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整理与分析能力培养策略

数据整理与分析能力培养策略
数据整理与分析能力培养策略

数据整理与分析能力培养策略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将实验稿《课标》的“统计观念”更名为“数据分析观念”,是新课标提

出的十大数学核心概念之一。数据整理与分析为科学决策提供了依据。数据分析观念的形成需要经过数据收集、整理、呈现和判断的过程,如何引导学生将杂乱无章的数据以不遗漏、不重复、更清晰的方式呈现出来,以便更好地做出决策判断呢?

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如果不让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过程,不引导他们对数据进行分析判断,那么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就无从培养起。到底如何教学才能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并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呢?

一、选取与生活相关的数据

学生统计意识的培养有赖于教师在教学中着力展示统

计的广泛应用,使学生在亲身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统计对决策的作用。

笔者发现一年级统计教学内容,为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题目是这样编的:大象家来了哪些客人?要求学生将它们理一理,书中出现了许多小猴、小猪、小狗等动物图像。学生对此虽然很熟悉也很感兴趣,但无法将此与他们的真实生活相联系。这时,教师不妨将这些动物改为各种文具,会更加

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如“用折线统计图来表示降水量”,虽然这一现象与学生的生活相关,他们也能理解,但这不是他们感兴趣的话题或不是他们所熟悉的。。这时,教师不妨改成统计两个学生10岁和11岁时的身高变化数据。又如,在学习“条形统计图”时,教师可以结合学校图书馆实际藏书的情况,让学生给学校提出购书建议。学生首先统计全校各年级学生喜欢的图书种类和相应人数,然后根据收集、整理的数据,制成条形统计图,再根据表中的数据展开讨论、交流,最后向学校提出合理的建议。

只有当学生通过处理与生活实际密切相关的真实数据,懂得可以用数据来了解身边的现象并作出判断和预测时,才能逐步树立从统计的角度思考问题的意识。

二、根据数据作判断预测

统计教学中,读懂数据,对数据进行简单的运算和制作图表不是统计教学的最终任务。分析研究数据,掌握事物本质,把握现象的发展态势,根据数据作出判断与预测,才是统计教学的最终目的。笔者通常会设计以下系列问题:从图表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你还有什么发现?让学生以小组

合作的方式进行交流讨论。给学生的思考和交流留下充足的时间和空间。

在执教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统计》课时,笔者为学生提供了四部动画片,让他们选出最喜欢看的一部课间

播放。学生的想法各不相同,这可怎么办呢?需要统计,统计什么?怎样统计呢?学生自始至终都在思考中,他们最先想到举手表决,却没有准确统计出结果。然后又继续想办法,有的学生说站起来这样数得更清楚些,还有的说先在小组内统计后再汇总,最后大家还是一致同意用投票表决的方法来统计。当数据统计出来后,《哆啦A梦》票数远远超出了其它几部。恰巧当时这个班正好有一名学生请假没来,笔者借机提问:如果这名同学也来投票表决,我们还是看《哆啦A 梦》吗?学生根据数据利用简单推理也作出了判断。

此外,注重对结论的预测与分析,可以促进学科间融合,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良好契机。例如:统计我国重点城市的空气质量情况,让学生知道环境遭到破坏会影响每一个人的生存质量,从而增强环境保护意识,从小树立保护环境的观念;统计我国农村、城市移动电话使用情况,让学生感受社会的不断进步、科技的巨大力量;统计我国的奥运金牌总数,反映了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使他们更加热爱祖国。

三、对数据结论进行质疑

信息时代,只要我们留意报刊、杂志、电视、广播、书籍、互联网等,就可以看到各式各样的统计数据,以及由此得出的一系列结论。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数据都是可信的吗?对数据的分析统计是合理的吗?这都需要学生作出理

智的选择和分析,对结论进行合理的质疑。

例如,下表是一个女生从出生到12岁时的身高统计表,请画出折线统计图,并推测该女生15岁时的身高。

很多学生会根据前面的数据预测。有的说:“8岁到10

岁长了10厘米,10岁到12岁长了24厘米,照这个趋势12到14岁要长30厘米,我估计她到15岁要到2米了”;有的说:“8岁到?10岁长了10厘米,10岁到?12岁长了24?厘米,12岁到14岁可能会长10厘米,我估计她到15岁

会到180厘米”;还有的说:“到?12?岁就不怎么长了,我估计她到?15?岁差不多?170?厘米。”面对五花八门的答案,从表面上看都有道理,但事实却并非如此。所以,教师此时要引导学生:有时候为了更合理地预测,我们需要收集更多的数据。比如,可以收集同龄人15岁的身高来帮助预测;或者把她与当地女生平均身高进行对比,根据其12岁

时的身高与当地女生平均身高的对比情况及当地女生15岁

的平均身高进行预测。当然,无论哪种预测都不能肯定是正确的,但会比单纯依靠这个学生以前的情况进行预测要合理。如果条件允许的话,还可以鼓励学生亲自去收集数据。

解决问题的方法往往不是唯一的。每个学生都可以通过自己的理解,尝试从不同角度、不同思路去考虑,并尝试评价不同方法之间的差异,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这也是学生思维灵活性、开放性的一种表现。

例如,笔者在课上呈现学校图书馆上个月借阅情况统计图。其中文学类书籍借出103本,科普书158本,故事类126本,历史类120本。请学生分析数据,并为学校提出购买新书的建议。大部分学生会认为借科普书的人数最多,所以得出要多购买科普类新书的建议。笔者及时提醒,上个月刚好是科普月,所以借科普书的学生多一些。那么,这个结论对指导购新书还科学吗?学生思考后就从学校藏书、借书人的年级等方面进行分析,最后,提出不同的判断和推测。

(作者单位:襄阳市樊城区米公小学)

