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预报探讨中的地磁学手段

地震预报探讨中的地磁学手段
地震预报探讨中的地磁学手段

地震预报探讨中的地磁学手段3

王 文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100081;

中国科学院空间天气开放研究实验室,北京100080)

摘 要 地磁手段在地震预测研究中的许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地震前兆的探讨方面占有一席之地;在探测地下构造中有许多贡献。我们可以开展许多与地震预报基础研究有关的地磁研究,例如地磁模型研究、地磁脉动研究、地球深部研究,等等。对地磁场变化规律性的研究是提取地震地磁前兆的基础。

关键词 地磁学手段;地震预报;基础研究

前言

20世纪60年代以来,接连几次较大的地震都发生在人口稠密和工业集中的地区,造成严重的伤亡和破坏。1964年美国阿拉斯加815级和日本新泻715级地震,1966年我国邢台618级和712级地震都造成极大的损失。几年以后,我国又连续遭受几次破坏性地震,特别是1976年的唐山718级地震破坏尤其惨重,死亡达24万多人。地震预测不仅在我国,也在全世界都成为急待解决的问题(傅承义,陈运泰和祁贵仲,1985年)。

Ξ但是,经过30多年来的探索,越来越多的专家、公众和决策人认识与了解到地震预测远比原先知道的困难,“发现”了原先没有发现的地震现象的复杂性。与其他自然现象相比,地震预测的确有它独特的困难,这就是大地震复发时间的长期性、地震物理过程本身的复杂性和地球内部的“不可入性”,使得地震预测、尤其是短临预测成为当代自然科学的一个世界性难题,地震预测难题的解决需要几代人坚持不懈的努力(陈运泰,1998)。

地磁学是地球物理学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它是由基本磁场与变化磁场两部分组成的。基本磁场来源于地球内部,研究它的变化及其起源,一直是地球动力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而变化磁场则与电离层的变化和太阳活动等有关。对变化磁场的研究是日地物理研究中的热门课题。磁测卫星、地面台站等观测手段所观测到的地磁场的变化包括了上至太阳活动、星际空间、磁层、电离层活动,下至地壳构造、地震活动、地球深部导电特征,乃至地核变化的各种丰富的信息。地磁学是连接空间物理学与固体地球物理学的桥梁。在地震预测研究中,地磁手段也可以在许多方面发挥作用。

1 地震地磁前兆探讨

在探索地震地磁可能前兆方面,国内外许多科学工作者做了大量的研究与探讨工作。在对地震电磁前兆的探讨、分析与机理研究方面,我国地磁学家开展了大量的研究与探索工作(国家地震局科技监测司,1988)。国际上,日本、俄国、希腊、美国等,都先后开展了大量的观测与研究工作。例如,美国西部,尤其是圣安德烈斯断层所控制的地区,是美国地震活动最强烈的地区,60年代以来,美国地质调查局在该断层附近布设了包括地磁、地电阻率等观测网。日本开展了多个实验场的观测与研究工作。希腊的VAN地电研究,引起了国际同行的热烈讨论。在机理研究方面,正如约翰斯顿(M.J.S.John ston)1996年在第十三届国际电磁感应工作组会议上的回顾中所总结的,世

7

1

Ξ95重大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9990453)和中国地震局地震科学联合基金(99112)共同资助;中国地震局

地球物理研究所论著:01A C2019。

界各国的学者先后做了大量的工作,提出了包括压磁效应、动电效应、电磁感应效应、磁流体动力效应等多种机理假说(W ilson,1922; Kalashn ikov,1954;Stacey,1964;Stacey et al.,1965;Yam azak i,1965;B race and O r2 ange,1968a,1968b;N agata,1969;B ar2 sukov,1972;R ik itake,1968,1976;Honku ra, 1976;F itterm an,1979,1981;Ish ido and M izu tan i,1981;V aro tso s and A lexopou lo s, 1987;Dob rovo lsky et al.,1989;Sasai,1980, 1991a,1991b;Park,1991;Fu jinaw a et al., 1992;Fenogli o et al.,1995;U tada,1993)。

“地磁前兆的研究,是捆绑在地磁观测之上的”(吴忠良,1998)。可见,地磁观测对地震预报探讨亦是十分重要的。我国的地磁观测在本世纪发展得很快,尤其是国家地震局成立后,一个全国范围的地磁观测台网得到日益发展与壮大。特别是最近几年,开始加快数字化记录的步伐。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高玉芬与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 CLA)地球与行星物理研究所拉塞尔(C.T.R u ssell)联袂主持的一项名为“中美合作建立中国数字化地磁台阵”的国际合作项目,到目前为止已分别在满洲里、北京、天津的静海、武汉、通海和琼中等台上成功布置了由美国方面提供的数字化磁力仪,获得了第一批数字化地磁资料。我国地磁台网的数字化资料给我们提供了迅速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机遇。数字化资料与以前的传统资料相比,有着毋庸置疑的优越性,它们可以提供更多精确可靠的信息。利用我国日益健全的地磁台网资料将加强磁异常与构造关系的研究。

2 地磁场变化规律性研究

地磁场的成分复杂,80%多到90%多来自地核的基本场,剩余部分主要是来自外源的(太阳活动所引起的)变化磁场,也有来自地壳局部的异常场,孕震过程所引起的磁前兆只是其中极小的部分,例如,北京台的垂直分量Z 约为46900nT,而地震引起的磁异常只有几个nT(目前的一般认识)。要想从中提取出这极小的地磁前兆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加强对地磁场变化规律性的研究就成了必要的课题。

地磁基本场随时间的缓慢变化称为长期变化。长期变化的主要特征之一就是非偶极子磁场的西向漂移与偶极子磁矩衰减。有的学者用矩谐分析方法得到西藏磁异常和西太平洋磁异常有西漂和北移的变化,这与全球非偶极子场的长期变化总体特征是一致的。有的学者分别对华北地区长期变化和北向分量的太阳周效应进行了讨论。在理论上,有的学者提出地磁长期变化场亦存在固定和漂移两部分(王 文和祁贵仲,1983),并在研究重磁关系时计算出长期变化西漂速度为0130 a(王 文,1985),较成功地分析了1970年长期变突跳的源场性质, (王 文,1989;陈舶仿等,2000)。

对变化磁场的研究主要是针对Sq、脉动和磁暴所进行的研究。至于对Sq的研究方面,早在40年代查普曼(Chapm an)所著的“Geom ag2 netis m”中对Sq的主要成因和变化规律都有较清楚的阐述,并已广为人们所接受。但是,还有一些问题至今仍未解决,例如Sq的逐日变化等。另外,国际上对垂直分量很少研究。Sq是中低纬地区的地磁现象,对它的研究,我国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我国学者利用我国较密集的中低纬台网研究了Sq的逐日变异性(高玉芬, 1986)、S e q电流体系的焦点位置(徐文耀, 1987)、地磁垂直分量日变化极小值出现的时间和空间的分布异常(高玉芬,1990)、Sq(Y)的季节性变化与场向电流(高玉芬,1992),并探讨了Sq(Y)季节性变化的物理原因(沈长寿等, 1995)。

3 地下构造与电性结构探测

地壳是由一些不同的地质构造块体组成的,其内部又有一些构造带,构造带上的闭锁区就是地震危险区。近代全球定位测量和地球动力学等均给出,在地球动力作用下和地壳运动过程中,构造块体呈现整体运动特性,并在

8

1

其边界上受到一定的动力作用,从而导致块体内部(主要是其次级块体边界即地震带上的那些闭锁区)应力、应变和应变能的积累。而地震活动即是这种应力应变整体积累过程所导致的震源区的破裂及其伴随的应力、应变和应变能的释放(张国民,1995)。

