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教学论文《汽化和液化》教学设计

初中物理教学论文《汽化和液化》教学设计
初中物理教学论文《汽化和液化》教学设计

《汽化和液化》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什么是汽化、液化。理解液化是汽化的逆过程。

·了解沸腾现象,知道什么是沸点。

·知道蒸发可以致冷。

2.过程与方法。

·观察沸腾是液化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通过探究活动了解液体沸腾时的温度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乐于了解日常活动中的物理道理。

【教学重点】

通过探究活动了解液体沸腾时的特征。

【教具与学具】

水槽、塑料口袋、冰棍、苹果;酒精、热水、烧杯、铁架台、温度计、酒精灯、石棉网、纸盖(24套)

【教学过程】

一、实验与发现

师把滴有酒精的塑料袋(不让学生看见内有酒精)挤瘪,袋口扎紧,放入热水中。学生观察现象

师取出此口袋放入冷水中。

学生观察现象并猜想这可能是什么原因。

师请学生闻一闻、看一看口袋内有什么。

学生小组讨论为什么塑料袋在热水中鼓起,而在冷水中变瘪了,学生代表回答。教师点拨,总结出汽化和液化。

(在这个演示实验中,并不先告诉学生内有酒精,而是让学生观察“鼓起”“变瘪” 的现象,再通过“闻一闻”“看一看”,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与探索欲,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同时体现从现象到物理的课程理念。)

二、探究与发现

1.设置情景提出问题。

师:一群业余登山队员登上一座高山后发现了一些奇怪的现象:如饭是生的,鸡蛋也煮不熟,把手伸到“开水” 中也不烫手等,队员百思不得其解,请同学们帮帮忙,能解释这些“怪现象”或者能向老师提出什么问题吗?

小组讨论,提出问题。

(学生)可能发现和提出问题。

(1)与气压有关。

师:肯定,说明在以后的学习中会继续学习。

(2)水沸腾后不烫手,说明温度低,若继续给水加热,温度会不会继续上升?

师:水沸腾后,继续加热,温度会不会继续上升?水沸腾时究竟有什么特征,最好通过什么来观察?

学生:实验。

2.设计实验。

小组讨论,提出设计方案,教师引导,适时点拨。

3.进行实验。

小组探究,一人计时,一人记录,一人观察现象,教师巡视。提示学生把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在白纸上。

4.分析与论证。

(1)请小组代表总结在探究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

生1:水沸腾时,气泡由小变大,到水面破裂。

生2:水沸腾后,继续加热,水温度保持不变。

生3:我停止加热,水也停止沸腾了。

师: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

生3:沸腾要吸热。

(2)请小组代表仿照晶体融化曲线描绘出水沸腾时温度和时间曲线。

师:指导学生观察图像,得出沸点的定义。

(3)指导学生看“小数据”。

师:为什么我们测出水的沸点与书上的不同呢?

让学生发现条件:在标准大气压下。

5.评估、交流与合作。

请小组代表总结实验设计是否存在不合理的地方?操作中有没有什么失误?测量结果是不是可靠?分析为什么各组测出的水沸点不同?

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a.忘记加纸盖;b.水盛得太多;c.测量中产生误差,造成水的沸点不一样。

6.布置课后探究“纸锅烧水”。

(我在处理这个探究实验时,别出心裁地讲了一个看起来并不精彩的故事,而正是这个故事打开了学生思维的大门,引起了学生在认识上的冲突,激起了学生进行探究的兴趣和热情。我在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时坚持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培养初步的提出问题和设计实验的能力。通过评价、交流活动,既让学生发现了别人的长处与自己的短处,认识到自己的成功与不足;又让学生的认识能力、表达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三、生活与发现

提供以下现象,让学生观察讨论并从物态变化的角度归类。

a.刚从冷藏室中拿出的苹果,表面不断凝结小水珠(演示);

b.打湿的衣服干了;

c.冰棍周围冒“白气”(演示);

d.冬天,室内玻璃窗上的水珠;

e.洒在地上的水不见了。

学生分类,教师肯定,并且说明:在物理学上称b、e这一类物态变化叫蒸发,它属于汽化现象,而a、c、d这一类物态变化叫液化。

1.蒸发。

(1)请学生比较“湿衣服慢慢变干了”与“水沸腾后一直加热,直到把烧杯里的水烧干”,这两种汽化现象有什么不同。

小组讨论,小组代表回答,教师点拨思路,分析出蒸发与沸腾这两种汽化现象的异同。

(2)请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晒衣服的?

请其他学生回答这位同学为什么要这样做,从而讨论出影响蒸发快慢的三要素。(3)学生分小组“想想做做”。

请小组代表说出自己的感觉,观察到的现象。小组讨论,教师点拨,总结出:蒸发、吸热、致冷。

(4)请学生解释图4.3-5。

(5)请学生列举一些生活中有关蒸发的现象。

2.液化。

(1)请学生讨论a、c、d现象是属于液化外,还有什么共同点。

生:冷、温度低。

教师点拨并设问:怎样可以使气体液化?

