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必修四词类活用、古今异义

语文必修四词类活用、古今异义
语文必修四词类活用、古今异义

必修四第四单元文言文词类活用、古今异义归纳

14《孔孟二章》

古今异义

词类活用

15《劝学》

古今异义

词类活用

16《过秦论》古今异义

词类活用

17《师说》古今异义

词类活用

18《晏子治东阿》古今异义

19《谏太宗十思梳》古今异义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词类活用

初中文言文阅读训练之古今异义、词类活用2017年7月28日 教学课题:一、解释古今异义词语的方法 教学时间:2017年7月28日 教学目标:1.认识什么是古今异义。 2.掌握解释古今异义词语的方法。 3.当堂巩固。 重难点:掌握解释古今异义词语的方法,灵活运用。 教学过程: 知识点3 古今异义 一、知识梳理 许多词语古义与今义存在很大的差异,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为古今异义。如“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绝境”今义为“没有出路的境地”,而这里的意思是“与世隔绝的地方”。 古今异义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A.词义缩小:如“国”,古义“国家”或“京城”,含义只指“国家” B.词义扩大:如“江”“河”,古义专指“长江”“黄河”,今义指“所有的江河流水” C.词义转移:如“走”,古义一般是“跑”的意思,今义主要指“行走” D.褒贬色彩的转换:如“能谤讥于市朝”中的“谤”,古义指“公开批评、指责别人的过失”,是中性词,今义主要指“诽谤,中伤”,为贬义词。 E.区别单音词和又音词:文言文以单音词为主,双音词很少,而现代汉语则以双音词为主。如“先帝不以臣卑鄙”中的“卑鄙”是两个单音词,“卑”是“出身低微”,“鄙”是“见识浅陋”。瑞现代汉语中的“卑鄙”是一个词,意为“语言或行为恶劣,不道德” 二、方法点拨 解释此类词语,一般要解释这类词语的古义和今义。今义,即这个词语在现代汉语中的意义;古义,即这个词语在文言文中的意义。解释其古义,首先看该词语在现代语境中意思是变大还是变小,还是词义发生了转移,根据这些情况将其还原。例如:“江”“河”,现在指一般的江河,而古代,则专指“长江”“黄河”。 解释这类词语,还要根据自己准确的记忆来解释。如“造饮辄尽”中的“造”,意思为“往、到‘,记住即可。 当堂巩固: 第二教时: 知识点4 词类活用 一、知识梳理 词类活用是指文言文实词的词性活用现象。古代汉语中的实词,在某种特殊条件下偶尔具有另一类词性的语言特点,在它本来意义的基础上,产生了一个新的意义。 根据不同的情况,词类活用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情况:1.使动用法,如“无案牍之劳形”,劳,使……感到劳累; 2.意动用法,如“吾妻之美我者”,美,以……为美; 3.名词活用为动词,如“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名,命名; 4.形容词活用作状语,如“箕畚运于渤海之尾”,箕畚,用箕畚。 二、方法点拨 在汉语中,句子的某个语法位置上总是由某几类词语充当,某个句子若不是这样,就必然发生词类活用。可以这样去识别: (1)一个句子,动词谓语的位置上不是动词,而是其他词性的词,这个其他词性的词一定活用为动词。如“一狼洞其中”(《狼》),“洞”是名词但处在动词谓语的位置上,所以活用为动词,是“打洞”的意思。 (2)一个句子,主语、宾语位置上不是名词、代词,而是其他词性的词,这个其他词性的词一定活用为名词。如“吾与汝毕力平险”(《愚公移山》),“险”是形容词,但处在宾语的位置上,所以活用为名词,译为“险峻的大山”。

高考语文复习 古今异义(必修1—5)

古今异义(必修1~5) 必修一 《烛之武退秦师》 1、贰:贰于楚也。(古:从属二主,动词;今:“二”的大写,数词。) 2、东道主: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古:东方道路上的主人;今:泛指设宴请客的主人。) 3、行李: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古:使者,出使的人;今:指外出之人随身携带的物品。) 4、夫人: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古:那个人;今:尊称一般人的妻子。) 《荆轲刺秦王》 5、涕: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古:眼泪。今:鼻涕) 6、币:持千金之资币(古:礼物。今:货币)物6、穷困: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古义:阻塞不通,此为“处境困难”。今义:生活贫困,经济困难) 7、偏袒: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古:袒露一只臂膀。今:袒护双方中的某一方) 8、郎中:诸郎中执兵。(古:宫廷的侍卫。今:称中医医生) 9、提:乃引其匕首提秦王。(古:投击。今:拿着) 10、股:断其左股。(古:大腿。今:量词,用于成条的东西) 11、购:今闻将军之首。(古义:用重金收买。今义:购买,对象是商品) 12、穷:图穷而匕首见。(古义:穷尽。今义:缺少钱财,古用“贫”来表示) 13、假借:愿大王少假借之。(古义:宽容,原谅。今义:不是自己的,借用别人的) 14、提: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古义:投掷,投打。今义:用手提,无“投”之义) 《鸿门宴》 15、婚姻:约为婚姻 (古义:儿女亲家,女方之父为婚,男方之父为姻。今义:多指结婚的事或因结婚而产生的夫妻关系) 16、所以遣将守关者(古义;……的原因;今:因果关系连词,表结果) 17、非常: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古义:意外变故。今义:程度副词) 18、河:将军战河北。 (古义:黄河。今义:泛指河流;河北:黄河以北。)

