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小学美术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沪教版小学美术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沪教版小学美术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沪教版小学美术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目录

第1课《迷人的细节》 (2)

第2课《画画我的鞋子》 (5)

第3课《我喜欢的自行车》 (9)

第4课《旋转的短线》 (14)

第5课《有特征的头像》 (18)

第6课《剪出来的动物》 (21)

第7课《剪出来的人物》 (23)

第8课《剪出成语故事》 (26)

第9课《玩玩水粉画》 (30)

第10课《花儿朵朵》 (33)

第11课《点出来的画》 (36)

第12课《刻刻印印学版画》 (39)

第13课《贴贴印印纸版画》 (42)

第14课《小小藏书票》 (45)

第15课《彩墨瓶花》 (48)

第16课《游动的鱼》 (51)

第17课《有趣的池塘》 (56)

第18课《泥条小陶罐》 (59)

第1课《迷人的细节》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用线条表现植物的结构和纹理细节,合理组织点、线,画出线条的疏密关系。

过程与方法——通过近距离观察植物,发现植物表面的纹理,感受自然的图形美;讨论得出用线条表现植物结构和纹理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观察植物的过程中,体会换一种角度观察的感受;培养细心观察的和善于发现美的习惯。

2学情分析

可以从观察植物实物或图片入手,比一比谁观察得最细致,感受以往未发现的细节之美。再通过尝试、欣赏与讨论,交流多样的表现方法和注意点等。

辅助以启发法、讨论法、师生示范等,并用大量的图片引导学生发现不同的创作形式表现的方法与要求。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发现植物表面的细节,合理组织点线进行表现。

教学难点——植物结构的准确把握,纹理的疏密安排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4.1.4教学活动

活动1【讲授】迷人细节

一、游戏与发现:

1) 游戏:认一认。出示事物的局部图片,请学生猜一猜,分别是什么事物。

2) 交流:说一说。从自然物的局部图片中发现了什么?

3) 总结:仔细观察,就能发现许多事物表面的纹理都是自然形成的美丽花纹。

4) 揭示课题:迷人的细节

二、观察与感受:

1) 观察:看一看。出示植物实物或图片。

可借助放大镜,比一比谁观察得最仔细,能发现细小的结构与纹理细节。

2) 总结:植物的根茎、叶、花瓣、果实等部分表面都能找到不同的纹理,丰富而多样。

三、尝试与讨论:

1) 尝试:出示一有植物细节纹理的图片,请学生尝试表现。

2) 展示:讨论可以用怎样的方式进行表现,有哪些注意点?

3) 示范:揭示表现方法和注意点。

用线描的方法进行写生。

先绘画植物的大体结构、形态。

再用点、线描绘纹理细节。

线条流畅、自然生动。

耐心细致、合理安排。

点线组合、有疏有密。

四、欣赏与表现:

1) 欣赏:出示优秀学生作品。欣赏并体会他人的表现方法

2) 表现:选择自己喜爱的植物或图片,进行写生表现。

五、展示与评讲:

1) 展示:分组展示,写生相同植物的作业进行分批展示。

2) 自评互评:同组中发现不同的表现角度与方法。

3) 教师点评:从植物结构形态与细节表现方面进行评讲。

六、教学拓展:

生活中还有许多事物的细节也很漂亮,课后找一找。

第2课《画画我的鞋子》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概括鞋子的结构,用线条写生鞋子及细节。

过程与方法——通过交流与欣赏,调动经验体验,了解鞋子的结构、分类与功能等。学习鞋子的表现方法,并能在写生的基础上进行联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巩固写生的表现方法与技能,能耐心细致地

表现细节,感受写生的快乐。

2学情分析

学生在“迷人的细节”一课之后,继续写生的练习,学生对写生的要求和方法比较熟悉。

鞋子是学生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用品,有真切的感受。绘画表现熟悉的鞋子,也是学生们乐于接受的学习内容。

运动鞋又是学生最常穿着的鞋,学生有绘画表现的兴趣。它多样的装饰使画面效果丰富有看头,但也容易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教师恰当的引导与指导,可以让学生在掌握了基本方法后,喜欢上鞋子装饰与

细节的表现。

鞋子的比例与结构的准确表现,会由于鞋子的角度变化而增加难度。因此要让学生学会概括鞋子的外形与结构,画准大的形状就容易表现了。当一些学生介绍自己喜欢的鞋子时,会从鞋子的式样、颜色、来历及感觉进行详细地表述,利于学生在写生过程中更全面地去观察;

