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网络继续教育学院 基础教育改革 复习资料

1.目标教学是以下哪个的延伸和更新?

A.单元教学法

B.异步教学法

C.尝试教学法

D.设计教学法

2.教师的教学智慧主要显示为教师的()

A.课前行为

B.课堂行为

C.课后行为

D.日常行为

3.从叙事的主题和内容上看,叙事研究不包括()

A.教学叙事

B.自传叙事

C.教学生活叙事

D.教学行为叙事

4.“尝试教学法”的倡导者的是()

A.顾泠沅

B.邱学华

C.段力佩

D.杜威

5.教师的课程智慧主要显示为教师的()

A.备课

B.上课

C.改作业

D.听课

6.叙事研究的重点是()

A.管理叙事

B.德育叙事

C.教学叙事

D.学习叙事

7.“民主管理”的前提条件是()

A.教师行动

B.教师行为

C.教师威信

D.教师权威

8.“蚂蚁抱团”可以体现以下哪种精神?

A.团队精神

B.乐观精神

C.急性子

D.爱心

9.下列哪部电影体现了“像母亲一样慈爱”的主题?

A.《乡村女教师》

B.《放牛班的春天》

C.《回归》

D.《十八岁的天空》

10.不属于教育中“类比研究”的代表人物是()

A.柳宗元

B.龚自珍

C.洛克

D.赫尔巴特

11.“学习即是学走路”的教育隐喻意味着学习是一个()的过程。

A.成长

B.努力

C.自学

D.困难

12.《人性的弱点》的作者是?

A.皮亚杰

B.海明威

C.比尔.盖茨

D.卡耐基

13.民主的辅助策略是()

A.管理策略

B.管理技巧

C.管理方法

D.管理方针

14.《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这篇文章的作者是()

A.龙应台

B.余秋雨

C.柏杨

D.毕淑敏

15.教育中“类比研究”的代表人物是()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庄子

1.好老师拥有一个最基本的元素是

A.细心

B.恒心

C.耐心

D.爱心

6.《来吧,孩子》的作者是()

A.毕淑敏

B.龙应台

C.孙云晓

D.池莉

9.更新教材又可称作()

A.超越教材

B.抛弃教材

D.补充教材

10.管理的根本精神是()

A.公平

B.平等

C.自由

D.民主

11.游戏的一个很重要的秘密是?

A.好玩

B.有趣

C.及时反馈

D.合作

12.由“自然类比”研究方法而形成比较完整的教育思想的教育家首推()

A.洛克

B.卢梭

C.夸美纽斯

D.杜威

13.美国学者()被称为设计教学法之父。

A.帕克赫斯特

B.克伯屈

C.昆西

D.沃特

14.“异步教学法”的倡导者是()

A.魏书生

B.窦桂梅

C.黎世法

D.顾泠沅

15.“自学辅导教学法”实验的主持人是()

A.何文浩

B.王泽钊

C.邱学华

D.卢仲衡

6.教师超越教材的做法是()

A.以“除法”的态度对待教材

B.以“加法”的态度对待教材

C.以“减法”的态度对待教材

D.以“乘法”的态度对待教材

10.“叙事的教育行动研究”主要的行动者是()

A.大学教师

B.校长

C.校外研究员

D.中小学教师

2.教师人格中最重要的品格是()

A.进取精神

C.学习精神

D.民主精神

7.“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出自()

A.论语

B.大学

C.中庸

D.周易

2.教师行动有一个“前因后果”,其中“前因”是()

A.教师发表

B.教师写作

C.教师研究

D.教师学习

10.根绝小说《飘》改编的电影是?

