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途中的避险与自救简易版

旅途中的避险与自救简易版
旅途中的避险与自救简易版

In Order To Simplify The Management Process And Improve The Management Efficiency, It Is Necessary To Make Effective Use Of Production Resources And Carry Out Production Activities.

编订:XXXXXXXX

20XX年XX月XX日

旅途中的避险与自救简易

旅途中的避险与自救简易版

温馨提示:本安全管理文件应用在平时合理组织的生产过程中,有效利用生产资源,经济合理地进行生产活动,以达到实现简化管理过程,提高管理效率,实现预期的生产目标。文档下载完成后可以直接编辑,请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套用。

一、乘机遇险如何自救

人们时常能从电视或报刊上看到飞机失事

的报道,于是许多人产生了这样的疑问:“坐

飞机安全吗?”其实,乘坐飞机发生空难的几

率比选用其他交通工具而发生危险的几率要低

得多。

如果飞机不是从高空坠落或与超大物体相

撞,机上乘客一般不会全部丧生。对这类事故

而言,飞机失事后的90秒内是决定机上乘客生

与死的关键时间。如何在空难中求生?最好记

住以下的注意事项,有备无患。

(1)起飞时应聆听乘务员讲解怎样应付紧

急事故,并留意机上各种安全设施,例如太平门等的使用方法。要把前面椅背袋子里的紧急措施说明拿出来认真看一遍。

(2)一旦飞机失火,乘客要齐心协力将火扑灭。阻挡火势蔓延才能赢得逃生时间。

(3)遇到飞机事故时,死里逃生的第一步是先从座位下取出救生衣,按照规定穿上。然后,查看飞机是要迫降海上还是陆地上。如果要迫降海上,救生衣在机内绝不可事先充气撑开,因为救生衣一旦撑开,在狭窄的机内通道里将无法通行,而变成逃生的障碍。但是,如果要迫降在地面,就得赶快穿上救生衣并迅速使其充气膨胀,以减轻在着地时产生的冲击力。

(4)发生紧急事故时,要听从乘务员的指

示,应取下眼镜、假牙和高跟鞋,以及口袋里的尖锐物件。

(5)坐在椅子上,将背部紧紧地贴在椅背上,再拿一个枕头放在下腹部,并用安全带紧紧缚住,安全带要缚在腰部,千万不要缚在腹部,以免冲击时使内脏破裂,或将身体折成两段。其次,将冲气救生衣围在头部周围,,再用毛毯包起来,代替安全帽。人最好盘坐在椅子上,这样一旦因剧烈冲击而使椅子向前移动时,身体大部分可以保护在椅子内,不至于被撞死或夹死。

(6)在机组人员的指挥下,尽可能坐在前舱,因为机尾跌毁的可能性较大。

(7)如果有幸躲过了迫降时的冲击,接下来就要赶快逃生。如果机舱内有烟雾,用手巾

(最好是湿的,上飞机后一般会发放的)掩住鼻子和嘴巴。走向太平门时尽可能俯下身体,使头贴近机舱地面,因为浓烟在空气上层,俯身后呼吸较容易。

(8)打开飞机的太平门,充气逃生滑梯会自行膨胀,用坐着的姿势跳到梯上。这时应注意外面是否已陷入火海,或已沉没在水上。通常滑梯与地面成40度角,所以滑下去时千万不要因为怕摔而迟疑。同时,女乘客还应先把高跟鞋脱掉,防止刺破滑梯。

(9)若迫降在海上,滑落梯就成了救生艇,艇上备有紧急发报机,还备有3天左右的干粮,因此不必惊恐。

(10)若滑到地面,要迅速逃离现场,不要折返机上取行李。

二、沉船失事中如何逃生

1.如何从沉船上弃船逃生

(1)弃船的相应准备

船舶在海上突然发生严重海难事故,尽管全力抢救但仍无法使船舶免于沉没或毁灭,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只能弃船。弃船命令由船长发布,船员及旅客应服从指挥。在撤离舱室前,首先应尽可能地多穿衣服,能穿不透水的衣服则更好,戴上手套、围巾,穿好毛袜、鞋子穿戴妥当之后再穿救生衣。如果时间允许,离开舱室前还应带些淡水、食物,带一件大衣或一条毛毯。

(2)跳船前须知

◆如果没有时间放下救生船或救生筏,要走到正在沉没的船逆风的一边,避开螺旋桨。

◆要是螺旋桨仍在转动,就要离开船尾到船头去。

(3)正确的跳船姿势

◆左手紧握右侧救生衣,夹紧并往下拉;右手五指并拢捂住口鼻;双脚并拢伸展,身体保持垂直,头朝上,脚向下起跳。

◆你在水中的位置要离沉船远一些,以避免船下沉时引起的旋涡把你吸进去。

◆跳水时,如船舶四周海面上漂浮着燃烧的油火时,千万不要惊慌,要看清周围情况,在船舶的上风侧选择适当位置,然后深吸一口气,用一只手掩住口鼻,另一只手遮住眼睛及面部,两腿伸直并拢,侧身垂直向下跳入水中。

◆入水后要向上风方向潜游,如需露出水

面换气时,应先将手伸出拨动水面,拨开火焰,头露出水面后立即转向下风方向,做一个深呼吸再下潜,向上风方向游去。如此反复,直至游出着火海面。

2.救生筏上的生存

如果有时间从沉船上或落水处转移到救生筏上,要注意,不要往救生筏上跳,应该小心地爬上去。当你在水中想登上救生筏时,可用手握住船舷边缘,把身体悬挂住,再爬上救生筏,不要与人抢着往上爬,以免救生筏失去平衡造成倾覆。

登上救生筏时,要从船上带一些给养过去,最重要的是要带上饮用水。不要喝海水。如果有一个以上的救生筏,要用至少6米的绳子把它们连在一起,绳子只能系在救生筏外缘

周围的救生索上。连在一起的救生筏,比分散的更容易被发现。

留在失事的地方,至少留3天,这样会有最大的获救机会。在此期间:

(1)要仔细搜索这一区域,打捞漂浮的工具,搜寻并贮藏可用物品,仔细检查救生筏是否充足气、有无裂缝或可能擦破的地方。

(2)用救生筏上能够提供的任何东西搭盖避风雨的篷子。

(3)轮班值勤。不要忘记用绳子将值勤的人系在筏上,以增大安全系数。

(4)不要坐在船边上或站起来,没有告知他人时,不要随便移动。

(5)尽快拧出湿衣服上的水。把头包上,以防冷风吹到或强光晒到。把沾在身上的油污

洗干净。

(6)要尽量保持脚的干燥。如果脚和腿变得麻木和肿胀,不要施用按摩和热敷,而要将其放平。如果肿得厉害,把鞋脱掉。把鞋系在固定物上,以免被抛到筏外。

(7)在救生筏上可想方设法钓鱼来维持生存需要。

(8)如果船上有应急无线电收发报机,要立即发报,使用说明书就在机器上。当你最先发出讯号后,要等知道救援飞机和船的区域后,再使用收发报机,要尽可能节省电池。

如果你知道哪边是岸,朝岸的方向划。可以到达陆地的标记一般有:天空晴朗的时候,天上有不动的积云;泻湖之上天空呈青绿色;漂浮的木头;雪野之上有白色的天空(水使天

空呈现灰色);水的着色更淡些了;海浪的喧哗声;不停息的鸟叫声;早晨和日落时鸟飞动的方向。如果是在晚上到达陆地附近,有可能的话,应该等到白天再登陆,并应仔细选择登陆点。

三、遇到爆炸物爆炸如何自救

1.如何对付炸弹爆炸事件

恐怖分子的炸弹最难预防,并且会引起极大恐慌。目睹爆炸的混乱场面,听到许多伤者的呼号,的确容易令人手足无措。但面对炸弹爆炸事件,人们都可以作出正确反应。以下是专家的建议:

(1)如果手持照相机,尽可能拍摄现场情况,尤其要注意事后匆匆离开现场的人。照片能协助警方找到放置炸弹的疑犯。拍照时要当

心飞坠的碎片。

(2)打电话报警,警方会通知其他紧急救援机构派人赶来。

(3)尽力帮助伤者,直至紧急救援机构人员到达现场。如果自认帮不了忙,应该静静离开现场。别跑,否则会再度引起恐慌,增加伤亡人数。

(4)远离可疑包裹,并劝其他人离开。如果认为包裹是别人无意中遗下的,可大声问他:“这东西是你的吗?”若他不承认,便可立刻假定包裹是炸弹,同时采取相应的行动。

(5)如果发现可疑包裹或物品

如怀疑包裹或器皿里可能有炸弹,切勿触摸。许多恐怖分子的炸弹都装上了“触动系统”,一移动便立即爆炸。

千万不要高叫“炸弹”以及说出会引起别人恐慌的言辞。

远离可疑包裹,告诉别人也这样做。

倘若身在行驶中的火车上,切勿按动警报系统。在两站之间突然停车,会妨碍拆弹专家到来,乘客也难以安全疏散。

向有关人员,诸如火车上的守卫、警察、交通督导员或车站搬运工人报告发现了可疑物体,尽快打电话报警。

如发现有人在放置可疑物体后匆匆离开,应该记下此人的外貌。

2.如何在室内发现可疑炸弹

在寻找炸弹和爆炸性装置方面,政府机构有一套十分严格的操作程序。接到炸弹威胁警报后,可按下述方法进行室内检查。检查需要

两个人一起进行。

(1)划分检查区域,确定搜寻高度。

(2)首先应对地板以上、家具以下的所有物件进行检查,再检查家具以上的物件。

(3)开始时两人背对背出发,先沿着墙根转,然后缩小转圈的半径,使检查行进的圆圈逐渐向房间中央靠拢。两人的行进方向相反,最后在某一点碰头。

(4)发现可疑的包裹或装置时,不要触动,打电话请拆弹专家来。

3.如何发现邮件炸弹

邮件炸弹像恐怖分子使用的其他炸弹一样,看上去绝无危险;反之,有时恐怖分子为了引起恐慌,却会把物品故意做成炸弹模样。因此很难判断哪些是真正的炸弹,哪些是伪装

的。专家指出,辨认信件及包裹里是否隐藏炸弹,应注意以下特征:电池、电线、油渍或杏仁气味。同时留心不寻常的特征,例如包裹是否格外笨重;包装方式是否特殊;如果认为不会有人寄包裹来时却收到包裹,就应想一想,有没有熟人住在邮戳所标示的地区。

(1)收到来历不明的大信封或包裹时,要先检查上面有没有膨胀或突出的部分。检查时不要施加压力。要特别留意重量不均匀的包裹。

(2)发信人是公司,但其他地址却是手写的或贴上的标签时,要特别警惕。去查一下是不是真的有这个公司,以及他们有没有给你寄东西。

(3)用绳子捆扎的包裹非常可疑。现在大

多使用新型包装材料,棉绳和麻绳已经很少用了。留意邮包表面上的渗漏痕迹和污渍(尤其是油渍)、突出的金属线,或多余的包扎条带。

(4)留意有没有标明寄件人地址,或地址明显是编造的邮包。

4.警惕日常生活中的易爆物品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的香水、摩丝、灭蚊剂、指甲油和打火机之类的日用品,如使用管理不当,往往也会变成潜伏在家里的“危险物品”,在一定条件下能引起燃烧、爆炸,导致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因此,我们应该妥善使用这些生活用品,并注意以下几点:(1)选购时要认真检查是否属于合格产品,使用前要认真阅读其使用说明书和注意事

项。

(2)使用打火机、摩丝、灭蚊剂、空气清新剂等物品时,要避免摔砸、碰撞、挤压、以防止出现泄漏,引起爆炸伤人。要将其放在阴凉通风的干燥处,不可靠近热源、火源。要防止太阳暴晒或使用热水、火及其他方式对危险物品进行加热使用。

(3)要把危险性生活日用品放在小孩拿不到的地方,并教育小孩不要玩弄这些物品,以免造成意外事故。

(4)在使用香水、摩丝、灭蚊剂、染发水时,要远离火源、电源。如需要使用电吹风时,在使用摩丝、染发水3至5分钟后方可进行,以防止其中挥发出的可燃气体遇火源起火燃烧。

四、遇上高原反应如何自救

高原是与天接近的地方,旖旎壮美的景致、神奇壮阔的风物,处处显示出与平原迥然不同的特点。人在高原往往有一种心灵被洗礼净化的感觉。然而高原的高海拔导致空气稀薄、气压低、空气中含氧量低,这种缺氧状态下的高原反应使得许多人把上高原视为险途。神圣的高原,竞是如此让人望而却步。那么在登上高原的时候,应该如何克服高原反应呢?

海拔在3000米以上的地区被称为高原地区。其特点为气压低,空气中氧的浓度也低,易导致人体缺氧,引起高原病包括急性高原反应、高原肺水肿、高原脑水肿等。短时间内进入3000米以上的高原就会产生头痛、头昏、心悸、气短等反应。严重者还有食欲减退、恶

心、呕吐、失眠、疲乏、腹胀、胸闷、口唇轻度发紫、面部浮肿等反应。

对急性高原病应以预防为主,高原反应可以预防,因为它和到达高度、上升速度有很大关系,因此上高原要慢慢上。它也和个体适应能力有关,上高原前进行体能训练,作有氧运动(主要是耐力性项目),如长跑、游泳等等,很有益处。患感冒者应等病愈后再上高原。

(1)需到高原地区工作的人员,应通过仔细的体检,检查是否患有不适宜在高原工作的疾病。

(2)从低海拔地区到高海拔地区要阶梯上升,逐步适应。

(3)必须快速到达3000米以上地区时,

应携带氧气装备及预防药物,如利尿剂、镇静剂、肾上腺皮质激素、维生素等。也可在进高原之前两天开始服用复方党参片,每天8片,可使高原反应减少80%。

(4)饮食尽可能吃高糖的食品,结构调整为第一碳水化合物、第二脂肪、第三蛋白质,有条件的多摄入液体能量,如果汁、牛奶,还能补充一部分水分。奶茶是一种很好的食品,酥油茶更好,是高热量食品,并且脂肪多,对皮肤有保护、湿润的作用,里面的茶碱还可以起到利尿作用。