地磁学方法在研究地壳构造方面有其较独特的地方。早在1975年,里甘和凯恩(R egan &Cain)就曾利用PO GO卫星地磁总强度资料分析了全球的磁异常,特别是在对非洲地区的研究中得到与地质构造吻合较好的结果。后来, M agsat地磁矢量测量卫星成功发射并取得大量宝贵资料。利用这些新的卫星资料,许多地磁学者研究了全球的或者局部地区的磁异常(A rkan i2H am ed et al.,1988;安振昌,徐元芳,王月华,1992;安振昌等,1993,等等)。我国有的学者研究得出:新疆天山、阿尔泰山、塔里木地区等为较强的地磁正异常区,青藏高原和喜马拉雅山一带则为地磁负异常区。在西藏地区,山脉及近邻地区地磁异常场不论是梯度还是绝对值都明显高于相对平坦地区,这为印度板块向北运动,与欧亚板块在青藏高原南部碰撞、汇合提供了佐证,进而为深入研究青藏高原的形成及有关的动力学问题提供了某些依据(王月华,1992,1998)。

在利用台链研究地磁场变化规律和断层两旁地磁场的变化差异方面,国际国内都有较大进展。例如印度地磁研究所的B.R.A ro ra (1992)曾经利用印度境内东经78度左右,北纬8度到18度内的几个台站的资料研究了磁赤道两旁的Sq的变化特征。利用巴西东北、南美西海岸、非洲尼日尼亚以及印度的台链资料,研究了赤道电急流的反向电流(C.A.O n2 w um ech ili,1992)。在我国,正在计划并即将实施的《子午工程》(即“东半球空间环境地面综合监测子午链”)实施后,将逐步弄清我国境内东经120度子午链和北纬30度纬度链上空的空间环境的区域性特征和全球变化的关系,建立相应的空间环境模式,为航天、通讯、生产、生态和国防等高科技用户的工程设计、损伤诊断和科学研究需要服务,为预测预防地震等灾害服务。

我国学者在我国许多地区利用地磁测深的各种方法研究地下电性结构(范国华等,1990, 1991,1992,1993,1995,1997,1998,1999, 2000)。徐文耀及他的一些研究生,提出了一种新的Sq磁场分析方案,使用国际地球物理年(IGY)和国际地球物理合作年(IGC)期间全球100个台站和中国地区4个台站的资料,计算了Sq磁场三分量的全球分布特性及其随世界时(U T)演变的过程(徐文耀、李卫东, 1994a),根据以上结果还研究了Sq的外源与内源电流体系的经度效应和U T变化(徐文耀、李卫东,1994b),后来还应用磁测深(GD S)中的Schm ucker’s A pp rox i m ate Eu ristic方法,对不同U T时刻的24个经度带的地下电导率进行了计算,研究得出了全球地下电导率的分布图像(徐文耀、李卫东,1996),等等。在局部地区目前是利用梯度法或Z Y法(陈伯舫, 1994)。

在研究地震活动区地下的三维磁性结构方面,70年代开始了物性成像技术的研究,即基于线性代数矩阵的反演由观测场反演离散场源的参数,同时可确定几何结构和物性参数。90年代位场成像技术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未知参数可达105,从而可较详细地描述地下物性结构,解的可靠性也得到提高。例如,刘长风等曾利用磁性层析成像技术研究了塔里木盆地部分地层的磁性结构;皮尔金顿等(M ark P ilk2 ington et al.,1997;Yaoguo L i et al.,1996)也发表了有关磁场资料反演技术的文章;John C.等(1996)发表了求解大型线性反演问题的文章,等等。

4 地磁脉动研究

地磁脉动是频率在1m H z至10H z的准周期地磁振荡,是磁层中超低频(U L F)等离子体波的响应。地磁脉动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连续型脉动,用Pc表示,这种脉动一般呈较规则的振荡;另一类是脉冲型或不规则振荡,用

9

1

P i表示。每一类又根据振荡周期分为若干亚类。脉动的产生主要与磁层的各种不稳定性有关,除了磁层源之外,太阳风中的不稳定性和激波也可驱动地磁脉动。国际学术界对脉动的观测研究已有130多年的历史了。雅各布斯等(Jacob s et al.,1964)指出,P i2是周期为40~150s的地磁场非规则变化。许多学者先后研究了P i2的频率特性和传播规律,并提出了不同的机理上的假说(例如,K.Yum ono,1990,等等)。最近不少学者还利用小波分析方法研究P i2的频率特性(例如,O chadlick et al.,1993; Ho lter et al.,1995;L u i and N aj m i,1997)。诺斯等(M.N o se et al.,1998,1999)利用小波分析方法研究了P i2的图像识别。近些年来,也不断有U L F波与地震的发生有关的报道,这方面的研究也在不断发展。日本最近曾经召开了多次这方面的国际会议(例如1997年和2000年召开的国际地震电磁学学术讨论会)。为了越过因地壳导电性地震电磁波无法传递到地表这一难点,Yo sh i H iko等提出等离子体衰减模式(P las m on2D ecay M odel);M asash i Kam ogaw a等提出偶极子图像模式(D i po le2 I m age M odel)。尽管这些都属于假说,但说明人们已经重视地震电磁波的机理研究及其困难之所在。1999年3月在我国台北召开了国际电磁研究进展专题讨论会(P rogress in E lectro2 m agnetics R esearch Sym po sium)。国内学术界也十分重视脉动研究。应用地球物理学家注意利用脉动研究地下的电性结构,而空间物理学家则重点研究脉动的产生机制、传播过程及其与太阳风和电离层中各种等离子体过程的关系。我国学者对中低纬度区常见的P i2、Pc3等类型的脉动进行了周期特性、功率谱、极化方向等形态学研究(孙炜等,1981;杨少峰,1992, 1993),并利用小波分析方法研究我国部分地区P i2型地磁脉动的频率特性与传播规律(范国华等,2000)。但在地震地磁脉动研究方面,仅仅才开始。5 地震地磁背景场研究

在地震预报方面,目前强调地震前兆要形成场。为此,在地磁方面,研究并绘制高精度的区域地磁图,为地震预报提供一个可靠的背景场已成为热门课题。为了研究世界范围的地磁场和地磁异常,国际地磁和超高层大气物理学协会(I A GA)有一个专门小组在进行以5年为间隔的国际地磁参考场(IGR F)研究,到目前为止,已有21个IGR F资料供研究用。为了研究中国的地磁场和异常特征,近几十年来我国也开展了一些中国地区地磁场模型的研究。自1050年以来,我国每10年绘制出版一次中国地磁图。

在对地磁场模型的研究方面,从高斯分析是“三维问题”出发,研究了高斯分析由于测点离散化而产生的一系列理论问题(吴文京、祁贵仲,1983)。在修改行武毅(T.Yuku take)地磁场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新的磁场理论模型,较成功地拟合了1600年至今的地磁场观测值,并用它先后较好地解释了东亚磁异常的兴起和太平洋中部异常的衰减乃至消失的全过程,证明了太平洋中部的非偶极子场异常微弱只是暂时现象(W ang T angw en&Q i Gu izhong,1983)。对行武毅模型的源场性质进行研究,用地核内电流体系模拟了它的源(W ang X ishuo&Q i Gu izhong,1983)。

在局部地磁场模型的研制方面,20世纪六七十年代,采用多项式,这是最简单的。后来,球冠谐波分析被成功地用于加拿大(H aines, 1985)、芬兰(N evan linna et al.,1988)和中国(安振昌等)。1999年B u rdelnaya等利用日本地磁复测点与台站数据获得了精度高得多的日本地区地磁长期变化参考场。

6 地球深部研究

地震发生的机制可能与地球深部活动有关。在深部研究中,地磁方法有着特殊的作用。例如,利用长周期的地磁变化场资料研究深部电导率(M c Donald,1957;Evan s,1972;Steacy,

2

1977)。关于地磁场与地球转动的关系研究由来已久。一些学者对核幔电磁耦合做了定量研究和讨论(B u llard et al.,1950;Rochester,1960, 1962,1973,1976;Robert et al.,1963,1972; L angel et al.,1986;Yuku take,1973;H ilton, 1989;B uffett,1992;L am beck,1980;M errill et al,1996)。例如,罗切斯特(Rochester)定量计算了核幔电磁耦合所能提供给地幔的转轴方向的力矩正好引起所观测到的日长(lod)变化。但是,这种耦合所能提供给地幔的力矩不能激发或阻尼转轴方向变化的主要成分——钱德勒晃动,偶合力矩比晃动所需力矩要小三四个量级(王 文,1989)。不过用核幔电磁耦合方法研究地球转动的变化动力会遇到一些问题,例如,由地表地磁场推算核幔边界地磁场时要考虑地幔的屏蔽作用,而地下电导率的较精细的结构目前仍不清楚。以上所提到的研究地球转动变化的动力问题中因此都存在着不足。

至于一般的关系研究,早在20世纪60年代,芒克和麦克唐纳(M1H1M unk and G.J.

