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VBATV历史动画表

TVBATV历史动画表
TVBATV历史动画表

1986年播放过的动画片

IQ博士

Q太郎

爱丽斯梦游仙境

安徒生童话

百宝星君

叮当勇斗铁人兵团

孤儿流浪记

鬼马砵砵车

鬼马?#123;王子

幻变小蜜桃

六神合体

绿野仙

魔法公主敏奇毛毛梦之中的轮舞魔境历险记

飘零牧牛女

忍者小灵精正义之战

三一无敌

圣诞老人的故事

天眼急先锋

我爱莎莎

小豆丁

雪岭飘零

1987年播放过的动画片爱花仙子

变形金刚2010

成语动画廊

红花侠影

黄毛仔

机甲小宝

精灵俏女巫

妙犬神探

名人小传

魔法之星爱美

淘气学生妹

天威勇士(第一辑)

外星小美儿

网球娇娃

小孤星

小熊猫豆豆

星际大行动

正义先锋队

1988年播放过的动画片Hello 阿班

肥牛牛布斯

格林童话

伙头智多星

龙珠(第一辑)

莎拉物语

天界小神仙

甜甜小公主

足球小旋风

1989年播放过的动画片80日环游世界

A子计划

IQ博士奇异岛

IQ博士宇宙大冒险

IQ零蛋多毛狗

爱丽斯梦游仙境

叮当电影:大雄的大魔境叮当电影:大雄的恐龙反斗三宝

狗仔爷爷

故事小宝盒

千年女王

俏皮扮嘢猫

深山太保

我要冲线

相聚一刻

小地鼠阿曚

新小甜甜(第一辑)

新小甜甜(第二辑)

1990年播放过的动画片

城市猎人(第一辑)

大食懒加菲猫/加菲猫放暑假叮当电影:大雄的海底鬼岩城功夫猫党

魔动王

魔镜魔镜

魔神英雄传(第一辑)

忍者战士飞影

莎莉变变变

圣斗士星矢

十五少年漂流记

小飞侠Peter Pan

小蜜蜂寻亲记

星战三勇士

银河圣斗士

1991年播放过的动画片阿里安

长腿叔叔

城市猎人(第二辑)

城市猎人剧场版

橙路OVA版

赤光弹兹里安

福星鸭小子

隔离左右有只鬼

江户小捕快

龙珠二世

龙珠电影版

冒险少女

魔法天使

三眼小子

四驱小子

童梦

侠盗罗宾汉

小肥肥一族(第一辑)

亚基拉

1992年播放过的动画片Q版小时候

城市猎人

大姆指姑娘

伏魔小王子

伙头仔昆布

机动警察

机动战士再起风云

剑道小子弊家伙

魔法少年

俏皮小鱼仙

青葱岁月

神秘的花园

太空老鼠吱吱吱

无敌 3 x 1

仙乐飘飘处处闻

仙魔大战

新魔神英雄传

至尊勇者

朱古力小灵精

1993年播放过的动画片21卫门

超人G

幻法小魔星

机动战士:马沙之反击机动战士雷霆一击

机关剑豪传

铠甲圣斗士

妈妈是小学四年生

小魔女得意妹

娱乐金鱼眼

宇宙骑士

1994年播放过的动画片IQ博士之梦幻都市

IQ博士之宇宙大冒险

白鲸物语

草原小天使

超人G

大板牙宾尼兔

大耳鼠之比(重播时名称改为:超能大耳鼠) 豆蔻情真

幻法双子星

机动战士高达F91

龙之子

美少女战士

忍者乱太郎

圣诞前的故事

岁月飘零

铁甲万能侠之暗黑发④?br /> 无敌大铁人小肥肥荒漠历险记

新小甜甜

勇者传说

装甲拯救队

足球战记

1995年播放过的动画片

Duck Chick采访队

安妮的故事

搏击之男

潮与虎

创龙传

反斗剑神

飞天少女猪事丁

高智能方程式之超级雷神

机神兵团

卡拉OK战士

老虎仔乐园/嘻嘻哈哈虎次郎

绿洲传说

猫猫日记

美少女战士(第二辑)(美少女战士R) 美少女战士R剧场版之圣夜传说

偶像小英雌

深海的童话

深海中的朋友

太平洋上的彩虹

天地无用(第二辑)

天地无用(第一辑)

顽童历险记

为食龙少爷

新忍者乱太郎

新铁金刚

雪国王子

雪鹿传说

樱花少年

幽游白书

元气爆发

月亮公主

重装甲少女组

装甲天使

1996年播放过的动画片

百变小姬子

高智能方程式之时空极限

咕噜咕噜魔法阵(第一辑)

伙头爸B

疾风无敌银堡垒

狂欢三宝

罗德岛战记

美少女战士(第三辑)(美少女战士S) 魔天战神

偶像防卫队

热血最强

忍忍忍者乱太郎

十二守护战士

太阳勇者

天生礼物狂

外星毛查查

新雪姑七友

新蜘蛛侠

新足球小将

异空大冒险

种子特务

1997播放过的动画片

IQ博士之衰鬼酒店KOBO看天下

暗黑武神传

百搭肥师奶

变相怪杰

玻璃鞋公主

超时空少年

城市猎人剧场版之保护密令电光超能人

夺宝精灵使

复活奇缘

高校球王

鬼神童子

皇家双妹唛

婚纱小天使

婚纱小天使之失忆战记

龙珠剧场版之超能量战士悟天

龙珠剧场版之生化战士

猫狗宠物街(第二辑)

美少女战士(第四辑)(美少女战士Super S) 美少女战士剧场版之水晶计划

魔法猎人

偶像万人迷

乞嗤双子星

深海霸王707

圣剑武士

四驱兄弟(第一辑)

特种变形勇士

童话乐园

武士屠龙

小熊维尼历险记

新机动战纪

行运超人

焰之传说

樱桃小丸子(第一辑及第二辑) 勇者急先锋

足球风云

1998年播放过的动画片

BB保你大

Q版小龙女

阿斯兰战记(剧场版)

阿斯兰战记(OVA版)

笨B小英熊

超光战士

超人

超人迪加

超音鼠奇兵

宠物小精灵(第一辑)

复活圣殿

钢铁神兵

古灵侦探

哈利动物园

皇家双妹唛(第一辑)

黄金勇者

机动武神传

机甲孖宝

疾风男儿

恐龙岛飘流记

龙珠GT

龙珠剧场版之冥界超激战猫狗宠物街之友情剧场版美少女Super Star 美少女战士最后星光

梦幻绅士

名侦探柯南

魔印传说

霹雳小威龙

霹雳战队

企鹅掌门人

圣诞有礼

特种变形勇士II

天使亚必

小孤燕

小熊维尼之圣诞也疯狂新番忍者乱太郎

新世纪超时空要塞

新世纪超时空要塞

星际漫游YAYAYA (第一辑) 星空少女组

星空战队

银河警花

樱桃小丸子(第一辑)

寓言学说动画廊

越野旅情

1999年播放过的动画片Bom Bom 弹珠人(第一辑) 超人帝拿

超时空金牌小女将

城市猎人剧场版之危险女神

电脑战队

动物玩玩乐园

夺宝双子星

反斗小王子(第一辑)

飞鸟战队

风之传说

伏魔飞龙

钢铁神兵

高校和平美使者

搞笑拯救队

古怪猎人(第一辑)