数据库原理复习资料整理

第一章 1.四大基本概念: 数据:数据库中存储的基本对象,它是描述事物的符号记录。种类有:文字、图形、图象、声音等。特点是:数据与其语义是不可分的。 数据库:(Database,简称DB)是长期储存在计算机内、有组织的、可共享的大量数据集合。其特点是:数据按一定的数据模型组织、描述和储存;可为各种用户共享;冗余度较小;数据独立性较高;易扩展。(特点:永久存储、有组织、可共享) 数据库管理系统:是位于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 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数据定义功能;数据组织、存储和管理;数据操纵功能;数据库的事物管理和运行管理;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功能;其他功能。 数据库系统:是指在计算机系统中引入数据库后的系统。一般由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及其开发工具)、应用系统、数据库管理员(和用户)构成。 在不引起混淆的情况下常常把数据库系统简称为数据库。 2.数据管理技术的三个阶段及其特点 人工管理阶段:特点:1、数据不保存。 2、没有软件系统对数据进行管理。 3、这一时期没有文件的概念,数据的组织方式必须由程序员自行设计。 4、一组数据对应一组程序,数据是不共享的。 5、数据不具有独立性,当数据结构发生变化时,应用程序要变化。 文件系统阶段:特点:1、数据可以长期保存。 2、由文件系统管理数据。 3、数据共享性差, 冗余度大—文件是面向应用的。 4、数据独立性差—是不具有弹性的无结构的数据集合,文件之间是孤立的,不能反映事物间联系。 数据库系统阶段:特点:数据的管理者:DBMS 数据面向的对象:现实世界 数据的共享程度:共享性高 数据的独立性:高度的物理独立性和一定的逻辑独立性 数据的结构化:整体结构化 数据控制能力:由DBMS统一管理和控制 3、数据库系统的特点:数据结构化;数据的共享性高,冗余度低,易扩充;数据独立性高;数据有DBMS统一管理和控制。 4、数据模型的组成要素:数据结构、数据操作和完整性约束。 数据结构是对系统静态特性的描述。 数据操作是对系统动态特性的描述。 5、概念模型: 基本概念:实体:客观存在并可相互区别的事物称为实体。 属性:实体所具有的某一特性称为属性。 码:唯一标识实体的属性集称为码。 域:属性的取值范围称为该属性的域。 实体型:具有相同属性的实体具有的共同的特征和性质,即: 用实体名及其属性名集合来抽象和刻画同类实体。

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与分析报告

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备课人:发 【问题】统计调查的一般过程是什么?统计调查对我们有什么帮助?统计调查一般包括收集数据、整理数据、描述数据和分析数据等过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周围世界,对未知的事物作出合理的推断和预测. 一、数据处理的一般程序 二、回顾与思考 Ⅰ、数据的收集 1、收集数据的方法(在收集数据时,为了方便统计,可以用字母表示调查的各种类型。) ①问卷调查法:为了获得某个总体的信息,找出与该信息有关的因素,而编制的一些带有问题的问卷调查。 ②媒体调查法:如利用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进行调查。 ③民意调查法:如投票选举。 ④实地调查法:如现场进行观察、收集和统计数据。 例1、调查下列问题,选择哪种方法比较恰当。 ①班里谁最适合当班长()②正在播出的某电视节目收视率() ③本班同学早上的起床时间()④黄河某段水域的水污染情况() 2、收集数据的一般步骤: ①明确调查的问题;——谁当班长最合适 ②确定调查对象;——全班同学 ③选择调查方法;——采用推荐的调查方法 ④展开调查;——每位同学将自己心目中认为最合适的写在纸上,投入推荐箱 ⑤统计整理调查结果;——由一位同学唱票,另一位同学记票(划正字),第三位同学在旁边监督。 ⑥分析数据的记录结果,作出合理的判断和决策; 3、收集数据的调查方式 (1)全面调查 定义:考察全体对象的调查叫做全面调查。

全面调查的常见方法:①问卷调查法;②访问调查法;③调查法; 特点:收集到的数据全面、准确,但花费多、耗时长、而且某些具有破坏性的调查不宜用全面调查;(2)抽样调查 定义:只抽取一部分对象进行调查,然后根据调查数据来推断全体对象的情况,这种方法是抽样调查。 总体:要考察的全体对象叫做总体; 个体:组成总体的每一个考察对象叫做个体; 样本:从总体中抽取的那一部分个体叫做样本。 样本容量:样本中个体的数目叫做样本容量(样本容量没有单位); 特点:省时省钱,调查对象涉及面广,容易受客观条件的限制,结果往往不如全面调查准确,且样本选取不当,会增大估计总体的误差。 性质:具有代表性与广泛性,即样本的选取要恰当,样本容量越大,越能较好地反映总体的情况。(代表性:总体是由有明显差异的几个部分组成时,每一个部分都应该按照一定的比例抽取到) (3)实际调查中常常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获取数据,抽样调查的要什么? ①总体中每个个体都有相等的机会被抽到;②样本容量要适当. 例2、〔1〕判断下面的调查属于哪一种方式的调查。 ①为了了解七年级(22班)学生的视力情况(全面调查) ②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全面调查) ③为了了解全国农民的收支情况(抽样调查) ④灯泡厂为了掌握一批灯泡的使用寿命情况(抽样调查) 〔2〕下面的调查适合用全面调查方式的是 . ①调查七年级十班学生的视力情况;②调查全国农民的年收入状况; ③调查一批刚出厂的灯泡的寿命;④调查各省市感染禽流感的病例。 〔3〕为了了解某七年级2000名学生的身高,从中抽取500名学生进行测量,对这个问题,下面的说确的是〔〕 A、2000名学生是总体 B、每个学生是个体 C、抽取的500名学生是样本 D、样本容量是500〔4〕请指出下列哪些抽查的样本缺少代表性: ①在大学生中调查我国青年的上网情况; ②从具有不同文化层次的市民中,调查市民的法治意识; ③抽查电信部门的家属,了解市民对电信服务的满意程度。 Ⅱ、数据的整理1、表格整理2、划记法

数据分析中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案及心得体会(优.选)

