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市2020年(春秋版)语文五年级上册23 鸟的天堂课时测评卷(II)卷

太原市2020年(春秋版)语文五年级上册23 鸟的天堂课时测评卷(II)卷
太原市2020年(春秋版)语文五年级上册23 鸟的天堂课时测评卷(II)卷

太原市2020年(春秋版)语文五年级上册23 鸟的天堂课时测评卷(II)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同学们,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一定长进不少,让我们好好检验一下自己吧!

一、填空题

1 . 按要求写《匆匆》一文中的词语。

(1)AA式例:匆匆________ ________

(2)ABB式例:赤裸裸________ ________

(3)AABB式例:轻轻悄悄________ ________

二、语言表达

2 . 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书,被人们称为人类文明的“长生果”。

(1)这句话将______比喻为______________,形象地表明了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_的关系。

(2)仿写一句:

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们都爱秋天,爱她的天高气爽,爱她的云淡日丽,爱她的香飘四野。(仿写)

我爱春天,爱她的____________________,爱她的____________________,爱她的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手中一有书,我(_____)忘了吃、忘了睡。(填入恰当的关联词语)

三、现代文阅读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我家乡有一个美丽的湖,名叫天鹅湖。据说许多年以前,曾经有一群天鹅在这里栖息生活。因此而得(dé de)

名。

湖呈圆形,湖水清可见底,碧得发亮。湖的四周有茂密的树木。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垂(chuíchuī)柳,在微风的吹(cuīchuī)动下,柳条迎风起舞。湖水映衬出柳姑娘的身影十分秀美。树下是一片嫩(nèn nùn)绿的草地,草地上开着红的、黄的、蓝的小花。湖面上有一座美丽的小桥,把天鹅湖打扮得更加美丽。

哦,天鹅湖,故乡的湖,我爱你!

3 . 给短文加个题目。

4 . 第二自然段先写了湖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再写湖的四周有____________,接着写树下有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最后写湖上有_____________。

5 . 填上合适的词。

()的湖水()的树木()的草地()的小桥

6 . 划去短文中画线字不正确读音。

7 . 选择正确答案,打上"√"

(1)短文主要讲了天鹅湖的美丽景色。()

(2)短文主要讲了家乡的天鹅湖里都有什么。()

(3)短文主要讲了天鹅湖四周的景色。()

阅读理解

我们的船渐渐逼近榕树了。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gān gàn)的数(shǔ shù)目不可计数(shǔshù)。枝干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从远处看,就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

榕树正在茂盛的时期,好像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cùsù)上面,不留一点儿缝隙。那绿叶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sìshì)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chàn càn)动。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8 . 这个文段选自课文《_______》。

9 . 在括号里选择正确的读音用“____”标出。

10 . 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茂盛——_______ 颤动——_______

11 . 枝干的数目为什么不可计数?

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 你是如何理解“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信息匹配

13 . 用“____”选出括号里正确的读音或汉字。

1.风一更(gēng gèng),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2.东方一点儿一点儿泛着鱼肚色的天空,染上微微的红晕(yūn yùn),飘着红紫红紫的彩云。

3.那是许多株茂盛的榕树,看不出主干(gàn gān)在什么地方。

4.我注意地看着,眼睛应接不(瑕暇),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

5.一个朋友(拔拨)着桨,船缓缓地移向河中心。

14 . 选词填空。

发现发明

(1)我(______)了一个不为人知的秘密。

(2)指南针是中国人(______)的。

五、书面表达

15 . 习作。

在下面的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完成习作。(不少于300字)

1.生活是多姿多彩的,在生活中,你一定得到过别人的帮助。当你伤心时,朋友的一句贴心话;当你生病时,家人的细心照顾……请你选取生活中的一件让你印象深刻的事,来写一写吧。注意语句通顺,写出真情实感。

2.话说唐僧师徒四人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取得真经之后,总算是到天宫成了神仙。可是在天宫的日子可没有那么一帆风顺,你猜他们又发生了什么有趣的故事呢?请你们展开丰富的想象,来当一回小编剧吧!