(5)到达高原地区后,体力活动要循序渐进,尽量减少并避免寒冷刺激及上呼吸道感染。

五、身陷沼泽地时如何逃生

电大《灾难事故避险自救》平时作业484270

山东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 《灾难事故与避险自救》课程平时作业4 提示:学习完第八章和第九章后完成此次作业。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25分) (从A. B. C. D. 中选择一个最佳选项,并将答案的字母标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 1.户外探险不是拿生命去冒险,而是要尽一切可能。 A. 回归自然、增长见识 B. 身心放松、陶冶情操 C. 锻炼生存本领 D. 降低或避免危险发生的可能性 2.人出汗后致使衣服潮湿,会吸附汗液,而不至于使衣服沾湿。 A. 报纸 B. 干草 C. 保温毯 D. 树叶 3.用一份砂糖两份混合后,在干木片中间研磨,木片很快就能燃烧。 A. 硫酸 B. 维生素 C. 草酸 D. 高锰酸钾 4.在野外误服植物中毒时,简单的救治方法就是用浓度的高锰酸钾溶液洗胃。 A. 1:2000~1:5000 B. l:1000~1:4000 C. 1:6000~1:8000 D. 1:7000~1:9000 5.到中午时,太阳位于正南,影子便指向北方 A. 11 B. 11:30 C. 12 D. 12:30 6.寻找由五颗星组成的呈“W”形的仙后星座,在“W”字缺口中间的前方,约为整个缺口宽度的 处,就是北极星。 A. 五倍 B. 四倍 C. 三倍 D. 二倍 7.营地最好是在小山丘的处,林间或林边空地、山洞、山脊的侧面和岩石下面等等。 A. 背风 B. 迎风 C. 侧风 D. 回风 8.收集时,可利用金属板,夜间露天放置,待水珠凝结成时收集。 A. 雨水 B. 泥泞水 C. 露水 D. 洪水 9.将野丝瓜茎与切断,用容器收集,或用塑胶袋包扎切口,次日收回,可以获得5~6毫升 水。 A. 藤 B. 叶 C. 茎 D.根部 10.在不很远的距离内发求救信号,可,也可借助其他物品发出声响,如用斧子、木棍敲打 树木。 A. 迅速奔跑 B. 点燃堆火 C.大声呼喊 D. 留下信息 11.在野外时常会遇到各种的,处理不得当可能会引发严重的后果,甚至危及生命,所以外 出前最好把花露水抹在皮肤表面。 A. 蚊虫叮咬 B. 感冒发烧 C. 头痛脑热 D. 咽喉肿痛 12.一旦发生毒虫叮咬,要把吸出来,但须保证口腔无伤口,否则也会中毒。 A. 脓液 B.毒素 C. 血水 D. 血清 13.被蛇咬后,如果带有蛇药,应尽快。 A.内外服用 B. 涂抹伤口 C. 温水送服 D. 酒精消毒 14.如果发现流水、混浊及夹杂沙泥时,是山洪暴发之先兆,应迅速远离河道。 A. 量大 B. 蜿蜒 C. 平缓 D.湍急

安全生产紧急避险管理实施细则

安全生产紧急避险管理实施细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进一步完善应急管理机制,防止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职工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按照《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和分局相关规定要求,根据项目部实际情况,特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紧急避险定义: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采取的紧急行为,造成损害的,不负刑事责任。 第三条紧急避险条件:必须正在发生的紧急危险,所采取的行为应当是避免危险所必需的。 第四条现场紧急撤人避险是指生产现场带班人员、工区、厂(队)长、班组长(以下称现场带班人员)在遇到险情时,有权第一时间下达停产命令,并及时组织现场施工人员撤离至安全区域,全力保障职工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第五条项目部要赋予生产现场带班人员在遇到险情时第一时间下达停产撤人命令的直接决策权和指挥权,以保证现场紧急撤人避险制度能顺利实施。 第六条本细则适用于项目在工作过程中对突发事故的处臵。

第二章现场紧急避险制度的规定与要求第七条作业人员避险规定: 1、作业人员在生产过程中,应当严格遵守公司、分局和项目部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服从管理,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2、作业人员应当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掌握本职工作所需的安全生产知识,提高安全生产技能,增强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能力。 3、作业人员发现事故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应当立即向现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或者本单位负责人报告。 4、作业人员有权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冒险作业,作业人员对管理者做出的可能危及安全的违章指挥有权拒绝执行,并不得因此受到处分。 5、作业人员发现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紧急情况时,有权停止作业或者在采取可能的应急措施后撤离作业场所,实施紧急避险。现场人员在撤离途中应保持冷静,听从现场带班人员的指挥,积极避险,不得擅自行动。 6、在不具备紧急避险的条件下,作业人员不得以紧急避险为由,擅自离开作业现场。 第八条现场带班人员避险规定: 1、生产中出现险情或发现重大安全隐患时,现场带班人员要迅速组织人员进行自救和沿避灾路线安全撤离,必须采取先撤人再汇报处臵的措施,到达安全区域后应清点人数;

应急避险自救互救知识

地震前的预兆 大地震发生强总会出现一些异常现象。人们把观察到的那学与地震发生有密切联系的异常现象称为地震前兆。 1、地下水异常 2、动物异常 3、地光和地声 井水是个宝,骡马牛羊不进圈,临震前,一瞬间, 前兆来得早。鸭不下水狗狂叫。地声隆隆地光闪。 无雨水质浑,老鼠搬家往外逃,大震将至要果断, 天旱井水冒。鸽子惊飞不回巢。迅速行动快避险。 水位变化大,冰天雪地蛇出洞, 翻花冒汽泡。鱼儿惊惶水面跳。 有的变颜色, 有的变味道。 地震时如避险 从发生地震到房屋倒塌,一般只有十几秒的时间。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在瞬间冷静地作出正确的抉择。强震袭来时人往往站立不稳。如果一时逃不出去,做好就近找个相对安全的地蹲下或者趴下,同时,尽可能找个枕头、坐垫、脸盆或厚书本等护住头、颈部,待地震过后再迅速撤离到室外开阔地带。 1、在住宅(楼房和平房):要远离外墙及门窗,可选择厨房、浴室等开间小、不易塌落的地躲藏。躲藏的具体位置可选择桌子或床下,也可选择坚固的家具旁或紧挨墙根的地。住楼房的千万不要跳楼! 2、在教室:学生应用书包护头躲在课桌下或课桌旁,地震过后由老师指挥有秩序地撤出教室。 3、在工作间:迅速关掉电源和气源,就近躲藏在坚固的机器、设备或者办公家具旁。 4、在商场、展厅、地铁等公共场所:躲在坚固的立柱或者墙角下,躲开玻璃橱窗、广告灯箱、高大货架、大型吊灯等危险物。地震过后听从工作人员指挥有序撤离。 5、在体育馆、影剧院:护住头部,蹲、伏到排椅下面。 6、在车辆中:司机要立即驾车驶离立交桥、高楼下、陡崖边等危险地段,在开阔路面停车避震;乘客不要跳车,地震过后再下车疏散。 7、在开阔地:尽量避开拥挤的人流,一家人要集中在一起,照看好老人和儿童,避免走失。 8、特别提醒:地震时,多习以为常的东西都可能成为致命“杀手”,必须予以高度提防。 ●远离高层建筑、烟囱、高大古树等,特别要避开有玻璃幕墙的建筑物。 ●躲开变压器、电线杆、路灯、高压线、广告牌等高处的危险物。 ●躲开危房、危墙、狭窄的弄堂、修有高门脸和女儿墙的房屋、堆放得很高的建筑材料等易坍塌的危险物。 ●不要使用电梯。

电大灾难事故避险自救形成性考核册第二次作业答案

灾难事故避险自救作业二 一、填空题: 1.先呼救、报警,再抢救;先抢救人员,后抢救财物;先抢救重伤人员,后抢救轻伤人员。 2.止血、保持呼吸道畅通、移开卡压物、避免二次损伤、防止复合伤、加强自我保护、保持冷静,保存体力。 3.沉着冷静,积极应对;明辨是非,不谋小利;耐心周旋,寻找机会;有礼有节,掌握分寸;依法办事,据理力争;放下“包袱”,及时报案 4.不要用感情代替理智、交往要有选择、要学会宽容 二、问答题: 1.(1)自觉遵守道路交通法规,树立交通安全意识。(2)要树立交通安全观念,时时提高警惕。(3)熟悉路线地形,记住易出事故地段。(4)走路留神,见到各种车辆提前避让,防止意外肇事。(5)骑车、驾车要慢速行驶,复杂地段要缓缓而行。 (6)一旦发生交通事故,应发扬革命人道主义精神,迅速进行自救或互救。(7)危急时刻人能想起的任何一个电话可能都有帮助,不管是110、120、119还是SOS或者家人的电话都可以拨打。打电话时候尽量保持冷静,告诉对方自己的位置和出现的险情。

