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测试题B(附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测试题B(附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测试题B(附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测试题B

一、选择题

1.下列语文知识判断无误的一项是()

A.“浑浊”“山麓”“粗糙”“龟裂”都是形容词。

B.“悬崖绝壁”“海枯石烂”“兰新铁路”分别是并列短语、主谓短语和偏正短语。

C.“即使在海洋中,海水也在不断地冲击着岸上的石壁”的主干是“海水冲击着石壁”。

D.“大块的石头破碎成小块的石子,小块的石子再分裂成细微的沙砾、泥土。”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作状语。

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地球上最后一次完整的泛大陆大约是在2.25亿多年左右前形成的。

B.汽车实际上是造成所有空气污染(特别是城市中空气污染)、引起酸雨和全球温度上升的基本途径。

C.音乐家贝多芬,之所以拥有如此崇高的荣誉,关键在于他的作品以及他作品独特的震撼力。D.这次展览会上,人们看到和听到的都是各地优秀的民族文化和先进的科学技术。

3.下列各句中说明纬度差异的一项是()

A.济南苹果开花在四月中或谷雨节,烟台要到立夏。

B.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拿1741年到175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同1921年到1930年十年的平均值相比较,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九天。

C.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天。

D.在华南丘陵区把热带作物引种在山腰很成功,在山脚反不适应。

二、语言表达

4.为了更好地了解气象物候知识,学校开展了一系列综合实践活动。作为活动的参与者之一,你也一定乐在其中。

(1)[活动一:创意设计]请你为这次活动拟一个有创意的名称:

(2)[活动二:搜集资料] 某同学搜集到了唐代诗人李白的《塞下曲六首(其一)》一诗,并摘录了其中四句:“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联系从《大自然的语言》中学到的物候学知识,分析“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的原因。

(3)[活动三:专题探究] 在这次活动过程中,李明发现,古诗文中有许多关于“雁”和“燕”的诗句,并且摘录了下来。请你帮李明解读出“雁”和“燕”在古诗文中各自的文化内涵。

①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②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韦应物《闻雁》

③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④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

雁:

燕:

5.河北是文化圣地,人杰地灵,所辖范围内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中外闻名。班级最近开展了“游遍河北”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

(1)山海关班级要出一期以“山海关”为主题的板报,要求同学们各自捜集材料以丰富板报内容。张爱萌同学搜集到了下面的材料,请你从中找出四个关键词,以起到突出作用。

在中国,唯一一个以山、海、关合并命名的地方就是山海关。山海关被称为“天下第一关”,是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是世界文化遗产——中国万里长城的形象代表之一。五千年前,中国的先祖在这里繁衍生息;两千年前,秦始皇第四次东巡,在这里设下国门;六百多年前,一代名将徐达在这里筑长城、建关隘,山海关从此名扬天下。山的险峻、海的宽广和关的雄伟在这里浑然一体,形成了自然风景与人文历史合而为一的壮丽景观。

(2)白洋淀阅读下面关于白洋淀的资料,为白洋淀景点拟一则宣传语。

白洋淀是中国河北省最大的湖泊,主体位于河北省保定市安新县境内.白洋淀景区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景区自古就以物产丰富、风景秀丽闻名于世,素有“日进斗金”“四季皆秋”之誉,诗赞“北国江南”,歌咏“直米之乡”,被誉为“华北明珠白洋淀”。淀上波光荡漾,水鸟啁啾,芦苇婆娑,荷香暗送,构成了一幅生态美景。

(3)野三坡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任务。

野三坡在保定市涞水县境内,是中国北方著名的旅游胜地。它以“雄”“险”“奇”“幽”的自然景观和古老的历史文物,享有“世外桃源”之美誉。这里是中国北方极为罕见的融雄山碧水、奇峡怪泉、文物古迹、名树古禅于一身的风景名胜区。

假使你在树林间欣赏美景时,发现一名游人正往一棵千年古树上刻自己的名字。你打算怎样劝说他?

三、现代文阅读

阅读《大自然的语言》选段,完成小题。

①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呢?

