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公选课期末作业

心理健康教育公选课期末作业
心理健康教育公选课期末作业

生理素质是指()和()基础上表现出来的人体形态结构、生理机能、特别是神经系统机能活动方面相对稳定的特征。

后天遗传后天获得性

第2题 (3) 分

心理健康教育的专门渠道有心理素质教育、()和心理治疗。

心理咨询与辅导

第3题 (3) 分

人格结构中维护统一的关键因素是()。

自我

第4题 (3) 分

弗洛伊德将人的意识分为三个层次,即意识、无意识和( )。

前意识

第5题 (6) 分

从心理健康的角度看,人的心理状态可分为三种状态,即()、()和不健康状态或病.

正常状态(常态)、亚健康状态(不平衡状态或偏态)

第6题 (3) 分

当前国内对青少年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性文件是教育部制定的()。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

社会文化素质一般包括()、()和审美素质等方面的内容。思想品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

第8题 (3) 分

道德教育的核心问题是人生观问题,而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问题是()。

成长问题

第9题 (3) 分

人本主义心理学思潮对学校教育的影响,一是表现在学校教育教学方面的变化,二是表现在()。心理咨询、心理治疗方面的变化

第10题 (3) 分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是由本我、自我和()三部分组成的。

超我

第11题 (3) 分

德育包括政治思想教育、品德教育和()。

心理健康教育

第12题 (3) 分

最积极的富有建设性的防御机制是()。

升华

第13题(7) 分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

学生是一个民族传承的希望,是一个国家继续生存、发展的灵魂所在。以学生为本,其实说

的就是传承,以学生为本主要体现的是人性化,以学生为主体主要是让学生自主进行学习 .

第14题(7) 分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可以认为是以某种框架或结构为基础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

第15题(7) 分会心团体咨询

罗杰斯将当时存在于美国的许多性质相同的咨询团体统称为会心团体(encountergroup),包括人际关系小组,T-小组,敏感训练小组,个人成长小组,人类潜能小组等。这些团体尽管名称各异,但本质上是相同的,都强调团体中的人际交往经验,都注重此时此地的情感问题,团体咨询的目的不是为了治疗,而是促进个人的成长,包括了解自我,增强自信,寻求有意义的人际关系等。会心就是指心与心的沟通和交流,概括了这些团体咨询最根本的特点。因此,会心团体被视为发展性团体咨询,或成长性团体咨询。

第16题(7) 分共情

就是咨询员不仅要设身处地的进入对方的个人精神领域,去理解和体会对方的各种内心感受,而且对来访者所处的境况要达到心领神会,并将对方的感觉和内容表达出来,告诉对方,对其进行帮助。

第17题(7) 分家长心理健康教育观

作为家长,我们需接受比较系统的再教育,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并学会运用科学的方法指导子女的学习和发展。只有我们的心理“健康”了,孩子们才可能“健康”。

第18题(20) 分参照书本的例子,设计一节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主题为“如何学会倾听”。

1:了解倾听的重要性2:让学生从小养成倾听的习惯,学会倾听,懂得倾听3:对学生进行倾听训练,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人格心理学自考复习题整理

现代人格心理学 名词解释: 1.人格:是个体在遗传素质的基础上,通过与后天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和独特的心理行为模式。 2.范型:指一定时期在某一或多个学科中的多数科学家所共同接受的一套理论和方法。 3.人格结构:是研究气质、性格、能力以及个人活动倾向性等心理特点如何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一定的组织模式。 4.人格理论:是一套正规的符号系统,用来组织人格研究材料,解释和说明人格、人性、人格结构、人格发展动力、条件以及阶段等理论问题,以反映人格心理现象的本质与规律,并提出可验证的理论假设和启发人格研究的新观点、新方法。 5.人格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格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心理学分支学科。 6.生的本能:包括生存本能和性本能,生本能所提供的能量称为埃罗斯,埃罗斯代表爱和创造的力量。 7.里比多:即为广义的性,就是一切寻求快感的潜力,泛指心理活动的能量。 8.无意识:不曾在意识中出现的心理活动和曾是意识的但已受压抑的心理活动。 9.潜意识:位于意识和无意识之间,由那些虽不能即刻回想起来,但经过努力就可以进入意识领域的主观经验所组成。 10.意识:人格最表层部分,它由人能随意想到,清楚觉察到的主观经验所组成。 11.本我:即原我,是指原始的自己,包含生存所需的基本欲望、冲动和生命力。 12.自我:是自己可意识到的执行思考,感觉、判断或记忆的部分。 13.超我:是人格结构中代表理想的部分,它是个体在生长过程中通过内化道德规范内化社会及文化环境的价值观念而形成。 14.停滞:心理障碍可以导致任何阶段的发展停顿和延缓,这种现象称之为停滞。 15.倒退:由于早期阶段发展停滞使某些早期的特征保留在以后的阶段中,当个人面临危机和挫折时,他很有可能退回到较早的阶段,这一过程称为倒退。16.压抑:自我防止引起焦虑的思想观念进入意识领域的一种方法。 17.自由联想法:就是让患者处于身心放松状态,鼓励其说出脑海里涌现的任何思想观点或感情经验。 18.梦的分析:佛洛伊德认为,梦是一种潜意识现象,是潜意识愿望经过伪装后的象征性的满足,实质就是被压抑的无意识欲望的一种变形的满足。19.个体潜意识:是潜意识的表层,它包括了一切被遗忘了的记忆、知觉以及被压抑的经验。 20.集体潜意识:指在漫长的历史演化过程中,世代积累的人类祖先的经验,是人类必须对某些事件做出特定反应的先天遗传倾向。 21.生活风格:阿德勒把个人追求优越目标的方式成为“生活风格”,这是一种标识个体存在的独特方式。 22.创伤范式:佛洛伊德早期在运用催眠术和疏导法治疗神经症时发现,如果病人把内心的“创伤”倾吐出来,病症就会消失,这就是创伤范式。 23.内驱力范式:佛洛伊德早期把人格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的人格结构理论,其中内驱力与本我对应,内驱力是人格发展的动力。 24.自我范式:把自我看成是人格结构,当中相对独立的部分。 25.角色混乱:指个体不能正确地选择适应社会环境的角色。 26.显在焦虑:是对显在危险的反应,产生情景性神经症。 27.基本焦虑:指人将基本敌意泛化到一切人甚至整个世界,从而感到世间的一切事物和一切人都是潜伏着的危险因素。 28.特质:是一种概括化了的行为方式,具有个体特征,并且人际之间有很大差异,它是一种实在的和具有决定意义的神经心理结构。 29.机能自主性:是指一个成人现在进行某一活动的原因不是他原来要求行为的那些原因。 30.根源特质:是隐藏在表面特质,是人格的内在因素,是人格结构中最重要的部分,也是一个人行为的最终根源。 31.共同特质:一个社区或一个集团成员所共同具有的特质。 32.动力特质:是促使人朝着一定的目标去行动,它是人格的动力性因素。 33.正强化:呈现正强化物可以增加有机体反应概率的现象。 34.负强化:撤去负强化物可以增加有机体反应概率的现象。 35.观察学习:是指人们仅仅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就能学会某种行为,又称替代学习、模仿学习。 36.替代强化:榜样的行为是否受到强化,受到什么样的强化,并不一定影响模仿者的行为学习,这时候的强化对于榜样而言,则是一种间接强化,又称替代强化。 37.自我效能感:指个体相信自己能成功地做出某种行为的主观体验。 38.强化物:多拉德和米勒认为强化也就是内驱力的降低,任何能够导致内驱力降低的刺激就是强化物。 39.约拿情节:在我们的社会中,如果一个聪明的人说:“我是十分聪明的”。就会冒犯他人,引起对立、敌意、打击。于是,优秀的个体一般要学会像变色龙一样掩饰自己,贬低自己来避免他人的攻击,就像圣经上的约拿一样,这种情节称之为约拿情节。 40.自我概念:代表对自我感知的一种组织化和一致性的模式,它是指个体对自己心理现象的全部经验。 41.移情:从另一个人的观点对他的问题进行理解,从那个人的内部参考模式出发。 42.高峰体验:人们会产生某些基本的认识与感受,如爱的体验、审美感知、创造等,这些认识与感受以及所有其他最高程度创造和成就的时刻,称之为高峰体验。 43.场依存—场独立性:主要依据视野线索来做出判定的倾向称为场依存性;主要依据身体经验线索来做出判定的倾向称场独立性。 44.原型:是某类事物在个人心目中的典型形象。

