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一通百通-用经方——介绍新书《经方传真-胡希恕经方理论与实践》

如何-一通百通-用经方——介绍新书《经方传真-胡希恕经方理论与实践》
如何-一通百通-用经方——介绍新书《经方传真-胡希恕经方理论与实践》

佳书有约中国民间疗法

如何“一通百通"用经方

——介绍新书《经方传真:胡希恕经方理论-9实践》

刘观涛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00013)

无数中医学习者、临床者都会发出这样的感慨:对于《伤寒论》,所阅之书既多,但临床水平难以提高。那么,到底该如何“一通百通用伤寒”、亲身验证经方效如桴鼓之妙呢?

毕生研习、应用《伤寒论》的胡希恕先生给后人留下了学伤寒、用伤寒的高效捷径:先辨六经(八纲),后辨方证——方证是辨证的尖端!

胡希恕先生秉承其师王祥徵伤寒思想,通过大量临床和深度思考,独立发现了“《伤寒论》源自《汤液经法》而非《黄帝内经》,而经方学派主要运用六经辨证(而不用脏腑辨证)和方证辨

证”的学术体系。

胡希恕先生研究《伤寒论》,所以能取得世人注目成就,是因重视原文分析、重视前后条文

《经方传真:胡希恕联系分析,“始终理会仲景书”,同时重视密切联系临床,并重视文献考证及各注家见解,从而经方理论与实践》总结出:经方临床的核心是“六经八纲”,以及由此细化的“方证对应”。

邮购价:41元胡希恕先生告诉我们:“六经八纲虽然是辨证的基础,但实际应用远远不够。例如表阳(已含邮资J证/太阳病,依法当发汗,但发汗的方剂为数很多,是否任取一种发汗药即可用之有效呢?我

们的答复是不行,绝对不行。必须具体落实到某方,如桂枝汤,或麻黄汤,或桂枝加桂汤等才可以,而这就要从‘六经八纲’继续辨证,直到辨到具体方药,即‘方证对应’。”

冯世纶教授最初跟随胡希恕先生抄方时,常听胡老说:“这个哮喘病人是大柴胡汤合桂枝茯苓丸证,这个肝炎患者是柴胡桂枝干姜汤合当归芍药散证”,并见其方总是《伤寒论》上原方、原剂量,很少加减,疗效却很好,感到很奇怪,于是请教胡老,胡老笑日:“方证是六经八纲辨证的继续,亦即辨证的尖端。中医治病有无疗效,其主要关键就是在于方证是否辨得正确。”

胡希恕先生晚年曾指导日本留学生考察团,精于“古方派”的日本学者认为胡希恕的学术体系虽与日本古方派有异曲同工之妙,但更多则是胡老的独创内容。因此,日本汉方医学界评价胡希恕先生是“中国具有独特理论体系的、著名的《伤寒论》研究者、经方家”。

胡希恕先生虽提出“先辨六经,后辨方证”的经方临床应用方法,但生前尚未对《伤寒杂病论》中的每个方剂都进行明晰地“辨六经,辨方证”。冯世纶等弟子根据胡希恕老师的学术思想,在本书中探索性地对全部经方都进行六经类证,为实现“方证是辨证的尖端”铺设了一条快捷通道!具体而言,临床中碰到的病情,往往和《伤寒论》所述的条文不能严格对应,这就需要“观其脉证”,先进行辨证:从“六经”到“方证”,然后选择相对应的“方药”。如此则不管病情千变万化,都不会逃离“六经、方证”的组合了!

“执简驭繁,以应无穷之变”——祝味菊先生在其代表作《伤寒质难》中所说的这句名言,我认为完全可以作为本书的评语。

(本文节选自《经方传真:胡希恕经方理论与实践》一书“编者的话”。原文经过文字编辑处理)

书名邮购价(已含邮资)

①黄煌经方沙龙(2册)85元

②圆运动的古中医学32元

③经方传真:胡希恕经方理论与实践41元70中国民间疗法2009年3月第17卷第3期注:凡本栏目介绍图书均可在本刊编辑部办理邮购。

汇款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三环东路28号易亨大厦1602室收款人:中国民间疗法编辑部邮编:100013

(汇敖时请注明“购书”字样,书名可用简称或序号代替) 万方数据

如何"一通百通"用经方——介绍新书《经方传真:胡希恕经方理论与实践》

作者:刘观涛

作者单位: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00013

刊名:

中国民间疗法

英文刊名:CHINA'S NATUROPATHY

年,卷(期):2009,17(3)

本文链接:https://www.360docs.net/doc/948396652.html,/Periodical_zgmjlf200903066.aspx

新书简介

书名:《科学处处显神通》(彩图版) 作者:刘志才唐仁碧 出版社:安徽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04-01 ISBN:9787212049140 页码:137 开本:16开 编辑推荐 刘志才、唐仁碧编著的《科学处处显神通(彩图版)》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各种各样未知世界的问题及其科学探索,集知识性、趣味性、新奇性、疑问性与科学性于一体,深入浅出,生动可读,通俗易懂,图文并茂,目的是使广大青少年读者在兴味盎然地领略未知世界问题的同时,能够加深思考,启迪智慧,开阔视野,增加知识,能够正确了解和认识这个世界,激发求知的欲望和探索的精神,激起热爱科学和追求科学的热情,掌握开启人类和自然的金钥匙,使我们真正成为人类和自然的主人,不断认识人类,不断改造自然,不断推进人类文明向前发展。 内容提要 人类对天外生命的兴趣和探索由来已久。本书针对广大读者的好奇和探索心理,精心编撰了古今中外有关天外来客的种种传说,以及近年来人类对天外生命科学研究的成果。刘志才、唐仁碧编著的《科学处处显神通(彩图版)》兼具趣味性、知识性和神秘性,能够启迪思考、增加知识和开阔视野。《科学处处显神通(彩图版)》打破了现在同类图书只是单纯猎奇地介绍奇闻怪象,而是去伪存真地将未解之谜与科学研究结合起来,让读者不仅能够看到科学研究的轨迹与前沿,更能激发读者的科学热情。

书名:《谁是科学的主人》(彩图版) 作者:刘志才,唐仁碧著 出版社:安徽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04-01 ISBN:9787212049065 页码:137 开本:16开 内容提要 我们都希望做科学世界的主人,推进科学技术发展。本套书针对广大读者的好奇心理和探索心理,全面展现了世界各种奥秘未解现象和最新科学探索发展等,具有很强系统性、知识性和神秘性,能够启迪思考、增加知识和开阔视野,能够激发读者关心世界和热爱科学,能够培养探索和创新精神. 目录 发明奧秘 生活用品的发明 通信工具的发明 交通工具的发明 军事发明 各种玩具的发明 发明趣事 现代科学家发明趣事 小小科学发明家 玩出来的六发明

