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必修三 稳态与环境(参考答案)资料

【人力资源】必修三 稳态与环境(参考答案)资料
【人力资源】必修三 稳态与环境(参考答案)资料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专题十二植物的激素调节

【真题回眸】

1.A【解析】生长素的作用表现出两重性,在浓度较低时促进生长,在浓度过高时则会抑制生长。植物的顶端优势是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大量积累在侧芽的部位,使侧芽的生长受抑制。

2.B【解析】赤霉素能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植株增高。

3.C【解析】植物的顶端优势是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大量积累在侧芽的部位,使侧芽的生长受抑制。若摘除棉花植株的顶芽,使生长素不能向下运输,也就不会大量积累在侧芽的部位,侧芽的生长就不会受到抑制,于是便提高了产量。

【水平演练】

一、基础篇(单项选择题I)

1.B【解析】向光性是因为背光侧长得较快,而向光侧长得较慢造成的,而生长快慢与生长素的多少有关。本题易错选A,即向光性是因为向光侧分布生长素多长得快。

2.A

3.A 分析本题时,不要把“植物激素”(多种)的种类与植物生长素混为一谈,要把握植物激素的基本特征(①④⑥)。

4.B

5.C【解析】在成熟组织中,生长素不仅能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即进行极性运输,也可以通过韧皮部进行非极性运输。

6.D【解析】不仅幼嫩的芽、叶、根能产生生长素,发育中的种子也能产生生长素。

7.B【解析】根最敏感,芽次之,茎最不敏感。

8.C【解析】芽产生生长素,能促进枝条生根。

9.D【解析】生长素类似物没有促进香蕉成熟的作用。

10.C【解析】园林工人经常修剪路旁灌木围成的绿篱的目的是解除顶端优势,促进侧枝的生长。

11.D【解析】获得无子番茄果实,应在授粉前进行。

12.C【解析】生长素具有两重性不只能促进植株的生长也能抑制植物的生长;乙烯是一种气体激素;脱落酸能抑制细胞分裂是对的。

13.D【解析】乙烯是唯一的一种气体激素,具有促进果实成熟的生理作用。

14.D【解析】果农常用的催熟剂叫乙烯利,是乙烯类似物。

15.A【解析】叶绿体中含有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两者的比例决定了叶片的颜色,叶绿素若被降解含量减少,类胡萝卜素比例增大,叶片就会变黄;细胞分裂素可延缓成熟绿叶中叶绿素的降解,所以叶片变黄将可延缓。

二、能力篇(单项选择题Ⅱ)

16.C【解析】只要看生长素分布是否均匀,C组琼脂不影响生长素的分布,所以单侧光仍然引起生长素在背光侧分布较多,也就向光弯曲。

17.B【解析】甲乙因为云母片的阻挡作用,生长素在幼苗的胚芽鞘尖端下面的部分分布是均匀的,因此不会弯曲;而丙却因为云母片的阻挡作用,生长素在幼苗的胚芽鞘尖端下面的部分分布不均匀,因此向右弯。

18.A【解析】A不接受光照,也没有水平放置,不会出现生长素分布不均的问题,因而也就不可能弯曲。

19.A【解析】杨树顶芽自身就能够产生生长素,不需要其它部位提供;燕麦胚芽鞘尖端以下部位的弯曲生长需要胚芽鞘尖端;番茄子房发育成果实需要种子提供生长素;梨树侧芽萌发的抑制是因为顶芽产生的生长素。

20.A【解析】胚芽鞘尖端产生的生长素往胚芽鞘尖端以下的部位运输;经某同学的处理后,胚芽鞘尖端以下的部位生长素的浓度:左>右,因此胚芽鞘向右弯曲生长。

21.D【解析】茄果类蔬菜如果要保证产量要确保果实的正常发育,而子房发育成果实需要种子提供生长素;题中因花粉发育不良,影响传粉受精,即影响种子的发育,无法正常为果实提供生长素,因此要保证产量必需人为地喷洒生长素类似物。

22.D【解析】本题没有涉及到幼嫩细胞和成

熟细胞对生长素的敏感性问题,在根、芽、茎中都有幼嫩细胞和成熟细胞。

23.D【解析】双子叶植物比单子叶植物对生长素更敏感,因此用一定浓度的植物生长素类似物,可使抑制双子叶植物的生长,达到除去双子叶杂草的目的。

24.D【解析】由该图并不能说明产生生长素的部位在植物的哪一部分。

25.D【解析】根据实验结果先排除C项,显然是浓度过高抑制其生根。A项和B项浓度相差很大,而生根情况几乎一样,显然这两个不可能都是“最适浓度”,据图1生长素对生根促进作用的“浓度—效应曲线”可知,A项3 mg·mL-1相当于b点,B项的6 mg·mL-1相当于d点,所以最适浓度应在3-6 mg·mL-1之间。

三、提升篇(多项选择题)

26.CD

27.ABD【解析】脱落酸能够使种子处于休眠状态,因此能够延长种子的寿命,而生长素却没有这个功能。

28.BC【解析】该题要求学生了解植物激素的生理作用。乙烯主要作用是促进果实成熟;脱落酸属于生长抑制剂,能够抑制种子萌发;生长素类似物如萘乙酸可用于诱导产生无籽果实。

29.BD【解析】a点对芽的生长既不促进,也不抑制,图中除了b点是促进芽生长的浓度外,还有c点。

30.AC【解析】吲哚乙酸只能从形态学上端向下端运输,甲图中A点是形态学上端,因此处理甲图中A端,能在甲图中的B端探测到14C的存在,乙图中B点是形态学上端,因此处理乙图中B端,能在乙图中的A端探测到14C的存在。

专题十三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真题回眸】

1.B【解析】促性腺激素类似物能作用于性腺,并促进亲鱼的卵和精子成熟。

2.A

3.B【解析】小脑是维持身体平衡的神经中枢。

4.BCD【解析】大脑皮层是整个神经中枢中最高级的部位,具有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等方面的高级功能。

5.C

6.D

7.B【解析】感受器受到某种刺激后,感受器的兴奋沿着传入神经向神经中枢传导,神经中枢对相应的刺激作出的分析和处理并使大脑皮层产生感觉。但由于传出神经受到损伤,神经中枢作出的分析和处理却无法传到效应器,肌肉无运动反应。

8.AB【解析】促甲状腺激素能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如果垂体被完全破坏,垂体不能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那么甲状腺激素分泌将减少,蝌蚪就不能正常发育为青蛙。【水平演练】

一、基础篇(单项选择题I)

1.D

2.C

3.B

4.C【解析】神经纤维上的静息电位是外正内负,当受到有效刺激后,改变了膜的通透性,钠离子大量内流,刺激点变为外负内正;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因此C 项符合题意。

5.A【解析】神经冲动通过突触从一个神经元传递到了另一个神经元。

6.D【解析】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体中,并且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

7.B

8.A 【解析】能够传导的兴奋叫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传导时是双向的,在神经元细胞之间的传导是单向的。

9.A【解析】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有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等方面。

10.A 11.B

12.D【解析】记忆可分为瞬时记忆、短期记忆、长期记忆、永久记忆四种。

13.A【解析】促胰液素是由小肠黏膜分泌的,作用于胰腺,促进胰腺分泌胰液。

14.C【解析】呆小症是因为人体从小缺乏甲状腺激素,糖尿病是因为人体缺乏胰岛素,侏儒症是因为人体缺乏生长素。

15.C【解析】对甲、乙两兔所做的处理从本质上看,是去除甲状腺激素和增加甲状腺激素。因甲状腺激素能促进幼小个体的生长发育,所以切除动物的甲状腺,动物的生长发

育会停止;而乙兔定期注射甲状腺激素后,体内甲状腺激素的含量过高,会表现出食欲旺盛、身体逐渐消瘦、神经系统兴奋性高等症状。

二、能力篇(单项选择题Ⅱ)

16.B【解析】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17.C【解析】神经元兴奋时膜电位变为外负内正;兴奋在神经元上的传导是双向的;兴奋只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至另一神经元的树突或胞体。