②首先是纬度。越往北桃花开得越迟,候鸟也来得越晚。值得指出的是物候现象南北差异的日数因季节的差别而不同。我国大陆性气候显著,冬冷夏热。冬季南北温度悬殊,夏季却相差不大。在春天,早春跟晚春也不相同。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天。所以在华北常感觉到春季短促,冬天结束,夏天就到了。

③经度的差异是影响物候的第二个因素。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

而寒冷。所以沿海地区的春天的来临比内陆要迟若干天。如大连纬度在北京以南约1°,但是在大连,连翘和榆叶梅的盛开都比北京要迟一个星期。又如济南苹果开花在四月中或谷雨节,烟台要到立夏。两地纬度相差无几,因为烟台靠海,春天便来得迟了。

④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而到秋天乔木的落叶则越往高处越早。不过研究这个因素要考虑到特殊的情况。例如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气温反比低处高。这叫逆温层。由于冷空气比较重,在无风的夜晚,冷空气便向低处流。这种现象在山地秋冬两季,特别是这两季的早晨,极为显著,常会发现山脚有霜而山腰反无霜。在华南丘陵区把热带作物引种在山腰很成功,在山脚反不适宜,就是这个道理。

⑤此外,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今的差异。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拿1741到175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同1921到1930年十年的平均值相比较,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九天。就是说,春天提前九天。

6.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几个因素,由大到小依次排列,条理清晰,结构分明。

B.出现“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自然现象,是由于纬度的差异影响到物候的变化。

C.第③段加点词“凡是”,表示范围,说明无一例外,只要是近海的地方,就一定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寒冷。这就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D.为了说明物候来临的每个因素,作者都举有实例,使文章说服力强,容易让人明白。

7.决定了物候现象的来临因素有:、、和。

8.选文节选自。请问,以“大自然的语言”为标题,有什么好处?

9.选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是按照怎样的说明顺序说明的?

10.白居易中有“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诗句。结合选文内容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自然现象?

11.选文中第⑤段加线的“前者”、“后者”各指文中的什么内容?

12.选文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至少说出两种)?并各举一列。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树知道

苏沧桑

①月亮升起时,远山如一张年代久远的黑白照片,悄然隐退。山下,娘家花园里那棵丹桂开花了,娘家的月色也就香了。

②披着一身幽香的月色,我们坐在一地花影里。母亲突然说,看,树上是不是鸟?

③我踮起脚尖,却看不真切,便脱了鞋,爬到凳上看。真的!两只很小很小的鸟儿,交颈依偎在

桂花枝上,头顶特别白,身子像是粉红色。遂想起一句诗来:“四张机,鸳鸯织就欲双飞。可怜未老头先白,春波绿草,晓寒深处,相对浴红衣”,心中砰然而动。想让母亲也看看,便轻轻将桂花枝往下扳了一扳。不料,鸟儿惊醒了,“扑啦”一声飞向园外,消失在黑憧憧的树影里。母亲嗔怪我惊动了它们。父亲闻声从房里出来说,没关系,这些小鸟常来。

④这倒也是,娘家的花园是蝴蝶、蜜蜂和鸟儿的天堂。春夏秋冬,阴晴雨雪,这儿总在不停地变幻着一幅幅隽永的画卷。未进园门,紫薇已在墙头颌首含笑。蔷薇虬劲的枝干狂草般游走在铁栏杆间,柔嫩的花叶如饱蘸水墨的笔,在白色粉墙上尽情倾诉酝酿了一整个冬季的缠绵。推开咿呀作响的红铁门,依墙而立的文旦树涌来满眼绿意,三两棵被花儿和果实醉弯了腰的石榴树将你的视线引向花园深处。三三两两白梅、迎春、玉兰、栀子花、美人蕉,还有一丛丛自生自灭的晚饭花,在这片靠山傍水的天地间,尽享清风明月、阳光雨露,无不花繁叶茂。鱼儿们在水里游曳张望,成群的鸟儿高唱着四处飞奔,蝴蝶毫无防备地歇在你肩上。