六、书写

16 . 拼一拼,写一写。

zhǎng cháo méi mao róng shùshùshāo

shùzhuāng tiětǎjiūzhèng pāo qì

五年级语文上册23课

23.《难忘的一课》 一、读拼音写词语。 lǎnɡdúlǐtánɡzhēn zhìtǒnɡzhì()()()()shīrùn ch?nɡɡāo kuān chǎnɡtínɡb? ()()()()二、组词。 船()效()栽()遍()航()郊()载()篇()惑()功()崇()势()感()攻()祟()挚()三、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适当的词语。 强烈的()剧烈的()热烈的()浓重的()浓厚的()浓密的()四、写反义词。 熟识()强烈()简单()热情()五、连线题。 晋福建孔子教育家 闽山西诸葛亮书法家 豫湖南祖冲之军事家 湘河南王羲之数学家 六、按要求改写句子。 1、还有什么别的话比这句最简单的话更能表达我此时全部感情呢? 改为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师在黑板上写字。 扩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五位壮士英勇跳崖的事迹非常感人。 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被这感人的情景吸引住了。 改成“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回答问题。 1、“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在课文出现几次? 2、“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为什么会让作者如此激动? 3、为什么“他写得很认真,也很吃力。”? 24.《最后一分钟》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第23课《鸟的天堂》课后作业及答案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第23课 《鸟的天堂》课后作业及答案 1.看拼音,写词语。 (1)她的睡眠不guī lǜ(),想 jiū zhèng()过来很难。(2)我们划动chuán jiǎng(),乘着小船穿过狭窄的河道,终于到达了tǎ lóu()前。 2.给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把序号填在括号里。 ①shǔ②shù 数.()不胜数.()数.落()数.以万计()数.九寒天()3.按要求完成练习。 “应接不暇”的意思是,其中“暇”的意思是 。请从“暇”“瑕”“遐”中选择正确的字填空。 目不()接洁白无()自顾不()()不掩瑜闻名()迩 4.判断下列句子是否属于比喻句,是的打“√”,不是的打“×”。(1)三支桨有规律地在水里划,那声音就像一支乐曲。()(2)我仿佛听见几只鸟扑翅的声音,等我注意去看,却不见一只鸟的影子。() (3)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从远处看,就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5.读句子,完成练习。 (1)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

