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创新

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创新
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创新

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创新-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创新

目前,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类思想文化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国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也实现了进一步的发展进步。然而,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我国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所存在的问题与缺陷也不断地暴露出来,因此,如何才能在新时代的环境背景下,来更好地进行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创新,是现阶段各大高校的管理人员所必须重视的重要问题之一。

1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创新的现状分析

高校教育体系构建的整体水平,不但可以对高校教育工作效果与投资活动的效益产生影响,另外也可以在高校的人才培养与科技服务工作方面给予一定的指导,其往往直接关系到高校的经济发展情况。随着我国教育改革制度的不断深入,我国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而且由于国家制度对教育管理体系进行的改革工作有所变动,导致它在创新发展过程中获得更多的进展。但是,因为受到不同条件的限制,我国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在改革的过程中仍旧存在许多问题。

1.1缺乏清晰的管理权限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不断完善与进步,使得各大高校的管辖领域也得到了一些拓展,但是,高校在自身作用的充分发挥方面仍然受到很大的限制。因为国内各个部门本身具有一定的惯性特点,导致高校在进行各项政策调整的过程中太多地依赖于政府部门的帮助,在整个改革过程中缺乏一定的积极性。

1.2缺乏完善的法律法规

目前,在国际教育新形势的影响之下,有关单位已经相继颁布了用于教育管理体制调整的各项方针政策,再加上我国市场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国家对于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视度也越来越高。但是,因为不同的条件的影响,这些制度与体系中仍旧存在各类不足之处,在一定的条件范围内会对整个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可操作性产生影响,造成其在管理体制改革中的利用率非常低。我国的规章政策虽然对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进行了一个整体的规定,但是由于对一些细节性的问题进行的描述不多,使得不少院校在具体的问题处理的过程中没有一个明确有效的参考标准,从而进一步使得整个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创新水平得不到全面的提高。

1.3缺乏先进的改革理念

由于受到传统思想理念的限制与影响,我国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工作的步伐进展得十分缓慢,最终影响了工作整体效果的不断提高。在过去,高校所进行的管理工作,通常情况下都会过度地受制于一些政府单位的限制与影响,而且因为一些高校缺乏适合自身发展的规划体系,所以在具体的管理工作中仍然存在各类问题。在整个改革过程中,如果高校不集中精力不断提高教学管理积极主动性,不及时更新落后的教育改革理念,就会影响到高等教育管理水平的创新与改革效果。

2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创新的主要内容

我们所提到的管理体系一般情况下是指由一定的机构部门,来对其所要实施的行动和政策内容进行一定的调整规范化处理。国内各大院校教育体系的不断完善,不但可以带动学校与社会以及各个部门之间的和谐发展,同时也有利于促进内部管理工作体系的不断完善。下面,我们就分别从宏观与高校内部这两个角度,来对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创新的趋势进行分析。

2.1从宏观角度来看

国内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通常指的是,从一定的规范标准出发,来对高等教育部门以及管理范围等细节性的东西进行全面的调控。进行管理体系的创新与调整,推动各个高校的管理体系能够适应时代发展所需,同时进一步促进高等教育的教学活动的完善和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而且还能保障学校与社会以及政府部门之间不断地加强联系,同时确保它可以不断协调化、规模化,确保三者之间各项功能的完善,保证国内高等院校发展体系的进一步完善。

2.2从高校内部来看

就现在的情况来看,国内各大院校在进行教育管理体系调整的时候,其所参考的主要创新依据内容是,全面构建起一个可以与高等教育管理制度相适用的管理体制,不断提高学校管理工作的整体效益。所以,各大院校要想真正构建起高校的管理体系,提高管理工作的整体效率,就要求其必须全面提升学校管理队伍整体管理水平,建立起完善的管理部门,明确内部的管理责任制度,促使高校的教学质量与科研管理能力的不断提高,同时还要确保后勤服务水平的不

断提高。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等教育的管理体制改革逐渐成为了我国各大高校教育水平提高的重要基础与有力保障,因此,各大高校必须不断培养自身的创新意识,来将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创新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3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创新的策略分析

3.1努力实现高等教育管理工作的自主化

一直以来,因为国内相关单位对高等教育管理活动的干涉太多,太频繁,导致管理活动的实际效果不佳,而且因为相关部门对于高校的教育管理活动的具体规范标准太过详细,从而影响了其积极有效的发展,最终使得国内高校教育管理制度的调整受到很大的局限性。因此说,如果想全面而又细致地进行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创新与改革活动,就应该及时调整改革方式,有利于控制国家政府机构的管理方法,来保证它可以更加灵活地寻找有关的规划调整策略与制度。国内的有关机构也要进一步为高等教育的管理体制改革提供良好的工作条件与服务,确保地方的建设工作能够与学校的管理活动相联系,努力提高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创新能力与水平,并进一步为其营造出更加优质的创新环境,不断完善我国高等教育的办学条件,来促使我国各大高校的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能够向着自主性的方向发展进步。

3.2建立起全面的教育管理体制创新理念

就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由于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步伐的影响,导致国内教育事业的发展出现了新的变化,给教育工作的发展带来了

更大的挑战与更高的标准要求。所以为了进一步提高国内高校的教学管理工作的整体效率,确保其形成更加有利的社会竞争形势,就要不断调整自身的理念意识,构建起一个更加合理的管理体系,形成一套管理理念[8]。这就要求各大高校在教育管理体制的创新改革过程中,必须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此外,我国各大高校在进行高等教育管理理念的改革创新时,必须对我国传统的价值观念与文化理念进行深入的理解与探究,全面地传承和发展传统的优秀文化,来确保我国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能够在良好的文化氛围中开展进行。同时,为了能够更好地实现高等教育的管理体制改革,各大高校要建立起一个符合其实际发展需要的教育管理目标,并不断更新自身的教学思想与教育理念,来进一步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人才。