高中文言文词类活用

高中文言文·词类活用 【知识梳理】 一、什么是词类活用 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一个词临时改变了它的语法功能,具备了另一类词的语法特点,这种现象叫做词类活用。如《廉颇蔺相如列传》:“左右欲刃相如”,“刃”原为名词,“刀口”的意思,在这里作动词用,“用刀杀”的意思。词类活用不同于词的兼类和一词多义。一个词经常具备两类词的语法特点,是词的兼类。一个词固定地具有几个义项,是一词多义。如“使”,有“出使”和“使者”两个意思,一为动词,一为名词,属于词的兼类,也是一词多义。而词类活用是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一个词临时改变了它的语法功能,具备了另一类词的语法特点,进而产生某一新的意义的一类语法现象。 二、必须掌握的词类活用知识。 一、活用作动词 (一)活用为一般动词 1.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 2.形容词活用为一般动词。 3.数词活用为一般动词。 (二)活用为使动词 1.名词的使动用法。 2.动词的使动用法。 3.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4.数词的使动用法。 (三)活用为意动词 1.名词的意动用法。 2.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3.数词的意动用法。 二、活用为状语1.名词作状语。 2.动词作状语 三、活用为名词 1.动词活用为名词。 2.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一、活用为一般动词 活用为一般动词是指原属于名词、形容词或者数词,在特殊的条件下,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而灵活用作动词,临时具备了动词的语法特点。 1.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 ①左右欲刃相如。(“刃”即“以刃杀”,用刀杀) ②沛公军霸上。(“军”,驻扎)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范增数目项王。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唐浮图慧褒始舍(shè)于其址。 句子特点: 1、句中无动词或形容词可作谓语。 2、能愿动词+名词/数 3、否定副词/不、弗、无+名词 4、名+名/代 2.形容词活用为一般动词。 ①谨庠序之教。(“谨”,重视/认真从事) ②[素]善/留侯张良。(“善”,与……交好) 3.数词活用为一般动词。 ①六王毕,四海一。(“一”,统一) ②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千里”,行千里) 二、活用为使动词 所谓使动用法,是指主语所代表的人物并不施行谓语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而是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施

高中语文古今异义(必修1-5)

高中语文古今异义(必修1~5) 必修一 《烛之武退秦师》 1、贰:贰于楚也。 (古:从属二主,动词;今:“二”的大写,数词。) 2、东道主: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古:东方道路上的主人;今:泛指设宴请客的主人。) 3、行李: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古:使者,出使的人;今:指外出之人随身携带的物品。) 4、夫人: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古:那个人;今:尊称一般人的妻子。 《荆轲刺秦王》 5、涕: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 (古:眼泪。今:鼻涕) 6、币:持千金之资币(古:礼物。今:货币)物 6、穷困: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古义:阻塞不通,此为“处境困难”。今义:生活贫困,经济困难) 7、偏袒: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握着手腕) (古:袒露一只臂膀。今:袒护双方中的某一方) 8、郎中:诸郎中执兵。 (古:宫廷的侍卫。今:称中医医生) 10、股:断其左股。 (古:大腿。今:量词,用于成条的东西) 11、购:今购将军之首。 (古义:用重金收买。今义:购买,对象是商品) 12、穷:图穷而匕首见。(古义:穷尽。今义:缺少钱财,古用“贫”来表示) 13、假借:愿大王少假借之。(古义:宽容,原谅。今义:不是自己的,借用别人的) 14、提: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古义:投掷,投打。今义:用手提,无“投”之义)

《鸿门宴》 15、婚姻:约为婚姻(古义:儿女亲家,女方之父为婚,男方之父为姻。今义:多指结婚的事或因结婚而产生的夫妻关系) 16、所以遣将守关者(古义;……的原因; 今:因果关系连词,表结果) 17、非常: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古义:意外变故。今义:程度副词) 18、河:将军战河北。 (古义:黄河。今义:泛指河流;河北:黄河以北。) 19、河南:臣战河南。 (古义:黄河以南;今义:河南省) 20、鱼肉: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古义:鱼和肉,指被欺凌。今义:略) 21、再:再拜献大王足下 (古义:两次;今义:又一次) 22、山东:沛公居山东时 (古义:崤山以东。今义:山东省) 23、细说:而听细说。 (古义:小人的谗言。今义:指详细地说) 必修二 《离骚》 24、衣、裳: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古义:上衣为“衣”,下衣为“裳”。今义:指衣服。) 25、浩荡:怨灵修之浩荡兮。(古义:指荒唐。今义:指水势大,泛指广阔或壮大。) 26、穷困: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古义:指不得志。今义:生活贫困,经济困难) 27、流亡:宁溘(突然)死以流亡兮。(古义:指随水流而消逝。今义:指因灾害或政治原因而被迫离开家或祖国。) 28、固然:自前世而固然。(古义:指本来就是这样。今义:表示承认某个事实,引起下文转折,或表承认甲事实也不否认乙事实。)