F.M ac Donald,1960)讨论了太阳风和地球磁场间的相互作用对地球自转的影响,他们认为这些相互作用可能对日长的非长期变化产生影响。不过,后来沙茨曼(Schatz m an,1966)和科尔曼(Co lem an,1977)不同意这种观点。戈洛夫科夫等(Go lovkov et al.,1971)研究了全欧洲大约60年的磁场变化,其结果证明日长变化和地磁长期变(s.v.)存在某些关系。许多台站约100年的垂直分量资料具有明显的相似性,且这种变化与日长曲线相似

结束语

地磁学研究在许多方面对地震预测探讨都有意义,不仅是探讨地震地磁前兆,而且许多地磁学科研究都是地震预报基础研究的重要内容。“地磁前兆的研究,是捆绑在地磁观测之上的”,地磁观测的是包括占90%多的核源场与占百分之几的外源场在内的整个地磁场。地磁场中除了这两部分外才是地壳磁异常,在地壳磁异常中由地震引起的异常又占极小的比重。地磁场有各类长期变化与短期变化,只有研究与认识它们的规律,才能正确提取异常场。加强地磁学科的基础研究,将有利于推动地震预测的探讨工作。否则,光有地磁数据是远远不够的,地磁台站数据不是地震前兆数据。

(收稿日期:2001203202)

Geomagnetic M ethods i n Earthquake Pred iction Researches

W ang Tanwen

(In stitu te of Geop hysics,CSB,B eijing,100081;

L abo rato ry of Sp ace and W eather,A cadem ia Sin ica,B eijing,100080)

Abstract T he geom agnetic m ethods p lay an i m po rtan t ro le in m any asp ects of earthquake p redicti on researches.T hey can be u sed in researches of seis m ic p recu rso rs,and have m ade m any con tribu ti on s to exp lo rati on of sub su rface structu re.W e can carry ou t a lo t of geom agnetic re2 searches associated w ith basic researches of earthquake p redicti on s,such as researches of geom ag2 netic m odel,geom agnetic p u lsati on and deep structu re of earth etc.T he study on variati on regu2 larity of geom agnetic field is fundam en tal to p ick up seis m ic and geom agnetic p recu rso rs.

Key words geom agnetic m ethod;earthquake p redicti on;basic research

1

2

关于地震预报的资料知识

关于地震预报的资料知识 地震预报的资料第一部分:地震基础知识 为什么会发生地震 地震是地球运动的结果。地球运动中,地壳也在不断运动变化。 地球的运动变化逐渐积累了巨大的能量,对地下岩石产生了非常强的作用力,当岩石承受不了这种力时,就会突然发生破裂和错动。 地震是指地壳中因岩体错动断裂而释放能量引起的地表振动。 岩石破裂产生地震波,地震波传到地表,地面随之就振动起来,这就是地震。 地震发生会有哪几种类型呢 天然地震主要有三种类型:火山地震、陷落地震和构造地震。 火山地震是由于火山喷发,使岩浆冲击地表而引起的地面振动。火山地震影响范围比较小,造成的破坏相对较校 陷落地震是由于地层陷落引起的地面振动。比如地下的石灰岩溶洞坍塌,或者矿山采空区的塌陷,都会引起小范围的地面振动。这种地震一般破坏程度不大。 我们平时所说的地震叫构造地震。

构造地震是由于地下深处岩层错动、破裂所造成的。这类地震大约占到全球地震数的90%以上,而且振动的强度大,影响的范围广,所以对人类的威胁也就最大。 地震是有大小的。地震的大小用震级表示,地震越强,震级越大。按震级大小可把地震划分为以下几类: 地震震级分为弱震、有感地震、破坏型地震、严重破坏型地震。 弱震:一般指3级以下地震,这种地震通常人们感觉不到,只有仪器才能记录得到。 有感地震:一般指3级以上、5级以下地震,这类地震人们能感觉得到,但一般不会造成破坏。全球每年大约发生3级以上地震5万余次。 破坏型地震:一般指5级以上、能够对地表及其建筑设施造成破坏的地震。全球平均每年大约发生5级以上地震1000次左右。 严重破坏型地震:指7级以上地震。全球每年要发生这样的地震10到20次,不过大多数发生在海洋和荒芜人烟的地方。 震级每相差一级,它们的能量相差30多倍,也就是说,一个7级地震相当于将近1000个5级地震所产生的能力。 地震发生时,会产生地震波,人们感觉到的振动是由于地震波传播造成的。

中国地震局关于加强地震监测预报工作的意见

中国地震局关于加强地震监测预报工作的意见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地震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地震局,各直属单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防震减灾工作的意见》(国发〔2010〕18号),为进一步加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地震监测预报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着力加强地震监测预报工作 (一)充分认识做好地震监测预报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我国地震多、强度大、分布广,是世界上地震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二十世纪,我国因地震死亡人数占全球地震死亡人数的二分之一,共发生死亡人数超过百人的地震53次,其中超过千人的地震22次。新世纪以来,汶川、玉树地震相继造成极其惨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做好防震减灾工作,是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任务。地震监测预报是防震减灾工作的关键环节,是开展震害防御、应急救援和地震科学研究的重要基础。做好地震监测预报工作,是党和政府的必然要求,是人民群众的殷切期望,也是法律赋予地震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经过四十多年的努力,我国的地震监测预报工作取得了显著进步,逐步建立了基本覆盖全国及重点区域的监测台网,形成了长中短临渐进式预报思路,持续不断地开展了预报实践并取得一定进展。但同时也存在明显不足,特别是汶川地震等重大地震灾害,显露出我国地震监测基础仍较薄弱,地震预报的水平还很低,地震科技的支撑引领作用发挥不够,人才队伍还不能适应监测预报工作的需要,监测预报的社会管理有待加强,公共服务的产品尚不丰富。面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严峻复杂的震情形势,各级地震部门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做好地震监测预报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和艰巨性,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下大气力把工作做得更扎实、更科学、更有效,努力提高地震监测预报水平。 (二)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最大限度减轻地震灾害损失为根本宗旨,以破坏性地震特别是强震的监测预报为重点,大力加强地震科学技术研究,坚持不懈开展监测预报实践,探索新思路新方法,履行法定职责,创新工作机制,强化社会管理,拓展公共服务,不断提升监测预报能力和水平。 (三)工作目标。到2015年,基本形成多学科、多手段的覆盖我国大陆及海域的综合观测系统,人口稠密和经济发达地区能够监测2.0级以上地震,其他地区能够监测3.0级以上地震;在人口稠密和经济发达地区初步建成地震烈度速报网,20分钟内完成地震烈度速报;长、中、短、临地震预测科学水平不断提高,预报能力不断增强;建立适应监测预报需求的人才队伍和工作机制,公共服务能力显著增强,对防震减灾贡献率进一步提升。到2020年,建成覆盖我国大陆及海域的立体地震监测网络和较为完善的预警系统,地震监测能力、速报能力、预测预警能力显著增强,短临预测预报水平有明显提高,力争做出有减灾实效的短期预报或临震预报。

