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处理师生关系的尺度和方法解读

正确处理师生关系的尺度和方法解读
正确处理师生关系的尺度和方法解读

正确处理师生关系的尺度和方法

宽容,但不纵容;严格,但不严厉。要实现师生之间和谐、融洽的关系,我们必须采用科学的方法,掌握恰当的尺度,使我们的工作真正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的客观要求。

一、处理师生关系──亲合度

亲其师而信其道,没有爱的教育肯定是不成功的教育。但是,如果处理不好师生之间的亲合关系,也会落入几个误区。

误区一:亲密无间型。有的老师对工作满腔热情,却忽略了自己的角色,把自己完全融入到学生之间。时间一长,又发现学生不是那么听话了,等忍不住了就发脾气,闹得师生间很冷淡、很尴尬。

误区二:唯我独尊型。有个笑话:老师经常叼着烟、端着茶水、披着西服走进教室,学生提意见,老师急了,“你还跟我比,我有媳妇,你有吗?”这当然是个笑话,但是如果我们心里总有一个念头──我是老师,就是来管你的,结果,非但管不好,而且管不了。

误区三:香三臭四型。没有公平、公正,就没有信服与和谐。有时,老师带着偏见看待学生,偏爱“好”学生,疏远“差”学生,这对差生构成了一种伤害,对进步生的身心发展也产生影响,从而使学生慢慢地远离我们。

那我们怎么来处理好这些误区呢?

策略一:把握好距离。距离产生美。近中远则疏;远中近则密。我们应该让学生逐渐认同我们是他教师身份的朋友,而不应先是和学生打成一片而后再去让学生接受我们是他的朋友身份的老师──高雅的交往方式,对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是具有感染作用的。

策略二:树立起服务意识。班主任的职能就是服务。服务于学生的学习、服务于学生的生活、服务于学生的成长。在服务中实现管理,在管理中更好地服务──到这一点,我们一定会获得最广泛的认可与尊重。策略三:把阳光撒向每一个角落。关爱每一个学生是我们的职业道德准则。只要我们真正做到这点,就一定会赢得所有学生的掌声。如果有时很难把一碗水端平的话,那我们就把微笑、鼓励与掌声多留给那些学习不好的、纪律差的、邋里邋遢、笨手笨脚的孩子吧,

其实他们内心很孤独、很失落、很自卑,与其他孩子比,他们更需要老师的关爱──同情弱者也会让我们赢得强者的尊重。

二、班级管理──自由度

班级管理,最忌讳的是分工不明,人浮于事。有的老师对班内事务每每事必躬亲,无微不至,结果,学生那里没事干,甚至不买老师的帐。这种老师忽略了学生作为主体的“人”字。学生没有了独立的人格和行为自由,他们从心理上游离于集体之外,感觉不到作为集体成员的责任和义务。

唤起人实现自我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给学生以信任、以尊重,是教育主体性原则的体现。自由不是散漫,不是放任、更不是放纵。班主任要学会“用人,不管事”。聪明的老师,首先要学会权利下放,在班里建立起完整有效的民主管理机制,把决策权和组织管理权交给学生。如果有谁想在班级中开展什么活动,可直接把提议交给班委会讨论。经过班委会论证,认为该活动对集体有益、不影响教学,并考虑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制订详细的活动计划,即可实施。这样的班级往往都能表现出高度的自主自律和集体荣誉感。和老师的包办代替相比,学生依靠自身努力取得荣誉,哪怕一点都是沉甸甸的。

其次,自由应该是让每个人都能健康、快乐地成长,每个学生都能充分发挥主体作用。一些聪明而又纪律散漫的学生,不好管理的原因就是他们的潜能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失败的教育往往把天才或大才当作另类来约束,而使他们沦落成没有创造力的庸才或成为走到集体对立面的叛逆。成功的教育则是要在充分尊重学生个性的基础上,为他们搭建充分挖掘自身潜能的平台,让他们更多地参与班级管理、活动组织,学生们会在实现自我价值的过程中,开始慢慢融入集体,并且充分认识到集体对个人发展的价值,从而提高自制力。

教育的目的不打造神,而是培养人。只要学生能找到自己的位置,能在集体活动中有所收获,老师千万不要苛求结果。事必躬亲,不是好事,我们不要让学生做藏在翅膀下的小鸟,要做空中飞翔的雏鹰。

三、处理问题学生──灵活度

过去有人把老师“治”学生的“招”,总结为一拧、二按、三罚站;四抄、五写、六采砖,第七总把家长传,不来孩子跟着太阳转。随着社会文明的程度越来越高,法制越来越健全,这些都已成为城南旧事了。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

我们的学生享受着比过去好多少倍的教育,但他们的心灵却依然表现出越来越强的去学校化倾向,甚至走到了老师和学校的对立面,这是为什么?原因就在于整治和征服的观念在一些老师心里根深蒂固,其教育方法依然简单粗暴。我们应该在真正树立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采用灵活务实的方法来处理问题。

自然冷却法。学生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发生争执,各执一词,互不相让。对此有的老师采用自然冷却的方法就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老师对他们说,你们如果相信我,就各写一份详细的说明,明天我一定给你们一个满意的答复。第二天学生交上来的材料顶多写着:“老师,我错了”几个字。人就是这样,气头上眼里只是别人的不是,事后冷静下来,他会认识自己的不足的。我们应该学会等待,学会给学生自我反省的时间。

真情感染法。问题家庭的问题孩子,是目前班级管理中最让人头疼的。他们致差的原因有两个:一是缺乏爱的关怀;二是家庭教育的简单粗暴。对这样的学生,爱是医治他们心理疾病的良药。老师要真诚的面对这些学生所出现的问题,而不是简单地交给学校、交给家长或推向社会。有两个离异家庭的学生帮助社会上游荡青年勒索低年级学生,老师发现后,并没有嫌弃他们,而是对他们进行耐心教育,并和家长一起帮他们退赔了索要的钱物。为了让他们不再受到威胁,老师与学校、家长、村队,对他们进行全程监护。最终,老师爱的关怀,使他们的行为和精神品质得到了彻底的转变。可见,老师真心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学生实现自我教育的过程。

唤醒信念法。早恋不是什么洪水猛兽,但确实需要慎重对待。视而不见和棒打鸳鸯都不是好事。我们要敢于面对,要有充分的耐心。要坚持和他们谈,谈读书与交友,谈知识与命运,谈追求与价值。如果当面谈不妥,还可以写信,或是创设情境讨论。老师冷静、慎重、真诚的表达自己的心声,起码能够树立起学生的责任感。曾经有两个学生,爱得死去活来了,虽然老师最终也没有说服他们,但老师对它的影响毕竟发挥了作用。许多年后他们来看老师,还特别感谢老师让他懂得了责任。他们一直记着当初老师说的一句话──人可以没有太多的成就,但不可以没有最起码的责任。

自我反省法。人非圣贤,老师任何时候都不能让心中的“我”膨胀起来。我们因好心未得好报而感到委屈时,是否考虑到实施过程出现了问题或偏离了初衷;我们因自尊受到伤害而感到震怒时,是否考虑到事先不经意的言行伤害了学生而削弱了老师的威信。学会自我反省和自我检讨,才能更好的要求别人。自省是一种自信、一种力量、一种智慧。自省能让我们勇敢地面对问题,不断地提高育人能力。

