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概课后练习题整理(选择题有答案)

哈工大(威海)2017年秋毛中特课后习题整理

第一讲

1.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证明,要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必须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中国化的原因在于:

A 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在的要求

B 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民族文化具有相融性

C 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需要马克思主义指导

D 马克思主义为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提供了现实的发展模式

【答案】A、B、C

【解析】恩格斯指出:“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各国的马克思主义者的任务就是结合各个国家不同时期的具体实际,将马克思主义进一步加以具体化,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身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我们不能把马克思主义当做教条,虽然马克思主义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但是并没有为中国革命和建设提供现成的发展模式,故AC 项正确,D项错误。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具有相融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民族优秀的思想文化相结合。因此B项正确。本题选A、B、C。

2.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产生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两大理论成果的一脉相承性主要体现在,二者具有共同的:

A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

B 革命和建设的根本任务

C 实事求是的理论精髓

D 和平与发展的时代背景

【答案】A、C

【解析】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根本任务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而不是革命和建设。因此,排除选项B。选项D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的时代

背景,不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是战争与革命。

故不是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共同点,应排除。故本题的正确答

案是A、C选项。

3.毛泽东曾在不同场合多次谈到,调查研究有两种方法,一种是走马看花,一种是下马看花。走马看花,不深入,还需用第二种方法,就是下马看花,过细看花,分析一朵花。毛泽东强调“下马看花”的实际意义在于:

A 解决实际问题必须要有先进理论的指导

B 运用多种综合方法分析调查研究的材料

C 马克思主义理论必须适合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

D 只有全面深入地了解中国实际,才能找出规律

【答案】D

【解析】马克思主义精髓的实质就是实事求是,从中国的实际来说,实事求是要求对中国的实际要有全面深刻的调查研究才能找到其内部的规律。

4.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贯穿这两大理论成果始终,并体现在两大理论成果各个基本观点中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基础是:

A 群众路线

B 独立自主

C 实事求是

D 改革创新

【答案】C

【解析】实事求是贯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全过程,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是渗透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方法论原则,是两大成果各个基本观点中的

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基础。

第二讲

1.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中论述了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他指出:“民主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民主革命的必然趋势”。这两个革命阶段能够有机连接的原因是:

A 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

B 俄国十月革命为中国提供了经验

C 民主革命中包含了社会主义因素

D 中国国情决定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

【答案】D

【解析】毛泽东提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客观依据都是近代中国的国情,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和特点决定了我们党领导的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第一步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第二步是社会主义革命。[课本43页]

2.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党的工作重心开始转向农村,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农村革命根据地能够在中国长期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是:

A 中国是一个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极端不平衡的两半大国

B 良好的群众基础和革命形势的继续向前发展

C 相当力量正式红军的存在

D 党的领导及其正确的政策

【答案】A

【解析】农村根据地在中国长期存在和发展具有多方面的原因和条件,表现在:第一,近代中国是一个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极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大国。这是农村革命根据地能够在中国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因此A选项符合题意。第二。红色政权首先发生和能够长期存在的地方。往往是在那些受过大革命影响、曾经有过高涨的革命群

众运动的地方,这为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奠定了较好的群众基础。第三,全国革命形势的继续向前发展。是中国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又一重要客观条件。因此B 选项不符合题意。第四.相当力量正式红军的存在,党的领导及其正确的政策,是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关键性的主观条件。因此C、D选项不符合题意。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选项。

3.毛泽东在1948年明确指出:“决定革命性质的力量是主要的敌人和主要的革命者”。下面对毛泽东所指的中国革命理解正确的是:

A 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

B 历史任务主要是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

C 前途是资本主义

D 目标是变私有制为公有制

【答案】A、B

【解析】中国民主主义革命在五四运动后由于革命的领导者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它已经不是旧民主主义革命,而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即“新式的特殊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

[课本42.43页]

第三讲

1. 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呈现出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但是,这些新的阶段性特征的出现并没有改变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事实。这表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

