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头、景别、摄像机的运动 课程

镜头、景别、摄像机的运动   课程
镜头、景别、摄像机的运动   课程

镜头、景别、摄像机的运动课程

监控摄像机镜头的选择和主要参数

监控摄像机镜头的选择和主要参数 镜头相当于人眼的晶状体,如果没有晶状体,人眼看不到任何物体;如果没有镜头,那么摄像头所输出的图像就是白茫茫的一片,没有清晰的图像输出,这与我们家用摄像机和照相机的原理是一致的。当人眼的肌肉无法将晶状体拉伸至正常位置时,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近视眼,眼前的景物就变得模糊不清;摄像头与镜头的配合也有类似现象,当图像变得不清楚时,可以调整摄像头的后焦点,改变CCD芯片与镜头基准面的距离(相当于调整人眼晶状体的位置),可以将模糊的图像变得清晰。由此可见,镜头在闭路监控系统中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工程设计人员和施工人员都要经常与镜头打交道:设计人员要根据物距、成像大小计算镜头焦距,施工人员经常进行现场调试,其中一部分就是把镜头调整到最佳状态。 1、镜头的分类 按外形功能分按尺寸大小分按光圈分按变焦类型分按焦距长矩分 球面镜头1” 25mm 自动光圈电动变焦长焦距镜头 非球面镜头 1/2” 3mm 手动光圈手动变焦标准镜头 针孔镜头 1/3” 8.5mm 固定光圈固定焦距广角镜头 鱼眼镜头 2/3” 17mm (1)以镜头安装分类: 所有的摄象机镜头均是螺纹口的,CCD摄象机的镜头安装有两种工业标准,即C安装座和CS安装座。两者螺纹部分相同,但两者从镜头到感光表面的距离同。C安装座:从镜头安装基准面到焦点的距离是17.526mm。CS安装座:特种C安装,此时应将摄象机前部的垫圈取下再安装镜头。其镜头安装基准面到焦点的距离是12.5mm。如果要将一个C安装座镜头安装到一个CS安装座摄象机上时,则需要使用镜头转换器。 (2)以摄象机镜头规格分类: 摄象机镜头规格应视摄象机的CCD尺寸而定,两者应相对应。即摄象机的CCD靶面大小为1/2英寸时,镜头应选1/2英寸。摄象机的CCD靶面大小为1/3英寸时,镜头应选1/3英寸。摄象机的CCD靶面大小为1/4英寸时,镜头应选1/4英寸。如果镜头尺寸与摄象机CCD靶面尺寸不一致时,观察角度将不符合设计要求,或者发生画面在焦点以外等问题。 (3)以镜头光圈分类: 镜头有手动光圈(manual iris)和自动光圈(auto iris)之分,配合摄象机使用,手动光圈镜头适合于亮度不变的应用场合,自动光圈镜头因亮度变更时其光圈亦作自动调整,故适用亮度变化的场合。自动光圈镜头有两类:一类是将一个视频信号及电源从摄象机输送到透镜来控制镜头上的光圈,称为视频输入型,另一类则利用摄象机上的直流电压来直接控制光圈,称为DC输入型。自动光圈镜头上的ALC(自动镜头控制)调整用于设定测光系统,可以整个画面的平均亮度,也可以画面中最亮部分(峰值)来设定基准信号强度,供给自动光圈调整使用。一般而言,ALC已在出厂时经过设定,可不作调整,但是对于拍摄景物中包含有一个亮度极高的目标时,明亮目标物之影像可能会造成"白电平削波"现象,而使得全部屏幕变成白色,此时可以调节ALC来变换画面。另外,自动光圈镜头装有光圈环,转动光圈环时,通过镜头的光通量会发生变化,光通量即光圈,一般用F表示,其取值为镜头焦距与镜头通光口径之比,即:F=f(焦距)/D(镜头实际有效口径),F值越小,则光圈越大。

影视摄影艺术教案 镜头画面分类 镜头景距 景别

《影视摄影艺术》教案 【教学课题】第四章画面特性第一节镜头画面的分类——镜头景距的变化【课程类型】理论课 【课时】1学时(45min) 【教学目的】1.掌握镜头画面中以景距变化形成的分类及区别。 2.理解景别的特点及作用。 【教学重点】五种景别的分类及特点。 【教学难点】将五种景别的相关理论知识转化为在能够实际拍摄当中应用的实践性知识。 【教学方法】讲授式、启发式、讨论式 【教学过程】 一、课前回顾 提问:画面的构成部分(1.主体;2.陪体;3.前景;4.后景;5.留白) 二、新课导入 情境设置(拍摄同学聚会时的照片)——讨论(不同照片所传递的不同信息)——设置悬念(镜头画面有哪些分类) 三、讲授新课 (一)镜头景距的变化——景别 1.含义:根据镜头景距变化对镜头画面的分类即景别,是指由于摄影机与被摄体的距离不同,而造成被摄体在摄影机寻像器中所呈现出的范围大小的区别。 外形上:画框包容景物的大小与范围,或者说画面主体(主要对象)占据画面空间的大小。 创作角度:是一种表现手段。 拍摄者角度:是拍摄者主观决定受众的接受内容、接受方式以及对画面内容接受程度的一种有效造型手段。 表达效果:①观看景物的视距的变化; ②代表人眼视线分散和集中的反映; ③景别是创作人员对观众视觉心理的限定;

④景别的变化可以使作品形成不同的节奏; ⑤参与和解说功能。 2.景别的划分的方法: (1)根据主要被摄对象(画面主体)在画面中的大小比例来划分; (2)是以人物在画面中占据比例的大小来划分。 我国影视画面景别多分为五种:远景、全景、中景、近景和特写。(二)、景别的划分 1、远景——是指表现广阔空间或者开阔场面的景别,是所有景别中视距最远、表现空间范围最大的一种景别,可以分为大远景和远景两类。 (1)远景的特点 ①对场景整体、宏观的表现; ②人物视觉形象弱化。 (2)远景的作用 ①表现环境和气氛; ②将人物与环境结合产生特殊情绪效果; ③获得被摄主体的活动范围和运动轨迹,联系周围环境得出新的信息; ④远景的景别特征会在受众的心理上表现出一种过渡感和退出感。 (3)拍摄远景时应注意的问题 ①注意画面的整体结构和气势; ②对被摄主体的表现目的性要强,从大处着手; ③大远景和远景的画面构图一般不用前景,而注重通过深远的景物和开阔的视野将观众的视线引向远方; ④重点处理好画面的主要线条、色调和影调; ⑤在操作时必须考虑画面视觉变化及产生的运动节奏。 2、全景——是指表现人物全身或者某一具体场景全貌的画面。 (1)全景的特点 ①被拍摄主体与环境在视觉关系上是相当的; ②全景可以表现被拍摄主体或物体在实际空间中的方位或多个被拍摄景物相互间的关系。