生:降低温度。

(2)教师演示:给密封的乙醚气体加压。

学生观察现象,小组讨论,总结出在常温压缩体积可以使气体液化。

四、课堂教学小结与延展

1.教师介绍液化石油气和火箭燃料。

2.指导学生阅读“STS:电冰箱”。

3.介绍科学世界“不烫手的开水”。

4.请学生谈谈本堂收获与体会。

5.作业:动手动脑学物理1、2、3、4。

(由各种看得见摸得着的现象引入蒸发和液化,体现了从现象到实质,从生活到物理。通过“拓展与延伸”,让学生从物理走向社会。学生自己得出规律,培养了学

生自主思维的能力。学生以小组的方式观察、讨论、发表见解,既体验成功,也增强了学生合作、互助的能力,还可弥补班额较大时对弱势学生关注的不足。)

初中物理有效教学策略(继续教育论文)

浅谈初中物理有效教学策略 面对信息社会对教育的挑战,教育受到人们空前的重视。在各国教育改革的大潮中,有效教学被提到日程上来。然而,要将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切实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去,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因此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是国内外教育工作者的一个大趋势。有效教学是与低效教学或无效教学相对应的。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与西方教学和传统教学有不同的要求,有效教学的标准和实现有效教学的策略也是不同的。但是,西方教学和传统教学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我们不能完全摒弃,而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随着新课程实施的深入发展,以往一些研究和教学实践中许多教师对有效教学内涵的理解已不能完全适应时代的要求,主要表现在对“有效”内涵的理解很局限,以知识传授和考试分数为教学是否“有效”的唯一评判标准。初中物理新课程规定了三大课程目标领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意味着学生知识掌握程度不再是判断教学有效性的唯一标准。有效教学必须促使学生在这三大目标领域上得到全面的、充分的发展,有效教学要求教师将学科的目标定位在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质上。因此,在新的形势下,我们必须对有效教学做出符合新课程理念的科学阐述。基于国内外关于有效教学的研究,以及教学本质的研究,结合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初中物理有效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中遵循物理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发挥教师

自身的作用,关注学生的学习,关注学生的进步与发展,关注过程评价和目标管理,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尽可能多地引起、维持和促进学生的学习,促进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上获得积极、和谐、有效的进步和发展,从而相对有效地达到预期教学效果的教学,有效地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而组织实施的教学活动。 在初中物理课堂教中看教学是否有效,关键必然是看教学活动是否能引起、维持和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看学生通过学习取得的学习效果,取得了怎样的进步和发展,以及是否引发了学生继续学习的愿望;看有多少学生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有效学习。学生通过有效学习,从而积极、和谐、有效地实现教学的“三维目标”,是学生进步和发展的基本内涵。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并不只是传统教学强调的知识和技能的掌握,而是指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上获得积极、和谐、有效的进步和发展,是注重全面教学目标的进步和发展。其中积极的进步和发展是指学生能主动参与学习,并能积极主动思考表达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关键是在课堂上激发学生表现的欲望,并产生一定的竞争意识。只有学生开口,才能及时表达自己的思考;只有开口,才能及时得到自己想要的反馈;只有开口,才能及时更新自己的认识;只有交流,才能使自己的认识更深刻,使自己的学习更有效。和谐的进步和发展是指学生

八年级物理力学教案

第七章力 第一节力 【教学目标】 1.知道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 2.知道力的单位是牛顿。 3.知道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4.知道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也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5.知道力的三要素,能用力的图示和示意图表示力。 【预习提示】 1.力。 2.力的单。位 3.力的作用效果。 4.力的三要素。 5.力的示意图。 【教学流程】 一、学生展示 1.用手拍桌子,桌子受到手施加给它的力,同时手也感到痛,这是因为手受 到了____________的作用力。大量的事实表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_______的。 2.一本书放在水平桌面上,书受到桌面的力;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受力物体是。同时这本书对桌面产生,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受力物体是________。 3.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力可以使物体发生.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是指物体运动的改变或运动的改变或它们同时改变,要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就必须对物体。 二、目标定向 比一比:前后位的同学之间进行扳手腕比赛,比一比谁能取得胜利,谁的力大。 三、学生自学 1.请同学们来互相展示几个力,并仔细体验(也可不借助于器材)。看哪一组设计的又多 又好,并请仿照着填入下面的表格中。 【 要想有力的话,需满足什么条件? 2.我的体验: 力(force)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思考:力(填“可以”或“不可以”)离开物体而存在。力产生时两个物体(填“一定”或“不一定”)相互接触。 4.理解力的概念 力是物理学中最重要、最基本的概念,各种各样的物理现象都离不开力。在物理学中,力是指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两个物体是否有相互作用,要从力的作用效果来考虑。 5.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一个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另一个是改变物体的形状。只要有 一个效果出现,就表明两个物体间存在着力的作用。

初二物理质量教案

初二物理质量教案 设计: 教学准备 教学目标 1.1 知识与技能: 初步认识质量的概念,正确说出质量的单位和进率,并能正确地进行质量单位换算。 知道质量是物体的一个基本属性,它不因为物体的形状、位置、状态的变化而改变。 了解常见的测量的工具,能正确使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1.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比较,形成对质量概念的初步认识。 通过观察和操作,让学生学会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并能正确使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通过对托盘天平的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自觉遵守操作原则的良好习惯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通过介绍杆秤,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2.1 教学重点质量是物体的一个基本属性,它不因为物体的形状、位置、状态的变化而改变。 正确使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2.2 教学难点正确使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教学工具 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 6.1 引入新课

【师】 在我们生活中,大家一定是以为,铁块比木块或者棉花要重。这样理解其实是不够严 谨的,棉花其实也可以和铁块一样重。 【生】不相信 【师】不信的话,我们来进行今天的课堂内容,学了之后大家再来回顾这个题目。 6.2 新知介绍 一、质量及其特性 【师】 我们首先要引入一个新的物理概念——质量,那么我们物理上讲的“质量”与日常生 活中表示产品优劣的那个“质量”是一回事吗? 【生】不是。 【师】在物理上为了描述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引入质量概念,物理学中把物体所含物 质的多少叫做质量。质量通常用字母m表示。 【师】一颗铁钉、一把教学用木制米尺、一块木板、一把铁锤,能否将这些物体进行 分类?分类的理由是什么? 【生】 1铁钉和铁锤为一类,它们都是铁制成的;木板和米尺为一类,它们都是木材加工成的。 2一把铁锤和一颗铁钉都是由铁这一种物质构成的,但两者所含铁这种物质的多少不同,一把铁锤比一颗铁钉所含的铁多;一块木板和一把教学用木制米尺都是由木材这一种 物质构成的,但两者所含木材这种物质的多少不同,一块木板比一把教学用木制米尺所含 的木材多。 【总结】1铁钉和铁锤、木板和米尺,我们都把它们称为物体。构成这些物体的铁、木材,我们都把它们称为物质。从上面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物体是由物质组成的。 2在物理上为了描述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引入质量概念,物理学中把物体所含物质的 多少叫做质量。质量通常用字母m表示。 要注意“物质”和“物体”的区别。物体有一定的形状,占据一定的空间,是有体积 和质量的实物。物质是构成物体的材料。例如:桌子是物体,构成桌子的物质是木材,还 可以是铁。再例如:大小两个铁球是由铁这种物质构成,而质量代表这种物质的多少,大 铁球的质量就大于小铁球的质量。“质”指物质,“量”是物质的多少的意思。

