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科学竞赛辅导光学经典选择30题

初中科学竞赛辅导光学经典选择30题
初中科学竞赛辅导光学经典选择30题

O A

M

P

N

60°

初中科学竞赛辅导《光学》经典选择30题

1、如图两平面镜相交成60°角,一束光线AO 射到平面镜MP 上,光线经两平面镜反射后与AO 重合,但方向相反,则光线AO 与平面镜MP 的夹角是( ) A 、30° B 、45° C 、60° D 、90°

2.如图所示,F 为凸透镜的两个焦点,A 'B '为物体AB 的像,则物体AB 在( ) A .图中Ⅰ区域,比A 'B '大,箭头方向向上 B .图中Ⅱ区域,比A 'B '大,箭头方向向下 C .图中Ⅲ区域,比A 'B '大,箭头方向向上 D .图中Ⅳ区域,比A 'B '小,箭头方向向下

3.用可变焦的光学照相机可以把远处的景物“拉近”进行拍摄,就是说,虽然被拍摄的景物与照相机镜头之间的距离基本不变,但仍可以使底片上所成的像变大。关于这个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焦距变大,像距也变大 B .焦距变小,像距也变小 C .焦距变大,像距变小 D .焦距变小,像距变大

4.如图是潜望镜的示意图,观察者通过该潜望镜看到的物体的像的情况是( ) A .同实际物体的上下、左右关系都是相反的 B .同实际物体上下、左右关系都是一致的

C .同实际物体的上下关系是一致的,而左右关系是相反的

D .同实际物体的上下关系是相反的,而左右关系是一致的

5.如图所示,F 1、F 2是凸透镜的焦点,S 是放在凸透镜前的点光源,S ’为S 经凸透镜所成的像。当光源S 沿平行主轴的方向向透镜移动时(始终保持u>f ),像S ’的移动情况是( ) A .沿平行主轴方向远离透镜移动 B .沿O 与S ’连线方向远离透镜移动 C .沿F 2与S ’连线方向远离透镜移动 D .沿F 1与S ’连线方向远离透镜移动

6.如图24-10所示,墙面上挂着标有“255”数字的牌子,在其相邻的一墙面上挂着一平面镜,地面上也放有一平面镜,通过平面镜不可能看到的数字是 ( ) A. 522。 B. 552。 C. 225。 D . 252。

7.如图所示,在凸透镜的两个焦点处,垂直光轴放置两个大小相同的平面镜,镜面相对.每个平面镜都关于凸透镜的光轴上下对称.现在左侧平面镜的中心处挖去一个圆孔,在凸透镜左侧两倍焦距处一个点光源,则点光源在该光具组中所成 的虚象个数为( ) A .一个虚像

A '

B ' ·

F F O ·

·

2f

2f

Ⅰ Ⅱ Ⅲ

B.两个虚像

C.无数虚像

D.一个虚像也没有

8.如图所示,两个相互垂直的平面镜,在其中任一位置放置光源S,

那么它所成的像共有()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9、坐在装有茶色玻璃汽车内的人能看到车外的人,而在车外的人不容易看到车内的人,对这种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1)车外射入的光线要被茶色玻璃吸收一部分,车内的人受到较弱的光照射;(2)车外人反射到茶色玻璃上的光比车内人反射到茶色玻璃上的光强;(3)车内比车外暗,车内人的瞳孔张开得比车外大。

A、只有(1)(2)

B、只有(1)(3)

C、只有(2)(3)

D、(1)(2)(3)

10.小李与小胡用同一照相机给站在某处的同学拍照,洗出的底片如图所示,甲是小李拍的,乙是小胡拍的。根据底片以下判断可能正确的是()

A.若拍照时所选镜头焦距一样,则小李离被拍的同学的距离远

B.小李与小胡所拍的象都成象在两倍焦距之外

C.小胡要使底片上的象与小李的一样大,小胡移动位置后,镜头要往前

D.小胡要使底片上的象与小李的一样大,小胡移动位置后,镜头要住后拉

11.如图所示,当用眼睛去观察镜子时,光束似乎是从M处发散开来的,则透镜的焦距是()A.0.5米

B.0.3米

C.米

D.米

12. 有一段长为18米的装满水的铁管,将耳朵贴在装满水的铁管一端,在另一端敲击一下,能听到几次声音?(已知:声音在铁、水和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依次为5200米/秒、500米/秒和340米/秒)() A.1次 B. 2次 C. 3次 D. 4次

