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

第5章 氧化还原反应

【5-1】指出下列物质中划线原子的氧化数: (1)Cr 2O 72-

(2)N 2O

(3)NH 3

(4)HN 3

(5)S 8

(6)S 2O 32-

解:(1)Cr: +6; (2)N: +1;(3)N: -3; (4)N: -1/3; (5)S: 0; (6)S: +6 【5-2】用氧化数法或离子电子法配平下列方程式: (1)233234As O +HNO +H O H AsO +NO →

(2)227224242432K Cr O +H S+H SO K SO +Cr SO +()S+H O → (3)232KOH+Br KBrO +KBr+H O →

(4)24242K MnO +H O KMnO +MnO +KOH → (5)332432()Zn+HNO Zn NO +NH NO +H O → (6)2223I +Cl +H O HCl+HIO →

(7)-+2+

42222MnO +H O +H Mn +O +H O → (8)-2--2-2-43442MnO +SO +OH MnO +SO +H O →

解:(1)2332343As O +4HNO +7H O=6H AsO +4NO

(2)227224242432K Cr O +3H S+4H SO =K SO +Cr SO +3)S+7H (O (3)2326KOH+3Br =KBrO +5KBr+3H O

(4)242423K MnO +2H O=2KMnO +MnO +4KOH (5)3324324Zn+10HNO =4Zn NO ()+NH NO +3H O (6)2223I +5Cl +6H O=10HCl+2HIO

(7)-+2+

422227MnO +5H O +6H =2Mn +5O +8H O (8)-2--2-2-434422MnO +SO +2OH =2MnO +SO +H O

【5-3】写出下列电极反应的离子电子式: (1)Cr 2O 72- → Cr 3+ (酸性介质) (2)I 2 → IO 3-

(酸性介质) (3)MnO 2 → Mn(OH)2 (碱性介质) (4)Cl 2 → ClO 3-

(碱性介质)

解:(1)Cr2O72- + 14H+ + 6e-→ 2Cr3+ + 7H2O

(2)I2 + 6H2O →2IO3- +12H+ +10e-

(3)MnO2 + 2H2O +2e-→ Mn(OH)2↓ + 2OH-

(4)Cl2 + 12OH-→ 2ClO3- + 6H2O + 10e-

【5-4】下列物质:KMnO4, K2Cr2O7, CuCl2, FeCl3, I2和Cl2,在酸性介质中它们都能作为氧化剂。试把这些物质按氧化能力的大小排列,并注明它们的还原产物。

解:在酸性介质中,KMnO4, K2Cr2O7, CuCl2, FeCl3, I2和Cl2,作为氧化剂,其还原产物分别为(离子):Mn2+,Cr3+,Cu,Fe 2+,I -,Cl -,?θ值越大,氧化能力越强,依据电极电势表,F2 +2e = 2F-?θ= 2.87V

MnO4-+8H++5e = Mn2++4H2O ?θ= 1.51V

Cl2 +2e = 2Cl-?θ= 1.36V

Cr2O72-+14H++6e = 2Cr3++7H2O ?θ = 1.33V

Br2 +2e = 2Br-?θ = 1.065V

Fe3++e = Fe2+?θ = 0.771V

I2 +2e = 2I-?θ= 0.5345V

Cu2++2e = Cu ?θ= 0.337V

得氧化能力从大到小依次排列为F2>MnO4->Cl2>Cr2O72->Br2(aq)>Fe3+>I2>Cu2+。

【5-5】下列物质:FeCl2,SnCl2,H2,KI,Li,Mg,Al,在酸性介质中它们都能作为还原剂。试把这些物质按还原能力的大小排列,并注明它们的氧化产物。

解:?θ值越小,还原本领越强。在酸性介质中,Fe2+,Sn 2+,H2,I -,Li,Mg,Al分别被氧化为Fe3+,Sn4+,H+,I2,Li+,Mg2+,Al3+,依据电极电势,

Li = Li++e ?θ = -3.045V

Mg= Mg2++2e ?θ = -2.37V

Al = Al3++3e ?θ = -1.66V

H2 =2H++2e ?θ =0.00V

Sn2+=Sn4++ 2e ?θ =0.154V

2I-= I2 + 2e ?θ =0.5345V

Fe2+=Fe3++e ?θ = 0.771V

得还原能力从大到小依次排列为Li>Mg>Al>H2>Sn2+>I->Fe2+。

【5-6】当溶液中c(H+)增加时,下列氧化剂的氧化能力是增强、减弱还是不变?

(1)Cl2(2)Cr2O72-(3)Fe3+(4)MnO4-

解:(1)Cl2 +2e = 2Cl-,电极反应中无H+参与,H+浓度增加时,氧化能力不变。

(2)Cr2O72-+14H++6e = 2Cr3++7H2O,H+浓度增加时,氧化能力增强。

(3)Fe3++ e = Fe2+,H+浓度增加时,氧化能力不变。

(4)MnO4-+8H++5e = Mn2++4H2O,H+浓度增加时,氧化能力增强。

【5-7】计算下列电极在298K时的电极电势:

(1)Pt │H +

(1.0×

10-2mol/L),Mn 2+(1.0×10-4mol/L),MnO 4-(0.10mol/L) (2)Ag ,AgCl(s)│Cl -(1.0×

10-2mol/L) 提示:电极反应为AgCl(s) + e - = Ag(s) + Cl -

(3)Pt ,O 2(10.0kPa)│OH -(1.0×10-2mol/L) 解:(1)MnO 4- + 8H + + 5e - =Mn 2+

+ 4H 2O

22448

θ

4

2MnO

/Mn

MnO /Mn

[MnO ][H ]0.0592lg 1.36V 5[Mn ]

??

-+

-+

-++

=+=

(2)θ

AgCl/Ag AgCl/Ag 1

0.0592lg 0.341V [Cl ]

??-

=+= (3)O 2 + 4e - + 2H 2O = 4OH -

22

2

θ

O θ

4

O /OH O

/OH

/0.0592lg 0.505V

4[OH ]p p ??-

-

-=+= 【5-8】写出下列原电池的电极反应式和电池反应式,并计算各原电池的电动势(298K ):

(1)Fe │Fe 2+(1.0mol/L)║Cl -(1.0mol/L)│Cl 2(100kPa),Pt

(2)Pt │Fe 2+(1.0mol/L),Fe 3+(1.0mol/L)║Ce 4+(1.0mol/L),Ce 3+

(1.0mol/L)│Pt

(3)Pt ,H 2(100kPa)│H +(1.0mol/L)║Cr 2O 72-(1.0mol/L),Cr 3+(1.0mol/L),H +

(1.0×10-2mol/L)│Pt (4)Pt │Fe 2+(1.0mol/L),Fe 3+(1.0mol/L)║NO 3-(1.0mol/L),HNO 2(0.020mol/L),

H +(1.0×10-2mol/L)│Pt

解:(1)Cl 2(g) + Fe = Fe 2+ + 2Cl -

Fe 2+ + 2e - = Fe

2Fe

/Fe

0.0592

0.0440lg1.00.440V 2

?+

=-+

=- Cl 2 + 2e - =2Cl -

2Cl

/Cl

0.0592100/100

1.36lg 1.36V 2 1.0

?-

=+=

E = 1.36 - (-0.440) = 1.80 V

(2)Ce 4+ + Fe 2+ = Ce 3+ + Fe 3+

Ce 4+ + e - = Ce 3+ 43Ce

/Ce

1.01.610.0592lg

1.61V 1.0?++

=+=

Fe 3+ + e - =Fe 2+

32Fe /Fe 1.0

0.7710.0592lg 0.771V 1.0

?++=+=

E = 1.61 - 0.771 = 0.84 V

(3)负极反应: 2H +

+ 2e = H 2

正极反应: Cr 2O 72- + 14H ++ 6e = 2Cr 3+

+ 7H 2O 电池反应: Cr 2O 72- + 3H 2 + 8H + = 2Cr 3+

+ 7H 2O

电动势:2-3142720.0592

(Cr O Cr )(H

H )(1.33lg0.010)0.00 1.05V 6

E E E +Θ+

=-=+

-= (4)负极反应:Fe 3+ + e = Fe 2+

正极反应:NO 3- + 3H +

+ 2e = HNO 2 + H 2O

电池反应:NO 3- + 2Fe 2+ + 3H += HNO 2 + 2Fe 3+

+ H 2O

电动势:32

(Fe Fe)0.7710.0592lg0.100.712V

E++=+=

-

320.0592

(NO HNO)0.94lg0.010 1.00V

2

E=-=

1.000.7120.29V

E=-=

【5-9】根据标准电极电势,判断下列各反应能否进行?