图书室 新书介绍

《淘气包马小跳》系列最新推出的两种,尽管已经是该系列的第15、16册,故事内容却更加地出乎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故事的叙述更注重开篇部分的蓄势,如:小主人公们情绪的酝酿起伏、隐含在事件中的悬念、针尖对麦芒似的对话,如杨红樱一贯追求的那样:必须在一开始的几页就紧紧地吸引住孩子,否则他就会把你的书扔到一边。 “淘气包马小跳系列”让小读者爱不释手,一本书可以反复地读,读了以后还忍不住要写读后感;许多孩子以集全“马小跳”全套为理想,许多家长以送“马小跳”作为给孩子的奖励或礼物;许多孩子已经升到初中了,却依然珍藏着以前令自己着迷的“马小跳”,凡此种种,正是因为小读者们在“马小跳”这一小说世界里感到了乐趣,感到了自由,享受到了释放心灵、如鱼得水的快乐。 比之以往,《超级市长》和《跳跳电视台》更集中地写了四个调皮蛋的合作。在他们为了马小跳竞选市长、办自己的跳跳电视台这样共同的目标而努力时,必然是随时随地各持己见、各有所想,小吵小闹、你争我夺、决裂和好、失望狂喜,等等,故事的精彩便可想而知。 除此之外,最新两册在保持系列图书原有基本风格不变的前提下对新书封面、版式、插页等作了适当改进和变化,对书后的互动活动等作了进一步升级与提高。比如封面在保持原有风格的基础上尝试了一些新工艺,书后附赠全新“马小跳跳跳棋”和“马小跳闯关小游戏”,更加有趣、好玩。这些改进既能防盗版,又能给孩子新感觉,相信会更受孩子们的欢迎与喜爱。

《超级市长》 杨红樱著接力出版社 马小跳要去竞选“超级市长”。神童林子聪觉得这本来是凤凰的游戏,鸡却跑来搅和;“成语大王“丁文涛则认为,“一定要把大象和蚂蚁放到一起,大象只会踩死蚂蚁”;尽管唐飞、张达和毛超都支持马小跳,他们也感觉马小跳没戏。果然,马小跳在初赛时,评委们都不愿意看他的才艺表演。 但出乎所有人的预料,马小跳不仅初战告捷,而且过关斩将,最后成为了“超级市长”,并代表全市的孩子在电视上向真正的市长提了三个愿望。马小跳的成功秘诀是什么? 《跳跳电视台》 《跳跳电视台》的故事则发端于唐飞的生日礼物:一架最新款的索尼摄像机。下课的时候,唐飞刚把摄像机拿出来想向马小跳显摆,就看见路曼曼和马小跳又吵了起来。中队长路曼曼管“捣乱分子”马小跳本是家常便饭,但这一次可非同寻常。这一次有了摄像机,按唐飞的话说,它真实地记录下了“一个好野蛮好野蛮的女生,正在欺负一个好可怜好可怜的男生”的全过程……

伤寒论释义胡希恕

考历代研究《伤寒论》的成绩与不足:宋之前将之当成方书,对其理论体系了解不足,且认为《伤寒论》是治疗外感热病的专书,这一极错误的认识直到清代才有所纠正; 隋唐时的孙思邈再次编次了《伤寒论》,并首先提出“方证同条”,为日后方证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北宋校注了《伤寒论》是一大功绩,赵开美仿宋刻本至今仍是《伤寒论》最权威版本; 成无已首注《伤寒论》,并系统论述二十三种腹证(然不受重视),之后的注家皆袭用《内经》注解大论,牵强附会,曲意穿凿,玄虚晦涩难解,将一部实用医典活活曲解成难懂、不实用之书。且由于封建观念的影响,历代只重脉诊不重腹证。这些都是中国历代治《伤寒论》的特点及通病。 在日本,以吉益东洞为首的古方派,独立于《内经》之外,发展了《伤寒论》自身的体系,以方证相对、不尚思辨而尚实用、重视腹诊为特点,将经方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而非单用于外感热病。 应该看到,分清经方与医经的体系不同,是正确学习《伤寒杂病论》的第一步,不然一些概念会被误导,终身不得其门而入。在中国,从宋金之后,《伤寒杂病论》皆是《内经》的附庸,都要以经解论,要知道,作为一部经典,不可能要依靠《内经》、《难经》方能立足,它定有其自身体系,从学术、行文、概念便知大大有别,有这方面,日本比我们做得好(我素对日本没有好印象,但在这方面却要肯定它)。 到明清,出现了方有执、徐大椿、尤在泾、柯琴,这种局面才有所改善,方有执敢于提出:《伤寒例》的学术思想与论中条文有根本不同;柯琴率先提出“仲景之六经,为百病立法,不专为伤寒一科,伤寒杂病,治无二理,咸归六经之节制”,使经方用途大大扩展,对《伤寒论》认识大有突破,但乃离不开《内经》,似乎没有《内经》,《伤寒论》便不可自立于世;腹诊在清代也略有了发展,但乃重视不够。应该看到,虽有柯琴等人提倡,《伤寒论》是治疗外感热病专书乃是主流观点,又由于明清温病学的发展,即便在外感热病治疗上,大都认为伤于寒邪才用伤寒法,余五邪皆用温病法。究其实,大家虽口头仍尊仲景为医圣,实际《伤寒论》已沦落到可有可无的地位。 后世发展了很多辩证方法,不是提倡以症状的客观事实为依据,而推崇玄学思辨,没完没了的诡辨,随意臆测病机,直接或间接导致了中医的堕落。到了民国,有人要废除中医,不搞实用真要消亡了。在中医面临被废除的民国时期,激发了《伤寒论》的潜力,反而迎来了其研究的又一个高峰,当时伤寒派名家林立,多借鉴了日本的古方派观点,以实用派占了主流,如恽铁樵、陆渊雷、余无言等,《伤寒论》的实用价值才进一步得到体现。 胡希恕正是在这个时候出现,在那个特殊时期,他充分了解《伤寒论》的核心价值在于它的实用、高效。为了中医的生存,他付出了毕生的心血。他既有师承,又博览群书、聪颖善悟,既办学育人又密切联系临床,既了解中国传统的伤寒学观点,又得到日本的古方派、巴甫洛夫学说的启发,提出了: 1、《伊尹汤液经》是《伤寒论》原始蓝本、与《内经》的医经体系不同,《伤寒论》自有其独特体系。 2、六经辨证的实质是八纲辨证:《伤寒论》的六经辨证不是脏腑经络辨证,而是八纲辨证。

新书介绍

图书馆新书介绍 一、世界少年文学经典文库系列。 1 <<封神演义>> <<封神演义>>一百回,六十五万余字,是中国古代著名的长篇神魔小说。小说将“讲史”与叙写“神仙”、“灵怪”活动完美地结合起来,以姬周代殷商的历史故事为线索,根据<<武王伐纣平话>>参以相关古籍和其他有关传说敷衍而成。前三十回叙述纣王的荒淫无道,以及周武王姬发访贤得姜子牙辅佐以伐纣;后七十回主要写商周之间战事,并掺杂以神佛宗教斗争,最后以武王分封列国和姜子牙封神作结。作品猛烈抨击暴君统治,历数纣王沉湎酒色、残害忠良、扰害百姓的种种暴行:制炮烙、剜目挖心、敲骨髓等等,触目惊心,骇人听闻。 2 <<史记故事>>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它记载了中华民族从炎黄时期到汉武帝时期共约三千年间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的重要史实,是我国历史学和文学史上的一部“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伟大著作。<<史记>>文句优美传神,善于记事写人,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在文体上也树立了史记文学的典范。鲁迅先生曾赞誉<<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3 <<古文观止>> <<古文观止>>按时代和作家编排,全书共12卷,选周文至明文计222篇,其中绝大多数是散文,只有少量几篇是骈文。书名中的“观