四、评价孩子──赏识度

鲜花因赞赏而美丽,学生因赏识而奋进。人的生命中存在着自信与自卑两种角色。肯定和表扬可以激发生命奋进的勇气和力量,而否定、嘲讽则会浇灭希望的火花。人生挫折十之八九,不要让批评把学生埋没。面对学生的失败,如果我们看中结果,而漠视了他曾为此付出的努力,那么哪怕离成功只有一步之遥,他也会因自卑而裹足不前。请你在学生失败之时对他说:失败是成功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失败的越多,你就会离成功越近。在集体活动中学会赏识学生,应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应让他们感到老师的信任与期待。有位老师接手每一届新生,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给学生一个座右铭──行守谦勤,志存高远。让他们知道老师希望他们成为一个谦虚勤奋志趣高远的人,踏踏实实的学习,踏踏实实的工作,等到有一天机遇忽然降临到身边,他们会自信的说:我有以待。他还告诉学生:“我将和你们一起创建一个团结、和谐、上进的班集体,这个集体会因你的努力而精彩,我的生命会因你们的成就而精彩。”这样,老师让学生从自己的眼睛里读出了关切、期盼和信任。在学生遇到挫折时,老师说得最多的是:你能行──站直了别趴下──失败给了你目标──爱拼才会赢。这些看似不经意的话,却是此时孩子们心中的暖流啊,它能消除恐惧感,激发求知欲,唤起孩子对生命的自信与热爱。

其次,赏识学生不要一味等待奇迹的出现,要给学生设计适当的门槛。人只为可能达到的目标而努力。如果目标过高,就会使学生失去自信;而如果目标过低,他们则会不感兴趣。要为学生设置恰当且分解为阶段性的目标,并建立一套保障机制,使学生每实现一个目标,就能得到一次进步。让学生持续地保持获得成功的自信力,他们会因成功而努力,因努力而更加成功。

再次,把握赞赏与批评的“度”。赏识是赏识学生的优点和进步,而不是忽视学生的缺点和弱点。我们赞扬学生可以力争充分,但不能言过其实,不切实际的表扬是会“捧杀”学生的。批评更要实事求是,不能夸大,客观的分析和中肯的建议是最容易让问题学生接受的。相反,吹毛求疵,以偏概全是很容易使他们产生逆反的心理。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教育成功的基础,灵活的方法是班级关键,赏识的目光则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动力源泉。我们只有做到以上几点,才会在班级管理中实现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和谐的发展。

师生冲突案例分析

师生冲突案例分析 2013年,我接手了七年级(2)班。班里有一个同学董俊脾气特别不好。有一天,该同学和同学之间发生了矛盾,我非常生气,利用中午时间把他的奶奶请来,在办公室进行了交流。下午,我已经上了将近5分钟的课的时候,董同学进来了,没有喊报告,而且嘴巴里还骂骂咧咧。于是我就说:“你怎么搞的,来迟了不喊报告,而且还发出不该发出的声音。”只见该同学歇斯底里的开始发作了:“怎么了,我就是要迟到。”“我就是要打人。”“都怪你把我奶奶找来”我又教育的他几句之后,只见该同学一激动拎着书包拔腿就跑出了教室。我在事后经过一段时间的了解才知道,原来该同学的父母在他小的时候就离异了,父亲和他分居两地,平时父亲根本不管他的学习。一切都是由他的奶奶照看。由此造成该生孤僻任性独来独往脾气暴躁的性格。 分析:从案例中看出,本来我和该同学还没有发生比较大的冲突。但是由于我一次很随意的家长交流,使该同学和我之间产生了一次大的冲突。冲突的原因主要是我不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没有取得家长的最好协作。 反思:1、教师对于比较特殊的学生是不是有必要进行提前家访?案例中由于我对该同学的特殊家庭背景不够了解,从而导致了和该同学之间发生了矛盾冲突。如果我能做一个有心人,在知道马上接手的班级中有这样一个棘手的“人物”时就及时了解学生的情况和家庭情况,对这个即将接手的学生进行家访,这次的矛盾和冲突也不会发生了。 2、教师对于比较特殊的学生是不是有必要特殊照顾?案例中当该同学迟到,又嘴巴里还骂骂咧咧进入课堂时,教师能否适当的照顾一下他的情绪,让他做一个适当的发泄。教师对他可以采取“冷处理”,不闻不问先随他去。看他的心态平和下来后再用比较关心的语气问问为什么迟到,可能比在气头上去问他的效果要好得多。对于一部分特殊的学生,教师所要做的工作是在生活的一点一滴中去感化他们,而不是动不动就去训斥,指责他们,“特殊学生”更希望得到教师“特殊的爱”。 新型师生关系的思考:在教育教学中师生的矛盾是客观存在的,师生发生冲突亦是难免的。教师只有在处理好矛盾冲突的时候,才能建立起好的师生关系。

如何处理好师生关系

如何处理好师生关系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笔者注:进入高中以后,有学生乃至家长特留恋过去(校园生活),经常将孩子高中老师等情况跟过去(小学、初中)比较,时时流露出一些不满情绪,有的甚至采取抵制的态度。结果,许多孩子瞧不起老师,目空一切,以致学业成绩急剧下降,还有一些孩子的品质也因此变坏。针对这一现象,我特意收集整理了一些有关正确处理好师生关系的材料,以供同学及家长学习。 如何处理好师生关系 很多同学上课效率低,不喜欢学习,是因为处理不好与老师的关系,进而出现心理上的障碍和厌倦情绪。事实上,在课堂上,老师与学生都是主角,师生的双向互动正是高效课堂所追求的最优关系;在学习上,教与学的关系贯穿着整个学习过程,所以说,师生关系是一个学生在学习阶段时刻都会面临的问题。如何处理好这对关系,学校生活就会变得愉快和轻松,你会体验到来自老师的帮助与关怀,你的学习也会因此减少阻碍,富于效率,变得充满乐趣。 在我们着手改善师生关系之前,你必须首先明白以下几个警示:教师既不是蜡烛,也不是春蚕,他只是一个平凡的人。这个平凡的人对于你的意义非同一般,他会深刻地影响到你的学习和成长。一位好老师会使学生受益终生。你必须妥善处理和老师的关系,这是对自己的未来负责。 一、在处理师生关系的问题上,有哪些可以遵循的准则呢

我们知道,每个人的人格尊严是平等的,即使是老师和学生之间也是这样。新型的师生关系,应当是一种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在这一基础上,我们必须遵循以下三大准则: 第一,平等。师生关系首先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老师年龄比你大,学科专业知识比你丰富,社会阅历比你深,又是你的引路人,管理你在学校里的学习生活;但这并不意味着老师和你的关系就是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的关系。所以,和老师交往的时候,重要的是心态上要平等。平等意味着两个层面,一方面你完全没有必要去畏惧自己的老师,另一方面你也不能轻视老师付出的劳动。平等的原则适用于任何人际关系的交往,在步入社会以后,面对领导、同事,和他们交往的时候,也必须先有一个前提:我们在人格上是平等的。 第二,尊敬。古时候讲,“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之所以我们必须尊敬老师,一方面是由于他所从事的这种职业的高尚性;另一方面,尊敬他人、尊敬长辈是我们的传统美德,也是一个人在心智上走向成熟的标志之一,是一种道德行为。都说老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确是这样,当我们还懵懵懂懂的时候,老师是那个给予我们知识、品德,牵着我们的手帮助我们走向成人的引路者。很多人在年过花甲之后回忆起往事时,常常会满怀深情地谈起以前的老师,老师所给予我们的东西是我们一生都在享用的财富,也往往是等到我们成年之后才能体悟到。 第三,理解。老师也会犯错误,在课堂上讲错了题,批评过于严厉,对学生有偏心等等。这些都是一个普通的教师很容易出现的错误。当老师犯错误时,你最好换个角度看问题,站在老师的立场上去想一想。想

