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类的水解知识点总结教学文稿

盐类的水解知识点总结教学文稿
盐类的水解知识点总结教学文稿

1. 复习重点

1 ?盐类的水解原理及其应用

2?溶液中微粒间的相互关系及守恒原理 2. 难点聚焦

(一)

盐的水解实质

当盐AB 能电离出弱酸阴离子(B n —

)或弱碱阳离子 而促进水进一步电离?

A n+),即可与水电离出的

H 或OR 结合成电解质分子,从

与中和反应的关系: 水解、 盐+水

酸+碱(两者至少有一为弱)

中和

由此可知,盐的水解为中和反应的逆反应,但一般认为中和反应程度大,大多认为是完全以应, 但盐类的水解程度小得多,故为万逆反应,真正发生水解的离子仅占极小比例。

二)水解规律

简述为:有弱才水解,无弱不水解 具体为:1 ?正盐溶液

① 强酸弱碱盐呈酸性 ③强酸强碱盐呈中性

女口 NH 4CN CH

3

CONH

碱性

中性

J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取决于弱酸弱碱相对强弱

2 .酸式盐 ①若只有电离而无水解,则呈酸性(如 NaHSO ② 若既有电离又有水解,取决于两者相对大小

电离程度〉水解程度, 呈酸性 电离程度<水解程度, 呈碱性

强碱弱酸式盐的电离和水解:

如HPQ 及其三种阴离子随溶液 pH 变化可相互转化:

pH

值增大

---------------- ------ -- -------- > H

工 3PQ H 2PQ — HPO 厂 P0 43—

pH 减小

③常见酸式盐溶液的酸碱性

碱性: NaHCO NaHS NadHPQ NaHS. 酸性(很特殊,电离大于水解) :NaHSO NaHPQ 、NaHSO

盐类的水解

H 2O H +

越弱越水解,弱弱都水解

②强碱弱酸盐呈碱性 ④弱酸碱盐不一定

NH

4

F

酸性

谁强显谁性,等强显中性

(三)影响水解的因素

内因:盐的本性.

外因:浓度、湿度、溶液碱性的变化

(1 )温度不变,浓度越小,水解程度越大

(2 )浓度不变,湿度越高,水解程度越大.

(3)改变溶液的pH值,可抑制或促进水解。

(四)比较外因对弱电解质电离和盐水解的影响

HA H ++A——Q . ' A —+H2O HA+QH ——Q

温度(T)T f^af T—hf

加水平衡正移,af促进水解,h f

增大[H+]抑制电离,af促进水解,h f

增大[OH ]促进电离,af抑制水解,h f

增大[A ]抑制电离,af水解程度,h f

注:a—电离程度h —水解程度

思考:①弱酸的电离和弱酸根离子的水解互为可逆吗?

②在CHCOOH和CHCOON的溶液中分别加入少量冰醋酸,对CHCOOHfe离程度和CHCOO水解程度各有何影

响?

(五)盐类水解原理的应用

考点1 .判断或解释盐溶液的酸碱性

例如:①正盐KX KY KZ的溶液物质的量浓度相同,其pH值分别为7、8、9,贝U HX HY HZ的酸性强弱

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相同条件下,测得① NaHCO②CHCOONa③NaAIQ三种溶液的pH值相同。那实验么它们的物质的量浓度由

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因为电离程度CHCOO B HAIQ所以水解程度NaAIQ > NaHC9 CHCOO2在相同条件下,要使三种溶液pH值相同,只有浓度②'①〉③

2 ?分析盐溶液中微粒种类.

.. + 2—————— +

例如Na2S和NaHS溶液溶液含有的微粒种类相同,它们是Na、S、HS、H2S、OH、H、HO,但微粒浓度大

小关系不同.

考点2.比较盐溶液中离子浓度间的大小关系

(1 )一种盐溶液中各种离子浓度相对大小

①当盐中阴、阳离子等价时

[不水解离子] > [水解的离子] > [水解后呈某性的离子(如^或OH)] > [显性对应离子如0H或H]

实例:aCHCOONa. bNHCI

a. [Na +] > [CH s COO] > [OH-] > [H+]

b. [CI —] > [NH4+] > [OH—]

②当盐中阴、阳离子不等价时。

要考虑是否水解,水解分几步,如多元弱酸根的水解,则是“几价分几步,为主第一步”,实例NaS水解分二步

S2—+HO HS —+O只(主要)

HS+HO H 2S+OH(次要)

各种离子浓度大小顺序为:

+ 2一一一+

[Na ] > [S ] > [OH ] > [HS ] > [H ]

(2)两种电解质溶液混合后各种离子浓度的相对大小

①若酸与碱恰好完全以应,则相当于一种盐溶液

②若酸与碱反应后尚有弱酸或弱碱剩余,则一般弱电解质的电离程度〉盐的水解程度

考点3.溶液中各种微粒浓度之间的关系

以Ne t S水溶液为例来研究

(1 )写出溶液中的各种微粒

阳离子:N』H

阴离子:S2一、HS、OH

(2)利用守恒原理列出相关方程.

10电荷守恒:

[Na+]+[H +]=2[S 2一]+[HS 一]+[OH 一]

20物料守恒:

+ 2—

N@S=2Na+S

若S2—已发生部分水解,S原子以三种微粒存在于溶液中。[S2一]、[HS一],根据S原子守恒及Na+的关系可得.

+ 2——

[Na ]=2[S ]+2[HS ]+2[H 2S]

30质子守恒

+ —J

HaO H +OH : ------------

+ —— + 2———— +

由H2O电离出的[H ]=[OH ],水电离出的H部分被S结合成为HS、HS,根据H (质子)守恒,可得方程:— + —

[OH ]=[H ]+[HS ]+2[H 2S]

想一想:若将Na^S改为NaHS溶液,三大守恒的关系式与NaS对应的是否相同?为什么?

提示:由于两种溶液中微粒种类相同,所以阴、阳离子间的电荷守恒方程及质子守恒是一致的。但物料守恒

方程不同,这与其盐的组成有关,若NaHS只考虑盐本身的电离而不考虑HS的进一步电离和水解,则[Na+]=[HS

—],但不考虑是不合理的。正确的关系为[Na+]=[HS —]+[S 2—]+[H

2S]

小结:溶液中的几个守恒关系

(1)电荷守恒:电解质溶液呈电中性,即所有阳离子所带的正电荷总数与所有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总数代数

和为零。

(2 )物料守恒(原子守恒):即某种原子在变化过程(水解、电离)中数目不变。

(3)质子守恒:即在纯水中加入电解质,最后溶液中[H+]与其它微粒浓度之间的关系式(由电荷守恒及质子

守恒推出)

练一练!

写出O.1mol/L Na 2CQ溶液中微粒向后三天守恒关系式。

参考答案:

①[Na+]+[H +]=[OH —]+[HC03—]+2[CO32—]

②[HC03—]+[CO s2—]+[H 2CO]=0.1

③[0H—]=[H +]+[HCO s—]+2[H 2CO]

考点4 .判断加热浓缩至盐干溶液能否得到同溶质固体。

例1. AlCl 3+3H2O - Al(OH)3+HCl △ H> 0 (吸热)

①升温,平衡右移

②升温,促成HCI挥发,使水解完全

AlCl 3+3H2O 加热至ROH)3+3HCI f

J灼烧

Al 2Q

例2. Al 2(SO4)3+6H2O - . 2AI(OH)3+3H2SQ △H>0 (吸热)

①升温,平衡右移

②H2SO4难挥发,随C(H2SQ)增大,将抑制水解

综合①②结果,最后得到Al 2 SQ

从例1例2可小结出,加热浓缩或蒸干盐溶液,是否得到同溶质固体,由对应酸的挥发性而定结论:

①弱碱易挥发性酸盐蒸干氢氧化物固体(除铵盐)

②弱碱难挥发性酸盐蒸干同溶质固体

考点5.某些盐溶液的配制、保存

在配制FeCb、AlCl 3、CuCb、SnCI2等溶液时为防止水解,常先将盐溶于少量相应的酸中,再加蒸馏水稀释

到所需浓度?

N£2SiO3、Na^CO、NHF等不能贮存磨口玻璃塞的试剂瓶中,因NaaSiO s、Na^CO水解呈碱性,产生较多OH, NHF 水解产生HF, OH\ HF均能腐蚀玻璃.