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 ①这段话是围绕“”这个词来写的,其中“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是写鸟的,“有的……有的……有的……”是写鸟的。 ②我能仿照画“”的句子写写花园里的蝴蝶或者池塘里的青蛙、小鱼。 (2)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①这句话中引号的作用是()。 A.标示着重强调的内容 B.标示引用的内容 C.标示特定称谓 ②加引号的“鸟的天堂”指的是,不加引号的“鸟的天堂”指的是 。 ③作者之所以说“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是因为作者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时是在(时间),他看到了,却没见到一只鸟,但是第二次经过“鸟的天堂”时是在 (时间),他见到了的热闹景象,所以作者才说“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 6.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我们的船渐渐逼近榕树了。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23课难忘的1课教学建议.doc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23课难忘的一课 教学建议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23课难忘的一课教学建议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23课《难忘的一课》课文教学建议 1、课文记叙的事情发生在20世纪40年代台湾光复初期,对这段历史背景学生是陌生的。课文里虽然提到一些,但很有限,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台湾人民对祖国深厚、强烈的感情,教师可向学生简单介绍有关的历史背景。如果有条件,可以指导学生在课前搜集相关资料,为理解课文做准备。 2、教学本文,可从实际学情出发,选择不同的教学思路: 一种思路是从课题入手,先简要交流学生自己最难忘的一堂课,再简介历史背景,紧扣难忘让学生自读探究作者为什么很难忘,勾划有关语句作批注,最后全班交流研讨,指导有感情朗读重点句段。第二种思路是先让学生自由读课文,自学生字词,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让学生对课文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再让学生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想想每次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然后全班重点研读学习祖国文字和参观礼堂这两个场面,用心感受台湾人民的爱国热情和民族精神。 3、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了解内容的基础上结合文中语句体会思想感情,激发学生对侵略者的痛恨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做到学文不断情,动情不离文。在理解内容、体会感情的过程中,要多让学生朗读,在朗读中加深感悟,把理解出的意思和体会出的感情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在感情朗读中受到爱国主义情感的陶冶与感染。 4、本课生字要让学生读准确,要注意闽是前鼻音,诸是翘舌音,葛读ge ,不要读成第二声。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23课《难忘的一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台湾人民强烈的民族精神,深厚的爱国情意。 2、创意理解光复的意思。 3、体会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学习课文,体会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课前 听歌曲《我的中国心》。 揭示:刚才我们听到的是香港歌星张明敏在1984年春节联欢晚会上演唱的一首歌,歌名叫《我的中国心,这首歌唱出了全香港人民渴望回归祖国的心声,所幸的是,香港人民的美梦终于在1997年7月1日这一天成真了。 二、课堂 1、理解光复,揭示课题: ⑴张明敏用歌声唱出了香港人民的渴望,1925年7月,著名诗人闻一多发表了爱国组诗《七子之歌》,下面是《七子之歌》中的第三首──台湾。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22课《手指》原文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22课《手指》原文 1. 我们每个人,都随时随地随身带着十根手指,永不离身。一只手上的五根手,各有不同的姿态,各具不同的性格,各有所长,各有所短。 2.大拇指在五指中,形状实在算不上美。身体 矮而胖,头大而肥,构造简单,比人家少一个关节。但在五指中,却是最肯吃苦的。例如拉胡琴,总由其他四指按弦,却叫他相帮扶住琴身;水要喷出来,叫他死力抵住;血要流出来,叫他拼命按住;重东西要翻倒去,叫他用劲顶住;要读书了,叫他翻书页;要进门了,叫他揿电铃。讨巧的事,却轮不上他。例如招呼人,都由其他四指上前点头,他只能呆呆站在一旁。给人搔(sāo)痒,人舒服后,感 谢的是其他四指。 3. 常与大拇指合作的是食指。他的姿态可不如其他三指窈(yǎo)窕(tiǎo),都是直直落落的强硬的线条。他的工作虽不如大拇指吃力,却比大拇指复杂。拿笔的时候,全靠他推动笔杆;遇到危险的事,都要由他去试探或冒险;秽(hùi;)物、毒物、烈物,他接触的机会最多;刀伤、烫伤、轧(y

à)伤、咬伤,他消受的机会最多。他具有大拇指所 没有的“机敏”,打电话、扳枪机必须请他,打算盘、拧螺丝、解纽(niǔ)扣等,虽有大拇指相助,终是要他主干的。 4.五指中地位最优、相貌最堂皇的,无如中指。他居于中央,左右都有屏障,他个子最高,无名指、食指贴身左右,像关公左右的关平、周仓,左膀右臂,片刻不离。他永远不受外物冲撞,所以曲线优美,处处显示着养尊处优的幸福。每逢做事,名义上他是参加的,实际并不出力。他因为身体最长,取物时,往往最先碰到物,好像取得这物是他一人的功劳,其实他碰到之后就退在一旁,让大拇指、食指去出力,他只在旁略为扶衬而已。 5.无名指和小指,体态秀丽,样子可爱,然而,能力薄弱也无过于他们了。无名指本身的用处多用于研脂粉、蘸药末、戴戒指。小指的用处则更渺(miǎo)小,只是掏掏耳朵、抹抹鼻涕而已。他们也有被重用的时候,在丝竹管弦上,他们的能力不让别人。舞蹈演员的手指不是常作兰花状吗?这两根手指正是这朵兰花中最优美的两瓣。除了这等享乐的风光事以外,遇到工作他们只是其他手指的附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七组第23课《难忘的一课》同步练习B卷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七组第23课《难忘的一课》同步练习B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基础题 (共21题;共108分) 1. (2分)根据课文《难忘的一课》的内容填空 “还有什么别的话比这句最简单的话更足以表达我此时的全部感情呢?”这是一句________句,意思是说:________。 2. (16分)从下列词语中,按顺序找出四对近义词和四对反义词 认真真挚热情马虎真诚宽敞热忱湿润 火热深厚干燥浓厚冰冷狭窄费力吃力近义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义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8分)看拼音,写词语。 mǐn nán zhēn zhìkuān chang lǐ táng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shī rùn tíng bógāo xióng wéi qiáng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8分)照样子填写合适的词语。

