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的两个长寿穴

人体的两个长寿穴
人体的两个长寿穴

人体的两个“长寿穴”---治百病秘方

人体主要有十二经络和奇经八脉

我们每个人都有两个“长寿穴”:一个是“涌泉穴”,另一个是“足三里穴”。

涌泉穴是肾经的一个重要穴位,经常按摩此穴,有增精益髓、补肾壮阳、强盘壮骨之功效。肾是主管生长发育和生殖的重要脏器,肾精充足就能发育正常,耳聪目明,头脑清醒,思维敏捷,头发乌亮,性功能强盛。反之,若肾肾虚精少,则记忆减退,腰膝酸软,行走艰难,性能力低下,未老先衰。

涌泉穴位于足底,在足掌的前三分之一处,屈趾时凹陷处便是。每晚睡前盘腿而坐,用双手按摩或屈指点压双侧涌泉穴,以该穴位达到酸胀感觉为度,每次50至100下。

利用刺激涌泉穴养生、保健、防病治病的方法有很多,归结起来可分为三类:一是用药物烘烤、熏洗;二是用灸疗、膏贴;三是用各种按摩手法或其他的物理性方法。

下面是几种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

(1)用热盐水浸泡双侧涌泉穴。热水以自己能适应为度,加少许食盐,每日临睡觉前浸泡15~30分钟。

(2)用艾灸或隔药物灸,每日一次,至涌泉穴有热感上行为度。

(3)用按摩手法推搓、拍打涌泉穴。

①在床上取坐位,双脚自然向上分开,或取盘腿坐位。然后用双拇指从足跟向足尖方向涌泉穴处,作前后反复的推搓;或用双手掌自然轻缓的拍打涌泉穴,最好以足底部有热感为适宜。

②取自然体位、仰卧位或俯卧位,用自己双脚作相互交替的对搓动作,可也用脚心蹬搓床头或其他器械。

俗话说:“若要老人安,涌泉常温暖。”据临床应用观察,如果每日坚持推搓涌泉穴,可使老人精力旺盛,体质增强,防病能力增强。据统计,推搓涌泉穴疗法可以防治老年性的哮喘、腰腿酸软无力、失眠多梦、神经衰弱、头晕、头痛、高血压、耳聋、耳鸣、大便秘结等五十余种疾病。

足三里穴位于外膝眼下10厘米,用自己的掌心盖住自己的膝盖骨,五指朝下,中指尽处便是此穴。足三里穴是胃经的要穴。胃是人体的一个“给养仓库”,胃部的食物只有及时地消化、分解、吸收,人体的其他器脏才可以得到充足的养分,才能身体健康、精力充沛。所以,胃部消化情况的好坏,对我们来说极为重要。而足三里则能担此重任。每晚以指关节按压足三里,不但能补脾健胃,促使饮食尽快消化吸收,增强人体免疫功能,扶正祛邪,而且还能消除疲劳,恢复体力,使人精神焕发,青春常驻。

足三里是人体的一个穴位,传统中医认为,按摩足三里有调节机体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的作用。古今大量的实践都证实,足三里是一个能防治多种疾病、强身健体的重要穴位。足三里是抗衰老的有效穴位,经常按摩该穴,对于抗衰老延年益寿大有裨益。

【标准定位】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

常揉三阴交,终身不变老如果你的父母给你存了一笔几千万的

财产,你却不知道用。还每天到处借钱,过得穷困潦倒,那是

多么可惜的事情呀?

爱美是女人的天性,如今日子越过越好,保养的方法也层

出不穷。很多人,花了大把的时间和金钱,却眼睁睁的看衰老

爬上自己的脸庞和身体。内心充满了愤怒、失望、怅惘……

其实,三阴交穴就是我们的父母留给我们的巨额财产。可

以帮助我们维持年轻,延缓衰老,推迟更年期,保证女人的魅

力。三阴交穴在小腿内侧,脚踝骨的最高点往上三寸处(自己

的手横着放,约四根手指横着的宽度)。三阴交对女人、对人体

究竟有什么神奇作用呢?

1、保养子宫和卵巢人体的任脉、督脉、冲脉这三条经脉的经气都同起于胞宫(子宫和卵巢)。其中,任脉主管人体全身之血,督脉主管人体全身之气,冲脉是所有经脉的主管。每天晚上5点—7点,肾经当令之时,用力按揉每条腿的三阴交穴各15分钟左右,能保养子宫和卵巢。促进任脉、督脉、冲脉的畅通。女人只要气血畅通,就会面色红润白里透红,睡眠踏实,皮肤和肌肉不垮不松。

2、紧致脸部肌肉,使脸部不下垂看看张曼玉和赵雅芝,现在脸都紧紧的,没有松垮下来,因为她们的饮食都很规律,脾没有受到伤害。再看看大美人关之琳,经常在家开Part,饮食无节制,喝酒无节制,伤了脾,脸部现在松弛得非常明显,老态骤然显现。经常伤害脾,脸上及全身肌肉都会更快的松弛。如果想在40岁之后,还能对抗地球的引力,保证脸部和胸部不下垂。除了饮食要规律之外,还要经常在晚上9点左右,三焦经当令之时,按揉左右腿的三阴交穴各20分钟健脾,因为三阴交是脾经的大补穴哦。

3、调月经,去斑,去皱,祛痘三阴交是脾、肝、肾三条经络相交汇的穴位。其中,脾化生气血,统摄血液。肝藏血,肾精生气血。女人只要气血足,那些月经先期、月经后期、月经先后无定期、不来月经等统称为月经不调的疾病都会消失。而女人脸上长斑、痘、皱纹,其实都与月经不调有关。只要每天晚上9点—11点,三焦经当令之时,按揉两条腿的三阴交各15分钟,就能调理月经,祛斑、祛痘、去皱。不过,要坚持才有效果哦,坚持每天按揉,按揉一个月之后,才能看得到效果。如果指望一两天就看到效果,只能是做梦了。

4、改善性冷淡很多女性面对高压的生活节奏,或者因为自身饮食结构或生活习惯不合理,导致性冷淡。这样不但自己少了很多生活的乐趣,还影响夫妻感情,容易导致家庭不稳。三阴交是一个大补穴,能补气补血,提升女人的性欲,让女人逃离性冷淡,重温浪漫人生。每天晚上5点—7点,肾经当令之时,按揉三阴交,提升性欲的效果最好。坚持一个月,定能收到你想要的效果。

5、调治肌肤过敏,湿疹,荨麻疹,皮炎三阴交是脾经的大补穴。脾最大的功能之一是能够把人体的水湿浊毒运化出去。每天中午11点,脾经当令之时,按揉左右腿的三阴交各20分钟,能把身体里面的湿气、浊气、毒素都给排出去。皮肤之所以过敏,长湿疹,荨麻疹,皮炎等毛病,都是体内的湿气、浊气、毒素在捣乱。只要按揉三阴交,把这些讨厌的调皮鬼赶出去,不出一个半月,皮肤就能恢复光洁细腻,干净无暇了。

6、保持血压稳定三阴交是一个智能调节穴位。当你血压过高或过低,每天中午11点—13点,心经当令之时,用力按揉两条腿的三阴交各20分钟,坚持两三个月,能把血压调理至正常值。

另外,三阴交还能调治脾胃虚弱,消化不良,腹胀腹泻,白带过多,子宫下垂,全身水肿,眼袋浮肿,小便不利,脚气,失眠等症。

我有位邻居王教授,是位退休的老中医。老太太今年71岁,脸上一个老年斑都没有,脸皮紧紧的没有松弛现象,皱纹只有浅浅的几根。说话声音洪亮,中气十足。每次去爬山,中途从不休息,都是一口气爬上去的,还不大喘气。在我的一再套近乎下,老人透露了她的保养秘诀:保持心情愉快,饮食清淡,适量运动,充足的睡眠,每天按揉三阴交,每条腿的三阴交至少按揉或用经络锤敲打10分钟以上。

对于穴位的按揉,不要指望一两天出效果。一定要像王教授这样坚持,坚持才有效果。父母生我们时,三阴交这个大补穴已经在我们身上了,等于是父母给我们往抗衰老银行里存了一笔巨额财产。既然是父母无私的赠与,我们为什么不好好利用呢?每天坚持按揉链条腿的三阴交各15分钟以上,还惧怕岁月的侵蚀吗?如果感觉用手指按揉比较累,可以用经络锤敲打,或者用筷子头按揉,效果也一样哦。

三阴交穴的按摩保健功能

三阴交——这个穴位是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这三条阴经的交会穴,故而得名。三阴交位于小腿内侧,足内踝尖上3寸(即除拇指外其余四个手指并起来的宽度)、胫骨后方凹陷处。

中医理论认为,肾藏精,为先天之本;脾统血,为后天之本;肝藏血,“精血同源”。而三阴交通达三经,被养生学家称为“强身健体穴”。该穴具有滋阴补肾、疏肝理气、健脾利湿、调合气血、通经活络等功能。

1、现代研究也发现:刺激三阴交对神经衰弱、失眠、消化不良、腹痛腹泻、中风偏瘫等都有一定治疗作用。而如果每天按揉三阴交,坚持一段时间您就可以发现身体状况的改善,也可使很多慢性病得到很好的康复。

2、此外,三阴交对于女性朋友来说更是“健康益友”,它可以说是妇科病的“灵丹妙药”,有人就把它称为“女三里”。如果有痛经,坚持每天揉按三阴交,疼痛就会减轻(如能配合点按合谷穴效果更好)。所以有痛经的女性可在月经来前约一周开始,每天花个

3、5分钟按摩合谷和三阴交;每天刺激三阴交穴2-3次,每次持续2分钟(产生酸胀感),还能补血养颜、强身美容;有妇科毛病的女性平时更应该来按揉三阴交。月经将行或疼痛发作时,将药末2克置胶布上,敷贴在三阴交穴,隔天换药1次。

3、三阴交保健的具体方法是:

1)按揉法:用拇指或中指指端按压对侧三阴交,一压一放为1次;或先顺时针方向、再逆时针揉三阴交,持续5-10分钟。

2)叩击法:一手握拳有节奏地叩击对侧三阴交穴,20次左右,交替进行。

3)摩擦法:手掌擦热后摩擦三阴交穴,20次左右。

4)拔罐法:常法拔罐即可。经常拔三阴交穴,可调补精血。

女人想更健康美丽往下看:

女人病:

1、三阴交:在脚内踝尖上7cm左右,小腿胫骨后缘的地方。点按可活血又可止血,滋阴利湿。

2、经后乏力、腰酸腿疼,吃六味地黄丸。

3、月经淋漓不止。原因是脾不统血、气虚下陷。平日吃补中益气丸,红枣。月经期服八珍颗粒两袋和三七粉(同仁堂)一瓶。

4、经量少,滞涩难下,久久不来,平日以山楂煮水喝,可加红糖。

美容篇:

1、用手指肚敲头2分钟、梳头2分钟。头上有膀胱经、胆经、三焦经、胃经。

2、用手指肚敲面部、额头、眉骨、鼻子、下巴。

3、敲胳膊上的大肠经(从上臂到手腕都要敲)。

4、刺激按揉丝竹空(靠太阳穴那端的眉尖),可防长斑,减少鱼尾纹。

养胃篇:

要补血先健脾胃。气血不足,大便必然无力而下。养胃的重点是排“三浊”--浊气、浊水、浊便。小屁、蔫屁、臭屁是放肠胃产生的浊气;响而不臭的屁,是肝胆的浊气。

1、推腹法:从心脏下部开始推,只要是从上往下推,怎么推都行。将脾胃或肝经的废气排泄,引气血重新灌注而解脾胃寒的问题。

2、山药、薏米(1:1的比例)打粉熬粥。健脾祛湿,增长气血。肝火旺、脾胃虚弱者都可以食。有齿痕就是脾虚。

多吃红枣,补气血。

吃完肉、要吃大山楂丸帮助消化。

3、金鸡独立:闭眼,任意抬起一只脚,用意念保持身体平衡,把气血引到脚上,一会就会满身出汗。跟热水泡脚的功效差不多。

4、睡眠质量不好就是肠胃的原因。先按太冲穴,补足心血,再敲胆经。排气多了,大便也色深味重了。这说明肝胆之毒素从肠道排出了。

小贴士:

找穴位:手摸有沙粒或者硬条一样的东西。揉法要让力量透下去。腿上的经要由上向下推,胳膊上的经要由下向上推。

磨牙:气郁不舒或精神紧张造成。吃逍遥丸以健脾舒肝,还可吃白萝卜通通气。气顺痰自消。

感冒:取嚏法。驱除体内的寒气,感冒自消。

提示:

我精心为女性朋友找来了极简单易做又实用奇效的按摩术,就是希望大家都有个好身体,只要身体好就一切都好,女性朋友可别犯傻,为了你的健康,美丽,坚持常揉三阴交穴位吧!!