福师2020年春季《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期末试卷A

▆ ▆▆ ■■■■■■■■■■■■ 福建师范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期末考试 A 卷 贴条形码区 姓名: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学号、姓名 及所在学习中心写清楚,将条形码准 专业: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学号: 学习中心: 一、填空题(共 10题,每题 1分,共10分) 1、完整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由独立型课程和融合型课 程综合而成。 2、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符合我国正在实施的_基础教育 课程改革 _______的要求。 3._ 个性 __是一个人的整个精神面貌,它是一个人的经常的、稳定的、本质 的、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 4.自我意识的辅导的内容包括自我认识、自我接受、 _自我协调 _、自我激励 和自我管理五个方面。 5.学生心理健康有两个维度:一是现实适应良好,二是未来发展的潜力。 6.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认同教师角色,悦纳教师职业;_具有和谐的教育 人际关系 _;对教育环境的良好适应和改造;具有稳定而积极的教育心境。 7.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是:(一)面对全体学生,开展预防性和发展 性的心理健康教育;(二)面向少数有心理困扰和心理障碍的学生, __开展 补救性和矫治性的心理咨询与辅导 _。 8.目前学校心理咨询与辅导工作主要采用以下形式:直接咨询与辅导,书 面咨询与辅导, _集体咨询与辅导 _,报栏咨询与辅导。9.学校心理健康教 育档案的主要内容有: _学生的自然情况 _、学 生的家庭情况、学生各学期的学习成绩、学生心理测验的基本情况。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试卷共 2 页(第 1 页) 10.学习动机的强度与学习效率的关系是 _倒“ u”型 __曲线关系。二、单选 题(共 10 题, 每题 1 分, 共 10 分) 1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对象 为????????????????( A ) A. 问题学生 B. 品德不良的学生 C.正常的学生 D. 学习困难的学生 2. 心理健康的三个标志是:????????????( C ) A.健康、和谐、平和 B .平静、快乐满意 C.平衡、有序、和谐 D .满足、淡然、快乐 3.素质通过遗传获得,故又称遗传素质,亦称???????????? ( A ) A.禀赋 B .天资 C .资质 D .天赋 4.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 ?( D ) A.学科本位的综合课程 B .经验本位的综合课程 C.问题本位的综合课程 D .问题 - 经验 - 学科三位一体 的综合课程 5.对家庭心理健康教育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正确的认识 是:( C ) A.家庭心理健康教育不需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配合 B.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不需要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配合 C.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家庭心理健康教育是“一唱一和”的关系 D.家庭心理健康教育应以家长为主体而进行 6. 合理选择职业应做到????????????( A ) A. 了解自己、职业和社会 B. 了解专业和职业的关系 C.了解职业的 D. 了解社会的需求 7.学校心理咨询与辅导的过程一般包括( B ) A.五个阶段 B .六个阶段 C.四个阶段 D .七个阶段 8.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档案的内容中,不属于学生自然情况的是: ( B ) A.学生个人情况 B.学生学习成绩 选择题答案写在选择题答题区内,其它各题在答案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边框 区域的答案无效! C.学生的既往史 D.学生的自我评定 9.就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设定 标 是????????????????? ???( A ) A.副目标 B .首级目标 C . 标 10.家校协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联系模式应 ( D ) A.主要是家长会、家访、家长来访 B.家校共同研究 C.家校共同探索 D.除常规的联系方式外,家校应共同研究 三、多项选择题(共 5 题 , 每题 2 分 , 共 10 始至今,我国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大致经历了以 段????????????????? A.调查呼吁阶段 B.尝试推行阶段 C.尝试起步阶段 D.发展推进阶段 2 .学校心理健康教 是???????????????( A .心理咨询 B C.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3.学校应坚持的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有:???????????( AD) A. 以学生为主的策略 B. 以家长为主的 C.以学校为主的策略 D. 中立性策略 4 .学校心理健康教 有:???????????????( A. 访谈法 B. 观察法 C.Q 分 测验法 5.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初级、中级、高级 能 是??????????????????? ???(ABC )

