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基础知识速成教程文件

汉语言文学基础知识速成教程文件
汉语言文学基础知识速成教程文件

文学知识速成

(一)先秦文学

1、上古神话。

中国古代神话名篇:女娲补天,后羿射日,精卫填海,(盘古)开天辟地,黄帝战蚩尤等

2、先秦散文

A、儒家经典

“四书”: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

“六艺”:又称六经,在“五经”后增加(《乐》)。

《论语》是一部语录体散文,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

B.历史散文

《国语》是我国最早的国别史,共二十一卷,记叙由西周穆王起到东周贞定王十六年各国内政、外交等事件。《国语》由于在内容上比较接近《左传》,又具有同样的史料价值,所以《国语》又有《春秋外传》之称。课文《勾践灭吴》出自此书。

《战国策》是一部战国时期的资料汇编。它记载的历史时期上接春秋,下至秦国灭亡六国为止,约二百三十年时间,《战国策》由西汉刘向辑录,共三十三篇,是部国别体史料汇编。全书记载了战国时游说之士的策略和言论,内容丰富,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应有尽有。《战国策》有较高的文学价值,是古代一部重要的历史散文作品,它刻画

人物栩栩如生,叙述语言生动,善于进行对话描写。课文《邹忌讽齐王纳谏》《触龙说赵太后》

“春秋三传”《左传》《谷梁传》《公羊传》。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完整的编年体史书。原名《左氏春秋》又称《春秋左氏传》,相传为鲁国史官左丘明依孔子修订的鲁史《春秋》所蓍,《左传》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对后世影响很大。课文《烛之武退秦师》。晚年整理“六经”——《诗》《书》《礼》《易》《乐》《春秋》

C.诸子百家散文。著名的有

①老子,李耳,字聃(dān),道家学派创始人,著有《道德经》。

②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是儒家学派创始人,思想家,教育家。《论语》是孔子弟子记载孔子和他的学生言行的书。“仁义”

③墨子名翟(dí),墨家学派创始人。《墨子》53篇。

④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人。孟子“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儒家学派继承者,称为“亚圣”。《孟子》是孟子学生记录孟子言行的书。此书有善于雄辩,气势充沛,感情强烈,逻辑严谨的特点。课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庄暴见孟子》《鱼我所欲也》。

⑤庄子名周,战国道家。著《庄子》,共33篇,又名《南华经》。《庄子》一书体现了丰富的辩证法,保存了不少寓言。课文有《庖丁解牛》《逍遥游》《秋水》。

⑥荀子名况,战国儒家,著《荀子》32篇。《劝学》,提出“天行有常”“人定胜天”。

⑦韩非子,法家,战国韩人。著《韩非子》。《扁鹊见蔡桓公》《五蠹》《智子疑邻》。

⑧《吕氏春秋》又称《吕览》,是秦相吕不韦和他的门客的集体创作。《察今》

⑨李斯的代表作是散文《谏逐客书》

3、先秦诗歌

《诗经》也称《诗》或《诗三百》,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305篇。分风、雅、颂三类。风是民歌,雅是乐歌,颂是祭歌。诗经的表现手法是赋、比、兴。比即比喻,以彼物比此物。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赋,铺陈其事。“赋、比、兴、风、雅、颂”合称“六义”。《诗经》中的“国风”与屈原的《离骚》并称“风骚”。

《楚辞》。西汉学者刘向把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编辑成书,定名为《楚辞》。

屈原名平,字原,号灵均,战国时期诗人,我国第一位伟大爱国主义诗人,曾在楚国任左徒、三闾大夫等职。代有作是《离骚》《九歌》《九章》。与波兰哥白尼、英国莎士比亚、意大利但丁并称“世界四大文化名人”。

(二).两汉文学

1、两汉散文

①贾谊,世称贾生。又称贾长沙,贾太傅,西汉政治家、文学家。著《新书》十卷。《过秦论》、《论积贮疏》《吊屈原赋》是他的代表作。其作品经刘向整理为《新书》(58篇)。

②司马迁字子长,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著《史记》原名《太史公书》,首创“纪传体”通史,全书130篇,分为本纪(12)、世家(30)、列传(70)、表(10)、书(8),共50多万字。刘向等认为此书“善叙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鲁迅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③班固的《汉书》是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

2、乐府民歌和赋

乐,民乐;府,官府。乐府原为汉代音乐机关所搜集的诗。《孔雀东南飞》是汉乐府叙事发展的高峰,最早见于南朝徐陵编纂的《玉台新咏》,原题作《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是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也是古乐府民歌的代表作之一。《孔雀东南飞》与《木兰诗》合称“乐府双璧”。赋是我国古代韵文和散文的综合体,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有名。

(三).魏晋南北朝文学

1、魏晋南北朝的诗歌和散文

①“三曹”。“三曹”即曹氏父子曹操、曹丕、曹植。曹操的《观沧海》,曹丕的《蒿里行》,曹植的《名都篇》《白马篇》《洛神赋》都很有名。

②“建安七子” 。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

③“竹林七贤”。阮籍、稽康、山涛、刘伶、王戎、向秀、刘咸

④陶渊明名潜,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自称五柳先生,东晋诗人,我国第一位山水田园诗人。《桃花源记》《归去来辞》《归园田居》《饮酒》是传世名作。

⑤王羲之,东晋书法家,字逸少,官到右军将军,人称“王右军”又称“王会稽”。课文《兰亭集序》,在书法史上称“天下第一行书”,其人被称为“书圣”

⑥诸葛亮《出师表》、范晔(yè)《后汉书》、陈寿《三国志》、刘勰《文心雕龙》、郦道元《水经注》都名垂史册。

《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四史”。

2、魏晋南北朝的小说

①志怪小说以干宝《搜神记》为代表。《干将莫邪》。

②志人小说以刘义庆的《世说新语》为代表。《周处》。(四).唐代文学

1、唐诗:

①“初唐四杰”:“初唐四杰”是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王勃字子安。他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川》《腾王阁序》脍炙人口。②诗仙李白,诗圣杜甫,人民诗人白居易。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李白是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其诗豪放飘逸,语言清新自然,达到“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境界,有“诗仙”之称。名作有《将进酒》《蜀道难》《梦游天姥吟留别》《秋浦歌》

《静夜诗》《赠汪伦》《望天门山》《望庐山瀑布》《朝发白帝城》等。著《李太白集》

杜甫字子美,又称杜工部,号少陵,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作品显示了唐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被称为“诗史”。名作有“三吏” “三别”(《潼关吏》《石壕吏》《新安吏》《无家别》《垂老别》《新婚别》)《北征》《兵车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称白香山、白太傅,唐代“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白居易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其诗语言通俗明白,著有《白氏长庆集》。代表作有《长恨歌》《琵琶行》《卖炭翁》《钱塘湖春行》等。因元稹著有《元氏长庆集》,世称“元白”。