男性朋友也要了解关心呀,可以帮着你的爱人,妻子,老婆,老伴,或者红颜知己按摩呀,哈哈!!巧治百病秘方

1、巧治痔疮:每日早晨空腹,吃香蕉一至二个,既治痔疮,又可通便。

2、巧治牛皮癣:用鲜茄子切片,粘癣上即可。

3、高血压验方:向日葵叶30克,煎浓服之,待茶引一个月见效。

4、肺结核验方:玉米须60克,加冰糖适量水煎长服。

5、胃十二指肠溃疡秘方:土豆250克煮熟加开水拌勺,早、晚各服一杯,长服。

6、糖尿病秘方:取清嫩南瓜炒菜吃或煮在稀饭里面吃,每日一斤,坚持二个月。

7、血管硬化秘方:每天吃香蕉三至五支长食。

8、慢性肝炎验方:泥鳅三条,烘干碾磨,加姜少许,每天饭后服10克即可。

9、感冒简便方:葱根、生姜各15克煎水喝。

10、感冒验方:葱头、生姜各30克,食盐6克,捣烂加白酒半勺,加热,包纱布。擦胸、背、手、脚心、腋窝,盖被即可。

11、哮喘验方:白萝卜水和红糖、煎水服。

12、咳嗽验方:桔子皮9克,白萝卜12克,煎水服。

13、咳嗽秘方:萝卜籽9克,煎水服,也可治痰多,吐浓血。

14、治头痛验方:莲翘、生地、川兄各9克,煎水服。

15、偏头痛验方:取生萝卜水,滴鼻孔,左痛滴右鼻孔、右痛滴左鼻孔。

16、腰痛验方:鸡血藤、生筋草各9克,煎水服。

17、便闭秘方:黑芝麻30至60克,水煎空服。

18、溃疡秘方:每日吃核桃两个。

19、恶痢秘方:用偏豆30克,碾磨后开水送服。

20、疥疮验方:用安树叶、榆树叶各一把加硫磺少许,煎水洗澡。

21、肩痛秘方:生姜50克、葱头30克,白酒15克共捣烂炒热保患处,每日多次。

22、声音嘶哑特效方:玄生、胖大海各9克、冰糖15克,水煎待茶饮。

23、散气秘方:明熊磺、白矾各等份碾磨,浓茶调包患处。

24、白癜风外用方:独头蒜一个、蜂蜜9克、捣匀擦患处。

25、小便不通特效方:葱一根、白胡椒7粒,捣烂,填在肚脐上,用胶布固定一次见效。

26、身上起疯疙瘩验方:取冬瓜皮,煎水外洗内服。

27、口臭验方:藿香、贝兰各10克、金银花、生干草各5克,用开水冲泡待茶引。

28、口疮单方:用柿柄霜,涂患处。

29、手癣验方:松枝煎水洗患处。

30、外伤出血简便方:丝瓜叶一把,晒干碾磨外服,或用西瓜叶。

31、外伤出血秘方:用棉花放在鸡蛋青内浸透,取出贴患处。

32、便血秘方:无花果10个,水煎长服。

33、痔疮秘方:用干艾叶一把,拌少许硫磺火熏肛门。

34、烧伤简便方:用醋擦洗患处,既不起泡又能治痛

35、烧伤验方:取肥皂沫水,冷涂或将南瓜捣烂涂患处。

36、湿疹验方:用大蒜水擦患处。

37、无明肿毒:把干晒的茄子柄放火盆里烧,烟熏患处即可。

38、脚气秘方:用麻柳树叶、榆树叶各一把,烘干碾磨涂患处。

39、快速灭鼠:用味精、糖精一小点、拌饭后,鼠吃后即死。

40、戒烟法:槟榔一个(中药)钻孔二至三个注入叶子烟油想吸烟时闻槟榔,一星期后永不想吸烟。

41、胶鞋除臭:用酒一两滴满鞋内晾干臭即除。

42、母鸡变嫩:杀鸡前先喂醋酸五钱,片刻后杀之,熟后鲜嫩。

43、夜间钓鱼:塑料袋内装电筒,扎紧见亮鱼即来。

44、划玻璃法:细料碗锋尖靠尺滴煤油两边对划。

45、引鼠出洞:螃蟹壳拌生漆,用火烧,鼠闻其味后自出。

46、老鼠自杀:葱头数根切碎拌少许石灰馒头面鼠吃后心闷口干而死。

47、纸捉苍蝇:松腊八份、菜油四份,少份熬化敷纸上苍蝇飞来自粘。

48、自制肥皂:碱粉、石灰各半,加热水熬开过滤加桐油即成。

49、煎鱼不粘锅:锅烧辣后,用生姜擦锅,鱼不粘锅。

50、便器过污:草酸一克,滴水用力擦洗污迹尿迹即除。

51、皮鞋光亮法;皮鞋滴醋擦皮鞋又亮又光。

52、除脸上雀斑:西瓜子、杏仁各四两碾细拌蛋清擦脸,早晨用淘米水洗脸一个月自愈。

53、巧治拉肚:大蒜头数个,放火内烧熟吃即可。

54、小鸡选择:母鸡头小,公鸡头大,捏住嘴角提母鸡不跳。

55、杀鸡不荡毛:杀鸡前喂酒五钱,一分钟后杀,毛自脱干净。

56、催鸡生蛋法:用蛋壳和贝壳碾粉拌食物喂鸡,可催鸡提前生蛋。

57、母鸡冬天多生蛋法:用胡椒拌食喂鸡,冬天会多生蛋。

58、支气管特效药:木别、桃仁、杏仁、各七粒磅粉加白胡椒七粒用鸡蛋清调敷脚心,男左女右,脚放平,静卧15小时,三日内禁房事一次即愈。

59、尿床:鸡肠一副洗净、泽泻五钱粉末,喂入鸡肠内煮熟食肠喝汤,其后永不尿床。

60、千杯酒不醉:樟木、蓦根各一两煎水半碗,酒前半小时服下,可多喝几十倍的酒量。

61、立止鼻血:老墙土卡在耳朵上、左孔出血卡右孔,右孔出血卡左孔,可止血。

62、巧取白癣:大蒜头擦刀锈涂患处,每三天一次,两次痊愈。

63、食物相反:血肉反甘草,鸭肉反糖精,鸡肉反甘草,葱类反蜂糖。

64、治白带方:白芍三钱,红糖二两,用水煎服,黄酒为引,日服一次,三日即愈。

65、白发转青:生地、何首乌、黑芝麻各二两煎水服半月,转青发亮。

66、钓鱼自中:中药阿魏碾粉,蚯蚓诱鱼闻耳自来。

67、牙齿变白:墨鱼骨粉刷牙,几日后牙齿洁白。

68、酒醉立醒:绿豆、茶叶煎水浓汁服上即醒。

69、耳内流浓:黄白、黄连、黄岑各一钱研粉放入耳内,每天三次三日即愈。

70、狐臭秘方:樟脑、白矾各三钱、哈油二钱,共糊状早晚洗净,腋下涂之,五日后即好。

71、胃痛验方:白芨、泽泻各二钱煎水一日服三次,每次服用痢特灵片连服十天。

72、遗精:刺猬皮炒研末,每日三次,用红糖水服见效。

73、咀歪眼邪:黄鳝血涂布上,左歪贴右,右歪贴左。

74、快速拔牙:鲤鱼一条,肚内涂上白砒霜,晾几天,鱼鳞起白霜,拔牙时取鱼鳞上白霜粉涂牙根牙掉。

75、黑斑酒痣:当归一两做成浓汁涂患处,每日三次,半月见效。

76、各种牙痛:车前草,鱼星草、两面草、灵仙草各六钱,石兰一两、甘菊麻一钱五分煎水服永不再痛。

77、盐水磨刀:刀先放在盐水泡20分钟,然后在石头上磨,边磨边浇水既快又能延长刀的使用时间。

78、鸡蛋变软:用醋酸煮,鸡蛋软如泥。(摩术)