(1)Zn + Pb2+→ Pt + Zn2+

(2)2Fe3++ Cu → Cu2+ + 2Fe2+

(3)I2 + 2Fe2+→ 2Fe3++ 2I-

(4)Zn + OH-→ Zn(OH)42- + H2

解:

两强处于左下—右上对角线位置,反应能正向进行。

(2)

两强处于左下—右上对角线位置,反应能正向进行。

(3)

反应物处于右下—左上位置,反应不能正向进行。

(4)

【5-10】应用电极电势表,完成并配平下列方程式:

(1)H2O2 + Fe2+ + H+→

(2)I- + IO3- + H+→

(3)MnO4- + Br- + H+→

解:(1)H2O2 + 2Fe2+ + 2H+ = 2Fe3+ + 2H2O

(2)5I- + IO3- + 6H+ = 3I2 + 3H2O

(3)2MnO4- + 10Br- + 16H+ = 2Mn2+ + 5Br2 + 8H2O

【5-11】应用电极电势表,判断下列反应中哪些能进行?若能进行,写出反应式。(1)Cd+HCl (2)Ag+Cu(NO3)2(3)Cu+Hg(NO3)2(4)H2SO3+O2解:(1)Cd +HCl = CdCl2 + H2Eθ=0-(-0.403) = 0.403V >0, 能进行。

(2)2Ag + Cu(NO3)2 = 2AgNO3 + Cu E θ=0.337-0.799 = -0.462V <0, 不能进行。(3)Cu + Hg(NO3)2 = Cu(NO3)2 + Hg E θ =0.8565-0.337= 0.52V>0, 能进行。

(4)2H2SO3 + O2 = 2H2SO4 E =1.229-0.17=1.059 V>0, 能进行。

【5-12】试分别判断MnO4-在pH=0和pH=4时能否把Cl-氧化成Cl2(设除H+外其他物质均处于标准态)?

解:查表,得

【5-13】先查出下列电极反应的φθ:

假设有关物质都处于标准状态,试回答:

(1)上述物质中,哪一个是最强的还原剂?哪一个是最强的氧化剂?

(2)上了物质中,哪些可把Fe2+还原成Fe?

(3)上列物质中,哪些可把Ag氧化成Ag+?

解:查表,得

(1)Fe是最强的还原剂。Ce4+是最强的氧化剂。

(2)以上物质都不能把Fe2+还原成Fe。

(3)MnO4-和Ce4+可把Ag氧化成Ag+。

【5-14】对照电极电势表:

(1)选择一种合适的氧化剂,它能使Sn2+变成Sn4+,Fe2+变成Fe3+,而不能使Cl-变成Cl2。

(2)选择一种合适的还原剂,它能使Cu2+变成Cu,Ag+变成Ag,而不能使Fe2+变成Fe。

解:查表,得附录十四得各电对的电极电势:

(1)所选择的氧化剂,其相应的电极电势必须大于φ?Sn4+/Sn2+= 0.154V和φ?Fe3+/Fe2+ =

0.771V ,但必须小于φ?Cl2/Cl- = 1.36V。根据附录十四可查得:φ?NO3-/NO2 = 0.80V ,φ?NO3-/HNO2

= 0.94V ,φ?NO3-/NO = 0.96V ,φ? HNO2 / NO= 1.00V,φ?Br2/Br-= 1.07V,φ?ClO4-/ClO3 = 1.19V ,φ?O2/H2O = 1.229V,φ?MnO2/Mn2+ = 1.23V ,等。可见,HNO3、HNO2、Br2、HClO4、O2和MnO2等均能使Sn2+变成Sn4+,Fe2+变成Fe3+,但不能使Cl-变成Cl2。

(2)所选择的还原剂,其相应的电极电势必须小于φ?Cu2+/Cu = 0.337V和φ?Ag+/Ag = 0.799V,但必须大于φ?Fe2+/Fe = -0.440V 。根据附录十四可查得:φ?SO42-/H2SO3= 0.17V ,φ?Sn4+/Sn2+= 0.154V ,φ?S/H2S = 0.141V,φ?H+/H2= 0.0000V ,等。可见,H2SO3、Sn2+、H2S和H2等均能使Cu2+变成Cu,Ag+变成Ag,但不能使Fe2+变成Fe 。

【5-15】某原电池由标准银电极和标准氯电极组成。如果分别进行如下操作,试判断电池电动势如何变化?并说明原因。

(1)在氯电极一方增大Cl2分压;

(2)在氯电极溶液中加入一些KCl;

(3)在银电极溶液中加入一些KCl;

(4)加水稀释,使两电极溶液的体积各增大一倍。

解:查表,得:。

原电池的电池符号为:

(1)在氯电极一方增大Cl2分压,根据能斯特方程,氯电极的电极电势升高。因原电池的电动势等于正、负极电极电势之差,所以原电池的电动势也增大。

(2)在氯电极溶液中加入一些KCl后,根据能斯特方程,氯电极的电极电势降低。因原电池的电动势等于正、负极电极电势之差,所以原电池的电动势也降低。

(3)在银电极溶液中加入一些KCl后,因氯离子与溶液中的银离子生成氯化银沉淀,使溶液中银离子的浓度大大降低,根据能斯特方程,银电极的电极电势也相应降低,因而原电池的电动势增大。

(4)加水稀释时,因氯离子浓度减小,使正极的电极电势增大,银离子浓度减小使负极的电极电势减小,因而原电池的电动势增大。

【5-16】利用电极电势表,计算下列反应在298K时的△rG?。

(1)Cl2 + 2Br- = 2Cl- + Br2

(2)I2 + Sn2+ = 2I- + Sn4+

(3)MnO2 + 2Cl- + 4H+ = Mn2+ + Cl2 + 2H2O

解:(1)△rG?=–zFE?=–2×96500×(1.36–1.065)×10-3 =–56.9 kJ·mol-1

(2)△rG?=–2×96500×(0.5345–0.154) ×10-3=–73.4 kJ·mol-1

(3)△rG?=–2×96500×(1.23–1.36)×10-3= 32 kJ·mol-1

【5-17】如果下列反应:

(1)H 2 +

1

2

O 2 = H 2O △rG ?= - 237kJ/mol (2)C + O 2 = CO 2

△rG ?= - 394kJ/mol

都可以设计成原电池,试计算它们的电动势E ?

解:(1)

(2)

【5-18】利用电极电势表,计算下列反应在298K 时的标准平衡常数。

(1)Zn + Fe 2+ = Zn 2+

+ Fe (2)2Fe 3+ + 2Br - = 2Fe 2+

+ Br 2

解:(1)查表,

K=8.17×1010 (2)查表,

K=1.17×10-10

【5-19】过量的铁屑置于0.050mol·

L -1 Cd 2+溶液中,平衡后Cd 2+的浓度是多少? 解:查附录十四得:φ?Fe 2+/Fe= -0.440V , φ?Cd 2+

/Cd = -0.403V 根据题意,该氧化还原反应为:Cd 2+ + Fe ? Cd + Fe 2+

其正极反应为:Cd 2+ + 2e - ? Cd

负极反应为:Fe - 2e - ? Fe 2+

则原电池的电动势:E ? = φ?Cd 2+/Cd - φ?Fe 2+

/Fe = -0.403V – (-0.440V) = 0.037 V

lgK ? = z·E ?/0.0592 = 2× 0.037 / 0.0592 = 1.25

解得:K ?

