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分析探析

工业分析探析
工业分析探析

工业分析化学期末考试复习题

工业分析化学期末考试复习题 1、试样分解的目的和关键是什么?试样分解时选择溶剂的; 解:目的:使样品中的被测组分全部转变为适于测定的;关键:(1)保证样品中的被测组分全部地,毫无损失;(2)要尽可能地避免带入对分析有害的物质;选择溶(熔)剂的原则:(1)所选溶剂能将样品中待;(2)不能有损失或分解不完全的现象;(3)不能再试剂中引入待测组分;(4)有事根据选样者的要求,还要保持样品中待测组; 2、试样分解的目的和关键是什么?试样分解时选择溶剂的原则是什么? 解:目的:使样品中的被测组分全部转变为适于测定的状态。 关键:(1)保证样品中的被测组分全部地,毫无损失地转变为测定所需要的形态。(2)要尽可能地避免带入对分析有害的物质。选择溶(熔)剂的原则:1)所选溶剂能将样品中待测组分转变为适于测定的形态。2)不能有损失或分解不完全的现象。3)不能再试剂中引入待测组分。4)有事根据选样者的要求,还要保持样品中待测组分的原有形态,或者样品中待测组分原有的不同形态全部转变为呈某一指定的形态。 3、湿法分解法和干法分解法各有什么缺点? 答(1)湿法分解有点

(1)酸较易提纯分解时不致引入除氢意外的阳离子。(2)除磷酸外,过量的酸较易用加热除去(3)酸法分解的温度较低对容器腐蚀小,操作简单。 缺点:湿法分解的能力有限,对有些试样分解不完全,有些易挥发组分在加热分解试样时可能会挥发损失。 (2)干法分解的优点:最大的优点,就是只要溶剂及处理方法选择适应许多难分解的试样均可完全分解。 缺点:(1)操作不如湿法方便(2)腐蚀性大 4、熔融和烧结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熔融:也称全融法分解法。定在高于熔点的温度下融化分解,溶剂与样品之间反应在液相与固液之间进行,反应之后成为均一融解体。 烧结:也称半融分解法,他是在地狱溶剂熔点的温度下烧结分解,溶剂与样品之间的反应发生在固相之间;由于温度升高而两种结晶物质可能发生短暂的机械碰接,是质点晶格发生震荡而引起的。 主要区别:分解的温度的区别和分解后物质的形态 5、何谓岩石全分析?它在工业建设中有何意义? 答:岩石、矿物和矿石中的化学成分成分比较复杂,且组分含量随它们形成条件不同而工业分析者对岩石,矿物,矿石中主要化学成分进行系统全面的测定,称为全分析。 意义:首先,许多岩石和矿物是工业上,国防上的重要材料和原料;其次,有许多元素,如锂,铍,等提取,主要硅酸盐岩石;第三,工

工业分析期末复习题

一、选择题 (1)、在国家、行业标准的代号与编号 GB/T 18883-2002中GB/T是指( B )。 A、强制性国家标准 B、推荐性国家标准 C、推荐性化工部标准 D、强制性化工部标准(2)、我国的标准分为( A )级。 A、4 B、5 C、3 D、2 (3)、国家标准的有效期一般为(C )年。 A、2年 B、3年 C、5年 D、10年(4)国际标准代号( C );国家标准代号( A ); 推荐性国家标准代号( B ) A、GB B、GB/T C、ISO D、Q/XX (5) ( A )的结果是进行工艺核算,财务核算和评定产品质量的依据,要求有较高的准确度。 A、标准分析法 B、快速分析法 C、中控分析 D、例行分析 (6)、不属于工业分析的特点的是( D ) A、分析对象的物料量大 B、分析对象的组成复杂 C、分析任务广 D、对试样的全部杂质进行分析 (7)制备好的试样应贮存于(A )中,并贴上标签。 A、广口瓶 B、烧杯 C、称量瓶 D、干燥器(8)分样器的作用是( CD ) 。 A、破碎样品 B、分解样品 C、缩分样品 D、掺合样品 (3)、自袋、桶内采取细粒状物料样品时,应使用(B ) A、钢锹 B、取样钻 C、取样阀 D、舌形铁铲(4)、分析人员要从较坚固的原料堆中采样,应该使用( A ) A、采样钻 B、真空探针 C、采样探子 D、以上的工具都可以 (5)、测定不稳定成分的水样采集方法应该( A ) A、现场取样,随取随测 B、取好样后密封保存,送到实验室检测 C、采集完水样后马上送到实验室检测 D、以上方法都可以 (6)称量易挥发液体样品用(B)。 A、称量瓶 B、安瓿球 C、锥形瓶 D、滴瓶(6)、下列有关留样(即参考样品)的作用中,叙述正确的是( ac ) A、复核备考用 B、比对仪器、试剂、试验方法是否有随机误差 C、考核分析人员检验数据时,作对照样品用

《工业分析化学》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工业分析化学》教学大纲 (Chemical Industry Analysis) 课程名称:工业分析化学 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 适用专业:应用化学 先行、后续课程情况:先行课: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后续课:食品化学分析 学分数:3 主讲教师:李崧 一、课程的目的与任务 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了解工业分析实验室的管理和运作,熟悉各级分析标准及分析标准的使用,理解工业分析的作用及范围,要求学生系统、熟练地掌握已学分析化学知识并应用于实际样品的测定,对所学分析化学原理有较深入的理解并能灵活应用,为今后深入工作解决实际问题打下良好基础。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 学生应该按照本大纲的具体要求,了解工业分析实验室的管理和运作程序,掌握分析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熟练查阅分析标准,理解实际分析工作所需的人员、方法、仪器、环境要求及操作规程,实现在实际工作中对所学知识的灵活应用。初步了解在质量管理体系下进行应用分析化学工作。 三、课程教学内容 第1章工业分析实验室的组织与管理 教学内容: 1.1 工业分析化学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1.2 工业分析实验室的任务与职责 1.3 工业分析实验室的技术管理制度 1.4 工业分析实验室的技术人员结构 1.5 工业分析实验室的的仪器设备制度 1.6 化学试剂管理 1.7 实验室工作要求及安全常识 教学要求: 了解工业分析在工业生产中的作用及意义,熟悉工业分析实验室的

