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柯布西耶到安藤忠雄

从柯布西耶到安藤忠雄
从柯布西耶到安藤忠雄

从勒柯布西耶到安藤忠雄

——现代建筑设计的感悟

日本建筑大师安藤忠雄没有读过大学,在长期的自学过程中,瑞士建筑大师柯布西耶、美国建筑大师菲利普?约翰逊和著名日裔美籍艺术家、雕塑家伊萨姆?诺古奇分别对安藤忠雄的求学方式、信念和创作风格产生了重大影响。

曾经深受大师们影响的安藤忠雄已过耳顺之年,如今也迈入了国际建筑大师的行列。回想起半个世纪间的从业经历,著名建筑师勒?柯布西耶、菲利普?约翰逊和艺术家伊萨姆?诺古奇这些名字在安藤忠雄的建筑之路上,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

跟柯布西耶在旅行中寻找灵感24岁时,安藤忠雄进行了他人生中第一次环游世界旅行,因为他开始对欧洲充满好奇,他认为西欧的建筑中蕴藏着“强进的力量”这趟旅行中,安藤走访了所有能找得到的柯布西耶的作品,比如萨瓦别墅(又译萨沃伊别墅、萨伏伊别墅)、朗香礼拜堂等经典代表作,照片中的萨瓦别墅像一架优雅简洁的白色钢琴伫立在翠绿的草坪上,具有一种惊人的美;而朗香礼拜堂则像一个敦厚稚拙的软体动物趴在蓝天与草地之间。很难想象这两件作品同属一位建筑师之作。

“对于想通过自学进入建筑领域的我而言,对于同样自学成才并最终成为现代建筑运动代表人物的勒?柯布西耶,就不单单只是一种仰慕。”从模仿草图开始,安藤逐渐阅读了大量有关勒?柯布西耶的书籍,从中也找到了自己的求学方向。他说:“柯布西耶从20多岁时便开始了长途旅行,在旅行中探求西方古典主义建筑的根源。他的著作叙述了自己如何从旅行中进行学习的经历。受其影响,旅行也从此成为我终生受用的自学方式。”

直到今天,有关柯布西耶的论著仍然占据了安藤家中书架上的重要位置。从1962年至1969年的7年间,安藤忠雄在美国、欧洲和非洲旅行并自学建筑,这为他日后创立建筑师事务所并取得成功打下了坚实的建筑。在旅行中寻找日本战后现代建筑的出路――这不仅是柯布西耶对安藤忠

雄的最重要的启示,也是他在过去的半个世纪中一直在做的事。

勒·柯布西耶的现代建筑观:

1、新建筑是新时代的建筑。

2、工业化的建造方法。

3、设计方法:由内而外,平面是设计的发动机,功能合适。运用基本

形式和有比例的几何体,超脱个人情感,反对装饰。

4、新建筑的五个特点:底层架空、屋顶花园、自由平面、带形长窗和

自由立面。

5、城市集中主义者,大城市是现代文明的象征。城市的四大功能:居

住、工作、游憩和交通

安藤忠雄的现代建筑观

安藤忠雄的建筑便是这种文化内质的极致发挥:

1、质朴的材料、单纯的几何结构——不过分依赖物质而在居住和生活上达到精神的满足——他的建筑词汇苛刻地限制在极少的如混泥土、玻璃板、木材等几种材料中。

2、所有建筑表面只经过清水模处理,毫无装饰,很多项目以近乎成本的低造价完成;建前也充分考虑了最大限度降低在日后维护和使用上的持续投入。

3、建筑观关注东方独特的环境心理,并体现在建筑内部空间的非整体性构造上,自然光线因此进入室内,随着一天或四季的变迁而光影流连。

4、随着居住人的行动实现移步换景——这是东方传统的造园手法。正如普利兹克奖的评语所说:“他在设计理念和材料运用上把现代主义和日本美学传统结合。他正在恢复住宅与自然之间统一性的使命。

5、最基本的几何形态,用光线为人们创造了一个微观世界。”

安藤忠雄对柯布西耶的传承从安藤忠雄自己写的文章里面,我们很容易就能发现柯布西耶对他的影响。比如他在做中学生时就对建筑产生了兴趣,主要是因为看了《柯布西耶全集》和他的其他书籍。而他去法国旅游,也是想去柯布西耶的事务所拜访。

“传承是肯定的,因为安藤从柯布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比方说安藤作品中的光和影的关系,就是受柯布作品的启发。他并没直接模仿柯布,但从柯布对光影处理的一些方法中,他感受到了很多东西,这种借鉴是蛮明显的。”

除了光和影,柯布西耶在其他方面对安藤忠雄的影响也很多。“因为柯布是一个伟大的人。现在有一种很有的意思的现象:如果你问100个建筑师,可能有99个人会说喜欢柯布西耶,可提到其他现代建筑学的一些巨匠,如密斯、赖特等,喜欢的就参差不齐了。”

柯布西耶就像是现代建筑的源头,跟他同年代或者相距十年乃至几十年的不同的人们,都从他这个源头里面,获取了许多想要的东西。安藤忠雄就曾描画了很多关于柯布西耶建筑的图形,研究了柯布西耶的作品,并从中找出了适合自己的建筑之路。

非学院派最好的老师安藤忠雄没有受过正规的大学教育,也没有在建筑系读过书,也就是说,他没有受过现代建筑学院派价值观的影响,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值得探讨的问题。不管在中国还是日本,每个学校都会针对学生们有一套对现代建筑价值观的教育。当然我不反对这种价值观,因为我正是通过这种价值体系确立了自己的建筑观。可安藤没有受过这一套训练,他完全是通过从他的旅游,或者是看了很多柯布的东西来学习的。这我觉得是很有意思的事情。

“现代建筑的学院派是从包豪斯、格罗皮乌斯到哈佛,如密斯这条主线构建起来的。柯布则是另外一条线。柯布很多对现代建筑的想法和理念,在当时的欧洲,并不是在风口浪尖上的,或者说并不占据主流。他的作品在欧洲的也确实很少,发表过的也绝大部分是方案和草图。他当初在法国的时候,并不被所谓正统的学院派认可,这个可能知道的人不多,但这却是一个事实。

“回过头来看安藤,他本身就没有直接接受过现代建筑学院派对他价值观的灌输,因为他没进过学校。他是通过旅游和其他一些途径来了解和学习建筑的,从这方面来看,柯布应该是他最好的老师。”

根本的不同安藤忠雄从柯布西耶那里吸取了丰富的营养,但他们又是不一样的。柯布西耶是很复杂的,他的建筑理念和建筑观念,随着年龄的不同,在不断地变化着,他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头,而安藤忠雄则是一位建筑实践天才。

柯布西耶是对现代建筑学有巨大贡献的三位大师之一,其他两位是密斯和赖特。“从建筑历史学的角度来评价,柯布对现代建筑有着非常重要的贡献:他提出的多米诺住宅是近代建筑原型;他提出的现代建筑五大原则,也对建筑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他初期那种先进的、革命的理念,则更是原理上和精神上的财富。所以说,柯布就像一个源头一样,每个学习柯布的人,都会获得不同的体验。”而安藤忠雄则不同。“存在两类建筑家。一类是对现代建筑学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比如伊东丰雄等;另一类不断地丰富和完善现代建筑的实践,我觉得安藤就是后面这一类人。