例:(攀登)顶峰 ________群众________敌人________战斗 ________目标________远方________深谷 ________方向________兵力 5. (2分)查字典填空。 (1)“劲”用部首查字法,应查________部,再查________画。用音序查字法应查音序________,再查音节________,组词________ (2)“握”用部首查字法,应查________部,再查________画。用音序查字法应查音序________,再查音节________,组词________ 6. (3分)选择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动摇轻松干燥 湿润________ 沉重________ 坚定________ 7. (8分)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 ________的情景 ________的民族精神 ________的敬意 ________的爱国情意 ________的围墙 ________的屋子 ________的国语 ________的感情 8. (5分)按课文内容《难忘的一课》填空。 《难忘的一课》是一篇略读课文,按照________的顺序,讲述了________以后,作者在台湾的一所乡村小学,见到一位年轻的________的动人情景;以及在学校礼堂里参观________的深切感受。表达了台湾人民________的民族精神。 9. (1分)改正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把正确的依次写在横线上 郎读爱国情谊辩认严竣 ________ 10. (4分)选出划线字的正确读音。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23课(鸟的天堂)解析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23课(鸟的天堂)解析 鸟的天堂 (1)我们吃过晚饭,热气已经退了。太阳落下了山坡,只留下一段灿烂的红霞在天边。(介绍游玩的时间。) (2)我们走过一段石子路,很快就到了河边。在河边大树下,我们发现了几只小船。 (3)我们陆续跳上一只船。一个朋友解开了绳,拿起竹竿一拨,船缓缓地动了,向河中心移去。(介绍游玩的地点。) (4)河面很宽,白茫茫的水上没有一点波浪。船平静地在水面移动。三支桨有规律地在水里划,那声音就像一支乐曲。(运用比喻的手法,写“我”出游时愉悦的心情。)// 第一部分(1——4)写“我”和朋友一起划船出去玩。 (5)在一个地方,河面变窄了。一簇簇树叶伸到水面上。树叶真绿得可爱。那是许多株茂盛的榕树,看不出主干在什么地方。 (6)当我说许多株榕树的时候,朋友们马上纠正我的错误。一个朋友说那里只有一株榕树,另一个朋友说是两株。我见过不少榕树,这样大的还是第一次看见。(承上启下,为下文鸟的天堂埋下伏笔。) (7)我们的船渐渐逼近榕树了。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从远处看,就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运用比喻的手法,写大榕树的茂盛的特点。) (8)榕树正在茂盛的时期,好像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儿缝隙。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

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美丽的南国的树!(突 出大榕树的静态美,表达了“我”对南国的热爱之情。) (9)船在树下泊了片刻。岸上很湿,我们没有上去。朋友说这里是“鸟的天堂”,有许多鸟在这树上做巢,农民不许人去捉它们。我仿佛听见几只鸟扑翅的声音,等我注意去看,却不见一只鸟的影儿。只有无数的树根立在地上,像许多根木桩。土地是湿的,大概涨潮的时候河水会冲上岸去。“鸟的天堂”里没有一只鸟,我不禁这样想。于是船开了,一个朋友拨着桨,船缓缓地移向河中心。(突出大 榕树的静态美。)// 第二部分(5——9)写“我”和朋友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所看到的景象。 (10)第二天,我们划着船到一个朋友的家乡去。那是个有山有塔的地方。从学校出发,我们又经过那“鸟的天堂”。 (11)这一次是在早晨。阳光照耀在水面,在树梢,一切都显得更加光明了。我们又把船在树下泊了片刻。 (12)起初周围是静寂的。后来忽然起了一声鸟叫。我们把手一拍,便看见一只大鸟飞了起来。接着又看见第二只,第三只。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运用排比的手法,突出鸟的数量多。) (13)我注意地看着,眼睛应接不暇,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看见了那只,另一只又飞起来了。一只画眉鸟飞了出来,被我们的掌声一吓,又飞进了叶丛,站在一根小枝上兴奋地叫着,那歌声真好听。(运用拟人的手法,突出“我”的兴奋与喜悦的心情。)// 第三部分(10——13)写“我”和朋友第二次经过鸟的天堂所看到的景象,表达了“我”对鸟的天堂的赞美。 (14)当小船向着高塔下面的乡村划去的时候,我回头看那被抛在后面的茂盛的榕树。我感到一点儿留恋。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