高中语文文言文语法讲解——词类活用

高中语文文言文语法讲解 词类活用 【编辑】Crazy Urus 【日期】2009-12-23 词类活用是指甲类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具备了乙类词的语法特征,并进而产生出某一新的意义这样一类语法现象。根据考纲要求,我们重点分析以下六种情况: 一、动词、形容词、名词用作使动 用作使动的动词,对宾语含有“使它怎样”或“使它成为什么”的意味,“使动”必须使宾语所代表的事物发生变化。 1.动词的使动用法 在古代汉语里,动词的使动用法一般只限于不及物动词。不及物动词本来不带宾语,用于使动时,后面就带有宾语。例如: 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使之归。“归”,动词的使动用法。 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苏轼《石钟山记》) ——不能使(之)鸣。“鸣”,动词的使动用法。 2.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是使宾语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例如: 工师得大木,则王喜……匠人斲(zhuó)而小.之,则王怒。(《孟子·梁惠王下》) ——匠人斫削,把它弄小 ..,国王恼火。“小之”是“使它小”的意思。 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昂.其值,居为奇货。(蒲松龄《促织》) ——“昂其值”是“使其值昂(抬高)”的意思。 3.名词的使动用法 令尹南.辕反旆。(《左传·宣公十二年》) ——“南辕”是“使车辕向南”的意思。 以膏泽 ..斯民。(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膏泽”,名词,恩德,带宾语,作动词,为“使……得到好处”的意思。 二、形容词、名词用作意动 意动就是形容词、名词带宾语,主观上对宾语含有“感到它怎样”或“把它看作什么”的意味。 1.形容词用作意动 例如: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孟子·尽心上》) ——“小鲁”,感到鲁国很小;“小天下”,感到天下很小。 2.名词用作意动 例如:友.风而子.雨。(《荀子·赋》) ——“友风”,以风为友;“子雨”,以雨为子。三、名词用作一般动词 名词活用为动词有以下几种情况: 1.名词带宾语 例如:籍.吏民,封府库。(司马迁《鸿门宴》) ——“籍吏民”即登记百姓户口。 2.能愿动词+名词 例如:沛公欲王.关中。(司马迁《鸿门宴》) ——“王”前带能愿动词“欲”。“王”译为称王。读wàng。 3.名词带补语 例如:沛公军.霸上。(司马迁《鸿门宴》) ——“军”带补语“霸上”,用作动词,驻军。 4.“所”+名词 例如:昔先皇颁僧保所货.西洋珠于侍臣。(《记王忠肃公翱事》) ——特殊的指示代词“所”的后面一般只粘附动词或动宾词组,名词“货”粘附在“所”的后面,用作动词,作“购买”讲。 5.副词作状语+名词 例如:恐托付不效.。(诸葛亮《出师表》) ——名词“效”受否定副词“不”的修饰,作“奏效,有效果”讲。 6.名词作句中的谓语 例如:或师.焉,或不焉。(韩愈《师说》) ——名词“师”充当“或”的谓语,作“从师”讲。 7.名词+“者” 例如: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高中语文知识点大全-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 【考点讲解】 一、考查形式 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 二、知识讲解 在古代汉语里,某些词,主要是实词,可以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灵活运用,在语句中临时改变它的功能,即改变原来的词性。 高中阶段必须掌握的词类活用知识有: (一)名词作动词,有以下几种情况: 1、后有宾语或补语。 “朝服衣冠”:服,穿戴。“沛公军霸上”:军,驻军。 2、前有副词或能愿动词。 “二月草已芽”:芽,发芽。“三岁贯汝,莫我肯德”:德,感激。 3、用“而”连接,一端是动词,另一端的名词常活用。 “蹄而杀之”:蹄,用脚踢。 “项王复引兵而东”:东,向东进发。 “男耕而食,女织而衣”:衣,穿衣。 4、两个名词连用,其中一个通常活用。 “面山而居”:面,面对着。“春风风人,夏雨雨人”:第二个风,吹拂;第二个雨,滋润。5、句子谓语部分找不到动词或其他词作谓语中心词,事物名词活用为动词。 如“平地三月花者,深山中则四月花”中“花”是“开花”。 名词作动词的译法是: (1)动+名,如驻军。 (2)介+名+动,用蹄踢。 (3)换成动词,如德,感激。 一狼洞其中(《狼》)洞:打洞 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陈涉世家》)目:用眼睛看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曹刿论战》)福:赐福,保佑 (二)名词作状语,有以下几种情况: 1、表示动作行为的特征、状态,译为“像……一样”

“有狼当道,人立而啼”。人:像人一样。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狼》犬:像狗一样地坐。 2、表示动作行为的态度、方式。译为“用对待……的方式” “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客:用对待客人的方式 3、表示动作行为的工具、手段、依据。译为“用……”, “好事者船载以入”船:用船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箕畚:用箕畚。 4、表示动作行为的依据。译为“按照……” “其势必不敢留君”势:按照那情势 5、表示动作行为的处所、趋向。译为“在、从、向、往……” “东连吴会,西通巴蜀”,《隆中对》东西:向东、向西。 “卒廷见相如”廷:在朝廷上 “间至军中”间:从小路 6、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频率。译为“在、当、每……” “时公兵不满百万”时:当时 “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日:每天 “日扳促永环谒于邑人”《伤仲永》日:天天、每天。 (三)形容词作动词,有以下几种情况: 1、后面有宾语。 “亲贤臣,远小人”亲:亲近;远:疏远 “山多石,少土”多:有许多;少:少有 2、前面有能愿动词。 “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穷:到尽头 3、前面有助词“所” “世之所高,莫若黄帝”高:推崇 4、其他表动态的。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与朱元思书》轩邈:争高争远 形容词作动词的译法是:换成动词或动词短语。 (四)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1、动词活用为名词 就是这个动词在句子中具有明显的表示人与事物的意义。一般处在主语或宾语的位置,有时前面有“其”或“之”。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三峡》奔:飞奔的马。

