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河湖水道变迁

中国古代河湖水道变迁
中国古代河湖水道变迁

中国古代河湖水道变迁

第一节黄河河道变迁及其主要原因

一历史上黄河的重大改道

历史上黄河决口泛滥约1500次,较大的改道二、三十次,其中有六次重大改道。战国前黄河基本呈漫流状态,自战国开始在下游筑堤形成河道。

1 第一次重大改道:战国中期黄河下游大规模筑堤固定下来的河道是《汉书?地理志》河(简称“汉志河”),结束了多股分流局面,可称第一次改道。由于春秋战国至西汉末黄河一直保持一定河形,史称为“大河故渎”,或“王莽河”、“王莽故渎”。汉志河走向:古宿胥口(今河南浚县)-今濮阳西南—今馆陶县东北-临清南-德州东南-东光东-孟村北-黄骅西南入海。

2 第二次重大改道:公元11年(王莽建国三年)黄河在今河北大名东决口,造成第二次重大改道。公元69年王景治河,固定了河道。王景河走向:今濮阳西南-范县北-莘县东-聊城南-禹城西-滨州北-利津东南入海。

3 第三次重大改道:1048年(北宋庆历8年)河决澶州商胡埽(今濮阳东),为第三次重大改道。河分北、东两条河道。

北流走向:今濮阳东-清丰东-馆陶东-临清西-故城东-武强东-青县东-静海西-天津西入海。

东流走向:①京东故道:基本与隋唐同。

②横陇故道:自今清丰县东与京东故道分出-南乐东

-高唐西-陵县东-乐陵南-沾化北入海。

③二股河:今南乐西-莘县西-入西汉大河故道-平原西-陵县北-乐陵南-庆云北-无棣入海。

4 第四次重大改道:1128年(南宋建炎二年)人为决河于今滑县李固渡,大河由泗入淮,这是第四次重大改道。

干流走向:①1128年决口河道(北流):滑县-濮阳南-鄄城西-巨野东-嘉祥东-入泗水-由泗入淮。(4/10)

②1168年(金大定八年)黄河再次决口于李固渡,形成南流:长垣东北-东明南-定陶西-曹县南-砀山北-萧县北-经徐州,于邳县由泗入淮。(6/10)

③1180年(金大定二十年)河决卫州,东南经延津北-封丘南-兰考北-睢县南-商丘南-砀山北-经徐州由泗入淮。

5 第五次重大改道:1232年人为决河于归德凤池口(今商丘西北),构成黄河第五次重大改道。这次改道形成多条河道,主要如下:1夺濉入淮。2夺涡入淮。3夺汴入淮。4夺颍入淮。此前黄河南徙不超过唐宋汴河一线,至此夺颍、夺涡入淮,黄河下游河道已经到达了这个扇形平原的西南极限。

1351年贾鲁治河,挽河东南走由泗入淮的故道,这就是“贾鲁河”。贾鲁河走向:今兰考县东-曹县南-商丘北-砀山西-萧县北-经徐州入泗,由泗入淮。

明初黄河基本以贾鲁河为干流,明中叶以后多股并存,其中主要有①夺颍入淮(大黄河)。②贾鲁河(小黄河)。③夺涡入淮。④夺濉入淮。

⑤由曹县、沛县入运河。⑥曹县、鱼台入运河。

6 第六次重大改道:1855年(清咸丰五年)河决铜瓦厢,结束了下游700多年由淮入海的历史,回到渤海湾入海。

二有关黄河改道、泛滥原因的探讨

1 1962年谭其骧先生在题为《何以黄河在东汉以后会出现一个长期安流的局面》的文章中指出: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程度与这里的植被覆盖率直接相关,而植被情况如何又主要决定于生活在这里人们的生产活动方式。

2 在黄土高原的总侵蚀量中自然侵蚀最少占70%,加速侵蚀最多占30%。这一比例表明即使在今天黄土高原人类活动最活跃的时期,也仍然以自然侵蚀为主,人类活动导致的加速侵蚀,仅占较小的一部分。

第二节海岸线变迁

一辽东湾海岸

辽河平原在第四纪海侵后,滨海部分被淹没,未被淹的地方,因排水不良,形成沼泽。今辽宁黑山以南、台安以西、北镇以东的近海地区空无城邑,这样情况从西汉延续到唐初。盖县、营口西北、牛庄一线为公元前形成的古海岸,10世纪后开始向海延伸。

二渤海湾海岸

距今8000~5000年的冰后期,全球范围海平面上升,此后气候转冷,海水消退,海岸线向东推进,形成数条贝堤:

1.距今3800~3000年前,相当殷商时期

2.下层距今2020±100年,上层距今1080±90年,相当于战国至唐宋时期。

3.形成于宋以后。

渤海湾海岸线延伸与黄河入海地点的变迁有关。

三苏北海岸

距今5000~4000年前海水深入陆地约30公里,此后海水后退,形成数条沙堤、贝堤。自西汉至北宋海岸基本稳定在北起阜宁、南至吕四镇——范公堤的位置。自黄河第四次改道后海岸不断向东延伸。

四长江口海岸

距今6000~5000年,长江三角洲大部分地区为浅海、泻湖、沼泽和滨海低地,长江口在镇扬以下呈喇叭状,口外一片汪洋,此后岸线不断扩展。

第三节历史上长江中游河道与主要湖泊的变迁

一云梦泽的演变过程

云梦:春秋战国时期楚王狩猎区,是多种地貌的综合体。范围东至大别山麓、幕阜山麓,西至宜昌、宜都一线,北至大洪山区,南缘大江。

云梦泽:狩猎区的湖沼部分。位于今江汉平原之内。

云梦泽的演变过程:江汉平原属第四纪强烈下沉凹地。①先秦时期由于长江、汉江泥沙淤积,形成荆江三角洲与武汉西侧泛滥平原两处平原,云梦泽限于两处平原之间。②秦汉时期荆江三角洲不断向东扩展,汉代设立了华容、云杜县,云梦泽被排挤到华容以南,东、北

为沼泽。③魏晋时期江汉地区发生自北向南的倾斜下沉,泥沙向南汇集,新扩展的三角洲设立监利县、惠怀县,云梦泽向东移动,基本位于云杜、惠怀、监利以东。④唐宋时期云梦泽主体消失,为一系列小湖取代。

二荆江河床的演变

荆江是长江中游的一段河道,上起枝江,下迄城陵矶,全长400公里。

1 荆江漫流阶段:第四纪以来河槽淹没湖沼之下,并随新构造运动向南掀动荆江漫流向南移动、汇集。

2 荆江三角洲分流阶段:形成以江陵为顶点的陆上三角洲,主泓道向南偏,三角洲上的夏水、涌水成为分流水道。

3 荆江统一河床的塑造:随云梦泽解体,统一河床塑造完。荆江沿岸县治的设置:公安(三国)、石首(西晋)、建宁(北宋)、监利(南宋),县治自上游向下游增置的时间与荆江河床的形成一致。

三洞庭湖的演变

洞庭湖区原属地堑式盆地,全新世初普遍上升,湖区为河网切割的平原,留下大量新石器时代遗址。先秦汉晋时期有局部沉降,形成小湖泊与沼泽化现象。至东汉三国时期洞庭四水——湘、滋、沅、澧仍直接入江。华容隆起为荆江与洞庭湖的分界。

