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第5单元少阴病辨证论治

伤寒论----第5单元少阴病辨证论治

伤寒论——第五单元少阴病辨证论治

细目一少阴病本证

要点一少阴寒化证

1.四逆汤证

【原文】少阴病,脉沉者,急温之,宜四逆汤。(323)

【释义】本条论述少阴病脉沉,治宜急温。条文以脉代证,提示少阴病施治宜早,切勿拖延。仅言脉沉,尚未至脉微或脉微欲绝,说明虽已显示少阴不足,但阳虚并不太甚,厥逆吐利诸典型的少阴里虚寒证尚未出现。此时强调“急温”是因为病入少阴,涉及根本,阳亡迅速,死证太多。故少阴之治,贵在及早。当脉沉显示阳虚征兆时,即当急温,以防亡阳之变。。

2.真武汤证

【原文】少阴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为有水气,其人或咳,或小便利,或下利,或呕者,真武汤主之。(316)

【释义】本条论少阴阳虚水泛的证治。316条为少阴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邪气渐深,肾阳日亏,阳虚寒盛,水气不化,泛溢为患。水气浸渍肌肉,则四肢沉重疼痛;浸渍胃肠则腹痛下利;水气内停,阳虚气化不行则小便不利。水饮随气机升降,变动不居,上逆犯肺,肺气不利则咳,水气犯胃,胃气上逆则呕。肾主二便,肾阳亏虚,失于固摄则下利加重,不能制水则小便清长。本证属肾阳虚衰,水气泛滥,故用真武汤温阳化气行水。

要点二少阴热化证

1.黄连阿胶汤证

【原文】少阴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烦,不得卧,黄连阿胶汤主之。(303)

【释义】论少阴阴虚火旺,心肾不交的证治。由于素体少阴阴虚阳亢,外邪从阳化热,肾阴不足,不能上济心火,心火亢盛,心肾不交,则见心中烦,不得卧。还应当伴见口燥咽干,舌红少苔,脉细数等。治用黄连阿胶汤滋阴清火,交通心肾。

2.猪苓汤证

【原文】少阴病,下利六七日,咳而呕渴,心烦不得眠者,猪苓汤主之。(319)若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猪苓汤主之。(223)

【释义】肾阴虚于下,心火亢于上,心肾不交,火水未济,则可见心烦,不得眠。水热互结,津液不化,又有阴虚津乏,则见口渴;水热互结,气化不利,症见小便短赤频数,尿道涩痛,小便不利。水热互结,水邪偏渗大肠,或可见下利;水邪上逆犯肺,肺气上逆,或可见咳;水邪上逆犯胃,胃气上逆,或可见呕吐。证属阴虚水热互结,治用猪苓汤育阴清热利水。

猪苓汤由猪苓、茯苓、泽泻、阿胶、滑石组成,猪苓、茯苓、泽泻淡渗利水,阿胶滋阴,滑石清热利窍,共成育阴清热利尿之剂。

细目二少阴兼变证

要点一兼表证

麻黄细辛附子汤证

【原文】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细辛附子汤主之。(301)

【释义】本条论少阴寒化兼表的证治。少阴寒化不应发热,今始得之即出现发热,故谓之“反发热”,乃少阴阳虚复感外邪所致。因证兼太阳之表,除发热外,当有无汗恶寒,头痛等症。然太阳病发热,其脉当浮,今脉不浮而沉,知非纯为太阳表证。脉沉主里为少阴里虚寒之征象。323条“少阴病,脉沉者,急温之”可证。总之本证为少阴寒化兼太阳表证,法当表里双解,用麻黄附子细辛汤温阳解表。

要点二疑似证

四逆散证

【原文】少阴病,四逆,其人或欬,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318)

【释义】本条论阳郁厥逆的证治。少阴寒化证,阳虚不温四肢,易见四逆,证属虚寒。而本证的“四逆”是肝郁气滞,阳气内郁不达四肢而致,证属实属郁。证同而病机不同,故特提“四逆”以示虚、实之别。因阳气郁遏,气机不畅,故可见诸多或然证。若兼肺寒气逆,则为咳;心阳不足则为悸;气化不行,则小便不利;阳虚中寒,则腹中痛;兼中寒气滞,则泄利下重等等,不一而足。总之,本证病机为阳郁。

四逆散由柴胡、枳实、芍药、甘草组成。方中柴胡疏肝解郁,透达阳气;芍药苦泄破结,通络止痛;枳实导滞行气;甘草调和诸药。共奏疏畅气机,透达郁阳之功。若咳,加干姜、五味子温肺敛气;心悸,加桂枝温壮心阳;小便不利,加茯苓淡渗利湿;腹中痛,加附子温阳止痛;泄利下重,加薤白通阳行滞。

刘渡舟伤寒论讲稿

刘渡舟伤寒论讲稿.txt21春暖花会开!如果你曾经历过冬天,那么你就会有春色!如果你有着信念,那么春天一定会遥远;如果你正在付出,那么总有一天你会拥有花开满圆。中医诊病的方法,叫做四诊,望闻问切。四诊当中,最主要的,能被大家掌握的,色脉之诊。望色、切脉,这个非常重要。色,叫查,用眼睛观查它的变异。人病了,必有反应,一个是从脉上,一个是从色上,而有所不同。医生就根据反应的不同,还了疾病、脏腑不合的情况。 但是,色与脉必须相合,才有把握,才更有准确性。因此,除了色之外,还要用指诊治法。色脉结合,可以万全。 现在我们当医生的,查色、切脉,还讲究,但是比较粗线条的了,不细,不细微。病人来了,人的胖瘦、脸上发红、发黄,我们也看一看。但是,这是很不够的,这些都是粗线条的。郁微,就是到了很细微的程度,但是望色要知机。宋邵康节一个话,知机,其神乎?你要是知了机了,这就有点神了,先知先觉。实际上不是这样,知机了,事物刚一萌动,你就知道了。所以古文观止里有一句话,础润而雨,月晕而见,见微知著,见了小的就知道大的。所以当医生辨色,就是要知机,他有一点反应,医生的眼睛丝毫不爽,就看出来,就知道病情的情况了,就知道了。但是色与脉要结合起来,这样把握性才大一些。 上一次课我们讲的就是色脉结合诊病的方法,讲了三条。我们讲了,色莫知真。因为色脉结合了,我们才能洞悉病情。举了三个例子,恐在气血下,而脉细,而面白。脉细面白,气血不能向上,恐在气下,气血行于下,而不注于上,所以才脉细面白。人有羞愧,人心气馁了,心气不足,心就虚了,人的面色就乍赤乍白而无定,脉就浮了,浮者,气散于外,气不扰了。人无精液了,脉就涩了,唇口干涸,脉涩是切诊,唇口干燥是望诊。举例是说明,人的情志的变化,影响气血,能反应于人面,人的面色、脉色有变化。有了疾病了,也影响人的脏腑气血,人的面色,脉博也发生了变化。所以色与脉密切结合在一起,来判断人的疾病、情志的变化,是很科学的。 所以,我们读书就有所启发,这短短三条,字并不太多,张仲景就是告诉我们,临床看病的时候不要净切脉,还要望色,脉与色、和他的神态要结合起来,来反应脏腑气血荣卫的情况。所以说辨脉法,并不是辨脉的,结合望色的。如果从这三个例子,我们重视了,色脉之真,重视了人的情志的变化与气血的关系,人的疾病的变化与气血的关系,我们就收获无知处。我们读书要有所收获,有所得,有所用,这样在临床上提高了我们的水平。古人不能一个一个都说出来,举一反三,由表及里。如果人怒了,怒发冲冠了,脉是细的,面是细的吗?因此,面是红的,脉是洪大的。这你就要推理啊。如果人惭愧了,面一会红一会白,叫人看到心神不定,那人没什么事呢? 下面又讲了两个重要的问题,一个是举按寻的指法,切脉有举按寻,有三菽六菽九菽12菽这样的轻重之分,来候五脏之气。脉有浮取,有中取,有沉取,我们一般切脉的方法,叫浮中沉,所以要先从三菽开始。这叫常规。我们现在有些学生没受过常规的训练,切脉的时候,一下子就按下去了,中医你要先轻取,你得先看它是肺脉啊,看看是不是有表证,有外感。浮取没有才中取,然后再沉下去,所以叫浮中沉,举起来,按下去,叫寻,最后才推筋找骨。脉有浮中沉就是人有下中下三焦。浮就是看上焦的病,是表,按就是脾胃,寻就是肝肾了。指法,辨脉篇就告诉我们了,切脉的方法由轻取来候脉,候之不得然后向六菽,然后至骨,这样循序渐进,来候五脏之气。这就是知识,是理论,这也有手法,指法。我学了辨脉篇了,学到了什么了?这就是收获,就是能耐。指法,应该由轻而重,由上而下,一点一点地往下来。 下面讲的就是寸关尺,讲三部脉,再加上浮中沉,三三得九,这就是寸口脉的三部九候之法,三部就是寸关尺,九候就是三部各有浮中沉,与内经讲的三部九候之法不同。 三部九候里最主要的是讲肾脉、根脉。脉讲胃神根,脉有了根了,人就有救了,脉要无根,人就危险了。所以“假令下利,寸口、关上、尺中,悉不见脉,然尺中时一小见,脉再举头