组织与管理,如实验室、仪器、试剂及其人员的构建、任务及管理方式;了解化学实验室的安全常识,掌握水、电、煤气及化学试剂的管理及急救方法。 第2章分析标准 教学内容: 2.1 分析工作的标准化 2.2 方法标准的编制与制定 2.3 标准的等级 2.4 标准物质 2.5 AOAC方法介绍及例选 2.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教学要求: 了解分析工作标准化的意义和分析方法标准制定的程序,熟悉常用的分析标准,如AOAC标准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的编排格式,能熟练查阅国家标准并准确理解其使用条件、适用范围、操作规程及分析数据的准确性;区分标准物质与基准物质两个不同的概念,掌握标准物质的使用方法及其在工业分析中的应用范围。 第3章常用分析方法及应用例选 教学内容: 3.1 重量法 3.2 容量法 3.3 光度分析 3.4 浊度分析 3.5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 3.6 原子发射光谱法 3.7 荧光分析法 3.8 电解分析法 3.9 库仑分析法 3.10 电导法 3.11 电位分析法 3.12 极谱伏安分析法 3.13 色谱分析法 教学要求: 工业分析是分析化学学科应用的一个分支。熟知分析化学的各种分析方法并将之应用于实际样品的分析,将前期分析化学理论课所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实现从理论认识到实际应用的飞跃。通过对各种分析方法原理的介绍、应用的举例,掌握各种分析方法的应用范

工业分析与检验论文

目录 一、前言 (3) 1、山梨酸简介 (3) 2、使用范围 (4) 3、用量介绍 (5) 4、应用实例 (5) 5、主要测定方法 (9) 二、实验部分 (12) 1、试验原理 (12) 2、实验仪器与试剂 (12) 3、实验方法 (13) 三、方法研究 (13) 1、吸收光谱和测量波长的选择 (13) 2、氧化反应温度 (14) 3、显色酸度 (15) 4、显色剂用量 (16) 5、工作曲线 (17) 四、样品测定 (18) 1、样品溶液的制备和测定方法 (18) 2、精密度实验 (18) 3、样品分析 (19) 五、结论 (20) 参考文献 (20) 致谢 (21) 食品中山梨酸含量的测定 [摘要]食品中添加的山梨酸超标严重,消费者长期服用,在一定程度上会抑制骨骼生长,危害肾、肝脏的健康,因此食品中山梨酸含量是一项极其重要的指标。 本文采用分光光度[1-2]法测定食品中山梨酸的含量。以双氧水-硫酸溶液为山梨酸 氧化体系,氧化产物丙二醛进一步与硫代巴比妥酸进行显色反应。在吸收波长

530nm处,氧化反应温度60℃,显色剂用量4.0mL,0.15mol/LH2SO4溶液用量1.4mL 测定效果最佳。山梨酸浓度在0~1.066μg/mL范围内呈线性相关,线性范围内吸 光度与山梨酸浓度(μg/mL)间的关系为:A=0.3715c+0.0047,R2=0.9998,回收率 为99.0%~101.1%。 [关键词]分光光度法;山梨酸;过氧化氢-硫酸;硫代巴比妥酸 一、前言 1、山梨酸简介 山梨酸及山梨酸钾[3-4](以下简称山梨酸及钾盐)是一种良好的食品防腐剂,

工业分析与分离经典试题答案

1.工业分析所用的分析方法,按其在生产上的应用及完成时间不同可分为标准分析法和快速分析法. 2.快速分析法的特点是分析速度快,分析误差往往比较大. 3.自然界的水称为天然水. 4.天然水可分为降水,地面水和地下水三大类. 5.用采样器从一个采样单元中一次采得的一定是物料叫子样. 6.含并所有采样的子样称为原始平均式样. 7.含有所有采取的子样称为原始平均式样. 8.应采取一个原始平均式样的物料的总量称为分析化学子样单位. 9.工业物料按其特性值的变异性类型可以分为两类即均匀物料和不均匀物料. 10.在一个采样对象中应布采集样品较好的个数称为子样数目. 11.在运输工具上斜线发布点.置,末个子择点至少距车角1cm. 12.在物料堆中采样,应将表层0.1m厚的部分用铲子锄去. 13.通过机械是人工发将大块的物料粉碎成一定细度物料的过程称为破碎. 14.将最大颗粒的物料分散至25cm左右,称为粗碎 15.将最大颗粒的物料分散至25cm左右,称为粗碎 16.将25cm左右的物料分散至5cm左右的称为中碎 17.将25cm左右的物料分散至5cm左右的称为中碎 18.将5cm左右的物料分散至0.15cm左右的称为细碎 19.将5cm左右的物料分散至0.15cm左右的称为细碎 20.将0.15cm左右的物料分散至0.074cm以下的称为粉碎 21.将0.15cm左右的物料分散至0.0745cm以下的称为粉碎 22.试样的制备一般经过破碎,过筛.混匀,缩分,四个工序 23.粉碎后的物料需经过筛分.使物料达到要求的粒度. 24.混匀的方法有人工混匀和机械混匀两种 25.在不改变物料平均组成的情况下,通过步骤,逐步减少试样的过程称为缩分. 26.常用的缩分的分析方法有分样器缩分法和四分法. 27.将试样与酸性熔剂混合,置于适当的容器中,早高温下进行分解,生成易溶于水的产物,称为熔融分解法. 28.常用的碱性熔剂有Na2NO2,K2CO3,NaOH等. 29.在硅酸盐系统分析中,常用采用Na2CO3,而不是K2CO3. 30.艾士卡试剂法测矿石中全硫量属于烧结分析法. 31.在用Na2CO3熔融时,应才采用铂坩埚 32.在用Na2CO3熔融时,应采用镍坩埚. 33.水质指标按其性质可分物理指标,化学指标和微生物指标三类.