79、蚊帐熏黑了怎么洗:生姜二两,煮盆姜水,把蚊帐泡在姜水里半小时,然后用手搓揉黑烟即除。

80、脚泡自消:走路脚起泡,用冷水调麦面,一夜全消。

81、旧相片变新:用酒精擦相片,色艳如新。

82、焦饭去糊味:生葱数根,插饭内水火闷心,焦味立即除净。

83、读书易记:远智益智各一两,研粉制丸,早上用米汤送服数粒,几天后记忆增加。

84、跌打损伤:生干葫豆叶洗后放咀嚼细生生吞,用酒送服立即除痛、活血去瘀。

85、关节疾痛秘方:时时发作。凤凰衣三份,菟丝子两份牛骨粉五份,共制成粉每次10克日服一至两次酒送下。

86、治头晕药方;白芨二两(炖淡肉)专治头晕,长期服又可补脑。

87、消食积方:山楂、神曲、陈皮、香附、策附子、各三钱,水煎服之,每日三次二日即愈。

88、支气管炎秘方:在劳累后或秋冬季发者,用核桃六个(去硬壳不去衣)为一日量,分两次服,连服半月自愈。

89、治气管炎验方:川贝母一钱研沫,用梨一个切开去核,将贝母粉填入梨空处合紧,蒸或煎水服均可。

90、治高烧秘方:用灶心土5钱,碾粉后加少许食盐,加开水服用,5分钟内退烧。

91、立止鼻血:用旧蓑衣一件,火烧成灰后冲开水服用,可立止鼻血。

92、治妇科炎症秘方:用红蚯蚓3、5、7条放入碗中加白糖扣盖,待蚯蚓摆玄后冲开水服用,立刻见效。

93、治喉炎秘方:独荷、香荷、甘草、黄连各10克煎水服,半月后生效。

94、快速打蛔虫秘方:用生南瓜子20粒,放口中嚼,喝白酒一口,立即见效。

95、胃痛秘方:车前草、白芍、白岑、山楂各15克,煎水服一周内见效。

96、治晕车秘方:白莲根5克泡水喝,可立止晕车。

97、小儿惊风:用陈麻布罩子,用火烧人中和骨穴,两分钟见效。

98、治贫血秘方:白积、白芍、甘草各15克,煎水服,加冰糖适量。

99、治耳鸣秘方:响铃草半斤,炖猪耳朵一支吃,连吃5次见效。

千古名方

1、支气管炎:用向日葵的盘和杆煎浓水早晚各喝一杯,喝时往杯里加点蜂蜜或二钱川贝母面,不但治老年咳嗽,还治急性和慢性支气管炎,均有特效果。

2、肺结核:用健康产妇的胎盘一个,用瓦烘干,研成细面,黄酒送服,一日三次,一次服三钱,见效连服,数日可愈。

3、头痛:用刀豆根三颗(老母猪耳豆)黄酒一两、加水熬汤一杯,一次一杯,日服三次,两三日可好。

4、高血压:用鸡冠花四朵,大红枣十五个,煎水当茶喝,效果特佳,连服一个月。

5、胃痛:用“乌梅子”(去药店买)二个,大枣三个,胡椒十三粒一起做一丸,连服其效特佳。

6、吐酸水、烧心:用三个花椒粒,三十粒花生米一起吃下去立刻就好,奇妙如神。

7、手脚裂口:用淡盐水洗手脚后用香蕉皮蹭数次即愈。

8、肾炎:用蚯蚓便出的土,多少均可,加四倍开水冲后搅浑,待沉淀后,取上面的青水服,一次服一小杯,日服两次,其效佳。

9、鼻出血:用大蒜捣烂敷脚心上,左鼻出血敷右脚心,右鼻出血敷左脚心。

10、秃疮:用一支黑鸡的鲜血,趁热另切一片鲜姜,用姜沾鸡血察秃疮,疮愈还能长出新头发。

11、小儿夜哭:用口嚼一口茶叶捏成小饼,贴在肚脐上,用纱布扎住,即可不哭。

12、刀伤出血:用马兰根,多少均可,洗净炒干黄,研成细面,调香油,外贴即好。

13、水肿:用四两红小豆,熬水当茶喝,连喝数次,很快消肿。

14、痔疮:用槐树籽一两,熬水当茶喝,如便血脓,就买一两“生地”熬汤,送服槐角面,一日两次,一次服三钱,其效特佳。

15、烧烫伤:及时用陈醋察患处,既不起泡也不痛。

16、耳聋:将嘴里含一小铁块,耳上放一小块磁铁听,左聋含左边,右聋含右边,久含久听,可见功效。

17、脚气、脚癣、脚臭、脚汗及鹅掌脚:用陈醋二斤,每晚温热,将脚泡入醋内一小时,连泡七、八日彻底根除。汗脚沫白矾面一层。

18、肝炎、(黄疸传染性及急慢性)用白脖蚯蚓五条,洗净入碗内,加二两蜂蜜,等蚯蚓化成水后就服,连服三、四服就好。

19、血便:用陈醋半斤,再去中药房买一两“地骨皮”少加些水熬汤服,只服二三次可保去根。

20、风疹、湿疹:用一个白皮土豆,切片往疹上擦,连擦四五次,疹可消失。其效特好。

21、失眠:用芹菜根二两,切片加五杯水熬,取水两杯,晚上睡前服下立刻睡去。

22、痢疾:用一生鸡蛋,打一小孔,再放入孔内一点白矾面,将孔封住,再用火将鸡蛋烧数吃,只吃两三次病可除去。

23、戒烟:槟榔一个钻孔注入烟油在水中泡湿,想吸烟时闻一闻再不想吸。

24、治多年头晕:用野菊花一斤,白芷三两、绿豆壳半斤,三样放入枕头套内,每晚睡时枕头部。

25、阳痿、早泄:1)用韭菜100克,羊肾120克研加调料适量,用铁锅炒熟吃,一日一次,7至10天为一个疗程,连吃三、四个疗程。 2)狗便3件用瓦考干研为细沫,每次3至4克,黄酒送服,一副即愈。

26、感冒:1)生姜6克‘葱白两根煎水服,三五次即好。2)醋半斤,生姜二两加水煮,喝后盖被出汗,一次就好。

27、急慢性咽喉炎:1)用萝卜苗二两,煎浓食服。2)用萝卜汁多少都可加冰糖服,须连服八至十天可好

28、前列腺炎(肿大):牛尾巴一条,当归30可,将牛尾巴去毛切成小块和当归放在锅里煮,加适量调料吃牛尾效果佳。

29、提高记忆力:到药房买远志、宜志各四两,研细沫,加桂肉半斤,每日早服三钱,一剂服完见效。

30、百日咳:鸡苦胆一个烘干研碎,加适量白糖调好,一日三次,二日服完。且不可一次吞服。

31、除口臭妙法:长喝青果茶,口含青果可解臭。

32、小儿咳嗽:红姑娘七个,用香油炖服,加少许冰糖,连服一周。

33、肝硬化腹水及小便不利、咽喉痛:蟑螂3至5支,去掉足翅,洗净,烘干研粉沫服,一日两次,一周一个疗程。

34、腰腿痛、关节炎:用大枣五个,白胡椒粒七个煮水喝,每天一次连服七天效果特好。

35、牙痛:用苞米粒大小一块面碱,将碱炒热,再用一块小纱布包上咬在牙痛上即可不痛。如果虫牙痛,用白酒泡花椒,泡软后,把花椒沾上白矾面咬在牙上即可,其效很快。

36、盗汗、虚汗:用苞米干白色的柔软物质不论多少,熬水服,一日两次,早晚服,一次一两杯。此方还治妇女产后虚,均有效。

37、神经衰弱:用核桃仁一两,黑芝麻一两,桑树叶一两一起捣碎,早晚各服三钱,服五日为一个疗程见效连服,一般服三四个疗程可好。

38、鼻炎、鼻窦炎:蜂巢适量熬水喝,每日三次,连服一周。

39、月经不调:用红色月季花八朵,加一两红糖熬水服,连服两次可正常。

40、月经痛:用鲜韭汁一杯再加一两红糖温热服下。服后腑卧半小时即可就好。

41、乳腺癌:每次南瓜蒂2个烧碳研为末,用一两黄酒送服,一天早晚各一次,连服数日效果特佳。

42、鸡脚眼:用一小块胶布,中间剪一小眼贴鸡眼上,小眼显出鸡眼,再撒在眼上一点化肥再用胶布压住,鸡眼自消自灭。

43、糖尿病:1)用南瓜煮汤服食一日早晚各服一次,一次半斤南瓜,连服一个月。 2)用芦荟(龙爪)大棵二十三个叶片以上每天吃一个叶或和红皮鸡蛋清炖吃,连吃一年。3)初期服用三片木耳(山上的)三个核桃仁三个红皮鸡蛋早上熟炖吃一个月痊愈。

人体穴位大全-穴位别名

人体穴位大全-穴位别名人体穴位大全 阿是穴 安眠穴 八风穴:八冲穴.阴独八穴 八关穴 八邪穴:八关大刺穴.八关穴 白环俞穴:环俞穴.玉环俞穴.玉房俞穴.解脊窬穴百虫窝穴:血郄穴.百虫窠穴 百会穴:顶中央穴.三阳五会穴.顶上穴.维会穴. 泥九宫穴.白会穴.岭上天满穴.岭上穴. 天满穴.天蒲穴.三阳穴.五会穴.巅上穴 百里穴 伴星穴:夹上星穴 板门穴 胞肓穴 本神穴 鼻交頞中穴:鼻交穴.别交穴 鼻流穴 鼻通穴 臂间穴 臂臑穴:头冲穴.别阳穴.颈冲穴 臂中穴 髀关穴 秉风穴 不容穴 步廊穴:步郎穴 长谷穴:循际穴.长平穴.循元穴.循脊穴 长强穴:穷骨穴.气之阴郄穴.尾骨穴.龟尾穴. 骶上穴.橛骨穴.尾闾穴.气郄穴.下极穴. 为之穴.阴郄穴.胸之阴俞.畺尾穴.骨骶穴. 龙虎穴.尾蛆骨穴.骶骨穴.曹溪路穴. 三分闾穴.河车路穴.巅上天梯穴.鱼尾穴. 尾骨下空穴.朝天岭穴.上天梯穴.尾翠穴. 脊骶端穴.鱼尾长疆穴.尾骶穴 臣觉穴:巨搅穴.巨觉穴 承扶穴:肉郄穴.扶承穴.阴关穴.皮部穴 承光穴 承浆穴:天池穴.鬼市穴.垂浆穴.悬浆穴.羕浆穴滑肉门穴:滑肉穴.司天穴.滑幽门穴 肓门穴 肓俞穴:盲俞穴.子户穴 环跳穴:枢中穴.枢合中穴.环谷穴.髋骨穴.膑骨穴. 分中穴.环各穴.髀枢穴.髀厌穴.髀压穴。会阳穴:利机穴 会阴穴:下阴别穴.屏翳穴.金门穴.下极穴.神田穴. 平翳穴.海底穴 会宗穴 魂门穴 或中穴 极泉穴 急脉穴:羊矢穴 箕门穴 脊中穴:神宗穴.脊俞穴.脊柱穴 夹承浆穴:颏髎.下地仓.痛关 夹脊穴:华佗夹脊穴.佗脊穴.脊旁穴.侠脊穴. 挟脊穴.华佗穴 颊车穴:曲牙穴.机关穴.鬼床穴.牙车穴.鬼林穴. 齿牙穴 颊里穴 肩根穴 肩髎穴:中肩井穴.肩骨穴.肩尖穴.偏骨穴.尚骨穴. 扁骨穴.肩头穴 肩井穴:肩解穴.膊井穴 肩前穴:肩内陵穴 肩头穴:肩尖穴 肩外俞穴 肩髃穴 肩贞穴 肩中俞穴 间使穴:鬼路穴 建里穴 角孙穴 交信穴:内筋穴.阴跷穴 接脊穴:接骨穴 解溪穴:解谷穴.鞋带穴.草鞋带穴

人体穴位图解大全

人体穴位图解大全 转载于2010年03月22日 人体常用穴位按摩保健方法(动画图解) 一、穴位:脾经(脾土) 位置:拇指桡侧面。 操作: ①补脾经:使患儿拇指微屈,操作者以拇指面沿 患儿拇指桡侧缘向掌根直推,见中图。 ②清脾经:在小儿拇指面上直推,见右图。 约推100~300次。 主治:消化不良,腹泻,呕吐,疳积,四肢无力等。

图解: 二、穴位:肺经(肺金) 位置:无名指掌面。 操作: ①补肺经:在无名指面上旋推,见中图,约补200~400次。 ②清肺经:面向指根方向直推,见右图,清200~400次。 主治:发热,咳嗽,气喘,胸闷,咽喉肿痛等. 图解:

三、穴位:肾经(肾水) 位置:小指掌面。 操作: ①补肾经:在小指面上旋推,见中图,约补200~400次。 ②清肾经:自小指尖向指根方向直推,见右图,清100~200次。 主治:小便赤涩不利,遗尿,尿频等。 图解: 四、穴位:肝经(肝木) 位置:食指掌面。

操作: ①补肝经:在小儿食指面上旋推,见中图,约补100~200次。 ②清肝经:由指尖向指根直推,见右图,清100~300次。 主治:惊风抽搐、目赤,伤风感冒,脾虚泄泻,肝炎等 图解: 五、穴位:心经(心火) 位置:中指掌面。 操作:

①补心经:在小儿中指面作旋推,见中图,约补100~200次。 ②清心经:指尖向指根直推,见右图,清100~300次。 主治:高热神昏,烦躁,夜啼,口舌生疮,小便短赤等。 图解: 五脏相对于五行的,大家没事的时候可以多做按摩, 闲着也是闲着,做了总比没做的好。只是上面说的是患儿,应该对应大人的也可以的,中医穴位是一样的。健身是全民的,无论是以什么方式。没事时,坐车时都可以按摩一下试试了! 常见病穴位按摩:

人体穴位图解大全及按摩方法

人体穴位图解大全及按摩方法 人体穴位图解大全 人体常用穴位按摩保健方法(动画图解) 一、穴位:脾经(脾土) 位置:拇指桡侧面。 操作: ①补脾经:使患儿拇指微屈,操作者以拇指面沿 患儿拇指桡侧缘向掌根直推,见中图。 ②清脾经:在小儿拇指面上直推,见右图。 约推100~300次。 主治:消化不良,腹泻,呕吐,疳积,四肢无力等。 图解: 二、穴位:肺经(肺金) 位置:无名指掌面。 操作: ①补肺经:在无名指面上旋推,见中图,约补200~400次。 ②清肺经:面向指根方向直推,见右图,清200~400次。主治:发热,咳嗽,气喘,胸闷,咽喉肿痛等.

图解: 三、穴位:肾经(肾水) 位置:小指掌面。 操作: ①补肾经:在小指面上旋推,见中图,约补200~400次。 ②清肾经:自小指尖向指根方向直推,见右图,清100~200次。主治:小便赤涩不利,遗尿,尿频等。 图解: 四、穴位:肝经(肝木) 位置:食指掌面。 操作: ①补肝经:在小儿食指面上旋推,见中图,约补100~200次。 ②清肝经:由指尖向指根直推,见右图,清100~300次。 主治:惊风抽搐、目赤,伤风感冒,脾虚泄泻,肝炎等 图解: 五、穴位:心经(心火) 位置:中指掌面。

操作: ①补心经:在小儿中指面作旋推,见中图,约补100~200次。 ②清心经:指尖向指根直推,见右图,清100~300次。 主治:高热神昏,烦躁,夜啼,口舌生疮,小便短赤等。 图解: 五脏相对于五行的,大家没事的时候可以多做按摩,闲着也是闲着,做了总比没 做的好。只是上面说的是患儿,应该对应大人的也可以的,中医穴位是一样的。健身是全民的,无论是以什么方式。没事时,坐车时都可以按摩一下试试了! 常见病穴位按摩:

人体穴位大全 详细的功能介绍

人体穴位大全-穴位别名(上) 人体一共有361个经穴和48个常用奇穴(注:本站共整理512个穴位,其中包括48个常用奇穴在内的一百多个奇穴及新穴)。针灸、推拿、按摩、刮痧以及点穴等都是通过刺激穴位而发挥其治疗作用。因此,熟练掌握穴位的定位,至关重要。一个合格的临床医师必须通过多年学习和反复实践才能掌握定位方法。为了满足广大针灸、按摩等爱好者的需要,使之能在短期内准确辨认穴位,了解其功能特点,便于自我保健和家庭自疗。本站精选了一百多个常用的人体经穴和一百多个常用经外奇穴,制作了直观实用的穴位图解,余下的穴位也作了较为详细的介绍。希望对网友有所帮助。下面的穴位别名参考了几本权威的中医针灸腧穴等书籍及辞典,最后汇总而成。(补充说明一点:有些穴位的别名虽然相同,但并非就是同一穴位,这是由于不同朝代的医师对某些穴位的命名不同所致。) ◎穴位名:穴位别名(音序排列)(ctrl+F查询) 阿是穴 安眠穴 八风穴:八冲穴.阴独八穴 八关穴 八邪穴:八关大刺穴.八关穴 白环俞穴:环俞穴.玉环俞穴.玉房俞穴.解脊窬穴 百虫窝穴:血郄穴.百虫窠穴 百会穴:顶中央穴.三阳五会穴.顶上穴.维会穴. 泥九宫穴.白会穴.岭上天满穴.岭上穴. 天满穴.天蒲穴.三阳穴.五会穴.巅上穴 百里穴 伴星穴:夹上星穴 板门穴 胞肓穴 本神穴 鼻交頞中穴:鼻交穴.别交穴 鼻流穴

鼻通穴 臂间穴 臂臑穴:头冲穴.别阳穴.颈冲穴 臂中穴 髀关穴 秉风穴 不容穴 步廊穴:步郎穴 长谷穴:循际穴.长平穴.循元穴.循脊穴 长强穴:穷骨穴.气之阴郄穴.尾骨穴.龟尾穴. 骶上穴.橛骨穴.尾闾穴.气郄穴.下极穴. 为之穴.阴郄穴.胸之阴俞.畺尾穴.骨骶穴. 龙虎穴.尾蛆骨穴.骶骨穴.曹溪路穴. 三分闾穴.河车路穴.巅上天梯穴.鱼尾穴. 尾骨下空穴.朝天岭穴.上天梯穴.尾翠穴. 脊骶端穴.鱼尾长疆穴.尾骶穴 臣觉穴:巨搅穴.巨觉穴 承扶穴:肉郄穴.扶承穴.阴关穴.皮部穴 承光穴 承浆穴:天池穴.鬼市穴.垂浆穴.悬浆穴.羕浆穴承筋穴:腨肠穴.直肠穴 承灵穴 承满穴 承泣穴:鼷穴.面髎穴.溪穴.窌面穴.羕注穴 承山穴:鱼腹穴.肉柱穴.伤山穴.鱼肠穴.肠山穴.

人体穴位图及穴位功能主治

人体穴位图及穴位功能主治 人体穴位作用图解 穴位、经络是经典的传统文化之一,人体有340个穴位,穴位与神经系统有着密切的关系,穴位按摩早已融入人们的生活。但是,生活中真正了解穴位的人并不太多。在自我健康意识越来越凸显的今天,进行自我穴位按摩或给家人保健按摩非常有必要,也是一个健康好习惯的形成。这里小编搜集了穴位图解的一些知识,大家来了解一下吧。 一、头部穴位和穴位功能主治说明 1、头部侧面穴位功能说明 头维穴、上关穴、下关穴、翳风穴、颊车穴、颧髎穴、大迎穴 头维穴的作用:治疗目痛、眼跳、头痛 上关穴的作用:治疗耳聋、耳鸣、偏头痛、上牙痛、面神经麻木 下关穴的作用:治疗面神经麻痹及痉挛、牙痛 翳风穴的作用:治疗耳聋、耳鸣、下颌肿痛、面神经麻痹及痉挛 颊车穴的作用:治疗面神经麻痹及痉挛、牙痛、下颌关节紧闭

颧髎穴的作用:治疗面部神经麻痹及痉挛、三叉神经痛、牙痛 大迎穴的作用:治疗面神经麻痹及痉挛、牙痛、下颌肿痛、面部浮肿

2、头部穴位功能说明 神庭穴、阳白穴、丝竹空穴、睛明穴、四白穴、巨髎穴、水沟穴、兑端穴、上星穴、攒竹穴、瞳子髎穴、承泣穴、迎香穴、禾髎穴、地仓穴、承浆穴 神庭穴的作用:治疗头痛、鼻病 阳白穴的作用:治疗头痛、目眩、眼跳、夜盲 丝竹空穴的作用:治疗偏正头痛、目眩、目赤、眼跳 睛明穴的作用:治疗眼部诸疾患 四白穴的作用:治疗面神经麻痹、目部疾患、面神经痛 巨髎穴的作用:治疗面神经麻痹、目部疾患、牙痛、鼻炎、泪囊炎 水沟穴的作用:治疗昏迷、中暑、休克 兑端穴的作用:治疗鼻窦炎、鼻息肉、牙龈肿痛 上星穴的作用:治疗头痛、目痛、鼻痛 攒竹穴的作用:治疗眼部疾患、头痛、眉棱骨痛、鼻塞、面肿 瞳子髎穴的作用:治疗眼部疾患、头痛 承泣穴的作用:治疗面神经麻痹、眼跳、目部疾患 迎香穴的作用:治疗鼻病、面神经麻痹、面肿 禾髎穴的作用:治疗鼻衄、鼻息肉、鼻炎 地仓穴的作用:治疗面神经麻痹及痉挛、口角炎、口腔炎 承浆穴的作用:治疗糖尿病、颜面病、牙痛、不语

男性人体穴位图:十四经穴高清图解

男性人体穴位图:十四经穴高清图解 1、足太阳膀胱经穴位图 主条目:足太阳膀胱经穴,位于足太阳膀胱经上的穴位左右各67个,共134个: 睛明穴、攒竹穴、眉冲穴、曲差穴、五处穴、承光穴、通天穴、络却穴、玉枕穴、天柱穴、大杼穴、风门穴、肺俞穴、厥阴俞穴、心俞穴、督俞穴、膈俞穴、肝俞穴、胆俞穴、脾俞穴、胃俞穴、三焦俞穴、肾俞穴、气海俞穴、大肠俞穴、关元俞穴、小肠俞穴、膀胱俞穴、中膂俞穴、白环俞穴、上髎穴、次髎穴、中髎穴、下髎穴、会阳穴、承扶穴、殷门穴、浮郄穴、委阳穴、委中穴、附分穴、魄户穴、膏肓穴、神堂穴、譩譆穴、膈关穴、魂门穴、阳纲穴、意舍穴、胃仓穴、肓门穴、志室穴、胞肓穴、秩边穴、合阳穴、承筋穴、承山穴、飞扬穴、跗阳穴、昆仑穴、仆参穴、申脉穴、金门穴、京骨穴、束骨穴、足通骨穴、至阴穴。

2、足厥阴肝经穴位图 主条目:足厥阴肝经穴;位于足厥阴肝经上的穴位左右各14个,共28个: 大敦穴、行间穴、太冲穴、中封穴、蠡沟穴、中都穴、膝关穴、曲泉穴、阴包穴、足五里穴、阴廉穴、急脉穴、章门穴、期门穴。

3、足少阳胆经穴位图 主条目:足少阳胆经穴;位于足少阳胆经上的穴位左右各44个,共88个: 瞳子髎穴、听会穴、上关穴、颔厌穴、悬颅穴、悬厘穴、曲鬓穴、率谷穴、天冲穴、浮白穴、头窍阴穴、完骨穴、本神穴、阳白穴、头临泣穴、目窗穴、正营穴、承灵穴、脑空穴、风池穴、肩井穴、渊腋穴、辄筋穴、日月穴、京门穴、带脉穴、五枢穴、维道穴、居髎穴、环跳穴、风市穴、中渎穴、膝阳关穴、阳陵泉穴、阳交穴、外丘穴、光明穴、阳辅穴、悬钟穴、丘墟穴、足临泣穴、地五会穴、侠溪穴、足窍阴穴。