= 17.783

Cd 2+ + Fe ? Cd + Fe 2+

初始浓度/mol·

L -1 0.050 0 平衡浓度/mol·

L -1 0.050-x x [Fe2+]17.783

[Cd2+]0.050x K x

θ

===-

解之得:x = 4.73×

10-2 mol·L -1 则:平衡后Cd 2+

的浓度为0.050- 4.73×

10-2 = 2.7×10-3 mol·L -1 【5-20】一原电池由Ni 和1.0mol/L Ni 2+与Ag 和1.0mol/L Ag +

组成,当原电池耗尽(即E=0)时,

求Ag +和Ni 2+

的浓度。

解:

【5-21】求下列原电池的以下各项:

(1)电极反应式;

(2)电池反应式;

(3)电池电动势;

(4)电池反应的Kθ;

(5)电池反应的△rG。

解:(1)

(2)

(3)

(4)

(5)

【5-22】如果下列原电池的电动势为0.500V (298K):

Pt,H2(100kPa) | H+(? mol·L-1) ‖Cu2+(1.0 mol·L-1) | Cu 则溶液的H+浓度应是多少?

解:查表,

【5-23】已知

求PbSO4的溶度积。

解:

【5-24】某原电池,正极为Ag 棒插在Ag 2SO 4饱和溶液中,负极为Pb 棒插在1.8mol/L Pb 2+

溶液中,测得电动势为0.827V 。求Ag 2SO 4的Ksp 。

解:φ负=φ标准(Pb 2+

/Pb )-2.303RT/zF×

lg (1/[Ag +])=-0.117 所以φ正=0.827-0.117=0.71 φ正=0.7991-0.0592×lg (1/[Ag +])

解得[Ag +

]=0.031 所以[SO 42-]=0.016

所以Ksp=0.016×

0.031×0.031=1.5376×10*-5 【5-25】In 和Tl 在酸性介质中的电势图分别为

0.430.15

3In In In --++???→???→ 1.250.343Tl Tl Tl +-++???→???→

试回答:(1)In +,Tl +

能否发生歧化反应?

(2)In ,Tl 与1mol/L HCl 反应各得到什么产物?

(3)In ,Tl 与1mol/L Ce 4+

反应各得到什么产物?

[已知φθ(Ce 4+/Ce 3+)=1.61V 。]

解:(1)In +可能发生歧化反应;Tl +

不能发生歧化反应。

(2)In 与1mol/L HCl 反应生成In 3+和氢气;Tl 与1mol/L HCl 反应生成Tl +

和氢气。 (3)In 与1mol/L Ce 4+反应生成In 3+和Ce 3+;Tl 与1mol/L Ce 4+反应生成Tl 3+和Ce 3+

。 【5-26】已知氯在碱性介质中的电势图(φ?

B /V)为:

试求:(1)φ?1和φ?2 ;

(2)哪些氧化态能歧化? 解:(1)

(2)由氯元素电势图可知,符合歧化反应条件φ?

>φ?左的氧化态有:ClO 3、ClO 2-、ClO - 和Cl 2,

它们均能发生歧化反应。

【5-27】根据电极电势解释下列现象:

(1)金属铁能置换Cu 2+,而Fe 3+

溶液又能溶解铜。

(2)H2S溶液久置会变混浊。

(3)H2O2溶液不稳定,易分解。

(4)分别用NaNO3溶液和稀H2SO4溶液均不能把Fe2+氧化,但两者混合后就可将Fe2+氧化。

(5)Ag不能置换1 mol·L-1 HCl中的氢,但可置换1 mol·L-1 HI中的氢。

解:(1)根据对角线关系,将各标准电极电势φ?按由小到大排列后,电势表左下方的物质能和右上方的物质发生反应。

反应方向:Cu2+ +Fe=Cu+Fe2+ (金属铁置换Cu2+)

2Fe3+ +Cu=2Fe2+ +Cu2+ (Fe3+溶液溶解铜)

(2)

反应方向:O2+ 2H2S =2H2O + 2S↓(白色沉淀)

因此,H2S溶液久置会被空气中的O2所氧化,生成白色的S沉淀而变混浊。

(3)氧元素的电势图(酸性溶液)如下:

由氧元素电势图可知,对于H2O2而言,其φ?右= 1.77V>φ?左= 0.682V,所以H2O2会发生岐化反应:2H2O2? O2 + 2H2O。也就是说,H2O2溶液不稳定,易分解成O2和2H2O 。

(4)各标准电极电势φ?如下:

由此可见,H2SO4与Fe2+之间并不符合对角线关系,且二者的电极电势相差较大,因此,稀H2SO4溶液不能把Fe2+氧化。此外,φ?NO3-/NO= 0.96V >φ?Fe3+ /Fe2+ = 0.771V,即HNO3与Fe2+之间符合对角线关系。虽然如此,在中性条件下φNO3-/NO=0.407 V < φ?Fe3+ /Fe2+ = 0.771 V,故也不能将Fe2+氧化。

但在酸性条件下,将NaNO3溶液与稀H2SO4溶液混合后,就可将Fe2+氧化。

(5)倘若上述置换反应均能发生时,则生成的Ag+将很快与Cl-或I-结合成AgCl或AgI沉淀,故应考察φ?AgCl/Ag+、φ?AgI/Ag+与φ?H+/H2之间的关系。各标准电极电势φ?如下:

反应方向:

2Ag+2H++2I-=2AgI+H2↑(Ag置换HI中的氢)

2AgCl+H2=2Ag+2H+ +2Cl-(Ag不能置换HCl中的氢)

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点归纳

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点归纳 (氧化还原反应中的概念与规律;氧化还原反应的表示方法及配平。) 氧化还原反应中的概念与规律: 一、五对概念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有五对既相对立又相联系的概念。它们的名称和相互关系是: 二、五条规律 1、表现性质规律 同种元素具有多种价态时,一般处于最高价态时只具有氧化性、处于最低价态时只具有还原性、处于中间可变价时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 2、性质强弱规律 3、反应先后规律 在浓度相差不大的溶液中,同时含有几种还原剂时,若加入氧化剂,则它首先与溶液中最强的还原剂作用;同理,在浓度相差不大的溶液中,同时含有几种氧化剂时,若加入还原 剂,则它首先与溶液中最强的氧化剂作用。例如,向含有FeBr 2溶液中通入Cl 2 ,首先被氧 化的是Fe2+ 4、价态归中规律 含不同价态同种元素的物质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该元素价态的变化一定遵循“高价+低价→中间价”的规律。 5、电子守恒规律 在任何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得电子(或共用电子对偏向)总数与还原剂失电子(或共用电子对偏离)总数一定相等。 三.物质氧化性或还原性强弱的比较: (1)由元素的金属性或非金属性比较 <1>金属阳离子的氧化性随其单质还原性的增强而减弱