数据分析中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案及心得体会 论坛君:在数据分析实践中,你遇到过这样的问题吗?你们的标准误差算对了吗?回测过程中的过度拟合问题怎 么解决?聚类分析时的极端值又该怎么处理呢?快来看今 天的文章吧,马上告诉你答案。 你们的标准误差(standarderror)算对了吗?(附程序) 大家都知道,当残余相是独立同分布(iid)时,OLS的标准误差是无偏的(unbiased),但是当残余相与观测值相关时,此标准误差就不再无偏了,需要做相应的调整。 这里向大家介绍一篇Northwestern大学教授MitchellPeterson在顶级权威刊物ReviewofFinancialStudies 上发表的文章(EstimatingStandardErrorsinFinancePanelDataSets:ComparingApproaches,2009),专门探讨标准误差在不同面板数据结构中的调整。据他统计,即使是在专业刊物上发表的文章: '42%的文章没有对标准误差进行必要的调整。 '剩下的58%的文章做了调整。 1.其中,34%用了Fama-MacBeth方法, 2.29%用了虚拟变量(dummyvariable), 3.7%用OLS计算回归系数但用Newy-West方法对标准误差

做调整, 4.23%则报告了群集标准误差(clusteredstandarderror) 那么,到底哪种处理方法是正确的呢?本篇文章给出了指导意见。简单来说,在二维的面板数据里包含了'企业固定效应'(firmfixedeffect)和'时间效应'(timeeffect)。 '在只具有'企业固定效应'的面板数据中,OLS和 Fama-MacBeth方法的标准误差都会被低估,建议使用群集标准误差(clusteredstandarderror)。 '在只具有'时间效应'的面板数据中,建议使用Fama-MacBeth 方法。 最新文件---------------- 仅供参考--------------------已改成word文本--------------------- 方便更改

调查资料的整理步骤

调查资料的整理步骤 篇一:档案归档整理流程 档案归档整理流程 一、收集 收集工作作为档案管理的第一个步骤,由于涉及到最后档案的归档的齐全完整和有效利用,目前将其划分为两个步骤:文件判断和确定期限。 1、文件判断。文件判断主要是对于现有文件的归档范围进行确定,首先需要与各单位进行沟通和深入调研,根据实际情况划定合理的归档范围。 2、期限期限。根据文件的使用频率,重要程度等划分对应的保管期限,根据不同的保管期限进行相应的管理,主要体现在年度鉴定和保管期限到期后的销毁工作上。二、分类 归档文件范围和保管期限表上对于各类档案进行了细致的划分,应对照表格对于收集文件进行类别的划分。三、编制页码 注意编制页码的时候不漏页、不重页,案卷封面、卷内目录、备考表不编页码,卷内文件在右上角开始标号,从“001”开始,遇有正反双面在反页左上角标出。四、装订用不锈钢钉逐件装订或者组卷装订,避免生锈腐蚀文件。五、排序

对于同一类别的文件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 六、档号标识 对于排列好的文件依次标出档号,做到不重复,不断号,保持档案编号的自然连续性。七、著录 著录是指对档案内容和形式特征进行分析、选择和记录的过程,著录是为了满足检索查找提供利用的需要。八、装盒 即同“组卷”,将具有相同联系的文件放置在同一盒子里,对于案卷(盒子)进行编号。 案卷除包含排列好的文件外还应包括案卷封面和备考表,案卷封面反映文件内容,备考表则对于案卷组卷情况进行说明,包括案卷包内容,日常使用、变更情况,组卷时间,组卷人和审核人等。案卷封面置于文件前面,备考表置于文件之后,二者不进行页码的标识。九、打印目录 包括卷内文件目录和案卷目录,注意按照文件的保管期限进行区分汇总。十、编制检索工具 对于准备好的各类目录进行整理,编制目录汇总表,提供日常利用。 档案归档整理流程图 篇二:资料整理方法 资料整理 所谓资料整理主要是指对文字资料和对数字资料的整

(整理)数据整理与数据分析

实验1 数据整理与数据分析 1.1 数据整理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能熟练的进行统计数据的录入、分组、汇总及各种常用统计图表的绘制。 二、实验内容: 1、数据的录入 2、数据的排序 3、数据的分组 4、数据透视分析 5、常用统计图表的绘制 三、统计函数 频数分布函数(FREQUENCY)的语法形式为: FREQUENCY(data_array,bins_array) 其中:Data_array为用来编制频数分布的数据,Bins_array为频数或次数的接收区间。 四、实验步骤: 1、数据的录入 数据的录入是指把调查得到的结果输入到一张叫数据清单的EXCEL工作表中。数据清单是指包含相关数据的一系列工作表的数据行,如发货单数据库,或一组客户名称和联系电话。数据清单可以作为数据库使用,其中行表示记录,列表示字段。 例某集团公司欲在某地区投资于医疗卫生事业,为了减少风险,获得利润,该集团企划部门决定先了解一下市场潜力。企划部王经理随机访问了该地区几家医院中就医的36名患者,询问其等候看病的时间,根据这些数据,王经理会得到什么信息呢?打开EXCEL工作表,在列中输入数据的名称,称为变量。然后依次输入相应调查数据。 2、数据的排序 ①打开“数据整理.xls” 工作簿,选定“等候时间”工作表。 ②利用鼠标选定单元格A1:B37区域 ③在菜单中选择“数据”中的“排序”选项,则弹出排序对话框。 ④在排序对话框窗口中,选择“主要关键字”列表中的“等候时间”作为排序关键字,并选择按“递增”排序。由于所选取数据中已经包含标题,所以在“当前数据清单”中选择“有标题行”,然后单击“确定”按钮,即可得到排序的结果。 在数据清单中使用分类汇总的方法如下: 先选择需要分类汇总的数据区域A1:B37,然后选择“数据”菜单中的“分类汇总”选项,则打开“分类汇总”对话框。在“分类字段”的下拉式列表中选择要进行分类的列标题,在“汇总方式”的下拉式列表中选择行汇总的方式,本例中选择按“等候时间”进行分类,

