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与技能重点总结

知识与技能重点总结
知识与技能重点总结

知识与技能是在生产、经营和使用单位工作的执业药师必须具备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的职业道德,集中了执业药师在工作中理论联系实际,独立解决与处理有关药品方面实际问题的综合知识、技术与能力,以保证执业药师为病人提供优质的药品和药学服务。

【基本要求】

1.掌握处方调配工作的整个流程,能熟练、正确地调配处方。

2.掌握指导用药的基本知识和特殊人群用药基本内容,能把处方用药从药物治疗学的角度进行解释与说明。

3.掌握合理用药的基本概念。

4.掌握药品生产、经营中质量管理的综合知识,具备解决一般药品质量问题的能力。

5.掌握药品储运和养护的基本技能。

6.掌握常用药学工具书的使用方法。

7.熟悉常见中毒物质的中毒表现和药物治疗的基本原则与知识。

8.掌握非处方药的品种和使用注意事项。

熟悉非处方药的基本概念。

了解非处方药的遴选原则。

9.熟悉为医务人员、病人和药品消费者提供药学信息服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10.熟悉社会药房和定点药房的任务、执业药师的特点和素质要求。

熟悉医院药学部(药剂科)的性质和任务。

【考试内容】

1.药学基本知识

熟悉医院药学部(药剂科)的性质、任务和在医院的地位。

熟悉社会药房的性质、定位、特点、经营原则、技术管理和基本的管理制度。

熟悉定点药房与非定点社会药房区别。

熟悉各级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职责。

熟悉执业药师的含义、特点、职责和素质要求。

了解医院药学的基本概念、性质、发展概况和组织机构设置。

了解医院药学和社会药房的发展趋势以及药学保健的基本含义与意义。

2.处方调配B

掌握处方权限、处方书写要求、处方限量和处方保管的具体规定。

掌握处方审核与调配的基本程序、注意事项和有关管理制度。

掌握药房药品请领、验收、保存的原则与要求。

熟悉药房的任务和处方的定义、意义、组成。

3.用药指导

掌握用药指导的基本内容,包括用法用量、老年人用药、儿童用药、围产期和哺乳期用药、肝肾功能损害病人用药、特殊疾病用药和药物相互作用的基本内容。

掌握基本的用药指导方法。

熟悉用药指导的意义、目的和病人用药依从性的基本概念。

4.合理用药

掌握合理用药的基本概念、意义和目的。

掌握药物治疗有效性的有关知认

掌握药物治疗安全性的有关知识。

掌握促进合理用药的措施。

掌握影响合理用药的因素。

掌握不合理用药的后果。

熟悉药物治疗经济性的相关知识。

熟悉药物治疗适当性的含义和评价原则。

熟悉不合理用药的表现。

5.常见中毒物质的药物治疗

掌握常用解救药物的作用机制、临床应用及注意事项。

了解主要中毒物的机怼⒘俅脖硐帧⒔饩确椒ā?

了解有机磷酸酯类、拟除虫菊酯类、氨基甲酸酯类、苯二氮卓类、三环类、抗凝血类灭鼠药、有机氟灭鼠药、抗癫痫药等中毒的临床表现及解救方法。

给药途径

口服给药:药物的吸收速度和生物利用度较注射方法略差,且易受制剂和机体等方面多种因素的影响。

肌内及皮下注射:生物利用度比口服好,但略低于静脉内给药。

静脉注射:起效快,起始血药浓度高,但落差较大,多次用药时血药方式,对治疗范围较窄的药物不宜选用医学教育网原创。

静脉滴注:滴注用药时,其血药浓度与总剂量无关,而与滴注速率关系较大,因此可以产生不同程度的药理效果。

静脉快速滴注法:本法优点是:生物利用度高,既可避免静脉推注时血药浓度过高而产生的不良反应,但仍保留一定的冲击峰浓度,适应于抗菌药治疗应用。

静脉恒速滴注法;本法优点是生物利用度高,能较长时间维持一定的血药水平,不会因一时性血药浓度过高而出现不良反应,也不必每天给药多次。缺点是:滴注开始的一段时间内,血药浓度过低,不能迅速发挥疗效,对急性危重患者,必须先给以负荷剂量;在滴注期间应保持速度恒定,即单位时间滴入的药量固定,保证达到有效的血药浓度水平;此外,滴注时间过长,易导致药物破坏失效(如要避光)等。

选择给药途径的依据:

(1)药物理化性质及药物的剂型。

(2)药物生物利用度,给药后血或组织的药物浓度能保持治疗范围,不应过度或过低。

(3)疾病疗效与血药浓度关系。

(4)病人的疾病状态,如急或慢性疾病,病情的轻或重等。

(5)符合价廉、方便、易行的要求。

处方的意义

1.法律性

因开具处方或调配处方所造成的医疗差错或事故,医师和药师分别负有相应的法律责任。医师具有诊断权和开具处方权,但无调配处方权;药师具有审核、调配处方权,但无诊断和开具处方权。

2.技术性

开具或调配处方者都必须是经过医药院校系统专业学习,并经资格认定的医药卫生技术人员担任。

3.经济性

处方是药品消耗及药品经济收入结账的凭证和原始依据,也是患者在治疗疾病,包括门诊、急诊、住院全过程中的用药的真实凭证

各章所占分值

1.大纲:掌握60%;熟悉30%;了解10%

2.各章节所占分值:

第一章药品名称与药品说明书占三分;

第二章处方占12分;

第三章合理用药是10分;

第四章特殊人群的用药指导是10分;

第五章非处方药12分;

第六章药物临床评价与药物不良反应10分;

第七章常见病及其药物治疗10分;

第八章治疗药物监测与给药个体化4分;

第九章药物相互作用8 分;

第十章临床常见中毒物质与解救8分;

第十一章药品的保管与养护3分;

第十二章药物经济学基本知识3分;

第十三章药学信息与服务5分;

第十四章医疗器械基本知识2分。

3.注意各章节之间的联系

4.结合工作实际

5.找出自己的薄弱点——需要花时间记忆的,医学教育网原创要求掌握和熟悉的内容

6.采用一些辅助记忆的方法:理解法、联想法、谐音法

7.分时段,多次重复薄弱点

联合用药的目的

明确联合用药的目的,能一种药物治愈的疾病决不加用另外的药物

1.增强疗效

例如:

(1)磺胺类药物+甲氧苄啶(TMP):在细菌叶酸代谢过程中呈双重阻断,抗菌力增加,抗菌谱扩大;

(2)青霉素类+氨基糖苷类抗生素:青霉素类妨碍细菌胞壁合成,增加氨基糖苷类进入细菌胞内,增强杀菌作用医学教育网原创;

(3)棒酸+阿莫西林:棒酸抑制β-内酰胺酶,使阿莫西林对耐药株仍有效;

(4)亚胺培南+脱氢肽酶抑制剂西拉司丁,能保持亚胺培南在泌尿道强大的抗菌力;

(5)氟尿嘧啶+醛氢叶酸:可增加药物与TMPS酶的结合,而增强抗癌效果;

(7)急性哮喘时,-受体激动药如沙丁胺醇与茶碱类合用可收到相加的疗效;

(6)在高血压治疗中,长期应用胍乙啶、米诺地尔、二氮嗪等降压药可产生水钠潴留,降压作用减弱,此时,伍用利尿药可增加强降压药的治疗效果;

(8)抗癌药物只有在联合应用时才能获得较好效果。

2.降低毒性和减少副作用

例如:

(1)异烟肼与维生素合用可减少异烟肼引起的神经系统毒性;

(2)氨茶碱与镇静催眠药合用以减少氨茶碱的中枢兴奋作用等;

(3)降压药与利尿药合用治疗高血压,既增强降压作用,又减少了降压药引起水钠潴留的不良反应;

(4)氢氯噻嗪与氨苯蝶啶合用可加强利尿作用,又可防止氢氯噻嗪引起低压钾;

(5)在抗癌方面,用大量甲氨蝶呤可增强疗效,并加用醛氢轩酸以减轻其骨髓抑制。

3.延缓耐药性的发生

抗结核病治疗的联合用药是典型的例子,结核菌对单药治疗时易产生耐药性,联合用药则可延缓细菌耐药性产生。

处方的调配规则

处方调剂与审核、配发药品的药学技术人员,必须是药学专业院校毕业并取得相应的药学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方可上岗。发药人员必须由药师以上专业技术人员担任。

调配处方过程中必须做到“四查十对”,“四查”分别为查处方、查药品、查配伍禁忌、查用药合理:“十对”是在查处方的时候要对性别、年龄;查药品的时候要对药名、规格、数量以及标签全不全;查配伍禁忌的时候要对药品的性状以及用法用量;查用药合理性的时候要对临床诊断。

处方是开具当日有效,特殊情况下需要延长有效期的需要开具处方的医生注明有效期限,但是最长不得超过3天.