工业分析考试试卷及答案

《工业分析》考试试卷(A 卷) 一、单项选择(在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每题2分,共20分) 01.标准的有效期是 年。 ( ) A 、 三年 B 、四年 C 、 五年 D 、六年 02.分光光度法与 有关。 ( ) A 、入射光的波长 B 、液层的高度 C 、溶液的浓度 D 、溶液的多少 03. 对工业气体进行分析时,一般测量气体的( )。 A 、重量 B 、体积 C 、物理性质 D 、化学性质 04. 不能用于分析气体的的仪器是 。 ( ) A 、折光仪 B 、奥氏仪 C 、电导仪 D 、色谱仪 05. 在国家、行业标准的代号与编号GB 18883-2002中GB 是指( )。 A 、强制性国家标准 B 、推荐性国家标准 C 、推荐性化工部标准 D 、强制性化工部标准 06. 测定水样化学需氧量,取水样100mL ,空白滴定和反滴定时耗用的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分别为和,其浓度为L ,该水样的化学需氧量为( ) A 40mg/L ; B 160mg/L ; C 80mg/L ; D 8mg/L 07、分析纯化学试剂标签颜色为: ( ) A 、绿色 B 、棕色 C 、红色 D 、蓝色 08、液态物质的粘度与温度的关系( )。 A 、温度越高,粘度越大 B 、温度越高、粘度越小 C 、温度下降,粘度增大 D 、没有关系 09、直接法配制标准溶液必须使用 ( ) A 、基准试剂 B 、化学纯试剂 C 、分析纯试剂 D 、优级纯试剂 10、使用碳酸钠和碳酸钾的混合熔剂熔融试样宜在______坩锅进行。 A 、银; B 、瓷; C 、铂; D 、金 二、填空(每空1分,共32分) 01.《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将我国标准分为 、 、 、 。 02.煤的工业分析是指包括 、 、 、 四个分析项目的 总称。 03. 试样的制备过程大体分为 、 、 、 四个步骤。 04. 肥料三要素是指 、 、 。 05. 煤其中主要含有C n H m ,CO 2,O 2,CO ,CH 4,H 2,N 2等气体,根据吸收剂的性质,分析煤气时,吸收顺序应该为 吸收 , 吸收 , 吸收 , 吸收 后再用燃烧法测定 和 ,最后剩余的气体是 。 06. 煤的发热量的表示方法有三种,即 、 、 。 07. 对于钢铁中碳的分析,通常都是采用转化为 的方式进行分离富集的。 08. 试样的分解方法一般有 和 。 三、简答题(每题6分,共24分) 01. 艾士卡-BaSO 4重量法测定煤中全硫所采取的艾士卡试剂的组成是什么?各个试剂的作用是什么? 02. 彼得曼试剂的组成是什么?03. 用氯化铵重量法测定二氧化硅时,使用氯化铵的目的是什么?

《工业分析化学》试题

《工业分析化学》试题 一、选择题 1.国家标准的有效期是年。() A.三年B.四年C.五年D.六年 2.在标准代号与编号GB/T176-2008 水泥化学分析方法中“GB/T”是指()。 A.强制性国家标准B.推荐性国家标准C.强制性化工部标准D.推荐性建材部标准3.硫在钢铁中是元素。() A.有益B.有害C.无作用D.少量有益、大量有害 4.普钙磷肥的主要有效成分为。() A.磷酸钙B.磷酸一氢钙C.磷酸二氢钙D.游离磷酸 5.测定水样化学需氧量,取水样100mL,空白滴定和反滴定时耗用的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分别为15.0 mL和5.0 mL,其浓度为0.10mol/L,该水样的化学需氧量为()。 A.40 mg/L B.160 mg/L C.80 mg/L D.8 mg/L 6.分析纯化学试剂标签颜色为。() A.绿色B.兰色C.棕色D.红色 7.直接法配制标准溶液必须使用试剂。() A.基准B.化学纯C.分析纯D.工业纯 8.使用碳酸钠和碳酸钾的混合溶剂熔融试样宜在坩埚中进行。() A.瓷B.银C.铂D.金 9.试样的采取和制备必须保证所取试样具有充分的。() A.代表性B.唯一性C.针对性D.正确性 10.不属于钢铁检测中五大元素的是。() A.硫B.铁C.锰D.磷 11.下列元素中,哪个不是肥料的主要元素()。 A.氮B.磷C.硫D.钾 12.氟硅酸钾法测二氧化硅所用标准溶液是()。 A.Na2CO3B.NaOH C.EDTA D.HCl 13.煤的挥发分测定时,盛装试样的器皿是()。 A.玻璃器皿B.一种带盖瓷坩埚C.灰皿D.称量瓶 14.容量法测定硅酸盐中钙、镁离子时所用标准溶液是()。 A.Na2CO3B.NaOH C.EDTA D.HCl 15.水泥熟料中游离氧化钙测定时,所用标准溶液是()。 A.苯甲酸B.NaOH C.EDTA D.HCl

煤的工业分析论文

内蒙古化工职业学院 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煤的工业分析 学院名称:内蒙古化工职业学院 指导老师:李继萍白艳红刘晋民 姓名:张怡 专业名称:煤质分析09-2班

内蒙古化工职业学院 化学工程系2012届毕业生毕业论文任务书 一、撰写毕业论文的目的和要求 毕业生撰写毕业论文是教学计划中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培养学生适应社会、锻炼学生综合技能与全面素质的重要实践性环节,也是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重要保证。通过撰写毕业论文环节全面运用所学理论和专业知识,进行综合实践训练,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为毕业后从事专业工作打下基础。 1、通过撰写毕业论文环节,使学生进一步巩固课堂教学中所学到的知识,做到理论知识与生产实践有机结合,为就业做好准备。 2、熟悉实习工厂的实验室设备及检测项目具体情况,根据工作具体内容确定论文研究方向和企业指导教师,扩大知识面,进一步提高分析问题和实际动手的能力。 3、在撰写毕业论文过程中,应结合毕业论文课题进行调查研究,收集有关资料,为以后的撰写毕业论文打下良好基础。 二、毕业论文撰写要求: 毕业论文打印及装订要求: 1.毕业论文内容一律采用计算机打印,要求用A4纸单面打印。上、下各空20mm,左25mm,右空15mm,装订线5mm。页眉12mm页脚15mm。 2.用内蒙古化工职业学院下发的统一封面装订成册,装订的论文应整洁、美观。 3.论文纸页眉一律为“内蒙古化工职业学院毕业论文”和页脚为“第页”,小五号宋体,居中。 毕业论文具体内容包括:1.封面:2.任务书、毕业论文或专题实验选题申请单;3.中文摘要;4.目录;5.符号说明:6.论文正文;7.参考文献;8.附录;9.致谢。