师生关系教育功能的解读

师生关系教育功能的解读 【摘要】师生关系是人际关系中最活跃、最特殊的一部分,它能对教师和学生的心理和行为产生一系列的影响,有着重要的教育功能。 【关键词】师生关系教育功能 师生关系是教师和学生随着教育实践活动的展开而形成的比较特殊的人际关系,以往关于师生关系的研究大致分为三种取向。第一种是从哲学的本体论出发,将哲学范畴如“主体”“客体”运用到教育学领域中来形容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强调师生各自在教育活动中的地位与作用以及权利与义务。第二种取向是从伦理关系方面来阐释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强调教师要给予学生爱、理解和宽容,主张师生之间以对话的方式进行交流,力求建立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动态关系。这两种取向的共同点是都分析了师生关系对于教育活动的影响和作用,强调建立一种良好的师生关系来辅助教育活动的有效展开。第三种取向是将师生交往当成教育活动本身,指出师生关系同样具有实现教育目的的功能和意蕴,并提出了建构师生关系教育功能的相关建议。本文在采纳第三种取向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师生关系的教育功能。 一、教育功能的相关概述 “功能是指事物所具有的一种能力、力量和影响、作用,它体现着‘是什么’、‘具有什么作用’。”[1]教育功能就是指教育对于个人和社会所具有的一种能力、力量和影响、作用,是由教育本身的属性和结构所决定的。从这个定义中可以分析出两个基本点:第一,教育功能的发挥是从影响人开始的,通过教育培养人、促进人的发展,进而促进社会的发展,即教育者只有先通过教育活动这个媒介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和给予力量,培养出优秀的人才后才能对社会产生影响和作用,进而发挥出教育的功能。第二,教育功能的发挥是需要教育者通过教育活动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和给予力量的,教育活动的展开又是以教师和学生互动为纽带的,因此,师生交往是教育活动中最基本的活动,而由此产生的师生关系也自然地成为了人际关系中最特殊、最重要的一部分。 大多数情况下我们总是把师生关系看成是影响教育功能发挥的一个因素,例如融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教育功能的发挥,产生好的教育效果,相反,则会出现不好的教育效果,这种理解有一定的合理之处,但不能够涵盖师生关系本身的教育意义。本文认为师生交往正是围绕着教育目标而发生的影响人的教育活动,由此产生的师生关系具有一定的教育功能,通过师生互动、培养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进而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教育功能。 二、师生关系的教育功能 (一)师生关系的含义与特征

浅谈如何正确对待和处理新型师生关系

浅谈如何正确对待和处理新型师生关系 发表时间:2011-01-19T11:40:45.093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1年第3期供稿作者:刘秀玲朱中寿[导读] 良好、恰当的教育手段既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保证,又是师生关系得以和谐融洽的一根彩带。 ◆刘秀玲朱中寿山东省昌邑市北孟第一中学261318 师生关系是学校中最基本、最主要的人际关系,也是学校教育活动过程中一对最基本的矛盾,师生间这种在教育教学的互动关系上存在的疏远、分歧、冷漠、对抗和冲突就是师生关系问题所在。那么,新时期师生关系问题的成因何在呢?经过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和思考,本人认为有如下主要几个方面: 一、传统师生关系的不良观念 传统的师生关系理念虽然有教师应尊重、爱护、理解学生的观念和要求,但它更强调教师在教育关系和社会关系中占绝对的支配地位,学生只能惟命是从,不能随意评价老师。在这种传统观念的影响下,某些教师心理上有较强的优越感,往往放不下架子,不愿以平等的身份和学生交流,不能主动与学生交心,即使某学生有偏常问题,也要求学生必须主动找老师检讨方是“常理”,因而致使师生相互欠沟通、欠理解,学生“口服心不服”,导致师生关系问题出现。 二、教师不良的教育手段 教育手段是为教育目的服务的。良好、恰当的教育手段既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保证,又是师生关系得以和谐融洽的一根彩带。然而,现实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常看到一些教师"恨铁不成钢",急于求成,意气用事,简单粗暴,教育手段出现偏差,致使事不达意、事与愿违,非但未能取得预期的教育效果,反而造成了严重的教育不良影响。例如,有时出现个别教师的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就是其中之一。随着社会的进步、素质教育的实施、师德教育的加强,许多教师已从理论上认识到体罚学生的危害性,但在实际教育过程中,却仍有些教师认为“在特定条件下适当体罚有其积极意义”或“轻度的体罚是无妨的”等,而没有深层认识到受体罚学生心灵上留下的阴影,甚至抱有抗拒或抵触的情绪,致使师生关系问题出现。 三、片面强调学生的学习成绩,忽视了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要把书教好,使学生掌握应有的知识和技能,同时也要育人,使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健康的体魄。但现实中,却仍有一些教育行政部门、学校仍以升学成绩的优劣作为考核教师的标准,导致一些教师认为学生成绩才是可见可摸的有形的东西,而学生的思想品质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做了工作也难让人知晓的无形的东西。于是,一些教师只一味给学生搞题海战术,强化学习成绩,注重成绩的升降,把学习成绩作为衡量学生优劣的唯一标准。平时忽视了对学生的年龄特征、时代特点等共性和学生的兴趣、爱好、能力、知识、品德等个性作深入分析,没有根据学生的身心变化来揭示学生的心理动向并加以指导帮助的意识和行为。同时,某些学校在管理体制中,仍未能把教书和育人真正作为衡量教师教育行为的统一标准,这样,学生身心既得不到健康和全面的发展,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又得不到客观和公正的评价。学生只能学到一些书本知识,离开书本知识,他们就会淡忘使他们得到“高分数”、“好成绩”的老师,出现学习成绩优异而对老师不那么好感甚至反感的现象,致使师生关系问题出现。 四、个别教师师德的滑坡 教师是一种神圣的职业。言传身教,身正为范,为人师表是教师的职责要求,又是教师师德内涵的体现。但在现实中,由于受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和社会不正之风的充斥,致使个别教师人生观、价值观受到震荡而歪斜,认为教师工资远未能体现其劳动价值,因而思想上不求上进、无事业心,工作上应付了事、无责任心,甚至利欲熏心,出现从学生身上“按劳取酬”的恶劣现象,导致师生关系问题出现。 五、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反差 在现实中,一些独生子女往往是家长的掌上明珠,被两代甚至三代人像众星捧月一样呵护着。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家长力尽所能满足“明珠”的要求,对其教育亦只以多找其“闪光点”为主,而少触及其“阴暗面”,致使学生大多“养尊处优”,很少受到委屈、遭受挫折,从而形成了执拗的性格。在学校,一般来说,教师对学生“阴暗面”的指正和教育比起家庭严格得多,这样,一些学生往往受不了,哭鼻子的有之,与教师对着干的有之,甚至私自出走有之等,致使师生关系问题出现。其中,新时期师生关系问题又主要表现在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力减弱上。当师生关系问题出现后,如果处理不当,往往会造成学生不信任或不服从教师的教育。当师生关系问题与日俱增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在暗地里或公开地释放出来,轻则无故迟到、早退、旷课、缺交作业、背后辱骂老师、为老师取绰号,重则对老师进行恐吓、当面“干仗”或私自出走。这些都与我们的教育目的严重相悖。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无论是教育思想的转变,还是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最终都要依靠师生互动与交往来达到教育目标。良好的师生关系不仅是维持学校教育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基本条件和必要环境,而且还是取得良好教育教学效果的重要保证和促进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内部动力。因此,怎样对待和处理师生关系问题呢?我想,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把握和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的辩证关系是重要环节。存在师生关系问题的有关教师应转变和更新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改进教育教学模式和方法,以努力营造新型良好的师生关系;同时,社会和家庭应切实优化教育环境,积极配合学校加强内部机制的改革,促进师生关系的良性循环。当然,应如何具体、系统、有效地预防师生关系问题的出现,妥善处理和解决已出现的师生关系问题,以保证师生关系良性循环,切实贯彻和实施素质教育,促进教育教学质量不断上新台阶,有待我们在今后的教育教学过程中作进一步的探索和努力。