考^点 6.某些离子间因发生又水解而在溶液中不大量共存,如

①Al 3+与ST、HS、CO2—、HCO—、AIQ, SiO32—、CIO—、Gfb等不共存

②Fe3与CO2—、HCG—、AI02—、CIO—等不共存

③NH4+与CIO—、SiO32—、AI02—等不共存

想一想:AI2S3为何只能用干法制取?( 2AI+2S AI 2S3) =

小结:能发生双水解反应,首先是因为阴、阳离子本身单一水解程度相对较大,其次水解一方产生较多,H+,另一方产生较多OH T,两者相互促进,使水解进行到底。

例如:

3HCO 3—+ 3H 2O - 3H 2CO + 3OH—

~~卜3H 20、AI(OH)3 + 3H +

祁11/

促进水解进行到底*

总方程式:3H 2。

3HCO 3—+AI 3+===AI(OH) 3 J +3CO f

^考7.泡沫灭火器内反应原理.

NaHCQ和Al2(SQ)3混合可发生双水解反应:

2HCO3—+AI 3+==AI(OH3)J +3CO f

生成的CO将胶状AI(OH) 3吹出可形成泡沫

考丿点8.制备胶体或解释某些盐有净水作用

FeCI 3、Kal2(SO4)2 ? 12HO等可作净水剂?

原因:Fe3+、AI3+水解产生少量胶状的Fe(OH)3、AI(OH) 3,结构疏松、表面积大、吸附能力强,故它们能吸

附水中悬浮的小颗粒而沉降,从而起到净水的作用

3. 例题精讲

例1浓度为O.1mol/L的8种溶液:①HNO②HSQ③HCOOH④Ba(OH)2 ⑤NaOH⑥CHCOONa⑦KCI ⑧NHCI 溶液pH值由小到大的顺序是(填写编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例2 (2001广东)若pH=3的酸溶液和pH=11的碱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呈酸性,其原因可能

A. 生成一种强酸弱碱盐

B. 弱酸溶液和强碱溶液

C. 弱酸与弱碱溶液反应

D. —元强酸溶液与一元强碱溶液反应

例3 (2001广东)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 .硫酸铝溶液和小苏打溶液反应AI 3++3HC0 ==3CO f +AI(OH) 3 J

B. 向Ca(CIO) 2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硫Ca +2CIO + SO2+ H2O == CaSQ +2HCIO

C .硫化亚铁中加入盐酸S2「+2H==H2S f

D.钠和冷水反应Na+2HO==Na+Hd +2OH

例4.明矶溶于水所得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

A. [SO42—]=[K +]=[AI 3+] > [H+] > [OH—]

B. [SO42—] > 2[K+] > [Al 3+] > [01] > [H+]

C. [SO 42—] > 2[K+] > [Al 3+] > [H+] > [OH —]

D. [SO42—]+[OH —]=[K +]+[AI 3+]+[H +]

例5?普通泡沫灭火器的换铜里装着一只小玻璃筒,玻璃筒内盛装硫酸铝溶液,铁铜里盛装碳酸氢钠饱和溶

液。使用时,倒置灭火器,两种药液相混合就会喷出含二氧化碳的白色泡沫。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产生此现象的离子方程式是.

(2 )不能把硫酸铝溶液装在铁铜里的主要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一般不用碳酸钠代替碳酸氢钠,是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例6?①碳酸钾与水溶液蒸干得到固体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②KaI(SO 4)2溶液蒸干得到的固体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③碳酸钠溶液蒸干得到的固体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 ,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 。

④亚硫酸钠溶液蒸干得到的固体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⑤氯化铝溶液蒸干得到的固体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实战演练

一、选择题

1. ( 2002年全国高考题)常温下,将甲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所得溶液pH=7,则此溶液中

A. c(HCOO) > c(Na +)

B. c(HCOO) v c(Na +)

C. c(HCOO)= c(Na+)

D. 无法确定c ( HCOO)与c ( Na+)的关系

2. ( 2002年上海高考题)在常温下10 mLpH=10的KOH溶液中,加入pH=4的一元酸HA溶液至pH刚好等于7 (假设反应前后体积不变),则对反应后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A. c(A「)= c(K +)

B. c(H +)= c(OH「)v c(K +) v c(A「)

C. V 后》20 mL

D. V后w 20 mL

一 1

3. 物质的量浓度相同(0.1 mol ? L )的弱酸HX与Na X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中粒子浓度关系错误的是

A. c (Na+) + c (H+)= c (X 一)+ c (OH)

B. 若混合液呈酸性,则c (X 一)〉c ( Na+)> c ( H X)> c ( H+)> c (OH)

C. c (H X) + c (X 一)= 2c (Na+)

D. 若混合液呈碱性,则c ( Na+)> c ( H X)> c (X 一)〉c (OH)> c ( H+)

4. 将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某弱酸HX溶液与Na X溶液等体积混合,测得混合后溶液中

c ( Na+)> c (X 一),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 c (O片)v c ( H+)

B. c ( HX v c (X一)

C. c (X 一)+ c (H X)= 2c (Na+)

D. c ( H X) + c ( H+)= c ( Na+) + c (OH )

5. 某酸的酸式盐NaHf在水溶液中,H Y 一的电离程度小于H Y 一的水解程度。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H2Y的电离方程式为:H2Y+ HsO4+ H Y 一

B. 在该酸式盐溶液中c ( Na+)> c (Y 1 2 3_)> c ( H Y「)> c (0H)> c ( H+)

C.H Y「的水解方程式为H3O + Y

D. 在该酸式盐溶液中c ( Na+)> c ( H Y-)> c (OH I)> c ( H+)

6. 将0.1 mol ? L-1的醋酸钠溶液20 mL与0.1 mol ? L-1盐酸10 mL混合后,溶液显酸性,则溶液中有关粒子的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 C(CH3COO) > c(CI -) > c(H +) > C(CH3COOH)

B. C(CH3COO) >C(CI-) >C(CH3COOH>C(H+)

C. C(CH3COO)=C(CI-) > C(H+) > c(CH3COOH)

D. c(Na +) + C(H+) >c(CH3COO) + C(CI-) + c(OH「)

7. 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下列溶液中,NH4浓度最大的是

A. NH4NO

B.NH4HSO

C. CHCOONH

D.NH4HCO

8. CH3COOH! CHCOON以等物质的量混合配制成的稀溶液,pH为4.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CH3COOH的电离作用大于CHCO ON的水解作用

B. CH3COO Na勺水解作用大于CHCOO的电离作用

C. CHCOOH的存在抑制了CHCO ON的水解

D. CfCOONa勺存在抑制了CHCOO的电离

9. 已知0.1 mol ? L-1的NaHC昭液的pH=8,同浓度的NaAIQ溶液的pH=11,将两种溶液等体积混合,并且发生了反应,可能较大量生成的物质是

https://www.360docs.net/doc/947613487.html,2

B.AI (OH 3

C.CO2

D.AI

二、非选择题(共55分)

10.(12 分)(1)碳酸钾的水溶液蒸干得到的固体物质是,原因是。

(3)碳酸氢钡溶液蒸干得到的固体物质是,原因

是。

⑷亚硫酸钠溶液蒸干得到的固体物质是,原因是。

(6)盐酸与硫酸浓度各为1 mol ? L-1的混合酸10 mL,加热浓缩至1 mL,最后得到的溶液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 (12分)用离子方程式表示下列反应:

(1) 某可溶性盐的化学式X m Y n (是最简结构n ),将一定量的该盐溶于足量的水中,若测得溶液的pH为3,该盐水解的离子方程式可能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测得溶液的pH为11,则该盐与水反应的离子

方程式可能为。

2 NH4CI溶液与Na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AICI 3溶液与NaAIC2溶液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⑷C u SQ溶液与NaaS溶液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NaHSQ溶液与NaHC?液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⑹FeCI 3溶液与NaI溶液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 (10 分)25 C时,将0.01 moI CH s COON^H 0.002 moI HCI 溶于水,形成1 L 混合溶液:

该溶液中存在着三个平衡体系,用电离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表示: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溶液中共有种不同的粒子(指分子和离子)。

(3) 在这些粒子中,浓度为0.01 mol丄一1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浓度为0.002 mol丄一1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4) 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_____ 两种粒子物质的量之和等于0.01 mol。

⑸ 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__ 两种粒子物质的量之和比氢离子数量多0.008 mol。

14. (6分)某二元弱酸(简写为HA)溶液,按下式发生一级和二级电离:

HA H + HA , HA 屯:H + A

已知相同浓度时的电离度a ( HA)> a (HA—),设有下列四种溶液:

A. 0.01 mol - L—1的HA 溶液

B. 0.01 mol - L—1的NaHA溶液

C. 0.02 mol - L—1的HCI与0.04 mol - L—1的NaHA溶液的等体积混合液

D. 0.02 mol - L—1的NaOH与0.02 mol - L—1的NaHA溶液的等体积混合液

据此,填写下列空白(填代号):

(1) c ( H )最大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小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

(2) c (H2A)最大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小的是

(3) c (A )最大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小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

15. (6分)已知(1) CT、Fe2+在pH为4?5的条件下不水解,而这一条件下Fe3+几乎全部水解。

(2)双氧水(H2Q)是强氧化剂,在酸性条件下,它的还原产物是fQ

现用粗氧化铜(CuO中含少量Fe)制取CuCl2溶液的过程如下:

①取50 mL纯净的盐酸,加入一定量的粗CuO加热搅拌、充分反应后过滤,测知滤液的pH=3。

②向滤液中加入双氧水、搅拌。

③调节②中溶液的pH至4,过滤。

④把③所得滤液浓缩。

回答以下问题:

(1 [②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③中使pH升高到4,采取的措施是:加入过量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并微热、搅拌。

A.NaOH

B.氨水

C.CuCI 2

D. CuO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中过滤后滤渣的成分是。

附参考答案

一、 1.C 2.AD 3.D 4.C 5.AD 6.B 7.B 8.BD 9.BC

二、1O.(1)K 2CO 尽管加热过程促进了K z CO的水解,但生成的KHCO和KOH反应后仍为K z CCO

⑵明矶尽管A l 3+水解,因HSQ为高沸点酸,最后仍得结晶水合物明矶

⑶BaCO3 Ba ( HC(3) 2在溶液中受热就会分解,而得到BaCO

(4)Na 2SO4 Na 2SQ在蒸干的过程中不断被空气氧化而变成

NaSQ

⑸A I ( OH 3和A I2O A lCl 3水解生成A l ( OH 3和HCI,由于HCI挥发,促进了水解,得到A l ( OH 3,

A I ( OH 3部分分解得A I2O

(6)10 moI?L T HSQ溶液蒸发浓缩过程中HCI挥发,最后剩余为较浓"SQ溶液

11.(1) X + n H2O 岂X( OH n+ n H

Y m_+ HO 轧* H Y (叶1—+ OH

(提示:多元弱酸根水解,以第一步为主,故Y 水解第一步只能得到H Y ("1)—,而不能写成H Y )

(2)2NH 4+ 2Na===2N扌+ 2NH f + H2T

3丰

⑶A I + 3A IO2+ 6fO===4A I (OH 3 J

(4 ) C u ++ S 一===C u S J

(5)HCO + H+===HO+ CO f

(6)2Fe ++ 2 I ===2Fe ++I 2

12. (1)①CHCOO+ HO?° CHCOO I OH

②CHCOOH CHCOO+ H+

③H2O J ' H++ OH

(2) 7 (3) Na+CI 一(4) CHCOOH CHCOO

(5) CHCOO OH 一

13. (1)稀ac (2)ac (3)b Fe (OH 3、C u( OH 2

14. (1)A D ⑵ C D (3)D A

15. (1) 2Fe2++HQ+2H h===2Fe3++2H2O

(2) D

(3)Fe ( OH 3、CuO

盐类的水解知识点总结

1.复习重点 1 ?盐类的水解原理及其应用 2 ?溶液中微粒间的相互关系及守恒原理 2?难点聚焦 盐的水解实质 H 2O H ++OH AB== B n — ” n+ 进水进一步电离. 类的水解程度小得多,故为万逆反应,真正发生水解的离子仅占极小比例。 (二)水解规律 如HPQ 及其三种阴离子随溶液 pH 变化可相互转化: pH 值增大 --------------------------------------- > — 2— 3 — H 『3PQ H 2PQ HPO 4 PQ 4 pH 减小 ③常见酸式盐溶液的酸碱性 碱性:NaHCO NaHS NmHPG 、NaHS. 酸性(很特殊,电离大于水解): NaHSO NaHPQ 、NaHSO 盐类的水解 简述为:有弱才水解,无弱不水解 具体为:1 ?正盐溶液 ①强酸弱碱盐呈酸性 ③强酸强碱盐呈中性 女口 NH 4CN CH 3CONH 碱性 中性 取决于弱酸弱碱 相对强弱 2 .酸式盐 ①若只有电离而无水解, ②若既有电离又有水解, 电离程度〉水解程度, 呈酸性 呈碱性 越弱越水解,弱弱都水解 ②强碱弱酸盐呈碱性 ④弱酸碱盐不一定 NH 4F 酸性 则呈酸性(如 NaHSC ) 取决于两者相对大小 电离程度v 水解程度, 强碱弱酸式盐的电离和水解: 谁强显谁性,等强显中性 HB (n -1)— 当盐AB 能电离出弱酸阴离 ) A(OH Hr 或弱碱阳离子(A n+),即可与水电离岀的 川或0H 结合成电解质分子,从而促 与中和反应的关系: 盐+水 由此可知, 水解 . 酸+碱(两者至少有一为弱) 中和 盐的水解为中和反应的逆反应,但一般认为中和反应程度大,大多认为是完全以应,但盐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知识点归纳

一、简答题:(3X10) 1.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 2.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 3.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 4.教育研究的基本步骤 5.简述教育与政治经济发展的关系 6.简述全面发展的内容 7.如何运用记忆规律,促进知识保持 8.简述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9.简述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10.简述四种不同气质类型的特征,并针对不同气质类型如何指导 11.影响课程开发的主要因素 12.简述新课改下教师教学观的改变 13.简述新课改结构的主要内容 14.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及其对教育的影响 15.小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 16.简述学生学习的特点 17.建构主义学习观 18.简述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19.说服教育法的含义和要求 20.简述美育的任务 21.班集体的基本特征 22.班主任如何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23.小学班主任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 24.先进生、中等生和后进生各有什么样的心理特点班主任应该如何进行个别教育 25.小学教学的基本任务 26.简述教学课程的基本规律 27.讲授法的基本要求 28.教学实施的环节 29.简述上好一堂课的标准

30.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 历年来考察过的简答题: 【2014年下半年】: 1.简述皮亚杰7-12岁小学生思维发展的特征 2.简述学校联系的基本方式 3.简述教学研究中文检索的基本要求 【2014年上半年】 1.简述我国教肓目的的基本特征 2.简述小学生学习兴趣的特点 3.简述建立良好班风的基本措施。 【2013年上半年】 1.简述影响个体发展的主要因素。 2.简述教育报告的-般结构 3.我国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简述你对这三种学习方法的理解。 【2013年下半年】 1.简述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学生观 2.简述班主任工作的主要内容 3.中学生在安全用电方面犯了哪些常识性错误你认为小学教师应从哪些方面进行安全教育 二、材料分析题(2X20) (一)材料分析题答题结构 1..总起:①这位老师(材料中)遵循了(违背了)体现了、指出……,这种做法有利于、不利于、促使、可以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②或者直接用知识原理进行阐释。 2..分析:结合材料分点解析(知识点+材料解析,如材料体现几个知识点则分点作答) 3.(总结)对于整个分析进行一两句话的总结。(不做硬性要求) (二)材料分析题知识点积累 1.新课改内容 师生: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 学生观:学生是发展、独特、独立意义的人; 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

盐类的水解知识点总结

水解中和盐类的水解 1.复习重点 1.盐类的水解原理及其应用 2.溶液中微粒间的相互关系及守恒原理 2.难点聚焦 (一)盐的水解实质 H2O H+— 当盐AB A n+),即可与水电离出的H+或OH—结合成电解质分子,从 与中和反应的关系: 盐+水酸+碱(两者至少有一为弱) 由此可知,盐的水解为中和反应的逆反应,但一般认为中和反应程度大,大多认为是完全以应, 但盐类的水解程度小得多,故为万逆反应,真正发生水解的离子仅占极小比例。 (二)水解规律 简述为:有弱才水解,无弱不水解越弱越水解,弱弱都水解谁强显谁性,等强显中性具体为: 1.正盐溶液 ①强酸弱碱盐呈酸性②强碱弱酸盐呈碱性 ③强酸强碱盐呈中性④弱酸碱盐不一定 如 NH4CN CH3CO2NH4 NH4F 碱性中性酸性 取决于弱酸弱碱相对强弱 2.酸式盐①若只有电离而无水解,则呈酸性(如NaHSO4) ②若既有电离又有水解,取决于两者相对大小 电离程度>水解程度,呈酸性电离程度<水解程度, 呈碱性强碱弱酸式盐的电离和水解: 如H3PO4及其三种阴离子随溶液pH变化可相互转化: pH值增大 H3PO4 H2PO4— HPO42— PO43— pH减小 ③常见酸式盐溶液的酸碱性 碱性:NaHCO3、NaHS、Na2HPO4、NaHS. 酸性(很特殊,电离大于水解):NaHSO3、NaH2PO4、NaHSO4 (三)影响水解的因素