五年级下册语文书第22课人物描写一组课文-最新教育文档

五年级下册语文书第22课人物描写一组课文五年级下册语文书第22课《人物描写一组》课文《小嘎(gǎ)子与胖墩(dūn)比赛摔跤》 “小嘎子”是作家徐光耀的儿童小说《小兵张嘎》中的主人公。《小兵张嘎》讲述了小嘎子在老钟叔、老罗叔、区队长、奶奶的引导下,成为一名名副其实的八路军战士的过程。下面这个片段写的是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的情景。 “要不――摔跤。” “是吗?”小胖墩儿跳起来了。立刻退后两步,一闪身脱了单褂儿,叉着腰说,“来吧,是一叉一搂的,还是随厦摔?” 小嘎子在家里跟人摔跤,一向仗恃手疾眼快,从不单凭力气,自然不跟他一叉一搂。两人把“枪”和“鞭”放在门墩上,各自虎势儿一站,公鸡鹞(qiān)架似地对起阵来。起初,小嘎子抖擞精神,欺负对手傻大黑粗,动转不灵,围着他猴儿似地蹦来蹦去,总想使巧招,下冷绊子,仿佛很占了上风。可是小胖墩儿也是个摔跤的惯手,塌着腰,合了裆,鼓着眼珠子,不露一点儿破绽。两个人走马灯似地转了三四圈,终于三抓两挠,揪在了一起。这一来,小嘎子可上了当:小胖墩儿膀大腰粗,一身牛劲,任你怎么推拉拽顶,硬是扳他不动,小嘎子已有些沉不住气,刚想用脚腕子去勾他的腿,不料反给他把脚别住了,趁势往旁侧里一推,咕咚一声,小

嘎子摔了个仰面朝天。 《临死前的严监生》 严监生是我国古典讽刺小说《儒林外史》中的一个人物。在这部小说里,作家吴敬梓用讽刺的手法,描写了封建社会读书人对功名的追求,以及他们的生活状况。在小说里,严监生是一个很有钱的人。下面这个片段描写的是他临死前的情形。 严监生自此,严监生的病,一日重似一日,再不回头。 诸亲六眷都来问候。五个侄子穿梭的过来陪郎中弄药。到中秋已后,医家都不下药了,把管庄的家人都从乡里叫了上来。病重得一连三天不能说话。晚间挤了一屋的人,桌上点着一盏灯。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大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你莫不是还有两个亲人不曾见面?”他就把头摇了两三摇。二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莫不是还有两笔银子在那里,不曾吩咐明白?”他把两 眼睁的溜圆,把头又狠狠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奶妈抱着哥子插口道:“老爷想是因两位舅爷不在眼前,故此记念。”他听了这话,把眼闭着摇头,那手只是指着不动。赵氏慌忙揩(kāi)揩眼泪,走近上前道:“爷,别人说的都不相干,只有我晓得你的意思!你是为那灯盏里点的是两茎灯草,不 放心,恐费了油。我如今挑掉一茎就是了。”说罢,忙走去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22课