电视台摄像机使用教程汇总

摄像机使用教程十二章 第一章摄像机拍摄技巧入门 拿稳摄影机 最好是用两只手来把持摄影机,这绝对比单手要稳,或利用身边可支撑的物品或准备摄影机脚架,无论如何就是尽量减 轻画面的晃动,最忌讳边走边拍的方式,这也是最多人犯的毛病。这种拍摄方式是针对特殊情况下才运用的,千万记住画面 的稳定是动态摄影的第一要件。 固定镜头 简单的说就是镜头对准目标后,做固定点的拍摄,而不做镜头的推近拉远动作或上下左右的扫摄,设定好画面的大小后 开机录像。平常拍摄时以固定镜头为主,不需要做太多变焦动作,以免影响画面稳定性,画面的变化,也就是利用取景大小 的不同或角度及位置的不同,对景物的大小及景深做变化,简单的说,就是拍摄全景时摄影机靠后一点,想拍其中某一部份时,摄影机就往前靠一点,位置的变换如侧面,高处,低处等不同的位置,其呈现的效果也就不同,画面也会更丰富,如果 因为场地的因素无法靠近,当然也可以用变焦镜头将画面调整到你想要的大小。但是切记不要固定站在一个定点上,利用变 焦镜头推近拉远的不停拍摄,这是许多V8 族常犯的毛病。拍摄时多用固定镜头,可增加画面的稳定性,一个画面一个画面 的拍摄,以大小不同的画面衔接,少用让画面忽大忽小的变焦拍

摄,除非你用三角架固定,否则长距离的推近拉远,一定会 造成画面的抖动。如果能掌握以上几个原则,保证你的作品会更具可看性。那么变焦镜头在拍摄时不就是英雄无用武之地了吗?这倒也不是,只是运用的技巧及时机是否恰当。 手动功能的运用 由于各机种设计不同,因此可手动的项目及方式也有所不同,在此仅就常用的亮度及焦距使用的技巧说明一下。 手动亮度调整功能 首先就手动亮度调整功能说明,拍摄逆光及夜景时,如果以全自动模式拍摄,前者必定是主体或人物全黑则背景光亮, 后者却是黑暗中灯光一片模糊,在此不探讨原理,针对以上的问题,最好的方式就是逆光时按下逆光补正功能键,如果没有 这个功能,那就将全自动模式切换到手动模式,找到亮度调整键进行画面亮度的调整,逆光时将亮度调亮,夜景时则调暗, 一般都会将数据以数字或图型显示在观景器上或是液晶萤幕上,当然最好的方式还是直接看着观景器或是液晶屏幕上的画面 调整到适当的亮度。所以当你在购买摄录像机时,一定要请店家指导你如何使用这项功能。 手动焦距调整功能 平常一般的拍摄情况,大都是采用自动对焦,但是在特殊情况下如隔着铁丝网,玻璃,与目标之间有人物移动等。往往 会让画面焦距一下清楚一下模糊,因为自动对焦的情形下摄影机

景别

第一节电视景别的作用及其分类 一、景别——被摄主体在画面中呈现的范围。 二、景别的分类: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大远景、远景、大全景、全景、中全景、中景、中近景、近景、特写、大特写。(5) 通常有两种分类方法: 一种是:以不同景别所具有的结构方式为标准,凡表现一个相对完整的事物或一个相互紧密联系的事物的整体画面为全景画面。 一种是:以成年人身体标准为尺度,以表现或截取人体部位多大范围来划分景别。 景别的作用: 1、景别的变化带来了视点的变化,它能满足观众从不同的视距不同的视角观看景物的心理要求。 2、景别的变化使画面表现被摄主体的范围发生变化,它使画面在再现或表现被摄对象时具有了更加明确的指向性。 3、景别的变化是形成影片节奏的变化因素之一。影响节目节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景别的变化是其中重要的一点 4、两极景别对被摄景物和物体超距离,超比例的表现具有某种移情作用。所谓两极景别——大远景和大特写 第二节远景(抒情) 一、远景——表现开阔场面空间的画面,它是景别中表现空间范围最大的一种景别。 二、远景画面的功用 1、远景画面呈现的视野开阔,包容的景物范围大,画面容量也大,可以同时提供较多的视觉信息,注重对景物和事件的宏观表现。 2、远景画面视野开阔,场面壮观,对事件和景物有一种量的冲击和震撼。量,一是事物数目的量,二是空间范围上的量。 3、以景物为主体的远景画面具有借景抒情的意味。 4、远景不仅可以写景,而且也是写人的景别。 5、片子中多用远景作为开篇或结尾画面。 三、拍摄远景画面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拍摄远景画面要有一定的长度。

2 、拍摄时以追求画面的总体效果为主,构图时从大处着眼,重点处理好景物在画面中所呈现的主要线条、色调和影调。注意画面的整体结构和气势。 3、远景画面的构图时要经营好地平线在画面中的位置,并注意地平线的水平。 4 、镜头运动速度一般放慢,要平稳、均匀。 5 、多选逆光、侧逆光且注意选择前景。 总结: 远景具有广阔的视野,常用来展示事件发生的时间、环境、规模和气氛。比如表现开阔的自然风景、群众场面、战争场面等 一般重在“取势”,不细琢细节。在远景画面中,不注重人物的 远景除了表现规模、气氛、气势之外,还可以表现一定的意境。远景画面,包容的景物多,时间要长些。一般不少于10秒。 第三节全景(交代) 一、全景——表现成年人的全身或场景全貌的画面 二、全景画面的功能 1、表现一个事物或场景的全貌(表现一物体的完整形象)使观众对所表现的事物和场景有一个完整的了解 2、完整地表现人物的形体动作 3、通过人物形体动作的表现,揭示人物内心的情感和心理状态。 4、表现特定环境中的特定人物 5、在一组蒙太奇镜头组接中,全景画面具有某种定位作用。 三、拍摄全景画面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确保主体形象的完整 2、由于全景画面集纳的造型表现元素最多,要注意各元素间的关系,防止喧宾夺主。 3、全景画面往往是该场景的拍摄总角度,全景镜头要先拍。 总结: 全景用来表现场景的全貌或人物的全身动作,用于表现人物之间、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全景画面,主要表现人物全身,活动范围较大,体型、衣着打扮、身份交代的比较清楚,环境、道