内因:盐的本性. 外因:浓度、湿度、溶液碱性的变化 (1)温度不变,浓度越小,水解程度越大. (2)浓度不变,湿度越高,水解程度越大. (3)改变溶液的pH值,可抑制或促进水解。 (四)比较外因对弱电解质电离和盐水解的影响. HA H++A——Q A—+H2O HA+OH——Q 温度(T)T↑→α↑ T↑→h↑ 加水平衡正移,α↑促进水解,h↑ 增大[H+] 抑制电离,α↑促进水解,h↑ 增大[OH—]促进电离,α↑抑制水解,h↑ 增大[A—] 抑制电离,α↑水解程度,h↑ 注:α—电离程度 h—水解程度 思考:①弱酸的电离和弱酸根离子的水解互为可逆吗? ②在CH3COOH和CH3COONO2的溶液中分别加入少量冰醋酸,对CH3COOH电离程度和CH3COO—水解程度各有何影响? (五)盐类水解原理的应用 考点 1.判断或解释盐溶液的酸碱性 例如:①正盐KX、KY、KZ的溶液物质的量浓度相同,其pH值分别为7、8、9,则HX、HY、HZ的酸性强弱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 ②相同条件下,测得①NaHCO3②CH3COONa ③NaAlO2三种溶液的pH值相同。那实验么它们的物质的量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 因为电离程度CH3COOH>HAlO2所以水解程度NaAlO2>NaHCO3>CH3COON2在相同条件下,要使三种溶液pH值相同,只有浓度②>①>③ 2.分析盐溶液中微粒种类. 例如 Na2S和NaHS溶液溶液含有的微粒种类相同,它们是Na+、S2—、HS—、H2S、OH—、H+、H2O,但微粒浓度大小关系不同. 考点2.比较盐溶液中离子浓度间的大小关系. (1)一种盐溶液中各种离子浓度相对大小 ①当盐中阴、阳离子等价时 [不水解离子] >[水解的离子] >[水解后呈某性的离子(如H+或OH—)] >[显性对应离子如OH—或H+] 实例:aCH3COONa. bNH4Cl a.[Na+]>[CH3COO—] >[OH—] >[H+] b.[Cl—] >[NH4+]>[OH—]

高考专题盐类的水解知识点和经典习题

第25讲盐类的水解 基础考点梳理 最新考纲 1.理解盐类水解的原理,掌握盐类水解的规律和应用。 2.了解盐溶液的酸碱性,会比较盐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 自主复习 一、盐类水解的定义和实质 1.盐类水解的定义 在溶液中盐电离出来的离子跟水所电离出来的H+或OH-结合生成弱电解质的反应,叫做盐类的水解。 2.盐类水解的实质 盐类的水解是盐跟水之间的化学反应,水解(反应)的实质是生成难电离的物质,使水的电离平衡被破坏而建立起了新的平衡。 3.盐类水解反应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盐类水解一般程度很小,水解产物也很少,通常不生成沉淀或气体,书写水解方程式时,一般不用“↑”或“↓”。盐类水解是可逆反应,除发生强烈双水解的盐外,一般离子方程式中不写===号,而写号。 4.盐类的水解与溶液的酸碱性 ①NaCl②NH4Cl ③Na2CO3④CH3COONa ⑤AlCl3 五种溶液中呈酸性的有:②⑤。 呈碱性的有:③④。 呈中性的有:①。 二、盐类水解的影响因素及应用 1.内因:盐本身的性质 (1)弱碱越弱,其阳离子的水解程度就越大,溶液酸性越强。 (2)弱酸越弱,其阴离子的水解程度就越大,溶液碱性越强。 2.外因 (1)温度:升高温度,水解平衡正向移动,水解程度增大。 (2)浓度 ①增大盐溶液的浓度,水解平衡正向移动,水解程度减小,但水解产生的离子浓度增大,加水稀释,水解平衡正向移动,水解程度增大,但水解产生的离子浓度减小。 ②增大c(H+),促进强碱弱酸盐的水解,抑制强酸弱碱盐的水解;增大c(OH-),促进强酸弱碱盐的水解,抑制强碱弱酸盐的水解。 3.盐类水解的应用(写离子方程式) (1)明矾净水:Al3++3H2O Al(OH)3+3H+。 (2)制备Fe(OH)3胶体:Fe3++3H2O错误!Fe(OH)3(胶体)+3H+。 (3)制泡沫灭火剂:Al3++3HCO错误!===Al(OH)3↓+3CO2↑。 (4)草木灰与铵态氮肥混施:NH错误!+CO错误!+H2O NH3·H2O+HCO - 。 3 网络构建

初一数学知识点归纳教学文案

初一数学知识点归纳

初一数学知识点总结 (初一上学期) 代数初步知识 1、代数式:用运算符号“+ - × ÷ …… ”连接数及表示数的字母的式子称为代数式。 注意:用字母表示数有一定的限制,首先字母所取得数应保证它所在的式子有意义,其次字母所取得数还应使实际生活或生产有意义;单独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代数式。 2、列代数式的几个注意事项: (1)数与字母相乘,或字母与字母相乘通常使用“· ” 乘,或省略不写。 (2)数与数相乘,仍应使用“×”乘,不用“· ”乘,也不能省略乘号。 (3)数与字母相乘时,一般在结果中把数写在字母前面,如a×5应写成5a 。 (4)在代数式中出现除法运算时,一般用分数线将被除式和除式联系,如3÷a 写成a 3的形式; (5)a 与b 的差写作a-b ,要注意字母顺序;若只说两数的差,当分别设两数为a 、b 时,则应分类,写做a-b 和b-a . 3、几个重要的代数式: (1)a 与b 的平方差是:a 2 -b 2 ; a 与b 差的平方是:(a-b )2 。 (2)若a 、b 、c 是正整数,则两位整数是:10a+b ;则三位整数是:100a+10b+c 。 (3)若m 、n 是整数,则被5除商m 余n 的数是:5m+n ;偶数是:2n ,奇数是:2n+1;三个连续整数是:n-1、n 、n+1。 (4)若b >0,则正数是:a 2 +b ,负数是:-a 2 -b ,非负数是:b 2 ,非正数是:-b 2 。 有理数 1、有理数: (1)凡能写成 a b (a 、b 都是整数且a≠0)形式的数,都是有理数。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整数;正分数、负分数统称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 (注意:0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a 不一定是负数,+a 也不一定是正数;p 不是有理数) (2)有理数中,1、0、-1是三个特殊的数,它们有自己的特性;这三个数把数轴上的数分成四个区域,这四个区域的数也有自己的特性。

最新盐类的水解知识点

1.盐类水解的原理 盐的类型溶液的pH能水解的离子 Na2CO3强碱弱酸盐pH>7 NH4Cl强酸弱碱盐pH<7 NaCl强酸强碱盐pH=7 (1)盐类水解的定义 盐电离出来的阳离子(或阴离子)与水电离出来的OH-(或H+)结合生成弱电解质的反应.(2)盐类水解的条件 盐能电离出弱酸根阴离子或弱碱阳离子. (3)盐类水解的实质 纯水中存在电离平衡:H2O H++OH-,此时c(H+)=c(OH-),溶液显中性.加入强碱弱酸盐或强酸弱碱盐时,弱离子结合H+或OH-,使水的电离平衡向 移动,使得c(H+)≠c(OH-),故溶液显酸性或碱性. (4)盐类水解的特点 盐+H2O酸+碱 ①盐类水解是中和反应的逆反应,一般程度较小. ②盐类水解是吸热反应. (5)盐类水解的规律 有弱才水解,无弱不水解,越弱越水解,谁强显谁性,两弱具体定. (6)盐类水解方程式的书写 ①盐类水解一般是可逆的,书写时一般不写“=== ”,而用“”;水解程度一般较小, 因此所得产物的浓度很小,一般不用“↑”或“↓”.可简记为“水写分子式,中间用可逆, 后无沉气出”. ②多元弱酸盐的水解分步进行,以第一步为主,一般只写第一步即可. 例如:Na2CO3水解: ③多元弱碱盐的水解分步进行,一般一步写出. 例如:AlCl3水解:Al3++3H2O Al(OH)3+3H+ 例如:Al2(SO4)3与NaAlO2相混合: Al3++3AlO+6H2O===4Al(OH)3↓ 2.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 (1)内因——盐本身的性质 组成盐的离子所对应的酸或碱越弱,则越易水解,其溶液的酸性或碱性就越强.(2)外因