18.B【解析】此图是完整的反射弧,并非膝跳反射示意图,在反射弧中有神经节的为传入神经,与其相连接的为感受器,因此判断A为感受器;图中②的结构为突触,因为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并作用于突触后膜,因此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只能是单向的。

19.B【解析】某种药物可以阻止该种递质的分解,则该种递质可以反复作用于突触后神经元,使突触后神经元持续性兴奋。

20.B【解析】突触小体内电信号(电位变化)转变为化学信号(递质)需要消耗线粒体提供的能量;递质依赖细胞膜的流动性,以胞吐的方式释放到突触间隙内,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后膜兴奋,膜电位由原来的外正内负变成外负内正。

21.D【解析】某人右侧下肢运动障碍,说明该病人受损伤的部位是效应器或连接效应器的传出神经。如果是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其中一个受损,则不会有感觉。22.A【解析】“植物人”失去所有的高级神经活动,说明大脑皮层受损伤;身体基本不能活动,说明小脑也失去功能。但是一些必要的生命活动还在进行,说明脑干正常;脑干要通过调控脊髓来完成最基本的生命活动,说明脊髓也未受损伤。

23.D【解析】从图中可知a为轴突、b为突触小泡、c为突触间隙、d为突触后膜;从题干中又知蝎毒阻塞“离子通道”,所以可推知其作用于神经元的细胞膜上,所以作用部位应为a、d。

24.C【解析】生长激素和甲状腺激素对于机体正常的生长和发育都是必不可少的。25.A【解析】垂体能够分泌促性腺激素,对雌鱼催情。

三、提升篇(多项选择题)

26.AD【解析】针刺手,手缩回和膝跳反射属于低级反射(非条件反射),此两反射的中枢在脊髓

27.ABC【解析】非条件反射的建立只与脊髓低级中枢有关,而条件反射的建立只既与脊髓低级中枢有关,也与高级中枢有关。28.ACD【解析】控制语言的神经中枢位于大脑皮层。

29.BD【解析】由于生长激素和胰岛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当随饮食进入消化道后,会在各种蛋白酶及肠肽酶作用下消化为氨基酸,消化后的产物被吸收后将不再起“激素”的作用,因而这类激素必须直接注入血液,不能口服或饲喂。甲状腺激素属氨基酸的衍生物,而性激素属固醇类,这两种物质均可直接被消化道吸收,因此,可随饮食补充。

30.ABC【解析】盲人用手指“阅读”,既要感觉,又要向前运动,同时又要大脑的语言中枢“明确”意义。

专题十四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真题回眸】

1.B【解析】当体内失水过多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从而减少尿量。

2.C【解析】在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工作的效果,反过来又作为信息调节该系统的工作,这种调节方式叫做反馈调节。

3.A【解析】胰岛素可以降低血糖,主要途径有:促进血糖合成糖原或转变成脂肪,抑制肝糖原的分解,促进葡萄糖的氧化分解。

4.AB【解析】C项和D项都属于特异性免疫。

5.B【解析】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引起的。艾滋病和流行性感冒是由于病毒感染引起的。血友病则是一种位于X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

6.C【解析】小伟患痢疾出现腹泻而引起严重脱水,导致内环境的渗透压失去平衡,因此需要输生理盐水维持内环境的渗透压。

7.B【解析】由实验可知Ca2+可持续蛙心跳动,即对维持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但并无

法证明Ca2+对维持蛙心形态有重要作用或能为蛙心的跳动直接提供能量。

8. AC【解析】大多数人注射乙肝疫苗(抗原)后,将导致B细胞进行增殖、分化,大部分分化为浆细胞,产生抗体,小部分形成记忆细胞。

【水平演练】

一、基础篇(单项选择题I)

1.B

2.B【解析】细胞外液是人体内细胞赖于生存的体内环境,又叫内环境,主要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组成。

3.C【解析】人剧烈活动,机体会产生大量乳酸,使血浆的pH在短时间内上升,但因为人体血浆中有维持pH的缓冲对,隔一段时间后能维持pH在正常范围内。

4.A

5.D【解析】寒冷时机体会分泌多种激素,如甲状腺激素,提高细胞代谢的速率,使机体产生更多的热量。

6.【解析】抗利尿激素能够促进肾小管重吸收水。

7.A【解析】人体内只有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浓度的作用。

8.C【解析】汗腺能够散热,皮肤烧伤时损伤了大量汗腺,散热功能受到影响。

9.B【解析】抗体是由于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即抗原在人体内出现后刺激淋巴器官而产生的,用以对抗特殊的抗原物质,因此抗体参加的免疫活动都属于特异性免疫。而溶菌酶、白细胞和消化液等虽然也能杀死侵入人体的病菌,但不是针对某一种特殊的病原体,几乎对各种病原体都有抵抗作用,因此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10.C【解析】只有浆细胞才能产生抗体。

11.D【解析】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和第二道防线都属于非特异性免疫,而由浆细胞产生抗体,抗体与病原体结合,从而抑制病原体的繁殖或对人体细胞的黏附是体液免疫。12.C 13.D

14.C【解析】C项应改为体液调节可以看做神经调节的一个环节。

15.B【解析】艾滋病传染主要是通过性行为、血液、母婴传播。二、能力篇(单项选择题Ⅱ)

16.B【解析】葡萄糖被小肠吸收方式是主动运输;人体的体温是相对恒定的,不会随环境气温的变化而发生明显的变化;人体的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细胞外液构成了体内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这个液体环境叫做人体的内环境;人体血浆pH通常在7.35-7.45之间,而且相对稳定,这主要依靠血浆中的缓冲物质(如H2CO3/NaHCO3、NaH2PO4/Na2HPO4等)的调节。

17.B 【解析】饥饿状态下,人体在神经和体液的调节作用下仍能保持葡萄糖浓度的相对稳定。其主要调节激素是:胰岛素分泌减少,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可促进肝糖元的分解以及非糖物质的转化,而保护血糖的相对稳定。

18.B【解析】在寒冷环境中,机体通过调节维持正常体温,这时产热增加,散热减少。散热减少是神经调节,因为下丘脑使皮肤血管收缩,减少散热;产热增加,包括骨骼肌战栗,与躯体运动中枢无关而与下丘脑有关,代谢加强是两种激素——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的作用。

19.B【解析】高等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分为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二者之间是共同协调、相辅相成的;血液中CO2含量升高会促进呼吸中枢的活动;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促进垂体产生促甲状腺激素;胰岛分泌具有拮抗作用的胰高血糖素和胰岛素对血糖含量进行调节。

20.A【解析】高等动物同时具有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21.B【解析】某患儿胸腺先天性缺失,不能产生T细胞,无法进行细胞免疫;但体内仍有B细胞,因此仍能进行部分体液免疫。

22.D【解析】流感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容易发生突变;流感病毒能导致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而不能使人的免疫系统受损。23.D【解析】正常人组织间液体的量相对恒定,依赖于细胞内外液体交换和血管内外液体交换的平衡。水肿的本质是组织间液体过多,即以上5种平衡失调。

24.A【解析】该过程属于体液免疫,第一次接受某抗原刺激后,B细胞增殖分化成大量

的效应B细胞和记忆细胞,效应B细胞产生大量抗体,使抗体数量增加,当该抗原再次入侵时,记忆细胞会大量且迅速分化为效应B细胞,产生更强的免疫效应,此时抗体的数量比第一次受抗原产生的抗体的数量要多。

25.B【解析】正常血糖浓度一般维持在80-120 mg/dL,a曲线远高于正常血糖浓度,胰岛素严重分泌不足;b曲线血糖浓度也非常高,血糖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尿糖;c曲线代表正常人血糖浓度的变化;d曲线属于低血糖症患者的血糖浓度的变化曲线。服用葡萄糖后,由于肠道的吸收,血糖浓度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升高。

三、提升篇(多项选择题)