什么是监控摄像机定焦和变焦镜头

什么是监控摄像机定焦和变焦镜头 镜头是监控摄像机的眼睛,正确选择镜头以及良好的安装与调整是清晰成像的第一步。当前,1/3"镜头是应用的主流,自动光圈镜头销售量最多,变焦镜头是应用发展的趋势。 1)应依据监控摄像机到被监视目标的距离,来选择定焦镜头(Fixed Focal Lens)的焦距。 从焦距上区分有短焦距广角镜头、中焦距标准镜头、长焦距远镜头。镜头焦距通常用值来表示,镜头光圈一般用F表示,F取值以镜头的焦距/和通光孔径d的比值来衡量,F=f/d, 每个镜头上均标有其最大的F值。 2)监控摄像机的镜头规格应与监控摄像机CCD靶面尺寸(1/2"为6.4hX4.8υ、1/3"为4.8hX3.6υ、1/4"为3.2hX2.4υ)相对应。如果镜头尺寸与监控摄像机CCD靶面尺寸不一致 时,观察角度将不符合设计要求,或者发生画面在焦点以外等问题。 3)监控摄像机的水平视觉度数及垂直视觉度数与监控摄像机CCD靶面尺寸hXυ及镜头 焦距f之间有如下关系:水平视觉度数=2arctan (h/2f); 垂直视觉度数=2arctan (υ/2f)。 4)镜头有自动光圈(auto iris)和手动光圈(manual iris)之分。自动光圈用于被照物光 线变化较多场合,手动光圈用于被照物光线稳定之处。 自动光圈镜头有二种驱动方式:一类为视频输入型Video driver(with Amp),它将一个视频信号及电源从监控摄像机输送到透镜来控制镜头上的光圈,这种视频输入型镜头内包含有放大器电路,用以将摄像机传来的视频信号转换成对光圈马达的控制,另一类称为DC 输入型(DC driverno Amp),它利用摄像机上的直流电压来直接控制光圈,这种镜头内只包含电流计式光圈马达,摄像机内没有放大器电路。二种驱动方式产品不具可互换性,但现已 有通用型自动光圈镜头推出。 5)监控摄像机镜头安装有C型和CS型两种,C型安装的镜头在CCD监控摄像机与镜头间多了5mm 调整光圈值的环。C型安装的摄像机可用CS型镜头,但CS安装的监控摄像机不能使用C型镜头。Philips公司推出革命性的Wizard镜头安装向导,保证镜头与摄像机的完全兼容,这使得在任何环境下都可得到最优图像。 6)变焦镜头由于在一个镜头内能够使镜头焦距在一定范围内变化,因此可以使被监控的

各种景别镜头的定义

一、景别镜头 景别 为了让人们在银幕上看到想要看的表现对象不同的距离、不同角度的形态,就产生了镜头的不同景别。景别主要是指摄影机同被摄对象间的距离的远近,而造成画面上形象的大小。景别的大小也同摄影镜头的焦距有关。焦距变动,视距相应发生远近的变化,取景范围也就发生大小的变化。景别的运用是影视艺术创作中的重要手段。为了塑好鲜明的影视形象,要求创作者根据人物的主次、剧情的需要、观众的心理,处理好景别的大小远近。景别的划分没有严格的界限,一般分为远景、全景、中景、近景、和特写。为了使景别的划分有个较统一的尺度,通常以画面中人物的大小作为划分景别的参照物。如画面中无人物,就按景物与人的比例来参照划分。 1.远景 摄影机远距离拍摄事物的镜头。镜头离拍摄对象比较远,画面就开阔,景深悠远。此种景别,能充分展示人物活动的环境空间,可以用来抒发感情,渲染气氛,创造某种意境。《黄土地》中的远景,人物都处理得很小,表现了人对自然的一种受制与无奈。远景中视距最远的景别,称为大远景。它的取景范围最大,适宜表现辽阔广袤的自然景色,能创造深邃的意境。 2.全景 出现人物全身形象或场景全貌的镜头。此种景别的视野相对小些,既能看清人物又可看清环境,故可以表现人物的整体动作以及人物和周围环境的关系,展示一定空间中人物的活动过程。它常常用来拍摄人物在会场、。课堂、集市、商场等一定区域范围中的动作,是塑环境中的人或物的主要手段。《牧马人》中用远景展示主人公许灵均选定的生活环境后,用全景描叙了他下放劳动发行的过程。在绿色的摹草原上,牧群在蠕动,一个40岁左右的牧马人仰天躺在草地上听着富有苍凉的敕勒川之歌,使这个已生活了20年的主人公更富有造型性,表现力。 3.中景 显示人物膝盖以上部分形象的镜头。此种景别的人物占有空间的比例增大,观众能看清人物的形体动作,并比较清楚地观察到人物的神态表情,从而反映出人物的内心情绪。在影视作品中是使用较多的基本景别。中景在主要表现人物的同时,也提供人一定的活动范围,如房间的一隅,院落的一角等。一部影视镜头的成功一与否,主要看中景的运用处理。《红樱桃》中许多场景的奥地利精心审慎设计,其中女主人公楚楚坦诚直白自己身世一场最突出。整场戏大多用了中景、大中景来拍摄。开始时楚楚用俄语讲述编造的故事后来,女教师要求她讲实情时,经历坎坷的楚楚再也编不下去,久积心头的悲痛、仇恨、哀怨齐涌心头,她转用母语动情地叙述起身世来。此时创作者用了一个近乎静止的中长镜头把人物难以觉察的细微表情准确鲜明地记录下来。观众也在不知不觉中和镜头视点合一,在情感上认同,进入,成为身临其境的体验者。