①温度:因为盐类水解是吸热反应,所以升高温度,水解平衡向右移动,水解程度 增大. ②浓度:盐溶液加水稀释,则水解平衡向右移动,水解程度增大. ③化学反应: A.强碱弱酸盐水解,如Na2CO3+H2O NaHCO3+NaOH,加酸促进其水解,加碱抑制其水解. B.强酸弱碱盐水解,如FeCl3+3H2O Fe(OH)3+3HCl,加碱促进其水解,加酸抑制其水解. 1.向三份0.1 mol/L CH3COONa溶液中分别加入少量NH4NO3、Na2SO3、FeCl3固体(忽略溶液体积变化),则CH3COO-浓度的变化依次为() A.减小、增大、减小B.增大、减小、减小 C.减小、增大、增大D.增大、减小、增大 解析:0.1 mol/L CH3COONa中存在平衡CH3COO-+H2O CH3COOH+OH-,加入NH4NO3、FeCl3两种水解显酸性的盐会使平衡正向移动,c(CH3COO-)减小;加入Na2SO3这种水解显碱性的盐会使平衡逆向移动,c(CH3COO-)增大.答案: A 2.有①Na2CO3溶液②CH3COONa溶液③NaOH溶液各25 mL,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 mol·L-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3种溶液pH的大小顺序是③>②>① B.若将3种溶液稀释相同倍数,pH变化最大的是② C.若分别加入25 mL 0.1 mol· L-1盐酸后,pH最大的是① D.若3种溶液的pH均为9,则物质的量浓度的大小顺序是③>①>② 解析: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①、②、③溶液:pH的大小顺序应为③>①>②,故A项错误;稀释相同倍数时,①、②存在水解平衡,③中pH变化最大,故B项错误;若pH相同的三种溶液,物质的量浓度大小顺序为:②>①>③,故D项错误;与25 mL 0.1 mol/L盐酸反应后①中为NaHCO3和NaCl溶液,②中为CH3COOH和NaCl溶液,③中为NaCl溶液,pH最大的是①,故C项正确.答案: C 1.三个守恒 (1)电荷守恒 电荷守恒是指溶液呈电中性,即溶液中所有阳离子的电荷总浓度等于所有阴离子的电荷总 浓度. 如Na2CO3溶液中: (2)物料守恒 物料守恒即原子守恒,指变化前后元素原子个数守恒. 如:0.1 mol/L的Na2CO3溶液中: (3)质子守恒 质子守恒指溶液中质子发生转移时,质子数不发生变化.

高三化学盐类的水解知识点总结

水解 中和 盐 类的水解 1.复习重点 1.盐类的水解原理及其应用 2.溶液中微粒间的相互关系及守恒原理 2.难点聚焦 (一) 盐的水解实质 H 2O H +— n 当盐AB 能电离出弱酸阴离子(B n —)或弱碱阳离子(A n+),即可与水电离出的H +或OH —结合成电解质分子,从 而促进水进一步电离. 与中和反应的关系: 盐+水 酸+碱(两者至少有一为弱) 由此可知,盐的水解为中和反应的逆反应,但一般认为中和反应程度大,大多认为是完全以应,但盐类的水解程度小得多,故为万逆反应,真正发生水解的离子仅占极小比例。 (二)水解规律 简述为:有弱才水解,无弱不水解 越弱越水解,弱弱都水解 谁强显谁性,等强显中性 具体为: 1.正盐溶液 ①强酸弱碱盐呈酸性 ②强碱弱酸盐呈碱性 ③强酸强碱盐呈中性 ④弱酸碱盐不一定 如 NH 4CN CH 3CO 2NH 4 NH 4F 碱性 中性 酸性 取决于弱酸弱碱 相对强弱 2.酸式盐 ①若只有电离而无水解,则呈酸性(如NaHSO 4) ②若既有电离又有水解,取决于两者相对大小 电离程度>水解程度, 呈酸性 电离程度<水解程度, 呈碱性 强碱弱酸式盐的电离和水解: 如H 3PO 4及其三种阴离子随溶液pH 变化可相互转化: pH 值增大 H 3PO 4 H 2PO 4— HPO 42— PO 43— pH 减小

③常见酸式盐溶液的酸碱性 碱性:NaHCO3、NaHS、Na2HPO4、NaHS. 酸性(很特殊,电离大于水解):NaHSO3、NaH2PO4、NaHSO4 (三)影响水解的因素 内因:盐的本性. 外因:浓度、湿度、溶液碱性的变化 (1)温度不变,浓度越小,水解程度越大. (2)浓度不变,湿度越高,水解程度越大. (3)改变溶液的pH值,可抑制或促进水解。 (四)比较外因对弱电解质电离和盐水解的影响. HA H++A——Q A—+H2O HA+OH——Q 温度(T)T↑→α↑ T↑→h↑ 加水平衡正移,α↑促进水解,h↑ 增大[H+] 抑制电离,α↑促进水解,h↑ 增大[OH—]促进电离,α↑抑制水解,h↑ 增大[A—] 抑制电离,α↑水解程度,h↑ 注:α—电离程度 h—水解程度 思考:①弱酸的电离和弱酸根离子的水解互为可逆吗 ②在CH3COOH和CH3COONO2的溶液中分别加入少量冰醋酸,对CH3COOH电离程度和CH3COO—水解程度各有何影响 (五)盐类水解原理的应用 考点 1.判断或解释盐溶液的酸碱性 例如:①正盐KX、KY、KZ的溶液物质的量浓度相同,其pH值分别为7、8、9,则HX、HY、HZ的酸性强弱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 ②相同条件下,测得①NaHCO3②CH3COONa ③NaAlO2三种溶液的pH值相同。那实验么它们的物质的量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 因为电离程度CH3COOH>HAlO2所以水解程度NaAlO2>NaHCO3>CH3COON2在相同条件下,要使三种溶液pH值相同,只有浓度②>①>③ 2.分析盐溶液中微粒种类. 例如 Na2S和NaHS溶液溶液含有的微粒种类相同,它们是Na+、S2—、HS—、H2S、OH—、H+、H2O,但微粒浓度大小关系不同. 考点2.比较盐溶液中离子浓度间的大小关系.

最新课程与教学论知识点总结

1、课程目标:是根据教育宗旨和教育规律提出的课程的具体价值和任务目标 2、课程内容:是指哥们学科中特定的事实、观点、原理和问题以及处理问题的方式,是一定的知识、技能、技巧、思想、观点、信念、言语、行为、习惯的总和。 3、课程标准:课程标准就是指学科课程的标准,它具体规定某门课程的性质与地位,基本理念、课程目标、内容标准、课程实施建议等。 4、课程开发:主要是指课程的功能不断适应社会、文化、科学等方面的要求,进而持续不断开发课程的活动与过程。 5、课程计划:是指学校关于课程的宏观规划,一般规定学校课程的门类、各类课程学习的时数以及在各年级的学习顺序、教学时间的整体规划等。 6、教学目标:是对教学活动预期效果的标准和要求的规定或设想。 7、生成性目标:又称“形成性目标”“生长性目标”“展开性目标”,它是在教育情境中伴随着教育过程的展开而自然形成的课程目标。 8、表现性目标:是指每个学生在具体的教育情境中的个性化表现,它追求的学生反应的多元性,而不是反应的同质性 9、普遍性目标:根据一定的哲学或伦理观、意识形态、社会政治需要,而对课程进行总括性和原则性的规范与指导的目标。一般表现为对课程有较大影响的教育目标和教育宗旨10、行为性目标:是以设计课程行为结果的方式,对课程进行规范性与指导的目标,它指明了课程结束后学生所发生的行为变化。 11、广义的校本课程开发:是指以学校为本的,基于学校的实际情况,为了学校的整体发展,学校自主开展的课程开发活动,它是对学校课程的整体改造,能够体现学校的价值追求和教育理想。 12、校本课程:是指以学校为本,基于学校的实际情况,为了学校的发展,由学校自主开发的课程。 13、课程开发机制:是课程开发得以正常运行的基本原理和动力体系,它包括学校课程的设置程序和运行方式,特别是课程规划主题的认定以及课程的编制、实施、管理与监督之类的问题。 14、优化教学:所谓优化教学,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相对于一定的标准而言的一种完美、完满的教学状态。它是改革探索、革故鼎新的产物。 15、教学模式:实在一定的教学理论的指导下,通过相关教学理论的演绎或对教育教学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和所形成的一种指向特定教学目标的比较稳定的基本教学范型。 16、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选择一定的课题,以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方式进行主动探索事物一种教学方式。 17、教学方法:所谓教学方法是指叫教师和学生为了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而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的方式的总和。 18、讲授法:是指教师使化的方向发生变革的过程。 21、教学组织形式:是指为了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一定的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教学的结构。 22、班级授课制:通常是指课堂教学,是把学生按年龄和程度编成有固定人数的教学班,由教师根据教学计划中统一规定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时数,按照学校的课程表进行分科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 23、复式教学: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年纪的学生编在一个班里,由一位教师分别用不同程度的教材,在同一节课里对不同年级的学生采取直接教学和自动作业的方法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 24、谈话法:它是教师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任务和内容,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