同时,也会有一种情感的调动,利于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

以写生的鞋子为基础进行联想,也是学生的兴趣点之一,把写生趣味化了。学生在了解了整体的作业要求后,会更愉快主动地进行学习与表现。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概括鞋子的结构与造型,用线条写生表现的方法。

教学难点——鞋子比例以及结构的准确把握,联想的多样性。

4教学过程

4.1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一、交流与感受:

1、学生欣赏:大自然中迷人的细节。(PPT展示)

2、教师小结:生活中的许多美就藏在平凡的事物之中,只要我们能细细地观察,细细地体会,就会发现其所蕴含的独特美——这就是细节的魅力。因此我们这节课也要认真地、仔细地观察鞋子结构及其细节的装饰。

欣赏:生活中常见的鞋,不同功能的鞋

欣赏鞋子的细节

交流:你最喜欢鞋子上的那些细节?

活动2【活动】二、自学与讨论:

1、自学:自学教材,阅读图片和文字,进行、概括和理解。

2、仔细观察鞋子的细节部分。

3、讨论:

1)讨论:鞋子的基本结构。

2)讨论:鞋子的细节部分。

3)小结:我们生活中的鞋,从材料、用途、功能等方面都有不同的分类,式样更是多种多样。但鞋子的基本结构都是由鞋底、鞋面(鞋套)、鞋跟、鞋带、鞋舌等几个部分组成的。

4、揭示课题:画画我的鞋子

活动3【导入】三、示范与表现:

1、出示鞋子的绘画步骤和写生细节的要点。

a分割鞋面(用ppt演示绘画步骤)

注意:分成4各块面,调整好块面在画面中的大体位置和大小。

b画鞋带 (教师在实物投影上亲自进行演示。)

注意:鞋带的穿插要符合规律,写生的线条要流畅。

C描绘鞋面细节

注意疏密变化和表现方法的多样性。

2、学生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活动4【作业】四、展示与评讲:

1 展示:学生将自己的作品贴到黑板上进行展示,分小组参观讨论。

2 自评互评:从鞋子的造型、结构、细节的把握这三方面进行点评。

3 教师点评并小结。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并对学生在作画过程中仔细的观察鞋子,认真的表现鞋子的细节给予充分的肯定。

活动5【活动】五、教学拓展:

欣赏ppt课件“匪夷所思的鞋子”,了解鞋子的文化,让学生从鞋子的造型上展开联想,课后通过添画的方法,表现生动有趣的画面。

第3课《我喜欢的自行车》

1教学目标

本课的教学的目标,要求学生了解自行车的结构及造型和功能,并能用不同的线条画出自行车,通过观察与分析了解自行车的特征,并能结合生活经验在写生的基础上设计添加自己想象的自行车功能。并联系实际加强交通安全教育。

2学情分析

学生经过前两课的学习,对整体到局部的观察与写生方法有一定的掌握,但自行车结构较复杂,学生总体把握有一定难度。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用观察比较的方法写生自行车。

教学难点:自行车整体结构与细节的表现。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4.1.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自行车的结构和造型特点,学会用观察与比较的方法写生自行车及其细节。

过程与方法:在观察与分析自行车造型特征过程中,学习由整体观察到局部细节表现的写生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自行车结构的造型美,体验细节刻画的乐趣,喜欢自行车这一环保的交通工具,加强交通安全意识。

4.1.2学时重点

用观察比较的方法写生自行车。

4.1.3学时难点

自行车整体结构与细节的表现。

4.1.4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实物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今天老师是怎么来学校的吗?(推出自行车)老师就是骑着自行车来的,你们喜欢骑自行车吗?说说理由。

生:可以锻炼身体,环保,骑自行车可以带来许多乐趣……

2、了解自行车历史

师:你们和老师想的一样。但是你们可不能像老师一样骑着车来上学,因为你们还没满12周岁,在路上骑是很危险的。

同学们知道200多年前最早的自行车是什么样子的吗?它是用木头制成的,没有踏脚,是靠骑的人两只脚来回蹬地前行。(出示图片)

我们再来看一看现代的自行车,谁来给大家做个介绍?