古怪猎人II

护士小天使

幻法俏天师

机动警察II

机动警察之正义行动机动新世纪

机动战士0083

机甲防卫队

巨鸭奇兵

科幻特攻

快打旋风

蜡笔小王国

乐韵有情天

灵猫

绿林青春物语

猫狗宠物街之圣诞快乐猫狗宠物街之新年万岁妙探俏娇娃

泥胶乐园

晴天Pig Pig

热斗小马

傻版僵尸

闪电战车Go Go Go 甩绳公主

唐老鸭数学乐园

体操小子

童话的星空

童真岁月

小淘气Smile

小王子

校园美战士

新机甲桃太郎

银河醒目女(第一辑) 勇者王

宇宙特警

再见校园

智多多知多多

中华一番

种子特务II

重甲战队

2000年播放过的动画片Yo! 我系马骝精

百变小樱Magic 咭

保卫旋风

爆热时空

变形火车侠(第一辑)

玻璃面具

超级小黑咪

超魔神英雄传

超人大电影之迪加与帝拿超时空金牌小女将:友情篇宠物小精灵之比卡超的假期宠物小精灵之超梦梦反击战吹波糖危机2040

反斗小王子(第二辑)

福星大咀鸟

乖乖砵砵车

鬼马小灵精之圣诞习作

海上狗仔队

胡子叔叔

皇家双妹唛之东京攻略

机动战士:哀?战士篇

机动战士:大地上的高达篇机动战士:进化?新类型篇机甲小宝

极速拯救部队

劲爆Bom Bom 弹珠人开心快活林

柯南侦探电影之摩天惊魂快活小天使

恋爱物语

猫狗宠物街之反斗奇遇记冒险铁男(第一辑)

梦幻战队

迷你爱神

米老鼠神奇旅程

命运之子

魔法小美穗

魔界猎人

扭计小霸王

青春万岁

少女革命

深海人鱼传说

时空小侦探

蔬果串烧乐园

数码暴龙(第一辑)

数码战队

四驱兄弟Champion

天才小鱼郎(第二辑)

天才小鱼郎(第一辑)

威威鼠闯天下

小魔女Doremi (第一辑)

心动季节

新编伊索寓言

学神救未来

牙擦超人谢亚斯

银河女黑侠

樱花大战(第一辑)

勇者警察

友爱的天空

战地少女

智多多动物奥运会

2001年播放过的动画片Barbie 与胡桃夹子的梦幻之旅

中国传统元素在动画中的运用

论文题目:中国传统元素在动画中的运用 内容摘要 本人论文主要论述这些古老的中国元素在动画影片中的运用,希望通过那些成功的影片借鉴经验,找出中国传统元素在动画影片中的积极作用。我将主要从四个方面论述,首先介绍动画片中的中国传统元素构成,例如中国的儒、道传统思想,民间故事、神话传说等故事题材,以及水墨、剪纸等传统艺术的风格等等。第二个方面主要介绍中国传统元素在动画影片中的运用,比如水墨风格、剪纸风格的类型动画,还有根据中国传统神话故事改编的动画影片等。第三个方面,我将对比论述国外动画与中国本土动画对中国传统元素运用的异同,主要以《花木兰》、《功夫熊猫》为例,将之与中国动画史上的杰作《大闹天宫》和水墨动画《小蝌蚪找妈妈》进行对比分析,总结论述中外创作的异同。最后一部分是探讨分析中国元素的“中国特色”的魅力所在,从而总结出适合中国动画发展的可行方向。 【关键词】中国传统元素动画影片艺术风格中国特色

目录 引言 (4) 一、动画片中的中国传统元素构成 (4) (一)中国传统思想文化 (4) (二)中国传统艺术风格 (5) (三)中国传统民族音乐 (7) 二、中国传统元素在动画影片中的具体运用 (7) (一)故事题材 (7) (二)艺术风格 (8) (三)民族音乐 (9) (四)物件细节 (9) 三、创造有“中国特色”的动画是中国动画发展的根本 (9) 四、结语 (10) 参考文献 (10) 致谢 (11)

中国传统元素在动画中的运用 学生姓名:xxx指导教师:xxx 中华文明五千年的悠久文化,为中国动画提供源源不断的营养,在动画中,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也逐渐运用到动画中的角色造型、故事情节、色彩风格、音响配乐等方方面面,在这个基础上,经过我国动画人的不懈努力,承前启后,开创了独具中国特色风格的动画时代。 新世纪以来,我国动画产业在积极向西方学习的同时,也重新开始了对中国传统艺术风格的探索和回归。我的论文主要论述这些古老的中国元素在中外动画影片中的运用,希望通过那些成功的影片借鉴经验,找出中国传统元素在动画影片中的积极作用。我将主要从三个方面论述,首先介绍动画片中的中国传统元素构成,例如中国的儒、道传统思想,民间故事、神话传说等故事题材,以及水墨、剪纸等传统艺术的风格,还有丰富多样的传统音乐风格等等。第二个方面则是主要介绍中国传统元素在动画影片中的运用,我主要从四点分析,首先是传统的故事题材,然后是中国传统的艺术风格,还有民族配乐的运用,以及中国传统风格的物件细节等。最后一个方面是探讨分析中国元素的魅力所在,从而总结出适合中国动画发展的可行方向。 一、动画片中的中国传统元素构成 中国的传统文化种类繁多,内容丰富,是中华文化五千年的历史沉淀,凝聚了中 华民族几千年的智慧精华,也传承了华夏民族特有的艺术精神。中国动画艺术的发展,也始终根植于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不论是故事内容还是绘画风格,中国传统文化对动画发展都有着深远的影响。中国动画风格众彩纷呈,从动画产生之初,就蕴含着特有的民族风格特征,例如水墨国画、皮影、剪纸、京戏、瓷器青铜器、敦煌壁画、太极八卦等等,其绚丽多姿的形式和表现内容为中国动画乃至世界动画的创作提供了生动的素材。中国传统文化历经时间的沉淀,绵延不断,生生不息,积累了大量丰富多彩的艺术表现形式和表现手法。如:新石器时代质朴厚重的彩陶、商周时代神秘雄浑的青铜器 纹饰、战国时期灵巧多变的器皿,以及意境深远的国画笔墨、复杂多变的装饰图案、造型生动的民间剪纸、色彩绚烂的木版年画等等,都充分体现了或简约或精致,或恢弘或灵巧,或粗放或工整,或质朴或奢华,或娟秀或热烈等多种手法。许多传统元素随着时间的推移、历史的变迁,科技和工艺的不断进步,经久不衰,从而形成了中国特有的传统元素。这些传统元素凝聚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智慧精华,也传承了华夏民族特有的艺术精神。 (一)中国传统思想文化 中国古老的历史文明孕育了丰富灿烂的文化,儒家、道家等多家学派思想的浸淫,使得中国的传统文化艺术具有独特的东方魅力。 1、儒家思想 儒家学派是中国古代自汉代以来的主流意识流派,对封建社会的影响很大,被封建统治者长期奉为正统思想。也是世界各地华人的主流思想基础,儒家思想深入人心,同