止”两字,典出《左传. 季札观周礼>>。季札在鲁国观看乐舞<<韶箭>>时, 认为其表演十分精彩, 臻于完美, 无以复加, 不禁赞叹: “观 止矣! ”, 吴楚材叔侄两人用这两个字作书名, 就是表示他们所选 的古文均为上乘作品, 尽善尽美, 是最佳选本。 4. <<三十六计>> 在浩瀚的中国历史长河中, 大浪淘沙, 流传下来丰富多样的精神文化遗产。<<三十六计>>就是一部浓缩了古代卓越的军事思想和丰富战争经验的兵书,, 是一本“谋略”大全。对于现在的青少年来说,如何理解和掌握这部闪耀智慧光芒的兵书精髓,将自己培养成聪慧、成熟的善用计谋的“孙子”和“诸葛亮”式的人物,是非常有必要的。这本〈〈三十六计〉〉旁征博引了古今众多的经典战例,深入浅出地介绍了每一计的来源和运用。 5.《聊斋志异》 《聊斋志异》是清代作家蒲松龄创作的一部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是他的书斋的名字; “志“,是记的意思;“异”,则指的是千奇百怪的事物。《聊斋志异》的内容十分丰富,大致说来有以下一些:一、揭露社会的黑暗,抨击封建统治阶级压迫、残害人民的罪行。如《促织》、〈〈田七郎〉〉等。二、反对封建婚姻,批判封建礼教,歌颂青年男女追求纯真的爱情和幸福的生活。如〈〈婴儿〉〉、〈〈胭脂〉〉等。三、揭露和嘲讽科举考试制度的腐败。如〈〈叶生〉〉、〈〈于去恶〉〉等。四、弘扬低层人民反抗统治者的斗争精神。如〈〈席方平〉〉、〈〈伍秋月〉〉等。五、赞美诚实守信、孝敬长

新书发布会策划案

新书发布会策划案一、新闻发布会及背景 活动主题:当茉遇见莉,当我遇见你 活动名称: 新闻传媒系作家老师李菁新书《当茉遇见莉》发布会 活动时间: 十一月六日(暂定)下午四点至六点,周五下午与会的人员时间大多宽裕。活动地点: 西京学院图书馆U型报告厅,该报告厅面积宽阔气氛适合,座位安排围绕讲台中心,举办新书发布会十分适宜让李菁老师与观众有亲切感。 活动对象: 新闻传媒系作家老师李菁,参加发布会的西京学院学生。 活动目的: 此次新闻发布会包括了三个部分,前段的新闻发布会介绍李菁老师及其相关情况,中端介绍新书的写作历程以及李菁老师同广大师生的交流讲座《人生中真正的贵人是自己》,后端主要为签售活动。 此次活动旨在了解李菁老师的创作历程和学习历程,从而让更多的同学去发现和关注身边的事物,并通过新书的发布活动,让同学们提高阅读量,善于发现美发现生活。 讲座内容让同学和李菁老师更亲近,让更多的同学了解理解老师,并通过李菁老师更喜欢文学和艺术,同时李菁老师的创作历程和人生历程对现在在校大学生产生启发和激励。

活动具体内容安排: 场景布置: 在西京学院图书馆U型报告厅内。在图书馆门口可放置活动大型海报,从门口一直到图书馆二楼的报告厅内可在地上设置“茉莉花”形状的引导图案,让与会者从一开就感受到不一样的气氛。在活动现场的报告厅门口可在左右各设置海报插画一副,内容相互对立或者相互统一,以凸显“当茉遇见莉,当我遇见你”的艺术主题。 在门口周围设置照片墙,内容为李菁老师不同时期的的摄影作品,用茉莉花图案串联起来,展现李菁老师在摄影艺术上与文学艺术的非凡创意和统一。 在入口设置签到桌,并准备与图书内容有关的明信片或者小礼品发放给到会者,展现我们的温馨和轻松的现场气氛。 在入口处放置长型的全身镜子,让每个与会者进场都能看见自己,体现了李菁老师新书主题中的一点,“当茉遇见莉”,也是自己与自己的对话,可以引发人的思考。 在会场布置的整体风格上我们坚持素雅和简洁。U型报告厅内,中间的空地上,可安排深色布艺沙发两个,左侧沙发可安排李菁老师就坐并在后方放置一个高脚台灯,形状简单高度超过沙发即可。在两个沙发后方的黑板上可用与茉莉花同色的粉笔书写“《当茉遇见莉》李菁老师新书发布会”字样,字体优雅飞逸,并配上茉莉花样的图案在黑板的左上角与右上角,再次展现主题。 在沙发前放置一个精巧的圆桌,上面安防基本李菁老师出版过的书已经两部单反相机(或者放置李菁老师的第一部微单相机),在放上几幅老师的摄影作品。 在黑板的右侧方,也就是整体会场的右上部可放置大兴海报两幅和整体背景

经方《伤寒论》17方整理总结

经方《伤寒论》17方整理总结 经方之一:乌梅丸 中国国务学位委员医学科学评议组成员,北京中医学院教授任应秋的老师刘有余以善用乌梅丸治杂病蜚声一时,任老在一旁待诊时,曾见刘有余老师半日曾四次疏用乌梅丸,一用于肤厥,二用于消渴,一用于腹泻,一用于吐逆。毕诊后问难于老师,他说,凡阳衰于下,火盛于上,气逆于中诸证都可以随证施用。这此,记得有一位名医学的话,《伤寒论》你要弄懂一字一方,即可受用一生,看来说的一点也不假,上面的刘有余可谓是持一方乌梅丸即可蜚声一时。 一。从木土理论看待理肝重剂乌梅丸。 肝属木,脾属土,木能克土,而土得林而达之,木能疏土脾滞以行,风肝之病,知肝传脾,风木一动必乘脾胃。 厥阴提纲之症多属肝风内扰乘克脾胃之象,即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其中,消渴,饥而不欲食乃是肝风内扰中消脾胃之症,食则吐蛔乃是肝风内扰,上逆胃口之症,下之利不止,乃是肝风内扰下揎脾土之症,提纲六症属肝风乘土则四。 厥阴主方乌梅丸,有泄木安土之法,其中君药乌梅酸敛肝泻风,佐苦辛甘之黄连,干姜之类。 辛开苦降相伍,可以升降胃气,调和中焦。以参归补虚安中,总体构成泄风木之有余,安中土之不足。使风木得静,中土得安,脾胃得和。则扶土抑木,达到源流并治,治已防变之效果,确有见肝之病,各肝

