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1、数一数 (共1课时)

第一单元:1、数一数  (共1课时)
第一单元:1、数一数  (共1课时)

第一单元:1、数一数(共1课时)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5页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协助学生初步理解1-10各数,培养学生的观察兴趣。

2.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如积极举手发言,认真倾听同学发言等。

教学重点:指导观察方法,培养观察兴趣。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按要求观察。(课本2.3两页的主题图)

1.看第2页的图,这是一个美丽的乡村小学,今天是开学的第一天,小朋友们高高兴兴地上学来了。大家来看看这里都有一些什么呢?谁能告诉大家,从这幅图上你知道了些什么?

2.仔细观察这幅图,看看图上到底有哪些东西。汇报的时候要说清楚,个数是1的是什么,个数是2的是什么,个数是10的是什么?

3学生独立观察。

二. 汇报。

1. 生按1、2、3……的顺序汇报,师板书1、2、3……

个数是1的有……红旗、教学大楼、老师、操场、风向标、气温箱、足球

个数是2的有……双杠、跳绳、门柱

个数是3的有……石凳、帽子

个数是4的有……垃圾箱、国旗护栏问:你是怎么知道有4个垃圾箱的?

个数是5的有……高楼、

个数是6的有……花、大树、

个数是7的有……小鸟、

个数是8的有……小树

个数是9的有……女同学

个数是10的有……男同学

(允许学生说10以上的。)

2.指板书,这些数你能数一数吗?

3.能完整的说有1个什么,2个……同桌互相说一说。

4.谁上来说给大家听。(要求其余学生认真听。)

三.讨论:

刚才小朋友们都很能干,现在你能找一找,我们教室里有些什么吗?以小组为单位讨论,等一下来汇报。

四.汇报。

小组派代表汇报讨论结果。

五.小结:

这节课小朋友的表现都很棒,现在你能说一说,你学会了哪些本领吗?今天我们数了美丽的乡村小学里的人呀、花呀、树呀、

鸽子呀等好多东西,还数了教室里的门和窗等等东西,放学后,你们还能够数数在家里或其他地方看到的东西。

板书设计;数一数

1 2 3 4 5 6 7 8 9 10

比一比(共3课时)

第一课时:同样多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7页内容及“做一做”,练习一的1~4题。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理解一一对应,知道“同样多”的含义;初步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知道多、少的含义。

2.使学生通过操作、观察,初步体验数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

知道“同样多”的含义,知道多、少的含义。

教学难点:

初步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

教具准备:

小兔头、小猪头、砖头、木头图片。

学具准备:铅笔.橡皮.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听故事,提问题

故事:三只小猪长大了,要离开爸爸、妈妈自己生活了。他们各自盖了一间小房子。大哥盖了一间草房子,二哥盖了一间木头房子,小弟盖了一间砖头房子。”这个天,天气可好了,河

里的小鱼高兴地在水里游来游去,咦!为什么那边的草地上那么热闹!小鱼“哗啦”跳出水面一瞧,哦,原来三只热心的小猪在帮他们的邻居小兔盖最坚固的新房子呢!他们你搬木头我搬砖,干得可欢呢!小房子很快就盖好啦!那边的石桌上放着很多好吃的,肯定是热情好客的小兔招待小猪的。

(一)、教学“同样多”

1、三个猪兄弟为什么要帮小兔盖房子?

渗透德育:教育学生团结友爱、互相关心、互相协助、热情好客。

2、图上有几只小兔?每个小兔搬多少砖?

学生一边回答,教师一边贴小兔头图片、砖头图片。

3、一只小兔搬一块砖,有没有多余的砖头?有没有多余的小兔?

一只小兔对着一块砖,没有多余的小兔,也没有多余的砖头。我们就说:小兔和砖头同样多。(板书:和同样多。) 学生模仿说一遍。不要求学生和老师说得一模一样,只要能完整说明意思即可。

4、图上还有哪些物体同样多呢?(随意比较)

(二)、操作(教科书第8页“做一做”第1题)

1、师引导学生摆“同样多”。

教师摆六块橡皮后,要求学生把铅笔和橡皮摆得同样多。

指1名学生到投影仪上摆,其他学生在课桌上摆。最后学生看自己摆的和投影仪上摆的是否一样。

2、全班学生独立摆“同样多”。

在铅笔下面摆橡皮,摆的铅笔要和橡皮同样多。

摆好后回答:铅笔有几支?一支铅笔对着一块橡皮……,有没有多余的?铅笔和橡皮怎样呢?

(三)、教学“多些、少些”

1、图上有几只小猪?一共有几根木头?(学生一边回答教师一边贴小猪头图片、木头图片。)

2、一个小猪头对着一根木头比,最后有没有多余的小猪头?有没有多余的木头?是小猪头多还是木头多?谁多谁少?

学生交流后请小组长代表回答。教师板书:多、少。

教师说明:木头多、小猪头少,我们还能够说木头比小猪头多,小猪头比木头少。学生模仿说出谁多谁少,谁比谁多,谁比谁少。

3、图上还能够比什么?(随意比较)

(四)、操作(“做一做”第2题)全班同学动手操作。

1.第1行摆5个△,在△下面摆○,△要比○多1个。第2行摆几个○?

2.第1行摆4朵红花,摆的黄花比红花少1朵,第2行摆几朵黄花?

二、使用新知

1、第1题:左图是猴子多,右图是骨头多。(避免学生产生思维定势)

2、第2题:学生观察,看到公鸡和鸭子虽然摆的一样长,但疏密不同,进而判断摆的密的鸭子的只数多些,而公鸡只数少些。

3、第3题:学生在观察到第一排蛋糕同样多的基础上,只需比较两盒中的第二排。第二排多的就多些,反之,就少些。

4、第4题;此题是在同一排中比较多少,当第5次循环出现珠子时,只出现了一个黄色珠子,所以黄珠多而红珠少。介绍你的方法。

三、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比一比”,知道在比较时,一定要一个对着一个比,才会得到准确的结果。

板书设计:

和同样多

多少

第二课时:长、短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9页,做一做及练习一5、6题。

教学目标:1.学生通过观察,初步感知物体有长有短;学生通过操作学会一般比较物体长短的方法;知道长和短是比出来的。

2.培养学生操作、观察水平和语言表达水平。

3.培养学生爱护学具的良好习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使学生初步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难点:掌握多种比较方法,会间接比几个物体的长短。学具准备:两支不同颜色、不同长度的铅笔和两把不同的尺子。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感知物体有长、有短

1引导观察

谈话:观察2支铅笔,你发现了什么?

2交流、汇报

(1)问:你发现了什么?