景别的分类和作用

景别的分类和作用 由于电影、电视表现的主要对象是人,因此,划分景别的一般标准是以成年人身体为标准尺度,以画面表现出人体部位多大范围来划分景别。在没有人物的画面中,仍以成年人与被摄物体的大致比例作为划分景别的依据。△例如:一辆完整的汽车被认为是全景画面,而一只完整的手表画面则被认为是特写镜头。 1、远景 远景是电视景别中视距最远、表现空间范围最大的一种景别。一般表现比较开阔的场景和场面。 作用: ①远景可以提供较多的视觉信息; ②远景呈现出极其开阔的空间和壮

观的场面; ③远景以景物为主,借景抒情; ④远景也是写人的景别; ⑤远景常用于开篇或结尾; 远景画面注重对景物和事件的宏观表现,力求在一个画面内尽可能多地提供景物和事件的空间、规模、气势、场面等方面的整体视觉信息。提供广阔的视觉空间和表现景物的宏观形象是远景画面的重要任务,讲究“远取其势”。 在电视片中常以远景镜头作为开篇或结尾画面,或作为过渡镜头。

2.全景 摄取人物全身或场景全貌的电影画面。全景具有较为广阔的空间,可以充分展示人物的整个动作和人物的相互关系。在全景中,人物与环境常常融为一体,能创造出有人有景的生动画面。 全景和特写相比,视距差别悬殊。如果两者直接组接,会造成视觉上和情绪上大幅度的跳跃,常能收到特有的艺术效果。 全景——表现人物全身形象或某一具体场景全貌的画面。 的作用: ①表现一个事物或场景的全貌; ②完整表现人物的形体动作; 全景画面与远景相比,有明显的内容

中心和结构主体,重视特定范围内某一具体对象的视觉轮廓形状和视觉中心地位。 ③通过形体动作揭示人物内心; △《》以人物全身动作表现内心活动例。 同时,全景画面能够完整地表现人物的形体动作,可以通过对人物形体动作的表现来反映人物内心情感和心理状态;可以通过特定环境和特定场景表现特定人物。人是电视艺术表现的中心,完整地表现人物的形体动作即人物性格、情绪和心理活动的外化形式是全景画面的功用之一。 ④表现特定环境下的特定人物;

摄像机的调整和使用

第一节摄像机的调整和使用 一、摄像机的调整 摄像机的调整一般有:黑白平衡调整、彩色重合调整、聚焦调整、光圈调整、增益调整等几项。以上几项调整并不是所有的摄像机都必须进行的,不同类型的机子,调整的要求不尽相同,千差万别,使用时必须根据不同机子的技术要求,作相应的调整。下面,我们对上述几种调整的作用和基本方法,作简要介绍。 (一)黑白平衡调整 彩色摄像机首先要能正确还原黑白图像,才可能真实还原彩色图像。因此彩色摄像机在工作过程中要始终保持黑平衡和白平衡。 所谓“黑平衡”,是指摄像机红、绿、兰三基色视频信号中,黑电平的大小一致,这时摄像机对准黑色拍摄物时,在彩色监视器上所显示的图像应当是纯黑的,不偏向于任何其它的彩色。则该摄像机处于正常的黑平衡状态。 “白平衡”是指摄像机红、绿、兰三路基色信号幅度相等,色度信号为零,这时摄像机对准白色拍摄物,彩色监视器应当显示正常的白色,此时该摄像机处于白平衡状态。 摄像机出厂前,其黑平衡、白平衡都已经在特定的照明环境下(如在3200K色温下)调整好了,但在实际的应用中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如外部照明色温的变化,红、绿、兰三支摄像器件光-电转换特性不一致,放大电路元件的离散性等,造成最后输出的红、绿、兰

三基色电信号中黑电平大小不同,信号幅度不同,从而使黑、白平衡失调,因此摄像机使用前必须调整黑白平衡。对于必须调整黑白平衡的机子,调整时,应先调黑平衡,后调白平衡。 1.黑平衡的调整 黑平衡的调整一般采用自动调整。电路自动进行黑平衡调整时,以绿路信号的黑电平为基准,并将红路信号和兰路信号的黑电平分别与其相比较,得出的误差值分别用以控制红、兰两路的钳位电平,以取得黑平衡。对摄像机进行自动黑平衡调整时,开机后只需接通自动黑平衡开关(A、B),此时,光圈自动关闭,几秒钟后,黑平衡便自动调好。 当然,也可以采用人工方法进行黑平衡调整。手动调整黑平衡时,首先关闭光圈或盖上镜头盖,然后反复调整红路黑电平(R、B)与兰路黑电平(B、B),并在彩色监视器上观察,直至监视器的图像全黑为止。 2.白平衡的调整 白平衡一般也都采用自动调整。首先选择与照明条件相适合的滤色片,将镜头对着一个标准白色物体或盖上白色镜头盖,调整变焦钮,使寻像器充满白色。然后按下自动白平衡开关(A、W)几秒钟后,白平衡便自动调好。手动白平衡调整也必须先选择滤色片,把镜头对准白色拍摄物,调整变焦钮,使白色充满寻像器,然后也以绿路输出的视频电平幅度为基准,通过调整红路与兰路的白平衡调整钮,调整视频可控增益放大器的放大倍数,使红、绿、兰三基色信号幅度相等,这时监视器的图像显示正常白色,达到了白平衡。