3.3努力完善高校内部管理体制的创新工作

在我国高等教育的管理体制改革活动中,不断促进高校内部管理体系的完善与革新是改革活动中的关键性内容。一方面,各大院校必须将其内部各个管理岗位上的职责进行明确的划分,确保其具有一定的层次性与合理性,并确保各个层次之间有着明确的联系,但是又能各司其职,互相扶持互相监督。同时,要求其必须建立其明确的工作目标,来进一步完善其内部管理系统中的考核制度,确保各个层次能够做到权责分明、目标清晰。另一方面,在各个院校内部管理体系不断完善的过程中,一定要充分地认识到其自身发展的规律以及其发展的具体内容,并能根据自身的办学特点,结合当地的地理

中国高等教育现状与改革发展趋势教育

中国高等教育现状与改革发展趋势 文献标识码:A 一、高等教育取得的巨大发展 1999年6月党中央国务院召开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以后,中国的高等教育事业进入了一个深化改革和快速发展的时期。短短六年多的时间,高等教育取得巨大的发展,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一)规模急剧扩大。首先,我们的研究生教育有了巨大的发展。在1998年的时候,我们全国的在校研究生只有19.8万人,但是,到了去年年底,总数已经达到了81.99万人。其中,16.5万多博士生,65万多硕士生。今年,大概又招收了31万左右,减去今年已经毕业的20万,现在,我们在校的研究生,应该是90万出头。再加上20万的在读硕士、博士在职研究生,这样,我国现有研究生的总数大概是110万人左右。但是我国的研究生教育还不是世界规模最大的,研究生教育规模最大的是美国,他们大约有210万左右的研究生。 第二块,针对普通高等学校里的本专科教育而言,到去年年底,全国的普通高等学校由1998年的1020所增长到了1731所。前些日子新发布的统计数字是1778所。在这些普通高等学校就读的学生数量增长得非常快,由1998年的340.7万人增长到去年年底的1333.5万人,今年计划招生475万人,但实际上要大大地突破,可能达到了550万人左右。这样,减去今年毕业338万的本专科生,目前我国普通高等学校里的本专科生大概有1500万人左右。去年年底的统计数字中,有773.8万是本科生,595.7万是专科生,在校本科生多于专科生,但是在专科

招生方面,也就是高职高专的学生招生数已经超过了本科生。去年,我们招收447万学生,其中210万是本科生,237万是专科生。但是,由于本科学制长于专科,所以目前还是本科生多于专科生。 第三大块是成人高等教育。我国独立设置的成人高等学校有505所,目前在整个成人高等教育学校里就读的本专科生大概是419万人。实际上,在这505所高校里就读的学生并不多,他们大多数是在普通高等学校的成人教育学院或者继续教育学院、函授教育学院就读,其人数大概是300万人左右。 第四大块是2000年以后出现的独立学院。独立学院的产生缘于国家大规模扩招以后教育经费的不足。在扩招后,国家对教育的拨款虽然有所增加,但是增加的幅度没有跟上扩招的幅度,甚至在有些地方扩招了多少,生均经费就相应地减少了多少。为了弥补扩招以后经费不足的问题,首先从浙江、江苏等省开始,一些本科院校创办了民营机制的独立学院。所谓的机制在当时就一条:高收费!大概每位学生13000元到18000元之间,这样,除独立学院能够独立运转以外,相当一些部分补充了母校的运转。通过这个办法,解决了部分办学经费的不足。现在教育部也承认了这个现实,并且加以规范。要求独立学院不仅有一块牌子,而且应该有自己独立的校舍、独立的教学设施、相对独立的师资力量和教学管理队伍、独立的法人、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等。总的一点就是独立颁发文凭,不许再用母校的文凭。 从某种意义上说,尤其对民办院校来说,干了一二十年,最后才熬成一个本科院校,但是,独立学院从它一成立就是本科院校,具有了竞

事业单位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七项专项改革方案

中共深圳市委办公厅深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关于印发事业单位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七项专项改革方案的通知 深办发〔2007〕17号 各区委、区政府,市委各部委办,市直各单位,市各人民团体,中直和各省(区)市驻深各单位,市属各企业: 经市委、市政府同意,现将《关于推行法定机构试点的意见》、《建立和完善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实施意见》、《市属事业单位财政经费供给方式改革方案》、《关于事业单位从行政级别管理转为岗位等级管理和绩效管理的实施意见》、《深化市政公园管养体制改革方案》、《政府检测机构体制改革与资源整合方案》、《关于调整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有关政策的意见》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中共深圳市委办公厅深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〇〇七年十月二十六日 关于推行法定机构试点的意见 为进一步深化政府管理体制改革,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创新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方式和手段,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和质量,更好地满足公众日益增长的公共服务需求,现就在我市推行法定机构试点提出如下意见。 一、目标和要求 以特定立法的方式,合理界定法定机构与政府、相关部门之间的关系,明确其法律地位、职责任务、人员配备、薪酬机制、治理结构和财务管理,推动政府依法监督管理与单位依法运作,实现由行政管理向法治管理模式的转变。基本要求: (一)机构法定。法定机构是依特定立法设立,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章规定进行监管,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机构。特定立法是该机构设立并独立运作的基础和依据,每一个法定机构均有一个法规或规章,有关机构的设立、职责任务、管理运作、财务管理、监管等内容由法规或规章细化规定。 (二)运作独立。法定机构以机构法规或规章为准则,享有法定事权,拥有管理、人事聘用和分配自主权,依法自主办理有关业务,独立承担法律责任。 (三)治理规范。法定机构应当建立法人治理结构,通过明确各个利益相关者的权利、义务与责任,形成既相互理解支持、又相互监督制约的关系,实现决策、执行、监督的有效制衡。 (四)权责相应。依法建立与法定机构事权相适应的严格监管体系,法定机构应当接受来自立法机关和政府相关部门的监管、社会监督以及内部制度监管,确保其机构宗旨的实现,职责任务的履行。 二、主要内容 (一)建立法人治理结构。法定机构的内部组织架构主要由两个层面组成:一是决策权力层,即理事会(或管委会,下同)。理事会作为法定机构的决策机构,负责确定法定机构的发展战略规划,行使重大事项决策权,其具体职能权限、人员组成和任期等具体事项在机构法规或规章中规定。二是执行层,即以行政执行人为核心的高级管理层。行政执行人作为法定机构的法定代表人,具体负责日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与政府管理创新