刘禹锡:字梦得,唐代诗人、哲学家,人称“诗豪”。代表作有《陋室铭》《竹枝词》《金陵五题》(《石头城》)等

③山水诗人王维、孟浩然。

王维字摩诘,官至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盛唐山水田园诗人,有“天下文宗”之称苏轼说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名作有《使至塞上》《山居秋暝》。

孟浩然是王维密友,名篇有《过故人庄》《春晓》。

④“边塞诗人”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

高适《燕歌行》,岑参《白雪歌》,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浙》,王之涣《登鹳雀楼》都是名篇。

⑤“小李杜”。李商隐,杜牧,杜牧著有《樊川文集》,课文《阿房宫赋》

⑥“诗中三李”为李白、李商隐、李贺。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著作有《李义山诗集》《玉溪生词集笺注》,课文《锦瑟》。

2、唐代散文。

①韩愈,字退之,自号昌黎,世称“昌黎先生”,又称韩吏部。韩愈与柳宗元一起大力提倡古文运动,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著《昌黎先生集》。课文《师说》

②柳宗元,字子厚,又称柳河东。因参加政治革新集团失败被贬为永州司马,后迁柳州刺史,世称柳柳州,写了寓言散文《三戒》(《黔之驴》出自于此)、山水游记《永洲八记》(《小石潭记》是其一),著有《柳河东集》,课文《愚溪诗序》。

3、唐人传奇。陈鸿的《长恨歌》传,李朝威的《柳毅传》都是较成熟的文言小说。

(五)宋代文学

1、宋词和宋诗

豪放派和婉约派是宋代词坛上的两大流派。豪放派作品气势豪放,意境雄浑,词中充满豪情壮志,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婉约派作品语言清丽、含蓄,词内容中抒写的感情婉转缠绵,情调或轻活泼,或离愁别绪,或深沉幽怨,多写个遭遇男女恋情。

①宋词豪放派:以苏、辛为代表。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其诗、文、字画都有极高成就,著有《苏东坡集》。词《念奴娇?赤壁怀古》,散文《赤壁赋》。与其父苏洵、弟苏辙号称“三苏”。

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有《稼轩长短句》,学过《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②宋词婉约派:以柳永、李清照、姜夔等人为代表。学过柳永的词《雨霖铃》

柳永原名柳三变,字耆卿,排行第七,世称柳七,柳永长于铺叙,他的词一气贯注,层次井然,学过他的词《雨霖铃》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姜夔,字尧章,号白石道人。

③伟大的爱国诗人陆游和伟大的民族英雄文天祥。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著有《剑南诗稿》。文天祥,字履善又字宋瑞,自号文山,著《文山全集》,名篇有《正气歌》《过零汀洋》。

2、宋代散文

①唐宋八大家是: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苏洵、苏轼、曾巩。

王安石:字介甫,晚号半山。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他的散文雄健峭拔,在唐宋八大家种独树一帜;著有《临川集》,代表作《游褒禅山记》。

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号“六一居士”,北宋文学家、史学家。著名古文学家三苏父子、曾巩、王安石等出于他门下。他的散文平易

流畅,疏朗自然,风神卓绝,绵邈跌宕。著有《新五代史》,与宋祁合写《新唐书》等,代表作《醉翁亭记》《伶官传序》等。

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代表作《秋声赋》《醉翁亭记》

②范仲淹,字希文,谥号文正公。《岳阳楼记》为千古名篇

3、宋人话本。话本是“说话”艺人的底本.著名话本有《大宋宣和遗事》(内有水浒故事)《三国志平话》(后演进为《三国演义》)。

(六).元代文学

1、元曲四大家

①白朴,名作有《墙头马上》

②关汉卿,号已斋叟,我国戏剧史上最伟大的戏剧家,元杂剧的奠基人,名作有《窦娥冤》《望江亭》《单刀会》。《窦娥冤》是我国戏曲史上最典型的悲剧之一。

③马致远,名作有《汉宫秋》

④郑光祖,代表作是《倩女离魂》

2、十大悲剧

①关汉卿的《窦娥冤》②纪君祥的《赵氏孤儿》③白朴的《梧桐雨》④马致远的《汉宫秋》⑤洪晟的《长生殿》⑥孔尚任的《桃花扇》⑦冯梦龙的《精忠魂》⑧孟称舜的《娇红记》⑨李玉的《精忠谱》⑩方成培的《雷峰塔》。

汉语言文学基础知识自学考试大纲

上海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小学教育专业(独立本科段)(B040112)汉语言文学基础知识(08566) 自学考试大纲 上海师范大学自学考试办公室编上海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组编 2018年版

Ⅰ、课程性质及其设置的目的和要求 (一)本课程的性质与设置的目的 汉语言文学基础是上海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小学教育专业(独立本科段)的公共必考课,是为培养和检验自学应考者的语文素养和写作能力而设置的一门综合性文化基础课。 设置本课程的目的: 1、通过对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接受爱国主义精神的熏陶和教育,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具备高尚的思想品质和健康的道德情操。 2、提高语文水平,能顺利而准确地阅读一般文章、学术论著和文学作品,能读懂难易适中的文言文,具有较强的阅读理解能力。 3、掌握一定的文学基础知识,具有分析、评价文学作品的初步能力。 4、掌握运用汉语言文字的规范,具有较好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 (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 1、学习古今中外的名家名作,了解文化的多样性、丰富性,尤其应当了解并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培养高尚的思想品质和道德情操,提高人文素质。 2、能准确地阅读、理解现当代作品,能读懂难度适中的文言文,并能解释常见的字词和语言现象。 3、能够比较准确地分析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手法,具备一定写作能力的同时,具备一定的文学鉴赏水平和综合分析能力。 (三)与相关课程的联系 《汉语言文学基础》是培养、提高自学者语文素养和写作能力的基础性课程,它是考生学习其它相关课程的基础。

Ⅱ、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第一部分语文知识部分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了解并掌握、运用基本的语文基础知识;掌握运用汉语言文字的规范,具有较好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 二、课程内容 (一)语言基础知识 (二)文学基础知识 三、考核知识点 (一)语言基础知识 课文中出现的语音、语法、词汇、修辞等等语言基础知识。 (二)文学基础知识 课文作者的姓名字号、所处时代、所属国别、主要的文学成就、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作品集名称;常见文体的特点等等。 四、考核要求 1、识记:课文作者的姓名字号、所处时代、所属国别、主要的文学成就、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作品集名称、诗歌散文作品的名句名段等。 2、领会:诗歌散文作品的名句名段;常见文体的特点等。 3、简单应用: 要求自学应考者辨识、说明课文中出现的文言实词、虚词、句式在特定语言环境中的含义和用法。 (1)文言实词的考核。主要是解释常见的古今意义有所不同的词语,解释常用的文言词语(包括成语)的具体含义。 (2)文言虚词的考核。主要是掌握常见文言虚词的含义和用法,辨识同一个文言虚词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不同含义或作用。应重点掌握的文言虚词有:之、其、者、所、以、于、而、则、焉、乃。 (3)文言句式的考核。主要是了解常见的与现代汉语不同的语法现象,如使动用法、意动用法、名词作状语、名词作动词用,以及判断句式、被动句式和倒叙句式等。要求在古文今译时,能把这些特殊的语法现象正确地转换成相应的现代汉语。 4、综合应用:各类语言文学知识的综合运用与分析。 第二部分课文阅读分析部分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对古今中外文学作品的阅读分析,使学生能顺利而准确地阅读一般文章、学术论著和文学作品,能读懂难易适中的文言文,具有较强的阅读理解能力,具有分析评价文学作品的初步能力,具有良好的汉语言文字运用的规范意识。 二、课程内容(凡标有“※”者,为精读课文,其余为泛读课文。) (一)※《大同》