物理教学类论文题目

附录:物理各类毕业论文题目 二、实验类 1、复摆实验仪的研究 2、杨摸量实验仪研究 3、落球法液体粘滞系数测定仪的改进 4、浅议氦氖激光器在光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5、全息照相实验技巧探讨 6、实验数据的处理和测量不确定度计算 7、标准不确定度合成中应注意的问题及讨论 8、钢丝的切变模量与扭转角度关系的研究 9、物理实验测量和分析的基本方法10、向心力实验装置研究11、重力加速度测量实验装置研究12、液体表面张力实验装置研究13、MATLAB在声学实验中的应用 10、镜像声波演示装置的设计与制作11、静电起电盘电荷收集装置的研制 12、非平衡电桥在非电量测量中的应用13、载流圆线圈平面内任意一点磁场的测试与理论分析14、非线性电阻特性的实验研究15、简易万用表的设计制作及校准 16、体效应管负阻特性的测量研究17、微波光学实验研究 18、组合测量在物理实验中的应用19、用电阻应变片测量微小形变实验方法的改进与研究20、偶氮染料掺杂聚乙烯醇薄膜的光致双折射的理论与实验研究21、偶氮染料掺杂聚乙烯醇薄膜的四波混频特性的实验研究22、演示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23、如何做好学生分组实验24、如何测定弹簧的有效质量25、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尝试26、固体激光器的光束质量分析 27、光学谐振腔的优化设计28、对大学物理改革的思考:用电脑模拟实验过程29、理想实验在物理学中的作用30、物理学中的科学研究方法31、光电效应伏安曲线研究32、物理实验对学生科学好奇心的培养33、大学物理实验专题课件研究34、激光全息实验分析 35、设计性实验研究 36、物理模型与中学物理教学37、CCD技术及其应用38、考研对我院物理本科教学的影响及对策39、塞曼效应实验研究40、H-D原子光谱实验的误差分析及其优化41、如何实现电机的变速42、实验教学的改革探讨43、计算机在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三、教法类 1、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探讨 2、谈谈中学物理课堂教学艺术 3、兴趣——学生学习物理最好的老师 4、物理习题隐含条件的探讨 5、中学物理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探讨 6、高中“课题研究”教学案例总结 7、中学物理课程的基本理念分析8、论物理教育中的科学素养培养 9、新的中学物理课程目标分析(择其某一项)10、中学物理教学中的美育素材研究 11、物理教学中的创造人格培养12、物理教学中学生自学能力培养探究 13、试论物理教学中的科学探究14、对高考“理科综合”科目的改革的思考 15、未来中学物理教师素质结构之设想16、现行物理教学大纲及教材的有关评价 17、对高中某一物理概念或物理规律的教学研究(电磁学,光学方面)18、中学物理教师继续教育问题的思考 19、高一物理新教材的比较与评价20、论非智力品质在物理学习中的形成与作用 21、中学物理光电实验如何适应新课标的改革22、中学物理教学中互动作用的深入探讨23、用FLASH制作自由落体运动的课件及在教学中的应用24、多媒体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5、在物理教学中Powerpoint应用经验及技巧26、如何用Authware互动性引发学生学习兴趣 27、中学物理兴趣培养初探28、在中学中开展设计性实验可行性初探 29、用Flash制作课件效果评析30、Powerpoint物理课件实用性与演示实验剖析 31、物理教师课程能力的结构分析32、物理教师课程能力现状及其改进策略

初中物理质量

质量教案 (一)教学目的 1.知道质量的初步概念及其单位。 2.知道物体的质量不随形状、状态和位置而改变。 3.知道托盘天平和物理天平的构造及其使用方法。 (二)教具 教师演示用具:铁锤1把,大铁钉1个,盛有1分米3的纯水的烧杯1只,牙膏皮1块,装有冰块的带盖玻璃杯1只,托盘天平1台、物理天平1台,砝码1盒。 学生实验器材:托盘天平和砝码或物理天平和砝码。 (三)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在课本第一、二章中,我们学习了力学中长度的测量、简单的运动的初步知识,从第七章质量和密度至第十四章功,研究的都是物理学中力学的内容。今天就学习质量这个物理量。 二、讲解新课 1.质量 (1)通过对实物的观察,引入质量的概念。 请学生观察讲台、课桌。提问:①它们是由什么东西组成的?②讲台和课桌哪个的木材多? 教师出示铁锤和铁钉让学生观察,使学生知道铁锤和铁钉都是由铁组成,但铁锤含有的铁比铁钉含的铁多。 讲解:讲台、课桌、铁锤、铁钉物理学中称为物体,组成这些物体的木材、铁叫“物质”。由上面的观察看出:讲台、课桌含有木材的多少不同;铁锤、铁钉含铁的多少也不同。物理学中用“质量”表示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2)让学生通过观察,知道物体的质量不随形状、状态和位置而改变。 出示:①一个牙膏皮。提问:(a)将它卷起来,形状变了,它的质量变不变? (b)将它从南京带到北京,位置变了,它的质量变不变?②装有冰块的带盖玻璃杯。提问:容器内的冰全部熔化成水,状态变了,它的质量变不变? 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只要物体中含有物质的多少不变,它的质量就不变,可见物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形状、位置、状态而改变。 2.质量的单位 (1)复习小学学过的重量的单位 提问:小学数学在表示物体重量时,常用哪些单位? 学生回答,教师讲解:千克是国际上通用的质量单位,为了方便,还有比千克大的单位吨,比千克小的单位克、毫克。 板书:2.单位:吨,千克、克、毫克) 出示:1分米3的纯水。介绍它的质量是1千克。请学生看课本图7—l“国际千克原器”。 (2)学生练习一些质量单位的换算 提问:质量的单位由大到小怎样换算?