从太阴阳气亏虚论治太阴病

从太阴阳气亏虚论治太阴病 标签:太阴病;阳虚;脾家实 太阴病是《伤寒论》三阴病之一,“辨太阴病脉证并治”篇中仅8条原文,述证简略,未明主方,学者读其文似易,而得其要实难。笔者发现,在太阴病发病过程中,随着太阴脾家阳气亏虚程度的变化,其病证方药亦随之而转变。为此,笔者从太阴阳气亏虚的角度,讨论太阴病证治。 1 太阴病概述 《伤寒论》主要讨论的是伤寒邪气伤人阳气病证,邪气由外而来,侵入人体之后,人体之阳气奋起抗邪,这是伤寒病过程中的主要特点。而太阴病主要是足太阴脾在伤寒病中所表现出来的病变,足太阴的阳气主要反应在脾阳上,脾主升,胃主降,因阳气主升,故“升”反映出脾以阳气为主,得阳气之助脾气才能上升,才能转输由胃而来的水谷之气,上输于肺。当寒邪伤及脾阳,脾不能主运化,水谷精微之气反而化为湿,产生以寒湿邪气为特征的太阴病变。因寒湿的产生是建立在脾阳虚基础上,故临床概括太阴病的病机特点为脾阳虚、寒湿内盛。脾阳虚,则后天之气生化不足,致先天之气随之而不足,进而累及肾阳虚。但脾的病变有轻有重,如寒邪伤脾阳不严重,或患者素体脾阳不足,仅仅是运化无力,还未表现寒湿内盛,此时可能出现《伤寒论》中的太阴病变,当然它可进一步发展成为脾阳虚寒湿内盛的状态。所以,在讨论太阴病时,需区别对待不同的太阴病证。 太阴病初起分为2种情况:一为初受邪气,出现表证,成为太阴中风(《伤寒论·辨太阴病脉证并治》第276条);一为气血不足,致气血不能濡养经脉而出现的腹满时痛(《伤寒论·辨太阴病脉证并治》第279条)。这2种情况相对而言病势较轻,但进一步发展皆可出现脾阳虚、寒湿内盛,甚至出现少阴阳虚。 2 太阴病初起 上述太阴病初起分太阴中风和腹满时痛,实际对应的是桂枝汤证与桂枝加芍药汤证。在药物配伍上,桂枝汤和桂枝加芍药汤均无干姜、附子一类的温阳之品,故从温补阳气角度而言,桂枝汤和桂枝加芍药汤相对理中汤、四逆汤是最弱的。所以,笔者把二者所在的条文作为太阴病初起的证候,而把二者作为太阴病初起的代表方剂。 2.1 太阴病初起是否存在“下利” 在讨论桂枝汤证和桂枝加芍药汤证之前,首先需要明确的问题是,太阴病初起有无“下利”。太阴病提纲证为“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伤寒论·辨太阴病脉证并治》第273条),大多数医家据此认为,太阴病应合并下利,如尤在泾《伤寒贯珠集》云:“太阴者,土也。在脏为脾,在气为湿。伤寒传经之热,入而与之相抟,则为腹满吐利等证。直中之寒,入而与

刘渡舟伤寒论讲稿原文

刘渡舟伤寒论讲稿原文 以下是聘才小编为大家搜索整理的,欢迎大家阅读。 刘渡舟伤寒论讲稿原文 刘渡舟伤寒论讲稿.txt21春暖花会开!如果你曾经历过冬天,那么你就会有春色!如果你有着信念,那么春天一定会遥远;如果你正在付出,那么总有一天你会拥有花开满圆。中医诊病的方法,叫做四诊,望闻问切。四诊当中,最主要的,能被大家掌握的,色脉之诊。望色、切脉,这个非常重要。色,叫查,用眼睛观查它的变异。人病了,必有反应,一个是从脉上,一个是从色上,而有所不同。医生就根据反应的不同,还了疾病、脏腑不合的情况。但是,色与脉必须相合,才有把握,才更有准确性。因此,除了色之外,还要用指诊治法。色脉结合,可以万全。 现在我们当医生的,查色、切脉,还讲究,但是比较粗线条的了,不细,不细微。病人来了,人的胖瘦、脸上发红、发黄,我们也看一看。但是,这是很不够的,这些都是粗线条的。郁微,就是到了很细微的程度,但是望色要知机。宋邵康节一个话,知机,其神乎?你要是知了机了,这就有点神了,先知先觉。实际上不是这样,知机了,事物刚一萌动,你就知道了。所以古文观止里有一句话,础润而雨,月晕而见,见微知著,见了小的就知道大的。所以当医生辨色,就是要知机,他有一点反应,医生的眼睛丝毫不爽,就看出来,