文件的基础知识

文件有一定的属性,这根据系统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但是通常都包括如下属性: ①名称:文件名称唯一,以容易读取的形式保存。 ②标识符:标识文件系统内文件的唯一标签,通常为数字,它是对人不可读的一种内部名称。 ③类型:被支持不同类型的文件系统所使用。 ④位置:指向设备和设备上文件的指针。 ⑤大小:文件当前大小(用字节、字或块表示),也可包含文件允许的最大值。 ⑥保护:对文件进行保护的访问控制信息。 ⑦时间、日期和用户标识:文件创建、上次修改和上次访问的相关信息,用于保护、安全和跟踪文件的使用。 所有文件的信息都保存在目录结构中,而目录结构也保存在外存上。文件信息当需要时再调入内存。通常,目录条目包括文件名称及其唯一标识符,而标识符定位其他属性的信息。文件的基本橾作

文件属于抽象数据类型。为了恰当地定义文件,就需要考虑有关文件的操作。操作系统提供系统调用,它对文件进行创建、写、读、定位和截断。. ①创建文件:创建文件有两个必要步骤,一是在文件系统中为文件找到空间;二是在目录中为新文件创建条目,该条目记录文件名称、在文件系统中的位置及其他可能信息。 ②写文件:为了写文件,执行一个系统调用,指明文件名称和要写入文件的内容。对于给定文件名称,系统搜索目录以查找文件位置。系统必须为该文件维护一个写位置的指针。每当发生写操作,便更新写指针。 ③读文件:为了读文件,执行一个系统调用,指明文件名称和要读入文件块的内存位置。同样,需要搜索目录以找到相关目录项,系统维护一个读位置的指针。每当发生读操作时,更新读指针。一个进程通常只对一个文件读或写,所以当前操作位置可作为每个进程当前文件位置指针。由于读和写操作都使用同一指针,节省了空间也降低了系统复杂度。 ④文件重定位(文件寻址):按某条件搜索目录,将当前文件位置设为给定值,并且不会读、写文件。 ⑤删除文件:先从目录中找到要删除文件的目录项,使之成为空项,然后回收该文件所占用的存储空间。 ⑥截断文件:允许文件所有属性不变,并删除文件内容,即将其长度设为0并释放其空间。

汉语言文学文学概论知识点整理

名词解释 1.文艺学:研究文学及其规律的学科统称文艺学,它是一门以文学为研究对象,以揭示文学基本规律,介绍相关知识为目的的学科,属于人文学科的范畴。 2.文学理论:文艺学的分支之一,以文学的基本原理、概念、范畴以及相关的研究方法为研究对象,并将分析研究文学的普遍规律作为其根本任务。 3.文本:文本是指由作者写成,而有待于阅读的单个文学作品本身。艾布拉姆斯提出文学作为一种活动是由作品、作家、世界、读者等四个要素组成的。 4.文学价值:文学价值是文学作品满足人和社会需要的属性,是由作家和读者共同创造的,主客观统一的产物,主要包括认识价值、伦理价值、审美价值等。 5.文学价值的“真”:文学价值的真,是指文学要通过合乎艺术规律的方式,将社会的真实状况、人生的真正面目、作家的真诚体验等表现出来。 6.文学价值的“美”:文学价值的美,是指文学在真和善相统一的基础上,满足人们对美的追求和需要,给人精神上的愉悦。 7.文学的功能定义:文学功能是文学价值属性的实际反映和体现。文学功能存在的内在依据是文学的价值。文学的功能不是孤立地存在的,它存在于功能的系统之中。 8.文学创作(创作过程):是指作家从产生创作动机和创作冲动到完

成艺术构思和艺术传达的过程。(这也是一部文学作品从内在心理体验到外在形式的形成过程。) 语言呈现:是作家将构思成熟的艺术形象用语言表达出来的过程。(eg :眼中之竹到胸中之竹到手中之竹。眼中之竹山是指客观存在的竹子,而胸中之竹则是艺术构思过程中的艺术形象,至于手中之竹,已经是经过艺术传达之后的竹子,是画在纸上的画图,是最终完成的作品。) 王国维的隔与不隔:“隔”意思则是指艺术技巧使用的很拙劣,以致不能有效地调动读者情感,并使之升华为艺术情感。“不隔”第一层含义是说文字运用得恰到好处,是读者能够直接体会到诗词中蕴含的内涵而感不到丝毫的文字障碍。第二层含义是指用直书其事的方式作诗,不堆砌典故,使人不劳猜想就直接感知诗中蕴含的情感。(池塘生春草不隔,“谢家池上,江淹浦畔”,隔) 文学创作过程(创作动因、艺术构思、语言呈现)、文学创作心理机制(艺术直觉、艺术情感、艺术想象、艺术理解)、文学创作的主体条件和追求(作家与生活体验、思想道德修养与文化艺术素养、创作个性与独创性、创作自由和社会责任) 创作动因:创作动因是指作家生活体验积累到一定程度时产生的创作内驱力,包括创作动机和创作冲动。这是文学创作的开端。 9.创作动机:创作动机是指作家从事具体创作活动的目的。作家有某种思想感情需要传达,或要赞美、批评某种现存事物,或要互换某种新的社会变革等,心中有所积郁,不吐不快,于是产生了创作动机。