《心理健康教育》公选课期末作业

1.第1题 心理健康教育的专门渠道有心理素质教育、()和心理治疗。 您的答案:心理咨询与辅导 题目分数:3 此题得分:0.0 2.第2题 弗洛伊德将人的意识分为三个层次,即意识、无意识和( )。 您的答案:前意识 题目分数:3 此题得分:0.0 3.第3题 从心理健康的角度看,人的心理状态可分为三种状态,即()、()和不健康状态或病. 您的答案:正常状态(常态)、亚健康状态(不平衡状态或偏态)? 题目分数:6 此题得分:0.0 4.第4题 人格结构中维护统一的关键因素是()。 您的答案:自我 题目分数:3 此题得分:0.0 5.第7题 当前国内对青少年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性文件是教育部制定的()。 您的答案:《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 题目分数:3 此题得分:0.0 6.第9题 社会文化素质一般包括()、()和审美素质等方面的内容。 您的答案:思想品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 题目分数:6 此题得分:0.0 7.第10题 道德教育的核心问题是人生观问题,而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问题是()。

您的答案:成长问题 题目分数:3 此题得分:0.0 8.第11题 生理素质是指()和()基础上表现出来的人体形态结构、生理机能、特别是神经系统机能活动方面相对稳定的特征。 您的答案:先天遗传、后天获得性 题目分数:6 此题得分:0.0 9.第12题 最积极的富有建设性的防御机制是()。 您的答案:升华 题目分数:3 此题得分:0.0 10.第13题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是由本我、自我和()三部分组成的。 您的答案:超我 题目分数:3 此题得分:0.0 11.第15题 德育包括政治思想教育、品德教育和()。 您的答案:心理健康教育 题目分数:3 此题得分:0.0 12.第16题 人本主义心理学思潮对学校教育的影响,一是表现在学校教育教学方面的变化,二是表现在()。 您的答案:心理咨询、心理治疗方面的变化 题目分数:3 此题得分:0.0 13.第5题 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您的答案:思想品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 题目分数:7

人格心理学期末整理

第一章绪论 1、人格的定义:源于个体身上的稳定行为方式和内部过程。 (1)发生在个体身上。 情境和人格共同决定行为 (2)稳定的行为方式 在适应环境过程中形成并表现出来的一种稳定的行为模式或个人特点。 (3)内部过程: 从人的内心发生、影响行为、情绪、动机和认知过程,是个体的内部整体性 2、人格的特性: (1)独特性: 人格的形成与发展是环境与基因交互作用的结果,遗传素质限定了发展的界限,环境只能在这个界限范围内发生作用,决定发展的结果。 不排除共同性,群体人格: (2)稳定性: 跨时间持续性;跨情境一致性; 人格的稳定性并不排除其发展和变化,人格改变不同于行为改变,是更为深层次的改变。(3)整体性: 人格虽有多种成分和特质,但在个体身上他们并不是孤立的,而是密切联系的,综合成为一个有机体。 (4)社会性: 人格是社会化的产物;社会剥夺 人格的社会性不排除人格的自然性,人格受个体生物特性的制约 (5)功能性 3、个性:个别差异,相对于共性而言,万事万物都具有 人格:对一个人的总的描述或本质的描述,既有独特性又有整体性。 4、气质:一个人生来就具有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 (1)先天性 (2)无好坏之分 (3)不决定人的社会价值与成就水平 (4)是一种依赖于生理素质或身体特点的人格特征 (5)气质是先天禀赋(人格形成的原始材料之一),社会环境对人格形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5、性格:个人的品行道德和风格,是个人有关社会规范、伦理道德方面的各种习性的总称。(1)后天形成 (2)具有道德评价含义 (3)可塑性

6、人格的流派 精神分析流派—人的无意识心理对行为方式的差异起很大作用 特质学派—人是处在各种各样人格特征的连续体的某个位置上 生物学流派—用遗传素质和生理过程解释人格的个体差异 行为流派—稳定的行为方式是条件反射和期望的结果 认知流派—用人们加工信息的方式解释行为的差异 人本主义流派—人的责任感和自我认同感是造成人格差异的主要因素 7、人格与文化 个人主义:强调个人的需要和成就,倾向于把自己看作独立的、独特的人; 集体主义:倾向于把自己归属于一个较大的群体,如家庭、宗族或国家,喜欢合作,从群体成就中获得更大的满足; *不同文化中的不同经验影响着人格发展,而且人格是存在于文化背景之中的。 9、研究方法 (1)假设-检验法 理论:关于建构或事件之间关系的一般陈述。(简约性;有用性:能提出可检验的假设。假设:对来自理论的,有逻辑联系的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关系的合理预测。 事前预测&事后检验:假设应先于检验 重复研究:“文件柜”现象:研究者只在发现了显著效应的情况下才愿意报告其文章 (2)个案研究法 局限:1个案推他人:而且个案研究的被试大多是来进行心理治疗的,不同于常人; 2难以确定因果关系 3.研究者主观判断不客观性。 优点:很多人格概念不容易用其他方法来检验(潜意识;个体生活丰富性) 1.罕见的个例; 2.与正常人没有差异; 3.说明治疗方法 4.证明一些可能性 10、信度:在多次测量中具有的一致性程度 重测信度:不同时间测量结果的一致性 内部一致性:一项测验中的所有项目所测的是否是相同的心理结构 11、效度:测验所测量出的东西在多大程度上符合原本要测量的东西。 表面效度:看测验的项目是否测量了所要测量的东西 相容(聚合)效度:一项测验测得的分数与另一项具有相同建构的测验之间的相关程度。区别效度:一项测验的分数与另一项理论上没有关系的测量之间不相关的程度 行为效度:测验分数能够预测人的行为 12、人格的评价:(1)自陈量表 (2)投射测验:罗夏克墨迹测验、主题统觉测验、句子完成测验