《工业分析》期末卷3

中学2011/2012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 级 化工 班 第学 期 《工业分析》试题 120分钟,满分100分;试卷页数:2页 一、单选题 (共15题,每题2分,共30分) 1、定向非随机不均匀物料的采样原则是( ) A 、随机采样 B 、非随机采样 C 、分层采样 D 、定期采样 2、决定水的性质和应用的指标是( ) A 、物理指标 B 、化学指标 C 、微生物指标 D 、物化指标 3、对植物的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有重要作用的元素是( ) A 、氮 B 、磷 C 、钾 D 、钙 4、决定水的性质和应用的指标是( ) A 、物理指标 B 、化学指标 C 、微生物指标 D 、物化指标 5、用酸度计测定试液的pH 值之前,要先用标准( )溶液进行调节定位。 A 、酸性 B 、碱性 C 、中性 D 、缓冲 6、从物料堆里采样前应该先除去表层多少厚度的样品后才能采样。( ) A 、不用除去表层样品 B 、0.1m C 、0.2m D 、0.3m 7、若被测气体组分能在空气中燃烧,常用( )测定。 A 、吸收分析法 B 、吸收重量法 C 、燃烧分析法 D 、气体容量法 8、属于人造硅酸盐的是( ) A 、长石 B 、云母 C 、石英 D 、陶瓷 9、在煤的工业分析采样时,当火车皮容量在30t 以下时,沿斜线方向采用( ) A 、三点采样 B 、四点采样 C 、五点采样 D 、七点采样 10、需要进行定期计量检定的仪器,器具有( ) A 、瓷舟、称量皿; B 、坩埚、分析天平; C 、热电偶、分析天平; D 、瓷舟、压力表。 11、通常用于检验一组数据异常值的方法是( ) A T 检验法; B F 检验法; C 相关性检验法; D Grubbs 法。 12、测定煤中灰分时炉膛内要保持良好的通风状态,这主要是为了将( )排出炉外。 A 水蒸气; B 烟气; C 二氧化碳; D 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 13、在煤的灰分测定实验中,用于灼烧、灰化煤试样的仪器是 ( 2 ) A 、空气鼓风干燥箱 B 、马弗炉 C 、瓷坩埚 D 、旋转蒸发仪 14、在水泥的硅酸盐分析中,用盐酸酸解样品时,不能使用下列哪种坩埚。( 1 ) A 、 铂坩埚 B 、玻璃坩埚 C 、陶瓷坩埚 D 、塑料坩埚 15、在水质分析时需要长时间存放水样应当采用下列哪种材料的采集容器 ( 2 ) A 、无色硬质玻璃磨口瓶 B 、聚乙烯瓶 C 、棕色硬质玻璃磨口瓶 D 、硅硼玻璃试剂瓶 二、填空题 (共6题,每空1.5分,共30分) 1、从待测的 中取得分析试样的过程叫采样,样品的制备一般包括 、 、 。 2、在煤的工业分析采样时,当火车皮容量在30t 以下时,沿斜线方向采用 采样;当车皮容量为40t 或50t 时,采用 采样;当车皮容量为50t 以上时,采用 采样。 3、化学肥料的分析项目包括 、 和 的分析。 4、在水泥及其原料系统分析中,EDTA 直接滴定法测Al 是将滴定Fe 3+后的溶液调节pH 为 ,然后以 和 为指示剂,滴定终点溶液由 色变为 色 5、样品量至少满足 次检测的需要。供全分析用的水样不得少于 ,供 单项分析用的水样不得少于 。 6、在煤的水分工业分析中,煤中的水以 、 、 、三种形式存在。 密 封 线 班级: 学号: 姓名:

《工业分析化学》试题.doc

A. 6. 40 mg/L B. 160 mg/L 分析纯化学试剂标签颜色为 C. 80 mg/L D. 8 mg/L A. 绿色 B.兰色 C.棕色 D.红色 7. 直接法配制标准溶液必须使用 试剂。 A. 基准 B .化学纯 C.分析纯 D.工业纯 8. 使用碳酸钠和碳酸钾的混合溶剂熔融试样宜在 均垠中进行。( A. B.银 C.伯 D.金 9. 试样的采取和制备必须保证所取试样具有充分的 A. 代表性 B.唯一性 C.针对性 D. 正确性 A.硫 B.铁 D. A.氮 B.磷 C.硫 D. A. Na 2CO 3 B. NaOH C. EDTA D. HC1 A. 玻璃器1I1L B. 一种带盖瓷用垠 C.灰1I1L D. 称量瓶 《工业分析化学》试题 一、选择题 1. 国家标准的有效期是 年。( ) A.三年 B.四年 C.五年 D.六年 2. 在标准代号与编号GB/T176-2008水泥化学分析方法中“GBfT”是指()。 A.强制性国家标准B.推荐性国家标准C.强制性化工部标准D.推荐性建材部标准 3. 硫在钢铁中是 元素。( ) A.有益 B.有害 C.无作用 D.少量有益、大量有害 4. 普钙磷肥的主要有效成分为。( ) A.磷酸钙 B.磷酸一氢钙 C.磷酸二氢钙 D.游离磷酸 5. 测定水样化学需氧量,取水样lOOmL,空白滴定和反滴定时耗用的硫酸亚铁铉标准溶液分 别为15.0mL 和5.0mL,其浓度为0.10mol/L,该水样的化学需氧量为( )。 10. 不属于钢铁检测中五大元素的是 11. 下列元素中,哪个不是肥料的主要元素( 12. 氟硅酸钾法测二氧化硅所用标准溶液是( 13. 煤的挥发分测定时,盛装试样的器皿是( 14. 容量法测定硅酸盐中钙、镁离了时所用标准溶液是( A. Na 2CO 3 B. NaOH C. EDTA D. HC1 15. 水泥熟料中游离氧化钙测定时,所用标准溶液是( )。 A.苯甲酸 B. NaOH C- EDTA D. HC1