东晋南朝时期江水穿过华容隆起进入洞庭湖区,形成广阔湖面。唐宋时期湖面进一步扩大,形成“八百里洞庭”。19-20世纪藕池、松滋两口形成,通过荆江四口(虎渡、调弦)荆江45%泥沙注入湖

区,泥沙淤积与人工堤垸,造成湖水萎缩。

四鄱阳湖的变迁

鄱阳湖属于新构造断陷湖盆,全新世以来由于赣江泥沙的淤积,已成为河网切割的平原。留下大量新石器时期遗址,汉代在现在湖区设立过枭阳县。5世纪前后由于湖底下沉,湖面扩大。

五太湖水系变迁

太湖水系变迁大致沿着:三江→湖泊→水网化的方向发展。

1 三江时期:太湖由吴淞江、娄江、东江分流入海,湖泊面积较小。

2 湖泊兴盛时期:长江三角洲不等量下降和沿海泥沙的加积,使太湖平原不断向碟形洼地发展。太湖平原地貌的演变,使河流比降发生变化,原来疏通太湖水入海的三江变成海水倒灌的通道。娄江、东江淤积尤甚,主要导水由吴淞江完成。自此太湖平原多洪水,且形成众多湖泊。

3 水网系统的形成:五代吴越时期,初步完成了水网系统。

中国古代传统饮食礼仪

中国古代传统饮食礼仪 一、宴饮之礼 有主有宾的宴饮,是一种社会活动。为使这种社会活动有秩序有层次的进行,到达预定的目的,必须有一定的礼仪标准来指导和约束。每个民族在长期的实践中都有自己的一套标准化的饮食礼仪,作为每个社会成员的行为守则。 维吾尔族待客,请客人坐在上席,摆上馕、糕点、冰糖,夏日还要加上水果,给客人先斟上茶水或奶茶。吃抓饭前,要提一壶水为客人净手。共盘抓饭,不能将已抓起的饭粒再放回盘中。饭毕,待主人拾掇好食具后,客人才可离席。蒙古族认为马奶酒是圣洁的饮料,用它招待贵客。宴客时很讲究仪节,吃手抓羊肉,要将羊琵琶骨带肉配四条长肋献给客人。招待客人最隆重的是全羊宴,将全羊各部位一起入锅煮熟,开宴时将羊肉块盛入大盘,尾巴朝外。主人请客人切羊荐骨,或由长者动刀,宾主同餐。 作为汉族传统的古代宴饮礼仪,一般的程序是,主人折柬相邀,到期迎客于门外;客至,至致问候,延入客厅小坐,敬以茶点;导客入席,以左为上,是为首席。席中座次,以左为首座,相对者为二座,首座之下为三座,二座之下为四座。客人坐定,由主人敬酒让菜,客人以礼相谢。宴毕,导客入客厅小坐,上茶,直至辞别。席间斟酒上菜,也有一定的规程。现代的规范规程是:斟酒由宾客右侧进行,先主宾,后主人;先女宾,后男宾。酒斟八分,不得过满。上菜先冷后

热,热菜应从主宾对面席位的左侧上;上单份菜或配菜席点和小吃先宾后主;上全鸡、金鸭、全鱼等整形菜,不能把头尾朝向正主位。 在古代正式的延宴中,座次的排定及宴饮仪礼是非常认真的,有时显得相当庄重,有的朝代皇帝还曾下诏整肃,不容许随便行事。宋真宗曾下诏批评朝中筵宴仪容下端的现象,事见《宋史礼志十六》的记述: 景德二年(1005年)九月,诏曰:朝会陈仪,衣冠就列,将以训上下、彰文物,宜慎等威,用符纪律。况屡颁于条令,宜自顾于典刑。稍历岁时,渐成懈慢。特申明制,以儆具僚。自今宴会,宜令御史台预定位次,各令端肃,不得喧哗。违者,殿上委大夫、中丞,朵殿委知杂御史、侍御史,廊下委左右巡使,察视弹奏;同职殿直以上赴起居、入殿庭行私礼者,委閤门弹奏;其军员,令殿前侍卫司各差都校一人提辖,但亏失礼容,即送所属勘断讫奏。 朝中筵宴,预宴者动辄成百上千,免不了会生出一些混乱,所以组织和管理显得非常重要。史籍上有关这方面的记载其实不太多,我们可以由《明会典》上读到相关的文字,可以想象古代的一般情形。诸宴通例说: (筵宴)先期,礼部行各衙门,开与宴官员职名,画位次进呈,仍悬长安门示众。宴之日,纠仪御史四人,二人立于殿东西,二人立于丹墀左右。锦衣卫、鸿胪寺、礼科亦各委官纠举。 凡午门外饮赐筵宴,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习题准光禄寺,将与宴官员各照衙门官品,开写职衔姓名,贴注席上。务于候朝外所整

中国历史上有少数民族建立的朝代

中国历史上有少数民族建立的朝代 北魏(386年~534年)鲜卑族建立的少数民族王朝,拓跋珪于太初元年(386)称王,初称代国,同年改国号为魏,建元登国。史称北魏、拓跋魏、元魏、后魏。北魏太延五年(439)北魏灭北凉,结束十六国时期,统一北方,传17帝,历171年。天兴元年(398)称帝,都平城。盛时疆域约为今河北、山东、山西、宁夏、甘肃等省区,河南、陕西、内蒙古的大部,辽宁、安徽、江苏、青海、新疆各一部分以及蒙古国南端一部分。后迁都洛阳(今属河南)。太和十八年(494)孝文帝拓跋弘迁都洛阳,加速鲜卑族汉化及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改拓跋氏为元氏。永熙三年(534)孝武帝逃往长安投靠宇文泰。高欢立元善见为帝,是为孝静帝,迁都于邺(今河北临漳),改元天平。史称东魏。北魏亡。?? ??东魏(534年~550年)鲜卑族建立的少数民族王朝。534年魏北魏宗室元善见为帝,迁都邺城(今河北临漳境内),史称东魏,传1帝,历17年。 ????西魏(535年~556年)鲜卑族建立的少数民族王朝。535年魏宗室元宝矩为帝,都长安,史称西魏,传3帝,历22年。 ????北齐(550年~577年)鲜卑族建立的少数民族王朝。550年高洋废东魏帝自立,都邺城,国号齐,史称北齐,传6帝,历18年。?? ??北周(557年~581年)鲜卑族建立的少数民族王朝。557年宇文觉称天王,都长安,国号周,史称北周。北周建德六年(577)北周灭北齐,统一北方,传5帝,历25年。???? 辽朝(916年~1125年)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契丹人建立的少数民族王朝,历时210年,传9帝。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三世纪。907年耶律阿保机为契丹酋长。916年,契丹酋长耶律阿保机做了皇帝,辽建立。918年建都皇都(今内蒙古巴林左旗南的波罗城),947年改皇都为上京,1007年迁都至中京道大定府。“辽”的疆域的东北至今日本海黑龙江口,西北至蒙古国中部,南部至今天津的海河、河北霸县、山西雁门关一线与北宋交界,是当时统治中国北方与宋朝对峙的一个王朝。“辽”最初建国时,国号为契丹,947年改国号为“辽”,其间于983年至1066年间曾重称“契丹”。开国君主为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历经9位帝王,1125年(辽保大五年)灭于金。???? 金朝(1115年~1234年),中国北方少数民族女真族建立的王朝,创建人为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国号“大金”;“金”建于1115年,先建都会宁府(今黑龙江阿城南白城镇),后迁都燕京(今北京),再迁都至汴京(今河南开封)。金开兴二年(1234年)时灭于蒙古,共经历10位帝王。???? 元朝,蒙古族统治者忽必烈(即元世祖)于1271年所建,1279年灭南宋,定都于大都(现北京市)