师生关系案例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案例2011-05-10 10:47:42| 分类:默认分类| 标签:|举报|字号大 中 小订阅 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我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要对学生充满爱心。 爱心是师生关系的溶解剂。夏丏尊先生说的好:“教育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里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成为池塘,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正确对待、宽容学生所犯的错误,才能耐心的去雕塑每一位学生。教师只有把爱的雨露洒向每一名学生,使学生在心理上获得最大的满足,才能缩短师生间的心理距离,赢得学生的尊重和信任,才能夯实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教师的投入的感情是不求回报的,但往往,教师付出一分爱,却可以得到学生十分的回报。 二、改变教师自身观念和形象。 师生关系是对立统一的,教师处于矛盾的主要方面,在运动变化中起着主导作用。因此,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关键在于教师。作为教师首先应该不断学习教育教学新理论,转变旧有的教育教学观念,加强自身修养,扩展知识视野,提高师德素养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以高尚的品格和过硬的素质去感染学生,征服学生。其次,教师要得到学生的爱戴,就需要有内在的人格魅力。教师应努力完善自己的个性,是自己拥有热情、真诚、宽容、负责、幽默等优秀品质,这是优化师生情感关系的重要保证。 三、要信任学生。 信任学生就好比给学生注射了一针强心剂,学生会因为教师的信任而变得信心倍增,精神饱满,积极主动,会加速促进师生间和谐关系的构建。记得我刚接任一个班级的历史教学任务时,班里有这样一名学生(暂且称他为A同学吧),课堂上总是不能注意听讲,时常走神,不勤于动脑,不勤于动笔,补考的名单上也时常出现他的名字。他个子高高,虽上课不积极,但是不扰乱课堂纪律,每次找谈话,态度很好,也能主动认识到自己学习上存在的问题,就是学习主动性意识比较淡薄。在历次谈话效果不佳的情况下,我利用一次补考的机会,强有力地改变了他学习历史的态度,事情是这样的:每次补考,学生们都会自觉地到办公室补考,连续有两次,A同学都没有出现,等到他再次出现的时候,我充满热情的对同学说:“哎呀,A,你总算来了,我天天盼着你过来啊,每次别人来补考的时候我都望穿秋水般,想‘A 怎么还不来呢’。”A同学听到我说的话,立刻不好意思起来。我趁机接着说:“咱俩握握手吧,庆祝你成功来这里补考。”握完手,他脸上更是透露出羞涩的表情。补考之后,成绩不错,我就借势鼓励了他,并希望他以后都能有这样的成绩。就在他即将离开之时,转机出现了,他又转身回来对我说:“老师,考下个单元试题的时候,叫我到黑板上写吧。”我一听,顿时欣喜万分, “,没有问题吗?”“没问题”,A同学回答到。事实证明他真的成功地做到了,让所有的同学都感到大吃一惊,我也因此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了他,同时鼓励全班同学向他学习。从此以后,A同学的学习态度,学习主动性彻底发生了改变。通过这件事让我充分体会到了热爱学生,尊重学生,信任学生的重要性,不仅能使学生增强学习观念,健康发展,也能使师生关系更加和谐发展。

正确认识和处理师生关系

正确认识和处理师生关系 上海市回民中学张忠宇 就基础教育来说,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课堂教学是关键,而课堂教学又是师生实现其生命价值的主要阵地。于是,师生关系的好坏便至关重要了。众多的学生、家长、教师对理想的师生关系的企盼表现出惊人的相似性。大家共同期望的师生间应该是和谐、民主、平等的,“课堂上是师生,课下是朋友”,教师与学生“互相尊重”、“互相理解”、“互相信任”。然而,有些教师在师生关系方面似乎悟出了一个道理:“时时摆出一付教师爷的架子”,像卫道士似的吓唬学生,这样就可以建立自己的威信。如果教师的权威是建立在这样的基础上,是不可能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的。如果教师的职业及其生命价值若以这样的方式来实现、来摆谱,那肯定是“活得很累”、“内心无底”、“孤家寡人”,也是难有成效的。我刚毕业时,当一个班的班主任,有的同学很调皮,为了减少管理的麻烦,我对他们声色俱厉,表面看来一片平静,实际上自己也从许多事情上感到师生之间的不和谐。但后来,我与一学生谈起时,他说,同学们都很害怕我,所以有事也不跟我说,对老师敬而远之,致使有些事我不能及时了解。师生之间关系紧张,也不利于教学。所有当过学生的人都或多或少有一种内在的感觉和希望:学生出于自己的心理安全、学习生活快乐与个人发展的考虑,追求的是“互相尊重”、“互相理解”、“互相信任”的师生关系。 师道尊严在中国这块土地上有着根深蒂固的影响,在人们的思想观念中埋藏的也很深,它是制约新型的师生关系发展的最大障碍。在封建社会里,为师之道,尊严是至关重要的,教师是知识与真理的化身,学生对教师俯首听命是天经地义、无可非议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平等的关系,但实际并非如此,在师生关系方面,由于师道尊严的长期影响,再加之“应试教育”的推波助澜,导致一部分师生关系仍比较紧张,一些学生的人格仍不能得到应有的尊重,新型的师生关系还很难实现。随着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推行,会使人们日益意识到传统的师道尊严的劣根性,也会日益认识到未来的为师之道应该是“关爱为本,友情至上,共同发展”。这种认识和观念,必将成为我们构筑新时代新型师生关系的重要基础。教师应微笑的,学生也应是微笑的。如此“微笑教育”、“快乐教育”将当驻于具有新型师生关系的学校里,师生共同浇灌的“学园乐园”之花,必盛开于教育的百花园中。刚毕业时,由于自己的思想不够开放,认为只有让学生对自己敬畏就可以了,所以平时在对待学生时,总是威严有加,不舍得给学生一丝笑容,使课堂上气氛沉闷,效果也不理想。 在教育教学实际工作中,有的教师愿意尊重自己心目中的优秀生,而不大乐意尊重所谓的差生,似乎优秀生才有尊严与自尊心,应当得到爱护与尊重,而那些所谓的差生则无尊严与自尊心可言。事实上,无论优秀生还是后进生,无论考试成绩理想或不理想,无论没过失还是有过失,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人格,都有一定的尊严和自尊心,都有自己的需要和追求,必须一律予以理解、爱护和尊重。网上不时爆出某地教师的负面新闻,给教育环境带来巨大损毁,也给社会带给困惑:当今的教育怎么了?教师变成什么样了?尽管现在教育背负着社会的沉重,但是如何化解,是当务之急,作为教师不可回避!这个问题不能不令人沉思! 教师对待后进生的态度,是师生关系和谐与否的一个显著标志。在学校教育中,正确对待后进生,做好教育转化后进生的工作意义深远,十分重要,需要做很多的工作。一般来说,应首先从多给后进生“一点爱”入手,就会收到良好的教育转化的效果。 多一点理解和尊重。后进生通常是指那些在学业或思想品德等方面暂时落后的学生。因为后进,他们往往有较重的自卑感,因此更需要得到老师的理解与尊重,要给他们更多的关怀和帮助。