中国动画业发展史

《中国动画业发展史》研究性学习课题报告 班级:地理科学学院13级师范3班 组长:王芹 组员:王倩、陈韵璇、彭凌霄、徐羽 指导教师:苏迎春 一、选题理由 动画片中洋溢着活泼清新的气息,给人以美的启迪。同时又十分注重教化意义,在动画片的创作中秉承“寓教于乐”,使动画片不致流于肤浅的纯娱乐搞笑。动画,已经不只属于学龄前儿童,它伴随着我们从幼儿园到小学,直至成年。动画带给我们的不仅是快乐,还有感动、思考和激励。动画以青少年喜欢的方式叙事和表达,同时也创造了青少年自我表达的空间,于是成为我们“90后”成长路上的“旅伴”。 对中国动画业发展史的研究对我们而言就是在回忆童年,这样的研究性学习过程是心态很快乐积极的,当然这样积极的心态也有助于我们思考问题并取得收获。 二、研究背景 中国动画曾取得过非凡的成绩。《大闹天宫》一直为世人传诵,并一度轰动伦敦电影节;水墨动画《小蝌蚪找妈妈》则摘得了瑞士洛迦诺国际电影节短片银帆奖等5项国际大奖;剪纸片《鹬蚌相争》也曾勇夺西柏林银熊奖。但随着世界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动画制作业的市场化运作,美、日等国的动画业得到飞速的发展,并进一步侵占了我国市场,对我国动画的发展带来强大的压力和挑战,加之国内动画的发展自身方面的诸多因素,使我国动画的发展陷入困境,这样的现状值得我们下一番功夫来研究它。 三、研究过程与调查资料 1.确立选题; 2.根据确定的题目内容,研究范围制定具体的行动计划 (1)我们小组共有5位成员,共同完成本研究性课题,我们课题的框架是由五个发展时期组成的中国动画发展史,为了更好地完成活动,我们进行了如下分工:王芹负责早期探索期;彭凌霄负责蓬勃发展期(建国到1965年);陈韵璇负责缓慢发展期(1978年至1998年);王倩负责1999年至2004年;徐羽负责2004至今。文化大革命时期无内容没有分工。 (2)另外我们考虑到展示效果,计划设计一个互动活动并在PPT中插入一段动画集锦视频,活动设计和视频下载部分由王芹负责;视频剪辑部分由王倩负责完成。

中考数学试题分类汇编 一次函数

中考数学一次函数试题分类汇编 一、选择题 1、(2007福建福州)已知一次函数(1)y a x b =-+的图象如图1所示,那么a 的取值范围是( )A A .1a > B .1a < C .0a > D .0a < 2、(2007上海市)如果一次函数y kx b =+的图象经过第一象限,且与y 轴负半轴相交,那么( )B A .0k >,0b > B .0k >,0b < C .0k <,0b > D .0k <,0b < 3、(2007陕西)如图2,一次函数图象经过点A ,且与正比例函数 y x =-的 图象交于点B ,则该一次函数的表达式为( )B A .2y x =-+ B .2y x =+ C .2y x =- D .2y x =-- 4、(2007浙江湖州)将直线y =2x 向右平移2个单位所得的直线的解析式是( )。C A 、y =2x +2 B 、y =2x -2 C 、y =2(x -2) D 、y =2(x +2) 5、(2007浙江宁波)如图,是一次函数y=kx+b 与反比例函数y= 2x 的图 像,则关于x 的方程kx+b= 2x 的解为( )C (A)x l =1,x 2=2 (B)x l =-2,x 2=-1 (C)x l =1,x 2=-2 (D)x l =2,x 2=-1 6、(2007四川乐山)已知一次函数y kx b =+的图象如图(6)所示,当 1x <时,y 的取值范围是( )C A.20y -<< B.40y -<< C.2y <- D.4y <- 7、(2007浙江金华)一次函数1y kx b =+与2y x a =+的图象如图,则下列结论①0k <;②0a >;③当3x <时,12y y <中,正确的个数是( )B A .0 B .1 C .2 D .3 二、填空题 1、(2007福建晋江)若正比例函数kx y =(k ≠0)经过点(1-,2),则该正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 x y O 3 2y x a =+ 1y kx b =+ 第7题 图1 O x y 图(6) 0 2 -4 x y O x y A B 1- y x =- 2 图2

中国动画的发展史

第一章中国动画的发展阶段 大家知道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中国文化体制改革的稳步推进,我国动画产业的发展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动画产业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所谓动画,中国早期将之称为美术片,实际上现在国际通称为动画片,英文称为animation,它是一种综合艺术门类,是工业社会人类寻求精神解脱的产物,它集合了绘画,漫画,电影,数字媒体,摄影,音乐,文学等众多艺术门类于一身的艺术表现形式。动画产业,是动漫产业中较大的一部分,概括的说,它是指围绕着动画这个价值中心,由各个产业部门本身以及产业部门的各个经济活动形成的经济领域。从查阅各种相关资料看,中国动画的发展经历了6个时期。从1922~至今已有87年的发展历史。 1.1 萌芽和探索时期(1922~1945)。1918年《从墨水瓶里跳出来》等美国动画片陆续在上海登陆,使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人对神奇的动画片着迷。抱着创造中国人自己的动画片的信念,以万籁鸣、万古蟾、万超尘为代表的第一代中国动画人应运而生,成为中国动画片的开山祖。经过他们艰苦的探索与研制,1922年摄制了中国第一部广告动画片《舒振东华文打字机》。 1.2 稳定发展时期(1946-1956)。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为建国后的生产奠定了基础。1950至1956年这一时期,中国动画片的创作和生产呈现以下特点:在题材上,用童话的故事服务于少年儿童,拍摄了《小猫钓鱼》(1952)等;风格上,踏上民族化的道路,制作了木偶片《神笔》(1955)、动画片《骄傲的将军》(1956);技术上,由黑白片向彩色片转化,摄制了中国第一部彩色木偶片《小小英雄》(1953)、第一部彩色传统动画片《乌鸦为什么是黑的(1955)。 1.3 第一个繁荣时期(1957-1965)。1957年,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建立,使中国有了第一家独立摄制美术片的专业厂。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艺方针指引下,艺术家的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使中国动画片生产进入繁荣昌盛的发展时期。产量上升,在艺术上和技术质量上都达到了空前的平,不少影片在国际电影节获奖,形成了被世界公认的中国动画学派。这一时期,生产出享誉世界的经典大片《大闹天宫》(上下集,1961、1964)。新片种不断问世:1958年,第一

中国动漫历史和现状

1926年万氏兄弟制作的中国第一部动画片问世,1955年中国第一部彩色动画片《乌鸦为什么是黑的》就在国外得奖,《三个和尚》、《葫芦兄弟》、《雪孩子》、《黑猫警长》都曾在国际上获奖。我们还拍摄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动画片《大闹天宫》、《小蝌蚪找妈妈》、《孔雀公主》、《牧笛》,以后又陆续拍摄出《哪吒闹海》、《金猴降妖》等优秀的作品。 中国动漫产业历史和现状 2008年09月30日星期二下午 04:08 实际上,中国动画已经走过了很长的时间,2006年恰好是中国第一部动画片诞生80年,当时是由万氏兄弟在上海制作了一部叫《大闹画室》的短片。 上世纪40年代,他们又制作了亚洲历史上第一部动画影院长片叫《铁扇公主》。这些说明中国在动画产业方面的起步还是相当早的。 起步 东北解放后,政府接管了当时的满洲电影制片厂,就是现在长春电影制片厂的前身。从那时起可以说是新中国美术电影的一个开始。解放之前的中国动画产业是从上海起步的,新中国成立以后却是从东北起步的。 1956年,一群东北美术电影制片厂的骨干受命到上海组建了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1957年,中国终于成立了一个非常健全的、专业的动画电影制片厂——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 一直到文革结束之前甚至可以说到90年代中以前,中国的动画产业都是和市场脱节的,完全是计划经济模式:全国只有一家专业的动画片制作厂——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美影厂)。当时有两种形式,一种是长片如《大闹天宫》等等,还有一种就是短片如《小蝌蚪找妈妈》,但都是胶片拍摄,产量不高。 变革 但在80年代以后发生了很大变化,特别改革开放之后。电视业发展迅速,许多国内的动画片开始在电视台播映。 其实国外早已经有了电视动画片,这种动画片不是一集的,而是连续性的,一做就是一个单元。以前国家规定美影厂每年播放动画片的长度为300~400分钟,而300分钟的时间相当于十几集到二十几集的长度,对于电视的需求量远远不够。因此也慢慢允许国外的一些动画片进入中国。最早的有《铁臂阿童木》、《聪明的一休》、《变形金刚》等。 中国成为系列动画片的概念是美影厂的《黑猫警长》,虽然影响很大,但只有5集。后面又拍摄制作了《葫芦兄弟》、《葫芦小金刚》加起来也就26集,