盐类的水解知识点

盐类的水解(只有可溶于水的盐才水解) 1、盐类水解:在水溶液中某些可溶盐电离出来的弱酸阴离子或弱碱阳离子离子跟水电离出来的H +或OH -结合生成弱电解质,从而促进水的电离的反应。 2.实质 盐电离→??????????弱酸的阴离子→结合H + 弱碱的阳离子→结合OH -―→破坏了水的电离平衡―→水的电离程度增大―→????? c (H + )≠c (OH - )―→溶液呈碱性、酸性c (H +)=c (OH -)― →溶液呈中性 3.特点 可逆→水解反应是可逆反应 | 吸热→水解反应是酸碱中和反应的逆反应,是吸热过程 | 微弱→水解反应程度很微弱 4.盐类水解规律: ①有 弱 才水解,无弱不水解,越弱越水解;谁 强显谁性,两弱都水解,同强显中性。越稀越水解,越热月水解。 ②多元弱酸根,浓度相同时正酸根比酸式酸根水解程度大,碱性更强。 (如:Na 2CO 3 >NaHCO 3) ③弱酸的酸式盐溶液的酸碱性,取决于酸式酸根离子的电离程度和水解程度的相对 大小。 a.若电离程度小于水解程度,溶液呈碱性。 如NaHCO 3溶液中:HCO - 3 H + +CO 2- 3(次要), HCO - 3+H 2O H 2CO 3+OH - (主要)。

b.若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溶液显酸性。 如NaHSO3溶液中:HSO-3H++SO2-3(主要),HSO-3+H2O H2SO3+OH-(次要)。 (目前必须知道HC2O4-、HSO-3、HPO32—和H2PO4—的电离大于水解) 5.表示方法——水解的离子方程式 (1)一般盐类水解程度很小,水解产物很少,在书写盐类水解方程式时要用“”号连接。盐类水解一般不会产生沉淀和气体,所以不用“↓”或“↑”表示水解产物(双水解例外)。不把产物(如NH3·H2O、H2CO3)写成其分解产物的形式。 如:Cu(NO3)水解的离子方程式为Cu2++2H2O Cu(OH)2+2H+。 NH4Cl水解的离子方程式为NH+4+H2O NH3·H2O+H+。 (2)多元弱酸盐的水解分步进行,逐级减弱,离子方程式分步书写,如Na2CO3的水解离子方程式:CO2-3+H2O HCO-3+OH-,HCO-3+H2O H2CO3+OH-。一般以第一步水解为主,下一级水解课忽略,原因是上一级水解出的OH-是下一级水解的产物,对下级水解有抑制作用。 (3)多元弱碱阳离子的水解方程式一步写完,如:明矾水解的离子方程式:Al3++3H2O Al(OH)3+3H+。 (4)若阴、阳离子水解相互促进,由于水解完成,书写时要用“===”“↑”“↓”等,如: 常见的双水解反应完全的为:Fe3+、Al3+与AlO2-、CO32-(HCO3-)、S2-(HS-)、SO32-(HSO3-);S2-与NH4+;CO32-(HCO3-)与NH4+其特点是相互水解成沉淀或气体。双水解完全的离子方程式配平依据是两边电荷平衡,如:2Al3++3S2-+6H2O===2Al(OH)3↓+3H2S↑。 易错警示(1)判断盐溶液的酸碱性,需先判断盐的类型,因此需熟练记忆常见的强酸、强碱和弱酸、弱碱。 (2)盐溶液呈中性,无法判断该盐是否水解。例如:NaCl溶液呈中性,是因为NaCl是强酸强碱盐,不水解。又如CH3COONH4溶液呈中性,是因为CH3COO-和NH+4的水解程度相当,即水解过程中H+和OH-消耗量相等,所以CH3COONH4水解仍呈中性。 6.水解平衡常数(K h) 对于强碱弱酸盐:K h =Kw/Ka(Kw为该温度下水的离子积,Ka为该条件下该弱酸根形成的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 对于强酸弱碱盐:K h =Kw/K b(Kw为该温度下水的离子积,K b为该条件下该弱碱根形成的弱碱的电离平衡常数) 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 1.内因 弱酸根离子、弱碱阳离子对应的酸、碱越弱,就越易发生水解。

高二化学下册盐类的水解知识点总结

高二化学下册盐类的水解知识点总结 世界由物质组成,化学则是人类用以认识和改造物质世界的主要方法和手段之一。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高二化学下册盐类的水解知识点,希望可以解决您所遇到的相关问题,加油,一直陪伴您。 (一)盐类水解口诀: 有弱才水解,越弱越水解,双弱双水解,谁强显谁性. (1)有弱才水解 要求盐要有弱酸根离子或者弱碱金属离子(包括铵离子). 如:NaCl中的Na+对应的碱是强碱NaOH,则Na+是强碱金属离子,不会水解.NaCl中的Cl-对应的酸是强酸HCl ,则Cl-是强酸根离子,也不会水解. 所以,NaCl在水溶液中不会发生水解. 又如:CH3COONa中的CH3COO-对应的是弱酸CH3COOH,则 CH3COO-是弱酸根离子,会水解.消耗H2O电离出的H+,结合成CH3OOH分子.使得水中OH-多出. 所以,CH3COONa的水溶液显碱性. (2)越弱越水解 盐中的离子对应的酸或碱的酸性越弱或碱性越弱,水解的程度越大. 如:Na2CO3和Na2SO3 CO3^2-对应的酸是H2CO3;SO3^2-对应的酸是H2SO3

由于H2CO3的酸性弱于H2SO3 则,CO3^2-的水解程度比SO3^2-的水解程度更大,结合的H+更多. 所以,Na2CO3的碱性比NaSO3的碱性强. (3)双弱双水解 当盐中的阳离子对应的碱是弱碱并且盐中的阴离子对应的是弱酸时,则盐的这两种离子都会发生水解.阳离子水解结合水电离出的OH-;阴离子水解结合水电离出的H+,所以双水解发生的程度往往较大. 如:CH3COONH4 中的NH4+对应的碱是弱碱NH3*H2O ;CH3COO-对应的酸是弱酸CH3COOH 则NH4+和CH3COO-都会发生水解,NH4+结合OH-形成 NH3*H2O;CH3COO-结合H+形成CH3COOH,相互促进,水解程度较大. (4)谁强显谁性 主要是针对双水解的盐,即弱酸弱碱盐,由于盐中的阴离子水解结合H+,阳离子水解结合OH- 要判断盐溶液的酸碱性,则要比较阴离子的水解成度和阳离子的水解程度的大小. 如:(NH4)CO3 ,由于NH3的碱性比H2CO3的酸性强(实际上比较的是两者的电离度,中学不做要求,只需记忆),则NH4+的水解程度比CO3^2-的水解程度弱,使得水溶液中消耗的H+

盐类的水解知识点(学生版)教学文案

盐类的水解知识点(学 生版)