地震预测

按:转帖不代表本人赞同或反对文章观点。 他们预测了08年512大地震“国内要是不要,我们就给国外。”两位爱国者长长的叹息 我相信,我的民族能接受一切真相。——笔者翟明磊 中国地震局发言人称: 地震不可预测,这次汶川地震情况尤为特殊,震前没有发现任何前兆信息,没有前震,没有收到任何预测意见。我历时四个月的调查证明这是彻头彻尾的谎言。 但本文并不满足于证伪,我想带给读者的不是一次寻找小丑与英雄的旅行,而是面对科学与我们人性的惨痛见证,汶川地震预报失败在我们民族性格与体制中的腐败点:不合作,不独立,不负责,胆怯。我对自己的要求是不哗众取宠,不偏不倚,恰如其分,我对读者唯一的要求:对科学问题更多耐心与理解。 让我们开始寻找汶川预测真相的旅行。 ——笔者翟明磊 半个台测出汶川地震 2008年5月11晚上,北京民族学院南路一间屋子的灯通宵未熄,一对白发苍苍的老夫妻紧紧盯着计算机屏幕。老先生的老花镜只有一条腿,歪歪地架在鼻梁上有点滑稽。——他们是全世界唯一知道地震马上就要发生的人。 凌晨两点时,他们知道的是:距四川红格550公里到800公里的环带中,12日至13日将发生七级到八级的大地震。 他们不知道的是:震中的方位与具体地址。 因为他们已经弹尽粮绝,他们只剩下半个台站。

钱复业不为公众所知,这位七十四岁的老人在地震界却是一位实力人物。人称中国洋地电的“祖师奶奶”。当年她还是一位俊俏姑娘时就奉周总理之命,将苏联的地电方法引入中国,这位当年的风火的巾帼标兵在邢台试验场一干就八年。提起当年,最难忘的是邢台百姓拔了他们架下的电线,三十岁钱复业说“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邢台人对没报出地震的钱说:“你们为人民屁服务。”八年没有休息日,没有回家,孩子管父亲叫“叔叔。”活得象野人一样,常年住帐篷吃干粮,15分钟观测一次仪器.在特大洪水中是老百姓救了她们。地电的方法是将一公里长的电线埋入地下,当地层受压时,地下三百立方米的体积电阻变大,电阻率变小,从而测出地震前兆。得到李四光首肯后,这一方法在全国推广,成为预测地震的主要手段。目前全国仍有110个地电台,负责人大多是钱复业的徒子徒孙。 2003年,“地电祖师奶奶”闹革命了。因为她发现全国的地电台站大部分失灵了。原因是自从全国花了二十七个亿更新数字化台站后,这位创始人发现自己报不出地震了。这一年,她上报了四次地震,三次成功,一次失败。前三次用的是手动的传统地电仪,虚报的一次用的是地震局数字台站的数字仪器。 图片说明下图为汶川地震HRT波前兆红色部分即为异常区域。上图为唐山松潘等三个地震异常比较

简述中国地震事业的发展

简述中国地震事业的发展历程 闫俊岗 中国科技大学空间与地球物理系 内容摘要:本文通过地震事业的发展、机构设置的形成过程以及防震减灾“三大工作体系”的形成与发展,系统介绍了中国地震事业的发展历程,可以为科技人员了解中国地震事业的发展提供必要参考。 关键词:地球物理;防震减灾;三大工作体系;地震事业 一、“三剑客”开创了我国地震事业 谈到中国的地震事业,首先要谈到中国的地球物理事业。新中国成立前后,三位元老级先生开拓了我国的地球物理事业,他们分别是从事金属矿产勘探的顾功叙、因地震波理论闻名遐迩的傅承义和石油勘探专家翁文波。他们被人们尊称为中国地球物理界的“三剑客”。从此,中国开始有了自己的地球物理事业。 地球物理事业的发展也促进了中国地震事业的发展,在中国地震预测预报等领域,地球物理学科的发展建立了不朽的功勋。1966年,河北邢台发生地震后,傅承义、顾功叙和翁文波又义不容辞地走上用地球物理来抗击地震灾害的前线,分别致力于地震的预测、预报研究。傅承义提出地震发生的“红肿成因理论”。顾功叙发展的“以震报震、以磁报震”等监测预报地震的方法,使中国的地震预测预报和科研水平跻身世界前列。翁文波则致力于天然地震的预测研究,后来又将其扩展到洪涝、干旱等灾害远期预测,在预测理论和实践上取得了重大突破。 表1 中国地球物理界“三剑客”情况介绍 姓名简历 顾功叙1934年留学于美国科罗拉多州矿业学院,学习地球物理勘探专业,1936年获硕士学位。同年,赴加利福尼亚州理工学院从事科研工作。抗日战 争爆发不久,毅然中断在美国的研究,返回祖国,为开创我国的地球物 理勘探事业和推进我国地震预报研究作出了突出贡献。

中国古典园林案例分析

以具体实例分析中国古典园林的自然美、空间美、意境美 ---------------------- 以无锡寄畅园为例 摘要: 中国古典园林是一个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园林体系,也是全人类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中国古典园林在造园艺术手法有自己独特的特点,特别是在与自然的融入、空间的布局、意境的营造上彰显出的自然美、空间美和艺术美,达到了审美的最高境界。这些都值得我们后人所学习和传承。 关键词: 自然美、空间美、艺术美 中国古典园林是人类用勤劳和智慧创造出的境界独到、风范高雅的工艺造物以其沉静典雅、平淡含蓄、心物化一的美学风范成为世界造园艺术宝库中一朵魅力永恒的奇葩。中国的造园艺术追求“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自然审美旨趣它深浸着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内蕴是中国五千年灿烂文化造就的艺术珍品代表着中华民族内在的精神品格。 中国古典园林作为一个成熟的园林体系, 若与世界上的其他园林体系相比较 的话,他的个性是鲜明的。它的主要特点是:一、本与自然、高于自然;二、建 筑美与自然美相结合;三、诗画的情趣;四、意境的含蕴。 这四大特点所衍生的四大美学范畴——园林的自然美、 建筑美、 诗画美、 意 境美, 乃是中国古典园林在世界上独树一帜的主要标志。 从根本上来说,

这与中 国传统的意识形态的方方面面以及重整体观照、 重直觉感知、 重综合推衍的思维 方式的启导也有直接的关系。 1 、自然美 寄畅园在无锡市惠山东麓惠山横街。 园址原为惠山寺沤寓房等二僧舍, 明嘉 靖初年(约公元 1527 年前后)曾任南京兵部尚书秦金(号凤山)得之,辟为园, 名“凤谷山庄” 。秦金殁,园归族侄秦瀚及其子江西布政使秦梁。嘉靖三十九年(公元 1560 年) ,秦瀚修葺园居,凿池、叠山,亦称“凤谷山庄” 。秦梁卒,园 改属秦梁之侄都察院右副都御使、湖广巡抚秦燿。万历十九年(公元1591 年) , 秦燿因座师张居正被追论而解职。 回无锡后, 寄抑郁之情于山水之间, 疏浚池塘, 改筑园居,构园景二十,每景题诗一首。取王羲之《答许椽》诗:“取欢仁智乐,