2.发生撞车时,应迅速横移滑下座位,如果是单独驾车,就应该立即倒向旁边的乘客座位,同时以双手抱头,以免方向盘挤压胸部受伤。 经验证明,副驾驶位是最危险的座位,如果坐在该处的话,首先要抱住头部躺在座位上,或者双手握拳,用手腕护住前额,同时屈身抬膝护住腹部和胸部。 后座人员最好的防护办法就是迅速向前伸出一只脚,顶在前面坐椅的背面,并在胸前屈肘,双手张开,保护头面部,背部后挺,压在坐椅上。 即使没有时间,车祸时应迅速用双手用力向前推扶手或椅背,两脚一前一后用力向前蹬,这样,撞击力消耗,缓冲身体前冲的速度,从而减轻受害的程度。 相撞时切忌喊叫,应该紧闭嘴唇,咬紧牙齿,以免相撞时咬坏舌头。 汽车相撞发生火灾的可能性极大,所以撞击一停止,尽快设法离开汽车。 3.(1)汽车刚落水时,往往不会立即沉没,在车辆沉没前,若有可能,应弃车逃出。(2)汽车刚入水时,水的压力会使车门很难打开,若有机会可以摇下车窗,从中逃出。(3)汽车沉入水中,不要急于打开车窗和车门,应关闭车门和所有门窗,阻止水

紧急避险复习题

单位姓名分数 一、填空题 1.压风自救系统主送气管路应装集水放水器。在供气管路与自救装置连接处,要加装开关和汽水分离器。压风自救系统阀门应安装齐全,阀门扳手要在同一方向,以保证系统正常使用。 2.压风自救装置应符合《矿井压风自救装置技术条件》(MT390——1995)的要求,并取得煤矿矿用产品安全标志。 3.压风自救装置应具有减压、节流、消噪声、过滤和开关等功能,零部件的连接应牢固、可靠,不得存在无风、漏风或自救袋破损长度超过5毫米的现象。 4.压风自救装置的操作应简单、快捷、可靠。避灾人员在使用压风自救装置时,应感到舒适、无刺痛和压迫感。压风自救系统适用的压风管道供气压力为0.3—0.7兆帕;在0.3兆帕压力时,压风自救装置的供气量应在100—150升/分钟范围内。压风自救装置工作时的噪声应小于85 分贝。 5.压风自救装置安装在采掘工作面巷道内的压缩空气管道上,设置在宽敞、支护良好、水沟盖板齐全、没有杂物堆的人行道侧,人行道宽度应保持在0.5米以上,管路敷设高度应便于现场人员自救应用。 6.压风管路应接入避难硐室和救生舱,并设置供气阀门,接入的矿井压风管路应设减压、消音、过滤装置和控制阀,压风出口压力在0.1—0.3MPa之间,供风量不低于0.3米3/分·人,连续噪声不大于70分贝。 7.井下压风管路应敷设牢固平直,采取保护措施,防止灾变破坏。进入避难硐室和救生舱前20米的管路应采取保护措施(如在底板埋管或采用高压软管等)。 5.紧急避险设施的容量应满足服务区域所有人员紧急避险需要,包括生产人员、管理人员及可能出现的其他临时人员,并按规定留有一定的备用系数。 6.紧急避险设施的设置要与矿井避灾路线相结合,紧急避险设施应有清晰、醒目的标识。 7.供水水源应引自消防水池或专用水池。有井下水源的,井下水源应与地面供水管网形成系统。地面水池应采取防冻和防护措施。 8.所有矿井采区避灾路线上应敷设供水管路,压风自救装置处和供压气阀门附近应安装供水阀门。 9.矿井供水管路应接入紧急避险设施,并设置供水阀,水量和水压应满足额定数量人员避险时的需要,接入避难硐室和救生舱前的20米供水管路要采取保护措施。 10.供水施救系统应能在紧急情况下为避险人员供水、输送营养液提供条件。 二、单选题 1.煤与瓦斯突出矿井以外的其他矿井,应在距离采掘工作面 A 米范围内建设避难硐室或设置可移动式救生舱。 A 1000 B 500 C 300 D 1500 2.可移动移动式救生舱应符合相关规定,并取得 A 。 A煤矿用产品安全标志 B安全证书 C 产品合格证 D 资格证 3.临时避难硐室生存室的净高不低于 C 米。 A 2 B 2.5 C 1.85 D 1.75 4.永久避难硐室服务于整个矿井、水平或采区,服务年限一般 A 5年。 A不低于 B 不高于 C 等于

2014电大《灾难事故避险自救》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

2014电大《灾难事故避险自救》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 案 一、填空题: 1.含碳固体火灾、可燃液体火灾、可燃气体火灾、金属火灾、带电燃烧的火灾。 2.火灾当前,生命第一;明辨方向,迅速撤离;穿过浓烟,谨防窒息;善用通道,莫入电梯;缓降逃生,滑绳自救;避难场所,固守待援;发送信号,寻求援助;火已及身,切勿惊跑;跳楼求生,慎之又慎。 3.惊慌失措;向光朝亮;盲目追随;自高向下;冒险跳楼。 4.防烟雾中毒、防窒息 5.软家具加重法、竿棒跳楼法 6.地下水异常、生物异常、地声异常、地光异常、电磁异常、气象异常、地气异常、地鼓异常、地动异 7.先多后少,先近后远,先易后难,先轻后重 二、问答题: 1.火灾发生单位、自己的姓名和电话号码;火场地址,包括所在区县、街道、门牌号码等;火场处于平房、楼房,还是其他建筑物,最好能讲清起火部位,燃烧物质和燃烧情况;如果火场内有被困人员,要尽可能清点、统计出具体人数,为消防人员抢救提供可靠数据。报警后要派专人在路口等候消防车的到来,指引消防车去火场的道路,以便迅速、准确地到达起火地点。不要在火场旁边观望,在街道上观火的人群会造成交通不畅,导致消防车辆不能迅速到达火灾现场。 2.灭火时将灭火器提到或扛到火场,在距燃烧物5米左右时,放下灭火器,拔出保险销,一手握住喇叭筒根部的手柄,另一只手紧握启闭阀的压把。对没有喷射软管的二氧化碳灭火器,应把喇叭筒往上扳70~90度。使用时.不能直接用手抓住喇叭筒外壁或金属连接管,防止手被冻伤。灭火时当可燃液体呈流淌状燃烧时,使用者应将二氧化碳灭火剂的喷流由近而远向火焰喷射。如果可燃液体在容器内燃烧时,使用者应将喇叭筒提起,从容器的一侧上部向燃烧的容器中喷射,但不能将二氧化碳射流直接冲击可燃液面上,以防止将可燃液体冲出容器而扩大火势,造成灭火困难。二氧化碳灭火器,在室外使用时,应选择上风方向喷射;在室内窄小空间使用时,灭火过程中,操作者应注意防止因缺氧窒息。 3.水非万能灭火物。 (1)碱金属引发的火灾。因为水与碱金属(如金属钾、钠)作用后能使水分解而生成氢气和放出大量热,容易引起爆炸。(2)碳化碱金属、氢化碱金属引发的火灾。如碳化钾、碳化钠、碳化铝和碳化钙以及氰化钾、氯化镁遇水发生化学反应,放出大量热,可能引起着火和爆炸。(3)轻于水的和不溶于水的易燃液体,原则上不可用水扑救。(4)熔化的铁水、钢水不能用水扑救。因铁水、钢水温度约在1600℃,水蒸气在1000℃以上时能分解出氢和氧,有引起爆炸的危险。(5)三酸(硫酸、硝酸、盐酸)不能用强大水流扑救,必要时,可用喷雾水流扑救。(6)高压电气装置引发的火灾,在没有良好接地设备或没有切断电源的情况下,不能用水扑救。 不是所有的液体都能拿来灭火的。杀虫水、发胶、空气清新剂甚至花露水里面的物质都是可燃物或易燃物,千万不能拿来灭火,若拿来扑火,只能火上加油。 打开窗户不能透气,反助火势。有的人在烟雾弥漫的时候盲目打开门窗,以为这样可以加快空气流通,呼吸顺畅,殊不知开窗后空气对流,会造成火势的扩大蔓延。