工业分析总复习题答案

总复习思考题 一、选择题 1.国家标准的有效期是年。( C ) A.三年B.四年C.五年D.六年 2.在标准代号与编号GB/T176-2008 水泥化学分析方法中“GB/T”是指(B )。 A.强制性国家标准B.推荐性国家标准C.强制性化工部标准D.推荐性建材部标准3.硫在钢铁中是元素。( B ) A.有益B.有害C.无作用D.少量有益、大量有害 4.普钙磷肥的主要有效成分为。( C ) A.磷酸钙B.磷酸一氢钙C.磷酸二氢钙D.游离磷酸 5.测定水样化学需氧量,取水样100mL,空白滴定和反滴定时耗用的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分别为15.0 mL和5.0 mL,其浓度为0.10mol/L,该水样的化学需氧量为( B )。 A.40 mg/L B.160 mg/L C.80 mg/L D.8 mg/L 6.分析纯化学试剂标签颜色为。( D ) A.绿色B.兰色C.棕色D.红色 7.直接法配制标准溶液必须使用试剂。( A ) A.基准B.化学纯C.分析纯D.工业纯 8.使用碳酸钠和碳酸钾的混合溶剂熔融试样宜在坩埚中进行。(B ) A.瓷B.银C.铂D.金 9.试样的采取和制备必须保证所取试样具有充分的。( A ) A.代表性B.唯一性C.针对性D.正确性 10.不属于钢铁检测中五大元素的是。( B ) A.硫B.铁C.锰D.磷 11.下列元素中,哪个不是肥料的主要元素( C )。 A.氮B.磷C.硫D.钾 12.氟硅酸钾法测二氧化硅所用标准溶液是( B )。 A.Na2CO3B.NaOH C.EDTA D.HCl 13.煤的挥发分测定时,盛装试样的器皿是( B )。 A.玻璃器皿B.一种带盖瓷坩埚C.灰皿D.称量瓶 14.容量法测定硅酸盐中钙、镁离子时所用标准溶液是( C )。

【良心出品】工业分析化学经典试题答案01

第一章绪论 一、填空题: 1. 工业分析中所用的分析方法,按分析原理可分为化学分析法、、物理分析法、和物理化学分析法。 2.工业分析所用的分析方法,按其在生产上的应用及完成时间不同可分为标准分析法和快速分析法。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将我国标准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四级。 4. 国家标准有效期一般为5年。 5. 标准物质必须是组成均匀、稳定,化学成分已准确测定的物质。 第二章样品的采取和制备 一、填空题: 1. 从待测的原始物料中取得分析试样的过程叫采样。 2. 采样的目的是采取能代表原始物料平均组成的分析试样。3.用采样器从一个采样单元中一次采得的一定量物料叫子样。4.含并所有采样的子样称为原始平均试样。 5.含并所有采样的子样称为原始平均试样。 6.应采取一个原始平均式样的物料的总量称为分析化学子样单位。7.工业物料按其特性值的变异性类型可以分为两类即均匀物料和不均匀物料。 8.在一个采样对象中应采集样品较好的个数称为子样数目

9.在物料堆中采样,应将表层0.1m厚的部分用铲子锄去。10.通过机械将大块的物料粉碎成一定细度物料的过程称为破碎。11.将最大颗粒的物料分散至25cm左右,称为粗碎 12.将25cm左右的物料分散至5cm 左右的称为中碎 13.将5cm左右的物料分散至0.15cm左右的称为细碎 14.将0.15cm 左右的物料分散至0.074cm 以下的称为粉碎15.试样的制备一般经过破碎,过筛,混匀,缩分四个工序 16.粉碎后的物料需经过筛分,使物料达到要求的粒度。 17.混匀的方法有人工混匀和机械混匀两种 18.在不改变物料平均组成的情况下,通过步骤,逐步减少试样的过程称为缩分。 19.常用的缩分的分析方法有分样器缩分法和四分法。 二、问答题: 1.什么叫子样,平均原始试样?子样的数目和最少质量决定于什么因素? 答案:用采样器从一个采样单元中一次采得的一定量物料叫子样。含并所有采样的子样称为原始平均试样。子样的数目和最少质量是根据物料的颗粒大小,均匀程度,杂质含量的高低,物料的总量等因素决定 2.烘干,破碎,过筛,混匀,缩分各工序的要点是什么? 答案:烘干:(1)用烘箱烘干:试样量少,可用烘箱在105-110℃。若是容易分解的样品,则烘干的温度应低至60-65 ℃。

工业分析论文参考题目

工业分析论文参考题目 1、洗衣粉的生产工艺及分析检验 2、化工企业水质调查 3、煤的发热量测定 4、原子吸收分光度法快速测定复合肥钾含量 5、水溶液中铁含量测定方法探究 6、复合肥中氮、磷、钾含量的测定 7、酸性腐蚀液中铁离子含量的测定方法研究 8、PAR分光光度法测定镍–铜合金镀液中铜镍含量 9、用双波长光光度法同时测定水中的钙镁离子 10、用双波长光光度法同时测定水中的钙镁离子 11、氨氧化率的测定意义和分析方法 12、低温煤焦油分析检测 13、原料乳与乳制品中三聚氰胺检测方法 14、电解铝生产的分析检测 15、煤的分析与检验 16、氯乙烯的成分分析 17、水泥强度新检验方法探讨 18、胡萝卜籽的抗氧化性研究 19、尿素总氨含量的测定分析 20、电厂水质量的测定及处理方法 21、油脂酸价测定影响因素的研究 22、氯乙烯成分的分析 23、石油产品的分析检测 24、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Fe(II)的初步研究 25、论乙酸乙脂合成实验及工业分析 26、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的钙镁离子 27、奶酪的加工工艺与三聚氰胺的测定 28、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总铁含量 29、炉水磷酸盐–PH协调控制对锅炉的影响和深远意义的研究 30、不同种类甘薯中Ca、Fe、Zn、Se等矿物元素含量比较 31、循环水中总磷含量的测定 32、片剂中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 33、油品质量分析过程中应用的工作原理