生:有男式的、女式的、越野车和童车。

今天我们就来画一画自己喜欢的自行车

活动2【讲授】探究与发现

1、自行车的基本结构

师:要画好自行车,我们首先要了解它的基本结构。

板书:基本结构

同学们仔细观察这辆自行车,说说这辆自行车有哪几个大的部分构成?

生:车轮、车架、座椅、把手、齿轮、踏脚

师:老师这里有一些自行车的基本零件,谁来做安装工拼一拼?

学生操作,老师讲解注意点:车轮之间的距离,高低位置一致,车架要连接到车轮的轴心

师:我们要画出自行车的基本结构,先要找出它的骨架线

我们用铅笔,先画出两个轮子的大小和位置,再画出车架的基本形状下面我们来举行一个小竞赛,每位同学根据自己手中的自行车图片,用单线条画出骨架线,看谁画得又快又准确。随着音乐开始,音乐停我们就

停。

2、自行车的局部细节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自行车,和老师画的有什么区别?

生:有很多细节,线条很丰富,观察的很仔细……

师:接下来我们就要通过观察,添加细节

板书:局部细节

师:同学们觉得先画哪一部分?前面的还是后面的?

生:先画前面的,因为前面的把后面的挡住了

师:这辆车最前面的是哪一部分?

生:齿轮和踏板

师:请一位同学上来看一看,摸一摸,你在这部分上看到了哪些细节? 教师示范讲解

师:同样的,其它地方我们也要经过仔细观察,一一表现出来

媒体及范画展示

师:老师用了哪些线条来画车轮?哪些地方的线条比较密集?

生:用了曲线和双直线,轮胎花纹和钢丝较密集、

师:老师又是如何表现车把手的呢?

生:圆柱形的把手,弯曲的刹车线

师:座椅的花纹以及与车身的连接处老师也画了出来

后车轮上老师还发现了挡泥板和气嘴。

看,具有细节的自行车是多么的漂亮啊!

出示完成图

师:我们一起来欣赏其他同学的优秀作品,他们通过仔细、耐心的观察,完成了一幅幅美丽的自行车,相信同学们也能做到。

活动3【作业】绘画与创作

1、作业要求:

用铅笔画出自行车的结构骨架线

记号笔完善自行车整体造型及细节刻画、有疏密变化

师:刚才我们已经用铅笔画了自行车的骨架线,接下来拿出我们的记

号笔,添加细节使我们心爱的自行车更加美丽,最后选出我们最喜欢

的自行车。

教师巡视指导

活动4【活动】展示与评价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

教师小结,点评不同层面的作品,评价内容:

自行车的造型和比例结构是否正确

自行车的细节刻画是否细致

画面线条组织疏密有变化

拓展

师:同学们是不是觉得自行车的功能太单一了呢,我们可以像这些同学一样,添加自己的创意,使它变成多功能自行车。

第4课《旋转的短线》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大师用短线表现物体的艺术特征,初步学会用短线排列组合产生有动感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讨论,发现大师的绘画特点,在临摹过程中,尝试加入自己的想象,并体现出自己创意。

情感与价值:在学习中,感受画面中短线、色彩所传达出来的强烈动感。体会大师的创造力以及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2重点难点

重点:用短线排列出动势

难点:不同物象的短线组合

3教学过程

3.1旋转的短线

3.1.1新设计

一、认识与欣赏

1、比较欣赏:选伦勃朗的作品与梵高《星空夜》对比欣赏。【学生活动:欣赏,对比两件作品】

2、讨论:凡高的《星空夜》与伦勃朗的作品比较,有什么独特之处? 【学生活动:欣赏,对比两件作品】

3、组织学生展开讨论,认识梵高作品的独特性。【学生活动:交流讨论】

4、简介梵高生平与个性。【学生活动:倾听】

【设计意图:通过两种风格作品的比较,突出凡高作品的风格特征——短线】

二、感受与分析

1、出示梵高作品两件

2、再一次引导欣赏梵高的作品,领略梵高的独特风格。

3、思考:①线条的排列的方向与画面的关系?②线条的排列疏密和长短变化与画面的关系?③线条的色彩与画面的关系?