A 社会性质与发展程度的有机统一过程

B 长期性与阶段性统一的动态发展过程

C 先进社会制度与落后社会生产的矛盾运动过程

D 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与时代精神相结合的过程。

【答案】B

【解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阶段,在其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必然还有经历若干的具体阶段,不同时期会呈现出不同的阶段性特征。题干中“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呈现出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体现的是阶段性,“这些新的阶段性特征的出现并没有改变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事实”体现的是社会主义初级阶

段的长期性。因而本题正确答案为 B

2. 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作了规范的表述:“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将长期是:

A 生产力落后

B 生产力不断发展的要求

C 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

D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答案】A

【解析】本题采用正选法即可选出正确选项是A项。C项包含在A项的基本内容中,D项属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另外一个方面,但不是主要方面。

3. 在庆祝建党95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一再强调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这主要是因为,实践已经证明党的基本路线是:

A 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

B 兴国、立国、强国的重大法宝

C 实现科学发展的政治保证

D 思想路线的核心

【答案】ABC

【解析】思想路线的核心是实事求是,所以选项D错误。党的基本路线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改革开放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是兴国、立国、强国的重大法宝,是实

现科学发展的政治保证,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和人民的幸福线。选项A、B、C正确。

第四讲

1.1992年初,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一概括对社会主义传统认识的突破主要体现在:

A 破除了脱离生产力水平抽象谈论社会主义的认识

B 否定了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公有制和按劳分配原则的认识

C 摆脱了长期以来忽视建设社会主义根本目的和目标的认识

D 制止了把社会主义本质等同于社会主义具体做法的认识

【答案】A、C、D

【解析】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概括,体现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辨证关系。他把解放生产力与发展生产力

统一于社会主义本质之中,把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与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统一于社会主义本质之中,避免了从生产力或生产关系单一角度认

识社会主义本质容易产生的弊端;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体现了目标与手段

之间的辨证关系。这一概括把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这一实现目标的手段,与消灭

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一社会主义目标统一于社会主义本质之中,准确地反映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概括,体现了过程

与结果之间的辨证关系。他把社会主义产生和发展的实际过程与实现社会主义的最终

结果即共同富裕统一于社会主义本质之中,说明了社会主义本质的实现是一个长期的

历史过程。因此,正确答案为ACD.

2.2014年5月22日,习近平在上海召开的外国专家座谈会上指出:“要实行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不唯地域引进人才,不求所有开发人才,不拘一格用好人才。”当前,我们之所以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重视人才、用好人才,是因为人才是:

A 国家竞争力的重要体现

B 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

C 第一资源和国家战略资源

D 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关键因素

【答案】A、C、D

【解析】人才是综合国力竞争的主要内容之一,是国家竞争力的重要体现,是第一资源和国家战略资源,也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关键因素。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

中体现和主要标志。因此,B项错误。

3.“发展才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发展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总钥匙”,这是对社会主义建设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发展,而发展的根本目的是:

A 增强综合国力

B 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

C 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

D 使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实现共同富裕

【答案】D

【解析】关于发展的重要性,邓小平说“发展才是硬道理”、江泽民说“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这体现了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发展,发展是为了创造

出比资本主义更发达的生产力,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使人民群众享受更多的实际利

益,使社会主义更好地显示出自己的优越性。但是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使人民共享发展

成果,实现共同富裕。所以选项D为正确答案。

4.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新理念,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在这一发展理念下,2016年8月党中央和国务院颁布了《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

A 分析世界发展历程和总结我国改革开放经验得出的结论

B 构建和谐世界的内在要求

C 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根本之策

D 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答案】A、C、D

【解析】坚持创新发展,是分析近代以来世界发展历程特别是总结我国改革开放成功实践得出的结论,是应对发展环境变化、增强发展动力、把握发展主动权,更好引领新常态的

根本之策。科学技术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是提高核心竞争力的

必然选择。选项B是错误的,社会和谐的内在要求是以人为本。所以,本题的正确答

案是A、C、D。

5.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党的十八以来党中央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战略高度,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把握我国发展特征确立的治国理政新方略,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居于引领地位的是:

A 全面深化改革

B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C 全面依法治国

D 全面从严治党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知识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居于领导地位。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为全面建成小

康社会提供重要保障。全面依法治国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法治保障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的重要基石;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如“鸟之两翼”或“车之双轮”,推动着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全面从严治党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和根本保证。因此本题选择B选项。

第五讲

竟然没有课后题………

第六讲

1.(单选)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过十四大到十八届三中全会20多年的实践,党对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有了新的科学定位,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

A 辅助性作用

B 决定性作用

C 基础性作用 D补充性作用

【答案】B

【解析】课本上原话。十四大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提出“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初步形成。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所以此题选B。

2.(多选)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必须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必须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这是因为,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我国

A.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C.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D.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答案】A、B

【解析】解答本题时注意社会主义经济指的就是公有制经济,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应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不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C选项错误,B选项正确。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指的是公有制经济,D选项错误。

3.(单选)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对公有制认识上的一个重大突破,就是明确了公有制和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是两个不同层次的问题。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是指资产或资本的

A、占有形式 B分配形式

C所有权归属 D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还要努力寻找能够极大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实现形式。公有制经济的性质和实现形式是两个不同层次的问题。

公有制经济的性质体现在所有权的归属上,坚持公有制的性质,根本的是坚持国家和

集体对生产资料的所有权。所有制作为生产关系的基础,有公有制与私有制、社会主

义与资本主义的区别。而所有制的实现形式是采取怎样的经营方式和组级形式问题,

它不具有“公”与“私”、“社”与“资”的区分。同样的所有制可以采取不同的实现

形式,而不同的所有制可以采取相同的实现形式。因为实现形式要解决的是发展生产

力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问题,只要能够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可

以而且应当多样化,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可以大胆利用。

要根据社会化生产规律的要求,采取多样化的经营方式和资产组织形式,使国有经济

在更大的范围里获得广阔的发展空间。

4.(单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既包括公有制经济,也包括非公有制经济,把非公有制经济纳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中,是因为非公有制经济

A 是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成分

B 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C 是为社会主义服务的经济成分

D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占主体地位

【答案】C

【解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确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客观依据之一,就是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之所以将非公有制经济纳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中,是因为非公有制经济是为社会主义服务的经济成分。其作用主要表现在:第一,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在发展社会生产力中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决定的。对于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促进经济增长、扩大就业、活跃市场和满足人们多样化的需要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第二,还因为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加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 C选项符合题意。非公有制经济不是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成分,因而不是社会主义经济的组成部分,因此选项AB的观点是错误的。非公有制经济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占主体地位不是将非公有制经济纳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理由。所以选项D不符合题意。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选项。

5.(多选)在全面深化改革中,我国提出了一系列放活民间投资的普惠政策,如保障民间投资在电网、电信、铁路等非竞争性领域的参与力度等。实施这些政策的目的是:

A.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

B.鼓励所有民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C.允许各种所有制经济实行企业员工持股

D.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公开公平公正参与市场竞争

【答案】A、D

【解析】中央采取放开市场投资的民间普惠政策,有利于各种所有制经济公开公平公正参与市场竞争,也能在市场竞争中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

6.(单选)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是社会生产不可或缺的因素。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必要性和根据是()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存在着生产要素的多种所有制

B.按生产要素分配是按劳分配的补充

C.生产要素可以转化为生产力

D.生产要素是价值的源泉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必要性和根据。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是收入分配制度的一大特点。按劳分配以外的多种分配方式,其实质就

是按对生产要素的占有状况进行分配。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必要

性和根据,是存在生产要素的多种所有制。各种生产要素同劳动一起,都是物质财富

和使用价值的源泉,是社会生产不可或缺的因素。因此,当生产要素被排他性地占有

时,必须实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原则才能有效地利用它来发展生产。故正确答案为

A。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布局

7.(单选)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解决好人的问题是推进城镇化的关键,当前,我国实现城镇化的首要任务是

A.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B.使土地的城镇优先于人口的城镇化

C.促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

D.实现"人的无差别发展"