34、无汞法测定铁矿石中全铁含量的实验研究 35、尿素成品分析 36、紫菜中锶含量的测定 37、煤中全硫含量的测定 38、微量元素肥料的分析 39、甲基橙—重铬酸钾法测定硫铁矿渣铁含量 40、检测焦炭中煤的含量及构造分析 41、全铁不同测定方法的不同比较 42、从废旧干电池回收锰并制备MnCO3 43、天然硝酸钠的制取及分析实验 44、低温煤焦油的研究 45、PITC法测定常见二十种氨基酸的方法研究 46、离子色谱法测定茶叶浸出液中氟化物的含量 47、ICP-AES法测土壤中铜和铁含量 48、糖的高郊液相色谱法分析测定 49、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样品中的银含量 50、冻干脑膜炎球菌多糖参比品含量标定 51、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总氮的实验条件研究 52、离子色谱法茶叶中氟离子含量测定 53、工业用丁二烯产品中烃类杂质测定方法的探讨 54、ICP法测定多种饮料中金属元素含量的研究 55、邻菲啰啉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的铁离子 56、EDTA法测定矿石中的铅 57、矿泉水中铁含量的测定 58、水硬度测定不同方法的比较 59、HPLC测婴幼儿奶瓶中的双酚A残留量 60、常见肉类脂肪含量的测定 61、蔬菜中铅含量的测定与研究 62、鸡蛋中脂肪酸含量、种类及检测 63、离子色谱法测定面条及面粉制品中的溴酸盐 64、人体头发中锌含量分析研究 65、丙烯酸乙酯反应液组成色谱测定方法的研究 66、X射线衍射仪在全岩矿物定量分析中的应用 67、酸碱中和滴定误差分析方法的研究

工业分析绪论思考题答案

工业分析思考题答案 第一章绪论 1.什么是工业分析? 其任务和作用是什么? 工业分析就是分析化学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其任务是:对工业生产中的原料,辅料,中间产品,副产品以及“三废”进行测定,从而达到评定原料,产品的质量,对生产工艺进行控制,指导和促进生产,改善环境。 作用:通过工业分析,可以评定其材料或产品的质量,判断工艺生产过程是否正常,从而正确地组织生产,如原料的合理利用,新配方的研制,工艺条件的调整,产品质量的严格定级等。具体表现在指导作用,监督作用,仲裁作用,参谋作用 2.工业分析的特点是什么? 1)分析对象的物料量大,组成不均匀。 (2)分析对象的组成复杂。 (3)分析任务广 (4)分析试样的处理复杂 (5)分析方法的实践性强 (6)与其他课程关系密切 3.工业分析方法按照完成时间和所起作用是如何分类的?其各自特点是什么? 标准分析法和快速分析法。前者分析方法的准确度高,后者分析方法简便,快速,但是对其准确度要求较低 4.什么是允许差? 分析结果可以允许的误差值,它是分析方法所允许的平行测定间的绝对偏差。 5.标准物质有何特点?其作用是什么? 特点:组成均匀,性质稳定,化学成分已经被准确确定,附有标准物质证书,在国家主管部门授权的情况下,可按规定精度成批生产,并有足够的产量。 作用: 作为参照物质 用于定标仪器或标定标准滴定溶液 作为已知试样用以发展新的测量技术和新的仪器 在仲裁分析和进行实验室考查审核中,经常采用标准物质 采用标准试剂消除基体效应 选择分析方法时应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 6.用艾氏卡法测定煤中总硫含量,当硫含量为1%-4%时,允许误差为±0.1%,实验测得的数据,第一组为2.56%,2.80%,第二组为2.56%,2.74%,请用允差来判断哪一组为有效数据。 第一组的数据之差为0.24 %,第二组为0.18 %,按照规定,结果不能大于0.2%,故第二组为有效数据。

工业分析复习题及答案仅供参考

工业分析复习题及答案(仅供参考) 一、选择题 1.国家标准的有效期是年。( C ) A.三年B.四年C.五年D.六年 2.在标准代号与编号GB/T176-2008 水泥化学分析方法中“GB/T”是指(B )。 A.强制性国家标准B.推荐性国家标准C.强制性化工部标准D.推荐性建材部标准 3.硫在钢铁中是元素。( B ) A.有益B.有害C.无作用D.少量有益、大量有害 4.普钙磷肥的主要有效成分为。( C ) A.磷酸钙B.磷酸一氢钙C.磷酸二氢钙D.游离磷酸 5.测定水样化学需氧量,取水样100mL,空白滴定和反滴定时耗用的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分别为15.0 mL和5.0 mL,其浓度为0.10mol/L,该水样的化学需氧量为( C )。 A.40 mg/L B.160 mg/L C.80 mg/L D.8 mg/L 6.分析纯化学试剂标签颜色为。( D ) A.绿色B.兰色C.棕色D.红色 7.直接法配制标准溶液必须使用试剂。( A ) A.基准B.化学纯C.分析纯D.工业纯 8.使用碳酸钠和碳酸钾的混合溶剂熔融试样宜在坩埚中进行。(B ) A.瓷B.银C.铂D.金 9.试样的采取和制备必须保证所取试样具有充分的。( A ) A.代表性B.唯一性C.针对性D.正确性 10.不属于钢铁检测中五大元素的是。( B ) A.硫B.铁C.锰D.磷 11.下列元素中,哪个不是肥料的主要元素( C )。 A.氮B.磷C.硫D.钾 12.氟硅酸钾法测二氧化硅所用标准溶液是( B )。 A.Na2CO3B.NaOH C.EDTA D.HCl 13.煤的挥发分测定时,盛装试样的器皿是( B )。 A.玻璃器皿B.一种带盖瓷坩埚C.灰皿D.称量瓶 14.容量法测定硅酸盐中钙、镁离子时所用标准溶液是( C )。 A.Na2CO3B.NaOH C.EDTA D.HCl 15.水泥熟料中游离氧化钙测定时,所用标准溶液是( C )。 A.苯甲酸B.NaOH C.EDTA D.HCl 16.某溶液主要含有Ca2+、Mg2+及少量Al3+、Fe3+,在pH=10时加入三乙醇胺后,用EDTA滴定,用铬黑T为指示剂,则