(2)小组交流

(3)学生汇报。

学生可能说出:两支铅笔,一支是红色,一支是白色;两把尺子,一把是白色,一把是蓝色。(设计说明:通过观察,使学生初步感知物体有长、有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引导学生说出:物体有长、有短。

板书:长chang、短duan

二、探究比较长、短的方法

1提问:你是怎么知道这些物体有长、有短的呢?

2小组合作探究方法。

3小组汇报。

学生可能说出:

(1)看出来的。

(2)把铅笔横着平放在桌面上,一头儿对齐或竖着戳在桌面上,比出物体的长短。

(3)两头儿都不对齐。

从而比出物体的长、短。

……

(观察、比较的方法不同,会得出不同结论,只要有道理,教师就给予肯定。)

(通过度组活动,让学生亲自体验比物体长短的方法,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

4揭示比较的一般方法。我们不管把铅笔竖着戳在桌面上或手上,把尺子平放在桌面上,还是把小棒平放在桌面上,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一般把要比的几个物体一端对齐。

5出示铅笔,引导学生说出谁比谁长,谁比谁短,并板书长、短。(进一步加深学生对长短的理解,培养学生言语表达

三、反馈练习

1教师谈话:现在,我们做一个比较长短的游戏,你们能够自由结组,想比什么就比什么,愿意比什么就比什么。

2学生活动。

学生会比学具、跳绳、胳膊、手、脚等。

(学生结组活动,用日常生活中的物品或自己身体的某个部位比长短,使学生感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四、巩固练习

1出示练习一第6题图,先让学生说出图意,然后完成在书上,订正时说一说想法。

2出示练习一第5题,并让学生完成在课本上,订正时说一说比的方法。

(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说出比长短的多种方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五、整理学具

教师提出要求:

1.把书和自己的东西收拾好。

2.再把桌面上的铅笔、尺子摆一摆,比一比,听清要求。

3.把桌面上的学具中最长的一个装进纸袋里;再把桌面上的学具中最短的一个装进袋里。

4.各组都只剩一个学具时,让学生把剩下的一个学具也装进

5.把装好的学具袋放在桌子的左上角。

六、小结:通过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啊?

(整理学具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组成部分,有序地操作能够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使用。)

板书设计:长chang 短duan

第三课时:高矮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0页的内容、“做一做”及练习一第7、8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观察,初步感知物体有高、有矮;通过合作交流,学会比较物体高矮的一般方法;知道高和矮是比出来的。

2.培养学生观察、合作交流的水平与语言表达水平。

3.在学习活动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4.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难点:掌握比较高矮的方法,会比几个物体的高矮。学具准备:教学用具。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感知物体有高有矮

1.引导比较

找两个身高相差较大的学生比较,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说有高矮,胖瘦的区别都应予以肯定。

2.是啊,人有高有矮,今天我们就来研究高矮的问题。板书:高矮

二、探究方法

1.情境演示:两个身高差不多的同学到前面分开站着,比较高矮。

好像有点困难,我们该怎么办呢?

2.布置活动:小组合作探究比高矮的方法。

3.汇报交流。哪个小组来汇报给大家听。

4.总结方法:直接比或作记号比等方法。

三、排队游戏

1.小组内比较说说谁最高谁最矮。

2.逐渐增加小组人数,说说谁第二高

四、反馈练习

1.第12页第7题

(1)说出动物名

(2)比较高和矮

2.举其他喜爱的动物作比较

五、学生活动

1.摸高活动

说一说怎样做摸得高(可站在地上摸,可跳起来摸)。

2.摆高活动

比较铅笔。

六、评价总结

比较高矮要注意什么?你学会了些什么?

板书设计:高矮

部编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1课时 数一数教案

1 准备课 【教学目标】 1.通过数数活动,了解学生的数数情况,使学生初步学会数数的方法。 2.使学生通过操作,初步知道“同样多”、“多”、“少”的含义,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 3.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4.培养学生互相合作的精神和运用数学的意识。 【重点难点】 1.教会学生数数的方法,学会按顺序数数。 2.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 【教学指导】 1.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兴趣。学生刚刚结束幼儿园生活,迈进小学,对课堂学习还不适应,容易疲劳,有意注意的时间比较短,观察能力有限。在观察教材插图时,往往只对其中的色彩、人物等感兴趣。因此,教师应从学生的兴趣出发,激发他们的观察兴趣。如教学“数一数”时,教师出示插图后,不要急于给出数数任务,分散他们观察的兴趣,而是给他们一定的时间观察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让他们互相说说都看到了什么。当他们的好奇心得到满足以后,教师再让学生带着任务去观察,数一数各种东西的数量。 2.应充分利用教材的资源。教师提供的“美丽的校园”图,每种数量的事物都不止一种,教材只抽取了一种作为每种数量的代表。数数时,可以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信息,让学生仔细地观察,仔细地数。 3.应倡导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观察、数数的活动,都可以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可以先让学生自己观察、数,再小组交流,最后全班交流。 4.应全面了解学生数数的能力。不仅要了解学生是否会口头数数,还要了解

每一个学生是否能正确地数出物体的个数来。要尽可能让每个学生都发言,以便做到全面的了解。发现有困难的学生,可以适当给以帮助,但不必花过多的时间,在以后的教学中,还可以继续给以帮助。 5.应注意结合教学,渗透思想品德教育。本单元蕴涵的思想品德的因素很多,教师可以适时地加以渗透。如当学生观察到图中有国旗,教师可以及时引导:我们应该热爱祖国,保护国旗;又如图中有2个同学向教师问好,教师又可以及时引导:我们从小应该讲礼貌,尊敬老师。 【课时安排】建议共分2课时: 数一数………………………………………………………………1课时 比多少………………………………………………………………1课时

第一课时数一数教学讲义

第一课时数一数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看和数了解画面的具体内容,引导学生感受看和数是认识生活中的事物,是学习数学常用的方法。 2、引导学生一件一件地观察场景中的主要物体,并分别数出这些物体的个数,初步培养有条理地观察的习惯。 3、让学生在自己探索与合作交流中观察、学习。 教学重、难点:让学生通过实践、探索、合作交流,掌握数数。帮助学生解决认知过程中的困难。 课前准备:教学挂图、学具。 教学程序: 一、情境导入 1、讲述:小朋友们,暑假里爸爸妈妈都带你们去哪玩了?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到一个热闹的地方——动物乐园,高兴吗? 2、出示挂图,进一步激发起数数的兴趣,初步探索。嗬!动物乐园到了,你们看,动物乐园里可热闹啦,让我们快快向前去,小朋友,睁大眼睛,你看看图上有些什么? 二、思索探究 1、看图了解画图的内容,图上有些什么?分别在哪里?(引导学生按一定顺序观察图) 2、结合画面下的10幅小图观察,这10幅小图都是从场景里提取的,让学生一件一件地观察场景中的主要物体,并分别数出这些物体的个数。 3、用圆点表示物体的个数。引导学生看小图与之下面的圆点,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圆点与物体有一一对应关系,渗透着对应的思想。) 4、第七、八、十这三幅小图中有圆点无物体,这个问号是什么意思?放手让学生根据圆点个数,到情景图中找相应的物体。 三、交流共享 1、数数练习 (1)教室里有几扇窗?几扇门? (2)教室的第一排坐着几个小朋友? (3)小朋友拿出10根小棒,一边数一边拿,并摆在桌子上,让