论文关键词: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政府管理;创新 论文提要: 当前,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着眼于全面建设小康 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建立适应社会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社会主义公共行政体制为目标,以政府职能转变为核心,以服务政府建设为切入点。“十一五”规划从“立足科学发展、着力自主创新、完善体制机制、促进社会和谐”四个方面阐述了我国未来五年改革与发展的基本要求。其中,完善体制机制是谋求科学发展的重要保障,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完善体制机制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如何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促进政府管理创新成为一个刻不容缓的。 重要问题。 一、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现实意义 1、经过20多年的改革,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有力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发展、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当前,推进以政府转型为重点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如果能顺利实现率先突破,必将成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巨大动力支持。 2、行政体制改革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我国社会经 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指导思想。所谓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谋求经济、社会、环境几个方面的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是建立在以人为本基础上的发展。这就要求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协调一致,统筹兼顾才能谋求这种和谐。而能完成这一务的必然是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只有在行政管理体制完善的前提下才能真正实现协调一致,统筹兼顾,否则谈不上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 3、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实现“十一五”规划的制度保障。我们应清醒地看到,我们所处的这个新阶段既是一个黄金发展期,也是一个矛盾凸显期,机遇与挑战并存,能否获得发展,需要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制度支持。例如,推进国企改革,发展非公有制经济,需要政府职能转变,为各类企业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经济环境和市场环境。 二、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难点 1、在发展的关键时期和改革的攻坚阶段,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成为制约各项改革的突破口 和瓶颈,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与各项改革的整体性和配套性更强了,难度也更大了。特别是在深化全面改革的过程中,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既关系到经济体制改革,又关系到政治体制改革,处于改革的中心环节,因此如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不到位,各项改革就很难深入。 2、人民群众对公共服务的需求越来越高,对切身利益的关注度越来越强,这与政府能够 提供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能力形成矛盾。我们正处于人均GDP从1,000美元到3,000美元的过渡期,在加快工业化的进程中,人民群众对物质文化的需求不断提高,期望值也不断增强。但是,我国具有特殊的国情,人口多,底子薄,地区、城乡发展不平衡的状况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彻底改变。同时,由于财力有限,政府能够提供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只能逐步增加和提高,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的发展,也只能逐步加快步伐。这种状况,与人民群众对政府的要求和期望值形成了反差。同时,人民群众不仅要参与改革,也要求分享改革的成果,希望尽快获得看得见的物质利益。这就要求在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处理好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与眼前利益的关系,既要引导群众参与改革,又要教育群众着眼于长远利益和根本利益,而这是一个很难解决的问题。 3、政府管理由以行政手段为主的直接管理的方式向主要以经济的、法律的手段进行间接 管理转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首先,要更新政府管理理念,彻底抛弃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和官本位的思想,实现由政府主体向市场主体的转变。其次,要改变运用行政手段直接干预经济活动的做法,变微观管理为宏观管理,主要运用经济的法律的手段进行管理,加快法治政府建设,全面实行依法行政。再次,要尊重规律,按照客观规律办事。而这一切,都需

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一大举措_对新的浙江大学组建的几点认识与思考

高等农业教育,3(总93):9—11,1999 Higher Ag ricultur al Education 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一大举措——对新的浙江大学组建的几点认识与思考 骆光林 (浙江大学华家池校区 杭州 310029) 摘 要 文章围绕如何使新浙江大学办成一所具有世界一流水平大学这一中心,从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趋势、学科和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以及体制改革等几个重要方面,提出了一些思路和做法,特别是指出了世界一流大学的一些值得借鉴的成功经验。文章最后提出了合并后可能出现并需要注意和克服的一些困难和不利因素。 关键词 新浙江大学 高等教育 建设 一所由原来的浙江大学、杭州大学、浙江农业大学和浙江医科大学合并组建而成的我国目前办学规模最大、学科门类最齐全的高水平、高层次的综合性大学——新浙江大学,于1998年9月15日正式宣告成立。这一消息立刻产生了一股强烈的冲击波,在国内外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和震动。 “四校合并”,是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重大突破,是实施“科教兴国”伟大战略的重大举措,是落实江泽民总书记提出的建设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任务的重大步骤,也是本世纪我国高等教育战线一件举国瞩目的大事。四所规模相当且较为重要的高校强强联合组建成一所真正意义上的综合性大学,不仅对学校自身的发展,而且对全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都将产生重大的影响,并将在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史上翻开崭新的一页。 新浙江大学的成立,表明改革迈出了极其重要的一步,但并不意味着改革任务的完成,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只是改革的开始,以后的改革和发展任务将更艰巨。学校要进一步实现实质性的融合,还要不断深化校内管理体制改革,进行校内资源的优化重组,形成新的运行机制,真正达到提高办学水平、质量和效益的目的。在改革的进程中,学校会面临许多新的情况、新的问题和新的矛盾,需要我们继续以改革的精神去探索和解决。 一、充分认识和把握21世纪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趋势 新浙江大学的奋斗目标是用15到20年的时间,办成一所高层次的“综合型、研究型、创新型”的世界一流水平的大学。所以充分认识和把握面向21世纪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趋势,对新浙江大学起步阶段的机构调整、院系设置和学科重组等,却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面向21世纪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走向,概括起来有以下几大基本趋势:一是高等教育与产业界以及整个社会生活的关系将越来越密切;二是高等教育将进一步向大众性和普及性方向发展;三是高等教育由单一系统向多元系统转变;四是高等教育经费主要由政府负担将转向更多地由社会和受教育者个人负担;五是高等教育日益国际化;六是高等学校将更加注