汉语言文学专业就业方向及就业前景

汉语言文学专业就业方向及就业前景 就业面宽,本专业毕业生一般文笔较好,思维活跃。可以胜任很多部门和机构的工作。比较专业的部门可以是新闻出版系统,例如报社、杂志社、出版社及电视台、广播电台等单位从事记者、编辑等工作,也可在企事业单位的文秘、宣传部门发挥自己的写作特长。 但是,汉语言文学在就业方面也具有很多的劣势: (1)、需求趋于饱和。汉语言文学专业作为一个传统专业,历年来招生人数有增无减,社会需求虽然也在不断增大,但总体来说是趋于饱和,所以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般人才面临着就业难的严峻考验。 (2)、知识结构不适应市场需求。传统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所开设的专业课程大多局限于文学类科目,比较单一。而市场需要的是综合汉语言文学及其他一门学科知识的复合型人才,这也是由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就业面宽所决定的。 (3)、国家教育体制落后,现今所采用的“应试教育”,只按分数说话,限制了学生个体的潜力的发展。 一.与就业方向职业的差距 汉语言文学的性质决定了它将走几条相差很大的路。一条是从事文学的研究,这要求要具有很深的文化根底和很高的文化素养,在我看来这方面的工作包括国家历史文化的研究员、大学教授老师、作家等;一条是从事政府发面的工作,如文秘等政府工作人员;一条是新闻出版等宣传行业的工作,这是用汉语言文学为最为常用的工具作为宣传手段。 在这三方面的就业方向中,可以说我都不是很合适。因为自己没有想要从事深层次文化研究的打算,也不想深入政坛,哪怕只是做文秘之类的小角色,对于新闻行业,有这个打算,但自己的能力还是很欠缺的。 首先,自己并不是很理性,这对于一个要理性报道事实的记者等行业的人来说并不是一个好的现象。 其次,自己并不是很善于社交,口才能力也很差,这样在新闻行业其实是记者行业是完全没有竞争力的。 四.对策 在学习方面,学好专业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 1. 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平时多写一些文章,并针对自己过于感性的缺点,着重提高论文等文体的写作能力。同时,可以尝试投稿。

2019年山东烟台大学汉语言文学基础考研真题A卷

2019年山东烟台大学汉语言文学基础考研真题A卷 第一部分文学理论(共30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10分) 1.意境 2.文学经典 二、简答(每题10分,共20分) 1.文学作为语言艺术具有什么特点? 2.为什么说审美功能是文学最基本的功能? 第二部分古代漠部(共30分)(可用商醴字作答) 三、解稞下列句子中割象的嗣萧。(每题1分,共10分) 1.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熙雒横,芳草鲜美,落英縯纷。(《桃花源己》) 2.然则北通巫峡,南棰潇湘,逶客骚人,多鲁於此。(《岳赐模己》) 3.驻公寤生,鬻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左傅·隅公元年》) 4.奔侯曰∶"余姑翦减此而朝食!"不介焉而驰之。(《左傅·成公二年》) 5.左部阔能言∶原昆太后。太后盛氧而揖之。(《戢阈策·趟策四》) 6.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跟良。(《史己·项羽本纪》) 7.臣周吏曦逐客,躯以局遇矣。(《谏逐客耆》) 8.夫如是,故速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输器·季氏》) 9.覆杯水於坳堂之上,则芥篇之舟,置杯焉则屡,水浅而舟大也。(《驻子·逍遥避》) 10.氓之蚩蚩,抱布贸绦,匪来贸称,来郎我谋。(《寺经·衙屈》) 四、用筒醴字将下谩的古文抄寓俊加上棵黠,亚翻睪成现代漠韶。(20分) 季氏将伐顺臾冉有季路灵於孔子曰季氏将有事於颛臾孔子曰求熙乃霸是遇舆夫颛臾昔者先王以狗束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寿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孔

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陕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刖将焉用彼相矣且阚言遏矣虎兕出於枰巍玉毁於授中是雒之遇舆(《输语·季氏》) 第三部分中阈古典文献摩(共30分)(可用商澧字作答) 五、名司解释(每题5分,共10分) 1.百钠本 2.锢佚 六、闻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 1.根墟古典文献分颗棵单,绩分别列出愿、史、子、集、蒸各2部古文载名稿。 2.阆述古典文款学的现度意羲。 第四部分中国古代文学(共30分) 七、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10分) 1.四折一楔子 2.拟话本 八、论述(共20分) 司马迁《史记》的写人艺术。 第五部分中国现当代文学(共30分) 九、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10分) 1.《大堰河——我的保姆》 2.林道静 十、论述(共20分) 1.1940年代是中国现代小说的成熟期,试举三郎作县,论述现代长篇小说艺术结构的多样化探索。

汉语言文学专业现代汉语知识点复习

第一章绪论 1.现代汉语,指的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就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现代汉语,这个词通常有广义与狭义两种解释。广义的解释指现当代以来汉民族使用的语言,包括民族共同语——普通话和方言;狭义的现代汉语则仅指普通话。 2.现代汉语七大方言:北方(北京话)、吴(苏州话)、湘(长沙话)、赣(南昌话)、客家(广东梅县话)、闽(福州话)、粤(广州话)。 3.现代汉语的特点: (一)语音方面:音节界限分明、乐音较多,加上声调高低变化和语调的抑扬顿挫,因而具有音乐性强的特点。具体表现如下: (1)没有复辅音;(2)在音节中元音占优势; (3)有区别意义的声调;(4)音节总数有限,简短而明确。 (二)词汇方面:(1)汉语词形较短,单音节语素多;(2)广泛运用复合法构成新词;(3)双音节词占优势。 (三)语法方面:汉语是分析性的语言,缺乏表示语法意义的词类标志和词形变化,这就使现代汉语呈现出一系列的特点。 (1)语序和虚词是表达语法意义的主要手段; (2)语法(词法、句法)结构具有一致性; (3)词具有多功能性:某一类词往往可以充当多种句子成分; (4)词语组合受语义、语境的制约; (5)量词、语气词十分丰富:不同的名词所用的量词往往不同,语气词常出现在句末,表示各种语气的细微差别。 语言文字的三大任务:促进汉字改革、推广普通话、实现汉语规范化 推广普通话的方针是:大力推广,积极普及,逐步提高 第二章语音 1.人的发音器官:肺和气管、喉头和声带、口腔和鼻腔。 2.语音的物理性质:音高、音强、音长、音色。(四要素) 音高就是声音的高低,决定于声波的频率。声调主要由音高构成,声调的高低能区别意义。音强就是声音的强弱,决定于声波的振幅。振幅的大小取决于发音时用力的大小。(轻声与音强有关) 音长就是声音的长短,决定于发音体振动的时间。音量与音高、音强、音长有关。 (汉语中)音强和音长在语调和轻声里也起重要作用。 音色又叫音质,是声音的特色,是不同的声音能够互相区别的最基本的特征,决定于声波振动的形式。 音色的差别由三种因素造成:第一,发音体不同。第二,发音方式不同。第三,共鸣器的形状不同。 3.语音的社会属性:A它首先体现在音义结合的社会性上,语言的各种意义靠语音表达出来,语音和意义之间并无必然的联系,只要得到社会公认即可。 B同样的语音形式可以用来表示不同的意义;同一个意义又可以有多种语音形式。 C语音有系统性,各种语言或方言都有自己的语音系统。 D社会属性是语音的本质属性。 4.语音单位:音素、音节、生母韵母声调、音位。 (一)音素:

汉语言文学专业必读100本书

教育部推荐汉语言文学专业大学生必读书100本 一、语言学类 1.《语言问题》赵元任着,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 2.《语言与文化》罗常培着,语文出版社,1989年版 3.《汉语语法分析问题》吕叔湘着,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 4.《修辞学发凡》陈望道着,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年版 5.《汉语方言概要》袁家骅等着,文字改革出版社,1983年版 6.《马氏文通》马建忠着,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 7.《汉语音韵》王力着,中华书局,1980年版 8.《训诂简论》陆宗达着,北京出版社,1980年版 9.《中国语言学史》王力着,山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10.《中国文字学》唐兰着,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 11.《中国历代语言学论文选注》吴文祺、张世禄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 12.《普通语言学教程》(瑞士)索绪尔着,高名凯译,岑麒祥、叶蜚声校注,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13.《语言论》高名凯着,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 14.《西方语言学名着选读》胡明扬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15.《应用语言学》刘涌泉、乔毅编着,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二、文艺学类 1.《马克思恩格斯论文学与艺术》陆梅林辑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 2.《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毛泽东着,见《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 1991年版 3.《邓小平论文艺》中共中央宣传部文艺局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版 4.《中国历代文论选》郭绍虞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 5.《文心雕龙选译》刘勰着,周振甫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 6.《诗学》亚里斯多德着,罗念生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 7.《西方文艺理论史精读文献》章安祺编着,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8.《20世纪西方美学名着选》蒋孔阳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汉语言文学文学概论知识点整理培训讲学

1.文艺学:研究文学及其规律的学科统称文艺学,它是一门以文学为 研究对象,以揭示文学基本规律,介绍相关知识为目的的学科,属于人 文学科的范畴。 2.文学理论:文艺学的分支之一,以文学的基本原理、概念、范畴以 及相关的研究方法为研究对象,并将分析研究文学的普遍规律作为其根 本任务。 3.文本:文本是指由作者写成,而有待于阅读的单个文学作品本身。艾布拉姆斯提出文学作为一种活动是由作品、作家、世界、读者等四 个要素组成的。 4.文学价值:文学价值是文学作品满足人和社会需要的属性,是由作 家和读者共同创造的,主客观统一的产物,主要包括认识价值、伦理价值、审美价值等。 5.文学价值的“真”:文学价值的真,是指文学要通过合乎艺术规律 的方式,将社会的真实状况、人生的真正面目、作家的真诚体验等表现 出来。 6.文学价值的“美”:文学价值的美,是指文学在真和善相统一的基础 上,满足人们对美的追求和需要,给人精神上的愉悦。

7.文学的功能定义:文学功能是文学价值属性的实际反映和体现。文

学功能存在的内在依据是文学的价值。文学的功能不是孤立地存在的,它存在于功能的系统之中。 8.文学创作(创作过程):是指作家从产生创作动机和创作冲动到完 成艺术构思和艺术传达的过程。(这也是一部文学作品从内在心理体验到外在形式的形成过程。) 语言呈现:是作家将构思成熟的艺术形象用语言表达出来的过程。 (eg :眼中之竹到胸中之竹到手中之竹。眼中之竹山是指客观存在的竹子,而胸中之竹则是艺术构思过程中的艺术形象,至于手中之竹,已经是经过艺术传达之后的竹子,是画在纸上的画图,是最终完成的作品。) 王国维的隔与不隔:“隔”意思则是指艺术技巧使用的很拙劣,以致不能有效地调动读者情感,并使之升华为艺术情感。“不隔”第一层含义是说文字运用得恰到好处,是读者能够直接体会到诗词中蕴含的内涵而感不到丝毫的文字障碍。第二层含义是指用直书其事的方式作诗,不堆砌典故,使人不劳猜想就直接感知诗中蕴含的情感。(池塘生春草不隔,“谢家池上,江淹浦畔”,隔)文学创作过程(创作动因、艺术构思、语言呈现)、文学创作心理机制(艺术直觉、艺术情感、艺术想象、艺术理解)、文学创作的主体条件和追求(作家与生活体验、思想道德修养与文化艺术素养、创作个性与独创性、创作自由和社会责任)创作动因:创作动因是指作家生活体验积累到一定程度时产生的创作精品文档

汉语言文学专业.

汉语言文学专业 古代汉语教学大纲 【说明】 古代汉语是高等师范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基础课之一,在我系的教学计划中列为专业必修类,开设两学期,共126学时*。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阅读古书的能力和文言文教学素养。要求学生在阅读背诵若干文选的基础上增强文言语感,占有丰富的语言材料,并通过文字、音韵、训诂、语法、修辞等方面的学习,系统地掌握古汉语基础知识,为从事语文教学和研究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教材选用王力主编的《古代汉语》。这套教材虽略显陈旧,但毕竟经历了40多年教学实践的检验和专家的严格修订,具有资料丰富,教学选择面宽的显著优点,多数院校至今将其列为汉语语言学科考研复习的指定教材或参考书。至于教材的不足之处,可由教师在教学中补充修正,这种做法也有助于启发学生发现问题并学习如何解决问题。 教材处理和教法研究既要从本课程的特点出发,注重实效,又要围绕培养目标,适应学生的实际需要。1)以教材一、二册为主,兼及三、四册的部分内容。对所讲授的教材内容,可根据教学需要适当增删调整。“常用词”、“古代文化常识”及文体知识等内容主要由学生自学,授课过程中遇到有关问题要适当联系。要引导学生了解和利用二、四册的附录材料,授课时注意参考。2)感性知识与理性认识相结合,文选与通论穿插照应。文选教学应援引教材以外的材料,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贯穿理论方法。通论课在宏观上不求系统完整,但对于具体知识点必须讲求相对的系统性、完整性。3)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强调熟读文选,背诵一定数量的篇目或段落,根据各自的发展方向扩大阅读面。鼓励学生发现问题,质疑问难,并为其提供材料和线索,组织研究性学习。结合考研需要,在单元教学完成之后,为学生提供相应的练习材料。4)突出师范性特点,在课堂教学中体现教法技能,体现扎实的业务功底对创造性教学的重要作用。涉及到选入中学语文教材的文言篇目,可利用学生熟悉原文的条件,采取提供训诂材料的办法,重点培养其参考古注和查阅工具书解决问题的基本功。 【本文】 绪论 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本课程的性质、内容、学习目的及学习方法。 内容要点:1、古代汉语的两个系统。2、传统语言学——小学的产生及发展状况。小学中的三个分支学科: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3、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关系。4、树立语言发展的观点。 教学方法:分析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关系,介绍学习古代汉语的具体作用,列举古 * 第一学期每周4学时,讲授第一册的内容;第二学期每周3学时,选讲二、三、四册内容。

