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工作

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工作
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工作

目次

中(英)文摘要................................................................................................II 1引言. (1)

1.1创业的概念 (1)

1.2促进创业带动就业的可行性 (1)

1.3促进创业带动就业的必要性 (1)

2贵阳市就业和创业的整体状况 (1)

2.1贵阳市就业现状 (1)

2.1.1就业政策 (1)

2.1.2就业规模 (2)

2.1.3就业结构 (2)

2.2贵阳市创业环境 (2)

2.2.1组织领导体系 (2)

2.2.2政策支持体系 (2)

2.2.3创业培训体系 (2)

3贵阳市创业面临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3)

3.1面临的问题 (3)

3.1.1创业形式太单一、不够多样化 (3)

3.1.2创业规模小、数量少 (3)

3.1.3劳动者创业能力弱,信息来源少 (3)

3.1.4创业者融资难,支持力度不够 (3)

3.2 原因分析 (3)

3.2.1创业的组织领导体系不够完善,相关制度切缺 (3)

3.2.2劳动者创业积极性不高,创业氛围不浓厚 (4)

3.2.3劳动者知识水平偏低,接触面窄 (4)

4 完善贵阳市创业带动就业的对策建议 (4)

4.1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创业组织体系 (4)

4.2完善创业扶持政策,鼓励自主创业 (5)

4.3加大创业培训力度,提高创业者能力 (5)

4.4加强宣传工作,营造创业氛围 (5)

5 结论 (5)

参考文献 (6)

以创业带动就业问题分析——基于贵阳市的实证分析

摘要:党的十七大提出了“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战略思想,把鼓励创业、支持创业放到了就业工作更加突出的位置。本文对贵阳市就业状况、创业环境、创业活动水平以及影响创业的因素进行了简要分析,影响贵阳市创业的因素主要包括:创业形式、规模、劳动者、创业环境等,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创业组织体系;完善创业扶持政策,鼓励自主创业;加大创业培训力度,提高创业者能力;加强宣传工作,营造创业氛围。

关键词:创业促进就业;工作;贵阳;分析

Abstract: The Seventeen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CPC) reported “ implement a development strategy that Promotes job creation and encourage entrepreneurship to create more employment opportuniti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government management,the paper analysis the employment situation in Guiyang, the effects of entrepreneurship to create jobs,the obstacles that entrepreneurship faces: entrepreneurial form, scale, workers, entrepreneurial environment and so on. then put forward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strengthening organizational leadership, implement a policy system to support entrepreneurship, further optimize business environment, create a strong entrepreneurial atmosphere. Keywords: entrepreneurship to create more employment opportunities; job; Guiyang; analysis

1.引言

我国是世界上劳动力最多的国家,就业形势是一年比一年严峻。党的十七大提出了“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战略思想,就是想把“创业”摆到就业工作的重要位置,鼓励创业、支持创业,促进民生和谐、社会进步。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就业形势的多样化趋势,作为贵州市省会城市的贵阳市,有着优越的地理位置和经济发展优势,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支持和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创业就业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可喜成绩,但是和一些发达国家或城市比较还是存在很大的差距,一些体制上的障碍有待突破。本文从政府组织、体制管理、创业者自身及外围环境等因素出发,进行研究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和意见,所以,本文的研究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对贵阳市的创业就业工作具有参考价值。

1.1 创业的概念

创业就是创业者对自己拥有的资源或通过努力能够拥有的资源进行优化整合,从而创造出更大经济或社会价值的过程。创业是一种劳动方式,是一种需要创业者:运气、组织、运用服务、技术、器物作业的思考、推理、判断的行为。而根据杰夫里·提蒙斯(Jeffry A.Timmons)所著的创业教育领域的经典教科书《创业创造》(New Venture Creation)的定义:创业是一种思考、推理结合运气和行为方式,它为运气带来的机会所驱动,需要在方法上全盘考虑并拥有和谐的领导能力。

1.2 促进创业带动就业的可行性

首先,我国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综合国力和居民的消费水平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专业化分工日益明显,市场日益细化,个性化需求日益发达,居民服务等第三产业面临极大发展机遇,这为居民创业带来可能;其次,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大力提倡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并在小额担保贷款、税费减免等方面鼓励、支持自主创业,为创业营造了良好的氛围与环境;再次,近年来,创业主体数量的增加和创业项目的多样化使得创业潜力不断被挖掘出来。

1.3 促进创业带动就业的必要性

目前,我国经济增长方式正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从劳动密集向资本、技术密集型转变,经济结构升级和资本有机构成提高,使得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作用呈下降趋势,经济增长吸纳劳动力的作用减弱。因此,在当前的经济结构下,即使保持同样的发展速度,仅仅依靠经济增长来扩大就业,显然是不够的。而在当前形势下,在就业的四个渠道:现有企业吸纳、政府开发公益性岗位、企业重组改制分流安置和自谋职业、自主创业中,最后一个渠道无疑是最具发展潜力的,尤其是在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情况下,更要强调以创新带动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形成发展经济与扩大就业的良性互动[1]。

2.贵阳市就业和创业的整体状况

2.1 贵阳市就业现状

贵阳属移民型、资源型省会城市,作为贵州省的省会,贵阳是全省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但是与其他沿海省会城市相比,经济活力不强,缺少“高、精、尖”的知名企业,并且为人才可提供的高级岗位较少,每年仅为事业单位引进40多名副高级别的人才,贵阳市自己的待岗人员都没有地方安排。全市辖六区三县一市,共有49个街道办事处,77个乡(镇),455个城市社区和1166个行政村。贵阳市于2007年启动实施充分就业社区创建工作,至2010年全市共创建充分就业社区238个,占全市455个社区总数的52%[2]。

2.1.1 就业政策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