2007~2008学年第一学期《工业分析化学》期未试卷(A)答案

05级应化专业《工业分析化学》期末试卷A 答案 (2007 ~2008 学年 第 一 学期) 一、选择题(每题1分) 10% 1、氟化物沉淀分离法用于稀土与其他元素的分离,常用(A )或(B )作沉淀剂,一般不用( C )或(D )。 (A )氢氟酸 (B )氟化铵 (C )氟化钠 (D )氟化钾 2、(A )是沉淀(B )和(C )的组沉淀剂,(D )草酸盐和草酸铵不宜作沉淀剂。 (A )草酸;(B )稀土(Ⅲ);(C )钍;(D )碱金属 3、(A )和(C )是沉淀氟硅酸钾的必要因素。 (A )钾离子 (B )硅酸 (C )氟离子 (D)pH 4、稀土氢氧化物的碱性随(B )增加而减弱,属于“(D )”之列。 (A )原子半径(B )原子序数(C )顺序 (D )倒序 5、偶氮硝羧光度法测定铈组稀土时,显色反应的适宜pH=(A )。 (A )2.2~2.5(B )3.5~4.8 (C )5.2~6.8 (D )7.8~9.5 6、EDTA 滴定Ca 2+时,控制pH (A )。 (A )>12.5(B )>7.5 (C )=10 (D )>9.5 7、(A )是决定钢铁性能的主要元素之一。钢铁的分类常以(B )的高低为主要依据。 (A )碳 (B )碳含量 (C )硫 (D )硫含量 8、国家标准规定碳素钢中(A )不得超过(C ),优质钢中(A )不得超过(D )。 (A )硫含量 (B )磷含量(C )0.02% (D )0.05% 院(系) 班级 姓名 学号 ……………………………………………装…………………………订………………………线……………………………………………

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 题目:煤的工业分析 学校:福建船政交通学院 专业:工业分析与检验 姓名:甘雅丽 学号: 143216014 指导教师:张星春

(3) 2. 影响低温煤焦油产率和性质的主要因素 (5) 3. 煤低温干馏工艺 (5) 3.1连续式外热立式炉 (5) 3.2连续式内热立式炉 (5) 3.3连续式内外热立式炉 (6) 5. 低温煤焦油产品 (6) 5.1 柴油 (6) 5.2 沥青 (6) 5.3 渣油 (6) 6. 结论 (7) 参考文献 (7) 致谢 (8)

煤焦油是煤炭干馏时生成的具有刺激性臭味的黑色或黑褐色粘稠状液体,简称焦油。常温下煤焦油是一种黑色粘稠液体,炼焦生产的高温煤焦油密度较高,低温煤焦油也是黑色粘稠液体,其不同于高温煤焦油的是相对密度通常小于1.0,煤焦油是炼焦工业煤热解生成的粗煤气中的产物之一,其产量约占装炉煤的3%~4%其组成极为复杂,多数情况下是由煤焦油工业专门进行分离、提纯后加以利用。 煤焦油是炼焦化工的大宗产品,煤焦油的加工利用开创了近代有机化学工业的历史。在石油化工高速发展的今天,煤焦油化工仍然占有重要地位,在提供多环芳烃和高碳物料原料方面具有不可取代的作用。煤焦油是一种碳氢化合物的复杂混合物,大部分为价值较高的稀有种类,是石油化工难以获得的宝贵资源。

前言 按照煤干馏的不同终温,将煤的干馏划分为3个干馏类型。干馏终温在450 ~ 650℃范围内称为低温干馏;600~900℃范围内称为中温干馏;干馏温度1000℃称为高温干馏。 煤低温干馏技术的应用始于19世纪,当时主要用于制取灯油(或称煤油)和蜡。19世纪末,因电灯的发明而趋于衰落。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及大战期间,德国建立了大型低温干馏厂,用褐煤为原料生产低温煤焦油再高压加氢精制和裂化制取高级液体燃料和航空汽油,以适应战争需求。日本在战时也曾采用类似的方法将低温焦油加工成战时用燃料。这些低温焦油加工生产厂的工艺过程与高温煤焦油加工生产厂完全不一样,也从未与高温焦油联合生产过。在1943年这些战时工厂曾生产和加工了约250万立方厘米的低温焦油,而当时焦炉生产的高温焦油在加工量上相当于低温焦油加工量的77%。 战后,大量廉价石油的开采,使煤低温干馏工业再次陷于停滞状态,各种新型低温干馏的方法多处于试验阶段。单一的煤低温干馏已经不多见,但从能源以及化工资源考虑,低温干馏和低温焦油加工还得到一定的发展。在欧洲,目前低温焦油加工生产量大约为150立方厘米,采用加氢、蒸馏、萃取、裂解、脂化等工艺方法,生产汽油、柴油、酚类产品、盐基类产品、溶剂、石脑油、渣油等产品。 适合用于低温干馏的煤是无粘结性的非炼焦用煤,如褐煤或高温挥发分烟煤。我国这类煤种储量丰富,是发展低温干馏的基础,目前主要用于直接燃烧。低温干馏过程比煤的气化和直接液化简单得多,加工条件温和。若能通过回收低温干馏煤气和焦油,并得到有效的综合利用,使低温干馏产品能找到较好的利用途径,将会具有很好的竞争力。