【答案】A

【解析】首先排除法,D选项一看就是共产主义的高度,是目前暂时实现不了的,所以D首先去掉。B选项城镇化的本质是人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根本转变,是人的城镇化,

不是土地城镇化。因为题干只有一句话问实现城镇化的首要任务,没有任何辅助信息,所以只能用逻辑分析法,分析A、C三个选项。要想实现城镇化先要把已经到城里的

农民安顿好,这样才能引导后续的农民进城,逐步开展城镇化,而不是一窝蜂地把农

民往城里赶。所以最终选A。

8.(多选)到2012年底,我国仍在耕地上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农民家庭约1.9亿户,所经营的耕地面积占农村家庭承包耕地面积的92.5%;仍实行由集体统一经营的村、组约有2000个;已发展起农民专业合作社68.9万个,入社成员5300多万户;各类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30余万个,带动的农户约1.18亿户;约有2556万亩耕地由企业租赁经营。上述现象表明在我国农村

A.家庭承包经营仍然是最基本的经营形势

B.土地的集体所有权性质已经发生变化

C.农业经营主体呈现多样化趋势

D.土地经营权的流转使农民失去了对土地的承包权

【答案】A、C

【解析】虽然我国农业经营主体呈现多样化趋势(比如有了众多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企业租赁经营),但是,家庭承包经营仍然是最基本的形式。故AC正确。农业经营主体的

多样化,是在坚持土地的集体所有权和保证农民对土地承包权的前提下进行的经营方

式的改变,并没有改变土地的集体所有权性质,而承包权和经营权的分离,也没有使

农民失去对土地的承包权。故BD错误。

9.(多选)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14年前三季度我国GDP增长为7.4%,其中第三季度增长为7.3%,创下了2009年一季度以来的新低。总体上看,虽然经济增速有所减缓,但国民经济继续运行在合理区间,稳重有进的态势没有变,今后一个时段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的可能性仍比较大。这是一种趋势性的变化,是经济到了新的发展阶段表现出来的一种新常态。我国经济新常态的主要特点是

A.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

B.中国经济对世界市场的需求减弱

C.经济发展动力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D.经济增长速度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

【答案】A、C、D

【解析】PPT原文。经济发展新常态特点:一是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二是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三是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10.(单选)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深入推进,大量农民转向非农产业,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现象日益普遍。农业经营方式发生深刻变化,截至2016年6月,全国家庭承包经营耕地流转已超过30%,流转土地4.6亿亩。当前,为解决拥有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人不再种地、种地的人又没有相应权利这一突出问题,我国在深化农村改革方面作出了重大制度创新是( )。

A.实行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

B.实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实行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

D.实行农村耕地保护制度

【答案】C

【解析】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是党的农村政策的基石。坚持农村土地农民集体所有,不断探索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的有效实现形式,完善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我

国在深化农村改革方面作出的重大制度创新是实行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

分置。所以,选项C正确。

1.(多选)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这一制度是

A.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伟大创造

B.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长期奋斗的重要成果

C.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利益和共同愿望的反映

D.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答案】A、B、C、D

【解析】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这一是制度我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伟大创造,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长期奋斗的重要成果,反映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利

益和共同愿望,在实践中显示出强大的牛-命力和巨大的优越性。所以选项ABCD为正

确答案。

2.(单选)2011年进行的全国县乡两级人大换届选举,是2010年3月选举法修改后首次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这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它: ( )

A.更好地体现了人人平等、地区平等和民族平等

B.有利于党在国家政权中发扬民主,贯彻党的群众路线

C.集中反映了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途径

D.表明我国人大代表的产生与西方议会成员的产生有根本区别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我国的政体,是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它的选举充分地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这一社会

主义民主的本质和核心,体现了各民族,各地区公民之间的平等。B项内容出现党的

内容,不正确,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体现人民民主专政,是国家意志。C项丢掉“制

度”二字,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途径,D项表述不对,西方议会

议员的产生也是选举制。正确选项为A。

3.(单选)改革开放以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和人民代表大会的工作得到不断推进。全国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

