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现状与对策

当前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现状与对策
当前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现状与对策

当前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现状与对策

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现状,从不同角度对煤矿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剖析,通过对这些现状的分析和研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措施,旨在为煤矿企业安全生产和科学管理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煤矿安全;生产现状;对策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能源的需求不断增长,煤炭在我国一次能源消耗中占较大的比重。众所周知,煤矿生产一直是一个高危行业,如何保证满足需求与安全生产间寻求平衡成为当前我国煤矿生产面临的一大课题[1]。

近年来,煤矿事故虽然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遏制,但仍有几起大型矿难的发生表明我国的煤矿生产安全问题依然令人堪忧。2010年3月28日,华晋焦煤公司王家岭煤矿发生一起重大透水事件,153人被困,经全力抢救,115人获救,遇难38人;2010年6月21日,河南平顶山卫东区兴东二矿发生火药爆炸事故,事故造成47人遇难;2013年3月12日,贵州省六盘水马场煤矿发生一起煤与瓦斯突出事故,事故造成21人遇难4人失踪。上述事故充分表明我国目前煤矿安全生产形势依旧严峻。

1. 当前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现状

近年来,我国煤矿的安全生产工作发展态势较好,但是,一些煤矿的安全生产形势仍然严峻,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煤矿安全生产论文 文档

浅谈断带事故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总体推进,这事煤矿安全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战略方针。而把安全管理、培训等视为实现煤矿安全生产的基础工作抓实抓好,则是一项煤矿安全生产的长期工作,在煤矿安全生产实践中,由于生产规模不同、生产环境的不同、管理的难易程度不同,发生事故的大小也就不同,通过对许许多多事故案例的分析,因管理不到位而引发的事故让人触目惊心,例如技术不到位引发的冒顶事故、瓦斯爆炸、水灾等,因此管理是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是第一位的工作。本着又一季的“百日安全无事故”活动开展,下面我就断带事故谈几点认识。 “2010年7月16号,二部胶带机靠机头67架处出现断带事故”事故原因:包机制度落实不到位,包机机长对二部胶带机存在的重大问题安全隐患预见性差,巡检落实不到位,管理松懈,制度不完善所造成,事故在教训我们的同时也给了我们深刻的经验,在安全与生产、安全与效益发生矛盾时,安全工作在某些人观念中“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摆不正安全生产的关系,断带事故给了我们一个提醒,同时也让我们总结了经验和教训,作为检修班班长我就检修工作谈几点认识,为今后的安全生产出一份力。

首先我们应该让职工了解安全理念,围绕安全是什么,怎么抓安全这俩个问题,可以对班组成员进行定位、确立安全理念,定位即是安全是区队的头号工程,是安全生产永恒的主题,是矿区的命脉,是最大的政治,是班组成员的第一福利,是企业的第一形象,是发展和经济的效益保障。安全理念一是安全就是责任,责任重于泰山。二是大处着眼,小处着手,防微杜渐的安全防范理念。三是激励和约束机制相结合的安全理念。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境界,争取实现安全生产零事故。 其次完善管理制度,如果没有统一的规范性的管理机制,安全生产就不可能正常的运行。因此,要保证安全生产的规范化和精细化运作,必须完善精细化规章制度和工作标准。让职工们懂得检修也是同样重要的,他是安全生产的一个基础,也是不可缺少的一分子。从事故中我们也同样能看出来,如果搞好了检查工作事故是不可能发生的,生产工作也能为之正常运作,所以具备完善的管理制度无疑是势在必行的。 再次搞好交接班工作,在生产的过程中处于人的本能,我们可能无法保证二十四小时的检修工作,但是在我们交接班的同时,我们会及时的了解到,机器的运转情况以及有可能存在的隐患问题,这对检修工作有效的进行是非常有帮助的,所以在煤炭行业不断发展的今天,我们不要等待事故的

浅谈我国煤矿安全现状(最新版)

Enhance the initiative and predictability of work safety, take precautions, and comprehensively solve the problems of work safety.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浅谈我国煤矿安全现状(最新版)

浅谈我国煤矿安全现状(最新版)导语:根据时代发展的要求,转变观念,开拓创新,统筹规划,增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主动性和预见性,做到未雨绸缪,综合解决安全生产问题。文档可用作电子存档或实体印刷,使用时请详细阅读条款。 摘要:在充分分析我国煤矿安全现状和所面临形势的基础上,提出了煤矿安全科技的发展方向,并指出了针对我国煤矿现有安全生产形势的对策 关键词:煤矿安全,现状,形势,对策 1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的现状 目前我国的安全生产正在稳定中呈现好转态势,但形势依然严峻,事故多发的势头并没有得到遏制。2009年,全国GDP达到33.54万亿元,同时也有8.97万人死于安全事故,不到4亿GDP就死亡一个人,全国每年因安全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3000亿元左右,约为全国GDP的近百分之一。 煤矿的安全形势更不容乐观,2009年的百万吨死亡率虽比2002 年下降了8成,但仍达到0.892,这个数字是美国的近100倍,是波兰和南非的10倍。 1.1煤矿自然条件差灾害多