⑤暮色四合的时候,我们将饭桌摆在桂树下。一阵微风拂过,几点桂雨飘在被轻轻夹起的小葱豆腐上,让人良久不忍动筷,怕惊落了这份芳香的诗意。这时,小狗“都都”突然在园门外大摇大摆地用前脚敲门,要求共进晚餐。打开门,它忽闪一下从你脚下钻到草坪里,先撒起欢来。

⑥闭上眼,感觉着这些旺盛而无拘无束的生命,我看见自己那颗蒙尘结痂的心冉冉盛放,一瓣比一瓣纯净,一瓣比一瓣透明。

⑦自然,就想起了杭州家里那些可怜的植物。

⑧它们刚来时,应该是喜欢这个家的。

⑨巴良木和发财树婷婷的身姿和青翠的叶子,衬着客厅洁白的沙发,在台灯的光晕里摇曳出幸福的绿影婆娑。

⑩素心兰是在花市里偶尔遇到的,虽然单薄,也没有要开花的样子,但喜欢她的名字,连着紫砂花盆带回来,放在小书房里。

⑾宝蓝色的瓜叶菊,含羞草和开着两朵极小的金色花朵的仙人掌,在黑白色调的卫生间里,平添生趣。三盆茉莉是我亲手种的。朋友送来了两盆君子兰和叫不出名的观叶植物。林林总总几十盆花木,葱笼热闹得像来了一群亲朋。

⑿可是,我没料到植物们并不喜欢这个临街的新家。它们姹紫嫣红了几个月,便日渐憔悴。花儿谢了,叶子发黄,接二连三往下掉,无论怎样抢救,仍一棵接着一棵慢慢枯萎了。

⒀继续买,更换,继续枯萎。

⒁家里留下的树的空白,很蜇人的眼,好像是一个个失去灵魂的生命。夜半起来,街灯透过窗纱照进空旷的客厅,恍然便能听到并不存在的绿色的叹息。与此同时,时常觉得身体的慵倦,皮肤的粗糙,心绪的迷乱,像那些树一样心力交瘁,却不知何故。终于有一天,来了一位乡里朋友,她一语道破天机:你们这些地方,空气里什么毒的都有,连人浑身上下都冒着毒气,你们不知道,

树知道啊!

⒂树知道,树不能说,不能挪,树只好死了。可人并不比它们幸运,也许还更可怜,明知生存面对的种种威胁何止空气里的毒素,却仍怀着侥幸的心理,给自己制造各种不能挪动的理由:想逃,逃往何处?若真有干净的去处,又如何割舍责任和爱的牵绊?

⒃只好躺在异乡的静夜里,细细怀想娘家的花园。心魂在梦里跋山涉水,奔向那个树喜欢、我也喜欢的地方。

13.请你简要分析第①自然段的景物描写的表达效果。

14.第③自然段画线句表达了母亲怎样的情怀?

15.第④自然段所写的娘家院子有何特点?在全文有什么作用?

16.请结合文中杭州家里植物变化的过程,说说第⑥自然段画线句的深刻含义。

17.甲、乙两个片段,作者都写到故乡。请从作者情感的角度比较它们的异同点。

甲:只好躺在异乡的静夜里,细细怀想娘家的花园。心魂在梦里跋山涉水,奔向那个树喜欢、我也喜欢的地方。(苏沧桑)

乙:啊!这不是我二十年来时时记得的故乡?我所记得的故乡全不如此。我的故乡好得多了。但要我记起他的美丽,说出他的佳处来,却又没有影像,没有言辞了。仿佛也就如此。(鲁迅)

相同点:

不同点:

四、作文

18.四季,色彩斑斓。草长莺飞的春,阳光绚烂的夏,天高云淡的秋,雪花纷飞的冬,给你遐想,让你向往。人生也是如此,天真烂漫的童年,活泼快乐的少年,追求独立的青年……令你难忘,让你憧憬。每一个“季节”都是风景,每一个“季节”都令人回味。

请以“我最喜欢的季节”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表达真情实感。②600字以上。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五、填空题

19.文学常识填空。

本文作者是________,本文选自他的作品《___________》

20.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páo(_____)刮沟 hè(_____)

jiāo(_____)结xiē(_____)形文字

扫 zhou(______)