【盐类的水解知识大复习】 一、探究盐溶液的酸碱性 结论:强酸弱碱盐显酸性,强碱弱酸盐显碱性,强酸强碱盐显中性。 二、盐溶液呈现不同酸碱性的原因 三、盐的水解原理 1.定义:在溶液中,盐电离出来的阴离子或阳离子与水所电离出来的H+或OH-结合生成弱电解质,这种作用叫做盐类的水解。 2.实质及结果 实质:促进水的电离平衡。 结果:盐的溶液呈现出不同程度的酸、碱性。 3.水解条件 a.盐必须溶于水中 b.生成盐的酸或碱是弱酸或弱碱(有弱才水解,无弱不水解,都弱双水解) 4.水解特征 水解是微弱、可逆的,用可逆符号“” 【小结】水解规律: 有弱才水解,无弱不水解,都弱双水解,谁强显谁性,都强显中性 5 盐溶液中水的电离规律 【例题】1、pH=3的HCl和pH=11的NaOH溶液中由水电离出来的c(H+)水 2、pH=3的NH4Cl和pH=11的CH3COONa溶液中由水电离出来的 c(H+)水 【小结】盐溶液中水的电离有如下规律:

a.在强酸弱碱盐溶液中,盐的水解促进了水的电离,水的电离程度比纯水、酸或碱溶液(抑制水的电离)中水的电离程度大。 b.在酸或碱溶液中,c (H +)、c (OH -)中小的那一个表示水的电离;在盐溶液中,c (H +)、c (OH -)中大的那一个反映了水的电离程度。 四、水解方程式的书写 (1)判断能否水解; (2)水解是微弱的,用可逆符号表示。通常不生成沉淀或气体,也不发生分解。在书写离子方程式时一般不标“↓”或“↑”,也不把生成物(如H 2CO 3、NH 3·H 2O 等)写成其分解产物的形式; (3)多元弱酸的盐分步水解,以第一步为主。 (4)多元弱碱盐的水解视为一步完成。 (5)双水解——不完全双水解与完全双水解 不完全水解用可逆符号,完全水解用等号表示。 五、盐类水解的影响因素 1.内因——越弱越水解(越热越水解,越稀越水解) 以醋酸钠为例:CH 3COO -+H 2O CH 3COOH+OH - K h 弱酸或弱碱的电离常数越(越弱),其所生成的盐水解的程度就越大。 2.外因:温度、浓度、酸or 碱、盐溶液 a W h K K H c COO CH c H c OH c COOH CH c COO CH c OH c COOH CH c K =???=?=+-+---)()()()()()()()(3333

大学教育学知识点总结

大学教育学知识点总结 导语:在大力推广教育改革的今天,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已是必不可少。教师苦教、学生死学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赏识教育成为教师教育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种手段。以下小编为大家介绍大学教育学知识点总结文章,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大学教育学知识点总结1 从小学到大学,可以说我一直都在接受教育,可是坦白说,要不是这学期学习了教育学,我根本就不会知道,除了儒家思想的“因材施教”这一古文化遗产涉及到教育之外,我所接受的十几年的教育竟然拥有如此广阔的研究领域,胡老师打破传统教学方式采用的“理论+案例+我”的授课方法更是让我对教育这门学科刮目相看,也改变了之前对教育学的幼稚的偏见。 记得第一次翻开《新编教育学》这本书时,我发现里面的内容特别枯燥乏味,几乎都是一些关于教育与社会呀,教育原则和方法啥的,好像与我们的生活经验、情感体验有很大的距离。于是就想,学不学教育学用处不大,不学教育学以后照样能教好学。后来上了胡老师的课之后,我才明白,我完全误解了教育学,更别谈其功能了,特别是自己亲自上讲台谈论《全身反应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后感触更深。教育学是师范类学生的必修课,其目的是使学生通过教

育学的学习掌握教育的基本原理,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培养从事教育教学的工作能力等。由此可见,教育学对培养未来合格人民教师的作用是确信无疑的。如果大家都跟我一样继续持有这种偏见,教育的未来和学生的前程就很危险了。 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我发现老师很精明,想必他料到了我们会对教育学产生偏见,并且可能会不喜欢上这门课,所以就采用“理论+案例+我”的创新教学方法,给我们耳目一新的感觉。 胡老师采用的这种创新教学方法,以理论与实际有机整合为宗 旨,遵循教学目的的要求,以案例为基本素材,把整个学期合理整合为课前分组搜寻典型案例、课上学生共同探讨和最后老师分析总结案例三个阶段,将我们引入一个特定事件的真实情境中,培养了我们反思、创新的能力,使理论与实际得到紧密结合。课前我们在老师的指导下,深入角度地上网搜索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典型事件及其相关的内容、情节、过程和处理方法等,提高了我们的实际操作能力;课堂上我们以所搜集到的案例为基本素材,或单独站上讲台,或组织团体辩论,思想深刻的胡老师也积极与我们双向和多向互动,平等对话和研讨,培养了我们的批判反思意识及团体合作能力,并促使我们充分理解了课前课上研究现象的复杂性、变化性、多样性等属性,在思索过程中考虑如何将教学理论运

化学选修四《盐类的水解知识点和经典习题》原创

盐类的水解知识点和经典习题 基础考点梳理 最新考纲 1. 理解盐类水解的原理,掌握盐类水解的规律和应用。 2. 了解盐溶液的酸碱性,会比较盐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 自主复习 一、盐类水解的定义和实质 1. 盐类水解的定义 在溶液中盐电离出来的离子跟水所电离出来的H1或0H「结合生成弱电解质的反应,叫做盐类的水解。 2. 盐类水解的实质 盐类的水解是盐跟水之间的化学反应,水解(反应)的实质是生成难电离的物质,使水的电离平衡被破坏而建立起了新的平衡。 3. 盐类水解反应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盐类水解一般程度很小,水解产物也很少,通常不生成沉淀或气体,书写水解方程式时,一般不用“T”或“ J”。盐类水解是可逆反应,除发生强烈双水解的盐外,一般离子方程式中不写===号,而写号。 4. 盐类的水解与溶液的酸碱性 ① NaCI ② NH4CI ③Na2CO3 ④CH s COONa ⑤AICI 3 五种溶液中呈酸性的有:②⑤。 呈碱性的有:③④。 呈中性的有:①。 二、盐类水解的影响因素及应用 1. 内因:盐本身的性质 (1) 弱碱越弱,其阳离子的水解程度就越大,容液酸性越强。— (2) 弱酸越弱,其阴离子的水解程度就越大,容液碱性越强。_ 2. 外因 (1) 温度:升高温度,水解平衡正向移动,水解程度增大。 ⑵浓度 ①增大盐溶液的浓度,水解平衡正向移动,水解程度减小,但水解产生的离子浓度增大,加水稀释,水解平衡正向移动,水解程度增大,但水解产生的离子浓度减小。 ②增大c(H +),促进强碱弱酸盐的水解,抑制强酸弱碱盐的水解:增大c(OH -),促进强酸弱碱盐的水解,抑制强碱弱酸盐的水解。 3. 盐类水解的应用(写离子方程式) (1) 明矶净水:Al3 + + 3H2O AI(OH) 3 + 3H +0 (2) 制备Fe(OH)3 胶体:Fe3* + 3H2O=====Fe(OH)3(胶体)+ 3H 十。 (3) 制泡沫灭火剂:AI3+ + 3HCO3===AI(OH)3 J + 3CO2 T。 ⑷草木灰与铵态氮肥混施:NH;+ CO i「+ H2O NH3 H2O+ HCO3 网络构建

《教育学》各章知识点整理总结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 第一节教育及其产生发展 一、教育的概念、属性与基本要素 (一)教育的概念 1、教育是人类有目的地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本质属性),是传承文化、传递生产与社会生活经验的一种途径。(教育最基本的功能是培养人才) 2、“教育”一词最早出现在《孟子.尽心上》 3、广义的教育,指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发展人的智力与体力、影响人的思想观念的活动。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 4、狭义的教育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依据一定的社会要求,依据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使其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发展变化的过程。 5、从个人的角度来定义:教育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进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个性化的实践活动。 (二)教育的属性 1、教育的本质属性:育人,即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也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教育的具体而实在的规定性体现在:(1)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社会活动(2)教育是人类有意识地传递社会经验的活动(3)教育是以人的培养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2、教育的社会属性:永恒性、历史性、继承性、长期性、生产性、民族性、相对独立性。(三)教育的基本要素 教育的构成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or教育媒介or教育措施。 受教育者与教育内容这一对矛盾是教育中的基本的、决定性的矛盾。 二、教育的功能(作用) 按教育功能作用的对象,分为个体发展功能和社会发展功能; 按教育功能作用的方向,分为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 按教育功能作用的呈现的形式,分为显性功能和隐性功能; 三、教育的起源 1、神话起源说:教育的目的就是体现神或天的意志,使人皈依于神或顺从于天。这是人类关于教育起源的最古老的观点。中国的朱熹也持这种观点。 2、生物起源说:(法)利托尔诺、(英)沛西能认为教育是一种生物现象。第一个正式提出的有关教育起源的学说。其根本错误在于没有把握人类教育的目的性和社会性。 3、心理起源说:(孟禄)认为教育是儿童对成人无意识模仿,没有把握教育目的性。否认了教育的社会属性。 4、劳动起源说:马克思主义认为教育起源人类所特有的生产劳动。 二、教育的历史发展 (一)原始社会的教育 1、原始社会的教育特点: (1)教育具有非独立性,教育和社会生活、生产劳动紧密相连。 (2)教育具有自发性、全民性、广泛性、无等级性和无阶级性。 (3)教育具有原始性。 (二)古代社会的教育 奴隶社会的教育与特征:阶级性;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和相对立;学校教育趋于分化和知识化、学校教育制度尚不健全。 封建社会的教育及其特征:在规模上逐渐扩大,在类型上逐渐增多;在内容上也日益丰富,并且具有等级性、专制性和保守性;与生产劳动相脱离。gBjq8l4 (3)古代东西方教育的共同特征:阶级性、道统性、等级性、专制性、刻板性、象征性。 2、古代社会教育的发展 (1)古代中国: ……夏代:据历史记载,我国就有了学校教育的形态。瞽宗是商代大学特有的名称。