二维动画的发展史

第一节二维动画的发展史 一,动画的定义 1.动画 动画的英文Animation源自于拉丁文字根的anima,意思为灵魂,动词animare是赋予生命,引申为使某物活起来的意思,所以animation可以解释为经由创作者的安排,使原本不具生命的东西像获得生命一般地活动。 动画是“以绘画或其他造型艺术形式作为人物造型和环境空间的主要表现手段的艺术”的正式称谓,其对应的学术名称就是“animation”。动画是电影艺术的一个分支。 2.Animation 英文中对动画的正式称谓,指的是“通过逐格拍摄的方法拍摄一系列图画、物体或电脑影像来制造人工运动形式,并以此为基础形成的作品” 3.美术片 中国应对于“animation”的称谓。根据现代的观点,“美术片”是对动画的一种误解与误用,片面强调了“画”而轻视了“动”。动画不是“会动的画”而是“画出来的运动”的艺术。“美术”只是动画片的组成因素之一。 广义的动漫概念——动画和漫画两种艺术载体的总称 动画 原自二战前的日本,日本将线条描绘的漫画作品称为“动画”。 通俗的说,动画是一种活动的画面艺术形象 本质是:一种手段,其核心是“赋予生命”的技巧,也代称以这种技巧制作的某些产品。 动画片 主要是一种叙事艺术形态,是电影电视的一种类型。动画片拍摄的对象本身不是真人真事,而是艺术家用相关的艺术手段设计制作出来的假定性形象。 漫画 是用简单而夸张的手法来描述生活时事的图画。一般运用变形、比拟、象征的手法,来达到尖锐的讽刺的效果。 动画和漫画是一种相容的关系,甚至是密不可分的。 正因为当代的动画和漫画的有机整合,形成一个市场广阔的动漫产业链,所以一般所说的“动漫”往往就是指这种整合起来的所有载体。 二、动画的科学原理

中国动画发展史

中国动画发展史 中国美术电影始于二十年代初,“万氏兄弟”在上海拍摄了中国最早一批动画片,其中影响较大的是长片《铁扇公主》。由于无人投资于1942年后中断了。四十年代初,钱家骏等在重庆也摄制动画短片《农家乐》,但也未获发展。 新中国美术电影于1947年开始摄制,在东北解放区兴山镇先后产生了新中国第一部木偶片《皇帝梦》和动画片《瓮中捉鳖》。人民艺术家陈波儿和日本动画专家方明(持永只仁)等为此作出了重要贡献。他们在人员不足,设备简陋和条件下完成摄制工作,难能可贵,为新中国美术电影的发展揭开序幕。 1949年专门摄制美术片的机构-美术片组在长春东北电影制片厂成立,漫画家特伟和画家靳夕为主要领导人。1950年迁上海,成为上海电影制片厂的一部分。随着人员的不断扩大,1957年建立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特伟任厂长,从建组时十几人发展到二百多人。万籁鸣、万古蟾、万超尘、钱家骏、虞哲光、章超群、雷雨、金近、马国良、包蕾等一批著名艺术家、文学家先后参加这一工作。从此,美术电影就以上海为基地,迅速繁荣发展。 五十年代前期(1950-1956)是它的成长阶段,艺术人员的增加,带来创作的发展。通过制片实践又培养了一大批年轻的艺术、技术人才,为美术电影事业发展奠定了基础。在这一阶段中,摄制了一批优秀影片,如动画片《好朋友》、《乌鸦为什么是黑的》、《骄傲的将军》、木偶片《机智的山羊》、《神笔》等。尤其《骄傲的将军》和《神笔》,在探索民族风格方面作了成功的实验。在技术方面也有可喜的成就,1953年拍摄了第一部彩色木偶片《小小英雄》,1954年完成的木偶片《小梅的梦》,是首次采用真人和木偶合成的技术,1955年第一部彩色动画片《乌鸦为什么是黑的》也获得成功。从此,美术片进入了彩色片时期。 建厂以后到“十年动乱”前(1957-1966)是美术电影鼎盛时期,百花齐放,形式多样,美术片的艺术特点得到充分发挥,民族风格更为成熟和完美,拍出了一批至今依然是中国美术电影历史上最优秀的作品,在国内外声誉鹊起。周恩来总理生前指出:美术电影部门在中国电影事业中,是具有独特风格的比较优秀的部门。1958年增添了一个新的品种-剪纸片,第一部作品《猪八戒吃西瓜》一举成功。由于它具有鲜明的民间艺术特色而受到好评,开辟了发展剪纸片艺术的新路。1960年创造了水墨动画片,把典雅的中国水墨画与动画电影相结合,形成了最有中国特色的艺术风格,《小蝌蚪找妈妈》和《牧笛》这两部影片因此获得极大成功。它们以优美的画面和诗的意境,使动画艺术进入更高的审美境界,令人耳目一新,是动画史上的一个创举,它的成就在国内外引人瞩目。 1961年至1964年拍摄的大型动画片《大闹天宫》(上、下集),是这一时期重大作品之一,在世界上产生广泛影响。把神话小说《西游记》中的故事,形象地再现于电影银幕,有丰富的想象力。造型艺术和动画技巧都达到很高水平。大型木偶片《孔雀公主》,它以生动的情节,恢宏的场景,表现了中国傣族地区的美丽神话,影片的精湛技巧,标志着木偶片艺术的成熟。剪纸片《金色的海螺》是这一时期剪纸片中最出色的作品,它发挥了镂刻艺术的特色,使这一古老的民间传统表达得绚丽多彩。《黄金梦》是一部漫画风格的动画片,以粗犷的线条和夸张的形象讽刺一群贪得无厌的富豪,又是一种新的形式。此外,《小鲤鱼跳龙门》、《谁唱得最好》、《济公斗蟋蟀》、《大奖章》、《人参娃娃》、《没头脑和不高兴》、《等明天》、《冰上遇险》、《红军桥》、《半夜鸡叫》、《草原英雄

影视动画片的发展历程

影视动画片的发展历程 动画产生迄今已有百年历史,纵观其发展过程,先后经历了探索 阶段、行业形成阶段、行业发展阶段和行业成熟几个阶段。 一、探索阶段 虽然中国早在一两千年前就有了类动画艺术——皮影戏和走马灯,即动画艺术的雏形,但是动画片的真正形成,是在欧美经过艰辛探索逐渐发展起来的。 16世纪,西方首次出现了一种如同火柴盒大小的手翻书 (F1ipBook),这种书的每一页都画着有些细微动作差异的图画,用拇指快速翻动书页时,画幅中的图画就活动了起来。当时这种能使图画“活动”的书,引起了许多艺术家、物理学家的注意。是什么原因使快速翻动的书本,像变魔法似的出现有生命“活动”的奇迹呢?此后,许多人对运动、时间、距离等画面之间的关系,展开了各种形式的探索和研究。这个时期,也就是人们有意识研究“动画’’效果的萌芽时期。当时的人们还不曾想到,他们所做的种种努力,是在为未来一项伟大的艺术发明揭开层层面纱。 从以下为研究动画而发明的装置的演变,反映了人们早期探索动 画的过程:

1.光影动画的出现 17世纪,一位名叫阿塔纳斯?珂雪(Athanasiuskircher)的法国传教士发明了一种被称为“魔术幻灯”(MagicLantern)的装置,其原理是使画 面图样以光影的形式投射在墙上。这一产生光影图像的发明,引起许多研究者的关注,随后魔术幻灯得到多次改良。17世 纪末,一位名叫约翰尼斯.赞(JohannesZahn)的人,在“魔术幻灯” 基础上,进行突破性改造,将许多玻璃画片放在能够旋转的盘上,在光照下转动的玻璃图样依次投射在墙上,墙上的图样就“活”了起来。这是人造影像首次以转动原理成为光影活动画面的记录,也可以说是最早的光影动画。 到了18世纪末,“魔术幻灯”风行欧洲,在许多音乐厅、杂耍 戏院演出,以说故事的形式吸引了大量的观众。这一时期,中国的影灯技术——皮影戏也被引入并盛行于欧洲,以它的精致和风趣性,受到各地观众的欢迎。 2.视觉暂留现象的破解与运用 随着连续分解动作画面,在快速闪现时产生类似生命“活动”现象的疑问,被英国科学家们破解。1824年彼得.罗热(PeteRogQt)出

日本动漫的发展历程及启示完整版

日本动漫的发展历程及 启示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日本动漫的发展历程及启示 摘要:动漫作为一项文化产业,实际上已经成为象征日本国家的一个文化符号,其近邻中国、韩国等东亚国家受此影响较大。从简单模仿到立于世界之巅,发展过程可谓艰辛曲折,日本动漫取得今天辉煌的成就离不开对细节的追求和对外来文化的吸收与利用。本文归纳了日本动漫历史发展过程,并讨论了日本动漫的文化特点,以期为中国动漫的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日本,动漫 目录 (一)、日本动漫的产生与发展脉络 (二)、日本动漫的流行原因 (三)、日本动漫的海外传播 (四)、日本动漫及其有效传播对我国的启示 (一)、日本动漫的产生与发展脉络 动漫,是动画与漫画合并的简称,并逐渐意指具备Et本风格的动画或漫画。日本动漫萌芽于上个世纪2O年代,以《力与世间女子》为代表的幽默路线作品成为日本动漫的标志。2O世纪40年代,日本动漫处于探索和发展时期,这一时期反战题材较多,剧情结构有所改善,受众群体得以扩大。随后日本动漫迎来成熟时期(70__90年代)和黄金发展时期(90年代一上世纪末),动画技术得到极大改进,题材逐渐扩充,涉及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大家熟知的《灌篮高手》、《东京巴比伦》、《名侦探柯南》等作品便出自于这一时期。新世纪以来,日本动漫步人分化与创新时期,题材进一步拓展,画风开始突破传统模式,并与当代社会价值相契合。日本动漫凭借其独特的文化特征和主流文化意识成为了Et本文化的代名词,以动漫为代表的文化产业,通过形象、叙事和文化张力起到了塑造日本文化形态、凝结文化价值的重要作用,成为了日本构建国家文化软实力,造就高强度文化影响力的传播载体。 (一)萌芽阶段 明治维新时期,动漫(卡通)由欧美传人日本,并受到民众的青睐与追捧。以美国卡通为中心的动漫浪潮对日本产生较大影响,一些模仿性的动漫作品开始出现,但是具有浓重的欧美色彩。而产生于2O世纪20年代,以《芋川栋三玄关》、《锅凹内名刁》为代表的日本本土作品的出现,标志着日本动漫开始走向独立发展的道路。随后的20年间,日本动漫的写作风格逐渐由追崇国外生活向反映社会现实的路线转变,并将幽默元素加入作品之中,此时的代表作为《力与世间女子》。这部作品由政冈宪三与其学生懒尾光世制作完成,是日本首部有声动画,对日本动漫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二)探索与发展阶段 经过2O多年的发展,独具本土特色的作品框架得以完善,动漫风格逐渐丰富化。20世纪40年代前后,日本动漫进入新的时期,此时的动漫作品多与国内社会发展相关联。二战期间,受国内军国主义思想宣传的需要,大量法西斯主义宣传性质的动画片被搬上荧幕,动漫这种艺术作品成为了日本宣扬政令的工具。战后,由于政府资金的暂停注入和迪士尼动画的冲击,日本动漫经历了短暂的低潮期。1947年,手家治虫发表了《新宝岛》,这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动漫作品给动漫期刊带来新的发展契机,动漫初具产业雏形。1963年《铁臂阿童木》的上映更是迎合了民众的心理,消弭

中国百部经典动画.

中国百部经典动画 https://www.360docs.net/doc/9512537601.html,/qzone/121893155/1253523916.htm 祝福祖国建国60周年生日快乐! 一、兰菽新发——50年代,中国动画迎来初步发展 解放后,中国动画还没有确立自己的风格,于是,他们开始从苏联那里“取经”。走出模仿危机后,中国的动画片自觉地开始了民族风格道路的探寻。 1.谢谢小花猫(1950) 那个时候,还没有特效技术、数字电影,题目和字幕就用这样硕大的字宣泄着那个时代的纯朴。 新中国第一部动画片。本片编剧是儿童文学家金近,他在这部黑白动画片中,特意为鸡大嫂写了一首朗朗上口的《生蛋歌》:咯咯咯咯,咯咯咯咯,生个大鸡蛋,想想真快乐。大鸡蛋,大蛋壳,孵出小鸡来,

就会叫咯咯。为《鸡蛋歌》作曲的黄淮,后来曾为著名导演谢晋的故事影片《红色娘子军》《舞台姐妹》作曲,她所创作的影片插曲随着那些脍炙人口的经典影片而流传后世。 2.小猫钓鱼(1952)动画方明上海美影厂20\'\' 这部片中的角色设计很有意思,小猫们着普通的农民装束,透着浓郁的革命气息。 方明在中国导演的最后一部动画。本片导演方明的日文名字是持永只仁,他原本是工式“满映”人员,也是日共左派人士,在我党影响下加入东影工作。他一生对东影美术片与上海美术片的创作生产倾注了极大的热忱。 3.神笔马良(1955)木偶靳夕尤磊上海美影厂 马良的那一支笔,曾被多少小朋友羡慕,做梦也想拥有一只。如今,当年的小朋友却再也寻不到童年的梦。动画电影“中国学派”开山之作之一,在国际上屡获大奖。《神笔》在探索民族民俗方面,取得了成功的经验,对美术片的民族化方向产生了重要影响。细致的美工,诚意的制作,深刻而又易懂的道理蕴含其中。