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

1.β-内酰胺类抗生素

(1)胃肠道反应,症状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气胀和腹泻(还可观察到少数与抗生素有关的伪膜性肠炎的病例);

(2)各种严重程度不等的过敏反应,如皮肤反应(有或没有癌痒)、药物热、血管神经性水肿、偶见嗜曙红细胞增多性肺炎;

(3)对血液、血细胞和血液凝集的作用有白细胞减少、白细胞增多、中性粒细胞减少症、血小板减少症、血小板增多症、嗜曙红细胞增多、贫血,具有甲硫四唑和甲硫二唑硫醇的头孢菌素及青霉素会出现低凝血酶原性贫血及血液凝固障碍;

(4)肾功能受损而致血清肌酐浓度上升,偶尔可见短暂的间质性肾炎;

(5)对肝脏功能的损害可以产生短暂性肝酶活性上升(转氨酶和碱性磷酸酶)及血清中胆红素浓度增加;

(6)对中枢神经系统,可观察到眩晕和头痛的症状;

(7)其他副作用有注射部位的疼痛、烧灼感、血栓性静脉炎,在用具有甲硫四唑侧链的头孢菌素及青霉素治疗时可观察到双硫醒(戒酒硫)样作用,有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对男性生殖有一定影响。

2.氨基糖苷类、万古霉素、紫霉素、卷曲霉素、新霉素(注射用)等可致听力减退及耳聋,老年人及幼儿尤易发生。涉及到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毒副作用有:

(1)耳毒性,前庭功能失调,孕妇注射本类药物可致新生儿听觉受损,应禁止使用。

(2)肾毒性主要损害近曲小管,医学教,育网原创可出现蛋白尿、管型尿、继而出现红细胞尿;尿量减少或增多,进而发生氮质血症、肾功能减退、排钾增多等。肾毒性的大小次序为卡那霉素=西索米星;庆大霉素=阿米卡星;妥布霉素;链霉素。

(3)神经肌肉阻滞,本类药物具有类似箭毒阻滞乙酰胆碱的作用以及络合钙离子,能引起心肌抑制、呼吸衰竭等,可用新斯的明和钙剂(静脉注射)对抗。

(4)其他有血象变化、肝酶升高、面部及四肢麻木、周围神经炎、视力模糊等。口服本类药物可引起脂肪性腹泻、菌群失调和二重感染。也可引起过敏反应,包括过敏性休克、皮疹、荨麻疹、药热、粒细胞减少、溶血性贫血等。

3.喹诺酮类药物

目前临床广泛应用的喹诺酮类药物所涉及到的不良反应系统有:消化道反应,中枢神经系统反应,代谢与营养方面,皮肤反应(光敏反应),血液与淋巴系统反应,泌尿生殖系统反应。具体的不良反应有:(1)细菌DNA旋转酶与哺乳动物拓扑异构酶结构功能相似性带来的干扰(DNA诱变,细胞毒性);

(2)中枢神经毒性(眩晕、困倦、失眠、头痛、痉挛);

(3)过敏反应(药疹、光敏反应);

(4)肝毒性(如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升高);

(5)肾毒性(间质性肾炎、肾功能低下者发生频度较高);

(6)造血器官毒性(粒细胞、血小板较少);

(7)关节软骨毒性(幼龄动物);禁用于围产期妇女及12岁以下儿童

(8)低血糖(机制不明)等。

合理用药的基本要素

(一)安全性

安全性不是药物的毒副作用最小,或者无不良反应这类绝对的概念,而是强调让用药者承受最小的治疗风险获得最大的治疗效果,即获得单位效果所承受的风险(风险/效果)应尽可能小。

(二)有效性

判断药物有效性的指标有多种,临床常见的有治愈率、显效率、好转率、无效率等,预防用药有疾病发生率、降低死亡率等。

(三)经济性

(四)适当性

1.适当的用药对象

2.适当的药物

3.适当的时间

4.适当的剂量

5.适当的途径

6.适当的治疗目标

各类降压药物的选用

一、各类降压药物的选用

(1)利尿剂

适应症:主要用于一、二级高血压,尤其在老年高血压或并发心力衰竭者;禁用慎用:痛风患者禁用,糖尿病和高脂血症患者慎用。

不良反应:低血钾、高血糖、高尿酸、脂质代谢紊乱。

用法用量:可选择使用氢氯噻嗪(Hydrochlorothizide)12.5mg,每日1~2次;吲哒帕胺(Indapamide)1.25~2.5mg,每日1次。呋噻米(Furosemide)仅用于并发肾功能衰竭时医。

(2)β-阻滞剂

适应症:主要用于一、二级高血压,尤其在静息时心率较快(>80次/分)的中青年患者或合并心绞痛时。

禁用慎用:心脏传导阻滞、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与周围血管病患者禁用。糖尿病患者慎用。

不良反应:支气管痉挛、心功能抑制。

用法用量:可选择使用美托洛尔(Metoprolol)50mg,每日1~2次;阿替洛尔(Atenolol)25mg,每日1~2次;比索洛尔(Bisoprolol)2.5~5mg,每日1次;倍他洛尔(Betaxolol)5~10mg,每日1次。β-阻滞剂可用于心衰,但用法与降压完全不同,应加注意。

(3)钙拮抗剂

适应症:可用于各种程度的高血压,尤其在老年高血压或合并稳定型心绞痛时。

禁用慎用:心脏传导阻滞和心力衰竭患者禁用非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地尔硫卓、维拉帕米)。不稳定性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时禁用速效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

不良反应:二氢吡啶类为水肿、头痛、潮红;非二氢吡啶类可引起心脏传导阻滞、心功抑制。

用法用量:优先选择使用长效制剂,例如非洛地平(Felodipine)缓释片5~10mg,每日1次;硝苯地平(Nifedipine)控释片30mg,每日1次;氨氯地平(Amlodipine)5~10 mg,每日1次;拉西地平(Lacidipine)4~6mg,每日1次;医学教;育网原创维拉帕米(Verapamil)缓释片120~240mg,每日1次。一般情况下也可使用硝苯地平或尼群地平普通片10mg,每日2~3次。慎用硝苯地平速效胶囊。

(4)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适应症:主要用于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或者并发心脏功能不全、肾脏损害有蛋白尿的患者。

禁用慎用:妊娠和肾动脉狭窄、肾功能衰竭(血肌酐>265μmol/L或3mg/dL)患者禁用。

不良反应:咳嗽、血钾高、血管性水肿。

乳母禁用或慎用的药物

1.乳母禁用的药物

(1)红霉素

(2)卡那霉素

(3)四环素类

(4)氯霉素

(5)磺胺类药

(6)甲丙氨酯

(7)苯二氮卓类

(8)溴隐停

(9)他巴唑

2.乳母忌用和慎用的药物

(1)三环类抗抑郁药

(2)巴比妥类

(3)抗精神病药

(4)抗凝剂

(5)阿司匹林和吲哚美辛

(6)抗组织胺药

(7)甲状腺素

药品说明书的主要术语

1.药品名称:药品说明书不能只注明商品名,必须标明通用名称。药品的通用名称必须采用国家批准的法定名称并用中文显著标示,如同时有商品名,二者的比例不得小于1:

2.