传脾当先实脾之意。此乃泄肝安胃一大法也。 乌梅丸的应用木土不和是治验的主要类型,以肝脾不和,肝胃不和为主。辨证要紧扣肝风同夹寒热,乘虚内扰脾胃,治疗勿忘重用酸收和调理寒热比例,此乃临证取效的关键。 二。从调理阴阳说乌梅丸。 乌梅丸本来是治疗蛔虫症、药物既有酸甘化阴配伍,又有辛甘温阳、酸苦泄热、苦辛顺其升降等方法。这可谓寒热并用,刚柔共济,气血兼顾,扶正祛邪集于一身。 在治疗消化系统疾病,例如慢性胃炎、胃溃疡、胃粘膜脱垂、胃肠神经官能症、慢性胆囊炎等疾病时,如果病程绵长,有形体消瘦、精神郁闷、体倦乏力、四肢发凉、心烦口苦、食欲差、头晕耳鸣、恶心呕吐等症状时,可以抓住其阴阳错杂的病机,用乌梅丸加吴茱萸、煅瓦楞子、橘络等来治疗,来针对病症的寒热虚实俱存、上下内外均病等具体情况。治疗高血压病,对一些老年病人,如果长期精神紧张、多愁善感,除了常见的头晕耳鸣症状外,还出现颜面潮红、口干、舌红的上热症状,以及四肢发凉、畏寒、脉沉迟等下寒症状,两者互相交错,此时可用乌梅丸,去掉干姜、川椒、而加用吴茱萸、生姜,取吴茱萸汤 (由吴茱萸、人参、生姜、大枣组成)之意,治疗胃中虚寒,胸膈满闷,手足逆冷。如果失眠多梦,则取肉桂代替桂枝,用交泰丸(由黄连、肉桂组成)之意,交通心肾,治疗失眠。治疗窦性心动过缓,传导阻滞等心率缓慢症状时,如果病程长,有精神忧郁、头晕、胸闷、头面烘热、出汗口苦等上热症状,又有四肢厥冷、畏寒等心阳虚的症

伤寒论经方用量换算表

刚搜来的,供参考 字号:大中小 在淘宝和卖家聊, 问小柴胡汤要柴胡八两, 他放几克? 答24克, 经方一两等于现在3克. 问为什么不是240克, 他反问: 柴胡一味药你要半斤? 反吓我一跳. 原来按我的想法, 竟然一味药要放半斤. 现在500克就是一斤嘛. 难道是我错了? 忙去翻JT的文章: 《伤寒论》小柴胡汤的柴胡是半斤,汉代半斤的话,大概现在剂量的三四两左右。不过我开经方的话,通常是乘以0.3,不太会乘到0.4,所以他写半斤、八两,我就开二两四。 我现在开柴胡汤,二两四的药单拿到药行,药行不卖,药行说「没有人这样开的」,当我听到这个药行说「没有人这样开」的时候,我心里就会有一个疑惑:「现在台湾的人得了柴胡证,怎么办?」因为柴胡证用柴胡汤,要确保这个药有效,柴胡需要开得很重,也就是,一碗汤里面,柴胡不得少于八钱,这是基本的规范。少于八钱有没有可能有效?有可能,但是没有效的可能性也很大。 按JT的折法, 经方一两是现在0.3两. 0.3两是30g吗? 台湾的一两是37.5g, 所以0.3两是11.25g. 所以算下来二两四是90g. 柴胡剂加90g柴胡量算大吗?!

倪海夏:认为是37克,去掉7克是30克,但好象他很少用这么大量,关键是药要对症! 黄元御:经方之一两今之12.65克 郝万山:1两等于15.625g 中医学校里普遍按汉之一两折合今之3g折算. <-- 鄙视一下,呵呵. 随着东汉出土文物考古工作的深入,经方剂量的折算愈来愈显得明确。根据考古、度量衡研究新的考证,成书与东汉末年的《伤寒杂病论》一斤约等于220g,一两约等于13.8g,一升约等于200ml,一合约等于20ml;一尺约等于23.1cm。 看来汉之一两折成今之15.6克比较靠谱. 那是不是简单的按一两15克算呢? 真如此, 桂枝汤的桂枝三两就是45克, 小柴胡汤的柴胡八两就是120克, 量也惊人. 汉代度量衡的转化 ——郝万山

《伤寒论》中出现最多的经方

48 承气汤方 29 桂枝汤方 27 小柴胡汤方 12 五苓散方 12 四逆汤方 10 麻黄汤方 9 白虎汤方 8 大陷胸汤方 8 理中汤方 6 小青龙汤方 6 吴茱萸汤方 6 白虎加人参汤方 5 小建中汤方 5 大柴胡汤方 5 抵挡汤方 5 栀子豉汤方 4 瓜蒂散方 4 小半夏汤方 4 猪苓汤方 4 甘草干姜汤方 3 大青龙汤方 3 葛根汤方 3 甘草泻心汤方 3 泻心汤方 3 桔梗汤方 3 肾气丸方 3 十枣汤方 3 通脉四逆汤方 3 附子汤方 3 葛根黄连黄芩甘草汤方2 桂枝甘草汤方 2 桂枝加芍药汤方 2 桂枝加芍药大黄汤方 2 桂枝加葛根汤方 2 桂枝加黄芪汤方 2 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方 2 芍药甘草汤方 2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方2 桂枝人参汤方 2 桂枝麻黄各半汤方 2 炙甘草汤方 2 奔豚汤方 2 当归生姜羊肉汤方2 当归芍药散方 2 麻黄加白术汤方 2 麻黄附子甘草汤方 2 越婢加白术汤方 2 甘草麻黄汤方 2 柴胡桂枝汤方 2 柴胡桂枝干姜汤方 2 黄芩汤方 2 大黄黄连黄芩泻心汤方 2 葶苈大枣泻肺汤方 2 茯苓甘草汤方 2 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方 2 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方 2 真武汤方 2 猪膏乱发煎方 2 下瘀血汤方 2 茵陈蒿汤方 2 理中丸方 2 理中加附子汤方 2 白通汤方 2 乌梅丸方 2 桃花汤方 2 竹叶石膏汤方 2 栀子干姜汤方 2 黄连阿胶汤方 2 黄土汤方 2 白头翁汤方 2 白头翁加甘草阿胶汤方 2 赤小豆当归散方 1 桂枝加桂汤方 1 桂枝加附子汤方 1 桂枝加附子当归细辛人参干姜汤方1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方 1 芍药甘草附子汤方 1 桂枝去桂加黄芩牡丹汤方 1 桂枝去芍药汤方 1 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方 1 桂枝去芍药加人参生姜汤方 1 桂枝去芍药加牡蛎龙骨救逆汤方1 桂枝去芍药加茯苓白术汤方 1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方 1 桂枝芍药知母甘草汤方 1 桂枝附子汤方