(完整版)初中物理力学教学设计

初中物理《力》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知道力的概念和力的单位。 2.知道力的三要素,能用力的示意图表示力。 过程与方法: 1.通过网上浏览和生活经验感受力的作用效果。 2.了解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能解释有关现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在观察体验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 2.从力的三要素表示的事例中认识科学方法的价值。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认识力的作用效果;会画力的示意图。 教学难点: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教学方法:问题引领探究启发合作探究 教学评价:自评互评师评 教具准备: 小车、磁铁、钢球、铁钉、弹簧、钢尺、橡皮泥、气球、鸡蛋、橡皮筋等 教学过程设计: (一)情景导入 游戏引入:在讲课之前同学们做一个掰腕的游戏,看看谁的力气大。我们为胜利的同学鼓掌。失败的同学也不要气馁,学了今天的知识后,老师相信,你一定能够反败为胜。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力学世界。学生同桌一组,进行游戏。 (二)探究新知 一、力的作用效果 1.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a、由静止变为运; b、由运动变为静止; c、运动的方向和快慢发生改变。

1.请同学们打开网站,阅读学习目标。哪位同学给大家读一下。 2.请同学们浏览网站上《助学园地》栏目,并对你喜欢的内容用自己的话,描述其反应的物理现象。 3.想想做做:请学生实验桌上提供的器材:小车、磁铁、钢球大头针、弹簧、橡皮泥、气球、乒乓球、钢尺等,对某个物体施力,看力作用在物体上可产生哪些效果? 指导学生完成实验学生自由回答 归纳总结力的作用效果 学生实验: 1}.用力拉弹簧,弯钢尺,压气球。观察现象。 2}.用力推小车,磁铁靠近大头针或小钢球,观察运动情况。根据实验,让学生体验并试述力的作用效果培养学生根据物理现象总结物理规律的能力。 并拉弹簧、压皮球等实践活动做一做,使学生亲身体会力的存在。并由此引出 二、1.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用符号F表示。 2.力的单位:牛顿——N引导学生分析 问题: 1}.在力的作用过程中,有几个物体。 2}. 如果一个物体是受力物体,一个物体是施力物体,你认为哪个是受力物体,通过学生直观实验,进行理性分析,解决抽象问题。 为了纪念著名名的英国物理学家牛顿,我们把力的单位叫做牛顿,简称“牛”,用字母“N”来表示。理解1N的含义. 三、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 1.过渡语:我们知道了力的作用效果,那么又有哪些因素影响力的作用效果呢?请同学们猜想一下。 2.老师有选择的板书总结:我们把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 3设疑:那么,我们身边又有哪些例子是力的三要素不同,其作用效果就不同呢? 4.前后呼应:在上课前,老师说在掰腕游戏中失败的同学,也能反败为胜,你现在有办法了吗?我们再试一下。学生讨论猜想。学生浏览后,思考回答:学生举例 学生再次游戏,体验作用点不同,作用效果不同 四、力的示意图 用一个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

初中物理:质量教案

6.1质量 (一) 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1) 知道质量的初步概念及其单位; (2) 通过实际操作,掌握天平的使用方法。学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3) 用分子和原子的概念初步理解“物质的量”的含义。 2、过程和方法目标 通过观察、实验,认识质量是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空间而变化的物理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天平使用的技能训练,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与协作精神。 (二) 学法点拨 本节内容包括三部分:质量的概念,质量的单位,质量的测量。而质量的测量的重点。 要注意“物质”和“物体的区别。物体有一定的形状,占据一定的空间,是有体积和质量的实物。物质是构成物体的材料。例如:桌子是物体。构成桌子的物质是木材,还可以是铁。 千克是国际单位。国际单位还有吨、克、毫克。实际生活中还用到斤,它不是法定计量单位。注意记住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质量的测量工具是天平。天平是精密测量工具。 教学教程 1、质量的概念 教师出示一块冰、一颗铁钉、一把教学用木制米尺,一块木板、一把铁锤、一桶水等物体,出示顺序随机,让学生观察。 (1)问题:能否将这些物体进行分类?你分类的理由是什么? (2)学生交流、讨论。 (3)归纳:上述物体可以分为三类: ①铁钉和铁锤为一类,它们都是铁制成的; ②木板和米尺为一类,它们都是木材加工成的; ③冰块和水为一类,它们都是水,只是状态不同而已。 (4)教师:铁钉和铁锤、木板和米尺、冰块和桶里的水,我们都把它们称为物 体。构成这些物体的铁、木材、水,我们都把它们称为物质。从上面的例 子我们可以看出物体是由物质构成的。 结论:一切物体都是物质组成的。 (5)比较:一把铁锤和一只铁钉都是由铁这一种物质构成的,但两者所含铁这 种物质的多少不同,一把铁锤比一只铁钉所含的铁多;一张课桌和一把教 1