实验现象和实验数据的搜集整理与分析

实验现象和实验数据的搜集整理与分析 一.问题阐述 实验现象和数据是定量实验结果的主要表现形式,亦是定量研究结果的主要证据。数据对于实验教学来讲,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然而在我们的教学中,不尊重事实,漠视实验数据的现象仍经常出现,具体分析,在小学科学实验数据教学中主要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一)数据收集存在的问题 1.数据收集不真实 如《摆的研究》一课教学中,由于测量的次数多,时间紧,而测同一摆重或同一摆长前后时间又几近相同,于是有小组就根据前面的实验数据,推测了后面的数据。又如教学《热是怎样传递的》一课时,有一小组的火柴掉下来的顺序明明不是有规律地从左往右,但听到其他小组火柴都是从左往右有顺序地掉下来,于是他们也修改了自己的数据。 2.数据收集不准确 如教学《水和食用油的比较》一课时,教师引导学生把水和食用油分别装入相同的试管中来比较,结果教学中却出现了相反的现象——装油的试管比装水的试管还要重,原来是装水的试管壁薄,装油的试管壁厚,实验准备时教师并没有发现这个现象,结果出现了上述问题。 3.数据收集不全面 教师在收集数据过程中,各小组虽然都做了同一个实验,但教师只挑选1-2个组的实验表进行展示汇报,而其他组的实验数据一概不论,就草草作结论,这样的实验过程和结果很难说服所有人,也很容易出错。 (二)数据整理存在的问题 1.整理方式简单 课堂上教师比较重视设计小组或个人填写的实验数据表格,但对全班汇总的实验数据形式容易忽视,呈现方式比较简单。在数据呈现时,要么逐一呈现小组原始记录单,要么按小组顺序呈现数据,平时更少使用统计图来整理。黑板上数据显得杂乱无章,不易发现其中的规律。 2.数据取舍不清

资料的整理与分析方法

资料的整理与分析方法 我们在前面两文中分别谈到收集“事实资料”和“文献资料”的方法,这无形之中好象将资料分成了“事实资料”和“文献资料”两种,显然这不是一种严格意义上的分类(只是按照收集的方法来考虑的),因为“文献资料”中也可以有“事实资料”(当然不是第一手资料),它们之间有交叉的成分,由此为研究方便起见,可将其分为“事实资料”与“理性资料”;如果从资料的性质来考虑,资料还可以分为定量资料(主要是各种数据)与定性资料(主要是文字材料)。收集到大量的资料之后,一般就要进行适当的筛选、整理和分析。本文就要谈谈如何做好这些方面的工作。 一.筛选 有些研究,需要收集的资料比较多,面对这成堆的资料,首要的任务就是要在初步阅读(当然需要做简单的分析)的基础之上做适当的筛选。筛选的主要目的在于“去伪存真”,“由表及里”,即只保留对本课题研究有参考价值的资料而删去其余。通常,对于“理性资料”要求它有:可靠性,正确性,权威性;对于“事实资料”要求它有:真实性,典型性,浓缩性。 二.整理 整理也就是要分门别类,并以某一种或几种方法表示出来,以便于下一步的分析。对于各种数据,首先是分类,通常有两类:计数数据和测量数据,其中后者又有四种水平:类别的,顺序的,等距的,比率的;然后进行适当的整理,通常采用的方法有两种:频数分布表和频数分布图,其中前者有简单次数分布表、相对次数分布表、累积次数分布表、累积相对次数分布表、累积百分数次数表等,后者又有散点图、线形图、条形图(也叫直方图)、圆形图(也称饼形图)之分。 对于定性资料,通常是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比如对某一课题资料,可以按历史线索分类;可以按不同的观点分类;可以按研究的问题的性质分类;还可以按子课题分类,等等。 三.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 对资料的分析,从方法论角度,一般可分为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而且通常在实际分析过程中,要把这两种方法结合起来,交互使用。因为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互补充,相得益彰,处在统一的连续体之中,定性分析为定量分析提供基础,定量分析的结果要通过定性分析来解释和理解。 (一)定性分析的方法 定性分析即为对资料的质的规定性做(整体的)分析,除了要运用一些哲学的观点和方法如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分析哲学、现象学、解释学等外,主要使用诸如比较、归纳、演绎、分析、综合等逻辑方法;同时还要求对分析结果的信度、效度和客观度等可靠性指标进行检验和评价。 (二)定量分析的方法 这里需要区分两种情况:一是如果收集到的资料已经是一些数据,我们只需根据条件和需要选用适当的统计分析方法(下文介绍)进行处理和分析便可;另一种就是对收集到的定性资料做进一步的定量分析。比如要研究某一学科教材的结构问题,我们可能收集了这一学科及相关学科的许多版本的教材(包括现在的和过去的),显然首先需要进行比较,如何比较?可能就需要数量化处理,定量分析;还比如要对学生在某一门学科学习中的错误进行分析,收集到各种事实的文字材料之后,定量分析可能也是十分重要的。

调查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第7章调查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调查资料的整理 调查资料的分析 第一节资料整理的意义和一般步骤 一、资料整理的意义 二、资料整理的原则 三、资料整理的一般步骤 一、资料整理的意义 所谓资料整理,是指运用科学的方法,将调查所得的原始资料按调查目的进行审核、汇总与初步加工,使之系统化和条理化,并以集中、简明的方式反映调查对象总体情况的过程。 是对调查调查资料的全面检查,是进一步分析研究资料的基础,保存资料的客观要求 二、资料整理的原则: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统一性;简明性 三、资料整理的一般步骤 1、资料的审核 2、资料的编码 3、资料的分组 4、资料的汇总 5、制作统计表和统计图 第二节资料的审核与汇总 一、资料审核的一般要求: 1、真实性:来源的客观性;本身的真实性 2、准确性:检查含糊不清、相互矛盾; 3、完整性:资料总体的完整性;每份调查资料的完整性 二、资料审核的方法 逻辑审核;计算审核 调查当天结束时,需要进行初步的整理,重点审核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 三、资料的编码 将问卷或调查表中的信息转化成计算机能识别的数字符号。 举例:山东农村养老状况与需求调查 四、资料的分类和汇总 1)对量化资料进行分类和汇总 (1)分类标志应根据研究的目的和统计分析的要求而定 (2)使用的间隔要使最常出现的答案在中间 (3)分类间隔多比分类间隔少好 (4)学会使用复合分类,在不知道要做何种分析时,应该使用复合分类 2)对定性资料进行分类和汇总 (1) 在分类前,看是否有一定量的回答存在 (2) 使用的分类标准与其他的资料相适应,以利于比较 (3) 分类是简洁互斥的,每个回答只能放在一个间隔里 (4) 包容所有可能的回答。通常用“其他”来包括所有没有指出的答案选择