非金属阴离子的还原性随其单质的氧化性增强而减弱 (2)由反应条件的难易比较 不同的氧化剂与同一还原剂反应时,反应条件越易,其氧化剂的氧化性越强。如: 前者比后者容易发生反应,可判断氧化性:。同理,不同的还原剂与同一氧化剂反应时,反应条件越易,其还原剂的还原性越强。 (3)根据被氧化或被还原的程度不同进行比较 当不同的氧化剂与同一还原剂反应时,还原剂被氧化的程度越大,氧化剂的氧化性就越强。 如,根据铁被氧化程度的不同, 可判断氧化性:。同理,当不同的还原剂与同一氧化剂反应时,氧化剂被还原的程度越大,还原剂的还原性就越强。 (4)根据反应方程式进行比较 氧化剂+还原剂=还原产物+氧化产物 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 (5)根据元素周期律进行比较 一般地,氧化性:上>下,右>左;还原性:下>上,左>右。 (6)某些氧化剂的氧化性或还原剂的还原性与下列因素有关: 温度:如热的浓硫酸的氧化性比冷的浓硫酸的氧化性强。 浓度:如浓硝酸的氧化性比稀硝酸的强。 酸碱性:如中性环境中不显氧化性,酸性环境中显氧化性;又如溶液的氧化性随溶液的酸性增强而增强。 注意:物质的氧化性或还原性的强弱只决定于得到或失去电子的难易,与得失电子的多少无关。如还原性:,氧化性:。 【注意】氧化还原反应中的不一定: ⑴含有最高价态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具有强氧化性。如前述的氯元素的含氧酸及其盐, 是价 态越低,氧化性超强。H 3PO 4 中+5价的P无强氧化性。 ⑵有单质参加的反应不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如同素异形体之间的转化。 ⑶物质的氧化性或还原性与物质得到或掉失去电子的多少无关。 ⑷得到电子难的元素失去电子不一定容易,例如:第ⅣA族的C,既难得到电子,又难 失去电 子,与其它原子易以共价键结合。 ⑸元素由化合态变为游离态不一定是是氧化反应,也可能是还原反应。 四、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1、常见的氧化剂 (1)活泼的非金属单质:Cl 2、Br 2 、O 2 、I 2 、S等 (2)元素处于高价时的氧化物:CO 2、NO 2 、SO 3 、MnO 2 、PbO 2 等 (3)元素处于高价时的含氧酸:浓H 2SO 4 、HNO 3 等 (4)元素处于高价时的盐:KClO 3、KMnO 4 、FeCl 3 、K 2 Cr 2 O 7 等

2021高考化学考点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和规律(基础)

高考总复习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和规律 【考纲要求】 1.理解化学反应的四种基本类型。 2.认识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了解生产、生活中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 3.能判断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4.掌握物质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比较。 【考点点梳理】 考点一:氧化还原反应 1.定义:在反应过程中有元素的化合价升降的化学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2.实质:反应过程中有电子的得失或共用电子对的偏移。 3.特征:化合价有升降。 4.与四种基本反应的关系 要点诠释: ①置换反应全部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②复分解反应全部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 ③有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全部是氧化还原反应。 ④有单质生成的分解反应全部是氧化还原反应。 ⑤有单质参与的化学反应不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如3O2==2O3; ⑥无单质参与的化合反应也可能是氧化还原反应,如H2O2+SO2==H2SO4。 考点二: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四对) 要点诠释: 1.氧化剂与还原剂 氧化剂:得到电子(或电子对偏向、化合价降低)的物质。 还原剂:失去电子(或电子对偏离、化合价升高)的物质。氧化剂具有氧化性,还原剂具有还原性。 2.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 氧化反应:失去电子(化合价升高)的反应。还原反应:得到电子(化合价降低)的反应。 3.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 氧化产物:还原剂在反应中失去电子后被氧化形成的生成物。还原产物:氧化剂在反应中得到电子后被还原形成的生成物。 4.氧化性与还原性 氧化剂具有的得电子的性质称为氧化性;还原剂具有的失电子的性质称为还原性。 小结:氧化还原反应中各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

上述关系可简记为: 升(化合价升高)、失(电子)、氧(氧化反应)、还(还原剂) 降(化合价降低)、得(电子)、还(还原反应)、氧(氧化剂) 例如,对于反应:MnO2+4HCl(浓)MnCl2+Cl2↑+2H2O ①该反应的氧化剂是MnO2,还原剂是HCl,氧化产物是Cl2,还原产物是MnCl2,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②若反应中消耗了8.7g MnO2,则被氧化的HCl的物质的量为0.2mol,产生标准状况下Cl2的体积是2.24L,转移电子的数目为0.2NA。 考点三: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高清课堂: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和规律】 1、常见的氧化剂 ①活泼非金属单质:F2、Cl2、Br2、I2、O2、O3 ②高价氧化物:MnO2 ③高价态酸:HNO3、浓H2SO4 ④高价态盐:KNO3(H+)、KMnO4(酸性、中性、碱性)、KClO3、FeCl3、K2Cr2O7(酸性) ⑤过氧化物:H2O2、Na2O2、 ⑥其它:HClO、NaClO、漂白粉、NO2 ⑦弱氧化剂:能电离出H+的物质、银氨溶液、新制的Cu(OH)2 2、常见的还原剂 ①金属单质:IA、IIA、金属活动性顺序表靠前的金属 ②非金属单质:H2、C ③变价元素中元素低价态氧化物:SO2、CO ④变价元素中元素低价态的酸、阴离子: H2S、S2-、HBr、Br-、HI、I-、浓HCl、Cl-、H2SO3、SO32- ⑤变价元素中元素低价态化合物:FeSO4、Fe(OH)2 考点四:氧化还原反应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 要点诠释: 1.双线桥法。 (1)两条桥线从反应物指向生成物,且对准同种元素; (2)要标明“得”“失”电子,且数目要相等; (3)箭头不代表电子转移的方向。如:

《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点归纳

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点归纳 氧化还原反应中的概念与规律: 一、五对概念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有五对既相对立又相联系的概念。它们的名称和相互关系是: 二、五条规律 1、表现性质规律 同种元素具有多种价态时,一般处于最高价态时只具有氧化性、处于最低价态时只具有还原性、处于中间可变价时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 2、性质强弱规律 3、反应先后规律 在浓度相差不大的溶液中,同时含有几种还原剂时,若加入氧化剂,则它首先与溶液中最强的还原剂作用;同理,在浓度相差不大的溶液中,同时含有几种氧化剂时,若加入还原剂,则它首先与溶液中最强的氧化剂作用。例如,向含有FeBr2溶液中通入Cl2,首先被氧化的是Fe2+ 4、价态归中规律 含不同价态同种元素的物质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该元素价态的变化一定遵循“高价+低价→中间价”的规律。 5、电子守恒规律 在任何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得电子(或共用电子对偏向)总数与还原剂失电子(或共用电子对偏离)总数一定相等。 三.物质氧化性或还原性强弱的比较: (1)由元素的金属性或非金属性比较 <1>金属阳离子的氧化性随其单质还原性的增强而减弱

非金属阴离子的还原性随其单质的氧化性增强而减弱 (2)由反应条件的难易比较 不同的氧化剂与同一还原剂反应时,反应条件越易,其氧化剂的氧化性越强。如: 前者比后者容易发生反应,可判断氧化性:。同理,不同的还原剂与同一氧化剂反应时,反应条件越易,其还原剂的还原性越强。 (3)根据被氧化或被还原的程度不同进行比较 当不同的氧化剂与同一还原剂反应时,还原剂被氧化的程度越大,氧化剂的氧化性就越强。 如,根据铁被氧化程度的不同, 可判断氧化性:。同理,当不同的还原剂与同一氧化剂反应时,氧化剂被还原的程度越大,还原剂的还原性就越强。 (4)根据反应方程式进行比较 氧化剂+还原剂=还原产物+氧化产物 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 (5)根据元素周期律进行比较 一般地,氧化性:上>下,右>左;还原性:下>上,左>右。 (6)某些氧化剂的氧化性或还原剂的还原性与下列因素有关: 温度:如热的浓硫酸的氧化性比冷的浓硫酸的氧化性强。 浓度:如浓硝酸的氧化性比稀硝酸的强。 酸碱性:如中性环境中不显氧化性,酸性环境中显氧化性;又如溶液的氧化性随溶液的酸性增强而增强。 注意:物质的氧化性或还原性的强弱只决定于得到或失去电子的难易,与得失电子的多少无关。如还原性:,氧化性:。 【注意】氧化还原反应中的不一定: ⑴含有最高价态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具有强氧化性。如前述的氯元素的含氧酸及其盐, 是价 态越低,氧化性超强。H3PO4中+5价的P无强氧化性。 ⑵有单质参加的反应不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如同素异形体之间的转化。 ⑶物质的氧化性或还原性与物质得到或掉失去电子的多少无关。 ⑷得到电子难的元素失去电子不一定容易,例如:第ⅣA族的C,既难得到电子,又难 失去电 子,与其它原子易以共价键结合。 ⑸元素由化合态变为游离态不一定是是氧化反应,也可能是还原反应。 四、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1、常见的氧化剂 (1)活泼的非金属单质:Cl2、Br2、O2、I2、S等 (2)元素处于高价时的氧化物:CO2、NO2、SO3、MnO2、PbO2等 (3)元素处于高价时的含氧酸:浓H2SO4、HNO3等 (4)元素处于高价时的盐:KClO3、KMnO4、FeCl3、K2Cr2O7等