1.1.1煤矿瓦斯大,煤与瓦斯突出越来越严重危险性增加 我国所有煤矿均为瓦斯矿井。在100个国有重点煤炭生产企业的609处矿井中,高瓦斯矿井占26.8%。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占17.6%,低瓦斯矿井占55.6%。国有地方和乡镇煤矿中,高瓦斯矿井和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占15%左右。部分局矿的情况更严重,如中平能化集团公司所属的13对矿井全部为高瓦斯或突出矿井,淮南煤业集团公司所属11对矿井均为突出矿井,随着开采深度的不断增加,瓦斯涌出量不断加大,煤与瓦斯突出危险也不断增加,高瓦斯突出矿井数量也在增加。 1.1.2自然发火危险性严重,比例大覆盖面广 据统计,原国有重点煤矿中有自然发火危险的矿井占51.3%,自然发火危险矿井几乎在所有矿区都存在,因自然而造成煤炭资源的破坏,每年达数10亿元的经济损失。 1.1.3冲击地压危险性增大,个别煤矿十分严重 据统计,1999年17处大型煤矿就发生1377次冲击,最大强度达到里氏4级。辽宁省抚顺矿业集团老虎台煤矿每年发生各类冲击地压4000多次,震级达一级以上的1000多次,2002年总次数达到了6127次(其中>三级21次),平均每天发生冲击地压十七次,严重威胁煤矿安全生产和城市的公共安全。

当前煤矿安全生产现状分析(标准版)

当前煤矿安全生产现状分析 (标准版) Safety work has only a starting point and no end. Only the leadership can really pay attention to it, measures are implemented, and assessments are in place.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AQ-SN-0013

当前煤矿安全生产现状分析(标准版) 绪论 长期以来,全国煤矿通过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依靠科技进步、推进安全综合治理、重视安全思想教育、强化安全技术培训和开展各种形式的安全宣传活动等,促进了全国煤矿安全生产状况的好转。如国有重点煤矿百万吨死亡率曾连续多年以平均每年近20%的速度递减,1994年以后国有重点煤矿百万吨死亡率降到1.2以下。但受诸多方面的因素制约与限制,全国煤矿事故多、伤亡重、经济损失大的状况尚未得到根本好转,致使每年煤矿事故死亡人数一直徘徊在六七千人左右,位于全国各行业之首。煤矿事故多、伤亡大,不仅给职工家属带来了极大痛苦,也会给国家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严重的政治影响。每发生一起特大事故,尤其是瓦斯爆炸事故,都在社会上引起广泛影响,它直接涉及到社会安定

与政治稳定。 本论文在五月份选定题目,接着论文构思撰写大纲。素材在知网和论本期刊网查找,并通过大纲做出筛选,在五月底完成初稿。完成初稿后交由导师指导改正,于六月初正式完成。 1煤矿安全生产的历史问题 1.1经济体制问题 我国在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期开始改革开放,对经济做出重大的改变,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市场经济相比计划经济是两种不同的体制,市场经济将不再靠国家分配人力、物品等等各种资源,而是靠市场自身调节。人力资源具有选择自主性,人才分配不均将成为必然趋势。经济体制的巨变,给各个经济领域带来了冲击,尤其是煤矿企业。由于煤矿工作具有危险性高、工作强度大的特点,市场体制转变后,人才资源流入煤矿行业的人数逐渐减少,导致煤矿行业作业人员素质不断下滑。作业人员多由农民工组成,领导群体整体水平也在降低。安全意识以及技术方面落后,导致事故频发。

浅谈煤矿安全管理与生产 煤矿安全专业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浅谈煤矿安全管理与生产 姓名 *** 系别安全工程系 专业安全技术管理 班级 **** 指导教师 *** 2012年 5 月 6 日

目录 摘要 (1) 前言 (2) 第一章煤矿安全管理的发展与展望 (3) 第一节煤矿安全管理的历史 (3) 第二节现代煤矿的安全管理 (4) 第三节煤矿安全管理的展望 (5) 第二章煤矿安全生产的实践 (7) 第一节安全与生产的关系 (7) 第二节安全与效益的关系 (7) 第三节偶然与必然的关系 (8) 第四节硬件与软件的关系 (8) 第三章建立安全长效机制 (10) 第一节建立健全责任制约机制 (10) 第二节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 (10) 第三节责任体系落实 (10) 第四节现场管理机制 (11) 第四章事故应急处理预案 (13) 第一节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重要性 (13) 第二节职工的培训 (13) 第三节现场职工自救和互救 (13) 第四节矿山救护队建设 (13) 第五节实施职工健康保障体系 (14) 第五章加强“一通三防”管理 (15) 第一节提高认识 (15) 第二节抓好四道防线管理工作 (15) 第六章结语 (18) 参考文献 (19)

致谢 (20)

摘要 煤矿行业属高危行业,安全生产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必须建立和落实长效机制,才能彻底扭转安全上的不利局面。因此,在一个时期或者更长时期逐步形成安全生产久安的良好局面。 关键词:安全管理安全生产“一通三防”

前言 煤矿安全事故是一个可怕的无底洞,一旦发生就会影响生产甚至造成全面停产,形成巨大的损失,并且它吞噬生命,损害健康,给人留下身心的创伤。国家本着为人民群众生命财产负责任的精神,正确地提出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明确了安全的地位和安全工作的根本方法。又提出了“管理、装备、培训并重”的原则,进一步为安全生产工作指明了方向。 煤矿事故频繁发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主要的原因是安全基础不实,部分应该被淘汰的设备还一直在使用,煤矿重点攻关课题的研究速度缓慢,先进技术的推广力度不够。