八年级物理人教版《质量》教学设计

《质量》教学设计 土门中学尹彩绒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质量的初步概念,知道质量的单位并会进行换算。 (2) 通过实际操作,初步掌握天平的使用方法。学会用天平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实验,认识质量是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和空间位置而改变的物理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天平使用的技能训练,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与协作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天平的使用 三、教学安排 1课时 四、教学类型新授及实验 五、教具 多媒体课件 学生实验器材:托盘天平和砝码。 六、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1、请学生观察讲台、课桌。教师提问:①它们是由什么组成的?②讲台和课桌哪个含有的木材多? 2、教师出示铁锤和铁钉让学生观察,使学生知道铁锤和铁钉都是由铁这种物质组成,但铁锤含有的铁比铁钉含的铁多。 3、讲解:讲台、课桌、铁锤、铁钉物理学中称为物体,组成这些物体的木材、铁叫“物质”。由上面的观察看出:讲台、课桌含有木材的多少不同;铁锤、铁钉含铁的多少也不同。物理学中用“质量”表示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今天就学习质量这个物理量。 (板书:一、质量) (二)、讲述新课 1.质量 (1)板书:1.概念物体中含有物质的多少叫质量,质量通常用字母m表示。 (2)教师举例,说明物体的质量不随形状、状态和位置而改变。

出示:①一个牙膏皮。提问:(a)将它卷起来,形状变了,它的质量变不变?(b)将它从地球带到月球,位置变了,它的质量变不变? ②装有冰块的带盖玻璃杯。提问:(c)容器内的冰全部熔化成水,状态变了,它的质量变不变? 先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只要物体中含有物质的多少不变,它的质量就不变,可见(边说边板书):物体的质量不随它的形状、状态和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2.质量的单位 (1)千克(kg)是国际上通用的质量单位,为了方便,还有比千克大的单位吨(t),比千克小的单位克(g)、毫克(mg)。 板书:2.单位:吨(t),千克(kg)、克(g)、毫克(mg) 出示:1dm 3的纯水。介绍它的质量是1kg。请学生看课本图11—l“国际千克原器”。 (2)学生练习一些质量单位的换算 教师提问:质量的单位由大到小怎样换算? (板书:1t=103kg、1kg=103g、1g=103mg) 请学生观察课本表格“一些物体的质量”。介绍一些物体的质量“大头针的质量、苹果的质量、鲸的质量”。 教师示范,学生完成课本本节后的练习(1)、(2)。 教师板书:大头针的质量m=8.0×10-5kg=8.0×10-5×103g=8.0×10-2g=80mg。 3.质量的测量——天平 (1)介绍常用测质量的工具 教师讲述: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上街买粮、买菜,称出的都是物体的质量。那么我们是用哪些工具测出这些物体的质量的呢? 先学生回答,后老师总结,生活中常见的测质量的工具有:杆秤、案秤、台秤、磅秤、电子秤;天平是测量质量的常用工具。在物理实验中常见的天平有托盘天平和学生天平。 (2)、认识托盘天平的构造:对照课本的图形和实际的托盘天平让学生熟悉各个部分的名称。教师讲解各部分的作用及调节方法并且进行演示 A 平衡螺母:称量前用来调节天平横梁平衡;调节方法是:横梁的哪端高,就将平衡螺母向哪边调。 B 指针和分度盘:天平横梁水平平衡的标准是在横梁静止时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刻线处,或指针在分度盘上左右摆动幅度相等 C游码、砝码:能表示所称物体的质量。向右移动游码相当于向右盘添加一个小砝码。

(完整)初中物理力与运动_教案.doc

一、课题力与运动 二、课时 上节课已经将力与运动相关的前几个知识点学习完成,学生的理解与接收还可三、学情分析以,本节课在复习前一节所学内容的基础上,学习最后一个知识点,并将本章 内容做一个整体的复习。 1.知道二力平衡及二力平衡的条件. 四、教学目标2.理解物体的惯性,能表述牛顿第一定律. 3.知道力的作用效果. 4.知道什么是运动状态的改变,知道力是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 五、教学重点、 二力平衡及二力平衡的条件、牛顿第一定律、运动状态的改变难点 讲解法、实验探究法、归纳总结法 六、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对上节课所学内容的复习 知识点一:二力平衡 1、什么是平衡状态? 2、什么是二力平衡? 知识点二:二力平衡的条件 ①_________________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识点三:牛顿的定律 什么是牛顿第一定律?如何理解? 知识点四:惯性定律 什么是惯性定律?你能举出几个生活中的实例?

二、进入新课 力与运动的关系 1、力的作用效果 l .通过生活经验,我们已经知道,力可以使物体发生__________ . 2.请你认真观察教材中图,并配合阅读图下面的三行内容,完成下列填空. 图 (a)中,力使火箭由 ________变为 ________,而且使它的速度越来越 ________.图 (b)中,力使列车由 ________到 ________,由 ________变 _________. 图 (c)中,力改变了足球的运动 ________. 3.请你认真阅读下面的内容,知道什么是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 物体由静止到运动,由运动到静止,由慢到快,由快到慢,或物体运动的方向发生改变,都称为运动状 态的改变. 4.通过上面的观察、阅读和分析,请你归纳得出力的作用效果,并完成下面的填空. 力的作用效果:①力可以使物体发生________;②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__. 二、现实世界中力与运动的关系 请你认真阅读教材P69 最后三个自然段的内容,完成下列填空. 1.物体在平衡力作用下,将保持________状态或 ________状态,即平衡力________(改变/不改变)物 体的运动状态,这是因为这两个力从相反的方向力图改变物体的________,它们的作用相互________了,例如,行驶中的汽车,如果受到的牵引力和阻力大小相等,它将保持________运动状态. 2.如果物体受到的力不满足平衡条件,即物体受非平衡力作用时,物体的运动状态就会________.例如,行驶中的汽车,如果受到的牵引力大于阻力,汽车就________速行驶;如果受到的牵引力小于阻力,汽车就 ________速行驶;如果受力的方向和运动的方向不在同一条直线上,汽车的运动方向将发生 ________.例 l(多选题)下列实例中,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有() A .用力拉弹簧,弹簧变长B.跳伞运动员在空中匀速直线下降 C.正在进站的火车D.运动员投出的标枪在空中前进 例2 如图所示的运动情景中,最明显地反映出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的是( ) 例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不受力,一定静止 B.作用在运动物体上的力一定不平衡 C.物体受到力的作用,速度大小一定改变 D.物体运动方向发生改变,则一定受到力的作用

