.高压电气设备中的绝缘介质有气体、液体、固体以及其他复合介质。

2.气体放电是对气体中流通电流的各种形式统称。

3.电离:指电子脱离原子核的束缚而形成自由电子和正离子的过程。

4.带电质点的方式可分热电离、光电离、碰撞电离、分级电离。

5.带电质点的能量来源可分正离子撞击阴极表面、光电子发射、强场发射、热电子发射。

6.带电质点的消失可分带电质点受电场力的作用流入电极、带电质点的扩散、带电质点的复合。

7.附着:电子与气体分子碰撞时,不但有可能引起碰撞电离而产生出正离子和新电子,也可能发生电子附着过程而形成负离子。

8.复合:当气体中带异号电荷的粒子相遇时,有可能发生电荷的传递与中和,这种现象称为复合。

(1)复合可能发生在电子和正离子之间,称为电子复合,其结果是产生一个中性分子;(2)复合也可能发生在正离子和负离子之间,称为离子复合,其结果是产生两个中性分子。

9.1、放电的电子崩阶段

(1)非自持放电和自持放电的不同特点

宇宙射线和放射性物质的射线会使气体发生微弱的电离而产生少量带电质点;另一方面、负带电质点又在不断复合,使气体空间存在一定浓度的带电质点。因此,在气隙的电极间施加电压时,可检测到微小的电流。

由图1-3可知:

(1)在I-U 曲线的OA 段: 气隙电流随外施电压的提高而增大,这是因为带电质点向电极运动的速度加快导致复合率减小。当电压接近 时,电流趋于饱和,因为此时由外电离因素产生的带电质点全部进入电极,所以电流值仅取决于外电离因素的强弱而与电压无关。

(2)在I-U 曲线的B 、C 点:

电压升高至 时,电流又开始增大,这是由于电子碰撞电离引起的,因为此时电子在电场作用下已积累起足以引起碰撞电离的动能。电压继续升高至 时,电流急剧上升,说明放电过程又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此时气隙转入良好的导电状态,即气体发生了击穿。

(3)在I-U 曲线的BC 段:虽然电流增长很快,但电流值仍很小,一般在微安级,且此时气体中的电流仍要靠外电离因素来维持,一旦去除外电离因素,气隙电流将消失。

因此,外施电压小于 时的放电是非自持放电。电压达到 后,电流剧增,且此时间隙中

电离过程只靠外施电压已能维持,不再需要外电离因素了。外施电压达到 后的放电称为自持放电, 称为放电的起始电压。

10. 电子崩:电子将按照几何级数不断增多,类似雪崩似地发展,这种急剧增大的空间电子流被称为电子崩。

电子崩的示意图:

11.电子碰撞电离系数 表示一个电子沿电场方向运动1cm 的行程所完成的碰撞电离次数平均值。

12.

如图1-5为平板电极气隙,板内电场均匀,设外界电离因子每秒钟使阴极表面发射出A

U 0

U B U 0U

0U 0U :

来的初始电子数为n 0

由于碰撞电离和电子崩的结果,在它们到达x 处时,电子数已增加为n ,这n 个电子在dx 的距离中又会产生dn 个新电子。

抵达阳极的电子数应为: 途中新增加的电子数或正离子数应为: 将式的等号两侧乘以电子的电荷,即得电流关系式:

13.汤逊理论 前述已知,只有电子崩过程是不会发生自持放电的。要达到自持放电的条件,必须在气隙内初始电子崩消失前产生新的电子(二次电子)来取代外电离因素产生的初始电子。

实验现象表明,二次电子的产生机制与气压和气隙长度的乘积()有关。值较小时自持放电的条件可用汤逊理论来说明;

值较大时则要用流注理论来解释。 (1)过程与自持放电条件

由于阴极材料的表面逸出功比气体分子的电离能小很多,因而正离子碰撞阴极较易使阴极释放出电子。此外正负离子复合时,以及分子由激励态跃迁回正常态时,所产生的光子到达阴极表面都将引起阴极表面电离,统称为过程。 为引入系数。

设外界光电离因素在阴极表面产生了一个自由电子,此电子到达阳极表面时由于 过程,

电子总数增至 个。因在对系数进行讨论时已假设每次电离撞出一个正离子,故电

d a

e n n α0=)1(00-=-=?d a e n n n n α?=x dx e n n 00αd

e I I α0=pd pd pd γγγαd e αα

极空间共有( -1)个正离子。由系数 的定义,此( -1)个正离子在到达阴

极表面时可撞出 (

-1)个新电子,这些电子在电极空间的碰撞电离同样又能产生更多的正离子,如此循环下去。

自持放电条件为

:一个正离子撞击到阴极表面时产生出来的二次电子数

:电子碰撞电离系数

:两极板距离

(2)汤逊放电理论的适用范围

汤逊理论是在低气压、较小的条件下在放电实验的基础上建立的。 因此,通常认为, >0.26 cm(pd >200 cm ? mmHg)时,击穿过程将发生变化,汤逊理论的计算结果不再适用,但其碰撞电离的基本原理仍是普遍有效的。

1.2气体介质的电气强度

1.空气间隙放电电压主要受到电场情况、电压形式以及大气条件的影响。

2.电场电压击穿物体:均匀电场的击穿、稍不均匀电场的击穿、极不均匀场的击穿。

3.均匀电场的击穿特性:电极布置对称,无击穿的极性效应;间隙中各处电场强度相等,击穿所需时间极短;直流击穿电压、工频击穿电压峰值以及50%冲击击穿电压相同;击穿电压的分散性很小。

4.稍不均匀电场的击穿特点:击穿前无电晕;无明显的极性效应;直流击穿电压、工频击穿电压峰值及50%冲击击穿电压几乎一致。

5.极不均匀场的击穿特性:电场不均匀程度对击穿电压的影响减弱;极间距离对击穿电压的影响增大;在直流电压中,直流击穿电压的极性效应非常明显;工频电压下,击穿都发生在

d e αd e αγd e α1)1(=-d e αγγαd d

δ

正半周峰值附近。

6.负极性雷的三个阶段:先导过程、主放电过程、余光放电过程。

7.雷电过电压:是一种持续时间极短的脉冲电压,在这种电压作用下绝缘的击穿具有与稳态电压下击穿不同的特点。

8.雷电能对地面设备造成危害的主要是云地闪。

9.按雷电发展的方向可分为:下行雷在雷云中产生并向大地发展;

上行雷由接地物体顶部激发,并向雷云方向发展

10.下行负极性雷通常可分为3个主要阶段:先导过程;主放电过程;余光放电过程。

11.气隙击穿三个特点:最低静态击穿电压;在气隙中存在能引起电子崩并导致流注和主放电的有效电子;需要有一定的时间,让放电得以逐步发展并完成击穿。

12.操作过电压:电力系统在操作或发生事故时,因状态发生突然变化引起电感和电容回路的振荡产生过电压,称为操作过电压。

13.操作冲击电压作用下的击穿特点:U形曲线、极性效应、饱和现象、分散性大、邻近效应。

14.提高气体击穿电压的措施:

电极形状的改进(使空间场强分布均匀,从而提高气体击穿电压。目的:以改善电场分布,提高间隙的击穿电压。);空间电荷对原电场的畸变作用;极不均匀场中屏障的采用;提高气体压力的作用;高真空和高电压强度气体SF6的采用。

1.3固体绝缘表面的气体沿面放电

1.闪络:沿整个固体绝缘表面发生的放电称为闪络。在放电距离相同的,沿面闪络电压低于纯气隙的击穿电压。

2.高压绝缘子的分类:1)按结构分绝缘子、套筒、套管。2)按材料分电工陶瓷、钢化玻璃、硅橡胶、乙丙橡胶等有机材料。

3.界面:气体介质与固体介质的交界面称为界面。

4.沿面闪络电压的影响因素:

(一)固体绝缘材料特性

(二)介质表面的粗糙度

(三)固体介质与电极间的气隙大小

图1-22 均匀电场中不同介质的沿面闪络电压

(工频峰值)的比较

1-空气隙击穿2-石蜡3-瓷

4-与电板接触不紧密的瓷

5.滑闪放电是具有强垂直分量绝缘结构所特有的放电形式。

6.滑闪放电的条件:电场必须有足够的垂直分量;电场必须有足够的水平分量;电压必须是交变的。

7.滑闪放电现象可用图所示的等效电路来解释:

图为套管绝缘子等效电路

C-表面电容R-体积电阻

r-表面电阻A-导杆B-法兰

8.污闪:污秽层受潮变成了覆盖在绝缘子表面的导电层,最终引发局部电弧并发展成沿面闪络,这就是污闪。

9.污闪的次数在几种外绝缘闪络中不算多,但是它造成的损失却是最大的。

10.污闪的发展过程:污秽层的形成、污秽层的受潮、干燥带形成与局部电弧产生、局部电弧发展成闪络。

11.污秽等级的划分及污秽度评定的方法:目前在世界范围内应用的最广泛的方法是等值盐

密法。

12.提高沿面放电电压的措施:屏障、屏蔽、提高表面憎水性、消除绝缘体与电极接触面的缝隙、改变绝缘体表面的电阻率、强制固体介质表面的电位分布、提高污闪电压。

第二章液体的绝缘特性与介质的电气强度

1.液体电介质又称绝缘油,在常温下为液态,在电气设备中起绝缘、传热、浸渍及填充作用,主要用在变压器、油断路器、电容器和电缆等电气设备中。在断路器和电容器中的绝缘油还分别有灭弧和储能作用。