心理健康教育 专题作业

专题二、学校心理辅导的内容、形式、途径 作业标题:思考并回答(必做) 作业要求: 以下是一封高三学生的来信,看完信后请您写一封回信解答他的疑惑,回信着重于问题诊断和解决问题措施。 老师:您好! 我是一位高三的学生,我的学习成绩一向是很好的,所以总好像有一种优越感,但是初中阶段有时候一不努力,成绩就会掉下去,所以我平时读书很认真,以保持好的成绩。但是进入高中以后,我越来越发现自己的社交能力、为人处事、待人接物方面简直一无是处,但同时我发现自己又自以为是,猜忌心理特别强,所以三年以来同学关系都没搞好,希望你能给我一些帮助。 其实,我也是一个喜欢说笑的人,但是说起别人来不在心上,而别人说自己时却总是放不下,所以给人的印象是很孤僻的。在高一时与同宿舍的同学闹了一些矛盾,他们就在背后说我的坏话,可能是我心理素质不行,所以整整一星期都情绪低落,后来我去找我们的班主任,说要调班级,他说我调走后太可惜了,就说让我放心学习,他会解决这件事情的。就这样我又活跃了一阵,和同学们在一起说说笑笑,但是我的成绩却来了个大滑坡。 我也知道这样下去不行,想改变一下,可是我现在除了会讲一些笑话吸引听众外,其他不知该讲些什么,以至于现在我连一个知心朋友都没有,即使有了朋友,我也不知道如何关心他。我现在很苦恼,现在又快考大学了,我也不希望坏心情影响高考。 人只要有一个知心朋友就足够了,我与其他班的同学交往时开始都不错,但后来觉得没有话说,就这样疏远了,真不知道怎样才能解决这一点。还有,是不是一个看上去很圆滑的人才能在现代社会吃得开?我现在也搞不清楚我的性格是什么,好像是随着别人转的,没有主见,没有勇气。我这个人是不是毛病很多?作为一个高三学生,我诚恳地向您请教,希望您能帮一下这个从小就“很听话”的成年人,我不想被这个世界淘汰。 谢谢! 回信如下: 同学: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1.【单选题】心理学是在( )模式下研究人的问题的。 A、简单 B、健康 C、通约 D、一般 我的答案:C得分 2【单选题】学习心理学要追求( )、不要苛求( )。 A、正确有效 B、有效正确 C、真理逻辑 D、逻辑真理 我的答案:B得分:0.0分 3【单选题】心理学学科的发展迄今是( )的局面。 A、稳步向前 B、曲折坎坷 C、百花齐放 D、停滞不前 我的答案:C得分:0.0分 4【判断题】心理学的研究跟其他学科不一样,是因为它研究的是复杂多面的“人”。 我的答案:√得分:20.0分 5【判断题】科学不代表真实,只是行走在逼近真实的道路上。 我的答案:√ 6【多选题】我们能理解美国人“嗷嗷”是在学狗叫,是因为( ) A、美国人养大狗 B、关于狗叫声形成了通约 C、不同情境下的不同标准 D、中国人较聪明 我的答案:ABC得分:16.6分 7【判断题】你理解的事物就是事物的本身。( ) 我的答案:×得分:33.3分 8【判断题】客观是被所有人都能够感知的那个现实。 我的答案:√ 9【判断题】心理学认为人过分强调表达自己某种特质时恰恰说明这个人缺少这种特质。( ) 我的答案:√得分:20.0分 10【判断题】马丁·布伯的前半生主要致力于用哲学的方法研究宗教。( ) 我的答案:√得分:20.0分 11【判断题】不要用对别人的感受去评价对方,也不要用别人对你的感受评价自己。( ) 我的答案:√得分:20.0分 12【判断题】完全凭自己的好恶去评价一个人,就失去了社会的客观标准。( ) 我的答案:√得分:20.0分 13【判断题】心理学史研究人类如何更好地生活,如何幸福的科学。( ) 我的答案:√得分:20.0分 14【单选题】被称为西方哲学奠基者的是( )。 A、柏拉图 B、德谟克利特 C、苏格拉底 D、普罗泰戈拉 我的答案:C得分:10.0分 15【单选题】毕达哥拉斯认为()是人类高级智慧的体现。 A、文字 B、情感 C、哲学 D、民主 我的答案:D得分:10.0分 16【单选题】被称为西方医学之父的古希腊医生是( )。 A、德谟克利特 B、希波克拉底 C、苏格拉底 D、柏拉图 我的答案:B得分:10.0分 17【单选题】马丁·布伯是( )家 A、政治 B、历史学 C、宗教哲学 D、军事 我的答案:C得分:10.0分