中国的疆域变迁

中国的疆域变迁 在人类的历史上,任何一个国家的疆域变迁都和战争分不开,中国当然也不会例外。由于战争所带来的朝代的更替是我国疆域变迁的主要原因。我们普遍将秦朝统一六国作为我国统一政权的标志,通过对我国历史上主要的几个朝代疆域的分析了解中国疆域的变迁史。 秦朝的疆域 秦朝经过几代人的努力使自己不断强大起来,从公元前230年灭韩开始到公元前221年,终于完成了统一六国的大业,建立我国历史上首个封建制统一国家。 当时秦朝的疆域基本上只限于今天中国的东部和中部,但它已经包括朝鲜的西北。平壤西北的海边这一块地方,当时都叫做辽东。在战国后期,燕国就开拓到那里了,所以燕长城的起点也在那里,以后合为秦长城。秦长城是从辽东经过赤峰一带,然后到阴山,再下来到陇山,西边到甘肃的岷县。但秦朝的行政区并没有完全覆盖这一范围,它主要统治的还是北方,南方很多地方,比如福建、浙江南部,基本没有什么人口。 秦始皇派军队越过南岭去征服越人,战事不利,延续了好几年。为了运输粮食,在今广西兴安境内开凿了著名的灵渠,将湘江漓江连起来,沟通了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后来在今两广建立三个郡:一个是在今天广东一带的南海郡,一个是在广西的桂林郡,还有一个是在广西与越南北部边境的象郡。但是在西南,秦朝的统治非常稀松,实际上大部分地区还是由当地少数民族自己统治,秦朝只是控制了交通线和几个行政中心。 尽管这样,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有了这么一个真正统一的中央集权的政权。秦朝在全国建立了36个郡,后来大概增加到48个郡。最近在湖南新发现的秦简中记载了一个洞庭郡,是原来我们都不知道的,估计秦朝可能共有50来个郡。中央政府通过50来个郡统治差不多上千个县,这在中国是第一次。 汉朝的疆域 秦朝末年,天下纷争四起,刘邦就是在群雄逐鹿的年代脱颖而出的。刘邦拜韩信为上将军,经历为时8年的楚汉争霸终于在该下将项羽围住,并给予后者致命一击。至此,天下再也没有能与刘邦一较长短的对手了,大汉王朝建立,史称西汉。此后,汉武帝时期多次出征西域将西汉王朝推向了鼎盛时期,也大大的开阔了我国的疆域。汉唐盛世奠定了中国疆域的基础,汉朝是开端。 对于秦朝来说,西汉的疆域有了很大的变化。最大的变化是开始在朝鲜半岛上设立四个郡。那时的朝鲜政权基本是从中原迁过去的汉人建立的政权,不是后来的高句丽人。秦朝灭亡后,赵佗(河北正定人)趁机割据岭南,以后又扩张到今越南的北部和中部。等到汉朝平定南越,它的疆域就包括越南大部分,设置了交趾、九真、日南三郡。从公元前2世纪开始,越南的北部和中部就是中原王朝的一部分,还包括今缅甸一些地方。 河西走廊原来是匈奴人的游牧区,因当地匈奴战败降汉而成为汉朝的疆域,汉朝的势力也通过河西走廊扩展到西域,一直到巴尔喀什湖,与清朝全盛时的西界秘书参考知识博览差不多。但是我们注意到,今天的东北、内蒙古与蒙古、俄罗斯等地是匈奴和其他少数民族的活动范围,其中与汉朝对抗的主要是匈奴。匈奴尽管一度投降汉朝,但是汉朝并没有把匈奴地区作为自己的疆域。当时有一句话“长城之内天子有之,长城以外单于有之”,这是双方的基本界线。西藏那个时候还没有统一起来,有唐旄、发羌等部族。西汉的疆域范围在中国历史上有非

中国传统礼仪常识

中国传统礼仪常识 导读:中国素称“礼仪之邦”之称,“礼”在传统社会无时不在,出行有礼,坐卧有礼,宴饮有礼,婚丧有礼,寿诞有礼,祭祀有礼,征战有礼等等。这里的“礼”包含了传统礼制的精神原则与传统礼仪行为两大部分,礼义是礼制的精神核心,礼仪制度是礼义精神的外在表现,二者关系密切。这里只就日常生活中的传统礼仪择要介绍:行走之礼 在行走过程中同样注意人际关系的处理,因此有行走的礼节。古代常行“趋礼”,即地位低的人在地位高的人面前走过时,一定要低头弯腰,以小步快走的方式对尊者表示礼敬,这就是“趋礼”。传统行走礼仪中,还有“行不中道,立不中门”的原则,即走路不可走在路中间,应该靠边行走;站立不可站在门中间。这样既表示对尊者的礼敬,又可避让行人。 见面之礼 人们日常见面既要态度热情,也要彬彬有礼。如何与不同身份的人相见,都有一定的规矩。比如一般性的打招呼,在传统上行拱手礼。拱手礼是最普通的见面礼仪,方式是双手合抱(一般是右手握拳在内,左手加于右手之上)举至胸前,立而不俯,表示一般性的客套。如果到人家做客,在进门与落座时,主客相互客气行礼谦让,这时行的是作揖之礼,称为“揖让”。作揖同样是两手抱拳,拱起再按下去,同时低头,上身略向前屈。作揖礼在日常生活中为常见礼仪,除了上述

社交场合外,向人致谢、祝贺、道歉及托人办事等也常行作揖礼。身份高的人对身份低人的回礼也常行作揖礼。传统社会对至尊者还有跪拜礼,即双膝着地,头手有节奏触地叩拜,即所谓叩首。现今跪拜礼只在偏远乡村的拜年活动能够见到,一般不再施行。在当今社会人们相见,一般习用西方社会传入的握手礼。 入坐之礼 传统社会礼仪秩序井然,坐席亦有主次尊卑之分,尊者上坐,卑者末坐。何种身份坐何位置都有一定之规,如果盲目坐错席位,不仅主人不爽,自己事后也会为失礼之事追悔莫及。如果自己不能把握坐何种席次,最好的办法是听从主人安排。室内座次以东向为尊,即贵客坐西席上,主人一般在东席上作陪。年长者可安排在南向的位置,即北席。陪酒的晚辈一般在北向的位置,即南席。入坐的规矩是,饮食时人体尽量靠近食案,非饮食时,身体尽量靠后,所谓“虚坐尽后”。有贵客光临,应该立刻起身致意。 饮食之礼 饮食礼仪在中国文化中占有极重要的位置,在先秦人们以“以飨燕之礼亲四方宾客”,后代聚餐会饮也常常是一幕幕礼仪活剧。迎宾的宴饮称为“接风”、“洗尘”,送客的宴席称为“饯行”。宴饮之礼无论迎送都离不开酒品,“无酒不成礼仪”。宴席上饮酒有许多礼节,客人需待主人举杯劝饮之后,方可饮用。所谓:“与人同饮,莫先起觞”。客人如果要表达对主人的盛情款待的谢意,也可在宴饮的