A.《苦月亮》

B.《傲慢与偏见》

C.《乱世佳人》

D.《春风化雨》

13.《容忍比自由更重要》这篇文章的作者是()

A.鲁迅

B.胡适

C.毛泽东

D.陈独秀

16.从叙事的主题和内容上看,叙事研究大体包括()

A.教学生活叙事

B.管理生活叙事

C.教学叙事

D.自传叙事

17.实验教育学的代表人物是()

A.杜威

B.冯特

C.梅伊曼

D.拉伊

18.什么样的老师受学生欢迎()

A.实习教师

B.像母亲一样慈爱的老师

C.充满爱心的老师

D.宽容的老师

19.教师的管理智慧可以概括为()

A.教师要培育学生的民主精神

B.教师要有管理技巧

C.教师要控制学生

D.教师要有威信

20.中国近现代教学改革的基本主题包括()

A.自学辅导

B.人生观教育

C.研究性学习

D.生活实践

21.叙事研究的内容包括()

A.德育叙事

B.管理叙事

C.教育叙事

D.教学叙事

22.教师的主动精神显示为()

A.控制感

B.创造性地执行

C.生涯设计

D.厚德载物

23.有关学习的三条隐喻是

A.学走路

B.认地图

C.打游戏

D.学画画

24.贯穿整个西方教学论的基本主题是()和()之间的争执

A.实质教育

B.自由教育

C.个性化教育

D.形式教育

25.课程资源包括()

A.教材

B.教师

C.学生

D..社区

26.教师学习的方式包括()

A.教师授课

B.教师研修

C.教师拜师

D.教师阅读

27.教师的乐观精神主要包括()

A.自信心

B.有激情的生活

C.赏识意识

D.宽容精神

28.“好老师”的所具有的要素包括()

A.专业智慧

B.敬业精神

C.人格魅力

D.管理智慧

29.教师的教学智慧包括

A.传道

B.解忧

C.授业

D.解惑

30.教师的行动研究包括()

A.教师学习

B.教师发表

C.教师行动

D.教师上课

16.叙事研究可以分化为()

A.叙事的德育研究

B.叙事的教育行动研究

C.叙事的教育人类学研究

D.叙事的教育社会学研究

17.教师的“人格魅力”包括()

A.乐观

B.主动

C.有生活情趣

D.老黄牛

18.教师应该如何处理教材?

A.抛弃教材

B.吃透教材

C.补充教材

D.更新教材

19.新课程倡导的教学方式()

A.自主学习

B.创造性学习

C.合作学习

D.探究学习

20.行动研究的特点包括()

A.系统

B.参与

C.公开

D.改进

21.教师怎样做行动研究?

A.校本课程开发

B.校本教育研究

C.校本教学研究

D.校本管理研究

27.“博学论”的代表人物有()

A.孔子

B.王阳明

C.荀子

D.朱熹

21.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途径包括()

A.教师学习

B.教师行动

C.教师发表

D.教师叙事

23.素质教育的基本精神是()

A.创新精神

B.实践能力

C.态度、情感、价值观

D.知识与技能

26.“明心论”的代表人物有()

A.陆九渊

B.孟子

C.老子

D.朱熹

30.贯穿整个中国教学论的基本主题是()与()之间的争鸣

A.行

B.学

C.思

D.知

24.韩愈提出的一个“好教师”的基本标准是()