中国动画赏析报告

中国动画发展史及经典动画赏析报告 学院:美术学院 院系:数码设计 指导老师:宗世英 班级:09级十班 学号:210941016 姓名:李盼

我国的动画片历史渊源流长,从60年代开始一直到80年代中期,不仅种类繁多,而且内容和艺术性都远高于同一时期的日本和美国,特别是日本很多的早期动画都受到我国动画的影响。但是从90年代起,我国的动画开始走向衰落,现在充斥在中国动漫市场上的几乎全是日本和美国的动画。 中国动画一共经历了六个时期 一.1922~1945年是萌芽和探索时期。 1918年《从墨水瓶里跳出来》等美国动画片陆续在上海登陆,使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人对神奇的动画片着迷。抱着创造中国人自己的动画片的信念,以万籁鸣、万古蟾、万超尘为代表的第一代中国动画人应运而生,成为中国动画片的开山祖。经过他们艰苦的探索与研制,1922年摄制了中国第一部广告动画片《舒振东华文打字机》。之后,1924年中华影片公司摄制了动画片《狗请客》、上海烟草公司摄制了动画片《过年》。这两部影片是中国最早的动画片。但它们都没有产生影响,产生影响的是万氏兄弟于1926年绘制的《大闹画室》。1935年,万氏兄弟推出了中国第一部有声动画片《骆驼献舞》,1941年又推出中国第一部长动画片《铁扇公主》。《铁扇公主》同时也是亚洲第一部长动画片,比美国迪士尼公司出品的世界第一动画长片《白雪公主》只晚了四年,该片以精湛的动画技术和卓越的艺术性被载入世界动画电影史册。影片于1941年底在上海上映,获得空前好评,其后又在香港和东南亚及日本上映,反响热烈。日本动画片《铁壁阿童木》的导演、日本动画和漫画的鼻祖手冢治虫,就是在看了这部动画后放弃学医,决定从事动画创作的。 2. 1946-1956年是中国动画片的稳定发展时期。 在毛泽东的领导下,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之前,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电影制片厂生产力木偶片《皇帝梦》(1947)、动画片《瓮中捉鳖》(1948),为建国后的生产奠定了基础。1950至1956年这一时期,中国动画片的创作和生产呈现以下特点:在题材上,用童话的故事服务于少年儿童,拍摄了《小猫钓鱼》(1952)等;风格上,踏上民族化的道路,制作了木偶片《神笔》(1955)、动画片《骄傲的将军》(1956);技术上,由黑白片向彩色片转化,摄制了中国第一部彩色木偶片《小小英雄》(1953)、第一部彩色传统动画片《乌鸦为什么是黑的》(1955)。 3. 1957-1965年是中国动画片第一个繁荣时期。 1957年,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建立,使中国有了第一家独立摄制美术片的专业厂。在毛泽东关于“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艺方针指引下,艺术家的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使中国动画片生产进入繁荣昌盛的发展时期。产量上升,在艺术上和技术质量上都达到了空前的平,不少影片在国际电影节获奖,形成了被世界公认的中国动画学派。这一时期,生产出享誉世界的经典大片《大闹天宫》(上下集,1961、1964)。新片种不断问世:1958年,第一部中国风格的剪纸片《猪八戒吃西瓜》试制成功;1960年,创作出第一部折纸片《聪明的鸭子》;1961年,第一部水墨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诞生,为世界动画影坛增添了最能代表华夏风范的新片种;1963年,又拍出水墨动画片《牧笛》,用水墨表现人物、家畜和山水,扩大了水墨动画片的表现领域。此外,题材多样化,也是这一时期动画片生产的一大特点。 4. 19661976年,是文化大革命时期。 1967年、1969年和1970、1971年这4年时间全国的动画片生产厂家都“停产闹革命”。1972年,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率先恢复生产,到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为止,共摄制动画片17部。这一时期的动画片,如《小号手》(1973)、《小八路》(1973)、《东海小哨兵》(1973)等,都以描写建国前的革命战争,描写社会主义社会的阶级斗争、路线斗争和思想斗争,歌颂工农兵为内容。在表现手法上,遵循写实主义。1976年摄制的水墨剪纸片《长在屋里的竹笋》,将中国的水墨画与民间剪纸巧妙结合,为世界动画片的百花园地又增添了一棵新苗。1976~1989年是中国动画片第二个繁荣时期。 从1978年底开始,中国进入改革开放年代。 这一时期,是20世纪中国动画片最繁荣的年代。这10年间,涌现出多家新的动画片生产部门,改变了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一枝独秀的局面;全国共生产电影动画片219部,产生了批代表中国动画片最高水平的优秀影片,如《哪吒闹海》(1979)、《天书奇谭》(1983)、《鹿铃》(1982)、《山水情》( 1988),

浅谈中国动画的发展历史及其现状分析

浅谈中国动画的发展历史及其现状分析 湖北大学数学与统计学学院 摘要:中国动画产业方兴未艾,但是真正的动画产业链仍未形成,国家虽然在中国动画产业中投入了许多,但中国动画产业仍然处于比较落后的地位,以下就我愚见来谈:中国动画的发展历程、中国动画的现状以及对中国动画发展的建议。 一、中国动画发展历程 ●起步(1926~1949) 1926年,万氏兄弟在上海制作了一部叫《大闹画室》的动画短片,由此,中国艺术开启了新的篇章——中国动画。上世纪40年代,万氏兄弟又制作了亚洲历史上第一部动画电影长篇《铁扇公主》,这说明中国在动画产业的起步是相当早的。 东北解放后,政府接管了当时的满洲电影制片厂,也就是长春电影制片厂的前身。可以说这是新中国美术电影的一个开始,中国动画由起步阶段进入了发展阶段。 ●发展(1950~1980)与断层(1966~1976) 1950年后,中国动画进入了发展阶段,当时的中国动画产业的龙头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先后共摄制美术片428部,占全国美术片产量的80%以上)创作了如《东郭先生》(1955)、《骄傲的将军》(1956)《小蝌蚪找妈妈》(1960)、《没头脑和不高兴》(1962)。但在1966年到1976年文化大革命时期中国动画也无一例外地受到了打击,10年内没有任何作品诞生,出现了断层期。直到1979年《阿凡提》的问世,才结束了中国动画产业长久的沉默。 中国动画的发展阶段,也是整个中国动画发展历程中最纯真的一个阶段,以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为首的中国动画制作人们追求质量,不计较成本,不考虑盈利,运用动画、木偶、剪影等技术,一集一完结,不断创造出优秀的国产动画。 ●踟蹰(1980~2004) 1979年,中国进行改革开放政策,中国开始引进外国动画。 1980年,中央电视台播放《铁臂阿童木》; 1986年,引进《花仙子》; 1992年,引进《圣斗士星矢》; 1996年,引进《灌篮高手》; 2001年,引进《EV A》。 八九十年代是外国动画盛行的时期,笔者认为外国动画盛行的原因有: 1.传统与市场化的较量:以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为首的动画电影制作者习惯慢工出细活, 一集一完结,完全抵不过国外已经市场化的按季度生产上百集的势头。以《魔方大厦》为例,9集的动画用了4年来制作,而日本按照季度,一般每季度生产13集动画。显然,中国动画供不应求,观众们在等待周期当然更多的会接触国外动画。 2.传统文化与新文化的较量:以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为例,1980年后的作品有《九色鹿》 (1981)、《天书奇谭》(1983)、《葫芦兄弟》(1986)、《十二生肖》(1993~1995)等,大多是以中国神话和民间传说为故事蓝本。而当时进口的如《铁臂阿童木》(1980),设定是未来世界;《圣斗士星矢》(1992),以希腊神话为蓝本,架空世界观;《灌篮高手》(1996),描绘热血的青春校园生活。中国文化虽博大精深,但看得多了观众难免审美疲劳,于是会更倾向于看不同于中国世界观的动画作品。 虽然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此后逐渐没落,但她在中国动画制造业上的功绩是不可磨灭的,是奉献式的,50多年来,《大闹天宫》、《牧笛》、《三个和尚》、《宝莲灯》、《大耳朵图图》等优秀作品享誉国内外,获得了包括丹麦欧登塞童话电影“金质奖”、柏林国际电影节“银熊奖”、