煤矿安全生产基本知识

煤矿安全生产基本知识 一、煤矿安全生产方针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二、《煤矿安全规程》第10条规定:煤矿企业必须对出入井人员执行入井人员检身制度和出入井人员清点制度; 三、煤矿职工每班入井必须参加班前会,接受入井前的安全教育; 四、入井人员严禁穿化纤衣服; 五、煤矿三违”是指:违章作业、违章指挥、违反劳动纪律; 六、对三违”人员过六关是指:安全学习关,现身说法关,区队、组干科或纪委谈心关,井口亮相关,女工帮教关,家属签字关; 七、违章作业”是指:职工违反三大规程”自行其是,冒险作业; 八、违反劳动纪律”是指:职工在井下打架斗殴,早上井、晚下井, 九、井下职工应做到:下井前不喝酒;下井时不带烟和火;井下不 睡觉;不坐载车;不爬飞车;不违章指挥;不违章作业;不摘坐安全帽;不拆卸矿灯; 十、矿井瓦斯是指井下以甲烷为主的有毒、有害气体的总称; 十一、瓦斯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不能用人的的感觉器官感觉到; 十二、瓦斯爆炸的必要条件是:瓦斯浓度在5%-16%之间、650-750 C的高温火源;氧气浓度高于12% ; 十三、瓦斯的三大危害:使人员窒息、燃烧或爆炸、与煤或岩一起突出; 十四、煤矿井下比较容易发生瓦斯积聚的地点:掘进工作面风流达 不到处、回采工作面的上偶角、顶板冒落的空洞处、停风的盲巷废

巷、风流小的巷道顶板处等; 十五、采掘工作面透水的征兆有:挂红、挂汗、空气变冷、发生雾 气、顶板淋水加大、顶板来压、水叫、底鼓等; 十六、巷道片帮、冒顶的征兆有:岩石有新产生的裂隙或断裂,用长把工具撞击时,发出沉闷的咚咚声,岩石发出清脆的断裂声,有小块岩石掉落,煤巷里出现碎煤从支架上方顶板落下; 十七、井下透水在破坏避灾路线的情况下人员应朝有风流通过的上 山巷道方向撤退; 十八、爆破三保险”是指:站岗、设置警标、吹哨; 十九、一炮三检”是指:在装药前、爆破前、爆破后要检查瓦斯的 浓度; 二十、三人联锁爆破制”中是指:班组长、瓦检员、放炮员; 二^一、《规程》规定:矿井进风流中,氧气浓度应不低于20% ;二十二、当井下风流中氧气浓度降到17%时,人会出现气喘、呼吸困难和心跳加快; 二十三、采掘工作面及回风流中瓦斯浓度达到1.0%时,必须停止工作,进行处理; 二十四、煤矿的五大自然灾害是:水、火、煤尘、顶板、瓦斯; 二十五、《规程》第五十五条规定:开工前进入采掘工作面,必须 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 二十六、爆破地点附近20米以内风流中瓦斯浓度达到1%时严禁 放炮; 二十七、处理瞎炮、残炮时必须在离炮眼至少0.3米处,另打同炮眼平行的新

我国煤矿安全现状及应当采取的对策分析实用版

YF-ED-J7471 可按资料类型定义编号 我国煤矿安全现状及应当采取的对策分析实用版 In Order To Ensure The Effective And Safe Operation Of The Department Work Or Production, Relevant Personnel Shall Follow The Procedures In Handling Business Or Operating Equipment. (示范文稿) 二零XX年XX月XX日

我国煤矿安全现状及应当采取的 对策分析实用版 提示:该解决方案文档适合使用于从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都部署具体、周密,并有很强可操作性的计划,在进行中紧扣进度,实现最大程度完成与接近最初目标。下载后可以对文件进行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调整使用。 【摘要】针对我国煤矿安全生产形 势 ,分别从我国煤层自然赋存条件、国家对煤 矿企业的技术定位、煤矿从业人员素质、现有 煤矿安全技术装备以及国家对煤矿的税制等方 面分析了当前煤矿安全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 , 并且从提高煤矿从业人员的素质、建立本质安 全化的生产体系、对高瓦斯和突出矿井应当制 订特殊政策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预防对策 ,研 究结果对煤矿安全生产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安全现状 ; 煤矿安全 ;

对策 ; 安全生产 ; 事故 1 引言 在我国的能源工业中 ,煤炭占我国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中的 70%左右 ,预计到 2050年还将占50%以上 ,因此 ,煤炭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仍将是我国的主要能源。 20xx年全国煤炭总量为 13.9亿吨 , 20xx年为 16.0亿吨 ,20xx 年煤炭产量尽管达到了19.60亿吨 ,20xx年达到 21亿吨 ,仍不能完全满足需求[1—2]。当前 ,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 ,对煤炭工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 ,必须确保煤炭工业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 2 当前煤矿安全生产形势 产形势仍十分严峻 ,具体表现为 : 1)煤矿事故的死亡人数占工矿企业一次死