车辆行驶紧急避险安全技术措施示范文本

车辆行驶紧急避险安全技术措施示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车辆行驶紧急避险安全技术措施示范文 本 使用指引:此解决方案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一、驾驶员在井下行驶过程中出现紧急情况,驾驶员 首先应该沉着镇定,不要慌乱,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 安全措施。 二、车辆在行驶中突然发生刹车失灵,驾驶员应迅速 脱开高速挡,轰一脚空油,将高速挡换入低速挡,利用发 动机的牵引阻力作用降低车速。在换低速挡的同时,应结 合使用手刹,但要注意手刹不能一次拉紧不放,也不能拉 得太慢。若拉得太紧,容易使制动盘“抱死”,很可能损 坏传动机件而丧失制动能力;如果拉得太慢,会使制动盘 磨损烧蚀而失去制动作用。这些措施还不能解除险情,那 就应该果断地利用车的保险杠、车厢等钢性部位与巷道两

边的紧急避险防撞墙或巷道壁碰撞,达到强行停车脱险,尽可能减少事故损失。 三、汽车在副斜井坡道失控的应急避险措施:1、利用应急避险车道减速停车;2、就近碰撞副驾驶侧的紧急避险防撞墙;3、副驾驶一侧碰撞巷道壁减速停车。应急避险车道是指专门为减慢失控车辆速度并使车辆安全停车的辅助车道,避险车道一般为上坡车道,表面为铺满沙石或松软沙砾的制动层。当车子在行驶中突然刹车失灵,就可以开到避险车道上去。爬坡让车速减下来,碎石加大了车胎和地面的摩擦,最终,失去控制的车子会安全地陷落在柔软的沙石坑或轮胎堆里。 四、汽车行驶过程中无法避免与来车相撞时,应迅速判断可能撞击的方位不在驾驶员一侧或撞击力量较小时,驾驶员应用手臂支撑着方向盘,两腿向前蹬直,身体向后倾斜,以此形成与惯性相反的力,保持身体平衡,以免在

煤矿自救互救与安全避险

编号:AQ-JS-07118 ( 安全技术)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煤矿自救互救与安全避险Self rescue, mutual rescue and safety avoidance in coal mines

煤矿自救互救与安全避险 使用备注:技术安全主要是通过对技术和安全本质性的再认识以提高对技术和安全的理解,进而形成更加科 学的技术安全观,并在新技术安全观指引下改进安全技术和安全措施,最终达到提高安全性的目的。 第一节煤矿安全避险“六大系统” 煤矿安全避险系统是预防事故以及事故发生时开展自救互救、紧急避险而达到减少伤亡目的的重要技术保障。 “六大系统”是指监测监控系统、人员定位系统、紧急避险系统、压风自救系统、供水施救系统和通信联络系统。 煤矿应建立应急演练制度,科学确定避灾路线,编制应急预案,每年开展一次“六大系统”联合应急演练。 第二节隔离式自救器及其使用 自救器是一种轻便、便于携带、戴用迅速的个人呼吸保护装备。当井下发生火灾、爆炸、煤(岩)与瓦斯(二氧化碳)突出等事故时,供人员佩戴和使用,可有效防止中毒或窒息。《煤矿安全规程》规定,入井人员必须随身携带自救器。 煤矿必须使用隔离式自救器。隔离式自救器能防护所有的有害

气体,它的作用包括提供氧气防止窒息和防止有害气体中毒。隔离式自救器包括化学氧自救器和压缩氧自救器2种。 一、化学氧自救器 化学氧自救器是指利用化学生氧物质产生氧气的隔离式呼吸保护器。它用于灾区环境大气中缺氧或存在有毒有害气体的环境,供一般入井人员使用,只能使用1次。 1.使用方法 (1)佩戴位置。将专用腰带穿入自救器腰带环内,固定在背部右侧腰间 (2)开启扳手。使用时先将自救器沿腰带转到右侧腹前,左手托底,右手拉护罩胶片,使护罩挂钩脱离壳体,再用右手掰锁口带扳手至封印条断开后,丢开锁口带 (3)去掉上外壳。左手抓住下外壳,右手将上外壳用力拔下、扔掉, (4)套上挎带。将挎带套在脖子上 (5)提起口具并立即戴好。拔出启动针,使气囊逐渐鼓起,立

紧急避险应急预案

紧急避险应急预案 1.总则 1.1编制目的 为进一步加强项目部营区安全管理工作,防患于未然,在火灾、自然灾害(自然灾害主要包括气象灾害、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河道灾害、生物灾害等)等突发事件来临时,及时有效地实施应急工作,最大程度地减少突发事件所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维护社会稳定,促进项目部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1.2 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亭子口项目部在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的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指导项目部的突发事件应对工作。 2应急组织机构组成及其职责 2.1应急组织机构组成 应急领导小组: 组长: 邓向东陈义明 副组长: 李强张平夏明唐伟 成员: 彭德军徐灵澈苟于军任顺章王立波李泽民庞博张子珍屈佳杜晓锋曹富强贺爱国领导小组下设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应急疏散小组、通讯联络小组、预警小组、医疗救护小组、宣传教育小组、后勤保障小组。 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 组长:李强张平 成员:彭德军徐灵澈周超王来井许成友 潘海龙李泽民

应急疏散小组: 组长:夏明 成员:王来井许成友 预警小组: 组长:李强 成员:徐灵澈王来井许成友 医疗救护小组: 组长:夏明 成员:王来井瞿江锋 宣传教育小组: 组长:李强 成员:徐灵澈周超 后勤保障小组: 组长:唐伟 成员:任顺章潘海龙 2.2应急组织机构职责 应急领导小组组长职责:加强领导,健全组织,强化工作职责,加强对破坏性自然灾害及防灾工作的研究,完善各项应急预案的制定和各项措施的落实。 应急领导小组副组长职责:协助组织实施、制定应急预案,对本预案实施过程中的突发事件要迅速了解判断,协助组长确定应急方案,并按照预案进行疏散、救护、联络、保卫、宣传教育等工作。

灾难事故避险自救__二次形考作业

二次形考作业 一、填空题(共 5 道试题,共 50 分。) 1. 盐)、卤代烷、二氧化碳。 2. 的不安定因素。 3. 公安部对火灾等级标准调整为如下四类火灾:特别重大火灾、重大火灾、 4. 5. 二、判断题(共 10 道试题,共 25 分。) 1. 不是所有的液体都能拿来灭火的。 A. 错误 B. 正确 2. 火场逃生的原则是:安全撤离,救助结合。 A. 错误 B. 正确 3. 火灾是指可燃物质在时间或空间上失去控制地燃烧所造成的灾害。 A. 错误 B. 正确 4. 火灾中待救的方法是应努力滚到墙边,便于消防人员寻找、营救。同时,滚到墙边也可以防止房屋塌落砸伤自己。 A. 错误 B. 正确 5. 火灾中防烟的主要方法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俯身贴近地面进行呼吸。 A. 错误 B. 正确 6. 发生火灾时打开窗户不能透气,反助火势。

A. 错误 B. 正确 7. 泡沫灭火器用于扑救A、B类火灾。 A. 错误 B. 正确 8. 水型灭火器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消防设备,用于扑救F类火灾。 A. 错误 B. 正确 9. 碳酸氢钠灭火剂的干粉灭火器用于扑救A、B、C、E类火灾。 A. 错误 B. 正确 10. 油类、酒精等起火,不可用水去扑救,可用沙土或浸湿的棉被迅速覆盖。 A. 错误 B. 正确 三、多项选择题(共 10 道试题,共 25 分。) 1. 厨房火灾最好使用()灭火 A. 清水 B. 沙土 C. 干粉 D. 锅盖或湿棉被 2. 高温金属火灾最好使用()灭火 A. 沙土 B. 清水 C. 干粉 D. 湿棉被 3. 火场烧烫伤的处理方法有()