2.液体电介质有矿物绝缘油、合成绝缘油和植物油三大类。

2.1液体电介质的极化与损耗

1.非极性液体和弱极性液体电介质极化中起主要作用的是电子位移极化,其极化率为αe。

2.极性液体介质包括中极性和强极性液体介质这类介质在电场作用下,除了电子位移极化外,还有偶极子极化,对于强极性液体介质,偶极子的转向极化往往起主要作用。极性液体分子具有固有偶极矩。

3.非极性和弱极性液体介质的极化主要是电子位移极化。介质损耗主要来源于电导。

4.极性液体介质的介质损耗与粘度有关。极性分子在粘性媒质中作热运动,在交变电场作用下,电场力矩将使极性分子作趋向于外场方向的转动,在定向转动过程中,因摩擦发热(偶极子在转动过程中摩擦发热而引起的)而引起能量的损耗。

2.2液体电介质的电导

1.根据液体介质中离子来源的不同,离子电导可分本征离子电导和杂质离子电导两种。

2.华尔屯定律:与温度无关。

2.3液体电介质的击穿

1.液体电介质的击穿条件:碰撞电离和电子崩发展到一定大小。

2.气泡击穿理论的现象:气泡在两极间形成连续的气桥。

过程:气泡发生电离,产生高能电子,与液体分子发生碰撞,电离产生更多的气泡。

原因:气泡为什么电离?1)气体击穿场强比液体介质的击穿场强小。2)气泡中场强比液体介质大。

结论:由于气桥产生,形成导电通道,液体电介质击穿。

3.水桥击穿理论的现象:椭圆水球在电极间形成连续的水桥。

原因:水分子介电常数大,极化成椭球状,在电场作用下定向排列。

结论:由于水桥形成,在比较低的电压发生击穿。

4.小桥击穿理论的现象:杂质粒子在电极电场集中处聚集起来。

原因:杂质粒子在液体杂质中处于悬浮状态,杂质粒子介电常数比液体介质的大,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发生定向排列。

结论:杂质粒子存在,液体电介质击穿电压降低。

第三章固体的绝缘特性与介质的电气强度

1.电介质的电气特性,主要表现为它们在电场作用下的导电性能、介电性能和电气强度,它们分别以四个主要参数,即电导率(或绝缘电阻率)、介电常数、介质损耗角正切和击穿电场强度(简称击穿场强)来表示。

2.一切电介质在电场作用下都会出现极化、电导和损耗等电气物理现象。

3.1固体电解质的极化与损耗

1.电介质的介电常数也称为电容率,是描述电介质极化的宏观参数。电介质极化的强弱可用介电常数的大小来表示,它与该介质分子的极性强弱有关,还受到温度、外加电场频率等因素的影响。

2.D、E——分别为电介质中电通量密度、

宏观电场强度。 3.介质损耗:在电场作用下没有能量损耗的理想介质是不存在的,实际电介质中总有一定的能量损耗,包括由电导引起的损耗和某些有损极化引起的损耗,总称为介质损耗。 4.绝缘材料的介质损耗角正切就是损耗角δ的正切值,可直接用tan δ表示。绝缘材料的损耗角δ是在其上的外施电压与由此产生的电流之间的相位差的余角。

它是由介质电导以及介质极化的滞后效应所引起的。如图所示:

5.固体无机电介质的介质损耗:(1)无机晶体:介质损耗主要来源于电导。(2)无机玻璃:玻璃的介质损耗可以认为主要由三部分组成:电导损耗、松弛损耗和结构损耗。(3)陶瓷可以分为含有玻璃相和几乎不含玻璃相两类,第一类陶瓷是含有大量玻璃相和少量微晶的结构,其介质损耗主要由三部分组成:玻璃相中离子电导损耗、结构较松的多晶点阵结构引起的松弛损耗以及气隙中含水引起的界面附加损耗,tan δ相当大。

6.固体有机电介质的介质损耗:(1)非极性有机介质:介质损耗主要是由杂质电导引起的, 被广泛用作工频和高频绝缘材料。(2)极性有机介质:主要决定于极性基的松弛损耗,因而在高频下的损耗也很大,不能作为高频介质应用。

7.非极性固体电介质只能发生电子位移极化,而极性固体电介质不仅发生电子位移极化,还有极性分子的转向极化。

8.无机晶体介质损耗主要来源于电导,无机玻璃包括了热离子极化和松弛效应,陶瓷介质的?πδ-=2ε

tanδ相差很大;

9.非极性有机介质损耗由杂质电导引起,极性有机介质在不同状态下变化很大。

10.固体电介质的电导按导电载流子种类可分为离子电导和电子电导两种,前者以离子为载流子,而后者以自由电子为载流子。在弱电场中,主要是离子电导。

11.晶体介质的离子来源有两种:本征离子电导和弱束缚离子电导。

12.电介质中导电电子的来源包括来自电极和介质体内的热电子发射,场致冷发射及碰撞电离,而其导电机制则有自由电子气模型、能带模型和电子跳跃模型等。

13.隧道效应:对于具有能量u﹤u0的微观粒子,粒子可以由区域I穿过势垒II到达区域III 中,并且粒子穿过势垒后,能量并没有减少,仍然保持在区域I时的能量,这种现象通常形象化地称为隧道效应。

现象:电子穿过势垒,电子从I区到达III区。

条件:强电场,势垒高度不是很高、厚度很薄。

原因:在强电场的作用下,势垒减少,势垒厚度X0减少。

结果:能量保持不变(能量平均值)。

14.电介质按水在介质表面分布状态的不同,可分为: 亲水电介质和疏水电介质。(1)亲水介质包括离子晶体、含碱金属的玻璃以及极性分子所构成的介质等,它们对水分子有强烈的吸引作用。

(2)

15.固体电介质的电导分为三类:离子电导、电子电导和表面电导。

16.离子电导和电子电导是一种体积电流,而表面电导是一种面电流。

3.3固体电介质的击穿

1.电介质的击穿:电介质在强电场下的电流密度按指数规律随电场强度增加而增加,当电场

进一步增强到某个临界值时,电介质的电导突然剧增,电介质便由绝缘状态变为导电状态,这一跃变现象称为电介质的击穿。

2.发生击穿时的临界电压称为电介质的击穿电压,相应的电场强度称为电介质的击穿场强。

3.固体电介质的击穿中,常见的有热击穿、电击穿和不均匀介质局部放电引起击穿等形式。

4.瓦格纳热击穿理论:研究电介质发热和散热的理论。

作用(结论):定义临界温度t和热击穿场强U。

5.电压作用时间很短,散热来不及进行的情况,称这种情况下的击穿为脉冲热击穿;电压长时间作用,介质内温度变化极慢的情况,称这种情况下的击穿为稳态热击穿。

6.按击穿发生的判定条件的不同,电击穿理论可分为两大类:以碰撞电离开始作为击穿判据。称这类理论为碰撞电离理论,或称本征电击穿理论。以碰撞电离开始后,电子数倍增到一定数值,足以破坏电介质结构作为击穿判据。称这类理论为雪崩击穿理论。

7.根据雪崩机理的不同,雪崩击穿分为:场致发射击穿和碰撞电离雪崩击穿。

8.局部放电引起电介质劣化损伤的机理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有如下三个方面:电的作用、热的作用、化学作用。

第七章输电线路和绕组中的波过程(主要参看PPT)

7.1均匀无损单导线上的波过程

1.波动方程及解

均匀无损单导线的单元等效电路

将以上频域形式解变换到时域形式:

2.波阻抗Z 表示了线路中同方向传播的电流波与电压波的数值关系

3.根据习惯规定:沿x 正方向运动的正电荷相应的电流波为正方向。

4.分布参数线路的波阻抗与集中参数电路在物理意义上有本质的区别如下:

1)波阻抗表示向同一方向传播的电压波和电流波之间比值的大小;电磁被通过波阻抗为Z 的无损线路时,其能量以电磁能的形式储存于周围介质中,而不像通过电阻那样被消耗掉。

2)为了区别不同方向的行波,Z 的前面应有正负号。

3)如果导线上有前行波,又有反行波,两波相遇时,总电压和总电流的比值不再等于波阻抗,

即是:

4)波阻抗的数值Z 只与导线单位长度的电感L 0和电容C 0有关,与线路长度无关。

7.2行波的折射和反射(参看PPT )

7.3波在多导线系统中的传播

7.4波在传播中的衰减与畸变

1.为什么在过电压作用下导线上出现电晕将是引起行波衰减和变形的主要因素,

答:原因:1)线路电阻和绝缘电导的影响2)冲击电晕的影响。

无变形条件:

2.电晕外观上是较为完整的光圈。由于负极性电晕发展较弱,而雷电大部分是负极性的,所以在过电压计算中常以负极性电晕作为计算的依据。

7.5 绕组中的波过程

在雷电或操作冲击电压作用下,变压器绕组的主绝缘和从绝缘上可能受到很高的过电压而损坏。这种在冲击电压作用下产生的过电压,主要由绕组内部的电磁振荡过程和绕组之间的静电感应、电磁感应过程所引起。这两个过程统称为变压器绕组的波过程。

第八章雷电过电压及其防护(全)

8.1雷电放电和雷电过电压

1.雷云:能产生雷电的带电云层称为雷云。雷云的形成主要是含水汽的空气的热对流效应。

2.雷电放电过程:先导放电、主放电和余辉放电三个阶段。

3.主要的雷电参数有:雷暴日及雷暴小时、地面落雷密度、主放电通道波阻抗、雷电流极性、雷电流幅值、雷电流等值波形、雷电流陡度等。

4.雷电参数解释:

(1)雷暴日Td 是指该地区平均一年内有雷电放电的平均天数,单位d/a 。

(2)雷暴小时Th 雷暴小时是指平均一年内的有雷电的小时数,单位h/a。

(3)Td <15,少雷区;>40,多雷区;>90,强雷区。

(4)地面落雷密度是指每一雷暴日每平方公里地面遭受雷击的次数。

(5)当雷云电荷为负时,所发生的雷云放电为负极性放电,雷电流极性为负;反之,雷电流极性为正。

(6)雷电流陡度是指雷电流随时间上升的速度。

(7)雷电流的幅值随各国自然条件的不同而差别较大,而测得的雷电流波形却基本一致。第一次负放电电流波形的波头较长,在峰值附近有明显的双峰;随后放电电流波形的波头较短,没有双峰,电流陡度远大于第一次放电,而电流幅值约为第一次放电的一半。

雷电冲击试验和防雷设计中常用的雷电流等值波形有双指数波、斜角波和半余弦波。

5.雷电过电压是雷云放电引起的电力系统过电压,其可分为直击雷过电压和感应雷过电压。

6.雷电的成因源于大气的运动。

8.2防雷保护设备

1.目前人们主要是设法去躲避和限制雷电的破坏性,其基本措施就是加装避雷针、避雷线、避雷器、防雷接地、电抗线圈、电容器组、消弧线圈、自动重合闸等防雷保护装置。

2.避雷针的作用:吸引雷电击于自身,并将雷电流迅速泄入大地,从而使被保护物体免遭直接雷击。

3.避雷针的保护范围:指被保护物体在此空间范围内不致遭受直接雷击。

4.我国使用避雷针的保护范围的计算方法:根据小电流雷电冲击模拟试验确定的。

5.避雷线的作用:避雷线除了防止雷电直击导线外;同时还有分流作用,以减少流经杆塔入地的雷电流从而降低塔顶电位,避雷线对导线的耦合作用还可以降低导线上的感应雷过电压。

6.保护角:指避雷线和外侧导线的连线与避雷线的垂线之间的夹角。保护角愈小,避雷线就愈可靠地保护导线免遭雷击。一般取保护角 。220-330kV 双避雷线线路,一般采用保护角20左右,500kV 一般保护角不大于15,山区宜采用较小的保护角。

7.避雷器是专门用以限制线路传来的雷电过电压或操作过电压的一种防雷装置。避雷器实质上是一种过电压限制器,与被保护的电气设备并联连接,当过电压出现并超过避雷器的放电电压时,避雷器先放电,从而限制了过电压的发展,使电气设备免遭过电压损坏。

8.阀式避雷器普通型又有FS 和FZ 两个系列,磁吹型有FCZ 和FCD 两个系列。

8.3电力系统防雷保护

1.衡量输电线路防雷性能的两个指标:耐雷水平、雷击跳闸率。

(1)雷击线路不致引起绝缘闪络的最大雷电流幅值,称为线路的耐雷水平。线路的耐雷水平愈高,线路绝缘发生闪络的机会就愈小。

(2)雷击跳闸率是指折算为统一的条件下,因雷击而引起的线路跳闸的次数。此统一条件规定为每年 40 个雷电日和 l00km 的线路长度。

2.

1)无避雷线时的感应雷过电压

雷击杆塔或线路附近避雷线: α — 感应过电压系数,kV/m ,其值等于以kA/μs 为单位的雷电流平均陡度值,即 α = I / 2.6;h d —导线平均高度,m 。

2)有避雷线时的感应雷过电压

d U h α=

K c 为避雷线与导线之间的耦合系数,其值只决定于导线间的相互位置与几何尺寸。线间距离越近,则耦合系数 K c 愈大,导线上感应过电压愈低。

3.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有避雷线的线路遭受直击雷一般有三种情况:①雷击杆塔塔顶;②雷击避雷线档距中央;③雷电绕过避雷线击于导线。

4.建弧率:绝缘子串和空气间隙在冲击闪络之后,转变为稳定的工频电弧的概率称为建弧率以 表示,

5.输电线路防雷保护的“四道防线”:防止输电线路导线遭受直击雷;防止输电线路受雷击后绝缘发生闪络;防止雷击闪络后建立稳定的工频电弧;防止工频电弧后引起中断电力供应。

6.输电线路防雷保护的主要措施:???

7.输电线路防雷保护的具体措施:

(1)架设避雷线:330kV 及以上线路应全线架设双避雷线,220kV 宜全线架设双避雷线,110kV 线路一般全线架设避雷线。

避雷线对导线的保护角一般采用20-30?,500kV 保护角不大于15?

(2)降低杆塔接地电阻:对于一般高度的杆塔,降低杆塔接地电阻是提高线路耐雷水平、防止反击的有效措施。工频接地电阻一般为10-30Ω

(3)架设耦合地线:在某些雷击故障频繁的线路上,在导线下方架设一条耦合地线。可起到分流、增加耦合的作用。

(4)采用不平衡绝缘方式:在同塔双回线的情况下,采用不平衡绝缘,可避免双回线同时跳闸而完全停电。

(5)装设自动重合闸:我国110kV 以上线路自动重合闸成功率在75%-95%以上

(6)消弧线圈接地方式:对接地电阻难以降低的地区,采用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可大大

c c '(1)U U K U K U =-=-η

减小建弧率。该措施主要用于35kV以下线路,可减低跳闸率1/3

(7)加强绝缘:增加绝缘子片数、大爬距绝缘子等。

(8)安装线路避雷器:用作线路上雷过电压特别大的或者绝缘弱点的保护。

8.变电所中出现的雷电过电压的两个来源:雷直击于发电厂、变电所;雷击输电线路后产生的雷电波沿导线侵入发电厂、变电所。

9.直击雷防护的措施主要是装设避雷线或避雷针。

10.侵入波过电压的防护:变电所中限制雷电侵入波过电压的主要措施是装设避雷器。如果三台避雷器分别直接连接在变压器的三个出线套管端部,只要避雷器的冲击放电电压和残压低于变压器的冲击绝缘水平,变压器就得到可靠的保护。

在实际中,变电所有许多电气设备需要防护,而电气设备总是分散布置在变电所内,常常要求尽可能减少避雷器的组数,又要保护全部电气设备的安全,加上布线上的原因,避雷器与电气设备之间总有一段长度不等的距离。

11.全封闭SF6气体绝缘变电所(GIS)的特点:

1)GIS绝缘的伏秒特性很平坦,其绝缘水平主要取决于雷电冲击水平。采用氧化锌避雷器;

2)GIS结构紧凑,被保护设备与避雷器相距较近,比常规变电所有利;

3)GIS的同轴母线筒的波阻抗小,过电压幅值和陡度都显著变小,对变电所的进波防护有利;

4)GIS内绝缘电场结构不均匀,易击穿,要求防雷保护措施更加可靠、在绝缘配合中留有足够的裕度。

12.气体绝缘变电所的防雷保护:壳内充以3~4个大气压的SF6气体作为相间及相对地的绝缘

13.对GIS常用的保护措施:

1) 66kV及以上进线无电缆段的GIS变电所,在GIS管道与架空线路连接处应装设无间隙

金属氧化物避雷器(FMO1),其接地端应与管道金属外壳连接。

2) 66kV及以上进线有电缆段的GIS变电所,在电缆与架空线路的连接处应装设金属氧化物避雷器(FMO1),其接地端应与电缆的金属外皮连接。

8.4接地的基本概念及原理(全)

1.接地就是指将电力系统中电气装置和设施的某些导电部分,经接地线连接至接地极。埋入地中并直接与大地接触的金属导体称为接地极。电气装置、设施的接地端子与接地极连接用的金属导电部分称为接地线。接地极和接地线合称接地装置。

2.接地按用途可分为:工作接地、保护接地、防雷接地、静电接地。

3.接地装置对地电位u与通过接地极流入地中电流i的比值称为接地电阻。

人处于分布电位区域内,可能有两种方式触及不同电位点而受到电压的作用。当人触及漏电外壳,加于人手脚之间的电压,称为接触电压。

当人在分布电位区域内跨开一步,两脚间(水平距离0.8m)的电位差,称为跨步电位差,即跨步电压。

4.接地电阻越大越好或是越小越好,为什么?