“安藤,还有墨西哥的巴拉干、芬兰的阿尔瓦·阿尔托,这些人都是建筑实践的天才。在他们设计的空间里,你会获得很多感受,会被他们所打动。他们采用的一些建筑技法或者是更高一层的所谓建筑理念,其实都没有什么更深刻的东西,但他们的建筑作品却没有人可以取代,会在现代建筑史上留下辉煌的一笔。”

一个民族传统建筑的可识别性最直观的表现是特色构件,或称“建筑符号”。狭义的“建筑符号”指建筑形态上最直观的特征,而广义的“建筑符号”也包括富有民族和地方特色的各种建筑处理手法。在各民族文化的交流和融合的过程之中,符号系统的标志性和可识别性常常会逐渐减弱。尤其到了当代,文化之间普遍而频繁的交流,使各民族的建筑在符号上的可识别性趋于淡化甚至完全消失。

朴实还是奢华 安藤忠雄的设计理念和作品分析

朴实还是奢华 安藤忠雄的设计理念和作品分析 关键词:清水混泥土安藤忠雄住吉的长屋教堂三部曲 摘要:安藤认为真正后现代文化不应存在于消极、享乐,以过度的服务来满足消费文化的需要,而是应包含在禁欲主义的“道”中。安藤的建筑一直是对现代主义的批判。他借用了现代主义的形式,并对整个现代主义进行批判改造。安藤运用现代主义的材料、语汇以及在建筑中具社会影响力的教条,向机能主义偏执的思潮进攻。安藤反机能主义,是对于具有空调和户户相对建筑的立面,他认为这种舒适建筑切割了人和自然的联系。 1.安藤的建筑历程 2.安藤的建筑理念(例子) 2.1.建筑三要素 2.2.住吉的长屋 3.安藤对世界建筑的影响 4.结语 5.参考文献 安藤忠雄甚有传奇性,在成为建筑师前,曾任货车司机及职业拳手,其后在没有经过正统训练下成为专业的建筑师。正因为此,安藤素有“没文化的日本鬼才”之称。安藤忠雄是利用拳击比赛赢得的奖金,前往美国、欧洲、非洲、亚洲旅行,也顺便观察各地独特的建筑。安藤忠雄并未受过正规的建筑教育,仅在建筑公司工作过一小段时间。在高中毕业后,参加了Semi Mode研究班(Semi Mode Seminar,Seminar是一种由大学教授创立的研究班,属于大学教育的一种),Semi Mode研究班是由已故的长泽节所创立,被称作是“传说中的美术学校”,毕业生包括饭野和好、金子功、寺门孝之、山本耀司等人,毕业生大多都是目前都在业界第一线活跃的创意工作者。之后独自利用各种管道学习了室内设计和制图等技巧。在成为建筑师之前,曾经担任过以关西为中心,许多茶馆或咖啡厅的室内设计。1995年,成为普立兹建筑奖是自1979年成立以来第十八位荣获建筑界最高荣誉的得奖人,亦是日本建筑界第三位得奖者。 不是参天大楼奢华建筑就是最好的建筑,安藤忠雄用他的建筑告诉我们,朴实的房子也可以给人心灵上的激荡。安藤飘游四方旅游世界各地,目的是为了将其所见所闻与他个人的形式结合,安藤认为万神庙的静态几何布局形式的垂直发展的空间,与日本建筑具有明显的水平方向性的空间概念形成对比;万神庙是西方建筑空间的典型代表,两者存在着强烈的冲突。安藤就是要将这两种对立的空间观念融和起来,使其独树一帜。安藤的建筑一直是对现代主义的批判。他借用了现代主义的形式,并对整个现代主义进行批判改造。安藤运用现代主义的材料、语汇以及在建筑中具社会影响力的教条,向机能主义偏执的思潮进攻。安藤反机能主义,是对于具有空调和户户相对建筑的立面,他认为这种舒适建筑切割了人和自然的联系。对安藤来说,建筑是人与自然之间的中介,是一脆弱的、理性的庇护所。他重复地再现“住吉的长屋”的风格,因为在这个设计中他在城市建造了另外一个世界,人们的生活似乎又重回了大自然的怀抱。

光之教堂和郎香教堂对比

安藤忠雄: 个人简介; 安藤忠雄(1941年9月13日-),日本大阪人,日本建筑师。安藤忠雄出生于大阪市。利用拳击比赛赢得的奖金,前往美国、欧洲、 非洲、亚洲旅行,也顺便观察各地独特的建筑。那个 时候,他的摄影作品被使用在建筑师路易·康的作品 集中。最初的建筑作品-Rose Garden(玫瑰花园;位 在神户市生田区)是在1977年时,与弟弟孝雄所属的 浜野商品研究所一起共同合作。安藤忠雄并未受过正 规的建筑教育,仅在建筑公司工作过一小段时间。 1969年在大阪成立安藤忠雄建筑研究所,设计了许多 个人住宅。其中位在大阪的“住吉的长屋”获得很高 的评价,大规模的公共建筑到小型的个人住宅作品, 多次得到日本建筑学会奖的肯定。此后安藤确立了自 己以清水混凝土和几何形状为主的个人风格,也得到 世界的良好评价。1980年代在关西周边设计了许多商 业设施、寺庙、教会等。1990年代之后公共建筑、美术馆,以及海外的建筑设计案开始增加。 1976年完成位于大阪府的住吉长屋,是两层高的混凝土住宅,已显现其设计风格。其后获得日本建筑学会赏。 1980年代参与关西周边地区的商业建筑设计,1990年代以后,参与公共建筑、美术馆建筑等大型计划。接连发表了以清水混凝土建造的住宅和商业建筑,引起风潮和讨论,名声也开始快速累积。1995年,安藤忠雄获得建筑界最高荣誉普利兹克奖,他把10万美元奖金捐赠予1995年神户大地震后的孤儿。 安藤20 多年的建筑生涯,除了使用的建筑材料,安藤的作品从早期的民宅直到最近还在施工的巴黎费朗西斯﹒皮诺当代美术馆,无论其工程规模大小,性质如何,其设计哲学自始至终一脉相承,表现出安藤对自己设计理念和价值理想的强烈自信和执着追求。总的来说,今天的安藤,已经成为一位享有国际声誉的日本建筑师,安藤的作品亦已经远远超越了他的祖国而走向了世界。 安藤所有的项目几乎都是用水泥作为主要建筑材料的,其实他当过一段时间的木工学徒,掌握了日本传统木结构手艺。事实上,他最出名的著作之一就是完全的木结构——92年在西班牙参览的日本亭榭。