A. 冲:迅速以流动的自来水冲洗,以快速降低皮肤表面热度。注意严重烧伤导致皮肤破损者禁止水冲以防感染 B. 脱:冲洗后,再小心除去衣物。必要时可以用剪刀剪开衣物,并保留粘住的部分。尽量避免将水泡弄破 C. 盖:用清洁纱布覆盖。勿任意涂抹外用药或民间药方 D. 送:除小烫伤自己处理外,最好送医院做进一步的处理 4. 火灾报警电话是() A. 119 B. 120 C. 122 D. 110 5. 火灾报警应说明的情况() A. 火灾发生单位、自己的姓名和电话号码 B. 火场地址,包括所在区县、街道、楼栋号、房间号等 C. 场处于平房、楼房,还是其他建筑物,最好能讲清起火部位,燃烧物质和燃烧情况 D. 如果火场内有被困人员,要尽可能清点、统计出具体人数,为消防人员抢救提供可靠数据 E. 报警后要派专人在路口等候消防车的到来,为消防车指引到火场的道路。这样,消防车可以迅速、准确地到达起火地点。另外,不要在火场旁边观望,在街道上观火的人群会造成交通不畅,导致消防车辆不能迅速到达火灾现场 6. 火灾发生时的应急措施() A. 准确判断,扑灭小火 B. 关闭天然气和电源,迅速报警 C. 冷静观察,顺利逃生 D. 善于观察,合理逃生 E. 寻找掩体,科学自救

急救知识暨紧急避险知识竞赛试题

急救知识暨紧急避险知识竞赛试题 1、紧急呼救是现场救护的重要内容之一,呼救时报告的内容为() A. 讲述伤病者所在的详细地址及主要病情 B. 报告呼救者的姓名和联系电话号码 C. 讲清已对伤病者经过何种现场处理 D. 询问对方有何问题,对方答复后再挂机 2、呼吸和心脏骤停主要表现为() A.意识丧失B.面色苍白、嘴唇发紫C.瞳孔散大D.动脉搏动消失3心肺复 苏应该在()进行 A.柔软的床上 B.地板上 C.地板的软垫上 D.硬板床上 4、判断呼吸的方法() A.用眼睛看伤者胸部有无起伏B.将耳贴于伤者口鼻周围,听有无呼吸声音 C.同时感觉有无呼吸的气流吹拂面颊 D.触摸颈动脉 5、心肺复苏注意事项() A.按压部位不准确或按压时移位,可伤及肝、脾、胃等内脏 B、按压用力不垂直,压力过小,不足以推动血液循环 C.口对口的吹气不能太急太多,胸廓略有隆起即可 D.吹气量不宜过大,以免发生急性胃扩张,时间不宜过长

6. 心肺复苏操作时那些属有效指征() A.伤病者面色、口唇由苍白、青紫变红润B.恢复自主呼吸及脉搏搏动 C.出现眼球运动、手足抽动、呻吟D.瞳孔由小变大 7.心肺复苏终止条件() A.伤病者有自主呼吸及脉搏B.有医务人员到场接替 C.有可靠指征提示存在不可逆死亡D.救护者处于危险境地 8、成人进行心肺复苏时,胸外按压部位是() A. 胸骨中下三分之一交界处 B. 胸骨下二分之一交界处 C. 胸骨中段 D. 胸骨上段 9. 新规定的心肺复苏胸外按压与吹气比例是() A. 30:2 B. 15:2 C. 30:1 D. 15:1 10、为心跳、呼吸停止伤病者争取心肺复苏的黄金时间为() A. 4分钟以内 B. 6分钟 C. 8分钟 D. 10分钟 11、口对口人工呼吸时,将患者头部后仰,托起下颌,主要目的是() A.保持脑血液供应B.便于口对口接触 C.避免口鼻分泌物流出D.解除舌后坠造成的咽阻塞。 12、创伤急救的目的() A.延长病人生命B.减少出血防止休克 C.保护伤口D.固定骨折部位,预防并发症 13、现场救护步骤() A.判断意识,立即呼救B.病人于心肺复苏体位,打开气道

(完整版)应急知识自救互救和紧急避险逃生知识试卷(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40分) 1.应急预案是突发公共事件应对的原则性方案,应急预案体系分为:总体综合预案、专项预案、和现场处置预案。 2. 从业人员发现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有权停止作业或者在采取可能的应急措施后撤离作业场所。 3.通常情况下,应急预案每 3 年修订一次,综合性应急实战演练每年组织 2 次。 4.发生各类事故有人员受到伤害时,现场作业人员首先要抢救伤者,并为伤者采取急救措施。 5.在扑救有毒物品时要正确选用灭火器材,尽可能站在上风向,必要时要佩戴面具,以防中毒或窒息。 6.综合性应急演练的过程可划分为:演练准备、演练实施、演练总结三个阶段。 7.对上肢出血者,捆绑在其上臂 1/2 处,对下肢出血者,捆绑在其在大腿 2/3 处。 8.煤气的主要成为是一氧化碳,人体过量吸入煤气会导致中毒或死亡。作业人员进入存在煤气危害 ppm时,人员必须撤离现场并立即汇报部调启动应急预案,同时做好现场监护,防止人员误入。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30分) 1、在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紧急情况下,选择应急避难场所,妥当的是在室内遭遇地震时选择洗手间等跨度小的空间。(√) 2.发现煤气中毒人员,应立即拨打120报警并等待救援。(×) 3.发现人员触电时,应立即用绝缘物体拨开电源或触电者(√) 4.特别重大或者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省级人民政府、国务院有关部门要在2小时内向国务院报告,同时通报有关地区和部门。(×) 5.应急管理是对重大事故的全过程管理,贯穿于事故发生前、中、后的各个过程,充分体现了“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应急思想。(√) 6.燃气钢瓶燃气不足时可以将钢瓶放倒使用。(×) 7.遇上发生火灾,应躲在有新鲜空气的窗户边等待救援。(×) 8.《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中规定,国务院是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工作的最高行政领导机构。

煤矿自救互救与安全避险示范文本

文件编号:RHD-QB-K8385 (安全管理范本系列) 编辑:XXXXXX 查核:XXXXXX 时间:XXXXXX 煤矿自救互救与安全避 险示范文本

煤矿自救互救与安全避险示范文本操作指导:该安全管理文件为日常单位或公司为保证的工作、生产能够安全稳定地有效运转而制定的,并由相关人员在办理业务或操作时进行更好的判断与管理。,其中条款可根据自己现实基础上调整,请仔细浏览后进行编辑与保存。 第一节煤矿安全避险“六大系统” 煤矿安全避险系统是预防事故以及事故发生时开展自救互救、紧急避险而达到减少伤亡目的的重要技术保障。 “六大系统”是指监测监控系统、人员定位系统、紧急避险系统、压风自救系统、供水施救系统和通信联络系统。 煤矿应建立应急演练制度,科学确定避灾路线,编制应急预案,每年开展一次“六大系统”联合应急演练。

第二节隔离式自救器及其使用 自救器是一种轻便、便于携带、戴用迅速的个人呼吸保护装备。当井下发生火灾、爆炸、煤(岩)与瓦斯(二氧化碳)突出等事故时,供人员佩戴和使用,可有效防止中毒或窒息。《煤矿安全规程》规定,入井人员必须随身携带自救器。 煤矿必须使用隔离式自救器。隔离式自救器能防护所有的有害气体,它的作用包括提供氧气防止窒息和防止有害气体中毒。隔离式自救器包括化学氧自救器和压缩氧自救器2种。 一、化学氧自救器 化学氧自救器是指利用化学生氧物质产生氧气的隔离式呼吸保护器。它用于灾区环境大气中缺氧或存在有毒有害气体的环境,供一般入井人员使用,只能使用1次。