汉语言文学就业前景

汉语言文学就业前景 一、专业概述 1、本专业主要培养掌握汉语和中国文学方面的基本知识,受到有关理论、发展历史、研究现状等方面的系统教育和业务能力的基本训练,可在科研机关、高等院校从事研究、教学工作。有的可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可适宜在党政机关,包括报刊宣传、新闻出版、影视文化、互联网、对外交流以及其他企事业部门从事文言文字工作的专门人才。 2、本专业主要培养语言、文学教学与研究工作或与专业相关的实际工作专门人才。要求学生达到具有较高的文学修养和鉴赏能力,较强的写作能力、古籍阅读能力。 3、如果你的学习非常优秀,或者你在校期间在权威杂志上发表过文章的话,毕业之后你可以选择出国教书。 二、专业综合介绍 1、汉语言文学专业是中国大学史上最早开设的专业之一,是老牌专业,也是基础专业,出现于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汉语言文学专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一些师范类大学要为中国语文教学培养教师开设本专业,综合类大学在中文系或文学院也普遍设有这一专业,即使是专业性较强的学校,如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也设有中文系。一个多世纪以来,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了一大批知名学者、教授、作家、记者、剧作家,对中国人文学科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2、汉语言文学专业学习和研究的课程一般分为三类:一是必修的大学公共课程,二是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另外,各个学校还会根据本校教师的治学专长,开设一些选修课,比如古典文学方面的某个作家研究,如对杜甫、李白、苏轼、李清照等比较著名的作家所开的专题,某部作品研究的专题,某种文体及流派研究等。在现当代文学、文艺理论、戏剧、语言等几个方面也会开设和专业相配合的一系列的选修课程,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有侧重的进行选修。汉语言文学专业由于开设历史较长,前人的研究及今人的开拓,所积累下来的知识很多,对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学习有很大帮助。现在,很多学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针对学生毕业后大多从事与文字处理有关的工作这一客观现实,大都开设了中文信息处理方面的课程,使学生掌握办公自动化方面必需的技能。学生通过专业学习,不但可以丰富语文知识,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而且可以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写作水平,毕业生在文字工作方面能得心应手。 三、专业教育发展状况 1、汉语言文学专业是我国高校中文系的主干专业,最早设立这一专业的是北京大学中国文学系(简称中文系),其前身为京师大学堂的中国 文学。1910年3月31日,京师大学堂分科大学成立“中国文学门”,正式作为文科的一个教学建制。这是我国最早的中文系,其建立标志着中国语言文学开始形成现代的一门独立学科,这之后较早设立汉语言文学专业的高等学府还有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复旦大学中文系等,其间这一学科在研究和教学中曾涌现过鲁迅、胡适、刘半农、沈从文、王力、废名等大批著名学者。 2、建国以后,一方面我国的高等教育规模扩张很快;另一方面随着民智的启发,文化受到重视,一时间很多高等都开设了汉语言文学专业,如中国人民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厦门大学、

文件管理基础知识

文件管理 一、文件基础知识 1.文件的定义:一般是指由法定机关、单位印发、用来处理公务活动,并具有特定格式的书面文字材料。 根据文件的适用范围,可分为:通用文件和专用文件。 GMP对文件的解释是指:“一切涉及生产、经营管理的书面标准和实施标准的结果。” 2.制定文件的目的: ◆明确责任 ◆规范操作程序 ◆可追踪性 ◆利于员工的培训 3.制定文件的意义: ◆文件是药品生产企业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件是药品生产、质量管理与作业活动中使用的书面标准,以及其管理与作业活动过程和产生结果的记录; ◆建立GMP文件系统是从“人治”到“法制”的变革,其核心是确保药品的生产作业活动“有章可循、照章办事、可以追踪”。从而避免混淆,污染和差错。 4.文件的分类: 1)文件分标准及记录两部分: 标准是指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预先制定的书面要求; 记录是指反映实际生产经营活动中执行标准的情况及结果。 2)标准分类 技术标准(TS):是以“物”为主要对象。 标准管理标准(SMP):是以“事”为主要对象。 操作标准(SOP):是以“人”的工作为对象,也叫工作标准。 技术标准:指生产技术活动中,由国家、地方、行业及企业颁布和制定的技术性规范、准则、办法、标准、规程和程序等书面要求; 可分为工艺规程、质量标准、其他规程。

管理标准:指为了行使管理职能而使管理过程标准化、规范化而制订的制度、规程、规定、标准、办法等书面要求; 操作标准:指对工作范围、职责、权限、工作及内容所制订的规定、规程、标准、办法和程序等书面要求。 好的SOP应具有“5W1H”: Why---什么原因(目的);Who---谁人干;When---在什么时候; What---干什么、如何干、如何监控;How---做到什么程度,达到什么要求。 5.记录分类: 按记载方式分类: 表格式文件(台帐、编码表、定额表等),如:工作服清洗记录。 记录记录表格(过程记录),如:批生产记录、批检验记录。 标记(卡、标签、凭证、标志等),如:货位卡、清场合格证。 二、文件的编制与管理 1.文件编制的原则: ◆根据GMP的要求,用文件控制生产、质量管理的各项活动; ◆明确全体员工的职责,使企业各项工作有人负责,责、权分明; ◆严格管理,有效地防止生产过程的交叉污染与混淆; ◆为每个产品建立完整、明确的技术标准,为各类管理及操作人员提供一套详细的管理、 操作标准,统一全体员工的行为,减少人为差错,建立井然有序的生产秩序; ◆每项工作均有完整、真实的记录,并有可追踪性; ◆文件应具有科学性、先进性,更应具有可操作性,简单、清晰、实用。 ▓用一句话来说,就是:写应该做的(即GMP要求的),做你所写的,记你所做的。2.文件编制过程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文件编制应具备的几个前提条件: ——硬件设施基本定型; ——组织机构已确定,并有划分明确的职责范围; ——文件系统管理标准应首先制定,使各种文件的编制有章可循; ——制订文件编制计划,将编制任务落实到人头并限期完成。 3.文件管理要求

汉语言师范专业导论

汉语言是五千年文明中最值得被发扬光大的,这是每一个炎黄子孙的神圣职责。从现实的角度看,汉语言文学的应用范围非常广,该专业的毕业生知识广阔,适应能力强,尤其在文化界大有用武之地。而作为汉语言师范的学生我们的目标则更为明确,我们立志于将自己所学的汉语言知识运用到教学生涯之中,做文化传播的使者。我个人的目标则是通过大学四年的学习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再通过读研等方式深入细化学习汉语言,最后走向教学岗位,回报社会。 首先我应该通过学习这门学科培养以下几点能力和素质: 1.文化底蕴和素养。汉语言文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学习这一专业要具有相当的素养。这种素养首先就是有中国文化的底蕴。中国历史悠久,文化渊源深厚,许多文学和文化传统至今仍然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发挥着深刻的影响。所以,必须要有比较好的文化底蕴和文学功底,尤其是古代汉语和古代文学的修养,对历史上的文学流派和现象有一定的了解和清晰的认识。 2.比较深厚的历史、哲学方面的学科基础。汉语言文学、历史、哲学虽然分属不同的学科范畴,各自的学习要求也不太一样,但是,它们彼此之间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在古代,这三个学科之间的界限划分并不那么鲜明,往往连在一起。例如,魏晋玄学、六朝美学是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古代文论史、中国古代哲学史等课上都会反复提到的内容;毕达哥拉斯、柏拉图、赫拉克利特、苏格拉底等人和他们的思想也是在西方文论、西方哲学史这些课上多次出现的内容。社会发展到现代,学科内部的分类越来越细,相互之间的渗透也越来