安藤忠雄的经典建筑分析

安藤忠雄的经典建筑分析 蔡文彬 (西南石油大学,四川 成都 610500 ) 【摘 要】文章从空间组织与布局、光色设计、形体特征三方面系统介绍了安藤忠雄的建筑代表作品——水御堂,从色彩构成的角度分析水御堂的光色设计是文章的研究重点。 【关键词】空间组织与布局;光色设计;形体特征 【中图分类号】TU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1151(2007)10-0019-02 (一)安藤忠雄简介 1995年获得世界建筑界最高荣誉普利兹克大奖后,安藤忠雄迈向了事业的巅峰。安藤忠雄出生在日本一个普通家庭,成年后自学建筑,经过多年奋斗,终于在世界建筑界得到广泛赞誉。 (二)安藤忠雄的设计思想及建筑特征 在安藤忠雄看来,现代主义和地域主义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是至关重要的,要实现两者的结合,就必须对传统建筑进行有效的继承。在日本建筑界,对传统的继承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继承传统建筑的形式,代表人物是丹下健三。另一种是继承传统建筑中所体现的精神,安藤忠雄是这种继承的代表人物。日本传统文化中,有两种不同的文化传统分别代表两种不同的自然观和审美倾向。一种是以渔猎为主要生活方式的绳文文化传统。另一种是以水田农耕为中心的弥生文化传统。安腾要继承的传统便是弥生文化的精神传统。古代中国的水稻农耕文化是弥生文化的源头。只有处理好人和自然的关系,农作物才能顺利生长,水稻农耕文化才能得以延续。弥生文化对应的是崇尚自然和人类自我压缩的自然观,强调人和自然的结合。因此,弥生文化的本质是处理好人和自然的关系。对弥生文化的尊崇,决定了安藤忠雄的设计哲学中的核心部分是追求人和自然的和谐关系。 安藤忠雄的建筑有以下几个特征: 1.以几何形为最基本的建筑造型语言 2.清水混凝土作为文化的载体 3.建筑中注重对光线的表现 建筑中的几何形 几何学超越自然,是人类理性的象征。几何引入建筑空间,为建筑带来了人与自然之间的互动和生气,使建筑获得自制和沉静,建筑之力和自然之力因此和谐共生。对纯粹几何形空间的追求和向往,形成了安腾在设计上的形式出发点。 清水混凝土作为文化的载体 安藤忠雄声称,材料本身无贵贱之分,只要能使一种材料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真实特征,便是对材料成功的运用。清水混凝土是安腾最欣赏的一种建筑材质。安藤忠雄将由西方国家传入日本的混凝土使用方式“日本化”,就其精确度而言类似于数寄屋中的木头,增强了空间内部的高贵与稠密。在安藤忠雄的作品中,混凝土并不给人以重量和实体感,而是塑造出均质而轻盈的表面,成功地表现日本文化中特定的文脉。 注重对光线的表现 安藤忠雄意识到 “光线在物体之间的相互联系中获得意义”,光线随着时间而发生变化,建筑中的不同部分由此而建立相互联系。光在日本传统建筑中有生命力,为人营造出沉静和安宁的心境,具有精神性价值。现代文化中光明和黑暗是不可分割的,过分强调光明的价值就意味着空间的缺失,必须使用黑暗来反衬光明的魅力。安腾的建筑中,光线对空间的介入十分节制,光明和黑暗在动态中追求一种和谐精神上的平衡。 (三)建筑概况和场地分析 真言宗是日本北岭佛教的一个分支,真言宗在兵库县淡路岛上有一座分支寺院“本福寺”。本福寺座西面东,西面背靠一座小山丘,东面临大阪海湾。“水御堂”是本福寺的扩建工程,就坐落于本福寺西面的小山丘上。全部工程由安藤忠雄主持设计,于1991年竣工。 “水御堂”由地上部分入口引导空间和半埋入地下的椭圆形的建筑主体两部分构成。入口引导空间包括:一片直线墙体和一片曲线墙体,以及由这两片墙体所限度的空间。圆形的建筑主体包括:建筑顶部的椭圆形水池,水池底部的水御堂正厅。水御堂与本福寺的朝向基本一致,入口引导空间朝东,入口空间的西面是椭圆形的建筑主体。小山丘上有茂密的植被包围着水御堂。 (四)建筑的空间组织和布局 沿本福寺的后院小径顺山到达山丘顶部, 可见一片高3m 的直墙,由于墙体的隔断,空间在此处戛然而止。面墙而立,转过身来,便看见整个大阪海湾的壮美景色,空间完全敞开。穿过直墙左侧的长方形孔洞,便进入一个狭隘的空间,这个空间由直墙和对面的另一片等高的弧面墙体限定而成。向右转,在狭隘的空间内沿缓坡而上,随着弧面墙体弧度的增加,狭隘的空间逐渐宽阔,然后再次终止于前方的一片高大树林。到达弧面墙体的端部,左转,一个椭圆形大水池迎面呈现,池中种植着疏密有序的睡莲。道路向前延伸,顺着弧线墙体和圆形水池外壁所限定出的曲线形空间缓步前行,发现水池 【收稿日期】2007-08-03 【作者简介】蔡文彬(1978-),男,西南石油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工业设计教研室教师。 - 19 -

《安藤忠雄论建筑》读书笔记讲解

《安藤忠雄论建筑》读书笔记 ——旅行中理解建筑 “旅行不只是身体的移动,重要的是畅想、思考。……旅行就是离开日常的惰性生活,进行有深度的思考过程,是与自己进行‘对话’交流的过程。”多体验多思考是设计师智慧的源泉之一。 ——摘自《安藤忠雄论建筑》 之前下载的建筑学专业推荐书单中有《安藤忠雄论建筑》一书,但一直没有看。昨天下午3点多,开始想起这本书来,开始阅读,没想到有种相见恨晚的感觉,到今天下午3点,不过24小时的时间,已经完整看完。总体感觉是写的很棒,娓娓道来,他离我很近,像是在我对面与我聊天。这本书相当于安藤的演讲录,用口头语言记录了安藤的建筑思想。这种口语表达形式,读者可以读得很轻松。 安藤的传奇故事,始于他“一个人的旅行”。这是一段可以想像有多艰难的旅程。历时整整7个月的车船劳顿才从大阪抵达巴黎,带着省吃俭用以身体为代价做拳击手攒下的些许路费。也许是面包,也许是自来水,也许甚至风餐露宿。只为了能亲手触摸浸染着前辈心血的砖墙、能亲眼看到那束光芒从天顶泄下、能亲身感受无法言表的空间奥秘。奋斗在梦想中的他,无疑是饱足的。在欧洲旅游时,安藤经历了巴黎文化革命(1968年),亲眼目睹了愤怒的市民组成游行队伍的抗争行为。那时候社会意识与抗争行为带来的冲击,使他更加关注、思考社会,逐步地,用自己的作品反思各种社会问题。 1 【序】——构思的源泉 1.1 对待各种历史与风格的态度 “任何时代、任何文化的建筑都有共同的值得我们学习的东西。”对各种思潮流派异常熟悉的安藤并没有明确地表达过绝对批判的意见。我们在旧有的思路中寻找突破口,为的不是否定,而是为了开辟另外一条道路。如果没有之前的道路的引导,我们根本无法到达我们现在的位置,我们在创新前先要学会尊重过去

建筑大师杰作(安藤忠雄) 风 光 水三个教堂

安藤忠雄 安藤忠雄1941年9月13日出生於日本本州的大阪市(Osaka),有一双胞胎弟弟。他并未接受过正统的建筑教育,於1962~69年在美国、欧洲、非洲旅行考察自学建筑学。返国後於1969年自行创办安藤忠雄联合建筑师事务所。曾经在美国的大学作客座教授,也曾担任多次国际竞赛的评审委员。 1995年,成为普立兹建筑奖是自1979年成立以来第十八位荣获建筑界最高荣誉的得奖人,亦是日本建筑界第三位得奖者。 光之教堂在安藤的作品中是十分独特的,安藤以其抽象的、肃然的、静寂的、纯粹的、几何学的空间创造,让人类精神找到了栖息之所。