【学生活动:欣赏梵高的作品,领略梵高的独特风格】

【设计意图:拓展欣赏,开阔学生的眼界并起到强调的作用,了解学生对凡高画风的掌握程度】

三、实践与指导

1、用多媒体展示短线围绕物体排列的方法。

2、补全课题:旋转的短线

3、通过《星空夜》引导学生观察

4、找一找:凡高作品中短线的排列

5、教师示范,垂直、横排、斜排等多种排列短线的方法,在画面上带来的与梵高画面上旋转、流动的短线进行比较。指名(学生)尝试,教师修改、示范

【学生活动1:学生在黑板演示短线的排列方法】

6、出示凡高的《星空夜》

指导学生比较:有什么不同之处和相似之处

个别学生黑板尝试用短线涂色【学生活动2:学生在黑板演示找到的短线的排列方法】

7、教师小结:归纳注意事项。

(1)线条的方向: 根据轮廓定方向

* 课件交互出示流云,作为放大区域,引导学生发现大师是根据作品

表现的需要来决定线条的方向。

(2)线条的长短: 长短变化显主体

* 课件交互出示柏树,作为放大区域,引导学生发现长的扭动的线条

表现主体物,短线画背景。

(3)线条的颜色:深浅色彩更丰富

* 课件交互出示星空,作为放大区域,引导学生发现大师的画面有很

多颜色,而且深浅有变化。

【学生活动3:观察与比较】

8、作业要求:对《星空夜》进行有创意的临摹。

【设计意图:通过亲自尝试,增加了解,加强短线的排列知识,放宽学

生的思维,尤其对思维并不很活跃的学生既起到示范的作用,同时也

在学生的示范中找到问题,解决问题,了解学生的掌握程度。引导学生有创意的进行临摹】

四、展示与交流

1、展示作品【学生活动:在展示区展示自己的作品】

2、讲讲自己作品的得意之处和欠缺地方【学生活动:欣赏展示的作品】

3、说说别人作品中的优点。【学生活动:同学和自己的作品】

①对新排列的短线有否动感

②对不同物象的短线结合部分是否谐调

③短线排列的色彩是否和谐

④临摹中有否创意性。

4、拓展:欣赏大师另一幅绘画风格不同的经典作品——《向日葵》

5、教师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大师用短线进行绘画的独特表现方法,使静止的画面有了生命力。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品评作品,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第5课《有特征的头像》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梵高运用短笔触表现人物头像的作画方法,学会运

用长短、疏密的线条表现人物头像。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梵高的作品,讨论在梵高的作品中长短线表现

的方法,学习模仿并运用在自己的绘画中。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大师自画像中色彩的表现所带来的独特美感,体验艺术表现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2学情分析

三年级是从低年级到高年级的过渡,该年龄段学生对美术充满了兴趣,想象力丰富,同时经过两年的美术学习,对绘画的认识有了一定的提高,也逐步掌握了一定的美术表现技法,但表现深度不够。头像的绘画在一年级和二年级已经学习过正面的头像和侧面的头像,学生对写生人物并不陌生,但要用和以往不同的手法来表现人物头像,学生会产

生极大的兴趣,画面会更具感染力。在色彩方面,学生学习过用蜡笔接色和渐变的涂色技法,知道选择相近色相的颜色和同色系的颜色涂在一起,在本课中可以启发学生运用这些颜色来丰富人物头像的色彩。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用长短线的色彩表现人物头像。

教学难点:有疏密的长短线排列。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4.1.2学时重点

教学重点:用长短线的色彩表现人物头像。

4.1.3学时难点

教学难点:有疏密的长短线排列。

4.1.4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欣赏与感受

一、欣赏与感受

视觉停留小游戏:

感受梵高的作品《星空》的动感。

引出课题。

活动2【活动】二、观察与分析

欣赏画家的人物肖像。

欣赏梵高的自画像。

集体讨论:

人物脸部的彩色线条是怎么排列的?而背景中的彩色线条又是怎么排列的?

小组讨论:

①画面中哪些地方画短线条?哪些地方画长线条?

②画中哪些地方的线条画得密?哪些地方画得松?

活动3【作业】三、指导与绘画

教师示范。

①人物头像的整体表现。

②用短线表现人物的色彩。

学生作品欣赏。

3、学生作业要求。

用大师的绘画方式表现人物头像。

4、学生创作与表现。

活动4【作业】四、欣赏与评议

学生展示作品。

学生互评:

结合大师的作品风格和用色特点,说说自己最喜欢的作品。教师总评。

评价内容:

①是否抓住人物的特征。

②线条的排列是否合理。

③用色是否丰富有变化。

④主体是否突出。

4、欣赏梵高自画像短视频。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