就知道病情的情况了,就知道了。但是色与脉要结合起来,这样把握性才大一些。 上一次课我们讲的就是色脉结合诊病的方法,讲了三条。我们讲了,色莫知真。因为色脉结合了,我们才能洞悉病情。举了三个例子,恐在气血下,而脉细,而面白。脉细面白,气血不能向上,恐在气下,气血行于下,而不注于上,所以才脉细面白。人有羞愧,人心气馁了,心气不足,心就虚了,人的面色就乍赤乍白而无定,脉就浮了,浮者,气散于外,气不扰了。人无精液了,脉就涩了,唇口干涸,脉涩是切诊,唇口干燥是望诊。举例是说明,人的情志的变化,影响气血,能反应于人面,人的面色、脉色有变化。有了疾病了,也影响人的脏腑气血,人的面色,脉博也发生了变化。所以色与脉密切结合在一起,来判断人的疾病、情志的变化,是很科学的。 所以,我们读书就有所启发,这短短三条,字并不太多,张仲景就是告诉我们,临床看病的时候不要净切脉,还要望色,脉与色、和他的神态要结合起来,来反应脏腑气血荣卫的情况。所以说辨脉法,并不是辨脉的,结合望色的。如果从这三个例子,我们重视了,色脉之真,重视了人的情志的变化与气血的关系,人的疾病的变化与气血的关系,我们就收获无知处。我们读书要有所收获,有所得,有所用,这样在临床上提高了我们的水平。古人不能一个一个都说出来,

《伤寒论》太阴病提纲证之主方探讨

1108  环球中医药2017年10月第10卷第10期 Global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October 2017,Vol.10,No.10 四学术论坛四 基金项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十二四五”中医痹病学重点学科建设项目(2012?32) 作者单位:100091 北京,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风湿科[武妤霞二郭颖二李诗雨(硕士研究生)二周彩云];北京中医药大学[刘珊二李伟伟(硕士研究生)] 作者简介:武妤霞(1989-),女,2014级在读硕士研究生三研究方向:中医风湿病三E?mail:WGG1055032594@https://www.360docs.net/doc/952333969.html, 通信作者:周彩云(1964-),女,本科,主任医师三研究方向:中医风湿病三E?mail:zcy640111@https://www.360docs.net/doc/952333969.html, ‘伤寒论“太阴病提纲证之主方探讨 武妤霞 刘珊 郭颖 李诗雨 李伟伟 周彩云 【摘要】 本文通过对太阴病提纲证主方的不同认识加以分析,认为四逆汤二理中汤二桂枝加芍药汤二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或力不从心二或药过病所,均无法担太阴病提纲证主方之任,言太阴无主方更不合逻辑三继从方证对应二方机对应二方因相合的角度论证,认为李东垣的厚朴温中汤更契合太阴提纲证的病因二病机和主症,可作为太阴病提纲证的主方三 【关键词】 伤寒论; 太阴病; 主方; 理中丸; 厚朴温中汤 【中图分类号】 R222.2 【文献标识码】 A doi:10.3969/j.issn.1674?1749.2017.10.012 1 太阴病的内涵 太阴病篇,在‘伤寒论“中条文最少,然其地位不容忽视三太阴脾土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又是水液代谢二气机升降之枢纽,户枢不蠹,百病难生,故深研太阴病之理法方药,不仅是论治太阴伤寒之金针,更是论治内伤杂病之锁钥三‘伤寒论“第273条云: 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 ”太阴病是指外邪由表入里或寒邪直中太阴或表证失治误治,以中阳不足,脾胃阳虚,运化失职,寒湿内盛,气滞水停,升降失常为主要病机的一类病证三太阴病乃三阴病之起始,是疾病由阳转阴,由实转虚,由轻转重的过渡阶段,有其复杂性和特殊性,如治疗得当,可获全功;如失治误治,则可入少阴二厥阴而现三阴兼夹的复杂局面三故太阴病属于虚实并见,或以脾阳虚为主,或以寒湿内盛为主,或两者共存三病至太阴,说明后天之本已伤,如不加紧治疗,病邪深化,恐祸及先天,故其处方用药尤须谨慎三2 对太阴病的治疗及主方的不同认识2.1 温脾肾阳气,散寒湿,以四逆汤为主方 ‘伤寒论“第277条云: 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藏有 寒故也三当温之,宜服四逆辈三”曹颖甫‘伤寒发微“曰: 至于不渴,则其为寒湿下利无疑三曰脏有寒者,实为寒湿下陷大肠,初非指脾脏言之,盖此证必兼腹痛,按之稍愈三用大剂四逆汤可一剂而愈,不待再剂而决三”沈目南‘伤寒六经辨证 治法“说: 寒邪传人入太阴,必因脾肾阳虚,以挟水寒上逆于脾,故显自利不渴诸证,当以四逆汤补阳燥湿为主三”综合以上观点:太阴病不仅局限于太阴脾,还可累及于肾与大肠,需补肾壮阳二温脾止泻二散寒除湿,主方应为四逆汤三 然‘伤寒论“第278条云: 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系在太阴三”太阴病并无四逆证,四逆已入少厥二阴,况三阴递进,少厥可兼夹太阴,但太阴不会有少厥之证三四逆汤温肾助阳,乃少阴病之主方,附子乃其主药,如太阴病用四逆汤恐药过病所三再者四逆汤之脉沉而厥,而太阴病之脉浮而缓,故将四逆汤作为太阴病之主方不妥,若太阴病日久出现手足逆冷等肾阳虚之证,可选四逆汤,然此时已病入少阴三2.2 温中补虚,以理中丸为主方 ‘伤寒论“第159条云: 理中者,理中焦三”陈恭溥‘伤寒 论章句“称: 理中丸(汤),温补中土第一方也三”赵鸣芳[1]认为理中丸可作为太阴病本证(提纲证)之主方三方中人参二甘草健脾益气,干姜温中散寒,白术健脾燥湿,使脾阳健运,寒湿得去,则中州自安三很明显,此二人认为理中汤可作为太阴病提纲证之主方三 理中丸出自‘伤寒论“ 辨霍乱病脉证并治篇”和 辨阴阳易差后劳复病脉证并治篇”,主治寒性霍乱及大病差后胸上有寒三柯韵伯‘伤寒来苏集“提到 五经提纲皆是邪气盛则实,惟少阴提纲是指正气夺则虚”;高建忠[2]从虚实角度分析,认为太阴病的病机为虚寒,包括脾虚和寒邪两面,‘伤寒论“以祛邪为主,太阴篇也不例外,而理中丸并无治邪实之药,故把理中丸作为太阴病主方不完全恰当;林家坤[3]亦认为太阴提纲证,虽属脾虚寒湿所致,但以寒湿之邪偏盛为特点,临床应温燥寒湿以治标,兼健脾补虚以顾本,认为太阴病提纲证的主方应为理中汤加减,即理中汤去白术加生姜二附子,以增散寒除湿之功三综合柯韵伯二高建忠及林家坤三人共同的观点即:理中汤原方不足以担太阴病提纲证主方之重任,见识如此独到深刻,笔者深表敬佩三从理中汤药物组成来看,干姜乃理中丸之主药,虽有散寒之功,然散寒之力不足三人参二白术二炙甘草温补中焦,可用来治疗太阴病之脾阳