同桌同学检查对不对。 (4)小结:数数时要一个一个地数,不能漏掉,也不能重复多数。 (5)连一连 (6)画一画 2、拓展运用 讲述:小朋友,已经学会了数一数,即1—10的物体的个数。你能用1-10这10个数字中的其中一个数来说句话吗?在小组内说说。如:我有10个手指,我们小组有4人,等等。 3、游戏:火车钻山洞 讲述:刚才小朋友数数数得可真棒,现在我们一起去儿童乐园玩玩。 游戏方法:我们分小组进行,两个小朋友手拉手抬起来,围成山洞,请小组后面的几位同学当司机,前面报几,后面接着往下报,如1、2、3,如果说对了,就发出呜呜声,说错了,就“咔嚓”暂停,说对了再通过。 四、检测完善 1、我们既能去动物园,还能玩游戏,开心吗?小朋友爱动脑,又爱动手,真不错,在这节课里,你学到了哪些本领?你是怎么想的? 2、完成课堂作业。

一年级下册数学试题-奥数讲练:数一数和算一算(无答案) 全国通用

数一数和算一算 (速算与巧算,找规律写数) 【例1】智斗海盗 23+69+77+31 89+66+11 43+85+57+19+15 【例2】 很快,海盗也掌握加法凑整的方法,于是,海盗们又想到了新的比赛。 这回,海盗让我们先抽题,聪明的小朋友们,如果是你,你会选哪道题呢? 176+69-76 176-76+69 【巩固】 87+156-77-46 【例3】 甜甜和笑笑非常喜欢逛海上超市,她们每天去三次,你算算今天她们每次逛超市分别花了多少钱呢? ⑴早上笑笑花了17元买了个花瓶,甜甜花了99元买了双鞋子。 ⑵中午她们买了19元的帽子,29元的T恤,39元的裙子。 ⑶下午她们给小玮买了个乒乓球拍,花了21元,给阿呆买猪粮花了32元。给小嘟买零食花了43元。

【例4】 阿呆一共要花多少钱呢? 【拓展巩固】 请你计算下面的题目 99+102+100+105+97 【例5】 我买了64元和55元的裙子,我一共带了164元,还剩多少钱呢? 【巩固拓展1】 请计算555-(76-45) 【巩固拓展2】 请计算281+(68+19) 【巩固拓展3】 请计算617+(83-65) 括号前面是( )号时,去掉括号括号里要变号。 括号前面时( )号时,去掉括号括号里不变号。 【例6】 我要买4元钱的棒棒糖,20元的饮料,16元的牛肉干,3元的口香糖,17元钱的棉花糖,

19元的话梅,15元冰棒,1元铅笔的和5元的牛奶,我这只有200元,也不知道还剩下多少,电脑前的你们能帮我算算吗? 我们做加减法时: 1.凑整——加法凑整 减法凑整 2.购物付钱法—基准数法 3.添去括号再凑整 四则运算符号:“+、-、×、÷、=”,发明于至今有好几百年的历史了。可它的由来是怎样的呢? “+、-”号是十五世纪德国数学家魏德曼发明的。他在工作中发现用横线加一竖可以表示增加的意思,于是把“+”作为加号。 而从“+”号中拿去-竖,就可表示减少的意思,于是把“-”作为减号。 “×”号是十八世纪美国数学家欧德莱发明的。他觉得乘法也是增加的意思,但又和

平均数第一课时教案

20.1数据的代表 20.1.1平均数(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数据的权和加权平均数的概念 2、使学生掌握加权平均数的计算方法 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还应使学生理解平均数在数据统计中的意义和作用:描述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特征数字,是反映一组数据平均水平的特征数。 二、重点、难点和难点突破的方法: 1、重点:会求加权平均数 2、难点:对“权”的理解 3、难点的突破方法: 首先应该复习平均数的概念:把一组数据的总和除以这组数据的个数所得的商,叫做这组数据的平均数。复习这个概念的好处有两个:一则可以将小学阶段的关于平均数的概念加以巩固,二则便于学生理解用数据与其权数乘积后求和作为加权平均数的分子。 在教材P136“讨论”栏目中要讨论充分、得当,排除学生常见的思维障碍。讨论问题中的错误做法是学生常见错误,尤其是中差生往往按小学学过的平均数计算公式生搬硬套。在讨论过程中教师应注意提问学生平均数计算公式中分子是什么、分母又是什么?学生由前面复习平均数定义可答出分子是数据的总和、分母是数据的个数,这时教师可递进设疑:那么,题目中涉及的每个数据是每个占有耕地面积还是人均占有耕地面积呢?数据个数是指 A 、 B 、 C 三个县还是三个县的总人数呢?这样看来小明的做法有道理吗,为什么? 通过以上几个问题的设计为学生充分思考和相互讨论交流就铺好了台阶。 要使学生更好的去理解权的意义,可以再举一些生活、学习中的例子。比如:初二.五班有4个小组,在一次测验中第一组有7名同学得了99分,1名同学得了61分,第二组有1名同学得到了 100分、7名同学得62分。能否由 2 6210026199+<+得出第二小组平均成绩这样的结论?为什 么?这个例子简单明了又便于学生想象理解,能够让学生从中体会到得99分的7个人比1个得61分的学生对平均成绩影响更大,从而理解权的意义。 在讨论栏目过后,引出加权平均数。最好让学生将公式与小学学过的平均数计算公式作比较看看意义上是否一致,这样做利于学生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利于对加权平均数公式的理解,也利于理解“权”的意义。 三、例习题意图分析 1、教材P136的问题及讨论栏目在教学中起到的作用。 (1)这个问题的设计和讨论栏目在此处安排最直接和最重要的目的是想引出权的概念和加权平均数的计算公式。 (2)这个讨论栏目中的错误解法是初学者常见的思维方式,也是已学者易犯的错误。在这里安排讨论很得当,起揭示思维误区,警示学生、加深认识的作用。 (3)客观上,教材P136的问题是一个实际问题,它照应了本节的前言——将在实际问题情境中,进一步探讨它们的统计意义,体会它们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揭示了统计知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重要作用。 (4)P137的云朵其实是复习平均数定义,小方块则强调了权意义。 2、教材P137例1的作用如下: (1)解决例1要用到加权平均数公式,所以说它最直接、最重要的目的是及时复习巩固公式,并且举例说明了公式用法和解题书写格式,给学生以示范和模仿。 (2)这里的权没有直接给出数量,而是以比的形式出现,为加深学生对权的意义的理解。 (3)两个问题中的权数各不相同,直接导致结果有所不同,这既体现了权数在求加权平均数的作用,又反映了应用统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要灵活、体现知识要活学活用。 3、教材P138例2的作用如下: (1)这个例题再次将加权平均数的计算公式得以及时巩固,让学生熟悉公式的使用和书写步骤。 (2)例2与例1的区别主要在于权的形式又有变化,以百分数的形式出现,升华了学生