A.按党派分配名额

B.按单位分配名额

C.实行差额选举

D.实行等额选举

【答案】C

【解析】略

4.(多选)与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相比,十二届人代会在代表机构与组成上,呈现“两升一降”的变化:来自一线的工人,农民代表增加了;专业技术人员代表增加了;党政领导干部部代表减少了。提高基层人大代表特别是一线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代表比例,降低党政领导干部代表比例,有利于

A.保证人民群众直接参加国家管理

B.调动基层群众参政议政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C.推动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问题的解决

D.更为充分地发挥全国人大的民意反映与监督职能

【答案】B、C、D

【解析】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与人民依法直接参与国家管理不同,人民都是通过依法选举代表间接参与国家管理,A选项错误。

5.(多选)毛泽东指出:“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国内各民族的团结,这是我们争取一定要胜利的基本保证。”这一思想对于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处理民族关系方面的意义有( )

A民族关系始终是我们这个多民族国家至关重要的政治和社会关系

B民族问题始终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认真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

C巩固和发展各民族的团结关系到国家统一和边疆巩固

D加强和巩固各民族的团结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答案】A、B、C、D

【解析】略

6.(多选)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在社会主义时期,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是()。A.维护祖国统一

B.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C.反对民族分裂

D.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多民族共同繁荣

【答案】A、C、D

【解析】社会主义时期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是: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我们党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所以选项A、C、D为正确答案。

7.(单选)西藏自治区成立五十年来,通过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从落后走向进步、从贫穷走向富裕、从封闭走向开放,社会制度实现了历史性跨越,今天的西藏,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生态向好,各方面成绩卓越,实践证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适合民族地区特点,具有中国特色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的核心是:

A.党凝聚力量、增进共识

B.实现各民族平等、团结、合作和共同繁荣

C.保障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本地方事务的权利

D.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

【答案】C

【解析】民族区域自治是在统一而不可分离的国家领导下,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实行区域自治。其核心是保障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本地方事务的权利。

8.(多选)基层民主是我国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各阶层人士在城乡基层政权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基层自治组织中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发展基层民主

A.有利于提高全民的民族素养,为进一步发展民主创造了条件

B.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性工程

C.为基层群众直接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提供了更多机会

D.为基层群众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创造了条件

【答案】A、B、D

【解析】此题考查基层民主自治的的作用意义。基层民主是十七大加入的新的基本政治制度,党的十七大首次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基本范

畴,因为:一方面,发展基层民主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性工作是社会主义制度

必备手段。在我国,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保证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行使管理国家、

管理经济和社会事务的权利,首先必须保证他们在基层的经济、政治、文化和其他社

会事务中当好家作好主,这是实现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在整个国家的经济、政治、

文化和社会生活中当家作主的基础。另一方面,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最广泛的实践,发展基层直接民主,有利于提高全民的民主素养和意识,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进一步创造条件。

1.(多选)十七大以来,党对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做出战略部署。这是基于

A.文化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B.文化已经成为国家革新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C.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国家经济的支柱性产业

D.文化已经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

【答案】A、B、D

【解析】题的现实感较强,考查十七届六中全会公报的内容。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公报中指出: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所以A、B、D项正确。在当前,文化产业还不是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所以C项错误。

2.(单选)文化强则中国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为此必须加快文化体制改革。其中心环节是

A.发展新型文化业态

B.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C.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

D.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答案】C

【解析】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

3.(多选)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次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面对世界范围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形势下价值观较量的新态势,面对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多变的新特点,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

A 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B 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C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引领社会全面进步

D 集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正能量

【答案】A、B、C、D

【解析】略

4.(单选)公益性文化事业是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权益的重要途径,大力发展公益文化事业始终坚持放到首位的是

A.社会效益

B.经济效益

C.生态效益

D.文化创新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的要求。公益性文化事业是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是政府主导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公益性文化事业的根本

任务是为人民群众提供基本的公共文化服务,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最基本的文化需求。

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的要求,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使之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支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为推动科学发展

提供重要支撑。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A选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