越多,用民俗学、神话学、文艺美学等其他学科角度研究文学的情况越来越多。因而,只有打破学科之间的界限,才能在广博的基础上厚积薄发,触类旁通。 3.具备形象思维的能力。文学是形象的艺术,文学创作要以现实生活为源泉,在此基础上进行必要的提炼加工,塑造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的典型形象,借此传达一定的理解和认识,而不是通过抽象的理论说教。所以,学习汉语言文学,需要具备良好的形象思维能力,善于现象和联想,能够进行分析和比较,找出事物之间的异同。 4.对读书、写作有浓厚的兴趣。在中文系学习期间,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读书和写作中度过的。大一刚刚入学,每个人都会拿到一张表,上面列出了中文系的指定书目,涉及各门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内容。老师会指定话题,让大家在课后查资料;老师也会布置一些思考题,要求大家以书面报告的形式提交作业;期末考试时,有些文学史类课程会采取开卷考试的形式,老师结合课程内容出一些带有讨论性质的论述题,提前把考试范围告诉大家,让大家在日常学习的基础上自由发挥。这些都要求学生以阅读作为基础,而且读书的范围和内容非常宽泛,不但要读具体的文学作品,还要系统地读作品评论、作家研究等研究性著作乃至哲学、历史、文化、民俗、宗教等学科、专业的书籍,所以,如果打算上中文系,就要喜欢读书写作,在中学学习期间有一定的阅读基础和写作能力,能够在读书求知的过程中体验到收获知识的乐趣,并且对某个特定问题有自己的独到见解,论述清晰,言之成理。

050101汉语言文学专业

050101汉语言文学专业

汉语言文学专业 专业简介 学科:文学 门类:中国语言文学类 专业名称:汉语言文学专业 本专业主要培养掌握汉语和中国文学方面的基本知识,受到有关理论、发展历史、研究现状等方面的系统教育和业务能力的基本训练,可在科研机关、高等院校从事研究、教学工作、有的可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可适宜在党政机关,包括报刊宣传、新闻出版、影视文化、互联网、对外交流其他企事业部门从事语言文字工作的专门人才。 专业排名 排名学校 名称 等 级 排 名 学校 名称 等 级 排 名 学校 名称 等 级 1 北京 师范 大学 A + 27 厦门 大学 A 53 深圳 大学 A 2 北京 大学 A + 28 西北 师范 大学 A 54 重庆 师范 大学 A 3 四川 大学 A + 29 广西 师范 大学 A 55 广州 大学 A 4 复旦 大学 A + 30 安徽 师范 A 56 山西 大学 A

大学 5 山东 大学 A + 31 西北 大学 A 57 哈尔 滨师 范大 学 A 6 南京 大学 A + 32 清华 大学 A 58 青岛 大学 A 7 中山 大学 A + 33 渭南 师范 学院 A 59 河北 大学 A 8 华中 师范 大学 A + 34 上海 大学 A 60 扬州 大学 A 9 福建 师范 大学 A + 35 浙江 师范 大学 A 61 通化 师范 学院 A 10 上海 师范 大学 A + 36 天津 师范 大学 A 62 延边 大学 A 11 华东 师范 大学 A + 37 中央 民族 大学 A 63 济南 大学 A 12 浙江 大学 A + 38 江西 师范 大学 A 64 安庆 师范 学院 A 13 苏州 大学 A + 39 安徽 大学 A 65 湖北 大学 A

汉语言文学考试基础知识

一、常见借代词语: 1、桑梓:家乡 2、桃李:学生 3、社稷、轩辕:国家 4、南冠:囚犯 5、同窗:同学 6、烽烟:战争 7、巾帼:妇女 8、丝竹:音乐 9、须眉:男子 10、婵娟、嫦娥:月亮 11、手足:兄弟 12、汗青:史册 13、伉俪:夫妻 14、白丁、布衣:百姓 15、伛偻,黄发:老人 16、桑麻:农事 17、提携,垂髫:小孩 18、三尺:法律 19、膝下:父母 20、华盖:运气 21、函、简、笺、鸿雁、札:书信 22、庙堂:朝廷 二、作者作品: 1、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一

2、并称“韩柳”的是韩愈和柳宗元,他们是唐朝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3、一门父子三词客:苏洵(老苏)、苏轼(大苏)、苏辙(小苏)。 4、豪放派词人:苏轼、辛弃疾,并称“苏辛”;婉约派词人:李清照(女词人) 5、李杜:李白、杜甫。小李杜:李商隐、杜牧。 6、屈原:我国最早的伟大诗人,他创造了“楚辞”这一新诗体,开创了我国诗歌浪漫主义风格。 7、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称为“孔圣人”,孟子被称为“亚圣”,两人并称为“孔孟”。 8、苏轼称赞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9、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诗广泛深刻的反映社会现实,被称为“诗史”,杜甫也因此被尊为“诗圣”,有著名的“三吏”:《潼关吏》、《石壕吏》、《新安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10、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史记》(又称《太史公书》),作者是汉朝的司马迁,鲁迅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12本纪、30世家、70列传、10表、8书,共130篇。 11、“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12、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 13、《聊斋志异》是我国第一部优秀文言短篇小说集,作者是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聊斋”是他的书屋名,“志”是记叙,“异”是奇怪的事情。 14、书法四大家: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赵孟(fǔ) 15、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主要流派及代表: 儒家:孔子孟子 法家:韩非子 二

汉语言文学专业模拟试题真题完整版

汉语言文学专业模拟试 题真题 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汉语言文学·专业》模拟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列韵母中只有韵头和韵腹的是()。 A、ai B、iang C、ua D、ou 2.“展览馆”前两个音节的连续变调是()。 A、阳平、上声 B、阳平、阳平 C、半上、半上 D、阳平、半上 3.下列四组词中不全是外来词的是()。 A、扑克、幽默 B、引擎、海洛因 C、基因、咖啡 D、白宫、俱乐部 4.下列各组词中,全部都是单纯词的是()。 A、尼龙、马达、姐妹 B、沙发、枇杷、巧妙 C、休克、游泳、吩咐 D、逻辑、荒唐、葡萄 5.从结构关系的角度看,“小二黑的漂亮”属于()。 A、主谓词组 B、动词性词组 C、偏正词组 D、名词性词组 6.“小王把大门关上了”中的“把大门关上”,从结构类型上看属于()。 A、偏正词组 B、动宾词组 C、谓词性词组 D、体词性词组 7.下面四个句子结构不太协调的是()。 A、家乡一片绿,祖国万年青。 B、高高兴兴来上班,平平安安回家去。 C、谦虚人常思己过,骄傲者只议人非。 D、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 8.下面四组成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九宵云外、耳濡目染 B、一筹莫展、轻歌曼舞 C、一杯黄土、虚与委蛇 D、相形见拙、彬彬有礼 9.下列单韵母中舌位最低的是()。 A、a B、o C、u D、i 10.下列词组中谓语部分属于连动结构的是()。 A、我认为小李说得更好 B、连长命令战士开炮 C、我举手赞成 D、我吓了一跳 二、选择题(读古文,根据文意选择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20分) 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子路拱而立。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 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隐者也。”使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子路曰:“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1.“子路从而后”中的“后”是()。 A、动词用作名词,“落后” B、方位名词用作动词,“落后” C、名词用作动词,“后面” D、方位名词用作状语,“在后面” 2.文中的“丈人”是指()。 A、老年人 B、岳父 C、巨人 D、老百姓 3.“以杖荷蓧”中的“荷”字意思是()。 A、挑 B、插 C、农具 D、荷花 4.“孰为夫子”句的准确翻译是()。 A、谁是夫子 B、谁称得上是夫子 C、说的就是夫子 D、哪个能做夫子 5.“植其杖而芸”中的“植”和“芸”的意思分别是()。 A、“用”和“运送” B、“用”和“除草” C、“种”和“耘田” D、“插”和“除草” 6.“杀鸡为黍而食之”的“为”字是()。 A、介词,给 B、介词,做 C、动词,煮 D、动词,给