【强烈推荐】数与数的运算练习题

数与数的运算练习题 数与数的运算练习题 录入:人教论坛网友 小5 一、填空题。 1数与数的运算练习题的17.6%。 2.在2005年的“超级女生”总决赛中,李宇春一个人就得到三百五十五万八千三百零八条短信的支持,这个数写作( )条;一条短信按一元钱计算,主办单位从中得到大约( )万元的收入。(用四舍五入法去掉万后面的尾数) 3.据全国少工委统计,我国少先队员约有130000000人,学校的少先大队约有530000个。橫线上的数分别读作( )、( )。 4.阅读以下信息后填空。 估计2050年世界人口将达到9300000000人; 2005年全国造林面积达5190000公顷; 小燕用45元的压岁钱兑换了4.5欧元。 (1)把2050年世界人口数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是( )亿。 (2)人民币与欧元的兑换最简整数比是( ),比值是( )。 (3)2005年全国造林面积比2004年增长3.8%,2004年造林面积是( 5.体育用品商店开展促销活动,足球销售情况如右图所示。学校需要买10只足球,至少要付( )元钱。 6.今年,我、爸爸、妈妈三人的平均年龄正好是30岁,已知你你和妈妈两人的平均年龄是39岁,你猜我今年是( )岁。 7.一个多位数的百万位和百位上都是9,十万们和十位上都是5,其他数位上都是0,这个数写作( ),四舍五入到万位约是( )。 8.一个九位数,最高位是是奇数中最小的合数,百万位上是最小的质数,万位上是最大的一位数,千位上是同时能被2和3带队的一位数,百位上是最小的合数,其余各位上都是最小的自然数,这个数写作( ),读作( )。 8.一个九位数,最高位上是奇数中最小的合数, 百万位上是最小的质数,万位上是最大的一位数,千位上是同时能被2和3带队的一位数,百位上是最小的合数,其余各位上都是最小的自然数,这个数写作( ),读作( )。 9.三个连续奇数的和是645。这三个奇数中,最 小的奇数是( )。 10.从4、0、1、2这四个数字中任选三个组成一个三位数,使它能同时被2、3、5整除,这个数是( )。 11.如果甲数=2×2×3,乙数=2×3×3,那么甲、乙数的最大公约数是( ),最小公倍数是( )。 12.写出10的所有约数:( )。用这几个约数组成一个比例式是( ),这几个约数中,( )是质数,( )是合数,( )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13.差是1的两个质数是( )和( ),它们的最上公倍数是( )。 14.观察并完成序列:0、1、3、6、10、( )、21、( )。 15.在一条长50米的大路两旁,每隔5米栽一棵树(两端都要栽),一共可栽( )棵树。 16.一个油桶最多能装豆油25千克,至少要用( )个这样的油桶才能把190千克豆油全部装下。 17.5÷9的商用小数表示是( ),保留三位小数约是( )。 18.由5个十,3个一、4个百分之一、和7个千分之一组成的数是( )。 19.被减数减去减数,差是0.4,被减数、减 数与差的和是2,减数是( )。 20.两个数的积是70,一个因数扩大100倍,另一个因数缩小到原来的1 10 ,积是( )。 21.一个数由4个一、8个十分之一和4个百分之一组成,这个数是( ),保留一位小数是( )。 22.一个小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后,睚好是1000的70%,这个小数是( )。 23.在歌手大奖赛中,有5个评委给一名歌手打分。去掉一个最高分,平均得分9分,去掉一个最低分,平均得分9.2分。最高分与最低分相差( )分。 24.10.2除以1.3与0.4的和,商是( )。

二年级数学第1课时 数一数(一)

第1课时数一数(一)教学内容:P19~21数一数(一) 教学目的:1、通过实例,体会生活中有大数,感受学习大数的必要性,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2、通过数正方体等活动,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千”“万”,并体会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了解万以内数的组成。 3、通过“数一数”“摆一摆”等活动,增强对大数的具体感受,发展数感。 教学重点:认识新的记数单位“千”“万”,并了解单位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数感。 教学难点对学生数感的培养 教学准备:1.ppt和相对应的图片 2.学生准备长方体和正方体 教学时间: 教学过程二次设计(一)情境引入 同学们,你能很快的把下面的数数出来吗? (二)探究新知1.(出示大正方体) ⑴师:老师有一个大正方体,这个大正方体是由很多个小正 方体组成的(出示小正方体),这个大正方体是由有多少个小 正方体搭成的呢?这么多,怎么数呀?你们愿不愿意数一数? 一会儿以小组为单位,要求:不仅数出有多少个小正方体,还 要说一说你们是怎样数的?(学生数。) 师:汇报要求“先说一共有多少个小正方体,再说你们小组 是怎样数的”,哪个小组愿意汇报。 组1:我们组数有600个小正方体,我们组是这样数的,先 横着数有10个,再竖着数有10个,10×10=100,这个正方体 一共有6个面,所以是600个。 组2:我们组数有1000个小正方体,我们组是这样数的,先 横着数有10个,再竖着数有10个,10×10=100,100×10=1000。 组3:我们组数有1000个小正方体,我们组是这样数的,一 个面有100,这个正方体一共有10个层,就是1000个。 师:一共有两种意见,一种数的结果是600个,另一种数的结 果是1000个,同一个正方体怎么会出现两种意见呢?究竟谁 的是正确的? 生1:我们数的方法不同,所以数的结果也不同。 生2:他们数的是6个面,我们数的是10层。 生3:他们没数正方体的芯。 师:结果是600个的同学只数了6个表面,忽略了正方体里 面的小正方体。下面我们看看数的结果是1000个的同学是怎 样数的。 ⑵计算机演示:第一步:一个一个地数,数到10; 第二步:十个十个地数,数到100;