仅为113平米的这座小教堂位于大阪住宅区的一角,教堂设计是极端抽象简洁的,没有传统教堂中标志性的尖塔,但它内部是极富宗教意义的空间,呈现出一种静寂的美,与日本枯山水庭园有着相同的气氛。

建筑的布置是根据用地内原有教堂的位置以及太阳方位来决定的。礼拜堂正面的混凝土墙壁上,留出十字形切口,呈现出光的十字架。 光之教堂:光之教堂是一个比较小的教堂大约113平米,能容纳约100人,但却是风光水三教堂中最著名的。 建筑物由一个混凝土长方体和一道与之成15度横贯的墙体构成,长方体中嵌入三个直径5.9米的球体。这道独立的墙把空间分割成礼拜堂和入口部分。廊道两侧为素面混凝土墙,顶部由玻璃拱与H型横梁构成。廓道前后没有墙体阻隔,新鲜空气自由地在这个空间中穿行,其末端是绿色的树木和遥远的海景。透过毛玻璃拱顶,人们能感觉到天空、阳光和绿树。教堂内部的光线是定向性的,而不同于廊道中均匀分布的光线。教堂内部的地面愈往牧师讲台方向愈称阶梯状下降。前方是一面十字形分割的墙壁,嵌入了玻璃,以这里射入的光线显现出光的十字架。 光之教堂有很多特别之处,15度斜插的墙体很别致,更出名的是其由光线显现出的光十字架,使光之教堂更加神秘与神圣,正如安藤所说的在我的作品中,“光永远是一种把空间戏剧化的重要元素”,比朗香教堂少得多的资金也决定其从内部空间反映教堂的神圣感。但安藤忠雄本人则说认为光之教堂最大的特点是 “其实大家都没懂光之教堂。”

浅析安藤忠雄建筑中自然光的运用

浅析安藤忠雄建筑中自然光的运用 摘要:指出安藤忠雄建筑中自然光运用精湛,保障视觉、热能等需要的同时,也通过其塑造的空问光影形态陶冶人的精神。为探究其采光设计的特点,对安藤忠雄建筑中自然光运用的理念与方法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建筑,自然光,建筑设计 被誉为“清水混凝土诗人”的建筑师安藤忠雄,是个自学成才的前职业拳击手。作为拳击手时他所体会过的紧张感与孤独感,不知是否可以解释安藤忠雄早期作品中所传达出的严峻感觉。不过可以肯定的是,这种严峻感觉在一定程度上来自他所选择的材料——混凝土的质感。取材便利、价格低廉的混凝土在安藤忠雄的建筑中失去了本应该呈现的粗糙和冷酷,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肃穆、一种端庄,甚至是一种温和。正是混凝土材料的运用,使得安藤忠雄能够近乎完美地塑造他所追求的有着强烈几何感的建筑形式。安藤忠雄认为,建筑必备的三个要素是可靠的材料、几何形式和自然。需要指出的是,他所言及的自然,并非原始的自然,而是人工安排的无序的自然,或者从原始自然中抽象出来的自然。风、光、水这样的自然元素,仅仅在它们被人为地从自然界中抽象出来,引至建筑内部空间时,才实现了它们对于建筑所具有的意义。 不难发现,自然元素在安藤忠雄的建筑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纵观其30余年的建筑生涯,一直致力于在作品中探索自然要素在建筑范畴内的作用。作为最基本的自然元素——光,可以不夸张的说,光之于建筑,犹如灵魂。建筑师对光的思索是敏感的,甚至带有膜拜的迹象。自然光的运用更是在建筑创作中举足轻甚至带有膜拜的迹象。重,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1887年~1965年)说:“建筑的历就是为光线而斗争的历史。”如何将光与建筑完美融合是安藤忠雄一直致力探索的问题。尽管每个建筑师都有自己对光的认识与见解,但是安藤忠雄却是独特的,他通过自己一系列而非个别的建筑作品来诠释自己对建筑自然采光的设计理念,他也不象前辈建筑师那样仅仅在公共建筑设计时才格外关注光的设计,在小型的邸宅建筑设计中,安藤忠雄同样重视光在塑造空间环境的重要作用。安藤忠雄建筑中自然光的运用,恰如其分地体现了他所指的被人工化、建筑化并且可以控制的自然。建筑设计就是要“截取无所不在的光,并在特定的场合去表现光的存在”?1,安藤忠雄在诸多的建筑作品中采用具有鲜明个人特征的手法将自然光有人为痕迹地引进建筑内部。这些手法可以简单归纳为:分割墙体,如光之教堂、六甲的教会等;玻璃立面,如兵库县立新美术馆、沃斯堡现代美术馆、霍姆布洛伊美术馆等;木质隔栅,如南岳山光明寺、真言宗本福寺水御堂等;以及顶部圆形镂空,如神户兵库县立美术馆、贝纳通传媒研究及发展中心等。安藤忠雄往往在同一建筑中会数种手法有主次地并用,又会在特定类型的建筑中惯于使用特定的手法。在安藤忠雄的建筑作品中看到的光已经远非满足视觉要求的照明意义上的光,更多的是作为一种精神层面上的主题而存在的。 “当??光根据人的意念从原生的自然中抽象出来,即趋向了神性。”[2]可以解释安藤忠雄为什么在教堂的设计中对自然元素光的极致运用。他认为光是人和自然交流的桥梁,是人和神界对话的纽带。.在真言宗本福寺水御堂的设计中,安藤忠雄成功地利用建筑中光的明暗变化,使人在心理上形成一种秩序感并由此引导人们完成参拜程序。“水御堂中体验到的这种空间序列,并不仅仅意味着要达到一种内在的精神,而且也通过一种光色的逐渐引导变化,最终给参拜者以理想的境界感受,它构成了一种精神上的探险,而这对于灵魂的洗礼是必要的,这一行程起始于纯一化的白色通道,它使人们摆脱尘世,进入一个空灵的世界,接着,伴随着微弱的蓝色光线和逐渐加重的黑色,我们和我们的世界沉默消亡在黑暗之中,而当我们突然看到一片强烈的、超自然的明媚红光的时候,瞬时死而复苏。”3J光之教堂对自然元素光的建筑化和抽象化可以说是极具智慧的。位于大阪住宅区一角的光之教堂,没有一个显而易见的人口,只有门前一个不太显眼的门牌。进入它的主体前,必须先经过一条tJ,tJ,