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创新

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创新 目前,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类思想文化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国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也实现了进一步的发展进步。然而,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我国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所存在的问题与缺陷也不断地暴露出来,因此,如何才能在新时代的环境背景下,来更好地进行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创新,是现阶段各大高校的管理人员所必须重视的重要问题之一。 1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创新的现状分析 高校教育体系构建的整体水平,不但可以对高校教育工作效果与投资活动的效益产生影响,另外也可以在高校的人才培养与科技服务工作方面给予一定的指导,其往往直接关系到高校的经济发展情况。随着我国教育改革制度的不断深入,我国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而且由于国家制度对教育管理体系进行的改革工作有所变动,导致它在创新发展过程中获得更多的进展。但是,因为受到不同条件的限制,我国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在改革的过程中仍旧存在许多问题。 缺乏清晰的管理权限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不断完善与进步,使得各大高校的管辖领域也得到了一些拓展,但是,高校在自身作用的充分发挥方面仍

然受到很大的限制。因为国内各个部门本身具有一定的惯性特点,导致高校在进行各项政策调整的过程中太多地依赖于政府部门的帮助,在整个改革过程中缺乏一定的积极性。 缺乏完善的法律法规 目前,在国际教育新形势的影响之下,有关单位已经相继颁布了用于教育管理体制调整的各项方针政策,再加上我国市场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国家对于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视度也越来越高。但是,因为不同的条件的影响,这些制度与体系中仍旧存在各类不足之处,在一定的条件范围内会对整个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可操作性产生影响,造成其在管理体制改革中的利用率非常低。我国的规章政策虽然对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进行了一个整体的规定,但是由于对一些细节性的问题进行的描述不多,使得不少院校在具体的问题处理的过程中没有一个明确有效的参考标准,从而进一步使得整个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创新水平得不到全面的提高。 缺乏先进的改革理念 由于受到传统思想理念的限制与影响,我国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工作的步伐进展得十分缓慢,最终影响了工作整体效果的不断提高。在过去,高校所进行的管理工作,通常情况下都会过度地受制于一些政府单位的限制与影响,而且因为一些高校缺乏适合自身发展的规划体系,所以在具体的管理工作中仍然存在各类问题。在整个改革过程中,如果高校不集中精力不断提高教学管理积极主动性,不及时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思路和措施创新

行政治理体制改革的思路和措施 贯彻落实中央关于科学进展、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决策,需要政府治理体制的不断改革创新。为了认真总结各级政府部门推进行政治理体制改革实践的有益经验,及时探讨行政治理改革的理论进展, 2006 年 8 月 19 ~ 20 日,中国行政治理学会和广东省行政治理学会在广东佛山联合召开了“落实科学进展观推进行政治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治理学会 2006 年年会。中国行政治理学会会长郭济,广东省委副书记、省行政治理学会会长刘玉浦,中国行政治理学会副会长夏书章、顾家琪,副会长兼秘书长高小平等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央国家机关有关方面领导同志,国内行政治理学界闻名专家、学者,地点党政部门的实际工作者,科研院所从事行政治理研究的理论工作者共 380 人参加了会议,研讨会共收到论文 338 篇。 依照年会主题,本次研讨会集中探讨了四大专题:行政治理体制改革和政府治理创新,政府决策科学化和依法行政,

政府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政务公开、电子政务和绩效评估。与会人员通过深入讨论,分析了当前我国行政治理运行中的一些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探讨了推进行政治理体制改革的方向和路径,并对政府行政治理如何更好地贯彻落实科学进展观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现将会议的有关观点综述如下。 一、落实科学进展观和行政治理体制改革 用科学进展观指导行政治理体制改革。会议首先强调要用科学进展观指导行政治理体制改革。高效治理和科学进展存在辨证的关系,实现科学进展要靠高效治理,治理要以科学进展为方向。正确的进展观是高效治理的保证,现代公共治理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注意全面进展,强调协调进展,保证可持续进展。有学者回忆和分析了我国的行政治理体制改革历程,认为改革既取得了巨大的进展和宝贵的经验,也存在着专门多问题,阻碍了科学进展观的贯彻实施。一是始终没有制定一个行政体制改革的总体规划,理论研究尚不足,改革目标不清晰。二是由于改革总体目标不清晰,转变政府职能思路比较模糊,缺少科学进展的思想理念,只注重随着市场经济的进展进行经济治理部门的改革,

实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策略探讨

实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策略探讨 摘要: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渐深入,原来的高等教育管理制度已不能适应当前教育的发展形势,迫切要求转变自身职能。本文在研究中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必要性的基础上,分析了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策略 高等教育管理制度就是针对实行高等教育的学校应用什么样的方式加以监管。由于受到国家政治、社会经济和当前国家文化环境的影响,高校的管理模式应该适应社会发展,及时转变自身职能,以适应国家建设的需要,在计划经济年代,我国的高等教育由国家政府直接管理。现在我国的经济发展已经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社会的各种结构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督促中国高等教育体制必须尽快转变。 一、高等教育管理体制转变的必要性 1、经济体制转变对高等教育的影响 中国在原来的计划经济时期,国家的运行模式和一个企业相似,最明显的特点就是国家政策制订高度集中,国家政府利用下达指示的途径,对各种经济形式和企事业单位进行统一地计划性管理,高等学校的一切重大事务的决定都由