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一课时数一数公开课优质课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认识更大的数 第一课时数一数 教学内容: 课本第2、3页 教学目标: 1、了解生活中的多位数,明确级、数位、计数单位的概念,掌握十进制计数法,知道亿是个很大的数。 2、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观察、动手及分析能力。 3、进一步渗透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的思想,使学生养成认真仔细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1、明确“数位”与“计数单位”之间的对应关系。 2、掌握十进制计数法。 教学准备: 计数器,相关数据资料卡片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说出万以内的计数单位.(板书:个、十、百、千) (2)提问:10个一是多少?10个十是多少?10个百是多少? (3)一和十、十和百、百和千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是怎么样的? (4)读出下面各数 4958、 3026、 4005、 7000 板书出各数字的数位。

(5)从右到左说出3876各数字的数位。 再说一说万以内数的读法:从高位起,按照数位顺序读;千位上是几,就读几千,百位上是几,就读几百……;中间有一个0或几个0,只读一个“零”;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 我们已经学过万以内的数,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还经常用到比万大的数。 例如,首都北京市人口有一千二百万;光的速度每秒三十万千米等。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像这样比较大的数。(板书课题:数一数) 二、自主学习 认识“十万” 笑笑和淘气数小正方体的情境,学生读图,提出相应的数学问题。 (1)数一数下面共有多少个小方块,并在计数器上拨一拨。 (2)一个大方块有一千个小方块,十个大方块有一万个小方块,一百个大方块有多少个小方块? (3)当数到九万时,如果再加上一万是多少?思考讨论,引出“十万”的计数单位。 三、反馈交流 (1)万位满十了怎么办?(小组讨论) 万位满十,向前一位进一,就是“十万”,1 0 个一万就是“十万”。 板书:十万 (2)说一说:你知道十万有多大吗? (3)1 0 个十万是多少万?1 0 个百万是多少万? 四、精讲点拨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1单元第1课时 数一数导学案 (优选.)

1.本单元的主要内容分两部分:数一数、比多少。一年级的学生在入学前已经过了学前教育,能数出100以内的数,甚至会写。但在孩子的头脑中10以内数的概念很模糊。本单元主要帮助孩子建立10 以内数的概念,为以后学习数学的知识打下基础。 2.学生在学习“比多少”之前,已经熟悉了数数,有了一定的数学基础,书中以小猪盖房子的故事开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在情境图中找一找、比一比”,让学生自己寻找可比的对象,选择比较的标准,知道比较的结果,体现“以人为本,以发展为宗旨”的素质教育新理念和目标。 1.使学生通过数数活动,初步学会数出个数在10以内的物体或人,初步学会口头用1~10各数表示相应物体的个数。 2.使学生在数数的过程中,初步感受分类、一一对应等数学方法,感受用“数”描述现实生活问题的重要性和独特性。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产生喜欢数学的积极情感。 (1)数一数…………………………………………………………………………1课时 (2)比多少…………………………………………………………………………1课时 (3)练习课…………………………………………………………………………1课时 (4)单元知识归纳与易错警示……………………………………………………1课时 本单元的教学中教师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兴趣、动口动手能力、合作交流的能力,让学生在学习中玩、玩中学习。

第1课时数一数

二、自主探索,体验新知。1.出示主题图数数。 老师导语:小朋友们,美丽的校园 就是我们的家园,里面藏着很多 数字娃娃,你们愿意找到它们吗? (1)按照顺序观察画面,可以从左 到右,从上到下等。 (2)同桌讨论交流。 (3)提问:现在你们已经是一名 小学生了,打算怎样做一名合格的 小学生呢?(对学生进行德育教 育) 2.数数:逐一数出1~10的人和物。 (1)提问:你看了这幅图,你能数 出多少人或物吗? (2)小组合作学习,先数给同桌听, 再小组交流。 (3)怎样才能不重复不遗漏呢? (按照一定的顺序数。) 小结:我们在数物体的个数时,可 以用笔点着数也可以用笔做记号 数,这样就能不重复不漏数。 3.认读1~10各数。 (1)全班齐读1~10各数。 (2)老师读数,学生在课本上找出 这个数。 1.(1)学生自己选择自己喜 欢的观察顺序观察主题图。 (2)学生自己交流自己对主 题图的理解。 (3)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回 答老师的问题,我们要爱护 学校的树木、花草,尊敬老 师,团结同学…… 2.(1)学生先自己数数,再 按顺序数出自己喜欢的数。 (2)学生积极说出自己数的 人和物:如有的说学校有一 面红旗,两个单杠…… (3)学生明确要求后按照一 定的顺序数。 (4)学生拿出自己的铅笔盒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数一数有 几支铅笔,并交流自己怎 么数的。预设:有的学生 可能说是自己一个一个点 着数的。 3.学生再次巩固1~10各 数。 2.数数身边的事物。教室里 有几扇门?几盏灯?几块玻 璃? 答案:教师鼓励学生积极发 言。 3.在1~10 中选出自己喜欢 的数,并说一句话。例如,我 有一双眼睛,我家有四口 人…… 答案:教师鼓励学生积极发 言。如果有答案,老师把题目 答案加上。 4.照样子画○。 答案:○○○ ○○○○○ 三、巩固练1.数数游戏。 老师说数字,学生伸出手指头。例 如,老师说:“4在哪里?”学生伸 1.同桌间合作完成。 2.独立完成后全班交流订 正。 教学过程中老师的疑问:

第一课时亿以内数的读法

第一课时:亿以内数的读法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5页的例1,例2,相应的“做一做”和练习 一中的习题P1-5。 教学要求: 1.使学生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知道亿以内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掌握亿以内的数位顺序。 2.理解多位数的读法,在具体情境中,能够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出多位数,体会并能阐述多位数读数的规律。 3.结合现实素材,使学生感受亿以内数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数感。 4.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和应用数学的意识,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自我评价和善于合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关键: 1.重点:教学读万级的数。 2.难点:亿以内中间和末尾有0的数的读法。 3.关键:让学生熟练掌握数位顺序表。掌握数位的名称、顺序,进率关系。四位分级法以及数的组成等知识。并以万以内数的读法为基础,把个级读 的方法推广到万级。能正确地读亿以内的数。 教法与学法:讲授法与讨论法相结合 教学准备: 师准备计数器。 学生每人收集现实生活中有关万以内的及比万大的数的信息各两条。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请学生说说自己所收集到的信息,教师将其中的数据进行记录。 2.考考你:这些数你会读吗?(在万以内数据中选择4条:一般数、中间有0的数,末尾有0的数、中间、末尾都有0的数,让学生尝试读数)3.说说你是怎么读的?小结万以内的数的读法。 4.关于万以内的数,你还知道什么知识? (1)计数单位:一(个)、十、百、千。 (2)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如: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10个一百一千,10个一千是一万。 (3)数位:个位、十位、百位、千位。 (4)组成:例8030是由8个千和3个十组成的。 二、导入新课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第1课时 数一数(一)