某酒店前台数据分析解决方案

上海某酒店管理有限公司 ABC连锁酒店前台数据分析系统 解决方案草案 目录 §1需求分析与解决方案 (2) §1.1需求描述 (2) §1.2需求解决方案 (3) §1.2.1酒店前台数据分析模型说明 (3) §1.2.2权限管理 (3) §1.2.3数据仓库与分析模型建立 (4) §1.2.4Flash数字地图 (4) §1.2.5房型营业额分析 (6) §1.2.6节假日营业额分析 (10) §1.2.7协议客户营业额分析 (11) §1.2.8入住率分析 (15) §1.2.9RFM分析 (16) §1.2.10其他样式 (19) §2系统实施 (21) §3奥威智动优势 (21)

需求分析与解决方案 §1.1需求描述 ABC作为法国YG酒店管理集团旗下的经济型酒店品牌,在中国的发展正处于快速发展的初期,为了更好的对酒店前台销售数据的分析,以辅助决策,特提出本需求: 1、数据已经集中在集团总部,数据库为SQL Server。 2、数据范围:前台系统的数据。 经过前期的初步沟通,以及奥威智动专业的经验,特制作本解决方案(草案),以便于上海YG了解Power-BI可以实现哪些分析模型,而这些分析型是不是可以帮助上海YG进行决策分析,同时了解项目大概预算及实施周期。因为时间较为仓促,难免存在许多不足或理解有偏差的地方,还望斧正!

§1.2需求解决方案 §1.2.1酒店前台数据分析模型说明 §1.2.2权限管理 可通过严格灵活的权限管理,让所有的分店与总部一起共享这个分析平台,使信息化价值最大化。

§1.2.3数据仓库与分析模型建立 奥威智动有着丰富的基于SQL Server数据库平台的数据仓库与分析模型构建经验,同时,也有一定的酒店分析模型构建经验,上述分析模型的截图,即是在我们以前的经验基础上,快速搭建的。通过奥威智动现有的数据仓库与分析模型,可以快速的实现从宜必思的前台系统中进行ETL,以实现快速部署,快速应用,快速见效。 §1.2.4Flash数字地图 可通过该地图,轻松看到全国各地的ABC酒店的营业额、预算值及相应的完成情况,如果完成预算,则显示为绿色,否则,显示为红色,未开发地区显示为棕色。

数据通信原理复习资料整理(期末考试必备)

第一章概述 1、数据通信一一依照通信协议,利用数据传输技术在两个功能单元之间传递数据信息; 2、传输代码 常用的传输代码有: ?国际5号码IA5 (7单位代码)一一ASCII 码(常在后面加 1位奇偶校验码) ?国际电报2号码 ITA2 ( 5单位代码) ? EBCDIC 码(8单位代码) ?信息交换用汉字代码(7单位代码) 3、数据通信系统的构成 数据终端设备DTE ?数据输入、输出设备——数据 ------------ ?数据信号 ?传输控制器一一主要执行与通信网络之间的通信过程控制(即传输控制) ,包括差错 控制、终端的接续控制、传输顺序控制和切断控制等(完成这些控制 要遵照通信协议)。 数据电路 ?传输信道一一为数据通信提供传输通道 ?数据电路终接设备(DCE )(《综合练习习题与解答》简答题第 2题)一一是DTE 与 传输信道之 间的接口设备,其主要作用是将来自 DTE 的数据信号进行变换,使之适合信道传输。 「当传输信道为模拟信道时, DCE 是调制解调器(MODEM ),发送方将DTE 送来 I 的数据信号进行调制,将其频带搬移到话音频带上(同时变成模拟信号) 1 再送往信道上传,收端进行相反的变换。 I 当传输信道是数字信道时, DCE 是数字接口适配器,其中包含数据服务单元与信道 服务单元。前者执行码型和电平转换、定时、信号再生和同步等功能;后 者则执行信道均衡、信号整形等功能。 中央计算机系统 j 主机——进行数据处理 .通信控制器(又称前置处理机)一一用于管理与数据终端相连接的所有通信线路 , 其作用与传输控制器相同。 数据电路与数据链路的关系一一数据链路由数据电路及两端的传输控制器组成。 只有建立了数据链路通信双方才能有效、可靠地进行数据通信。 4、信道类型 电话网传输信道; 数字数据传输信道; 物理实线 双绞线 同轴电缆

数据分析解决方案案例集

数据分析解决方案案例集 这些数据分析解决方案案例于kaggle网站,网站让参与竞赛的人根据一系列的数据提交预测运算法则,并且将预测结果与实际的历史数据进行对比。假设你想知道价格上涨5%之后会导致多少顾客流失,或者是预测市场对大量抛售股票的反应,又或者是估算一下借款人拖欠还款的可能性,这些都可以通过数据分析建模来寻找最优解决方案。 以下是那些数据分析捣鼓者处理的部分难题。 预测保险索赔情况 好事达保险公司(Allstate)希望能更好地预测与汽车相关的伤害 索赔情况,以便更精确地制定价格。竞争者们根据xx年到xx年的数据(包括具体的汽车情况、以及每辆车相关的赔偿支出次数和数量) 进行建模,并将它们应用到xx年至xx年的数据上。 澳大利亚悉尼的保险精算顾问卡尔(MatthewCarle)使用决策树形 式的运算法则来告诉计算机如何进行学习,借此获得了6,000美元的头等奖。它的精确程度比好事达保险公司的模型要高出340%。 测量医院病人流 根据美国卫生保健研究与质量管理处(AgencyforHealthcareResearchandQuality)的数据,美国医疗保健 体系在可预防的住院医疗上要烧掉300亿美元。 HPN(HeritageProviderNetwork)是一家位于加利福尼亚州的医疗保 健机构,它希望能够帮助医生们更快速地确诊,从而控制成本。