答:当接地电流i为定值时,接地电阻越大,电压越高,此时地面上的接地物体也就具有了

较高电位,有可能引起的接触电位差和跨步电位差,也有可能引起其他带电部分间绝缘的闪络,从而危及人身安全和电气设备的绝缘,因此要力求降低接地电阻。

5.请问同学们有关发电厂、变电所的接地保护具体措施

答:1)接地网

2)避雷针和避雷器。

6.大地具有一定的电阻率,电流以电流场的形式向大地作半球形扩散,将沿大地产生电压降。

7.发电厂、变电所中的接地网是集工作接地、保护接地和防雷接地为一体的良好接地装置。

(完整版)高电压技术考试试题答案

高电压技术考试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气体中的带电质点是通过游离产生的。 2、气体去游离的基本形式有漂移、扩散、复合、吸附效应。 3、气体放电形式中温度最高的是电弧放电。表现为跳跃性的为火花放电。 4、根据巴申定律,在某一Pd的值时,击穿电压存在极小值。 5、自然界中的雷电放电就是属于典型的超长间隙放电。 6、在极不均匀电场中,空气湿度增加,空气间隙击穿电压提高。 7、即使外界游离因素不存在,间隙放电仅依靠外电场作用即可继续进行的放电,称为自持放电。 8、交流高电压试验设备主要是指高电压试验变压器。 9、电磁波沿架空线路的传播速度为C或真空中的光速。 10、一般当雷电流过接地装置时,由于火花效应其冲击接地电阻小于工频接地电阻。 11、线路的雷击跳闸率包括雷击杆塔跳闸率和绕击跳闸率。 12、为了防止反击,要求改善避雷线的接地,适当加强绝缘,个别杆塔使用避雷器。 13、考虑电网的发展,消弧线圈通常处于过补偿运行方式。 14、导致铁磁谐振的原因是铁芯电感的饱和特性。 15、在发电厂、变电所进线上,设置进线段保护以限制流过避雷器的雷电流幅值和入侵波的陡度。 二、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误的在题后打“√”) 1、气体状态决定于游离与去游离的大小。当去游离小于游离因素时最终导致气体击穿。(√) 2、游离主要发生在强电场区、高能量区;复合发生在低电场、低能量区。(√) 3、游离过程不利于绝缘;复合过程有利于绝缘。(√) 4、巴申定律说明提高气体压力可以提高气隙的击穿电压。(√) 5、空气的湿度增大时,沿面闪络电压提高。(×) 6、电气设备的绝缘受潮后易发生电击穿。(×) 7、输电线路上的感应雷过电压极性与雷电流极性相同。(×) 8、避雷器不仅能防护直击雷过电压,也能防护感应雷过电压。(√) 9、.带并联电阻的断路器可以限制切除空载线路引起的过电压。(√) 10、输电线路波阻抗的大小与线路的长度成正比。(×) 三、选择题(在每个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按要求选取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后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5分) 1、电晕放电是一种( A )。 A.自持放电B.非自持放电C.电弧放电D.均匀场中放电 2、SF6气体具有较高绝缘强度的主要原因之一是( D )。 A.无色无味性B.不燃性C.无腐蚀性D.电负性 3、在极不均匀电场中,正极性击穿电压比负极性击穿电压( A )。 A..小B.大C.相等D.不确定 4、减少绝缘介质的介电常数可以( B )电缆中电磁波的传播速度。 A.降低B.提高C.不改变D.不一定 5、避雷器到变压器的最大允许距离( A )。

高电压技术试题及答案1

第1页,共2页 第2页,共2页 1. 在极不均匀电场中,正极性击穿电压比负极性击穿电压______。 2. 工程实际中,常用棒-板或_________电极结构研究极不均匀电场下的击穿特性。 3. 电介质的极化包括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和夹层极化。 4. 传输线路的波阻抗与______和______有关,与线路长度无关。 5. 电磁波沿架空线路的传播速度为 。 6. 绝缘的试验一般分为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7. 降低杆塔接地电阻是提高线路耐雷水平和防止________的有效措施。 8. 雷电放电过程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三个阶段。 9. 沿面放电发展到整个表面空气层击穿的现象叫 。 10.________是表征电介质在电场作用下极化程度的物理量。 11.工频耐压试验中,加至规定的试验电压后,一般要求持续_______秒的耐压时间。 12.在接地装置中,接地方式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流注理论未考虑_____的现象。 A.碰撞游离 B.表面游离 C.光游离 D.电荷畸变电场 14.不均匀的绝缘试品,如果绝缘严重受潮,则吸收比K 将______。 A.远大于1 B.远小于1 C.约等于1 D.不易确定 15. 波在线路上传播,当末端短路时,以下关于反射描述正确的是______。 A . 电流为0,电压增大一倍 B .电压为0,电流增大一倍 C .电流不变,电压增大一倍 D .电压不变,电流增大一倍 16.雷电绕过避雷线直击于线路的概率______。 A .平原地区比山区高 B .与系统接地方式有关 C .平原地区比山区低 D .与系统接地方式无关 17.在发电厂和变电站中,对直击雷的保护通常采用______。 A . 避雷针和避雷器 B .避雷针和避雷线 C .避雷线和避雷器 D .避雷线和接地装置 18.衡量电介质损耗的大小用______表示。 A.相对电介质 B.电介质电导 C.电介质极化 D.介质损失角正切 19.下列属于操作过电压类型的是______。 A.暂时过电压 B.谐振过电压 C.工频过电压 D.电弧接地过电压 20. 下列表述中,对波阻抗描述不正确的是______。 A .波阻抗是前行波电压与前行波电流之比 B .对于电源来说波阻抗与电阻是等效的 C .线路越长,波阻抗越大 D .波阻抗的大小与线路的几何尺寸有关 21.电晕放电是一种_________。 A .自持放电 B .非自持放电 C .电弧放电 D .均匀场中放电 22.解释电压较高、距离较长的间隙中的气体放电过程可用______。 A .汤逊理论 B .流注理论 C .巴申定律 D .小桥理论 ( ) 23.对于输电线间的耦合系数12K 与21K 是相等的。 ( ) 24.对于同结构的杆塔山区的绕击率大于平原地区的绕击率。 ( ) 25.雷击线路时,线路绝缘不发生闪络的雷电流叫耐雷水平。 ( ) 26.电介质的电导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 ( ) 27.绝缘电阻和吸收比测量试验属于破坏性试验。 ( ) 28.接地装置由接地体及接地线组成。 ( ) 29.防雷接地装置是整个防雷保护体系中可有可无的一个组成部分。 ( ) 30.兆欧表有两个端子,即测量端与接地端。 ( ) 31.球-球或球-板间隙都属于极不均匀电场。 ( ) 32.在四种电介质的基本极化形式中,只有电子式极化没有能量损耗。 33.名词解释:耐雷水平 (4分)34.简要论述汤逊放电理论。(4分) 35.什么是伏秒特性?伏秒特性有何意义?(4分) 36.切除空载线路过电压与切除空载变压器时产生过电压的原因有何不同?(7分) 37.分析波阻抗的物理意义及其与电阻的不同点。(7分) 38.某电厂有一圆油罐,直径10m ,高出地面10m ,用独立避雷针保护,要求针距罐壁至少5m ,试设计避雷针的高度?(10分) 39.有一直角电压波E 沿波阻抗为Z =500 的线路传播,线路末端接有对地电容C =0.0l μF 。画出计算末端电压的彼德逊等值电路,并计算线路末端电压波形;(7分) 40.为什么110kV 及以上线路一般采用全线架设避雷线的保护措施,而35kV 及以下线路不采用?(7分)