政府直接下达指示,高等学校按国家计划予以教学和科学研究,不需要考虑自身的发展,甚至连招生和毕业生的去向都不用经管,高等学校按国家计划分配学科,同一学科并存的现象很少,导致高校之间几乎没有竞争。这种命令性的高校管理模式,在经济不发达,社会要求较低的计划经济时期,能够较平稳地实施。伴随社会的发展,我国经济已全面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资源的分布、运动的形式由过去的高度集中发展到现在的集中和分散同时存在的形式。不但存在国家计划经济形式,但更多的是由国家统一管理,自主决定运作方式的自由经济形式。尤其最近几年随着现代信息的迅猛发展,导致人民渴求高等教育,随着高精尖人才的涌现,原来的高校管理方式限制了高等教育的发展,不能适应人们的要求,再就是仅仅依靠政府的投资已远远不能适应高校的发展,高校自身渴望多方面集资,扩大招生规模,自主发展。 2、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需求。 在国家计划性办学的前提下,高等学校的教育经费全部由国家投资,学校的发展受到国家计划的制约,不能自主办学,长期以来,出现了依靠国家的想法,在高等教育自身的发展方面存在很多问题。 3、高等学校营造健康环境需要。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高校依靠政府的优势越来越弱,高等教育已不再是只针对少数高端人才,大量各种层次

《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

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 的意见 为加快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全面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以下简称科技规划纲要),充分发挥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现就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泉。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科技工作。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科技事业快速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作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决策,制定实施科技规划纲要,科技投入持续快速增长,激励创新的政策法律不断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积极推进,取得一批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形成一支高素质科技人才队伍,我国整体科技实力和科技竞争力明显提升,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国家安全中发挥了重要支撑引领作用。 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仍在持续,科技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国际科技竞争与合作不断加强,新科技革命和全球产业变革步伐加快,我国科技发展既面临重要战略机遇,也面临严峻挑战。面对新形势新要求,我国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够强,科技体制机制与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际竞争的要求不相适应,突出表现为: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没有真正确立,产学研

结合不够紧密,科技与经济结合问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原创性科技成果较少,关键技术自给率较低;一些科技资源配置过度行政化,分散重复封闭低效等问题突出,科技项目及经费管理不尽合理,研发和成果转移转化效率不高;科技评价导向不够合理,科研诚信和创新文化建设薄弱,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这些问题已成为制约科技创新的重要因素,影响我国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提升。因此,抓住机遇大幅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激发全社会创造活力,真正实现创新驱动发展,迫切需要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 二、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主要原则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全面落实科技规划纲要,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以促进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为重点,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着力解决制约科技创新的突出问题,充分发挥科技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中的支撑引领作用,加快建设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为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新中国成立100周年时成为世界科技强国奠定坚实基础。 (二)主要原则。一是坚持创新驱动、服务发展。把科技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放在首位,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发挥科技支撑引领作用,加快实现创新驱动发展。二是坚持企业主体、协同创新。突出企业技术创新主体作用,强化产学研用紧密结合,促进科技资源开放共享,各类创新主体协同合作,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三是坚持政府支持、市场导向。统筹发挥政府在战略规划、政策

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分析-2019年教育文档

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分析 在近年来,高等教育改革如火如荼,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作为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也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与改进。 一、加强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对高等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对人才的要求也不断增加,高校在加强其人才培养的同时,还要根据社会发展趋势及时的对其教育管理体制进行改革。近年来各校虽有很大的体制改革,但其自身管理滞后的问题日益突出,大部分依附上级管理,处于被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只有建立起与之相适应的高等教育管理制度,才能使高等教育得以自身发展,才能更好的培养人才服务社会。 现人才培养模式雷同,缺乏特色,难以适应综合化和多样化的人才需求。通过高等教育管理制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与效率。教育是发展科技和培养人才的基础,不但要具有宽厚的基础科学知识,还要具备较强的组织能力和优秀的协作品质。只有适应现代化经济发展的高等教育才能培育出综合性多样化的高端型人才。从而使高校的发展能够同市场经济发展结合起来,培养满足市场对优质人才的需求。 二、加强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具体措施 1.及时转变教育理念创建特色学校,加强国际合作 根据我国各地的经济和高校的分布情况,突出重点,明确各自的办学方向,创建特色名校。为了保持高等教育健康发展,一定要规范各类高等教育办学形式,建立有效的办学监督、评估和质量保证体系,以保障教学质量和受教育者的权益,从而使我国高等教育健康有序地发展。扩大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加速高校办学的国际化进程。为了进一步的加快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进程,支持和鼓励有条件的高校扩大留学生教育,争取更多外国留学生和学者来华访问学习,共同开展科学研究。支持和鼓励高校举办或联办国际学术会议,让教师有更多的机会出国参与学术会议。和国外著名高校、科技企业、研究机构建立经常的稳定的教育交流和科技合作。

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创新

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创新 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创新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是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促进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将为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体制保证,其重大突破和创新将对今后一系列改革的推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第一次提出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该提法与以往提法相比有重大创新。以前的提法强调股份制只是公有制的一种实现形式,现在强调股份制是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这一重大变化将使国有企业多元化的速度大大加快,创造了使更多的民营企业和外商进入国有股份公司投资的机会,从而扩大了国有资本对社会资本的控制力,增强了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因而,“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是对传统的单一成分的公有制概念的一个根本性突破,也是对马克思的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的重大创新和发展。这对于下一步使企业做大做强非常重要。《决定》还提出:“要大力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资本等参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虽然过去也有过混合所有制经济这种提法,但是像这样把它作为今后经济的发展方向提出还是第一次。过去人们对于资产问题总把“公”与“私”完全对立起来,