中国古代各个历史阶段特点

中国古代各个历史阶段特点: 先秦历史的主要特点 1、生产力水平低下,经历了从旧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时代、到金(铜)石并用时代、再到铁器和牛耕时代的进步历程。 2、生产活动日益丰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3、生产关系不断变化,经历了从原始社会(包括原始人群、氏族公社、传说时期几个阶段)到奴隶社会、再到封建社会形成时期的漫长历程,是中国古代史上经历时间最长的一个时期。 4、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多彩,在天文历法、文字、医学、建筑、文学、艺术、哲学思想等方面成就突出,是中华文明的起源时期,奠定了领先世界的历史地位。 5、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奴隶制的瓦解和封建的确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大变革时期,它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民族等方面的发展上都有其独特的时代特征。 6、先秦历史的发展过程明显的体现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反作用,透过现象看本质等唯物史观的原理。 7、井田制的兴废成为奴隶制和奴隶社会兴衰的纽带和标志。 秦汉时期的历史特点 秦汉时期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的巩固和初步发展时期,在中国历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这一时期在政治、经济、民族关系。对外关系以及科技文化等各个方面都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各项制度的基础。 1、政治上: 第一,封建国家由战国分争走向统一,并维持了较长时间的统一,奠定了此后中国历史的主流为国家统一的基础。 第二,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形成和巩固发展起来,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机构和官制逐渐完善,在这一过程中,为了巩固、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地主阶级内部主张继续推行井田制和主张实行郡县制的两大势力进行了反复的争论和数次的斗争。 第三,维护封建统治的政治思想由崇尚法家思想演变到推崇儒家学说,实现了政治思想上的“大一统”,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第四,出现了中国封建社会的治世局面。 第五,地主阶级在不同的阶段,针对具体问题都进行了重大的改革和政策调整。 第六,奴隶制的残余势力还大量存在,表明社会制度的演变不是一朝一夕便能完成的,而是一个长期的曲折的发展过程。 第七,先后发生了三次大规模的全国性的农民起义,其斗争方式和策略以及他们的反抗精神大都为以后历代农民阶级所继承和进一步发展。 第八,封建专制政治制度的弊端开始暴露,导致封建王朝和封建国家灭亡的主要因素在这一时期已大都出现。 第九,地主阶级内部开始分化,形成特权阶层。 第十,对外交往初步发展起来。 第十一,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与初步发展。 2、经济上: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封建制度的确立和劳动人民的劳动,这一时期封建经济得到了发展,并呈现出以下时代特色。 第一,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和巩固。 第二,各种经济制度由参差不齐实现了全国统一。 第三,在经济思想上确立了“重农抑商”,以农业为本,工商为末的观念。 第四,中原先进的生产技术开始向边疆地区拓展。 第五,确立了中唐以前的以人丁为主的封建赋税制度。

概述中国历史上的民族大融合

概述中国历史上的民族大融合 自古以来,中国就是一个十分强大的国家,地大物博,人口众多,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发展的民族文化。民族种类也是无法比拟的,就当前中国的发展现状和趋势不难发现,中国已发展有五十六个民族,并且和各个民族相互融洽,相互团结的生活在中华民族这个温暖的大家庭中,进而发展到一个很高的历史阶段。纵观中国历史她是怎样发展成现在的状况的呢?这须从中国古代历史说起。 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民族大融合──秦朝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 建立 秦朝的确立,决定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民族大融合。自从有了人类,就决定了人种的不同,即发展成后来的民族。在夏商周时代,各个部落的存在,每一个部落都是按照一定的血缘关系组成的,说明了组成部落的人种不同,不同的人种,形成了各民族。春秋战国时期,由于民族的风土人情、生活习惯大不相同,再加上诸侯兼并,势必会引起矛盾。为了生存,他们连年征战,广大农民不分民族深受其害,苦不堪言。人们迫切要求统一,结束这种局面。应时代需求,秦国在商鞅变法的基础上和赢政的带领下,经改革,励图治,平息了各民族之间的纠纷,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国家,把各族统一为一个整体,为中国的民族融合、民族大团结迈出了第一步。 中国历史上第二次民族大融合──北魏的民族大融合

中国的封建社会历经秦、西汉以后,东汉时部分北方少数民族出现内迁。此后,朝代出现了分裂,魏蜀吴三分天下,乃至两晋时期国家处于十分混乱的局面,但在两晋时期由于司马家族的努力,出现的两晋的短期统一,而此时出现少数民族的内迁(内迁各民族主要有匈奴、鲜卑、羯、氐、羌即“五胡内迁”),少数民族的内迁,同汉族及其他少数民族杂居相处,逐渐融合,对祖国北方的生产做出了贡献。但是,由于两晋统治者对少数民族的剥削和压迫,激化了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时至北朝时期,鲜卑族兴起,后统一黄河流域,建立北魏,结束了十六国的分裂局面,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趋势。而在此时,居住的北方少数民族在生产实践中逐渐改变了过去本民族的游牧生活习惯。当然汉族人民也向少数民族人民学到了很多东西,各族劳动人民在反对各民族统治阶级斗争的过程中,也进一步加强了联系,互相支持,促进了融合,到孝文帝继位后,由于改革的完成,有力地促进了民族大融合,于是在孝文帝的领导下,落实实施了汉化政策,让少数民族同汉族人民混杂相处,通婚、改汉姓、说汉话、穿汉服,完成了我国历史上著名的第二次民族大融合,同时也加速了北方封建化的进程。 中国历史上第三次民族大融合──元朝的民族大融合 自古历史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隋唐统一中国以后,中国出现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盛世景象,使封建社会达到顶峰时期,唐朝后期藩镇割据,时至藩镇灭唐以后,中国北方的少数民族逐渐强盛起来,国家和社会一片混乱,鱼龙混杂,民族之间也存在着矛盾。后来随着蒙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专题十二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与古代科技文化专题教案(含解析)人民版

专题综合提升 专题一儒家思想的发展历程 历程地位原因 春秋战国儒学创立和发展时期儒家思想受到 统治者的冷落 “仁政”“德治”等主张虽然有利于缓和社会 矛盾,但在诸侯争霸、战乱不断的年代,其主 张不适应当时激烈的社会变革需要 秦朝儒学处于受压制时期“焚书坑 儒”,儒家思 想受到压制 秦统一后,儒生依旧遵守旧的主张,非议郡县 制,站在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对立面,不能 为统治者服务 汉代儒学改造时期儒学处于独尊 的地位 在继承先秦儒学“仁”“仁政”等思想的基础 上,增加了“大一统”“天人感应”等新内容, 对儒家思想进行了改造,适应了当时加强中央 集权的需要 宋明儒学处于转型和成熟时期儒家思想正统 地位依然如故 经朱熹、王守仁等人汲取佛、道的精华,儒学 完成了更为理论化和思辨化的过程,体现了唯 心主义的内容,逐渐束缚了人们的思想。儒家 思想发生了转型,理学产生并发展到心学,儒 家思想走向了极端,更加适应统治者的需要