高电压技术(第三版) 简答题整理

第一章电解质的极化和电导 ①气体介质的介电常数:1)一切气体的相对介电常数都接近于1。2)任何气体的相对介电常数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随压力的增大而增大,但影响都很小。 ②液体介质的介电常数:1)这类介质通常介电常数都较大。但这类介质的缺点是在交变电场中的介质损较大,在高压绝缘中很少应用。2)低温时,分子间的黏附力强,转向较难,转向极化对介电常数的贡献就较大,介电常数随之增大;温度升高时,分子间的热运动加强,对极性分子定向排列的干扰也随之增强,阻碍转向极化的完成,所以当温度进一步升高时,介电常数反而会趋向减小。 ③固体介质的相对介电常数:1)中性或弱极性固体电介质:只具有电子式极化和离子式极化,其介电常数较小。介电常数与温度之间的关系也与介质密度与温度的关系很接近。2)极性固体电介质:介电常数都较大,一般为3—6,甚至更大。与温度和频率的关系类似畸形液体所呈现的规律。 3、介电常数与温度、频率关系:1)低温时,分子间黏附力强,转向较难,转向极化对介电常数的贡献较小,随温度升高,分子间黏附力下降,转向极化对介电常数贡献较大,介电常数随之增大,当温度进一步升高时,分子的热运动加强,对极性分子的定向排列的干扰也随之增强,阻碍转向的完成,介电常数反而趋向较小。2)当频率相当低时,偶极分子来得及跟随交变电场转向,介电常数较大,接近于直流电压下测得的介电常数,当频率上升,超过临界值时,极性分子的转向已跟不上电场的变化,介电常数开始减小,随着频率的继续上升由电子位移极化所引起的介电常数极性。 4.电解质电导与金属电导区别:金属导电的原因是自由电子移动;电介质通常不导电,是在特定情况下电离、化学分解或热离解出来的带电质点移动导致。 5温度对电导影响:温度升高时液体介质的黏度降低,离子受电场力作用而移动所受阻力减小,离子的迁移率增大,使电导增大;另外,温度升高时,液体介质分子热离解度增加,也使电导增大。 6.电容量较大的设备经直流高压试验后,接地放电时间长的原因:由于介质夹层极化,通常电气设备含多层介质,直流充电时由于空间电荷极化作用,电荷在介质夹层界面上堆积,初始状态时电容电荷与最终状态时不一致;接地放电时由于设备电容较大且设备的绝缘电阻也较大则放电时间常数较大(电容较大导致不同介质所带电荷量差别大,绝缘电阻大导致流过的电流小,界面上电荷的释放靠电流完成),放电速度较慢故放电时间要长达5~10min。 第二章气体放电的物理过程 1.电离形式:①光电离②撞击电离③热电离 ④表面电离:热电子发射、强场发射(冷发射)、正离子撞击阴极表面、光电子发射 2. 负离子的形成:负离子的形成不会改变带电质点的数量,但却使自由电子数减少,因此对气体放 电的发展起抑制作用。(或有助于提高气体的耐电强度)。 3. 去游离的三种形式:1)带电粒子在电场的驱动下作定向运动,在到达电极时,消失于电极上而形成外电路中的电流;2)带电粒子因扩散现象而逸出气体放电空间。3)带电粒子的复合。气体中带异

高电压技术练习试题及答案解析

高电压技术练习题(一) 一、填空题 1.描述气体间隙放电电压与气压之间关系的是(A)

A、巴申定律 B、汤逊理论 C、流注理论 D、小桥理论。 2.防雷接地电阻值应该( A )。 A、越小越好 B、越大越好 C、为无穷大 D、可大可小 3.沿着固体介质表面发生的气体放电称为(B) A电晕放电 B、沿面放电 C、火花放电 D、余光放电 4.能够维持稳定电晕放电的电场结构属于(C) A、均匀电场 B、稍不均匀电场 C、极不均匀电场 D、同轴圆筒 5.固体介质因受潮发热而产生的击穿过程属于(B) A、电击穿 B、热击穿 C、电化学击穿 D、闪络 6.以下试验项目属于破坏性试验的是(A )。 A、耐压试验 B、绝缘电阻测量 C、介质损耗测量 D、泄漏测量 7.海拔高度越大,设备的耐压能力(B)。 A、越高 B、越低 C、不变 D、不确定 8.超高压输电线路防雷措施最普遍使用的是(B ) A、避雷针 B、避雷线 C、避雷器 D、放电间隙 9.变电站直击雷防护的主要装置是(A )。 A、避雷针 B、避雷线 C、避雷器 D、放电间隙 10.对固体电介质,施加下列电压,其中击穿电压最低的是(C)。

A、直流电压 B、工频交流电压 C、高频交流电压 D、雷电冲击电压 11.纯直流电压作用下,能有效提高套管绝缘性能的措施是(C)。 A、减小套管体电容 B、减小套管表面电阻 C、增加沿面距离 D、增加套管壁厚 12.由于光辐射而产生游离的形式称为( B )。 A、碰撞游离 B、光游离 C、热游离 D、表面游离答案:B 19.解释气压较高、距离较长的间隙中的气体放电过程可用( A ) A、流注理论 B、汤逊理论 C、巴申定律 D、小桥理论 13测量绝缘电阻不能有效发现的缺陷是( D )。 A、绝缘整体受潮 B、存在贯穿性的导电通道 C、绝缘局部严重受潮 D、绝缘中的局部缺陷 14.设 S1、S2 分别为某避雷器及其被保护设备的伏秒特性曲线,要使设备受到可靠保护必须( B )。 A、S1高于S2 B、S1低于S2 C、S1等于S2 D、S1与S2 相交 15.表示某地区雷电活动强度的主要指标是指雷暴小时与( B )。 A、耐雷水平 B、雷暴日 C、跳闸率 D、大气压强 16.极不均匀电场中的极性效应表明( D )。 A、负极性的击穿电压和起晕电压都高 B、正极性的击穿电压和起晕电压都高 C、负极性的击穿电压低和起晕电压高 D、正极性的击穿电压低和起晕电压高

高电压技术复习题_参考版

你答案说明(仅供参考): 第一个数字为相应书名(1:高电压绝缘技术;2:高电压试验技术;3:高电压工程基础);后面的为页码。 一、单项选择题 1.对固体电介质,施加下列电压,其中击穿电压最低的是(C(1:200~201)) A.直流电压B.工频交流电压C.高频交流电压 D.雷电冲击电压 2.下列的仪器及测量系统中,不能用来测量直流高电压的是(B(2:84))A.球隙B.电容分压器配用低压仪表C.静电电压表 D.高阻值电阻串联微安表 3.以下四种表述中,对波阻抗描述正确的是(D(3:121-122)) A.波阻抗是导线上电压和电流的比值 B.波阻抗是储能元件,电阻是耗能元件,因此对电源来说,两者不等效 C.波阻抗的数值与导线的电感、电容有关,因此波阻抗与线路长度有关 D.波阻抗的数值与线路的几何尺寸有关 4.波阻抗为Z的线路末端接负载电阻R,且R=Z.入射电压U0到达末端时,波的折反射系数为(A (3:125)) A.折射系数α=1,反射系数β=0 B.折射系数α=-1,反射系数β=1 C.折射系数α=0,反射系数β=1 D.折射系数α=1,反射系数β=-1 5.氧化锌避雷器具有的明显特点是(C(3:159)) A.能大量吸收工频续流能量 B.能在较高的冲击电压下泄放电流 C.陡波响应能得到大大改善 D.在相同电压作用下可减少阀片数 6.避雷器距变压器有一定的电气距离时,变压器上的电压为振荡电压,其振荡轴为(D(3:177-178)) A.变压器工作电压 B.变压器冲击耐受电压 C.避雷器冲击放电电压 D.避雷器残压 ?7.在架空进线与电缆段之间插入电抗器后,可以使该点的电压反射系数(B(3:125)) A.β<-1 B.-1<β<0 C.0<β<1 D.β>1 8.如下电压等级线路中,要求限制的内过电压倍数最低的是(D) A.60kV及以下 B.110kV C.220kV D.500kV 9.开头触头间电弧重燃,可抑制下列过电压中的(C(3:208) A.电弧接地过电压 B.切除空载变压器过电压 C.空载线路合闸过电压 D.空载线路分闸过电压 10.纯直流电压作用下,能有效提高套管绝缘性能的措施是(C) A.减小套管体电容 B.减小套管表面电阻 C.增加沿面距离 D.增加套管壁厚 11.按国家标准规定,进行工频耐压试验时,在绝缘上施加工频试验电压后,要求持续( A(2:2)) A.1 min B.3 min C.5 min D.10 min 12.根据设备的绝缘水平和造价,以下几种电压等级中,允许内过电压倍数最高的是( A ) A.35kV及以下B.110kV C.220kV D.500kV 13.液体绝缘结构中,电极表面加覆盖层的主要作用是( D(1:233)) A.分担电压B.改善电场 C.防潮D.阻止小桥形成 14.雷电流通过避雷器阀片电阻时,产生的压降称为( C ) A.额定电压B.冲击放电电压 C.残压D.灭弧电压(允许作用在避雷器上的最高工频电压)15.GIS变电所的特点之一是( D ) A.绝缘的伏秒特性陡峭B.波阻抗较高

高电压技术课后习题答案详解

1-1气体放电过程中产生带电质点最重要的方式是什么,为什么? 答: 碰撞电离是气体放电过程中产生带电质点最重要的方式。 这是因为电子体积小,其自由行程(两次碰撞间质点经过的距离)比离子大得多,所以在电场中获得的动能比离子大得多。其次.由于电子的质量远小于原子或分子,因此当电子的动能不足以使中性质点电离时,电子会遭到弹射而几乎不损失其动能;而离子因其质量与被碰撞的中性质点相近,每次碰撞都会使其速度减小,影响其动能的积累。 1-2简要论述汤逊放电理论。 答: 设外界光电离因素在阴极表面产生了一个自由电子,此电子到达阳极表面时由于过程,电子总数增至d eα个。假设每次电离撞出一个正离子,故电极空间共有(d eα-1)个正离子。这些正离子在电场作用下向阴极运动,并撞击阴极.按照系数γ的定义,此(d eα-1) eα-1)个正离子在到达阴极表面时可撞出γ(d 个新电子,则(d eα-1)个正离子撞击阴极表面时,至少能从阴极表面释放出一个有效电子,以弥补原来那个产生电子崩并进入阳极的电子,则放电达到自持放电。即汤逊理论的自持放电条件可表达为r(d eα=1。 eα-1)=1或γd 1-3为什么棒-板间隙中棒为正极性时电晕起始电压比负极性时略高? 答:(1)当棒具有正极性时,间隙中出现的电子向棒运动,进入强电场区,开始引起电离现象而形成电子崩。随着电压的逐渐上升,到放电达到自持、爆发电晕之前,在间隙中形成相当多的电子崩。当电子崩达到棒极后,其中的电子就进入棒极,而正离子仍留在空间,相对来说缓慢地向板极移动。于是在棒极附近,积聚起正空间电荷,从而减少了紧贴棒极附近的电场,而略为加强了外部空间的电场。这样,棒极附近的电场被削弱,难以造成流柱,这就使得自持放电也即电晕放电难以形成。 (2)当棒具有负极性时,阴极表面形成的电子立即进入强电场区,造成电子崩。当电子崩中的电子离开强电场区后,电子就不再能引起电离,而以越来越慢的速度向阳极运动。一部份电子直接消失于阳极,其余的可为氧原子所吸附形