阳明病篇

阳明病篇 1、白虎汤 170、伤寒脉浮发热无汗,其表不解,不可与白虎汤,渴欲饮 水无表证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176、伤寒脉浮滑,此以表有热里有寒,白虎汤主之 219、三阳合病,腹满身重难于转侧,口不仁面垢,谵语遗尿。 发汗则谵语,下之则额上生汗,手足逆冷。若自汗出者,白虎 汤主之 350、伤寒脉滑而厥者,里有热,白虎汤主之 2、白虎加人参汤 26、服桂枝汤大汗出后,大烦渴不解,脉洪大者,白虎加人参 汤主之 168、伤寒若吐若下后,七八日不解,热结在里,表里俱热, 时时恶风大渴,舌上干燥而烦,欲饮水数升者,白虎加人参汤 主之 169、伤寒无大热口燥渴,心烦背微恶寒者,白虎加人参汤主 之 170、伤寒脉浮发热无汗,其表不解,不可与白虎汤,渴欲饮 水无表证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222、若渴欲饮水口干舌燥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3、竹叶石膏汤 397、伤寒解后,虚羸少气,气逆欲吐,竹叶石膏汤主之 4、小承气汤 208、阳明病,脉迟,虽汗出,不恶寒者,其身必重,短气, 腹满而喘;有潮热者,此外欲解,可攻里也。手足濈然汗出者,此大便已硬也,大承气汤主之。若汗多,微发热恶寒者,外未 解也,其热不潮,未可与承气汤,若腹大满不通者,可与小承 气汤微和胃气,勿令至大泄下 209、阳明病,潮热,大便微硬者,可与大承气汤,不硬者, 不可与之。若不大便六七日,恐有燥屎,欲知之法,少与小承 气汤,汤入腹中,转矢气者,此有燥屎也,乃可攻之;若不转 矢气者,此但初头硬,后必溏,不可攻之,攻之必胀满不能食 也。欲饮水者,与水则哕。其后发热者,必大便复硬而少也, 以小承气汤和之。不转矢气者,慎不可攻也 213、阳明病,其人多汗,以津液外出,胃中燥,大便必硬, 硬则谵语,小承气汤主之。若一服谵语止者,更莫复服 214、阳明病,谵语,发潮热,脉滑而疾者,小承气汤主之。 因与承气汤一升,腹中转气者,更服一升。若不转气者,勿更 与之;明日又不大便,脉反微涩者,里虚也,为难治,不可更 与承气汤也

郝万山伤寒论讲稿

郝万山伤寒论讲稿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

郝万山伤寒论讲稿 郝万山着 螽斯振羽整理 说明 1.本书是根据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1月第一版整理录入。 2.本书仅供学习研究《伤寒论》使用,请勿用于商业用途。 3.本次文字录入和排版尽量忠实于书籍原貌,对于原书印刷错误或不合适的地方,我本人录;入时直接进行了更正。如“段玉才”改为“段玉裁”《方言》的作者“杨雄”,通作“扬雄”,径改。 4.对于讲稿里面部分有争议的地方,为忠实于原书,尊重郝先生的学术思想,录入时一仍其旧。如“项背强几几”不作“项背强”。 5.删除了篇首的《出版者的话》和篇末的《附录》部分。 6.本书整理时我尽量做到减少错讹,但由于工作较为繁琐,难免会有错误或照顾不到的地方,还望读者阅读时仔细核对原书。 螽斯振羽2011年春节于福建 作者简介郝万山,男,1944年11月出生,毕业于北京中医学院。现任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为北京中医药大学优秀主讲教师、北京市教育创新标兵、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培养专家委员会秘书组成员、教育部名牌课程《伤寒论》创建项目负责人。在中医药教育岗位上工作近40年,主要讲授《伤寒论》。教学缜密严谨,深入浅出,注重理论结合临床实际,强调讲授中医经典基本知识的同时,更要重视解析其辨证论治的思路和方法。课堂教学生动活泼,条理清楚,注重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评估成绩名列全校前茅。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选聘

的中医经典着作《伤寒论》示范教学主讲人。临床重医术,讲医德。既为患者解除病痛,也为课堂教学提供了鲜活的实例,深受学生和患者的拥戴。、曾主编《白话伤寒论》《中医学问答题题库伤寒论分册》、(增订本)《医宗金鉴伤寒心法要诀白话解》、(第3版)《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教材同步辅导系列丛书伤寒论》《伤寒、、论选读》等10部着作。副主编或合着《实用经方集成》《四季饮食养生丛书》《伤寒论校注》、、、《伤寒论讲义》《伤寒论讲解》《中医药高级丛书伤寒论》等14部着作。发表论文60余篇。科研成果曾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技进步(部级)二等奖。 1前言人们在反复研究了历代中医的成才规律之后,一致认为“读经典,做临床,拜名师”是造就中医临床名家的必需条件。而《伤寒论》就被历代医家奉为中医的经典着作之一。从唐代开始,《伤寒论》被列入国家选拔医官考试的必考科目,这一规定一直沿用到清代。在当代的中医药高等教育中,把《伤寒论》列入本科以上教育的主干课程。而临床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特别是临床医师职称晋升考试等,也都把《伤寒论》列入了考试范固。因此无论是初学中医的人士,还是毕业后的继续教育,乃至中医药学的终生教育,都需要反复学习《伤寒论》。于是《伤寒论》几乎成了中医各科临床医师的案头书。我从事《伤寒论》的教学、研究和临床应用近40年,愚者千虑,或许会对《伤寒论》中的一些疑难问题,有所体会和感悟。承蒙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抬爱,推举我作《伤寒论》示范教学的主讲人,并将我所讲的《伤寒论精讲》制作成了VCD发行,受到读者广泛的关爱。本书即是将我讲课的讲稿摘取大要就正于各位中医经典的热爱者。讲稿的《伤寒论》原文,遵照明赵开美《仲景全书翻刻宋版伤寒论》,但本书为现代普及读物,原文一律改用规范简化字体,原书中的异体字或讹字,如也一律改为通行的简化字,“鞕”、、、改作“硬”“蚘”改作“蛔”“欬”改作“咳”“痓”改作“痉”等。讲稿所选原文取自《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第五”,止于“辨阴阳易差后劳复病脉证并治第十四”,从中选择理论和临床意义较大的条文,进行归类编排讲解。对于争议颇多,存疑待考,或者