主条目:手少阴心经穴;位于手少阴心经上的穴位左右各9个,共18个: 极泉穴、青灵穴、少海穴、灵道穴、通里穴、阴郄穴、神门穴、少府穴、少冲穴。

人体穴位图(超全)

头部穴位图(正面) 头维穴发际穴阳白穴印堂穴攒竹穴鱼腰穴外明穴睛明穴丝竹空瞳子髎承泣穴球后穴四白穴迎香穴人中穴地仓穴承浆穴 补充:前顶通天上星神庭承光当阳五处曲差眉冲素髎兑端龈交上迎香

维 际白堂竹 头发阳印攒 明明泣后口 外睛承球Iw 一?紅

头部背面穴位图 百会穴后顶穴风府穴风池穴天柱穴哑门穴太阳穴下关穴客主人耳门穴听宫穴翳风穴颊车穴大迎穴人迎穴 补充:四神聪强间脑户目窗正营率谷承灵脑空头窍阴完骨天冲颔厌头临泣悬颅悬厘听会和醪角孙颅熄玉枕 胸部腹部穴位图 天突璇巩华盖紫宫玉堂膻中中庭鸠尾巨阙上皖中月完建里下月完水分神阙阴交气海石门关元中极曲骨会阴横骨大赫气穴四满中注肓俞商曲石关阴都腹通谷幽门步廊神封灵墟神藏或中俞府缺盆气户库房屋翳應窗乳中乳根不

容承满梁门关门 太乙滑肉门 天枢外陵大巨水道归来气冲髀关足五里 阴廉急 脉冲门府舍腹结大横腹哀日月 期门 天池食窦天溪 胸乡周荣中府云门 Xft ? ≠f.?? 屮扱 ,I'K i!? 水幷 Pi 交 ★门 嗥中 神 Jft M] TLft J 。期门 Φ丈乙 曲曲1 4摘肉门 大 嵐 中注 外陵 RM fl*

Jfl 虫 Wf r J Rilfl 讦中 X? ArJ r 海會 长彎 灵台 I 至阳 W* 冲 IrIft >占秩边 □雋井 ?oXff 悬枢命门腰阳关肩中俞 肺俞厥阴俞心俞督俞 小肠俞膀胱俞上醪 意舍胃仓肓门志室 神道灵台至阳中枢脊中 天宗臑俞肩贞大杼风门 肾俞气海俞大肠俞关元俞 膏肓神堂膈关魂门阳纲 肩外俞附分 膈俞肝俞胆 次醪 中醪下醪 胞肓秩 边白环 人体背部穴位图 大椎陶道身柱 肩井天醪曲垣秉风 俞脾俞胃俞三焦俞 腰俞会阳长强魄户 俞 Ql Φ?1ft

女性人体穴位图

女性人体穴位图【正背面高清图解大全】 人体的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窍、皮肉筋骨等组织器官,之所以能保持相对的协调与统一,完成正常的生理活动,是依靠经络系统的联络沟通而实现的。而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气血输注于体表的部位。 经络、腧穴在人体中纵横交错、沟通内外、联系上下,与人体脏腑、机体、五官的健康

息息相关,能使人体气血运行畅通,起到治疗和保健作用。

女性人体穴位图解大全——任脉穴位各个位置 01、曲骨穴 02、中极穴 03、关元穴 04、石门穴 05、气海穴 06、阴交穴 07、神阙穴 08、水分穴 09、下脘穴 10、建里穴 11、中脘穴 12、上脘穴13、巨阙穴 14、鸠尾穴 15、中庭穴 16、膻中穴 17、玉堂穴 18、紫宫穴 19、华盖穴 20、璇玑穴 21、天突穴 22、廉泉穴 23、承浆穴 女性人体穴位图解任脉作用: 1、曲骨穴主治 身体方面:阴部瘙痒、下腹坠胀、月经不调、痛经; 皮肤方面:妊娠斑、子宫性肝斑、处女性肝斑、暗疮。 2、中极穴、关元穴、石门穴、气海穴、阴交穴穴主治 身体方面:月经不调、痛经、崩漏带下、性冷淡、内分泌失调;皮肤方面:妊娠斑、子宫性肝斑、处女性肝斑、黄黑皮肝、体毛过多,毛孔粗大。 3、神阙穴、水分穴、下脘穴、建里穴、中脘穴、上脘穴主治 身体方面:腹胀、消化不良、食欲不振、胃痛、反酸、便秘、口气重;皮肤方面:嘴周暗疮、皮肤色晦无光、鼻翼两旁充血。 4、巨阙穴、鸠尾穴、中庭穴、膻中穴主治 身体方面:失眠多梦、胸闷、心烦、健忘、反胃、呕吐;皮肤方面:面色苍白、肤色异常、粉刺。 5、玉堂穴、紫宫穴、华盖穴、璇玑穴、天突穴主治 身体方面:咳嗽、气喘、呕吐、胸中气逆、哮喘。 6、廉泉穴、承浆穴主治 身体方面:牙痛、口舌生疮、舌下肿痛。 女性人体穴位图解——足阳明胃经作用 1、气舍穴、缺盆穴、气户穴主治 身体方面:咽炎、扁桃体炎、气管炎、支气管炎、百日咳、食道炎、火消化不良、胸膜炎;皮肤方面:皱纹、油脂旺盛、面色苍白。 2、库房穴、屋翳穴、膺窗穴主治 身体方面:支气管炎、肺炎、肺气肿、胸膜炎、乳腺炎;皮肤方面:面色灰白、晦暗无华、口唇苍白、眉眼之间暗青。 3、乳中穴、乳根穴主治 身体方面:产妇乳汁不足,乳腺炎、胸膜炎、慢性支气管炎、哮喘 4、不容穴、承满穴、梁六穴、关门穴、太乙穴主治 身体方面:胃炎、胃痉挛、十二指肠溃疡、呕吐、消化不良、腹痛、腹胀、肝炎肠炎;皮肤方面:颜面浮肿,面色萎黄、色素沉着、嘴周痤疮、鼻梁晦暗无光泽、眼角外侧色斑。 5、滑肉门、天枢穴主治

最全人体穴位图和对治病症(最新彩图)

快来收藏:已知最全面的人体穴位图及对治病症(彩图)

特效穴位:

1. 合谷:对感染性炎症人,具有较高的防治效果,增强机体的防御能,对于白细胞具有双向调整作用,能使血液中血小板明显增加,可使血清中的球蛋白含量上升,对甲状腺机能具有调整作用,对血液循环功能有调整作用,轻手法引起血管收缩,重手法引起血管扩张,能降低高血压病人血中胆固朜的含量。 2. 手三里:针刺对胃的蠕动,张力,排空及小肠的运动机能,具有明显增强作用。 3. 曲池:治皮肤的要穴,艾灸该穴可使血糖上升,能使血小板显著增加,具有增强白细胞的吞噬功能,对于感染炎症的病人,具有较高的防治效率。 4. 迎香: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有效率达70~90%。 5. 颊车:对甲亢病人有治疗效应。 6. 人迎:有显著的降压效果,尤其对收缩压最显著。

7. 足三里:①对胃的蠕动,张力,排空,大小肠以阑尾的运动机能均有明显作用,对胃酸和胃蛋白有双向调整作用,②增强胆囊运动和排空能力,使胆汁流量增多增快,③具有调整血压作用,④对病人血糖有影响,⑤能使血液中细胞总数增加,艾灸足三里,大椎,脾俞可使白细胞迅速上升,针刺能使痛阈明显升高,能促进神经再生,促进损伤神经的恢复。 8. 丰隆:针刺丰隆穴可引起血管收缩反应,配曲池对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有显效,并可降低外周血管阻力。 9. 解溪:能促进神经再生,促进受损伤神经功能的恢复。 10. 公孙:针刺公孙穴对胃的里蠕动,张力,排空,大小肠以及阑尾的运动机能,均有明显的增强作用,对胃酸的分泌有抑制作用,消化道溃疡,幽门痉挛,胃内容物滞留有良好作用。 11. 三阴交:为消化,生殖,泌尿系统,妇科疾患之常用要穴,

人体穴位大全及穴位按摩保健方法(动画图解)

人体常用穴位按摩保健方法(动画图解) 一、穴位:脾经(脾土) 位置:拇指桡侧面。 操作: ①补脾经:使患儿拇指微屈,操作者以拇指面沿 患儿拇指桡侧缘向掌根直推,见中图。 ②清脾经:在小儿拇指面上直推,见右图。 约推100~300次。 主治:消化不良,腹泻,呕吐,疳积,四肢无力等。图解:

二、穴位:肺经(肺金) 位置:无名指掌面。 操作: ①补肺经:在无名指面上旋推,见中图,约补200~400次。 ②清肺经:面向指根方向直推,见右图,清200~400次。 主治:发热,咳嗽,气喘,胸闷,咽喉肿痛等. 图解: 三、穴位:肾经(肾水)

位置:小指掌面。 操作: ①补肾经:在小指面上旋推,见中图,约补200~400次。 ②清肾经:自小指尖向指根方向直推,见右图,清100~200次。 主治:小便赤涩不利,遗尿,尿频等。 图解: 四、穴位:肝经(肝木) 位置:食指掌面。 操作:

①补肝经:在小儿食指面上旋推,见中图,约补100~200次。 ②清肝经:由指尖向指根直推,见右图,清100~300次。 主治:惊风抽搐、目赤,伤风感冒,脾虚泄泻,肝炎等 图解: 五、穴位:心经(心火) 位置:中指掌面。 操作: ①补心经:在小儿中指面作旋推,见中图,约补100~200次。

②清心经:指尖向指根直推,见右图,清100~300次。 主治:高热神昏,烦躁,夜啼,口舌生疮,小便短赤等。 图解: 五脏相对于五行的,大家没事的时候可以多做按摩, 闲着也是闲着,做了总比没做的好。只是上面说的是患儿,应该对应大人的也可以的,中医穴位是一样的。健身是全民的,无论是以什么方式。没事时,坐车时都可以按摩一下试试了! 常见病穴位按摩:

人体穴位及相关疾病特效穴歌(附图)

人体穴位

降压歌 高血压病不可怕,三个穴位搞定它;

太溪太冲加曲池,每穴不少二百下。坚持按摩两月余,终生抛弃降压药。若添杞菊地黄丸,降压明目祛肝火。 感冒歌 感冒发烧司空见,吃药打针家常饭;肺俞拔罐按风池,降服感冒弹指间。耳鸣歌 两耳嗡嗡听力降,肝火肾虚两堵墙;太冲行间和听会,三穴联扑肝火旺。若因肾虚耳鸣响,太溪耳门威力强;坚持按揉六七天,肾气充盈消症状。哮喘歌 哮喘本是外邪侵,好发三夏与冬春;