煤矿安全工程毕业论文

煤矿安全工程毕业论文 煤矿安全工程毕业论文 题目:煤矿事故原因分析及预防对策 摘要 煤矿事故频繁发生是我国煤矿安全生产工作面临的一个重大难题。为了探求煤矿事故的发生机理,分析煤矿事故发生的原因,提出预防对策,以指导我国煤矿安全生产工作,预防煤矿事故的发生,从而改善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状况,保障广大煤矿职工的人身安全。 煤矿事故原因及其预防工作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既包括工程技术问题,也涉及到相关的政策、管理。根据专业特点,本文研究重点集中在工程技术方面,同时兼顾相关的政策与管理。本文主要由两大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找出了煤矿五大灾害事故的发生规律、发生原因,有针对性的提出了预防对策。第二部分,在全面总结我国煤矿灾害及其防治技术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得出了煤矿灾害事故频发的宏观原因和深层次原因,提出了煤矿灾害防治的国家保障措施和政策建议。 关键词:煤矿事故, 原因, 预防对策,安全监管

目录 摘要 (1) 一、绪论 (4) (一)研究背景 (4) (二)研究问题的提出 (5) (三)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6) 二、煤矿瓦斯事故原因分析与防治对策 (6) (一)瓦斯爆炸原因分析 (6) (二)控制瓦斯爆炸事故的技术措施 (7) (三)煤(岩)与瓦斯突出及其预防 (9) (四)瓦斯喷出及其预防 (11) (五)小结 (12) 三、煤尘爆炸原因分析与防范措施 (12) (一)煤尘爆炸条件 (122) (二)煤尘爆炸的过程 (13) (三)煤尘爆炸的特征 (13) (四)煤尘爆炸的危害性 (13) (五)采取的防范措施 (14) (六)小结 (15) 四、煤矿火灾发生的原因和防治技术 (15) 4.1煤矿火灾事故发生的原因 (15) 4.2矿井火灾防治技术 (16) 4.3小结 (17) 五、煤矿水灾事故原因分析及防治对策 (17) (一)煤矿水灾事故发生的必要条件 (17) (二)煤矿水灾事故类型 (18) (三)煤矿水灾事故原因 (18) (四)矿井水灾防治对策 (200) 六、煤矿顶板事故的原因和防治 (21) (一)煤矿顶板事故发生的原因 (21) (二)顶板事故的预防措施 (22) (三)小结 (23) 七、煤矿事故频发的原因及预防对策 (24) (一)我国煤矿事故频发的宏观原因 (24) (二)煤矿事故多发的深层次原因 (27) (三)政策和措施建议 (31) 致谢 (35)

煤矿安全生产基本常识100题

安 全 知 识 100 题 永贵公司兴安煤业糯东煤矿 采煤一队

煤矿安全生产基本常识100题 1、我国安全生产的方针和原则是什么? 答:“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和“管理、装备、培训”并重的原则。 2、煤矿井下“三条生命线”是指什么? 答:通讯线路、压风管路、防尘水管。 3、“三不”伤害是指哪些? 答:不伤害自己、不伤害别人、不被别人伤害。 4、“三不生产”的原则是什么? 答:不安全不生产;隐患不排除不生产;措施不落实不生产。 5、《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根据生产安全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将事故分为哪四个等级? 答:特别重大事故、重大事故、较大事故、一般事故。 6、雨季“三防”的内容是什么? 答:指防洪、防汛、防雷电。 7、冬季“四防”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答:防寒、防冻、防火、防中毒。 8、煤矿企业“三超”属重大安全事故隐患,“三超”指什么? 答:超能力、超强度、超定员。 9、“两型三化”矿井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答:两型是指:安全高效型、本质安全型。 三化是指:基础管理精细化、技术装备现代化、人员培训制度化。 10、煤矿“双基”建设中的“双基”指什么? 答:是指基层组织和基础管理。 11、煤矿“三大规程”是指什么? 答:《煤矿安全规程》、《操作规程》、《作业规程》。 12、事故处理“四不放过”的原则是什么 答: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防范措施未落实不放过、事故责任者未得到处理不放过、职工群众未受到教育不放过。 13、“三违”是指什么? 答: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 14、矿井的五大自然灾害是指什么? 答:水灾、火灾、瓦斯、煤尘、顶板。 15、煤矿应该依法取得“五证一照”是什么? 答:采矿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煤炭生产许可证、矿长资格证、矿长安全资格证和营业执照。 16、安全检查的“七查“内容是什么? 答:查思想、查管理、查制度、查现场、查隐患、查整改、查事故处理。 17、井下发生事故时,现场人员的行动原则是什么? 答:及时报告、积极抢救、安全撤离、妥善避灾。 18、矿山从业人员应履行的义务有哪些?

煤矿安全生产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现状及展望简易版

In Order To Simplify The Management Process And Improve The Management Efficiency, It Is Necessary To Make Effective Use Of Production Resources And Carry Out Production Activities. 编订:XXXXXXXX 20XX年XX月XX日 煤矿安全生产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现状及展望简易版

煤矿安全生产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现 状及展望简易版 温馨提示:本安全管理文件应用在平时合理组织的生产过程中,有效利用生产资源,经济合理地进行生产活动,以达到实现简化管理过程,提高管理效率,实现预期的生产目标。文档下载完成后可以直接编辑,请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套用。 1 引言 随着我国对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视,煤矿安 全生产管理信息逐渐成为现代煤矿安全生产管 理中的最显著特征。信息的采集、传递、处 理、控制和管理成为现代煤矿安全管理科学中 重要的技术基础,也成为实现矿山生产、管 理、安全保障等现代化程度的技术保障。目前 在工业技术发达国家和多数发展中国家都已经 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安全生产管理信息网,其内 容包括安全生产法规及其查询系统、安全卫生 信息统计决策支持系统等。作为安全生产过程