21.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1)这一问题的答案是:是大陆在__________(迁移漂移移动)而不是恐龙自己在迁移。

(2)在四十多亿年的地球发展史中,泛大陆形成和____________(分割分裂分离)过多次,最后一次完整的泛大陆大约是在2.25亿年前形成的。

(3)然而,由于原子之间结合得极为____________(严密周密致密),所以这种反弹变化进行得非常缓慢,从而使斯石英可保持数百万年。

答案解析

1.【答案】C

【解析】A项,“山麓”是名词;B项,“海枯石烂”是并列短语;D项;加点的词语作定语。

2.【答案】C

【解析】A项“大约”与“左右”重复;B项的“造成”与“基本途径”搭配不当,应改为“主要原因”或“主要因素”;D项应去掉“听到”。故选C。

3.【答案】C

【解析】A.济南苹果开花在四月中或谷雨节,烟台要到立夏。(说明不同地区苹果开花时间不同。)B.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拿1741年到175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同1921年到1930年十年的平均值相比较,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九天。(通过不同时间的比较,说明春初七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在慢慢变化。)C.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天。(通过比较说明纬度差异。)D.在华南丘陵区把热带作物引种在山腰很成功,在山脚反不适应。(说明高下不同。)

4.【答案】(1)示例一:气象物候,你我齐学示例二:气象物候流行风

(2)从物候方面来讲,这是由于高下的差异。天山海拔高,气温自然偏低。

(3)雁:秋天来临,北雁南飞。“雁”传递着秋天来临的讯息,寄托了人们对故乡的思念之情。燕:春暖大地,燕子回巢。“燕”是春的使者,常用来表达人们“惜春伤时”的情感。

【解析】(1)无统一答案。名称要紧扣“气象物候”,力求新颖。语言应简练、概括性强。(2)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这应该从两个方面来考虑:天山在我国北方,处于高纬地带,同一季节高纬地带气温要相对比低纬区低一些;另外天山海拔较高,地理学告诉我们海拔越高气温越低。所以综合起来说就是由于天山上海拔高而且地处高纬地区,在夏季也会下大雪。(3)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要求解读出“雁”和“燕”在古诗文中各自的文化内涵。北雁南飞,表明季节是秋天;寄托诗人对故乡的思念;还有时光易逝;漂泊之苦……而“燕”是春的使者,表明季节是春天;表明春日的美好;感慨世事变迁;感慨时光不再,年华流逝……还有“莺歌燕舞”一贯认为是春的景象,因为莺是春天的歌手,燕是春天的信使,黄莺用它婉转流利的歌喉向人间传播春回大地的喜讯;燕子穿花贴水,衔泥筑巢,又启迪人们开始春日的劳作。

5.【答案】(1)天下第一关历史悠久自然风景人文历史(2)示例:华北明珠荷花婀娜,北国江南鱼米飘香。(3)示例:你好!大自然的美就是美在一个“自然”上,在树上刻上名字就不美观了。我们想在这里留下记忆,多拍几张照片岂不更好?

【解析】(1)阅读材料一,抓住能体现山海关特征的词语,如“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自然风景与人文历史合而为一的壮丽景观”。

(2)考查拟写宣传语。为某个活动拟写宣传语,所拟写的宣传语一定要主题突出,语意简洁明了,有号召性和鼓动性,一般多采用对偶的修辞。据此可拟写为:北明珠荷花婀娜,北国江南鱼米飘香。

(3)考查语言表达能力。劝说时要注意以下几点:称呼恰当,理由充分,语言要通顺明白,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以商量的口吻,语气柔和委婉而不生硬。

6.【答案】B

【解析】B选项中“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这种现象是由高下的差异导致的。

7.【答案】纬度(或“维度的差异”)、经度(或“经度的差异”)、高下(或“高下的差异”)、古今(或“古今的差异”)

【解析】感知文本内容,从文章中提炼和概括信息,结合语言环境,联系上下文,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这里依次概括出“纬度”“经度”“高下”“古今”四点即可。