汉语言文学专业学什么

、汉语言文学专业学什么 培养什么人 提到语言文学,大家会想到中学语文课上讲过的作家,如老舍、鲁迅、冰心、巴尔扎克,想到《社戏》、《论语》、《祝福》这些经典作品。的确,这些不仅是中学语文课的重要内容,也是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主干课程要讲到的内容。但中学语文,尤其是高中语文,是以单篇课文作为切入点,讲解其中涉及的字、词、语法现象、修辞现象、文化常识等相关内容,侧重点是学习语言基础知识,文学基础知识。而汉语言文学专业则在此基础上学习更为深入的内容。汉语言它包含了语言和文学两个领域。从语言的角度看,包括了古代语言和现代语言,比如古代汉语和现在汉语;从文学的角度看,可以按照中国和外国、古代和现代这些地域和时间范畴划分为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外国文学等不同课程。每门课程都自成一个完整的体系,有明确的学习内容,学习语言现象或者文学现象在不同时期的发展脉络、走向和流变规律,涉及的是各个领域内更为系统和宏观的、具有史论性质的内容。把这些课程按照语言和文学这两大部类放置在一起,就构成了汉语言文学专业。 在当下,中文专业不是受人青睐的热门专业,这与社会、时代因素和人们对它的认识不无关系。有些人认为学习中文出路窄,就业难。还有人认为中文系是培养作家的,作家这个职业缺乏稳定性,生活难以得到保障。这些认识都有失公允。 不可否认,我国当代的不少作家确实有过中文系的求学经历和专业背景,但二者并不能划等号。文字能力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最基本的素质。文字能力包括了文字处理能力和文字写作能力。例如,担任编辑,需要的是文字处理能力。担任记者,需要的是文字写作能力。但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目的并不止于此,它通过教授给学生一系列语言和文学方面的基础课程,意在让学生具有扎实的语言、文学理论功底,具备良好的写作能力,毕业后能够在新闻出版、文艺宣传、教学科研等文化研究单位,从事编辑、采写、企宣、文案、教师等与专业基础尤其是文字能力密切相关的工作。这,才是中文系真正的培养目标和就业方向。 目前,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等综合性和师范类高校都设有中文系或是文学院。不同学校中文系本科学习的专业方向不尽相同。北京大学中文系分为语言、文学和古典文献学三个方向;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下设文学、影视文学和语言三个方向;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分为师范和非师范两个大部类,非师范类又具体分出涉外文秘、影视文学和比较文学三个专业。方向选择始于大一新生入学后,以个人兴趣为主,院系调剂为辅。但不论哪个方向,学科基础课都是一样的。只有到了大三,才会针对每个专业方向的特点,有区别地开设不同的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供学生选择。 开设哪些课程 汉语言文学专业都开设哪些课程?这些课程有都什么内容?下面,我就做一下介绍。

如何学好汉语言文学专业

如何学好中文专业 首先说明,笔者并非大家,只是在这里谈一下自己的鄙见,有不到的地方还请大家多多包涵了。 我们说汉语言文学,重心自然要落在语言和文学两个大的方向。要想学好这个专业,首先也是最重要的便是阅读。很多同学一提到阅读,可能就非常头疼,所以在这里呢,我先说一说自己读书的经历,给大家做个反面教材。 我小的时候,父母因为工作忙,没有过多的精力管我,又见我安静自处,便也没有托亲戚照看我,就放心上班去了。那时候,在我家巷口的尽头,有个文苑书店,里面倒是没卖过什么“正经书”,尽是些武侠、言情和些野史之类的。我的认字就算是在那里起步的了,从小学一年级泡到了小学五年级,我就在那昏暗狭小的书店里度过了我的童年,以致于第一次配眼镜就是五百度。所以那“金古黄梁温”五个武侠大家的作品已被我翻了个遍,《还珠格格》未拍时,我便早已看过了琼瑶的小说。只是那时还不知这类的小说是归入言情一派的,只觉得几本翻下来,都是一个套路,就扔在一边了。而给我印象最深的便是两本书——《金瓶梅》和《慈禧的那些风流事儿》。后来上了初中,一日,班上一男生猥琐地问我同桌有没有看过《金瓶梅》,只见我同桌用手扶了一下眼镜,一脸正气的说道:“我不看黄色小说。”吓得我把话又咽回到嗓子里了。我可以跟大家说,所谓的名著我都是进了大学之后才真正拿起来看的。看着周边的同学似乎一个个都是饱读诗书,我心里急得很,便跑去向我们文学院的一个老教授请教,老

教授只跟我说了几句话就令我茅塞顿开了:“泛读不如精读。我一生只认真研读了一本《三国演义》,受益终身。一本读透,比得上那些读几十本甚至上百本上千本的人。当然,在精读的基础上,也要泛读,这样才能开阔眼界心怀世界。”真得是一语破的。所以,我要跟学弟学妹们说,我们这个专业需要大量的知识储备,谁能静下心来认真看书的,谁就能走到最后,所以大家务必要会读书,多读书,读好书。 第二,建构知识体系。很多时候,老师喜欢问我们:“你能谈谈你学的这个专业吗?”如果你回答我学的是中文,学过古代文学史,现代文学史,文学理论等等,那问你的老师一定会在心里给你下个评语:这孩子没好好学习。其实老师更想听到的是你在语言和文学的总的框架下,从纵横两面对这个学科的把握。所以在学这个专业时,就要理清思路,整理脉络,学起来时方能做到游刃有余。 第三,学好英语。俞敏洪曾说过,学英语就好比在树林里学鸟叫,当有四只鸟落在你肩上时,说明你过了四级;当有六只鸟落在你肩上时,说明你过了六级;当有无数只鸟落在你肩上时,说明你成了鸟人。话虽诙谐,却是真理。在现在这个就业难压力大的背景下,大学生,尤其是我们文科生更要学好英语。以安徽省为例,2010年的三本分数线,理工类是477,文史类是516。今年理工类是439,文史类是487。难度系数差不多的试卷,分数线却相差了几十分,其中的原委不言而喻。只要我们的国家还处在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