摄像机各种镜头的应用

摄像机各种镜头的应用 标准镜头 标准镜头是指摄像机水平视角约为24度的镜头,用它拍摄的电视画面有以下几个特点: 1)视角与人眼的正常视角相同,画面的覆盖面积接近人眼正视时的状态,因此,基本上符合观赏者的视觉习惯。 2)被摄对象及其空间关系的表现与人眼的观察十分接近,景物的透视效果最正常,在实际拍摄时,应该尽量运用。 3)除了在拍摄图表或者标题之外,标准镜头一般不宜运用在移动拍摄中。 固定镜头 什么是固定镜头呢?简单的说就是镜头对准目标后,做固定点的拍摄,而不做镜头的推近拉远动作或上下左右的扫摄,设定好画面的大小后开机录影。平常拍摄时以固定镜头为主,不需要做太多变焦动作,以免影响画面稳定性,画面的变化,也就是利用取景大小的不同或角度及位置的不同,来变化景物的大小及景深,简单的说,就是拍摄全景时摄影机站后面一点,想拍其中某一部份时,摄影机就往前站一点,位置的变换如侧面,高处,低处等不同的位置,其呈现的效果也就不同,画面也会更丰富,如果因为场地的因素无法靠近,当然也可以用变焦镜头将画面调整到你想要的大小。 但是切记不要固定站在一个定点上,利用变焦镜头推近拉远的不停拍摄,这也是许多V8族常犯的毛病。拍摄时多用固定镜头,可增加画面的稳定性,一个画面一个画面的拍摄,以大小不同的画面衔接,少用让画面忽大忽小的变焦拍摄,除非你用三角架固定,否则长距离的推近拉远,一定会造成画面的抖动。如果能掌握以上几个原则,保证你的作品会更具可看性,而不是看完了片子要吃"普拿疼"◎△#。照以上的说法,那么变焦镜头在拍摄时不就是英雄无用武之地了吗?这倒也不是,只是运用的技巧及时机是否恰当。(请参考如何运用变焦镜头) 广角镜头 广角镜头又叫短焦距镜头,它的水平视角一般大于30度,由于镜头的视角较宽,可以包容的景物场面较大,因此在表现空间环境方面具有较强的优势。 广角镜头拍摄的画面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焦距越短,景深越大。 2、画面的空间透视感强,尤其是摄像机位置距离被摄物体越近,线条的透视效果就越强烈,变形夸张效果也就越明显。 3、画面的色彩还原好,清晰度高。 广角镜头在表现运动物体时,具有两大特征: 1、对横向运动物体表现动感较弱。这是因为广角镜头的视角较宽,画面表现的横向空间要比长焦距头开阔,因此运动物体在摄像机镜头前做横向运动时,在画面中的位移显行很慢。 2、对纵向运动的物体表现动感较强。这是因为广角镜头的会聚作用可以使在摄像机镜头前作纵向运动的物体由小到大而来或者由大到小而去的速度变化,随着人的视觉感觉急剧加快。 广角镜头在摄像的光学造型技术中,主要适用的场合: 1、利用广角镜头具有扩展空间的特点,可以在近距离表现大场面的景物,这是广角镜头的最大特点。由于广角镜头视角宽,景深大,因此,拍摄全景镜头时,能够获得视野开阔、空间纵深感和透视效果好的画面。 2、利用广角镜头景深大的特点,可以对被摄景物进行多层次的表现,从而增加了画面的容量和信息量。但是,一定要注意,摄像机的广角镜头不能够距离被摄人物太近,否则会使他的面部五官发生畸变。 3、利用广角镜头适宜近距离拍摄的特点,可以在一些活动场合进行抢摄。特别是在一些人物有即兴发挥的喜庆场面,或者各类小型文体活动中。

影视摄影艺术教案镜头画面分类镜头景距景别

【教学课题】第四章画面特性第一节镜头画面的分类——镜头景距的变化【课程类型】理论课 【课时】1学时(45min) 【教学目的】1.掌握镜头画面中以景距变化形成的分类及区别。 2.理解景别的特点及作用。 【教学重点】五种景别的分类及特点。 【教学难点】将五种景别的相关理论知识转化为在能够实际拍摄当中应用的实践性知识。 【教学方法】讲授式、启发式、讨论式 【教学过程】 一、课前回顾 提问:画面的构成部分(1.主体;2.陪体;3.前景;4.后景;5.留白) 二、新课导入 情境设置(拍摄同学聚会时的照片)——讨论(不同照片所传递的不同信息)——设置悬念(镜头画面有哪些分类) 三、讲授新课 (一)镜头景距的变化——景别 1.含义:根据镜头景距变化对镜头画面的分类即景别,是指由于摄影机与被摄体的距离不同,而造成被摄体在摄影机寻像器中所呈现出的范围大小的区别。 外形上:画框包容景物的大小与范围,或者说画面主体(主要对象)占据画面空间的大小。 创作角度:是一种表现手段。 拍摄者角度:是拍摄者主观决定受众的接受内容、接受方式以及对画面内容接受程度的一种有效造型手段。 表达效果:①观看景物的视距的变化; ②代表人眼视线分散和集中的反映; ③景别是创作人员对观众视觉心理的限定; ④景别的变化可以使作品形成不同的节奏;

⑤参与和解说功能。 2.景别的划分的方法: (1)根据主要被摄对象(画面主体)在画面中的大小比例来划分; (2)是以人物在画面中占据比例的大小来划分。 我国影视画面景别多分为五种:远景、全景、中景、近景和特写。(二)、景别的划分 1、远景——是指表现广阔空间或者开阔场面的景别,是所有景别中视距最远、表现空间范围最大的一种景别,可以分为大远景和远景两类。 (1)远景的特点 ①对场景整体、宏观的表现; ②人物视觉形象弱化。 (2)远景的作用 ①表现环境和气氛; ②将人物与环境结合产生特殊情绪效果; ③获得被摄主体的活动范围和运动轨迹,联系周围环境得出新的信息; ④远景的景别特征会在受众的心理上表现出一种过渡感和退出感。 (3)拍摄远景时应注意的问题 ①注意画面的整体结构和气势; ②对被摄主体的表现目的性要强,从大处着手; ③大远景和远景的画面构图一般不用前景,而注重通过深远的景物和开阔的视野将观众的视线引向远方; ④重点处理好画面的主要线条、色调和影调; ⑤在操作时必须考虑画面视觉变化及产生的运动节奏。 2、全景——是指表现人物全身或者某一具体场景全貌的画面。 (1)全景的特点 ①被拍摄主体与环境在视觉关系上是相当的; ②全景可以表现被拍摄主体或物体在实际空间中的方位或多个被拍摄景物相互间的关系。 (2)全景的作用