华师在线作业教育学公选课期末作业2013

1.第1题 论述社会本位论的教育目的观 您的答案:答:(一)主要观点人的本性是其社会性;国家和社会是优先的价值实体;教育目的应从社会需要出发(二)理论基础社会本位主义的教育目的论的基本主张是以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为教育的最高 宗旨,应当依据社会的要求来确定教育目的,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使受教育者掌握社会的知识和规范,成为“社会人”。“社会本位论”由来已久,《学记》中就曾谈到:“君子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中国古代教育一直以修身为本,但修身的最终目的是“治国平天下”。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在其著作《理想国》中提出,一个完美的理想的国家必须由三部分人组成:哲学家、军人和劳动者,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和选拔这些人,使其各司其职。教育因此成为社会政治的附庸。在近现代西方教育史上也出现过社会本位的目的论思想,最具代表性的是教育社会学中的社会功能学派。他们将人类个体发展的社会条件无限夸大,认为个人的发展完全取决于社会。教育社会学的创始人涂尔干认为,教育是一个社会事物,学校是社会的缩影,他说:“正如我们的身体凭借外来的事物而获营养,我们的心理也凭借从社会来的观念、情感和动作而获营养。我们本身最重要的部分都是从社会得来的。”整个社会及其结构就决定了教育能够发挥什么样的功能,在此基础上,社会功能学派认为教育目的只能是社会目的。涂尔干还说:“教育在于使青年社会化——在我们每一个人之中,造成一个社会的我。这便是教育的目的。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德国教育家凯兴斯泰纳站在社会本位主义的立场上,说:“我十分明确地把培养有用的国家公民当成国家国民学校的教育目标,并且是国民教育的根本目标。社会本位主义的教育目的论者认为,衡量教育好坏的最高标准只能是看教育能否为社会稳定和发展服务,能否促进社会的存在和发展。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论充分注意到了社会对个人、对教育的制约作用。然而另一方面,这一学派却没有看到社会是由个体组成的,没有活力的个体,社会存在就是病态的;同时离开个体的生活幸福等目的,社会存在也就失去了意义。社会是个体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但社会并不是个体存在的终极目的。因此,教育目的如果只看到教育对象存在的条件而对教育对象自身的需要不做足够的关照,就肯定是有失偏颇的。(三)评价社会本位论者主张教育目的要根据社会需要来确定,个人只是教育加工的原料,他的发展必须服从社会需要;他们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把教育者培养成符合社会准则的公民,使教育者社会化,保证社会生活的稳定与延续;在他们看来,社会价值高于个人价值,个人的存在与发展依赖并从属于社会,评价教育的价值只能以其对社会的效益来衡量。这一理论的代表人物有涂尔干、那托普、

人格心理学复习材料

论述题: 1.请根据自己的理解,谈谈性格的类型论与特质论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 2.从与自陈测验相比较的角度,谈谈投射测验的特点。 3.如何了解一个人的性格,运用所学的知识,对你现实生活中的一位亲人或朋友进行性格方面的描述。 4.试述评奥尔波特的性格特质理论。 5.根据自己的理解对荣格的性格类型论进行述评。 6.述评测量性格的方法。 7.埃里克森自称是一个弗洛伊德主义者,你如何理解。 8.能力是指人们成功的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个性心理特征,谈谈你对这一概念的理解,并从某一个角度分析自己具有什么能力。 9.评述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阶段理论。 10.述评吉尔福特的智力三维结构模型。 11.简述弗洛伊德的性格理论,并根据自己的理解对其理论进行评价。 12.试述成功智力理论。 13.阿德勒与弗洛伊德的主要理论分歧有哪些。 14.什么是能力?能力和知识之间的关系如何? 15.评述艾森克的人格理论。 16.加德纳认为:“智能是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下或社会中,解决问题或制造产品的能力。”试对他提出的智力理论进行述评。 17.谈谈你对西方“Big Five”模型与“FFM”的理解。 18.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不要使知识和能力之间的关系失调。”对此你怎样理解。 19.述评人格五因素模型。 20.美国心理学家斯滕伯格认为,一个适当的智力理论应该考虑智力与内在世界、外在世界以及人的经验的关系。你对他提出的智力理论如何理解。 简答题: 1.人们对气质的含义主要有哪几种意见? 2.简要说明弗洛伊德理论中自我的功能。 3.简要说明罗杰斯提出的“机能健全的人”具有哪些特征。 4.简要说明能力和知识的关系。

心理健康教育作业

2014秋《心理健康教育》作业1.第3题 属于心理健康教育非专门渠道的是 A.心理素质教育 B.心理咨询与辅导 C.心理治疗 D.班主任工作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2.第9题 以下何种教育的核心问题是成长问题? A.政治思想教育 B.道德教育 C.心理健康教育 D.德育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3.第13题 华生认为,心理学应该研究人的()。 A.意识 B.行为 C.潜意识 D.心理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4.第20题 以下哪一选项不属于德育范畴?

A.政治思想教育 B.道德教育 C.职业技能教育 D.心理健康教育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5.第22题 从方法和手段来看,把教育过程看作是一个讨论沟通过程的主要是 A.心理健康教育 B.政治思想教育 C.道德教育 D.世界观教育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6.第23题 针对成员表达不清楚或混淆的地方,协助成员把遗漏的信息整理并表达出来,这一技术称为()。 A.解释 B.澄清 C.复述 D.促动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7.第24题 精神分析学派在心理学史上被人称为()。 A.第一势力 B.第二势力 C.第三势力

D.第四势力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8.第25题 超我的行事原则是()。 A.现实原则 B.道德原则 C.快乐原则 D.自由原则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9.第26题 会心团体咨询的理论基础()。 A.精神分析 B.人本主义心理学 C.行为主义 D.认知心理学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10.第36题 从目标层次来看,最高层次的德育工作是()。 A.政治思想教育 B.心理健康教育 C.道德教育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11.第39题