国内翻译新书简介

《中国翻译》1998年第1期 ?新书介绍? 国内翻译新书简介 《中国翻译词典》:1997年12月下旬将由湖北教育出版社出版。该书由钱锺书先生题写书名,由季羡林、叶水夫、叶君健先生作序。该书为我国第一部综合性大型翻译知识辞书,收条目近4000个;重点介绍中国翻译理论、翻译技巧、翻译历史、翻译人物、翻译论著和期刊、翻译出版机构、翻译与文化交流以及其他译事方面的知识,兼收外国翻译理论与著名汉译家词条;此外,分专题汇编翻译名家论翻译、中外翻译大事记以及翻译论文索引等资料。书中内容翔实,资料丰富,融学术性、知识性、实用性于一体,著名翻译家叶君健誉之为翻译知识百科全书。 本书是我国当代译界名家、学者与专业人员近百人通力合作、辛勤耕耘的结晶,集译坛众多流派学说之大成,不因一家之言而有所偏废,它有力地概括了中国数千年的翻译实践、理论探索与翻译知识,全面地反映了我国翻译研究的最新成果,它的问世将能进一步推动我国的翻译事业向前发展。 本书对于译界各方面人士具有实用参考价值。它不但是我国翻译工作者、翻译教学人员、中外文化交流工作者、科研工作者、大专院校外语专业师生及业余翻译爱好者必备的工具书,而且也是世界各国汉学家与翻译工作者了解中国翻译概况、从事外汉互译、进行文化交流的一本重要参考书。(林煌天)《汉英翻译基础》:陈宏薇主编,该书是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1世纪英语学习丛书》之一,即将于年内出版。该书是一部专门研究汉译英基础理论、讲解汉译英方法的教科书,是编者集多年翻译研究的心得与丰富的翻译教学经验,针对中国人学习汉译英的特点和需要进行编写的。该书有两大突出特点:新颖、实用。新颖体现在方法新、内容新、编法新。 编者认为,学习汉译英应以系统的中西方心理文化和语言文化对比为基础。编者在本书中介绍社会符号学翻译法,它源于美国翻译理论家、《圣经》翻译家尤金?奈达(Engene A.N ida)创导的社会符号学翻译法,编者将英国语言学家韩礼德(M.A.K.H alliday)关于语言的社会符号性的论述溶入其中作为理论根据,吸收了英国翻译理论家彼得?纽马克(Peter N ewm ark)的语言功能六分法,结合对比语言学、语用学、篇章分析学、文体学、文化学、美学和其他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讲述汉译英的理论基础与方法。 该书在内容编排上有独到之处。绪论和第一章几乎用该书三分之一的篇幅介绍译学基本知识与汉译英的理论基础。通过译例对汉英心理文化与语言文化进行了较为详尽的对比,译例不只限于小说和散文等文学文体,还涉及新闻、科技、财贸、旅游、广告等多种实用文体,且译例简短、易学易记,有利于读者学了就用,边学边用。(陈宏薇)《文学翻译的释义学原理》:蔡新乐、郁东占著,河南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是以释义学的原理为理论框架讨论文学翻译问题的专著,作者以释义学的观点立论,注意将国外的理论与中国的翻译研究相结合,演绎出释义学理论较为核心又同文学翻译关系最紧密的三点:意义空白、对应和多元并存。 该书资料翔实、立意新颖,有深度、系统性强。作者不是简单地罗列实例,从一般文化差异上进行论述,而是以实例说明理论,以理论分析实例,进而综合建构,提出意义空白、对应和多元并存的

刘渡舟伤寒论50个常用经方

《伤寒论》中最常用的50个经方+刘渡舟教授《新编伤寒论类方》歌诀选 最常用的50个经方 麻黄汤(麻甘桂+杏) 葛根汤(麻黄+桂枝汤+葛根) 桂枝汤/(桂甘+姜芍枣) 桂枝加葛根汤(桂枝汤+葛根) 麻杏石甘汤(麻甘+杏+石)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麻甘+杏姜枣+桑白皮连翘赤小豆) 麻杏薏甘汤(麻甘杏+薏苡仁) 越婢汤 (麻甘+姜枣+石) 小青龙汤(麻黄汤以芍代杏+半夏干姜辛味) 桂枝芍药知母汤(桂枝汤去枣麻黄防风+知母术附) 麻黄附子细辛汤(麻黄+细辛+附子) 桂枝加附子汤(桂枝汤+附子) 栀子豉汤(栀子+香豉) (三黄)泻心汤(大黄+芩连) 白虎汤/石膏(石膏知母+甘草粳米) 小建中汤(桂枝汤+增芍药+饴糖) 理中汤或丸/人参汤(干姜甘草+人参+白术) 四逆汤(附子+干姜甘草) 竹叶石膏汤(竹叶+石膏+麦门冬汤去大枣) 竹皮大丸(竹茹白薇石膏+桂甘枣) 吴茱萸汤(吴茱萸+参姜枣 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参甘+姜夏+厚朴) 麻子仁丸(麻仁杏仁白芍+小承气汤/大黄+厚枳) 酸枣仁汤(川芎甘草+酸枣仁知母茯苓) 猪苓汤(滑石+猪苓茯苓泽泻+阿胶) 甘姜苓术汤/肾着汤 (苓术+干姜甘草) 真武汤(姜芍+苓术+附) 射干麻黄汤(麻黄 +半夏生姜大枣细辛+五味子紫菀款冬花射干) 小半夏汤(夏姜) 五苓散(猪苓术泽+桂枝]下焦泽泻汤(泽泻白术) 半夏厚朴汤(小半夏加茯苓汤+厚朴苏叶) 茯苓杏仁甘草汤(茯苓杏仁+甘草) 苓桂术甘汤(苓术+桂甘) 桃核承气汤(大黄芒硝甘草+桃仁+桂枝)(调胃承气汤+桃仁+桂枝) 当归四逆汤(桂枝汤—生姜+细辛+当归通草) 胶艾汤(归芎芍地+胶艾甘) 桂枝茯苓丸/桃仁(茯苓+桂枝+芍药丹皮桃仁) 小柴胡汤/柴甘(柴芩+参甘枣夏姜) 大柴胡汤(小柴胡汤—参甘+大黄+枳实芍药)即(柴芩+枣+夏姜+大黄+枳实芍药) 四逆散(柴胡甘草+枳实芍药散) 柴胡桂枝干姜汤(干姜甘草+柴芩+瓜牡+桂) 半夏泻心汤(干姜+芩连+参甘枣+半夏) 甘草泻心汤(半夏泻心汤增甘草) 生姜泻心汤(半夏泻心汤,减干姜,增生姜) 黄连汤(“半夏泻心汤去黄芩增量黄连加桂枝”干姜+连+参甘枣+半夏+桂枝) 桔梗汤(桔梗+甘草) 旋覆代赭汤(参甘枣+夏姜+旋覆花代赭石) 薏苡附子败酱散(薏苡仁败酱草+附子) 小陷胸汤(黄连+瓜蒌半夏) 刘渡舟教授《新编伤寒论类方》歌诀选 桂枝汤类方歌(二十一首) 一、桂枝汤: 桂枝汤方桂芍草,佐用生姜与大枣。啜粥温服取微汗,调与营卫解肌表。二、桂枝加葛根汤: 桂加葛根走经输,项背几几反汗濡。解肌驱风滋经脉,用治柔痉理不殊三、桂枝加附子汤: 桂加附子治有三,风寒肢痛脉迟弦。汗漏不止恶风甚,肌肤麻木卫阳寒。四、桂枝去芍药汤: 桂枝去芍意何居,胸满心悸膻中虚。若见咳逆与短气,桂甘姜枣治无遗。五、桂枝去芍加附子汤: 桂枝去芍避阴寒,加附助阳理固然。脉促无力舌质淡,胸痹治法非等闲。六、桂枝麻黄各半汤: 桂加麻杏名各半,肌表小邪不得散。面有热色身亦痒,两方合用发小汗。七、桂枝二麻黄一汤: 桂二麻一名合方,寒热如疟治法良。大汗之后表未解,去邪同时正亦匡。八、桂枝二越婢一汤: 桂加麻膏量要轻,热多寒少脉不丰。小汗法中兼清热,桂二越一记心中。 九、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 桂枝汤中去桂枝,苓术加来利水湿。小便不利心下满,颈项强痛热翕翕。十、桂枝加厚朴杏子汤: 桂加厚朴杏子仁,喘家中风妙如神。如今肺炎求治法,媲美麻杏说与君。 十一、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 桂枝加参新加汤,增姜加芍效力彰。身疼脉沉非表证,血虚营弱汗多伤。 十二、桂枝甘草汤: 桂枝甘草补心虚,两手叉冒已浇漓。汗多亡液心阳弱,药少力专不须疑。十三、小建中汤: 桂加饴糖小建中,倍加芍药方奏功。虚劳里急心烦悸,伤寒尺迟梦失精。 十四、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 桂枝去芍恐助阴,痰水犯心狂躁纷。龙牡安神桂枝助,蜀漆涤饮有奇勋。 十五、桂枝加桂汤: 桂枝加桂剂量增,奔豚冲心来势凶。平冲降逆解外寒,补心代肾立奇功。 十六、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 桂枝甘草组成方,龙牡加入安神良。心悸同时兼烦躁,补阳宁心效果彰。十七、桂枝附子汤: 桂枝附子寒痹痛,去芍加附量要重。扶阳散寒应兼顾,脉浮虚涩就是其应。十八、去桂加白术汤: 去桂加术大便硬,寒湿相搏身疼痛。术