AE摄像机使用说明

AE摄像机基础 在After Effects中,我们常常需要运用一个或多个摄像机来创造空间场景、观看合成空间,摄像机工具不仅可以模拟真实摄像机的光学特性,更能超越真实摄像机在三脚架、重力等条件的制约,在空间中任意移动。下面我们就来介绍一下摄像机的创建和设置。 选择菜单Layer→New→Camera,或者按快捷键Ctrl+Shift+Alt+C,即可打开一个摄像机参数设置对话框。 Name:为摄像机命名 Preset:摄像机预置,在这个下拉菜单里提供了9种常见的摄像机镜头,包括标准的35mm镜头、15mm广角镜头、200mm长焦镜头、以及自定义镜头等。35mm标准镜头的视角类似于人眼。15mm广角镜头有极大的视野范围,类似于鹰眼观察空间,由于视野范围极大看到的空间很广阔,但是会产生空间透视变形。20mm 长镜头可以将远处的对象拉近,视野范围也随之减少,只能观察到较小的空间,但是几乎没有变形的情况出现。 Units:通过此下拉框选择参数单位,包括:pixel(像素)、inches(英寸)、millineters(毫米)三个选项。 Measure Film Size:可改变Film Size(胶片尺寸)的基准方向,包括:Horizontally(水平)方向、Vertically(垂直)方向和Diagonally(对角线)方向三个选项。 Zoom:Zoom的值越大,通过摄像机显示的图层大小就越大,视野范围也越小。 Angle of View:视角位置。角度越大,视野越宽,角度越小,视角越窄。 Film Size:胶片尺寸。指的是通过镜头看到的图像实际的大小,值越大,视野越大,值越小,视野越小。 Focal Length:焦距设置,指胶片与镜头距离,焦距短产生广角效果,焦距长,产生长焦效果。 Enable Depth of Field:是否启用景深功能,配合Focus Distance(焦点距离)、Aperture(光圈)、F-Stop(快门速度)和Blur Level(模糊程度)参数来使用。 Focus Distance:焦点距离,确定从摄像机开始,到图像最清晰位置的距离。 Aperture:光圈大小,在AE里,光圈与曝光没关系,仅影响景深,值越大,前后图像清晰范围就越小。 F-Stop:快门速度,与光圈相互影响控制景深。

第九节-3dmax摄像机镜头的运用讲解学习

第九节-3d m a x摄像机镜头的运用

第九节摄像机镜头的运用 一、摄像机参数 摄像机从特定的观察点表现场景。摄像机对象可以模拟现实世界中的静止图像、运动图片或视频摄像机。使用摄像机视图可以调整摄像机,就好像正在通过其镜头进行观察。摄像机视图对于编辑几何体和设置渲染的场景非常有用。多个摄像机可以提供相同场景的不同视角。3ds max中有两种摄像机对象:【Target Camera】(目标摄像机)和【Free Camera】自由摄像机。 1、镜头和视野 真实世界摄像机使用镜头将场景反射的灯光聚焦到具有灯光敏感性曲面的焦点平面,通常需要焦距和视野(FOV)进行测量。镜头和灯光敏感性曲面间的距离,不管是电影还是视频电子系统都被称为镜头的焦距。焦距影响对象出现在图片上的清晰度。焦距越小图片中包含的场景就越多;焦距越大将包含更少的场景,但会显示远距离对象的更多细节。 场景中的对象创建的摄像机

摄像机的参数卷展栏转换的摄像机视图 2、剪切平面应用 在【Clipping Planes】(剪切平面)组下,可以设置选项来定义剪切平面。在视口中,剪切平面在摄像机锥形光线内显示为红色的矩形(带有对角线)。 摄像机剪切平面的效果 3、从视图创建摄像机 从视图创建摄像机命令可以创建其视野与某个活动的透视视口相匹配的目标摄像机。同时将视图更改为新摄像机对象的摄像机视图,并使新摄像机成为当前选择对象。 (1)激活透视图,调整透视图的视角到合适。 (2)按键盘上的Ctrl+C键或者执行菜单栏中的【View】(视图)/【Create Camera From View】(从视图创建摄像机)命令,即可以当前透视图 的视角创建摄像机,并切换为摄像机视图,创建的摄像机处于选择状 态。 二、室内效果图视点设置常规 1.在顶视图中创建目标摄像机

第二章 摄像机及其操作技术

第二章摄像机及其操作技术 学习目标 ●1.了解摄像机的组成、工作原理、种类及主要性能。 ●2.掌握摄像机的各调整项目、功能特点和使用方法。 ●3.熟悉摄像机的操作技艺,包括构图以及角度的设计等。 第一节摄像机的基本结构和类型 2.1.1摄像机的组成部件 电视摄像机的电子系统复杂,生产厂商众多,从而其型号和外观有较大的差异,但是无论怎样的摄像机,其基本构成都是相似的。 1. 一般摄像机的外观组成 2. 一般摄像机的构成系统 摄像机的结构系统包括光学镜头、光源调整、光电转换、 信号调整、话筒、录像、机身上的其他转换、调整、 选择按钮、电源、信号输出接口等。(图2-4) 2.1.2摄像机主要部件的结构原理 ●构成摄像机的电子系统(信号接收和处理部分) ●机械系统(录像机部分) ●信号控制与变换系统 ●摄像镜头系统 ●摄像机主体 ●寻像器 ●话筒 ●电源 1. 摄像镜头系统(Lens System)及其功能原理 ●依光学原理构成的摄像器件一般有光学镜头、滤色镜片和光的分色系统三个部分组成。 从物理含义上看,光学镜头是指安装在摄像机上的、由许多光学玻璃镜片及镜筒等部分组合而成的光学装置。光学镜头是摄像机拾取图像的第一和最重要的器件;滤色片则对所拾得的光像作颜色的预矫正处理;而分色系统则是将进入镜头的外来光分解为RGB 三个基色光像。 ●拾取景物影像的光学镜头系统也可称之为外部光学系统,有内置(藏)式与外置(露)式之分。专业级摄像机的镜头一般为 外置式的----镜头是裸露在机身之外的;家用级摄像机的镜头则通常为内置式的,它的优点是安全、镜头不宜被损坏,但放大倍数比较小。 ●摄像机光学镜头与普通照相机的镜头起着同样的作用,利用它,就可根据需要选择一定的视场范围,并获得这一视域景物被 缩小的清晰的光学图像(再由摄像器件转换成视频信号)。光学镜头本身的性能对在电视屏幕上看到的图像有很大影响。因此有必要对镜头的光学性质及工作特性再作一定的了解。 (1)镜头的光学特性 ●为了达到一定的放大倍数并减少像差的影响,摄像机使用的镜头不是单片透镜,而是用几个由若干个镜片组组合而 成的透镜组,并且具备镜头的一般光学特性: ①焦距(Focal Length) ②视场角(Angular Field of View ) ③变焦距镜头( Zoom Lens ) ④调焦( Focus ) ⑤可变光阑(Iris, Aperture, Diaphragm) ⑥景深(Depth of Field)