专题二古代中国科技与文学艺术的发展历程

深化理解古代中国的文学、书画、戏曲艺术成就所反映的时代特色 (1)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处于变革的时代,思想领域出现“百家争鸣”局面。孔子整理编订《诗经》作为德行教化文本,屈原创作《离骚》抒发爱国情怀。 (2)秦汉时期,大一统局面形成,汉赋以华丽的辞藻描绘出气势恢弘的时代。 (3)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不安,建安文学一扫华丽文风,陶渊明的田园诗表达了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山水画开始形成;书法逐渐进入自觉阶段。 (4)唐朝的繁盛与科举制度的最终形成,促成了唐诗的繁荣;绘画同时吸取印度、波斯等外来美术风格,风格多样;楷书、草书书法艺术成就辉煌。 (5)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与市民阶层的形成,使传奇小说、词、戏剧、风俗画等世俗文学艺术得到发展;元代统治的黑暗及商品经济的发展,促使元曲成为主要艺术形式,戏曲走向成熟。 (6)明清时期,封建社会衰落与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市民阶层扩大,使得反封建的小说、戏曲走向繁盛;抒发个人心意的文人画盛行。 专题三中国传统科技与西方近代科技特点的差异 (1)中国的传统科技重经验,西方近代科技重实验。中国传统科技严格上讲是经验科学、描述科学。西方近代科技把系统观察和实验同严密的逻辑体系相结合,形成以实验事实为根据的系统的科学理论。 (2)中国传统科技重综合,西方近代科技重分析。中国传统科技善于直接从现象中进行整体理论综合,然而缺少揭示现象背后本质的机制;西方近代科技善于分析,从而给近代科学理论提供了有效方法和明确方向。 (3)中国传统科技重实用,西方近代自然科学重理论。中国传统科技大多是生产经验的总结,实用性强,但缺乏理论概括和分析。西方近代科技大都重视对事物规律和本质的探索,主要采取观察和实验方法。 (4)中国传统科技主要服务于农业,西方近代科技主要服务于工业。 专题四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与欧洲启蒙运动的比较 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欧洲启蒙运动 政治条件封建专制统治空前强化,封建统治仍 十分稳固,还未形成资产阶级力量 进入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代,封建统治 风雨飘摇,资产阶级力量空前壮大 经济条件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受到封建 制度束缚 欧洲重商主义和殖民掠夺政策加速了资 本主义手工工场的发展 思想条件明清之际理学和心学成为官方哲学, 八股取士和大兴文字狱使中国封建 传统文化仍占统治地位 欧洲的文艺复兴使资产阶级文化迅速传 播,为启蒙运动奠定了基础 性质本质上仍属于封建思想的范畴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

什么是中国人的传统礼仪

什么是中国人的“礼”呢? 中华有懂礼、习礼、守礼、重礼的,所以被称之为“礼仪之邦”。礼仪在古代社会规范着人的道德和行为,也是文明的象征,是中华优秀的之一。 中华有懂礼、习礼、守礼、重礼的,所以被称之为“礼仪之邦”。礼仪在古代社会规范着人的道德和行为,也是文明的象征,是中华优秀的之一。礼仪在历史上被不断的修正、完善、继承和发扬。《周礼》、《仪礼》、《礼记》三部专门阐述礼的经典著作在中华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礼深含人类对宇宙天地的敬畏,对德性的追寻,对和谐的追求,对人本身的期望和宽容,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对审美情趣的重视和培养,以及对社会秩序的协调。《左传·隐公十一年》所谓:“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者也。” 那么,什么是礼呢?《左传·昭公二十五年》中说:“礼,上下之纪,天地之经纬也,民之所以生也。”。礼是天地法则在人类社会的体现,所谓“礼以顺天,天之道也。”(《左传·文公十五年》)等。礼还成为文明与野蛮的界标,古人以礼分夷夏(即野蛮与文明),而不以血族分内外。礼是秩序,礼对社会秩序、上下尊卑关系有严格的规范。礼是典章制度,《周官》中的官制设计在古代一直是政府机构的主要蓝本。 礼还是日常生活的准则,其根据仁义文行忠信的要求制定的仪轨包罗万象。礼能让人区别于动物,例如食礼中的种种规矩。礼也是人与人交往的方式,例如其对称谓、迎送、仪容、宴饮、书信交往等都有相应的规范。以大类划分,它包括吉、凶、军、兵、嘉五礼,以小类划分,则有数十种,以至于《礼记·中庸》有“礼仪三百,威仪三千”之说。 中国传统礼仪文化 有道德,有修养的人必定能做到慎言 除了偶然的自言自语,话通常还是说给别人听的,所以话一说出来就要对别人甚至对社会产生影响,同时也给别人提供了对你作出评价的重要依据,可见说话对一个人来说是多么的重要,决不能等闲视之。因此佛教倡导的修学十种善业中,就有四种讲的是口业,这就是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类似的观点,在我国的儒家学说和西方的基督教教义中,都有很详细的论述。最有代表性的自然莫过于《孔子家语》中所说的金人了,他的嘴巴上粘着三道封条,因此被孔子赞为:“此古之慎言人也”。 有些人因为口不设遮栏而变得浅薄。语言是表达思想和意愿的工具,因此人总是要说话的。即使是面壁的高僧,也有说话的时候。贾岛驴背上的“推”“敲”,终成文史上的佳话。思想须经深思熟虑方能深邃,语言须经千锤百炼方能惊人。而浅薄之人,思想必多平庸,语言亦必寡味。 一般人言语不慎,其影响还不致太大,但是如果负有一定的责任,甚或负有领导一个地区和部门的大责任,说话就应该更加谨慎,做到三思而后言了。因说话不慎而误国误民,甚至遭灭国之祸的事例,在历史上是屡见不鲜的。“乱之所生,则言语以为阶。”这话早在《周易》上就写得明明白白。须知“一言成屙”,话既说出来,要挽回是很难很难的。