地震预测

地震预测 根据所认识的地震发生规律,用科学方法对未来地震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强度作预先的估计。地震预报则是在具备一定可靠程度的前提下将地震预测的意见向公众宣布。有实用价值的地震预报必须同时报出时间、地点和强度。科学的地震预测是将来实现地震预报的基础。 地震预测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开展的探索性研究项目,特别是中、短期或临震前的预测尚处于探索阶段,远远没有到可以实用的程度。一些学者对实现地震预报抱有怀疑,对于用行政手段组织地震预测持保留态度。 地震预测的科学前提是认识地震孕育和发生的物理过程,包括地球介质物理、力学性质的异常变化。但是人类对地震成因和地震发生的规律还知之甚少,主要是因为地震是宏观自然界中大规模的深层的变动过程,不同于实验室中单纯的可控条件下进行的样品试验,其影响因素过于复杂,还可能有人类未知的因素存在。人们所能做的是在地面上观测某些物理量,这种观测通常是不完全的和不完善的。在当代科学技术条件下,人们还不能深入地球内部直接或间接观测深层介质的物理状态,因为测量过程本身就将打破原有的状态。而所能观测的物理量异常变化是否与地震的发生真正相关还不能确知。这就是地震预测研究所以进展缓慢的真实原因。 地震预测研究有3种不同的思路: ①地震地质。地震发生在地壳中上层,故认定地震应属于地质过程。研究已发生的大地震的地质构造特点,应有助于今后判定何处具备发生大地震的地质背景。但有些地震发生前,地质构造往往不甚明朗,震后才发现有某个断层,认为与地震有关。 ②地震统计。对过去已发生的地震,运用数理统计方法,从中发现地震发生的规律,特别是时间序列的规律,根据过去以推测未来。此法把地震问题归结为数学问题。因需要对大量地震资料作统计,研究的区域往往过大,所以判定地震的地点有困难,而且外推常常不准确。 ③地震前兆。地震是地球介质的破裂,故认定地震应属于物理过程。观测地球物理场各种参量以及地下水等异常变化,可能找到有用的地震前兆。前兆研究中的最大困难是,观测中常遇到各种天然的和人为的干扰,而所谓的前兆与地震的对应往往也是经验性的。尚未找到一种普遍适用的可靠的前兆。 以上3种思路都有片面性,都不能独立地解决地震预测问题。实际采取的是综合的办法,把3种不同思路所得放在一起对比参照,力求对未来的地震活动作出估计。 地震预测是世界难题,第一,地球的不可入性。大家知道上天容易入地难,我们对地下发生的变化,只能通过地表的观测来推测;第二,地震孕律的复杂性。通过专家多年的研究,现在逐渐认识到地震孕育、发生、发展的过程十分复杂,在不同的地理构造环境、不同的时间阶段,不同震级的地震都显示出相当复杂的孕律过程;第三,地震发生的小概率性。大家可能都感觉到,全球每年都有地震发生,有些还是比较大的地震。但是对于一个地区来说,地震发生的重复性时间是很长的,几十年、几百年、

云南省地震局

云南省地震局

一、行政执法依据 二、执法种类 (一)行政许可(共 3 项) 第一项:地震安全性评价结果的审定和抗震设防要求的确定1.许可依据

(1)《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条例》第十六条“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负责管理地震工作的部门或者机构负责除前款规定以外的建设工程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的审定”。 (2)《云南省防震减灾条例》第十四条第一款:“省地震工作主管部门负责全省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的管理和监督,审定全省地震安全性评价结果,确定抗震设防要求。” (3)《云南省建设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规定》第四条第一款:“省地震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省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的管理和监督,并负责全省地震安全性评价结果的审定工作。”;第十三条“承担地震安全性评价的单位提出的评价报告,按照下列规定申报评审和审批:(一)国家的重大建设工程和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设工程场地的地震安全性评价,经省地震安全性评审委员会初审后,报国家地震烈度评定委员会评审,其评审结论由国务院地震行政主管部门审批。(二)其他建设工程场地的地震安全性评价,由省地震安全性评审委员会评审,其评审结论由省地震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4)“三定方案”的相关规定:“(二)主要职责 4、……负责监督管理本行政区域内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和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按职责权限审定地震安全性评价结果,确定抗震设防要求;……” 2.具体执法机构名称:云南省地震局震害防御(法规)处 3.执法岗位职数:编制4人,在职5人。 第二项:地震安全性评价单位资质许可 1.许可依据 (1)《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条例》第六条“国家对从事地震安全性评价的单位实行资质管理制度。从事地震安全性评价的单位必须取得地震安全性评价资质证书,方可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 第八条“国务院地震工作主管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负责管理地震工作的部门或者机构,应当自收到地震安全性评价资质申请书之日起30日内作出审查决定。对符合条件的,颁发地震安全性评价资质证书;对不符合条件的,应当及时书面通知申请单位并说明理由。” (2)《地震安全性评价资质管理办法》第五条“国务院地震工作主管部门是全国地震安全性评价资质的管理部门,负责甲级、乙级资质的审批。

中国明清时期园林特点

中国明清时期园林特点 摘要:明清园林代表了中国古典园林的最高成就,也是现存中国古典园林的主要组成部分。明清园林具有三个明显的特点:师法自然,巧于因借;含蓄内秀,小中见大;诗情画趣,无限意境。 关键词:中国园林;明清园林;艺术特点 中国园林形成发展的历史非常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昆仑山瑶池仙境、东海神山仙岛的神话故事。殷周时期就有了林囿、林台、林沼的文字记载,唐宋时代得到了全面发展,明清到了顶峰。现在人们看到的古典园林,很多是明清时候建的,或更早时期经明清改建的,它们是中国古代园林的代表,具有非常高的历史文化价值。中国古代园林是经过造园匠师精心策划的,运用堆造假山、布置水面、养花种树、营构建筑、匾联题词等手段艺术地再现一个理想的空间,是园林主人畅山游赏、吟诗作画、抚琴对弈、聚朋会友,甚至是坐禅修道的地方。清朝的帝王还有在园林里边听政、居住的传统。中国的园林根植在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基础之上和孕育这一传统文化的环境之中,所以表现出以下特点: 一、师法自然,巧于因借 (一)师法自然 中国古代园林的营造体现在人和自然的和谐统一。园林中的自然景观是华夏大地锦绣河山的浓缩。比如说山的表现,或者像杭州西湖群山、四川峨眉山那样的蜿蜒起伏、苍翠欲滴,或者像黄山、庐山的奇峰怪石、悬崖峭壁、高峰峡谷,或者像桂林石林神秘洞府那样的灵秀神秘;园林的水或者表现如太湖、西湖那样的海阔天空,或者再现河流那样的迂回曲折,或者表现瀑布溪流那样的奔腾欢跳等等;园林中的树木花草是山林野趣、荷塘秀色、鸟语花香和春夏秋冬四季景色的提炼和写照。这一切自然景观虽是人工创造,但也是师法自然的,故而象是天生地就的一样。正好像是明代造园艺术家计成在他的书《园冶》中所说“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园林中的厅、堂、轩、榭、亭、廊、桥等等建筑是源于生活的,是地方民居建筑的升华、再现,它们的形象通透轻盈、变化多端,大小相间、错落有致融化在自然山水之中,使建筑和自然和谐统一,进而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 园林中的路是联系景点的纽带,起导游作用。园林的路是乡村小道的艺术再现,也是景的组成部分。庭院中的花阶、铺地具有装饰趣味性,烘出了高雅的建筑、环境气氛。书法、诗文也以匾联的形式融入园林,达到丰富园林文化内涵的作用。中国园林就是综合运用了上面的多种因素的艺术布局,再创了一个源于自然又高于自然,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并且赋予了情感、理想化了的自然,呈现出一派阴阳明暗、高下起伏、气韵生动的自然美,于同一时期的西方工整、对称的人工美形成鲜明的对照。 (二)巧于因借 巧于因借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就是充分利用自然的环境,化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例如,叠山理水,面对高低不平的地形,采取低处挖土成湖,高处筑土为山,运用因势利导的方法顺理成章地创造自然山水景观。园林建筑随地形变化而灵活布置,随地势变化而高下曲折有致。当方的就方,该曲的就曲,就是半亭半廊也能恰到好处。对于古树名木更加珍惜爱护,当建筑和古树名木矛盾的时候,宁可建筑移位,即使万不得已也只修剪几根枝杈,保全树木,以取得雕梁画栋和古树庭荫相得益彰的效果。与西方古典园林讲究对称、规整,甚至是对有生命的植物也要修剪成几何图案,以表现人是自然的主宰是完全不同的。 巧于因借的另一方面是借景与障景的运用。凡是园外能激起人们视觉、听觉、嗅觉美的

防灾减灾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最新)