26.ACD【解析】胰岛素能够降低血糖(即

血液中的葡萄糖),它既可以增加血糖的

去路,又可以抑制血糖的来源,在增加去

路方面,首先是促进血糖进入细胞、氧化

分解、转变成脂肪、某些氨基酸,在抑制

来源方面,是抑制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

质转化为葡萄糖;胰岛A细胞分泌的激素

是胰高血糖素,胰高血糖素能促进肝糖原

的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

27.ABD【解析】如果分泌细胞是下丘脑细胞,则分泌物的靶细胞可能是垂体,但分泌物不可能直接作用于甲状腺细胞;甲状腺细胞分泌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含量升高又可以反馈给垂体,抑制垂体产生促甲状腺激素。

28.AB【解析】皮肤和黏膜的屏障作用是第一道防线,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是第二道防线,均属于非特异性免疫。而浆细胞分泌抗体是体液免疫,T淋巴细胞产生淋巴因子是细胞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

29.ABD

30.ABD【解析】在特异性免疫中参与的细胞有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但主要发挥作用的是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是在骨髓中发育成的,而T淋巴细胞是在胸腺中发育成熟的;浆细胞能够分泌抗体将病原体消来,而效应T细胞能够直接与被抗原入侵的宿主细胞亲密接触,使这些细胞裂解死亡,因此具有免疫效应的是浆细胞和效应T细胞。

专题十五种群和群落【真题回眸】

1.D【解析】诗中描绘的景象为:由于大火破坏了原有的植被,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存,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所以很快又恢复与原来差不多的植被,这个过程称为次生演替。

2.B【解析】对于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适合的调查方法是标志重捕法。

3.B【解析】在酵母菌的培养中,如果不更换培养液,食物、空间将会越来越少,酵母菌的数量也逐渐增多,种内斗争激烈,酵母菌的增长速度将会减慢,呈“S”型曲线。

4.A【解析】由该生物种群的年龄组成示意图可以看出:该种群的幼年个体数目比较多,老年个体数目较少,该种群近期内种群密度将会越来越大。

5.A

6.C【解析】甲图属于种群年龄结构中的增长型,乙图属于衰退型,丙图属于稳定型。

7.A【解析】农田中田鼠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适合的调查方法是标志重捕法。对于调查农田中田螺、土壤中蚯蚓、上壤中大肠杆菌的种群密度,适合用样方法。

8.D【解析】某一种群进入一个适合其生长和繁殖的环境中,刚开始种群的数量快速上升,随着种群数量的增多,食物、空间将会越来越少,种内斗争激烈,种群的增长速度将会减慢,最终种群的数量趋向稳定,呈“S”型曲线。

【水平演练】

一、基础篇(单项选择题I)

1.A【解析】种群强调的是一个区域、一个物种、一个群体,是同种生物中许多个体的集合体;群落则强调一个区域的所有生物,包括动物、植物和微生物。

2.D【解析】同一时间内聚焦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叫做群落,群落不包括周围的无机环境。

3.B 确定样方时关键要做到随机取样,不能掺入主观因素。

4.A【解析】出生率和死亡、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都会影响种群的密度的变化。

5.A【解析】季节的变化也会影响蝗虫种群

密度,但并非直接因素。

6.B【解析】种群年龄结构可以预测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

7.A【解析】理想条件的实验条件下种群呈“J”型增长曲线,而自然界的资源和空间总是有限的,因此较少出现种群呈“J”型增长曲线,一般呈“S”型增长曲线。

8.A【解析】藻类爆发式的生长属于种群的“J”型增长。

9.D【解析】引起森林群落中植物垂直分层现象主要是受光照影响:群落下面各层要比上层的光照弱,不同植物适于在不同的光照强度下生长;引起动物垂直分层现象的主要因素是食物:群落中植物垂直分层为动物创造了不同的食物条件。

10.A【解析】理想条件下,种群数量增长曲线呈J型增长。

11.A 12.A

13.A【解析】初生演替是指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14.A 15.A

二、能力篇(单项选择题Ⅱ)

16.A破坏害虫种群正常的性别比例,很多雌性或雄性个体不能完成正常交配,使害虫的种群密度明显降低。

17.A【解析】可以设灰苍鼠的种群个体数为X只,则(第一次捕获的数目/X)=(第二次捕获的有标记的数目/第二次捕获的全部的数目),代入数据得公式50/X=13/42,由此可计算出答案为160只。

18.【解析】及时、适量地捕捞出成鱼,使池塘中的其它稍微年幼的鱼有更充足的资源和空间,增长速率会更快一些。

19.C【解析】影响群落的主要因素有三类:第一类是群落内部因素,A选项即是。第二类是外界环境因素,B、D选项即是。第三类是人类活动。因为人类活动通常是有意识、有目的地进行的,因此人类对群落演替的影响远远要超过其他所有的生态因子。

20.D【解析】应在种群数量处于K/2时进行捕捞,这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大,能获得最高产量。

21.D【解析】首先注意纵坐标是种群的增长速率,而不是种群数量,在增长速率为最大时,数量为K/2(K为种群最大值),因此K 值=200×2=400(只)。

22.B【解析】种群在“无限”的环境中,即假定环境中空间、食物等资源是无限的,且气候适宜、没有天敌等理想条件下,种群的增长率不随种群本身的密度而变化,种群数量增长通常呈指数增长。若种群在有限环境中增长,大多数种群的指数增长都是暂时的,一般仅发生在早期阶段,种群密度很低、资源丰富的情况下,而随着密度增大,资源缺乏、代谢产物积累等,种群的增长率势必降低,因此应选B。

23.A【解析】生物群落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对植物而言,高大的乔木能够占据上层空间,往下依次是灌木层和草本层。森林中树木的间隙有较多的灌木和草丛是群落水平分布的特征。至于同种生物(竹子或鹿)有高有矮,是指一种生物,而不是生物群落。

24.D【解析】可用取样调查的方法测定藻类的种群密度;随着水体的富营养化,鱼鳞藻的数量最早开始减少,说明其适应性最弱;在中营养化水体中,脆杆藻数量最多,有利于鱼的生长,能量更多地流向了对人类有益的部分;脆杆藻在富营养化水体中数量逐渐减少,它不能控制微囊藻的数量。

25.A【解析】图A物种Ⅰ和物种Ⅱ两生物个体数量变化不同步,为竞争关系,且物种Ⅰ后增后减少,为捕食者,物种Ⅱ先增先减少,为被捕食者。

26.ABC【解析】种群的密度主要受以下因素影响:出生率和死亡,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

27.BC【解析】“J”型增长曲线的增长率是不变的,“S”型增长曲线的增长速率先增大后减小。

28.AD【解析】当种群在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等条件下,种群的增长呈“J”型,“J”型增长的种群无K值;自然界中绝大多数种群呈“S”型增长。29.AB【解析】随着演替的进行,组成群落的生物种类和数量会不断发生变化。演替的结果,群落的特征一般表现为物种多样性的

必修3稳态与环境记忆

生物必修3记忆 内环境和稳态 (1)内环境 ①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细胞内液含量占2/3。细胞外液主要包括组织液、血浆、淋巴,叫人体的内环境。三者关系? 血浆与组织液、淋巴在成分上的区别主要是血浆含有较多的蛋白质。 血浆中的水来自:消化道、组织液、淋巴。 不属于人体内环境成分的有:细胞内的物质如血红蛋白、呼吸酶、细胞、分泌到消化道中的物质如淀粉酶、植物细胞中的物质。(理解) 细胞外液理化性质的三个主要方面:渗透压、酸碱度、温度 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是内环境。 ②正常人的血液pH范围是7.35~7.45,缓冲物质是H2CO3/NaHCO3、NaH2PO4/Na2HPO4 ③稳态的概念和生理意义 A.稳态是指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神经、体液、免疫调节),使各个器官、系统 .......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的状态。 内环境稳态的实质:内环境的各种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 内环境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与人体新陈代谢有直接关系的系统:消化、呼吸、循环、泌尿系统。 B.稳态的生理意义: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如内环境的稳态遭到破坏, 就会引起代谢紊乱 ....,并可导致疾病。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 ①反射的神经结构--反射弧:参与反射活动的神经结构称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效应器是指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等。 反射活动需要完整的反射弧来实现。一个完整的反射弧至少有2个神经元。 神经元在形态上与其它动物细胞的不同处:有突起。 2.兴奋的传导 (1)神经纤维上:神经纤维膜内外电位未兴奋时是外正内负 .........,兴奋时为外负内正。 兴奋以电信号(或神经冲动)的形式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 特点:是双向传导 (2)神经元之间:突触的传递 特点:单向传递(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到下一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 传递过程:轴突→突触小体→突触小泡→递质→突触前膜(轴突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树突膜或胞体膜)(下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或抑制) 单向传递的原因:由于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体内,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 .............................. 膜.上,使后一个神经元发生兴奋或抑制 ..... 号的转变。 3、体温调节中枢是下丘脑;水平衡调节中枢是下丘脑。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是

