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管线测量技术方案

综合管线测量技术方案
综合管线测量技术方案

顺德区重点建设工程现状地形、综合管线图

测量技术设计书

审核:

审查:

编写:

广东海地测绘工程有限公司

二○一一年三月

目录

1概述 (1)

2测绘原则 (1)

3测绘技术要求 (1)

3、1采用的技术依据 (1)

3、2综合管线测量的基本精度指标 (2)

3、3测量基准 (2)

3、4综合管线测量的工作内容及基本程序 (2)

3、5控制测量 (3)

3、6 仪器检定 (4)

4作业方案 (4)

4、1作业流程 (4)

4、2外业数据的采集 (4)

4、3内业编辑成图 (6)

4、4检查与验收 (7)

4、5成果交接 (7)

5组织措施 (7)

6总结交流 (8)

7服务跟踪 (8)

1概述

顺德区重点建设工程现状地形、综合管线图测绘工作就是依据顺德区国土城建与水利局2010年11月下发的《关于加强建设项目配套市政管线工程规划的通知》(顺建发[2010]84号)的文件要求,在地块进行规划报建之前进行的,因此,该工作有时间紧的特性。

该项测绘的成果主要就是用于地块前期规划报建时,为设计单位进行项目配套市政管线及基础设施综合规划、出具市政综合管线图提供依据,因此,重点建设工程现状地形、综合管线图测绘不仅仅就是一项技术性工作,而且就是一项政策性、法律性较强的工作,其技术上要认真细致,要廉洁自律,严禁测绘人员向甲方提出不正当要求。

因现状地形的测量属常规测绘工作,在本作业方案中不再对此部分做详细说明。

2测绘原则

2、1控制网布设遵循从整体到局部、分级布网的原则,既要满足当前测量需要,又要兼顾今后使用方便,因地制宜地选用布网方法,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确保质量。

2、2 对于地物、地貌及明显管线点均应采用全站仪实测,各类管线的测量定位点均以管(沟)道中心线与附属物的几何中心为准。隐蔽地下管线应使用地下管线探测仪等专门的设备进行探测。管线属性根据规范要求进行实地调查。

2、3严格按有关国家规范与顺德地方国土部门规定的技术要求与标准执行。

2、4在满足有关国家规范与顺德地方国土部门规定要求的前提下采用测绘高新技术与方法,以提高测绘效率与产品质量。

2、5控制测量与地形测量所用的各类仪器应按相应规范要求进行检验,并提交相应的仪器检定资料。

3测绘技术要求

3、1采用的技术依据

(1)《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2)《城市测量规范》(CJJ 8-99);

(3)《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 18314-2009);

(4)《卫星定位城市测量技术规范》(CJJ/T 73-2010);

(5)《城市地下管线探测技术规程》(CJJ61-2003);

(6)《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图式》(GB/T 20257、1-2007);

(7)《数字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GB/T 18316-2008);

(8)《数字测绘成果质量要求》(GB/T 17941-2008);

(9)《佛山市国土资源地理信息数据库规范》;

(10)《顺德区1:500数字化地形测量技术要求》;

(11)《顺德区城市地下管线探测成果暂行技术要求》;

(12)《顺德区地下管线普查技术规程》。

3、2综合管线测量的基本精度指标

重点建设工程综合管线图测量就是指对地块及周边相邻道路现有的管线进行普查探测的工作。

3.2.1 隐蔽管线点的探查精度:

平面位置限差:0、1H; 埋深限差:0、15H;

(式中H为地下管线点的中心埋深,单位为cm,当H<100cm时则以100cm代入计算)。

3.2.2 明显管线点的埋深误差不得超过±5cm;

3.2.3 测量精度(相对于临近控制点),平面位置测量中误差不得大于±5cm,高程测量中误差不得大于±3cm、

3、3测量基准

依据《顺德区地下管线普查技术规程》规定平面坐标采用顺德区地方坐标系,高程暂采用现行顺德区高程系统,并由顺德区地下管线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统一提供控制资料。但由于历史遗留问题造成顺德区目前任在使用1954北京坐标系及1956黄海高程系。因此,现行的管线测绘工作将继续使用1954北京坐标系及1956黄海高程系。

3、4综合管线测量的工作内容及基本程序

1、管线资料的收集与地下管线现状调绘;

2、管线实地调查与探查;

3、管线点属性调查;

4、管线有关的附属设施以及沿线的地形图测量;

5、管线成果表编制及管线图编绘;

6、成果检查验收与归档;

7、编制地下管线探测技术总结报告;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