从几个教育案例分析新型的师生关系

平等、尊重、交流 ——从几个教育案例分析新型的师生关系 新型的良好师生情感关系是建立在师生个性全面交往基础上的情感关系。它是一种真正的人与人的心灵沟通,是师生互相关爱的结果。它是师生创造性得以充分发挥的催化剂,是促进教师与学生的性情和灵魂提升的沃土。它是一种和谐、真诚和温馨的心理氛围,是真善美的统一体。有感于传统的教育关系对学生的约束,我在教育实际工作中开展了一些尝试与转变。下面以自己的教学实例谈谈师生之间的关系如何处理。 一、尊重学生,了解学生,做学生的朋友。教育工作的对象是人,更具体地说,是人的心灵。如果老师不去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那他对学生的教育就会使他和学生之间筑起一堵墙。李镇西老师在他的论著《爱心与教育》中提出:建立师生之间的和谐关系能让学生具备舒展、愉悦的心灵;教师对学生具有了真诚的信任和尊重,学生会感到人格的尊严,又会对老师产生朋友般的信赖。创造这种新型的师生情感关系,需要教师对学生的真心付出。。 案例一: “林妹妹” 我教的一(1)班上有一个小女孩,眉清目秀,表演能力比较强,是个很惹人喜爱的孩子,若皱起那眉头呀,颇有几分《红楼梦》里头那令人怜惜的林黛玉。听说有这么一个人,办公室里像炸开了锅,天天有人缠着班主任找她来看看,让她表演一下。可是每次来到办公室里她都不作声,低下头,抿着嘴,像一只受到惊吓的小鹿似的,很无助。她的心灵受到伤害。 几次我无意中找她帮我到办公室去拿东西,她一动不动地坐在座位上,只是看着我,我在叫了她几次后失去了耐心,对她严厉的批评了几句,看到她眼里滴溜溜转的眼泪,我发现自己失态了。课后我把她叫去办公室想了解原因,可是她不愿意进办公室,于是我硬把她拖了进去。来到办公室后我发现她的眼睛在到处瞟,知道没老师在意她,才舒了一口气。我问她:“今天老师态度很凶,对不起。刚才你怎么不愿意帮老师的忙呢?”她没说话,紧紧咬着下唇,我知道,无论我怎么说她今天肯定不会给我一个说法。于是我转话题,“瞧瞧我们的一年级小学生头发长长的但是又没扎好辫子,全乱作一团了。今天我教你扎辫子,明天开始我可要检查你扎的辫子呢。”末了我还吓唬她“要是学不会扎辫子,我可要你妈妈把你的头发剪短了。”她笑了,但又摇了摇头。第二天,我看到她扎着两条小辫子回学校了,我及时地表扬了她。接着连续几天她都整整齐齐地回来上学,不再头发乱糟糟的。偶而有一次两次午睡醒后没弄好头发,我都帮她扎好。 有一次我问她:“老师缺少一个数学科代表,你能帮我把作业拿到办公室来吗?”她摇了摇头,我回想起她每次进办公室的情景就知道是什么原因了。我问她“你很怕进办公室吗?”,她点了点头,眼睛又向其她老师扫视了一下,发现没人看着她,又说了一句“我不会收作业。”她明明是数学小组长,怎么不会收作业呢?我没再勉强她。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我经常找机会表扬她,坐得好表扬一下;回答问题了又表扬一下;需要临时拿点什么东西,就找其他同学跟她一起去拿。 一段时间过去了,这天我正好上统计知识,为了让学生体验生活中的数学,我给他们举了一个例子,例如选班长,最好是用民主选举然后统计结果。在候选名单中我特意写上她的名字,随着她名字下的人数的增多,她的眼睛越来越亮。虽然最后的结果不是最多票数,但她仍然很高兴。很容易理解,最重要的不是结果,而是别人的认同。下课后,我笑她,“很多同学都想你来当班长呀,下一学期你还愿意当数学科代表吗?”“好呀!”想不到她会那么爽快地答应了我。 从上面的案例中可以看得出来,学生对教师是充满着戒备之心,要取得这个学生对你的信任和尊重,首先你要“目中有人”和“心中有人”。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充分尊重学生作为一个社会人所应有的权利、尊严,师生之间相互沟通理解,从而达到彼此尊重、信任。 二、教育是美的,美在机智。 传统的教育观念认为,教师对学生要严加管束,而学生必须对教师绝对服从,这种学生只能被动地服从教师的权威的关系,就是一种不平等的师生关系。正是因为受“师道尊严”的影响,现在的部分教师把维护自己的威信,体现教师的权威看成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从而把自己摆在至高无上,不容侵犯的地位。在教育过程中采取压制的手段,迫使学生承认错误,致使学生口服心不服。这样的教育已经越来越不适应