新课标高中语文必修一至五古今异义汇集

新课标高中语文必修一至五古今异义词集合 《烛之武退秦师》 1、贰于楚也(从属二主,动词;今:数词) 2、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古:东方道路上的主人;今:泛指设宴请客的主人) 3、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古:使者,出使的人;今:指外出之人随身携带的物品) 4、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古:那个人;今:尊称一般人的妻子) 《荆轲刺秦王》 5、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古:眼泪。今:鼻涕) 6、持千金之资币(古:礼物。今:货币)物 7、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古:走投无路,处境困难。今:生活贫困,经济困难) 8、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古:袒露一只臂膀。今:袒护双方中的某一方) 9、诸郎中执兵。(古:宫廷的侍卫。今:称中医医生) 10、乃引其匕首提秦王。(古:投击。今:拿着) 11、断其左股。(古:大腿。今:量词,用于成条的东西) 12、今闻购将军之首。(古:用重金收买。今:购买) 13、图穷而匕首见。(古:穷尽。今:缺少钱财,古用“贫”来表示) 10、愿大王少假借之。(古:宽容,原谅。今:不是自己的,借用别人的) 11、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古:投掷,投打。今:用手提) 《鸿门宴》 12、婚姻:约为婚姻(古:儿女亲家,女方之父为婚,男方之父为姻。今:多指结婚的事或因结婚而产生的夫妻关系) 13、所以遣将守关者(古:……的原因;今:因果关系连词,表结果) 14、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古:意外变故。今:程度副词) 15、将军战河北(古:黄河以北;今,河北省) 16、河南:臣战河南(古:黄河以南;今:河南省) 17、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古:鱼和肉,指被欺凌) 18、再拜献大王足下(古:两次;今:又一次) 19、沛公居山东时(古:肴山以东。今:山东省) 20、细说:而听细说(古:小人的谗言。今:指详细地说) 《离骚》 21、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古:上衣为“衣”,下衣为“裳”。今:指衣服) 22、怨灵修之浩荡兮(古:指荒唐。今:指水势大,泛指广阔或壮大) 23、吾独穷困乎此时也。(古:指不得志。今:生活贫困,经济困难) 24、宁溘死以流亡兮(古:指随水流而消逝。今:指因灾害或政治原因而被迫离开家或祖国) 25、自前世而固然(古:指本来就是这样。今:表示承认某个事实,引起下文转折,或表承认甲事实也不否认乙事实) 《孔雀东南飞》 26、汝岂得自由(古:自作主张。今:自由自在) 27、虽与府吏要(古:约。今:需要) 28、可怜体无比(古:可爱。今:同情人家) 29、适得府君书(古:刚才。今:适合) 30、却与小姑别(古:回头。今:转折连词) 31、千万不复全(古:无论如何。今:再三叮嘱) 32、好自相扶将(古:扶持) 33、何意出此言(古:料想。今:心意) 34、劳劳:举手长劳劳(古:怅惘若失) 35、奄奄黄昏后(古:暗沉沉的。今:气息将绝) 36、蹑履相逢迎(古:迎接。今:奉承、拍马) 37、叶叶相交通。(古:连接。今:各种运输往来,邮递通讯工作) 38、媒人下床去,诺诺复尔尔。(古:从座位上起来。今:离开床)(床:古指一种坐具) 39、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古:多多劝告。今:谢谢) 40、便可白公姥(古:告诉。今:颜色) 41、为仲卿母所谴。(古:遣返,休,指女子被夫家赶回娘家。今:派遣) 42、否泰如天地。(古:坏运气和好运气。今:否定;平安,安定) 1 / 4

人教版初中语文词类活用归纳整理

词类活用辨析 词类活用是文言文中很常见的一种语言现象,它常常是借助一定的语言环境,将通常某种用法的词临时作另一种用法。 总的来说古代汉语中的词类活用的主要有:名词、动词、形容词活用现象;其中名词做状语、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动词的使动用法难度较大。【复习方法】辨析词类活用的前提是理解文言语句的基本意思。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比较文言词语的一般用法和特殊用法,确定其活用的方式。词类活用是文言文学习中的难点,复习时要注意积累典型例句并认真分析、体会。 【例题】①“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名词:一种用竹篾或柳条编成的器具 做状语:用箕畚装土石 【例题】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②域民不以封疆之界③无案牍之劳形 ②句中的“域”是名词(疆域)用作动词,意思是“限制”; ③句中的“劳”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意思是“使…劳累”(使形之劳) ④陈胜王(《陈涉世家》)为王 ⑤请广于君(《唐雎不辱使命》)扩大 ⑥吾妻之美我者(《邹忌讽齐王纳谏》) 理解为:以……为美;认为……美 ⑦父利其然也(《伤仲永》) 理解为:认为……有利可图 词类活用归纳整理: 七年级(上) 1鞭数十,驱之别院。(《童趣》) 2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 3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同上) 4楼五架,窗扉皆洞开。 七年级(下) 5父异焉,借旁近与之。(《伤仲永》) 6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同上) 7父利其然也。(同上) 8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同上) 9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木兰诗》) 10会宾客大宴。(《口技》) 11不能名其一处也。(同上) 12其一犬坐于前。(《狼》) 13一狼洞其中。(同上) 14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同上) 八年级(上) 15渔人甚异之。(《桃花源记》) 16山不在高,有仙则名。(《陋室铭》) 17无丝竹之乱耳。(同上) 18无案牍之劳形。(同上) 19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核舟记》