其实在现代市场经济发展中,通过混合所有制经济把它们结合在一起,在市场竞争中完全可以实现双赢的局面。无论是公有资本,还是非公有资本,它们通过股份制都变成了社会资本。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比重将越来越大。股份制程度越高,社会资本的数量就越多。 第一次提出建立现代产权制度。这是对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的重大创新和突破。全会指出,产权是所有制的核心和主要内容。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有利于维护公有财产权,巩固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有利于保护私有财产权,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有利于各类资本的流动和重组,推动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企业改革由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到建立现代产权制度,这表明我国企业的改革已进入一个新阶段,没有现代产权制度,就不可能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只有建立现代独立的产权体系和产权制度,公有财产权和非公有财产权才能流转顺畅和得到严格保护。在现代产权制度的基础上,通过产权转换,促进推动各类资本流动和重组,使资本等生产要素根据市场要求流向效益高的部门、产业和企业,加速了各类资本的优化组合。这对于民企进入和重组国有股权上市公司给予了肯定。国有股转让表现在资本市场上,将使民企在购买和重组上市公司中发挥更大作用。 第一次提出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禁入的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及其他行业和领域。这种对非公有资本非禁即入的

社会制度的变革与创新

社会制度的变革与创新 社会制度的生命周期与其创新规律 社会制度的生命周期,就是指一种具体的社会制度从产生、发展。成熟、消失,最后被新的制度替代的过程。 任何一种社会制度都不是永恒的,而是处于不断的变革与创新之中。社会制度的变革与创新,主要受三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一,社会生产方式的变更,是社会制度变革与创新的根源。如前所述,任何一种社会制度都建立在一定的社会生产方式上,生产方式的变革,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必然导致社会制度的相应变革与创新。其二,人类社会生活需要的变化,是社会制度变革与创新的直接原因。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类的需要无论从广度还是从深度上都会发生深刻的变化。社会制度作为人类需要的产物,作为满足人类需要的手段,无疑也会随着人类需要的发展而变化。其三,自然和社会环境的变化,也是社会制度变革与创新的一个重要原因。每一种社会制度都存在于一定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之中,相互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所以诸如地形、气候、资源、技术、外来文化传播、人们价值观念等自然和社会环境的变化,不可避免地对社会制度产生重大影响。正是由于上述原因,每一种具体的社会制度,都必然有一个产生、发展、成熟、消失,最后被新的制度替代的过程,也就是说,任何社会制度都有一定的生命周期。 社会制度的生命周期,是在社会制度的变革与创新中完成的。所谓社会制度的变革与创新,就是指对社会制度的改造与更替。任何一种社会制度都不是永恒的,都处在不断的变化、改造与更替之中。但这种变化。改造与更替并不是偶然的、自发的,而是有其深刻的变化原因,并循着一定的规律进行的。其规律性大体表现在: 一是偶然性和必然性的统一。制度变革与创新之所以是必然的,是因为社会生产力总是不断地向前发展,人类的需要和自然、社会环境也总是不断地变化,所有这些因素,都为制度的变革与创新提供了前提条件,使变革创新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另一方面,我们之所以说制度变革与创新是偶然的,是因为即使具备了上述前提,制度也不一定出现变革与创新。一定的制度在什么时候、以什么方式变革与创新具有偶然性。 二是历史和逻辑的统一。制度变革与创新是历史的,因为它是一个包含许多迷误、失败和挫败的复杂的历史过程。另一方面,在这种复杂的历史过程中,众多的历史事件间存在着内在因果必然性。也就是说,历史是逻辑的历史,逻辑是历史的逻辑。因此我们说制度变革与创新是一个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过程。 三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制度变革与创新也不例外。在一定的时期内,制度总是逐渐地、平稳而缓慢地调整规范的内容及其排列组合,改革自身的内部结构来适应社会的变迁,并没有发生质的变化。但是,当上述的变化达到一定程度时,制度就会发生急剧变化,其根本性质也随之发生变化。 四是可能性和现实性的统一。制度变革与创新还是一个由可能性向现实性转化的过程。可能性是指制度变革与创新的客观条件,包括物质条件、思想条件和科学条件等。当这些条件成熟时,制度创新就具备了可能性。现实性则是指制度变革与创新的完成。因为变革与创新的可能性并不等于现实性,所以在许

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创新

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创新-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创新 目前,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类思想文化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国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也实现了进一步的发展进步。然而,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我国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所存在的问题与缺陷也不断地暴露出来,因此,如何才能在新时代的环境背景下,来更好地进行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创新,是现阶段各大高校的管理人员所必须重视的重要问题之一。 1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创新的现状分析 高校教育体系构建的整体水平,不但可以对高校教育工作效果与投资活动的效益产生影响,另外也可以在高校的人才培养与科技服务工作方面给予一定的指导,其往往直接关系到高校的经济发展情况。随着我国教育改革制度的不断深入,我国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而且由于国家制度对教育管理体系进行的改革工作有所变动,导致它在创新发展过程中获得更多的进展。但是,因为受到不同条件的限制,我国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在改革的过程中仍旧存在许多问题。 1.1缺乏清晰的管理权限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不断完善与进步,使得各大高校的管辖领域也得到了一些拓展,但是,高校在自身作用的充分发挥方面仍然受到很大的限制。因为国内各个部门本身具有一定的惯性特点,导致高校在进行各项政策调整的过程中太多地依赖于政府部门的帮助,在整个改革过程中缺乏一定的积极性。