初中物理密度教案设计

初中物理密度教案设计 (一)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理解密度的物理意义 (2)能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活动,找出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的关系 (2)学习以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变性(物质的本质特性)来定义密度概念的 科学思维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密度反映的是物质本身所具有的特性。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对物质属性的认识有新的拓展。 (二) 学法点拨 由相同物质构成的物体,如果体积大,质量也大。例如,一盒相同的粉笔,两支粉笔的体积是一枝粉笔的2倍,两枝粉笔的质量也是一枝粉笔的质量的2倍。这是物质的一个很重要的特性。探究这种特性用到了图像的方法。注意理解用数学的方法解决物理问题,体会这一方法带来的方便和理解上的便利。 密度的单位是一个复合单位,它由质量的单位和体积的单位组合而成。 单位换算:1g/cm3=1000kg/m3.水的密度1.0×103kg/m3,要求记住。 还要能够记住一些物质密度的大小。例如,金的密度比银大,铜的密度比铁大。 计算题要注重格式,要写必要的公式、公式变换、单位、文字说明。还要有必要的计算过程。 教学教程 一、从鉴别物质说起 我们鉴别物质,有很多时候,仅靠气味、颜色、软硬、形状等特性是有一定的局限性。 但我们发现物质还有其它的特性,可以用来鉴别物质。

思考:用物体的质量来鉴别物质行吗? 二、实验探究 1、学生实验:调节好天平,用天平称量体积相同的木块、铝块、铁块。看看它们的质 量相同是否相同? 结论: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它们的质量不同。 2、出示:100g水和100g酒精体积,看看它们的体积是否相同? 结论: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它们的体积相等。 3、提问:以上两个实验用不同的物质进行比较,根据实验结果,受到了什么启示?关于物体质量与体积的关系你们能提出什么问题来进行研究? 让学生讨论后提出这样的问题: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会什么关系? 4、验证同学们的推测是否正确?请同学们(类比研究同一金属导体两端和电流关系实验)设计一个实验方案,用实验来验证推测的正确性。 5、根据实验方案不同实验小组分别用体积大小不同的若干铝块(或铁块、松木块)作实验。学生还可以把操作中出现的问题记在笔记本上。 由此可以得到结论:(1)同种物质质量增加,其体积也增大;质量减少,体积也会减少。质量和体积的比值一定。 (2)不同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比值是不同的。 三、密度 1、密度定义 从前面的实验探究我们知道:一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比值一定,物质不同,其比值也不同。这种比值不变性反映的正是物质本身所有的特性,它只跟物质的种类有关。是十分有意义的物理量,物理学中就把它定义为密度。 板书: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和它的体积的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密度公式V m =ρ介绍密度的符号及单位: ρ------密度------千克每立方米(kg/m 3)

[参考实用]初中物理教学论文10篇

初中物理教学论文10篇 1、把握复习要点 1.1将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物理课程内容都是从生活出发,解答生活中出现的现象.所以在复习的时候就要把握这样的思想,因为考题往往就是那些最常见的生活现象.例如:剪刀的杠杆、自行车的力学等等都可以作为考题的素材.通过这几年的中考题目就可以总结出这些题目的出处、以及解答技巧.通过平时的积累,多观察、多思考.这样一来就可以把握这样的题目要点,将实际问题转化成自己熟悉的物理知识,并作出准确的解答.1.2把握开放性的题目 现在越来越多的能力拓展题都是针对学生开放性解题思路的训练.首先学生应当不要对这类的题目产生惧怕心理.仔细的分析和观察,在平时也要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意识,让学生学会从多角度、多方面来分析解答问题,这样在中考的考试当中就不会手足无措了. 1.3将知识总结联系起来 在复习的时候,很多教师都会进行模块的复习,这样会让学生记了这一块忘了那一块,复习效果欠佳.所以,在复习的时候,应当把知识点总结成专题,然后将前后的知识充分串连起来,寻求各个知识点的联系,将物理知识编织成一个知识点网,这样一来,就可以充分掌握每一部分的知识,不会有盲点. 2、关注热点问题 这几年各地的中考试卷都还是包含很多现阶段的热点问题,从这些问题入手,进行物理知识的梳理和分析,可以有效押题,通过对这些热点问题的分析和总结,让学生不至于在考试的时候无从入手.同时,平时还要培养学生的积极主动的思考能力,根据试

卷上给的内容和材料,可以自己分析得到试题涉及的知识点.近几年的热点问题仍旧是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最新的科学技术现状,例如:嫦娥一号奔月实验、磁悬浮列车等等. (2)时事新闻当中出现的奇闻奇事. (3)通过一张图片或者漫画,让学生从中找到涉及的物理知识,并作出相应的解答. 3、分析题型结构 只要把握题型结构,学会分析,就可以掌握.中考比较困难的题型就是简答题,这样的题目要求学生有一定的表达能力,并不是用公式等作出解答就可以的,而是要求学生从概念的分析和理解出发进行解答.这样一来.学生往往不容易抓住重点,很容易跑偏,导致失分.所以,在复习这样的题型的时候就不要总是想着要死套概念和公式,要掌握解答的要领,灵活地解出答案.一般可以从这几个方法来进行分类解答: (1)知识类型.例如:运动问题、光的问题、力的问题等等,这样的题目都有各自基本的答题模式,可以按照这样的方式进行分析解答. (2)题目类型.按照题目的不同来分类,例如:直接叙述题、公式解答题、图表解答题等等.这样的踢门就要认真分析,以回答要点为答题重点. 4、注意复习中的误区 4.1不要盲目地使用复习资料 很多学生都会喜欢在考前买一大堆的复习资料,这样虽然可以大量的练习,但是却有着很大的缺陷:很多资料的内容和题型都不是最新的,学生没有判断能力,这样复习的结果就是找不到真正考试的重点.所以学生一定要在教师的帮助下选择好的复习资料,准备好与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相对应的习题册. 4.2不要总是做新题