如何处理好师生关系

如何处理好师生关系? 教师作为一种职业,是我们每天都要扮演的一个角色,师生关系也成为我们不可逃避的一种关系,我们必须面对一群知识与与道德修养都还不曾完善,个性上有着不同差异,或者在个性上有看不同程度缺陷的人,耐心地教之,而有些人偏偏屡教不改,屡启不发,因而会令我们有刹那的灰心、启之,愤怒与忿闷,可以说师生关系的融洽与否,直接影响着我们的日常情绪,继而影响着我们的教学效果与教学威信。良好的师生关系不但令我们身心愉快,而且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在情感、意志、道德诸方面的综合素质,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可以说师生关系的融洽是教学成功的前提,那么如何才能处理好师生关系呢?下面试谈谈本人几点肤浅的认识:首先要尊重学生。尊重学生就意味着要真正把学生当人看,踏入高中阶段的学生刚刚摆脱了初中阶段的严格管制生活,他们仿佛一夜之间成长了,开始用一种新的眼光观照世界与自己,他们正在逐渐形成自己独立的思想、思维方式和个性,已经具备了独立的人格,这个时候,他们的心理特别迷茫、脆弱,他们对老师的眼光,老师的评价尤其敏感,如果老师无视这一切,依然高高在上,视他们为初中生,甚至小学生,辄呼斥喝,那么学生肯定不会再象初中那时屈服于你虚弱的威严,他们在偿试抗争,势必先顶了你再说,赢了,他便暗自得意,输了呢?也从此埋下抗拒的种子,于日后侍机再爆发,所以,我们要掌握学生的这种心理,学生犯错,尽量私下处理,下了课找个机会象好朋友一样找他谈心教导,让他有发言的机会,讲出他犯错的原因,冷静下来审视自己,这样才直达他的内心,真正起到教育的作用,许多学生都会感激老师给他的这点面子,这点尊重,也是知道自己做错了的,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改进,我从初中调到这里教高中,最大的感觉就是学生真的变了,即使是我从前教过的,刚好分别个把月的学生,他们都仿佛一夜之间变了似的,他们的心理个性,独立多了,反抗性强多了,也许他们真的跨过了生命中的一个台阶了吧。学期开始我曾碰过几次钉,两个中专班都有一两个男同学表现极之懒散,上课更是公然在座位上搞小动作,无视我的讲课,便忍不住当堂严辞提醒他们,而他们竞当堂我的嘴,还无赖地说:"我考试就是不用合格的,我回来也是阿妈逼的",我当时简直气昏了,后果在级长的协助下,是处理了这个学生了,但事后我却反省,那些学生怎么就敢这样放肆顶我?是不是我也有做得不够好的地方?若长此以往,今天不是为甲生气,明天就是为乙生气,自己不被气病才怪呢,后来我终于悟到了高中生的心理,他们正脆弱、正敏感时期,老师的不留情面的批评只会令他们自暴自弃,进而不顾一切。为学生的这些错误而生气是不值的,不知谁说过一句话:"用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这是愚蠢的",老师必须比学生站得高、看得远,不要与学生一般见识,心里想着他们是受教育者,是一群有待提高,有待改造的青年,这样你就心平气和他们对待学生的错误,就会有耐心地一次又一次去启导他们的了,动辄与学生撞火是没有好结果的,若是学生们得到应有的尊重,班里最坏的那几个人都自觉地去学,在这种和谐的气氛下,彼此都相处愉快,教学效果又何怕不好呢?其次,是巩固自己的实力,老师自身的综合素质的优劣亦是影响你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的,重要因素,这就是大家常说的个人魅力问题,教师的知识广博与否,本专业基本功扎实与否,谈吐、风度优秀与否等等都形成你独特的风格,学生的眼睛是雪亮的,高中生正是需要偶像崇拜,需要良师益友的时候,如果你行,他们会服你、敬你,进而听你的,这也是影响师生关系的一个元素。最后,我还想谈谈与学生的距离问题。虽说历来人们都提议教师要与学生打成一片,但是我认为与学生相处时保持适当的心理距离是有必要的。因为只有距离才能产生,适当的距离使学生对你保持敬畏感,以后才便于开展工作。因为师生之间毕竟是不同层次的两种人,如果老师与学生太亲近、太随便,学生就会太放肆,不便于进行教育,老师还是要保持自己的身份,坚守自己的原则为好。纵而观之,老师只是一个清贫而艰辛的撑渡人,学生只是我们喧闹的过客,我们守在这清寂的校园,把学生一届又一届地送走,把他们从生命的一个渡口送到另一个渡口,但愿我们能在每一程途中都能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寻找到职业的乐趣,

有关和谐师生关系的案例

有关和谐师生关系的案例 世界上最厉害的武器是人心的感动,最美丽的环境是和谐的环境。和谐出效益,和谐出成绩,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助于提高课堂效率,有助于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也有助于师生的身心健康。在对学生教育孜孜以求的教学中,用真诚的心构建和谐,应是每一位教师教育学生的前提,是素质教育的职业追求。成功的教学更是依赖于真诚的理解和彼此的信任,因此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平等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能和学生建立起一种和谐的伙伴关系,真正做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而努力。 如何才能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取得优秀的教学效果呢?从工作实践中我得知“平等信任”,“心灵的沟通与交流”是架起和谐师生关系的桥梁。 事件:我班的邱猛同学上英语总是开小差,不守纪律,和同学交头接耳,为这我曾无数次批评他,但收效甚微,他仍然是我行我素,一不留神就又捣乱。因此我决定改变方法,当他又一次捣乱时,我没有像原来那样批评他,而是和气的与他谈心,“你认为你今天英语课上向同学扔纸条,对吗?”他说“不对”,“错在哪?”“上课应该认真听课”,看来,在他的内心还知道对与错,是与非,而且我发现他经常帮助同学们,对于有困难的同学,他总是乐于伸出双手,这是他的优点。我接下来又表扬他:“你是个很棒的学生,品质高尚,能乐于助人,同学们都很喜欢你,而且你很聪明,只要上课认真,一定会取得很好的成绩。”听完我说的话,他很惊讶,他没有想到,自己在老师的心目中还是个好孩子,面对表扬,他掩饰不住露出了喜悦,并告诉我说:“我

一定会努力。”随后,我面对全体同学又表扬了他,并且我对同学们说:“邱猛是我们的小雷锋,我们相信邱猛同学从明天开始会彻底改变自己。”然后,让大家鼓掌鼓励,邱猛看到了同学们都在鼓励他,看到老师的期望的目光,红着脸低下了头,不过我可以看出他已经在心里默默下决心改变自己了。 下课后,他偷偷递给我一张纸条,上面写着“老师,谢谢你”。第二天、第三天……慢慢地,我发现邱猛变了,不再是原来那个好动、捣乱的邱猛了,现在他对学习更加积极了,他的成绩也明显提高了,上课的注意力比以前集中多了,各科老师都很惊讶他的转变。 体会:通过邱猛的例子,我明白了,批评不是好办法,尊重学生,关心学生,学会用心去沟通才能将思想渗透到学生的心灵中去,才能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学生感受到了尊重和平等的气氛,才能更大限度的发挥自己的优势,取得更好的成绩。 感悟:一句真诚的关心,一个会心的微笑,一次不经意的赞扬,一个赞赏的眼神,都会给学生很大的激励。教育的成功在于尊重学生,只有教师尊重学生,只有教师走进学生心里,才能打开学生的心锁;只有教师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及时表扬赞赏,才能让学生充满自信和动力,才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与自我的价值。这一切都源于沟通,源于和谐。和谐的教学氛围,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演奏出和谐的上进乐章。只要作为“园丁”的老师用爱呵护,用心沟通,用真诚的赞扬作为雨露精心培育,那么祖国的每支“花朵”都会散发出各自的芳香与魅力,竞相开放,祖国这个大花园将被装扮的更加绚丽,祖国的未来会更加美好。