中的安全信息管理,是目前煤矿生产管理过程中最薄弱的环节之一。 2 煤矿安全生产地理信息系统的概念及体系结构 2.1煤矿安全生产地理信息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GIS)是描述、储存、分析和输出空间信息的理论和方法的一门交叉学科,是以地理空间数据库为基础采用地理模型的分析方法,适时提供多种空间和动态的地理信息,为地理研究和地理决策服务的计算机技术系统。目前,煤矿安全生产地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利用计算机语方言(VB、VC等)结合其它软件(AutoCAD等)开发具有自己知识产权的信息系统,二是基于GIS的基础,利用它的函数库二次开发功能,开

国内外煤矿安全生产现状(新版)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国内外煤矿安全生产现状(新 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国内外煤矿安全生产现状(新版) 中国的工业现代化进程究竟走到了哪一步?需要我们对此有一个正确的判断。就安全管理理念来说,国内的理念与国外的相比,存在一定的差距,这个差距,导致了国内安全生产事故的多发,尤其是煤矿安全管理,最显著的差异是我国的煤炭安全生产事故率、死亡率居高不下,这一判断直接关系到煤矿企业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战略措施的选择。 按照国际上关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及人均收入达到1000美元水平计算,我国进入了高加工进程、高开放进程、高度生产化进程、高难度技术密集化进程、高生产产量的进程阶段,而这个阶段据专家说,将进入安全生产的多发期,而且是必然过程,那么,在工业现代化时期,我们怎么避免事故多发期呢?学习借鉴国外的安全管理理念,可以提升我们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一、国内目前的安全生产状况

关于近几年国内矿难死亡情况,笔者手头也有一组数据。2003年全世界产煤约50亿吨,死亡人数8000人左右。中国煤炭产量16.6亿吨占33.2%,而死亡人数6434人占80.4%;2009年全国煤矿共发生事故1616起,死亡2631人,同比分别下降17.3%、18.2%。其中,较大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10.2%和11.2%,重大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51.5%和59.3%。全国煤炭百万吨死亡率下降到0.892,下降24.5%。煤炭百万吨死亡率控制在0.044,已经达到或接近发达国家水平。 在这些数据中,全国煤炭百万吨死亡率历史性地降至1以下。这一成绩是在全国原煤产量由1999年的10.4亿吨增加到2009年的29.6亿吨的情况下实现的。作为产业主力军的国有重点煤矿更是把尽管去年全国煤矿的事故死亡人数由前年的6000多人下降到了2000多人。但进入今年以来,仅1到2月,煤矿较大和重大事故同比分别上升25%和14%,各煤矿企业增加生产的内在冲动比较强烈,使得非法违法、违规违章现象在一些地方有所抬头。有人从经济学视角看问题,认为“带血的煤”是当下中国的必然命运。来自安监

煤矿一线工人工作总结煤矿安全生产论文范文

煤矿一线工人工作总结煤矿安全生 产论文范文 煤矿一线工人工作总结|煤矿安全生产论文范文篇一 大家好,我是矿综采一队职工XXX,自我参加工作以来,从 一名新工人渐渐成长为一名综采工人,在此过程中自己也学习到了 很多工作经验和综采知识,切切实实的体会到煤矿工人生产的辛苦,使自己对生活有了更多的体会和感悟。也重新认识了煤矿生产和矿 工师傅们的率真的性格和耐劳的品格。 一直以来,我所在的综采一队在安全管理上认真贯彻落实 矿及两级公司安全会议精神,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坚持安全培训,提高全员素质,狠抓落实,实现了安全生产,杜绝 了重大恶性事故,采面质量标准化水平得到明显提高,安全生产健 康发展。在实际生产工作中我严格按照我矿三级安全管理体制要求 自己,坚持在学习中提高,在提高中再学习,把提高自我安全素质 做为生产工作的中心,扎实地搞好本质安全工作,同时不断提高自 我安全生产意识和自主保安能力。在这几年的工作生产当中我杜绝

了轻伤及以上安全事故,以及“三违”现象。在平时的正常工作当中,在工人师傅们的指导下以现场工序操作为重点,使自己的实际 操作水平稳固扎实,技术素质过硬,正在努力使自己的得工作技能 和综合业务水平持续上升。在工作中以工序质量为先,严格要求自 己按质量标准进行作业,是自己的工作能够做到按质量标准化的标 准执行,夯实标准化基工础作,重视现场质量操作,并且十分注重 安全质量标准化,努力使每个班的工作都能做到高标准,高质量, 确保工程质量的合格验收。在全队的齐心努力之下全面提高了采面 工程质量和质量标准化水平,为安全生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业余的时间里,利用班前会等时间我还加强了自我教育,提高自己的技术理论水平。同时继续加强实际工作中的安全学习教育,坚持以现场为阵地,以学习为手段,使自己从思想上,行为上 提高控制操作技能,杜绝不安全因素。突出抓好“安全第一”的意识,提高“我要安全”的觉悟,掌握“我会安全”的技能,履行 “我管安全”的责任,实现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再到 “我会安全”的意识转变的任务。用科学的理论武装自己,以正确 的理论引导人,以优秀的作风鼓舞人,不断提高自己科学文化素质,努力培养和造就自己的业务水平,使自己成长的更快更好。但是在 实际工作中也难免出现一些困难,如采面的工程质量不能够随时把