22、人物描写一组 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 教学目标: 1、会写14个生字,会认12个生字,掌握多音字“叉”,能正确读写生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小嘎子鲜明的人物形象。 3、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动作、外貌、心理、语言等描写人物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小嘎子鲜明的人物形象。 2、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动作、外貌、心理、语言等描写人物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紧扣主题,谈话导入。 1、同学们,想想,在我们学过的课文中谁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指名)他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因为这些人物特点鲜明,所以让我们印象深刻。今天我们将走进一组新的课文,看看作家又为我们刻画了一个个怎样的人物形象——22、人物描写一组(齐读课题)我们先来学习第一个片段——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齐读课题) 2、认识这两个人物吗?小嘎子就是电影《小兵张嘎》里的主人公。《小兵张嘎》是崔嵬导演根据作家徐光耀的作品改编的。这部电影主要讲述了小嘎子由一个普通的农村孩子成长为一名八路军战士的过程。然我们先来欣赏一下电影中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的情景,看看会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课件出示) 3、谁能说说小嘎子和胖墩儿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二、初读课文,感知形象。 1、原著中对这个情景是怎样进行描写的呢?请大家打开书到p132,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也可以联系刚才看到的影片来理解课文。 2、下面,我想先检查一下大家对生字词的预习情况。(出示) 鹐架破绽咕咚 合了裆扳不动冷绊子 精神抖擞手疾眼快 ①认识吗?先自由读一读。 ②谁来读? ③我们一起读读,一个两遍。 3、文中还有一个多音字需要我们注意,让我们一起读读。(课件出示)“叉腰”“一叉一搂” 3、下面我请一位同学读课文,其他的同学边听边用笔划出文中描写小嘎子的语句。(出示:小嘎子) 三、读懂课文,再现形象。 1、谁来读读你找到哪句? ①“小嘎子在家里跟人摔跤,一向仗着手疾眼快,从不单凭力气,自然不跟他一叉一搂。” ②“起初,小嘎子精神抖擞,欺负对手傻大黑粗,动转不灵,围着他猴儿似的蹦来蹦去,总想使巧招儿,下冷绊子,仿佛很占了上风。” ③“小嘎子已有些沉不住气,刚想用脚腕子去钩他的腿,不料反给他把脚别住了。 分析出小嘎子:机灵、富于心计的性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23课《鸟的天堂》教案设计

23 鸟的天堂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布鲁纳说:“获得的知识,如果没有完美的结构把它们连在一起,那是一种多半会被遗忘的知识。”因此,本方案着眼于整体,联系上下文,采用变序教学法,从结尾段中的中心句入手,以“疑”为线索,以“思”为核心,精心地设计“引疑—质疑—析疑—解疑”的教学思路,努力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有所感悟和思考,在积极探究中获得思想启迪,提高语文素养。带着问题去读,去思考,培 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搜集整理《鸟的天堂》的相关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搜集巴金的资料和与“鸟的天堂”有关的文字资料及图片。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揭题引趣 1.(播放多媒体课件“百鸟朝凤”音乐。)提问:同学们,你们听到了什么?谁来谈一谈? 2.导入:同学们很有想象力,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和鸟有关的文章。(板书:鸟的天堂) 设计意图:以乐曲引入新课,调动学生的多重感官参与到学习中来,从而让学生把听到的与想到的结合起来,加深印象,自然引出课文题目,为下个环节做好铺垫。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新词,在不明白的地方打上问号。 2.检查反馈。 (1)学习字词。出示会认字:桨、桩、暇。

①指名认读,读准三拼音节“桨”,翘舌音“桩”。 ②理解词语:船桨、应接不暇。 “船桨”可结合图片或实物来理解;“应接不暇”可结合生活实际来理解。 (2)谈谈对“鸟的天堂”的认识。 (3)个别读课文,通过读文检查预习情况,师生交流有关资料。 设计意图:初读课文,让学生对课文有一个整体的感知,解决文中生字、新词,为下面深入学习课文打下基础。 三、再读课文,理清结构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思考:(1)“鸟的天堂”指的是什么?作者去 了几次?看到的景象有何不同?(2)课文可以分成几部分? ①自己读一读,画一画,想一想。 ②同桌讨论,重点讨论“为什么”。 2.检查反馈: (1)“榕树”和“鸟”这两部分,喜欢哪部分就读哪部分,把特别喜欢的语 句画下来,在旁边写上批注。 (2)读文理清层次: 第一部分(第1~9自然段):写作者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时近看大榕树 的情景。 第二部分(第10~14自然段):写作者第二次经过“鸟的天堂”时看到群鸟 欢腾的景象。 (板书:第一次大榕树;第二次群鸟) 设计意图:再读课文,让学生深入思考,进一步熟知文章内容,在此基础上,理清文章结构,为下节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四、通读课文,感受情趣 1.轻声读课文,朗读时要注意读出榕树的静态美和百鸟齐飞的动态美。 2.谈一谈: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23课难忘的一课教后记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23课难忘的一课教后记 《难忘的一课》是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六年制小学语文五年级的一篇阅读课. 回顾课堂,谈谈自己的感受: 一,激趣导入,在歌曲中感受爱国之情 上课伊始,我首先播放了《七子之歌---澳门》,接着,又让学生听了《我的中国心》这一首爱国歌曲,使学生初步感受到了中国人民那赤诚的爱国之情.这种初感,为下面的深悟做了很好的铺垫. 二,紧抓"感情"主线,读中感悟. 为真正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我决定抛开烦琐的讲,而是抓住"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在课文中的三次不同意义的出现,让学生在读中悟,在读中思,在读中赏,在读中化.读,使孩子们感受到了台湾师生那严肃认真,富有感情,火热而真挚的心;读,让孩子们明白了台湾人民对祖国的深厚而浓郁的爱;读,更让孩子体验到了台湾与祖国之间永远也割舍不断的亲情;读,还让孩子们的那颗纯朴的爱国之心沸腾了!这样的读,给语文增添了无穷的魅力;这样的读,让语文课承载了生命的涌动! 再回眸整节课,我还有很多遗憾: 1,时间拖延了.主要原因就是虽把注意力都放到了对学生感情的激发上了,却又没把握好语文的工具性,以至于没有见好就收,耽误了时间.这其实也折射了自己的不足:教学艺术缺乏"自然",缺乏坚实的思想支撑. 2,没有领悟语文"工具性"的含义.在对课文的理解过程中,只重视情感,却完全忽略了对重点"字","词","句"的提炼.应该换个角度,从重点字,词,句中去抓情感,而不是脱离工具空谈感情.