防灾减灾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最新) 一、判断题 1自然灾害是给人类生存带来危害或损害人类生活环境的自然现象。(对) 2灾情指自然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其他危害人类社会的破坏现象。(对) 3我国有多种类型的自然灾害,尤其以地震、干旱、洪涝、台风等灾害危害最为严重。(对) 4自然灾害的发生具有随机性,是不可预测的。(错) 5自然灾害的发生具有区域差异性。(对) 6巨灾频发已成为亚洲人居安全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之一。(对) 7亚洲的巨灾以地震、洪水、风暴、干旱、海啸、山体崩滑为多。(对) 8重大自然灾害的发生往往具有群发性。(对)

9次生灾害是由一种灾害引发的其他灾害。(对) 10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有二重性,自然灾害现象也并非惟害而无利。(对) 11面对灾害,预防比救助更为经济。(对) 12面对灾害,预防比救助更为人道。(对) 13许多自然灾害在发生、发展过程中,往往诱发一系列的次生灾害与衍生灾害,形成多种形式的灾害链。(对) 14灾害监测、预测、预警、灾情评估、重建等工作中都可用到卫星遥感技术。(对) 15减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对) 16《后汉书·礼仪志》记载:朝廷要求“自立春至立夏尽立秋,郡国上雨泽”。这是我国最早对报灾提出的要求。(错) 17秦朝制订的《田律》是关于环境保护、减轻灾害内容的规定。(对)

18“国际减灾十年”活动是由美国科学家弗兰克·普雷斯博士于1984年提出的世界性防灾减灾的战略构想。(对) 19目前,国家减灾委员会成员由国务院有关部委局、军队、科研部门和非政府组织等34个单位组成。(对) 20我国从上世纪50年代年均因灾平均死亡数万人,到目前年均仅死亡2000余人,这是党和政府对于防灾减灾工作的重视、投入巨大财力、物力用于减灾工程建设和重视非工程建设的结果。(对) 212008年北京奥运会组委会提出“安全奥运”理念,也包括了减灾工作。(对) 22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综合协调机构是国家减灾委员会。(对) 23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设定了4个响应等级。(对) 24按照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的规定,重大自然灾害发生后,由国家减灾委办公室统一发布灾情。(对) 25因灾死亡30人以上,可以启动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中规定的4级响应。(对)

成功预测地震

成功预测地震,中国人创造的奇迹远不止一两次! -----汶川大地震思考之二 1.海城大地震。 1975年2月14日19时36分,在辽宁省海城、营口一带发生7.3级强烈地震。由于从中央到地方高度重视,群测群防,海城地震成功预测,只死亡1300人。专家们预计,这次地震如果没有预报,将会死亡10万多人。海城地震,被联合国承认干得最漂亮的预测。 中国地震局局长陈建民说,一九七五年辽宁海城地震的成功预报,是中国同时也是整个人类第一次对大地震做出成功预报,取得了巨大的减灾实效。 2.唐山大地震中的青龙县奇迹。 唐山大地震因为种种原因错过预警机会酿成巨大的人员损失,而青龙县县城仅离距唐山115公里,因为青龙县地震办工作人员王春青在听说大震预报后,赶紧回去向县委作了报告。县委当即决定釆取有关措施,结果全县47万人,仅有一人直接死于地震,还是因为心脏病。 3.四川绵阳市的松平地震。1976年8月16日,松潘、平武之间发生7.2级地震。地震属震群型,主震之后又发生22日6.7级地震和23日7.2级地震。这次地震有感范围较大,西至甘肃高台,南至昆明,北至呼和浩特,东至长沙,最大半径1150公里。这次地震的同时,平武县又暴雨成灾,致使洪水、崩塌、滑坡、泥石流泛滥成灾,加重了灾情和损失。 由于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发动群众,开展群测群防,经过全省地震工作者的艰苦努力,敢于探索,以保护人民生命财产为已任,做出了较为准确的、具有减灾实效的短临预报,大大地减轻了地震灾害的损失。据不完全统计,这次地震使平武县受灾达11478户,45509人;死亡军民23人,重伤90人,轻伤477人,直接经济损失达数千万元人民币。 此次松潘-平武地震预报是在探索中的成功,赢得了中外地震界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赞誉,成为四川人民和广大地震工作者的骄傲;不仅极大地增强了四川地震工作者继续探索地震预报的信心,而且吸引了美国、日本等十几个国家几十位地震学家,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多次前来考察。 因对松潘-平武地震的成功预报,四川省地震局先后获1978年全国科技大会奖、四川省科学大会奖、1979年四川省科技成果一等奖、国家地震局1984年度科技成果一等奖。 **根据2006年中国地震局中国地震台网中国地震信息网《邢台大地震四十周年祭:中国地震预报从这里走来》的记录,“自一九六六年邢台大地震始,在充分合理地应用中国几十年积累的地震预报经验的基础上,中国科学家对某些地震做出了较成功预报,如一九七五年辽宁海城七点三级地震、一九九五年云南孟连中缅边界七点三级地震、二零零三年云南大姚六点二级与甘肃民乐六点一级地震等。”** 4.云南孟连地震。1995年7月12日清晨,孟连县中缅边界发生7.3级地震。此前,同一地区曾发生 5.5级和 6.2级地震。震后又发生3级以上余震197次。地震受灾地区为5个县39个乡镇,面积达124000平方公里,人口约60万。地震造成l1人死亡,136人受伤,其中26人受重伤,数千人无家可归,4.2万间民房、329

地震知识竞赛题目

“7.28”防震减灾知识竞赛试题 一、判断题 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我国防震减灾工作实行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的方针。 2、城乡规划应当确定地震应急疏散通道和应急避难场所,以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 3、国家对需要抗震设防的农村村民住宅和乡村公共设施给予必要支持。有关建设工程的强制性标准,应当与抗震设防要求相衔接。 4、对学校、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的建设工程,应当按照高于当地房屋建筑的抗震设防要求进行设计和施工。 5、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依法参加防震减灾活动的义务。 6、我国地震预报水平目前在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但地震预报仍是世界难题。 7、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内的市、县政府应当建立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伍。 8、为建立健全地震监测信息共享平台,应当将地震监测信息向社会公布,为社会提供服务。 9、震级和烈度都表示震源释放出来的能量多少,能量越大,震级越大,烈度也越大。 10、地震时,由于地震波的作用,地面水平摇晃及上下跳动,摇晃幅度随着建筑物高度的增加而减少。 11、震中距是指从地面上的一点到震中的距离。随着震中距越大,也就是离发生地震的地方越远,地面造成的损失越小。 12、我国西部地区地震比东部地区多,但同样震级的地震一般在东部地区造成的损失比西部地区严重。 13、从事防震减灾活动,应当遵守国家有关方针减灾法律。 14、历史上咸阳没有发生过破坏性地震。 15、2011年3月11日发生日本9.0级地震是目前世界上记录到的最大地震之一。 16、地震三要素分别是:发震时间、地点、震级。 17、历史上从未记录到破坏性地震的地方,今后也不会发生破坏性地震。 18、历史上没有发生过强烈地震的地区,今后绝对不会发生强震。 19、在室内避震,应选择牢固、能掩护身体的物体下(旁)、易于形成三角空间,开间小、有支撑的地方。

【地震意见】中国地震局关于加强地震监测预报工作的意见

【地震意见】中国地震局关于加强地震监测预报工作 的意见 关于加强地震监测预报工作的意见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地震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地震局,各直属单位: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防震减灾工作的意见》(国发〔xxxx〕18号),为进一步加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地震监测预报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着力加强地震监测预报工作 (一)充分认识做好地震监测预报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我国地震多、强度大、分布广,是世界上地震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二十世纪,我国因地震死亡人数占全球地震死亡人数的二分之一,共发生死亡人数超过百人的地震53次,其中超过千人的地震22次。新世纪以来,汶川、玉树地震相继造成极其惨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做好防震减灾工作,是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任务。地震监测预报是防震减灾工作的关键环节,是开展震害防御、应急救援和地震科学研究的重要基础。做好地震监测预报工作,是党和政府的必然要求,是人民群众的殷切期望,也是法律赋予地震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经过四十多年的努力,我国的地震监测预报工作取得了显著进步,逐步建立了基本覆盖全国及重点区域的监测台网,形成了长中短临渐进式预报思路,持续不断地开展了预报实践并取得一定进展。但同时也存在明显不足,特别是汶川地震等重大地震灾害,显露出我国地震监测基础仍较薄弱,地震预