13、光束AB射到一玻璃球表面,经折射而穿过玻璃球,则其中可能正确的光路图是()

A、a

B、b

C、c

D、d

14.如图所示,四个相同的玻璃瓶内装有深度不同的水.用筷子轻轻

敲击瓶口或用嘴贴着瓶口吹气,会发出不同的声音.下列关于所发出

声音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A.用筷子轻轻敲击瓶口,甲瓶的音调最高

B.用嘴贴着瓶口吹气,甲瓶的音调最高

C.用筷子轻轻敲击瓶口,丁瓶的音调最低

D.用嘴贴着瓶口吹气,丁瓶的音调最高

15.物理小组的同学想利用闪电和雷声的时间间隔计算闪电发生位置到他们的距离,以下是四位同学提出的不同方案,其中计算结果误差最小的应该是()

A.记录刚刚看到闪电至刚刚听到雷声的时间,再乘以声速

B.记录刚刚看到闪电至雷声刚刚结束的时间,再乘以声速

C.由两位同学分别按选项A,B两种方法测量时间,求平均值后,再乘以声速

D.按照选项A的方法,多测几次对应不同闪电与雷声的时间间隔,求平均值后,再乘以声速

16.人站在哈哈镜前,会由于哈哈镜的特殊形状而使人体不同部位的像或被拉长或被压短而变形,令人发笑.现有一个如图甲所示由两个水平方向的柱面镜连接而成的哈哈镜,竖直置于水平地面上.当一个与哈哈镜等高的人站在其正前方(如图乙所示),他看到的像的情况是()

A.上半身的像被拉长

B.下半身的像被拉长

C.全身的像都被拉长

D.全身的像都被压短

17.若空间有一竖直放置的大凸透镜,在主光轴位置上拉一根钢丝,一个小杂技演员从很远的地方沿着钢丝向焦点处匀速走来。下列叙述中:①小演员每走一步,象也走一步;②象的脚步始终比小孩大;③象大时脚步大,象小时脚步小,即“大象”走大步,“小象”走小步;④象总朝远离小演员的方向运动,好象在逃离。其中正确的是()

A.只有①②正确 B.只有①②④正确

C.只有①③④正确 D.只有③④正确

18、在平静的湖面边,有一幢距湖面19米高的楼房,有位同学在距楼顶地面1米高的观测仪上测得一个飞在湖面上空的风筝的仰角为30°,测得风筝在湖水中的倒影的俯角为60°,则此时风筝离湖面有多高()

A 30米 B、38米 C、40米 D,45米()19.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xoy内,人眼位于P(0,4)位置处,平面镜MN竖直放置其两端M、N的坐标分别为(3,1)和(3,0),某发光点S在该竖直平面y轴的右半部分某一区域内自由移动时,此人恰好都能通过平面镜看见S的像,则该区域的最大面积为()(图中长度单位为:米)A.米2 B.米2 C.4米2 D.米2

第19题图

20.如图, S为小电珠,它发出的光可看作由一点发出的。 S正对圆孔,到孔的距离为L,透过圆孔的光在后面的光屏上得到一个圆斑。若在孔上嵌一凸透镜,则光屏上立刻出现一个清晰的亮点,则该透镜的焦距、圆孔与光屏之间的距离可能为()

A.L/2,L/2 B. L/2,L C.L,L D. L,2L

21.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xoy上,人眼位于坐标点(3,0)上,一块平面镜水平放置,介于坐标(0,3)和(-1,3)之间.今有一发光点P从坐标原点沿x轴负方向运动,此过程中P点在下列哪个区间运动时,人眼可以从平面镜中观察到P点的像()