师生关系案例反思

师生关系案例反思 【情景再现】刚接这个班级的时候,在英语课上,同学们极其活泼,积极回答问题,课堂气氛非常活跃,他们根本没有犯困的时候,我觉得很是开心。但是好景不长,他们便毫无顾忌地就岔开了话题,你接一句我接一句,开心得很。比如,有一天上课,一篇完形填空提到了一条小狗叫Fifi,因为班级里有个同学叫菲菲,他们马上激动万分。看着那个同学捂着嘴还指指点点,还好这个同学性格很温和,别人如此笑他他也没生气。当讲到这条狗怀孕了,他们就笑得前俯后仰了。课堂一度陷入混乱,我不得不大声制止他们的大笑,这才收了场。又一次,我提问单词,找一个同学在黑板上写单词。这个男生没有准备太充分,下面的同学又开始激动了,有的同学告诉真的答案,有的同学故意告诉他错误的答案。他们很享受,但是作为老师的我来说当然就很不满意了,结果又是火冒三丈。 就像上面类似的情景隔三差五就要上演一番,终于有一天我忍无可忍了,在他们班大发雷霆,狂风暴雨般一顿训斥,还用板擦把讲桌敲得非常响。他们一个一个全都像霜打了的茄子一样,蔫了,低下了头。课下我又找了几名平时课上爱“捣乱”的学生,叫到办公室劈头盖脸的一顿训。 但是我大发脾气之后,并没有得到预期效果――课堂依然活泼,但是不再扯远话题。自此之后,学生们上课死气沉沉,也不积极回答问题了,静得连根针掉到地上都能听到。课下看见我也不再像以前一样热情地打招呼了。 【问题分析】也许是立场不同,以至于对这种情景的感受也有很大不同。作为同学们,他们很享受这种自由、活泼的课堂气氛,但是作为老师,作为课堂的主导者,最直观的感受是失控了。 他们的反应让我陷入沉思,就这个班级的问题而言,我应该及早叫停。在第一次出现这个苗头的时候就严厉制止,也许后来他们就不会如此地肆无忌惮。出于对

师生关系的法律解读

师生关系的法律解读 作者: 来源:《课堂内外(高中版)》2006年第09 期 老师在传统价值观中是被供奉在神位上的,老师在师生关系中拥有绝对权威。然而,现在这种权威却开始受到挑战。社会经济、文化的剧烈转变使我们过去所尊崇的师生关系被改变.而新的师生关系还没有成型。转型期的价值混乱使师生双方都陷入了惘然、焦虑、尴尬的境地。 法律是调整人与人关系的基本规范,将师生关系置于“法律关系”中去考察与规范,或许对于寻找到新的师生关系模式会有所裨益。而将来真正被接受的师生关系,一定是建立在法律关系上的,毕竟,师生关系根本上还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来解读师生之间的法律关系。 首先是师生间的宪法法律关系。老师要摆脱“教师中心论”的观念,要把学生当作是和自己一样的公民,遵守《宪法》的基本原则。比如《宪法》规定公民有受教育权,老师就不能以停课的方式来惩罚学生。 其次是师生间的民法法律关系。在民法的层面上,教师和学生都是平等的民事主体,双方都拥有民法所规定的财产权、人身权(姓名权、名誉权、生命权、健康权、荣誉权、肖像权、隐私权等)、知识产权等民事权利。这意味着,如果老师侵犯了学生的民事权利(如私拆信件、体罚学生等),老师将为此承担侵权责任。同样,如果学生侵犯了老师的民事权利(如殴打老师等),学生或学生的监护人也将承担侵权责任。 最后是师生间的教育法律关系,《教育法》和各种教育规章制度对师生间在教育活动中的权利义务做了规定,而学生和老师的权利义务都是相对应的。比如教师一方面有“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的权力,另一方面,教师又必须履行对学生学业成绩和品行进行公正评价的义务。教师不履行公正评价的义务,即是对学生合法权益的侵犯,则学生有“提出申诉或者依法提起诉讼”的权利。 在现代文明社会,人人平等是最基本的信念,这也是建立新型师生关系的第一步。学生作为老师的服务对象,自然应当受到尊重,同样,当老师走下神坛后。他们的权

如何正确处理师生关系

浅谈当代社会如何正确处理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就是指教师与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 此所处的地位、作用与相互对待的态度等。良好的师生关系不仅就是顺利完成好教与学任务的必要手段,而且就是师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价值、生命意义的具体体现。 韩愈曾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老师就是引燃我们智慧火花的导航者,就是应当被长久尊敬的人。人们常用“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来表现老师的无私奉献,默默无闻,而大多数老师都能做到这点, 但就是现在的学生就不尽然了。叛逆的学生公然违抗老师命令,与老师背道而驰,不尊重老师,更有甚者,竟然殴打辱骂老师,真就是荒谬至极。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便就是尊敬师长,老师不乞望桃李满天下,但也不至于遭人唾骂吧!下面就是我对如何正确处理师生关系有几点见解: 一、树立正确的学生观,了解与研究学生 学生都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学生的不成熟性具有成长价值,学生具有主体性,就是知情意行的统一体。教师应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兴趣、需要、知识水平、学习态度与学生个性特点、身体状况等有一定的了解,根据信息来调整教育计划以及措施,促进自我的提高。 二、主动与学生沟通,善于与学生交往 师生交往的过程就就是了解学生,对各种事物感受的过程,也就是相互满足需要的过程,师生之间的良性交往,能逐步形成亲密无间的感情关系。师生初次接触难免有生疏之感,学生难免有敬畏心理,要经过多次良好的接触,学 生因教师平易近人而产生愿意同老师亲近的感情。师生一般要经历“接触、

亲近、共鸣、信赖”四个步骤,才能建立起较为亲密无间的关系。在此期间教师要懂得倾听,倾听就是实施有效教育的基础与前提,在倾听时,不插话,不打叉,她有什么就说什么,而且始终瞧着她们眼睛,关注她们事情。 三、努力提高自我修养、健全人格 教师的素质就是影响师生关系的核心因素。教师的道德修养、知识能力、教育态度、个性心理品质无不对学生发生深刻的影响。师生关系的与谐,要求教师必须通过自己崇高的理想、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渊博的知识、严谨的治学态度、活波开朗的性格与多方面的爱好与兴趣等来吸引学生。所以,教师要加强学习与研究,努力提高自我。 四、要懂得欣赏与赞美学生。欣赏就是有效实施教育的态度,就是有效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在学会倾听的基础上,欣赏学生。赞美就是欣赏的结果,就是对倾听与欣赏的巩固。它与表扬不同,它不就是当着学生的面的表扬,而就是在学生背后的赞美。她就是融洽人际关系的法宝。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良好的师生关系,不仅就是提高学校教育质量的保证,也就是社会精神文明的重要方面。我认为老师与学生的关系应当亲密无间,甚至可以亲如父子母女,亲如兄弟姐妹,亲如亲朋好友,师生之间只有秉承克己 复礼,才能教学相长,才能知其心,最终实现长善救而其失。 已经历的我们不能更改,唯有努力做好当下。尽己所能善待今天、善待与自己相遇的学生、老师。让老师与学生之间的生命相遇变得更加值得回味。老师也要学会感激那些生命中相遇的孩子。就是她们,催发了老师们对教育的思考,促进了老师对不同人性的把握。今天如果您成了一名优秀的教师该感谢