煤矿安全生产方针及法律法规

煤矿安全生产方针及法律法规 煤炭是我国重要的基础能源和原料,在我国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中约占70%。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原煤产量迅速增长。2005年全国原煤产量达到21.5亿吨,2006年全国原煤产量达到23.25亿吨,成为举世瞩目的世界第一产煤大国。煤矿安全生产关系职工生命安全,关系煤炭工业健康发展,关系社会稳定大局。实现煤矿安全生产,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第一节煤矿安全生产方针 “安全生产”是指在社会生产活动中,通过人、机、物、工艺、环境的和谐运作,使生产过程中潜在的各种事故风险和伤害因素始终处于有效控制状态,切实保护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我国长期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是我国劳动者根据多年的生产实践逐步总结出来的,实践证明是完全正确的。根据这一方针,国家制定了一系列安全生产的政策、法令、法规和规程,安全生产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的建议》中明确指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健全安全生产监管体制,严格安全执法,加强安全生产设施建设。切实抓好煤矿等高危行业的安全生产,有效遏制重特大事故。加强交通安全监管,减少交通事故。加强各种自然灾害预测预报,提高防灾减灾能力。强化对食品、药品、餐饮卫生等的监管,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安全。”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新的安全生产方针,反映了我们党对安全生产规律的新认识,对于指导新时期安全生产工作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我国采矿业是事故高发行业,煤矿企业更应该认真贯彻落实好这一新的安全生产方针。 安全第一,就是在生产过程中把安全放在第一重要的位置上,切实保护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安全第一,是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以人为本,就必须珍爱人的生命;科学发展,就必须安全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就必须构建安全社会,在安全生产工作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必须始终坚持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就是把安全生产工作的关口前移、超前防范、建立预教、预测、预想、预报、预警、预防的递进式、立体式事故隐患预防体系,改善安全状况,预防事故发生。通过建设安全文化、健全安全法制、提高安全科技水平、落实安全责任、加大安全投入,构筑坚固的安全防线,预防事故的发生。 综合治理,是指适应我国安全生产形式要求,自觉遵循安全生产规律,正视安全生产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抓住安全生产工作中的主要矛盾和关键环节,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行政等手段,人管、法治、技防多管齐下,并充分发挥社会、职工、舆论的监督作用,有效解决安全生产领域的问题。综合治理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针对性,体现了安全生产方针的新发展。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安全第一是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统帅和灵魂,没有安全第一的思想,预防为主就失去了思想支撑,

我国煤矿安全发展现状

我国煤矿安全发展现状 目前,我国煤炭企业安全生产形势较为严峻,安全问题已成为制约煤炭工业发展的突出问题之一。2003年世界煤炭产量约50亿t,煤炭事故死亡总数8000人。当年我国煤炭产量约占全球的35%,事故死亡人数则占80%以上,远远超过世界其他产煤国家煤矿事故死亡总数,全国每年还有十几万的事故伤残人员。我国煤炭生产百万吨死亡率,约为印度的10倍,美国的100倍。尤其是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特大事故时有发生。这些事故不仅给人民生命财产带来了巨大的损失,而且在国内外造成了严重影响。我国亟需建立一种有效的多方制约性的安全生产保障机制,以提高煤炭企业安全生产投入的积极性,降低经营风险,优化煤炭企业安全系统。 1存在的问题 煤炭企业安全生产保障机制是指影响煤炭企业安全生产活动的各种保障因素和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从而发挥煤矿安全生产保障功能的运行机制。它是一种多因素、多环节、动态、复杂的运行系统。要从根本上扭转煤炭企业安全生产的被动局面,不仅要重视安全技术和装备的研究与开发,更重要的是还要在安全生产保障上进行研究。近年来,国家先后颁布实施了《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改革和调整了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体制,又通过《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工作的决定》明确了安全许可证制度,提高了煤炭行业准入标准,明确提出建立安全生产控制指标体系,并提出以经济政策促进安全生产。特别是

在2004年6月召开的“中国责任保险发论坛”上提出了保险业应该与煤炭安全生产工作相结合,实现良性互动共同发展。但是,如何发挥政府、保险业和煤炭行业三者的作用,保障煤炭企业生产系统的安全运行,实现政府、保险业、煤炭行业与煤炭企业安全生产系统性、制约性和互动性的有效结合,是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煤炭行业传统的体制是“国家监察,行业管理,企业负责,群众监督”这样一种以企业为主、行业管理为辅的安全生产保障模式。在这种模式下,目前暴露出很多不足之处: 1)从实践上来看,安全评价不是煤炭企业的自觉行为,而是在一定法律法规的约束之下必须进行的工作,因此,煤炭企业很容易将安全评价简单地理解为“办安全许可证”,评价完成取得安全许可证之后就放松了对安全生产的持续改进。 2)煤炭企业在取得安全许可证之后,有可能失去对安全投入的关注。我国在2000年就成立了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2000年11月国务院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矿安全监察条例》,几年来,安全监察局的监察力度逐渐提高,但没有真正与煤炭企业安全生产系统中的保障功能有机地结合起来,对煤炭企业的安全系统进行优化。 3)煤炭企业在安全事故发生之前,由于缺乏安全评价和安全监察的实质性制约作用,企业看不出安全投入的产出效果,因此,煤炭企业的安全投资普遍较少,增加了安全事故发生的隐患。 4)煤炭企业基本上被从社会保险统筹制度中排除出来,在发生