简述中国动漫发展的历程

简述中国动漫发展的历程 论文关键词:动漫发展 论文摘要:回看中国动画几十年,中国动画曾非常辉煌过,这也证明中国动画是有实力的。对于中国动画的发展过程有一个详细了解,对现今动画创作是大有裨益的。既可以从中借鉴吸取优良的传统,又可以发现总结中国动画的不足,找到一条在新的社会发展时期的发展道路。 要说中国动画,其实历史实在不短了,大伙都知道的米老鼠,是在1928年,那是世界上第一部有声动画。而中国第一部动画片《大闹画室》是诞生在1926年,比世界第一部动画诞生的1906年只晚了20年,所以算到今天中国动画已经八十年了 一、1926年——1949年的中国动画 要说中国动画的起源,就必须提到万氏四兄弟,这万氏兄弟都是从小热爱绘画。在1919年,他们看了《大力水手》、《墨水瓶里跳出来》等几部美国动画,从此是一发而不可收拾,这兄弟四人一起投入了制作动画的尝试中。咱们开始看到的《大闹画室》,就是他们1926年制作的。在那之后,他们又制作了许多动画,其中还有一部也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就是1935年我国第一部有声动画《骆驼献舞》。 二、1950年——1977年的中国动画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的动画片,也就是通常说的美术片,迎来了第一个高潮,可以说是黄金时期啊——除了万氏兄弟投入了新中国的动画制作,一大批技术和艺术方面的人才也在这个时候涌现出来。咱们先给大家说说咱们中国动画另外的几个第一:1953年,我们拍摄出了中国第一部彩色木偶片《小小英雄》,在1954年的木偶片《小梅的梦》里,真人和木偶第一次同时出现在了一部片子里。而1956年的木偶片《神笔》,在国际上获得了儿童娱乐片一等奖,这是中国美术片第一次在国际上获奖。到1955年,第一部彩色动画片《乌鸦为什么是黑的》问世,1958年,出现了我国第一部剪纸片《猪八戒吃西瓜》,这为我国的美术片增加了一个新的品种。之后,在1960年,令全世界惊叹的“水墨动画”横空出世啦。代表作品就是《小蝌蚪找妈妈》还有《牧笛》,这两部动画都在国外获得了极高的评价,而且获得了多个国内外奖项。值得一提的是,《小蝌蚪找妈妈》使用的可是齐白石大师的原画,而《牧笛》里的水牛,那也是李可染大师的作品,你想想,这样的两部动画,能不艺术吗?最后隆重介绍的,就是中国动画的巅峰之作——《大闹天宫》,另外,这个时期著名的动画还有《小鲤鱼跳龙门》,《骄傲的将军》,《渔童》、《孔雀公主》等。 三、1977年——1985年的中国动画 文革之后,中国动画又迎来了一个复兴时期,被称为中国动画的白银时代。在这个新的创作高潮时期,我们的动画制作,不但数量上增加很快,而且形式和题材也不断的创新,这其中最值得一提的,就是动画片《哪吒闹海》。《哪吒闹海》是一部大型的宽银幕动画,故事情节呢,众所周知,是根据古典神话小说《封神演义》改编的。在动画里,哪吒不畏强权,勇斗龙王的气魄让人痛快,而结局处,哪吒看到生灵涂炭,引剑自刎的场面,让很多人都流下了眼泪。

动画制作的发展历史

早期动画表现方式 人类最早对运动因素的形象表达,可以推溯到石器时代。1962年,法国考古学家普度欧马(Prudho~eau)找到一组约2、3万年前用笔或石块绘制于岩壁上的动物形象,其中有画着8条腿的野猪,用于表示奔跑的动作。 在古埃及墓画、古希腊瓶画中,也都出现过类似动作分解图的形象。在缺少动画播放技术的年代,这些“动画形象”只能在静止媒介上起一种动作提示的作用。 1824年,人们对于图画在眼睛里产生逼真运动形象的科学研究取得了突破。英国人皮特?马克?罗杰特(PeterMarkRogct)发现,人眼在观察运动景物的过程中,景物会有一个短暂的停留,即“视像暂留”原理。如果把一组表现运动细小差别的图像,在同一位置进行快速、连续性地显示,在人们的眼里就会是完全逼真的动作形象。电影就是根据这个原理,结合机械、光电技术而被发明出来的。 1832年,一种被称为幻透镜的设备,实现了简单的动画播放效果。这是最早把连续图画表现为动画的机器。幻透镜的工作方法,是把一些能够表现出动作差别的手绘小图画,放到一种能够旋转的圆盘上。转动圆盘,就能透过一个细缝来观看盘中按顺序快速显示的图画,这些图画组成的形象就在眼中逼真地活动起来。 1834年,英图人威廉?乔治发明了西洋镜。它也是一种通过光学装置来观看动画形象的机器。它的图画不是画在转盘上,而是画在转筒壁上,使观看效果更好。它们的共同点,都是通过细缝来观看依次出现的画面,在人眼中产生“活动图画”的印象。 无论是幻透镜还是西洋镜,动画画面都是采用手工描绘的方式。从动画形象的制作规模来看,没有形成固定的动画形象团队。绘制这些活动图画的人,可能平时还以绘制肖像或给书籍画插画作为谋生手段。这些动画形象的制作方法,基本上还是用画笔把颜料画在纸一样的材料上,与画一幅普通的画没有太大的区别,只不过画面小一点、数量多几张。 制作动画的传统工具和方法 动画制作过程中需要用到很多工具、方法和技术,现代的基于数字技术的动画制作方法和技术是在传统工具和方法的基础上演进而来的。虽然使用计算机工具来制作和观看动画,但它与早期西洋镜、胶片动画片的基本原理是一样的。西洋镜较早被应用到商业活动中,是因为其制作成本很低,更容易制造和携带。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城镇,也经常能够看到这种机器。它可以摆在街头用于付费观看,一次只能供一个人使用。1892年,约瑟夫.普拉多制作出一个完整的动画放映装置。1906年,美国漫画家詹姆士.斯图尔特.布莱克顿(James stuartBtackion)制作了历史上的第一部动画片《滑稽脸上的幽默相》。布莱克顿把三千张图画逐一拍摄到连续的胶片中,制成电影并公开发行。这些图画,都是使用粉笔在黑板上绘制出来的。 机械和光电技术的进步,带动了电影放映方式的发展。高亮的放映灯使胶片上的形象可以投射在距离很远、面积很大的银幕上,让很多人同时观看。在一些人口密集的城市中出现了电影院,人们可以通过购票的方式,获得观看一部影片的权利。电影院也为动画片创作提供了商业展示环境。画好的图画可以一幅一幅用胶片拍下来,用电影放映机在电影院里播放。 一些动画企业规模不断扩大。20世纪20年代,画卡通广告出身的美国人沃特?迪斯尼创办了迪斯尼动画公司,把动画形象进行了成功的商业化运营。以迪斯尼公司为代表影院动画片,制作成本高、投入大、制作周期长,费用甚至高达几千万美元。在大型的动画片制作项目中,每个工序都需要由专门人员来进行,比如描图人员只负责描图,不一定参与形象设计。迪斯尼公司一度拥有2000名手工绘画人员。强大的制作能力使得以米老鼠为代表的动画形象在全世界传播。 电视技术的发展,使影视、动画作品能够传播到千家万户。动画片出现多达几十集的连续剧。一部商业动画电影,每秒钟需要24幅画面。为了加快制作速度,一些电视动画片则采用一