高中语文文言文古今异义实词总结

高中语文文言文古今异义实词总结 必修一 《烛之武退秦师》 1、贰:贰于楚也。(古:从属二主,动词;今:“二”的大写,数词。) 2、东道主: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古:东方道路上的主人;今:泛指设宴请客的主人。) 3、行李: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古:使者,出使的人;今:指外出之人随身携带的物品。) 4、夫人: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古:那个人;今:尊称一般人的妻子。) # 《荆轲刺秦王》 5、涕: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古:眼泪。今:鼻涕) 6、币:持千金之资币(古:礼物。今:货币) 6、穷困: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古义:阻塞不通,此为“处境困难”。今义:生活贫困,经济困难) 7、偏袒: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古:袒露一只臂膀。今:袒护双方中的某一方) 8、郎中:诸郎中执兵。(古:宫廷的侍卫。今:称中医医生) 9、提:乃引其匕首提秦王。(古:投击。今:拿着) 10、股:断其左股。(古:大腿。今:量词,用于成条的东西) % 11、购:今闻将军之首。(古义:用重金收买。今义:购买,对象是商品) 12、穷:图穷而匕首见。(古义:穷尽。今义:缺少钱财,古用“贫”来表示) 13、假借:愿大王少假借之。(古义:宽容,原谅。今义:不是自己的,借用别人的) 14、提: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古义:投掷,投打。今义:用手提,无“投”之义) 《鸿门宴》 15、婚姻:约为婚姻(古义:儿女亲家,女方之父为婚,男方之父为姻。今义:多指结婚的事或因结婚而产生的夫妻关系) 16、所以:所以遣将守关者(古义;……的原因;今:因果关系连词,表结果) 17、非常: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古义:意外变故。今义:程度副词) # 18、河:将军战河北。(古义:黄河。今义:泛指河流;河北:黄河以北。) 19、河南:臣战河南。(古义:黄河以南;今义:河南省) 20、鱼肉: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古义:鱼和肉,指被欺凌。今义:略) 21、再:再拜献大王足下(古义:两次;今义:又一次) 22、山东:沛公居山东时(古义:肴山以东。今义:山东省) 23、细说:而听细说。(古义:小人的谗言。今义:指详细地说) 必修二 《离骚》

古今异义,词类活用,重点词精编版

古今异义: 1.陈太丘与友期.:(古义:约定。今义:日期,期限。) 2.相委.而去:(古义:丢下,舍弃。今义:委屈,曲折,确实) 3.太丘舍去.:(古义:离开。今义:到······去。) 4.下车引.之:(古义:来。今义:引导。) 5.入门不顾.:(古义:回头看。今义:引导。) 6.与儿女 ..讲论文义:(古义:指家中的侄子辈。今义:子女。) 7.谢太傅寒雪日内.集:(古义:家庭。今义:内心。) 8.未若柳絮因.风起:(古义:顺。今义:因果。) 9.撒盐空中差.可拟:(古义:大概。今义:差别。) 10.不亦君子 ..乎:(古义:道德上有修养的人。今义:泛指品德高尚的人。) 11.可.以.为师矣:(古义:可以,能够凭借。今义:可能、许可。) 12.饭疏.食饮水:(古义:粗劣。今义:疏通、疏散。) 13.匹夫 ..不可夺志也:(古义:普通人。今义:无学识、无智谋的人。) 14.吾日三.省吾身:(古义:多次。今义:数词,三。) 15.学而不思则罔.:(古义: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今义:蒙蔽,没有。) 16.思而不学则殆.:(古义:有害。今义:危险,几乎。) 17.有朋.自远方来:(古义:志同道合的人。今义:朋友。) 18.虽.有至道:(古义:即使。今义:虽然。) 19.不知其旨.也:(古义:甘美。今义:意义。) 20.教然后知困.:(古义:不通,理解不了。今义:困难。) 21.教学相长.也:(古义:促进。今义:增长。) 22.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古义:岸。今义:与湿相对。) 23.并.沉焉:(古义:一起。今义:并列。) 24.阅.十余岁:古义:经过,过了。今义:看。 25.尔辈不能究物理 ..:(古义:事物的道理、规律。今义:一门学科,物理学。) 26.盖.石性坚重:(古义:句首发语词,原来是。今义:有遮蔽作用的器物。) 27.是.非木柿:(古义:这。今义:表判断的动词。) 28.转转不已.:(古义:停止。今义:已经。) 29.但.知其一:(古义:只。今义:表转折,当时,却。) 30.求之下流,固.颠:(古义:副词,本来。今义:坚固。) 31.不筑.:(古义:修补。今义:建筑。) 32.居.数月:(古义:停留,这里是“经过”的意思。今义:居住。) 33.人皆吊.之:(古义:指对遭遇不幸的人表示慰问。今义:指祭奠死者或对遭到丧事的人家、团体给予慰问。) 34.胡人大.入塞:(古义:指大规模。今义:指在面积体积容积等方面超过通常情况或特定的比较对象。)