2.药品成分:复方制剂列出所含活性成分及其含量。制剂中如含有可能引起不良反应的辅料或成分,也需列出。中药的主要成分系指处方中所含的主要药味、有效部位或有效成分。中药复方制剂主要药味的排序要符合中医君、臣、佐、使组方原则,要与功能主治相符。

3.药品的药理毒理作用及药物动力学

4.药品的适应症

5.用法用量:用药方法与用药剂量是药品说明书的核心部分。

6.不良反应:药品不良反应是指药品在用于预防、诊断、治疗疾病、调节生理机能的过程中,正常用法用量的情况下出现对人本有害或与使用目的无关的反应。

7.禁忌

8.注意事项:按照药品监督管理局新的细则规定,应单列各项编写,尤其是“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药物相互作用”两项不可缺少,如缺乏可靠实验或文献依据,应注明“尚不明确”字样。

9.有效期:药品有效期是涉及药品稳定性和使用安全性的标识。年份用4位数表示,月份用2位数表示。

10.批准文号:它是最直接最简单的从外观即能判断药品合法性的标志之一,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执业药师更应熟练地掌握各种药品批准文号的意义。

药品批准文号格式:国药准字+1位字母+8位数字,化学药品使用字母“H”,中药使用字母“Z”,通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整顿的保健药品使用字母“B”,生物制品使用字母“S”,体外化学诊断试剂使用字母“T”,药用辅料使用字母“F”,进口分装药品使用字母“J”。数字第1、2位为原批准文号来源代码,其中“10”代表原卫生部批准的药品,“19”“20”代表2002年1月1日以前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药品,医学教育网原创其他使用各省行政区划代码的前两位的,为原各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药品。第3、4位为换发批准文号之公元年号的后两位数字,但来源于卫生部和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批准文号仍使用原

文号年号的后两位数字。数字第5至8位为顺序号。

化学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1)氨基苷类抗生素(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奈替米星、链霉素、妥布霉素)+髓襻利尿剂(布美他尼、医学、教育网原创依他尼酸、呋噻米、托拉噻米),应避免使用。

(2)三环抗抑郁药(阿米替林、阿莫沙平、氯米帕明、多塞平、氯丙咪嗪、马普替林、去甲替林、普罗替林、曲米帕明)+酶诱导剂(巴比妥类、卡马西平、利福平),需增加抗抑郁药的剂量。

(3)三环类抗抑郁药(阿米替林、阿莫沙平、氯米帕明、多塞平、氯丙咪嗪、马普替林、去甲替林、普罗替林、曲米帕明)+酶抑制剂(西咪替丁、地尔硫、氟西汀、氟伏沙明、吗氯贝胺、神经松弛药、帕罗西汀、丙氧芬、奎尼丁、维拉帕米),需减少抗抑郁药的剂量。

(4)抗糖尿病药(胰岛素、甲磺丁脲、氯磺丙脲等)+β-肾上腺素受体阻滞剂,可诱导低血糖,并引起心动过速。

(5)西沙比利、H1拮抗剂、阿司咪唑(息斯敏)或特非那丁+伊曲康唑或康唑酮,应属禁忌。

(6)可乐定+抗抑郁药(阿米替林、地昔帕明、丙米嗪),应尽可能不合用。如果合用,需调整剂量并严密监视。

(7)洋地黄毒苷或地高辛+钙通道阻滞剂(地尔硫、硝苯地平、维拉帕米)或胺碘酮、奎尼丁,可导致洋地黄毒苷或地高辛浓度或毒性增加。

(8)戒酒硫(治疗慢性酒精中毒药)+乙醇,可引起严重的反应,甚至死亡。

(9)红霉素或甲红霉素+阿司咪唑或特非那丁,应属禁忌(可使阿司咪唑或特非那丁血药浓度增高,常规剂量下发生室性心律失常的危险性增加)。

(10)保钾利尿药(阿米洛利、螺内酯、氨苯蝶啶)+血管紧张素转移酶抑制剂(雷米普利、卡托普利),需监测血钾浓度,高血钾引起的心搏停止与此相互作用有关。

(11)喹诺酮类(环丙沙星、诺氟沙星、氧氟沙星)+抗酸药(口服铁盐、硫糖铝),喹诺酮类抗菌疗效降低。

(12)茶碱类+酶诱导剂(或酶抑制剂),需要增加(或减少)茶碱用量。

药物不良反应包括的概念

1.副作用:多种药理作用,除治疗作用外的其他不利作用

2.毒性反应:药物引起生理生化机能异常和病理变化

3.三致作用:致癌、致畸、致突变

4.过度作用:治疗作用的过强反应

5.继发反应:治疗作用引起的不良后果

如:广谱抗生素、免疫抑制剂

6.首剂效应:药物开始应用时,由于机体对药物的作用尚未适应而引起的较强的反应

7.停药综合征:又称撤药反应

肾上腺皮质激素、β-受体阻滞药、血管扩张药

8.药物依赖性

(1)身体依赖性

(2)精神依赖性

9.遗传药理学不良反应

(1)药物动力学缺陷

(2)药效动力学缺陷

10.药物变态反应:即过敏反应,可涉及全身各器官、组织;常同时存在多种症状。

特点和规律:

发生于何人?

[1] 和过敏体质密切相关。

[2] 绝大多数为后天获得医。学教育网原创。

[3] 只发生在人群中的少数人。

是用药后马上发生吗?

[4] 过敏状态的形成有潜伏期(1-2周),一般不发生于首次用药。

[5] 药物过敏再次发生有潜伏期。

如何预防

[6] 具有类似结构的药物常可发生交叉和不交叉过敏反应

[7] 已致敏的药物不能再用

[8] 某些药物过敏反应可用皮肤试验法测知

[9] 脱敏疗法

如何处理

[10]停药

其他

[11] 大病、创伤或手术后,某些原来的变态反应可减轻或消失。

提取中药有效成分6种方法

1.煎煮法

(1)可以明火加热(适用于对热稳定的成分);

(2)提取溶剂只能用水;

(3)含挥发性成分或有效成分遇热易分解、含淀粉多的中药不宜用。

2.浸渍法

(1)不加热(适用于对热不稳定的成分);

(2)适用于含大量淀粉、树胶、果胶、黏液质中药的提取;

(3)提取效率低;

(4)水提液容易霉变。

3.渗滤法

(1)不加热(适用于对热不稳定的成分);

(2)提取效率高于浸渍法;

(3)溶剂消耗量大;

(4)费时长。

4.回流提取法

(1)用有机溶剂加热(适用于对热稳定的成分);

(2)提取效率高;

(3)溶剂消耗量大。

5.连续回流提取法

(1)用有机溶剂加热(适用于对热稳定的成分);

(2)提取效率最高;

(3)节省溶剂;

(4)提取时间较长。

利用溶剂法提取时,选择溶剂的原则是:相似相溶,医学教育网原创相似指的是极性相似,即所选溶剂的极性要与所提取成分的极性相似。常见溶剂的极性大小顺序是:水>乙醇、甲醇、丙酮>丁醇>乙酸乙酯>氯仿>乙醚>苯>环己烷>石油醚

6.水蒸气蒸馏法::可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的成分应具备3个特点:挥发性,热稳定性,水不溶性。

7.升华法:用于提取具升华性的成分,如樟脑、咖啡因等。

药物动力学的几个重要参数

1.吸收速率常数(ka):药物从吸收部位进入人体循环的速度,即吸收速度与体内药量之间的比例常数。用来衡量药物吸收速度的快慢。

2.消除速率常数(K):药物在体内代谢、排泄的速度与体内药量之间的比例常数。K值的大小可用来衡量药物从体内消除速度的快慢。

3.吸收分数(F):药物进入体循环的量与所给剂量的比值。血管内给药F=1,表示药物全部进入体循环;其他给药途径F<1,用来衡量血管外给药时进入体循环药物的相对数量,又称生物利用度:

4.表观分布容积):体内药量按血浆中同样浓度分布时所需体液的总体积。可用其来表示药物在体内分布的广泛性。

5.生物半衰期(t1/2):药物在体内消除一半所需要的时间。与K之间的关系为t1/2=0.693/K.用于衡量药物消除速度的快慢。

老年人常用药物的不良反应

1.镇静安眠药,易引起神经系统抑制。

2.解热镇痛药对于发热的老年人,可导致大汗淋漓,长期服用,可导致胃出血。

3.降压药长期应用导致精神忧郁症。

4.抗心绞痛药物可诱发或加重青光眼。

5.抗心律失常药如胺碘酮可出现室性心动过速。美西律可出现眩晕、低血压、手震颤、心动过缓和传导阻滞。

6.β-受体阻滞剂如普萘洛尔可致心动过缓、心脏停搏,还可诱发哮喘,加重心衰。

7.利尿剂可致脱水、低血钾等不良反应。

8.庆大霉素、卡那霉素与利尿剂合用可加重耳毒性反映,可致耳聋,还可使肾脏受损。

9.降糖药,因老年人肝肾功能减退、易发生低血糖反应。

10.洋地黄类药物如地高辛等强心药可引起室性早搏、传导阻滞及低钾血症等洋地黄中毒反应。

11.抗胆碱药物可使老年前列腺增生的病人抑制排尿括约肌而导致尿潴留。

12.抗过敏药物可致思睡、头晕、口干等反应。

13.皮质激素类长期应用可致水肿、高血压、易使感染扩散,可诱发溃疡病出血。

14.维生素及微量元素如维生素A过量可引起中毒,维生素E过量会产生严重副作用,如静脉血栓形成、头痛及腹泻等;微量元素锌补充过量可致高脂血症及贫血;硒补给过多,可致慢性中毒,引起恶心、呕吐、毛发脱落、指甲异常等。