中国古代历史各朝的民族政策

高考热点1:中国古代历史各朝代的民族政策 一、我国的历史是各民族人民共同创造的,我国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是长期历史发展的结果:春秋诸侯争霸给当时被称为蛮、夷、戎、狄的周边少数民族向中原发展的机会。华夏民族与少数民族杂居共处,犬牙交错,打破了各民族间原来的地域界限,为各民族的交往融合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大大密切了华夏民族与其他各族的经济文化联系,促进了各族的经济发展和融合。 秦始皇统一六国,开创了我国历史的新局面,对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以及中华民族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秦灭六国后,派兵征服越族地区,在那里设置桂林、南海、象郡等数郡,迁移中原50万人去那里戍守,和越人杂居。通过秦始皇的开拓、经营,秦朝疆域扩大,东到东海,西到陇西,北至长城,南到南海郡,人口达2千万。 汉武帝继秦始皇以后,为进一步发展我国多民族统一国家作出了重大贡献。汉武帝时打败匈奴,通西域。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置了西域都护府,将新疆地区正式置于自己的统治之下,建立起幅员广大的封建国家。 东汉末年少数民族内迁,内迁的主要民族“五胡”经三国到西晋,人数已达几百万。他们同汉族长期杂居,互相影响,民族界限日益淡保十六国时期各国彼此攻战,北方经济遭到严重破坏,人民颠沛流离。但是各民族通过长期交往和互相影响,也加速了民族融合。北朝是我国北方民族大融合的重要时期。北魏孝文帝是我国古代少数民族杰出的政治改革家。他改革鲜卑旧俗,推行汉化措施,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进程,促进了民族融合。 隋唐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繁荣发展时期。唐朝时,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有了进一步发展。唐朝加强了与边疆各族的联系。回纥、粟末 、南诏等首领接受唐朝的册封,经济上与唐往来密切,文化上互相交流。吐蕃与唐通婚,基本上保持了亲戚关系。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的设立,使唐朝在西域有效地行使政治军事权力,这对维护国家的统一、巩固西北边防、发展中西交通起了重大作用。 辽宋夏金时期,各民族分别实现局部统一。元朝的统一和行省制度的施行促进了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民族的融合。元朝的疆域比以往任何朝代都辽阔。当时许多汉人到边疆,其中有些人便逐渐融合到当地的少数民族中去。边疆各族,包括蒙古族人,大批迁入中原和江南,同汉族等杂居相处。原先进入黄河流域的契丹、女真等族,经过长期共同生活,已与汉族没有太大区别,而被元朝统治者列入第三等级视为汉人了。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唐宋以来迁入我国的波斯、阿拉伯人,同汉族、畏吾儿族、蒙古族长期杂处通婚,已逐渐融为一体,元代开始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 明清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的阶段。清初康熙帝统治时期,消灭了吴三桂等西南割据势力,平定了准噶尔等部贵族的叛乱,粉碎了沙俄对我国西北的侵略阴谋,抵御了沙俄对我国黑龙江流域的侵略,使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了进一步巩固。在清朝幅员辽阔的疆土上,生活着汉、壮、回、藏、苗、满州、蒙等50多个民族,这种大一统局面加强了各民族人民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边疆地区得到进一步开发,为现代中华民族的最终形成奠定了基础。

中国古代的传统饮食礼仪

中国古代的传统饮食礼仪 【中国古代传统饮食礼仪——宴饮之礼】 有主有宾的宴饮,是一种社会活动。为使这种社会活动有秩序有条理的进行,达到预定的目的,必须有一定的礼仪规范来指导和约束。每个民族在长期的实践中都有自己的一套规范化的饮食礼仪,作为每个社会成员的行为准则。 少数民族待客,请客人坐在上席,摆上馕、糕点、冰糖,夏日还要加上水果,给客人先斟上茶水或奶茶。吃抓饭前,要提一壶水为客人净手。共盘抓饭,不能将已抓起的饭粒再放回盘中。饭毕,待主人收拾好食具后,客人才可离席。蒙古族认为马奶酒是圣洁的饮料,用它款待贵客。宴客时很讲究仪节,吃手抓羊肉,要将羊琵琶骨带肉配四条长肋献给客人。招待客人最隆重的是全羊宴,将全羊各部位一起入锅煮熟,开宴时将羊肉块盛入大盘,尾巴朝外。主人请客人切羊荐骨,或由长者动刀,宾主同餐。 作为汉族传统的古代宴饮礼仪,一般的程序是,主人折柬相邀,到期迎客于门外;客至,至致问候,延入客厅小坐,敬以茶点;导客入席,以左为上,是为首席。席中座次,以左为首座,相对者为二座,首座之下为三座,二座之下为四座。客人坐定,由主人敬酒让菜,客人以礼相谢。宴毕,导客入客厅小坐,上茶,直至辞别。席间斟酒上菜,也有一定的规程。现代的标准规程是:斟酒由宾客右侧进行,先主宾,后主人;先女宾,后男宾。酒斟八分,不得过满。上菜先冷

后热,热菜应从主宾对面席位的左侧上;上单份菜或配菜席点和小吃先宾后主;上全鸡、金鸭、全鱼等整形菜,不能把头尾朝向正主位。 在古代正式的延宴中,座次的排定及宴饮仪礼是非常认真的,有时显得相当严肃,有的朝代皇帝还曾下诏整肃,不容许随便行事。宋真宗曾下诏批评朝中筵宴仪容下端的现象,事见《宋史·礼志十六》的记述: 景德二年(1005年)九月,诏曰:朝会陈仪,衣冠就列,将以训上下、彰文物,宜慎等威,用符纪律。况屡颁于条令,宜自顾于典刑。稍历岁时,渐成懈慢。特申明制,以儆具僚。自今宴会,宜令御史台预定位次,各令端肃,不得喧哗。违者,殿上委大夫、中丞,朵殿委知杂御史、侍御史,廊下委左右巡使,察视弹奏;同职殿直以上赴起居、入殿庭行私礼者,委閤门弹奏;其军员,令殿前侍卫司各差都校一人提辖,但亏失礼容,即送所属勘断讫奏。…… 朝中筵宴,预宴者动辄成百上千,免不了会生出一些混乱,所以组织和管理显得非常重要。史籍上有关这方面的记载并不太多,我们可以由《明会典》上读到相关的文字,可以想象古代的一般情形。“诸宴通例”说:(筵宴)先期,礼部行各衙门,开与宴官员职名,画位次进呈,仍悬长安门示众。宴之日,纠仪御史四人,二人立于殿东西,二人立于丹墀左右。锦衣卫、鸿胪寺、礼科亦各委官纠举。 凡午门外饮赐筵宴,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题准光禄寺,将与宴官员各照衙门官品,开写职衔姓名,贴注席上。