8.【答案】“大自然的语言”是物候现象形象化的说法,以此为题,显得新颖别致,引人入胜,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或答:采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物候现象比喻为“大自然的语言”,显得新颖别致,引人入胜,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解析】课文开头一段将大自然一年四季的物候景观写得生动形象,寓说明于描写之中,如同展现一幅四季风光画卷,既引人入胜又使人联想,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大自然的物候现象,如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实际上起着预报农时的作用,从这一点上说,物候现象仿佛就是传递信息的“大自然的语言”。题目标作“大自然的语言”,其实是“物候现象”的形象化的说法。

9.【答案】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逻辑顺序。

【解析】说明对象,顾名思义,就是文章所要说明的那个事物或事理。一般情况下,说明文根据其说明对象的不同,有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之分。事物说明文的说明对象就是它所要说明的那个事物,事理说明文的说明对象就是它所要说明的那个事理。本文就是一篇事理说明文,所以说明对象就是: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说明顺序包括: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根据此文是回答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因此是逻辑顺序。

10.【答案】因为高下的差异会影响到物候的变化。(或“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

【解析】这是一道运用文章中的知识点解决具体问题的题型。“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可看出“山寺”指的是高处,所以用原文的句子回答是“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而到秋天乔木的落叶则越往高处越早”或可以用“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

11.【答案】“前者”指“1741到175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后者”指“1921到1930年十年七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的平均值”。

【解析】代词指代内容可以运用下列方法来考虑:1、瞻前顾后法(往前找、往后找);2、自己概括、检验法(代入法或置换法)。根据第一种方法,可以判断出“前者”指的是“1741到175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后者”要概括一下,可得出“1921到1930年十年七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的平均值”。

12.【答案】选文运用的说明方法有:①举例子,如“但是在大连,连翘和榆叶梅的盛开都比北京要迟一个星期。又如济南苹果开花在四月中或谷雨节,烟台要到立夏。两地纬度相差无几,因为烟台靠海,春天便来得迟了”;②列数字,如“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天”;③作比较,如“拿1741到175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同1921到1930年十年的平均值相比较,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九天。就是说,春天提前九天”。

【解析】说明方法是说明文学习中重要的知识点,学习时要了解说明文各种说明方法的特点和使用方法,注意彼此之间的区别,不要出现判断错误,比如“打比方”,就是比喻,而“作比较”就是对比,一是“喻”,一是“比”,是不同的。

13.【答案】第①自然段的景物描写运用比喻和通感的修辞手法。说远山如“黑白照片”“月色也就香了,将山写得轮廓分明,富有层次,将视觉上的月色写得可嗅。这样写使景色更具诗意,更形象可爱。

【解析】叙事文体中的景物描写作用用有,设置情节环境、烘托气氛、衬托人物、表达作者情感、突出主题。在文中找到具体的描写内容作相应的分析。点明比喻的修辞手法,说明其描绘了景物什么特点,要用评价语“形象生动”“突出”等。

14.【答案】表达了母亲对其他生命的尊重和爱护,表现了母亲的善良和生命平等的思想。

【解析】根据文章内容了解母亲为什么嗔怪我,母亲将鸟当一个生命来看待,怪我扳桂花枝惊醒了鸟儿。体会母亲对生命的情感态度,概括母亲性格特点。

15.【答案】娘家院子一年到头都如天堂、画卷一般,充满生机,充满美感,充满自由,和下文杭州家里可怜的植物形成强烈的对比,更突出本文的主旨:投身自然的怀抱,让心到“干净的去处”。(意思对即可)

【解析】注意文段中写院子主要描写了植物的生机,据此概括小院生机盎然的特点。“全文中的作用”,要联系下文有关内容即第七段“杭州家里那些可怜的植物”,体会作者有意在作对比,从作者的喜好中理解其生活态度和思想追求。

16.【答案】写杭州家里植物的变化暗示着生存环境的变化,在城市喧嚣的生活中,“我”的心被名利和责任、爱束缚。更无法摆脱恶化的环境对自身的伤害,在娘家院子的熏陶下,自己的心情终于轻松快乐,思想也纯净起来,没有了遮蔽和污浊。(意思对即可)