肾功能衰竭时使用抗菌药应注意

1.对肾脏毒性大的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必须大大减量。

2.虽通过肾脏排泄,但毒性不大可适当调整剂量如:青霉素、头孢菌素、林可霉素和异烟肼。

3.用量不必更改的药物如磺胺二甲嘧啶和磺胺甲基异恶唑

4.在肾功能衰退时不宜使用的药物如:四环素,氯霉素,呋喃妥因

5.在肾功能衰竭忌用的药物如:扑米酮、左旋多巴、麦角胺、二甲双胍

银杏与下列化学药物反应产生的相互作用

银杏与下列化学药物反应产生的相互作用。

1.银杏与对乙酰氨基酚相互作用产生硬膜下血肿。

2.银杏与阿司匹林相互作用产生前房出血。

3.银杏与麦角胺咖啡因相互作用产生硬膜下血肿。

4.银杏与华法林相互作用产生血肿医。

5.银杏与噻嗪类利尿药相互作用产生血压升高。

6.银杏与抗抑郁药曲唑酮相互作用产生昏迷。

多种植物药可影响华法林的作用

7.银杏

8.圣约翰草(贯叶连翘)

9.人参

10.大蒜

11.当归

12.丹参

13.番木瓜

教育知识与能力 知识点总结

1人身心发展的规律 1.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发展的顺序性、循序渐进性地促进学生身心的发展 2.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3.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关键期】 4.身心发展的互补性 5.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做到因材施教。2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 1.遗传及其作用 2.环境及作用 3.学校教育及作用 4.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3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1.要培养的人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要坚持政治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知识能力的统一 2.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要求坚持脑力与体力两方面的和谐发展。 3.适应时代要求,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 4考试焦虑的形成原因

1.家长或教师期望值过高 2.学生自身期望值过高 3.有过失败的考试经理 4.有容易引发焦虑的品质 5教师的职业素养 1.思想道德素养 2.知识素养 3.能力素养 4.心理素养 5.身体素养 6操作技能的训练要求 1.准确的示范与讲解 2.必要而适当的练习 3.充分而有效的反馈 4.建立稳定清晰的动觉 7如何提高知识直观的效果 1.灵活选用实物直观和模象直观(一般认为模象直观的教学效果优于实物直观) 2.加强词(言语直观)与形象(实物和模象直观)的配合 3.运用感知规律,突出直观对象的特点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5.让学生充分参与直观过程 8如何有效地进行知识概括 1.配合运用正例和反例 2.正确运用变式 3.科学地进行比较 4.启发学生进行自觉概括 9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1.备课 2.上课 3.作业检查与批改 4.课外辅导 5.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10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特点) 1.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结合 2.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 3.教学过程中知、情、意的统一 4.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相结合11常用的教学原则 1.直观性原则 2.启发性原则

教师招聘心理学重点知识总结

教师招聘心理学重点知识总结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论述:心理学的研究任务:(确定心理事实,揭示心理规律,揭示心理机制,揭示心理本质。) 教师学习心理学的意义: 1. 有助于教师理解和解释学生的心理现象和行为,更好地完成教育工作。 2. 有助于运用心理学原理,指导和开展当代教育改革。 3. 有助于教师判断学生的心理健康,有效地开展学生心理异常的调试工作。 4. 有助于教师依据心理学知识进行自我教育。 亚里士多德的《论灵魂》是历史上第一部论述各种心理现象的著作。 西方主要心理学流派: 1.构造主义心理学冯特铁钦钠 研究人们的直接经验即意识,并把人的经验分为感觉、意象和激情状态三种元素。采用实验内省法分析意识的内容或构造。 2.机能主义心理学詹姆士杜威安吉尔 研究意识,把意识看成是一种持续不断、川流不息的过程。强调对意识作用和功能的研究。 3.行为主义心理学华生西方心理学的第一势力 反对研究意识,主张心理学研究行为;反对内省,主张采用试验方法进行客观研究。 4.格式塔心理学完形心理学韦特海默考夫卡苛勒 反对把心理作为一个元素,而强调心理作为一个整体、一个组织的意义认为整体不能还原为哥哥部分、各种元素的总和;部分相加也不等于全体;整体先与部分二存在,并且制约着部分的性质和意义。 5.精神分析心理学佛洛依德 重视对异常行为的分析和无意识的研究。 6.人本主义心理学马斯洛罗杰斯心理学的第三势力 研究人格发展与社会生活的关系,强调人的目的性、创造性和价值,主张促进人的健康成长和潜能的实现。 7.现代认知心理学奈赛尔皮亚杰 把人的心理活动看作是信息加工系统,由感官搜集的信息,经过分析、存储、转换,然后加以利用 注意是心里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是心理过程的动力特征之一。 注意的功能:选择功能、保持功能、调节和监督功能 注意的分类:无意注意有意注意有意后注意 无意注意也称不随意注意,是没有预定目的,无需意志努力、不由自主地对一定事物所发生的注意。 有意注意也称随意注意,是有预定目的,必要时需要意志努力、主动地对一定事物所发生的注意。 有意后注意是注意的一种特殊形式,是指有自觉目的,但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注意的品质:注意的广度、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分配、注意的转移

汇编语言课后习题解答

第1章基础知识 检测点1.1(第9页) (1)1个CPU的寻址能力为8KB,那么它的地址总线的宽度为13位。 (2)1KB的存储器有1024个存储单元,存储单元的编号从0到1023。 (3)1KB的存储器可以存储8192(2^13)个bit,1024个Byte。 (4)1GB是1073741824(2^30)个Byte、1MB是1048576(2^20)个Byte、1KB是1024(2^10)个Byte。 (5)8080、8088、80296、80386的地址总线宽度分别为16根、20根、24根、32根,则它们的寻址能力分别为: 64(KB)、1(MB)、16(MB)、4(GB)。 (6)8080、8088、8086、80286、80386的数据总线宽度分别为8根、8根、16根、16根、32根。则它们一次可以传送的数据为: 1(B)、1(B)、2(B)、2(B)、4(B)。 (7)从内存中读取1024字节的数据,8086至少要读512次,80386至少要读256次。 (8)在存储器中,数据和程序以二进制形式存放。

(1)1KB=1024B,8KB=1024B*8=2^N,N=13。 (2)存储器的容量是以字节为最小单位来计算的,1KB=1024B。 (3)8Bit=1Byte,1024Byte=1KB(1KB=1024B=1024B*8Bit)。 (4)1GB=1073741824B(即2^30)1MB=1048576B(即2^20)1KB=1024B(即2^10)。(5)一个CPU有N根地址线,则可以说这个CPU的地址总线的宽度为N。这样的CPU 最多可以寻找2的N次方个内存单元。(一个内存单元=1Byte)。 (6)8根数据总线一次可以传送8位二进制数据(即一个字节)。 (7)8086的数据总线宽度为16根(即一次传送的数据为2B)1024B/2B=512,同理1024B/4B=256。 (8)在存储器中指令和数据没有任何区别,都是二进制信息。