第1课时数一数(一)

第三步:一百个一百个地数,一百、二百、三百……九百,数 到一千。(同学跟着计算机数) 师:谁能把同学们说的进行整理,先怎么数,再怎么数,最后怎么数。 生:先一个一个地数,数到10;再十个十个地数,数到100;最后一百个一百个地数,数到一千。),数到10个; 再十个十个地数(出示),数到100; 最后一百个一百个数(出示), 2个一百是多少?3个一百呢?5个一百?9个一百?数到10 个一百就是多少?(出示)。 10个一百是一千。(板书:10个一百是一千) 2.师:接下来可以怎样数? 生:一千一千地数。 计算机演示:一千一千地数,一千、二千、三千……九千,数到一万。(学生一起数) 师:一千一千地数,有几个一千就是几千,数到10个一千就是多少? 生:10个一千就是一万。(板书:10个一千是一万) 师:以前我们可以一个一个地数或十个十个地数,今天我们又可以怎样数? 生:一百一百地数、一千一千地数和一万一万地数。 3师:老师有几幅图,你能不能很快说出图中有多少个小木块? ① 师:介绍一下你怎么数地这么快? 生1:第一幅图有100个小木块,第二幅图有20个小木块,第三幅图有5个小木块,一共是125个小木块。 生2:先看1个一百,再看2个十,最后有5个一,一共是125个小木块。 ② 师:我只看到3个十? 生:最后的12个小木块里有1个十,就是4个十,所以是

142个小木块。 ③ 师:一百在哪了? 生:10个十就是100,所以是105个小木块。 ④ (三)应用新知 师:刚才我们看到的几幅图都是按照千、百、十、个摆好的, 所以同学们很快就知道有多少个小木块。你们每个小组都有 一盆豆子,你能不能很快说出有多少粒豆子? 生:不能。 师:你们数一数,再摆一摆,不仅你们知道有多少个,还要 让大家也能很快看出一共有多少粒豆子。活动要求:老师为 每个小组准备两种塑料袋,大一些的你看看装多少粒豆子比 较适合,小一些的你看看装多少粒豆子比较适合;发挥两种 塑料袋的作用数一数、摆一摆。 小组活动(略) 小组汇报 师:汇报你们小组一共有多少个豆子,怎么摆的? 组1:我们组有963个豆子。有9个百,6个十,3个一。 组2:我们组有972个豆子。有9个百,7个十,2个一。 组3:我们组有954个豆子。有9个百,5个十,4个一。 组4:我们组有990个豆子。有9个百,9个十。 组5:我们组有1012个豆子。有10个百,1个十,2个一。 组6:我们组有988个豆子。有9个百,6个十,8个一。 组7:我们组有995个豆子。有9个百,9个十,6个一。 组8:我们组有933个豆子。有9个百,3个十,3个一。 组9:我们组有910个豆子。有9个百,1个十。 组10:我们组有989个豆子。有9个百,8个十,9个一。 师:哪个组比一千多,请把多的送到前面;哪个组比一千少,差几个就到前面拿几个。

数与算

上良乡08年扫盲教案 《生活中的数与算》 二零零八年三月

第一课时我们认识的数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用100以内的数描述生活中的事情;培养用数学的观念看周围事物和看日常生活的意识。 2、初步学会简单的估计,从而发展数感;初步获得一些数学活动的经验。 3、与他人交流,培养同学之间相互合作、交流的态度与能力;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教学重点: 初步学会用100以内的数描述生活中的事情;培养用数学的观念看周围事物和看日常生活的意识。 教学资源: 课件、每组一袋糖、一袋花生、一袋黄豆。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二、活动探究 1、说一说 (1)你会用100以内的数说一句话吗? (2)说一说家中每个人的年龄。 (3)请两个学员互猜对方爸爸、妈妈的岁数。如:一个人猜,另一个人用“大些”、“小些”或“大多了”、“小多了”提示。 (4)同桌模仿上述两个学员进行互猜活动。

(5)小明家有一个人,今年是64岁,这个人可能是谁?为什么? 2、猜一猜 花生的个儿小,糖的个儿大,同样抓一把,花生比糖的粒数多。 3、数一数 刚才,咱们一起用“我们认识的数”说一说、猜一猜,小朋友说了这么多,新朋友小猴也忍不住想说几句,听! (2)小猴说的这些数中有些数我们已经认识了,但也有些数我们还不认识,当然还有很多很多的知识我们还没有学习,所以,小猴要对大家说: (3)确实,我们的身边还藏着很多数。在我们身边还有哪些地方也藏着数呢?你准备数什么? 4、作业布置: 数数自己家门前的树 第二课时认识数字 教学目标: 1、图文结合认识数的两种文字组合形式以及数位的汉字:个十百千万亿。 2、书写一至十的十个生字 3、通过“说”来了解特殊电话号码的意思及所在地的电话区号等; 4、通过“链接”来认识和简单使用计算器; 教学过程:

一年级数学上册《数与计算》教案

一年级数学上册《数与计算》教案 左下角板块数与计算 教学内容: 20以内数的认识及加减法整理复习。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巩固20以内数的读写、数序、大小、组成和序数的含义,加深学生对数概念的理解,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加减的含义。 2、在经历整理复习的过程中,加深学生对加减法含义的理解,提高20以内进位加法、退位减法的熟练程序。 3、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感受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和成功感。 教学过程: 一、复习数 1、出示雪山乐园情境图,提问:如果你到雪山乐园,最喜欢干什么? 2、师:在雪山乐园,有这么多同学打雪仗,你知道有多少个同学打雪仗吗?让我们数一数吧? 让学生谈谈自己是怎样数的(可以按顺序一个一个地数或两个两个地数或一组一组地数,还有其他方法。) 3、师:你还想数什么?自己一边数,一边作记录。想一想:怎样数能做到:既不漏数,也不重复数? 4、师:我们今天来了11个同学滑雪。关于11,你都了解哪些知识?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小组内交流。

全班汇报交流:(学生可能联想到以下内容,如果学生有没有想到的内容,教师可以适当引导) 数的顺序:11的前面是10,后面是12。 数的组成:11是由1个十和1个一组成。 数位:11的十位是1,个位是1。 数的大小:11比10大,比12小。 计数器:在计数器上表示11。 5、在玩滑雪的小朋友中,有一个小朋友说,“我第一。”这里的第一与滑雪的有11个同学有什么不同? 6、综合练习第1-3题。 第1题,,教师出示1-20的卡片,让学生说一说数的组成、数位,还可进行数的排序、大小比较等方面的巩固活动。 第2题,先让学生数一数花生的个数,完成连一连。“涂一涂”,再让学生观察8个花生的颜色是按什么规律排列的,然后自己设计排列规律,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涂完后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 第3题是一道找规律的开放性练习题。练习时,可让学生先观察两组数中所圈数的规律,然后把剩余部分圈完。还可让学生按自己想得规律换颜色圈一圈,并相互交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二、复习20以内的加减法。 1、师: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用加法计算的问题? 生:打雪仗和堆雪人的一共有多少人?… … 2、组织学生解答问题时,教师注意问一问:你是怎样计算?