Superkids 1期末测试

SK--1期末考试卷 Name Score 一、选择正确的字母填空。(25分) b c d f g m n p r s t w 二、读一读,将正确的图片顺序填到括号里。(6分) 1.( ) I like tea. 2.( ) I don't like candy. 3. ( )I like rice. 4. ( )Do you like rice? No, I don't. 5. ( )Do you like candy? Yes, I do. 6.( )Do you like juice? No,I don't. 三、走迷宫,标出1,2,3,4,5,6。(6分) ( )dancing ( ) playing ( ) reading ( ) sleeping ( ) painting ( ) eating 四、情景交际。(10分) A B ( )1.What are you doing? a.Have some juice. ( ) 2.Where is my cat? b.Yes, I can. ( )3.Do you have a paddle? c.It’s on the desk. ( )4.I’m thirsty. d.Yes,I do. ( )5.How are you? e.I’m reading. ( )6.Whose bird is that? f.I’m fine. Thank you. And you? ( )7.Can you jump? g.It’s mine. ( )8.What’s your name? h.No, I don’t.I have a glove. ( )9.Can a horse swim? i.My name is May. ( )10.Do you like bananas?j. Yes,it can.

高中生物必修三《稳态与环境》知识点总结

生物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一、内环境:(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 细胞内液(细胞质基质、细胞液) (存在于细胞内,约占2/3) 1.体液血浆 细胞外液=内环境(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组织液 (存在于细胞外,约占1/3)淋巴等 2.内环境的组成及相互关系 细胞内液组织液血浆 淋巴(淋巴循环) 3、细胞外液的成分 a.水,无机盐(Na+, Cl- ),蛋白质(血浆蛋白) b.血液运送的物质营养物质:葡萄糖甘油脂肪酸胆固醇氨基酸等 废物:尿素尿酸乳酸等 气体:O2、CO2等 激素,抗体,神经递质维生素 c.组织液,淋巴,血浆成分相近,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很多的蛋白质, 细胞外液是盐溶液,反映了生命起源于海洋, d.血浆各化学成分的种类及含量保持动态的稳定,所以分析血浆化学成分可在 一定程度上反映体内物质代谢情况,可以分析也一个人的身体健康状况 细胞外液又称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血细胞的内环境是血浆 淋巴细胞的内环境是淋巴 毛细血管壁的内环境是血浆、组织液 毛细淋巴管的内环境是淋巴、组织液 4、理化性质(渗透压,酸碱度,温度) a.渗透压:一般来说,溶质微粒越多,溶液浓度越高,对水的吸引力越大,渗 透压越高,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人的血浆渗透压约为770kpa,相当于细胞内液的渗透压。 功能:是维持细胞结构和功能的重要因素。

典型事例:(高温工作的人要补充盐水;严重腹泻的人要注入生理盐水,海里的鱼在河里不能生存;吃多了咸瓜子,唇口会起皱;水中毒;生理盐水浓度一定要是0.9%;红细胞放在清水中会胀破;吃冰棋淋会口渴;白开水是最好的饮料;) b.酸碱度正常人血浆近中性,7.35--7.45 缓冲对:一种弱酸和一种强碱盐H2CO3/NaHCO3 NaH2PO4/Na2HPO4 CO2+H2O H2CO3H+ + HCO3- c.温度:有三种测量方法(直肠,腋下,口腔),恒温动物(不随外界温度变 化而变化)与变温动物(随外界温度变化而变化)不同.温度主要影响酶。 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处于动态平衡中. 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直接参与物质交换的系统:消化,呼吸,循环,泌尿系统 间接参与的系统(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内分沁系统)-免疫 人体稳态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同时调节也是相对的。 5、组织水肿形成原因: 1)代谢废物运输困难:如淋巴管堵塞 2)渗透问题;血浆中蛋白质含量低 ①过敏,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蛋白质进入组织液 ②营养不良 ③肾炎,蛋白尿,使血浆中的蛋白质含量低。 6、尿液的形成过程 尿的形成过程:血液流经肾小球时,血液中的尿酸、尿素、水、无机盐和葡萄 糖等物质通过肾小球的过滤作用,过滤到肾小囊中,形成原尿。当尿液流经肾 小管时,原尿中对人体有用的全部葡萄糖、大部分水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 重新吸收,回到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的血液里。原尿经过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剩下的水和无机盐、尿素和尿酸等就形成了尿液。 二、稳态 (1)概念: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 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叫做稳态。 (2)意义:维持内环境在一定范围内的稳态是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 必要条件。 (3)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1、单细胞(如草履虫)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2、多细胞动物通过内环境作媒介进行物质交换 3、组织液、淋巴的成分与含量与血浆相近,但又不完全相同,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组织液淋巴中蛋白质含量较少。

人教版期末综合测试题

2006年高中课程标准生物必修3 《稳态与环境》模块测试 第Ⅰ卷(选择题共7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6小题,每小题2分,共5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更符合题意。)1.下列不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 A.血浆蛋白B.葡萄糖C.钙离子D.呼吸酶 2.关于内环境稳态调节机制的现代观点是 A.神经调节B.体液调节C.神经—体液调节D.神经—体液—免疫调节3.神经纤维受到刺激时,刺激部位细胞膜内外的电位变化是 ①膜外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②膜内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 ③膜外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④膜内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4.下列哪种现象属于特异性免疫 A、泪液中的溶菌酶可杀死沙眼衣原体 B、淋巴结内的吞噬细胞吞噬侵入人体内的链球菌 C、胃液中的盐酸可杀死部分进入胃内的细菌 D、体内的天花抗体能防御天花病毒 5.除哪项外,均为内环境概念的要素: A.细胞内液B.主要组成为血浆、组织液和淋巴 C.细胞外液D.体内细胞赖以生存液体环境 6.某同学利用电子显微镜观察了神经细胞的神经突触结构,下图是某同学按电子显微镜扫描图像绘制的简图。下列关于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神经兴奋从A细胞向B细胞传导 ②神经兴奋从B细胞向A细胞传导 ③神经兴奋从B细胞向C细胞传导 ④神经兴奋从C细胞向B细胞传导 ⑤细胞的突触小泡中包含着神经递质 A.①②③④B.②④⑤C.①③⑤D.①②⑤ 7.下列化学物质中,不是植物激素的是 A.2,4—D B.乙烯C.吲哚乙酸D.吲哚丁酸 8.森林中的植物有垂直分层现象。这种现象主要与下列哪一因素有关 A.光照强度B.食物种类C.湿度D.温度