打印版教育学心理学知识要点归纳

教育学知识点 1. 什么是教育、教育学、学校教育?教育就其定义来说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教育泛指增进人们的知训、技能和身体健康,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所有活动。广义的教育包括: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们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 2.学校教育的构成要素有哪些?简述各构成要素在教育活动中的地位。学校教育包括三个基本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影响。 教育者是从事学校教育活动的人,教师是学校教育者的主体,是直接的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受教育者是接受教育的人,他既要接受教育者的改造和塑造,同时也要自我改造和塑造。教育影响是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极其联系得总和,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中介。 3.什么是学校教育制度?简述学校教育制度的基本类型。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系统,它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基本类型:双轨制学制、单轨制学制和分支制学制。 1902年"壬寅学制"第一个近代学制;1904年 "癸卯学制"第一个正式实施的学制;1922年 "壬戌学制提出"六三三"学制 4.试述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及小学教育的衔接; (2) 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3)普通教育及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5) 学历教育及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6)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 5.为什么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发挥着主导作用?第一教师承担着传承人类文明和促进社会发展的重任;第二,教师受过专门的职业训练;第三,青少年处在身心迅速发展的时期。 6.教育的历史发展分为哪几个时期?各个时期的教育有什么特点?分为原始形态的教育、古代学校教育、现代学校教育和学习化社会的终身教育。原始形态的教育特点:(1)教育是在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中进行的。(2)教育没有阶级性。(3)教育内容简单,教育方法单一。古代学校教育的特点:(1)教育及生产劳动相脱离(2) 教育具有阶级性和等级性(3) 教育内容偏重于人文知识,教学方法倾向于自学、对辨和死记硬背。现代学校教育的特点:(1)教育及生产劳动相结合;(2)教育面向全体社会成员;(3)教育的科学化程度和教育水平日益提高。学习化社会的终身教育的特点:(1)全体社会成员的一生都处在不断的学习之中;(2)社会能为每一位社会成员提供适当的教育。 7.资产阶级采取哪些措施建立国民教育体系?(1)国家建立公立教育系统,加强对教育的控制;(2)普遍实施义务教育;(3)重视教育立法,依法治教 8.试述世界教育改革的趋势。教育终身化、教育全民化、教育民主化、教育多元化、教育技术现代化。 9.简述古代教育思想家的主要思想及其代表作。最早把"教"和"育"连在一起的是孟子。西周建立了典型的政教合一的官学体系,并有了"国学"及"乡学"之分,形成了六艺(礼、乐、射、御、书、数)。1905年废除科举;"以僧为师""以吏为师"成为古代埃及教育的一大特征古印度教育控制在婆罗门教和佛教手中,婆罗门将人分为四个等级: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西欧中世纪分为僧院学校、大主教学校和教区学校,内容有神学和七艺(文法、修饰、辩证法、算术、几何、天文、音乐) 孔子主张"有教无类",希望把人培养成"贤人"和"君子",教授的基本科目是《诗》《书》《礼》《乐》《易》《春秋》,强调"学而知之",提出了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学思并重、学行兼顾、博约结合、学以致用、以身作则等教学原则;战国后期《学记》我国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提出教学相长、启发诱导、循序渐进、长善救失、藏息相辅、师严而道尊;苏格拉底 "产婆术",是一种教师和学生共同讨论、辩论的方法,为启发式教学奠定的基础;柏拉图的教育思想都体现在代表作《理想国》中,构建了较为系统的学制,为近代资源共享本主义教育提供了雏形;亚历士多德是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提出了"教育遵循自然"的观点,主张按照儿童心理发展规律对儿童分阶段进行教育,提倡对儿童进行和谐的教育;昆体良是西方第一个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教育家,他的《雄辩术原理》是西方第一本教育专专著。他主张教育者要了解儿童的天赋、倾向和才能,遵循儿童的特点进行教育。他重视教师的作用,认为教师是教育成败的关键。 10.简述近代、现代教育思想家的代表及其主要贡献。英国的培根首次把教育学作 1 / 1

中学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必考大题总结

1.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 (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受教育的权利; (3)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目的。 2.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 (1)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才; (2)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 (3)教育可以促进民主。 3.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 (1)生产力水平决定着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2)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 (3)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4.教育对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 (1)教育具有筛选、整理、传递和保存文化的作用; (2)教育具有传播和交流文化的作用; (3)教育具有更新和创造文化的作用。 5.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 (1)内发论 内发论者一般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先天遗传素质,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身心成熟机制决定的。代表人物有孟子、弗洛伊德、格塞尔等。 (2)外铄论 外铄论的基本观点是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诸如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的教育等。代表人物有荀子、洛克、华生等。(3)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人的发展是个体的内在因素(如先天遗传的素质、机体成熟的机制、个体的主观能动性等)与外部环境(如外在刺激的强度、社会发展的水平、个体的文化背景等)在个体活动中相互作用的结果。 6.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互补性、个别差异性。 7.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 遗传、环境、学校教育、个体主观能动性。 8.有关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 (1)个人本位论 代表人物有卢梭、洛克、裴斯泰洛齐、福禄培尔等,其基本观点是主张教育目的应依据个人的需要来确定。 (2)社会本位论

教师招聘考试 心理学重点知识总结归纳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论述:心理学的研究任务。(确定心理事实,揭示心理规律,揭示心理机制,揭示心理本质。) 教师学习心理学的意义。 1.有助于教师理解和解释学生的心理现象和行为,更好地完成教育工作。 2.有助于运用心理学原理,指导和开展当代教育改革。 3.有助于教师判断学生的心理健康,有效地开展学生心理异常的调试工作。 4.有助于教师依据心理学知识进行自我教育。 亚里士多德的《论灵魂》是历史上第一部论述各种心理现象的着作。 西方主要心理学流派: 1.构造主义心理学冯特铁钦钠 研究人们的直接经验即意识,并把人的经验分为感觉、意象和激情状态三种元素。 采用实验内省法分析意识的内容或构造。 2.机能主义心理学詹姆士杜威安吉尔 研究意识,把意识看成是一种持续不断、川流不息的过程。强调对意识作用和功能的研究。 3.行为主义心理学华生西方心理学的第一势力 反对研究意识,主张心理学研究行为;反对内省,主张采用试验方法进行客观研究。 4.格式塔心理学完形心理学韦特海默考夫卡苛勒 反对把心理作为一个元素,而强调心理作为一个整体、一个组织的意义认为整体不能还原为哥哥部分、各种元素的总和;部分相加也不等于全体;整体先与部分二存在,并且制约着部分的性质和意义。 5.精神分析心理学佛洛依德

重视对异常行为的分析和无意识的研究。 6.人本主义心理学马斯洛罗杰斯心理学的第三势力 研究人格发展与社会生活的关系,强调人的目的性、创造性和价值,主张促进人的健康成长和潜能的实现。 7.现代认知心理学奈赛尔皮亚杰 把人的心理活动看作是信息加工系统,由感官搜集的信息,经过分析、存储、转换,然后加以利用 注意是心里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是心理过程的动力特征之一。 注意的功能:选择功能保持功能调节和监督功能 注意的分类:无意注意有意注意有意后注意 无意注意也称不随意注意,是没有预定目的,无需意志努力、不由自主地对一定事物所发生的注意。 有意注意也称随意注意,是有预定目的,必要时需要意志努力、主动地对一定事物所发生的注意。 有意后注意是注意的一种特殊形式,是指有自觉目的,但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注意的品质:注意的广度、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分配、注意的转移 知觉的基本特征:知觉的选择性、知觉的理解性、知觉的整体性、知觉的恒常性 直观教学的基本形式:实物直观、模象直观、言语直观 论述:如何运用感知规律组织教学? 1.根据学习任务的性质,灵活运用各种直观方式。 2.运用知觉的组织原则,突出直观对象的特点。 3.教会学生观察方法,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 4.让学生充分参与直观过程。 记忆过程包括识记、保持、再认和回忆三个环节。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知识点 V3.0

第一章 1、什么是汇编语言? 2、汇编语言程序设计过程:编辑源程序,编译(汇编),连接,运行调试 3、汇编语言特点?与机器语言一一对应,直接操作硬件,高效率(空间和时间,运行速度快,目标代码短,占用存储空间少) 4、数制转换 第2章8086计算机组织结构 1、计算机硬件系统组成:CPU、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 2、CPU组成:运算器、控制器、寄存器,运算器和控制器由芯片设计时设计好,不可做任何改动,程序设计员仅能在程序里使用寄存器,寄存器都有相应的名字,如AX,能在程序里直接使用寄存器是汇编语言区别于高级语言的最重要特点,这样就可以直接控制硬件系统。 3、总线结构:数据总线、地址总线、控制总线。数据总线分8位、16位、32位和64位等,多少位机就是以数据总线来划分,比如8位机、32位机。8086机是16位机,但地址总线是20位,地址总线数量决定了内存寻址空间的大小,如8086有20位地址线,那么寻址空间是:220=210*1K=1M,8086最大寻址空间为1MB,即地址范围:00000H~FFFFFH。控制总线主要传送控制信息,如读写操作,读写操作的主体是CPU,读操作是指CPU从内存或外设读取数据,写操作是指CPU把数据写到内存或外设中。 4、存储器:存储器的最小单元是字节(Byte,由8个位组成),字节的多少就是存储器的容量。每一个字节单元都有一个唯一的编号,这个编号就是字节单元的地址,此地址就是物理地址,对于8086而言,编号的形式为:XXXXXH,如85421H。如果要读写存储器,必须知道某一个字节单元的地址。多个字节单元可以组合成更大的单元(数),比如2个字节单元组合成一个字(Word),4个字节单元组合成一个双字(Double Word)等,规定:这个组合后的大单元是以最小字节单元地址为自己的地址。如85421H字节单元内容为12H,85422H 字节单元内容为34H,那么以85421H地址的字单元的内容就是3412H。 地址取最小字节单元的地址为大单元的地址。 内容排序按照“高高低低”原则:高字节放在高地址里,低字节放在低地址里。 详细请参看2.3节(P30页) 5、8086CPU寄存器 (1)通用类:AX(AH,AL)、BX(BH,BL)、CX(CH,CL)、DX(DH,DL) (2)段寄存器类:CS、DS、ES、SS (3)与偏移地址相关类:SI、DI、SP、BP (4)特殊类:IP、FLAGS 所有寄存器都是16位大小,通用类的16位又可看成2个8位的寄存器组成,区分为高8位(High)和低8位(Low),因此取名为AH和AL,其他类似。 CS:存放代码段段地址,DS:存放数据段段地址,SS:存放堆栈段段地址,ES:存放数据附加段段地址,一般作为DS的辅助使用,比如在一段程序里需要用到2个不同数据段的数据时,其中一个数据段段地址存放在DS中,另一个存放在ES中。 SI、DI:一般用于变址寻址方式,如[BX+SI]、[BX+DI], SP:堆栈段中堆栈栈顶的偏移地址,不可修改,由SS:SP逻辑地址始终指向堆栈的栈顶。 详细参看2.3.2,P32页 BP:一般也用于堆栈,可以作为SP的备份,通常也是用SS:BP逻辑地址表示,BP可以随意修改,因此通过SS:BP可以访问堆栈的任何地方。此外,BP还与BX一样,可以作为基地址