高中语文词类活用

高中语文词类活用 1. 名词作状语 在现代汉语中名词一般而言是不直接用作状语的,有些名词在文言文中却经常用做状语,在句中起修饰作用。如:“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中的“日”“月”,都是名词作状语,翻译成一天天、一月月,合起来引申为慢慢、逐渐。 。 ①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云、.响、景:像云彩、回声、影子一样 ②人皆得以隶使之隶:当奴隶 ③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舟:用船 ④东歌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东、北:在东边、在北边 ⑤而相如廷叱之廷:在朝廷 ⑥士大夫终不肯夜泊绝壁之下夜:在夜晚 ⑦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日:每天 2. 名词用作动词 现代汉语中,名词是不会直接带宾语的,但文言文中却经常出现名词直接带宾语的现象,这就是名词用作动词。活用以后,名词变成相关的动词的意思。如:“始见中原气象,泰然不肉而肥矣”中的“肉”,就是吃肉的意思。 ①籍吏民,封府库名+名,前面的名词活用为动词籍:登记 ②沛公欲王关中欲+名,后面的名词活用为动词王:统治 ③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代+名,后面的名词活用为动词敌:攻击 ④臧使者枉用三尺,以仇一言之憾, 以+名,名词活用为动词仇:报复 ⑤大喜,笼归,举家庆贺笼:用笼子装 ⑥大楚兴,陈胜王名+名,前面的名词活用为动词王:称王 ⑦日将暮,取儿稿葬将+名,后面的名词活用为动词暮:落山 ⑧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能+名,前面的名词活用为动词水:游泳 ⑨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名+名,前面的名词活用为动词原:推究 3. 名词使动用法 文言文中,有些名词带宾语之后,表示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 如:“而欲以力臣天下之主”中的“臣”,就是名词作动词,臣服的意思。 ①生死而肉骨肉:使……长肉 ②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王:让……称王 4. 名词意动用法 在文言文中,有些名词带上宾语后,表示主语把宾语当作是什么。如:“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中的“师”,就是“以……为老师”的意思。 ①稍稍宾客其父宾客:意动用法,把……当作宾客。 ②鱼肉缙绅鱼肉:意动用法,以……为鱼肉 ③孟尝君客我客:意动用法,把……当作门客 ④君子病无能焉病:意动用法,以……为病 ⑤后人哀之而不鉴之鉴:意动用法,以……为鉴 5. 动词用作名词 文言文中,动词往往用作句子的主语或宾语,有时又受“其”“之”等词语修饰限制,这使之具有了名词的特点。如:“追亡逐北,流血漂橹”中的“亡”“北”均为动词用作名词,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5古今异义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5古今异义汇总 必修一 《烛之武退秦师》 1、贰:贰于楚也。 (古义:从属二主,动词;今义:“二”的大写,数词。) 2、东道主: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古义:东方道路上的主人;今义:泛指设宴请客的主人。) 3、行李: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古义:使者,出使的人;今义:指外出之人随身携带的物品。) 4、夫人: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古义:那个人;今义:尊称一般人的妻子。) 《荆轲刺秦王》 5、涕: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 (古义:眼泪。今义:鼻涕) 6、币:持千金之资币(古义:礼物。今义:货币)物 6、穷困: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古义:阻塞不通,此为“处境困难”。今义:生活贫困,经济困难) 7、偏袒: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 (古义:袒露一只臂膀。今义:袒护双方中的某一方) 8、郎中:诸郎中执兵。 (古义:宫廷的侍卫。今义:称中医医生) 9、提:乃引其匕首提秦王。 (古义:投击。今义:拿着) 10、股:断其左股。 (古义:大腿。今义:量词,用于成条的东西) 11、购:今闻将军之首。 (古义:用重金收买。今义:购买,对象是商品)

12、穷:图穷而匕首见。 (古义:穷尽。今义:缺少钱财,古用“贫”来表示) 13、假借:愿大王少假借之。 (古义:宽容,原谅。今义:不是自己的,借用别人的) 14、提: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 (古义:投掷,投打。今义:用手提,无“投”之义) 《鸿门宴》 15、婚姻:约为婚姻 (古义:儿女亲家,女方之父为婚,男方之父为姻。今义:多指结婚的事或因结婚而产生的夫妻关系) 16、所以遣将守关者 (古义;……的原因;今义:因果关系连词,表结果) 17、非常: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古义:意外变故。今义:程度副词) 18、河:将军战河北。 (古义:黄河。今义:泛指河流;河北:黄河以北。) 19、河南:臣战河南。 (古义:黄河以南;今义:河南省) 20、鱼肉: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古义:鱼和肉,指被欺凌。今义:略) 21、再:再拜献大王足下 (古义:两次;今义:又一次) 22、山东:沛公居山东时 (古义:肴山以东。今义:山东省) 23、细说:而听细说。 (古义:小人的谗言。今义:指详细地说) 必修二

六国论(文言虚词_古今异义_词类活用_句式_一词多义)

六国论日削月割(一天天地,一月月地) 一、文言实词至于颠覆,理固宜然理:按理来说1.通假字(2) 名词作动词。 (1)暴霜露(通“曝”,曝露) 义不赂秦(坚持正义) (2)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通“倘”,倘若) 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礼:礼待(3)暴秦之欲无厌(通“餍”,满足) 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下:吞下 以地事秦事:侍奉 2.古今异义(3) 形容词作动词。 不能独完(保全) (1)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古义:它实际上的数量惜其用武而不终也(坚持到最终) 今义:实际上小则获邑,大则得城(小的方面,大的方面) (2)思厥先祖父 始速祸焉速:招致 古义:祖辈和父辈动词的使动用法: 今义:父亲的父亲李牧连却之 使,, 退却,译为打退(3)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古义:至:到;于:引出结果。以至于。 今义:连词,表示到达某种程度4.一词多义 (4)可谓智力孤危(1)兵非兵不利(名词,兵器、武器) 古义:智谋和力量而秦兵又至矣(名词,军队) 今义:理解事物的能力斯用兵之效也(名词,战争) (5)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2)暴暴霜露(动词,曝露) 古义:先例,旧事暴秦之欲无厌(形容词,凶暴,残酷的) 今义:真实的或虚构的有关人物的事情(3)事以地事秦(动词,侍奉) 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名词,事情) (6)后秦击赵者再 古义:两次(4)犹犹抱薪救火(动词,像,好象) 今义:又,又一次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副词,仍然,还) (7)然后得一夕安寝(5)终终继五国迁灭(副词,终于) 古义:这样以后惜其用武而不终也(动词,坚持到最终) 今义:表示一件事情之后接着又发生另一件事(6)始始有远略(名词,起初) 情始速祸焉(副词,才) (8)刺客不行(7)向向使三国各爱其地(副词,假使,如果) 古义:不去行刺并力西向(动词,朝着,对着) 今义::能力、本事欠缺;水平不高(8)得较秦之所得(动词,获得) 此言得之(动词,适合,得当) 7、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古:咽下咽喉势①有如此之势(优势) 今:吞咽②其势弱于秦(势力) 亡:1.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失去土8.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古义:结交地) 今义:和 2.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灭亡) 9.始速祸焉: 二、文言虚词 古义:招致1.而 今义:速度(1) 连词,表承接。 3.词类活用 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