摄像机使用教程

摄像机使用教程 1.摄像一定要稳 稳,是摄像爱好者要牢记的第一要素。稳定的画面给人一种安全、真实、美好的享受,让人看了感觉非常的舒服;如果画面不稳定,那么整个画面就会抖来抖去,让人看不 清楚主体,很难理解你的拍摄意图。而且画面让人看得眼花缭乱,造成心理上的影响,让人感觉心烦意乱、十分的焦躁。这一点我不从心理学解释,只是大家简单想一想, 一个物体在你眼前跳来跳去,你想看清楚它又看不清,你的心情会好么?所以保持画 面的一贯稳定性是摄像的第一前提,不管是推、拉、摇、移、俯、仰、变焦等拍摄, 总是要围绕着怎样维持画面的稳定展开工作,这样才能拍摄出好的素材。总结起来, 保持画面的稳定从三个方面可以很好的解决: 一.条件允许的时候坚决使用三角架 使用三角架是保持画面稳定最简单也是最好的方法,其实电视台无论拍摄电视剧还是 拍摄晚会都会使用三角架,因为这样可以最大程度的保持画面稳定。有的人会说,电 视台在拍摄新闻的时候不使用三角架也非常稳,但是那是由于电视台的摄像师是专业 人员,有很强的基本功,而且他们使用的都是肩扛式的机器。我们普通的摄像爱好者 使用的是小机器,而且基本功和他们是天壤之别,所以,要保持画面的高度稳定,使 用三角架是最为稳妥的方式。这里我建议广大摄像爱好者购买那些轻便的三角架,不 但方便携带,而且还可以更大的突破环境的限制,在各种场合使用。 二.保持正确的拍摄姿势 正确拍摄姿势包括正确的持机姿势和正确的拍摄姿势,持机姿势没有固定的模式,因 摄像机的不同而不同,但是一般在开取景器的时候一定要用左手托住取景器,否则极 易造成摄像机的晃动。 拍摄姿势主要有站立拍摄和跪姿拍摄:在站立拍摄时,用双手紧紧地托住摄像机,肩 膀要放松,右肘紧靠体侧,将摄像机抬到比胸部稍微高一点的位置。左手托住摄录像机,帮助稳住摄录机,采用舒适又稳定的姿势,确保摄录机稳定不动。双腿要自然分立,约与肩同宽,脚尖稍微向外分开,站稳,保持身体平衡。在摇时应将起幅放在身 体不舒服位置,将落幅放在身体舒服位置,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做到两脚不动。 采用跪姿拍摄时,左膝着地,右肘顶在右腿膝盖部位,左手同样要托住摄录机,可以 获得最佳的稳定性。在拍摄现场也可以就地取材,借助石头、栏杆、树干、墙壁等等 固定物来支撑、稳定身体和机器。姿势正确不但有利于操纵机器,也可避免因长时间 拍摄而过累。如果又摇的镜头时也要从不舒服位置向舒服位置摇。还有要注意的是不 要玩潇洒,避免一手拿着机器拍来拍去或是边走边拍。

第六章_景别与镜头(摄像机机位选择与取景)

6.2.1 拍摄距离与构图景别 为了让人们在银幕上看到想要看的表现对象不同的距离、不同角度的形态,就产生了镜头的不同景别。景别主要是指摄影机同被摄对象间的距离的远近,而造成画面上形象的大小。景别的大小也同摄影镜头的焦距有关。焦距变动,视距相应发生远近的变化,取景范围也就发生大小的变化。景别的运用是影视艺术创作中的重要手段。为了塑好鲜明的影视形象,要求创作者根据人物的主次、剧情的需要、观众的心理,处理好景别的大小远近。景别的划分没有严格的界限,一般分为远景、全景、中景、近景、和特写。为了使景别的划分有个较统一的尺度,通常以画面中人物的大小作为划分景别的参照物。如画面中无人物,就按景物与人的比例来参照划分。 拍摄距离是指拍摄时,摄像机于被摄物体之间的距离。面对一个目标,机位的方向和高度固定,镜头焦距不动,只要前后移动摄像机的位置,画面组合就会发生变化,摄像机寻像器中看到的景物范围和画面结构就不同,行家称为景别(见图6-1) 常见的景别有以下几种: 1.远景(大全景) 摄影机远距离拍摄事物的镜头。镜头离拍摄对象比较远,画面就开阔,景深悠远。此种景别,能充分展示人物活动的环境空间,可以用来抒发感情,渲染气氛,创造某种意境。《黄土地》中的远景,人物都处理得很小,表现了人对自然的一种受制与无奈。远景中视距最远的景别,称为大远景。它的取景范围最大,适宜表现辽阔广袤的自然景色,能创造深邃的意境。 远景能大范围地囊括远近的景物,反映景物的全貌,并且表现周围的环境气派。中国画有"远取其势"的画论,就是说远景是从大处着眼,以气势取胜的(见图6-2)。 但在远景中,景物的具体活动往往不很清楚,如一辆疾驶的汽车在公路的远景中,就像一只蠕动的硬壳虫;一片长满各种果树的山林,远看只见一片斑驳的色彩,甚至光线较差时,只是一片中国画似的墨黑。传统的拍法会选择一些近景的景物点缀画面,以显示画面的层次和纵深。 2. 全景 出现人物全身形象或场景全貌的镜头。此种景别的视野相对小些,既能看清人物又可看清环境,故可以表现人物的整体动作以及人物和周围环境的关系,展示一定空间中人物的活动过程。它常常用来拍摄人物在会场、。课堂、集市、商场等一定区域范围中的动作,是塑环境中的人或物的主要手段。《牧马人》中用远景展示主人公许灵均选定的生活环境后,用全景描叙了他下放劳动发行的过程。