初中物理第七章 力学教案

第七章力 7.1力(F) 1、定义: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注意:(1)一个力的产生一定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且同时存在。 (2)单独一个物体不能产生力的作用。 (3)力的作用可发生在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也可以发生在不直接接触的物体间。 例:有力没处使,指的就是力需要两个以上的物体,不能单独一个物体 2、力的单位:牛顿(N),符号:F 3、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 (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运动状态的改变是指物体的快慢和运动方向发生改变)。 举例:用力推小车,小车由静止变为运动;守门员接住飞来的足球。 (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举例:用力压弹簧,弹簧变形;用力拉弓弓变形。 (3)反过来,如果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或者物体发生了形变,物体就一定收到了力的作用。 4、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称为力的三要素。它们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例:四两拨千斤指的就是作用点不同,力的作用效果就不同 5、力的表示方法:画力的示意图。 步骤: (1)确定研究对象即受力对象,并弄清画的是哪些力; (2)三定:a. 定点:在受力物体上找到所画力的作用点; b. 定方向:正确画出力的方向(有时需要注意角度); c. 定长度:如物体受到几个力的作用,在画这几个力的示意图时,力越大,线段 就画的越长。 (3)三定:a. 标箭头; b. 标符号; c. 标力的数值和单位。 6、相互作用力:只要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了力,受力物体反过来也肯定会给施力物体增加一个力。(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两个不同的物体上,且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一对相互作用力必然是同时产生,同时消失的。 例1: 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有相互接触的物体才有力的作用 B.有些力是物体本身具有的,没有施力物体 C.只给别的物体施加力,而自己不受力的物体是不存在的 D.较大的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一定较大 例2:铅笔盒放在水平桌面上静止时,在下列各对力中属于相互作用力的是() A. 桌面对铅笔盒的支持力与铅笔盒对桌面的压力B.桌子受到铅笔盒的压力与铅笔盒受到的重力C.铅笔盒受到的重力与桌面对铅笔盒的支持力D.铅笔盒对桌面的压力与地面对桌子的支持力

初中物理《_质量》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质量》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质量的概念及其单位. (2)了解质量是物质的一种属性. (3)通过实验操作掌握天平的使用方法. 2、过程和方法 (1)通过实际操作天平,培养学生自己动手的能力. (2)通过使用天平,学会测量固体的质量. (3)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天平使用的技能训练,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协作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 1.质量的单位及其换算关系. 2.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及应注意的事项.

教学难点 1.对质量的单位形成具体的认识. 2.质量的单位换算、科学计数法的应 用.三、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 观察法:形成对质量概念的初步认 识.比较法:使学生进一步理解质量的 概念.实验法:培养学生自己动手的能 力. 四、教学资源 教具准备 投影仪、天平、砝码、橡皮泥 课时安排:1 课时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由此我们知道组成物体的物质有多有少.物理学中把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物体的质量. 二、自主学习,认识质量的单位

请学生自学书本有关质量单位的内容. 思考:质量有哪些单位呢?符号各是什么?它们之间是怎样换算关系? 师生互动,交流反馈,总结质量的单位及换算关系: 三、合作探究,质量的测量 1.介绍测量质量的工具 2.了解托盘天平的构造,认识托盘天平主要部件的名称. 3.如何用天平正确地测出物体的质量? 4.引导学生总结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 ①“看”:观察天平的称量和分度值以及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 ②“放”:把天平放在水平实验台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 ③“调”:调节天平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这时横梁平衡。 ④“称”:把被测物体放在左盘,用镊子向右盘按由大到小的顺序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衡量恢复平衡。 ⑤“记”:被测物体的质量=砝码的质量+游码在标尺上对应的刻度值。 四、知识拓展,理解质量

初中物理l力学实验教案(正式)

初中物理l力学实验教案(正式)

实验一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实验目的】学习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的方法。 【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木块、长木板、头发丝 【实验步骤】 1、观弹簧测力计的量程(最大刻度),认清每一小格表示多少牛。检查弹簧测力计不受力时,指针时否指在零刻度处。 2、用手拉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使指针指到1N、5N、10N等处,感受一下1N、5N、10N的力有多大。 3、在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挂一个质量已知(约1kg)的物体,读出拉力的大小填入记录表中。察 4、在水平放置的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拉木块匀速前进,读出拉力的大小填入记录表中。 5、在倾斜放置的长木块上,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沿木板匀速上升,读出

拉力的大小填入记录表中。 6、把一根头发拴在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用手拉头发,逐渐加大拉力,读出头发被拉断时拉力的大小,填入记录表中。 【实验记录】 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情况挂质量约1kg 的物体 拉木块水 平匀速前 进 拉木块沿倾斜 木板匀速上升 挂钩上拴一根头 发,当头发被拉断 时 拉力F/N 【评估与交流】 能否用弹力橡皮筋制作测力计?为什么? 实验二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提出问题】 重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猜想或假设】 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设计实验与进行实验】 1、照图那样,把钩码逐个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分别测出它们受到的重力,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 质量 m/kg 重力G/N

2、在图中,以质量为横坐标、重力为纵坐标描点。连接这些点,你发现它们落在一条什么样的曲线或直线上?你认为重力与质量之间有什么关系? 所需器材:弹簧测力计、钩码若干、坐标纸 【分析和论证】 1、通过实验得出结论: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 2、重力与质量的比值大约是9.8N/kg。如果用g表示这个比值,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可以写成G=mg m O G/N 重力与质量关系