报的水平还很低,地震科技的支撑引领作用发挥不够,人才队伍还不能适应监测预报工作的需要,监测预报的社会管理有待加强,公共服务的产品尚不丰富。面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严峻复杂的震情形势,各级地震部门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做好地震监测预报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和艰巨性,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下大气力把工作做得更扎实、更科学、更有效,努力提高地震监测预报水平。 (二)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最大限度减轻地震灾害损失为根本宗旨,以破坏性地震特别是强震的监测预报为重点,大力加强地震科学技术研究,坚持不懈开展监测预报实践,探索新思路新方法,履行法定职责,创新工作机制,强化社会管理,拓展公共服务,不断提升监测预报能力和水平。 (三)工作目标。到xxxx年,基本形成多学科、多手段的覆盖我国大陆及海域的综合观测系统,人口稠密和经济发达地区能够监测2.0级以上地震,其他地区能够监测3.0级以上地震;在人口稠密和经济发达地区初步建成地震烈度速报网,20分钟内完成地震烈度速报;长、中、短、临地震预测科学水平不断提高,预报能力不断增强;建立适应监测预报需求的人才队伍和工作机制,公共服务能力显著增强,对防震减灾贡献率进一步提升。到2020年,建成覆盖我国大陆及海域的立体地震监测网络和较为完善的预警系统,地震监测能力、速报能力、预测预警能力显著增强,短临预测预报水平有明显提高,力争做出有减灾实效的短期预报或临震预报。 (四)基本原则。坚持夯实监测基础。完善地震台网规划布局,加强台网建设与运行管理,丰富地震观测产品,提高公共服

地震安全小知识

地震安全小知识 在经常会发生地震的地方,人们都积累了一些预防地震的经验。当然,有预报地震的健全设备和机构是可以避免巨大的损害的。对 一般家庭来说,当发生地震时,该怎么办呢?现列出九条注意事项, 供参考: 1、不要惊慌地奔出室外,首先暂时躲在坚固的家具或桌子底, 最好躲在体积小的房间,如卫生间、厨房。 2、一次强震过后,不应安心下来,要准备应付余震的发生。 3、震后首先将大火扑灭。 4、尽量步行到避震所,携带物应尽量减至最少。 5、不要走过狭窄的道路、沟渠边缘、悬崖或河边,以免发生意外。 6、注意不要靠近山体、悬崖,以免崩裂发生意外。 7、靠近海岸时,必须注意海啸的发生。在低洼地则应防止水淹。 8、不要害怕余震,也不要乱听谣言。 9、遵守秩序,注意卫生。 在平时,预先准备好各种避难的工具和装备: 1、水; 2、五日左右的粮食(准备好即使一天不生火也足够食用的粮食); 3、贵重物品(现金、银行存款薄,各种证件以及必要的印鉴等); 4、手电筒、蜡烛、火柴等; 5、收音机; 6、毛毯; 7、手巾、绳、 草纸等日用品以及洗漱用品;8、急救药品;9、背囊等用品。 这些用具应平时整理好,以便需要时可以马上携带走。

如果有婴儿或幼儿的家庭,要准备好婴儿用的尿布、奶粉、伞、席子等其他小孩子用品、最重要是根据家庭的需要,随时准备好可以足够两至三天生活的各种应急日用品或食物。 学校人员避震 在学校中,地震时最需要的是学校领导和教师的冷静与果断。有中长期地震预报的地区,平时要结合教学活动,向学生们讲述地震和防、避震知识。震前要安排好学生转移、撤离的路线和场地;震后沉着地指挥学生有秩序地撤离。在比较坚固、安全的房屋里,可以躲避在课桌下、讲台旁、教学楼内的学生可以到开间小、有管道支撑的房间里,决不可让学生们乱跑或跳楼。 地震时,在街上行走避震 地震发生时,高层建筑物的玻璃碎片和大楼外侧混凝土碎块、以及广告招牌,马口铁板、霓红灯架等,可能掉下伤人,因此在街上走时,最好将身边的皮包或柔软的物品顶在头上,无物品时也可用手护在头上,尽可能作好自我防御的准备,要镇静,应该迅速离开电线杆和围墙,跑向比较开阔的地区躲避。 车间工人避震 车间工人可以躲在车、机床及较高大设备下,不可惊慌乱跑,特殊岗位上的工人要首先关闭易燃易爆、有毒气体阀门,及时降低高温、高压管道的温度和压力,关闭运转设备。大部分人员可撤离工作现场,在有安全防护的前提下,少部分人员留在现场随时监视险情,及时处理可能发生的意外事件,防止次生灾害的发生。 地震发生时行驶的车辆应急避震 (1)司机应尽快减速,逐步刹闸;(2)乘客(特别在火车上)应用手牢牢抓住拉手、柱子或座席等,并注意防止行李从架上掉下伤人,面朝行车方向的人,要将胳膊靠在前坐席的椅垫上,护住面部,身体倾向通道,两手护住头部;背朝行车方向的人,要两手护住后脑部,并抬膝护腹,紧缩身体,作好防御姿势。 楼房内人员地震时应急避震

地震工作政策解读

地震工作政策解读 答:我国是个多地震且灾害严重的国家。据20世纪资料的统计:我国地震占全球大陆地震的33%,平均每年7级以上地震1次,6级以上地震6次,5级以上地震30次,全球因地震而死亡的人数为110万人,其中我国就占55万人之多,为全球的一半。因此粗略地说,我国的国土面积占全球的1/14,人口占1/4,地震占1/3,地震灾害占1/2。 问:我们对我国地震灾害有了更清晰的认识,面临这样严重的地震灾害,我们国家如何应对呢? 答:自1966年邢台地震以来,党和国家一直高度重视地震灾害的防御工作,在震灾实践中,通过不断探索并总结经验教训,走出一条中国特色防震减灾道路,国家将其上升到法律层次,出台了一系列的防震减灾法规、政策和技术标准,进一步规范了防震减灾行为,为更好地防御和减轻地震灾害提供了法制保障。 应对地震灾害的总方针:就是《防震减灾法》第三条规定:防震减灾工作,实行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的方针。 应对地震灾害的三大工作体系建设:2000年,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温家宝同志在全国防震减灾工作会议上强调,各级政府必须高度重视防震减灾工作,切实建立健全地震监测预报、地震灾害预防和地震紧急救援三大工作体系,居安思危,常备不懈,努力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社会稳定。 问:请介绍下当前我国防震减灾法律体系构成情况。 答:目前我国的防震减灾法律法规体系主要有三个层次构成 一是法律层次,法律1部,即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 二是法规层次,包括行政法规(5部)和地方性法规,行政法规即国务院制定的《地震监测管理条例》《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条例》《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地震预报管理条例》《破坏性地震应急条例》。地方性法规,如安徽人大常委会制定的《安徽省防震减灾条例》, 三是规章层次,包括部门规章9部和地方性规章,部门规章即中国地震局制定的《地震安全性评价资质管理办法》等。地方性规章,如省政府制定的《安徽省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办法》 这些法律法规,是在全面总结以往防震减灾实践中的经验教训基础上,形成的一整套规范,以保障防震减灾各项工作正常开展,更加有效地减轻未来地震灾害损失。 问:单位和个人有参加防震减灾活动的义务吗? 《防震减灾法》第八条明确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依法参加防震减灾活动的义务。 答:

GB 18306-2001 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 图(有图)