中国传统礼仪论文

浅谈崇尚中华礼仪弘扬优良传统 [论文关键词]中华礼仪精神文明 [论文摘要]礼仪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对促进历史发展、社会文明进步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当今,我们应传承中华礼仪优良传统,以推进精神文明的建设,加快我国文明、进步及和谐社会的创建。本文试从礼仪的历史价值和社会功能的角度,对社会现实交往中,礼仪原则及规范的理论意义及具体实践作一探析。 我国经历改革开放三十年,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和繁荣。当进入一个新的历史腾飞时期,我们需要从先人留下的丰厚文化遗产中,继承和发扬中华礼仪优良传统,以激发当代民族的创造和进取精神,实现对文明、进步、健康、和谐社会的创建。 纵观历史,礼仪对促使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它不仅是衡量一个国家及地区兴旺发达和文明进步程度的标志,并能体现一个民族精神面貌、文明水平的高低。随着当今时代的开放,社会交往日益频繁,礼仪作为人类社会交往的准则,社会成员须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愈来愈显示其不可取代的重要功能。由此,在当今时代,我们全社会需要高度重视礼仪的学习及研究,作为参政党,应责无旁贷的为礼仪精神的传承、礼仪在实践中的运用作出努力。 一、弘扬“礼仪”精神 礼仪,作为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人类文明的延续,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素以“礼仪之邦”著称于世,并以礼仪文化的历史悠久及影响深远为世界所景仰。我国传统礼仪,即儒家所提倡的“礼”,它所涉及的范围极其广泛,包括其典章制度、宗教、法律,以及伦理风范、生活方式、做人本分。随着历史的发展进步,我国传统礼仪在其延续中不断扬弃和完善,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礼仪不仅表现为外在的行为方式,如礼貌、礼节、礼宾等,还具有其深层的精神内涵,即思想道德及品格修养。显然,礼仪上升到一个新的境界,更合乎人性,并更有利于时代的进步。 从礼仪的社会功能来看,它虽不同于法律功能具有的强制性,但表现出的自律性、内控性和预防性的功能特征,其约束作用更广泛深入、更易于接受,并且对社会个体人格的要求更高。我国现处于市场经济竞争激烈的时期,需要倡导礼仪精神,通过“礼仪”的方式,化解种种矛盾、冲突,平衡各种利益关系,创造其互利共赢的局面。审视历史的发展,不可否认,人类生活既要受自然规律的影响和制约,同时也要受社会规律的影响和制约,社会规律则指道德、法律和礼仪。因而,不可忽视礼仪精神对于当代的重要意义,我们应从民族传统礼仪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其优良传统发扬光大。 二、遵循“礼仪”原则 人类社会发展史可谓一部人类交往史。对此,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可见,无论何种社会关系,都必须通过社会交往表现出来。因而,在人类的社会活动中,人们只有遵循礼仪的基本原则,才能实现有效交往,达到预期目的。 1、“相互尊重”为首要前提。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著名“层次需求论”,为我们揭示了“尊重”在人际交往中所占据的重要位置。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在社会交往活动中,每个人都期盼得到外界重视,注重自我尊严的维护,因而唯有做到交往中的相互尊重,才能建立和保持和谐、愉快的人际关系。相互尊重原则,主要指交往中应尊重对方的人格、信仰、习俗、个性及兴趣爱好等。当今,此原则已被世界各民族视为人与人交往的道德底线。 2、“社会道德”为基本准则。社会道德是社会全体成员必须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从历史来看,作为个体的行为准则及价值取向,是通过社会舆论、内在信念、传统习俗的力量,来实现对各种社会关系的调整。因此,作为人们在长期社会实践中约定俗成的礼仪规范,不同于法制规范带有强制性,必须依靠道德来维护。从某种意义上说礼仪是道德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而道德则是构成礼仪的内在基础。我国社会处于转型时期,市场经济要求的是一种秩序道德观,即要求个体在不损害他人和社会利益的条件下求得自身发展。社会道德反映了社会公共生活中人们共同相处、彼此交往的最一般关系,它维系着不可或缺的公共秩序和纪律,我们应当奉行这一原则。 3、“平等相待”为情感基础。作为人类先进社会形态的社会主义礼仪,竭力倡导交往中“人格平等”的礼仪原

中国古代的民族融合

中国古代的民族融合 一、春秋战国时期的民族融合民族:中原的华夏民族;北方的匈奴和东胡;西方的戎;南方的越形式:经济文化交流(最基本形式);频繁的战争(直接动力)影响:为后来秦统一建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奠定了基础民族关系方面:“华夷”观念削弱,华夏族与周边的少数民族在征伐和生产中逐渐开始了融合 二、秦汉时期的民族关系 比较张骞通西域和班超经营西域】 目的结果影响 张骞 第一次出使为了联络大月氏夹攻匈 奴 促进了西汉和西域的相互了解①天山南北地区第一次与内地联 成一体。②中原同西域乃至更远地 区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日益密切。 ③为西域都护的设置和丝绸之路的 开通奠定了基础 第二次出使为了加强同西域的联系 沟通了西汉与西域的关系,促进了中 原与西域的交往 班超 加强东汉政府同西域的联系,恢复对西域地区的统治 加强了对西域的管理,班超被任命 为西域都护 加强了西域与内地的联系 第二轮复习之

例 1 [2010 ·重庆卷 ] 我国著名历史学家翦伯赞说: “张骞在公元前 127 年发现西域,其当时对中国人的刺激, 正像后来 1492 年哥伦布发现美洲对于欧洲人的刺激是一样的。 ”翦伯赞观点的正确性是因为其看到了 ( ) A .张骞开辟了通向西域的殖民道路 B .哥伦布发现美洲同张骞发现西域影响完全相同 C .张骞的行动对于以后中西文化的交流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D .张骞来到西域完全是出于经济目的 【秦汉时期我国民族关系发展的特点、原因和影响】 (1) 民族关系发展的特点 ①中央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有效管辖, 如秦始皇平定南越后, 设三郡进行管理; 汉武帝在西南夷地区设郡, 西汉在西域设西域都护等。 ②加快了对边疆地区的开发,如秦开发珠江流域,匈奴开发蒙古高原等。 ③各族人民友好往来和各民族间进行经济文化交流,如昭君出塞,密切了汉匈关系,互市兴旺起来,文化 往来增多。张骞通西域密切了中原同西域乃至更远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促进了西域社会的进步,丰 富了中原的物质生活。 (2) 民族关系发展的原因 ①秦汉时期,国家统一,经济文化发展。 ②统治者采取了有效政策,促进了民族关系的发展。 (3) 民族关系发展的影响 ①促进了我国古代经济文化的发展,促进了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 ②带动了对外关系的发展,如丝绸之路的开辟等。 例 2 汉武帝时,细君公主居乌孙作诗曰: “吾家嫁我兮天一方,远托异国兮乌孙王。穹庐为室兮旃为墙, 以肉为食兮酪为浆??”你能从诗中获取的信息有 ( ) ①细君公主远嫁乌孙政治联姻 ②细君公主对生活不习惯 ③细君公主远嫁异国,促进了两国经济往来 ④反映了当时西域的生产、生活情况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 三、隋唐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二者 的共 同点 ①加强了内地同西域的联系和经济文化交 出流 ②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③对中外友好交流贡献突

古代中国文化区域划分及中国概念的演变

古代中国文化区域划分及中国概念的演变 按非洲起源说:大约在20万年前,我们这些现代人的祖先不知什幺原因,开始从非洲向全世界迁徙;大约在2-3万年前,他们到达了中国现在的区域。中国幅员辽阔,山河纵横,各地自然条件差异极大,于是他们在这里逐渐发展出了各具特色的古代中国文化体系。图1:现代人类扩散路线图 图2:古代文化区域图 一、古代中国的6大文化区域(一)东北渔猎文化区大兴安岭以东、燕山以北的现代中国东北地区,古时河流众多、森林茂密,那里人们发展出了以捕鱼与狩猎为主的渔猎经济文化。(二)蒙古游牧文化区大兴安岭以西、阴山以北、天山以南,由于山脉阻隔,降雨量锐减,形成了带有沙漠性质的蒙古草原,那里的牧人习惯逐水草而居,过着迁徙不定的沙漠式游牧生活。(三)西北丝路文化区从天山到西藏北部、青海一带,雪山高耸,高原矗立,平坦处为一片片草原和沙漠。沙漠中又有孤岛相似的绿洲,每一个绿洲往往就是一个小城市,里面的居民则过着丰足的农业生活。在汉唐时期,这里是中国通往中东的陆上通道,又称西域。而早在上古时期,这里就形成了以新疆为主的平原游牧民族和以青海、西藏为主的高山游牧民族。(四)西南高山文化区现在的云南、贵州、广西及藏南地区是我国的高山文化区,即地理上的横断山脉地区。这里高山林立,民族众多,往往一个山里住着好几个民族。山顶上住着一种人,山腰上又住着一种人,谷地里还住着一种人。这些居民往往根据地形不同,有不同的生活形态。山顶上的居民,用羊和青稞交换谷地出产的蕈类和小米,而山腰则往往作为马帮和盐客来往的要道。中原的居民,也通过这些狭窄谷道或河流,与他们进行经济往来,将中原的文化和讯息带到此地。(五)两河中原文化区古中国的农业地带主要集中在两河中原文化区,