教育人类学公选课作业答案

第1题(10) 分简述教育人类学的人性观的内容。 答:人性观就是对人以及人的本质的看法。教育人类学的核心概念是“人”,教育与人类学的中心都是人,都把人作为研究对象。教育人类学之所以在这两个学科联姻的基础上产生,很大的一个动因是源自对人的研究的共同需要;而教育人类学对教育研究发生着重大的影响,正式由于这一学科对人的本质具有更有力更深刻的见解。教育人类学认为,人的本质是多方面的,不同的本质体现着人的不同方面的发展;这些不同本质互相作用,共同反映着人总体成长和种群的进化。人具有自然性、社会性、思维和语言能力、自我、主体性、创造、发展、追求意义的本质。 第2题(10) 分简述人的未特定化对人的生成的作用。 答:教育人类学认为,人之所以成为人,主要在于具有的未特定性。人的未特定化和未专门化使人无法仅仅凭借天生能力生存,导致了人的生命功能的且欠缺——本能的缺陷。1、未特定化赋予人以可塑性;2、未特定化赋予人以教育的需求与可能;3、未特定化赋予人以社会性。 第3题(10) 分什么是濡化? 答:濡化有别于涵化,是发生在同一文化内部的,纵向的传播过程.是人及人的文化习得和传承机制,本质意义是人的学习与教育。 第4题(10) 分什么是本质生成模式? 答:本质生成模式指研究人的本质与教育的本质的互动关系和生成发展,换句话说,就是研究人之所以成为人和教育之所以成为教育以及他们的互动关系,特别重视从人与教育的本质的行程、发展、改变的一般特性上,把握教育在人发展中的一般作用模式。 第5题(10) 分教育进化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答:教育进化的基本特征:1、教育进化具有整合性;2、教育进化是多种社会力互动合力的产物;3、教育进化与人类社会发展想一致。 第6题(10) 分简述人的生成特征。 答:人的生成特征:1、人的生成是文化演进之历程。2、人的生成是文化适应性成长之过程。 第7题(10) 分 简述多元文化课程与教学的主要目标。 答:多元文化课程与教学的主要目标便在于:证明以现存主流文化为中心的课程与教学可以变更为容纳不同族群文化的多元文化教育。这一目标里那个领域加以验证:第一,通过修整一系列的而文化障碍而达成多元化课程与教学的效果,即分析课程与教学中的偏见问题;第二,表述一些方法以达成多元主义在课程与教学中的结合,通过某些课程的修订而使来自不同族群文化的学生在更高层次上学习和思考问题,从而形成多元化的教学策略。 第8题(10) 分试述文化模式与民族生存的关系。 答:文化模式与民族生存的关系:1、文化模式是基本的民族生存方式的反映。2、文化模式通过变异及整合等方式适应民族生存需要。3、文化模式活力决定民族生存方式。 第9题(10) 分简述课堂人种志研究的特点。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在线作业一答案

福师《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在线作业一 一,单选题 1. 经验本位的综合课程即() A. 显性课程 B.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 C. 隐性课程 D. 心理健康教育学科课程 正确答案:B 2. 素质通过遗传获得,故又称遗传素质,亦称()。 A. 禀赋 B. 天资 C. 资质 D. 天赋 正确答案:A 3. 美国著名的职业指导专家()把人的个性类型划分为现实型(R型)、研究型(I型)、艺术型(A型)、社会型(S型)、企业型(E型)和常规型(C型) A. 卡特尔 B. 霍兰德 C. 埃里克森 D. 詹姆士 正确答案:B 4. 完整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由()课程和融合型课程综合而成 A. 隐性课程 B. 选修课程 C. 独立型课程 D. 必修课程 正确答案:C 5.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 A. 学科本位的综合课程 B. 经验本位的综合课程 C. 问题本位的综合课程 D. 问题──经验──学科三位一体的综合课程 正确答案:D 6. 合理选择职业应做到()。 A. 了解自己、职业和社会 B. 了解专业和职业的关系 C. 了解自己跟职业的关系 D. 了解社会的需求 正确答案:A 7. ()是指一个人一生中所有与工作相联系的行为与活动,包括与之相关的态度、价值观、愿望等的经历过程。 A. 职业角色 B. 职业生涯

C. 职业经历 D. 职业劳动 正确答案:B 8. 下列哪一项不是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主要特点() A. 无生涯性 B. 强示范性 C. 合作性 D. 时空相对无限性 正确答案:C 9.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档案的内容中,不属于学生自然情况的是:() A. 学生个人情况 B. 学生学习成绩 C. 学生的既往史 D. 学生的自我评定 正确答案:B 10. 对学校而言,指导家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不包含() A. 教育──在家长学校中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B. 代替──家长解决不了的问题,学校应出面解决 C. 引导──邀请家长观摩、参与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D. 辅导──开展家长心理辅导与咨询活动 正确答案:B 11. 在咨询中,咨询者设身处地地去体会当事人的内心感受,理解和同情当事人的心情,达到一种情感上的共振,这称为()。 A. 理解 B. 尊重 C. 共情 D. 真诚 正确答案:C 12. ()是隐性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最重要的构成部分。 A. 校园的物质文化 B. 校园的精神文化 C. 校园的文化活动 D. 校园的舆论环境 正确答案:B 13. ____是指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和维持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是激励和指引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需要,是影响学生学习的一种重要的非认知因素。 A. 学习目标 B. 学习动机 C. 学习热情 D. 学习策略 正确答案:B 14. ____是指促进学习活动的一些外显的操作程序和步骤,如画线、做笔记、写提要、学习计划与时间管理等。 A. 认知策略