最全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点总结

一、氧化还原基本概念 1、四组重要概念间的关系 (1)氧化还原反应:凡是反应过程中有元素化合价变化(或电子转移)的化学变化叫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元素化合价的升降;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电子转移。 (2)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反应物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或者说物质失去)电子的反应成为氧化反应;反应物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或者说是物质得到电子)的反应称为还原反应。 (3)氧化剂、还原剂是指反应物。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的物质叫做氧化剂,所含元素化合 价升高的物质叫做还原剂。 (4)氧化产物、还原产物是指生成物。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被氧化,所得产物叫做氧化产 物,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被还原,所得产物叫做还原产物。 关系: 口诀: 化合价升.高,失.电子,被氧.化,还.原剂,氧.化反应;(升失氧还氧) 化合价降.低,得.电子,被还.原,氧.化剂,还.原反应;(降得还氧还) 2、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 注意:有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和有单质生成的分解反应均为氧化还原反应。 二、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计算 1.氧化还原中的电子转移表示法 (1)双线侨法:在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表示电子转移结果,该法侧重于表示同一元素的原 子或离子间的电子转移情况,如

注意: ○1线桥从方程式的左侧指向右侧; ○2箭头不表示得失,只表示变化,所以一定要标明“得”或“失”。 (2)单线桥法:在反应物中的还原剂与氧化剂之间箭头指向氧化剂,具体讲是箭头从失电 子的元素出发指向得电子的元素。如 三、氧化还原反应的类型 1.还原剂+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 此类反应的特点是还原剂和氧化剂分别为不同的物质,参加反应的氧化剂或还原剂全部被还原或氧化,有关元素的化合价全部发生变化。例如: 2.部分氧化还原反应 此类反应的特点是还原剂或氧化剂只有部分被氧化或还原,有关元素的化合价只有部分发生变化,除氧化还原反应外,还伴随非氧化还原反应。例如 3.自身氧化还原反应 自身氧化还原反应可以发生在同一物质的不同元素之间,即同一种物质中的一种元素被氧化,另一种元素被还原,该物质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也可以发生在同一物质的同种元素之间,即同一物质中的同一种元素既被氧化又被还原。例如:

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氧化还原反应

三、氧化还原反应 1、准确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 1.1 氧化还原反应各概念之间的关系 (1)反应类型: 氧化反应: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 还原反应: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的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有元素化合价升高和降低的反应。 (2)反应物: 氧化剂:在反应中得到电子(化合价降低)的物质-----表现氧化性 还原剂:在反应中失去电子(化合价升高)的物质-----表现还原性 (3)产物: 氧化产物:失电子被氧化后得到的产物-----具有氧化性 还原产物:得电子被还原后得到的产物-----具有还原性 (4)物质性质: 氧化性:氧化剂所表现出得电子的性质 还原性:还原剂所表现出失电子的性质 注意:a.氧化剂还原剂可以是不同物质,也可以是同种物质 b氧化产物、还原产物可以是不同物质,也可以是同种物质 C.物质的氧化性(或还原性)是指物质得到(或失去)电子的能力,与物质得失电子数目的多少无关(5)各个概念之间的关系如下图 1.2 常见的氧化剂与还原剂 (1)物质在反应中是作为氧化剂还是作为还原剂,主要取决于元素的化合价。 ①元素处于最高价时,它的原子只能得到电子,因此该元素只能作氧化剂,如+7价的Mn和+6价的S ②元素处于中间价态时,它的原子随反应条件不同,既能得电子,又能失电子,因此该元素既能作氧化剂,又能作还原剂,如0价的S和+4价的S ③元素处于最低价时,它的原子则只能失去电子,因此该元素只能作还原剂,如-2价的S (2)重要的氧化剂 ①活泼非金属单质,如F2、Cl2、Br2、O2等。 ②元素处于高价时的氧化物、高价含氧酸及高价含氧化酸盐等,如MnO2,NO2;浓H2SO4,HNO3;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和关系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和关系

教学过程 一、复习预习 1. 2.初中化学中常见的带电原子团: 碳酸根离子CO32-、碳酸氢根离子HCO3-、硫酸根离子SO42-、亚硫酸根离子SO32-、高锰酸根离子MnO4-、硝酸根离子NO3-、磷酸根离子PO43-、氢氧根离子OH-、铵根离子NH4+ 3.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 CuO+H2Cu+H2O

二、知识讲解 考点1: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 1.从得失氧的角度认识氧化还原反应 结论:根据得失氧的情况,得到氧的反应是氧化反应;失去氧的反应是还原反应。 一种物质被氧化,另一种物质被还原的反应叫氧化还原反应。 2.从元素化合价升降的角度认识氧化还原反应 结论:根据化合价升降情况,所含元素的化合价升高的物质发生氧化反应;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的物质发生还原反应。 反应前后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反应叫氧化还原反应。 3.从电子转移的角度认识氧化还原反应 结论:根据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与电子得失或电子对偏移的关系,从电子得失的角度分析 失去电子的反应为氧化反应,得到电子的反应为还原反应。 凡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的化学反应叫氧化还原反应。 4.小结 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 特征是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 判断方法为标明元素的化合价,分析元素的化合价是否变化。

考点2: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 (1).置换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2).分解反应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3).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和有单质生成的分解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关系如图所示:

考点3: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 1.氧化剂和还原剂 氧化剂:得到电子或电子对偏向的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的物质还原剂:失去电子或电子对偏离的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物质 2.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 氧化产物:氧化反应得到的产物 还原产物:还原反应得到的产物 3.氧化性和还原性 (1)氧化性:氧化剂得电子的能力。 (2)还原性:还原剂失电子的能力。 4. 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 氧化反应(被氧化):指反应物中的某元素失电子、化合价升高的反应过程。 (1)氧化反应的对象是反应物中的某元素; (2)氧化反应的本质是元素的原子失去电子; (3)氧化反应的特征是元素化合价升高; (4)氧化反应对反应过程而言。 还原反应(被还原):指反应物中某元素得电子、化合价降低的反应过程。 (1)还原反应的对象是反应物中的某元素; (2)还原反应的本质是元素的原子得到电子; (3)还原反应的特征是元素化合价降低; (4)还原反应对反应过程而言

氧化还原反应

第5章 氧化还原反应 【5-1】指出下列物质中划线原子的氧化数: (1)Cr 2O 72- (2)N 2O (3)NH 3 (4)HN 3 (5)S 8 (6)S 2O 32- 解:(1)Cr: +6; (2)N: +1;(3)N: -3; (4)N: -1/3; (5)S: 0; (6)S: +6 【5-2】用氧化数法或离子电子法配平下列方程式: (1)233234As O +HNO +H O H AsO +NO → (2)227224242432K Cr O +H S+H SO K SO +Cr SO +()S+H O → (3)232KOH+Br KBrO +KBr+H O → (4)24242K MnO +H O KMnO +MnO +KOH → (5)332432()Zn+HNO Zn NO +NH NO +H O → (6)2223I +Cl +H O HCl+HIO → (7)-+2+ 42222MnO +H O +H Mn +O +H O → (8)-2--2-2-43442MnO +SO +OH MnO +SO +H O → 解:(1)2332343As O +4HNO +7H O=6H AsO +4NO (2)227224242432K Cr O +3H S+4H SO =K SO +Cr SO +3)S+7H (O (3)2326KOH+3Br =KBrO +5KBr+3H O (4)242423K MnO +2H O=2KMnO +MnO +4KOH (5)3324324Zn+10HNO =4Zn NO ()+NH NO +3H O (6)2223I +5Cl +6H O=10HCl+2HIO (7)-+2+ 422227MnO +5H O +6H =2Mn +5O +8H O (8)-2--2-2-434422MnO +SO +2OH =2MnO +SO +H O 【5-3】写出下列电极反应的离子电子式: (1)Cr 2O 72- → Cr 3+ (酸性介质) (2)I 2 → IO 3- (酸性介质) (3)MnO 2 → Mn(OH)2 (碱性介质) (4)Cl 2 → ClO 3- (碱性介质)