1.使用方法 (1)佩戴位置。将专用腰带穿入自救器腰带环内,固定在背部右侧腰间 (2)开启扳手。使用时先将自救器沿腰带转到右侧腹前,左手托底,右手拉护罩胶片,使护罩挂钩脱离壳体,再用右手掰锁口带扳手至封印条断开后,丢开锁口带 (3)去掉上外壳。左手抓住下外壳,右手将上外壳用力拔下、扔掉, (4)套上挎带。将挎带套在脖子上 (5)提起口具并立即戴好。拔出启动针,使气囊逐渐鼓起,立即拔掉口具塞并同时将口具塞入口中,口具片置于唇齿之间,牙齿紧紧咬住牙垫,紧闭嘴唇,如图6-1(e)所示。 (6)夹好鼻夹。两手同时抓住两个鼻夹垫的

小学生紧急避险知识大全

小学生应急避险知识手册竹林寺小学德育处

小学生应急避险知识 灾难的发生总是让人猝不及防,因此,当危险来临时我们要“知道如何做”以便达到保护自己、救护他人的目的。 第一部分:家庭应急避险知识: 就家庭应急避险来讲:同学们要和家长一起召开家庭会议制定家庭应急预案,具体内容包括:家庭成员避险集合处和如何拨打110报警电话和120急救电话等。 准备家庭应急箱: 【水】储备家庭使用的三天水量;【食品】选择轻便易携带的食物,如饼干、面包、方便面等。缓解痛苦或压力的食品,方糖、加糖的谷类、速溶咖啡、茶叶。【应急工具】·简易灭火器、应急逃生绳,简易防烟面具:当遭遇火警或遇到其他有害气体侵害时,取出面具戴在头上。其他工具:锤子、哨子、无线电收音机、电池、手电筒、针线、纸笔、地图、多用刀、防水火柴、蜡烛、铁杯、纸巾、录音机、毛巾、手套、指南针、太阳镜。【卫生物品】个人卫生用品、塑料袋、塑料桶、香皂、洗衣粉。【衣物】至少备有两套换洗衣物。轻便结实耐磨的鞋子和舒适的袜子。帽子、手套、内衣。毯子和睡袋。雨衣。【医药包】应该在家中或车里常备一个医药包,医药包常用物品:医用材料药用棉花、药用火酒、四方形消毒纱布、绷带、胶布、剪刀、体温计、棉棒、安全别针。外用药: 碘酒、眼药水、烫伤药膏、跌打膏药、消炎止痛药膏、创可贴; 内服药: 止泻药、退烧片、止痛片、抗生素、胃药。其他, 消毒药水。可根据家庭成员的身体状况准备的

常用药品。注意:将家庭应急箱放在方便易取之处,并告知所有家庭成员。 第二部分:公共场所应急避险知识: 在公共场所遇到危险时,不要惊慌失措,要保持冷静,服从现场指挥人员的指挥。 在影剧院、礼堂的人可迅速躲在排椅下。因为影剧院、礼堂多采用大跨度薄壳结构屋顶,重量轻,震时不易塌,塌下来重量也不大,因此躲在排椅下是比较安全的。在百货商店,如在楼上,原则上可以向下层转移,当然一定避免人流涌到楼梯造成拥挤。一般情况下,可就地躲在墙角、立柱或大型商品旁边。正在电梯上的人应掌握时机迅速离开电梯。船等都隐藏着危险,人群的情绪如果因为某种原因而变得过于激动,置身其中的人就有可能受到伤害。 具体地说就是,进入场地前先找到安全出口所在,一旦发生危险后,可以有目标地脱险。当身不由己陷入混乱的人群中,要远离店铺或柜台的玻璃,如果具备条件,可以抓住身边一件牢固的物品。遇到突发情况时,在组织者的疏导下有序撤离,做到互相谦让。应及时联系外援,寻求帮助。例如,拨打110、120等。 哪些因素会导致踩踏的发生?其一是前面有人摔倒,而后面的人没有止步造成的踩踏。其二是人群在受到惊吓和恐慌后,所表现出惊慌失措的局面,大家在逃生中互相拥挤,甚至踩踏,造成人员伤亡。具体的说:如果在行进中,发现慌乱的人群朝自己的方向拥过来,应

灾难避险事故救助题库

北京电大自开课<<灾难事故避险自救>>课程题库 说明:本课程没有期末终结性考试,网上四次作业作为本课程的考核。 2012年3月 第一次网上作业 一、单项选择题(共10题,每题2分) 1、突发事件预警信号用蓝、黄、橙、红四色表示,危害程度和紧迫性最高的是:(D ) A.蓝 B.黄 C.橙 D.红 2、突然被困在电梯中应(C) A、将门扒开脱险B、从电梯顶部脱险C、电话求救或高声呼喊 3、发现室内天然气泄漏时,哪种行为是正确的:(C ) A.开关电器 B.室内拨打电话 C.开窗通风 D.强行撞门撬门 4、炒菜油锅着火时,不可以采取哪种措施:(B) A.盖上锅盖 B.立即浇水 C.将切好的蔬菜倒入锅内 5、狂犬病是急性传染病,人一旦感染发病,病死率为:(D) A.30%以下 B.50% C.90% D.100% 6、以下几种逃生方法哪种是不正确的?(C) A、用湿毛巾捂着嘴巴和鼻子 B、弯着身子快速跑到安全地点 C、躲在床底下,等待消防人员救援 D、马上从最近的消防通道跑到安全地点 7、家里的液化气发生了泄漏事故后,哪种报警方法是错误的:(A)

A、站在门口拿出手机报警; B、跑到隔辟邻居家用电话报警; C、跑到离门口远处拿出手机报警。 8、如各种逃生的路线被切断,最直接的做法应当是(A) A、大声呼救 B、强行逃生 C、退居室内,关闭门窗 9、在日常生活中如果被烫伤,应该(C) A、立即包扎 B、不以处理 C、在第一时间用清水冲洗伤口 10、灭火器灭火时喷筒应该对准着火点的(B) A、火焰上部 B、火焰根部 C、火焰中部 二、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共10题,每题2分) 1、发生火灾逃生时不要贸然开门,以防造成火势蔓延。(√) 2、家中液化气着火时应该首先关闭阀门(√) 3、有流感症状时,要注意休息,多喝水,开窗通风。(√) 4、大风天气,机动车和非机动车驾驶员应加速前行,尽快到达安全区域(×) 5、小明家煤油炉没有煤油了,就暂时用汽油代替(×) 6、火灾扑灭后,任何人不得隐瞒、掩盖起火原因,推卸责任故意伪造现场、破坏现场。(√) 7、举办大型集会、焰火晚会、灯会等群众性活动,具有火灾危险的,主办单位向公安消防 机构申报后,就可以举办。(×) 8、防止火灾的基本措施包括控制可燃物,隔绝空气,消除着火源,阻止火势蔓延。(√) 9、任何单位、个人都应当无偿为火灾报警提供便利。(√) 10、地震是一瞬间发生的,任何人都应先保存自己,再展开救助。先救易,后救难;先救近,后救远。(√)

作业规程中关于紧急避险系统的补充措施(避难硐室段)

补充:2013-1 淄博市张店区沣水镇煤炭公司张赵煤矿 1023十二号充填巷补充安全技术措施 工作面名称:1023十二号充填巷 编制人: 施工单位: 批准人: 编制日期:二〇一三年六月二十一日