预防为主抓关键,补气防感防过敏。哮喘痛苦在复发,治本重在补气血;刺激合谷和肺俞,补足气血哮喘傻。冬春哮喘由风寒,注重温阳即了然;艾灸关元足三里,脾俞拔罐太溪按。夏季哮喘因暑湿,按揉合谷足三里;肺俞印堂阴陵泉,按摩一季哮喘离。性福歌 人体自有威而刚,性福何须求药方;肾俞关元阴陵泉,坚持按摩就壮阳。阳萎早泄羞难言,气血不足是关键;关元气海足三里,按摩令尔挺而坚。心绞痛歌 老年最怕心绞痛,稍有不慎就丧命;

电话呼救很必要,按摩郄门奏神功。排毒歌 人体排毒膀胱经,殷门委中要畅通。坚持按摩促宣泄,毒素排出一身轻。舒肝排气歌 郁闷焦虑莫担心,太冲行间为功深。每晚按摩五分钟,冲天怒气不伤身。减肥歌 心脑肝胆糖尿病,肥胖开路是先锋;人身自有减肥药,别听广告瞎折腾。中脘天枢两穴位,饭后按摩三分钟。睡后起前勤摩腹,腰身苗条赛明星。惹上肥胖莫心耽,穴位刺激功效显;吃点自制二陈散,疗效巩固不反弹。

注:二陈散配方:半夏、橘红各15克,白茯苓9克,甘草5克。按此比例,磨细混合,或制成胶囊即可。 糖尿病歌 得了糖尿不可怕,云苓泡水当茶喝; 再配四个天敌穴,消渴顽症定能克。 上消燥热伤肺腑,口渴多饮小便多; 按摩鱼际和太溪,胰俞拔罐十分钟。 中消胃燥津液伤,口渴尿多便秘常; 调理中消补胃阴,胰俞内廷太溪强。 祛除热邪内廷功,一天两次按摩通; 上午起就未经旺,迎头痛击效最明。 颈椎好了歌 何因导致颈椎痛?骨骼肌肉不平衡; 刺激风府手三里,一朝疼痛无踪影。

女性人体穴位图【正背面高清图解大全】

女性人体穴位图【正背面高清图解大全】 [导读]从女性人体穴位高清图可以看出,左侧的红线是任脉穴位,右侧的蓝线是足阳明胃经,本文高清图解女性人体穴位的详细位置,以及常用穴位在身体方面和皮肤方面的作用与功效。 人体的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窍、皮肉筋骨等组织器官,之所以能保持相对的协调与统一,完成正常的生理活动,是依靠经络系统的联络沟通而实现的。而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气血输注于体表的部位。 经络、腧穴在人体中纵横交错、沟通内外、联系上下,与人体脏腑、机体、五官的健康息息相关,能使人体气血运行畅通,起到治疗和保健作用。 女性人体穴位图解大全——任脉穴位各个位置 01、曲骨穴 02、中极穴 03、关元穴 04、石门穴 05、气海穴 06、阴交穴 07、神阙穴 08、水分穴 09、下脘穴 10、建里穴 11、中脘穴 12、上脘穴 13、巨阙穴 14、鸠尾穴 15、中庭穴 16、膻中穴 17、玉堂穴 18、紫宫穴 19、华盖 20、璇玑穴 21、天突穴 22、廉泉穴 23、承浆穴 女性人体穴位图解任脉作用: 1、曲骨穴主治

身体方面:阴部瘙痒、下腹坠胀、月经不调、痛经;皮肤方面:妊娠斑、子宫性肝斑、处女性肝斑、暗疮。 2、中极穴、关元穴、石门穴、气海穴、阴交穴穴主治 身体方面:月经不调、痛经、崩漏带下、性冷淡、内分泌失调;皮肤方面:妊娠斑、子宫性肝斑、处女性肝斑、黄黑皮肝、体毛过多,毛孔粗大。 3、神阙穴、水分穴、下脘穴、建里穴、中脘穴、上脘穴主治 身体方面:腹胀、消化不良、食欲不振、胃痛、反酸、便秘、口气重;皮肤方面:嘴周暗疮、皮肤色晦无光、鼻翼两旁充血。 4、巨阙穴、鸠尾穴、中庭穴、膻中穴主治 身体方面:失眠多梦、胸闷、心烦、健忘、反胃、呕吐;皮肤方面:面色苍白、肤色异常、粉刺。 5、玉堂穴、紫宫穴、华盖穴、璇玑穴、天突穴主治 身体方面:咳嗽、气喘、呕吐、胸中气逆、哮喘。 6、廉泉穴、承浆穴主治 身体方面:牙痛、口舌生疮、舌下肿痛。 女性人体穴位图解——足阳明胃经作用 1、气舍穴、缺盆穴、气户穴主治 身体方面:咽炎、扁桃体炎、气管炎、支气管炎、百日咳、食道炎、火消化不良、胸膜炎;皮肤方面:皱纹、油脂旺盛、面色苍白。2、库房穴、屋翳穴、膺窗穴主治 身体方面:支气管炎、肺炎、肺气肿、胸膜炎、乳腺炎;皮肤方面:

人体穴位按摩功效大全

人体穴位按摩功效大全 常用人体穴位表肺经: 天府: 鼻尖触手臂处。治疗过敏性鼻炎。 尺泽: 肘横纹外侧。补肾。治高血压、哮喘。 孔最: 腕横纹上七寸。治鼻出血,治痔疮的要穴,对感冒汗不出可起到发汗的作用。治急性咳鏉、急性咽喉痛 列缺: 合谷相对食指下的凹陷处。治疗小儿遗尿,偏头痛,外感风寒引起的偏头痛。头项寻列缺经渠: 铙骨头叫铙骨茎突,顶着它往外推。治疗咳鏉的要穴,不管是虚寒引起的还是肺热引起的。 太渊: 用大指关节往下咯它,或者来回挫搓。(在大拇指下)肺经的原穴,大补穴,补气。脉之会穴,可治静脉曲张。 鱼际: 治疗咳鏉,喘促,心中烦热,小儿疳积。 少商: 大拇指甲外侧,治疗咽喉痛的要穴,用三棱针轻轻点刺挤出一滴血来,就会感到嗓子轻松了。

功效: 1."有效防止皮肤病,刮痧大肠经可治痘疹和湿疹。 2.可帮助人体增强阳气或把多余火气去掉。 3.有很强的通便效果。推 二、"三间到商阳通便。 商阳: 食指指甲内侧,调节便秘,要用指甲掐它。 合谷: 强壮穴,可以止痛,如面部的疼痛,牙痛等。 温溜: 在合谷之上。有补阳气的作用,体质虚寒的人可以艾灸。也可用刮痧法泄火。按揉此穴可治痘初起。 曲池: 曲手臂时肘横纹的端点处。降血压,治皮肤病,通便。是一个排毒的穴位,要经常柔一揉。 肩隃: 手臂伸直肩膀凹陷处。是人体最容易受风寒的穴位,防止进风寒,睡觉时穿上短袖。 迎香: 鼻翼旁。通鼻窍的功效,治鼻炎,闻不到气味,鼻出血。经常按摩点揉。 胃经:

胃为后天之本, 四白: 在眼袋下。治眼袋,黑眼圈,给眼供血。敲打胃经可美容。 天枢: 肚脐旁开两寸,治疗大肠功能不好,腹泻便秘双向调节。 梁丘: 膝盖上两寸最敏感的位置。点按治急性胃痛。 足三里: 膝眼下三寸旁开一横指。是一个非常好的强壮穴,长寿穴。治疗慢性胃痛,增强免疫力,补益人体虚弱。也是一个胃肠的消气穴。 小贴士: 肠胃先揉左腿,肝胆经先从右边揉。 上巨墟: 足三里下三横指。治疗大肠疾患。 下巨墟: 再往下三横指。治疗小肠疾患,小腹痛。 丰隆: 外踝尖上八寸旁开一指。注意不要找到胆经上了。去除高血脂,去痰湿。 脾经: 功效:

人体穴位高清图

女性人体穴位图【正背面高清图解大全】 2015-05-11 穴位密码网小编微信号:xulei3699 文章浏览:( 399328)次 [导读]从女性人体穴位高清图可以看出,左侧的红线是任脉穴位,右侧的蓝线是足阳明胃经,本文高清图解女性人体穴位的详细位置,以及常用穴位在身体方面和皮肤方面的作用与功效。 人体的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窍、皮肉筋骨等组织器官,之所以能保持相对的协调与统一,完成正常的生理活动,是依靠经络系统的联络沟通而实现的。而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气血输注于体表的部位。 经络、腧穴在人体中纵横交错、沟通内外、联系上下,与人体脏腑、机体、五官的健康息息相关,能使人体气血运行畅通,起到治疗和保健作用。

女性人体穴位图解大全——任脉穴位各个位置 01、曲骨穴 02、中极穴 03、关元穴 04、石门穴 05、气海穴 06、阴交穴07、神阙穴 08、水分穴 09、下脘穴 10、建里穴 11、中脘穴 12、上脘穴 13、巨阙穴 14、鸠尾穴 15、中庭穴 16、膻中穴 17、玉堂穴 18、紫宫穴 19、华盖穴 20、璇玑穴 21、天突穴 22、廉泉穴 23、承浆穴 女性人体穴位图解任脉作用: 1、曲骨穴主治 身体方面:阴部瘙痒、下腹坠胀、月经不调、痛经; 皮肤方面:妊娠斑、子宫性肝斑、处女性肝斑、暗疮。 2、中极穴、关元穴、石门穴、气海穴、阴交穴主治 身体方面:月经不调、痛经、崩漏带下、性冷淡、内分泌失调;皮肤方面:妊娠斑、子宫性肝斑、处女性肝斑、黄黑皮肝、体毛过多,毛孔粗大。 3、神阙穴、水分穴、下脘穴、建里穴、中脘穴、上脘穴主治 身体方面:腹胀、消化不良、食欲不振、胃痛、反酸、便秘、口气重;皮肤方面:嘴周暗疮、皮肤色晦无光、鼻翼两旁充血。 4、巨阙穴、鸠尾穴、中庭穴、膻中穴主治 身体方面:失眠多梦、胸闷、心烦、健忘、反胃、呕吐;皮肤方面:面色苍白、肤色异常、粉刺。 5、玉堂穴、紫宫穴、华盖穴、璇玑穴、天突穴主治 身体方面:咳嗽、气喘、呕吐、胸中气逆、哮喘。 6、廉泉穴、承浆穴主治 身体方面:牙痛、口舌生疮、舌下肿痛。 女性人体穴位图解——足阳明胃经作用 1、气舍穴、缺盆穴、气户穴主治 身体方面:咽炎、扁桃体炎、气管炎、支气管炎、百日咳、食道炎、火消化不良、胸膜炎;皮肤方面:皱纹、油脂旺盛、面色苍白。 2、库房穴、屋翳穴、膺窗穴主治 身体方面:支气管炎、肺炎、肺气肿、胸膜炎、乳腺炎;皮肤方面:面色灰白、晦暗无华、口唇苍白、眉眼之间暗青。 3、乳中穴、乳根穴主治 身体方面:产妇乳汁不足,乳腺炎、胸膜炎、慢性支气管炎、哮喘 4、不容穴、承满穴、梁门穴、关门穴、太乙穴主治 身体方面:胃炎、胃痉挛、十二指肠溃疡、呕吐、消化不良、腹痛、腹胀、肝炎肠炎;皮肤方面:颜面浮肿,面色萎黄、色素沉着、嘴周痤疮、鼻梁晦暗无光泽、眼角外侧色斑。 5、滑肉门穴、天枢穴主治 身体方面:子宫内膜炎、月经不调、痛经、便秘、内分泌失调;皮肤方面:黑眼圈、妊娠斑、子宫性肝斑、处女性肝斑。 6、外陵穴、大巨穴主治

女性人体穴位图解大全任脉穴位各个位置

女性人体穴位图解大全任 脉穴位各个位置 The following text is amended on 12 November 2020.