人教版初中语文汇总词类活用

附录二:人教版七——九年级文言文词类活用辑录 一、名词活用 (一)名词作动词 1、天雨墙坏雨:名词用作动词,下雨。《智子疑邻》 2、妇抚儿乳乳:名词用作动词,喂奶。《口技》 3、不能名其一处也名:名词用作动词,说出。《口技》 4、会宾客大宴会:名词用作动词,恰逢,正遇上。 宴:名词用作为动词,举行宴会。《口技》 5、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名:名词用作动词,出名,闻名。《陋室铭》 6、腰白玉之环腰:名词用作动词,腰佩。《送东阳马生序》 7、狼不敢前前:名词用作动词,向前。《狼》 8、恐前后受其敌敌:名词用作为动词,攻击。《狼》 9、一狼洞其中洞:名词用作动词,打洞。《狼》 10、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隧:名词用作动词,(从柴草中)打洞。《狼》 11、听妇前致词前:名词用作动词,向前。《石壕吏》 12、每至晴初霜旦霜:名词用作动词,下霜。《三峡》 13、虽乘奔御风不以及也奔:名词用做动词,飞奔的马。《三峡》 14、皆披发文身文:名词用作动词,画文彩。《观潮》 15、以光先帝遗德光:名词用作动词,发扬光大。《出师表》 16、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名:名词用作动词,命名,给…取名。 17、故自号曰醉翁也号:名词用作动词,取别号。《醉翁亭记》 18、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泉:名词用作动词,汲泉水。 茗:名词用作动词,煮茶。罍:名词用作动词,端酒杯。 红装:名词用作动词,穿着艳装。蹇:名词用作动词,骑驴。《满井游记》19、皆指目陈胜目:名词用作动词,用眼睛示意。《陈涉世家》 20、尉果笞广笞:名词用作动词,用竹板打。《陈涉世家》 21、攻铚、酂、苦、柘、谯皆下之下:名词用作动词,攻下,攻克。《陈涉世家》 22、陈胜王王:名词用作动词,为君王。《陈涉世家》 23、置人所罾鱼腹中罾:名词用作动词,用鱼网。《陈涉世家》 1

2018届高三语文学案文言实词之词类活用

泰州第二中学2018届高三语文一课一案 第二部分古代诗文阅读 专题一文言文阅读 学案3 文言实词之词类活用 【学案目标】 找出活用字词,并准确解释其在句中的含义。 【典型例题】 解释下列各句中的加点词的意义,并辨明活用的类型。 1.良庖岁.更刀每年,名词用作状语 2.其下平旷,有泉侧.出从旁边,名词用作状语 3.内.立法度在国内,名词用作状语 4.火足以明.也照明,形容词用作动词 5.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在东边,在北边,名词用作状语 6.头发上.指向上,名词用作状语 7.事不目.见耳.闻亲眼,亲耳,名词用作状语 8.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像云一样,像回声一样,像影子一样。名词用作状语 9.吾得兄.事之像对待兄长一样,名词用作状语 10.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用船,名词用作状语 11.吾从而师.之以……为师,意动用法 12.稍稍宾客 ..其父以……为宾客,意动用法 13.鱼肉 ..百姓以……为鱼肉,意动用法 14.孟尝君客.我以……为宾客,意动用法 15.钱若水名.能知人以……出名,意动用法 16.舍.相如广成传舍安置,名词用作动词 17.名.之曰褒禅命名,名词用作动词 18.晋军.函陵驻军,名词用作动词 19.侣.鱼虾而友.麋鹿以……为伴侣,以……为朋友,意动 20.徐孺下.陈蕃之榻使……放下,使动 21.人之父兄食粗而衣恶,而我美.妾与马装扮,使……美,使动 22.王无罪.岁归罪,名词用作动词 23.增数目.项王使眼色,名词用作动词 24.乳.二世哺乳,名词用作动词25.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礼待,名词用作动词 26.族.秦者秦也使……灭族,使动 27.齐威王欲将.孙膑使……为将,使动 28.而欲以力臣.天下之主使……称臣,使动 【考点探讨】 词类活用是指某些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具有的某种新的语法功能。这种语法功能与现代汉语相比具有明显的不同,判断时要参照现代汉语的一般用法推断。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以下几类:名词活用、动词活用、形容词活用、数词活用 【思维建模】 一、名词活用 1.名词作状语 在现代汉语中,名词一般是不直接作状语的;在文言文中,有些名词却经常作状语,在句中起修饰作用。如“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中的“日”“月”,都是名词作状语,翻译成“一天天地”“一月月地”,合起来引申为“慢慢地、逐渐地”。 2.名词用作动词 在现代汉语中,名词是不会直接带宾语的,但文言文中却经常出现名词直接带宾语的现象,这就是名词用作动词。活用以后,名词变成相关的动词的意思。如“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中的“礼”,就是“礼遇”的意思。 3.名词的使动用法 在文言文中,有些名词带上宾语后,表示使宾语怎么样。如“亦将有以利吾国乎”中的“利”,就是“使……得到利益”的意思。 4.名词的意动用法 在文言文中,有些名词带上宾语后,表示主语在主观上认为宾语所代表的事物成为用作意动的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如“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中的“师”,就是“以……为老师”的意思。 二、动词活用 1.动词用作名词 在文言文中,动词往往用作句子的主语或宾语;有时又受“其”“之”等词语的修饰限制,使之具有了名词的特点。如“追亡逐北,流血漂橹”中的“亡”即为动词用作名词,意思是“败逃的人”。 2.动词的使动用法 在文言文中,有些动词所表示的动作,其发出者是后面的宾语所表示的人或物,这就是动词的使动用法。如“项伯杀人,臣活之”中的“活”,就是“使……活命”