我对《伤寒论》中经方的体会

我对《伤寒论》中经方的体会 摘要】《伤寒论》中经方的体会 【关键词】伤寒论桂枝汤柴胡桂枝汤柴胡桂枝干姜汤 【中图分类号】R2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13-0364-02 《伤寒论》,开创了中医辨证论治的体系,其理论严谨,其方精当灵验,其 用药鬼斧神工,精妙之处,深为历代医学家所传颂。后世潜心于《伤寒论》之学者,其成为中医界大家者,无不以善用经方而称道,他们精研方证,穷其理致, 用药精准,匠心独运,逐步扩大了经方的主治范围,令伤寒之学代有发挥,而成 为指导临证治疗之门径。 在学习历代医家对《伤寒论》之运用,更感仲师用药方法之精心巧妙,使我 有了运笔之感,浅谈几点对经方的体会,以探求“医圣”的用药法度。 一桂枝汤 《伤寒论》云:“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又云:“病人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此卫气不和也,先其时发汗则愈宜桂枝汤。 【组成】 桂枝三两(去皮)、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 桂枝、生姜均属辛温发汗药,但桂枝降气冲,生姜治呕逆,可见二药都有下 达性能,升发之力不强,虽合用之,不至大汗。并且二者均有健胃作用,更伍以 大枣、甘草纯甘之品,益胃而滋津液。芍药微寒而敛,既用以制桂姜的辛散,又 用以助枣草的滋津。尤其药后少食稀粥,更有益精祛邪之妙。所以本方既是发汗 解热汤剂,又是安中养液方药,也就是后世医家所谓的“甘温除热”。 白芍和营敛阴,桂枝和营解肌。二药伍用,发汗之中寓有敛汗之意,和营之 内有调卫之力。白芍养血敛阴而不滞邪,桂枝和营解肌而不伤阴。二药相合,一 收一散,一寒一温,相互制约,而收调营卫、和气血、启发心阳、益阴止汗之功。 桂枝色赤,入于血分,可通血脉;白芍善走阴分,能益阴护里,缓急止痛。 桂枝又能振奋脾阳,白芍又善养胃阴。二者相合,一阴一阳,共奏通调血脉、缓 急止痛、振奋中阳、调整脾胃功能。 【主治】 1、外感风寒表虚之证,症见发热、头痛、汗出恶风,鼻鸣干呕、口不渴、 舌苔薄白、脉浮缓; 2、自汗、盗汗,症属营卫不和、恶风怕冷、脊背发凉,或有躁汗,平素易 于感冒者,或心血不足,脾肺虚弱使然者; 3、胸痹、胸痛,症属心阳不振、经气不和、气血不调者; 4、腹痛,症属气血不调、虚寒性腹痛; 5、四肢酸楚、疼痛、麻木,症属气血不调者; 6、脉管炎; 7、妊娠恶阻,表现为畏寒、纳少、乏力、恶心呕吐、尺脉小弱者。 二柴胡桂枝汤 《伤寒论?阳明病篇》第205条:“发汗多,亡阳谵语者,不可下,与柴胡桂 枝汤和其营卫,以通津液后自愈。”《少阳病篇》第225条:“伤寒六、七日,发 热微恶寒,支节烦疼,微呕,心下支结,外证未去者,柴胡桂枝汤主之。……而不