数学复习:数和数的运算

数学复习:数和数的运算 数和数的运算 (1)数的意义;(2)数的读法和写法;(3)数的改写;(4)数的大小比较;(5)数的整除;(6)分数、小数的基本性质;(7)四则运算意义、法则、运算定律与简便算法、四则混合运算。 数的意义包含的知识点 ①自然数、整数;②分数;③百分数;④小数;⑤循环小数。 要求:理解并掌握这些概念,掌握自然数、分数、百分数、小数的计数单位,准确说出每个数包含的计数单位的个数,会进行数的分解与组成。认识这些数之间的关系。 数的读法和写法: ①整数读写法;②小数读写法;③分数读写法。 复习的重点是:整数的多位数读写。其中中间、末尾有零的数的读写是难点。 要求:①正确读写整数、小数、分数。 ②由于较大数目的读写比较抽象、枯燥,复习时要借助“分级线“加强指导,另外要创设现实的问题情境,增强趣味性。如:提供现实生活的报道数据,感受多位数与现实的联系,调动学习学习的热情,体验大数目的实际意义,增强学习和应用意识。

数的改写: ①把一个较大的多位数改写成以“万”或“亿”作单位的数。 ②、求小数的近似数 ③省略“万”或“亿”后面的尾数。 ④假分数与整数、带分数的互相改写。 ⑤分数、小数、百分数的互化(不包括循环小数化为分数)。 复习的难点是:“改写”与“省略”之间的区别 要求:①复习时侧重对比训练。如:把20XX8000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是,省略万后面的尾数是( )。在对比训练中体验它们的联系与区别。②改写、互化时注意互化方法灵活性的训练 数的大小比较: ①整数大小比较;②小数大小比较;③分数大小比较;④百分大小比较;⑤整数、小数、百分数之间的比较。 复习难点:分数大小的比较。 要求:①掌握比较方法,会比较数的大小; ②给学生一定的时间与空间,让他们自己去探索每一类数的比较方法之间的联系、区别,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③拓展学生思维,培养个性化学习。通过复习,学生应该达到运用抽象的数进行比较的水平,但由于学生学习能

一年级数学第1课时 数一数

数学 1 准备课 本单元安排了“数一数”和“比多少”两方面的内容。“数一数”先呈现了一幅“美丽的校园”情境图,接着从中抽取出10以内的、用集合圈呈现出来的人或物,最后配合此部分安排了对应的练习题。“美丽的校园”情境图中提供了丰富的计数资源,通过计数图中人或物的数量,帮助教师了解学生认数和读数的情况、观察事物的方法、语言表达的能力等,为教师有效把握教学起点奠定基础。同时,借助这个主题对学生进行入学教育,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初步懂得小学生的行为规范——遵守纪律、按时到校、尊敬老师、关爱同学、好好学习、锻炼身体等。教科书P4~5用集合图表示事物,出示相应的数,让学生体会到情境图中事物的数量可以用“数”来表示,既渗透了自然数的基数意义,帮助学生初步感受了数学化的过程,又将数数与认数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比多少”是学生学习认数、计算的准备性知识。教科书用“小猪帮助小兔盖房子”的童话故事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教科书通过两个层次的比较帮助学生学习“比多少”。第一层是利用小兔与砖、小猪与木头的数量比较,帮助学生初步感受“同样多”“多”和“少”的含义,初步理解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第二层是通过提出“图中还可以比什么”的问题,使得观察的对象和比较的角度更加多样化,让学生体会到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还能培养学生观察的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 在入学前,儿童对数学知识的掌握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由于刚刚从幼儿园迈进学校大门,他们对学校的学习生活充满好奇,对课堂学习还不适应,而且容易疲劳,集中注意力的时间比较短,观察能力有限,在观察教科书插图时,往往只对其中的色彩、人物等感兴趣。一年级的学生在入学前,通过对各种物体数量的感知,已经积累了一些有关“比多少”的感性经验,但不一定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来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他们往往是凭直觉,或者用数数的办法来比较多少。这都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引导与培养。 1.教学时充分利用图中提供的信息,让学生充分地观察,充分地去数、去比较。在充分利用情境图后,教师还可以让学生数一数身边的事物,以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 2.教学中应重点强调经历与感悟,引导学生在观察、数数、比较等数学学习活动中积极合作。可以先让学生自己观察、数数,再小组交流,最后全班交流。在合作学习中,可以互相启发、互相补充,注意培养学生认真倾听他人意见、虚心向他人学习的好习惯。 3.全面了解学生的数数能力及比多少的基本经验。“数一数”的教学中要尽可能地让每个学生都发言,以便做到全面地了解学生情况,发现有困难的学生,可以适当给予帮助。“比多少”的教学中放手让学生去观察、操作、尝试,理解“比多少”的道理,但注意要求不要过高。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时《数一数》教案

<数一数>教案首页

教学过程: 一、口头数数。 1、口头数从1到10。 师:同学们,你们会从1数到10吗?我们一起来边拍边数。(师引领学生按由慢到快的顺序进行。) 师:数得真好!哪位同学愿意大声地清楚地数给大家听呢?(个别生数) 2、揭示课题。板书课题。 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数一数”。(板书课题) 二、看图数数。 1、观察图片,激发兴趣。 课件显示课文2至3页的情境图。 师:猜猜,这是什么地方?(学校)对,这是一所美丽的小学。(点课件音乐1)开学的第一天,同学们高高兴兴地上学来了。校园内有飘扬的国旗、有高大的教学楼、有小小气象站、有和蔼的老师、有懂礼貌、好学、爱运动的学生、有漂亮的花朵、有葱郁的树木、有环保卫士垃圾桶;校园外有飞翔的鸽子、有高耸的大楼、有整洁的农舍、有排列整齐的小树。(师边说边点图画中相应的事物。)数图中的数量。师引导学生有顺序地说,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数出图中的人和物的个数。 ⑴数数量是“1”的人和物。 师:请数数,图中有几面国旗?(1面)再找找,图中还有什么的数量也是1呢?还有呢? 师小结:像这样有1面国旗、1位老师等,我们都可以用数字“1”表示。(板书1) 师:请跟我读:1,1,111。 ⑵数数量是2-10的人和物。 布置小组数数任务,小组讨论交流。 师:在图中还有许多物体,你们能数出它们的数量吗?我们将进行小组PK 赛。以小组为单位。(指小组)这里是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第四组。现在,请举起你的小手数一数,图中其它人和物的数量。 (师点课件音乐2)(师拿出已贴好4个蘑菇图的小黑板放在一张桌子上)(师在学生讨论的时间中贴好1-10的圆片,到学生中去倾听。) 指名说出数量是2-10的人和物。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点击课件中的物体数,并逐一在黑板上板书数字 2-10。)(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对学生所在的小组给予画苹果的奖励。)师:“数一数”小组PK赛马上要开始了。找一找图中数量是2的物体。(当生说到有2位观测百叶箱或观测风向标的学生时,师介绍百叶箱是用来测量空气中的温度和湿度;风向标是用来测量风向和风力。同时渗透热爱科学的思品教育。“我们大家要像这些小朋友一样热爱科学。”)(当生说到有2位看到教师正鞠躬、敬礼的学生时,(点课件音乐)听听他们在说什么?这是两位有礼貌的学生。看到老师,打招呼、鞠躬、敬礼。我们大家也要像他们一样懂礼貌,看到老师、长辈要问声好。)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第1课时 数一数教案