教育学基础311重点总结

一. 教育目的和教学目标的关系 教育目的是预期的教育结果,是国家,家长,教育机构,教师对培育什么样的人的总的要求。广义的教育目的还包括培养目标,课程目标,教学目标等。教育目的是教学的总方向,是一切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教育评价的根本标准。教学目标是在某一阶段(如一节课或一个单元)教学过程中预期达到的具体结果,是教学工作的依据和评价标准。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必须有明确的教学目标,这是确保教学有效的基本条件,但是今年仅有具体的教学目标,没有总的教育目的作为指导,教学工作就会失去意义和方向。二. 皮亚杰和维果茨基建构主义的区别 两者都认为知识是个体对经验的建构,但是在知识的实质以及知识的建构过程方面,两人仍存在明显的理论上的差异。皮亚杰的将建构观称为认知或个体的建构主义。认知建构者认为,知识以心理结构的形势存在在学生的头脑之中,这种知识是通过同化,顺华等过程为个体所建构起来的。维果茨基的知识建构则成为社会建构主义。社会建构主义者认为,知识在得以内化之前,以各种社会化工具的形式存在于社会之中,而知识的内化则是个体与社会环境互动的结果。 三. 什么是道德体谅模式 体谅模式是英国学者麦克费尔等人创建的一种侧重培养学生道德情感的德育模式。该模式强调德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社会意识和社会技能,引导学生学会体谅,学会关心。该模式通过使用一套包含大量社会情境问题的教材《生命线》,引导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等方式进行道德学习。 四. 简要比较相关课程,融合课程,广域课程的异同点 共同点:三者都是以学科为中心的综合课程 不同点:三者对学科之间的知识的综合程度不同。相关课程吧两门以上学科知识综合在一门课程中,但不打破原来的学科界限,融合课程打破了学科界限,把有着内在联系的不同学科知识合并成一门课程,广域课程将各科教材依性质归到各个领域,再将同一领域的各科教材加以组织和排列,进行系统的教学,与相关课程,融合课程相比,其综合范围更加广泛。 五. 美国进步教育运动衰落的原因 1.美国进步教育运动未能与美国社会的持续变化始终保持同步,未能较好的适应美国社会发展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 2.进步教育理论和实践存在局限性,如:过分强调儿童自由,忽视社会和文化发展对教育的决定与制约作用。 3. 改造主义教育和一些保守主义教育流派的抨击与批判,加速了进步教育的衰落。 六. 参与式观察的优缺点 优:便于了解到真实的信息。便于获得较为完整的资料。便于进行多次观察 缺:易受观察者的主观影响。观察的样本数小,观察结果的代表性不强。 七. 问题解决的基本过程和影响因素 基本过程: 理解与表征阶段:将问题的情境转化为某种内部的心理结构,或者说形成某种问题空间寻求解答阶段:在问题的表征阶段,个体有可能凭借与之熟悉的问题直接提取相应的策略来解决现有的问题,若无这种经验,个体便不得不制定计划,如建立解决问题的子目标层级,或选择相应的解决策略。 执行计划或尝试某种解答阶段:在对问题作出表征并选择好某种解决方案后,个体要执行这一计划,尝试解答。 评价结果阶段:在选择并运用某种解题策略之后,个体应对这一策略运用的结果作出评价,这一过程包括检查与答案相一致或相矛盾的地方。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大总结【打印版】

《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梳理 第一章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 专题一教育与教育学 ◆考点 1:“教育”一词的由来:“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 ◆考点 2:教育的概念 从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发展人的智力和体力、影响人的思想和品德的活动都称之为教育。它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 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发展的活动。 ◆考点 3:学校教育的三要素 1.教育者(主导) 2.受教育者(主体) 3.教育影响(中介)--教育内容和教育手段 教育影响是教育实践活动的手段,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纽带,主要包括教育内容、教育措施等。 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这三个基本要素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教育者是*和*的纽带,受教育者是教育者选择和施加教育影响的对象,教育影响蛇教育者对受教育者作用的桥梁,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工具和中介。 ◆考点 4:教育的属性 1.教育的本质属性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是教育区别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它有以下四方面的特点: (1)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社会活动,是个体在社会的生存需要。 (2)教育是有意识、有目的、自觉地传递社会经验的活动。 (3)教育是以人的培养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4)存在教育的基本三要素是教育者、受教育者及教育影响。 2.教育的社会属性 (1)永恒性 (2)历史性 (3)相对独立性 教育受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等因素制约,但教育又具有相对独立性,表现在三方面: (1)教育具有继承性。教育不能脱离社会物质条件而凭空产生,同时又是从以往教育发展而来的,都与易网教育有着渊源关系。 (2)教育要受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 (3)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表现:教育落后于**,教育对其有阻碍作用;教育超前于**,教育对其有催生作用。 ◆考点 5:教育的起源 ◆考点 6:原始社会教育的特点 (1)无等级性;

《普通心理学》重点知识 彭聃龄版

精心整理 心理学重点知识 一、名词解释 1、心理学——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活动规律的科学。 2、心理过程——指认识过程(感觉、知觉、识记、想象和思维)、情绪和情感过程及意志过程。 3、观察法——观察,旨在自然条件下,人们为一定目的而对事物所进行的有计划的知觉过程。观察法就是以感官活动为先决条件,与积极的思维相结合,系统地运用感官对客观事物进行感知、考察和描述的一种研究方法。 4、自然实验法——在自然的正常的情况下,根据预定的计划,有意识地引起或创造所要研究的现象 5、反射——是有机体借助于中枢神经系统而实现的对体内外刺激所做出的规律性的应答活动。 6、反射弧——是实现反射的生理结构。它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反馈和效应器。 7、无条件反射——无条件反射是先天的、生来就有的不需要学习就会的反射. 8、条件反射——是后天的,是在个体生活过程中经过学习而形成的反射. 9、兴奋过程——是指有关大脑皮层区及相应器官的机能由相对休息状态转向活动状态. 10、抑制过程——是指有关大脑皮层区及相应器官的机能由活动状态转向相对休息状态 11、兴奋和抑制的扩散与集中——当大脑皮层的某部位产生兴奋或抑制时,并不是停留在原发点不动,而是向周围的神经细胞传布开来,这就是兴奋和抑制的扩散.扩散到一定限度后,又向原发点聚集,这就是兴奋和抑制的集中. 12、兴奋和抑制的相互诱导——是指一种神经过程能引起与它相反的神经过程的增强. 13、第一信号系统——是具体刺激物引起的条件反射系统 14、第二信号系统——是由词语作为条件刺激物而引起的条件反射系统 15、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 16、有意注意——是指具有预定目的,需作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17、无意注意——是一种事先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任何意志努力的注意。 18、有意后注意——是指既有目的性,又不需作较大意志努力的注意。 19、注意的分配——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对象或活动上的特征。