9.在一阴湿草丛中,生活着蚂蚁、蜘蛛、蚯蚓等动物,这些生物共同构成一个 A.生态系统B.生物群落C.种群D.食物网 10.下列有关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影响的表述,正确的是A.人类活动对群落的影响要远远超过其他所有自然因素的影响 B.人类活动对群落的影响往往是破坏性的 C.人类活动往往使群落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方向和速度进行演替 D.人类活动可以任意对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加以控制 11.影响生物群落水平方向分布的因素不包括 A.光照强度B.种群的年龄结构C.土壤盐碱度D.人类活动 12.群落的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主要区别是 A.影响因素不同B.初始条件不同 C.产生的植物种群不同D.产生的生物数量不同 13.关于群落演替的说法错误的是 A.演替是群落结构发生变化的现象 B.只有群落的结构受到干扰或破坏,才会出现群落的演替 C.演替过程只要不遭到人类的破坏和各种自然力的干扰,其总的趋势是会导致物种多样性的增加 D.不论是成型的群落或是正在发展形成过程中的群落,演替现象一直存在 14.连接生命世界和无机自然界的两个重要环节是 A.生产者和非生物成分B.生产者和分解者 C.消费者和非生物成分D.生产者和消费者 15.施用农药DDT的地区虽然占陆地面积的一部分,可是在远离施药地区的南极,动物体内也发现了DDT,这种现象说明了 A.考察队将DDT带到南极B.DDT是挥发性物质 C.物质循环带有全球性D.含有DDT动物的迁移 16.到南极考察的科学工作者,为了保护环境,除了必须把塑料以及金属类废弃物带离南极外,还必须把人体尿液、粪便等废物带离南极,这是因为南极 A.缺少生产者B.分解者很少C.没有消费者D.缺乏必要的生活设施17.春暖花开,蜜蜂忙着在花丛中采蜜。招引蜜蜂采蜜的信息属于 A.物理信息B.化学信息C.行为信息D.声信息 18.“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主要说明了草原的 A.恢复力稳定性较强B.抵抗力稳定性较强 C.恢复力稳定性较弱D.抵抗力稳定性较弱

superkids3期末测试题

SuperKids ⅢTest Name:Teacher: Score: 听力部分20分 1.Listen and circle. 听单词并圈出来。10’ 1. Sunday Monday Saturday 2. Tuesday Thursday Wednesday 3. ping-pong soccer tennis 4. volleyball gymnastics badminton 5. cheese child chips 6. pretzels crackers peanuts 7. pizza potato peanuts 8. sh ch ph ot 9. in ig it en 10. ame ake ase ane 2.Listen and choose. 听句子并选择序号。10’ ( ) 1. A: It’s Sunday. B: It’s Saturday. ( ) 2. A: Do we have school on Monday. B: Do you have school on Monday. ( ) 3. I can juggle. Can you ? B: I can jump. Can you ? ( ) 4. A: No, he doesn’t. B: No, he does not. ( ) 5. A: He has some cheese. B: She has some chips. ( ) 6. A: It’s time for dance class. B: It’s time for soccer practice. ( ) 7. A: What’s your favorite sport? B: What’s your favorite food? ( ) 8. A: Does she have any pizza? No, she doesn’t. B: Does he have any watermelon? Yes, he does. ( ) 9. A: The music festival is in May. B: The Spring Festival is in February. ( ) A: Is he a police officer? Yes, he is. B: Is she a doctor? No, she isn’t. 笔试部分80分 3. Circle the different pronunciation.不同发音的单词8’1. cat hat can bat 2. sat sad bad bad

高中生物必修三《稳态与环境》知识点总结

生物必修三《稳态与环境》知识点总结 第一部分稳态 知识点总结 细胞内液(细胞质基质细胞液) (存在于细胞内,约占2/3)、 1.体液血浆 细胞外液=内环境(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组织液 (存在于细胞外,约占1/3)淋巴等 2.内环境的组成及相互关系 细胞内液组织液血浆 淋巴(淋巴循环) 考点: 呼吸道,肺泡腔,消化道内的液体不属于人体内环境,则汗液,尿液,消化液,泪液等不属于体液,也不属于细胞外液. 细胞外液的成分 水,无机盐(Na+, Cl- ),蛋白质(血浆蛋白) 血液运送的物质营养物质:葡萄糖甘油脂肪酸胆固醇氨基酸等 废物:尿素尿酸乳酸等 气体:O2,CO2等 激素,抗体,神经递质维生素 组织液,淋巴,血浆成分相近,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很多的蛋白质,细胞外液是盐溶液,反映了生命起源于海洋, 血浆各化学成分的种类及含量保持动态的稳定,所以分析血浆化学成分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体内物质代谢情况,可以分析也一个人的身体健康状况. 考点: 血红蛋白,消化酶不在内环境中存在. 蛋白质主要机能是维持血浆渗透压,在调节血浆与组织液之间的水平衡中起重要作用.无机盐在维持血浆渗透压,酸碱平衡以及神经肌肉的正常兴奋性等方面起重要作用. 理化性质(渗透压,酸碱度,温度) 渗透压一般来说,溶质微粒越多,溶液浓度越高,对水的吸引力越大,渗透压越高,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人的血浆渗透压约为770kpa,相当于细胞内液的渗透压。 功能:是维持细胞结构和功能的重要因素。

典型事例: (高温工作的人要补充盐水; 严重腹泻的人要注入生理盐水, 海里的鱼在河里不能生存; 吃多了咸瓜子,唇口会起皱; 水中毒; 生理盐水浓度一定要是0.9%; 红细胞放在清水中会胀破; 吃冰棋淋会口渴; 白开水是最好的饮料;) 酸碱度 正常人血浆近中性,7.35--7.45 缓冲对:一种弱酸和一种强碱盐 H2CO3/NaHCO3 NaH2PO4/Na2HPO4 CO2+H2O H2CO3 H+ + HCO3- 温度 :有三种测量方法(直肠,腋下,口腔) ,恒温动物(不随外界温度变化而变化)与变温 动物(随外界温度变化而变化)不同.温度主要影响酶。 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处于动态平衡中. 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直接参与物质交换的系统:消化,呼吸,循环,泌尿系统 间接参与的系统(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内分沁系统)-免疫 人体稳态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同时调节也是相对的。 组织水肿形成原因: 1代谢废物运输困难:如淋巴管堵塞 2渗透问题;血浆中蛋白质含量低(1,过敏,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蛋白质进入组织液) (2,营养不良 ) ( 3,肾炎,蛋白尿,使血浆中的蛋白质含量低。) 尿液的形成过程 尿的形成过程:血液流经肾小球时,血液中的尿酸、尿素、水、无机 盐和葡萄糖等物质通过肾小球的过滤作用,过滤到肾小囊中,形成原 尿。 当尿液流经肾小管时,原尿中对人体有用的全部葡萄糖、大部分 水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回到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的血 液里。原尿经过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剩下的水和无机盐、尿素和尿 酸等就形成了尿液。 实验一,生物体维持PH值稳定的机制 本实验采用对对比实验的方法,通过,自来水,缓冲液,生物材料中 加入酸和碱溶液引起的PH不同变化,定性说明人体内液体环境与缓冲液相似而不同于自来水,从而说明生物体PH相对稳定的机制 7 7 7 总结: 以上三条曲线变化规律可知,生物材料的性质类似于缓冲物质而不同于自来水,说明生物材

高中生物稳态与环境测精彩试题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综合测试题 一、选择题 1.根据下图判断,正确的描述是() ①对于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活动,过程a较过程b和c更为重要 ②组织液中的CO2有害无益 ③组织液中的物质是有变化的 ④过程b或c受阻可导致组织水肿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 2.下图为人体细胞及其环境之间物质交换的示意图,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人体不同部位的液体。据图判断下列说确的是() A.人体的环境是由①、②、③组成的 B.体液①中含有激素、血红蛋白、尿素、CO2等物质 C.效应B细胞分泌的抗体通过②进入①④,再经循环运输到发炎部位 D.细胞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进入①中,①中NaHCO3与之发生作用使pH基本稳定 3.下图为反射弧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由ABCDE组成了一个完整的反射弧 B.当①受刺激时,该处的细胞膜外的电位表现为外正负 C.图中②的结构决定了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只能是单向的 D.若从①处剪断神经纤维,刺激③处,效应器仍能产生反应 4.下列为突触结构模式图,对其说法不正确的有() A.在a中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信息传递需要能量 B.1中容物释放至2中主要借助于突触前膜的选择透过性 C.2处的液体为组织液,含有能被3特异性识别的物质