心理健康教育期末考试题目

心理健康:狭义,人的基本心理活动过程的完整,协调一致;广义,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以发展为理念,以学生为中心,建立在新型人际关系基础上的设有独特教育目标,以“他助-互助-自助”为机制需要专业技能具有自身范式的服务性教育活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依据课程本质的要求,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目标、辅导内容、辅导活动的方式来规范和设计的课程 心理咨询:是指运用心理学的方法,对心理适应方面出现问题并企求解决问题的求询者提供心理援助的过程 系统脱敏:是一种在求治者掌握松弛技术的基础上,使之逐步减少引起其焦虑恐惧紧张的一种心理干预技术 自我开放:咨询师提出自己的情感、思想、经验与求助者共同分享,或开放对求助者的态度、评价,或开放与自己有关的经历、体验、情感以促使其提高自我认识、促进其自我发展的一种技术 满贯:就是鼓励求治者直接接触引起焦虑恐惧的最强烈的情景,坚持到紧张焦虑恐惧感觉消失的一种快速心理干预技术 面质:通过纯理性分析和逻辑思辨的途径改变求询者的非理性信念,以助其解决情绪和行为问题的一种技术 共情:体验别人内心世界的能力 考试焦虑:是一种复杂的情绪现象,是考生在考试期间心理上的紧张不安担心忧虑恐惧等在情绪上的反应 多动症:儿童多动综合征是儿童中常见的一种注意力缺陷、活动过度和行为冲动为主要特征的综合型障碍,也称轻微脑功能障碍。 试析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1.全面实施和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 2.改善和提高青少年儿童心理健康水平需要3.世界各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共同趋势4.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请谈谈你对心理健康标准的理解1智力正常2情绪适中3意志健全4人格统一完整5自我意识正确6人际关系和谐7社会适应良好8活动效能吻龄 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有哪些?试加以分析一、本体因素1生理因素:遗传分娩发育疾病2心理因素:认知情绪意志个性。二、诱发因素1家庭因素:片面的家庭观念,错误的家庭方式,不良的家庭氛围2学校因素:学校教育指导思想偏差,学业负担过重教育方法不当,师生关系紧张。3社会因素:社会经济政治局势的动荡,社会风尚不良,社会文化负面影响。三、自身因素 请谈谈你对心理健康教育实质的理解 1心理健康教育是以发展为理念的教育活动2是以学生为中心的3是一种建立在新型人际关系基础上的4是一种独特教育目标的5是一种以“他助-互助-自助”为机制的6是一种服务性的7是一种需要专业技能的8是一种具有自身范式的教育活动 试析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主要区别1德育是解决人的社会问题,核心是人生观和道德观问题;心理是主要帮助学生认识自己,认识自己与社会的关系,发展潜能,其核心问题是成长问题2.德育以说服师范为基本手段,心理则是以尊重、共情、真诚的人际关系的建立为基本手段3德育重在明理追求反省,心理重在疏导、宣泄4德育把学生当做社会关系中的一个社会角色来要求的,目的在与提高学生对国家和社会归宿感和自豪感;心理把学生当作人际关系中的一个具体人要求的,目的在于提高个人价值观与成就感5德育要求学生达到君子的境界,心理要求学生达到凡人的境界 简述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内容和途径内容目标:1总目标:通过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健全发展2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平时作业(含标准答案)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平时作业(含答案)

————————————————————————————————作者:————————————————————————————————日期:

ID号姓名考室座号成绩 说明:①请将本作业题目用A4纸打印出来,并用手工书写完成(答案用打印、复印的,作业成绩以0分计); ②请在现场集中考试结束后,将本作业随同考卷一并提交; ③课程的作业成绩与考试成绩均要取得60分以上,该课程的综合成绩方能取得合格。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24分) 1、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是指我们的情感状态和心智状态,也就是我们的所感所思。心理健康也不仅仅是指没有心理问题或没有心理病。一个心智健康的人不会随意夸大也不会任意低估自己的能力,他对自己和他人的评价都建立在现实的基础上。 2、兴趣 兴趣是指一个人力求人事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 3、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是指对自己身心活动的觉察,即自己对自己的认识,具体包括认识自己的心理状况(如身高、体重、体态等)、心理特征(如兴趣、能力、气质、性格等)以及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如自己与周围人们相处的关系,自己在集体中的位置和作用等)。 4、心理暗示 心理暗示是指通过言语或动作,以含蓄的方式,对自己和他人的认识、情感、意志以及行为产生影响。受暗示者的心态改变时下意识的,其受影响的过程是不自觉的。 5.健康 健康是指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完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的状态。 6.学习动机: 所谓学习动机是指引起学生学习行为、维持学习行为,并使学习行为趋向一定的目标的内在心理历程的动力。 7.气质 气质是指在人的认识、情感、言语、行动中,心理活动发生时力量的强弱、变化的快慢和均衡程度等稳定的动力特征。 8.咨询 心理咨询室借助于一中特殊的人际关系,运用心理学的理论知识和方法,通过言语、文字及其他信息传递方式,就咨询对象的心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提供帮助、启发和指导的过程。 二、判断正误(每题2分,共36分) (×)1、心理健康的统计学标准提供了心理特征的量化资料,比较客观,便于分析比较,操作简便易行,统计结果一目了然,也是最科学的。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期末考试卷