3,忽视了学生主体性.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所有的问题都是我抛出来的,而不是学生自己提出来的.这是与新课程理念相违背的,对此,我感觉是我最失败的地方.纠其原因是: (1)对文本的理解不够透彻,没有明白文本自身的作用. (2)也是第一次接触高年级的教材,心里没底,对学生的把握不准,对学生不敢大胆地放手. (3)还是自身的素质问题,语文素养实在是太低了.自己的语言组织能力以及对课堂的应变能力还是不够.有的时候,学生的回答不能 到点子上,我就可是乱了阵脚,不能冷静地进行引导.就把自己当成 了主体,自演自导. 总的来说,这一次的教研课给了我很多启发,让我更成熟了一点. 《难忘的一课》是五年级上册的一篇略读课。这篇课文讲的是抗日战争胜利以后,作者在台湾的一所乡村小学里看到老师在教孩子 们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动人情景,以及在礼堂里参观中国历代伟人 像的场面,表达了台湾人民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和强烈的民族精神。回顾课堂,我谈谈自己的感受: 一、激趣导入,可以激发学生情感 由于特定的历史与现实存在天然的沟壑,学生一时难以走进课文、进入主题。因此,我首先播放了台湾的美丽风景,配以优美的解说,这样调动学生视觉和听觉感官,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学 生感受到我们的祖国拥有如此美丽的宝岛台湾,是多么的自豪。然 后通过了解台湾有关历史,弥补了他们对台湾感知的不足。这样的 课堂开端,可以调动学生的感情,为全文的学习定下一个感情的基调。从学生的反应来看,多媒体的合理、有效运用的确能帮助课堂 确定感情基调。这种初感,也为下面的深悟做了铺垫。 二、学生质疑,紧抓主问题 略读课文主要是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跟精读课文有截然不同的教法,一般安排一个课时。在这仅有的四十分钟里,只有紧抓住课 文的主问题,才能提高学习效率。因此,我课前让学生先预习课文,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作业本第22课人物描写组答案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作业本-第22课-人物描写一组-答案 一、给加点字选择合适的读音,打上“√”。 破绽(dìng zhàn√)扳不动(bān√ bāi) 严监生(jiān jiàn√)挑掉一茎(tiāo tiǎo√) 一语未了(le liǎo√)这来者系谁(xì√ jì) 二、比一比,再组词。 监考郎中媳妇 光临晴朗熄灭 三、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 精神抖擞手疾眼快仰面朝天 敛声屏气放诞无礼转悲为喜 四、从三篇短文里各找一处最能表现人物性格的语句抄下来,读一读。 1、小嘎子精神抖擞,欺负对手傻大黑粗,动转不灵,围着他猴儿似的蹦来蹦去,总想 使巧招,下冷绊子,仿佛很占了上风。 2、他把两眼睁得溜圆,把头又狠狠地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 3、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 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 五、品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晚间挤了一屋的人,桌上点着一盏灯。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大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你莫 不是还有两个亲人不曾见面?”他就把头摇了两三摇。二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莫不 是还有两笔银子在那里,不曾吩咐明白?”他把两眼睁的溜圆,把头又狠狠摇了几摇,越发 指得紧了。奶妈抱着哥子插口道:“老爷想是因两位舅爷不在眼前,故此记念。”他听了这话,把眼闭着摇头,那手只是指着不动。赵氏慌忙揩(kāi)揩眼泪,走近上前道:“爷,