D.1中容物使b兴奋时,兴奋处外表面分布着负电荷 5.某同学正在跑步,参与调节这一过程的神经结构有() ①大脑皮层②小脑③下丘脑④脑干⑤脊髓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④⑤ 6.下图为人体甲状腺激素分泌调节的示意图,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甲状腺机能亢进患者激素③分泌过多 B.缺碘时激素①和②浓度都高于正常水平 C.图中共有3处箭头表示负反馈调节 D.垂体还能分泌与激素③有相似生理效应的激素 7.研究者给家兔注射一种可以特异性破坏胰岛B细胞的药物―链脲佐菌素(STZ)进行血糖调节研究,为了准确判断STZ是否成功破坏胰岛B细胞,应() ①在兔饱食状态下②在兔空腹状态下③测定血糖含量 ④测定尿液是否含糖⑤测定血液胰岛素含量 A.①③④ B.①③⑤ C.②③⑤ D.②③④ 8. 2008年1月12日我国科考队员登上了南极“冰盖之颠”。他们生理上出现的适应性变化是() ①体温下降②机体耗氧量降低③皮肤血管收缩④体温调节中枢兴奋性增强⑤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加 A.①③④ B.①④⑤ C.②③⑤ D.③④⑤ 9.下列关于正常人体环境稳态的调节,前者随后者变化的情况与下图走势不相符的是(纵轴代表前者,横轴代表后者)() A.饮水量—抗利尿激素分泌量 B.HIV浓度—T细胞浓度 C.胰岛素浓度—血糖浓度 D.促甲状腺激素浓度—甲状腺激素浓度 10.下图表示人体化学物质传输信息的3种方式。神经递质和性激素的传 输方式依次是()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① 11.人被犬咬伤后,为防止狂犬病发生,需要注射由灭活狂犬病毒制成的疫苗。疫苗在人体可引起的免疫反应是() A.刺激效应T细胞分化成为记忆细胞 B.刺激吞噬细胞产生抗狂犬病毒抗体

必修3稳态与环境—教材填空

必修3稳态与环境——教材填空 1、在外界环境发生剧烈变化的情况下,人体仍能通过作用,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 2、细胞与环境之间不断进行着的交换。 3、单细胞生物(如草履虫),可以直接从水里获取生存所必需的,并把直接排入水中。 4、组成动物体的绝大多数细胞没有直接与外界环境接触,不能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 5、细胞内液约占体液的,细胞外液占三分之一。 6、血液并不全是体液,血液既有液体部分,也有大量的血细胞。 7、组织液是存在于组织细胞间隙的液体,又叫,组织液是体内绝大多数细胞的环境。 8、血浆沿动脉流入毛细血管的动脉端,其中的许多物质会透过进入组织液。组织液中包括细胞代谢产物在内的各种物质,大部分能够被毛细血管的重新吸收,进入血浆;小部分被吸收,成为淋巴。毛细淋巴管内的淋巴汇集到淋巴管中,经过淋巴循环由汇入血浆中,进入心脏,参与全身的血液循环。 9、手和脚有时会磨出“水泡”。“水泡”中的液体主要是。 10、血浆中约90%为水:其余10%分别是:蛋白质(7%-9%),无机盐(约1%),以及血液运送的各种(如葡萄糖)、各种等。非蛋白氮是非蛋白质类含氮化合物的总称,是代谢的产物,包括尿素、肌酸、肌酐、氨基酸、多肽、胆红素和氨等。 11、组织液、淋巴的成分和含量与血浆相近,但又不完全相同,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而组织液和淋巴中蛋白质含量很少。 12、渗透压是指溶液中对水的吸引力。溶液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溶质微粒越多,即越高,对水的吸引力越大,溶液渗透压越高。 13、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的含量有关。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l-。37℃时人的血浆渗透压约为770KPa,相当于的渗透压。 14、血浆的pH之所以能够保持稳定,与它含有等离子有关。 15、溶液酸碱度(pH)是指溶液中自由浓度的负对数,即pH=-lg[H+]。 16、细胞和内环境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细胞不仅依赖于内环境也参与了的形成和维持。 17、健康人的内环境的每一种成分和都处于中。 18、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机体的调节系统主要由三个,即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三者具有共同的“语言”-信息分子。 19、当外界环境的变化过于剧烈,或人体自身的出现障碍时,内环境的就会遭到破坏。

superkids3期末测试题

期末测试 Name:Teacher: Score: 听力部分20分 1.Listen and circle. 听单词并圈出来。10’ 1. Sunday Monday Saturday 2. Tuesday Thursday Wednesday 3. ping-pong soccer tennis 4. volleyball gymnastics badminton 5. cheese child chips 6. pretzels crackers peanuts 7. pizza potato peanuts 8. sh ch ph ot 9. in ig it en 10. ame ake ase ane 2.Listen and choose. 听句子并选择序号。10’ ( ) 1. A: It’s Sunday. B: It’s Saturday. ( ) 2. A: Do we have school on Monday. B: Do you have school on Monday. ( ) 3. I can juggle. Can you ? B: I can jump. Can you ? ( ) 4. A: No, he doesn’t. B: No, he does not. ( ) 5. A: He has some cheese. B: She has some chips. ( ) 6. A: It’s time for dance class. B: It’s time for soccer practice. ( ) 7. A: What’s your favorite sport? B: What’s your favorite food? ( ) 8. A: Does she have any pizza? No, she doesn’t. B: Does he have any watermelon? Yes, he does. ( ) 9. A: The music festival is in May. B: The Spring Festival is in February. ( ) A: Is he a police officer? Yes, he is. B: Is she a doctor? No, she isn’t. 笔试部分80分 3. Circle the different pronunciation.不同发音的单词8’1. cat hat can bat 2. sat sad bad bad

高中生物必修三稳态与环境知识点总结.doc

高中生物必修三稳态与环境知识点总结高中生物必修三稳态与环境知识点(一) 1.内环境:由细胞外液(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构成的液体环境。 2.高等的多细胞动物,它们的体细胞只有通过内环境,才能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3.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主要是:渗透压、酸碱度和温度。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4.稳态: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内环境稳定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5.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主要调节机制。 6. (多细胞)动物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它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部分组成。 7.兴奋:指动物体或人体内的某些组织(如神经组织)或细胞感受外界刺激后,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为显著活跃状态的过程。 8.静息电位:外正内负;兴奋部位的电位:外负内正。 9.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 10.由于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的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上,因此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只能是单向的。 高中生物必修三稳态与环境知识点(二) 1.调节人和高等动物生理活动的高级中枢是大脑皮层。

2.激素调节: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进行调节。 3.在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工作的效果,反过来又作为信息调节该系统的工作,这种调节方式叫作反馈调节。分为正反馈调节和负反馈调节。 4.激素调节的特点:微量和高效;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相关激素间具有协同作用或拮抗作用。 5.体液调节:激素等化学物质(除激素以外,还有其他调节因子,如CO2等),通过体液传送的方式对生命活动进行调节。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要内容。 6.单细胞动物和一些多细胞低等动物只有体液调节。 7.动物体的各项生命活动常常同时受神经和体液的调节,但神经调节仍处于主导地位。 8.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等)。 9.免疫系统的功能:防卫、监控和清除。 10.向光性实验发现:感受光刺激的部位在胚芽鞘尖端,而向光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下面的一段,向光的一侧生长素分布少,生长的慢,背光的一侧生长素分布多,生长的快。 高中生物必修三稳态与环境知识点(三) 1.植物激素: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 2.极性运输:生长素只能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 3.生长素的作用表现出两重性: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既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疏果。一般说,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