第一节概况 现在我矿102采区避难硐室已经通过验收,按照计划完成了煤矿井下安全避险系统“六大系统”的全部工程,根据《山东省煤矿紧急避险系统验收标准》中的有关“作业规程中应包含紧急避险系统相关内容的”规定,特补充该项安全技术措施。 第二节避难硐室简介 1、硐室位置及作用 102采区1022下出口永久避难硐室(以下简称硐室),硐室位于-181m水平、主井底1022下平巷与转车道上山交叉口处(设有指示牌),硐室1号、2号密闭门均通在1022下平巷进风巷道内。硐室全部工程包含两个过渡室,一个能容纳100人的生存硐室。硐室装备有密闭空间系统、氧气供给保障系统、环境控制监测系统、安全监测监控系统、人员定位系统、通信联络系统、供水系统、供电照明系统等。硐室在井下发生火灾、透水、爆炸等事故时使用,为无法及时撤离到井上的避难人员提供安全密闭空间。硐室对外可以抵御高温烟气,隔离有毒有害气体,通过通讯系统与地面调度室保持通讯联系;对内能够为避险人员去除有毒有害气体,提供氧气、食物、水等物质,创造生存基本条件,为救援赢得宝贵时间。 2、永久避难硐室操作规程 人员即将进入避难硐室,必须严格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第一步:进入应急避难硐室缓冲区域(过渡硐室),向左旋转外部防护门手轮,打开防护门。防护门两侧空气幕随即打开,阻隔有毒有害气体。 第二步:避难人员都进入后,首先旋转防护门单点锁紧手柄关闭防护门,随后向左旋转外部防护门手轮锁紧防护门,空气幕截止阀被压紧,空气幕关闭。 第三步:进入缓冲区人员打开缓冲区的传感器,观察传感器显示数字。 第四步:打开压风控制阀门,打开压风管路阀门,观察压风管路风压,高于规定值0.5MPa,即打开布气管路气阀,进行硐室充气。观察压风管路出口压力指示,压力在≥0.3Pa以上即正常。当出风压力表指示超过规定值即调整压风管路阀门开度达到规定值。 第五步:当压风管路进风压力表指示低于规定值,关闭压风管路阀门和布气管路阀门。 第六步:进入避难缓冲区硐室,打开压风阀门。 第七步:向左旋转二道防护门手轮,打开二道防护门,进入避难区。 第八步:避难人员都进入避难区后,首先旋转防护门单点锁紧手柄,随后向左旋转二道防护门手轮锁紧二道防护门。 第九步:首先进入避难区人员,打开避难区照明设备。 第十步:打开压风自救系统管路阀门,根据避难人员数目调节控制氧气流量计流量。观察压风管路风压,高于规定值0.5MPa,即打

灾难避险事故救助网上作业答案(四次)

北京电大自开课<<灾难事故避险自救>>课程 说明:本课程没有期末终结性考试,网上四次作业作为本课程的考核。 2014年9月 第一次网上作业 一、单项选择题(共10题,每题2分) 1、突发事件预警信号用蓝、黄、橙、红四色表示,危害程度和紧迫性最高的是:(D ) A.蓝 B.黄 C.橙 D.红 2、突然被困在电梯中应(C) A、将门扒开脱险B、从电梯顶部脱险C、电话求救或高声呼喊 3、发现室内天然气泄漏时,哪种行为是正确的:(C ) A.开关电器 B.室内拨打电话 C.开窗通风 D.强行撞门撬门 4、炒菜油锅着火时,不可以采取哪种措施:(B) A.盖上锅盖 B.立即浇水 C.将切好的蔬菜倒入锅内 5、狂犬病是急性传染病,人一旦感染发病,病死率为:(D) A.30%以下 B.50% C.90% D.100% 6、以下几种逃生方法哪种是不正确的?(C) A、用湿毛巾捂着嘴巴和鼻子 B、弯着身子快速跑到安全地点 C、躲在床底下,等待消防人员救援 D、马上从最近的消防通道跑到安全地点 7、家里的液化气发生了泄漏事故后,哪种报警方法是错误的:(A)

A、站在门口拿出手机报警; B、跑到隔辟邻居家用电话报警; C、跑到离门口远处拿出手机报警。 8、如各种逃生的路线被切断,最直接的做法应当是(A) A、大声呼救 B、强行逃生 C、退居室内,关闭门窗 9、在日常生活中如果被烫伤,应该(C) A、立即包扎 B、不以处理 C、在第一时间用清水冲洗伤口 10、灭火器灭火时喷筒应该对准着火点的(B) A、火焰上部 B、火焰根部 C、火焰中部 二、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共10题,每题2分) 1、发生火灾逃生时不要贸然开门,以防造成火势蔓延。(√) 2、家中液化气着火时应该首先关闭阀门(√) 3、有流感症状时,要注意休息,多喝水,开窗通风。(√) 4、大风天气,机动车和非机动车驾驶员应加速前行,尽快到达安全区域(×) 5、小明家煤油炉没有煤油了,就暂时用汽油代替(×) 6、火灾扑灭后,任何人不得隐瞒、掩盖起火原因,推卸责任故意伪造现场、破坏现场。(√) 7、举办大型集会、焰火晚会、灯会等群众性活动,具有火灾危险的,主办单位向公安消防 机构申报后,就可以举办。(×) 8、防止火灾的基本措施包括控制可燃物,隔绝空气,消除着火源,阻止火势蔓延。(√) 9、任何单位、个人都应当无偿为火灾报警提供便利。(√) 10、地震是一瞬间发生的,任何人都应先保存自己,再展开救助。先救易,后救难;先救近,后救远。(√)

如何应对紧急避险主题班会

《紧急避险,珍惜生命》主题班会教案 A:敬爱的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合:大家好! A:XXX班《紧急避险,珍惜生命》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B:我们是21世纪的主人、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 A:我们爱学习、爱劳动,是充满生机的新一代。 B:我们在党的温暖的阳光下成长,在老师的悉心哺育下一天天成熟 A:我们是肩负重任、跨世纪的新苗。 AB:然而我们不愿意受到伤害,在各种活动中,我们应该注意安全,我们应该学会保护自己,学会应急避险。 B:下面请唐老师讲话,,大家欢迎! A:灾难的发生对于每个人来说,不分性别年龄,不分贫富贵贱。 B:无论咿呀学语还是学富五车;无论年青力壮还是年老体衰;无论位高权重还是身份低微。如果缺少应有的警惕,危险可能就在那一瞬间。 A:我们要牢记“安全”,学会自救自护。首先要知道生活中都有哪些自然灾害?让我我们一起先来看一段录像:(地震现场、火灾、洪灾) B:同学们,通过录像你们看到了哪些自然灾害? 师:当突发情况到来时,如果我们能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就能挽救自己和他们的生命,那么我们如何紧急避险呢? PPT:我们如何紧急避险呢? 1、当地震发生时,如何避险? 2、当洪水暴发时,如何避险? 3、当火灾发生时,如何避险? 【互动探究】 PPT:分组讨论,提出方案。 一、下面全班同学分小组讨论,提出解决方案。 A:发生这些自然灾害时应该怎么做?首先请大家说说关于地震的情况吧

PPT展示 B:当洪水暴发时,应该怎么办呢? 学生说,再PPT展示 A:遇到火灾应该怎么办呢? PPT:紧急避险策略。 A:看来大家掌握的安全知识还真不少呢! B:我们俩可真是受益匪浅呢! A:可光说不练、纸上谈兵可不行 B:对呀!“纸上得来终绝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嘛 A:那我们进入下一个环节吧! 合:模拟表演! (当地震来临时) 发生了地震,我该怎么办? (旁白)笑笑和璐璐是一对好姐妹。这天晚上,她们的爸爸妈妈出差去了,只留下她们两个独自在家看电视。 电视画面一闪,新闻开始了,报道的是某某地区发生特大地震的事。笑笑望着电视画面上的残亘断壁,同情的说:“这是哪儿呀?发生这样大的地震。多可怜呀!”璐璐担心地说:“是呀。不知道我们这儿会不会发生地震呢?” 夜深了,璐璐打了个哈欠,说:“好困呀,我们去睡觉吧。”“嗯”。于是两姐妹很快进入了梦乡。"za za za"璐璐开始做梦了,笑笑也舔了舔嘴边的口水,说起梦话:“这冰激凌真好吃呀。”忽然笑笑感到大地在喀喀喳喳地晃动。她开始叫璐璐:“璐璐,璐璐,快醒醒呀!这地怎么在动呀?!”璐璐不耐烦地说:“你别晃我,我还没有睡醒呢!你别晃我!别晃我!”笑笑焦急地喊道:“我没晃你!是大地在动!”璐璐被吓醒了,她惊恐地望着笑笑问:“不会是地震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