日本动漫发展史论文

日本动漫发展史 何谓动画?卡通?或许各位已发现了这个问题,若你认为动画就是卡通的话,那你对动画观念的正确度可能不到六十分。首先便让我们先分辨一下动画和卡通。卡通(Cartoon)是在美国发明的。刚开始的确没有人分什麽卡通和动画。然而到了现在,卡通乃指观众年龄层次较低的卡通。而动画(Animation)乃指观众年龄层次较高甚至於一般社会大众之「卡通」,如美国的《蝙蝠侠》 和匈牙利的《英雄时代》,以及日本的《七龙珠》和《灌篮高手》等。提到动画,大家便会想到日本,下面就是介绍日本动画的发展过程。 日本动画已有七十年的历史,其可分为六个阶段: 一、战前草创期 战前草创期--由1917年日本开始有动画到1945年日本战败为止。这段 时期的前期主要是以世界名著为题材,而后期则由于日本军国主义猖獗,因此动画题材不离宣传、夸耀日本军国主义的路线。如1942年的《海之神兵》即为此类。但是这也造成了战斗、爆炸画技的进步,这也是今日日本动画最引以为傲的技术。 二、战后探索期 战后探索期--由日本战败到1947年为止。日本战败后,有些人鉴于战争的教训,开始将反战题材用在动画上。这种题材影响深远,直到现在还颇为流行。另外也有些人尝试不同的动画题材。所以这个时期的动画题材从很有意义到很低级的题材,应有尽有。像1968年《太阳王子大冒险》就是一个成功的例子,而成为后来高水准动画的基础。当然也有失败的例子。像1970年《无敌铁金刚》就是一部典型的烂卡通,不但暴力而且剧情很差,这带给了日本动画不良的影响。 三、题材确定期 题材确定其(第一次动画热爆发)--自1974年《宇宙战舰》上演至1982年为止。这个时期日本动画界经过探索期,确定了动画和卡通的分野。卡通不在我们的讨论范围内,所以我们不予置评。《宇宙战舰》是日本动画史上第一部超级剧情片,由松本零士负责脚本及人物(Character Design)。该片在电视上播出后,造成“松本零士旋风”。后来并有《冱屺宇宙战舰》,《永远的大和号》及《宇宙战舰完结篇》等三部电影,寿命长达十年。在该片后,松本零士另有《银河铁道999》,《一千年女王》等受欢迎的作品。继松本零士后,由富野由悠季原作小说改编成《机动战士》在1979年开始上演,由于剧情结构复杂而严密,受到动画迷热烈的支持。该片后来的三部电影非常卖座。但自些以后,动画热逐渐消退,动画界进入间歇期。 四、画技突破期 画技突破期(第二次动画热爆发)--自1982年《超时空要塞》(MACROSS)上演至1987年为止,该时期由于人们追求视觉享受成为风潮,因此动画画技力求突破。此时期之画技突破有《超时空要塞》创新的视点快速移动效果,造成极佳的动感;《风之谷》和《天空之城》。精细写实的背景:《机动战士Z》和《机动战士ZZ》的强调反光,明暗对比等,皆对后来的动画贡献很大。由于题 材已确定,加上画技的突破,使得佳作迭现。如1982到1984年的《超时空要塞》;1984年《风之谷》;1985、1986年《机动战士Z GUNDAM》及《GUNDAM

中国动漫的发展史

中国动漫的发展史 1. 中国动画建国前--早期探索期 中国的动画事业发展很早,20年代中国的动画先驱万氏兄弟(万嘉综(万籁鸣)、万嘉淇(万古蟾)、万嘉结(万超尘)和万嘉坤(万涤寰))就开始研究动画制作,第一部中国自制的人画合演的《大闹画室》就是他们制作,1935年,中国第一部有声动画《骆驼献舞》问世。1941年,受到美国动画《白雪公主》影响,制作了中国第一部大型动画《铁扇公主》,在世界电影史上,这是继美国《白雪公主》、《小人国》和《木偶奇遇记》后的第四部大型动画,标志中国当时的动画水平接近世界的领先水平。 2. 中国建国初期--蓬勃发展期(建国到1965年) 建国后,中国的动画事业可以说是得到了非常快速的发展,不但作品多,而且精品也非常多。从1950年的一部动画,发展到60年代已经每年都能制作出十多部动画,其中特别值得一提的就是1961--1964年制作的《大闹天宫》,《大闹天宫》可说是当时国内动画的颠峰之作,从人物、动作、画面、声效等等都达到当时世界的最高水平。这段时期,我国还开始尝试使用不同的动画制作方法,大胆使用中国的传统艺术形式。1947年,我国制作了第一部木偶动画《皇帝梦》;1958年,拍摄了第一部剪纸动画《猪八戒吃西瓜》;1960年,完成了第一部水墨动画《小蝌蚪找妈妈》;1962年,第一部折纸动画《一棵大白菜》。新的动画形式加入,中国动画事业也到达了一个高峰。这个时期内,我国的动画发展还是领先于日本的,虽然日本1963就有了《铁臂阿童木》这样的长篇动画,但我国有大型动画《大闹天宫》,并不输于日本。而且中国的传统艺术应用到动画中来,是日本完全无法比的。不过,使用传统艺术制作动画的代价之一就是需要更多的时间与精力,这个可能也是当时为什么不制作长篇动画的原因之一;另一个原因就是,当时电视在中国还没有普及,所以动画主要还是在电影院播放,所以这个时候的动画还没有长篇的连续剧。 3. 中国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年到1977年) 说到中国历史,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就是文革时期,中国动画业明显的受到了影响。1966--1971这六年中,竟然没有一部动画片制作出来!之后的几年,形势似乎有了一点好转,但是1972-1977年间也只有每年2-4部动画出炉。这一段时期,中国的动画事业几乎是在原地停滞了十多年! 4. 中国改革开放后--缓慢发展期(1978年至1998年) 改革开放,中国动画终于又迈开了沉重的步伐,但是,文革带来的滞后却是无法改变。这一段时期,中国动画的发展不再有了建国初的强劲气魄,虽然动画产量又开始回复,每年还是有许多动画制作出来,但是,当年的开创精神已经不复。这个表现在很多方面:其一,不再探索新的动画形式,现在见到的,也就是建国时候的那几种传统艺术动画了;其二,可能是因为成本太高,水墨动画几乎不再做了,20年中只做出来一部;其三,由于根深蒂固的思想“动画片就是小孩子看的东西”,没有在动画的取材方面做出突破;其四,文革时期,中国许多动画人才流失了,而改革开放初期,又不能马上找到这方面的人才等等。当然,这段时期的精品还是有的,1983年的《天书奇谭》、1986-1987年制作的《葫芦兄弟》、1984--1987年的《黑猫警长》、1979--1988年的《阿凡提的故事》、1989--1992年的《舒克和贝塔》1990--1994年的《魔方大厦》等,都是非常精彩的动画。但是这个时期的中国动画都有一个共同的缺点,就是太过幼稚化了。中国人心中“动画片就是小孩子看的东西”的观念始终没有抛开,造成这些动画即使是初中生来看,都会觉得不太适合。90年代初,中国引进了一些国外动画片,其中特别要提到的就是日本动画片《圣斗士星矢》。《圣斗士星矢》在国内播放后,引起了一阵斗士热,给中国人看到了日本动画的一点点轮廓。其后,又有世界上的各种精品动画引进,中国动画界开始了反思,这直接导致了之后的探索与尝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