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 18306—2001) 前言 本标准的全部技术内容为强制性。 本标准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第三章第十七条、第十八条有关规定及工程建设对编制地震动参数区划图的需求制定的。 本标准吸收了我国近10年来新增加的、大量的地震区划基础资料及其综合研究的最新成果,采用了国际上最先进的编图方法。 制定本标准的目的是为减轻和防御地震灾害提供抗震设防要求,更好地服务于国民经济建设。 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包括: a)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 b)中国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区划图; c)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调整表。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都是标准的附录。 本标准的附录D是提示的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地震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胡聿贤、高孟潭、徐宗和、薄景山、张培震、陈国星、谢富仁、李大华、冯义钧、许晏萍。 1 范围 本标准给出了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及其技术要素和使用规定。 本标准适用于新建、改建、扩建一般建设工程抗震设防,以及编制社会经济发展和国土利用规划。 2 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2.1 地震动参数区划 seismic ground motion parameter zonation 以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和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指标,将国土划分为不同抗震设防要求的区域。 2.2 地震动峰值加速度 seismic peak ground acceleration 与地震动加速度反应谱最大值相应的水平加速度。 2.3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 characteristic period of the

模拟园林史试卷上课讲义

模拟园林史试卷

园林史模拟试卷 练习一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颐和园东北角的“谐趣园”景区以水池为中心布局,周围环布轩榭亭廊,形成富于江南园林意趣的园中之园,造园的手法是仿()。 A.个园B.网师园C.拙政园D.寄畅园 2.中国园林达到成熟境地的标志是臻于极盛的()。 A .士流园林B.文人园林 C.皇家园林D.私家园林 3.在欧洲园林和伊斯兰园林体系中,作为园景的构图中心的是()。 A.园林植物B.园林建筑C.园林山石 D.园林水体 4.西苑的水面大约占园林总面积的()。 A.1/4 B.1/5 C .1/3 D.1/2 5.为埃及法老休憩娱乐而建筑的园林化王宫,形成若干小院落,呈中轴对称格局是()。 A.宫苑园林 B.圣苑园林 C.陵寝园林 D.贵族园林 6.近代欧洲的体育公园、校园、寺庙园林的雏形是()。 A.古罗马园林B.古希腊园林 C.古埃及园林D.中世纪欧洲园林 7.美国近代园林史上,靠自觉成材,集园艺师、建筑师于一身的园林巨星是()。 A.奥姆斯特德B.埃里沃特C.道宁D.沃克斯 8.中国古典园林指的是世界园林历史发展上的()。 A.第一阶段B.第二阶段C.第三阶段 D.第四阶段 9.历史上第一个建立两京制的朝代是()。 A.隋朝B.魏晋南北朝C.宋朝D.唐朝 10.春秋战国时期贵族园林的重要实例有楚国的()。 A.姑苏台B.上林苑C.章华台 D.长乐宫 11.南宋临安的皇家园林也象北宋东京一样,均为行宫御苑和()。 A.后苑B.前宫C.大内御苑 D.离宫御苑 12.园主人为唐代著名诗人王维,唐代一座比较有代表性的依附于庄园的别墅园林是()。 A.辋川别业B.庐山草堂C.浣花溪草堂D.履道坊宅园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地震预测方法

地下流体异常地震预测法 ——李宇杰土木1202 20121167 引言 多年的地震监测预报实践表明(在强震前可观测到十分明显的水位、水氡等测项的中期和中短期异常变化,但实践表明只采用看图识字方法来识别测项异常是不够的,往往会造成异常判定的失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按照同一化技术思路、差分从属函数、变差和变化率等方法来判定地下流体的中期及中短期前兆异常。由不同方法所给出的异常变化彼此之间具有较大的可比较性,从而有利于地震的综合分析预报。 一理论提出 最早提出系统发展地下流体观测的国家是苏联,但直到1966年4月塔什干地震发生后,苏联才开始大规模开展以水文地球化学为基础地震预测方法的研究。 美国的地下流体研究方向主要是地下水水位、水温、孔隙压力大小和水氡等。正在实施的“地球透镜计划”可用于研究大地构造和地壳中流体间的关系。 日本对地下流体的观测包括水位、水温及地下水的化学性质,重点发展深度(>1000 m)探测及对深度流体的直接取样以避开地表因素的干扰。 内陆最早由刘耀炜(现任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监测预报研究室主任、研究员)等实践并发展。对1966年3月26日宁晋百尺口6.2

级地震提出了较好的预测,这是中国第一次对强余震成功预测,而主要依据就是震中区水位急剧涨落、井水翻花、发浑等临震异常. 二理论 作为地下流体前兆,观测项目主要有水位、水温(地热)、水氡与水汞等,近年来开始并得到推广的还有气氡、气汞和H2、He、CO2等.根据布雷斯等人得到的有效应力定律关系可知,孔隙压力的增加会使有效正应力减小,而对剪应力分量没有影响.孔隙压力增大,断层面上的抗剪强度下降,当断层面上积累的剪切力变大时,断层发生滑动;另外,流体压力所产生的应力转移会使剪应力增加,进一步加强岩石不稳定性(王博等,2008)。Matthai等认为流体压力近似于静岩压力时,断层膨胀或蠕动重复发生,会使各封闭的孔隙连通,形成网络.进而产生流体,导致较弱的断层岩石局部发生水压破裂。另有学者指出,水的扩散会在岩体结构面内产生相应的孔隙压力,从而造成弱化断层的粘滑不稳定,导致岩体破裂并诱发地震(施行觉等,1986;颜玉定等,2005)。陆明勇认为孔隙压力及动水压力的变化异常可以作为中短期的地震预测(陆明勇等,2005). 三异常判定方法简介

国家强制性标准地震震级的规定GB17740-1999修订编制说明

国家强制性标准 《地震震级的规定》(GB17740-1999)修订 编制说明 震级是表示地震本身大小的一个量,是地震的基本参数之一。无论是从科学研究的角度,还是从社会需求的角度,准确测定出地震的大小都是一件意义重大的基础性工作。 一、修订的必要性 震级的测定是地震监测工作的基础工作,也是防震减灾工作的关键技术环节,涉及地震监测、地震预报、地震应急、地震灾害评估、震害防御、科学研究、科普宣传等多个方面。我国于1999年4月发布了国家标准《地震震级的规定》(GB17740-1999),该标准针对模拟记录的特点,规定了面波震级的测定方法,并将面波震级作为对外发布的震级,该国家标准的实施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一)地震观测系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1999年4月发布了国家标准《地震震级的规定》是根据当时地震台网的实际工作情况,该标准将郭履灿和庞明虎提出的以北京地震台为基准的面波震级作为对外发布的震级,用地震面波两水平向质点运动最大值测定。面波震级容易测定,适于表示5.0到8.0级地震的

大小,对于5.0以下地震会低估地震的大小,而对于8.0级以上地震出现“震级饱和”现象。 为了规范震级测定,1967年在苏黎世召开的国际地震学和地球内部物理学协会(IASPEI)会议上,IASEI向全世界推荐了震级测定公式,国际地震中心(ISC)、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国家地震信息中心(NEIC)等国际机构和国家都采用了IASPEI推荐的震级公式,使得不同机构测定的震级一致性较好。然而,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我国一直都没有采用IASPEI推荐的震级,使我国测定的面波震级与国际上主要地震机构测定的面波震级存在0.2的差别。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我国的地震观测系统实现了数字化和网络化的历史性突破,到2007年底,我国正式运行的所有地震台站都是数字化的台站,仪器特性、数据传输方式、数据分析处理方式、震级测定的时效性都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二)震级测定方法和发布规则有新进展 国内外在震级测定方法和发布规则上取得了重要进展,并逐步得到应用。2000年以后,美国地质调查局、美国哈佛大学等机构开始测定矩震级M W。矩震级是一个描述地震绝对大小的力学量,它是目前量度地震大小理想的物理量。 美国地质调查局于2001年制订了“USGS地震震级的测定与发布策略”(USGS Earthquake Magnitude Policy)的管理规定,从2002年1月18日起执行。在该管理规定中明确要求地震台网在日常工作要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