(全新整理)7月全国自考高电压技术试卷及答案解析

浙江省2018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高电压技术试题 课程代码:02653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我国国家标准规定的雷电冲击电压标准波形通常可以用符号________表示。()A.(1.2±30%)μs B.(50±30%)μs C.1.2/50μs D.(1.2±20%)μs 2.同一固体电介质、相同电极情况下,直流电压作用下的击穿电压________工频交流电压(幅值)下的击穿电压。() A.高于B.低于 C.等于D.无关于 3.三台串接的工频试验变压器装置中,每台工频试验变压器的容量是不同的,三台工频试验变压器的容量之比是() A.1∶2∶3 B.3∶2∶1 C.2∶1∶3 D.1∶3∶2 4.彼德逊法则提供了一种用________解决行波的折射、反射问题的方法。()A.分布参数等值电路B.波动方程 C.网格法D.集中参数等值电路 5.为防止避雷器在内过电压下动作,35kV及以下的避雷器的工频放电电压应大于系统最大工作相电压的________倍。() A.2 B.2.5 C.3 D.3.5 6.在输电线路防雷措施中,对于高杆塔,可以采取增加绝缘子串片数的办法来提高其防雷性能,因此规程规定,全高超过40m有避雷线的杆塔,每增高________应增加一片绝缘子。() 1

A.5m B.7.5m C.10m D.12.5m 7.直配发电机母线装设电容器的目的是() A.限制雷电流的大小B.降低侵入波陡度 C.降低侵入波的幅值D.抬高电缆首端冲击电压 8.空载线路工频电压升高的根本原因在于线路中________在感抗上的压降使得电容上的电压高于电源电压。() A.电阻性电流B.电感性电流 C.电容性电流D.雷电流 9.我国对切除110-220kV空载变压器做过不少试验,在中性点直接接地的电网中,切除空载变压器引起的过电压一般不超过________相电压。() A.2.5倍B.3倍 C.3.5倍D.4倍 10.500kV系统中,决定电气设备绝缘水平的主要因素是() A.最大长期工作电压B.大气过电压 C.内部过电压D.不确定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11.流注理论认为电子的碰撞游离和空间光游离是形成________的主要因素。 12.在大气条件下,空气间隙击穿电压随空气相对密度的增大而________。 13.电介质的电导随温度的升高而________。 14.固体电介质的击穿形式有电击穿、热击穿和________。 15.介质损失角正切tgδ的测量对鉴定绝缘的________性缺陷最灵敏。 16.当线路末端开路时,入射波入侵到末端时将发生波的折射和反射,其折射系数等于________。 17.防雷接地装置可分为________和自然接地装置。 18.我国有关标准规定,________及以上输电线路应全线架设双避雷线。 2

(完整版)高电压复习题(完整版)

《高电压技术》综合复习资料 一、填空题(占40分) 1、汤逊理论主要用于解释短气隙、低气压的气体放电。 2、“棒—板”电极放电时电离总是从棒开始的。 3、正极性棒的电晕起始电压比负极性棒的电晕起始电压低,原因是崩头电子被正极性棒吸收, 有利于电子崩的发展。 4、电力系统中电压类型包括工频电压、直流电压、雷电冲击电压和操作冲击电压等4种类型。 5、在r/R等于 0.33 时同轴圆筒的绝缘水平最高。 6、沿面放电包括沿面滑闪和沿面闪络两种类型。 7、电介质的电导包括离子电导和电子电导两种类型,当出现电子电导时电介质已经被击穿。 8、弱极性液体介质包括变压器油和蓖麻油等,强极性液体介质包括水和乙醇(至少写出两种)。 9、影响液体介质击穿电压的因素有__电压形式的影响__、_温度__、_含水量__、_含气量的影响、杂质的影响、油量的影响(至少写出四种)。 10、三次冲击法冲击高电压实验是指分别施加三次正极性和三次负极性冲击电压的实验。 11、变压器油的作用包括绝缘和冷却。 12、绝缘预防性实验包括绝缘电阻、介质损耗角正切、工频高压试验、直流高压试验和冲击高电压试验等。 13、雷电波冲击电压的三个参数分别是波前时间、半波时间和波幅值。 14、设备维修的三种方式分别为故障维修、预防维修和状态维修。 15、介质截至损耗角正切的测量方法主要包括基波法和过零相位比较法两种。 16、影响金属氧化物避雷器性能劣化的主要是阻性泄漏电流。 17、发电厂和变电所的进线段保护的作用是降低入侵波陡度和降低入侵波幅值。 18、小波分析同时具有在时域范围和频域范围内对信号进行局部分析的优点,因此被广泛用于电力系统局部放电的检测中。 19、电力系统的接地按其功用可为工作接地、保护接地和防雷接地三类。 20、线路末端短路时电压反射波为与入射波电压相同,电流反射波为与入射波电流相反。 21、反向行波电压和反向行波电流的关系是 u=-Zi 。

(完整版)高电压技术试题库(多选)50

[题型]:多选题 超高压输电线路主要采用( )措施限制内部过电压。A.断路器加分、合闸电阻 B.装并联电抗器 C.并联电抗器中性点加装小电抗器,破坏谐振条件D.线路中增设开关站,将线路长度减短 E.改变系统运行接线 答案:A|B|C|D|E 试题分类:高电压技术/本科 所属知识点:高电压技术/第9章/第1节 难度:3 分数:1 电介质在电场作用下,主要有()等物理现象。A.极化 B.电导 C.介质损耗 D.击穿 答案:A|B|C|D 试题分类:高电压技术/本科 所属知识点:高电压技术/第3章/第1节 难度:2 分数:1 关于氧化锌避雷器,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具有优异的非线性伏安特性 B.不能承受多重雷击 C.通流容量较小 D.工频续流为微安级,可认为没有工频续流 E.不太适合保护GIS等设备 答案:A|D 试题分类:高电压技术/本科 所属知识点:高电压技术/第7章/第2节 难度:3 分数:1 下面的选项中,非破坏性试验包括( )。 A.绝缘电阻试验 B.交流耐压试验 C.直流耐压试验 D.局部放电试验 E.绝缘油的气相色谱分析 F.操作冲击耐压试验

G.介质损耗角正切试验 H.雷电冲击耐压试验 答案:A|D|E|G 试题分类:高电压技术/本科 所属知识点:高电压技术/第4章/第1节 难度:3 分数:1 用铜球间隙测量高电压,需满足哪些条件才能保证国家标准规定的测量不确定度?( ) A.铜球距离与铜球直径之比不大于0.5 B.结构和使用条件必须符合IEC 的规定 C.需进行气压和温度的校正 D.应去除灰尘和纤维的影响 答案:A|B|C|D 试题分类:高电压技术/本科 所属知识点:高电压技术/第5章/第4节 难度:3 分数:1 交流峰值电压表的类型有:( ) A.电容电流整流测量电压峰值 B.整流的充电电压测量电压峰值 C.有源数字式峰值电压表 D.无源数字式峰值电压表 答案:A|B|C 试题分类:高电压技术/本科 所属知识点:高电压技术/第5章/第4节 难度:3 分数:1 测量高电压的仪器和装置有( ) A.静电电压表 B.峰值电压表 C.球隙 D.分压器 答案:A|B|C|D 试题分类:高电压技术/本科 所属知识点:高电压技术/第5章/第4节 难度:3 分数:1 光电测量系统有哪几种调制方式( ) A.幅度-光强度调制(AM-IM)