A.0→-1区间 B.-1→-3区间 C.-3→-5区间 D.-5→-∞区间

22、用转动八面镜法可以测光速,实验装置示意图如图所示.S为发光点,T为望远镜,平面镜O与凹面镜B构成了反射系统.八面镜M距反射系统的距离AB为L(L可长达几十千米),且远大于OB以及S和T到八面镜的距离.调整八面镜的位置直到通过望远镜能看到发光点S,然后使八面镜转动起来,并缓慢增大其转速(1秒内转过的圈数),当转速达到n0时,恰能在望远镜中

再一次看见发光点S,由此得到光速c的表达式是()

A.c=4Ln o B.c=8Ln o C.c=16Ln o D.c=32Ln o

23.一块切割成图中形状后拉开段距离出,于轴线左面入,出线()

A.仍然保持平行

B.一定是发散光线

C.一定是会聚光线

D.结论与d有关,以上均有可能

24.如图所示,把凸透镜固定于O点,直线AO为主光轴,一个物体由A向B逐渐靠近的过程中,始终可以在光屏上得到像,而且像不断变大,由此可以判断()

A.透镜焦点在A、O之间,且

2

AO

f

AO>

>

B.透镜焦点在A、O之间,且0

>

>f

AO

C.透镜焦点在B、O之间,且

2

BO

f

BO>

>

D.透镜焦点在B、O之间,且0

>

>f

BO

25、如图所示为“研究凸透镜成象规律”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实验时,某同学首先使发光点S、凸透镜L 和光屏P的中心处在同一高度,然后当他把发光点S移到图示位置时(图中MN为光具座的标尺即刻度尺),发现发光点S发出的光经凸透镜折射后成为平等光,然后他再用一蜡烛S/的象清晰地在光屏P上,以下几

···

B O

A

第21题图第22题图

玻璃杯

筷子

俯视图

种操作中哪一种不能达到目的( )

A 、在图示位置时,保持透镜L 不动,将烛焰S /

向左移动适当距离,再光屏P 向左移动适当距离 B 、在图示位置时,保持透镜L 和光屏P 不动, 只将烛焰S /

向左移动适当距离

C 、在图示位置时,保持烛焰S /

和光屏P 不动,只将透镜L 向右移动适当距离

D 、在图示位置时,保持透镜L 不动,将烛焰S /

向左移动适当距离,再将光屏P 向右移动适当距离 26.如图所示,两面竖直放置的平面镜MN 和PQ 互成直角,一只没有标

数字的钟指示为9点整,通过平面镜可以看到钟指示的时间可能是( ) ①9点整 ②3点整 ③9点30分 ④6点45分 A .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27.某同学做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记下了物距和像距之间的关系,并绘出如图所示的图象。下列推测正确的是( ) A .透镜的焦距等于20厘米 B .透镜的焦距小于20厘米

C .物距从0增至20厘米的过程中所成像为实像

D .物距从0增至20厘米的过程中所成像为虚像

28.如图所示,MN 是凸透镜的主光轴,P 、Q 、S 是在主光轴上顺次的三个位置。把一物点放在P 处,像成在Q 处;如把该物点放在Q 处,凸透镜位置不变,像成在S 处。则可以判断凸透镜的位置应该在( ) A .P 的左边 B . PQ 之间 C .QS 之间 D .S 的右边

29、如图所示,在凸透镜的两个焦点处,垂直光轴放置两个大小相同的平面镜,镜面相对.每个平面镜都关于凸透镜的光轴上下对称.现在左侧平面

镜的中心处挖去一个圆孔,在凸透镜左侧两倍焦距处 一个点光源,则点光源在该光具组中所成的虚象个数 为( )

A .一个虚像

B .两个虚像

C .无数虚像

D .一个虚像也没有

30. 将圆柱形细木棒竖直插入装水的玻璃杯内,其位置如俯视图所示,从俯视图中的P 点沿水平方向看到的应该是下面四幅图中的( )

A B C D

N

S

L P M

第25题

N

M

P

Q

S

第28题图 N M

P

Q

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A C A

B

C

D A C D C D A C B A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B C C D B C C D D C C B A A B

(如有疑难问题,可与编者联系,)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