A.传道

B.授业

C.解忧

D.解惑

38.每一个老师都有自己的个性,但个性是可以被超越的。

标准答案:0

40.教师应该尊重家长,不能收取家长好处也不能训斥家长。

标准答案:1

43.实习老师的好在于:年轻、平等、有激情。

标准答案:1

31.“传道“中的“道“只能传递的,不可以感染。

标准答案:0

32.“叙事研究”中的叙述者可以是中小学教师,也可以是校外研究者。

标准答案:1

33.教材是重要的课程资源。

标准答案:1

34.“异步教学法”提出了“小步子教学”的原则。

标准答案:0

35.幼儿园、小学的男性教师越来越少,女性越来越多,这是一种积极的教师分布。标准答案:0

36.“叙事的教育行动研究”主要是中小学教师自己展开的研究方式。

标准答案:1

37.教师的课程智慧主要显示为教师的备课行为。

标准答案:1

38.“教师威信”是民主管理的辅助策略。

标准答案:0

39.唱好一首歌,需要有节奏感,但上好一堂课不需要。

标准答案:0

40.在乡村,有一个根深蒂固的观念:不打不成材。

标准答案:1

41.教是为了不需要教。

标准答案:1

42.好的教师应该让学生有敬畏感。

标准答案:1

43.好的教学应该引起学生的主动学习。

标准答案:1

44.教师是否有管理智慧在于教师是否能够培育学生的民主精神。

标准答案:1

45.“教师博客”也称为“教师发表”。

标准答案:1

46.真正出色的教学工作者,首先是一个课程工作者。

标准答案:1

47.德育叙事是叙事研究的重点。

标准答案:0

48.“解惑”即引起学生主动学习。

标准答案:1

49.教学智慧可以表述为传道、授业、解惑。

标准答案:1

50.只有在有效教学的“眼光”与行动研究的“方法”二者相互支持的地方,才可能发生“校本教学研究”。

标准答案:1

32.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

标准答案:1

34.拜师和阅读构成了教师学习。

标准答案:0

35.一个善于讲课的老师,他可能在不断地讲,但实际上他是在与学生进行心与心的交流。标准答案:1

37.自卑是折磨人的一种情绪,他会把学生的成绩一口一口地咬掉。

标准答案:1

38.一个好的老师不应该有自己的绝招。

标准答案:0

39.生涯设计不是“自强不息”的一个要素。

标准答案:0

40.教师“写”教育事件是变革课堂教学的突破口。

41教师的乐观心态和主动精神是两个相辅相成的品格。

标准答案:1

42.好的教学应该引起学生的合作学习。

标准答案:1

45.对于老师和学生来说,“控制感”不重要。

标准答案:0

46.学英语实际上是一种整体学习。

标准答案:1

47.教师应参与课程开发。

标准答案:1

48.一个好的老师不止要有专业智慧,还要有人格魅力。

标准答案:1

49.“学习就是认地图”暗示了整体学习的原理。

标准答案:1

50.尝试教学法提倡“先学后教”、“先练后讲”。

标准答案:0

31.没有哪一个学生完全是老师教出来的。

标准答案:1

32.行动研究包括教师学习、教师行动和教师发表三个部分。

标准答案:1

33.知识教育比人格教育更重要。

标准答案:0

35.分类研究典型的思维方式是“像……”或“……是……”。

标准答案:0

38.“用钢笔录像”是教学叙事的第二个步骤。

标准答案:0

39.教师的教学智慧主要显示为教师的备课行为。

标准答案:0

44.管理的核心是让学生学会自我管理、自主发展。

标准答案:1

47.“学习就是学走路”暗示了主动学习的原理。

标准答案:1

49.教师行动的“前因”是“教师学习”,“后果”是“教师发表”。标准答案:1

31.好的行动研究报告要有一种“自传感”。

标准答案:1

37.做老师有一个底线,这个底线就是:一定要说话算话。

标准答案:1

38.电影《音乐之声》介绍了一种“不宽容的老师”的角色。

标准答案:0

39.做老师和做学生一样,最重要的是读书。

标准答案:1

40.真正好的小说,能让人看到人性中的神性。

42.清华大学的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出自《大学》。

标准答案:0

44.通过“引证自然”的方式提出了一整套“自然教育”理论的教育家是洛克。标准答案:0

47.学习的核心是自主学习。

标准答案:1

50.贯穿整个中国教学论的基本主题是“形式教育”与“实质教育”之间的争执。标准答案:0

31.教师在授课时要重视知识结构。

标准答案:1

39.“目标教学”提出的一个很重要的策略就是“重新再做一次”。

标准答案:1

41.行动研究的特点包括:参与、改进、整合、公开。

标准答案:0

47.教师应从事行动研究。

标准答案:1

39.渴望赏识是人性的一大缺点,而不是优点。

标准答案:0

40.教师阅读不能导致“教师行动”。

标准答案:0

32.行动研究不一定要超越经验。

标准答案:0

2.学习的唯一合法定义是自学。

标准答案: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