教育学知识点整理

教育学 一、名词解释 1.教育的概念: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遵循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2.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是指由国家提出的教育目的、各级各类学校培养目标、课程目标和教学目标所构成的一个教育目的系统。 3.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生理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素质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活动。 4.义务教育:是指国家采用法律形式规定的适龄儿童、少年都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学校、家庭都必须予以保证的带有强制性的国民教育。义务教育的性质决定了它是一种具有强制性、法律保障的、免费特征的教育制度。 5.人的身心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身心变化。 6.教师专业化:指教师职业具有自己独特的职业要求和职业条件,有专门的培养制度和管理制度。 7.学科课程:是以文化知识为基础,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从不同的知识领域或学术领域选择一定的容,根据知识的逻辑体系,将所选出的知识组织为学科的课程。 8.经验课程:也称为活动课程,是从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出发,以儿童的经验为基础,以各种不同形式的一系列活动组成的课程。

9.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传递和掌握社会经验的双边活动。 10.班级授课制:是一种集体教学形式。它是将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和知识程度编成固定的班级,根据课程计划和规定的时间,安排教师有计划地面向全班学生进行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 二.简答题 1. 学校产生的条件: (1)进入奴隶社会后,金属工具代替了原始社会的石器,生产水平提高了,有了剩余产品且足以供养一部分人脱离直接的生产劳动,专门从事教育与学习,学校的产生有了必要的物质基础以及专门从事教育活动的知识分子—教师。 (2)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人们认识水平的提高,人们积累了越来越多的社会生产、生活经验,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更丰富的教育容。 (3)文字的产生,为学校传授知识提供了便利的工具。 (4)私有制的产生,社会贫富两级分化,对立的阶级形成,国家机器产生,统治阶级为强化对劳动人民的统治,迫切需要有专门的机构培养阶级的接班人和为其服务的官吏及知识分子,学校的产生有了客观的需要。 2. 多元智力视野中的学生观 第一,对所有学生都抱有热切的成才期望,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的智力特点,使我们的教育真正成为“愉快教育”和“成功教育”。 第二,针对不同的学生的不同智力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教学,即教师

教育心理学重点知识总结完整版

1、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景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是应用心理学的一 种,是心理学与应用学的交叉学科。 2、研究内容:五要素三过程 3、教育心理学的作用:帮助教师准确的研究问题;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帮助 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 4、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预测、控制的作用。 5、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初创时期、发展时期、成熟时期、完善时期。 6、布鲁纳在1994年美国教育研究会的专题报告中总结了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主要表 现在:主动性研究、反思性研究、合作性研究、社会文化研究。 7、心理发展: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 变化。 8、学生心理发展的四个基本特征:连续性与阶段性、定向性与顺序性、不平衡性、差异性。 9、青少年心理发展的阶段特征:(1)少年期:初中阶段,学生具有半成熟半幼稚的特点, 抽象逻辑思维已占主导地位,并出现反省思维;(2)青年初期:抽象逻辑思维从“经验型”向“理论性”转化,开始出现辩证思维 10、学习准备:指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或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 11、关键期:个体早期生命中一个比较短暂的时期,在此期间,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一时期,同样的刺激对之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 12、2岁时口头语言关键期。4岁是形状知觉形成关键期,4-5岁是学习书面语言关键期。 13、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的认知阶段发展理论: 感知运动(0-2)前运算阶段(2-7)具体运算阶段(7-11)具有了抽象概念,思维可以逆转,能够进行逻辑推理形式运算阶段(11-15)具备了可逆思维 14、最近发展区:前苏联维果斯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现有水平,二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 15、人格:又称个性。是指决定个体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 16、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0-1.5)自主敢对羞耻感与怀疑(2-3)主动敢对内疚感(4-5)勤奋敢对自卑感(6-11)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18) 17、影响人格发展的社会因素:家庭教养模式、学校教育、同辈群体。 18、自我意识:指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关系的意识。包括三种成分: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监控。 19、个体自我意识的发展经历了生理自我(3岁)到社会自我到心理自我的过程。 20、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的认识和态度,是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把人格各部分整合和统一起来的核心力量。 21、学生间的认知方式的差异表现在:场独立与场依存(威特金)、沉思型与冲动型、辐合型与发散性。 22、世界上著名的智力量表:斯坦福-比纳量表(智力年龄/实际年龄*100)。 23、性格:指个体在生活中形成的对现实的稳固态度和与之相适应的行为方式。 24、性格的个别差异表现在:性格的特征差异和性格的类型差异(外倾型与内倾型、独立性与顺存性)。 25、学习的实质:(1)学习表现为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2)学习所引起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是相对持久的(3)学习是由反复经验而引起的 26、人类学习和动物学习的区别:(1)人类学习除了要获得个体的行为经验外,还要掌握人

汇编语言知识点

第一章 十进制与二进制之间的转换(P2) 降幂法 除法 十进制与六进制之间的转换(P5) 降幂法 除法 补码表示:正数:采用符号—绝对值法 负数:先写出对应的正数的补码表示,然后再将其按位数求反,最后末尾加1,就可以得到负数的补码表示 补吗运算:二进制数按位求反后在末尾加1 第二章 一、存储容量 1K = 1024 =210 (Kilo)1M =1024K = 220 (Mega) 1G = 1024M = 230 (Giga) 1个二进制位:bit (比特)8个二进制位:Byte(字节)1Byte = 8bit 2个字节:1 Word (字)1Word = 2Byte = 16bit 二、存储单元地址和内容 1.存储器以字节(8 bit)为编程单位 2.每个字节单元都有唯一的地址编码 3.地址用无符号整数来表示(编程用十六进制表示) 4.一个字要占用相继的两个字节 5.低位字节存入低地址,高位字节存入高地址 6.字单元地址用它的低地址来表示 7.机器以偶地址访问(读/ 写)存储器 三、物理地址= 16 段地址+ 偏移地址 四、存储器的分段: 20 根地址线:地址范围00000H ~ FFFFFH (1MB) 机器字长16位:仅能表示地址范围0000H ~ FFFFH (64KB) 小段:每16个字节为一小段,共有64K个小段 段起始地址:小段首地址 段的大小:64K 范围内的任意字节 五、存储器的逻辑分段优点: 允许程序在存储器内重定位; 允许实模式程序在保护模式下运行; 有利于程序和数据的分离。 六、中央处理器8086/8088寄存器组: 通用寄存器 数据寄存器:AX,BX,CX,DX 变址寄存器:SI、DI 指针寄存器:SP、BP 控制寄存器:IP、FLAGS 段寄存器:CS、DS、SS、ES

大学《教育学基础》考点总结.doc

大学《教育学基础》考点总结 第一部分:名词解释、选择、填空、简答考点 教育: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 非制度化的教育:那些没有能够形成相对独立的教育形式的教育。与生产或生活高度一体化,没有从日常的生产或生活中分离出来形成一种相对独立的社会机构及其制度化行为。 教育的生物起源说,代表人物法国社会学家、哲学家利托尔诺《各人种教育的演化》;沛西能《人民的教育》 农业和工业社会教育特征:古代学校的出现和发展,教育阶级性的出现和强化,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现代学校的出现和发展,教育与生产劳动从分离走向结合,教育的生产性日益突出,教育的公共性日益突出;教育的复杂性程度和理论自觉性都越来越高,教育研究在推动教育改革中的作用越来越大 教育学的创立:1捷克夸美纽斯《大教育学论》泛智教育,近代第一本教育学著作;2康德四次讲授教育学《康德论教育》时间和“真知灼见”结合起来,教育必须成为一种学业,教育方法必须成为一种科学3赫尔巴特“现代教育学之父”“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创立教育学。《普通教育》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在格尼斯堡大学创办教育科学研究所和实验学校。 实用主义教育学:19C末20C初,杜威《民主主义与教学》《经验与教育》、克伯屈《设计教学法》。是在批判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传统教育学基础上提出,1教育即生活,教育的过程是与生活的过程合一的,不是为将来的某种生活作准备2教育即学生个体经验增长3学校是一个雏形的社会,学生要学习现实中要求的基本态度技能和知识4课程阻止以学生经验为中心5师生关系以儿童为中心,教师是学生成长的帮助者6教学过程应重视学生自己的独立发现、表现和体验,尊重学生发展的差异性 批判教育学:美鲍尔斯、金蒂斯《资本主义美国的学校教育》、阿普尔《教育与权力》、吉鲁《批判教育学、国家与文化斗争》,法国布迪厄《教育、社会和文化的再生产》 教育学的价值:反思日常教育经验,科学解释教育问题,沟通教育理论与实践(1启发教育实践工作者的教育自觉,使他们不短地领悟教育的真谛;获得大量的教育理论知识,扩展教育工作的理论视野;养成正确的教育态度,培植坚定得教育信念;提高教育实践工作者的自我反思和发展能力;为成为研究型的教师打下基础) 教育功能:是教育活动和教育系统对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各种影响和作用。1从作用的对象看,分个体功能和社会功能2作用的方向看,正向和负向 3作用形式,显性和隐性4多维度的复合分类(1性质和形式结合起来:显性正向2对象与性质结合起来:教育对个人发展的正向功能) 教育实现个体的个性化:教育促进人的主体意识的形成和主体能力的发展;促进个体差异的充分发展,形成人的独特性;开发人的创造性,促进个体价值的实现 教育对政治的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培养合格的公民和政治人才为政治服务(最基本的途径);通过思想传播和制造舆论为统治阶级服务;促进社会民主化的重要力量。当社会发展处于负向时期,教育对社会出现总体的负向功能;当社会发展处于正向时期,教育对社会发展的功能总体上是正向的,但也由于某种因素的影响,似的教育与社会的外部关系失调,出现局部的负向功能,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协调,是教育产生负向功能的根源。教育目的:教育意欲达到的归宿所在或预期实现的结果。狭义:一定社会为整个教育事业的