第1单元准备课 第1课时数一数 【教学内容】教材P2-P5 【教学目标】 1、通过数数活动,初步了解学生的数数情况,使学生初步学会数数的方法。 2、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教具准备】 1、挂图或幻灯片,内容是课本第2~3页学校开学图。 2、小黑板一块,内容是课本第4~5页1~10的各数实物图。 3、1~l0各数的数字卡片共l 0张。 【教学过程】 一、引入谈话 师:小朋友,你们已是一年级学生了。这一节,我们上的是数学课。师:数学课要学什么本领呢?它要学的知识可多呢! 二、新授 1、教学“学校开学图”。 出示放大图。(指着挂图向学生讲解) 大家仔细观察,这幅图里都画了些什么? (1)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 (2)指明学生说一说。 (3)问:图上有几座房子?有几面红旗? 师:一座房子,一面红旗都是1件东西。 问:找一找还有什么的数量是1的? (板书“l”,全班同学读两遍。) (4)问:有几个同学向老师行礼?(2个同学)有几个同学拉单杠?(2个同学) 问:图里还有什么数量是2? 小结:2个同学向老师行礼,2个同学在看书,2个同学在观看踢足球……它们的数量都是2。 (板书“2”,全班跟读两遍。) (5)问:谁能说一说有几个小朋友踢足球?(3个小朋友) 问:图中还有哪些数量是3的?

小结:3个小朋友踢足球,3条凳子,3个女孩跳绳,它们的数量都是3。 (板书“3”,全班跟读两遍。) (6)问:谁能说一说用哪个数字来表示垃圾桶有几个? (7)问:谁知道4数完以后该数几?(老师板书“5”) 问:图上还有什么数量是5的?(5朵花) (8)问:谁能说出数5以后是数几呢? (9)师:空中有7只飞鸟,就用7表示。 (板书“7”,全班跟读两遍。) (10)问:7是在什么数的后面?(在6的后面)数完7以后数几呢?(板书“8”) (11)师:数完8后数什么数呢? (板书“9”,跟读两遍) 请找出表示9的物体来。(图上有9个女同学) (12)问:请数一数图中有多少个男同学? (板书“10”,读两遍,齐读从1数到10。) 小结:这幅图帮助我们认识了1—10的各个数。这幅图我们书上也有,就在课本的第2、3页,(打开书)找一找课本的“2”、“3”在哪里? 2、数一数、找一找教室里有哪些实物的个数可以用我们刚才所学的1—10来表示。 3、10个数字与图形搭配。 4、用同样的方法认识7、8、9、10及图形。 5、小结:这10个数,我们几乎天天都要用到它,大家一定要记牢。 6、巩固认数。 看图找数交朋友游戏。 三、课堂总结 今天是小朋友们第一天上数学课,大家都很认真听讲,值得表扬。希望下节数学课的时候,大家勇敢一点,举起你们的小手,回答问题好吗?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课后小结】

数与数的运算练习题

《小学教学》新课程新理念复习与评价专号 数与数的运算试题精选 录入:人教论坛网友 小5 一、填空题。 1.我国目前土地沙化面积达到一百六十八万九千平方千米,这个数写作( )平方千米,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是( )平方千米,约占国土面积的17.6%。 2.在2005年的“超级女生”总决赛中,李宇春一个人就得到三百五十五万八千三百零八条短信的支持,这个数写作( )条;一条短信按一元钱计算,主办单位从中得到大约( )万元的收入。(用四舍五入法去掉万后面的尾数) 3.据全国少工委统计,我国少先队员约有130000000人,学校的少先大队约有530000个。橫线上的数分别读作( )、( )。 4.阅读以下信息后填空。 估计2050年世界人口将达到9300000000人; 2005年全国造林面积达5190000公顷; 小燕用45元的压岁钱兑换了4.5欧元。 (1)把2050年世界人口数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是( )亿。 (2)人民币与欧元的兑换最简整数比是( ),比值是( )。 (3)2005年全国造林面积比2004年增长3.8%,2004年造林面积是( )公顷。 510只足球,至少要付( )元钱。 6.今年,我、爸爸、妈妈三人的平均年龄正好是30岁,已知你你和妈妈两人的平均年龄是39岁,你猜我今年是( )岁。 7.一个多位数的百万位和百位上都是9,十万们和十位上都是5,其他数位上都是0,这个数写作( ),四舍五入到万位约是( )。 8.一个九位数,最高位是是奇数中最小的合数,百万位上是最小的质数,万位上是最大的一位数,千位上是同时能被2和3带队的一位数,百位上是最小的合数,其余各位上都是最小的自然数,这个数写作( ),读作( )。 8.一个九位数,最高位上是奇数中最小的合数,百万位上是最小的质数,万位上是最大的一位数,千位上是同时能被2和3带队的一位数,百位上是最小的合数,其余各位上都是最小的自然数,这个数写作( ),读作( )。 9.三个连续奇数的和是645。这三个奇数中,最小的奇数是( )。 10.从4、0、1、2这四个数字中任选三个组成一个三位数,使它能同时被2、3、5整除,这个数是( )。 11.如果甲数=2×2×3,乙数=2×3×3,那么甲、乙数的最大公约数是( ),最小公倍数是( )。 12.写出10的所有约数:( )。用这几个约数组成一个比例式是( ),这几个约数中,( )是质数,( )是合数,( )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13.差是1的两个质数是( )和( ),它们的最上公倍数是(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