1.2缺乏完善的法律法规 目前,在国际教育新形势的影响之下,有关单位已经相继颁布了用于教育管理体制调整的各项方针政策,再加上我国市场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国家对于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视度也越来越高。但是,因为不同的条件的影响,这些制度与体系中仍旧存在各类不足之处,在一定的条件范围内会对整个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可操作性产生影响,造成其在管理体制改革中的利用率非常低。我国的规章政策虽然对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进行了一个整体的规定,但是由于对一些细节性的问题进行的描述不多,使得不少院校在具体的问题处理的过程中没有一个明确有效的参考标准,从而进一步使得整个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创新水平得不到全面的提高。 1.3缺乏先进的改革理念 由于受到传统思想理念的限制与影响,我国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工作的步伐进展得十分缓慢,最终影响了工作整体效果的不断提高。在过去,高校所进行的管理工作,通常情况下都会过度地受制于一些政府单位的限制与影响,而且因为一些高校缺乏适合自身发展的规划体系,所以在具体的管理工作中仍然存在各类问题。在整个改革过程中,如果高校不集中精力不断提高教学管理积极主动性,不及时更新落后的教育改革理念,就会影响到高等教育管理水平的创新与改革效果。 2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创新的主要内容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思路和措施创新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思路和措施 贯彻落实中央关于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决策,需要政府管理体制的不断改革创新。为了认真总结各级政府部门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实践的有益经验,及时探讨行政管理改革的理论进展, 2006 年 8 月 19 ~ 20 日,中国行政管理学会和广东省行政管理学会在广东佛山联合召开了“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 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 2006 年年会。中国行政管理学会会长郭济,广东省委副书记、省行政管理学会会长刘玉浦,中国行政管理学会副会长夏书章、顾家琪,副会长兼秘书长高小平等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央国家机关有关方面领导同志,国内行政管理学界著名专家、学者,地方党政部门的实际工作者,科研院所从事行政管理研究的理论工作者共 380 人参加了会议,研讨会共收到论文 338 篇。 根据年会主题,本次研讨会集中探讨了四大专题: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政府治理创新,政府决策科学化和依法行政,政府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政务公开、电子政务和绩效评估。与会人员经过深入讨论,分析了当前我国行政管理运行中的一些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探讨了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方向和路径,并对政府行政管理如何更好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现将会议的有关观点综述如下。 一、落实科学发展观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用科学发展观指导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会议首先强调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高效管理和科学发展存在辨证的关系,实现科学发展要靠高效管理,管理要以科学发展为方向。正确的发展观是高效管理的保证,现代公共管理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注意全面发展,强调协调发展,保证可持续发展。有学者回顾和分析了我国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历程,认为改革既取得了巨大的进展和宝贵的经验,也存在着很多问题,影响了科学发展观的贯彻实施。一是始终没有制定一个行政体制改革的总体规划,理论研究尚不足,改革目标不清晰。二是由于改革总体目标不清晰,转变政府职能思路比较模糊,缺少科学发展的思想理念,只注重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进行经济管理部门的改革,而忽略了社会管理部门和公共服务部门的改革,转变职能没有新突破,人民群众需要的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供给不足。 高度重视行政体制改革的重要性。与会人员强调在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总体要求下,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行政体制改革的重要性。行政体制改革的进步能推进其它方面的改革,而其滞后则会对各方面改革造成体制性障碍。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产生的很多问题,其根源在于行政体制改革滞后。如投资体制改革滞后,各级政府直接管理投资项目,成为项目政府,导致盲目投资和低成本扩张;金融体制改革滞后,政府对生产要素市场直接干预,导致证券和信贷方面出现问题;社会管理体制改革滞后,社会公平和正义缺失,导致

中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政策分析

中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政策分析 周川 (苏州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江苏苏州,215123) 摘要:二十多年来我国关于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政策,多有创新之处,不乏理论意义,但也存在目标偏移、对象模糊、主体缺位、路径不明等弱点。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核心目标应坚定不移地定位于转变政府管理职能,理顺政府与高校的关系。为此,改革政策的重新设计势所必然。 关键词: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政策 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外延很广,涵盖了高等教育管理各个方面。本文所称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主要是指中国公立高等教育的行政管理体制,以政府主管部门与高等学校的关系为其核心。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中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走上艰难曲折的历程。本文以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政策文本为对象,对其相关内容及问题进行分析。 一、文本表述及其解读 二十多年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有关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政策。这些政策,有些是一般性的教育政策,有些是专门的高等教育政策。 1985年5月,《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颁布(简称《决定》)。该《决定》与中共中央先前发布的关于经济体制改革和科技体制改革的两个决定,具有理论上的逻辑联系和实践上的递进关系,是拉开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序幕的一项重要政策。《决定》首次承认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弊端”是,“在教育事业管理权限的划分上,政府有关部门对学校主要是高等学校统得过死,使学校缺乏应有的活力;而政府应该加以管理的事情,又没有很好地管起来。”《决定》指出:“当前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关键,就是改变政府对高等学校统得过多的管理体制,在国家统一的教育方针和计划的指导下,扩大高等学校的办学自主权”。 [1]次年3月,国务院发布《高等教育管理职责暂行规定》,规定了国家教育委员会和省级人民政府管理高等学校的主要职责,提出了“扩大高等学校管理权限”的八个主要方面[2]。该规定可以看作1985年《决定》的具体化和补充。 1992年12月,国务院批转的《国家教委关于加快改革和积极发展普通高等教育的意见》指出:“高等教育办学体制的改革是要理顺政府、社会和学校三者之间的关系,按照政事分开的原则,使高等学校真正成为自主办学的法人实体”。 [3]1993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强调:“改革包得过多、统得过死的体制”,“进行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主要是解决政府与高等学校、中央与地方、国家教委与中央各业务部门之间的关系,逐步建立政府宏观管理、学校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体制。”“在政府与学校的关系上,要按照政事分开的原则,通过立法,明确高等学校的权利和义务,使高等学校真正成为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法人实体。”[4]这两份文件是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大方向基本确立后出台的,使用的概念略有不同。前者用“办学和管理体制”,从上下文关系看,“办学体制”主要是针对政府的宏观管理体制而言,“管理体制”则针对校内管理。后者则用了“高等教育体制”一词。概念表述虽有不同,但所指没有根本区别,都可以理解为“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更重要的是,两个文件对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核心问题都做出了明确的界定,那就是“政府与高等学校的关系”。虽然“政”、“事”、“法人实体”在文本中没有明确界定,但是,矛盾已经揭开,实质已经触及,具体表述的某些变化并没有改变人们探索的思路和方向。