初中物理中考《力学计算专题复习》公开课教案

更合中学九年级物理公开课教案 物理科组梁健 课题:力学计算专题复习 执教班级:九年级7班 公开课时间:2013-5-17 教学模式:作业调控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并熟记力学中的计算公式。 2.根据题目中的已知条件选用适当的公式,求解物理量。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引导学生完成精选的练习和作业,并进行分析、概括、总结方法,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增强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感,提高学习兴趣。2.使学生养成细心、严谨分析问题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巩固力学计算基础知识,掌握基本解题方法。 教学难点:力学公式的综合应用解题。 教学准备: 学生:完成《力学计算复习卷》课前作业部分内容。 教师: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时间 一、作业复习与导入 教师通过提问所布置的课 前作业引入新课,了解学生对力 学公式的基本掌握程度。 【具体内容】:提问《力学计算 复习卷》课前作业填空题和讲解 课堂自主作业的第1题。 学生口头完成老师对 作业的提问。 5 6分钟 二、出示目标,明确重、难点教师向学生展示本节课学习目 标和德育目标【详见本教案的教 学目标、重点和难点】 学生快速阅读教师展 示的教学目标与德育 目标 1分钟 三、课堂作业,自主学习 教师引导学生完成本节课 的作业(即课堂教学知识点、教 学内容以作业形式展示)。 【具体内容】:引导学生完成《力 学计算复习卷》课堂自主作业的 第2、3题。 各个学生自主独立完 成相应作业内容,让学 生代表把解题过程写 到黑板上。 10分 钟 四、课堂作业评价教师结合教学重点,对课堂作业 进行讲解【详见多媒体课件】, 并对黑板上的解题过程进行评 价。 学生在完成课堂作业 的基础上,自查解题过 程存在的问题,与同 学、老师共同解决。 10分 钟 五、课堂作业提炼归纳。引导学生提炼和归纳课堂作业 中的知识、技能和方法。【详见 多媒体课件的学法指导。】 学生以小组讨论的形 式提炼和归纳课堂作 业中的解题知识、技能 与方法,师生互动。 5分钟 六、课堂思维延伸 教师精选近年中考出现的 力学计算题,引导学生运用本节 课所学的知识和方法来进行分 析解答。 【具体内容】:引导学生完成《力 学计算复习卷》课堂思维延伸的 的第1、2题,选择性评讲部分 内容。 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 进行对所归纳的解题 知识、技能与方法的实 践应用。 10分 钟 七、小结教师结合教学目标提出学习要 求。【详见多媒体课件小结】 学生回顾本课内容,自 查漏补。 2分钟 八、课后作业布置教师布置课后作业 学生课后完成老师布 置的作业。 1分钟 教学反思(课后)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质量》教学设计

第六章第1节质量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质量的初步概念及其单位; 2知道质量是物体一种属性; 3.通过实验操作,初步掌握天平的使用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探究认识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天平使用技能的初步训练,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与协作精神。 教学重点 通过实验操作,初步掌握天平的使用方法。 教学难点 1.理解质量的含义; 2.通过实验操作,初步掌握天平的使用方法。 教学方法 教师启发、引导,学生归纳分析,动手操作。 教学准备: 天平、砝码.橡皮泥等常见物体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教师:分析比较铁钉和铁锤;大小玻璃杯;课桌和课椅除了形状不同外还有什么区别? 学生:铁锤比铁钉含的铁多;大的玻璃杯比小的玻璃杯含的玻璃多,课桌比课椅含的木材多。 教师:一切物体都是由物质组成的,构成物体的物质有多有少。 物理学中用质量来表示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二)进行新课 1、质量的概念 (1)一切物体都是物质组成的。 (2)物理学中把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质量。 质量通常用字母“m”表示。 2、质量的单位

质量的国际单位是千克,符号:kg;质量单位还有克(g)、毫克(mg)、吨(t)。 它们的换算关系是: 1kg=103g 1mg=103g=10-6kg 1t=103kg 3、阐述质量是物体的基本属性 问题:(1)烧杯中冰熔化成水,所含的水的质量有没有变? (2)铁钉敲弯了,铁钉的质量有没有变? (3)将铁钉带到月球,它的质量会不会发生变化?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讨论、交流:冰熔化成水,只是冰的状态变化了;铁钉敲弯了,只是铁钉的形状改变了;铁钉由教室带到北京,或更远的地方,只是铁钉的位置变化了在这几种的变化现象中,物质没有从物体中转移出示,也没有发生由一种物质转变为另一种物质的现象,因此,只要物体中含有物质的多少不变,它的质量就不变。 结论:质量是物体的基本属性,物体的质量不会随物体的状态、形状、位置的变化而变化。 4、质量的测量 (1)常见的测量质量的工具(出示幻灯片) (2)认识托盘天平的构造; ①平衡螺母:用来调节天平横梁平衡; ②指针和分度盘:判断天平是否平衡,可以根据指针在分度盘上左右摆动幅度是否相等来判断,而不必等到指针完全停止摆动,只要摆动幅度相同即可; ③标尺、游码、砝码:指示所称物体质量。 每架天平都有自己的“称量”,也就是它所能称的最大质量。称量值就等于这台天平配套砝码盒内砝码的总数加游码最大的读数所表示的质量。标尺上每小格表示的质量数就是天平的精确程度。 (3)记住天平使用注意事项 教师示范操作: 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 2、将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处。 3、左右旋转平衡螺母,使横梁处于水平位置(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央刻度)。 4、通常将被测物体放在左盘中,用镊子向右盘中添加砝码,当加减砝码时天平还不能平衡,再移动游码,直至横梁水平。 5、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的质量总数加上游码所对应的示数。 6、将物体取下,将砝码用镊子放回盒内,游码归零。 学生实践;用天平秤物体质量 附:板书设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