摄像机使用技巧

第一章摄像机拍摄技巧入门 拿稳摄影机 最好是用两只手来把持摄影机,这绝对比单手要稳,或利用身边可支撑的物品或准备摄影机脚架,无论如何就是尽量减轻画面的晃动,最忌讳边走边拍的方式,这也是最多人犯的毛病。这种拍摄方式是针对特殊情况下才运用的,千万记住画面的稳定是动态摄影的第一要件。 固定镜头 简单的说就是镜头对准目标后,做固定点的拍摄,而不做镜头的推近拉远动作或上下左右的扫摄,设定好画面的大小后开机录像。平常拍摄时以固定镜头为主,不需要做太多变焦动作,以免影响画面稳定性,画面的变化,也就是利用取景大小的不同或角度及位置的不同,对景物的大小及景深做变化,简单的说,就是拍摄全景时摄影机靠后一点,想拍其中某一部份时,摄影机就往前靠一点,位置的变换如侧面,高处,低处等不同的位置,其呈现的效果也就不同,画面也会更丰富,如果因为场地的因素无法靠近,当然也可以用变焦镜头将画面调整到你想要的大小。但是切记不要固定站在一个定点上,利用变焦镜头推近拉远的不停拍摄,这是许多V8族常犯的毛病。拍摄时多用固定镜头,可增加画面的稳定性,一个画面一个画面的拍摄,以大小不同的画面衔接,少用让画面忽大忽小的变焦拍摄,除非你用三角架固定,否则长距离的推近拉远,一定会造成画面的抖动。如果能掌握以上几个原则,保证你的作品会更具可看性。那么变焦镜头在拍摄时不就是英雄无用武之地了吗?这倒也不是,只是运用的技巧及时机是否恰当。 手动功能的运用 由于各机种设计不同,因此可手动的项目及方式也有所不同,在此仅就常用的亮度及焦距使用的技巧说明一下。 手动亮度调整功能 首先就手动亮度调整功能说明,拍摄逆光及夜景时,如果以全自动模式拍摄,前者必定是主体或人物全黑则背景光亮,后者却是黑暗中灯光一片模糊,在此不探讨原理,针对以上的问题,最好的方式就是逆光时按下逆光补正功能键,如果没有这个功能,那就将全自动模式切换到手动模式,找到亮度调整键进行画面亮度的调整,逆光时将亮度调亮,夜景时则调暗,一般都会将数据以数字或图型显示在观景器上或是液晶萤幕上,当然最好的方式还是直接看着观景器或是液晶屏幕上的画面调整到适当的亮度。所以当你在购买摄录像机时,一定要请店家指导你如何使用这项功能。 手动焦距调整功能 平常一般的拍摄情况,大都是采用自动对焦,但是在特殊情况下如隔着铁丝网,玻璃,与目标之间有人物移动等。往往会让画面焦距一下清楚一下模糊,因为自动对焦的情形下摄影机依据前方物体反射回来的讯号判断距离然后调整焦距,所以才会发生上述的情形,所以只要将自动对焦切到手动,将焦距锁定在固定位置(由于各厂牌显示及调整的方式有所不同,请参照说明书),焦距就不会变来变去了。 如何运用变焦镜头 摄录像机和照相机同样具有变焦镜头,但是最大不同点就是,摄影机可以在拍摄的同时做变焦的动作,改变画面大小的取景。例如想拍摄远处某个目标,你可以利用变焦镜头推近来取景,当推到你想要的画面大小时,才按下录像键,摄取你想要的画面。就像固定镜头拍摄的方式一样。那么拍摄的同时做变焦的动作什么时机来运用才恰当呢?当你要表达某件物品

摄像机的基本操作及使用技巧(SONY—PMW EX280)

摄像机的基本操作及使用技巧 以SONY—PMW EX280为例 第一部分基本操作 1、开\关电源 找到位于摄像机后面,电池上方的电源开关按钮。 若要打开电源,就往左拨,把电源开关设置到。 若要关闭电源,就把右拨,把电源开关设置到。 注意:如果长时间不使用摄像机,请把电池取下来。取电池是务必先关闭电源,如果比关闭电源就取电池,可能会对摄像机或者储存卡造成损坏。 2、“FULL AUTO”(全自动)开启\关闭

在摄像机侧面操作面板找到“FULL AUTO”(全自动)按钮,按一下按钮,按钮中间灯亮,全自动模式开启;再按一下,按钮中间灯不亮,全自动模式关闭。按的时候,取景器上面会出现“全自动模式开启”\“全自动模式关闭”的提示。 注意:全自动模式也叫傻瓜模式,因为在全自动模式下,白平衡、光圈、焦距等参数都不能调整,建议一般不要使用全自动模式。 3、SxS卡(储存卡) 向左按OPEN键,打开卡槽,插入储存卡。取卡的话, 先向内按卡下方的按钮,卡弹出即可取卡。 储存卡的切换,摄像机可以同时插入两张卡A卡、B卡,按卡槽下面的SLOT SELECT按钮进行选择。 格式化存储卡,在摄像机侧面操作面板找到菜单按钮,

进入菜单,通过旁边的SEL\SET按钮,向下滚动,选择最下面“其他设定”,按一下进入二级菜单,再向下滚动,找到“格式化” ,然后再按一下 “SEL/SET按钮”,选择想要格式化的卡,再按一下,选择是即可完成格式化。

4、变焦(镜头推拉) 找到摄像机镜头下方的ZOOM开关,如果设置为MANUAL,则只能通过镜头上的变焦环进行变焦(推拉);如果设置为SERVO,则可以通过手柄和把手上的跷跷板来进行变焦(推拉)。 5、录制、预览及回看 录制。按手柄前面的“REC START/STOP”按钮进行视频录制, 再按一下停止录制;或者按把手上的“REC START”按钮进行录制,再按一下停止录制。 预览。按把手上的“REC REVIEW”按钮,即可对刚录制好的视频片段进行预览。 回看。打开摄像机上面操作面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