中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分析_胡建华

收稿日期:20050423 作者简介:胡建华(1955$),男,博士,南京师大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2005年7月第4期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 l of N anji ng N o r m al U niversity(So cial Science)Ju.l ,2005 N o .4 中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分析 胡建华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江苏南京210097) 摘 要: 新中国成立之后所形成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以中央集权、/条块分割0、政府办学等为主 要特征。1980年代以来的改革打破了/条块分割0,形成了/以块为主0的新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的不断扩大,也使高校与政府的关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淡化高校与政府间 的/行政关系0,将高校与政府的关系置于法律的基础之上,这仍然是中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所面临的主要课题。 关键词: 中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行政关系 中图分类号:G 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608(2005)04007506 一、计划经济时代高等教育管理 体制的形成及其特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半个多世纪以来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本文所论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主要指国家管理高等教育的制度以及在此制度框架内高校与政府的关系)的发展、变迁,大致可以分为形成期(1950年代初~1960年代中期)、混乱期(1966年~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0)与改革期(1970年代末~现在)三个阶段。形成期政府颁布的有关高等教育制度的文件、规定不仅构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基础,规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以及大学与政府关系的性质,而且影响至今。1970年代末开始的改革虽然已经持续了20余年,但是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中的一些带有根本性质的内容与五六十年代的管理体制相比似乎没有发生多少实质性的变化。因此,若要深入研究当前的中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我们不能不对这一体制的形成过程有所分析、有所了解。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不久,随着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剧烈变动,政府即着手改造高等教育制度。1950年2月中国人民大学的成立,开始了以前苏联模式为蓝本构建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制度的进程。1950年6月召开的第一次全国高等 教育会议确定了新中国高等教育制度改革的基本方针与方向,并通过了新中国最早的一批高等教育法令法规,其中5关于高等学校领导关系的决定6是构成新中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重要文献。 5关于高等学校领导关系的决定6在其开篇就明确了新中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中央集权的性质,即/全国高等学校以由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统一领导为原则0 [1](p .2) 。教育部对全国高等学校的统一 领导具体表现在:/凡中央教育部所颁发的关于全 国高等教育方针、政策与制度,高等学校法规,关于教育原则方面的指示,以及对于高等学校的设置变更或停办,大学校长、专门学院院长及专科学校校长的任免,教师学生的待遇,经费开支的标准等决定,全国高等学校均应执行0 [1](p .3) 。在中央与地方政 府管理高等教育的权限关系上,5关于高等学校领导关系的决定6规定:/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对全国高等学校(军事学校除外)均负有领导的责任,各大行政区人民政府或军政委员会教育部或文教部均有根据中央统一的方针政策,领导本区高等学校的责任。0/华北区内高等学校,除已交由省政府领导者外,由中央教育部直接领导。其他各大行政区内高等学校,暂由中央教育部委托各大行政区教育部直接领导,中央教育部得视条件,有计划有步骤地将各地区高等学校收归中央教育部直接领导0 [1](p .3) 。

浅析对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探讨

浅析对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探讨 关键词: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 论文摘要:随着世界各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教育所起到的重要作用逐步增强,教育改革尤其是高等教育改革已成为国家的重要政策议题。同样,高等教育改革也是我国教育改革的重点内容。本文阐述了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及其改革的定义,分析了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意义,并提出了推进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几点建议。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及经济、政治、文化体制改革的逐渐深化,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也在不断深入,也取得一定的效果。然而,从总体上看,我国目前的高等教育体制还无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目标更是难以适应,因此还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其对策在于加快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 一、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及其改革的定义 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是一种体系化的高教管理组织制度,是关系到高等教育事业机构设置、隶属关系及职责划分的体系与制度的总称。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主要有各级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对高等教育的管理体制及高校自身的管理体制,不仅包含宏观的政府、社会和高校各要素间的关系与组织运行方式,也包含了微观的高校内部管理体制主要包括办学体制、管理体制、及内部管理体制等。 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含义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改革和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这一改革主要对教育机构进行重新调整和权限重新划分,确定各级教育机构和权限间的相互关系。改革的根本目的是让各高等教育管理系统的运行更富有效率,具体目标是要理顺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政府与高校之间的关系、管理者与办学者之间的关系。 二、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意义 1.培养现代化事业建设人才的需要 现代科技事业的发展迫切需要高素质人才,通过高等教育领域的体制改革,能够提高高等教育水平,为经济发展提供必要的知识和人才。现代科技发展的鲜明特点在于发展速度与发展过程中呈现出加快发展与急剧变革的强烈趋势,同时又呈现出高度分化而又高度综合,并以高度综合为主体的大趋势。适应新时期需要的人才,一定要具有宽广的基础知识、极强的组织能力与过硬的协作能力。唯有适应如今经济发展的高等教育,才能培育出合格的人才。因此,以集权为主要特征的高教管理制度必须进行改革。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要与发达国家竞争生存的空间,就更加需要依靠人才。高级人才的培养就成为了我国经济发展的命脉之所系,客观上就迫切需要培育出大批拥有先进技术的优秀人才,就需要高等教育在规模、结构及质量、效益上有新的发展。由于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教育资源十分稀缺,必然会造成严重的教育供、需矛盾。如何解决这一矛盾,其出路就在于实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以此推动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化教育彻底转变成大众化教育,从而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足够的人才储备。 2.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需要 一定的经济体制会要求与其相适应的高等教育管理制度。自然,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也需要不同于以往计划经济体制的高教管理制度与之配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应当发挥市场对于资源的基础性配置作用。高等教育是培育高等人才的专业机构,也应当走进市场,积极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传统计划经济下的那种等、靠、要已无法适应市场经济的新要求,因而一定要面向市场进行自主办学。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虽然已取得一定成绩,但是还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