工业分析知识总结

工业分析化学知识点总结 1.工业分析的特点:首先是分析对象的复杂性,其次是分析方法的多样性,第三是显著的实践性,第四是本课程与其他课程联系密切。 2.工业分析方法的评价:①准确度,一般用误差来表示,误差越小准确度越高②灵敏度,灵敏度表示方法可以测定某组分的最小量,该量越小表示方法的灵敏度越高③选择性,即专属性,特效性④速度⑤成本⑥环境保护。①-④最主要被喻为海上采油平台的四根支柱。 3.在规定的采样点采集的规定量物料称为子样(小样、分样)。合并所有的子样得到原始平均试样或被称为送检样,应采取一个原始平均试样的物料总量,称为分析化验单位(基本批量)。能代表研究对象整体的样品最小量称为样品最低可靠质量。 4.试样采集方法(工厂实验室):固态物料的采样:①物料堆中采样②物料流中采样③运输工具中采样,液态物料的采样:①自大贮存容器中采样②自小贮存容器中采样③自槽车中采样④自输送管道中采样,气态物料的采样:①常压状态气体的采样,通常使用封闭液采样法 ②正压状态气体的采样③负压状态气体的采样。 5.试样制备的流程一般要经过破碎、过筛、混匀和缩分四个程序。泰勒标准筛是以200网目筛(孔径0.074mm)为基础,称为零位筛,筛比为42。我国地矿部门规定:样品经过制样,累计损失率不得超过原始样品的5%;缩分样品时,每次缩分误差不得超过2%。 6.试样分解法:湿法分解法和干法分解法,各有优缺点,湿法分解特别是酸分解法的优点主要是:酸较易提纯,分解时不致引入除氢以外

的阳离子;除磷酸外,过量的酸也较易用加热法除去;一般的酸分解法温度低,对容器腐蚀小;操作简便,便于成批生产。其缺点是湿法分解法的分解能力有限,对有些试样分解不完全;有些易挥发组分在加热分解试样时可能会挥发损失。干法分解,特别是全熔分解法的最大优点就是只要溶剂及处理方法选择恰当,许多难分解的试样均可完全分解。但是,由于熔融温度高,操作不如湿法方便。 7.试样分解方法的选择要考虑多种因素,其一般原则如下:①要求所选溶(熔)剂能将样品中待测组分全部转变为适宜于测定的形态。②避免引入有碍分析的组分,即使引入亦应易于设法除去或消除其影响。③应尽可能与后续的分离、富集及测定的方法结合起来,以便简化操作。④成本低、对环境的污染少。 8.湿法分解法:盐酸分解法、硝酸分解法、硫酸分解法、氢氟酸分解法、硝酸分解法、高氯酸分解法。 干法分解法:碱金属碳酸盐分解法、苛性碱熔融分解法、过氧化钠分解法、硫酸氢钾分解法、硼酸和硼酸盐分解法、铵盐分解法。 9.岩石全分析:工业分析工作者对岩石、矿物、矿石中主要化学成分进行系统的全面测定称为全分析。一份称样中测定一、二个项目称为单项分析;若将一份称样分解后,通过分离或掩蔽的方法,消除干扰离子对测定的影响之后,系统地、连贯地进行数个项目的依次测定,称为系统分析。 10.在系统分析中从试样分解、组分分离到依次测定的程序安排称为分析系统。一个好的分析系统必须具备下述条件:①称样次数少②尽

发酵工业分析

生物碱的提取与分离纯化 摘要:生物碱是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天然植物中的碱性含氮有机化合物。大多数生物碱具有显著的生理活性,是许多药用植物的有效成分。利用现代分离技术把生物碱从天然产物中分离出来并对其进行纯化,对于开发其药用价值,以满足天然药物和天然保健品日益高涨的社会需求,促进中药走向世界提高天然产物的经济和会效益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主要对生物碱的提取、分离纯化及分析检测技术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生物碱;药用植物;有效成分;提取;分离纯化技术 生物碱是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一类含氮碱性有机化合物,大多均具有显著的生理活性,是许多药用植物的有效成分。目前临床应用主要表现为抗癌、抗肿瘤[1] 、抗病毒[2] 、抗菌[3] 、抗炎作用[4] , 同时生物碱还可以作用于神经系统[5~7] 和心血管系统[8,9] 等。随着人们对生物碱药用价值的认识不断提高,其应用和需求正日益增长。利用现代分离技术把生物碱从天然产物中分离出来并对其进行纯化,对于开发其药用价值,以满足天然药物和天然保健品日益高涨的社会需求,促进中药走向世界,提高天然产物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对生物碱的提取、分离纯化及其分析检测技术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1生物碱的提取技术 生物碱的传统提取技术主要有:浸渍、煎煮、溶剂回流、渗漉等方法。近年来一些在化工、食品等领域开发出的新技术,如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双水相萃取技术等也在生物碱的提取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1.1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是20世纪70年代末才兴起的一种新型生物分离精制技术,90年代后开始应用于药用植物中有效成分的提取。其原理是利用压力和温度对超临界流体溶解能力的影响而实现对极性大小、沸点高低和分子量大小不同的组分间的选择性分离。LiuB等以延胡索乙素提取率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设计,探索出了元胡中延胡索乙素SFE2CO2的最佳工艺条件,与其它提取方法相比,提取率有了显著的提高;赵宋亮等利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菊三七中的总生物碱,提取率为索氏提取法的1.5倍,耗时却仅为常规法的1/2。 1.2微波辅助提取技术 微波辅助提取技术是利用微波与介质的离子和偶极子分子的相互作用,促使介质转动能力跃迁,加剧热运动,使细胞壁破裂,胞外溶剂易于进入细胞内,溶解并释放胞内产物,具有强力、瞬时、高效等特点,是目前颇具发展潜力的一种新型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