煤矿安全工程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煤矿事故原因分析及预防对策 摘要 煤矿事故频繁发生是我国煤矿安全生产工作面临的一个重大难题。为了探求煤矿事故的发生机理,分析煤矿事故发生的原因,提出预防对策,以指导我国煤矿安全生产工作,预防煤矿事故的发生,从而改善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状况,保障广大煤矿职工的人身安全。 煤矿事故原因及其预防工作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既包括工程技术问题,也涉及到相关的政策、管理。根据专业特点,本文研究重点集中在工程技术方面,同时兼顾相关的政策与管理。本文主要由两大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找出了煤矿五大灾害事故的发生规律、发生原因,有针对性的提出了预防对策。第二部分,在全面总结我国煤矿灾害及其防治技术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得出了煤矿灾害事故频发的宏观原因和深层次原因,提出了煤矿灾害防治的国家保障措施和政策建议。 关键词:煤矿事故, 原因, 预防对策,安全监管

Abstract Colliery accident frequently coming up is a vital difficult problem with which our work of safety in colliery production is faced. To explore the cause of colliery accident happening and analyze its reason, we propose some prevention countermeasures in order to instruct our safety work in colliery production and prevent the colliery accident happening. It is helpful to improve the condition of our safety in colliery production and guarantee most of miners’ personal security. It is a complex system engineering for the causes of colliery accident and its prevention job. It contains engineering technology and correlative with policy and administration. According to its profession characteristics, this thesis concentrates on the engineering technology. At the same time we must consider correlative policy and administration. It is composed of three parts. In one part, we find the law and reasons about five kinds of disastrous accident happening. So we propose prevention countermeasure against all kinds of dangerous condition. In two parts, we research into our country laws and regulations and som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supervisory organization of colliery safety restraining colliery accident, and then we can provide good countermeasure. In three parts, on the base of summarizing colliery disaster and its prevention technology, we further analyze the deep reason of colliery disaster accident. And then we propose ensuring action and policy suggestion of colliery disaster preventing.

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的现状(正式版)

文件编号:TP-AR-L8811 In Terms Of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It Is Necessary To Form A Certain Guiding And Planning Executable Plan, So As To Help Decision-Makers To Carry Out Better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From Multiple Perspectives. (示范文本) 编订: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 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的现状(正式版)

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的现状(正式 版) 使用注意:该安全管理资料可用在组织/机构/单位管理上,形成一定的具有指导性,规划性的可执行计划,从而实现多角度地帮助决策人员进行更好的生产与管理。材料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修改,请在使用时认真阅读。 1 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的现状 20xx年全国煤炭产量达到35亿吨多,千万吨以 上煤炭生产企业达到47家,产量占全国煤炭核定生 产能力的63.24%。其中3000万吨以上煤矿企业12 家,并创造了一批高产高效矿井,各地区、各部门和 煤炭企业提高了认识、强化了管理,安全投入也普遍 有所增加,使煤矿在产量大幅度增长的情况下,实现 了安全生产状况的总体稳定,但煤矿仍然是我国工矿 企业中事故发生最频繁、安全生产形势最严峻的工业 部门,与国外的差距也仍然存在。

2 煤矿安全生产的特点和规律 对20xx年煤矿事故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可以发现其安全生产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和规律: 2.1 煤矿的主要事故类型为顶板、透水、火灾、瓦斯和运输事故。20xx年全国发生煤矿事故1201起,死亡人数1973人。 2.2 随着煤矿装备水平和管理水平的提高,自然灾害事故所占比例下降,生产性事故所占比例增大,但在提高装备水平的同时,必须加强安全生产管理。 2.3 安全生产状况与煤炭产量成正比,即煤炭产量较高的省市或企业安全生产状况较好;产量越低,安全状况越差;较高的装备和管理水平为安全生产创造了基础,同时,安全生产状况的改善又为生产能力的发挥创造了前提和保障。 2.4 事故发生具有时间规律:在月份方面,3、

煤矿安全生产的现状特点与对策措施

煤矿安全生产的现状特点与对策措施 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

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的现状、特点与对策措施煤炭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2002年全国煤炭产量达到 13.93亿t,增长26%。千万吨以上煤炭生产企业达到21户,并创造了一批高产高效矿井。但煤矿的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分析煤矿安全生产的现状、特点和规律,研究存在的问题,探讨控制对策,对促进我国煤矿持续健康发展、适应全国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具有重要意义。 一、煤矿安全生产现状 在国家的高度重视下,通过深化煤矿安全整治和贯彻执行“先抽后采、监测监控、以风定产”的12字方针,各地区、各部门和煤炭企业提高了认识、强化了管理,随着煤矿经济形势恢复性好转,安全投入也普遍有所增加,使煤矿在产量大幅度增长的情况下,实现了安全生产状况的总体稳定。但煤矿仍然是我国工矿企业中事故发生最频繁、安全生产形势最严峻的工业部门。与国外的差距也仍然很大。 二、煤矿安全生产的特点和规律 对2002年煤矿事故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可以发现其安全生产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和规律。 1.煤矿的主要事故类型为顶板、瓦斯和运输事故。3类事故占事故总起数的82.94%和死亡总人数的81.58%。顶板事故的发生频率最高,占事故总起数的54.42%。火灾死亡事故的严重度最大,平均每起事故造成9.25人死亡。瓦斯事故的危害最严重,事故起数占17.10%,死亡人数占34.41%。