论中国传统礼仪的现代价值

论中国传统礼仪的现代价值 学号:2011040101034 姓名:江丹丹 摘要:礼仪,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一种统治工具,上至政治制度、法律思想,下至贫民百姓的吃饭穿衣,无不在礼仪的规范与约束之下,可以说中国古代社会就是一个礼仪社会。礼仪为中国带来了“礼仪之邦”的美誉,也曾经成为近代社会卫道士们戕害进步人士的帮凶,既为现代中国的道德建设提供了充足的养料,又夹杂着大量落后的思想渣滓。那么,古代社会的礼仪制度与礼仪思想,在瞬息万变的现代社会,还有用武之地吗?中国古代社会丰富的礼仪思想,究竟给我们的是难以抹去的“国民劣根性”,还是一笔宝贵的文化遗产? 关键词:传统礼仪现代价值礼仪教育 正文:中国自古就是“礼仪之邦”,礼仪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法国著名思想家孟德斯鸠指出,中国人“把宗教、法律、道德、礼仪都混在一起,这一切都是行善,都是美德。有关这四方面的箴规就是礼教”。“文人之用于育人,官吏之用于说教,生活中的一切细小的举动都包罗在这些礼教里边”。中国传统礼仪的意蕴非常丰富,且具有多重功能。深刻认识传统礼仪的意蕴,充分发挥其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现实意义。 一、传统礼仪 礼仪起源于原始先民的祭神敬鬼活动。当人类社会跨入“文明”的门槛以后,伴随着阶级和国家的产生,原始礼仪也就逐渐演变成为社会的行为规范体系。西周的周公“制礼作乐”,十分注重以礼教推动礼制,一生呕心沥血,兢兢业业,留下“周公吐哺”的美谈,堪称遵礼的典范。特别是到春秋时期,孔子积极提倡礼仪及其教育,儒家十三经中,讲述礼仪的精神实质与行为规范的就占了三部,即《周礼》、《仪礼》和《礼记》,通称“三礼”,成为历代读书人必读之书。在孔子看来,礼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不学礼,无以立”,而孔子所设定的具有道德理想人格的“士君子”,更是应“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另一儒家代表人物荀子也非常重视礼仪教育,荀子说:“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豍南宋儒学大师朱熹,在其讲学的白鹿洞书院制定的《白鹿洞学规》中开宗明义地对学子提出“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的礼仪要求。凡此种种,中国传统礼仪教育有效地实现了礼仪在全社会的推行,使礼仪文化深入人心,同时也保证了礼仪在历史上的连续传衍,“礼仪之邦”的美称也正是由此产生。 中国的礼仪不同于西方的礼仪。在西方人眼里,礼仪通常是指一种风俗,是依据民族或地域差异来区别的风俗。而中国的礼仪是传统文化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核心是礼。在中国人眼里,礼是可以凝聚不同民族和地域的一种精神,是社会生活中一切行为的准则。因此,以礼为核心的中国传统礼仪蕴含着特殊的意义,涉及政治、道德和社会等各个方面。 二、传统礼仪的现代价值 礼仪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由于受历史传统、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时代潮流等因素而形成,既为人们所认同,又为人们所遵守,是以建立和谐关系为目的的各种符合交往要求的行为准则和规范的总和。源远流长的中国

中国历史上的民族关系

中国历史上的民族关系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中国各民族长期生活在统一的国家中,共同创造开发了中国的统一、辽阔的疆域与繁荣的民族文化。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的泱泱大国,其民族与文化、疆域与统一,在东亚这片土地上,千百年来代代相传、生生不息。 一、地理环境中的民族关系——半封闭内向型的地理环境导致了各民族的内聚趋势 中国的地理环境,从边界的自然环境来看,除东部与南部临海,其他边界大多被山脉、高原、沙漠所阻隔,自然形成了一个半封闭的、内向型的地理区域。这种环境,一方面阻断了区域内各民族与外界的联系,另一方面又有利于区域内各民族之间密切的交往,使各民族的多元文化能在发展中逐渐走向一体,而中国历史上多次分裂后而统一的版图都基本相似也得益于该地理环境。 而从内部环境来看,内部地形变化多样,又造成了各民族社会、经济与文化多样性的发展:北方是蒙古高原,以草原游牧民族为主,相继有北狄、匈奴、鲜卑、突厥、回纥和蒙古等部落和民族;东北既有茂密的森林丘陵又有辽阔的东北平原,主要以狩猎民族为主,相继有东胡、肃慎(满族祖先)、乌桓、鲜卑(锡伯族祖先)、室韦(蒙古族祖先)、契丹和女真等族;西北地区是一系列的山脉和沙漠,其间有绿洲适合人类发展,不少民族在此孕育了绿洲文化,相继有塞人、乌孙、月氏、匈奴、突厥、回纥和蒙古准葛尔部等居住;西南是青藏高原和云贵高原,以藏、羌等半农半牧的高原民族为主,自古就有吐蕃(藏族祖先)、门巴、羌、白、苗、傣等几十个民族。 这些周边地区的民族,与边界外的联系被自然地理屏障所阻断,而中原地区温和的气候、肥沃的平原、丰富的资源物产和先进的文化对他们充满了吸引力。所以,尽管周边民族之间互相也有一定的流动与交往,如东北的鲜卑、室韦等民族向西进入蒙古草原,蒙古草原上的匈奴、突厥向西北扩张等,但总体来说,中国历史上的四边少数民族总是向着中原方向发展的,这是地理环境对于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不断内聚的影响。 二、政治中的民族关系——“中原—四方”的“天下一统”格局和多元一体的政治制度 中国一词作为我们国家的名称,是从辛亥革命以后才开始使用的。在古代,中国是指国家领域的中心部分,而整个国家的概念是以“天下”、“四海”、“海内”等词来称呼的。中国历代皆认为天下既包括中原地区,也包括四方的少数民族地区,历代中原王朝的统治者,不管是汉族还是其他民族,都有“天下一统”的思想。尽管在国家之内有华夏和狄夷的区分,有民族歧视的观念和政策,但几千年来,“夷夏一体”、“四海一家”的思想始终与这些民族歧视的观念并存。出于维护统治的需要,历代统治者都执行或多或少的善待异民族的政策。在中国历史上,任何一个中原王朝,境内都包括了众多的民族,“夷蛮狄戎,犹错处内地”,而即便是少数民族的地方政权,也往往是多民族杂居的局面。几千年各民族日益密切的交往,特别是少数民族的入主中原,使得华夷之分的概念逐渐淡漠,各民族大一统的思想、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思想则日益深入人心。至清末民初,各民族最终形成了中华民族的意识和中国的国家概念。 几千年来,中国多元一体的政治制度——中央集权制之下允许多种类、层次的管理制度与多种类型的社会经济文化制度的并存,也是多民族得以始终维持统一的重要原因。中央集权制在中国封建社会时期的政治制度中占主导地位,皇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