高电压技术考试试题及其答案精编5套

《高电压技术》期末冲刺试卷(1) 1.B 2.A 3.C 4A 5.D 6.D 7.C 8.B 1.流注理论未考虑( )的现象。 A.碰撞游离 B.表面游离 C.光游离 D.电荷畸变电场 2.极化时间最短的是( )。 A.电子式极化 B.离子式极化 C.偶极子极化 D.空间电荷极化 3.先导通道的形成是以( )的出现为特征。 A.碰撞游离 B.表现游离 C.热游离 D.光游离 4.下列因素中,不会影响液体电介质击穿电压的是() A.电压的频率 B.温度 C.电场的均匀程度 D. 杂质 5.电晕放电是一种()。 A.滑闪放电 B.非自持放电 C.沿面放电 D.自持放电 6.以下四种气体间隙的距离均为10cm,在直流电压作用下,击穿电压最低的是()。 A.球—球间隙(球径50cm) B.棒—板间隙,棒为负极 C.针—针间隙 D.棒—板间隙,棒为正极 7.不均匀的绝缘试品,如果绝缘严重受潮,则吸收比K将( ) A.远大于1 B.远小于1 C.约等于1 D.不易确定 8.雷击线路附近地面时,导线上的感应雷过电压与导线的() A. 电阻率成反比 B.悬挂高度成反比 C.悬挂高度成正比 D. 电阻率成正比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9小题,每空1分,共18分) 1.表面、体积 2.空间电荷 3.电子式极化、离子式极化、偶极子极化

4.击穿、闪络 5.光电离、热电离 6.60 7.集中性、分散性 8.防雷接地、工作接地、保护接地9.耐压水平、雷击跳闸率 1.固体电介质电导包括_______电导和_______电导。 2.极不均匀电场中,屏障的作用是由于其对________的阻挡作用,造成电场分布的改变。 3.电介质的极化形式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夹层极化。 4.气体放电现象包括_______和_______两种现象。 5.带电离子的产生主要有碰撞电离、______、______、表面电离等方式。 6.工频耐压试验中,加至规定的试验电压后,一般要求持续_______秒的耐压时间。 7.按绝缘缺陷存在的形态而言,绝缘缺陷可分为_______缺陷和______缺陷两大类。 8.在接地装置中,接地方式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输电线路防雷性能的优劣主要用________和_________来衡量。 三、判断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的括号内对的打“√”,错的打“×”。 1.无论何种结构的电介质,在没有外电场作用时,其内部各个分子偶极矩的矢量和平均来说为零, 因此电介质整体上对外没有极性。() 2.在四种电介质的基本极化形式中,只有电子式极化没有能量损耗。() 3.测量电气设备的绝缘电阻时一般要加直流电压,绝缘电阻与温度没有关系。() 4.防雷接地装置是整个防雷保护体系中可有可无的一个组成部分。() 5.管式避雷器实质上是一只具有较强灭弧能力的保护间隙。() 1.(√)2.(×)3.(×)4.(×)5.(√) 四、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吸收比: 2.雷击跳闸率: 3.雷暴日: 4.伏秒特性: 5.气体击穿: 1.指的是电流衰减过程中的两个瞬间测得的两个电流值或两个相应的绝缘电阻值之比。(或指被试品加压60秒时的绝缘电阻与加压15秒时的绝缘电阻之比。)

高电压技术考试试题及其答案精华版

《高电压技术》期末冲刺试卷(1) 1.流注理论未考虑( B )的现象。 A.碰撞游离 B.表面游离 C.光游离 D.电荷畸变电场 2.极化时间最短的是( A )。 A.电子式极化 B.离子式极化 C.偶极子极化 D.空间电荷极化 3.先导通道的形成是以( C )的出现为特征。 A.碰撞游离 B.表现游离 C.热游离 D.光游离 4.下列因素中,不会影响液体电介质击穿电压的是(A ) A.电压的频率 B.温度 C.电场的均匀程度 D. 杂质 5.电晕放电是一种( D )。 A.滑闪放电 B.非自持放电 C.沿面放电 D.自持放电 6.以下四种气体间隙的距离均为10cm,在直流电压作用下,击穿电压最低的是( D )。 A.球—球间隙(球径50cm) B.棒—板间隙,棒为负极 C.针—针间隙 D.棒—板间隙,棒为正极 7.不均匀的绝缘试品,如果绝缘严重受潮,则吸收比K将( C ) A.远大于1 B.远小于1 C.约等于1 D.不易确定 8.雷击线路附近地面时,导线上的感应雷过电压与导线的( B ) A. 电阻率成反比 B.悬挂高度成反比 C.悬挂高度成正比 D. 电阻率成正比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9小题,每空1分,共18分) 1.固体电介质电导包括___表面____电导和_体积______电导。 2.极不均匀电场中,屏障的作用是由于其对__空间电荷__的阻挡作用,造成电场分布的改变。

3.电介质的极化形式包括_电子式极化__、__离子式极化_、__偶极子极化_和夹层极化。 4.气体放电现象包括__击穿_____和__闪络_____两种现象。 5.带电离子的产生主要有碰撞电离、__光电离____、_热点离_____、表面电离等方式。 6.工频耐压试验中,加至规定的试验电压后,一般要求持续__60_____秒的耐压时间。 7.按绝缘缺陷存在的形态而言,绝缘缺陷可分为__集中性_____缺陷和__分散性____缺陷两大类。 8.在接地装置中,接地方式可分为_防雷接地_______、_保护接地_______、_工作接地_______。 9.输电线路防雷性能的优劣主要用__耐雷水平______和_雷击跳闸率________来衡量。 三、判断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的括号内对的打“√”,错的打“×”。 1.无论何种结构的电介质,在没有外电场作用时,其内部各个分子偶极矩的矢量和平均来说为零, 因此电介质整体上对外没有极性。(对) 2.在四种电介质的基本极化形式中,只有电子式极化没有能量损耗。(错) 3.测量电气设备的绝缘电阻时一般要加直流电压,绝缘电阻与温度没有关系。(错) 4.防雷接地装置是整个防雷保护体系中可有可无的一个组成部分。(错) 5.管式避雷器实质上是一只具有较强灭弧能力的保护间隙。(对) 四、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吸收比:指的是电流衰减过程中的两个瞬间测得的两个电流值或两个相应的绝缘电阻值之比。(或指被试品加压60秒时的绝缘电阻与加压15秒时的绝缘电阻之比。) 2.雷击跳闸率:指每100KM线路每年由雷击引起的跳闸次数 3.雷暴日:指某地区一年四季中有雷电放电的天数,一天中只要听到一次及以上雷声就是一个雷暴日。 4.伏秒特性:对某一冲击电压波形,间隙的击穿电压和击穿时间的关系称为伏秒特性 5.气体击穿:气体由绝缘状态变为导电状态的现象称为击穿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8分,共16分)

高电压技术复习资料题及规范标准答案

高电压技术复习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流注理论未考虑 B 的现象。 A.碰撞游离B.表面游离C.光游离D.电荷畸变电场 (2)先导通道的形成是以 C 的出现为特征。 A.碰撞游离B.表面游离C.热游离D.光游离。 (3) 电晕放电是一种 A 。 A.自持放电B.非自持放电C.电弧放电D.均匀场中放电 (4) 气体内的各种粒子因高温而动能增加,发生相互碰撞而产生游离的形式称为 C 。 A.碰撞游离 B.光游离 C. 热游离 D. 表面游离 (5) 以下哪个不是发生污闪最危险的气象条件? D 。 A. 大雾 B. 毛毛雨 C. 凝露 D.大雨 (6) SF6 气体具有较高绝缘强度的主要原因之一是 D 。 A.无色无味性B.不燃性C.无腐蚀性D.电负性

(7) 冲击系数是 B 放电电压与静态放电电压之比。A.25% B.50% C.75% D.100% (8) 在高气压下,气隙的击穿电压和电极表面 A 有很大关系A.粗糙度B.面积C.电场分布D.形状 (9)雷电流具有冲击波形的特点:___C__。 A.缓慢上升,平缓下降B.缓慢上升,快速下降C.迅速上升,平缓下降D.迅速上升,快速下降 (10) 在极不均匀电场中,正极性击穿电压比负极性击穿电压___A__。A.小B.大C.相等D.不确定 (11) 下面的选项中,非破坏性试验包括_ADEG__,破坏性实验包括__BCFH__。 A.绝缘电阻试验 B.交流耐压试验 C.直流耐压试验 D.局部放电试验 E.绝缘油的气相色谱分析 F.操作冲击耐压试验 G.介质损耗角正切试验 H. 雷电冲击耐压试验 (12)用铜球间隙测量高电压,需满足那些条件才能保证国家标准规定