别人说的都不相干,只有我晓得你的意思!你是为那灯盏里点的是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我如今挑掉一茎就是了。”说罢,忙走去挑掉一茎。众人看严监生时,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就没了气。 1、写出下面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一声不倒一声:一声连着一声。 插口:插嘴。 记念:挂念,想念。 登时:立刻。 2、严监生的病情怎么样?用一个词表示:病入膏肓 3、大家是怎样猜测严监生临死前伸着“两个指头”的含义的?严监生的表现又是怎样的?照样子,填表格。 屋里的人猜测的内容严监生的表现 大侄子两个亲人把头摇了两三摇 二侄子两笔银子睁圆,狠摇头,指得紧 奶妈两位舅爷眼闭着摇头,指着不动 赵氏两茎灯草点一点头,把手垂下,没气了 4、读了这段话,严监生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答:严监生是个十足的守财奴,要钱不要命。 6、课外阅读写人的文章或书籍,摘抄描写人物的精彩句段。 大门开了,走进来一位年轻的邮递员。只见他全身衣服湿透了,裤腿卷得高高的,从膝盖到脚全沾满了泥水,好像刚从泥地里爬起来似的。他手里捧着一包用油布包着落邮件,顾不上抹脸上的雨水,对屋里人说:“《儿童时代》来啦!”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教案《第22课人物描写一组》

第22课人物描写一组 ------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认识课文中的14个生字,摘录课文中描写人物的精彩句段。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感受人物形象。 过程与方法:体会人物的动作、语言、外貌等描写的作用,学习表现人物某一方面特点的写作方法。 学习重难点 : 学习通过语言、外貌、动作的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写作方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 一、紧扣主题,谈话导入 1、“我画你猜”小游戏 同学们,在正式上课之前我们来一个“我画你猜”的小游戏。请大家看黑板分别猜出他们是谁?, (师在黑板上画上西游记人物画像让同学们猜) 2、谈话导入 同学们很棒,能一口猜出这些人物名。在这里,我们要感谢作家们,正是他们用神奇的妙笔,为我们塑造了这些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这些人物特点鲜明,让我们印象深刻,久久难忘。 今天开始,我们要走进一组新的课文,继续认识和亲近作家为我们

塑造的人物形象,感受这些人物的特点。(板书课题:人物描写一组。)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人物描一组》中的“第一个片段”──《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板书),去认识两位很有特点的新的朋友。(读题,注意“嘎”读三声,标注嘎字是多音字) 二、初读课文,感知形象 1.快速阅读 导语:请同学们把132页蓝色方框里的内容齐读一遍。这部小说在上个世纪60年代曾经改编成同名电影,影响了几代人。1980年小说和电影分别获第二届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一等奖,现在请同学们,把课文快速读一遍,要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顺。想一想课文描写了一件什么事? (初读课文之后,我们知道了课文主要描写了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的情景。在摔跤的过程中,嘎子时时处处想使巧招,结果反被胖墩儿摔了个仰面朝天。) 2.指名小组展练生词 导语:我相信在刚刚读课文时,大家都发现了很多新词语,现在又哪一组同学愿意上来带着大家学一学? (1)同学甲展练: 导语:我为大家展练本课的词语,请大家跟我读 dāng 咕咚破绽合了裆扳不动别住了 qiān sǒu zhuài 公鸡鹐架精神抖擞推拉拽顶膀大腰粗动转不灵仰面朝天把脚别住手疾眼快三抓两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