安藤忠雄设计作品之分析

安藤忠雄设计作品之分析 指导教授:杨裕富研究生:江涵榛 一、前言: 设计作品分析,在不同的设计领域都是常见的,设计作品分析与式样分析或临摹有最大的重叠,或是我们可以说临摹的进一步就是设计作品分析,广义的设计作品分析就是式样分析。 1998年6、7月韩国国立现代美术馆,推出「安藤忠雄建筑展-创造的过程」,其中一个主题为「痕迹的过程」,把安藤的手稿及创作的方法来源作一次有系统的整理,安藤不担心别人知道他的作品的出处,反而希望藉由空间的临摹来证明他建筑的本质是具有普遍性和世界性。他在教学的过程中,也要求学生要常作案例分析(case study)来体验建筑,如果没办法现场体验空间,他觉得其折衷方式就是透过做剖面模型来体会虚实感,但他仍建议亲身的体验空间是绝对必要的。 二、安藤忠雄简介 图:安藤忠雄 安藤忠雄1941年9月13日出生於日本本州的大阪市(Osaka),有一双胞胎弟弟。他并未接受过正统的建筑教育,於1962~69年在美国、欧洲、非洲旅行考察自学建筑学。返国後於1969年自行创办安藤忠雄联合建筑师事务所。曾经在美国的大学作客座教授,也曾担任多次国际竞赛的评审委员。 1995年,成为普立兹建筑奖是自1979年成立以来第十八位荣获建筑界最高荣誉的得奖人,亦是日本建筑界第三位得奖者。 他对建筑的独特见解是从旅行中一点一滴地体验而来的,在日本各地包括京都、东京、广岛等地,他所接触到京都庙宇龙安寺的枯山水,体验到传统日本建筑的空、间、寂的奥义,这种榻榻米模矩化空间,看似简单又有变化,让他深受感动;当他旅行至广岛参观丹下健三於1995年所设计的和平纪念公园时,看到清水混凝土的面材质感,也受到莫名的感动。由於丹下健三的作品风格师承柯比意,他在自学建筑期间,买了一整套柯比意的作品全集来临摹,开始了「向大师学习」建筑的过程。

(整理)大师作品分析光之教堂安藤忠雄

安藤 忠 雄——光 之 教 堂 大师作品分析 20 世纪 80 年代到 90 年代的安藤忠雄,从日本 群星璀璨的建筑界脱颖而出。今天,无论是他的 名 字在国际建筑学出版物中出现的频率,还是其作 品 本身的影响力,安藤已经当之无愧地达到了当今 日本建筑大师的地位。 安藤其人 安藤1941年9月13日出生于日本大阪,18岁 时,安藤开始考察日本文化古城京都和奈良的庙宇、 神殿和茶社等传统建筑。60年代起,他又开始游历 欧美,考察研究西方文明中的伟大建筑,绘制了 大 量的旅行速写草图并一直保存至今。事实上,安 藤 完全是通过考察真是的建筑并阅读相关书籍资料 来学习建筑学的。 勒﹒柯布西耶对安藤的建筑生涯曾起过决定 性的影响。安藤求学初期,曾在大阪一家旧书店里 找到一本柯布西耶的书。当他翻开这本书时,顿时就对柯布西耶那些早期的方案草图着迷了。 当安藤后来访问马赛公寓时,他开始对柯布西耶真实作品中混凝土材料的娴熟运用和特殊质感产生了浓厚兴趣。除了勒﹒柯布西耶,安藤后来也曾谈起过F﹒L﹒赖特、密斯、阿尔托和路易斯﹒康对他建筑生涯的影响。 1969 年安藤忠雄在其家乡大阪设立安藤忠雄建筑研究所,正式开始了建筑生涯。 1975 年,安藤完成了他的成名作——位于大阪住吉区的东邸(Azuma House),即住吉 的长屋。该建筑荣获1979 年日本建筑学会大奖。而后,安藤又荣获了一系列的世界性荣誉。1983 年,六甲集合住宅(日本兵库县神户市)获得日本文化设计奖; 1985 年,荣获芬兰建筑师协会第五届阿尔瓦﹒阿尔托奖; 1986 年,获得美国布鲁诺纪念奖和日本文部省嘉奖; 1987 年,六甲山教堂(风之教堂)获得每日艺术奖(Minichi); 1993 年,获得日本艺术学院奖; 1995 年,在安藤 54 岁生日时,他荣获了普利策建筑奖(the Pritzker Architecture Prize); 1997 年,英国皇家建筑师协会皇家金奖;法国艺术与文学荣誉勋位; 2000 年美国建筑师协会金奖等等, 此外,安藤还是英国皇家建筑师协会,美国AIA的荣誉会员。 作为一位建筑师和艺术家,安藤在许多国家展览过的设计图纸和构思草图也赢得了世界性的广泛好评和赞誉。 安藤20多年的建筑生涯,除了使用的建筑材料,安藤的作品从早期的民宅直到最近还

安藤忠雄之经典建筑分析

安藤忠雄之经典建筑分析 ——水之教堂 Church on the Water

目录 安藤忠雄简介 个人经历 建筑风格 影响 作品介绍 清水混凝土介绍 水之教堂分析 简介 地形分析与北海道选址 空间构成分析 功能分析 数据分析 交通流线分析 采光分析 水之教堂与基督教文化 模型制作过程 总结

一、安藤忠雄简介 个人经历 日本著名建 筑师,从未受 过正规科班 教育,开创了 一套独特、崭 新的建筑风 格,是当今最 为活跃、最具影响力的世界建筑大师之一,于1995年获得普列茨克奖。 安藤忠雄甚有传奇性,在成为建筑师前,曾任货车司机及职业拳手,其后在没有经过正统训练下成为专业的建筑师。安藤的建筑一直是对现代主义的批判。 安藤忠雄利用拳击比赛赢得的奖金,前往美国、欧洲、非洲、亚洲旅行,也顺便观察各地独特的建筑。 安藤素有“没文化的日本鬼才”之称。 建筑风格 可靠的材料。即真材实料,这真材实料可以是如纯粹朴实的水泥,或未刷漆的木头等物质。 纯粹的几何形式。这种形式为建筑提供基础和框架,使建筑展现于世人面前。 自然。安藤所谓的自然,并非泛指植栽化的概念,而是指被人工化的自然、或者说是建筑化的自然。他认为植栽只不过是对现实的一种美化方式,他追

求的自然是由素材与以几何为基础的建筑体同时被导入所共同呈现的。 影响 安藤开创了一套独特、崭新的建筑风格,以半制成的厚重混凝土, 以及简约的几何图案,构成既巧妙又丰富的设计效果。 安藤的建筑风格静谧而明朗,为传统的日本建筑设计带来划时代 的启迪。 他的突出贡献在于创造性地融合了东方美学与西方建筑理论;遵 循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提出“情感本位空间”的概念,注重人、 建筑、自然的内在联系。 安藤忠雄还是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耶鲁大学的客座教授和 东京大学教授,其作品和理念已经广泛进入世界各个著名大学建 筑系,成为年轻学子追捧的偶像。 安藤忠雄在当代引起广泛的赞赏不是偶然的。他的作品简约平正, 冷凝深远,含有诗意哲理,在现代建筑的物质手段中传达出日本古 典美学的情趣与底蕴。 作品介绍

安藤忠雄建筑中对光线的运用特点之解析

安藤忠雄建筑中对光线的运用特点之解析(有图有真相)作者:凌强Dillon 安藤忠雄是光线运用的大师,在清水混凝土的盒子中,安藤能够自由的运用自然的光线造成非常丰富的光影效果,并且能够表达一种具有文化特色甚至是带有一些精神力量特质的场所和光线环境。这种极富东方特色的光线处理和看似简单实则极具冲击力的光线处理手法受到了许多初入建筑学的孩子们的喜爱,我个人也非常的欣赏这种把光线和精神的力量紧密的联系起来的处理方法,所以借此次美术馆设计中对光线研究的专题对安藤建筑中的光线进行了初步的研究。 此次研究的对象为安藤忠雄已建成建筑中对于光线和建筑实体阴影及建筑中的暗环境的关系的观点和相关的设计手法,并不涉及到安藤建筑中对体块的组织和对于水,风等其他自然元素的运用。研究方法主要采用资料搜集分析和实体模型模拟。 要理解安藤对于光线运用的手法的来源,首先要清楚安藤对于光和影的独到理解,这一点,在他本人的文章《光》中我们可以窥豹一斑。下面引用几段文字进行分析。 1建筑空间中一束独立的光线停留在物体的表面,在背景中拖下阴影,随着时间的变换和季节的更替,光的强度发生着变化,物体的形象也随着改变。 从这段文字中我们可以发现,安藤对于光和影的理解是与建筑实体分不开的,他认为,建筑实体是光和影之间变换和发生关系的媒介,另外,光线并不是匀质化的,而是应该有着自己的变化和对物体的不同塑造效果,简言之就是场所中随时间变化着的光——物体(建筑实体)——影三者之间的关系。