师生关系教育功能的解读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954278887.html, 师生关系教育功能的解读 作者:司长娥 来源:《基础教育研究》2013年第01期 【摘要】师生关系是人际关系中最活跃、最特殊的一部分,它能对教师和学生的心理和 行为产生一系列的影响,有着重要的教育功能。 【关键词】师生关系教育功能 师生关系是教师和学生随着教育实践活动的展开而形成的比较特殊的人际关系,以往关于师生关系的研究大致分为三种取向。第一种是从哲学的本体论出发,将哲学范畴如“主体”“客体”运用到教育学领域中来形容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强调师生各自在教育活动中的地位与作用以及权利与义务。第二种取向是从伦理关系方面来阐释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强调教师要给予学生爱、理解和宽容,主张师生之间以对话的方式进行交流,力求建立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动态关系。这两种取向的共同点是都分析了师生关系对于教育活动的影响和作用,强调建立一种良好的师生关系来辅助教育活动的有效展开。第三种取向是将师生交往当成教育活动本身,指出师生关系同样具有实现教育目的的功能和意蕴,并提出了建构师生关系教育功能的相关建议。本文在采纳第三种取向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师生关系的教育功能。 一、教育功能的相关概述 “功能是指事物所具有的一种能力、力量和影响、作用,它体现着…是什么?、…具有什么作用?。”[1] 教育功能就是指教育对于个人和社会所具有的一种能力、力量和影响、作用,是由 教育本身的属性和结构所决定的。从这个定义中可以分析出两个基本点:第一,教育功能的发挥是从影响人开始的,通过教育培养人、促进人的发展,进而促进社会的发展,即教育者只有先通过教育活动这个媒介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和给予力量,培养出优秀的人才后才能对社会产生影响和作用,进而发挥出教育的功能。第二,教育功能的发挥是需要教育者通过教育活动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和给予力量的,教育活动的展开又是以教师和学生互动为纽带的,因此,师生交往是教育活动中最基本的活动,而由此产生的师生关系也自然地成为了人际关系中最特殊、最重要的一部分。 大多数情况下我们总是把师生关系看成是影响教育功能发挥的一个因素,例如融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教育功能的发挥,产生好的教育效果,相反,则会出现不好的教育效果,这种理解有一定的合理之处,但不能够涵盖师生关系本身的教育意义。本文认为师生交往正是围绕着教育目标而发生的影响人的教育活动,由此产生的师生关系具有一定的教育功能,通过师生互动、培养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进而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教育功能。 二、师生关系的教育功能

处 理 师 生 关 系 的 案 例

处理师生关系的案例 贵州省都匀六小教师汪琴 教学活动是师生之间的双边活动,师生关系是维持教学活动的基本关系。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学习活动过程中会可能会发生一定的矛盾,如果师生双方没有采取协商、对话等化解矛盾的方法去化小矛盾,而是采取了比较不当的言行,那么会使小矛盾也会变成冲突。我作为一名一线教师,对我和学生冲突中的一些现象进行回顾和反思,有一个案例我印象最深,时时刻刻还映在我脑海里。案例:我有一个学生,学习成绩差、学习生活习惯差、脾气都特别的不好,特别争强好胜,他人很高很壮,力气特大,每一次和同学打闹时都能占上风,从三年级开始,他的学习成绩就跟不上了,家长的教育也却少一定的方式方法,我对他的看法难免有些偏见,每一次和家长交流和沟通时,我对家长说得最多的话就是:“你家这个儿呀,怎么讲都不听、不改,怎么办哦”,而家长和我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老师,这个儿子我们经常打的呀,不知道怎么回事,就是不见效。”有一天语文课,因为一支钢笔和同学发生了争执,语文老师来解决问题,处理结果他不满意,他一生气,拿起钢笔往空中一甩,墨水把周围同学的衣服弄脏了,语文老师洁白的裤子也留下了几大滴,班长马上来叫我,我一到教室,问清楚了情况,我也批评了他几句,他不服就跟我叫上了劲,我马上拿出电话,准备和他家长联系,他看到我拿出电话后,大声叫了一声:“汪老师,我恨你。”我说:“你恨我什么?”他说:“你就会跟我妈妈打电话,每一次你一打电话,我回到家,我妈妈就会狠狠的打我。”我一愣,嘴上说:“你妈妈打你你不恨你妈妈,你为何恨我呀?”“你不跟我妈妈打电话,我妈妈就不会打我了。”他的这一句话,彻底把我惊醒了。我把他请到我办公室,好好跟他交流了一番,在取得他同意后请来了他的妈妈,我们三人好好的交流

如何处理好师生关系

笔者注:进入高中以后,有学生乃至家长特留恋过去(校园生活),经常将孩子高中老师等情况跟过去(小学、初中)比较,时时流露出一些不满情绪,有的甚至采取抵制的态度。结果,许多孩子瞧不起老师,目空一切,以致学业成绩急剧下降,还有一些孩子的品质也因此变坏。针对这一现象,我特意收集整理了一些有关正确处理好师生关系的材料,以供同学及家长学习。 如何处理好师生关系 很多同学上课效率低,不喜欢学习,是因为处理不好与老师的关系, 进而出现心理上的障碍和厌倦情绪。事实上,在课堂上,老师与学生都是主角,师生的 双向互动正是高效课堂所追求的最优关系;在学习上,教与学的关系贯穿着整个学习过程,所以说,师生关系是一个学生在学习阶段时刻都会面临的问题。如何处理好这对关系,学校生活就会变得愉快和轻松,你会体验到来自老师的帮助与关怀,你的学习也会 因此减少阻碍,富于效率,变得充满乐趣。 在我们着手改善师生关系之前,你必须首先明白以下几个警示:教师既不是蜡烛,也不是春蚕,他只是一个平凡的人。这个平凡的人对于你的意义非同一般,他会深刻地影响到你的学习和成长。一位好老师会使学生受益终生。你必须妥善处理和老师的关系,这是对自己的未来负责。 一、在处理师生关系的问题上,有哪些可以遵循的准则呢? 我们知道,每个人的人格尊严是平等的,即使是老师和学生之间也是这样。新型 的师生关系,应当是一种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在这一基础上,我们必须遵循以下 三大准则: 第一,平等。师生关系首先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老师年龄比你大,

学科专业知识比你丰富,社会阅历比你深,又是你的引路人,管理你在学 校里的学习生活;但这并不意味着老师和你的关系就是统治者与被统治者 之间的关系。所以,和老师交往的时候,重要的是心态上要平等。平等意 味着两个层面,一方面你完全没有必要去畏惧自己的老师,另一方面你也 不能轻视老师付出的劳动。平等的原则适用于任何人际关系的交往,在步 入社会以后,面对领导、同事,和他们交往的时候,也必须先有一个前提: 我们在人格上是平等的。 第二,尊敬。古时候讲,“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之所以我们必须尊敬老师,一方面是由于他所从事的这种职业的高尚性;另一方面,尊敬他人、尊敬长辈是我们的传 统美德,也是一个人在心智上走向成熟的标志之一,是一种道德行为。都说老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确是这样,当我们还懵懵懂懂的时候,老师是那个给予我们知识、 品德,牵着我们的手帮助我们走向成人的引路者。很多人在年过花甲之后回忆起往事时,常常会满怀深情地谈起以前的老师,老师所给予我们的东西是我们一生都在享用的财富,也往往是等到我们成年之后才能体悟到。 第三,理解。老师也会犯错误,在课堂上讲错了题,批评过于严厉,对学生有偏心 等等。这些都是一个普通的教师很容易出现的错误。当老师犯错误时,你最好换个角度看问题,站在老师的立场上去想一想。想想老师为什么会生气,想想你如果是老师会 怎样处理这个问题。这样,你就能理解老师的许多做法,原谅他所犯的错误。在或者你 也可以去找老师谈心,和他交流一下你的想法,听听他怎么说。当然,也有一些极个别的老师出现的错误是原则性的,甚至已经触犯了法律,这时你就应该向其他老师、学校领导或者是家长寻求保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