氧化还原反应-高考化学总复习专题归纳训练

专题05 氧化还原反应 1.(2019北京)下列除杂试剂选用正确且除杂过程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答案】B 【解析】A.FeCl 3与Fe反应生成FeCl 2,FeCl3+Fe=2FeCl2,此过程中Fe 的化合价发生变化,涉及到了氧化还原法应,故A不符合题意;B.MgCl2与NaOH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MgCl2+2NaOH=M(g OH)2 +2NaCl ,过量的NaOH溶液可用HCl 除去HCl+NaOH=NaCl+2HO ,此过程中没有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未涉及氧化还原反应,故B 符合题意;C.部分氯气与H2O 发生反应生成氯化氢和次氯酸,反应过程中氯元素化合价变化,涉及到了氧化还原法应,故C不符合题意;D.NO2 与水反应生成硝酸和NO。反应过程中氮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涉及到了氧化还原法应,故D 不符合题意。 2.(2019浙江4月选考)反应8NH3+3Cl 2 N2+6NH4Cl ,被氧化的NH3与被还原的Cl 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2∶3 B.8∶3 C.6∶3 D.3∶2 【答案】A 【解析】该氧化还原反应用双线桥表示为,可知实际升价的N原子为2 个,所以2个NH3被氧化,同时Cl 2全部被还原,观察计量数,Cl2为3个,因而被氧化的NH3与被还原的Cl 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3。

3.(2018北京)下列实验中的颜色变化,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的是 答案】C 解析】A 项,NaOH溶液滴入FeSO4 溶液中产生白色Fe(OH) 2 沉淀,白色沉淀变为红褐色沉淀时的反应为 4Fe(OH)2+O2+2H2O=4Fe(OH)3,该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有升降,为氧化还原反应;B 项,氯水中存在反应 Cl 2+H2O HCl+HClO,由于氯水呈酸性,石蕊溶液滴入后溶液先变红,红色褪色是HClO表现强氧化性,与 有色物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C 项,白色沉淀变为黑色时的反应为2AgCl+Na2S=Ag2S+2NaCl,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不变,不是氧化还原反应;D项,Cu与稀HNO3反应生成Cu(NO3)2、NO气体和H2O,气体由无色变为红棕色时的反应为2NO+O2=2NO2,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有升降,为氧化还原反应;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的是C 项,答案选C。 4.(2017浙江4月选考)下列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2NaHCO3 Na2CO3+CO2↑+H2O B.Na2O+H2O 2NaOH C.2KI+Br 2 2KBr+I 2 D.MgO+2HCl MgCl2+H2O 【答案】C 【解析】凡是有元素化合物升降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A. 2NaHCO3 Na2CO3+CO2↑+H2O 中元素的化合价均不变化,是非氧化还原反应,A错误;B. Na2O+H2O 2NaOH中元素的化合价均不变化,是非氧化还原 反应,B错误;C. 2KI+Br 2 2KBr+I 2中I 元素的化合价升高,Br 元素化合价降低,非氧化还原反应,C 正确;D. MgO+2HCl MgCl2+H2O中元素的化合价均不变化,是非氧化还原反应, D 错误。 5.(2017北京)下列变化中,气体被还原的是 A.二氧化碳使Na2O2固体变白B.氯气使KBr 溶液变黄 C.乙烯使Br 2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D.氨气使AlCl 3 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答案】B 解析】A、二氧化碳使Na2O2固体变白,发生反应2CO2+2Na2O2=O2+2Na2CO3,CO2 的化合价没有发生改变,过

氧化还原反应概念及其关系

第六讲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及其关系 一、复习预习 1.一些常见元素的化合价 2.初中化学中常见的带电原子团: 碳酸根离子 CO 2-、碳酸氢根离子 HCO3-、硫酸根离子 SO42-、亚硫酸根离子 SO32-、高锰酸根离子 3 MnO4-、硝酸根离子 NO3-、磷酸根离子 PO43-、氢氧根离子 OH-、铵根离子 NH4+

3.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 CuO+H 2 Cu+H 2 O H 生 过 的氧化反应 二、知识讲解 知识点1: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 1.从得失氧的角度认识氧化还原反应 结论:根据得失氧的情况,得到氧的反应是氧化反应;失去氧的反应是还原反应。 一种物质被氧化,另一种物质被还原的反应叫氧化还原反应。 2.从元素化合价升降的角度认识氧化还原反应 结论:根据化合价升降情况,所含元素的化合价升高的物质发生氧化反应;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的物质发生还原反应。 反应前后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反应叫氧化还原反应。 3.从电子转移的角度认识氧化还原反应

结论:根据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与电子得失或电子对偏移的关系,从电子得失的角度分析失去电子的反应为氧化反应,得到电子的反应为还原反应。 凡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的化学反应叫氧化还原反应。 4.小结 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 特征是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 判断方法为标明元素的化合价,分析元素的化合价是否变化。 知识点2: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 (1).换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2).分解反应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3).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和有单质生成的分解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关系如图所示: 知识点3:氧化还原反应的一些概念 1.氧化剂和还原剂 氧化剂:得到电子或电子对偏向的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的物质 还原剂:失去电子或电子对偏离的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物质 2.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 氧化产物:氧化反应得到的产物 还原产物:还原反应得到的产物 3.氧化性和还原性 (1)氧化性:氧化剂得电子的能力。 (2)还原性:还原剂失电子的能力。 4. 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

周末作业—氧化还原反应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氧化剂本身发生氧化反应 B .氧化还原反应一定有氧元素参加 C .在反应中氧化剂得到电子,还原剂失去电子 D .氧化反应一定先于还原反应发生 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元素的单质可由氧化或还原含该元素的化合物来制得 B .得电子越多的氧化剂,其氧化性就越强 C .阳离子只能得到电子被还原,只能作氧化剂 D .含有最高价元素的化合物一定具有强的氧化性 3.在黑火药发生反应2KNO 3+S+3C=K 2S+N 2↑+3CO↑中,被还原的元素是 A.氮和氧 B.碳 C.氮和硫 D.氮和碳 4. 氮化铝(AlN ,Al 和N 的相对原子质量分别为27和14)广泛应用于电子、陶瓷等工 业领域。在一定条件下,AlN 可通过反应Al 2O 3+N 2+3C 2AlN +3CO 合成。下列 叙述正确的是( ) A .上述反应中,N 2是还原剂,Al 2O 3是氧化剂 B .上述反应中,每生成1molAlN 需转移3mol 电子 C .AlN 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 D .AlN 的摩尔质量为41g 5.ClO 2是一种消毒杀菌效率高、二次污染小的水处理剂。实验室可通过以下反应制得ClO 2。2KClO 3+H 2C 2O 4+H 2SO 42↑+K 2SO 4+2CO 2↑+2H 2O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KClO 3在反应中是还原剂 B .1molKClO 3参加反应,在标准状况下能得到22.4L 气体 C .在反应中H 2C 2O 4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 D .1molKClO 3参加反应有1 mol 电子转移 6.物质的量之比为2:5的锌与稀硝酸反应,若硝酸被还原的产物为N 2O ,反应结束后锌没有剩余,则该反应中被还原的硝酸与未被还原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 ) A .1:4 B .1:5 C .2:3 D .2:5 7.(NH 4)2PtCl 6晶体受热完全分解,放出N 2和HCl(气),同时还生成金属铂和NH 4Cl ,在此分解产物中,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 A.1:2 B.1:3 C.2:3 D.3:2 8. (NH 4)2SO 4在高温下分解,产物是SO 2、H 2O 、N 2和NH 3。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由小到大的产物分子依次是( ) A .SO 2、H 2O 、N 2、NH 3 B .N 2、SO 2、H 2O 、NH 3 C .N 2、SO 2、NH 3、H 2O D .H 2O 、NH 3、SO 2、N 2 高温 △