另外有两段话可以验证这样的分析: ~~~~~光没有变得物质化,其本身也不是既定的形式,除非光被孤立出来或被被物体吸收,光在物体的相互关系中获得意义~~~在光明和黑暗的边界线上,个体变得清晰并获得了形式~~~~ 在到处布满着匀质光线的今天,我仍然追求光明与黑暗之间相互渗透的关系,在黑暗中光闪现出宝石一般的魅力,人们似乎可以把它握在手中,光挖空黑暗并穿透我们的躯体,将生命带入“场所”。 2~~当光穿过木框之中的纸分隔时,在室内静静的漫散开,与黑暗混合在一起,创造出一种单色退晕的空间。 这段话明显说明安藤的建筑中受到日本传统建筑中对于光线的独到运用的启发,另外他还说“~~~~在我的观念中,日本现代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缺失是对黑暗所具有的深度和丰富性的理解。”这让我们反思,中国古代建筑空间的光线的独特处理的手法在哪里呢?又该如何总结和运用到现代设计中去呢? 3~~~~强烈的光束穿透黑暗黑暗中的沉寂,唤起崇高的感觉~~~~而穿透建筑内部的光线创造了一种坚实塑造空间,经过严格构造的洞口精确地抓住了光的运动,就像创作雕塑,空间被穿越黑暗的光束雕刻着,在其表面连续运动而产生变化。~~ 40年代出生的日本第三代建筑师一般都具有西方建筑教育的背景,安藤更是痴迷于柯布作品中对光线的雕塑般的运用,这里可以说明,安藤建筑中那种极富力量感的“光的雕塑”很可能来自于西方建筑大师对于建筑中光线运用的研究。

安藤忠雄三大教堂

安藤忠雄三大教堂之一光之教堂 光之教堂 位置:大阪 主要材料:清水混凝土建筑面积:约113平方米 设计时间:1987年5月?1988年5月 完工时间1989年4月 本案位于大阪市城郊人口不太密集的北春日丘住宅区中,是街道和现有建筑结合的一个木结构教堂和牧师住宅的独立式建筑。 整个建筑采取了一种简介的长方形平面,重点集中在圣坛后面的十字架上,他是从混凝土墙上切除的一个十字形口子,只因油光的存在,这个十字架才整整有意义。讲坛后面便是在墙体上留出的垂直和水平方向的开口,阳刚从这里渗透进来,从而形成著名的光之十字!! 该教堂以一个素混凝土矩形体量为主体。这一个矩形体量度包括了三个 直径味5.9米的球体同时呗一片完全独立的墙体以15度叫切成大小两部分大的为教堂,小的则是主要入口空间。人们经过这片墙体上 5.35米高,1.6米宽的开口,就进入了教堂,地面呗处理成台阶状,右后向前下降至牧师讲坛。 这一建筑虽然形体简单,但却蕴含了一种非常复杂而极佳的建筑处理。这片成角度插入的素混凝土墙壁,以最简单的方式解决了基地和工程所有的难题。由于靠近道路中段,因而除了面向内院和西壁体外,在墙面开窗是合适的。这片斜墙不仅分割了空间,而且把柔和的阳光反射渗透进教堂内,掩蔽了现存的内院中的牧师住宅,并隔离了喧嚣的外部世界。 同时,这座建筑造价极低,墙壁及家具处理的十分简朴,并保留了粗糙表面的质感。安藤忠雄在这里着力表现和强调的是抽象的自然,空间的纯粹性和洗练诚实的品质,进而唤起建筑的“庄严感”!!

水之教堂 水之教堂位于北海道夕张山脉东北部群山环抱之中的一块平地上。从每年的12月到来年4月这里都覆盖着雪,这是一块美丽的白色的开阔地。安藤忠雄和他的助手们在场里挖出了一个90mt< 45m的人工水池,从周围的一条河中引来了水。水池的深度是经过精心设计的,以使水面能微妙地表现出风的存在,甚至一阵小风都能兴起涟漪。 面对池塘,设计将两个分别为10m方和15m见方的正方形在平面上进 行了叠合。环绕它们的是一道“ L”型的独立的混凝土墙。人们在这道长长的墙的外面行走是看不见水池的。只有在墙尽头的开口处转过180°,参观者才第一次看到水面。在这样的视景中,人们走过一条舒缓的坡道来道四面以玻璃围合的入口。这是一个光的盒子,天穹下矗立着四个独立的十字架。玻璃衬托着蓝天使人冥思禅意。整个空间中充溢着自然的光线,使人感受到宗教礼仪的肃穆。接着,人们从这里走下一个旋转的黑暗楼梯来到教堂。水池在眼前展开,中间是一个十字架。一条简单的线分开了大地和天空、世俗和神明。教堂面向水池的玻璃面是可以整个开启的,人们可以直接与自然接触,听到树叶的沙沙声、水波的声响和鸟儿的鸣唱。天籁之声使整个场所显得更加寂静。在与大自然的融合中,人们面对着自我。背景中的景致随着时间的转逝而无常变幻。........... 在一系列教堂的设计中,安藤忠雄思考着神圣空间。他问自己,对他来说神圣空间意味着什么?在西方,神圣空间是形而上的。然而,他深信神圣空间与自然存在着某种联系,而这与日本式的泛灵论或泛神论无关。他思想中 的自然是与原生的自然不同的。对他而言,神圣所关系的是一种人造自然或建筑化

安藤忠雄与教堂三部曲

安藤忠雄与教堂三部曲 清水混凝土诗人

目录 一、安藤忠雄(Tadao Ando)个人简介 (2) 二、混凝土诗人---安藤忠雄的设计思想 (2) 三、光、水、风的亲近---安藤忠雄的教堂三部曲 (4) 1.光之教堂 (4) 2.水之教堂 (6) 3.风之教堂 (8) 四、 4.技术与艺术、人类与自然的交融 (9) 参考文献 (11)

摘要 安藤忠雄是日本著名的现代建筑师。他建筑作品大量使用清水混凝土材料,建筑造型多为简单的几何形体,墙面光滑干净,不加装饰,但由此构成的内部空间却变化丰富,给人以意想不到的效果。安藤忠雄在设计中着意将自然界的多种要素如光、影、风、雨、草、木、水流等引入建筑之中,如他的教堂三部曲,给建筑物带来生机和诗意。集技术和艺术赋于一身,他所建的房屋无论大小,都非常实用,有灵性;他有超强的洞察力,摆脱了当今最盛行的运动学派及其建筑风格的影响,使他的建筑设计作品的形式美与实用性相统一。 关键词:安藤忠雄清水混凝土教堂三部曲