高中化学选修四第三章盐类的水解知识点

第三节盐类的水解 李度一中陈海思 一、盐类水解 1、定义:在水溶液中盐电离出来的离子跟水电离出来的H+或OH-结合生成弱电 解质的反应。 2、实质:水溶液中盐电离出来的离子跟水电离出来的H+或OH-结合,破坏水的 电离,是平衡向右移动,促进水的电离 3、盐类水解的规律:①有弱才水解,无弱不水解,越弱越水解;谁强显谁 性,两弱都水解,同强显中性。 ②多元弱酸根,浓度相同时正酸根比酸式酸根水解程度大, 碱性更强。(如:Na2CO3 >NaHCO3) 3、影响盐类水解的外界因素: ①温度:温度越高水解程度越大(水解吸热,越热越水解) ②②浓度:浓度越小,水解程度越大(越稀越水解) ③酸碱:促进或抑制盐的水解(H+促进阴离子水解而抑制阳离子水解促进阳离子 水解而抑制阴离子水解) 4、水解平衡常数 ○1对于强碱弱酸盐: =/ (为该温度下水的离子积,为该条件下该弱酸根形成的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 ○2对于强酸弱碱盐: =/(为该温度下水的离子积,为该条件下该弱碱根形成的弱碱的电离平衡常数) 5、双水解反应 (1)构成盐的阴阳离子均能发生水解的反应。双水解反应相互促进,水解程度较大,有的甚至水解完全。使得平衡向右移。 (2)双水解反应特点是相互水解成沉淀或气体。双水解完全的离子方程式配平依据是两边电荷平衡。

【习题一】 (2018春?宾阳县校级月考)下列水解方程式正确的是() A. B. C. D. 【考点】盐类水解的原理. 【专题】盐类的水解专题. 【分析】水解反应的实质是:弱酸或弱碱离子结合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或氢氧根离子生成弱电解质的过程,水解反应方程式用可逆符号表示,以此分析得出正确结论. 【解答】解:A、水解是非常微弱的,水解方程式应该用“?”,且不能使用沉淀符号,故A错误; B、溴离子是强酸酸根离子不发生水解,故B错误; C、CH3COOH+H2O?CH3COO-+H3O+,是醋酸的电离方程式,不是水解离子方程式,故C错误; D、水解是非常微弱的,水解方程式应该用“?”,铵根离子水解生成一水合氨和氢离子,书写氢离子为水和氢离子得到离子方程式为NH4++2H2O?NH3? H2O+H3O+,故D正确。 故选:D。 【习题二】 (2018春?邯郸期末)一定条件下,C3COONa溶液在水解平衡:CH3COO- +H2OCH3COOH+O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加入少量NaOH固体,c(CH3COO-)增大 B.加入少量FeCl3固体,c(CH3 COO-)增大 C.稀释溶液,溶液的pH增大 D.加入适量醋酸得到的酸性混合溶液:c( Na+)>c(CH3COO-)>c(H+)>c( OH-)【考点】影响盐类水解程度的主要因素. 【专题】盐类的水解专题.

教育教学基本素质和能力知识点总结over

20XX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教学基本素质和能力知识点总结 1教学技能的观点:活动方式说,行为说,结构说,能力说,知识说; 2、教学技能:教学技能是教师在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通过实践练习和反思体悟而形成的一系列教学行为方式和心智活动方式。 3、教学技能的含义:教学技能是一系列教学行为方式和心智活动整体体现;教学技能是内外兼修的结果;教学技能是在教师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4、教学技巧,教学技艺,教学艺术是教学技能不同发燕尾服阶段表现出的三种不同形态。教学技能即表现为为教师个体的经验,又是教师群体经验的结晶,它根植于个体经验,又不是个体经验的简单描述。教学技能是教师个体经验与教师群体经验,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反映了多样性和简约性的统一。 5、教学技能的分类:备课技能,教学设计技能,课堂教学技能,教学方法技能,教学语言表达技能,教学媒体选择用技能,学法指导技能,检查学习效果技能,说课与听评课技能,教学评价技能,教学研究技能和教学反思技能。 6、教学技能训练的目标是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整体素质。包括以下目标:掌握教学技能的基本知识;熟练并能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技能;提高训练意识,掌握训练方法,在实践中不断提高教学技能;形成教学能力和个人教学风格。 7、教学技能训练的原则:目的性原则,分解原则,示范原则,反馈原则,训练与自我完善相结合的原则。 8、教学技能训练的方法:观察法,书面作业法,对镜练习法,录音训练法,,角色扮演法,模拟教学,介入教学,教育教学实习,微格教学。 9、微格教学由美国瓦特爱伦创立。微格教学是一种利用现代教学技术手段来训练教师教学技能的实践性较强的方法。 10、微格教学特点: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技能训练单一集中,针对性强;信息反馈及时,有效,全面。 11、微格教学的操作过程:理论学习和研究;确定要训练的教学技能;提供示范;组织讨论,编写教案;微格教学实践和记录,反馈评价,修改教案,再循环。 12、备课是教学的起点和前提,是决定课堂教学质量高低的关键一环。 13、备课:是指在充分地学习课程标准、钻研教材和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弄清为什么教、教什么,怎么教以及学生怎么学,创造性地设计出目的明确,方法适当的教学方案的过程。 14、备课实质:是教师以教材为中介对课程的领悟和把握,明确具体的课程目标,并依据课程标准和学情使之转化为课时教学目标,结合自己的个性风格和教学特长,创造性地组织教学。包含两个层次:一是要统观全局,二是深入章节。 15、备课类型:个人备课和集体备课,课前备课和课后备课。 16、备课内容:备课程标准,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学法。 17、钻研教材的意义:有助于教师掌握教材的逻辑体系;有助于教师科学地设计教学内容;有助于全面贯彻和落实课程标准; 18、钻研教材的基本要求:通览教材,全面理解(研究课程标准;研读教材;多渠道搜集教学资源);精读教材,深层领会(把握教材的内在特征;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点;抓住关键);精细加工,再创教材(教材语言的转换,教材内容的取舍,教材内容的增补,教材内容的再加工)。 19、教材内容的再加工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认知性加工;二是趣味性加工;三是操作性加工。 19、学生的发展是教学的最终目的和要求。 20、了解学生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学生的年龄、生理和心理发展状况;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对即将学习的知识的认知状况;学生已有的能力和经验基础;学生对学生认识状况;学生的学习意志、情绪和自信心;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学生的家庭状况;学生班集体情况。 21、了解学生的方法:观察法和谈话法;调查研究法;教学反馈法;摸底测验法;资料分析法;阶段判别法; 22、制定教学进度计划技能:分为学期、单元、课时教学进度计划。 23、教学目标:是学校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教学的灵魂,支配着教学的全过程,并规定教与学的方向。 24、教育目标的具体化是课程标准,而课程标准的具体化就是教学目标。 25、“三维”教学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知识与技能是基础性目标,重在智能的提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终极性目标,重在人格的塑造;过程与方法是过关键性目标,是途径。 26、教学目标的表述必须外显的而不能是内隐的,其表述要具有可测性; 27、教学进度计划一旦制定,要严格招待不能随意更改。 28、编写教案是教师备课工作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教师备课工作中最为全面系统、深入具体的一步。 29、板书设计要具有科学性整体性和条理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