女性人体穴位图解大全——任脉穴位各个位置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16、 17、 18、 19、 20、 21、 22、 23、 女性人体穴位图解任脉作用: 1、主治 身体方面:阴部瘙痒、下腹坠胀、月经不调、痛经; 皮肤方面:妊娠斑、子宫性肝斑、处女性肝斑、暗疮。 2、、、、、主治 身体方面:月经不调、痛经、崩漏带下、性冷淡、内分泌失调;皮肤方面:妊娠斑、子宫性肝斑、处女性肝斑、黄黑皮肝、体毛过多,毛孔粗大。 3、、、、、、主治 身体方面:腹胀、消化不良、食欲不振、胃痛、反酸、便秘、口气重;皮肤方面:嘴周暗疮、皮肤色晦无光、鼻翼两旁充血。 4、、、、主治 身体方面:失眠多梦、胸闷、心烦、健忘、反胃、呕吐;皮肤方面:面色苍白、肤色异常、粉刺。 5、、、、、主治

身体方面:咳嗽、气喘、呕吐、胸中气逆、哮喘。 6、、主治 身体方面:牙痛、口舌生疮、舌下肿痛。 女性人体穴位图解——作用 1、、、主治 身体方面:咽炎、扁桃体炎、气管炎、支气管炎、百日咳、食道炎、火消化不良、胸膜炎;皮肤方面:皱纹、油脂旺盛、面色苍白。 2、、、主治 身体方面:支气管炎、肺炎、肺气肿、胸膜炎、乳腺炎;皮肤方面:面色灰白、晦暗无华、口唇苍白、眉眼之间暗青。 3、、主治 身体方面:产妇乳汁不足,乳腺炎、胸膜炎、慢性支气管炎、哮喘 4、、、梁六穴、、主治 身体方面:胃炎、胃痉挛、十二指肠溃疡、呕吐、消化不良、腹痛、腹胀、肝炎肠炎;皮肤方面:颜面浮肿,面色萎黄、色素沉着、嘴周痤疮、鼻梁晦暗无光泽、眼角外侧色斑。 5、、主治

人体特效穴

1治疗牙痛 1这个穴位没名,但出自<<针灸大成>>。只需要这一个穴位,1分钟治疗牙痛奇迹。 位置;足内踝高点 治疗方法:平卧位,斜刺进针0.3----0.5寸.进针后强刺激,使针感象上传导。左边的牙痛取右边的穴位,交叉取穴。 2治疗牙痛,确实一次见效.对牙龈肿痛溃疡着也有一定的帮助恢复作用! 位置:手背无名指掌指关节最高点 针法:针刺或用按摩棒点压 适应症:各种鼻炎,特别是鼻塞有立杆见影之效.这是本人应有多年的经验穴. 2呃逆治疗方法 选穴:独取耳穴的耳中穴。定位:位于耳轮脚处。方法:嘱患者深吸一口气,然后屏住气,医者可以就地取材用按摩棒、笔杆、筷子、棉签或拇指指腹等点揉患者耳中穴,以感觉疼痛、患者能忍受为度。仅取一侧耳中穴,多数患者立即见效,在1min之内呃逆停止。小孩、老年人、体质虚弱及对疼痛敏感者宜轻,孕妇忌用。 3腿肿特效穴 凡是水肿或湿重的患者全用上阴陵泉,效果好的很。阴陵泉我亦不叫了,就管叫它去湿穴。4麦粒肿的神速疗法 在其双手中指和双脚中指各放一点血,另在耳尖放点血,左眼放右耳尖,右眼放左耳尖,两眼有就两耳同时放,我的办法就是这样!上午刺血下午就消!神速!神速! 5太阳伤寒放血而解 太阳伤寒,以竹筷削尖,刺上迎香,放血而解。 原文

太阳病,脉浮紧,无汗,发热,身疼痛,八九日不解,表证仍在,此当发其汗。服药已微除,其人发烦目暝,剧者必衄,衄乃解。所以然者,以 阳气重故也。麻黄汤主之。 评语 此为郝老师父亲之治案,治于农村,就地取材。上迎香为经外奇穴。在面部,当鼻翼软骨与臂甲的交界处,近鼻唇沟上端处。刺之放血,为以衄代汗,与麻黄汤之法异曲而同工。 来源:郝万山讲《伤寒论》 6治疗平常疣(老鼠奶、瘊子)的特效偏方 治疗平常疣的偏方就是:在长满平常疣的地方,找出第1个疣母(就是第1个长出来的,其他的无效)——若找不到第1个可以找出最大的那个试试(不保证能有效),然后,找一枚以前的那种铜钱(铜钱中间有正方行的孔),放在疣母上面,然后再把端午节挂的那种艾草(干的)搓成很小的一段放在铜钱的孔上,用香点起来烧,烧到有疼痛感为止,过不了几天,那些疣就会全部消失了,再也不会长了。 7闭经、痛经刮痧解决之道 在她背部取肝俞,两胁部取期门、章门,在以上部位刮痧、拔罐(肝俞处可走罐、留罐;期门、章门处只留罐),肝经之太冲、行间用刮痧板厚角进行角推法。总共治疗花了大概半个小时左右。 8乳腺增生、抑郁症,刮痧一网打尽 先在他前胸的膻中穴;两胁部的期门、日月穴;后背督俞、膈俞、肝俞、胆俞;脚部的太冲、行间穴等部位进行刮痧、拔罐,尤其是后背刮痧走罐时出了很多“痧斑”,颜色很黑,用手一摸,皮下有很多结节,和一般人不太一样,是很大很硬那种。 9一穴就能疗糖尿病,方便简单不求人

人体穴位大全

人体穴道,有空自己就捏捏吧

特效穴位: 1. 合谷:对感染性炎症人,具有较高的防治效果,增强机体的防御能 ,对于白细胞具有双向调整作用,能使血液中血小板明显增加,可使血清中的 球蛋白含量上升,对甲状腺机能具有调整作用,对血液循环功能有调整作用, 轻手法引起血管收缩,重手法引起血管扩张,能降低高血压病人血中胆固朜的 含量。 2. 手三里:针刺对胃的蠕动,张力,排空及小肠的运动机能,具 有明显增强作用。 3. 曲池:治皮肤的要穴,艾灸该穴可使血糖上升,能使血小板显 著增加,具有增强白细胞的吞噬功能,对于感染炎症的病人,具有较高的防治 效率。

4. 迎香: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有效率达70~90%。 5. 颊车:对甲亢病人有治疗效应。 6. 人迎:有显著的降压效果,尤其对收缩压 最显著。 7. 足三里:①对胃的蠕动,张力,排空,大小肠以阑尾的运动机 能均有明显作用,对胃酸和胃蛋白有双向调整作用,②增强胆囊运动和排空能 力,使胆汁流量增多增快,③具有调整血压作用,④对病人血糖有影响,⑤能 使血液中细胞总数增加,艾灸足三里,大椎,脾俞可使白细胞迅速上升,针刺 能使痛阈明显升高,能促进神经再生,促进损伤神经的恢复。 8. 丰隆:针刺丰隆穴可引起血管收缩反应, 配曲池对原发性高血 压的治疗有显效,并可降低外周血管阻力。

9. 解溪:能促进神经再生,促进受损伤神经功能的恢复。 10. 公孙:针刺公孙穴对胃的里蠕动,张力,排空,大小肠以及阑 尾的运动机能,均有明显的增强作用,对胃酸的分泌有抑制作用,消化道溃疡 ,幽门痉挛,胃内容物滞留有良好作用。 11. 三阴交:为消化,生殖,泌尿系统,妇科疾患之常用要穴,三 阴交配合谷,秩边,针刺后立即加强子宫收缩,且持续时间延长,对妇科疾病 手术的镇痛作用十分显著,对于膀胱张力具有调节作用,治疗阵发性房心动过 速,心房颤动以及室性早博都有一定的疗效。 12. 阴陵泉:下痢里急后重,推之针之,桴鼓相应,所苦顿解。 13. 少海:可缓解结肠痉挛,对痉挛性结肠炎的治疗有良效。

人体穴位图及保健按摩方法

人体穴位图及保健按摩 我们可从十大人体穴位图与(眼、头、面、手、脚、胸、耳、背、足及全身)对应图上找到你所需要的穴位并按摩保健。如眼睛不好,可从面、眼、手、足、耳穴位图(有详细说明)中找到相应穴位,并实施按摩祛病强身美容瘦身。 ■1、按摩穴位治感冒 ■2、眼疲劳指按保健法 ■3、眼部按摩美容(见前图) ■4、眼部不适——眼睛痛与头痛 ■5、按摩使头脑清晰■ 6、头面部按摩 ■7、瘦脸十大穴位■8、健鼻养生巧防病 ■9、過敏性鼻炎■10、按摩减肥 ■11、按摩催眠■12、按摩太阳穴治白内障 ■13、贫血■14、消除腿部浮肿 ■15、按摩腿部穴位■16、按摩腿肚 ■17、减轻小腿浮肿■18、点穴减肥 ■19、摩腹养生补泻■ 20、按压合谷助排便 ■21、揉摩耳廓益健康■22、夹鼻梁治牙痛 ■23、按摩治疗老年斑■24、活动脚趾健胃法 ■25、前列腺肥大按摩法■26、涌泉穴的主治疾病 ■27、指压“丘墟、昆仑”治疗脚部淤血■28、按摩治尿不净 ■29、中药敷脐(穴位)可治病■30、向老年朋友推荐三个最常用的穴位 ■31、治疗脚部淤血■32、用“足三里”打击法清晰头脑 ■33、涌泉穴的主治疾病为■ 34、精神差(十分疲倦,哈欠连天) ■35、保健八段锦 十大人体穴位图与特效保健按摩法

1、按摩穴位治感冒 选穴太阳、迎香、头维、风池;大椎;合谷、鱼际、尺泽、曲池等穴: 1)啄法用剑指啄击大椎穴(见人体背部穴位图); 2)揉按法(一般经2—3次治疗后即可痊愈。如有继发细菌感染者,可配合抗生素治疗): (1)用两手拇指指腹同时揉按同侧风池、头维穴(见下图)。 (2)用两手拇指指腹分别揉按对侧尺泽、曲池、鱼际、合谷穴(见人体穴位全图中图)。先左侧后右侧。 (3)用两手示指指腹同时揉按同侧太阳、迎香穴(见下图)。 3)注:注意保暖,勿使再受寒邪、不要过度疲劳;多饮开水,少吃油腻食物。