一、安藤忠雄(Tadao Ando)个人简介 安藤很自然地从18岁起,带着关于“日本人应该如何学习建筑”的思考,开始了他的考察建筑之旅。他先到京都和奈良等文化古城考察庙宇、神殿、茶室等古建筑,在庭园中感受到了其中所展现的空白之美。随后,又开始游历欧美,遍访西方文明中的伟大建筑,并在旅途中绘制了大量的速写草图。这些经历使他逐渐发现,绘图桌上与现场真实建造的建筑之间存在的巨大差异,并由此确定了自己的真正兴趣所在正是后者。也正是通过这些年游历中对建筑的深入思考,决定了他日后的从业起点----“从建筑实践的现场起步”。因此,纵观安藤的整个职业生涯,以及他对工艺重要性的理解时,才能更深地了解他缘何可以同时赢得建筑师和工匠这一双重称号的。 安藤无论是早期还是后来的作品,都体现了他的设计风格----自然、简约。对于缔造纯粹空间,他孜孜不倦;在贴近自然方面,他将自然引入建筑,主张简约就是丰富。安藤忠雄,确实是一位仅靠个体将艺术与感悟结合的建筑大师。 二、混凝土诗人---安藤忠雄的设计思想 安藤忠雄是一位善于运用建筑语言尽兴巧妙言说的建筑师,他的建筑由于充分挖掘和体现日本人独特的心理环境及日本建筑的内在精神而使人倍感亲切,又因为其对待环境所作出的匠心创意和对建筑要素的独到运用而新意迭出。 安腾的建筑之所以有深度,因为它们有一定的观念、哲理和创造性思维作为依托,而不是那种仅靠镜面玻璃来体现“现代化”或单凭琉璃瓦来体现传统的粗浅之作。安藤忠雄的建筑观和美学都是以鲜明的人文价值取向作为基础的。 安藤的设计哲理概括起来主要有一下几个方面: 1.“以人为本” 2.人与自然的交融

安藤忠雄作品空间形式之解读

安藤忠雄作品空间形式之解读 Analysis on the Space Form of Tadao Ando’s Works 崔艳顾灵Cui YanGu Ling 先锋论坛 长久以来,建筑界对安藤忠雄作品表现出浓厚兴趣。安藤的作品常常被贴上三大风格标签:清水混凝土等材质的使用、戏剧性的用光方式以及纯粹的空间。有意思的是,安藤忠雄本人的兴趣点似乎从未单纯地停留在材质及用光这两项要素之上①。安藤认为材质也好、用光也好,最终都指向了空间的塑造。为了表达特定的空间才使用了特定的材质,采取了特定的用光方式。目前,针对安藤忠雄作品的空间评论,众说纷纭,其中大多以文学性语言来进行描述。由于安藤作品表现出的纯粹性,如果从建筑空间形式语言的角度对其作品进行释读,可能另有一种意义。 1 基本空间的探索 对于最常态的矩形空间而言,空间的产生源于四边的限定。这种限定深究至底,可以归结为对人的视线或者活动的限制。就这两点而言,墙体表面附着的装饰物对于人视线或行为的限制是不具备任何意义的。 安藤作品的界面中极少采用装饰。洗练的界面表达,往往使人将之归结为极少派,甚至评价他“安藤的作品是勒柯布西耶的混凝土空间向密斯的纯净简洁靠拢”②。密斯在世人眼里是以“流动空间”和“技术派”著称的。事实上,二者对待空间界面的极简处理,都反映着这样一种意识:界面对于空间的最大意义在于限定,或是视线,或是行为。 在面对较少功能束缚的建筑类型的设计任务时,为了达到直指人心的空间感受,二人采取的方式也是类似的:探求空间的原型。试图以高度抽象的空间原型来承载高度丰富的精神意义,也是另一种意义上的“少就是多”。安藤的“冥想之庭”(图1)和密斯的封笔之作“柏林国家美术馆”(图2)虽然建造年代相距甚远,外在形式也大相径庭,一圆一方,一实一透,但是都折射出二人对高度抽象化的空间原型做出的朦胧探索。 常态的建筑空间因为人运动的轴向性,单向性,必然为矩形空间。在“冥想之庭”中,由于不承担任何实际功能意义,安藤甚至将具有二向度的矩形空间抽象为不具有任何方向感的圆形空间,从这个意义上说,“冥想之庭”的抽象度更高。因为功能的特殊性,安藤可以在此尝试周边完全为不透的限定方式,并由此达到前所未有的最强空间感。考察密斯“柏林国家美术馆”的建筑基地呈现为矩形,可以推断,四边全透界面的正方形平面是密斯有意识而为之的。按照安藤和密斯的逻辑推演下来,二人心中的空间原型参见图3~4。 考察这两种推演下来的空间原型,虽然安藤的空间模式具有更高的抽象度,但是,密斯在“柏林国家美术馆”中反映出的空间模式对于常态空间而言具有更高的普适性;另一方面,考虑到密斯所处的时代,密斯从古典主义的四边“不透”的空间模式直接跳跃到四边皆“透”的另一个极端,这种彻底的转变难能可贵。从这两层意义上说,对于建筑空间的发展历史而言,密斯的贡献远远大于安藤忠雄。 2 结构形式的倾向 在大多数的住宅作品中,安藤对周边环境都持否定的态度,以混凝土实墙包裹内部空间,以形成内敛、宁静的氛围。如果对安藤作品的结构形式进行分析,可以发现结构形式的特征已经先天地倾向于一种较少冲突的状态。在住宅作品中,安藤惯用的两种结构形式如图5所示,采用这种形式结构的实例,有著名的住吉长屋、双墙方案、石原邸、中山邸等。这两种结构形式中的结构单位均具备自我封闭的特性。作为对照,考察如图6所示的结构形式,两种结构单位相交的部分显然具有不同于其他部分的性质,也是空间中矛盾冲突之处。显然,安藤采用的结构形式(图5)先天地避免了空间的冲突感。

朴实还是奢华安藤忠雄的设计理念和作品分析终审稿)

朴实还是奢华安藤忠雄的设计理念和作品分析公司内部档案编码:[OPPTR-OPPT28-OPPTL98-OPPNN08]

朴实还是奢华 安藤忠雄的设计理念和作品分析 关键词:清水混泥土安藤忠雄住吉的长屋教堂三部曲 摘要:安藤认为真正后现代文化不应存在于消极、享乐,以过度的服务来满足消费文化的需要,而是应包含在禁欲主义的“道”中。安藤的建筑一直是对现代主义的批判。他借用了现代主义的形式,并对整个现代主义进行批判改造。安藤运用现代主义的材料、语汇以及在建筑中具社会影响力的教条,向机能主义偏执的思潮进攻。安藤反机能主义,是对于具有空调和户户相对建筑的立面,他认为这种舒适建筑切割了人和自然的联系。 1.安藤的建筑历程 2.安藤的建筑理念( 例子) .建筑三要素 .住吉的长屋 3.安藤对世界建筑的影响 4.结语 5.参考文献