高考生物复习:阶段检测(3)稳态与环境

阶段测试(三) 稳态与环境 [满分90分,限时45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九江模拟)如图是人体组织局部切片示意图,其中①③⑤表示某种体液,②④表示细胞,①⑤所在位置是某些管道的横切面。 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②的内环境是血液和组织液 B.正常情况下,在③中可以检测到淀粉酶 C.与①相比,③⑤中蛋白质的含量比较少 D.若①中蛋白质含量升高,会引起组织水肿 解析结合题干叙述分析,①③⑤依次为血浆、组织液和淋巴,②④依次为毛细血管壁上皮细胞、组织细胞。血液不属于内环境,血浆才属于内环境,A项错误。淀粉酶属于消化酶,存在于消化道中,不会存在于内环境中,B项错误。与血浆相比,组织液和淋巴中的蛋白质含量较低,C项正确。血浆中蛋白质含量降低会引起组织水肿,D项错误。 答案 C 2.(江苏)据报道研究人员找到了一种适宜口服治疗糖尿病的小分子(Boc5)。现用一些符合实验条件的空腹的糖尿病小鼠进行实验,实验分成甲、乙、丙、丁4组,实验前测定4组小鼠的血糖含量大致相同,分别为a1、b1、c1、d1,将4组小鼠分别定时定量饲喂,具体情况如下表:(C) 组别 注射的药物或在普通饲料中添加 的药物(都足够量) 一段时间后测定的血糖含 量数据 甲添加普通胰岛素药物饲喂a2 乙添加boc5饲喂b2 丙注射普通胰岛素药物c2 丁注射Boc5 d2 A.a1=a2、b1>b2、c1>c2、d1>d2 B.a2=b2=c2=d2<a1=b1=c1=d1 C.a1<a2、b1>b2、c1>c2、d1>d2 D.a1>a2、b1>b2、c1>c2、d1>d2

SuperKids-3-少儿英语1-3单元测试题

New Edition SuperKids ⅢTest Unit1---3 Name:Teacher: Score: 听力部分20分 Ⅰ.Listen and circle. 听单词并圈出来。12’ 1. Sunday Monday Saturday 2. Tuesday Thursday Wednesday 3. ping-pong soccer tennis 4. volleyball gymnastics badminton 5. cheese child chips 6. pretzels crackers peanuts 7. pizza potato peanuts 8. sh ch ph ot 9. in ig it en 10. ame ake ase ane 11. at an ad am 12. ock ox un up Ⅱ.Listen and choose. 听句子并选择序号。8’ ( ) 1. A: It’s Sunday. B: It’s Saturday. ( ) 2. A: Do we have school on Monday. B: Do you have school on Monday. ( ) 3. I can juggle. Can you ? B: I can jump. Can you ? ( ) 4. A: No, he doesn’t. B: No, he does not. ( ) 5. A: He has some cheese. B: She has some chips. ( ) 6. A: It’s time for dance class. B: It’s time for soccer practice. ( ) 7. A: What’s your favorite sport? B: What’s your favorite food? ( ) 8. A: Does she have any pizza? No, she doesn’t. B: Does he have any watermelon? Yes, he does.

人教版[原创]-新人教必修三1-4章稳态与环境月考试题

生命活动的调节(必修三1—3章) 第Ⅰ卷(选择题,共70分) 一.单选题:本题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 ..选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当人体识别、消除体内产生的异常细胞功能过低时,可能导致 A.恶性肿瘤B.类风湿性关节炎C.肝炎D.药物及食物的过敏反应 2. 手脚皮肤磨出的水泡,其中的浅黄色的液体来源于(B) A. 组织液 B. 血浆 C. 淋巴 D.血清 3. 淋巴、组织液和血浆在成分上类似,但是(C) A.淋巴和组织液中无蛋白质 B.淋巴、组织液中的蛋白质比血浆中的多 C. 淋巴、组织液中的蛋白质比血浆中的少 D.血浆中无大分子蛋白质 4.下列与免疫失调无关的疾病是(B) A、过敏性鼻炎 B、血友病 C、艾滋病 D、系统性红班狼疮 5.人体剧烈运动时,肌肉产生的大量乳酸进入血液.但不会引起血浆pH发生剧烈的变化。其中发挥缓冲作用的物质主要是( A ) A.碳酸氢钠 B.碳酸 C.三磷酸腺苷 D.钾离子 6. 下列反应属于条件反射的是( A ) A. 见到话梅分泌唾液 B. 一粒糖放入口中,就分泌唾液 C. 手一碰到火就缩回来 D. 婴儿出生就会允吸 7. 运动性失语症和听觉性失语症所表现的部分症状分别为( ) A.不能运动;没有感觉 B. 不会讲话;看不懂文字 C. 听不懂别人的谈话;看不懂文字 D. 不能用词语表达自已的意思;听不懂别人的谈话8.人体的下列结构中,对维持血糖浓度的相对稳定起重要作用的是(A) ①胰岛②胃腺③胆囊④肝脏⑤肾小管 A.①④⑤B.①②④C.①③⑤D.①②③ 9. 右图是研究植物向性运动的实验示意图,实验结果不能说明(D) A、根具有向重力性,茎具有负向重力性 B、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作用具有两重性 C、根和茎的向性运动都是一种适应 D、产生生长素的部位是根尖和茎尖 10. 下列有关糖代谢及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D) A. 在肌肉、肝脏细胞中,②过程均可发生 B 胰岛B细胞分泌的激素促进①、③过程 C 胰岛A细胞分泌的激素促进④过程 D 胰岛素促进④、⑤、⑥等过程 11.关于过敏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B ) A. 过敏反应一般会损伤组织 B. 反应特点是发病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 C. T细胞是过敏反应的主要免疫细胞 D. 过敏反应只发生在皮肤及呼吸道 12.某种药物可以阻断蟾蜍屈肌反射活动。下图为该反射弧的模式图。A、B为神经纤维上的实验位点,C为突触间隙。下列实验结果中,能够证明这种药物“在神经系统中仅对神经细胞间的兴奋传递有阻断作用”的是 ①将药物放在A,刺激B,肌肉收缩②将药物放在B,刺激A,肌肉收缩 ③将药物放在C,刺激B,肌肉不收缩④将药物放在C,刺激A,肌肉收缩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13.在方形暗箱的右侧开一小窗,暗箱外的右侧有一固定光源,在暗箱内放一盆幼苗,花盆能随着下面的旋转器水平匀速旋转,但暗箱不转,一周后,幼苗的生长状况应为( B ) 14.在现代农业生产中植物生长素已被广泛使用。下列各项,与植物生长素应用无关的是(C)A、培育无籽番茄B、棉花保蕾、保铃C、延长种子寿命D、促进插枝生根15.如图所示,如果根的a侧生长素在曲线C 点以下的浓度范围内,下列对b侧生长素浓 度范围的描述较为准确的一项是(D) A.在OB段范围内B.在DA段范围内 C.在BD段范围内D.在OA段范围外 16. 能够延缓叶片衰老的植物激素是() A. 生长素 B. 赤霉素 C. 细胞分裂素 D. 脱落酸

生物必修三《稳态与环境》知识点总结

生物必修三《稳态与环境》知识点总结 内环境稳态 细胞内液(细胞质基质细胞液) (存在于细胞内,约占2/3)、 1.体液 细胞外液=内环境(是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存在于细胞外,约占1/3) 2.内环境的组成及相互关系 细胞内液组织液血浆 淋巴 3、细胞外液的成分 水,无机盐(Na+, Cl- ),蛋白质(血浆蛋白) 血液运送的物质营养物质:葡萄糖甘油脂肪酸胆固醇氨基酸等 废物:尿素尿酸乳酸等 气体:O2,CO2等 激素,抗体,神经递质,维生素 4、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渗透压,酸碱度,温度) 渗透压一般来说,溶质微粒越多,溶液浓度越高,对水的吸引力越大,渗透压越高, 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细胞外液中的渗透压主要由钠离子和氯离子维持。人的血浆渗透压与细胞内液的渗透压相等。 酸碱度正常人血浆近中性,7.35--7.45 血浆是一个缓冲体系,存在缓冲对:一种弱酸和一种强碱盐H2CO3/NaHCO3 NaH2PO4/Na2HPO4 比如:血浆中乳酸过多可以与NaHCO3反应生成乳酸钠和碳酸从而中和掉乳酸,维持酸碱平衡。 温度:37度左右 5、组织水肿形成原因: 1、淋巴管堵塞,组织液进入淋巴管困难,组织液增多 2、局部代谢过于旺盛:组织液代谢废物增多,导致组织液渗透压增大,组织液增多 3、过敏,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蛋白质进入组织液 4、营养不良,血浆蛋白降低 5、肾炎,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蛋白尿,使血浆中的蛋白质含量低 重点知识:1、内环境成分问题:血红蛋白在红细胞中不属于内环境成分,血浆蛋白在血浆中是内环境成分。呼吸酶是细胞内的酶不属于内环境成分。脂肪酶是胰腺的外分泌腺细胞分泌到肠道中分解脂肪的酶,不属于内环境。。神经递质需要经过突触间隙(组织液)所以是内环境成分;抗体是体液免疫中的浆细胞产生的分泌蛋白是内环境成分,各种激素通过体液运输发挥作用是内环境成分。载体是物质跨膜运输时的载体蛋白在细胞膜上不属于内环境成分,无机盐离子如H+ Ca2+ 等是内环境成分。纤维蛋白原在血浆中,是内环境成分。