胡希恕伤寒论讲稿

胡希恕伤寒论讲稿 1、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这一段,后世说是叫提纲啊,什么叫提纲,提纲两个字提的对,就是太阳病的纲领。我们具体的来说,对于这个太阳病啊,它是一个概括的特征,凡是太阳病它必须有这个特征,那么也就是说太阳病啊,不是一个个别的病,象咱们说的那个现在的病名多了,是肝炎呐,肺炎呐,都是一个个别的病,它是专有一个致病的因素,一个病变所在的地方,这种现在西医的病名一个病一个病的病名。这个虽然叫太阳病,它不是单独对一个病说的,这个太阳病啊,凡是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有这一系列的症候反映,那么它就叫太阳病,太阳病它就是一般的证,无论什么病。象我们平常见的感冒啊,流感啊,伤寒啊,瘟疹啊等等的吧,它一开始发作都有着种情形,这是我们临床常见的东西了,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那么具备这种特征就叫太阳病,你就根据治疗太阳病的方法治疗,那是不会错的,这太阳病头一节说的就是这个。我们再深研究,那么根据这些征候,我们来更深入的认识太阳病。那这个脉浮说明什么问题呢?这个脉浮就是脉出来了,往外出来了,它怎么出来的呢?就是血管里头充血了,就是血液多了,所以它脉浮。血液多了就上它理由水份多了,他不是说一得病血到多了,哪有那事啊,是水份多了。脉浮啊,就是我们身上外面这些浅表的动脉,有高度充血的这么一种情况,脉才出来了,尤其头项这个部位充血更加的厉害,所以在上边特别疼,而且强,这个强啊,就是强直的样子,这个在书的注里呀给该作僵,这也通。这个强啊,现在河南人说身上哪个地方板(音)啊,他就说强。张仲景是河南人吗,可见这个强是河南的一个语言,还是对的。那么这个充血,是上半身厉害,越往上越厉害,这个我们在一般的感冒啊都知道啊,一得感冒这个脑袋的血管都蹦起来了,越往上越厉害。那么这说明什么呢?…靠着外面浅在动脉都充血,而上体部尤其厉害。而恶寒,这个恶寒就是体表热,我们平时的温度啊,他与外面的空气接触有一定的差距他习惯了,忽然高起来了,与外面差距骤然间加大了,就感觉外面的空气很紧“音,疑是冷”,这是肯定的,它加大了内外的差距了吗,它就恶寒。那么根据这样的分析,想一想,那么是怎么一个情况呢?人想要出汗,在出汗以前,它血管要扩张,大量的体液他往外来,这个时候呢,脉就浮了。而要出汗那,都在上体部,上体部面大吗,那么这种情形,就把体液大量输送的上体部来了,所以脉也浮了,尤其上边更厉害头项强痛。那么液体随着热一起来吧,西医也是这么说法,液体和热一起来,外面的体温就增加,就感觉外面冷了。那么我们根据这些症状就可以看出来,这是在出汗前期的一个症候,要出汗而没能出汗,它就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太阳病是怎么样一个病呢,根据这个症候我们就可以得出这么一个结论,它是要出汗而达不到出汗,这么一种病理现象。这个中医有个传统的看法,这个看法还是对的,中医说正邪交争。所以说如果我们有了病了,我们的机体对这个疾病是要斗争的,它不等着,所以正邪交争,这是在中医中挺要紧的一句话。那么这个太阳病它为什么要出汗呢?就是机体要通过出汗而解除疾病。可见这个表证啊,就是这太阳病是正与

伤寒论之太阳病篇

伤寒论之太阳病篇公司内部档案编码:[OPPTR-OPPT28-OPPTL98-OPPNN08]

一、太阳病经证: (一)中风表虚证:桂枝汤及其兼证 桂枝汤证: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桂枝汤主之。(13) 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 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12) 太阳病,发热汗出者,此为营弱卫强,故使汗出,欲救邪风 者,宜桂枝汤。(95) 桂枝汤方: 桂枝三两去皮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 治法:解肌祛风,调和营卫。 (服以须臾,可啜热粥以助药力。忌生冷、酒酪、五辛、粘滑、肉类等。) 桂枝加葛根汤证 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14) 桂枝加葛根汤方: 葛根四两麻黄三两(去节)桂枝二两(去皮) 芍药二两生姜三两(切)甘草二两(炙) 大枣十二枚(擘) 病机:风寒外束,营卫不和,经输不利,筋脉失养。 主证:发热,汗出,恶风,项背拘紧固缩、转动不灵。

治法:解肌祛风,调和营卫,升津舒经。 (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法将息及禁忌。)桂枝加厚朴杏子汤证 太阳病,下之微喘者,表未解故也,桂枝加厚朴杏子汤主之。(43)喘家,作桂枝汤,加厚朴杏子佳。(18) 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方: 桂枝三两(去皮)芍药三两生姜三两(切) 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二枚(擘) 厚朴二两(炙,去皮)杏仁五十枚(去皮尖) 病机:风寒在表,营卫不和,肺气上逆。 主证:发热,汗出,恶风,头痛,咳喘气逆。 治法:解肌发表,降气平喘。 桂枝加附子汤证 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20) 桂枝加附子汤方: 桂枝三两(去皮)芍药三两生姜三两(切) 甘草三两(炙)大枣十二枚(擘)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病机:表证未除,阳气虚弱,阴亦不足。 主症:发热,恶风,头痛,汗漏不止,四肢拘急不适,小便不利等。治法:扶阳解表。

刘渡舟讲伤寒论录音

刘渡舟讲伤寒论录音整理 中医诊病的方法,叫做四诊,望闻问切。四诊当中,最主要的,能被大家掌握的,色脉之诊。望色、切脉,这个非常重要。色,叫查,用眼睛观查它的变异。人病了,必有反应,一个是从脉上,一个是从色上,而有所不同。医生就根据反应的不同,还了疾病、脏腑不合的情况。但是,色与脉必须相合,才有把握,才更有准确性。因此,除了色之外,还要用指诊治法。色脉结合,可以万全。 现在我们当医生的,查色、切脉,还讲究,但是比较粗线条的了,不细,不细微。病人来了,人的胖瘦、脸上发红、发黄,我们也看一看。但是,这是很不够的,这些都是粗线条的。郁微,就是到了很细微的程度,但是望色要知机。宋邵康节一个话,知机,其神乎?你要是知了机了,这就有点神了,先知先觉。实际上不是这样,知机了,事物刚一萌动,你就知道了。所以古文观止里有一句话,础润而雨,月晕而见,见微知著,见了小的就知道大的。所以当医生辨色,就是要知机,他有一点反应,医生的眼睛丝毫不爽,就看出来,就知道病情的情况了,就知道了。但是色与脉要结合起来,这样把握性才大一些。 上一次课我们讲的就是色脉结合诊病的方法,讲了三条。我们讲了,色莫知真。因为色脉结合了,我们才能洞悉病情。举了三个例子,恐在气血下,而脉细,而面白。脉细面白,气血不能向上,恐在气下,气血行于下,而不注于上,所以才脉细面白。人有羞愧,人心气馁了,心气不足,心就虚了,人的面色就乍赤乍白而无定,脉就浮了,浮者,气散于外,气不扰了。人无精液了,脉就涩了,唇口干涸,脉涩是切诊,唇口干燥是望诊。举例是说明,人的情志的变化,影响气血,能反应于人面,人的面色、脉色有变化。有了疾病了,也影响人的脏腑气血,人的面色,脉博也发生了变化。所以色与脉密切结合在一起,来判断人的疾病、情志的变化,是很科学的。 所以,我们读书就有所启发,这短短三条,字并不太多,张仲景就是告诉我们,临床看病的时候不要净切脉,还要望色,脉与色、和他的神态要结合起来,来反应脏腑气血荣卫的情况。所以说辨脉法,并不是辨脉的,结合望色的。如果从这三个例子,我们重视了,色脉之真,重视了人的情志的变化与气血的关系,人的疾病的变化与气血的关系,我们就收获无知处。我们读书要有所收获,有所得,有所用,这样在临床上提高了我们的水平。古人不能一个一个都说出来,举一反三,由表及里。如果人怒了,怒发冲冠了,脉是细的,面是细的吗?因此,面是红的,脉是洪大的。这你就要推理啊。如果人惭愧了,面一会红一会白,叫人看到心神不定,那人没什么事呢? 下面又讲了两个重要的问题,一个是举按寻的指法,切脉有举按寻,有三菽六菽九菽12菽这样的轻重之分,来候五脏之气。脉有浮取,有中取,有沉取,我们一般切脉的方法,叫浮中沉,所以要先从三菽开始。这叫常规。我们现在有些学生没受过常规的训练,切脉的时候,一下子就按下去了,中医你要先轻取,你得先看它是肺脉啊,看看是不是有表证,有外感。浮取没有才中取,然后再沉下去,所以叫浮中沉,举起来,按下去,叫寻,最后才推筋找骨。脉有浮中沉就是人有下中下三焦。浮就是看上焦的病,是表,按就是脾胃,寻就是肝肾了。指法,辨脉篇就告诉我们了,切脉的方法由轻取来候脉,候之不得然后向六菽,然后至骨,这样循序渐进,来候五脏之气。这就是知识,是理论,这也有手法,指法。我学了辨脉篇了,学到了什么了?这就是收获,就是能耐。指法,应该由轻而重,由上而下,一点一点地往下来。 下面讲的就是寸关尺,讲三部脉,再加上浮中沉,三三得九,这就是寸口脉的三部九候之法,三部就是寸关尺,九候就是三部各有浮中沉,与内经讲的三部九候之法不同。 三部九候里最主要的是讲肾脉、根脉。脉讲胃神根,脉有了根了,人就有救了,脉要无根,人就危险了。所以“假令下利,寸口、关上、尺中,悉不见脉,然尺中时一小见,脉再举头