1151、 1131 能力、情绪、1、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又将健康定义修改为:健康不仅仅是身体没有疾病,而且还要具备( ABC )。(P1) A、社会适应良好 B、心理健康 C、道德健康 D、情绪健康 2、心理咨询的范围(ABCD )。P47 A、学习障碍 B、人际交往障碍 C、人格障碍 D、恋爱障碍 3、自我意识从内容上看包括(ABC )。P55 A、生理自我 B、心理自我 C、社会自我 D、理想自我 4、情绪的功能有( ABD )。P86 A、自我保护 B、人际沟通 C、表达自我 D、信息传递 5、意志品质是人格的一个组成部分,包括意志的自觉性、( ABD )。 P107 A、坚韧性 B、果断性 C、稳定性 D、自制力 6、人格的有四个特征分别是( ABCD )P126 A、整体性 B、独特性 C、社会性 D、稳定性 7、2000多年前西方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和古罗马医生盖伦,根据神经类型活动的强度、平衡性及灵活性的不同将气质为( ABCD )。P129 A、多血质 B、胆汁质 C、抑郁质 D、黏液质 8、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将人的需要分为( ABCD )五个层次。P172 A、生理需要 B、控制的需要 C、爱和归属的需要 D、自我实现的需要 9、人们在认识交往对象时容易产生几种常见的心理效应而导致对他人的认知偏差,主要有( ACD )。P194 A、首因效应 B、认同效应 C、光环效应 D、刻板效应 10、面试过程中常见的不良心理主要有( ABCD )。P253 A、期望过高 B、求全心理 C、迎合心理 D、怀疑心理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中职学生如何有效地克服自卑心理?P66 答:1、正确看待长处和短处 2、客观地对自己与他人进行比较,建立积极的自我评价。 3、多与人交往,善于表现自己 4、进行积极心理暗示 5、适当补偿自己 6、修正理想的自我、调节抱负水平 2、坚强的意志对我们中职学生有什么帮助?P111 答:1、坚强的意志是行动的强大动力 2、意志坚强有益于身体健康 3、意志坚强有益于心理健康 4、坚强的意志有益于学习成绩的提高 5、坚强的意志是职业院校学生成才的重要保证 3、健全人格具有什么特征?P127 答:1、正确的自我意识 2、良好的情绪调控能力 3、和谐的人际关系 4、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5、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4、人际交往能力是一个人能够有效适应社会的标志,要提高人际交往能力需要遵循什么原则?P202 答:1、平等尊重原则 2、诚实守信原则 3、热情与坦率的原则 4、宽容原则 5、互利原则 6、适度原则 5、恋爱不同于结识一般的朋友,而是要寻找终生的伴侣。恋爱过程中男女双方应该遵循哪些恋爱道德?P236 答:1、以诚相待 2、忠贞专一 3、尊重信任 4、举止文明。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人际交往是人的最基本的需要。人的一生都是在与他人交往中度过的。通过交往,人学会了说话,学会了生活;通过交往,人掌握了知识和技能;通过交往,人才能不断成长、成熟和完善。作为中职学生的你应该如何提高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呢? 答:作为中职学生要提高人际交往的能力,不仅要遵循一定的人际交往的原则和掌握一定的人际交往的技巧,还要形成良好的交往风度。具体如下: 一、掌握人际交往的一般原则: 1、平等尊重原则 2、诚实守信原则 3、热情与坦率的原则 4、宽容原则 5、互利原则 6、适度原则 二、掌握人际交往的技巧 1、“走出自我小天地” 2、给人以真诚的赞美 3、学会感激 4、把每个人都看成重要人物 5、记住对方的名字 三、形成良好的交往风度 1、精神状态饱满 2、衣着要整洁大方 3、言谈举止文明 4、态度诚恳大方 5、学习倾听技能 2、《心理健康教育》这门课程已经学完了,亲爱的同学们你一定有很多的感触吧?请你结合实际谈谈你对这门课程的理解和感受。(请用自己的话叙述)

华师2016心理学公选课期末作业

心理学公选课期末作业 答:1、艾利斯的情绪ABC 理论的内容是:ABC 理论是就是认为激发事件A(activating event 的第一个英文字母)只是引发情绪和行为后果C(consequence 的第一个英文字母)的间接原因,而引起 C 的直接原因则是个体对激发事件 A 的认知和评价而产生的信念B(belief 的第一个英文字母),即人的消极情绪和行为障碍结果(C),不是由于某一激发事件(A)直接引发的,而是由于经受这一事件的个体对它不正确的认知和评价所产生的错误信念(B)所直接引起. 2、驳斥:小李的非理性信念符合“过分概括化”特征:这是一种以偏概全的不合理思维方式的表现, 它常常把“有时”、“某些”过分概括化为“总是”、“所有”等.它具体体现在人们对自己或他人的不合理评价上,典型特征是以某一件或某几件事来评价自身或他人的整体价值.例如,有些人遭受一些失败后,就会认为自己“一无是处、毫无价值”,这种片面的自我否定往往导致自卑自弃、自罪自责等不良情绪.因此要提醒小李,“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犯错误的可能性. 建立新观念:犯了错误不等于“彻底结束”,只要能认清错误的原因,建立“这次考试只是试一试,考不过也没关系,下次可以再来”的观念(B),就会产生奋发图强,再接再厉等积极情绪(C).从而使小李步入新的生活轨道.答:1.张杰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涉及到记忆能力差,费了很多精力却不见成果这一矛盾现实。其实,每个人的记忆能力都差不多,不一样的只是记忆方法而已。所以,抱怨的同时,是不是应该反思一下我们的记忆方法是否合理? 相关原理发现,最先学习的单词和最后学习的单词,其回忆成绩最好,而中间部分的单词回忆成绩最差。据此,学家描绘了关于记忆的“系列记忆曲线”(serial position effect)(一个U 形的曲线),并将这种现象称为“系列位置效应”(serial position effect)。 系列位置效应表明,如果学习材料中各部分的位置不同,学习效果就不同。比如,识记一篇文章,开头部分和结尾部分的识记效果就比中间部分要好。这可能是学习材料开始部分受到中间部分的干扰,影响了对开始部分的记忆,这种后面内容对前面内容的干扰叫做倒摄抑制;结尾部分受到中间部分的干扰,影响了对结尾部分的记忆,这种前面内容对后面内容的干扰叫做前摄抑制;中间部分受到开始部分和结尾部分两部分内容的干扰,也就是同时受到了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这样就严重影响了对中间部分的记忆,因而,中间部分记忆效果最差。而且,学科之间也会相互抑制,材料性质越相进,越是容易混淆。 2.针对上述情况,如何复习以提高记忆效果?系列位置效应告诉我们,要把最重要的事情安排在开关和结尾的部分。 老师在课堂的开始和结尾要讲重要的内容,处理重要的事情。课堂中会发生很多意料之中、意料之外的事情,但要记住,只有最重要的事情才能占据最重要的时间。 学生要重视一节课的开头和结尾。上课前准备好相关学习用具,不要让上课的前10分钟在找练习本的过程中度过,也不要让快下课的后10分钟在想象课后如何玩耍中度过。 背诵文章、单词时变换开始位置。背诵单词或文章,在正背之后适当的从中间开始背,克服正背时由系列位置效应引起的中间部分记忆率低的问题。 每次学习的时间不宜过长。学习时间过长,中间部分就相应增多,学习效率就会下降。 合理安排学习材料的顺序。同一学习材料学习时间不要过长,前后两段时间中学习的材料要不一样,这样可以避免材料之间的相互干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