它赞助的竞赛内容是,根据36个月内的一系列数据来预测哪些病人将会需要住院治疗。该项竞赛的头奖金额为300万美元(卡歌网上奖金额最高的项目)。比赛从xx年5月份开始,将在xx年4月份结束。截至目前,已经有1,400支队伍提交了近1万份运算法则。 对旅游业进行预测 航空公司高管、旅馆经营者以及餐馆经营者都迫切想知道他们需要多少燃料、食品和员工才能让顾客们感到满意。xx年,《国际预测杂志》(InternationalJournalofForecasting)赞助了一场竞赛,挑战一个已经发表的基于不同时期和不同地点旅游活动的预测公式。 获胜者是霍华德(JeremyHoward)和贝克(LeeBaker)。他们开发的模型可以精确地考虑到一次性事件的影响,例如恶劣的暴风雨。他们获得了500美元的奖金,以及发表建模结果的机会。霍华德本人之后继续努力,还赢得了卡歌网组织的其他竞赛,如今成为了该公司的总裁兼首席科学家。 对国际象棋手进行排名 所谓的伊诺排名算法(Eloratingsystem),根据国际象棋手过去的表现来分析对弈两人的实力强弱。卡歌网组织了两场竞赛,旨在对该算法进行改进。其中一场竞赛的赞助人是国际棋联组织(WorldChessFederation,FIDE)和专业咨询服务机构德勤公司(Deloitte),在这场竞赛中,组织方向参赛者提供5.4万人在11年里近200万局国际象棋比赛的情况,然后将他们的预测模型应用于此后进行的10万局比赛,以验证预测结果的精确性。

数据通信原理复习资料整理(期末考试必备)

第一章概述 1、数据通信——依照通信协议,利用数据传输技术在两个功能单元之间传递数据信息; 2、传输代码 常用的传输代码有: ·国际5号码IA5(7单位代码)——ASCII码(常在后面加1位奇偶校验码) ·国际电报2号码ITA2(5单位代码) ·EBCDIC码(8单位代码) ·信息交换用汉字代码(7单位代码) 3、数据通信系统的构成 数据终端设备DTE ·数据输入、输出设备——数据数据信号 ·传输控制器——主要执行与通信网络之间的通信过程控制(即传输控制),包括差错 控制、终端的接续控制、传输顺序控制和切断控制等(完成这些控制 要遵照通信协议)。 数据电路 ·传输信道——为数据通信提供传输通道 ·数据电路终接设备(DCE)(《综合练习习题与解答》简答题第2题)——是DTE与传 输信道之间的接口设备,其主要作用是将来自DTE 的数据信号进行变换,使之适合信道传输。 当传输信道为模拟信道时,DCE是调制解调器(MODEM),发送方将DTE送来的数据信号进行调制,将其频带搬移到话音频带上(同时变成模拟信号)再送往 信道上传,收端进行相反的变换。 当传输信道是数字信道时,DCE是数字接口适配器,其中包含数据服务单元与信道服务单元。前者执行码型和电平转换、定时、信号再生和同步等功能;后 者则执行信道均衡、信号整形等功能。

中央计算机系统 主机——进行数据处理 通信控制器(又称前置处理机)——用于管理与数据终端相连接的所有通信线路, 其作用与传输控制器相同。 数据电路与数据链路的关系——数据链路由数据电路及两端的传输控制器组成。 只有建立了数据链路通信双方才能有效、可靠地进行数据通信。 4、信道类型 物理实线? ??同轴电缆双绞线 电话网传输信道; 数字数据传输信道; 5、传输损耗 传输衰减=网络的输入端功率-输出端功率; 传输损耗:接收 发送 P P D lg 10=; 信噪比:??? ? ??=??? ??噪声信号P lg 10P N S dB ; 6、计算机通信网包含数据通信网;计算机通信网不等于计算机网络,前者明显地参与管理; 7、数据传输方式 并行传输与串行传输(按代码传输的顺序分) 1、并行传输 概念——并行传输指的是数据以成组的方式,在多条并行信道上同时进行传输。 优缺点 优点——不需要额外的措施来实现收发双方的字符同步。 缺点——必须有多条并行信道,成本比较高,不适宜远距离传输。

数据的整理与分析

第一单元数据收集整理 教材分析:本单元学生主要学习一些简单的统计图表知识,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学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掌握统计数据的记录方法,并能根据统计图表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使学生了解统计的意义和作用,初步了解统计的基本思想方法,认识统计的作用和意义,逐步形成统计观念,进而养成尊重事实、用数据说话的态度。 学情分析:上学期学生已经学习了比较、分类,能正确地进行计数,所以填写统计表时不会感到太困难,其关键在于引导学生学会收集信息,整理数据,根据统计表解决问题。学生在生活中积累了较多的生活经验,能利用统计图表中的数据作出简单的分析,能和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体会统计的作用。本单元教材选择了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生活场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学生的校服、讲故事比赛、春游的人数情况统计等,同时渗透一些生活基本常识,使学生明确统计的知识是为生活服务的。教学内容更加注重对统计数据的初步分析。在教学时,教师要注意让学生经历统计活动的全过程,要鼓励学生参与到活动之中,在活动中不断培养动手实践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并加强与同伴的合作与交流。 教学目标知识技能: 使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能利用统计表的数据提出问题并回答问题。数学思考:了解统计的意义,学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问题解决: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情感态度: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调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统计过程,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问题、回答问题,同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教学难点:使学生亲历统计的过程,在统计中发展数学思考,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时安排:3课时 1.数据收集整理………………………………2课时 2.练习一………………………………………1课时 数据收集整理 教学目标: 1.体验数据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了解统计的意义。 2.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同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根据统计表的数据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及解决策略。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统计过程,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问题、回答问题,同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2.难点:引导学生通过合作讨论找到切实可行的解决统计问题的方法。 教学准备:多谋体课件、表格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教师引导提问:同学们,你们入学都要穿上我们学校的校服,你们喜欢我们校服的颜色吗?(指名3~5个学生说一说)。师:有的同学喜欢这个颜色,有的同学不喜欢,如果我们学校要给一年级的新生订做校服,

资料整理方法

资料整理 所谓资料整理主要是指对文字资料和对数字资料的整理。 目录 1基本介绍 2整理分类 3怎么整理资料 1基本介绍 资料整理是根据调查研究的目的,运用科学的方法,对调查所获得的资料进行审查、检验,分类、汇总等初步加工,使之系统化和条理化,并以集中、简明的方式反映调查对象总体情况的过程。资料整理是资料研究的重要基础,是提高调查资料质量和使用价值的必要步骤,是保存资料的客观要求。资料整理的原则是真实性、合格性、准确性、完整性、系统性、统一性、简明性和新颖性。