学习《伤寒论》心得体会

学习《伤寒论》心得体会 中医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大学的时候开始学习经典,即深有体会。而今再次回顾经典,对临床工作有莫大的帮助。以下就我对《伤寒论》的心得体会做个分享。 一、以理解伤寒论原文为重点,多读多背。 在原文上下功夫,弄懂原作,求其本意,旁参诸家。多读多背,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学习《伤寒论》主要是继承仲景的学术思想,探索其精微大义,因此就要在原文上下功夫,弄懂原作,求其本意。《伤寒论》由于成书年代久远,条文失真,文法多样,文字古奥,论理广深,因此,我们要想学好、学透,依靠后世注家,以注家作为向导,不失为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然而,历代注家很多,且观点不一,如何选择,很是让初学者头痛。有幸在书店买了一本郝万山伤寒论讲稿,里面释义博采众家,实在让我受益匪浅。而胡希恕老师更是为后代工人为伤寒论注解的第一人,胡老师释义让人叹为观止。 至于背诵,我觉得背诵一定的原文对于中医入门是非常有必要的,对于《伤寒论》来说,不能背诵,头脑就不能在前后原文之间任意穿梭引用,也就无法全面细致的理解《伤寒论》的含义。经典著作中的条文,乃是从无数病例中总结出来的具有规律性的东西,也就是俗话所说万变不离其宗之宗。记住它,背诵它,就能在临床上触发思绪,吃透精神,从熟生巧,别出心裁二、我对六经的认识。 《伤寒论》六经体系是疾病共性规律的概括,以六经生理为基础,阐释其病理变化,不单是外感,实可以统万病。《伤寒论》从内难二经基础上的进一步之经典著作,补内难二经之不及,其首创六经证治。故我对六经之认识有一读之必要,打的中医治病,皆从整体出发,依据病者盛衰强弱、病势之缓急进退来作为施治方针。所谓六经,三阴三阳是也,大抵三阴经病,属寒、属里、属虚者多,故太阴治宜温,少阴治宜补,厥阴治宜清;而三阳经病,恰与三阴经病相反,大抵属热、属实、属表者多,故表证宜汗,实证宜下,独少阳属于半表半里,既不宜汗又不宜下,而治宜和解。 六经的划分具有辨证与论治的双重意义,具体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提示中风或伤寒,以确定解肌或发汗的治法。第二,提示病位的表里,可定表、和、攻救之法,对于部位的归类,可做为论治的根据。第三,提示病情的寒热,决定用药的温凉。第四,提示邪止消长的情况,可知如何祛邪或扶正,在辨证归类时以实证属三阳,虚证属三阴。第五,提示受邪的经脉脏腑可以分经用药,有的放矢。由于六经能提示受邪部位在何经脉脏腑,给立法方药指明方向,故伤寒六经辨证的过程,即是确立治则,治法及选方遣药的过程,所以辨证与论治是两个步骤,合而观之辨证与论治是不可分割的整体。 六经传变是有规律的,不同的传变条件,会有不同的传变情况:在感邪轻、正气强的条件下,如治疗得当,可不传而愈。在感邪重、正气强的条件下,病发于阳而反应强烈,且不论病在一经或合病,或并病都在三阳,但若治疗不当,消耗了正气,则可传入三阴。由阳经传入阴经的,病多属热,易于亡阴。在感邪重,正气弱的条件下,病发时直中三阴,但若治疗适当,邪衰正胜也可阴证转阳。在感邪轻,正气弱的情况下,病可发于阳也发于阴。三、关于伤寒在临床上的运用体会。 结合临床的实践与体会。总结起来,在临床应用经典,首先应抓住主证,然后辨析病机,最后在了解方义的基础上化裁经方,经过加减。临床如白虎加人参汤合竹叶石膏汤治疗糖尿病。五苓散合真武汤治心衰的水肿,大柴胡汤合半夏泻心汤治疗急性胰腺炎等。 总之,《伤寒论》不仅为诊治外感疾病提出了辨证纲领和治疗方法,也为中医临床各科提供了辨证论治的规范,从而奠定了辨证论治的基础,其中的奥妙需要我们不断的探索。

伤寒论太阳病篇

2016届六安中医院安徽中医药大学实习生 读《伤寒论》太阳病篇有感 姓名:郭杰 专业:中西医结合临床 年级:12级中西医临床 时间:2016年6月11日 正文:《伤寒论》出自东汉医圣张仲景之手,是一部阐述外感病治疗规律的专著。全书10卷,又以太阳病篇的论述最多。太阳病篇主要是论述外感病的传变与转归,以及失治误治之后的各类兼证、变证和疑似证等。因此有丰富的临床研究价值和指导意义。 从《伤寒论》“太阳病篇”原文来看,太阳病的病变部位涉及到足太阳膀胱经和足太阳膀胱腑,也涉及到太阳所主的肌表营卫。由于