高中语文必修(1~5)文言文词类活用

高中语文必修(1~5)文言文词类活用梳理 (一)词类活用常识 古代汉语最值得注意的词类活用有使动用法、意动用法、名词做动词、形容词做名词、名词做状语等。 一、使动用法 使动用法,是指“动词具有‘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①使动用法中的谓语动词本来就是动词,有的是由形容词、名词变来的。由于原来的词类不同,活用作使动的时候,它们所表示的语法意义也不完全相同。” ㈠、动词的使动用法 所谓动词的使动用法,顾名思义,就是“主语所代表的人物并不实行这个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而是宾语所代表的事物实行这个动作。”②在古代汉语中,不及物动词常有使动用法。例: 1、焉用亡郑以陪邻?(《烛之武退师》)亡,使……灭亡。 2、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过秦论》) 亡,使……灭亡。 3、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滕王阁序》)屈,使……委屈;窜,使……逃窜。 4、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六国论》) 却,使……退却。 5、近以钟罄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石钟山记》)鸣,使……鸣叫。 6、以五年为期,必复之,全之。 (《病梅馆记》)复,使……恢复;全,使……保全。 7、宁许以负秦曲。(《廉颇蔺相如传》)负,使……承担。 8、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廉颇蔺相如传》) 归,使……回去。 9、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鸿门宴》) 从,使……跟从。 10、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

(《齐桓晋文之事》)朝,使……朝见。 11、项伯杀人,臣活之。(《鸿门宴》) 活,使……活下来。 12、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伶官传序》) 兴,使……兴盛;亡,使……灭亡。 ㈡、名词的使动用法 所谓名词的使动用法,就是③“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成为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例: 1、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滕王阁序》) 下,使……放下来。 2、纵江东父老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鸿门宴》)王,使……做大王。 ㈢、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所谓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就是④“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的性质或状态”。例: 1、其达士,洁其居,美其服,饱其食,而磨厉之于义。 (《勾践灭吴》)洁,使……洁净;美,使……美丽;饱,使……温饱。 2、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过秦论》) 弱,使……削弱。 3、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过秦论》) 弱,使……变弱。 4、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于诸侯。(《齐桓晋文之事》)危,使……危险。 5、臣请完璧归赵。(《廉颇蔺相如传》) 完,使……完整无缺。 6、今媪尊长安君之位。(《触龙说赵太后》) 尊,使……尊贵。 7、昔者夫差耻吾君于诸侯之国。(《勾践灭吴》) 耻,使……受耻辱。 8、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其次不辱理色…… (《报任安书》)辱,使……受辱。

语文必修1古今异义

1.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贰:古义:从属二主;今义:“二”的大写)——《烛之武退秦师》 2.今老矣,无能为也已(无能,古义:不能;今义:没有能力)——《烛之武退秦师》 3.吾不能早用子(子:古义:指先生,古代对人的尊称。今义:指儿子)——《烛之武退秦师》 4.是寡人之过也(是:古义:这;今义:判断动词)——《烛之武退秦师》 5.敢以烦执事(执事,古义:对对方的敬称;今义:掌管某项事情(工作)的人)——《烛之武退秦师》 6.若舍郑以为东道主(以为,古义:把……作为;今义:认为) ——《烛之武退秦师》 7.若舍郑以为东道主(东道主,古义: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人;今义:请客的主人)——《烛之武退秦师》 8.行李之往来(行李,古义:出行的人;今义:出门所带的包裹) ——《烛之武退秦师》 9.夫晋,何厌之有(厌,古义:满足;今义:讨厌)——《烛之武退秦师》 10.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夫人,古义:那人;今义:一般人的妻子的尊称,多用于外交场合) ——《烛之武退秦师》 11.亦去之(去,古义:离开;今义:往,到) ——《烛之武退秦师》 1.可怜体无比(古义:可爱。今义:同情,怜悯。) 2.阿母得闻之,槌床便大怒(古义:坐具,比板凳稍宽。今义:卧具。) 3.涕落百余行(古义:眼泪。今义:鼻涕) 4.感君区区怀(古义:忠诚相爱,真挚。今义:数量少,事物不重要。) 5.自可断来信,徐徐更谓之(古义:信使,这里指媒人。今义:书信,信件。) 6.处分适兄意,那得任自专(古义:处置、安排。今义:对犯罪或犯错误的人做出处罚决定。) 7.生人作死别,恨恨那可论?(古义:活着的人。今义:陌生人。) 8.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古义:彼此相通,连接。今义:各种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 1.浩荡:怨灵修之浩荡(①古义:荒唐。②今义:形容水势广阔而壮大)2.工巧:固时俗之工巧兮(①古义:善于投机取巧。②今义:技艺巧妙)3.改错:偭(miǎn)规矩而改错(①古义:改变措施。②今义:改正错误)4.穷困:吾独穷困乎此时也(①古义:处境困窘。②今义:经济困难)5.流亡:宁溘(kè)死以流亡兮(①古义:随流水而消逝。②今义:因灾害或政治原因被迫离开家乡或祖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