小学图书新书介绍

《丑小鸭》内容简介:丑小鸭历经千辛万苦、重重磨难之后变成了白天鹅,那是因为它心中有着梦想,梦想支撑着它。命运其实没有轨迹,关键在于对美好境界、美好理想的追求。人生中的挫折和痛苦是不可避免的,要学会把它们踩在脚下,每个孩子都会有一份属于自己的梦想,只要他们学会树立生活目标,在自信、自强、自立中成长,通过拼搏他们会真正的认识到自己原来也可以变成“白天鹅”,也可以像丑小鸭一样实现心中的梦想。 《拇指姑娘》内容简介:有一位老婆婆非常渴望有一个美丽的小孩子,巫婆帮助她实现了这个愿望,让她得到了漂亮、善良的拇指姑娘。可有一天,拇指姑娘被一只癞蛤蟆偷走了,从此,她开始了惊险、梦幻般的旅程。在拇指姑娘的旅程中,癞蛤蟆和鼹鼠都要娶拇指姑娘,但拇指最后却嫁给了花世界的国王。为什么呢?因为国王尊重拇指姑娘,真正的爱情就是这样的,要互相尊重,只有做到这一点双方才能快乐、幸福。 《冰雪女皇》内容简介:冰雪皇后为了解除下在自己身上的咒语,带走了卡伊,小噶尔达历经千辛万苦,找到了冰雪皇后的宫殿,救出了自己的朋友,回到了日夜思念他们的奶奶身边。 《小猪倌》内容简介:年轻的王子为了赢得邻国的一位公主的芳心,乔装打扮做了皇宫里最卑微的猪倌。他发挥才智做了一个能够演奏舞曲的拨浪鼓,并提出只有公主的100个吻才能交换。为了得到它,公主答应了他的要求。亲吻时却被皇帝撞见了,公主因此被赶出了皇宫,这时候王子也看清楚了公主的真实面目扬长而去……真爱以多种方式出现,一颗不识真爱的心,实在是非常的可悲!刁蛮的公主宁愿为了一些小玩意去亲吻一个陌生人,也不愿意要一份全心全意的真爱,这样,她注定最后一无所有。 《豌豆上的公主》内容简介:这又是一个王子与公主的故事:王子终于找到了他心爱的“真正的公主”,一个真正的公主,才会拥有那么娇嫩的皮肤,因此才会通过豌豆的考验。当她出现在国王面前的时候,国王并没有因为她的外表而小看她,而是看到了她的内在气质,并认定她就是公主。 《打火匣》内容简介:一个士兵娶到了公主,并成为国王。靠的是什么呢?勇敢:勇敢的斗争,勇敢的追求,才可以得到想要的东西,不管是财富或是爱情;还要有智慧:勇而无智,追求只是愚人的梦想,不可能成真;还要有同情心,去帮助别人,才能得到支持。围着金钱转的狐朋狗友会有,但因同情交下的朋友会在你的危难时刻伸出救援之手。

经方《伤寒论》17方整理汇总

经方《伤寒论》17方整理汇总

————————————————————————————————作者:————————————————————————————————日期:

经方《伤寒论》17方整理总结 经方之一:乌梅丸 中国国务学位委员医学科学评议组成员,北京中医学院教授任应秋的老师刘有余以善用乌梅丸治杂病蜚声一时,任老在一旁待诊时,曾见刘有余老师半日曾四次疏用乌梅丸,一用于肤厥,二用于消渴,一用于腹泻,一用于吐逆。毕诊后问难于老师,他说,凡阳衰于下,火盛于上,气逆于中诸证都可以随证施用。这此,记得有一位名医学的话,《伤寒论》你要弄懂一字一方,即可受用一生,看来说的一点也不假,上面的刘有余可谓是持一方乌梅丸即可蜚声一时。 一。从木土理论看待理肝重剂乌梅丸。 肝属木,脾属土,木能克土,而土得林而达之,木能疏土脾滞以行,风肝之病,知肝传脾,风木一动必乘脾胃。 厥阴提纲之症多属肝风内扰乘克脾胃之象,即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其中,消渴,饥而不欲食乃是肝风内扰中消脾胃之症,食则吐蛔乃是肝风内扰,上逆胃口之症,下之利不止,乃是肝风内扰下揎脾土之症,提纲六症属肝风乘土则四。 厥阴主方乌梅丸,有泄木安土之法,其中君药乌梅酸敛肝泻风,佐苦辛甘之黄连,干姜之类。 辛开苦降相伍,可以升降胃气,调和中焦。以参归补虚安中,总体构成泄风木之有余,安中土之不足。使风木得静,中土得安,脾胃得和。则扶土抑木,达到源流并治,治已防变之效果,确有见肝之病,各肝

传脾当先实脾之意。此乃泄肝安胃一大法也。 乌梅丸的应用木土不和是治验的主要类型,以肝脾不和,肝胃不和为主。辨证要紧扣肝风同夹寒热,乘虚内扰脾胃,治疗勿忘重用酸收和调理寒热比例,此乃临证取效的关键。 二。从调理阴阳说乌梅丸。 乌梅丸本来是治疗蛔虫症、药物既有酸甘化阴配伍,又有辛甘温阳、酸苦泄热、苦辛顺其升降等方法。这可谓寒热并用,刚柔共济,气血兼顾,扶正祛邪集于一身。 在治疗消化系统疾病,例如慢性胃炎、胃溃疡、胃粘膜脱垂、胃肠神经官能症、慢性胆囊炎等疾病时,如果病程绵长,有形体消瘦、精神郁闷、体倦乏力、四肢发凉、心烦口苦、食欲差、头晕耳鸣、恶心呕吐等症状时,可以抓住其阴阳错杂的病机,用乌梅丸加吴茱萸、煅瓦楞子、橘络等来治疗,来针对病症的寒热虚实俱存、上下内外均病等具体情况。治疗高血压病,对一些老年病人,如果长期精神紧张、多愁善感,除了常见的头晕耳鸣症状外,还出现颜面潮红、口干、舌红的上热症状,以及四肢发凉、畏寒、脉沉迟等下寒症状,两者互相交错,此时可用乌梅丸,去掉干姜、川椒、而加用吴茱萸、生姜,取吴茱萸汤(由吴茱萸、人参、生姜、大枣组成)之意,治疗胃中虚寒,胸膈满闷,手足逆冷。如果失眠多梦,则取肉桂代替桂枝,用交泰丸(由黄连、肉桂组成)之意,交通心肾,治疗失眠。治疗窦性心动过缓,传导阻滞等心率缓慢症状时,如果病程长,有精神忧郁、头晕、胸闷、头面烘热、出汗口苦等上热症状,又有四肢厥冷、畏寒等心阳虚的症

学用《伤寒论》经方的感悟

学用《伤寒论》经方的感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毛进军:学用《伤寒论》经方的感悟by 毛进军 2014-07-26 中医师承学堂 刘观涛按: 一门深入《伤寒论》,每日勤修“戒定慧”。 根据来自清华大学的一位教授读者的建议,我们为检验一下学员学习的认真程度,特意在毛进军老师的系列文章中放置了“测试性文字”,请您阅读的时候格外留意一下。对于“测试性文字”提出正确意见的读者,将予以加分奖励。昨天的文章里,您是否已经发现“测试性问题”了呢?答案在本文的后面。毛进军:学用《伤寒论》经方的感悟

(一)经方的“道”是六经方证辨治法则 我注意到,咱们师承班的创建有这么一个愿景:“三年期满,皆能行道救人”。 这句话说的很好,是一个充满自信心的祈望。 “行道”,道是什么。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有句名言:“阴阳者,天地之道也……”,老子的《道德经》中有个非常具有哲理性的句子:“道可道,非常道”。这个“道”的意义就是道理、法则和规律。 我们经方的道,就是《伤寒论》的六经方证辨证施治的大法和总规律。 我们能在这里共同学习、研究和探讨这个经方的“道”,首先要感谢经方大师胡希恕先生创立的《伤寒》“方证辨证”学说。 胡老的学说明白易懂,崇尚实效而无一丝浮华,将六经思辨