高电压技术复习题

高电压技术复习题 一、填空 1、除了电容器以外,其他电气设备中采用的绝缘材料往往希望介电常数较()。 2、随着温度的升高,电介质的电导()。 3、电缆越长,其绝缘电阻越()。 4、电气设备绝缘受潮后,其吸收比()。 5、断路器性能对()过电压有很大影响。 6、用球隙测压器可以测量各种高电压的()值。 7、山区的绕击率比平原地区的绕击率()。 8、包在电极表面的薄固体绝缘层称为()。 9、由于避雷线对导线的屏蔽作用,会使导线上的感应电压()。 10、电气设备绝缘受潮时,其击穿电压将()。 1、空载线路的合闸过电压属于(操作)过电压。 2、切除空载变压器过电压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3、电气设备绝缘普遍受潮时,其介质损耗角正切值将()。 4、切除空载变压器过电压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5、杆塔高度增加,绕击率将()。 6、除去绝缘油中固体杂质的主要方法是()。 7、冲击电晕会使雷电波的陡度()。 8、架空线中行波的速度为()。 9、反映绝缘材料损耗特性的参数是()。 10、标准大气条件下,湿度 h=()。 1、标准雷电冲击电压波形为()。 2、输电线路上避雷线的保护角越()越好。 3、随着温度的升高,电气设备的绝缘电阻将()。 4、在直流电压作用下,电介质损耗主要由()所引起。 5、电场均匀程度越高,间隙的击穿场越强越()。 6、雷电放电现象可用()放电理论加以解释。 7、光辐射的波长越短,其光子的能量越()。 8、雷电放电过程中,()阶段的破坏性最大。 9、50KV的雷电波传到线路末端开路处世哲学,电压变为()KV。 10、等值盐密是用来反映()的参数。二、判断题 1、阀片的伏安特性是线性的。 2、切除空载变压器过电压的根本原因是电弧重燃。 3、测量绝缘电阻时施加的是交流电压。 4、耐压试验属于非破坏性试验。 5、悬浮状态的水对绝缘油的危害比溶解状态的水要小。 6、汤逊放电理论适用于低气压,短气隙的情况。 7、确定电力变压器内部绝缘水平时应采用统计法。 8、铁磁谐振是一种过渡过程。 9、检查性试验属于非破坏性试验。 10、变压器内部绝缘受潮属于分布性缺陷。 1、电晕放电是极不均匀电场特有的一种非自持放电形式。 2、负离子形成对放电发展起抑制作用。 3、SF6电器内的放电现象可用汤逊放电理论加以解释。 4、220KV架空线路应全线架设避雷线。 5、球----球间隙属于稍不均匀电场。 6、避雷线对边相导线的保护角越小越好。 7、有时可能会在三线导线上同时出现雷电过电压。 8、主变压器门型构架上可以安装避雷针。 9、变压器油一般为强极性液体介质。 10、光辐射频率越低,其光子能量越低。(√) 1、气压升高时,电气设备外绝缘电气强度下降。 2、感应雷过电压的极性与雷电流极性相同。 3、负离子形成对气体放电发展起促进作用。 4、在棒极间隙中,正极性时的击穿电压比负极性时高。 5、电缆越长,其绝缘电阻值越大。 6、空气湿度越大,气隙的击穿电压越高。 7、可见光能引起交电离。 8、异号带电质点的浓度越大,复合越强烈。 9、自由电子的碰撞电离能力比负离子强。 10、均匀电场中,存在极性效应。 三、名词解释 1、绝缘的老化 2、巴申定律 3、雷暴日 4、沿面闪路 1、电晕放电 2、绝缘配合 3、雷击跳闸率 4、流注 1、感应雷过电压 2、组合绝缘 3、伏秒特性 4、沿面放电

高电压技术重要知识点

高电压技术重要知识点-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高电压技术各章 知识点 第一篇电介质的电气强度 第1章气体的绝缘特性与介质的电气强度 1、气体中带电质点产生的方式 热电离、光电离、碰撞电离、表面电离 2、气体中带电质点消失的方式 流入电极、逸出气体空间、复合 3、电子崩与汤逊理论 电子崩的形成、汤逊理论的基本过程及适用范围 4、巴申定律及其适用范围 击穿电压与气体相对密度和极间距离乘积之间的关系。两者乘积大于时,不再适用 5、流注理论 考虑了空间电荷对原有电场的影响和空间光电离的作用,适用两者乘积大于时的情况 6、均匀电场与不均匀电场的划分 以最大场强与平均场强之比来划分。 7、极不均匀电场中的电晕放电 电晕放电的过程、起始场强、放电的极性效应 8、冲击电压作用下气隙的击穿特性 雷电和操作过电压波的波形 冲击电压作用下的放电延时与伏秒特性 50%击穿电压的概念 9、电场形式对放电电压的影响 均匀电场无极性效应、各类电压形式放电电压基本相同、分散性小 极不均匀电场中极间距离为主要影响因素、极性效应明显。 10、电压波形对放电电压的影响 电压波形对均匀和稍不均匀电场影响不大 对极不均匀电场影响相当大 完全对称的极不均匀场:棒棒间隙 极大不对称的极不均匀场:棒板间隙 11、气体的状态对放电电压的影响 湿度、密度、海拔高度的影响 12、气体的性质对放电电压的影响 在间隙中加入高电强度气体,可大大提高击穿电压,主要指一些含卤族元素的强电负性气体,如SF6 13、提高气体放电电压的措施 电极形状的改进 空间电荷对原电场的畸变作用 极不均匀场中屏障的采用 提高气体压力的作用

高电压技术练习试题及答案解析

高电压技术练习题(一)一、填空题

A、巴申定律 B、汤逊理论 C、流注理论 D、小桥理论。 2.防雷接地电阻值应该( A )。 A、越小越好 B、越大越好 C、为无穷大 D、可大可小 3.沿着固体介质表面发生的气体放电称为(B) A电晕放电 B、沿面放电 C、火花放电 D、余光放电 4.能够维持稳定电晕放电的电场结构属于(C) A、均匀电场 B、稍不均匀电场 C、极不均匀电场 D、同轴圆筒 5.固体介质因受潮发热而产生的击穿过程属于(B) A、电击穿 B、热击穿 C、电化学击穿 D、闪络 6.以下试验项目属于破坏性试验的是(A )。 A、耐压试验 B、绝缘电阻测量 C、介质损耗测量 D、泄漏测量 7.海拔高度越大,设备的耐压能力(B)。 A、越高 B、越低 C、不变 D、不确定 8.超高压输电线路防雷措施最普遍使用的是(B ) A、避雷针 B、避雷线 C、避雷器 D、放电间隙 9.变电站直击雷防护的主要装置是(A )。 A、避雷针 B、避雷线 C、避雷器 D、放电间隙 10.对固体电介质,施加下列电压,其中击穿电压最低的是(C)。 A、直流电压 B、工频交流电压 C、高频交流电压 D、雷电冲击电压

11.纯直流电压作用下,能有效提高套管绝缘性能的措施是(C)。 A、减小套管体电容 B、减小套管表面电阻 C、增加沿面距离 D、增加套管壁厚 12.由于光辐射而产生游离的形式称为( B )。 A、碰撞游离 B、光游离 C、热游离 D、表面游离答案:B 19.解释气压较高、距离较长的间隙中的气体放电过程可用( A ) A、流注理论 B、汤逊理论 C、巴申定律 D、小桥理论 13测量绝缘电阻不能有效发现的缺陷是( D )。 A、绝缘整体受潮 B、存在贯穿性的导电通道 C、绝缘局部严重受潮 D、绝缘中的局部缺陷 14.设 S1、S2 分别为某避雷器及其被保护设备的伏秒特性曲线,要使设备受到可靠保护必须( B )。 A、S1高于S2 B、S1低于S2 C、S1等于S2 D、S1与S2 相交 15.表示某地区雷电活动强度的主要指标是指雷暴小时与( B )。 A、耐雷水平 B、雷暴日 C、跳闸率 D、大气压强 16.极不均匀电场中的极性效应表明( D )。 A、负极性的击穿电压和起晕电压都高 B、正极性的击穿电压和起晕电压都高 C、负极性的击穿电压低和起晕电压高 D、正极性的击穿电压低和起晕电压高 17绝缘电阻的测量可以发现绝缘( B )。 A、介质内含气泡 B、介质已经受潮 C、介质分布不均匀 D、介质局部磨损

高电压技术复习要点

高电压技术复习要点(2013-2014-1 0912121-2 )  (王伟 屠幼萍编著 高电压技术)  第1章 气体放电的基本物理过程 1.何为原子的激励和电离。 2.气体电离的形式及基本概念。 3.气体碰撞电离与哪些因素有关。 4.气体产生放电的首要前提。 5.热电离与碰撞电离的异同。 6.影响逸出功的因素。 7.金属电极表面电离的四种形式。 8.负离子形成对气体放电的影响。 9.气体放电过程中存在哪三种带电质点。 10.带电粒子的自由行程及特性。 11.影响平均自由行程的因素。 12.带电粒子的迁移率。为何电子的迁移率和平均自由行程大于离子。 13.何为带电离子的扩散,何原因所致。 14.带电粒子消失的主要方式。 15为何电子与离子间的复合概率远小于正、负离子复合概率。 16.气体放电分为哪两类。 17.非自持放电自持放电 18.绘制并说明“气体中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曲线”及对应的放电过程。 19.阐述Townsend理论。 20.电子碰撞电离系数;正离子表面电离系数。 21.自持放电条件表达式。 22.影响电子碰撞电离系数的因素。 23.Paschen定律,击穿电压为何具有最小值。 24.当pd>200(cm.133Pa)后,击穿过程与Townsend理论的差异主要有哪些。 25. Townsend理论的适用范围。 26.流注理论的特点;流注 27.正流注、负流注以及二者形成的不同之处。 28根据放电特征,电场均匀程度如何划分。 29.电晕放电;防止和减轻电晕放电的根本途径。 30.极性效应 31.雷电放电的三个主要阶段。 32.沿面放电。 33.固体介质表面电场分布的三种典型情况。 34.极不均匀电场具有强垂直分量时沿面放电过程。 35.滑闪放电以什么为特征。沿面放电与什么有关。比电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