太阳主表,而肺主皮毛,所以当体表的阳气受邪时,往往会导致肺气宣发肃降的功能失调而出现咳嗽或气喘。因此,手太阴肺经的病证也在“太阳病篇”中体现出来。当然,《黄帝内经》中用“太阳”命名小肠经和小肠腑,即手太阳小肠经和手太阳小肠腑。但是根据临床实际情况的判断,在外感病的早期阶段,《伤寒论》中并没有涉及到关于小肠经、腑的相关病变特征,这也是值得现代临床考究的一个方面。 从太阳病的提纲证来看,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反映了风寒邪气侵袭太阳经脉和肌表,正气奋起与邪气抗争的病机。三者必须兼备,方可辨为太阳病,不可独为一证。太阳病往后又分为:中风、伤寒和温病。 太阳中风为外感风寒卫强营弱,以发热恶寒汗出脉浮缓为特征,又称太阳中风表虚证,治以解肌祛风,调和营卫;方用桂枝汤证。若兼项背强几几,太阳经气不利,方用桂枝加葛根汤。兼气息喘急者,是风寒迫肺,肺气不利,方用桂枝加厚朴杏子汤。兼汗漏不止,甚则小便不利,四肢拘急者,是表扬虚弱为主,方用桂枝加附子汤。兼胸闷脉促者,是外邪欲陷胸阳不展,方用桂枝去芍药汤。若胸闷恶寒甚,脉微而不促者,是外邪已陷胸中,胸阳受损,然表邪还在,方用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兼身痛不休,脉沉而迟者,是表邪未解而气营两亏,方用桂枝新加汤。 太阳伤寒证为风寒外束,卫闭营郁,以发热恶寒无汗脉浮紧为特点,又称太阳伤寒表实证。治宜发汗解表,宣肺平喘,方用麻黄汤。因寒主收引,经气不利,故常伴身疼腰痛等证。若经气闭郁,项背强

刘渡舟伤寒论讲稿文字版

刘渡舟伤寒论讲稿文字版 以下是聘才小编为大家搜索整理的,欢迎大家阅读。 刘渡舟伤寒论讲稿文字版 刘渡舟伤寒论讲稿.txt21春暖花会开!如果你曾经历过冬天,那么你就会有春色!如果你有着信念,那么春天一定会遥远;如果你正在付出,那么总有一天你会拥有花开满圆。中医诊病的方法,叫做四诊,望闻问切。四诊当中,最主要的,能被大家掌握的,色脉之诊。望色、切脉,这个非常重要。色,叫查,用眼睛观查它的变异。人病了,必有反应,一个是从脉上,一个是从色上,而有所不同。医生就根据反应的不同,还了疾病、脏腑不合的情况。但是,色与脉必须相合,才有把握,才更有准确性。因此,除了色之外,还要用指诊治法。色脉结合,可以万全。 现在我们当医生的,查色、切脉,还讲究,但是比较粗线条的了,不细,不细微。病人来了,人的胖瘦、脸上发红、发黄,我们也看一看。但是,这是很不够的,这些都是粗线条的。郁微,就是到了很细微的程度,但是望色要知机。宋邵康节一个话,知机,其神乎?你要是知了机了,这就有点神了,先知先觉。实际上不是这样,知机了,事物刚一萌动,你就知道了。所以古文观止里有一句话,础润而雨,月晕而见,见微知著,见了小的就知道大的。所以当医生辨色,就是要知机,他有一点反应,医生的眼睛丝毫不爽,就看出

来,就知道病情的情况了,就知道了。但是色与脉要结合起来,这样把握性才大一些。 上一次课我们讲的就是色脉结合诊病的方法,讲了三条。我们讲了,色莫知真。因为色脉结合了,我们才能洞悉病情。举了三个例子,恐在气血下,而脉细,而面白。脉细面白,气血不能向上,恐在气下,气血行于下,而不注于上,所以才脉细面白。人有羞愧,人心气馁了,心气不足,心就虚了,人的面色就乍赤乍白而无定,脉就浮了,浮者,气散于外,气不扰了。人无精液了,脉就涩了,唇口干涸,脉涩是切诊,唇口干燥是望诊。举例是说明,人的情志的变化,影响气血,能反应于人面,人的面色、脉色有变化。有了疾病了,也影响人的脏腑气血,人的面色,脉博也发生了变化。所以色与脉密切结合在一起,来判断人的疾病、情志的变化,是很科学的。 所以,我们读书就有所启发,这短短三条,字并不太多,张仲景就是告诉我们,临床看病的时候不要净切脉,还要望色,脉与色、和他的神态要结合起来,来反应脏腑气血荣卫的情况。所以说辨脉法,并不是辨脉的,结合望色的。如果从这三个例子,我们重视了,色脉之真,重视了人的情志的变化与气血的关系,人的疾病的变化与气血的关系,我们就收获无知处。我们读书要有所收获,有所得,有所用,这样在临床上提高了我们的水平。古人不能一个一个都说出

伤寒论心得体会

学习《伤寒论》心得体会 08级中西医临床2008013036 谢海旋 中医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大三的时候开始学习经典,更是深有体会。而今有机会在毕业前再次选修经典,这对未来工作将会有莫大的帮助。在繁忙的找工作中,我依然会抽空学习经典,以下就我对《伤寒论》的心得体会做个分享。 一、以理解伤寒论原文为重点,多读多背。 在原文上下功夫,弄懂原作,求其本意,旁参诸家。多读多背,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学习《伤寒论》主要是继承仲景的学术思想,探索其精微大义,因此就要在原文上下功夫,弄懂原作,求其本意。《伤寒论》由于成书年代久远,条文失真,文法多样,文字古奥,论理广深,因此,我们要想学好她学透她,依靠后世注家,以注家作为向导,不失为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然而,历代注家很多,且观点不一,如何选择,很是让初学者头痛。有幸在书店买了一本郝万山伤寒论讲稿,里面释义博采众家,实在让我受益匪浅。而胡希恕老师更是为后代工人为伤寒论注解的第一人,胡老师释义让人叹为观止。 至于背诵,我觉得背诵一定的原文对于中医入门是非常有必要的,对于《伤寒论》来说,不能背诵,头脑就不能在前后原文之间任意穿梭引用,也就无法全面细致的理解《伤寒论》的含义。经典著作中的条文,乃是从无数病例中总结出来的具有规律性的东西,也就是俗话所说万变不离其宗之宗。记住它,背诵它,就能在临床上触发思绪,吃透精神,从熟生巧,别出心裁 二、我对六经的认识。 《伤寒论》六经体系是疾病共性规律的概括,以六经生理为基础,阐释其病理变化,不单是外感,实可以统万病。《伤寒论》从内难二经基础上的进一步之经典著作,补内难二经之不及,其首创六经证治。故我对六经之认识有一读之必要,打的中医治病,皆从整体出发,依据病者盛衰强弱、病势之缓急进退来作为施治方针。所谓六经,三阴三阳是也,大抵三阴经病,属寒、属里、属虚者多,故太阴治宜温,少阴治宜补,厥阴治宜清;而三阳经病,恰与三阴经病相反,大抵属热、属实、属表者多,故表证宜汗,实证宜下,独少阳属于半表半里,既不宜汗又不宜下,而治宜和解。 六经的划分具有辨证与论治的双重意义,具体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提示中风或伤寒,以确定解肌或发汗的治法。第二,提示病位的表里,可定表、和、攻救之法,对于部位的归类,可做为论治的根据。第三,提示病情的寒热,决定用药的温凉。第四,提示邪止消长的情况,可知如何祛邪或扶正,在辨证归类时以实证属三阳,虚证属三阴。第五,提示受邪的经脉脏腑可以分经用药,有的放矢。由于六经能提示受邪部位在何经脉脏腑,给立法方药指明方向,故伤寒六经辨证的过程,即是确立治则,治法及选方遣药的过程,所以辨证与论治是两个步骤,合而观之辨证与论治是不可分割的整体。 六经传变是有规律的,不同的传变条件,会有不同的传变情况:在感邪轻、正气强的条件下,如治疗得当,可不传而愈。在感邪重、正气强的条件下,病发于阳而反应强烈,且不论病在一经或合病,或并病都在三阳,但若治疗不当,消耗了正气,则可传入三阴。由阳经传入阴经的,病多属热,易于亡阴。在感邪重,正气弱的条件下,病发时直中三阴,但若治疗适当,邪衰正胜也可阴证转阳。在感邪轻,正气弱的情况下,病可发于阳也发于阴。三、关于伤寒在临床上的运用体会。 作为毕业班学生,已经经历过临床实习,有幸在实习期间能在一附院见到各老师在临床应用经典。这让我也有些临床上的实践与体会。总结起来,首先应抓住主证,然后辨析病机,最后在了解方义的基础上化裁经方,经过加减。临床如白虎加人参汤合竹叶石膏汤治疗糖尿病。五苓散合真武汤治心衰的水肿,大柴胡汤合半夏泻心汤治疗急性胰腺炎等。 总之,《伤寒论》不仅为诊治外感疾病提出了辨证纲领和治疗方法,也为中医临床各科