人体十二重要的大穴

人体十二重要的大穴 文章目录*一、人体十二重要的大穴*二、寻找穴道的诀窍*三、人体穴位疗法的秘密 人体十二重要的大穴1、人体十二重要的大穴 1.1、合谷穴。合谷穴的取穴:用拇指第一关节横纹正对另一手虎口边,拇指屈曲按下,指尖所指处就是合谷穴。 1.2、少商穴:位于拇指桡侧指甲根后1分许。 1.3、神门穴:位于掌小指侧腕横纹尺端稍上方凹陷处,属于手少阴心经。 1.4、内关。位于腕横纹上两寸,在掌长肌腱和桡侧屈腕肌腱之间,就是从手腕横纹向后量三横指,在两筋之间取穴。 1.5、后溪穴:位于手掌上横纹尽头处,即小指弯与手掌成90度时,横纹尽头突出最高处。 1.6、膻中穴:位于两乳之间胸骨中线处。 1.7、中脘穴:位于脐上4寸。 1.8、足三里。足三里穴的取穴:可以在膝盖外侧的凹陷处向下四指并在胫骨外侧的交点处就是此穴。 1.9、阳陵泉穴:小腿外侧,膝关节下突出的骨头,腓骨小头前下方压下有酸胀感觉处即为阳陵泉穴。 1.10、丰隆穴:位于外膝眼与外踝尖连线的中点,胫骨前缘外开2寸处。 1.11、承山穴:位于小腿腓肠肌腹下正中。

1.12、太冲穴:位于足背第一、二趾缝间上1.5寸处。 2、常按按好处多 2.1、根据经络理论以及实践证明,只要按摩合谷穴,就可以使合谷穴所属的大肠经脉循行之处的组织和器官的疾病减轻或 消除,健康可以保证。 2.2、少商穴用于辅助治疗扁桃体炎、咽喉肿痛、效果良好,还常用于治疗咳嗽、感冒发热、肺炎等。按摩手法:用手指甲切压1-2分钟。 2.3、神门穴功能:安心宁神,常用于治疗失眠、多梦、心慌心跳等症。 2.4、后溪穴可用于辅助治疗腰痛,还常用于胸胁痛、肋间神经痛、头顶痛等。可用于辅助治疗腰痛,还常用于胸胁痛、肋间神经痛、头顶痛等症。 2.5、传统中医认为,膻中穴为“宗气之海,善治气病,具有调气降逆,宽胸利膈,清肺化痰,平喘止咳之功”。 3、人体有多少个穴位你知道吗 穴位一般在中医治疗和一些按摩上面会用到,正确使用穴位可以对身体有很多好的帮助,但是如果并不了解穴位的朋友就不要盲目的乱按了,因为有些穴位是不好的。人体总共是有830个标准穴位的。 目前国家标准经穴显示:人体周身409个穴位名,830个穴位,

人体穴位图解大全太好了 [图片]

[转] 人体穴位图解大全太好了 [图片] 人体常用穴位按摩保健方法(动画图解) 一、穴位:脾经(脾土) 位置:拇指桡侧面。 操作: ①补脾经:使患儿拇指微屈,操作者以拇指面沿 患儿拇指桡侧缘向掌根直推,见中图。 ②清脾经:在小儿拇指面上直推,见右图。 约推100~300次。 主治:消化不良,腹泻,呕吐,疳积,四肢无力等。 图解: 二、穴位:肺经(肺金) 位置:无名指掌面。 操作: ①补肺经:在无名指面上旋推,见中图,约补200~400次。 ②清肺经:面向指根方向直推,见右图,清200~400次。 主治:发热,咳嗽,气喘,胸闷,咽喉肿痛等. 图解:

三、穴位:肾经(肾水) 位置:小指掌面。 操作: ①补肾经:在小指面上旋推,见中图,约补200~400次。 ②清肾经:自小指尖向指根方向直推,见右图,清100~200次。 主治:小便赤涩不利,遗尿,尿频等。 图解: 四、穴位:肝经(肝木) 位置:食指掌面。 操作: ①补肝经:在小儿食指面上旋推,见中图,约补100~200次。 ②清肝经:由指尖向指根直推,见右图,清100~300次。 主治:惊风抽搐、目赤,伤风感冒,脾虚泄泻,肝炎等 图解: 五、穴位:心经(心火) 位置:中指掌面。 操作:

①补心经:在小儿中指面作旋推,见中图,约补100~200次。 ②清心经:指尖向指根直推,见右图,清100~300次。 主治:高热神昏,烦躁,夜啼,口舌生疮,小便短赤等。 图解: 五脏相对于五行的,大家没事的时候可以多做按摩,闲着也是闲着,做了总比没做的好。只是上面说的是患儿,应该对应大人的也可以的,中医穴位是一样的。健身是全民的,无论是以什么方式。没事时,坐车时都可以按摩一下试试了! 常见病穴位按摩:

人体穴位详解(高清图片)

手少阳三焦经图高清版人体穴位图 关键字:手少阳三焦经 简介:三焦是上焦、中焦、下焦三焦所成立的。手少阳三焦经上焦由脖子根部开始直通心窝处,包含主要的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中焦由心窝开始至肚脐为止,包含消化系统。下焦由肚脐至耻骨终止,包含泌尿排泄系统。保持胸部及腹部的机能运转正常是三焦经的主要任 务 手少阳三焦经:起于无名指末端(关冲穴),上行小指与无名指之间(液门穴),沿着手背(中渚穴、阳池穴),出于前臂伸侧两骨(尺骨穴、桡骨穴)之间(外关穴、支沟穴、会宗穴、三阳络穴、四渎穴),向上通过肘尖(天井穴),沿上臂外侧(清冷渊穴、消泺穴),向上通过肩部(臑会穴、肩髎穴),交出足少阳经的后面(天髎穴;会秉风穴、肩井穴、大椎穴),进入缺盆(锁骨上窝),分布于膻中(纵隔中穴),散络于心包,通过膈肌,广泛遍属于上、中、下三焦。 它的支脉:从膻中上行,出锁骨上窝,上向后项,连系耳后(天牖穴、翳风穴、颅息穴),直上出耳上方(角孙穴;会颔厌穴、悬厘穴、上关穴),弯下向面颊,至眼下(颧髎穴)。 它的支脉:从耳后进入耳中,出走耳前(和髎穴、耳门穴;会听会穴),经过上关前,交面颊,到外眼角(丝竹空穴;会瞳子髎穴)接足少阳胆经。 此外,三焦与足太阳膀胱经的委阳脉气相通。 本经一侧23穴(左右两侧共46穴),其中13穴分布于上肢背面的正中线上,10穴在颈、侧头部。首穴关冲,末穴丝竹空。主治胸、心、肺、咽喉病症,某些热性病症和本经所经过部位之病症。

[解剖]在指总伸肌与拇长展肌起端之间;有前臂骨间背侧动、静脉;布有前臂背侧皮神经,深层为前臂骨间背侧神经。 [主治]暴喑,耳聋,手臂痛,龋齿痛。 [配伍]配曲池、合谷、肩井治中风后遗症上肢不遂。 [刺灸法]直刺0.5-1寸;可灸。 (9) 四渎穴SJ9 Sì dú [定位]在前臂背侧,当阳池与肘尖的连线上,肘尖下5寸,尺骨与桡骨之间。 [解剖]在指总伸肌和尺侧腕伸肌之间;深层有前臂骨间背侧动、静脉;布有前臂背侧皮神经,深层有前臂骨间背侧神经。 [主治]暴喑,暴聋,齿痛,呼吸气短,咽阻如梗,前臂痛。 [配伍]配三阳络、消泺、肩髎、天髎、肩外俞治肩臂痛;配三阳络、阳溪治手指伸展不利,上肢不遂。 [刺灸法]直刺0.5-1寸;可灸。 (10) 天井穴SJ10 Tiān jǐng [定位]在臂外侧,屈肘时,当肘尖直上1寸凹陷处。 [解剖]在肱骨下端后面鹰嘴窝中,有肱三头肌腱;肘关节动、静脉网;布有臂背侧皮神经和桡神经肌支。 [主治]偏头痛,胁肋、颈项、肩臂痛,耳聋,瘰疬,瘿气,癫痫。 [配伍]配率谷治偏头痛;配天突治瘿气;配臂治瘰疬、瘾疹;配巨阙、心俞治精神恍惚。 [刺灸法]直刺0.5-1寸;可灸。 (11) 清冷渊穴SJ11 Qīng lěng yuān [定位]在臂外侧,屈肘时,当肘尖直上2寸,即天井上1寸。 [解剖]在肱三头肌下部;有中侧副动、静脉末支;布有臂背侧皮神经及桡神经肌支。 [主治]头痛,目黄,肩臂痛不能举。 [配伍]配肩髎、天髎、臑俞、养老、合谷治上肢痿、痹、瘫、痛。 [刺灸法]直刺0.5-1寸;可灸。 (12) 消泺穴SJ12 Xiāo lu? [定位]在臂外侧,当清冷渊与臑会连线中点处。 [解剖]在肱三头肌肌腹的中间;有中侧副动、静脉;布有臂背侧皮神经及桡神经。 [主治]头痛,颈项强痛,臂痛,齿痛,癫疾。 [配伍]配肩髎、肩髃、臑会、清冷渊治肩臂痛、上肢不遂、肩周炎。 [刺灸法]直刺0.8-1寸;可灸。 (13) 臑会穴SJ13 Nào huì [定位]在臂外侧,当肘尖与肩髎的连线上,肩髎下3寸,三角肌的后下缘。 [解剖]在肱三头肌长头与外侧头之间;有中侧副动、静脉;布有臂背侧皮神经,桡神经肌支,深层为桡神经。 [主治]肩臂痛,瘿气,瘰疬,目疾,肩胛肿痛。 [配伍]配肩俞、肩贞治肩周炎;配肘髎、外关治肘臂挛痛。 [刺灸法]直刺0.5-1寸;可灸。 (14) 肩髎穴SJ14 Jiān liáo [定位]在肩部,肩髃后方,当臂外展时,于肩峰后下方呈现凹陷处。 [解剖]在三角肌中;有旋肱后动脉;布有腋神经的肌支。 [主治]臂痛,肩重不能举。 [配伍]配天宗、曲垣治疗肩背疼痛;配肩井、天池、养老治上肢不遂、肩周炎。 [刺灸法]直刺0.5-1寸;可灸。 (15) 天髎穴SJ15 Tiān liáo [定位]在肩胛部,肩井与曲垣的中间,当肩胛骨上角处。 [解剖]有斜方肌、冈上肌;有颈横动脉降支,深层为肩胛上动脉肌支;布有第一胸神经后支外侧皮支,副神经,深层为肩胛上神经肌支。[主治]肩臂痛,颈项强痛,胸中烦满。 [配伍]配秉风、天宗、清冷渊、臑会治颈肩综合征、上肢不遂。 [刺灸法]直刺0.5-0.8寸;可灸。 (16) 天牖穴SJ16 Tiān yǒu [定位]在颈侧部,当乳突的后下方,平下颌角,胸锁乳突肌的后缘。 [解剖]在胸锁乳突肌后缘;有枕动脉的肌支,耳后动、静脉及颈后浅静脉;布有枕小神经本干,深层为副神经,颈神经。 [主治]头晕,头痛,面肿,目昏,暴聋,项强。 [配伍]配外关、率谷、治偏头痛、耳鸣、耳聋、腮腺炎。 [刺灸法]直刺0.8-1寸;可灸。 (17) 翳风穴SJ17 Yī fēng [定位]在耳垂后方,当乳突与下颌角之间的凹陷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