2.随着煤矿装备水平和管理水平的提高,自然灾害事故所占比例下降,生产性事故所占比例增大。但在提高装备水平的同时,必须加强安全生产管理。 3.安全生产状况与煤炭产量成正比,即煤炭产量较高的省市或企业安全生产状况较好;产量越低,安全状况越差。较高的装备和管理水平为安全生产创造了基础,同时,安全生产状况的改善又为生产能力的发挥创造了前提和保障。 4.事故发生具有时间规律。在月份方面,3、4、5月是事故的高发月,在月旬方面,2002年下旬特大事故占62.5%,在工作班次方面,日班发生的重大事故占46.55%。 5.采掘工作地点事故集中,以掘进工作面的危险性最大。在国有煤矿特大事故中,采掘工作面占76.92%,在重特大瓦斯事故中,掘进工作面占42.82%,采煤工作面占25%;但巷道事故比例也有增大趋势。 6.不同经济类型的煤矿安全生产的发展不平衡。国有重点煤矿产量占全国煤炭总产量的51.07%,事故起数与死亡人数仅分别占全国煤矿的11.88%和12.92%;国有地方煤矿产量占全国的18.91%,事故起数与死亡人数分别占全国的15.17%和14.62%;而乡镇煤矿产量仅占全国的 30.02%,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分别占到72.95%和72.45%。 7.不同地域的煤矿安全生产的发展不平衡。由于地质条件、技术条件和管理水平的差异,不同地域的煤矿安全生产水平差别较大。神东、兖州、大同等35户企业百万吨死亡率已控制在0.5以下,平顶山、开滦等16家企业在0.5~1.0之间,而南桐、鸡西、资兴、攀枝花等9户企

煤矿安全生产技术管理论文篇

煤矿安全生产技术管理论文3篇 第一篇 1煤矿安全生产中技术管理现状 在煤矿安全技术管理取得成绩的同时,也有很多问题不容乐观:①安全意识落后。部分煤矿企业在技术管理方面,安全意识不强,对相关安全管理制度落实不够,重利益轻安全现象存在,存有侥幸心理,从而造成安全事故频发,给企业持续发展带来了不良影响。②技术管理制度亟待完善。某些煤矿企业技术管理制度建立不够科学,监管落实不到位,部分煤矿企业仍然沿用传统的安全管理手段,导致管理水平长期低下,生产效益随之受到影响。③安全技术管理被动滞后。许多煤矿企业直至出现安全问题,才开展紧急动员,进行安全生产整改,导致安全事故悲剧重演。 2技术管理在安全生产中的作用 煤矿技术管理是安全生产的前提,安全生产又促进技术管理,二者相互制约、相互发展,意义深远。 2.1技术管理是安全生产的“风向标” 煤矿安全生产要坚持“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方针,保证设备符合标准,操作规范,管理到位等,而这些都要从技术的角度分析、解决,技术管理具有超前性、引导性,它为煤矿生产活动开展树立路标。 2.2技术管理是安全生产的“服务员” 企业发展的动力与职工的积极性是密不可分的。调动和发挥职工工作积极性,使广大煤矿职工热爱矿山,奉献矿山,就要为他们提供基本的保障。安全技术管理为职工们创建安全屏障,会调动职工的积极主动性,从而充分发挥矿业中最有力的力量――人为因素,更好促进产业发展。 2.3技术管理是安全生产的“检查员”

瓦斯、煤尘、水、火、顶板是煤矿生产的“五大杀手”,生产过程中稍有纰漏都会引发安全事故。如果按技术规范操作,有针对性采取措施,就能将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之中。 3案例 1999年5月8日河南平顶山某第七采区掘进一队工人按照分工,一部分人在煤巷往掘进工作面运刮板输送机大件,一部分人在风巷掘进。工作面打眼、装药、放炮后,出现残炮存在,为处理残炮,联炮前为了检查炮母线导通,放炮员违规用放炮器放电实验的导电情况,结果产生火花,引爆瓦斯,发生瓦斯爆炸事故,造成39人遇难,10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708万元。小过失会酿成大事故。案例中火灾开始比较小,如果遵照安全生产技术管理要点,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很容易控制住灾情,避免悲剧的发生。由此可见,遵守技术要点无比重要,应引起人们高度重视。 4完善煤矿安全生产技术管理的途径 4.1完善制度,加强安全意识的培养 4.1.1提高思想认识 实践证明,制度是企业管理及生存发展的根本,没有一整套有效的安全生产技术管理机制,必然会给煤矿安全生产带来意想不到的影响。首先要让全体职工从思想上认识到位,共同制定相关制度,加强技术管理,建立以总工程师为负责人的技术管理体系。加强对安全生产技术的领导,严格制度管理、明确分工,责任到人,促进煤矿业健康发展。 4.1.2加强培训考核 各级管理部门要高度重视安全教育,树立安全就是最大效益,安全就是生命的意识,坚持“预防为主、安全第一、规范发展”方针,加强煤矿业主和职工的安全技术管理培训。切记培训不能只停留在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