Superkids 3 测试题

岳阳市洋话外语学校 Superkids 3 测试题 班级姓名分数 听力部分:(共30分) 一、听写单词。(10分) 1、2、 3、4、 5、 二、听短文连线。(10分) play ping-pong Monday play soccer Tuesday play volleyball Friday play badminton Sunday running Saturday 三、听音,排序。(10分) ()Yes,she does. ()Does Sandy like ping-pong? ()Nice to meet you,too. ()Nice to meet you. ()Hi,Sandy.These are my friends,Donny and Beth.

A. can’t B. don’t C. can ( ) 6. ----What's your favourite sport? ----____________ A. I like fall best. B. My favourite sport is running. C. I swim in summer. ( ) 7. ________ baseball cap is this? A. Who B. Whose C. Who`s ( ) 8. ----Do you want some pretzels? ---- ____________ A. Sure,thank. B.I like it. C. Yes,I do. ( ) 9. ----Did you play baseball yesterday? ----____ __. A. Yes,I did. B. No,I did. C. Yes,I didn`t. ( ) 10. It`s time _______ English class. A. on B. for C. at 四、根据所给的单词组合成句子。(共10分) 1、sport favorite what`s your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day What is it today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the weather like May in what`s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birthday is your when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中生物必修三稳态与环境前三章知识点汇总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第一单元知识点 一、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1、植物的向性运动 概念:植物体受到单一方向的外界刺激而引起的定向运动。如向光性、向重力性。 原因:与植物体内生长素的调节作用有关 §2、植物生长的向光性 植物的向光性是由于生长素分布不均匀造成的:单侧光照射后,胚芽鞘背光一侧生长素量多于向光一侧,因此背光一侧的细胞伸长生长得快,表现为向光弯曲生长。 ★光不是产生生长素的因素,有光和无光都能产生生长素,光只是影响了生长素的分布。(生长素化学本质:吲哚乙酸)。 §3、生长素的产生、分布和运输 产生部位:主要合成部位是嫩叶、叶原基和发育中的种子 分布部位:分布广泛,大多集中在生长旺盛的部位,如胚芽鞘、芽和根顶端的分生组织、形成层、发育中的种子和果实等处。 运输运输方式:主动运输 运输方向横向运输:发生在顶端分生组织 极性运输:只能由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 §4、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及应用 1、生长素的二重性 表现:一般来说,低浓度的生长素促进植物生长,高浓度生长素抑制植物生长,甚至 杀死植物。 不同器官对生长素敏感度不同:根最适浓度是10-10mol/L,芽的最适浓度是10-8mol/L, 茎的最适浓度是10-4mol/L。 体现两重性的现象根的向重力性 顶端优势:植物顶芽优先生长,侧芽生长受抑制的现象,因为顶 芽产生生长素向下运输,大量积累在侧芽,使侧芽生 长受抑制。打顶或摘心使侧芽生长素降低,打破顶端 优势 2、生长素的功能应用 ①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用一定浓度生长素类似物浸泡枝条下端,不久长出大量的根。 ②促进果实发育:用一定浓度生长素类似物涂抹未受粉的花蕾,可长出无籽果实。 ③防止落花落果: ④作为除草剂:如一定浓度的2,4—D可除去单子叶农作物中的双子叶杂草。 §5、其他植物激素 1、植物激素 指由植物体内产生,从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并且对植物体的生命活动产生显著作用的微量有机物。 2、种类及作用

高中生物必修三《稳态与环境》检测题

高中生物必修三《稳态与环境》检测题 2 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手不小心摸到滚烫的水壶,缩手反射发生与感觉疼痛的时间是( ) A.先感到疼痛,后缩手反射B.感到疼痛并同时缩手 C.先缩手反射,后感觉疼痛D.依个体不同而不同 2.下列有关糖代谢及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在肌肉、肝脏细胞中,②过程均可发生 B.胰岛A细胞分泌的激素过多可能会导致糖尿病 C.胰岛A细胞分泌的激素促进④过程 D.胰岛素促进④、⑤、⑥等过程 3.下列关于人体的免疫的说法正确的有 ( ) A.免疫系统包括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两部分 B.T细胞是在胸腺中成熟的,而B细胞是在骨髓中成熟的 C.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如溶菌酶是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 D.人体的三道防线会同时起作用 4.下列调节过程不属于负反馈调节作用的是 ( ) A.人体血糖浓度上升引起胰高血糖素分泌减少 B.大量猎杀草原食肉动物,导致食草动物的数量先升后降 C.在酶促反应中,反应终产物过量致使酶的活性下降 D.湖泊受污染后鱼类数量减少,鱼体死亡腐烂进一步加重污染 5.下图为人体的生命活动调节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饭后血糖升高时,人体可以通过“内外刺激→A→C→D”途径促进胰岛素的分泌 B.人体内的甲状腺激素可能完成H过程 C.人在寒冷的条件下,可以通过“内外刺激→A→C→D”,使肾上腺素分泌增加 D.当人的手被针刺时,可以通过“内外刺激→A→C→D”,使手缩回 6.下列有关种群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B.种群中的全部个体的基因组成了这个种群的基因库

C.种群中各年龄期个体数目比例相当,则该种群的密度在一定时间内会明显变大 D.种群增长率在种群的“S”型增长曲线的各阶段是不同的 7.下列关于群落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某池塘中全部鱼是一个群落 B.越靠近热带地区,物种的丰富度越大 C.森林的垂直分层主要是由于光照的影响 D.森林中动物的垂直分层主要是由于食物种类的影响8.下列关于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关系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物质为能量的载体,使能量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往复 B.能量作为动力,使物质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往复 C.先进行物质循环,后发生能量流动 D.二者相互依存,不可分割 9.下列有关右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图中有二条捕食链 B.狐与鸟之间既捕食又竞争 C.细菌占有第二、三、四、五营养级 D.体内含重金属最多的生物是草 10、“森林可以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解气候”这句诗体现生物多样性的() A.直接使用价值 B. 间接使用价值 C. 潜在使用价值 D. 经济使用价值 11、下表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中五个种群(存在着营养关系)的能量调查: 种群甲乙丙丁戊 能量(107kJ·m—2) 2.50 13.30 9.80 0.28 220.00 图①~④是根据该表数据作出的一些分析,其中不能与表中数据相符合的是 A.①③ B.②③ C ②④ D.①④ 12.下列调节过程不属于负反馈调节作用的是 A.人体血糖浓度上升引起胰高血糖素分泌减少 B.大量猎杀草原食肉动物,导致食草动物的数量先升后降 C.在酶促反应中,反应终产物过量致使酶的活性下降 D.湖泊受污染后鱼类数量减少,鱼体死亡腐烂进一步加重污染 13.下列有关生长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分生组织是合成生长素最旺盛的部位 B.生长素大部分集中在生长旺盛的部位 C.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胚芽鞘的尖端,向光弯曲生长的部位是尖端的下面一段 D.单测光照射能使生长素在向光一侧分布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