2整理分类 社会研究所搜集的资料一般可分为数据资料和文字资料。前者是通过结构化的调查问卷及访问表格得来的,它涉及大量调查对象,对此可进行统计分组和汇总;后者多为无结构的观察、访谈材料和文献资料,一般是少数典型或个案的材料。这两类资料的整理过程大致相同,但整理方法不同。 文字资料 在社会调查研究中,定性资料基本上都是文字资料,因此一般也把文字资料整理称作定性资料整理。由于文字资料在来源上存在差异,所以其整理方法也略不同。但是通常情况下可划分为审查、分类和汇编三个基本步骤。以于文字资料的审查,主要解决其真实性、准确性和适用性问题。对于文字资料的分类,就是将资料分门别类,使得繁杂的资料条理化、系统化,为找出规律性的联系提供依据。分类的方法有两种,即前分类和后分类。对于文字资料的汇编,主要是指根据调查研究的实际要求,对分类完成之后的资料进行汇总、编辑,使之成为能反映调查对象客观情况的系统、完整的材料。 对于通过观察、访问和文献搜集得来的文字材料的整理,步骤如下:①对资料的真实性、可靠性进行检查、核对,如观察记录是否带有个人偏见、被访者是否如实反映情况、文献来源是否可靠等等。②从原始材料中摘取与研究目的有关的主要内容,对资料进行简化。这两步也称为“去伪存真、去粗取精”。③按主题、人物或时间对资料进行

中考复习模拟试题集锦—— 数据的整理与分析

数据的整理与分析 一、选择题 1、(2013安徽芜湖一模)下面调查中,适合采用全面调查的事件是(). A.对全国中学生心理健康现状的调查. B.对我市食品合格情况的调查. C.对芜湖电视台《生活传真》收视率的调查. D.对你所在的班级同学的身高情况的调查. 答案:D 2、(2013安徽芜湖一模)某校六个绿化小组一天植树的棵数如下:10,11,12,13,9,x.若 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11,则这组数据的众数是。 答案:11 3、(2013江苏射阴特庸中学)下面是甲、乙两人10次射击成绩(环数)的条形统计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比乙的成绩稳定 B.乙比甲的成绩稳定 C.甲、乙两人的成绩一样稳定 D.无法确定谁的成绩更稳定 答案:B 4、(2013温州市一模)我市某一周的最高气温(单位:℃)分别为25,27,27,26,28,28,28.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 A.28B.27C.26D.25 答案:B 5、(2013·吉林中考模拟)体育课上测量立定跳远,其中一组六个人的成绩(单位:米)分 别是:1.0,1.3,2.2,2.0,1.8,1.6,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和极差分别是() A.2.1,0.6B.1.6,1.2C.1.8,1.2D.1.7,1.2 答案:D 6、(2013·曲阜市实验中学中考模拟)为了筹备班级初中毕业联欢会,班长对全班同学爱吃哪几种水果作了民意调查,那么最终买什么水果,下面的调查数据中最值得关注的是()A、平均数B、加权平均数C、中位数D、众数 答案:D 7、(2013·温州市中考模拟)在50,20,50,30,50,25,35这组数据中,众数和中位数 分别是() A.50,20B.50,30C.50,35D.35,50 答案:C

空间数据库复习资料整理v3

一、名词解释 1空间数据库 是地理信息系统在计算机物理存储介质上存储和应用的相关的地理空间数据的总合。 2空间数据库管理系统: 能进行语义和逻辑定义存储在空间数据库上的空间数据,提供必需的空间数据查询、检索和存取功能,以及能够对空间数据进行有效的维护和更新的一套软件系统。 3空间数据库应用系统 提供给用户访问和操作空间数据库的用户界面,是应用户数据处理需求而建立的具有数据库访问功能的应用软件。一般需要进行二次开发,包括空间分析模型和应用模型。 4什么是arcSDE 空间数据库引擎(SDE: Spatial Database Engine) ArcSDE是一个用于访问存储于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RDBMS)中的海量多用户地理数据库的服务器软件产品。 5什么是空间数据 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库(简称空间数据库或地理数据库)是某一区域内关于一定地理要素特征的数据集合。 6空间数据模型 空间数据(库)模型:就是对空间实体及其联系进行描述和表达的数学手段,使之能反映实体的某些结构特性和行为功能。 空间数据模型是衡量GIS功能强弱与优劣的主要因素之一。 7空间数据结构 不同空间数据模型在计算机内的存储和表达方式。 8场模型 在空间信息系统中,场模型一般指的是栅格模型,其主要特点就是用二维划分覆盖整个连续空间 9对象模型 面向对象数据模型(Object―Oriented Data Model,简称O―O Data Model)是一种可扩充的数据模型,在该数据模型中,数据模型是可扩充的,即用户可根据需要,自己定义新的数据类型及相应的约束和操作。 10概念数据模型 按用户的观点来对数据和信息建模。用于组织信息世界的概念,表现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来的事物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如E-R模型。

数据分析平台解决方案设计.pdf

数据分析平台解决方案设计 一、数据建模 Microsoft? SQL Server? 2012可帮助企业构建全面的企业级分析解决方案,通过熟悉的工具进行可行性分析。SQL Server 2012 分析服务引入了商业智能语义 模型,一种可供用户以多种方式构建商业智能解决方案的统一模型。这意味着:可为强大的联机分析处理(OLAP) 技术提供持续支持,从而使SQL Server 分析服务成为商业智能专家不可或缺的好帮手。 可作为经常按行和列处理数据的IT 专业人员和开发人员的专用工具。 可跨越个人、团队和企业环境为一系列商业智能解决方案提供支持。 Figure 数据模型- 多维模型和表格模型 (1)灵活性 SQL Server 2012 分析服务可支持一系列商业智能解决方案(包括报表、分 析、仪表板和记分卡),适用于各种范围的业务环境。 更多技术选择 随着统一维度模型的发展,商业智能语义模型将强大的多维分析技术与常见 的表格格式数据模型紧密结合,从而实现分析模型创建和消费的灵活性。这种单一模型无需调整现有项目,并可为未来项目开辟新天地。