步步落实在方证上,辨证识机,方证相应,药症相对,形成了一套完整而独特的六经方证辨证施治体系。这个体系,大道至简,疗效彰明,可操作性强,真正是发皇了《伤寒》经方济世救人的古义。 还要感谢胡希恕先生的学术继承人,著名经方医家冯世纶教授的无私奉献。 冯老不遗余力地传授、弘扬和创新胡希恕先生的学术思想,使得胡老的学术思想和经验不被湮灭,真正是造福于世,功莫大焉。 三年学成而行道救人,这个愿望是好的,但时间是非常紧迫的,也注定不会是一帆风顺的。 我们不能光是说说而已,重要的是要下真功夫。 唐代文人吕岩有句诗:“莫言大道人难得,只是功夫不到头”,这句话说的很实在,这就是说,不要说高深的道理和学问不易学到手, 只是你下的功夫还不到家罢了。

伤寒论经方用量换算表

伤寒论经方用量换算表 刚搜来的,供参考字号:大中小在淘宝和卖家聊, 问小柴胡汤要柴胡八两, 他放几克? 答24克, 经方一两等于现在3克. 问为什么不是240克, 他反问: 柴胡一味药你要半斤? 反吓我一跳. 原来按我的想法, 竟然一味药要放半斤. 现在500克就是一斤嘛. 难道是我错了? 忙去翻JT的文章: 《伤寒论》小柴胡汤的柴胡是半斤,汉代半斤的话,大概现在剂量的三四两左右。不过我开经方的话,通常是乘以0.3,不太会乘到0.4,所以他写半斤、八两,我就开二两四。我现在开柴胡汤,二两四的药单拿到药行,药行不卖,药行说「没有人这样开的」,当我听到这个药行说「没有人这样开」的时候,我心里就会有一个疑惑:「现在台湾的人得了柴胡证,怎么办?」因为柴胡证用柴胡汤,要确保这个药有效,柴胡需要开得很重,也就是,一碗汤里面,柴胡不得少于八钱,这是基本的规范。少于八钱有没有可能有效?有可能,但是没有效的可能性也很大。 按JT的折法, 经方一两是现在0.3两. 0.3两是30g吗? 台湾的一两是37.5g, 所以0.3两是11.25g. 所以算下来二两四是90g. 柴胡剂加90g柴胡量算大吗?! 1/14页 倪海夏:认为是37克,去掉7克是30克,但好象他很少用这么大量,关键是药要对症~黄元御:经方之一两今之

12.65克郝万山:1两等于15.625g 中医学校里普遍按汉之一两折合今之3g折算. 鄙视一下,呵呵. 随着东汉出土文物考古工作的深入,经方剂量的折算愈来愈显得明确。根据考古、度量衡研究新的考证,成书与东汉末年的《伤寒杂病论》一斤约等于220g,一两约等于13.8g,一升约等于200ml,一合约等于20ml;一尺约等于23.1cm。 看来汉之一两折成今之15.6克比较靠谱. 那是不是 简单的按一两15克算呢? 真如此, 桂枝汤的桂枝三两就是45克, 小柴胡汤的柴胡八两就是120克, 量也惊人. 汉代度量衡的转化——郝万山2/14页1.度量衡制要用好《伤寒论》中的方剂还要注意它的药物用量问题,论中用的是汉代的度量衡,和我们现代的不同,所以我们要考证汉代的度量衡。其实这一点并不困难,班固的《汉书.律历制》中记载说:千二百黍重十二铢,两之为两,十六两为斤,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就是说1200个黍米重12铢,两个12铢是一两。明确的指出了汉代的度量衡制度,用量单位和进位关系。单位应用了铢、两、斤、钧、石。石这里读shi,在后来读dan,是个衡量单位。但是现在要用黍米来推测汉代的度量衡肯定不准确,但是我们可以通过文物考察来准确的到结果。北京博物馆里有汉代司农铜权,是东汉国家最高的管理农业的行政部门,它所制定的标准的衡重器具,实际称下来汉代的1斤,250g,汉代的1两,15.625g,约等

《伤寒论》分级经方 (1)DOC

《伤寒论》Ⅰ级经方 012 桂枝汤方 桂枝三两,去皮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 右五味,?咀三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 服已须臾,歠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覆令一时许,遍身漐漐,微 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不必尽剂。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半日许,令 三服尽。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 更作服。若汗不出,乃服至二三剂。禁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 034 葛根黄芩黄连汤方 葛根半斤甘草二两,炙黄芩三两黄连三两 右四味,以水八升,先煮葛根,减二升,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分 温再服。 035 麻黄汤方 麻黄三两,去节桂枝二两,去皮甘草一两,炙杏仁七十个,去皮尖 右四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半,去滓,温服八合,覆取微似汗,不须歠粥,余如桂枝法将息。 038 大青龙汤方 麻黄六两,去节桂枝二两,去皮甘草二两,炙杏仁四十枚,去皮尖生姜三两, 切大枣十枚,擘石膏如鸡子大,碎 右七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 去滓,温服一升,取微似汗。汗出多者,温粉粉之。一服汗者,停后服。 若复服汗多,亡阳遂一作逆。虚,恶风烦躁,不得眠也。 040 小青龙汤方 麻黄去节芍药细辛干姜甘草炙桂枝各三两,去皮五味子半升半 夏半升,洗

右八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 去滓,温服一升。若渴,去半夏,加栝楼根三两;若微利,去麻黄,加 荛花如一鸡子,熬令赤色;若噎者,去麻黄,加附子一枚,炮;若小便 不利、少腹满者,去麻黄,加茯苓四两;若喘,去麻黄,加杏仁半升, 去皮尖。且荛花不治利,麻黄主喘,今此语反之,疑非仲景意。臣亿等谨 按:小青龙汤,大要治水。又按《本草》,荛花下十二水,若水去,利则止也。又按《千金》,形 肿者,应内麻黄,乃内杏仁者,以麻黄发其阳故也。以此证之,岂非仲景意也。 063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方 麻黄四两,去节杏仁五十个,去皮尖甘草二两,炙石膏半斤,碎,绵裹 右四味,以水七升,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去 滓,温服一升。本云黄耳柸。 067 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方 茯苓四两桂枝三两,去皮白术甘草各二两,炙 右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 071 五苓散方 猪苓十八铢,去皮泽泻一两六铢白术十八铢茯苓十八铢桂枝半两,去皮 右五味,捣为散,以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多饮暖水,汗出愈。如 法将息。 096 小柴胡汤方 柴胡半斤黄芩三两人参三两半夏半升,洗甘草炙生姜各三两,切大 枣十二枚,擘 右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 三服。若胸中烦而不呕者,去半夏、人参,加栝楼实一枚;若渴,去半 夏,加人参合前成四两半、栝楼根四两;若腹中痛者,去黄芩,加芍药 三两;若胁下痞硬,去大枣,加牡蛎四两;若心下悸、小便不利者,去 黄芩,加茯苓四两;若不渴、外有微热者,去人参,加桂枝三两,温覆 微汗愈;若咳者,去人参、大枣、生姜,加五味子半升、干姜二两。100 小建中汤方 桂枝三两,去皮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二枚,擘芍药六两生姜三两,切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