安藤忠雄甚有传奇性,在成为建筑师前,曾任货车司机及职业拳手,其后在没有经过正统训练下成为专业的建筑师。正因为此,安藤素有“没文化的日本鬼才”之称。安藤忠雄是利用拳击比赛赢得的奖金,前往美国、欧洲、非洲、亚洲旅行,也顺便观察各地独特的建筑。安藤忠雄并未受过正规的建筑教育,仅在建筑公司工作过一小段时间。在高中毕业后,参加了SemiMode研究班(SemiModeSeminar,Seminar是一种由大学教授创立的研究班,属于大学教育的一种),SemiMode研究班是由已故的长泽节所创立,被称作是“传说中的美术学校”,毕业生包括饭野和好、金子功、寺门孝之、山本耀司等人,毕业生大多都是目前都在业界第一线活跃的创意工作者。之后独自利用各种管道学习了室内设计和制图等技巧。在成为建筑师之前,曾经担任过以关西为中心,许多茶馆或咖啡厅的室内设计。1995年,成为普立兹建筑奖是自1979年成立以来第十八位荣获建筑界最高荣誉的得奖人,亦是日本建筑界第三位得奖者。 不是参天大楼奢华建筑就是最好的建筑,安藤忠雄用他的建筑告诉我们,朴实的房子也可以给人心灵上的激荡。安藤飘游四方旅游世界各地,目的是为了将其所见所闻与他个人的形式结合,安藤认为万神庙的静态几何布局形式的垂直发展的空间,与日本建筑具有明显的水平方向性的空间概念形成对比;万神庙是西方建筑空间的典型代表,两者存在着强烈的冲突。安藤就是要将这两种对立的空间观念融和起来,使其独树一帜。安藤的建筑一直是对现代主义的批判。他借用了现代主义的形式,并对整个现代主义进行批判改造。安藤运用现代主义的材料、语汇

安藤忠雄建筑作品分析

安藤忠雄建筑作品分析 提要: 一、结构特点(1)并置的空间结构体系 (2)形态学上的严谨性 (3)封闭与开放的融合 二、路径的重要性——人的活动 三、空间元的魅力 在安藤忠雄为我们熟知的主要建筑作品中不外乎小住宅、教堂、美术馆。因此,本案通过在三个建筑类型中均选取1-2个作品(水之教堂、芝加哥住宅、成羽町美术馆、普利策基金会美术馆)加以分析研究,希望在对比综合研究的过程中能更深层次地领会安藤忠雄的创作手法和空间构造理念。 一、结构特点 安藤忠雄在完成自己的建筑作品时经常使用这样的结构——纯几何形式的并置,表面上看起来静态且独立,实际上却在连接点和纵横交接处暗藏玄机。 正如安藤自己所说的,他十分向往最单纯的几何形体,最纯粹的美,然而,他也清醒地认识到——现代建筑在最初的失败在于其单调性。因此,安藤在追求单纯几何形体的同时,十分注重空间与空间的结构以及空间内部的结构。安藤自己所喜欢的两位画家以及他们的代表作——艾伯斯的《正方形礼赞》和皮拉尼西的《奇趣》也正好能够表明安藤对于 空间结构的追求。 1. 并置的空间结构体系 正方形礼赞

安藤忠雄的建筑中,并不只是存在单纯的一套空间体系。而是同时存在两个及以上空间体系。 有时是两个建筑结构体系并存,有时是建筑结构体系和外部空间体系并存。而安藤在处理建筑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上的魅力也在于此,将外部空间与建筑空间放至同等的地位。 而在自然元素的处理上,安藤将自然空间几何化,采用抽象处理的手法。 2. 形态学上的严谨性 安藤忠雄的建筑作品中对于几何形体之间的数理关系有着执着的追求。当我们去分析每一个作品时,对于作者设计的初衷已经无法考证。然而,当我们面对他的平面图、立面图,当我们凝视它那美妙的比例,无法不被有时清晰可见,有时若隐若现的美感而打动。或许,这是作者未曾想过的,但是,我希望通过作品的分析赋予作者有意识或无意识创作 的杰作以逻辑和严谨的美以及新的生命力。 3. 封闭与开放的融合 在处理空间的开放与封闭、建筑与自然、内部与外部的关系上,安藤并没有执着于建筑空间以至于忽视外部空间,没有将自然空间当成是建筑空间的附属品,更没有让建筑的开放和封闭成为功能主义的牺牲品,而是将开放和封闭,建筑与自然放在同样的位置加以有序的组织。 二、空间路径 安藤建筑的路径往往是巧妙而富有意义的,无论是进入建筑的路径,抑或是建筑内部 的路径。在安藤的建筑思想中,纯粹而又严谨的建筑结构只是一座建筑的骨架,尚不足以普利策基金会美术馆 成羽町美术馆 水之教堂 水之教堂结构中的几何关系

安藤忠雄优秀建筑作品分析

安藤忠雄优秀作品分析 建筑学一班,王礼 160102020013 安藤忠雄是一位善于运用建筑语言进行巧妙言说的建筑师,他的建筑由于充分挖掘和体现日本人独特的环境心理及日本建筑的内在精神而使人倍感亲切,又因其对待环境所做出的匠心创意和对建筑要素的独到运用而新意迭出。安藤的建筑不是那种仅靠镜面玻璃来体现“现代化”或单凭琉璃瓦来体现传统的粗浅之作,也不是凭空臆造,追求新奇的怪诞之作。安藤的建筑观和美学观都是以鲜明的人文价值取向作为基础的。安藤认为“光无法制造光,必须有黑暗的存在,光才称其为光。” 安藤酷爱清水混凝土,他说:“我乐于把混凝土看成一种明朗安宁的无机材料,赋予它一种幽雅的表达。” 安藤将混凝土作为一种高精度的材料来对待,其表面都打磨的像镜面一样光滑,使之失去了作为结构体的重量感,使空间产生了某种无重力状态。 带圆孔的清水混凝土墙面是安藤建筑的显著外表,安藤的建筑一般全部或局部采用清水凝土墙面作为室外或室内墙面,这种墙面不加任何装饰,墙面上的圆孔是残留的模板螺栓。安藤在材料中掺进了日本的传统手艺,利用现代的外墙修补技术,将水泥墙面拆掉模板后进行处理,他将混凝土

运用到了高度精炼的层次。在清水混凝土的施工中,传统手工艺和现代建筑之间并不矛盾,高超的木模制造工艺、优质的混凝土铸造以及严格的工程管理,共同造就了“安氏混凝土美学”。对于他精确筑造的混凝土结构,只能用“纤柔若丝”来形容。安藤相信,有质感的材料对建筑来说就是无价之宝。在安藤的作品中,把原本厚重、表面粗糙的清水混凝土,转化成一种细腻精致的纹理,以一种绵密、近乎均质的质感来呈现。 安藤忠雄认为单纯的几何是建筑的基础或框架,几何形相对于自然是纯理性的产物,也是人类历史运用在建筑空间上最为基础的。光之教堂,由简单的长方体和一道与之称15度角的贯墙体组成,简单的长方体因墙体的穿插形成了独特的空间转折。采光方面安藤对光线的运用源于日本传统的数寄屋茶室,喜欢用一束不经意的光线刺破昏暗。变幻莫测的光从庭院投入室内,产生一种幽静的美。 安藤优秀作品之一光之教堂获得了由罗马教宗颁发的二十世纪最佳教堂之称。建筑的形体与建筑材料光之教堂的建筑形体是一个标准的长方形和一道与长方形箱体结构成十五度角的斜墙。他的建筑给人们一种“无为而无所不为”的感觉,使他善于从文化的本源去寻找和思考事物的来由。教堂位于大阪闲静住宅街的一角,一片普通的住宅区内,是现有的一个木构教堂和牧师住宅的独立式扩展。建筑的布置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