郝万山伤寒论讲稿打印

郝万山伤寒论讲稿打印版

————————————————————————————————作者:————————————————————————————————日期:

郝万山伤寒论讲稿

目录 作者简介.............................................................................................. 错误!未定义书签。前言.................................................................................................... 错误!未定义书签。绪论 (1) 一、《伤寒论》的作者 (1) 二、《伤寒杂病论》成书的背景 (3) 三、《伤寒杂病论》的沿革和《伤寒论》的版本 (4) 四、《伤寒论》的内容与贡献 (6) 五、关于六经辨证 (10) 六、学习《伤寒论》的方法与要求 (12) 第一章辨太阳病脉证并治 (15) 概说 (15) 一、太阳病的病位 (15) 二、太阳病的成因 (15) 三、有关太阳的生理 (15) 四、太阳病的证候分类与治法 (16) 五、太阳病的自然病程和预后 (17) 第一节太阳病辨证纲要 (18) 一、太阳病提纲 (18) 二、太阳病分类提纲 (19) 三、太阳病的自愈日和欲解时以及六经病的欲解时 (22) 四、辨太阳病传经与否 (25) 第二节太阳病证 (25)

二、太阳腑证 (51) 第三节太阳病变证 (58) 一、变证治则 (58) 二、辨寒热真假 (59) 三、辨表里先后治则 (59) 四、热证 (61) 五、虚证 (67) 六、结胸证 (82) 七、脏结证 (88) 八、痞证 (89) 九、痞证类证 (95) 十、欲愈候 (97) 十一、火逆证 (98) 第二章辨阳明病脉证并治 (100) 一、阳明病的性质和特点 (100) 二、阳明病的病位 (100) 三、阳明病成因阳明 (100) 四、阳明生理 (100) 五、阳明病的证候分类和治法 (101) 六、明邪气的传经和阳明病的预后 (102) 第一节阳明病辨证纲要 (102) 一、阳明病提纲 (102) 二、阳明病病因病机 (103) 三、阳明病脉证 (103)

伤寒论阳明病篇

伤寒论阳明病篇 180: 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 182: 问曰:阳明病外证云何?答曰: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也。 208: 阳明病,脉迟,虽汗出不恶寒者,其身必重,短气,腹满而喘,有潮热者,此外欲解,可攻里也。手足濈然汗出者,此大便已鞕也,大承气汤主之;若汗多,微发热恶寒者,外未解也;(一法与桂枝汤)其热不潮,未可与承气汤;若腹大满不通者,可与小承气汤,微和胃气,勿令至大泄下。 大承气汤方:大黄四两,酒洗厚朴半斤,炙,去皮枳实五枚,炙芒消三合,右四味,以水一斗,先煮二物,取五升,去滓;内大黄,更煮取二升,去滓;内芒消,更上微火一两沸,分温再服。得下,余勿服。 小承气汤方:大黄四两,洒洗厚朴二两,去皮,炙积实大者,炙,三枚,右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二服,初服汤当更衣,不尔者尽饮之;若更衣者,勿服之。 219: 三阳合病,腹满、身重,难以转侧,口不仁、面垢、谵语、遗尿。发汗,则谵语;下之,则额上生汗、手足逆冷;若自汗出者,白虎汤主之。白虎汤方:知母六两石膏一斤,碎甘草二两,炙粳米六合,右四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223: 若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猪苓汤主之。猪苓汤方:猪苓去皮茯苓泽泻阿胶滑石碎,各一两,右五味,以水四升,先煮四味,取二升,去滓;内阿胶烊消。温服七合,日三服。 242: 病人小便不利,大便乍难乍易,时有微热,喘冒(一作息)不能卧者,有燥屎也,宜大承气汤。 247-249:

趺阳脉浮而涩,浮则胃气强,涩则小便数,浮涩相搏,大便则鞕,其脾为约,麻子仁丸主之。麻子仁丸:麻子仁二升芍药半斤枳实半斤,炙大黄一斤,去皮厚朴一尺,炙,去皮杏仁一升,去皮尖,熬,右六味,蜜和丸如梧桐子大。饮服十丸,日三服,渐加,以知为度。 太阳病三日,发汗不解,蒸蒸发热者,属胃也,调胃承气汤主之。 伤寒吐后,腹胀满者,与调胃承气汤。 252-255: 伤寒六七日,目中不了了,睛不和,无表里证,大便难,身微热者,此为实也。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阳明病,发热、汗多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发汗不解,腹满痛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腹满不减,减不足言,当下之,宜大承气汤。 259-262: 伤寒发汗已,身目为黄,所以然者,以寒湿(一作温)在里不解故也。以为不可下也,于寒湿中求之。 伤寒七八日,身黄如桔子色,小便不利,腹微满者,茵陈蒿汤主之。 伤寒身黄发热,桅子蘖皮汤主之。桅子蘖皮汤方:肥桅子十五个。擘甘草一两,炙黄孽二两,右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半,去滓,分温再服。 伤寒瘀热在里,身必黄,麻黄连轺赤小豆汤主之。麻黄连轺赤小豆汤方:麻黄二两,去节连轺二两,连翘根是杏仁四十个,去皮尖赤小豆一升大枣十二枚,孽生梓白皮一生,切生姜二两,切甘草二两,炙,右八味,以潦水一斗,先煮麻黄再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半日服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