【解析】体会作者写两个家不同的环境特点,然后抓住句中“自己那颗蒙尘结痂的心”关键词,理解

作者所思考的生活环境对人的影响。

17.【答案】相同点:两文作者都有对家乡(故园)景物和生活的怀念。不同点:甲文家乡的一草一木永远都是纯净美丽,充满生机,让人无限向往;乙文“我”对家乡有着复杂的情感,既失望又抱有希望,既想离开又很留恋。

【解析】比较两文的相同点,都写了故乡的景物,表达的是对故乡的怀念。不同点是鲁迅的《故乡》带有伤感,感情复杂;而本文却充满生机,让人无限向往。

18.【答案】参考例文

我最喜欢的季节——秋天

有的同学喜欢鸟语花香、春暖花开的春天,有的同学喜欢百花盛开、骄阳似火的夏天,有的同学喜欢天寒地冻、大雪缤纷的冬天,相信有的同学也和我一样喜欢的季节都是果实累累、瓜果飘香、秋高气爽——的秋天。

秋姐姐挥了一下手中的魔法棒,把秋天打扮的绚丽多彩。

金色的秋天是一个收获的季节,看呀!那边的果园里的苹果又大又红,像一盏盏小灯笼似的挂满了枝头。那黄澄澄的大鸭梨把枝头都压弯了腰,像一个个宝葫芦一样惹人喜爱。葡萄架上的那一串串葡萄也不甘示弱,像珍珠玛瑙一般,让人看了之后就会垂涎三尺。

金秋是丰收的季节,田野里的高粱红彤彤的,像一个个做错了事的小姑娘似的。那胆小的玉米妹妹躲在千屋小被里,听到了外面的欢笑声,忍不住把小脑袋探了出来。大豆妈妈笑得裂开了嘴,顽皮的豆宝宝他们也急着欣赏这美丽的金秋美景……

金秋是花的季节,你看!尽管许多花儿都凋谢了,但月季花仍然露着甜甜的微笑,耐寒傲霜的菊花才刚刚开放。菊花虽然没有牡丹那样富贵,也没有玫瑰那样芬芳,但它是秋天的象征。瞧!那黄的似金、红的似火、白的似雪、粉的似霞的菊花,竞相开放。那一串红也不甘示弱,开出红红的花,远远望去,好像一团熊熊火焰燃烧的火把,那边的银杏树上面的树叶被风一吹,就像一只只蝴蝶在空中翩翩起舞。

秋天,你象征着成熟,意味着收获,你也是花草树木的演唱会的主持人。我迷恋你呀秋,我赞美你呀秋,你给我带来了无穷的乐趣,让我的生活充满了欢乐。

【解析】本题是命题作文。要注意题前提示语:“草长莺飞的春,阳光绚烂的夏,天高云淡的秋,雪花纷飞的冬,给你遐想”提示可以写自然的季节,“人生也是如此”提示也可以写人生的季节。另外还要注意题目中的“最喜欢”,写出最喜欢的原因,表达最喜欢的感情。

19.【答案】利奥波德沙乡年鉴

【解析】文学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中外的作家、作品、文学现象、文学流派,文体知识等。重点记忆课本涉及到的和经典阅读中列出的作品。平时注意积累,理出线索,形成体系。死记硬背作者名字、书名及书中的重要人物的名字。此题考查的是与《沙乡年鉴》有关的文学常识。

20.【答案】刨壑胶楔帚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掌握情况,对汉字字形的正确书写能力。这就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形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辨析字形既要注意平时的积累,也要联系整个词语的意思。本题需要注意的字是:壑。

21.【答案】(1)漂移 (2)分裂 (3)致密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选词填空的能力。选词填空首先要明确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然后再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来分析。可以从使用范围和语意侧重点角度来辨析。“漂移”指漂流移动,更符合此处的语境。“分裂”指裂开,整个事物分开,也指使整体分开。此处形容大陆的变化过程比较贴切。“致密”是细致周密的意思,形容原子之间的结合更恰当。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