设计和开发 常用的集成工具可帮助简化和加速设计和开发流程。利用在Business Intelligence Development Studio 领域的直观数据驱动经验加速商业智能应用程 序设计迭代过程。采用强大的开发工具管理源控件及无缝部署Microsoft Visual Studio? 开发、测试和生产。 (2)丰富性 SQL Server 2012 分析服务能够与大量开发工具和技术构建基块搭配使用, 因而BI 专家和其他IT 专业人员既能构建简单的商业解决方案,又能构建复杂 的商业解决方案。分析服务还能通过Microsoft Office和Microsoft SharePoint? Server 2010 的互操作性为商业智能用户提供丰富的体验,从而帮助用户获取、使 用及共享信息。 丰富多样的建模功能和成熟严谨的业务逻辑 利用分析服务丰富多样的建模功能简化构建复杂解决方案的过程。采用适当的技术满足各种不同类型的需求。 细化安全方案 分析服务中基于角色的安全模型采用Active Directory 和行级安全方案。 与Microsoft Office 2010 的互操作性 帮助企业用户从熟悉的Microsoft Excel? 2010 环境访问多维数据。利用SQL Server 数据挖掘插件直接在Excel 2010 中进行预测性数据挖掘。 无处不在的业务洞察 通过分析服务和SharePoint Server 汇总性能管理的方方面面(包括监控、 分析和规划)。 Web 服务 轻松开发新的应用程序,实时集成分析功能与运营。 (3)扩展性与性能 SQL Server 2012 分析服务充分最新硬件的优势,随时准备处理最具挑战性 的企业部署环境。 支持最新硬件

第七章调查资料整理分析与调查总结报告撰写

第七章调查资料的整理分析与调查报告的撰写 一、填空题 1、调查资料的整理步骤是资料审核、资料整理、资料编码、资料录入。 2、对文献资料的审核包括文献资料本身真实性的审核和文献内容可靠性的审核。 3、集中审核主要审核实地调查资料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4、在设计问卷时进行的编码称为前编码;而在资料收集结束后进行的编码称为后编码。 5、“后编码”主要是针对开发式问题和封闭式问题中的“其他”项进行的。 6、列表分析技术主要有单向列表分析技术和交叉列表分析技术。 7、对变量的集中趋势和离散趋势的分析属于统计分析中的单变量分析。 8、反映集中趋势的统计指标主要有众数、中位数、平均数。 9、反映离散趋势的统计指标主要有全距、平均差、标准差等。 10、集中趋势的代表性如何要用离中趋势来表示。离散程度越大,则集中趋势的代表性就越差;反之,离散程度越小,集中趋势的代表性就越好。 11、变量之间存在两种关系,即确定性的函数关系和不确定性的相关关系 12、定基发展速度等于相应时期内各个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 13、调查报告的类型有:数据型报告、分析型报告和咨询型报告。 14、在撰写市场调查报告时,最后的结论通常采用SWOT分析,即优势、 与弱势,机会与威胁。 15、市场调查报告的结论通常采用的结构是产品、价格、渠道和促销。 二、判断题 1、资料审核就是对实地调查资料的审核。(×) 2、当样本值确实时,可以用样本统计量的值去代替缺失值。(√) 3、前编码通常在问卷结束后进行,主要针对开放题。(×) 4、后编码主要针对开放题和封闭题中的“其他”项进行编码。(√) 5、当需要分析变量之间是否具有相关关系时通常需要使用交叉列表分析方法。(√) 6、无论何时,都必须同时计算标准差和标准差系数以比较两组数据的代表性。(×) 7、在调查报告的三种类型中,最高级别的是分析型调查报告。(×) 8、当完成调查报告时,意味着这一次调查活动的终结。(×) 三、单选题 1、分析市场信息,使之集中化、有序化,成为可利用的信息,这一过程是( D ) A、市场调查 B、市场分析 C、市场预测 D、整理资料 2、在资料整理阶段,资料分类时要注意同一资料的()

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与分析

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备课人:李发 【问题】统计调查的一般过程是什么?统计调查对我们有什么帮助?统计调查一般包括收集数据、整理数据、描述数据和分析数据等过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周围世界,对未知的事物作出合理的推断和预测. 一、数据处理的一般程序 二、回顾与思考 Ⅰ、数据的收集 1、收集数据的方法(在收集数据时,为了方便统计,可以用字母表示调查的各种类型。) ①问卷调查法:为了获得某个总体的信息,找出与该信息有关的因素,而编制的一些带有问题的问卷调查。 ②媒体调查法:如利用报纸、电话、电视、网络等媒体进行调查。 ③民意调查法:如投票选举。 ④实地调查法:如现场进行观察、收集和统计数据。 例1、调查下列问题,选择哪种方法比较恰当。 ①班里谁最适合当班长()②正在播出的某电视节目收视率() ③本班同学早上的起床时间()④黄河某段水域的水污染情况() 2、收集数据的一般步骤: ①明确调查的问题;——谁当班长最合适 ②确定调查对象;——全班同学 ③选择调查方法;——采用民主推荐的调查方法 ④展开调查;——每位同学将自己心目中认为最合适的写在纸上,投入推荐箱 ⑤统计整理调查结果;——由一位同学唱票,另一位同学记票(划正字),第三位同学在旁边监督。 ⑥分析数据的记录结果,作出合理的判断和决策; 3、收集数据的调查方式 (1)全面调查 定义:考察全体对象的调查叫做全面调查。

全面调查的常见方法:①问卷调查法;②访问调查法;③电话调查法; 特点:收集到的数据全面、准确,但花费多、耗时长、而且某些具有破坏性的调查不宜用全面调查; (2)抽样调查 定义:只抽取一部分对象进行调查,然后根据调查数据来推断全体对象的情况,这种方法是抽样调查。 总体:要考察的全体对象叫做总体; 个体:组成总体的每一个考察对象叫做个体; 样本:从总体中抽取的那一部分个体叫做样本。 样本容量:样本中个体的数目叫做样本容量(样本容量没有单位); 特点:省时省钱,调查对象涉及面广,容易受客观条件的限制,结果往往不如全面调查准确,且样本选取不当,会增大估计总体的误差。 性质:具有代表性与广泛性,即样本的选取要恰当,样本容量越大,越能较好地反映总体的情况。(代表性:总体是由有明显差异的几个部分组成时,每一个部分都应该按照一定的比例抽取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