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点总结材料

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与四大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 ①置换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②复分解反应都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③有单质生成的分解反应是氧化还原反 应; ④有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也是氧化还原反 应。 从数学集合角度考虑: 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 1.基本概念 概念定义注意点氧化反应物质失去电子的反应物质失去电子的外部表现为化合价的升高还原反应物质得到电子的反应物质得到电子的外部表现为化合价的降低被氧化元素失去电子的过程元素失去电子的外部表现为化合价的升高被还原元素得到电子的过程元素得到电子的外部表现为化合价的降低 氧化产物通过发生氧化反应所 得的生成物 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产物、还原产物可以是同 一种产物,也可以是不同产物,还可以是两种或 两种以上的产物。如反应 4FeS2+11O2=2Fe2O3+8SO2中,Fe2O3和SO2均既 为氧化产物,又为还原产物。 还原产物通过发生还原反应所得的生成物 氧化剂得到电子的反应物常见氧化剂:(1)活泼的非金属单质;如卤素单质(X2)、O2、S等(2)高价金属阳离子;如Fe3+、Cu2+等(3)高价或较高价含氧化合物;如MnO2、浓 H2SO4、HNO3、KMnO4等(4)过氧化物;如Na2O2、 H2O2等 还原剂失去电子的反应物常见还原剂:①活泼或较活泼的金属;如K、Na、Z n、Fe等②一些非金属单质;如H2、C、Si等③较低态的化合物;CO、SO2、H2S、Na2SO3、FeSO4 氧化性得到电子的能力物质的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与其得失电子能力 有关,与得失电子的数目无关。 还原性失去电子的能力

2.基本概念之间的关系: 氧化剂有氧化性化合价降低得电子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生成还原产物 还原剂有还原性化合价升高失电子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氧化产物 [例1]金属钛(Ti)性能优越,被称为继铁、铝制后的“第三金属”。工业上以金红石为原料制取Ti的反应为: aTiO2+bCl2+cC aTiCl4+cCO ……反应① TiCl4+2Mg Ti+2MgCl2 ……反应② 关于反应①、②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①TiCl4在反应①中是还原产物,在反应②中是氧化剂; ②C、Mg在反应中均为还原剂,被还原; ③在反应①、②中Mg的还原性大于C,C的还原性大于TiCl4; ④a=1,b=c=2; ⑤每生成19.2gTi,反应①、②中共转移4.8mol e-。 A.①②④B.②③④C.③④D.②⑤ 标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双线桥法、单线桥法) ①单线桥法。从被氧化(失电子,化合价升高)的元素指向被还原(得电子,化合价降低)的元素,标明电子数目,不需注明得失。例: 2e- MnO2+4HCl(浓)MnCl2+Cl2↑+2H2O ②双线桥法。得失电子分开注明,从反应物指向生成物(同种元素)注明得失及电子数。例: 得2e-—— MnO2+4HCl(浓)MnCl2+Cl2↑+2H2O 失2e-— — 两类特殊的化学反应 ①歧化反应,同种元素同价态在反应中部分原子化合价升高,部分原子化合价降低。例: 得5×e 3Cl2+6KOH KClO3+5KCl+3H2O 失5e ②归中反应。不同价态的同种元素的原子在反应中趋于中间价态,解此类题最好将该元素的不同价态用数轴标出,变化的区域只靠拢,不重叠。例: 得5e-

氧化还原反应综述新课标人教版

氧化还原反应综述 学习目标: 1、掌握氧化还原反应与元素化合物知识的联系。 2、建立氧化还原反应知识、规律、观点、方法、能力、题型、态度综合一体化。 3、用科学的方法落实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基础知识,掌握高考中有关氧化还原反应题型的解题思路。 学习内容: 一、知识与方法 (一)氧化还原反应与元素化合物知识的联系 1、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凡有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表现在___________反应前后有变化。 2、联系:回顾下列物质的性质,其中在反应中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大约占多

元素化合物只是中占有重要地位。 (二)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概念 ne —失ne —,化合价升高,被氧化 总结规律:1、氧化性、还原性强弱比较 (1)依据元素周期表。(2)依据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在溶液中反应)。 (3)依据反应原理: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 还原剂的还原性大于还原产物的还原性。 (4)依据反应条件及反应剧烈程度。(5)依据氧化还原反应程度。 (6)依据电化学原理。(7) 依据反应浓度大小 2、氧化还原反应规律: (1)反应先后规律(2)得失相等规律(3)归中规律(只靠近、不交叉) (4)邻位转化规律(5)跳位转化规律。 (四)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 1、单线桥法:箭头由________指向_________,标出电子转移的总数。 2、双线桥法:一个箭头由氧化剂指向_______产物,电子总数前写________(填“得”或“失” );另一个箭头由________指向___________,电子总数前写

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点归纳

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点归纳 一、概念 1、氧化反应: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 还原反应:元素化合价降低的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凡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化学反应就是氧化还原反应 2、氧化剂和还原剂(反应物) 氧化剂:得电子(或电子对偏向)的物质------氧化性:氧化剂具有的得电子的能力 还原剂:失电子(或电子对偏离)的物质------还原性:还原剂具有的失电子的能力 3、氧化产物:氧化后的生成物 还原产物:还原后的生成物。 4、被氧化:还原剂在反应时化合价升高的过程 被还原:氧化剂在反应时化合价降低的过程 5、氧化性:氧化剂具有的得电子的能力 还原性:还原剂具有的失电子的能力 6、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电子的转移(电子的得失或共用电子对的偏移 口诀:失.电子,化合价升.高,被氧.化(氧化反应),还原剂; 得.电子,化合价降.低,被还.原(还原反应),氧化剂; 7、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或得失)的表示方法 (1)双线桥法:表示同种元素在反应前后得失电子的情况。用带箭头的连线从化合价升高的元素开始,指向化合价降低的元素,再在连线上方标出电子转移的数目. 化合价降低+ne-被还原 氧化剂+还原剂=还原产物+氧化产物 化合价升高-ne-被氧化

(2)单线桥法:表示反应物中氧化剂、还原剂间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在单线桥法中,箭头的指向已经表明了电子转移的方向,因此不能再在线桥上写“得”、“失” 字样. 二、物质的氧化性强弱、还原性强弱的比较。 氧化性→得电子性,得到电子越容易→氧化性越强 还原性→失电子性,失去电子越容易→还原性越强 由此,金属原子因其最外层电子数较少,通常都容易失去电子,表现出还原性,所以,一般来说,金属性也就是还原性;非金属原子因其最外层电子数较多,通常都容易得到电子,表现出氧化性,所以,一般来说,非金属性也就是氧化性。 1、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来判断: 一般来说,越活泼的金属,失电子氧化成金属阳离子越容易,其阳离子得电子还原成金属单质越难,氧化性越弱;反之,越不活泼的金属,失电子氧化成金属阳离子越难,其阳离子得电子还原成金属单质越容易,氧化性越强。 2、根据非金属活动性顺序来判断: 一般来说,越活泼的非金属,得到电子还原成非金属阴离子越容易,其阴离子失电子氧化成单质越难,还原性越弱。 3、根据氧化还原反应发生的规律来判断: 氧化还原反应可用如下式子表示:

高中化学氧化还原反应(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氧化还原反应(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以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为主旨的中学化学新课程降低了对化学事实性知识的学习要求,突出了对科学学习过程与方法的体验和基本观念的形成。化学学习的重心从背诵、记忆具体事实及概念原理转移到理解可迁移的核心概念和对更为根本的学科知识结构进行深层理解上。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高中化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有序思维是指思考和解决化学问题时遵循一定的顺序、按照特定的线索和步骤去探索的一种思维方式。合理的、科学的、优化的思维程序能够加速解决问题的思维进度,提高思维活动的实际效益;有利于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快速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这种思维方式有利于解决较复杂的开放性问题,避免盲目地或纯凭经验来解决问题。 (二)教学背景分析 1.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教材是人教版必修1第二章第三节第2课时内容。氧化还原反应是中学化学教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知识点,它贯穿、延伸于整个中学化学教材。对于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引导学生有效进行整个高中阶段的化学学习,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 此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建立氧化和还原概念的基础上学习,具体有两个核心:1、氧化性和还原性与价态以及电子转移的关系;2、怎样通过实验研究物质具有氧化性、还原性,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形成过程方法,从而在理解的基础上深化对氧化还原反应的认识,发现氧化剂、还原剂的判断规律及其运用。 另外,也想通过此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体会研究物质性质的一般程序,形成有序思维,为后面元素化合物的学习打下基础。

2.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知识基础:学生已初步形成氧化剂和还原剂的概念,对于氧化还原理论的学习感觉枯燥,大多数学生能依据化学方程式中元素化合价的改变来进行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判断,有些学生则是靠死记硬背来解决问题。凭已有的经验,能说出一些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但不多也不成规律。对元素的化合价与物质的氧化性、还原性的关系认识和体验不足。 实验基础:经过初中化学的学习和必修1一二单元的实验探究教学,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的实验能力和探究能力,但由于初中校的差异,水平参差不齐。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各个环节有一定的认识,但对于研究物质性质的程序方法不清楚。 (三)本课教学目标设计 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对于简单的氧化还原反应,能够找出氧化剂和还原剂; (2)学会用化合价来判断物质可能具有的氧化性和还原性; (3)认识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过程与方法: (1)初步学会验证物质氧化性和还原性的实验设计思路。 (2)通过探究活动,体会研究物质性质的一般程序和方法,形成有序思维。

高考化学 第7讲 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

第7讲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 (建议2课时完成) [考试目标] 1.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及特征。 2.了解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知道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3.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一般规律。 [要点精析] 一、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及特征 1.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 在反应过程中有元素化合价变化的化学反应叫做氧化还原反应。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反应物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称为氧化反应;反应物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的反应称为还原反应。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对立统一于一个氧化还原反应之中。 2.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 元素化合价的变化是电子转移的外观表现,电子转移是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 3. 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判断依据) 反应前后某些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 例1.氯化碘(ICl)的性质类似卤素,有很强的化学活动性。ICl跟Zn、H2O的反应如下: ①2ICl+2Zn=ZnCl2+ZnI2②ICl+H2O=HCl+HIO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反应①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B.反应②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C.二者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D.在反应①中,Zn发生的是氧化反应 解析:结合题目所给信息,ICl与卤素单质最大的区别是:ICl属于化合物,共用电子对偏向于氯而呈-1价。根据化合价变化判断是否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不难看出反应②中所有元素的化合价均没有发生变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同时,需要指出的是,反应①中锌元素的化合价反应后升高了,发生了氧化反应,而碘元素的化合价从+1价降低到-1价,发生了还原反应。 答案:BD 二、氧化剂和还原剂 1.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相关概念 氧化剂:得到电子(所含某元素化合价降低)的反应物;还原剂:失去电子(所含某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物。 氧化反应:失去电子(或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还原反应:得到电子(或元素化合价降低)的反应。 氧化性:物质得到电子的能力或性质;还原性:物质失去电子的能力或性质。 氧化产物:氧化产物是发生氧化反应的物质的生成物;还原产物:还原产物是发生还原反应的物质的生成物。 说明:①氧化剂和还原剂均是指反应物,是一种化学物质,而不是指某一种元素;②氧化剂具有氧化性,氧化剂本身被还原,即发生还原反应,转化为还原产物;还原剂具有还原性,还原剂本身被氧化,即发生氧化反应,转化为氧化产物(图示如下):

氧化还原反应核心规律总结与运用大盘点

氧化还原反应核心规律总结 与运用大盘点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5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氧化还原反应核心规律总结与运用大盘点 《考试大纲》明确指出了氧化还原反应的考试范围,其主要内容包括:⑴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的判断;⑵氧化剂的氧化性或还原剂的还原性的相对强弱的判断;⑶氧化还原反应方面的种种计算;等等。为此,在复习中必须熟练地掌握好这些知识,同时,还要善于从这些知识中去挖掘隐含着的重要核心规律,学会运用这些规律去解决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知识方面的各种问题,最终达到真正掌握知识的目的。 一、重要核心规律总结 规律之一:性质规律 1. 某元素处于最高价态时,则该元素只具有氧化性。这是因为在氧化还原反应中,该元素的化合价只能降低,不可再升高。例如,K Mn +7O 4、H 2S +6 O 4、H + 、N +5O 3-、F 0 2(无正价)等。 2. 某元素处于最低价态时,则该元素只具有还原性。这是因为在氧化还原 反应中,该元素的化合价只能升高,不可能再降低。例如,K C -1 l 、N 0 a(无负价)、Na 2S -2 等。 3. 某元素处于中间价态时,则该元素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这是因为在一定条件下,该元素的化合价可能升高或降低。例如,C 0 、S 0 、Fe +2 、S +4 O 2 等。 4. 金属单质只具有还原性,非金属单质多数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少数只具有氧化性。 5. 含同种元素相邻价态的两物质之间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例如,C 与CO ,CO 与CO 2,Cl 2与HCl ,浓H 2SO 4与SO 2等均不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根据这个规律,可以帮助我们准确判断物质(微粒)可否作为氧化剂(或还原剂),可否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规律之二:强弱规律 在一个氧化还原反应中,各物质(微粒)的氧化性、还原性强弱分别为: 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

氧化还原反应

第三节 氧化还原反应(第一课时) 一、教材分析 《氧化还原反应》安排在高中化学必修1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中的第三节,有其重要的意义。在中学化学中要学习许多重要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知识,凡涉及元素价态变化的反应都是氧还原反应。而且金属的腐蚀及电化学部分是氧化还原的重要应用。只有学生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才能理解这些反应的实质。学生对本节教材掌握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其以后对化学的学习。本节教材安排在这里是承前启后,它既复习了初中的基本反应类型及氧化反应、还原反应的重要知识,并以此为铺垫展开对氧化还原反应的较深层次的学习,还将是今后联系元素化合物知识的重要纽带。此节内容分两部分: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剂和还原剂。 首先,教材从复习初中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从得失氧角度)入手,通过2CuO ↑反应的讨论,说明初中所学化学反应分类不够全面,从而转+C == 2Cu + CO 2 入从化合价和电子得失的角度引出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接着通过讨论分析氧化还原反应与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关系,得出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教材在复习初中元素化合价的升降与电子的得失或偏移关系的基础上,又进一步讨论氧化还原反应与电子转移的关系,从而得出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最后还设计了“学与问”,讨论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 第二部分主要介绍氧化剂和还原剂,教材只从电子转移的角度给氧化剂和还原剂下定义,并简单的介绍了中学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最后,教材还介绍了氧化还原反应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本节教材遵照大纲的要求,严格把握教材的深广度。注意与初中化学的合理衔接,使化学学习源于初中而又高于初中。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化学知识在生活实际中的应用。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初中化学学习中已经接触了许多反应,并已经掌握按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类别以及反应前后物质种类的多少把化学反应分为四种基本反应;从具体的反应理解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但并没认识到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特征;学习了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