最新《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知识点归纳

一、简答题:(3X10) 1.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 2.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 3.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 4.教育研究的基本步骤 5.简述教育与政治经济发展的关系 6.简述全面发展的内容 7.如何运用记忆规律,促进知识保持 8.简述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9.简述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10.简述四种不同气质类型的特征,并针对不同气质类型如何指导 11.影响课程开发的主要因素 12.简述新课改下教师教学观的改变 13.简述新课改结构的主要内容 14.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及其对教育的影响 15.小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 16.简述学生学习的特点 17.建构主义学习观 18.简述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19.说服教育法的含义和要求 20.简述美育的任务 21.班集体的基本特征 22.班主任如何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23.小学班主任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 24.先进生、中等生和后进生各有什么样的心理特点?班主任应该如何进行个别教育 25.小学教学的基本任务 26.简述教学课程的基本规律 27.讲授法的基本要求 28.教学实施的环节 29.简述上好一堂课的标准

30.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 历年来考察过的简答题: 【2014年下半年】: 1.简述皮亚杰7-12岁小学生思维发展的特征 2.简述学校联系的基本方式 3.简述教学研究中文检索的基本要求 【2014年上半年】 1.简述我国教肓目的的基本特征 2.简述小学生学习兴趣的特点 3.简述建立良好班风的基本措施。 【2013年上半年】 1.简述影响个体发展的主要因素。 2.简述教育报告的-般结构 3.我国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简述你对这三种学习方法的理解。 【2013年下半年】 1.简述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学生观 2.简述班主任工作的主要内容 3.中学生在安全用电方面犯了哪些常识性错误?你认为小学教师应从哪些方面进行安全教育? 二、材料分析题(2X20) (一)材料分析题答题结构 1..总起:①这位老师(材料中)遵循了(违背了)体现了、指出……,这种做法有利于、不利于、促使、可以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②或者直接用知识原理进行阐释。 2..分析:结合材料分点解析(知识点+材料解析,如材料体现几个知识点则分点作答) 3.(总结)对于整个分析进行一两句话的总结。(不做硬性要求) (二)材料分析题知识点积累 1.新课改内容 师生: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 学生观:学生是发展、独特、独立意义的人; 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

教育心理学复习章节知识点

教育心理学 第一章 1、教育心理学:就是研究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2、学习:就是个体由于与外界环境的互动经验而产生的行为表现或心理的持久变化。 3、学习理论就是教育心理学最核心的研究内容。 4、量化研究与质性研究就是当前社会科学研究中的两种基本范式。 5、几种具体的研究方法:问卷法,实验法,观察法,访谈法,微观发生法。 6、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教育心理学》 第四章 1、学习:就是指基于经验而导致行为或行为潜能发生相对一致变化的过程 2、学习的作用:(1)学习就是有机体与环境取得平衡的条件。(2)学习可以影响成熟。(3)学习能激发人脑潜能。 3、按学习主体分类:动物学习与人类学习 4、加涅的学习水平分类:(1)信号学习。(2)刺激-反应学习。(3)连锁学习。(4)言语联想学习。(5)辨别学习。(6)概念学习。(7)规则的学习。(8)解决问题的学习。

5、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1)言语信息。(2)智力技能。(3)认知策略。 (4)态度。(5)动作技能。 6、学习性质与形式分类:(1)据学习方式分为接受的与发现的。(2)据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知识的关系分为机械的与有意义的。 7、学习的意识水平分类:(1)内隐学习:个体不知不觉的获得经验,并引起相应行为变化的学习。(2)外显学习:指有意识的、需要付出心理努力并需按照规则做出反应的学习。 8、(1)外显记忆:长时记忆中能够在意识水平上加以回想与思考的知识。(2)内隐记忆:无法在意识水平上加以回想,但不知不觉地影响着行为与思维的学习。 9、学习的相关概念:(1)终身学习。(2)远程学习。(3)机器学习。(4)学习科学。 10、学习理论的发展:(1)两种倾向学习理论体系的建立与初步发展:行为主义学派与德国的格式塔学派。(2)行为、认知倾向学习理论的相互吸收。(3)认知学习理论的发展与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出现。(4)构建主义学习理论的兴起。 11、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的记忆遵循三条联想律:相似律、相对律与邻近律。 12、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作用:(1)无条件刺激:本来就能引起某种固定反应的刺激。(2)无条件反应:指由无条件刺激原本就可以引起的固定反应。(3)中性刺激:给狗呈现刺激如铃声,狗不会产生唾液分泌的反应,铃声被称为中性刺激。(4)条件刺激:原来的中性刺激,它并不能引起无条件反应,但与无条件刺激多次在时间上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知识点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知识点 第一章基础知识 (1)正负数的补码表示, 掌握计算机中数和字符的表示; 1、假设机器字长为8位,[+3]补 =00000011B,[-3]补= FD H 。 2、十六进制数0F8H表示的十进制正数为 248 ,表示的十进制负数为 -8。 3、8位二进制数被看成是带符号补码整数时,其最小值是 -128,最大值是 127 。 4、计算机处理问题中会碰到大量的字符、符号,对此必须采用统一的二进制编码。目前,微机中普遍采用的是ASCII 码,称为美国信息交换标准码。 第二章80x86计算机组织 (1)中央处理机CPU的组成和80x86寄存器组,重点:专用寄存器,段寄存器 1、IP寄存器中保存的是?下一条指令的首地址 2、FLAGS标志寄存器中共有几位条件状态位?6位 3、有几位控制状态位?3位 4、标志寄存器分为哪2类?条件码,控制 5、哪个标志位用来控制可屏蔽中断请求是否被CPU响应?IF 6、键盘I/O、显示I/O和打印I/O分别对应16、10和17号中断。 (2)存储单元的地址和内容,存储器地址的分段,实模式下逻辑地址、物理地址的表示。 1、如果SS=6000H,说明堆栈段起始物理地址是60000H。 2、已知字节(00018H)=14H,字节(00017H)=20H,则字(00017H)为1420H 。 3、如果数据段中一个内存单元对应的物理地址为3F756H,(DS)=3F00H,那么使用DS段寄存器指明该单元的段基值时,需要使用哪一个偏移量才能正确访问该单元756H。 4.如果(SI)=0088H,(DS)=5570H,对于物理地址为55788H的内存字单元,其内容为0235H,对于物理地址为5578AH的内存字单元,其内容为0E60H,那么执行指令LDS SI,[SI]以后,(SI)= 0235H ,(DS)= 0E60H . 第三章80x86的指令系统和寻址方式 (1)与数据有关的寻址方式(立即寻址方式,寄存器寻址方式,直接寻址方式,寄存器间接寻址方式,寄存器相对寻址方式,基址变址寻址方式,相对基址变址寻址方式)和与转移地址有关的寻址方式(段内直接寻址,段内间接寻址,段间直接寻址,段间间接寻址).数据传送指令(通用数据传送指令、累加器专用传送指令、输入输出指令)、算术指令(加法指令、减法指令(*加减指令对4个标志位的影响[of,cf,sf,zf])、乘法指令(*乘法指令的要求:目的操作数必须是累加器)、除法指令(*被除数在累加器中,除法指令执行完以后,商和余数在?))、逻辑指令(逻辑运算指令(*XOR,AND,OR,TEST指令及指令执行后对标志位的影响)、移位指令)、串处理指令(与REP相配合工作的MOVS、STOS、LODS指令,与REPE/REPZ和REPNE/REPNZ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